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选修课程方案设计 学生选修课程精选(五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学校选修课程方案设计 学生选修课程篇一
1、以学生发展为本原则。根据学生兴趣与需求,结合教师特长,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促进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
2、科学性、时代性原则。选修课程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反映学科最新发展趋势。
3、特色化原则。围绕学校办学目标,立足本校文化传统,坚持科学与人文相结合。
1.校本选修课程评价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家长评等多种评价、课程评审委员会考核相结合进行,重点考虑学生对课程的认可满意程度。
2.校本选修课程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其中过程评价形式有:以课程质量满意度调查表、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不定期地了解学生对所选课程质量的评价,并及时反馈给课程开发、开设老师,督促教师及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终结评价形式: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学生的整体评价,课程教案、上课点到、课程学分评定、课程实施后反思与改进等材料是否齐全。通过评价,引导教师努力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执教能力,自觉优化校本课程内容。
3.建立校本选修课程分级评定制度。以学期为单位,对本学期开设的校本课程通过自行申报,结合考核对校本课程分为精品课程、a级课程、b级课程、c级课程等4级评定。
校本选修课程评价体系由四个部分的评价组成:课程目标与计划的评价;课程开设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四个评价部分分别在课程质量的四个控制点进行,通过评价对课程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
1、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的意义,开设课程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可能性,通过该课程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些课程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的一致程度,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课程刚要的科学性、适用性、时代性等。
2、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主要判断教师开设课程的准备程度,包括教师个人的知识准备、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组织与教学安排、实验参观调查等。以课程计划、教学设计、讲义等为主要标志性信息。
3、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评价侧重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感受等。主要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学校组织同行专家听课,对学生进行随堂问卷调查等。
4、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课程实施以后是否达到了原来设计的教育目标,还存在哪些偏差,如何纠偏等。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征询专家、同行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的意见等。
1、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
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用于课程的立项,只有通过该项评价的课程才能获得正式的立项,只有通过立项评审的学校课程才能列入学校课程计划。
2、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
课程准备与课程投入评价是为课程开设服务的,这是开课的必备条件,立项的课程只有通过此项评价才能被正式排入学生选课表中供学生选择。
学校选修课程方案设计 学生选修课程篇二
选修课的设置与实验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选修课的评价包括课程方案、材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当前,要特别加强选修课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
(一)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必修课程关注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为学生的一般发展奠定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基础。但是,随着知识的发展,知识在不断走向分化、深化、细化的同时也不断地交叉、渗透、融合。知识的不断分化与整合使传统的学校课程很难反映人类知识的当代成就,滞后于知识的发展。必修课的数量与内容总是有限的,它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选修课则可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它一方面可以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拓展或深化,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它扩展了学校课程的种类与范围,使学校课程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强化了学校课程与知识世界的动态联系。
(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
由于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学生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国教育固然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学生都统一要求,更不意味着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每门课程上都平均发展或门门优秀。学校教育应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赋予每个学生选择性发展的权利,引导和促进学生个性的生动发展。可以说,没有“选择”的教育,不讲“个性”的教育,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训练”,而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僵化格局,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开设丰富多样富于弹性的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三)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必修课一统天下的课程体制中,教师被排除在课程编制活动之外,他们仅仅是既有课程的实施者,忠实地、不折不扣地执行教科书的意图,严格按照统一的教科书、教参甚至教法进行教学。而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品质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机遇。它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和固定不变的职能分工,要求教师更新课程意识、教学观念,掌握课程开发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吸收当代知识研究的新成果。正是在参与课程开发,进行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自主性和创造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获得专业的自主成长和持续发展。
学校选修课程方案设计 学生选修课程篇三
根据《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以及省市教育部门关于普通高中学生选课的相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订《选修课方案》
1、《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根据《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每位高中学生必须在高中阶段在选修ⅰb的修习获得12个学分,方能毕业。
2、我校学生情况
杭州第九中学是一所省二级重点高中,学生生源处于中等水平。根据我校近几年来的高考上线情况,(例如2007年高考我校第一批上线比率超过10%,前三批上线比率超过80%)估计我校大部分学生高考会报考第一类别和第二类别,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高考会报考第三类别,因此在制定高中新课程选修ib开设方案时,必须既考虑到报考第一类别和第二类别的同学,又兼顾到高考报考第三类别的同学的愿望和要求。
1、兼顾不同类别的原则
由于我校学生大部分学生高考会报考第一类别和第二类别,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高考会报考第三类别,因此在开设ⅰb选修课时,我校将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别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统筹兼顾,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实施方案,提出不同的要求,设置不同的模块。
2、文理适当分科原则
新课程标准实验使学校面临着教学模式、教师资源、学校设施等各个方面新的挑战,学校的资源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一个渐进过程。因此,在开设ⅰb选修课时应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条件,以及实际的可操作性。因此,我校坚持文理适当分科原则。即文科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6门学科(共12个ib选修模块)中各选1个ib选修模块,理科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共12个ib选修模块)中各选1个ib选修模块。在修习完6个模块、拿到12个学分基础上,然后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再选修2—3个模块。
文科类:
理科类:
3、自愿选择和学校指导相结合原则
选课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做出选择,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但考虑到学生对可选择的模块缺乏相应的了解,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导师制”,发挥导师的作用,任课教师及导师在认真研究模块内容,学习难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提出指导性意见,帮助学生了解模块的特点、适应人群,最后作出选择。
4、适度冗余原则
按照省教育厅规定,高中学生必须在选修ib中至少选修6个模块,每个模块学完36课时,每一模块通过学校考试合格获得2学分,共获得至少12个选修ⅰb学分。但是考虑到高考中选修学科不同模块试题难度的不平衡性,我们建议报考第一类别的学生应当在选修6个模块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2—3个模块,以便在高考应试时有选择的余地。报考第二和第三类别的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模块进行选修。
杭州第九中学ⅰb选修模块,将安排在高二(下)和高三(上)分批选修,分三个阶段执行。
第一阶段:
注:每位同学只能选2个模块,不得多选或少选。第二阶段:
注:每位同学只能选4个模块,不能多选或少选。第三阶段:
高二(下)每周安排一个上午和一个下午进行选修ib教学,如周二下午、周五上午,初设想课表如下:
(1)学习《ib选修课选课指导手册》和《ib选修课程设置说明》
(2)在导师的讲解后,了解各模块的内容、学习难易程度等
(3)结合自己的情况和兴趣爱好,填写《ib选课清单》
(4)教务处汇总学生的选课清单,统计各模块选课人数,去掉不足开班人数的模块(不到30人不开班),决定每个模块的教学班数目,搭配排定学校ib选修课表,反馈给学生。
(5)学生最后确认《ib选修课确认单》(必须经家长同意,并有家长和学生签字),做好个人日课表。
(6)各行政班班主任,备案每个学生在每节的去处(包括节次、教室、哪几位同学,任课教师等信息)
学校选修课程方案设计 学生选修课程篇四
为了切实推进课程改革,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建立选修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学生生活的联系。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4、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5、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打造系统的校园文化,进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1、学校全面负责对高中新课程实验作出正确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验过程予以指导和调控。
2、成立选修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开发与实施具有地域特色、适应学校特点的选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促进学校办学特色。
3、学校有完善的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定期交流研讨,全面落实学校各级教学任务。
(一)开发原则:
1、实效性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形成与国家课程既联系又区别,深刻而不深奥、协调而不重复的有机组合。
2、互补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国家课程和选修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3、针对性原则。选修课程的开发要从我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需要。
(二)开发目标:
1、与国家课程、选修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通过选修课程的开发,凸现学校办学特色。
2、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三)课程设置
1、每周开设一节选修课程,由专人授课。
2、选修课程的通用部分由班主任负责,每学期每课时必须做到有计划、有教案。
3、专题部分的设计实施由选修课程领导小组统筹安排,领导小组应在与学校各科室沟通协商的情况下,结合我校实际,依据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开设课程、设定选修模块。
4、选修课程应挖掘、发动社会力量的参与,使课程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切合生活。
(四)开发的内容类别:
1、知识拓展类
2、职业技能类
3、兴趣特长类
4、综合实践类
(五)实施步骤及学分
1、每学期初,选修课程领导小组制订出本学期选修课程教学内容纲要及实施要点,由老师开发选修选修课程。
2、学校在授课过程中应予以监管,以保证每课时人员落实、内容落实。
3、学校结合学校教育需要,可在实施过程中引入视频、讲座、辅导等多种形式。但所有活动应尽量在学期初纳入本学期选修课程授课计划。
4、授课结束后,由授课教师结合过程记录(考勤情况、听讲情况、参与情况等)将学分付与学生。
学校选修课程方案设计 学生选修课程篇五
根据教育部教基[20xx]7号文件和《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安排与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结合我校的教学工作实际,决定从20xx年秋季开始,在全校全面开设选修课程,课程实施的具体方案如下:
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培育学生特长,增强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三定”原则。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根据学生选课情况,编成教学班,教师按教学班授课,学校指定教学班班主任负责管理;
2、“三性”原则。趣味性:要能结合贵州遵义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要能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能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性:强调学生要亲身参与,亲自体验,自己动手,自我总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性:选修课的科目将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方方面面。
3、“三管”原则。由课程领导小组统一安排,教务处、年级组具体实施,教学班班主任、授课教师、学生干部共同管理。
课程领导组负责课程方案的设计和组织协调。课程办公室负责教师选聘、课程编排、场地落实、教学评价、工作量计算。教务处、年级组负责学生的选课指导、学生选课的录入、学生编班、学分认定,并负责向办公室收集、反馈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政教处负责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总务处、信息中心负责提供授课期间的教学设施,配备必要的教学用品,做好教学保障工作。各职能部门及教研组还要积极推荐教师,参与教学管理,要创造条件,开设具有遵义县第一中学特色和学科特点的校本课程。
1、授课时间定在每周周三、周四、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后,各安排一大节课,每一大节课45分钟。
3、授课地点为各年级教室、学校景观花园、学校操场、各功能室(详细安排见选修课课程安排表)。
选修课分两大类:选修课(i类)、选修课(ii类)。兴趣类选修课将分别围绕科技知识教育、人文知识教育、艺体能力培养、身体素质强化等方面来开设,可包括: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操作、趣味活动、专题讲座等;学科类选修课将分别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补差、提优来展开,可包括:文化课提高班、文化课基础班、学科知识拓展班。活动课具体内容由主持人确定,但必须有针对性、可行性、实效性。
(一)宣传发动阶段
自上而下分层级进行宣传,统一思想认识,让组织者、班主任、指导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都能认识到开设选修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准备阶段
1、选取教材和编写校本教材,制定课程设置方案。以教研组为单位编写校本教材,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等。
2、选聘选修课指导教师,颁发聘书。学校将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及本校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3、确定各选修课的报名人数、选修课的活动地点;制定选修课学生选课表。
4、组织学生选课。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课。每个学生都要选两门选修课,选修一门学科类选修课和一门兴趣类选修课。
附:遵义县第一中学选修课学生选课表
5、选修课每班要有30人以上。少于30人选择的课程将于相近课程合并,组成综合课程。没有学生选择的课程将暂不开设。
6、结合学生选课情况,课程办公室与教务处、年级组进行协调,编排选修课班级,编制选修课课表;
7、聘任教学班班主任;成立选修课活动社,选聘活动社学生干部。
(三)实施阶段
1、组织学生按课程表上课;
2、检查、记录教师实际授课情况;
3、收集教师讲稿;
(四)评价阶段
每学期末,进行学生学分认定和教师教学评价工作,将评选出受欢迎的课程、受欢迎的教师以及优秀成果和先进班级等。
(五)成果展示和表彰阶段
展示优秀成果,对获奖班级、教师、学生颁发证书和奖品。
1、教务处、年级组委托专人对选课进行管理。年级组打印各教学班学生花名册。
2、教学班班主任任命教学班班长。每节课由教学班班主任点名,课后班长将出勤情况报活动社管理干部,活动社管理干部统计好后上报课程办公室。学生出勤情况将作为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
3、选修课是校本课程(选修ii)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选修课修完合格,将获得6个必修学分(每学期2个必修学分)。
4、选修课领导小组将对各班级选修活动课的组织情况和参与情况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将记入班级评估中。
1、本校教师按课时计入工作量。
2、校外聘请人员按照职称、级别给予报酬。
1、今后其它年级选修课开设可比照此方案实施;
2、本方案解释权在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