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篇一
一个良好的,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大面积参与,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紧张的情绪轻松化,“若隐若现”的数感真实化。因此,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去。
例如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上活动课时的情景吗?大家一起去滑梯,去荡秋千,去骑木马……”学生们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了,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小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了数的意义。可见,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探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从中提高学生对数的敏锐程度,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启蒙学生的数感。
1.联系身边事物,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感知周围的世界所具有的量化的意味。例如在认识“0”时启发学生自己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在温度计上见过”;“电话上有0”;“我的格尺上有0”……使学生直观体会“0”,甚至理解了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还可以在温度计上表示分界点;在尺上表示起点;在电话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中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加深理解数的意义,为建立数感奠定了基础。
2.感受生活实例,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
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实例,并从中深刻领会数学知识,不仅能使学生加深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的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采撷与数学相关的生活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有些同学不理解5-0=□,我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5-0=5?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被充分调动了起来,纷纷举手:生1:我的想法是:比如说有5个苹果,吃了0个,也就是一个都没吃,所以还剩5个,5-0=5。生2:今天妈妈给了我5元钱,我现在一点也没用,还有5元钱,列式5-0=5……这些例子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明确了不管5个苹果,5元钱还是其他物品,只要减去0,就都是从5个东西里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都没去掉,所以5减0还是等于5。从而在这些生活实例中体会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了数感。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又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并自我建构数学知识过程的活动,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认知、情感和能力都在活动中汇合并得到表现。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始终把儿童的活动作为主体发展的基础与载体,提供开阔的活动时空,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等活动的空间,使学生的数感真正得到发展。
1.构建活动平台,让学生感应数在何处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把握数的大小、顺序等相对关系,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使学生感应数无处不在,体验数感的存在。如为了让学生感应信息数字化,教师构建一个活动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父母的居民身份证号码抄下并且解读。当明白了身份证号各位数字所代表的信息后,请学生当一次校长助理,仿照身份证号码的设置,为学校设计全校学生的学号。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感应到数能表达和交流信息,而且数就在生活中。
2.开放活动时空,让学生感受数有何能
学生对数学一般有枯燥无味、神秘难测之感。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开放活动时空,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使之感受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如在认识厘米、米以后,我带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小组合作用一根5米长的绳子结合估算实际丈量校园内某一地方的长度,进一步加深对米等长度单位的认识。往后我又随机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让学生以绳子当篱笆,去围一块地,开展“看哪个小组围得多”操作活动,学生很有创意的想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围法,有在操场上围成长方形的,有靠一边围墙的,还有找一个角靠了两边墙围的……学生通过相互比较,最后择优选定了操作的方法。这样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就使原来枯燥乏味的单位概念教学“鲜活”了起来,学生也更加喜欢数学,更好地应用数学,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估算,而不需要精确计算。新课标也指出估算相对于精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更广泛的实际应用,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改变学生对估算的认识,创造性地活用教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强估算意识,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
如:“一本书9元,全班52人,全班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在估算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10×50=500,估计在500元左右。”有的学生认为:“10×52=520,不到520元。”有的学生可能说:“9×50=450,肯定比450元多。”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逐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策略,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进而形成一种习惯,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1980年美国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口号,这个口号一直被人们广泛接受,而且至今依然是数学教育的中心问题。数学教学应从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素材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
比如,在教学“连加、连减”这一课时,当学生通过共同探究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后,我给每个小组准备好一个装有各式各样(已标价)食品图片的小袋子,设置了一个购物情景:“学校要组织一次秋游,请你用15元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让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设计购物方案,秋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出了多种购物方案。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不断完善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习者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升数感。
综上所述,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较长时间的充分感知、体验和感受中逐步建立起来。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良好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篇二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由此可见数感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数感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数感的培养要从低年级抓起,这一阶段是学生建立数感的关键期。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让数感这一美丽的花朵盛开在学生的心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浅见。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新课标中指出:“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数的概念是抽象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教学建立在学生真实的生活背景上,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把握。把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建立起联系,是理解数的标志,也是建立数感的表现。
我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首先课件出示“小白兔生日宴会图”:1个蛋糕、2瓶牛奶、3个苹果……让学生观察非常熟悉的一个生活情境图,要求学生用含有数的话语来表达所观察到的。学生凭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就能说出:
“我看到1块蛋糕。”
“我看到2瓶饮料摆在1张桌子上。”
……
至此我话锋一转:“小朋友真聪明,能从图中发现这么多数。那么现在请小朋友在自己身上找找,看看谁能找到数?”学生的兴致更高了:我发现自己有1张嘴;我有2只眼睛;我有10个手指头……紧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生日、年龄、班级、楼层号、门牌号、妈妈买的桔子数……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满了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枯燥的数生活化,激起学生对数的兴趣,为建立数感奠定了生活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具体数量的感知与体验是学生建立数感的基础,教师组织估数活动,使学生观察、体会数的情境,结合现实素材感受数的意义,对数量作出较准确的判断,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感。”教师的说教、讲解不能说对学生的成长毫无用处,但是硬塞给学生的知识总是显得那么脆弱,那么单薄并缺少共鸣性,知识的形成应是学生充分体验、自行内化的过程。比如在引导学生估数时,我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先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再数出20张,看看有多厚,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并感觉一下厚度,可以同桌之间互相比划、互相说说,加深体验;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体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用去看页码,凭对纸张厚度的感觉直接翻书到某一页,也就是结合纸张厚度这一具体的事物积累对数的体验,将数的概念与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建立联系,培养学生数感。
又如,在教学《认识整万数》时,让学生体验23万有多大时,就用百元人民币作为依托,10张100元是1000元,100张100元捆成1捆,就是1万元(同时多媒体出示一捆一万人民币),边说边展示23万就是23个一万元。(屏幕上摆得满满的)学生此时发出了感叹声。学生在直观的观察中,感知了数的大小,比教师凭空地讲形象得多,数感的培养就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将得不到发展,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安排一些简单的动手实践活动远比空洞、乏味的说教高效得多。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课堂这一平台,创设各种形式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数感,并强化数感。
在二年级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时,我设计了以下操作活动,以期帮助学生强化数感:首先让学生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苹果,1千克香蕉,1千克梨,1千克盐……(各组学生所准备的材料不一样)。接着先让学生用手掂本组所称的物品,初步感知1千克的'实际重量,再让学生与其他组交换掂,使学生了解虽然物品变化了,可是1千克重量的感觉还是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体验到只要是1千克物品都是一样重。最后让学生数一数,继续加深理解,这样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数一数等探究活动,让学生“触摸”了数学知识,体验到“1千克”的实际重量,获得了亲身感受,从而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品的重量,增强了学生的数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总之,数感是人的一种数学素养,是人们学好数学和运用数学的前提,是学生个体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于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种对数的认知结构。数感的培养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每一个阶段,在低年级教学中尤其要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在接触数学的初期就逐步建立和培养良好的数感,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又能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篇三
本课题自制定研究方案,从前期的准备阶段进入组织实施阶段已经有一学年了,现在就这一学期来的研究工作作以下的简短小结:
实施培养学生的数感个案研究子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个案研究,能够发现小学生数感的现状、发展、变化特点,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良好的依据,形成与其他课题研究相互验证的结论。同时,在子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除了数据的搜集,材料的积累分析外,坚持对学生数感养成的指导,引导学生逐步具有良好的“数感”,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为了更加深对课题的理解,我们阅读了许多有关书籍,以增强自身的研究能力。如《素质教育在美国》,《给教师的建议》以及上网查询到的资料……通过不间断的学习与每周的理论摘抄,我多方面汲取营养,为子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1、利用每一街数学课培养数感的意识。
让学生从理解数,表示数、数之间的关系中初步建立数感。
让学生从理解运算的意义、选择适当的算法中进一步培养数感。
2、上好课题研究课,为主课题积累丰富的资料。
这学期本课题组让学生从理解数,表示数、数之间的关系中初步建立数感。一学期上了《神奇的莫比乌斯圈》《分数的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百分数的意义和认识》这几节课题研究课,在课中,结合生活,体验数感;定量刻画,建立数感;调查实践,强化数感;解决问题,升华数感。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
3、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自评测试,填写各类记录材料。
一学期中,在测试的基础上作好统计分析工作,认真指定课题研究计划表、每月填写课题研究记录卡,并在班中选择了三位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案追踪,通过集体指导或个别谈话对他们重点辅导,并做好了个案记录。
通过一年的课题运作,学生们的数感有所提高,这是一个良好的现象。本学期,老师们有多篇论文发表和获奖,课堂教学质量也获喜悦成绩。课题研究还在继续,将继续努力,不断充实自己,更好地提高研究工作的质量。
1、平时活动较多,时间较为紧张。
2、搜集的有关材料较少,供求不足。
3、课题研究陷入低谷阶段,无法取得更大突破。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篇四
20xx年8月18日晚上,在舒适的广闻阁,以一位末学和新人的身份,在谢老师的引荐下,有幸列席旁听,分享教海清流读书会的第三次线下活动,我怀着好奇认真聆听了瑞安小学数学界的学姐学长们的读书品鉴和分享交流,受益良多。作为即将要踏入瑞安小学数学教师队伍的我,即遇这么个良好的成长平台。感恩之余,也提笔写下自己的思考作为成长的起点。
我国数学课程标准对数感的定义界定为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和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有助于理解现实生活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的数量关系。这本书对数感的解释是孩子们对数字之间的关联的意识以及灵活地解决数字问题的能力。数感的界定因人而异,但本质上都是大同小异的。
通过举例理解数感。看到6这个数字,首先会想到它代表了6个物体的数量,再其次想到6在自然数中的顺序位置,更进一步的是本书中还提到了6可以表示1和5的和,也可以表示成2与3的积。最初不理解为什么要强调6的分解,但读到书中的一句话: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计算,不如让学生对某个数字进行分解的效果好。这提醒到数学不仅仅是一些基本的数学事实的记忆,而且要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联,并提高其敏感性。
有老师读这本书时,说数感是数出来的。之前接触找规律的题型时,像2,4,6...,一直将它当做是稍有难度的提高题,而不是通过数数产生数感的基础题。对于这种题,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数出来,也可以让其本身去举相类似的题进行数一数,而非是绞尽脑汁想出这道题的答案获得成就感后就忘掉了。
经常数并数熟了之后,就会感受到2的二倍数是多少,5的三倍数是多少,提升了对数字的敏感度,同时加强了数字之间的关联。而这将起到的作用是在计算一道题时,比如63×29,你看63不是63,而是21×3,29有可能是30-1。这就涉及了计算策略。当然这在更复杂的题目更能体现出来,比如判断1010101是质数还是合数,或者是更难的代数式的计算。到后面的计算的学习的支撑基本上是公式的应用和数感。如果公式是解题框架的话,数感就是方向盘。
有老师认为数字和算法等就像蜘蛛网中的联系节点,越复杂,数感就越好,你就可以到达这张蜘蛛网中任意一点。当然要积极愉悦到达蜘蛛网中的任意一点,能给予最大的动力就是发展数感中能够联系现实,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篇五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掘学生生活中的数感十分重要。例如:在体育课上,参加跑步训练,感受6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的距离;到超级市场去看看、称称、掂掂各种蔬菜、水果、一分钱硬币的重量,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1克的实际重量等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数学”行为,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自己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
比如: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中,在认识“1”时,先请学生说出现实生活中用“1”表达的事物。学生例举出:1本书、1只小鸟、1棵树、1根小棒、1个国家、1粒葡萄、1串葡萄、1捆小棒随后
引导学生数出几粒葡萄是一串?几根小棒是一捆?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1根小棒),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1捆小棒);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1个国家),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1粒葡萄)。即而渗透了“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就成功发掘出了学生在生活中的数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形成。
例如:在讲“升和毫升”时,练习中要求学生会看刻度说出水的体积。图示为:一个量筒装有1000毫升水,另一个量筒装有200毫升水,合在一起是多少呢?学生看图后想出了多种方法,有的说1升200毫升;有的说1.2升;有的说1200毫升;有的说1又1/5升。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示同一个数量,通过讨论判断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说明同样表示一幅图中水的体积,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和分数表示。这样学生就把分数、小数、整数之间建立起了联系,知道了能从多个方面理解一个数,丰富了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了数感。
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当于这样的几倍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例如:在进行大数目估算的教学时,我请学生们试着估算一下一页报纸上有多少个字?一摞纸有多少张?一把瓜子有多少颗?全校有多少名学生?体育馆有多少个座位?全校学生人数与体育馆座位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在估算时很少有人会凭空估计,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地把要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再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多少倍,用这种方法估算这些大数。当学生把一份的数量与大数进行比较时,观察并感受到大数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体会了大数的多少,也了解了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这样的估算训练中,估算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见到生活中的事物,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体会了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因此,在学生对数有了初步的体验时,通过比较才会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体会到数的大小、多少不同,能够以小数感知大数,以及辨证地看待一个数,从而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发展。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方法多样,只要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尽的,一个成功的数学教师,必然是一个善于发现、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人。小学生有较强的数感,会对小学生将来继续学习数学有重要的意义,会使学生在数学王国中更有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