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离骚教案部编版 离骚教案教案人教版优质(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离骚教案部编版离骚教案教案人教版篇一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乐园教案部编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引导学生写自己的乐园的样子,以及带给自己的快乐,写出真实情感。
2、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乐园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去什么地方?
生:自由回答
师:老师小时候和咱们班的明华想去的地方一样,都喜欢去快餐店,既可以吃汉堡薯条,又能在儿童区玩耍。
师:孩子们,你们为什么喜欢去那个地方?
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明明喜欢去游乐园,他喜欢那里的过山车;华华喜欢去动物园,他喜欢各种小动物……这些地方让大家感到快乐,它们就是我们的乐园。
我们今天学习写“我的乐园”这篇习作。
师:孩子们,“乐园”是什么意思?
生:让人感到快乐幸福的地方。
师:回答的很好,那么“我的乐园”说明快乐幸福和谁有关?
生:和“我”,和自己有关
师:是的,“我的乐园”是自己的“秘密基地”,因此这篇文章主要写在自己乐园的快乐幸福,与他人的活动不适合去写。
师:老师这样讲,孩子们听懂了吗?
师:孩子们,我们来确定一下,你要写的乐园在哪?
生:自由回答
1、我的乐园是什么样子
师:作文第一段,你会写什么?
生:告诉大家乐园在哪里。
师:明华喜欢去快餐店,请明华介绍一下快餐店的样子。
生:推开玻璃门,视线的正前方是点餐台,左右两边摆满了餐桌。在右边餐桌的角落里,又一个很大的游乐园。
师:明明喜欢去游乐园,可以像大家介绍一下游乐园的样子吗?
补充:教师继续询问其他孩子,孩子们自由回答,但是教师休息控制时间。
师:现在老师要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室,大家听一听,这段话介绍了教室的什么东西,是怎样介绍的。
示例:
我的教室窗明几净,讲台上一层不染,看不见半点粉笔灰的痕迹。站在讲台上乡下看,同学们的课程摆放整齐,仿佛是经过训练的士兵。教室左墙有几扇大窗户,阳光穿透它们照射进来。教室右墙是我们的“学习园地”,我的教室真好!
生:介绍了教室的讲台、课桌、窗户、学习园地。
生: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介绍的,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介绍的。
师:这段话优美吗?为什么?
生:很优美,用了比喻句和拟人句。
随堂练习:孩子们,现在按照你喜欢的顺序来重新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室。
2、在乐园喜欢做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无论是在乐园中看书还是拼玩具,其实都是我们做的一件事情。怎样才能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呢?不着急,我们先来吃颗糖。
生:我不敢相信,上课竟然可以吃糖,而且是全班同学一起吃。
师:老师从你惊讶的表情看出来了:眉毛上扬,视力聚焦在糖果上,嘴巴大的能塞进一颗鸡蛋。
师:老师再来采访下一位同学,能说说你剥糖纸的动作吗?
生1:我小心翼翼地撕开糖纸,取出糖果一下扔进嘴里,大口大口嚼起来。
生2:我迫不及待地撕开糖纸,掏出糖果塞进嘴里,慢慢抿着。
生3:糖果在我嘴巴里打圈圈,一会儿跑到牙齿中间,一会儿在舌头上。
师:看来每个孩子吃糖果的动作都不一样。
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孩子们,我们全班一起吃了一次糖果,这让大家感到快乐,此时此刻教室是我的乐园。吃糖果这件事,每个孩子脸上的表情,做出的动作和说的话都不一样。
3、抒发乐园的喜爱之情
师:一般作文结尾,我们都会抒发感情。孩子们,你们会怎样抒情呢?
生:自由回答
师:老师听了一下大家的回答,很多孩子结尾只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我的乐园。
生:记得,在乐园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开心。
师:对了!所以我们在“我非常喜欢我的乐园”后面,再补充上一句为什么喜欢它。这样写不仅可以做到首尾呼应,而且起到点题的作用。
师:如果你的乐园是教室,谁来试一试口头结尾,有奖励啊!
生:我非常喜欢我的乐园!在这所乐园中,我学到了知识,结识了同学,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快乐。
离骚教案部编版离骚教案教案人教版篇二
【教学目标】
2.我会写“春、冬、风、雪、花、入、飞”等字
3.我会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入”与“人“的不同,背诵课文。4.我了解春夏秋冬的特征,知道春夏秋冬是个美丽的季节。
【教学重点】
1、认识四季特征。
2、掌握生字词写法。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流利地,有节凑感地朗读课文,学会用重点词进行口语训练。
2、按顺序(远近、左右)观察图画的方法。
3、让学生更好有兴趣掌握课文中心思想。
【课前准备】
要准备好春夏秋冬四季的精美彩图,生字卡片、【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和他们的特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我认真
三.识记生字,记忆字形
1.自读生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风”字是半包围结构,外框空间要大一些;
“冬”字下面的两点要居竖中线上,上点略小,下点略大;
4、师巡视指导,强调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2、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卡片,指学生认读。
1.认真观察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 冬 翘舌音:霜)2.学习短语: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5)了解“霜降”。
(6)师小结:春风很轻很温柔,所以用了“吹”;夏雨很有力气,从空中往下掉,所以用了“落”;而秋霜是因为气温下降才形成的,所以用了“降”;雪花就像快乐轻盈的小天使,在天空中飘来飘去,所以用了“飘”。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3.教学词串: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在此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达引导学生将口头语言表达完整、流畅。(2)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出示词语卡片“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指多生认读,全班齐读,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读正确。4.鼓励学生用这四个词语练习说句子。如:春天到了,小河边长出了绿绿的青草。
5.指学生朗读四个短语,根据学生的朗读及时正音:“池”是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
6.多种方式练习朗读短语:同桌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三.拓展提升(时间允许情况下)
1、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大自然还有哪些景物,如:太阳、小河、大山、田野、蚂蚁等,师适当板书。
“入”字撇短捺长。“雪”字是上下结构,雨字头略宽,各部分要写得扁一些才好看。
板书设计:
1.春夏秋冬
一年四季: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美丽自然: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离骚教案部编版离骚教案教案人教版篇三
一、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篇童话,课文饶有趣味地讲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以及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这篇童话语言简明易懂,学生借助图画读几遍就能了解大致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鸭子嘴巴扁、会游泳,小公鸡嘴巴尖、不会游泳,并从中受到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2.会认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7个生字,并组成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课前准备
1.教学辅助课件。(教师)2.了解小鸡、小鸭相关常识。(学生)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结合图片,说说是怎么认出他们的。(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3.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
4.齐读课题。“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那么,小公鸡是怎样对待小鸭子的?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的?)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kuàir zhuō
jí zhí yān sǐ tōu tōu de hū
shēn 一块儿 捉不到 急得直哭 淹 死
偷 偷
地 忽然 身边
(1)指导朗读,注意读准儿化音“一块儿”;“偷偷地”中“地”读轻声;“身边”的“身”读前鼻音。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3)开火车朗读。(4)齐读。3.趣味识字。
(1)用转转盘的方法识字:也—他—地。①转盘游戏读生字。②指导书写:“也”是独体字。跟着老师书空笔顺:横折钩、竖、竖弯钩。出示生字“他”“地”,与“也”字进行比较,找出变化。(这两个字左窄右宽,“也”字的起笔要收,要有避让。)认识部首“”。注意第三笔是提,不是横。③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写字姿势。④反馈、评价。⑤组词。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4)听后评议,相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填空。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鸭子__________。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2)小鸭子到河里____________,小公鸡也到河里,差点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他、地、河、哥”。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读课文词语。2.指名朗读课文。
二、图文结合,了解内容
(2)说说小公鸡是怎样捉虫的。他捉到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高兴极了。)(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读出高兴的心情。
(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
(5)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读出着急的语气。
(6)想象对话: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呢?(7)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8)填空:这是一只()的小公鸡。3.学习第3自然段。
句1: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②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中读出了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4.学习第4自然段。
(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2)小鸭子是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3)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句1: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句2: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①这两句读完后,你的感受一样吗?你从加点字中读到了什么? ②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6.小组合作表演这个故事。
三、总结全文
四、布置作业
6.树和喜鹊
一、设计说明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本课语言优美,因此教学重点应该以诵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据此,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教师)2.学唱歌曲《找朋友》。(学生)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了解内容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只 种 乐)(4)认识部首“孑”。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①开火车读。②指名读。③齐读。
④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⑤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三、引导质疑,畅谈感受
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生练习书写,展示交流。
第二课时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
4.出示句子: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说说从这个“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6.再读课文,后来树和喜鹊又有了什么变化?(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7.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8.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
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出示:远亲不如近邻。)(2)他们和邻居怎么相处呢?他们一起做什么?(喜鹊:每天天一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3)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一起交谈,讲故事,聊天„„)9.出示句子: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小结:“因为____________,他们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2)指名朗读句子。
10.教师小结:是呀,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我们同学之间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玩耍,多么快乐呀!
11.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
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教师范写“单、居、乐”三个字,学生观察。2.学生练写,注意主笔的位置。
树和喜鹊 孤单
没有朋友 快乐
有了朋友
7.怎么都快乐
一、设计说明
这首儿童诗十分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文中的词语搭配极为丰富,“折纸船、踢毽子”等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素材。因此,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这样的词组,积累动词。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认读“跳绳、踢足球、讲故事、听音乐、打排球”等词语;认识多音字“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独自一人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体会诗中表达“怎么都快乐”的原因和乐观积极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读“会认”的字,把识字和看图、学词 结合起来,和生活结 合起来。
难点:指导书写“会写”的字,书写美观、工整。
四、课前准备
1.教学辅助课件。(教师)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生)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4.指导朗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诗句读通读顺。
2.学习新字新词。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准前鼻音“怎、很、音”,后鼻音“绳、讲、行”。读准多音字“得”,强调在本文中读děi。(2)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3)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4)朗读词语。
怎么 独自 跳绳 羽毛球 排球 篮球 游戏 运动会 跳绳 踢足球 讲故事 听音乐 打排球 玩游戏 ①自由读一读。
②观察第二组词语。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都是前面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③学生自由说几个这样的词。3.再读课文,读出节奏。(1)教师示范朗读。
(2)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朗读。
三、规范书写,形成习惯
1.着重指导“讲、许”的写法。
(1)指导观察字形、结构。(左右结构,言字旁,左窄右宽。)(2)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字的最后一个横画要写在横中线上。(3)师范写,生书空。
(4)生各描红一个,临写一个。(师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5)反馈,评价。
2.学生自学“玩、很、当、音、行”的写法。(1)观察这几个字的笔顺演示。(2)观察这几个字的占格位置。(3)在描红本上练写。
第二课时
一、检测旧知,比赛朗读
1.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同桌之间比赛读文,评一评谁读得好。
二、多种朗读,渐入诗境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1)学生交流。(一个人玩很快乐)(2)一个人可以玩些什么?在书中圈出来。(3)指名朗读。
(4)除了这些,一个人还可以玩什么? 小创作:一个人玩,很好!独自一个,静悄悄的,正好可以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 2.过渡:那么两个人玩,三个人玩,更多人玩,会有哪些乐趣呢? 3.指名分小节朗读第2、3、4小节。4.同桌之间互读互听,互相交流。5.完成小创作。两个人玩,很好!可以______________ 一个人______________,一个人______________ 许多人玩,更好!
人多,什么游戏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快乐。
7.思考:为什么许多人玩会更好,更快乐? 8.齐读,读出画面感,读出节奏,读出快乐。9.男女生比赛读。
三、课堂总结,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尝试背诵。
2.讨论交流:你从课文中懂得了什么?
3.师总结:这节课大家的心情真快乐,做游戏、读诗歌。老师也写诗了,送给你们!孩子们起立,快乐地拍起手来,聆听这首关于学习的小诗。一个人学习,挺快乐,静静思考有收获。两个人学习,真快乐,互相帮助你和我。三个人学习,很快乐,互相启发点子多。许多人学习,更快乐,读出美妙的诗歌。
我们一个人相处是快乐,但与人相处、交往会更快乐。板书设计
怎么都快乐 一个人 很好 两个人 很好 三个人 很好 许多人 更好
离骚教案部编版离骚教案教案人教版篇四
教学目标:
1、朗读感知,读懂文意和脉络;
2、细读品味,感受美景和情感;
3、知人论世,领悟处境和心境。
教学重点:
朗读感知,读懂文意和脉络;细读品味,感受美景和情感。
教学难点:
知人论世,领悟处境和心境。
教学创意:
以反复诵读为手段,以抓关键词为方法,以情感变化为抓手,带动对文章脉络的梳理,对小石潭美丽景色的赏析,以及对人物内心情感的体悟。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背诵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找出这首诗中最能表现作者心境的两个字。没错,“孤”和“独”,这就是诗人当年参与改革失败被贬时的心情写照。柳宗元被贬永州做司马期间,寄情山水,写了八篇游记,史称“永州八记”,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一记,《小石潭记》。
二、译读,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初读,圈出生字词,查字典读准字音。
2、读懂文意
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教师巡视,师生交流。
3、读出文脉
(1)作为一篇游记,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标示出表明作者游踪变化的词语。
从小丘西行——下见小潭——潭中——潭西南而望——坐潭上——记之而去
把握游记以游踪为序以及本文写景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的特点。
(2)在游览的过程中,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变化。请同学们找出文中表明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
“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三、品读,缘景明情
柳宗元为什么先是快乐的后来又悲伤了呢?下面我们就循着文脉来找答案。
1、品读“心乐之”。结合小石潭美景,感受其“乐”。
课文开头就说“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意思是声音很好听,使我很高兴,作者是“乐其水声悦耳”。请大家读课文,试着将“心乐之,乐其----”补充在文章某句话后面,连起来读一读,感受作者的“乐”。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心乐之,乐其潭水清凉。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心乐之,乐其岸边石头姿态万千,形态各异。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心乐之,乐其树木青葱,藤蔓翠绿,摇曳多姿。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心乐之,乐其潭水清澄纯净。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心乐之,乐其鱼儿自由灵动,调皮可爱。
无意间发现小石潭这么个幽静美丽的地方,作者自然是激动的,惊喜的。
2、品读“凄神寒骨”,结合小石潭氛围,感受其“凄”。
如此美景却不能长时间的停留,为何?“以其境过清”。朗读直接表现“其境过清”的句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体会作者凄凉悲伤的感情。
是什么引发了作者心境如此大的变化的呢?找到关键字。“潭西南而望”的“望”字。他望到了什么?“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并不美好的设喻,正是作者凄寒、迷茫的内心体现。指导朗读,语速要缓慢,语调要低沉,读出淡淡的忧郁之感和作者内心的迷茫。
四、悟读,知人论世
柳宗元明明站在潭边没动,眼前的景客观上也没有变,那为什么感受突然就不一样了呢?结合作者身世,从作者由“乐”变“凄”的微妙情感变化中领悟其孤独的内心世界。
屏幕显示柳宗元身世:(出身于官宦世家,少年有才名,20岁即中进士。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后任柳州刺史,4年后病逝于柳州任上,终年46岁。)
当作者向西南望去,见到了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势如犬牙一般交错,于是有一种幽深不可测度的内心感受,而这一感受,似乎隐约的与自己被贬谪以来一贯的心境有某种契合,于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勃勃生机了,而是显得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境遇何其相似,所以作者不禁触景伤情,为小石潭的处境感伤,也为自己感伤。所以再美的风景也只能带给他短暂的快乐,却始终走不进他苦闷而孤寂的心灵。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小石潭的美景,感受了柳宗元情绪的变化,触摸到了柳宗元孤寂却不颓废的心灵。推荐大家课外阅读“永州八记”中的其他作品,更多地感受柳宗元游记的独特魅力。
离骚教案部编版离骚教案教案人教版篇五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利用媒体资源、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在自主合作中识字。
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主席画像)。
二、板书课题、理解认字。1、齐读课题
问:看到课题后,你们有话要说吗?(自由发展)
3、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吗?说说自己的理由。(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前面情境大胆猜,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看视频《吃水不忘挖井人》听课文范读,再自由读课文。
之前先说说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完后找出或检验上面问题的答案,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2、师讲毛主席为乡亲们挖井的故事。认识“战士、时刻、想念。” 意图:在故事情境中识字,降低了识字难度。
3、同桌互相读词,说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
设计意图:同桌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可互相取长补短。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使他们继续保持朗读的热情。
5、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
四、再读课文,感悟文章。
1、生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你想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为什么?(目的是明确文中的自然段);你希望他们怎么读?(目的是使朗读的同学能发扬优点,发现不足)
学生自由组合小组a、可以分角色(即:主席、士兵、乡亲)把题目表演出来;b、也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比一比谁是优秀的小演员。(教师必须参与各小组的表演中去,做一些必要的指导)
设计意图:调动全员参与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在情境中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4、再读课文,把你体会到的通过读表现出来。
五、练习书写“忘、想、念”
1、说说这几个字在字型上有什么特点。
2、写好每个字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谁还有不同意见?(学生边说,老师边范写“忘”字)3、学生独立写其余2个字,随时进行指导。
以上过程结合动画课件《吃水不忘挖井人:生字学习》辅助进行教学。
六、总结、作业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揭题
(出示天安门图片)
师:小朋友,认识吗?(指名读、齐读词语:天安门)
有一个农村的孩子,他家住在大山里,他也和大家一样,非常想去北京亲眼看看天安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生自由初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你认为比较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做个记号。
三、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如:升、能,注意是后鼻音;告诉的“诉”地轻声等等。
四、检查字音和认字情况
1、开火车拼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3、师生共同评议,纠正字音。
五、指名分句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后评议
六、同桌一起读课文,理清主要讲什么
1、师:(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在“我”家的门前,我和妈妈正说着话呢!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对妈妈说了什么?请同桌两个同学一起来读课文,找到妈妈告诉了我什么和我对妈妈说了什么,同桌两个同学对读。
2、指名一对同学对读,学生评议。
七、指导朗读、背诵
1、师:妈妈告诉了我什么?(出示第一句: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要读得慢一些,舒缓一些。“告诉”、“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注意连起来读,不要读得一字一顿。)
2、师:妈妈还告诉我什么?(出示第二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师: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后,还要坐上好几天的火车才能到达北京。可见这个孩子的家离北京远吗?很远很远就是“遥远”。(最吸引孩子的就是北京的天安门)(朗读时,注意把“遥远”、“天安门”读得重一些、慢一些。)(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师:天安门广场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杆,每天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想不想看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片)看了以后,觉得广场上升旗仪式怎么样? 学生从雄伟的场面中领悟“壮观”的意思。
指导朗读“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这一句,注意“仪式”以后稍停一下,“非常壮观”读重一些。
3、学生朗读第一、二句。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师再次提醒语速舒缓,体现出“我”沉浸在遐想之中。)
八、课间休息(学生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九、交流收集的图片或照片
2、学生小组交流。
3、指名全班交流,用投影片看几名学生的图片、照片,说一说这是被京的什么地方?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教案。
十、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师:是的,这个农村的孩子也跟我们一样非常想去北京看看。(第三句: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谁能读读这句话,要把自己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得情感读出来? 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十一、作业布置:回家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十二、板书设计:我爱北京
十三、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指导朗读、背诵诗歌
1、(看书上插图)教师引背。
2、学生同座位互背。
3、全班同学齐背。
二、指导写字
1、学生看书,自己说一说“广”字怎么记?自由记住“广”在田字 格的位置。
2、学生在书上练习书写。
3,学生再看书,说一说“升”字怎么记?演示“升”和“开”的比较,自由记忆“升”在田字格的位置。
4、学生练习书写。
三、扩展练习。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当地的风景图片 说话训练:我多想()。
四、练习
1、想一想,连一连。告
走
北
升
城
广 路
京
旗
门
场
诉
2、比一比,组词。
听()走()北()开()诉()足()比()升()
五、作业布置:画一画,把你心目中天安门和五星红旗的样子画下来。
六、板书设计: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大意。
1.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教学重点: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谈,引入新课
1.师生交谈你每天都做过哪些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这些字刚才老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出来吧。
(1)自由读(2)个别读(3)齐读(4)讨论识字方法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1)齐读第一小节。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觉的时候,我一开始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啊?从哪句话里面能够看出来?学生体会“我好想多玩一会儿”,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在家长的意见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样做的?体会“不过”的用法:虽然小作者一开始不太高兴,但是很快想到了,听大人的话回家睡觉也有好处。2.学习第二小节。
(1)自己读第二小节。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全诗。2、背诵全诗。板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的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了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从课文中我们体会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悟作者要表达的心愿。3.在读文中体会作者想象之美,领会愿望之美。
三、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课件;制作学生活动卡;准备四幅画。(教师)2.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彩笔。(学生)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种太阳》,引导学生说一说歌曲中提到了哪些有趣的事。
2.过渡:歌曲中的小女孩播种太阳、送太阳,让世界处处充满温暖。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中,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你们看他在干什么?(课件出示课本插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男孩的画,想想自己有什么话要对小男孩说。
3.小结:小男孩为什么这样画?让我们读课文,看看小男孩给出了怎样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可以向同桌或同组的同学请教,也可以用自己的办法解决。
2.教师示范读文,学生听读识字。认真倾听老师的读音,同时给自己不会读的字注上拼音。3.分段读课文,请同学们从“字音、语气、语调、声音”等方面进行评价。4.出示学习要求,学生按要求小组合作,学习生字。(1)依据各组学习能力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生字。①把自己认读困难的字圈画出来,在小组内重点学习。②自学生字,对生字的音、形进行分析。
③指名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的。
(2)交流会认的字,按照先音、形,再组词的顺序进行介绍。(3)认识两个新偏旁“舌”“页”。5.全班汇报交流识字方法。(1)各组先说一说学习收获。
(2)认读字卡,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3)组织学生交流生字识记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用笔在段落前标出序号。2.分段指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段写了什么。3.齐读课文。注意读得流畅准确。
四、指导观察,书写生字
1.出示“因”,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强调书写规则:先进入,后关门。
2.强调书写要领:“囗”的书写不能顶格,要在四边留有余地,“囗”要写得方正。“因”里面的“大”的捺要变成点。3.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强调书写姿势。(2)学生练习写,同桌交流评价。
(3)评价之后,学生再练习写3~5个。(4)进行组词练习。
4.出示“阳”字并指导书写。
(1)观察“阳”字,请同学们说一说“阳”字的偏旁。(2)强调书写规则:从左到右。
(3)教师范写,要求学生书空练习笔顺。(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之间交流评价。(5)组词练习。
5.指导书写“太、为、片、金、秋”。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开火车”检查生字识记情况。读准字音并组词,最好和前一个同学组的词不一样。有能力的同学也可以一个字组多个词。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四个太阳》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谁做了什么事。
3.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男孩?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4.齐读课文题目。
二、细读课文,感悟意境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数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并思考每句话说了什么。
(2)学习第一句话。
①比较句子:这样换行不行?为什么?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我画了个绿的太阳。
(3)学习第二句话。①介绍顿号。
(4)你们知道小男孩为什么要画绿绿的太阳吗?(5)教师引读:我画了个(),挂在()。高山、()、()、(),到处()。(6)全班背诵第1自然段。2.学习第2自然段。
(1)找一名同学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数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并思考每句话都说了什么。
(2)学习第一句话。说一说秋天有什么特点。教师即时播放课件展示秋天的美:(3)学习第二句话。果园里都有什么水果,应该是怎样的景象?你能说一说吗? ①教师举例:a.大苹果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上。b.大苹果的小脸蛋红红的。②学生模仿范例,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方法介绍秋天果园里的水果。(4)学习第三句话。
①“邀请”是什么意思?②落叶是怎样邀请小伙伴的?
(5)齐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为什么要把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6)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数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并思考每句话都说了什么。
(2)学习第一句话。
①这一句话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这样读? ②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3)学习第二句话。
①你们有过“冻僵”的体验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个词我们该怎么读? ②冬天还有什么特点?播放课件,与同学们一起欣赏冬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印象里的冬天。③自由读第二句话。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4)齐读第3自然段,想想为什么画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5)按照老师教你们的方法试着背一背第3自然段。(6)指名背诵第3自然段。4.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数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并思考每句话都说了什么。
(2)学习第一句话。
①出示“?”。提问:带问号的句子我们要怎么读?试着读一读。②通过读这句话你懂得了什么?(3)学习第二句话。
①说一说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②教师播放与春天有关的图片,与孩子们一起欣赏春天。说一说春天是个怎样的季节。③你同意小男孩给春天画一个彩色的太阳的做法吗?为什么?(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第4自然段。(5)指名读,背诵第4自然段。
5.出示四幅画,看着画,完成填空:这是一个()的小男孩。
三、拓展练习,勇于创新
一、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篇童话,课文饶有趣味地讲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以及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这篇童话语言简明易懂,学生借助图画读几遍就能了解大致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鸭子嘴巴扁、会游泳,小公鸡嘴巴尖、不会游泳,并从中受到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2.会认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7个生字,并组成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课前准备
1.教学辅助课件。(教师)2.了解小鸡、小鸭相关常识。(学生)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2.结合图片,说说是怎么认出他们的。(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3.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
4.齐读课题。“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那么,小公鸡是怎样对待小鸭子的?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的?)
一块儿 捉不到 急得直哭 淹 死 偷 偷 地 忽然 身边
(1)指导朗读,注意读准儿化音“一块儿”;“偷偷地”中“地”读轻声;“身边”的“身”读前鼻音。(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3)开火车朗读。(4)齐读。
3.趣味识字。
(1)用转转盘的方法识字:也—他—地。①转盘游戏读生字。
②指导书写:“也”是独体字。跟着老师书空笔顺:横折钩、竖、竖弯钩。出示生字“他”“地”,与“也”字进行比较,找出变化。(这两个字左窄右宽,“也”字的起笔要收,要有避让。)认识部首“”。注意第三笔是提,不是横。
③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写字姿势。④反馈、评价。⑤组词。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4)听后评议,相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填空。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鸭子__________。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2)小鸭子到河里____________,小公鸡也到河里,差点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他、地、河、哥”。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读课文词语。2.指名朗读课文。
二、图文结合,了解内容
(5)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读出着急的语气。
(6)想象对话: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呢?(7)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8)填空:这是一只()的小公鸡。3.学习第3自然段。
句1: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②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中读出了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4.学习第4自然段。
(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2)小鸭子是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3)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句1: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句2: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①这两句读完后,你的感受一样吗?你从加点字中读到了什么? ②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6.小组合作表演这个故事。
三、总结全文
四、布置作业
一、设计说明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本课语言优美,因此教学重点应该以诵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据此,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教师)2.学唱歌曲《找朋友》。(学生)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了解内容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只 种 乐)(4)认识部首“孑”。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①开火车读。②指名读。③齐读。
④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⑤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三、引导质疑,畅谈感受
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
4.出示句子: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说说从这个“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6.再读课文,后来树和喜鹊又有了什么变化?(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7.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8.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
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出示:远亲不如近邻。)(2)他们和邻居怎么相处呢?他们一起做什么?(喜鹊:每天天一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3)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一起交谈,讲故事,聊天??)9.出示句子: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1)小结:“因为____________,他们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2)指名朗读句子。
10.教师小结:是呀,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我们同学之间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玩耍,多么快乐呀!11.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
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教师范写“单、居、乐”三个字,学生观察。2.学生练写,注意主笔的位置。
孤单 没有朋友 快乐 有了朋友 7.怎么都快乐
一、设计说明
这首儿童诗十分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文中的词语搭配极为丰富,“折纸船、踢毽子”等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素材。因此,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这样的词组,积累动词。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认读“跳绳、踢足球、讲故事、听音乐、打排球”等词语;认识多音字“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独自一人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体会诗中表达“怎么都快乐”的原因和乐观积极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读“会认”的字,把识字和看图、学词 结合起来,和生活结 合起来。难点:指导书写“会写”的字,书写美观、工整。
四、课前准备
1.教学辅助课件。(教师)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生)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孩子们,刚才的课间十分钟里你们玩得快乐吗?说说为什么?(生交流)2.师小结:是呀,一个人玩有一个人玩的快乐,有许多小朋友玩,大家会感到更快乐,无论怎么都快乐。
3.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
4.指导朗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诗句读通读顺。2.学习新字新词。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准前鼻音“怎、很、音”,后鼻音“绳、讲、行”。读准多音字“得”,强调在本文中读děi。(2)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3)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4)朗读词语。
怎么 独自 跳绳 羽毛球 排球 篮球 游戏 运动会 跳绳 踢足球 讲故事 听音乐 打排球 玩游戏 ①自由读一读。
②观察第二组词语。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都是前面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③学生自由说几个这样的词。3.再读课文,读出节奏。(1)教师示范朗读。
(2)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朗读。
三、规范书写,形成习惯
1.着重指导“讲、许”的写法。
(1)指导观察字形、结构。(左右结构,言字旁,左窄右宽。)(2)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字的最后一个横画要写在横中线上。(3)师范写,生书空。
一、检测旧知,比赛朗读
1.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同桌之间比赛读文,评一评谁读得好。
二、多种朗读,渐入诗境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1)学生交流。(一个人玩很快乐)(2)一个人可以玩些什么?在书中圈出来。(3)指名朗读。
(4)除了这些,一个人还可以玩什么? 小创作:一个人玩,很好!独自一个,静悄悄的,正好可以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 2.过渡:那么两个人玩,三个人玩,更多人玩,会有哪些乐趣呢? 3.指名分小节朗读第2、3、4小节。4.同桌之间互读互听,互相交流。5.完成小创作。两个人玩,很好!可以______________ 一个人______________,一个人______________ 许多人玩,更好!
人多,什么游戏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快乐。
7.思考:为什么许多人玩会更好,更快乐? 8.齐读,读出画面感,读出节奏,读出快乐。9.男女生比赛读。
三、课堂总结,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尝试背诵。
2.讨论交流:你从课文中懂得了什么?
3.师总结:这节课大家的心情真快乐,做游戏、读诗歌。老师也写诗了,送给你们!孩子们起立,快乐地拍起手来,聆听这首关于学习的小诗。一个人学习,挺快乐,静静思考有收获。两个人学习,真快乐,互相帮助你和我。三个人学习,很快乐,互相启发点子多。许多人学习,更快乐,读出美妙的诗歌。
8.静夜思;
一、设计说明;《静夜思》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游子的静夜思;
四、课前准备;1.搜集诗人及本首诗创作的背景资料;2.熟读《静夜
8.静夜思
一、设计说明
《静夜思》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词,感知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以达到学生在接受古诗文化熏陶的同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字。2.感知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在接受古诗文化熏陶的同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3.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难点: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四、课前准备
1.搜集诗人及本首诗创作的背景资料。制作本课的课件。(教师)2.熟读《静夜思》,预习生字。(学生)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3.课件展示月下美景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并揭示课题。4.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夜、思”等。(1)指名试读课题。
(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
(4)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组词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
5.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2)教师简介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我国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这是他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产生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能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还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这首古诗。2.播放古诗朗诵课件,请学生认真听记古诗内容。
3.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在诗中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圈好生字后多读几遍,再与小伙伴合作识记不认识的字。
4.教师指名读古诗,评议是否读准字音。5.检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①开火车试读,要求读准。
静夜 思念 床前 月光 疑问 举头 远望 低头 故乡 ②请小老师领读。
(2)组织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①找出在题目中刚认识的两个字“静、夜”,请小老师领读。②自读“床、光、望、乡”,说发现。
③相机理解“举”: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④通过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低”。
⑤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
⑥用加一加识字法学习“故”。介绍偏旁“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故乡”,知道学生们的故乡在哪儿。
6.做“摘星星”的游戏。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不过,星星妹妹说:“我们的身上有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那颗星星就送给你了。”(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正确认读生字。7.做“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
教师用课件出示诗句,刚识记过的字用红颜色表示,学生齐读诗句。
三、朗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读古诗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停顿)2.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诗句,让学生在书上标一标。3.师范读,学生练读。
4.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5.指名说说。
6.提出不懂的地方。
一、细读古诗,感受诗意
1.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2.学习第一句古诗。(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2)相机指导:“明月光”是怎样的月光?(明亮的月光。)(3)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3.学习第二句古诗。(1)指名读整句诗。
(2)组织学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出示图片,直观认识“霜”,并与月光下的景象对比。
(3)鼓励学生尝试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上“________好像是________”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霜。)4.学习第三句古诗。
(1)看多媒体理解“举头”的意思。请举头(做动作),“举头”还可以说成什么?(2)说说诗人在干什么。
(3)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诗人抬头望着天上明亮的月亮。)5.学习第四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2)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的意思。
(3)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
二、再读古诗,深化情感
5.教师引读: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吧!6.指名诵读,以评促读。7.播放音乐,创设情境表演。8.推荐最佳表演者上台配乐表演。
9.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背诵这首古诗。
三、古诗赏析,了解诗人 1.课件出示《古朗月行》《月下独酌》这两首诗。2.课件播放配乐朗诵《古朗月行》《月下独酌》。3.再次介绍李白。
4.引导学生到《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中去找一找、背一背李白的其他诗歌。
四、指导书写,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思、前、故”的写法。
一、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诵读诗歌感受小朋友从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点。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增强识字兴趣,让识字、写字、读课文变得和谐统一。
二、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丽。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多媒体课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2)导问: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夜晚。
(3)学生依据平时的生活体验,谈一谈对夜晚的感受。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过渡:美丽的夜晚让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让人充满遐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夜色》,看一看课文里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诗歌,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诗歌。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字音。(3)小组内比赛读课文,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纠正字音。(4)指名分别朗读两小节,把句子读通顺。2.学生自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厂”。(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1)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
(2)开火车认读生词,教师适时纠正字音。
(3)游戏环节——小火车过站台,进而学习生字。
(4)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交流记忆方法。
(三)诵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变化 1.逐段朗读,感受“我”的心情变化。
(1)在第一小节中,找出描写“我”害怕夜晚的句子,读一读。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读这两句时,音调放低些,读出害怕的语气。
(3)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学生朗读时教师适时指导。(4)全班齐读,读出小朋友对夜晚害怕的心情。
(5)第二小节中,找出描写“我”从害怕夜晚到变得不害怕夜晚的句子,读一读。(6)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7)指名学生朗读汇报,注意伴随着小朋友心情的变化,朗读语气也要发生变化。(8)朗读比赛,读中体会小朋友从害怕夜色到喜欢夜色的心理变化。
(四)集中识字,指导书写 1.过渡:通过诵读诗歌,我们体会到了小朋友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些语言当中还藏着一些有趣的生字宝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2.指导书写生字——看、笑、外、晚、再。(1)学习生字——看。
①引导学生在第一小节中找出生字“看”,并读出这句话。
②指导学生学习“看”: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运用字形记忆法识记生字。③读出诗歌中带有“看”字的这句话,体会小朋友害怕夜晚的心理。(2)学习生字——笑。
①教师在黑板演示,学生书空,学写生字——笑。
②师生互动,做一做微笑的动作,体会微笑时人们的心情。(3)学习生字——外。
①观察生字结构,学生汇报识记方法。(夕+卜=外)②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汉字,学生书空。③注意“卜”的写法,先写垂露竖,再写点。(4)学习生字——晚、再。①观察生字结构,学习书写。
②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漂亮。3.比较识字法:书写带有“巴”的生字——“色”“爸”。(1)观察生字“色”“爸”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①相同:上下结构,下面都是“巴”字。
②不同:书写“色”字,上面稍小一些。书写“爸”字,上面稍大一些。
(2)比赛书写汉字,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书写汉字,比一比哪个小组写得美观、大方。
(五)总结全文,再次感受夜色
1.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诵诗歌,感受小朋友对夜晚从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变化,体会了诗歌优美的语言,还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生字,让我们再读一读诗歌,体会夜晚美丽迷人的景色。
2.播放音乐,学生配乐朗诵诗歌。板书设计 夜 色
害怕——不害怕
从前胆子很小——现在喜欢夜晚
10.端午粽;
一、设计说明;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
二、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预习生字,做字卡;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0.端午粽
一、设计说明
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二、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2.学生认读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立”“米”。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1)游戏环节:我是读词王。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
(3)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并且领读,得到词卡最多的小组获胜。
(4)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
(三)再读课文,练习书写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名学生逐段汇报朗读,把句子读通顺。3.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法朗读。(1)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①说一说课文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②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2)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把长的句子画出停顿。4.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叶。(1)课件出示:箬竹叶的图片。
(2)学生观察图片,从颜色、形状上来描述箬竹叶的样子。(3)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叶,看图学习生字。(4)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漂亮。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真。
(1)观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2)巧记生字:笔画中横最多,中间三横才封口。6.研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教师提出问题: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很多,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种类。(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7.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豆。(1)图文演示法,理解字义。
(2)书写方法:上横短,下横长,中间一口要扁些。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端午粽》的字词,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找动物。以小组为单位读词语,看看哪个小组读得准确。(1)多媒体出示小动物的图片:熊猫、山羊、兔子??(2)小组派代表选择喜欢的小动物,每个动物后面隐藏一个本课的词语,小组同学认读词语,获胜小组得到相应的小动物图片。2.师生共同齐读课文。
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1.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第二自然段内容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5)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枣。②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 ③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④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⑤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
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 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2)课件出示:写有生字的粽子图片。(3)导学: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午。
(1)观察生字外形,注意书写时悬针竖不出头。(2)学生描红书写,在本子上写两个。(3)同桌之间展示,同桌互评。3.教师指导学习生字——节。
(1)观察生字结构,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练写。(2)引导学生说一说了解了哪些中国传统节日。(3)通过对节日的阐述,给“节”字进行扩词训练。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米。
(3)学生根据汉字“米”的字形演变过程,理解字义。5.教师指导学习生字——分。
(1)反义词对对碰理解字义:“合”的反义词是“分”。(2)书写要领: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3)师生讲评,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激励进步。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一、设计说明
本篇课文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引发学生产生联想。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紧紧围绕学习生字、积累语言展开语文学习活动。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文相关图片;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漂亮。”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彩虹)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板书:彩虹)3.(课件出示漂亮的彩虹)导学: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4.学习“虹”字。(1)指生领读。
5.导入: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
二、读文识字 1.朗读全文。
(1)导学: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 ①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②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你们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4.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正音:“照”是翘舌音;“座、洒”是平舌音;“座、浇、千”是三拼音节。)(2)你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样子了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如:广+坐=座,合+手=拿,扌+ 是=提,扌+兆=挑,酒-一=洒。相机指导认识新偏旁“衤”。)5.巩固识字:老师选一名学生读生字,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6.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1)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里,看你们能不能认识它们,请大家合作,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小组读课文,相机指导“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ìnɡ。
三、感知课文
生1:“我”想用浇花的水壶在彩虹上下雨,爸爸就不用再挑水浇田。“我”希望爸爸高兴。生2:“我”想拿梳头用的镜子走到桥上,多一个月亮照着妈妈梳头。“我”希望妈妈高兴。生3:“我”想把哥哥的秋千挂在彩虹上荡来荡去,花裙子变成彩云飘来飘去。“我”希望哥哥高兴。3.小结:文中的“我”充满童真童趣,想为爸爸减负担,想帮妈妈变漂亮,想让哥哥更开心,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四、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着、那、到”,重点指导这三个字的书写。(1)教师边范写边指导。重点指导“着”的第六笔是“丿”,下面是“目”;“那”的右耳刀是悬针竖,弯钩大;“到”的左下部是“”。(2)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3)投影学生的字进行评议。(4)学生仔细修改。
2.学生描红、书写其他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一、复习导入 1.导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彩虹交上了朋友。请看屏幕: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开火车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一个喜欢的词语造句。
2.音乐开始,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播放幻灯片。“浮云开合晚风轻,白鸟飞边落照明。一曲彩虹横界断,南山雷雨北山晴。”瞧,一场小雨过后,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朝着彩虹笑盈盈地走来。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导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课文,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学第一自然段。3.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