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实用(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篇一
;以文化和创意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因其高附加值、高整合性以及知识密集性而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心。甘肃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关键时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甘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初见成效,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越来越丰富多样,但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报告分析甘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优势、劣势,梳理甘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提升甘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
十九大报告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人类的精神需求紧密相关,人们对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文化产品的需求是经济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不断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数量尤其是质量,是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而以文化和创意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因其高附加值、高整合性及知识密集性而越来越成为当前科学技术、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经济社会进步速度加快形势下推动文化产业快速高质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保持经济增长和培育新增长点的动力源泉。
目前,甘肃文化创意产业已有了初步发展,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越来越丰富多样,但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还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认真分析甘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优势和劣势,梳理甘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甘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提升甘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质量,对促进甘肃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进而促进甘肃文化大省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文化创意产业’这个词汇概念,是我国在借鉴国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文化产业的语境而独创的一个概念。”[1]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在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最早明确定义创意产业概念的是英国1998年出台的文化政策文件《英国创意产业纲领文件》,该《文件》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2]随后,这一概念被许多国家和地区调整采用并广泛实践。
在我国,2006年1月和9月相继出台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不仅部署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而且首次正式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要求充分发掘和利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加速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着力培育创新主体,促进文化科技、影视制作、音乐制作、时尚设计、艺术创作、工艺美术、广告创意、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企业发展,扩大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此后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9年文化部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国家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第一位,提出“文化创意产业要着重发展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企业,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2012年,国家统计局修订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新增了“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大类,其中文化创意指“建筑设计服务和专业设计服务”。2012年出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3]该《纲要》首次将文化产业分为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并将文化创意产业归为 “新兴文化产业”之一。2017年出台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进一步扩展了新兴文化产业的内容,在此前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视听、创意设计、3d和巨幕电影”四项内容。从这些政策文件看,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界定呈现出从“行业”到“集合”的变化,由最初侧重于经济意义上的“行业”“产业”等范畴演化至侧重于文化意义与文化相关的生产活动的集合。
笔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建立在全球化、新经济、科学与艺术融合、高新技术与文化融合、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等新条件下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高端的产业形态,“文化”和“创意”均被视为这一产业的核心。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外延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
相关热词搜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篇二
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兴的战略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实现的,是一种聚集更多智力、知识、科技资源在内的更高层次的新兴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由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主要是指,在立足创新创作创造的基础上,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作为核心内容,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有价值、有品质、有体验的相互关联的文化产品的产业集群。
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会展广告制作、文化艺术设计、旅游休闲等九大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空间激烈,各国政府都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增强自身综合实力的战略性产业。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瓶颈制约,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因此,结合现阶段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点,采取有力措施,探索破解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投融资瓶颈,对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为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及目标,各地区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也相继制定出台了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了上下联动的良性发展局面。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程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截至20xx年底,我国文化产业单位60余万家,从业人数1500多万人,文化创意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已由“十一五”时期的百分之三提高到百分之五。近年来,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各种类型和主题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断涌现,发展迅速,平台建设不断健全,服务功能日益完善。许多地区都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并作为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力。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增加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拉动消费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创意产业以其创新、创意、低碳的特点,正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集创造、创意、知识、智慧、科技、人文等为一体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其中以人的主观创造性为主要生产要素。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依赖机器、厂房、设备等物质资源,主要依靠人的创新创造力的发挥。因此,文化创意产业要想获得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创新能力强、富有活力、智慧、天赋、知识的创新创意人才团队。
(1)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具有较高潜在风险的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生产目的不同,传统产业的生产是为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是一种更高类型、更高层次的产业发展需求。由于人的个体性差异,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同时,精神生活还具有多变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因此,这对文化创意产品的供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潜在风险性增加。
(2)文化创意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战略新兴产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为依托,为各类中小型文化企业提供服务,从而有利于增加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并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3)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显著的融合性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以人的创造性为主要生产要素的高端产业,能够把第一、二、三产业有效地融合起来,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内涵,扩大产业发展的空间与外延,进而促使各行业之间相互融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互利多赢。文化创意企业发展规模、实力大小不均,一般以中小文化企业居多。对大企业来讲,借助自身的规模实力、成本和竞争优势,在文化创意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而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来讲,虽然在规模实力上无法与大企业相比,但它们具有经营方式灵活,组织管理机制高效的特点,成为文化创意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创意产业的产生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不仅是一种产业,更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在人类的文明进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由于我国文创创意产业起步较晚,文化创意市场发育不成熟,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各项配套设施还不健全,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主要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规模较小,市场变化大,稳定性不足,投融资领域面临的风险较高,加之市场发育不成熟,导致市场参与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和其他投资机构不敢向企业发放贷款。另外,由于知识产权和文化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其内在价值无法用准确的计算方法去衡量,一旦风险来临,这些无形资产会在短期内快速贬值,由此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开展造成了负面效应。
2、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不足。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战略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制定出台相关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但从目前发展状况看,情况并不乐观,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政府用于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数量有限,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整体需求。从扶持的范围看,只有少数的文化创意企业和项目能够获得一定的财政扶持。
另外,财政扶持存在地域上的差距,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获得的财政扶持远远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从目前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方式看,主要以贴息贷款、项目补助奖励为主。在贴息贷款上,需要企业自身具有一定的担保资金,而对文化创意项目的资金补助和奖励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或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小企业还无法获得项目补助。在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条件下,政府的财政补助政策不利于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壮大。
3、文化创意产业的担保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贷款机制还不完善,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带来了不利影响。我国银行贷款制度非常严格,企业要想获得银行贷款,需要经过十分复杂的审批程序,对企业的规模、信誉、担保、经营状况、还贷能力等都要经过层层审查。我国的很多文化创意企业规模较小,很难获得银行的授信贷款。此外,目前,银行贷款担保多以实物进行抵押或担保,而文化创意企业多以知识产权或品牌等无形资产为主,银行在审核时因难以做出准确评估而不愿意放贷给这些企业。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提供担保的机构很不完善,近年来各地兴起的信贷机构也多以财政投入为主,资金规模小,在受担保企业的选择上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4、受我国资本市场融资条件的限制。
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是解决文化创意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的最佳途径。但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我国文化创意企业通过上市发行股票获取直接融资难度很大。这是因为,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企业多数是中小企业,企业规模小,经营收入不稳定,财务管理不透明,无论在盈利能力、管理水平,还是信用信誉上,都无法满足企业上市的基本条件。同时,很多国有文化创意企业为获取政府的财政补助,在发展方式、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向上与资本市场的要求愈来愈远。另外,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受其他条件的限制,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人才培养不足,对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执行不到位等等。
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及各级政府的引导作用。
一是给予积极的财政扶持。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投入资金不足,政府要发挥财政杠杆作用,缓解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资金难题。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投入的力度,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理念,注重科技创新和成果创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际,建立三级文化创意发展管理基金。积极鼓励民间和社会各种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加快资金的'有效流动,解决文化创意产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要重点培育若干实力雄厚,竞争力较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团。
二是成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发展基金,由政府牵头主导,建立完善的担保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实现担保基金来源主体的多元化,畅通文化创意产业平稳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
三是搭建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融资服务平台。建立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平台可以降低产业发展成本,提高资金流动和使用效率。因此,相关部门要根据文化创意产业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时期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服务举措。同时,为保障投资者的利益,还要建立文化创意产业评价机制,使得投资者能够对所需贷款或投资文化产业获取的收益进行估算,降低投资风险。
2、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
一是要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信贷产品,可以根据文化创意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提供融资租赁等不同的信贷产品。在信贷担保上,银行可以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创新担保方式,打破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担保质押问题上遇到的瓶颈,同时银行机构还可以提供无形资产抵押,如企业的商标权、专利权等。
二是提供多元化的贷款模式。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不同的贷款方式,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文化创意企业可以提供授信贷款。对中小企业,可以以产业链内的企业联保的方式进行贷款。要减少不必要的贷款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有条件的可以开通文化创意产业审批申请绿色通道,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三是全面提高银行的综合金融服务水平。银行机构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需求,加快实施金融产品创新,有效解决好文化创意产业在创业初期、中期以及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如金融信息咨询、金融理财、结算、产业链融资等不同的金融服务,为全面满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保障。
3、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引导有实力、符合条件的文化创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直接上市、发行股票证券等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目前,我国已有部分文化创意企业已经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如唐德影视、光线传媒、华谊嘉信等已成功登陆创业板,这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制定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拓宽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对于那些发展稳定,经营业绩优良,初具规模的文化创意企业要积极鼓励引导支持直接上市融资,对已经上市的文化企业要鼓励开展并购重组,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4、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税收制度。
发挥税收政策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引导和调节作用,鼓励文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制定详细的文化创意产品认定标准,对取得一定成就的文化创新企业给与政策优惠。特别是对政府重点扶持的文化创新企业和创意成果,要给与企业一定的税收减免,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要创新税收优惠方式。根据文化创意产品特色和服务差异,实施差别化税率机制。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对文化企业实施不同的税收管理,降低企业发展成本,为企业尽快发展壮大提供税收政策支持。三是加大对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的税收支持,如适度提高增值税起征点,从维护文化创意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企业规模较小、潜在风险大、产业链条短,特别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无形资产难以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估,严重影响到各类社会资本对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的积极性。而品牌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的地位和影响力,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文化创意企业一旦取得品牌效应,短时间内就会立即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融资资本涌入,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投融资瓶颈会有效得以解决。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必须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培育品牌,形成自身特色。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篇三
;摘 要: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天然优势。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态势,动力机制,以及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这些现状,提出了推动河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八条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对策
一、河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概况与动力机制
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年)》等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涉及金融、税收、财政、土地、工商等多方面的优惠措施,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3月河南省政府出台的《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方案》指出,今后河南将重点发展数字传媒、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旅游、工艺美术五大文化产业。到2015年,五大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河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将超过50%。按照河南省制定的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总体部署,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河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富,文化古迹遍布省内。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近年来,河南经济发展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这不仅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河南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措施和日益深入的文化体制改革,为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此外,由于起步晚,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可以直接吸纳其他先行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通过体制创新,完全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深厚的文化积淀、持续增长的经济、日益扩大的市场、良好的制度基础、通过体制创新实现的后发优势,共同构成了河南文化创意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河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5)创意人才缺乏,创意阶层远未形成;
(6)资金困难,完善的投融资体系有待构建;
(7)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企业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集聚功能不明显,存在重复建设,综合实力有待提高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河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推动河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政府应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提出明确的产业布局、规模标准、重点建设项目等要求,并根据具体情况,以法律法规等形式保证专项政策和规划的落实,建立健全财政、税收、金融、外贸等与产业政策相配套的保障体系,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随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其对公共服务平台的需要也随之增加。政府要提高其服务的完善性,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提供高效的政府服务,建立完善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具体就是要建立和完善信息交流、支撑技术、人才培训、企业孵化、展示贸易、风险投资、版权服务、代理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为河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营造一个适宜发展的外部环境。
(二)加强品牌建设,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差异化发展
河南应依托自身文化资源特色和现有的优势产业集群,积极打造具有本地区文化特色的自主品牌,努力将低附加值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加工成文化精品。首先,要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进行品牌定位。各地政府可根据自身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特色及定位,结合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及重要的竞争矛盾予以品牌定位。其次,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品牌定位明确后,应大力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宣传,形成一种对外的品牌,使河南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提升影响力,真正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政府在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时,要关注中小企业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中的各项需求,为其成长壮大创造最适宜的外部生存环境支撑。在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基础上,可选取一批发展态势较好的文化创意企业予以政策扶持,整合资源,以其作为河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通过它们的辐射作用,吸引其他企业向其靠拢,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规模。通过宏观引导,市场化运作等手段,加强小企业与核心大企业的相互联系,构建企业间的合作网络,完善产业链条。大中小企业间基于专业形成分工合作,彼此互相依赖、共同发展,同时彼此间激烈竞争,激发创新动力,这样的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专业化的分工,实现规模经济。
河南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要想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需要借助高新技术对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大规模的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升级。针对目前河南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原创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差等现象,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增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努力培育一批自主创新特征鲜明、具有较强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从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政府可努力建设完善的企业创新平台,设立创新基金,帮助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可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攻关,提高企业对技术创新机会的追踪和识别能力。
(五)加快人才培育与引进,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针对目前河南各类文化创意人才短缺的状况,一方面,需要做好创意人才的培育。充分发挥省内高校培养人才的作用,支持综合实力较强的高等院校设置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及时根据产业链和市场需求信息来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各门类、多层次的文化创意产业专门人才。鼓励高校及科研机构与创意企业合作,冲破学界与业界的界限,紧密合作,建立一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实训基地,产学研一体,着重培养有创造性、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和管理人才。职业培训也是培养优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一条捷径,大力发展文化培训市场、文化学历教育,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继续完善人才政策,创造条件,重点吸引一批国内外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端人才,特别是那些既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开拓创新能力,拥有宽阔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充实河南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增强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资金缺口很大,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尽快构建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首先,尽快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和公平合理的评估机制,使投融资双方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市场价值达成共识,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等所造成的融资难问题。其次,在保证国有经济投资主体地位的同时,尽可能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积极利用外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投融资渠道的社会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从而为文化创意发展扩大提升空间。第三,建立专业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结合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实际,通过设计出包括信息披露、投融资促进、登记托管、资金结算在内的投融资服务工作机制,为河南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投融资服务。
(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资产的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关键。目前河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力很弱。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尽快完善行业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对相关领域做出详细规范,同时,加大执法力度,简化司法程序,提高办案效率,增大违法成本,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为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营造一个规范、健康、有序的外部环境。此外,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教育培训和宣传力度,引导文化创意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应用体系,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
首先,要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行统筹规划,要结合各地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明确发展定位,走差异化、特色化之路。
其次,在园区建设时,应当加强园区内产业链条的设计和搭建,规划园区内的企业结构,强化分工与协作。在园区内实现上游企业研发,中游企业生产制造,下游企业销售及衍生产品开发等,使之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凸显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
此外,还要加大园区内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学研协作平台等,以满足文化创意产业成长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篇四
4月2日,上海市召开了文化创意产业工作推进会议,闵行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委棠委、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成员的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部署了工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闵行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会和九届十六次市委全会精神,采取措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1年闵行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一)业态规模不断扩大
闵行区积极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逐步形成了二、三产业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2017年末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9%,文化创意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闵行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规模约200亿元,印刷、娱乐、创意设计等门类已形成一定规模。目前全区有: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国家级),西郊鑫桥创意产业园、梅陇439上海国际时尚编纺创意产业园(以上2家为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及梅陇众欣工业园(以印刷产业为主)、虹桥?德必525文化创意园(以文化创意设计为主)、七宝老街(文化休闲旅游)、召稼楼古镇(文化旅游)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七宝生态商务区即将全面启动。目前我区正积极参与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申报评选工作。
(二)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区委、区政府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闵行区“大招商”工作机制实施意见》,《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试行办法的通知》、《闵行区文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政策性文件,其中专门提到了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广局与相关委办局一起拟定了《闵行区“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讨论稿)。我区引进了一批有影响的文化项目、有实力的文化企业。
(三)两个效应不断增强
头角,虹影魔幻艺术团等三支团队分别受到上海市“服务基层演出贡献奖”、“文化旅游发展奖”、“展演参演奖”表彰,我局撰写的《闵行区民营剧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获上海市文广局调研课题评选中获优秀奖。电影发行放映产业发展迅猛,几年内体制外高档次影院由1家发展到世纪环球影城、上影cjv影城、海上国际影城等16家,受到市民的欢迎和好评。
2011年8月23日,市文广局召开了2011年度文化影视产业年中会议,闵行区文广局在会议上作了《引进文化项目,发展文化产业,为“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添光彩》的交流发言。
二、2012年闵行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构想与措施
2012年,闵行区将认真贯彻中央、上海市关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精神,以打造“文化大都市”为契机,围绕区委区政府“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的发展主线,依托“一轴(七莘路)、一带(黄浦江沿岸)、三大功能区(大虹桥、大紫竹、大浦江)”的发展布局,实现其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建设具有闵行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一)形成“一圈、一带、多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布局
凸显虹桥商务区作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重要承载区的战略定位,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依托先进制造业雄厚基础和各大商务区设施载体,在闵行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空间布局基础上,聚焦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一圈、一带、多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布局,提升文化软实力。
1、“一圈”即闵行文化公园、七宝生态商务区、七宝老街等“三位一体”的七宝国际文化圈。
闵行文化公园面积1280亩,现确定六大项目:闵行博物馆、上海海派美术馆、市民休闲广场、草坪文化广场、五方园、法拉利文化中心。现闵行博物馆立项已获市发改委批准,海派美术馆即将立项,其余各项目正在推进中。七宝生态商务区紧邻闵行文化公园”,有文新传媒谷(上海文新集团)、世纪出版园(世纪出版集团)、思远上海影视谷(由香港著名导演吴思远等投资建设)、赖声川国际戏剧中心等四大项目,以及闵行传媒中心等项目。目前即将进入土地招拍挂阶段。七宝老街已经形成一座上海历史风貌街区,有七宝书法艺术馆、张充仁纪念馆、老行当、钟楼、蟋蟀草堂、棉织坊、七宝周氏微雕管、皮影馆、当铺等文化旅游景点,荣获上海“十大休闲街”、上海商业特色街、上海名牌区域、上海魅力新十景等荣誉称号,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级4a景区。
《闵行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打造七宝国际文化圈是明年工作的一个重点。
2、“一带”黄浦江沿岸文化项目开发。
闵行区黄浦江沿岸有二十余公里,现初步确定有马桥古文化遗址公园、韩湘水博园(已建)、新中国工业文明生态博物馆群、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召家楼古镇(二期开发)、上海航天博物馆、中华人文艺术博览园等重大项目。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推进,黄浦江沿岸文化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将逐步展开,形成“由点到线”的发展态势。
“一个基地”: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紫竹高新区)是部、市合作重大项目,即将全面开工建设。基地以网络视听、新媒体产业为主,建立一个具有集聚效应的网络视听产业链,预计在5年内将基地建设成年产值超两百亿、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网络视听产业集聚区。目前,已有百视通、土豆网、激动网、九天音乐等10余家国内外知名核心领军企业落户基地。
“两镇”:七宝老街(七宝镇)、召家楼古镇(浦江镇)。以“江南生态水乡,上海创意重镇”为发展定位的七宝老街、浦江镇召稼楼古镇,明年将着力形成古镇文化旅游、购物休闲、创意设计产业融汇的集聚区。
“三园”:西郊·鑫桥创意产业园(虹桥镇)、梅陇439创意产业园(梅陇镇)、虹桥·德必525文化创意产业园(虹桥镇)。
此外,还有颛桥镇金盛广场艺术家创作群落、莘庄镇莘朱路设计产业街区、上海旗忠森林网球中心等,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形成一批各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我区将整合市、区和镇(街道)资源,加强国资、民营资本和外资的有效融合,做好规划,提供服务,推动整个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局面。
(二)聚焦五项任务
制定文广影视设施中长期(2011—2020年)规划。
要在认真总结“十一五”文广影视产业设施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的部署,已“开放性、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为统领,以市委九届十五次全会提出的四大集聚区为重点,摸清闵行区文广影视设施现状,明确2011—2020时期的文广影视重大文化设施项目,积极梳理本区已经规划的文化设施项目,与上海市规划小组做好对接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上海市级中长期规划,争取更多市级项目落户闵行区,争取更多区级项目升级为市级项目。
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是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文化产业内部分工与协作,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的必然趋势。①“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即将开工建设,我局将积极做好服务工作;②我们还将做好集闵行文化公园、七宝生态商务区和七宝老街为三位一体的“七宝国际文化圈”项目引进和土地招拍挂服务工作;③继续做好黄浦江沿岸文化带文化项目论证工作;④建立动态的园区、基地和主题公园的统计系统,以及重大信息上报制度。
建立文化产业平台,是节约企业发展成本、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局将主动与区发改委、区科委、区经委等有关职能部门对接,争取有文广影视产业平台落户闵行,发挥平台服务企业、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
推动文化与金融融合。
文化产业与金融产业相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下半年,要利用国家文化部与中国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银行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契机,打造文化企业申贷项目和金融机构信贷服务信息双向交流与选择的政银企沟通合作平台,争取与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帮助35家演艺企业落实演艺专项保险,争取帮助5家左右文化企业落实贷款。我局将主动了解本区文化影视企业资金需求,帮助企业与金融对接,或者将其资金需求上报市文广局,由市局帮助协调落实企业资金需求。
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管理队伍和办事机构。
①现有的文化建设协调推进办要做好与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的对接,主动跟踪,及时向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上报工作信息;②酝酿建立区文广局文化产业科或市场产业科;③调动行业协会积极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联络政企的中介作用;④成立闵行文化发展公司。
(三)梳理落实文化产业相关政策
文化产业政策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重要手段。年底前,市文广局将编制下发《文化产业发展相关资金申报指南》,梳理所有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有资金支持的政策,为企业申报各类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提供便捷服务。继续实施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的《关于促进上海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城镇数字影院建设,培育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当前要解读领会市级扶持政策资金(主要有: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专项资金、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小巨人工程项目、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业研发后补助计划项目、文化“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新改建数字影院实施促进电影电影放映数字化专项资助办法、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扶持奖励等13项政策),了解资金名称、主管部门、支持领域及方式、支持额度、申报时间及方式、申报要求和流程等。
《闵行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此报告
闵行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尊敬的陆副主席、各位领导: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温泉管委会、温泉镇党委、政府欢迎和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镇调研和指导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社会各界和全镇人民的共同支持,2017年8月温泉镇被列入全省加快旅游小镇开发建设的60个小镇之一。2017年11月1日召开的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温泉镇又被列为昆明市重点建设的6大景区之一,安宁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以建设现代新昆明后花园为目标,以温泉旅游小镇建设为关键和突破口,推动安宁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十一五”期间安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通过产业调整和战略重组,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下面我就温泉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现存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准进行“保护提升”建设,以高水平规划为先导,以理顺管理体制和整合资源为重点,优化整合旅游资源,提高组织程度,优化产业布局,注重规模特色,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统一推广,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改造提升现有施设,优化布局,扩大规模,重振“天下第一汤”文化品牌,把温泉打造成为集康体休闲、会务会展、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山水园林旅游小镇。
(一)提高认识,充分挖掘温泉优势资源
时,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推行开放式经济发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了一个经济发展、政通人和的和谐温泉。
(二)充分整合各项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小镇
二、存在困难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化产业链,社会效益突出,但经济效益不明显;虽然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及项目的引进,我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农民的文化性消费水平仍然不高。这一方面与农民素质有关,另一部分主要原因是供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不足,文化服务市场不完善。
(二)旅游资源的保护难度加大,政府负担不断加大,乡村旅游经济发展难度大。温泉镇有三大旅游资源“森林、地热水、人文”。这是我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现目前旅游资源的保护难度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经费的投入上及管护的难度上,就森林资源的保护方面来说,护林防火一项的年均投入经费就不低于120万元。去年还投入上千万元对集镇冷热水管网进行改造,对温泉地热水加以保护;加上其它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年年都在投资,但经济效益与投资回报不成正比。投资拉动型经济急需向消费拉动型经济转变。乡村旅游经济是当前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但其发展也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首先就是土地的使用权限问题,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形成规模经济,但目前单家独户的经营方式,给规模化经济带来了很大难度,要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必须打破几十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
(四)把温泉摩崖石刻群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五)请省及昆明市级给予协调批准温泉旅游小镇作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三、今后的打算
我镇今后的发展将以温泉旅游小镇开发建设为契机,重树“天下第一汤”品牌,辐射带动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历史人文、民族风情旅游,打造集休闲度假、会务会展、乡村旅游、影视文化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方针,依托温泉景区内丰富的地热水、森林、人文景观等资源,按照国家4a级景区的标准进行“保护提升”建设,以高水平规划为先导,以理顺管理体制和整合资源为重点,优化整合旅游资源,提高组织程度,优化产业布局,注重规模特色,重点建设温泉国际会议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康体娱乐中心、名人文化走廊、特色消费一条街。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统一推广,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改造提升现有设施,优化布局,扩大规模,重振“天下第一汤”品牌,把温泉打造成为集康体疗养、会务会展、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山水园林旅游小镇。
(一)温泉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及品牌优势,把“天下第一汤”打造成为集康体、养生、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品牌,让“天下第一汤”深入人心。
(二)围绕以杨一清、杨慎为代表的古代历史名人和以
民-国时期名人别墅群为主的名人文化;以曹溪寺为主的宗教建筑文化;以环云山摩崖石刻为主的诗词碑刻文化和以云南佛学院等人文资源来打造,包括文人文化包括古代名人文化、近代名人别墅群、现代名人别墅群等。同时利用温泉地区现有名人别墅,包括卢汉、裴存藩、严燮成、杨如轩等四处别墅保存良好,龙绳武、刘正富、孙永安、袁鸿逵等故居,打造成为名人故居游;以云南佛学院为依托,打造温泉宗教旅游品牌。
(三)配合各具特色的旅游品牌的打造,同时对辖区内农家乐饮食文化进行资源整合。利用温泉镇目前现有农家乐23家,已达到一定规模,结合温泉假日旅游、康体休闲旅游的特点,及时建立农家乐管理协会,研究独具特色的、游客喜欢的方便、快速、可口的餐点菜肴,同时进一步加强农家乐的规范管理、诚信服务、守信经营,提高农家乐接待水平和档次。
(四)以体验旅游为主体,着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 通过后山牧羊湖乡村旅游经济圈建设及甸中生态农业经济圈建设,拉动温泉体验型农业和观光型农业向前发展。
展的良好局面。积极发展各类旅游-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作用。加大旅游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在今后的发展中,温泉镇将紧紧围绕文化产业这一主线,充分发挥温泉现有文化产业资源优势,把温泉镇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篇五
;摘 要:为了更好地促进南京市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南京市政府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南京具备雄厚的人文资源、科技资源和教育资源,其文化中心的地位日胜一日地巩固、提升着。得益于政府的合理规划及财政支持,近年来,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更好地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各省市纷纷采取集聚区的模式进行相应的开发建设,因此,南京市形成了大量的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于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本文以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对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路径及集聚效应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并对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创新;经济發展
一、 背景概述
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发布《如何衡量与统计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该报告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之一,对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所带来的贡献也是逐年上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地区经济的战略性资产,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平均每年创造的产值约22.5亿,占全球gdp总量的3%左右,为全球范围的就业量增加了1%左右。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增加城市的竞争力。
2004年,我国首次在上海举办中国创意产业论坛,之后,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便迅速发展起来。2006年2月20日,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率先授牌“创意产业园”,得益于南京丰富的人文资源与教育资源,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也由此孕育而生。
二、 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
(一)南京1912时尚街区模式
南京1912时尚街区以民国资源的保护开发为主,注重顾客的情怀体验,利用南京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较深的特点,以此为背景进行相应的规划整合。
在地理位置上,1912由总统府附近的一块l形状的街区组成,包括四个街心广场以及17栋别具民国风情特色的建筑。该项目在构建之初就强调弱商业氛围而重文化内涵,这些民国建筑区风格古朴,有一种中西合璧的味道。1912街区最初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配合周边的总统府,作为配套的展馆使用,但之后将其设计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怀的休闲娱乐场所。将1912打造成为一个品牌,既可以带动周围商圈的发展,也可以弘扬民国文化,使得每一个来过南京的人,都会把1912和总统府联系到一起。
南京1912定位的消费群体主要是针对小资青年、白领人事及文艺游客等,这里集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激发人们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接纳理解与消费。2004年平安夜,1912首次开街,当天就迎来了大量的游客,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之后1912年均招待游客数量连年提升,到2010年已高达500万人次,直接带来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值4亿元,增加就业岗位5000余个,年贡献税收超1亿元。
南京世界之窗创意产业园东8区简称创意东8区,是南京市政府为发展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布局之一。园区以旧厂房改造为模式,通过研发一些时尚设计创意等,对旧楼宇及布局进行重新规划,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模式。
园区总占地40000平方米,在原先的南京无线电七厂、南京汽车仪表厂、南京电子陶瓷总厂的闲置厂房上进行有保护的改建。园区在现有资源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规划再利用,以“三厂区、六分区、环形商业街区”为规划布局。园区自2006年3月开始启动第一期项目改造,到2007年9正式开园,吸引了一大批优质创意产业入驻,入驻率高达93%,自此集聚模式初步形成。在政府相应政策的支持下,园区为产业园内的相关企业提供了相应的资金、政策及技术支持,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措施,以扶持初创企业的发展。创意东8区秉承共享、共赢、共创新的发展理念,通过物理空间的集聚与互补,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也使得创意东8区得以成为南京市的创意地标之一。
(三)南京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
南京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立足于南京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品牌化的道路,以此在国内外提升知名度,面向世界招商引资。
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是由秦淮区政府和晨光集团共同创办的,其前身是李鸿章创办的第一家近现代工业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1865年9月,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将苏州洋炮局迁址到南京,并在南京分别建造了机器厂、炎铜厂、卷铜厂等数十间厂房,成立了中国近现代四大国营兵工企业之一金陵机器制造局。园区将这些旧厂房进行保护、开发,共保存了9幢清代建筑、19幢民国建筑,这些建筑记录了我国近现代民族工业逐步兴起发展的轨迹,起到了近代工业博物馆的作用。
整个园区总占地面积达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园区的主要功能为文化艺术设计,引入了大量的优质创意企业及高端人才。园区从开园至2018年底,已经入驻了很多知名企业,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与游览。
(一)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根据全球各国家地区的统计来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大力提升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水平。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人的创造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地区文化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十二五”期间,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2012年起,文化产业增加值就已经成为南京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占全年gdp比重达5.1%左右。到2014年,产业结构在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南京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首次成为文化产业的第一大门类,产业的发展势态有了明显的提升。2015 年,营业收入5000万以上的文化企业共400家,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文化企业共190家,园区空间溢出效应凸显。与此同时,南京市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已达12个,省级产业园高达18个,市级产业园15个。截至2016年,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2754.8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也首次上升到6%,总体上有了显著的提升。
按照南京市政府出台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南京市创意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发展规划(2016~2020)》等相关的文件,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创意理念推动,坚持创意资源注入,逐步激发南京市的文化创新力与创造力,从而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将南京建设成为文化多样、包容开放、充满活力、宜居宜业、令人向往的世界文化名城。
南京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被譽为六朝古都的南京一直都是盛产文人墨客的古都,南京还拥有云锦、金箔、绒花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集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也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很多的创意素材与灵感。
(三)优化产业结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能源为依托的粗放式发展方式逐步转变为以创新创意为动力的发展模式。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增长率也开始取代农业工业,成为新的增长极。由此,南京市政府也将发展的重点放在文化创意产业上,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视为未来经济方式转变的切入点,以打造成南京市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另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还有利于将南京市打造成文化中心,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提升南京市的经济及文化地位。
四、 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
(一)集群化发展战略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有利于将园内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完善投融资、产权交易分配、产品展示以及信息沟通交流等一系列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出具备研发、投资、孵化、制作、培训、交易等功能的高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提升集聚区的专业性与高效率性。实行集聚化的发展战略有利于产业创新能力的释放,可以更好地发挥区域的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以此来带动周围产业群的发展与转型。
(二)品牌化发展战略
在南京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品牌,有助于南京市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托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范围广、技术水平高、创意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有竞争优势与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利用媒体及口碑进行相应的宣传推广,走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三)特色化发展战略
要想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与协同发展,应依托南京市现有的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鼓励与支持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创新。南京拥有大量文化与艺术资源,政府及企业应依据当地特色,将相应的资源进行整合再创新,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产业链。把南京市打造成为动漫游戏研发制作中心、计算机软件设计中心、创意设计中心、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工艺美术和艺术品交易中心。
(四)国际化发展战略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较短,与欧美国家相比,发展的路径还不完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应利用比较优势,强化与长三角地区的互动,打造一个国际化的平台。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高端分工,加强文化出口与交流,利用国际网络进行宣传与销售,以此来提升南京文创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将创新创意的理念进行更为广泛的宣传。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李震宇,女,安徽淮南人,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
相关热词搜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篇六
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化日渐成熟的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相互模仿借鉴一直伴随着这个产业的发展和成熟,是我们学习的必要手段 ,而作为一个以创意为灵魂的产业,创意也一直是这个产业与生俱来的不变追求。一般而言,创意源于模仿,所有的创意都是基于一定模仿的基础上产生,都不可避免借鉴前人的已有成果,而模仿不是目的.,只是我们进行创意过程中的必经过程和必要手段。然而,纵观我国现行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模仿一直未曾停止,而且很多人是止步于模仿,超越模仿形成自身创意的却不那么多见。
本文将从模仿与创意的意义特征及关系的出发,探讨我们如何看待模仿与创意,如何构建模仿到创意的动力机制。
摘 要……ⅰ
abstract ……iii
目 录……iv
引 言……1
一、创意: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2
(一)创意、创造、创新的意义和内在联系……2
1.创意……2
2.创造……2
3.创新……3
(二)创意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意义……4
1.创意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4
2.创意是文化资源的整合重要手段……5
3.创意是传统文化资源焕发新活力的重要途径 ……5
(三)创意的主要特征……6
1.创意立足于社会需要……6
2.创意需要传统的积累……8
3.创意源于模仿……8
二、模仿:文化创意产业的必经之路……9
(一)模仿的概念及作用……9
1.模仿的定义以及与山寨、抄袭、盗版的区别 ……9
2.模仿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 11
3.模仿是文化传承的需要…… 11
(二)模仿的特点……12
1.模仿往往自下而上……12
2.模仿容易形成几何倍数增长……12
3.模仿一般先内后外……13
(三)对于模仿认识上存在的误区……14
1.模仿者缺乏创意能力……14
2.模仿与创意是对立的两面……15
3.模仿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15
三、模仿与创意的难题……16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瓶颈……16
1.产业化发展程度低,影响力小……16
2.政府主导为主,同质化严重……18
3.文化资源破坏严重,创意不足……19
(二)正确认识模仿与创意的关系……20
1.模仿是创意的基础和前提……20
2.止步于模仿会制约创意……20
3.学以致用--创意是模仿的目的和终点 ……22
四、构建模仿与创意的动力机制……23
(一)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营造创意氛围……23
1.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现状……23
2.我国现有知识产权立法存在的问题……24
3.健全知识产权立法对于文化创意的重要性 ……24
(二)培养创意人才,提供人才支撑……25
1.培养创意人才的专业技能……25
2 提升创意人才的人文精神……26
3.增强创意人才的社会意识……27
(三)完善融资体系,加大资本推动……28
1.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现状……29
2.国外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体系参考……32
3.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探索……33
结语……35
致 谢……37
参考文献……38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篇七
第十五届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是在总结前14届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围绕“国际性、创新性、品牌性”要求,举办第十五届黄河旅游节,打造三门峡“黄河明珠”旅游经典品牌,跻身中原崛起第一梯队城市,提升三门峡城市国际化形象和品位,积极传播“三门峡——黄河明珠、天鹅之城”的旅游理念和内涵,及良好的投资环境,树立三门峡市优秀旅游城市形象,确立三门峡市黄河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定位,加强黄河城市旅游区域联盟交流合作,推进三门峡市经济社会和文化旅游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本次黄河旅游节主要突出一个重点,就是打造“黄河城市旅游联盟”,促进区域合作发展,建设旅游营销共同体。
三门峡市位于黄河中游、河南省西部,是黄河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和发展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俊秀,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4a级景区两家,3a级景区三家,2a级景区两家,其他旅游景区景点众多。
【一】成立“黄河城市旅游联盟”,发表“黄河城市旅游联盟宣言——三门峡宣言”。(确立三门峡市黄河旅游中心城市定位及东道主身份)
【二】举办“黄河23城市旅游展览会及论坛”。
【三】策划创作《印象·黄河》实景演出项目,吸引投资商。
【四】演绎经典歌曲《黄河大合唱》(结合建国60周年庆贺及和谐理念,56个民族共同唱响这曲不朽的中华民族的主题歌)。
【五】演绎国际著名芭蕾舞曲《天鹅湖》(诠释“三门峡——天鹅之城”的理念)
【六】打造“国际和谐旅游城市”称号(围绕和谐,与联合国世界和谐基金会whf机构沟通,根据具体要求进行申报)
【七】敲响“世界和谐钟”为华夏黄河儿女祈福、全人类祈福(钟鼓楼)等
【一】开幕式设计:(晚上,不超过1小时)
主题设计理念:“一脉相承珠联璧合”
1、黄河发源地青海省到黄河入海口东营市,黄河两岸的(地级市)共23个,是东营市、宾州市、济南市、聊城市、濮阳市、开封市、郑州市、洛阳市、三门峡市、运城市、渭南市、吕梁市、榆林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石嘴山市、银川市、白银市、吴忠市、中卫市、兰州市、西宁市,23市市长共同为第十五届三门峡市国际黄河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
2、开幕式道具设计:23个玻璃球“明珠”,23多莲花,立体中国地图(重点突出“黄河”),利用光学及电学原理,23城市市长当把“明珠”放入张开的“荷花”时,“中国地图”黄河两岸的23个城市“闪亮登场”。背景幕上出现一幅各个城市相连的图像,意为“一脉相承,珠联璧合”理念。
【二】开幕式晚会设计:(不超过3小时)
晚会主题:一脉相承和谐发展
1、重点节目:56个民族《黄河大合唱》”。《天鹅湖》经典节选。
2、主要节目:23城市推荐自己特色的代表节目。
3、创作节目:三门峡市精品创作节目等。
【三】黄河23城市旅游展
1、免费参展。
2、展厅自行设计。
【四】首届“黄河23城市旅游发展论坛”
1、发表“黄河城市旅游联盟宣言——三门峡宣言”。
2、签订“合作战略书”。
3、共同敲响“世界和谐钟”等。
【五】“黄河旅游重点项目推介会”活动
1、邀请近20个国家驻华使馆文化旅游大使或参赞。
2、联合国相关机构官员。
3、旅游投资商等。
【六】其他
1、申报“国际优秀生态和谐城市及景区”活动(联合国相关机构)
2、与张艺谋团队签约《印象·黄河》实景演出项目创作。
3、发起“黄河城市自驾车旅游”活动等
其他说明:
1、扩大参与机构:联合国挚友理事会、世界和谐基金会、中央电视台、中央民族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芭蕾舞团等,并且策划团队负责协调工作。
2、所有项目都备有详细的策划执行方案,并已申请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