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研究范文(17篇)
总结的目的是为了促使我们思考、反思并从中获取经验教训。在总结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案例或实例,使总结更具说服力和可行性。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研究篇一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人除了熟睡之外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心理活动。
心理学的三大特点:
一、心理学既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也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说它年轻,是因为它1879年诞生,至今128年的历史;说它古老,是因为在人类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心理学思想一直存在(属于哲学)。如: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就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家,他的《论语》一书蕴藏有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再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的《灵魂论》一书,也对人的心理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考察。
二、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
三、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研究篇二
心理咨询师考试不限制考生的专业,非专业的人员也可以考心理咨询师。现在想要考心理咨询师需要去专业的机构参加培训,培训合格后由机构代报名,考生自己是不能报名的。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取得中等职业院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后,从事本职业工作满10年以上;
5、在校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学生允许在三年级下半学期参加三级职业技能鉴定,报考职业见专业对照表(附件6)——教育学、医学、心理学、监狱学全专业。其他非相关专业的学生需参加培训达到一定学时,并获得结业证书,才能报考。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取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
4、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业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研究篇三
1、微观的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等。
2、在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等。
3、群体层面:如群体的凝聚力等,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4、社会层面:如风俗、时尚等,阶级、阶层和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研究篇四
1.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学习和记忆的法则。
2.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则把人的记忆比喻成鸟舍,而回忆就像从鸟舍中捕捉出这只鸟进行检查一样。
3.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哲学和生理学中独立出来。
4.冯特提出,心理学应该使用一种叫内省的技术,内省是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地、小心地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地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
冯特的仔细的严格的方法,在很多方面类似于今天的认知研究。不过,冯特特别指出,象思维、语言和问题解决这样的高级心理过程,不适合用内省技术来研究。
5.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构建了2000多个无意义音节。(节省法)。
6.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心理学家的是威廉詹姆斯,他出版了《心理学原理》,这本著作被描述成“可能是美国最重要的心理学论述。
7.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起了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一种仅仅依靠客观的、可观察的反应的途径,它强调行为的环境决定性,而不是心理过程。行为主义者认为内省法过于主观,是不科学的,意识太模糊以至于不能恰当地进行研究。事实上,对可观察的行为的强调,使得行为主义者拒绝任何和心理事件有关的名词,如注意、表象、观念或思维。但是,行为主义却把注意看成是心灵主义的概念,认为科学心理学中不应该有注意的地位。
8.在欧洲,重要的新的流派是格式塔心理学,这一流派强调,人有一种将他们所看到的东西组织起来的倾向。“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格式塔心理学著名的论调。
格式塔心理学家强调“顿悟”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当你努力解决一个问题时,问题的各个部分最初看起来彼此无关。然而,随着突然的“顿悟一闪”,各个部分就会配合在一起产生解决办法。
大部分早期的有关问题解决的研究是格式塔心理学家完成的。
9.一些心理学家把1956年9月11日确定为认知心理学的生日,许多重要的研究者出席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讨论会。
另一个转折点是ulricneisser(1967)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研究篇五
摘要:
本文介绍的是一例因家庭教育疏忽导致孩子产生不良的情绪和行为的案例报告。求助者赵某是一名五年级的男孩,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父母对其上学期间不正确的情绪和行为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引导,而是用简单、粗暴的打骂方式来解决问题。导致求助者形成情绪暴躁,品行不良、学习成绩糟糕的'现状。通过对求助者个性心理特征和情绪、行为问题的特点的分析,并对其同学和老师进行了访问调查,进一步了解求助者的实际情况和目前所处的状态,在与求助者进行协商后,确定咨询方案,采用了阳性强化法和零反应区别强化法对其进行干预,经过3次咨询,求助者情绪和行为有一定的好转,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字:
一般心理问题阳性强化法零反应区别强化法。
一、来访者一般情况。
(一)人口学资料:赵某,男性,12岁,光荣街学校五年级,体态偏瘦。
(二)个人成长史:求助者从小到大与父母的关系紧张,父母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唯一的教育方式就是打和骂。到了五年级父亲由于外出打工,他的母亲爱打麻将,是个教育方式简单的人,轻则拳打脚踢,重则是木棍。致使赵某在学校的表现是:学习不认真,成绩在班级倒数第一,脾气暴躁,与同学话不投机就是拳脚相加。随着孩子青春早期的独立意识的增强,最终出现行为心理障碍问题。因此,师生关系紧张,与父母关系紧张,学习成绩下降。家长无奈,征得他的同意前来咨询。
(三)精神状态:感知觉尚可,思维逻辑正常,对父母和老师有抵触情绪,情感表达言行一致。(四)身体状态:近期无重大疾病,无躯体异常感觉。(五)社会功能状态:能按时上学、放学,但不愿完成作业,与同学关系紧张,存在交往困难。
(六)心理测验结果:
1、90项症状清单(scl—90)结果显示:总分175分,阳性项目37项。其中出现异常的因子分如下:人际关系敏感4.0、焦虑2.3、敌对4.2、偏执2.5。
2、儿童行为量表(cbcl)结果显示:社会能力——社交活动2.8<3.5分;学校情况1.7<2.0分;行为问题——交往不良22>14分;敌意性15>10分;不成熟7>5分;违纪11>8分。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一)来访者要求咨询的问题: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不佳,与父母、老师,同学关系紧张,时间近一个多月。
(二)个人陈述:他从小就觉得父母对自己不好,与父母亲的关系不够亲密,经常被骂,如果他犯了错,父亲更是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顿暴打,即使是不小心的也是同样对待。有一次,他看到别的同学穿的衣服都是干干净净的,而自己的衣服确是脏兮兮的,就想自己学着洗衣服,同时也给父母减轻负担,可是不小心把水弄撒了,父亲刚好回来,不由分说就是一耳光,他暗自哭了一小时,当时觉得父亲根本不爱他,对他只有打骂。到了五年级时,爸爸外出打工,不总在家,由母亲带着自己生活,感觉有时母亲比父亲更暴躁,下手更狠,如果口头上稍有顶撞,等来的就是更猛烈的一顿暴打。比如他有次放学回家口渴,又发现没有汤喝,就请求妈妈煮一碗汤,可是妈妈理都不理,只顾自己打麻将,当时他觉得整个世界都抛弃了他,没有一个人可以让他觉得到是会爱他的。所以在学校里他也是这样看待同学和老师,谁如果对他不好,他的反应方式就是武力解决。虽然有时他也想改变,可是他知道没有一个人会相信他会变好,所以到现在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三、咨询师观察及他人反映:
(一)咨询师观察:来访者谈吐自然,表情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讲到伤心动情时会激动,甚至流下眼泪。(二)家长反映:在家不服从管理,并且脾气暴躁。(三)老师反映:在校不愿学习,对老师经常顶撞,对同学动手动脚,家长到校告状,要求严历处理。
四、评估与诊断。
(一)综合分析所收集的临床资料,对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进行评估:
1、精神状态:情绪易激动,一提到父母或有关老师和同学,就会产生反感情绪。
2、学习与交往状态:不注意听讲,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下降,与父母、老师违抗,与同学交往困难。
3、验证资料:通过打电话与老师联系,证明母亲和患者的陈述基本属实,提供的临床资料真实可靠。
(二)诊断依据:
2、对照症状学标准: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庭的长久打骂导致赵某的暴躁性格。他把父母教育方式迁移到学校,用同样方法对待同学,加上老师对其不够关心,使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形成。
(三)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四)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相统一,对症状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典型意义的特异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来判断,该求助者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经泛化,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反应仅一个多月,内容反应只对有关的人员,尚未泛化,情绪反应可以理解,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所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品行障碍相鉴别:有某种持续的具有异常攻击性或反抗性的行为模式,如过分好斗或霸道、偷窃、残忍、故意破坏、反复撒谎、逃学或离家出走。上述行为存在6个月以上,才考虑本诊断。而该求助者出现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基本属于正常范围,严重程度远未达到。故可以排除品行障碍。
(五)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处于青春早期的“心理动荡时期”
(2)社会因素: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老师对孩子缺少关注,使孩子的心情长期受压抑,致使造成这种不良行为。因此,治疗的着眼点是探寻并纠正导致不良行为和情绪的观念的认知过程,由于求助者年龄还小,适用于阳性强化法。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咨询目标有效性的七项原则,与赵某共同协商达成口头协议,初步确定: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1)减少赵某的暴躁情绪遭逢和不良行为发生的次数。(2)培养赵某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促进赵某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他的潜能,达到品行完善。
(一)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
咨询主要方法:阳性强化法零反应区别强化法。
阳性强化法的原理是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如果要消除某种行为,就得设法给予惩罚,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零反应区别强化法是指在一规定时间内若不需要的行为(即要消除的行为)不发生,就给予强化。比如,如果我们规定某儿童在阶段时间内,开始20分钟,不准大声说话,就给奖励,最后45分钟内都不准大声说话,就按做到的程度给予相应的奖励。针对来访者产生行为问题的原因,除指导其父母改变过去的不当教育方式外,鉴于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故适于采用以上两种方法。
(二)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0分种。
收费:学校接待学生咨询、心理测验不收费。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制定实施方案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4月5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注意同求助者的共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向求助者了解其成长过程中的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
(2)进行心理测验;
(3)确定咨询目标;
(4)与来访者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来访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5)对来访者的心理历程进行简要的回顾;
(6)作出初步问题分析,让来访者了解“为什么会这样”;
(8)布置咨询作业:记录“行为心理障碍”发生的频度。
第二次咨询:204月12日。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进一步收集资料;
(2)通过谈话,改善来访者的不良认知。
(3)采用阳性强化法,由母亲与老师详细观察和记录孩子产生不良的情绪和行为,通过咨询作业使用消退和强化技术,形成良性行为和认知。同时,通过咨询作业实施“零反应区别强化法”,对求助者在规定时间内“对立违抗行为”若不发生,即给予强化。
方法:谈话法、阳性强化法、零反应区别强化法、行为契约法。
过程:
(1)咨询师与来访者通过交谈、启发与引导,帮助求助者认识到他的不良认知,并进行改变。使求助者正确的认识现状,认识到他的这些不良的情绪和行为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后果,并提供一些与老师、同学和家长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和策略。
(2)在这次咨询中,通过与求助者协商,并取得其母亲与老师的配合,详细观察和记录孩子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发生的频度、程度和后果。
由母亲和班主任对求助者的对立违抗行为与感觉进行整理记录。
(3)布置咨询作业:在咨询结束后,首先要取得有关人员的配合,特别是在学校要做好与班主任的配合。首先,运用消退疗法,家长和老师对求助者的逆反行为不予理睬,暗地里密切注意观察,期待其行为的转变,当行为出现转机的时候要立即给以口头表扬。其次,取得家长和班主任的支持,运用零反应区别强化法,与求助者签订契约:求助者在学校学习,每节课内20分钟内无对抗老师及干扰的行为发生,由老师在全班点名表扬,并发给小红花1朵,如果45分钟内不发生上述行为,则发给小红花2朵。在家里,45分钟内如果不与父母顶撞、不乱摔东西,奖励观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动画片30分钟;如果三天内在学校、在家里无上述行为,则家长奖励50元以内求助者想要的物质奖励。最后,要求母子二人在家里对每天的行为和想法的改变做交流并由母亲协助记录。
第三次咨询:20xx年4月19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对前几次咨询进行总结;
(3)结束咨询。
方法:谈话法。
过程:
(1)反馈作业:建立了较为良好的师生的关系,增强来访者的学习和交际信心。母亲对来访者的一系列改变非常满意。
(2)对前几次咨询进行总结,与求助者讨论今后努力的方向,巩固已习得的良好行为,同时向求助者说明过去对他实施的那些奖励,都是为了改变其不良行为的,现在求助者各方面的表现都在向好的方向转变,就不再对其实施金钱奖励,这一点求助者表示赞成,但是提出自己以前喜欢画画,可母亲不让画,希望母亲不要干涉他画画。经过这次事件,母亲思想上开明了许多,她相信孩子能处理好学习与画画的关系。孩子则表示他会管理好自己,争取学习画画两不误。
(3)基本结束咨询。同来访者共同讨论,详细制定自己未来的学习生活目标计划。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价:
一个月后电话随访,求助者自述现在觉得上学很开心,因为老师指派班长与他结成帮学对子,探讨学习问题,还交到了几个要好的朋友。目前他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还能再考90分来证明自己。
2、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现在在学校很开心,与老师同学关系得到改善,学习效率提高。在家里与父母关系融洽。
3、他人评价:老师反映,求助者现在学习很用功,作业写得也比较干净,课堂上也能专心听讲,基本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发生与老师对抗行为。
通过电话回访,发现咨询已达到目的,改善了求助者的不良的情绪和行为的发生,能主动协调好与同学的关系,尊重老师,与母亲的关系也融洽起来,咨询过程完整有条理。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研究篇六
智力是否在成年晚期衰退。
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人格发展是对生命过程中将个体和其他人区分开来的独有特性的变化和稳定性的研究;社会性发展考察个体在生命里程中与他人的互动及其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保持的方式。
如:新生儿对母亲和其他人的回应是否有差别?管教儿童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对于性别的认同在何时发展起来?我们如何促进跨种族的友谊?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是什么?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研究篇七
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心理现象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人格;。
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
动物心理的演化。
无脊椎动物:感觉。
脊椎动物:知觉。
灵长类动物:思维萌芽人:思维、意识。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研究篇八
1)。客观性原则(价值中立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结合实际原则。
4)。伦理原则。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应用)(领会)。
(1)自然观察:特点: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自然观察试所有研究方法的基础。
(2)参与观察:特点: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能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采用参与观察时应尽量减少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负面影响。
2.调查法(亦称询问法)(应用)。
(1)访谈法:特点:a.访谈者必须在双方人际沟通中取得信任,使被访者积极配合。
b.具有特点的目的性和一套访谈提纲设计、编制与实施的原则。
分类:a.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b.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2)问卷法:特点:a.标准化程度较高b.收效快。
类型:a.结构问卷与无结构问卷b.发送问卷、访问问卷、邮寄问卷。
结构: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及答案、计算机编码、调查实施记录、结束语。
3.档案研究法。
(1)优点:对研究对象心理干扰小,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
(2)缺点:工作量大,费时费力。
4.实验法。
(1)基本概念:a.自变量:研究者选择、控制的变量。多指能影响、决定及改变行为的客观因素。
如: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动机、态度等。
b.因变量:跟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多指被试者的心理反应与行为。
c.信度、效度等。
的小口袋: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研究篇九
导语:所谓心理学,就是彻底的反映出每个人在不同场合的心里活动,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心里活动。那么社会心理学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考试知识吧。
作用于个体的信息有两类:一类是自然信息,一类是社会信息。有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就是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和群体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此外,对行为原因的知觉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畴。
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和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1.认知者的经验
个体的经验不同,对同一对象的认知也会有不同的结果。现代社会心理学用“图式”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所谓图式,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社会知觉时,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的作用,如果大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需要形成新的图式。
图式的作用包括:
转载自 www.XueFEN.COm.cn
(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2)影响记忆;
(3)影响自我知觉;
(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由于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会有所不同。
3.认知者的情绪
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眼光知觉他人;反之,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用消极的眼光去知觉他人。
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一般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的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初次印象也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
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产生首因效应。
(2)光环效应。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笼罩上类似的色彩。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一般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
(3)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作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把获得的认知对象的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1.加法模式
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分分值的总和。
2.平均模式
指有些人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把他人的多种特征的评价分值累加,而是将各种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
3.加权平均模式
指许多人在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还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依据的不是简单地平均分数,而是加权平均分数。
4.中心品质模式
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
1.印象管理的定义
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和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过程,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印象管理和印象形成的区别是: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重点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印象管理重点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
2.印象管理的作用
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成功的印象管理的基础是正确理解情境,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身的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所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管理方式。
3.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4)投其所好。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而且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
1.内因与外因
个体进行归因时,首先注意的是内因与外因。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外因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称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
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这样单一方面的因素引起,而兼有两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
2.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有些是可变的,有些是稳定的。
3.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有些原因是个体能够控制的,有些原因是个体不可能控制的。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
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一种归因倾向理论。罗特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有些人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称为内控者;另一些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称为外控者。
由于内控者与外控者理解的控制点的来源不同,因而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不同。
1.不变性原则
海德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性原则,也就是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之间的不变联系。
2.折扣原则
折扣原则是归因理论的另一个主要贡献者凯利提出的。凯利发现,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
3.协变原则
人们归因时,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凯利指出,人们可通过检查三种特殊的信息来进行归因,凯利的归因理论也因此被称作三维理论,协变原则被他认为是最全面的归因原则。
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特异性信息、共同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个体从以上三个方面信息的协变中得出结论。
1.社会视角
2.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3.观察位置
4.时间因素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研究篇十
导语: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数据驱动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直接依赖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
概念驱动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我们知觉的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在网膜上投影的大小有关系,人们在知觉物体时,似乎不自觉的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即:物体的大小=网膜投影的大小*物体与眼睛的距离。这就是大小-距离的不变假设。
(1)眼动理论: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有些实验证明了眼动不是造成错觉的真正原因)。
(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这是从神经生理学水平解释错觉的一种理论,认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活动,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结果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错觉(该理论忽略了错觉现象和神经中枢的融合机制的.关系)。
(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可以说错觉是知觉恒常性的一种例外,是人们误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这种理论强调了深度线索在错觉产生中的作用,因而也叫深度加工理论。
1.【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2.【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
3.【整体优先】整体水平的加工优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内温的整体反应和局部反应实验)。
4.【知觉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他的稳定性。
5.【视觉线索】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面条件的信息。(影响知觉恒常性的条件)。
6.【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
7.【错觉】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
8.【似动】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研究篇十一
机能主义心理学美国詹姆斯杜威意识的功能詹姆斯提出“意识流”
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国华生斯金纳行为受条件反射学说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德国魏太默、考夫卡、苛勒意识体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精神分析学派19世纪后期产生奥地利弗洛伊德无意识现象,人类异常行为。
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奈瑟认知。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研究篇十二
多重存储模型:第一次系统地说明了记忆系统的结构和记忆的过程。该模型假设,记忆由三种记忆存储构成,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由于特别强调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分开存储,所以,该模型有时也称作双重记忆模型。按照atkinson和shiffrin的假设,短时记忆中的材料按听觉或声音特性编码,而长时记忆中的材料按语义和意义特性编码。
短时记忆中的材料按听觉或声音特征编码,而长时记忆中的材料按语义或意义特征编码。
工作记忆:是我们完成认知任务时,对信息进行暂存储和操作的一个记忆系统。工作记忆不单单是一个被动的存储器。相反,对信息操作的强调意味着,工作记忆更象是一个工作台。在这个工作台上,材料持续地得到处理、结合和转化。
2、加工水平途径:也称加工深度途径,这种途径假设,人们加工材料的方式,影响后来的回忆效果。同浅的感觉加工相比,深的意义加工,产生更永久的记忆保持。
两种任务能产生特别强的记忆保持,一个是被试自己产生材料,另一个是被试判断目标项目是否和自己有关。与这两种任务相应的两种效应,一个叫做产生效应,一个叫做自我参照效应。
产生效应:是指被试在产生条件下的回忆成绩更好。许多实验都观察到这种效应。实验以英文单词为材料,并且使用了两组被试。一组被试完成产生任务,另一组被试完成大声朗读任务。结果发现,产生任务条件下,被试后来的回忆成绩更好,即出现了产生效应。
自我参照效应是指当人们尽力将信息和自己相联系时,回忆出的信息更多。实验要求被试从词的物理特性、听觉特性、语义特性或自我参照等四个角度,对词表进行加工。前三种加工角度经常用于加工水平研究领域,第四种角度要求被试判断一个特定的词能否用到自己身上。当人们联系自身加工或考虑一个词时,该词的记忆效果最好。
自我参照效应完全可以用到广告设计中。而且同语义任务、物理属性任务相比产生了最好的回忆。
3、tulving模型。
tulving的记忆模型把注意力集中在记忆中所存储的材料的性质上。tulving发表过一篇题为“情节和语义记忆”的论文。
tulving最初的模型,只是区分了两种记忆,即情节和语义记忆、程序性记忆;后来他又加进了程序性记忆。他也强调短时记忆构成了一个分开的记忆系统。
tulving(1972)认为,情节记忆中存储着关于事件发生时间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信息。这种信息与个人经历密切相关。情节记忆不仅储存着过去发生的事件,还储存着将来发生的事件以及记忆测验上的项目表。
语义记忆是指被组织起来的一般知识,它包括相当稳定的知识结构,包括关于词的知识,也包括许多不容易用词来表达的我们所知道的东西。
情节和语义记忆集中在事实信息上。
程序性记忆是关于如何做某事或关于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知识。程序性知识经常难以用语言来描述,从发展的角度看,程序性知识在婴儿期最先发展,接着是语义知识,最后才是情节记忆。
老年痴呆受损顺序:情节记忆-语义记忆-程序性记忆。
4、平行分布加工途径。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研究篇十三
(一)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上面公式的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勒温提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作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而且与其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相连,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比较容易观察.后者是内隐的,属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观察。二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分为四个层面)。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研究篇十四
在备考阶段,一定要多看书,仔细看书,最好是跟着考试大纲看,有重点地看书,最好能看2~3遍。第一遍精读,自己完整看一遍,一般维持在一周一科的进度。与此同时,边看书边做课后练习。第二轮复习看薄弱环节,第三遍看重点。
在离考试还有三四天的时候,不宜再做新题,以免“扰乱军心”,可以看看之前做过的错题库,或者翻翻教材,从自己不知道、不理解的知识点下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是很有限的,如果在短时间内记忆内容太多,则容易出现错乱。因此,最好是采取分散复习时间和复习材料的方式。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天有60分钟的复习时间,集中一次用完不如分成几段间隔复习效果好。你可以上午复习30分钟,下午复习20分钟,晚上再复习10分钟,防止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果。分散复习材料也是如此。
考前一天不宜过多用脑,可适当放松,做做体育锻炼,打打球、游游泳。考前一天,仔细阅读准考证的注意事项,把所需要的用具准备完好,晚上早些睡觉,第二天可有充足精力答题。
临走前,核对考试资料,准考证、身份证、考试用具等是否都带齐,提前查好路线,比预计时间提前20分钟出发,以防万一。
答题时不要紧张,把握好时间,理论知识时间比较充裕,做完后可反复检查、核对答题卡是否填涂准确。专业技能部分时间比较紧张,注意把握好选择题和简答题的时间分配。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研究篇十五
一个是直接通达假设,认为读者能够直接从视觉词获得词的意义。换句话说,当你看到一个词时,视觉模式足以让你从语义记忆中找到有关这个词意义的信息。
另一种假设称作语音中介假设或间接通达假设,认为必须把词的视觉形式转化为语音形式,然后才能找到关于词的意义的信息。这种假设认为,我们必须把词的视觉形式转化为语音形式,然后才能找到关于词的意义的信息。这个过程显然是间接的,因为按照这种假设,我们必须经过把视觉信息转化为语音信息这样的中介环节。
第三个假设叫做双通路假设,认为有关词意义的语义记忆,既可以通过视觉通路直接达到,也可以通过语音通路,间接达到。换句话说,我们的阅读过程可以是灵活的。
视觉词汇识别的有关证据:
直接通达假设最强的证据可能来自临床上对深层诵读困难的观察。所谓深层诵读困难,不能把印刷启转化为声音。这些病人不能读出简单的无意义的词,也不能判断哪些视觉呈现的词之间互相押韵。这些病人不能使用把视觉词转化为声音这样的中介环节。能够看印刷词,然后识它的意义。即使是没有转化为声音或言语码。
词汇歧义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同音同形异义词;另一类是异音同形异义词;还有一类是同音异形异义词。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研究篇十六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考前预测题,欢迎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1.“过分担心处于特定情境,如在酒会大厅中,没有可以立即使用的出口”是 症状的关键特征之一。(a)
a.场所恐惧症
b.社交恐惧症
c.特定恐惧症
d.焦虑障碍
2.下列关于惊恐障碍与恐惧症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惊恐障碍属于恐惧症的一种(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属于焦虑症)
b.惊恐障碍是以惊恐发作为继发症状,恐惧症以惊恐发作为原发症状
c.惊恐障碍不限于特定情境,恐惧症局限于特定的环境
3.小丽正值高三,学业压力很大。由于数月前在一次模拟考试中失利,她开始畏惧考试,担心自己晕场,担心高考失败。尽管她在考场上仍能正常发挥,但在生恬中,她开始失眠,情绪不稳,易怒;她的神经总是很紧张,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劳。有时,还伴随全身肌肉的紧张。这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已经时轻时重地持续两个月了。你认为小丽面临的是什么问题?( a )
a.广泛性焦虑
b.特定的恐惧症
c.强迫症
d.神经衰弱
4.惊恐障碍属于下列哪种病症?( c )
a.强迫症
b.恐惧症
c.焦虑障碍
5.以下哪一症状不是强迫症状?( c )
a.有意识地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的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
b.仪式动作可使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受损
c.在癫癎、心脏病首次发作后害怕再发作,感到紧张、焦虑 (特定恐惧症)
d.意识到强迫与反强迫的冲突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6.关于神经症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c )
a.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b.自知力基本完整,主动求治
c.躯体上有明确的器质性改变或者有病理生理变化
d.病人感到痛苦却无能为力
7.小刚每次走到黑暗的`地下室时,就会过分地害怕,明知没有必要,但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总是过分担心没有一个即刻能用的出口逃生,因此,他极力回避去黑暗的地下室,小刚可能患有( c )
a.社交恐惧症
b.惊恐障碍
c.场所恐惧症
d.思想强迫症
8.恐惧症不包括下面哪种( d )
a.场所恐惧症
b.社交恐惧症
c.特定恐惧症
d.强迫恐惧症
9.解释强迫症的可能原因主要理论有心理动力学理论、神经科学理论和( a )
a.认知行为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c.体液理论
d.刺激一反应理论
10.在疑病症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父亲或母亲具有人格障碍或( d )
a.恐惧症
b.癔症
c.强迫症
d.神经症
11.幻觉的定义是( c )
a.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
c.缺乏相应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d.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12.病人幻视,并伴有意识障碍,多出现于( a )
a. 急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b.精神分裂症
c. 癔症
d.躁狂症
13.幻听是其最常见的幻觉,是其核心体验,常与幻听对话,做倾听状,常自语、自笑,这是( c )
a. 抑郁症
b.躁狂症
c. 精神分裂症
d.癔症
14.下列答案中哪项属于知觉障碍( a )
a.视幻觉
b.内感性不适
c.感觉减退
d.妄想
15.感知觉障碍是在精神病人中较为常见的认知障碍,以下病人的行为应该认定为( a )
行为:一位病人把房顶的一只猫看成是一只老虎,吓得不敢动。
a.错觉
b.幻觉
c.事物变形症
d.妄想
16.下列属于思维逻辑障碍的有:( c )
a.病理性赘述
b.强迫观念
c.语词新作
d.妄想
17.下列不属于意识障碍特点的是( b )
a.谵妄状态
b.夸大妄想
c.昏睡
d.朦胧状态
18.妄想的特点不包括( d )
a.没有事实依据
b.与其教育水平不相符
c.病人坚信不移,无法说服
d.可以以亲身体验和经历加以纠正
19.持久而荒谬的夸大妄想多见于( b )
a. 躁狂症
b.精神分裂症
c. 癔症
d.抑郁症
20.病人所谈内容大多为既往记忆残余,在提问者诱导下将其串联在一起,来填补他所遗忘的某一片段的经历,其内容丰富、生动,甚至荒诞不经,常转瞬即忘,这是( c )
a. 记忆减退
b.遗忘
c.虚构
d.错构
21.病人对外界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能引起正常人悲伤或愉快的事无动于衷,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极为贫乏或完全丧失,这种心理障碍是( c )
a. 抑郁
b.情感倒错
c.情感淡漠
d.焦虑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研究篇十七
后来,心理的地形模型(意识、前意识、无意识)被结构模型所取代。在结构模型中,心理由三个成分组成:先天的、非理性的和追求满足的本我(无意识系统);习得的、理性的和指向现实的自我(意识加前意识);道德的、价值的超我(有意识的审查者)。弗洛伊德认为,以往关于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的地形概念,随着结构观点的采纳“开始失去了意义”。
心理发展的驱力。弗洛伊德从生物学角度把心理发展的驱力还原为性,使之成为心理发展的核心驱力。在弗洛伊德看来,性是一种生物驱力,它既有可能使一个人从事社会能够接受的建设性的活动,也有可能使一个人蒙患神经症。例如,就真性神经症而言,性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真性神经症的“神经病毒”是由错误的性经验(诸如****和禁欲)所引起的。然而,心理神经症的情况则有所不同,性在其中扮演了更多的心理学上的角色:就歇斯底里症状而言,这种神经病的起因是患者的童年期由于性诱奸而引发的心理创伤所致。此外,孩提时代的性幻想也有可能是成年期神经症的关键起因。弗洛伊德曾先后写过三篇文章:《性心理失常》、《幼儿期的性欲》和《青春期变化》。嗣后,他把这三篇文章集成一书,题为《性学三论》。心理发展的驱力理论便源自于此。
在第一篇文章中,弗洛伊德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观点:(1)在性反常的反面,确实存在一些先天的东西。社会所谓的“性反常”,仅指性本能的一个部分的发展,它的活动集中在性感区而非生殖器。(2)所有的神经症都具有性的基础,起因于患者在对付自身性欲某一方面上的无能为力;神经症患者以症状代替了反常的性欲。
在第二篇文章中,弗洛伊德指出,神经症患者的主要问题在于生命最初5年儿童对性感觉的对抗。弗洛伊德的基本论点是儿童具有性感觉。然而,儿童期的性感觉与成人期的性感觉完全不同,他们是自我中心的,或者说是自恋的。儿童最初是从一些分布于身体的性感区受到刺激而获得快感的,这些性感区有嘴唇、肛门、生殖器,甚至周身皮肤。从自我摆弄获得的快感是自恋性的,但这种强烈的感觉以后会作为成人指向性欲对象的部分性欲。儿童和父母处理早期性感觉的方式对成年后的人格有很大的影响。
在第三篇文章中,弗洛伊德转向了成人性欲。成人的性欲始于青春期。儿童期的性欲由于父母和社会的力量使之压抑下来,进入潜伏期。到了青春期,成熟的变化重新唤起潜伏着的性本能。在健康的人群中,性欲导向其他异性。在性行为反常的个体中,与某些童年期本能相联系的快感强烈到足以替代生殖器活动。神经症患者被异常的性要求所征服,并且将其性要求转变成了症状。
在《性学三论》的结论中,弗洛伊德提出了一个在他以后的岁月中居于文化分析中心地位的概念,即“升华”。它是性欲变化的最重要形式。我们既可以直接表达我们的性欲望,也可以压抑它们,还可以利用性能量促使其转向高级的文化活动,诸如艺术、科学和哲学。这最后一个过程就是升华,它把本能的驱力转向了对文明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