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大全(7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历史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篇一
1.分封制的目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1)含义:又叫封邦建国,是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
(2)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3)内容
①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③被封的诸侯必须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并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4)影响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
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的目的、含义、内容和影响。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
①核心特点: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
②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
③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3)作用
①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结合。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
(3)最高政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内容和影响。
(1)背景: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
(2)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首先表现为皇权至上;另一体现是“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3)内容
①中央官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②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③制订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④制定法律,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
(4)影响
①积极: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影响后世。
②消极:加强了对人民的压榨,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5.三公九卿制的职责分工及其作用。
(1)职责分工: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2)作用:各官员之间互相牵制和配合,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也使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
6.三省六部制的职责分工、特点和作用。
(1)职权:中书省—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
(2)特点: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分工明确。
(3)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
7.宋、元三省六部制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如何评价三省六部制度的影响?
(1)演变
①宋朝: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三司”——财政。
②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
(2)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互相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8.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1)历程
①西周:世卿世禄制;标准:血缘世袭。
②战国—汉初:军功爵制度;标准:军功。
③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前者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标准:德才。
④东汉末年开始,采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标准:门第。
⑤隋朝: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唐代:科举制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科举制的选拔标准:考试成绩。
(2)影响
①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②把官吏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
④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⑤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9.简述中国古代监察与谏议制度的演变历程,分析其影响。
(1)历程
①监察——对官员的监督:秦朝的御史大夫;汉武帝时设刺史;北宋设通判;明清时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②谏议——给皇帝提意见:隋唐时期的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2)评价
①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②但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0.简述汉武帝集权的背景、集权措施和作用。
(1)背景:刘邦建立汉朝后,分封同姓诸侯王引发了王国问题。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引发“七国之乱”,三个月后平定叛乱。
(2)措施: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监察地方。
(3)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
11.简述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和影响。
(1)背景:宋朝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相对统一。
(2)措施
①收精兵。统兵之权归“三衙”,发兵之权归枢密院,实现了统兵权和发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②削实权。规定州郡直属中央,文臣掌地方行政,设通判监察。
③制钱谷。规定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中央控制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的安定。
(3)影响
①积极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②消极方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政治和财政危机。
12.简述明代加强皇权的背景、措施、影响。
(1)背景:吸取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的教训。
(2)措施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由皇帝掌管六部;后设立殿阁大学士。
②明成祖:设立内阁,地位逐渐上升,逐渐取得了“票拟”权。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性质——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3)影响: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高度。
13.军机处的设立者、设立目的、职权特点、影响。
(1)目的:最初是为了用兵西北,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2)时间:雍正时期。
(3)职权特点: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可以参与处理机要政务;军机大臣本身品级不高;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
(4)影响:军机处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
14.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且皇位世袭。
(2)人治高于法治。
(3)政权与神权相结合,儒家经典是其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
(4)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15.分析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消极影响
①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总之,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历史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篇二
16.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国曹魏、唐朝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春秋战国、西汉时期水利设施完善的原因和表现。
(1)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①夏商西周:耒耜和石器,出现少量的青铜器。
②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
③三国曹魏:发明灌溉工具翻车。
④唐朝时期:改良灌溉工具筒车;长江下游出现曲辕犁,又名江东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①原因:农业发展的需要;社会生产力尤其是铁制工具的发展和推动。
②表现:春秋战国:芍陂(淮河流域)、都江堰(成都平原)、郑国渠(关中地区)。
汉代:关中地区:漕渠、白渠;西域:坎儿井;治黄:王景治黄。
17.中国古代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土地经营方式。
(1)耕作方式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②奴隶社会:(石器锄耕)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
③封建社会:(铁犁牛耕)个体农耕。
(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①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②奴隶社会:井田制(春秋时期瓦解)。
③封建社会: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以变法的形式确立)。主要有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
(3)中国古代土地经营方式:自耕农式经营、租佃制经营、庄园式经营。
18.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1)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不断发展;“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以农立国”。
(2)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扩种双季稻;引进玉米、番薯、烟草、马铃薯等农作物;耕地面积扩大。
(3)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设施的兴修;农作物品种的推广;生产关系的调整;统治者的重视并采取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19.我国古代小农经济产生的时间、原因、特点并给予评价。
(1)产生时间:春秋。
(2)产生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出现。
(3)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脆弱性: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自然灾害和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压迫容易导致自耕农破产。
(4)评价
①积极方面:生产生活比较稳定,有利于提高小农的生产积极性。
②消极方面: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成为近代以后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
20.什么是租佃关系?简述其发展历程、特点并评价。
(1)含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2)发展历程:战国产生→宋代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主要形式。
(3)特点:佃农向地主缴纳地租;佃农与地主订立契约。
(4)评价:佃农遭受较重的地租剥削;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佃农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21.列举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成就。
(1)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
①青铜时代:从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约15个世纪,商周时期是其成熟时期。
②铁器时代:春秋时期开始。
(2)冶铁燃料:汉代开始用煤冶铁,北宋普遍使用;南宋末年使用焦炭,明朝流行开来。
(2)衣被天下(纺织业的发展)
①丝织技术:相传上古时代的黄帝时期发明了养蚕缫丝;西周以后,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唐代出现缂丝技艺,使丝织品更加具有艺术神韵。
②棉纺技术:宋末元初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捍、弹、纺、织”技术,并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江苏的松江在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主要衣料。
(3)从烧陶到制瓷
①陶器:新石器时代发明陶器,有彩陶、黑陶、白陶等类型。唐代的“唐三彩”是陶器的典型代表。
②瓷器
▲东汉晚期,人们已烧出了成熟的青瓷。
▲南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隋唐时期,白瓷进入了成熟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
▲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明清时期瓷器与丝绸一起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著有粉彩、珐琅彩。
22.中国古代手工业有哪几种经营形式?分析各自发展情况、产品特点及其影响。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由官营为主到私营为主变化的原因。
经营形态 | 经营方式的变化 | 产品经营特点 | 地位 | 评价 |
官营手工业 | 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从征役制到雇募制 | 西周到明前期占主导 | ||
专业的私营手工业 | 商品化程度逐渐增加 | 明中叶后占主导 | 其逐渐发展并最终孕育出了雇佣劳动关系 | |
家庭手工业 | 农民的副业 | 自给自足,很少进入市场 | 农耕时代一直存在 |
◆明代中国古代手工业由官营为主到私营为主变化的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官营手工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压抑了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3.原始社会末期、商朝、周朝、春秋战国、隋唐、宋元、明清时的商业概况。
(1)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产生原始商业。
(2)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
(3)周朝时期:“工商食官”,政府统一管理,为政府服务。
(4)春秋战国: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出现都会。
(5)隋唐时期:西域及外国商人来华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6)宋朝时期: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集镇、夜市兴盛。
(7)元朝时期: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进入新的高峰期。
(8)明清时期: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白银广泛流通;商业资本发达;区域性商人集团出现,如晋商、徽商等。
24.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生剩余产品;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货币发展;货币的统一。
(2)不利:重农抑商、海禁闭关政策等阻碍贸易发展。
25.中国古代城市功能的变化。
(1)唐代以前: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2)北宋: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加强。
(3)明清: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26.古代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并分述其表现。
(1)自周秦至唐:严格限制阶段。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市处于特定位置,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2)自宋至明清:放松限制阶段。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严格监控;打破了坊市限制,取消了营业时间、地点限制;形成了街市,夜市、晓市、草市。
(3)演变的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27.重农抑商形成的原因、影响。
(1)原因
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了矛盾。
②法家的抑商思想随法家人物的政治活动而被付诸实践。
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低。
(2)影响
①前期有利于保护农业正常生产,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②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重要原因。
28.海禁政策的含义、原因、评价。
(1)含义: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
(2)原因
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推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
②东、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是明清统治者实行这一政策的客观原因。
③满清统治者为防止反清力量与外界联结。
(3)评价
①积极作用: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②消极作用: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29.明清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条件、标志及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1)含义:明中叶以后,在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被史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2)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
(3)标志: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4)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因素:自然经济在全国仍占据主导地位;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海禁”政策的实行;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根本原因)。
30.近代前夜,中国出现的危机及其出现的原因。
(1)危机:中西国力兴衰易位。
(2)原因
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对外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②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落后的自然经济、重农抑商及海禁闭关政策等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历史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篇三
1、自己整理历史大事年表
比如第一个时间段是“历史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然后把笔记本一分为二,左边写中国,右边写外国,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把重要事件列出来,然后补充选修书目中的内容。做好这些以后,中外历史比对题就没什么问题。
因为历史课的课堂学习,容易出现单课知识扎实,体系却不能融会贯通,这样把中外对比列出来,就能很好的对比,也能加深我们在学习时的理解。
比如:先秦文化和古希腊文化的比对,西方工业革命和中国同时期的比对;我们在历史复习中,应该自己总结和提炼出不同的同时期比对专题,将我们的历史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建立起脉络和体系。
不过整理历史年代表的时候,不要一口气抄完,而是应该每整理一段,就掌握好一段内容,将这段知识内容和重要事件全都记忆下来,不能敷衍了事。
2、不同题型不同做题方式
例如做历史选择题时,一要定,二要细。试卷发下来时,先大体浏览一遍题目,粗略了解难度,使自己心中有数。做题之前,要对题目考点粗略感知。选择题的考点是有顺序的,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开始做题时,要动手用笔画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这是极为关键的破题点。为了增加难度,有一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扩充、复杂化,使学生在答题时要绕几个弯。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出题目的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被选项。题目常出现的词有“┄、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等等。
3、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
形成框架之后,反复记忆课本上的内容,然后通过深入思考,找出不同历史现象的本质,找出不同历史现象的共性和个性,总结出一个又一个知识点,例如,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的特点。
然后,把各个知识点的各个方面的联系和区别找起来,例如,找出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区别,并记准记牢。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历史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篇四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性质,内容和评价。
背景:
(1)经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已大多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2)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矛盾深刻,纷纷要求改革建立地主阶级统治;(3)政治—诸国争霸,兼并富国强兵的需要;(4)理论—法家理论初步形成,要求改革变法加强集权;(5)直接—秦孝公的支持和商鞅的策略。目的—富国强兵,争霸天下。
性质—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
内容: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政治上废特权,行军功受爵,废分封,行县制;思想上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社会上令民为拾伍,实行连坐。—全方位地废除了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确立了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
评价:
积极—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加强新兴地主阶级中央集权;使秦国强盛起来,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消极—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有不良影响。
二、封建社会初期治国思想的演变和终结。
演变:
法家独尊—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形成了多种学派,其中法家主张改革,法治和中央集权,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被秦国利用来作为治国的主要依据,建立了统一的集权国家秦朝,但法家失于暴政,秦朝二世而亡。汉初用道—秦朝亡于暴政,汉初天下凋敝,西汉采用了黄老无为思想,恢复经济,出现了文景之治。但道家思想不利于中央集权,出现了王国问题,威胁西汉统治。
汉武尊儒—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吸收法家和道家,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汉武帝采纳改造后的儒学为治国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儒家为主(表),法家为辅(里),佐之以道的治国思想形成。
认识:中国治国思想由儒法道佛组成。儒家有利缓和矛盾维护统治,法家有利加强专制集权,道家恢复经济,佛道麻醉人民。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历史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篇五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而言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
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4.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是说秦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
5.“汉承秦制”,汉代并非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稍作变化。
6.明朝以前,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十分稳固;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文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雅典民主仅仅是对男性公民群体而言的,而非公民,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妇女,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3.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4.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雅典民主制,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达到鼎盛。
5.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陪审法庭)是民主政体特征的充分体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为大会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也由民众法庭终审。
6.《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
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3.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与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是不同的。中国是绝对君主专制,君主大权独揽,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而英国在中世纪时,王权就受到贵族的挑战。
4.英国《大宪章》的主要内容是限制王权,实质是维护封建贵族特权。
5.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的是间接民主制。
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相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二者相互制约。
7.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议会是实;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为虚,君主是实。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2.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历史的必然。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因而,天京变乱的悲剧,偶然性中包含着历史的必然。建国纲领和治国方案,但最后都没有实行。根本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在于其落后性和空想性,《资政新篇》在于无社会基础。
4.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5.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未明确提出反帝,民权主义未将整个地主阶级作为革命对象,民生主义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6.五四运动并未取得彻底胜利,应是取得阶段性胜利或初步胜利。
7.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而不是党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
9.国民党一大讨论的是国民党改组问题,而不是国共合作问题。
10.新三民主义并不等于三大政策,前者是纲领与目标,后者是方法与手段。
11.北伐战争取得了初步胜利,国民革命运动却失败了。
12.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
13.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的名称辨析:
(1)“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
(2)“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
(3)“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
制度的建立
1.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的是沙皇统治,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而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3.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不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而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0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上的几部宪法性文件:
(1)《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孙中山1912年在南京颁布。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其临时宪法的职能终止于1954年宪法的颁布。
(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这一制度的重要机构。
4.“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5.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纲纵注文件不是《共同纲领》,而是1954年宪法。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国家政策不是由国家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关系也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2.由周恩来总理首先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而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相同;“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
5.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而是1979年。
6.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7.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是根本原因。
8.中国多边外交的中心是联合国边国家。
9.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出发点不走“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而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2.美国的“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发动“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各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摆脱美国的控制。
4.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5.“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但这并不能说多极化格局已经定型,因为多极化是一个趋势,有一个发展过程。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历史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篇六
(2)秦汉时期:秦代“焚书坑儒”,儒学受到压制;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宣扬“大一统”。汉武帝时,儒学成为正统。
(5)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1)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
①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儒家思想的消极作用:
①侧重于探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关系,影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既促进又阻碍)
③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对学术自由和思想解放有一定的束缚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历史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篇七
1、雅典民主政治
了解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
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在雅典推行改革,主要是按财产多寡来划分社会等级,进一步打击氏族贵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克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克斯提尼实行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意义:打破了血缘关系,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
了解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主要内容: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期间的日常事务;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雅典民主政治的主体是公民。
了解《 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
《 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公民法和万民法: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等。公民法基本上属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万民法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在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公民法逐渐演变为万民法。3世纪初,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之间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开始消失,原先的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的区别也失去了实际意义。
认识罗马法在维护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作用: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统治。②为罗马统治者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③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④顺应经济发展和变化,对公民的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保护私有财产;建立大量自治市,把罗马法律和政治制度推向帝国每一个角落。进一步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