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小燕子教案6篇(优质)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儿歌小燕子教案篇一
1、理解儿歌内容,能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2、发挥想象大胆用手指头变魔术,感受手指游戏的快乐。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理解儿歌内容,能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自制教具
师:小朋友们来猜猜,这是什么呀?
幼:手。
1、教师伸出一共手指:让小朋友想一想一共手指头可以变什么?
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一个手指头呀,就像毛毛虫呀,爬爬爬)
2、师:两个手指头又可以变成什么呢?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两个手指头呀,就像小白兔呀,跳跳跳。)
3、三个手指头又变成什么呢?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4、总结前三句儿歌,带小朋友练习仿编儿歌。
师:手指头伸出来,我们一起来变魔术吧,儿歌《手指儿歌》(带幼儿边做动作边完整的念儿歌2遍)
1、分组表演
2、创编儿歌
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如果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整个教学会处于混乱中,于是我以猜谜的形式导入,吸引幼儿的眼球。接下来,播放多媒体课件,边听音乐边学习儿歌,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动手动脑,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儿歌。
最后环节,仿编部分,我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探索手还可以变出什么,创编儿歌。满足孩子的表现欲望。
儿歌小燕子教案篇二
有些小朋友在公园玩时,会折断小树枝玩弄,不爱护花草树木。通过学习《小树苗》儿歌,让幼儿体会自然环境的美,增强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1、通过学习《小树苗》儿歌,让幼儿欣赏、想象大自然的美,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意识。
2、帮助幼儿理解儿歌意思,培养幼儿有感情朗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儿歌内容,培养幼儿爱护环境意识。认识字:为、比。
1、儿歌挂图《小树苗》。
2、识字卡片:为、比。
3、录音机、录音带。
一、 欣赏挂图《小树苗》,引出话题。
老师介绍图片内容,指导幼儿观察挂图情景,帮助幼儿理解图意。
二、教学儿歌内容。
1、放儿歌《小树苗》 录音带,让幼儿欣赏儿歌。
2、师:小树苗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儿歌里有什么人物?
3、带领幼儿朗读儿歌。
4、观察图片,老师提问,幼儿回答:
(1)、小树苗像什么?
(2)、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颜色的帽子?
(3)、谁为它唱歌?
(4)、谁和它比长高?
5、认识字:为、比 变魔术游戏认读字宝宝:为、比 用卡片闪读,培养幼儿反应能力。
儿歌小燕子教案篇三
1、学念儿歌《买菜》,感受和家人买菜的乐趣。
2、变化角色和买菜的品种,大胆创编儿歌。
环境创设
菜篮子,各种蔬菜
重点与
能变化角色和菜的品种大胆创编
一、谈话导入
你去过菜场吗?是和谁一起去的?
你们在菜场买了些什么菜呀?
你们是怎么把菜拿回家的?
小结:和家人一起出去买菜真有趣,买了好多好吃的菜回家喽。
二、欣赏儿歌,熟悉儿歌内容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名字叫做《买菜》
星期天,大晴天、小乖乖,上大街、陪奶奶,去买菜、青菜、豆腐、鱼、肉、蛋,嘿呦嘿呦抬回来。
提问:谁是小乖乖(儿歌里的小朋友)
和谁去买菜?买了什么?为什么嘿呦嘿呦抬回来?(因为买的菜很多)
如果买的少还用抬吗?可以用什么字?(用拎、提)
一起来念儿歌,要念出买菜开心的感觉。
三、创编儿歌
你和谁一起去买菜的?买了什么菜?我们也把自己买菜的过程编成儿歌念出来。
儿歌小燕子教案篇四
1、学习并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童趣。
2、乐于参与游戏活动,体验角色表演的快乐。
白米饭、炒青菜若干盘,毛竹筷一双,蚂蚁卡片或者玩具3—4个,黑板一块。
一、导入,产生兴趣
(幼儿猜测一番后,配班老师走出来和蚂蚁打招呼。)
2、蚂蚁来呀来,蚂蚁来呀来。我们一起来喊喊。
二、游戏中学习儿歌
1、咦,蚂蚁怎么不过来啊?我们来问问它怎么了?
3、(把布揭开问,并给幼儿看)什么饭?(蛋炒饭)什么菜?(炒青菜)
总结:原来老师给蚂蚁准备了它最喜欢吃的蛋炒饭和炒青菜。
(蚂蚁慢慢爬过来说:“好香啊,那我用什么吃啊?)
4、对啊,蚂蚁用什么吃啊?赶紧给蚂蚁想想办法。
5、瞧、老师给蚂蚁准备了一双筷子,用毛竹做成的筷子叫毛竹筷。
什么筷,毛竹筷。(连续说几遍)蚂蚁给你。(蚂蚁边吃边说:“真香,我一定要吃个饱,然后摸摸肚子说:“吃抱了。还有那么多,吃不完,怎么办?)
6、“吃不完怎么办?”宝宝们,赶紧帮忙想办法。
7、对啊,吃不完搬回家。(蚂蚁说:“还有那么多的饭和菜我可搬不动”。)
8、来,我们一起来帮蚂蚁搬。(蚂蚁带头说:“吃不完,搬回家。哼哟哼哟搬得欢)
三、出示图片,输入完整。
1、老师把刚才我们逗蚂蚁吃饭的游戏编成了一首儿歌你们听…(整体输入,并逐一出示范图片)
2、我们一边看着图片,一边来把儿歌读一遍吧。(2到3遍,外加动作)
3、我们一起再来逗逗蚂蚁,好吗?(交换角色)
四、经验迁移
1、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要再请蚂蚁来做客,还可以准备些什么饭菜呢?
(引导幼儿将新的饭菜名编编新的儿歌里,大家一起念。)
2、我们把这个逗蚂蚁的儿歌去教别的小朋友,让他们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
蚂蚁来呀来,
快快来吃饭。
什么饭?蛋炒饭。
什么菜?炒青菜。
什么筷?毛竹筷。
吃不完,搬回家,
哼哟哼哟搬得欢。
儿歌小燕子教案篇五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等多种方式,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迷、造、运”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和多种活动,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由此,依据文本特点,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着力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课文。(学生)
1课时。
(一)创设情景,图片导入,引出儿歌主人公
1.创设活动,学习生字
出示森林王国图片。
情境语提示:同学们,今天,森林王国要召开一年一度的展示会。现在我们快点坐上开往森林王国的列车,一起出发,好不好呀!(配上火车声)
2.学习动物名词
(1)出示小动物图片
(2)出示6种小动物图片,依次学生叫出它们的名字
(3)齐读动物名称
师:第一次见面,我们一起叫出它们名字,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
1.教师范读
出示儿歌全文,边请学生回答老师边用圆圈依次一句句圈出(孩子们圈正确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请看第一句,你圈出的是哪种小动物的名称呢?……)
4.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特点,发现规律(虫字旁,形声字)
再请大家看一看,这六个生字宝宝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有虫子旁)
为什么都有虫子旁啊?(哦,虫子旁都与小动物有关)
这些字除了都用左边的虫字旁来帮忙提醒我们,它们的意义都与小动物有关之外,他们的右边这个字也在帮忙提醒我们,这些字的读音就和右边的字差不多,像这样,左边提示意思,右边提示读音的字,就叫做形声字。(板书形声字)
5.生字游戏:摘苹果
(这6个生字宝宝,还都藏在一棵苹果树上呢。有没有同学,愿意把它们摘下来,教大家读一读呢?请同学上台摘苹果,并教读)
(三)通过提问,诵读儿歌,随文识字
1.小动物们分别展示了什么本领?
①蜻蜓:读;表演“展翅飞”(个人表演;全班表演)
②蝴蝶:学习“迷”,“藏”
③蚯蚓:注意“造”(走之+告)
④蚂蚁:食,粮(就是粮食的意思。食=人+良;粮=米+良)
⑤蝌蚪:游得欢⑥蜘蛛:重点学习“网”(甲骨文;组词)
②——⑤重点字词学习完后,要再读那一行诗
2.开火车,熟悉本课所有生字
3.齐读儿歌
4.边做动作边读
(四)扩展提升,仿写练习
1.通过ppt展示总结:本首儿歌,每一行的句式都是——谁+在哪里+做什么。
2.让学生也按这个句式仿写,说一说。(通过图片给予一定仿写提示)
(五)指导写字,课堂总结
教学“欢”
(1)“欢”的结构是什么?(左右结构。)
(2)注意:①左边又字旁,最后一笔变成了点。(又字旁,有变化,捺笔变成小小点。)②右边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还要有轻重变化和顿笔。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描红,练写两个(评讲)
儿歌小燕子教案篇六
1、学会念儿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词汇:拿、唱、抬等词,注意漱,咕噜,等词的发音。
3、知道漱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幼儿喝水的小花茶杯,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
⑴教师手拿小花茶杯,做漱shu口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
⑵教师:“刚才你们看到老师在干什么?”(幼儿:“漱口”注意发准shu的音)
⑶教师边动作过示范朗读儿歌。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⑴教师:“刚才老师在漱口,还念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漱口。”
⑵提问儿歌的名称,练习发漱的音。
⑶幼儿再次观看并注意听,教师边动作边念儿歌。
⑷提问:
a、“教师手里拿着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手拿花花杯,学习词:拿)
b、“喝口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喝口清清水,学习词:喝,注意“清”的发音)
c、“然后头怎样,嘴怎样?”(引导幼儿说出抬着头,闭着嘴,学习词:抬、闭,注意“嘴”的发音。)
d、“水吐出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引导幼儿说出咕噜咕噜吐出水,学习词:咕噜,并发准音)
1、全体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1-2遍。
2、幼儿每人一只小花茶杯(不放水),边动作边念儿歌1-2遍。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让幼儿知道要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饭后漱口,并对儿歌及时进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