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模板16篇)
总结是对过去的一种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规划。总结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希望通过这些范文的学习,大家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一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深化进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改革进程中由于金融制度、体系的不完善使得我国金融业在发展中仍暴露出很多问题,抑制着金融的进一步深化。对此,本文从金融抑制及金融深化理论研究入手,指出发展找功过金融抑制的表现及危害性,结合我国实际,分析我国金融深化进程。
论文关键词:金融深化,金融抑制,金融制度。
一、金融抑制理论以及金融深化理论。
金融抑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在1973年提出的。他们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发展中国家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作用诸如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政府对金融业的管制以及外汇市场管制等抑制经济停滞不前的问题。金融深化理论核心观点即是要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一切管制与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增强国内的筹资功能以改变对外资的过分依赖,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最终达到抑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
二、我国金融深化进程。
(一)我国金融抑制现状。
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程度不同的金融抑制现象。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同样存在金融抑制现象,这种金融抑制的存在阻碍了金融业的发展也放慢经济发展进程。具体体现如下:
1.利率管制。
近几年,除了央行为应对流动性过剩、抑制通货膨胀等原因对利率实行加息政策外,一直实行低利率政策,一年期利率曾低到1.98%,目前利率一直保持2.25%。低利率降低储蓄的愿望,降低投资的货币供给,导致有效投资不足;低利率刺激低收益投资的增加,降低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储蓄与投资缺口又会引起国际收支顺差。
2.外汇市场管制。
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决定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有管理表明该汇率制度仍存在较强的行政干预力量。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行严格的结售汇制度,使得本币需求增加,造成升值预期。二是我国贸易政策有严格进口管制倾向,压制了贸易用汇需求。三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的管制。
3.歧视性信贷政策。
政府实行信贷配给,将资金分配给政府意愿领域,结果是造成资金使用粗放,投资效益低下,损害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同事也削弱了有良好发展潜力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4.农村金融抑制。
由于城乡二元性的存在,使得现代管理方式交仙先进大型进入那个机构集中在城市,而农村则以规模较小较传统的民间信用组织为主,农村金融发展落后。
除此之外,还存在制度不完善引起的问题,如金融资产构成不合理、金融组织运营机制不完善、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市场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等。
(二)我国金融深化现状。
面对上述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我国也加进金融深化进程,实质是一个由完全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由严格的金融管制向逐步放松的`审慎监管变化的过程。我国的金融改革从1978年至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具体包括:金融机构已发展为以商业银行为中心,以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保险公司为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法规日益健全;银行、保险、证券等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建立;金融工具不断深化发展;金融市场发展更具层次性,交易产品更丰富,交易机制更多样。
三、我国金融深化的总体评价。
(一)金融市场的组织结构日趋完善。
我国已初步构建了由借贷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组成的金融市场体系。在借贷市场上,我国初步形成了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合理分工的间接融资格局。市场的融资效率在风险约束和利益约束下,也较改革开放初期有了比较长足的发展。在央行利率调控放松的条件下,金融市场微观主体在资金价格的决定方面受市场的影响因素增加。
(二)金融深化过程中保持金融管制。
根据我国的国情,政府放手完全实行市场经济显然不合理,政府仍需保留对部分政策的管制,防止过分放松管制带来的经济波动与风险。应将金融管制与金融自由化发展相结合应用,应该寻找政府金融规制与金融自由化发展的“均衡点”,实现深化目标。
(三)利率市场化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逐步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先后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取消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扩大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实行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制度,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完全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
(四)农村金融深化的经济基础已经存在。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双层经营体制的建立,彻底打破了原来单一的农业经济格局。使农户摆脱小农经济而转为资金集约的混合经济,因此产生规模不等的借贷资金需求以及多层面的金融服务需求。这一基础的产生对于我国要加强农村金融体制建设提供必要性。
四、我国金融深化未来发展道路。
(一)完善农村金融。
加强农业银行对农村的金融服务质量,使其肩负起支持农村经济,促进工、农业均衡发展的历史重任。业务经营向小城镇转移,将资金向县城、小城镇和工商个体户倾斜,积极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信贷政策向产业化龙头企业倾斜,积极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的金融功能;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作用;改造邮政储蓄制度,发挥其为农村金融市场“补血”作用。
(二)强调金融深化质量。
正确对待金融创新。虽然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带来了金融创新的负面效果,但我国仍要重视金融创新为金融发展、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坚持以创新战略来推动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金融体系。然而在创新深化过程中要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风险管理实行正确的激励机制,降低金融深化对经济打来的冲击与震动。
(三)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深化。
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证券市场发挥价格调节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发展资本市场有利于吸引外资进入为我国企业融资增加活力。培育金融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如,债券、基金、商业票据等融资工具的发展创新,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投资质量、数量和效率。
(四)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渐进的推行,对资本项目进行严格管理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行和利率市场化以后经济的健康运行;引入一些不受限制的新的金融产品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策略;充分管制是市场化利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在货币当局对利率的控制力与市场化进程找到平衡点,使得利率依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动的同时受到政府控制,避免投机等行为的产生对经济的破坏性。
(五)稳步改革外汇市场管制。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如调整银行的结售汇转为头寸管理政策,避免造成本币需求过高;完善结汇制度,使真实的供求关系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王爱俭.20世纪国际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李明睿.我国储蓄—投资失衡与国际收支双顺差.长春工业大学学报,,9(19):12.
6何德旭,范力.切实保障金融创新中的金融安全,上海金融,,10:5-9。
7周凌峰.从金融深化理论看我国金融改革,新重庆,2007,6。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二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随着该城市群各核心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其产业结构和就业比重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该城市群各核心城市的产业发展不尽相同,产业结构变迁和就业结构存在不相协调的问题。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分析。
武汉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第i产业的产值比重用qi表示,i=1、2、3,按当年价格计算)在2006―期间总体呈下降趋势。由于工业和建筑业发展较快且稳定,所以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在45%上下波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达最大值51.4%,具体表现为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增长幅度较大,迅速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第一主体。2006―20期间武汉市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均低于第三产业,形成“三二一”型高级产业结构格局,但2012―20期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逐渐下降,低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形成“二三一”型产业结构格局。长沙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在年降到4.1%。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较上年减少0.9%,原因是粮食、棉花、牛奶产量和集体企业工业增加值减少。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较快。由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大于第二产业,目前长沙市的产业结构仍为“二三一”型产业格局。南昌市在2013年由于棉花、水果总产量降幅较大,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降到最低值4.7%。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总体处于上升趋势,表现为汽车、化学制品等制造业增速较快。第三产业发展稳定,产值比重保持在38%上下。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相差较大,产业结构表现为“二三一”型格局,若按第三产业目前的发展速度,达到“三二一”型的结构还需较长时间。合肥市第一产业发展稳定,产值比重均值为5.4%。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光伏及新能源和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吸纳劳动力就业较多。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接近,但从开始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逐渐扩大。因此,合肥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从接近“三二一”型结构到“二三一”型结构的转变。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就业现状分析。
从就业人数来看,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市的总就业人数在2006―2013年期间逐年增加。2013年,武汉市总就业人数522.24万人,同比增加15.84万人;长沙市总就业人数456.63万人,同比增加8.7万人;南昌市总就业人数326.14万人,同比增加10.24万人;合肥市总就业人数504.4万人,同比增加19.5万人。
(一)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
2006―2013年,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的第一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均呈下降趋势且都大于0,说明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产值比重,即劳动生产率偏低,第一产业有过剩的劳动力资源。其中,2013年长沙的第一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最高,其值为19%,说明该城市农业技术发展落后,劳动生产率过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劳动力过剩严重。武汉市的第一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最低,其值仅为6%,说明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较快,剩余劳动力资源较少。这四个城市的第一产业劳动力资源均有剩余,如果对这些剩余的劳动力进行集中教育和培训,推动其向效益更高的产业(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将会大大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二)第二产业劳动力紧缺。
2006―2013年,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市的第二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均为负值,说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但第二产业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值所占比重不高,且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偏高,劳动力资源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其他三个核心城市相比,武汉市的第二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最高,说明武汉市的工业、建筑业发展较好,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长沙市的第二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先增加后减少,2013年为-21.5%,说明该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缓慢,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虽然南昌市的第二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一直增加,但由于生铁、粗钢、钢材化学药品原药增加缓慢,2013年偏离度仍为-19.1%,劳动力数量仍然严重短缺。合肥市的第二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从20的-24.8%增加到20的-12.5%,仅一年时间就增加12.3%,主要是因为2006年合肥市重点企业发展较好,工业增长较快,提高了该市的就业数量,但年之后第二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急剧下降,说明该市第二产业劳动力仍然不足。
(三)第三产业劳动力不足。
武汉市第三产业的结构效益偏离度从2006年的-2.8%增加到2013年的4.1%。从表面来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完成了从短缺到过剩的过渡,但从总体实际情况来看,随着该市金融业等服务业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仍急需高端技术人才,劳动力资源仍显不足。长沙市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等发展稳定,所以第三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变动幅度不大,但劳动力需求仍显不足。南昌市的第三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为正值,但从总体来看偏离度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13年,偏离度下降到最低值2.7%,说明随着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快速发展,该市急需更多技术人才。合肥市的第三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2006―20期间均为负值,说明随着住宿和餐饮业、营利性服务业等的快速发展,劳动力资源数量仍不足以满足该行业的需求。
三、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劳动力就业率的政策建议。
(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第一产业生产率。
虽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从当前形势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四个核心城市的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却不断下降,且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资源过剩,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只有努力提高第一产业生产率,充分利用剩余资源,转移出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第一,根据企业的需要,对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使其加速融入企业。第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纳入就业工作的一部分,多渠道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三,取消城乡户籍制度,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自由转移,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
(二)提高工业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发展第二产业。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具体表现为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加快发展工业化,必须立足实际情况,提高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拓宽第二产业的就业渠道。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情况,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技术较落后,且劳动力资源无法满足发展需要,为提高第二产业的就业能力,必须增加第二产业劳动力的需求量并加强技术创新。而长江中游城市群有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汽车、装备制造、钢铁、纺织服装等支柱行业迅速发展,必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在未来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通过技术进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力就业弹性,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是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发展进步离不开城市化的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强,因此为满足第三产业增加就业的需要,可为其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首先,要发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个城市的核心地位,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以促进大中小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其次,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调整产业整体布局,大力发展就业规模较大的产业。第三,金融保险业、服务业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应为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采取鼓励政策,优先发展就业弹性较高的产业。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三
青海省现有耕地面积1017万亩,其中坡耕地627万亩.根据调查统计,全省可退坡耕地共计547万亩.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我省2000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周边荒山造林种草58万亩;2001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荒山造林种草54万亩;2002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种草各90万亩.为了解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及农村产业结构影响情况,我们对民和县、互助县的5个乡的`部分退耕地农户进行了访问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作者:邢小方杨德福作者单位:青海省林业局刊名:林业财务与会计英文刊名:forestryfinance&accounting年,卷(期):2002“”(11)分类号:关键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四
地处东北三省核心位置的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为我国的工业体系建设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但进入新世纪后,因受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自身发展的动力不足等问题,使得经济增长缓慢,明显落后于全国绝大多数省份。虽然,自中央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辽宁经济有所提升,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在“十二五”收官之时,辽宁生产总值仍然低于全国4.2个百分点,经济下行压力大、政府债务风险大、工业增速下滑大,需求动力明显不足。作为辽宁省“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为-2.2%,呈现负增长趋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1%是拖累辽宁gdp负增长的主要原因。辽宁的经济持续下滑,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落后、营商环境不理想等原因有关,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几十年形成的产业格局不可能在短期内调整到位。例如,据最新统计表明,辽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仍然高达80%,产业结构急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在我国按三次产业划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1~3]。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质上意味着对资源配置关系的改变,其中,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技术结构呈现出高度化和柔性化的特点,因此,不仅会影响人才需求的结构,同时,对人才需求的层次、规格和类型也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在经济压力下,辽宁主动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对我省高等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因此,本文在充分研究辽宁省十三五高校人才培养规划方案的基础上,探索高校专业设置调整的方向,改善人才的供给结构,使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相匹配,为辽宁高校深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基础研究成果。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着劳动力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比重,从而影响着就业结构的变化。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劳动力市场需就业人员总数为2500万左右,而仅仅20大学毕业生人数为756万,占30.24%。因此,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势必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尤其是专业设置产生深远的影响。“十二五”期间,辽宁省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三次产业结构从的8.8:54.1:37.1,调整到8.3:46.6:45.1,呈现出“二、三、一”的发展格局。而在“十三五”期间,辽宁将继续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4]。因此,对各产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将进一步发生重大的变化。预计,“十三五”期间,辽宁省总的人才需求量为301.3万人,其中,三次产业人才需求量分别为9.6万人、85.7万人和68.1万人,分别占总需求的3.2%、28.4%和22.6%。人才需求呈现出对高学历、重技术、懂管理人才的渴求,如图1和图2所示。
二、我省高校人才培养现状。
截止到,辽宁省内高校有在校生110万人,其中,硕士以上9.5万,本科71.1万,高职专科29.5万。研究生专业涵盖理工、农医等12个学科门类,在校生人数前三位的是工学、医学和管理学;本科开设341个专业,在校生多集中在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中;高职专科开设417个专业,覆盖了19个学科门类,在校生以制造、财经和文化教育居多。“十二五”期间,辽宁省高校毕业生有134.2万人,平均初次就业率为88.35%,其中,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就业率分别为85.88%、88.15%和89.34%[4~6]。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辽宁省高校积极响应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要求,针对全省产业布局,及时调整了专业结构,但是因专业结构调整相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性特点,我省的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还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产品更新换代的新要求,实现不了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相脱节。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无特色。各高校为一味贪大求全,纷纷向综合性高校发展,专科学校积极争取升级变本科,盲目设置专业,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缺乏对未来就业前景的预测及预警机制。如,目前几乎省内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艺术类专业,其招生规模几乎占招生总人数的10%~20%,而与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创新型和高技能型专业开设的较少。(二)校企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没有形成深度合作。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适应性不够,在各高校同一专业开设课程一致,课程内容一致、讲课方式一致,没有对本校毕业生未来就业岗位进行有效的调研和分析,及时根据岗位需求改变课程和内容。校企合作雷声大,雨点小,因管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无法解决,缺乏深度合作,只是存在名义上的合作,缺乏实质上的合作,教师和企业人员互相无法融入对方的工作环境,出现两层皮、表面化现象。(三)学科设置不合理,缺乏顶尖学科。虽然在“十二五”期间,我省高校的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装备制造业相关的专业数量和招生数量,但是,专业设置缺乏高技术含量,培养人才基本处于生产“加工链”的底端,无法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
三、人才培养调整的方向。
结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布局以及“十三五”期间对人才需求情况分析,均表明我省对各产业结构中人才需求的专业和数量也呈现出“二、三、一”的格局。但是,我省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专业招生人数的及时响应上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从供给侧的角度,及时跟进,适时调整,以满足我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次振兴中的人才需求。年7月辽宁省发改委和教育厅联合发布了《辽宁省“十三五”高校人才培养规划》,站在供给侧方,从三次产业结构的角度,对省内高校专业设置和专业招生规模进行了计划指导。(一)专业设置的调整“十三五”期间,辽宁省高校拟增设37个本专科专业,其中第二产业相关专业25个,占67.6%,第三产业相关专业10种,占27%,而与第一产业相关专业只有2种,占5.4%。在增加新专业的同时,也撤销了一批人才培养过剩或已不再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专业,本专科共计59个专业。按三次产业划分,与三个产业相关的撤销专业数量分别是0种、1种和58种。这说明目前省内各高校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基本没有问题,符合产业结构布局需求,只适当的补充2个新专业即可,分别是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技术。与第二产业相关的本专科专业,减少1个专业增加25个专业,说明现有专业设置没有问题,但专业种类满足不了辽宁未来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改造的需求,如纳米材料与技术、导航工程、互联网+高分子材料等。我省在十三五期间对第三产业的人才需求仅次于第二产业,因此,需增加10个新专业,但需要减少58个专业,这说明现有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存在较大问题,已经不再适合当前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还会增加就业市场压力,增加社会矛盾。增加的新专业均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接地气,需求量大。如:婴幼儿护理、家政服务、老年服务与管理等。图3为本专科新增专业中招生数量前五名专业名称及招生数量。图3部分新增的本专科专业(二)招生人数的调整“十三五”期间,辽宁省高校各专业调整招生人数,共有60个专业在原有招生人数的基础上需扩大招生,其中涉及第一产业0个专业,第二产业42个专业,第三产业18个专业。减少招生的本专科专业49个,与各产业相关的专业数量分别为0、1和48个。这组数据再次印证我省各高校设置的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不仅在专业设置上存在问题,同时,在保留的专业中也应该减少招生数量,以减缓毕业生就业压力,如音乐表演、工艺美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等专业。而与第二产业相关的,需扩大招生规模的专业基本上都与装备制造行业有关,这与辽宁省的经济发展目标相吻合,如图4所示。图4为本专科扩大招生人数前五名专业。
四、结论。
到,辽宁省高校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要取得成效,学科建设基本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建立起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相融合对接的研究生、本专科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更加合理,基本实现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适当微调,基本保持现状,进行更加深入的教学内容改革。
(二)增加与第二产业相关的专业数量,同时增加与装备制造业相关的专业招生规模,重点在新材料和智能化制造方面,培养高端、高级、深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三)深度改革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从专业设置到招生规模,重新布局,切实培养就业市场急需,以及能够服务于装备制造业发展和贴近民生的服务型人才。
【参考文献】。
[2]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4]辽宁省“十三五”高校人才培养规划[eb].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和教育厅,2016.
[6]林蕙青.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五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的正处于增长的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经济增的增长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新一步的调整所产生的结构趋势,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增长。而产业结构变迁的合理化是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的客观因素,是迈向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经济波动。
人们的生活不断提高,其经济要求越来越大,产业结构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是由各部门的产业和各部门的内部体制组成。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的基础上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发展起来了。探求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其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三大产大业及服务业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部门中他们的内部制度关系。产业结构也随之改动,产业结构中知识与技术创新、人口规模与结构、经济体制、自然资源等等是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最基本的因素,也就是产业结构本本身、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链五个要素。其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会打破原来的经济平衡,对特定部门的产业产生了具大的冲击力,从而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而经济体制的改变会引起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变动,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一般都会注重于经济的增长上,而经济的波动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红利是大体一致的。产业结构变迁为提高其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指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简称。经济效率是指时间、成本、代价等的提高。产业结构变迁包含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上得高经济效益;产业结构高级化亦可称为产业结构高度化,重心是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向第二产业制造业(采掘、电力和煤气业等)和第三产业服务信息产业(建筑、运输、通信、商业、职业性服务等)逐次转移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的增长比较稳定,而结构高级化对其有不确定性。其衡量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是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及国际分工的好处,有效的提高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之间的结合、企业各部门的有效协调、经济效益的提高并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标准是收入弹性原则(所得弹性标准),即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与增加对某商品需求量之比、生产率上升率原则(生产率上升原则)、技术、安全、群体原则,以长期目的来看,技术的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新的技术是将来的核心,技术的缺乏让我们处于一个劣势,我们也需坚持;一个国家经济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主要要求保障其具有威望的产业;广泛范围的群体产业能均衡各部门产业之间的经济发展。以上所述是一国产业在一定时期的最为适合的产业结构,也是表示该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一定标准化和高度化。
在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是提高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效益的必要因素。生产力是指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其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人、产品、工具三个要素即指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提高生产力的方面主要有:以自然为体,通过数量直接提高经济的增长,如土地改革、赋税制度、生产劳动力、生产工具等这种方式来提高经济增长;间接以社会为体,可以通过将产业结构放入一个大的社会市场环境中,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动带动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具体如下:第一,有效的利力剩余价值,提高生产力。在一个人口大国中,其投资于第一产业的人口众多造成劳动力过剩,从而产生过剩的劳动力,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改革之后,农业的改革改善农民的基本的生活条件,人民的剩余劳动生活价值都有效的利用起来。发展农业、林业、牧业、皮革、纺织等等第一产业制造业,使人们的基础更加宽广,生活也是多种多样不在单一,人民的发展渠道也多种多样,劳动人民生活条件的多层面,人民的生活充满新的生机,生活也多姿多彩起来,从而消费水平提高,经济得到提高。而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模式,形成各种经济体系,提高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吸引不同的游客,使工业、旅游服务业的发展。第二,产业结构转型的资金流动。产业结构的变迁,带动了发展中城市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富余的生活奖金。而“转”成为关键,怎样才能使旧的传统的产业焕发新的生机,进军新兴产业使其突破。而我们需要从第一产业的大量富余资金投入到第二产业,从而使第二产业资金短缺的经济问题得到了缓解,第一的产业也会得到投入的回转资金。加快了各发展中的工业化城市步伐,低产业资金投资高产业的这种奖金流动方式,为第三产业的崛起和发展积累了财富。其根据经济的发展实际形势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的科学决策,是我国现代发展的重中之中,也是我国对中原经济区充满新生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第三,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差异。其现代化城市主要是以机械化的工业生产为主,而乡村是第一产业经济为主,在人口数量、道路水平、通信设施等等基础设施的差异,这种状况是现如今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矛盾。其农村人口众多导致过多的剩余劳动力,灵活的利用剩余劳动力需实现城乡的良性互动,减少农村人口的数量,增加城镇人口,转移农村过剩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第一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效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这是个慢长的过程,其在转变过程中需循循善诱不能操之过急。这样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促使经济增长。第四,产业结构的内在结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增长的主要因素主要有资金投入与劳动力,但资金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科学技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迁来提高经济的增长,是其当前经济增长的具体表现方式,更体现了各种资源的配置。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与现代经济增长是密不可分的,知识与技术的创新是与各经济门相联系的,而经济的增长是与企业的主导产业部分相互配合的效益。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分工不同,而先采用吸收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就会成为其新的增长点,其可以带动其他部门的成长。引用先进的知识与技术进而创新是产业结构变迁所产生的结果。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其企业的产业结构,带动经济的增长,已成为现社会财富积累及经济发展的新走向。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实现各部门的技术、关系、两者之间的关联程度的协和调节,还有产业的产值购造、技术结构、中间因素结构的协和调节;产业结构高度化是由传统产业转向新技术产业一种过度的过程。其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在形成一定的过程后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合理化的必然结果,产业结构结构和高级化是统一的。推进产业结构变迁是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其对经济增长和波动也是相互制约的。第一,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随着变化,在现有的技术的基础上促使产业之间协调性。在过去的历史中,在经历的四次大革命中,第一次技术革命主要是纺织机器的发明和蒸汽机广泛使用,农业的生产机械开始起步;第二次技术革命始于19世纪7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在第一次革命的基础上汽车、航空的工业发展起来了;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50年代,使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高分材料、燃料等工业的起步;第四次技术革命起于20世纪80年代,统称为新技术革命,在生物工程技术、网络信息技术、软件技术等等。近几十年,高新技术的涌现和崛起,对产业结构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知识经济和发展提供了基础。第一次技术革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次技术革命具有资本密集的特征,第三次技术革命和第四次技术革命中诞生了新的产业,如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等属于知识技术密集或资本密集型产业。这四次的技术革命的产业结构是有所不同的,新技术革命不仅促成了各个时期主导产业的变化,使各产业在产业结构的地位发生变动,而且促进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的提升,减少过剩劳动力,从而促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提升是从客观的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的形态,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产业结构的变迁具有一定的时期性、合理性对经济增长不同。对在经历了一定的阶段、文化背景、经济发展速度从而产生合理的产业结构,而相反的话有可能压制、控制经济的增长。从而得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相关的。从上述的四次革命中,可以看出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在特定的时期内发生的,其发生后其着重的产业也不同,其第一次技术革命其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业的稳定发展至其劳动力密集将产生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从而促使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二次技术革命其电力是工业产业结构,工业可以轻工业和重工业两大类,侃经济向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其三次技术革命和第四次技术革命是信息的产业结构,现如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的技术已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从而得出合理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有一定的稳定性。第二,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变迁对经济增长具有稳定性,因而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也看经济的波动变化也不会太大,因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约束经济波动的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具有不确定性的因素,对其经济波动也是一个发展方向,从而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的波动是难以预料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的相关部门在制定产业结构时应倾向于其合理化,增长其经济效益,给未来经济发展添加新的动力,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因素。
总结:从以上分析中得出,产业结构合理化是社会再生产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一国经济进入新的长成阶段的客观要求、迎接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挑战的迫切需要。其要求是各产业间素质、地位、关联方式、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与结构上协调。产业结构高级化应脱离“虚高级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要术,是包含多个方面。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增长经济具有稳定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在社会市场的体制比较贫管,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制度效应―――基于一个随机前沿模型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02)。
[2]卢二坡,曾五一.转型期中国经济短期波动对长期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12)。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六
近十几年来供应商关系已逐渐在转变,随着jit(即时生产)、tqm(全面质量管理)与scm(软件配置管理)等观念普及,制造商-供应商关系已逐渐由互相竞争的关系转变为互相合作的关系。
总的来看,其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下列四个阶段:
传统模式:1970年前,制造商-供应商关系为传统模式。在此时期,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关系为敌对的状态。制造商设定供应商的特殊契约、持续的更换供应商以寻求价格的折扣、彼此间的信息很少流动、各自寻求在交易中的最大利益。在此时期中,双方只针对价格争论,较少涉及到质量、设计和运输能力。
压力模式:1970年以后,由于全球市场的衰退及激烈竞争,供应商持续忍受了制造商不断要求降价的要求,双方的竞争更为激烈。此时,质量控制的观念开始兴起,制造商开始对供应商的质量做评定,也逐渐开始将供应商包含到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来。这时制造商-供应商关系符合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买卖双方都不断增强自身的议价能力。
溶解模式:1980年以后,由于价格已成为决定主要绩效的来源,质量和运输对绩效的重要性开始凸现。制造商开始认识到与供应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很多公司开始采用jit运送策略,且让供应商得到长期契约,双方开始交换信息。供应商在承受降低价格的压力之下,还需根据制造商的要求作出相应改变。
供应商伙伴关系与网路阶段:1990年之后,西方制造商认识到日本企业通过与供应商建立良好关系是其主要竞争优势来源,jit被广泛采用,制造商也认识到对供应商的支持有助于零部件的质量保证与运送的可靠性。在网络组织关系的制造商-供应商关系中,交易双方可建立复杂的关系来管理供应链中的产品和服务。透过买卖双方的互动,打破了两个个体的边界及增加了彼此的竞争优势。这个时期强调的是伙伴及网络关系,强调彼此的互相帮助、信任及技术、信息的共享。
企业要提升自己的利润,就要努力与上下游的产商竞争以获取利润。在此种情况下,制造商-供应商的关系就倾向敌对状态,在实际中的做法包括:为了抑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bargainpowerofsupplier)过于强大,制造商会从多个供应商处购买原材料来维持供应稳定;同时,努力提高原材料的可替代性,以降低原材料的转换成本避免单一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过强;避免对供应商作出长期承诺,利用供应商间相互竞争来压低价格。另一方面,供应商会通过加强独特性或向前整合来增加议价能力。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是零和博奕,双方不能建立起长期信任的关系。
而在jit管理方式下的制造商-供应商关系则不同。jit强调制造商要与少数供应商维持紧密与长期的合作关系,鼓励交易双方互相依赖产生协同效应。在这种情形下,由于供应商只有少数的买方,使得供应商免于在市场上与其它供应商竞争。而对于制造商,则可以享受纵向整合的利益,而不用承担相等的投资与风险。供应商通过与制造商密切合作,共同提升在产业中的竞争位置,共同分享利润,创造长期绩效成为主要目标。表1、表2比较了对于这两种制造商-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的异同。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七
产业结构现代化加速了劳动力从生产部门转到非生产部门,从工业转向服务业,并进而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在这种转移过程中,接受教育的多少和学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劳动者收入的多寡,因此人们纷纷要求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以获得更多的升迁机会和收入保障。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各国都采取一些措施来实现高教结构多样化。
第一,增加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和种类,在保持本科教育稳步发展的同时,大力扩展研究生教育和专科教育的规模。这个过程是分两个阶段来实现的。第一个阶段是高等教育二元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各国大力发展短期高等教育,以适应不断增加的高等教育入学需要,满足了普通百姓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如美国的初级学院和社区学院以及技术专科学校,英国的两年制大学和多科技术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等等。同时,改造传统大学,增加研究生院,培养科研开发和研究人员,增强了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此外,各大型企业基本上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承担起本企业高技术专门人才的培训和开发任务,有的国际知名企业,还办起了自己的企业大学,如ibm公司设在纽约州索恩伍德的“技术学院”、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企业技术学院”等。第二个阶段为多元化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职业的流动性大大加强,一次就业定终身已成为历史,知识和技能需要不断更新,因此各个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由此提出了“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概念,兴办了一些新的高等教育机构,如英国的开放大学等。
第二,协调传统学科和现代学科之间的关系,增加应用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比重,设置新兴专业。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攀升,非生产领域的就业人数大大增加,白领阶层超过了蓝领阶层;随着经济重点发生转移,先前的工业中心转向以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的科技园区,科技园在各国悄然兴起,如美国的斯坦福研究园、北卡三角园区,英国的剑桥科学院,法国的法兰西科学城,日本的筑波和关西科学城等等,科技园成为新经济的支撑点和高新产业的孵化器;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中都出现了许多分支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由此,对人才的专业结构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各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不得不改革自己的科类结构和专业结构,以适应社会多元化和经济多元化对不同专业的需求:强调普通基础课的学习;开设选修课和必修课,培养通才;重视课程的实用性,增加应用学科和理工科的比重;开设综合课,把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理工科和社会学科融合在一起;根据新兴产业,开设新的专业等等。
[1][2]。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八
青海省现有耕地面积1017万亩,其中坡耕地627万亩.根据调查统计,全省可退坡耕地共计547万亩.自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我省20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周边荒山造林种草58万亩;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荒山造林种草54万亩;计划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种草各90万亩.为了解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及农村产业结构影响情况,我们对民和县、互助县的5个乡的`部分退耕地农户进行了访问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作者:邢小方杨德福作者单位:青海省林业局刊名:林业财务与会计英文刊名:forestryfinance&accounting年,卷(期):“”(11)分类号:关键词: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九
目前全球经济持续发展,而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变得更加激烈。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在方式上明显出现了变化,产业结构方面也在进行逐渐转变。以往劳动密集型不再居于主体,高技术化产业慢慢得到兴起,并且一些高端服务业相较于之前更加繁荣,总体上看产业结构实现了快速升级。为了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充分结合目前财政金融政策,因为在这方面其往往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针对产业机构升级进行相关阐述,就财政金融政策作用展开一定探讨。
现阶段,国民经济尽管已经实现持续增长,但是在具体的结构方式方面,仍然不断发展变化。资本与技术逐渐受到各行各业重视,并逐渐形成了密集型产业,目前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与此同时,整体的产业结构方面,也已经实现了持续优化。通常来说,站在产业结构角度进行考虑,要想顺利实现调整升级,应该首先保持宏观环境稳定,另外财政金融手段同样较为重要,能够对其形成科学引导,还能够借助于各种工具,充分贯穿于产业发展。对各大生产要素,也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诱导,使各要素关系方面,也能够得到不断优化,产业机构就会实现快速转换,并且最终得以升级。
一、通过财政金融政策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一)财政政策方面影响。
财政政策从本质属性来看,一般被认为属于经济政策,并且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财政政策通过相应的政策手段,能够实现收入分配更加合理,经济也能够保持更加稳定。国家财政从整体结构上讲,不仅包括政策方面的支出,而且包括相应的一些收入[1]。就政府支出这方面而言,一方面包括政府购买,另一方面还牵扯到转移支付方面的内容。而对于政府收入,一般涉及到税收与公债。而财政政策应用过程中,不仅能够直接作用,而且时滞相对来说较短,能够借助于相应政策工具,予以资源配置方面不断调整和优化,并且在总需求方面,也能够实现有效的调节。资源配置具体实施阶段,关系也能更加明确。财政政策相关作用之下,还能够充分引导广大企业,能够积极开展各项投资活动,并且激励广大投资融资企业,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持续创新,并提倡和鼓励企业,能够持续开展新产品研发,在新工艺方面,也能够督促其进行合理的引进。
财政政策具体开展阶段,能够利用改变现有的需求结构,进而实现对供给结构方面的作用,产业结构也能够不断升级。比方说,利用差异化税种,或者合理进行税目设置,能够让资本收益作出改变[2]。而在资本流向方面,也能够受到一定程度引导。此外我们可以利用激励政策,能够充分改变外商投资规模,或者说相应的投向,这样就能够利于贸易发展,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化调整,实现不断升级。
(二)金融政策方面影响。
和财政政策有所不同,金融政策实施过程中,一般需要借助有偿手段,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进而能够促使产业结构调整,使其最终得以优化升级。通过不同的政策工具,能够有效影响到基础货币,并且充分改变其供应量。比方说通过信贷和汇率,产业或者行业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调整自身供给,资金需求就能够得到满足[3]。还可以利用调节载体,充分实现经济资源方面科学配置,产业供给结构从而更加完善,并能够和社会需求结构彼此协调,产业结构也可以实现优化。金融政策实施阶段,受到信贷利率引导,通常就会作用于投资和储蓄,并且容易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而金融要素,同样也会明显受到金融机构引导,能够对资源予以合理分配,并进一步促进金融结构优化,从而实现良性发展。基于此,应该尽量采取合理的金融模式,并积极开展制度创新。
我国近年来积极进行财政方面的改革,股票和债券市场充分建立,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也意味着金融机构已经不再拘泥于以往的形式,而是真正实现了多元化[4]。金融活动同样不再是以前的样子,而是走向了市场化。与此同时,政府能够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政策方面的引导,开展规范化管理。
二、关于财政金融政策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效应。
(一)总体效应。
我们通过研究经济转变趋势,能够有效发现,要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合理控制各个方面的因素,比如财政支出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合理确定规模。财政支出的过程中,还应该改变原有结构,力求更加趋向于技术型。经济运行的过程中,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进行控制税收。产业结构方面,也力求能够实现技术化和服务化,只有有效控制这些因素,产业结构才能得以不断优化升级。
(二)阶段性效应。
中国产业结构目前正在不断优化,积极的寻求转变。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过程中,需要充分遵循一定客观规律。目前我国第一产业比重方面,已经明显出现较快下降。而第二产业比重方面,尽管相较于之前有所上升,然而在程度上十分缓慢。在第三产业比重方面,快速进行攀升。目前经济逐渐实现了全球化,同时这种趋势也在不断深入,国内市场得到不断完善,并且将会和国际市场接轨,一方面为国内企业提供一定的机遇,另一方面带来比较巨大挑战。特别是当前市场方面竞争,已经逐渐变得愈加激烈,而基于此种情况之下,目前国内各行各业均不能幸免,普遍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影响[5]。原有产业结构相对较为落后,迫切需要实现不断升级,这样才能充分促进国内行业不断发展。以前财政金融政策相对比较滞后,其中一些规范条例难以支持第三产业,无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般仅仅重视基础设施方面,并大力投资进行相关的建设,然而伴随着加入wto,国际环境形势下,对我国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就我国财政支出方面而言,在结构上逐渐实现优化。并且一些相关的金融机构,同样开始鼓励新兴企业,力求实现其较为良好的发展,在进出贸易方面也实现发展的同时,针对这方面的结构,也予以了一定调整。
(三)区域效应。
我国地区之间存在较为明显差异,经济发展状况方面,也相对有所不同。因此各地产业要想实现不断发展,要想在结构上得以优化升级,需要结合本地财政金融政策。在东部地区,和其他地区进行比较,经济更加发达一些,第三产业方面发展,也相对来说更加快速。在西部地区,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国家对此特别关注,并且给予一定程度优惠政策。另外,利用财政金融方面相关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并且能够有效促进其产业结构升级,和其他一些地区,可以更好的经济来往,有效促进彼此之间贸易交流。
结语。
本文针对产业机构升级进行相关阐述,就财政金融政策作用展开一定探讨。目前政府普遍重视产业结构方面的调整,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为了充分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我国应做好足够的准备,并应利用相关的金融财政政策,起到良好的调控作用。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还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充分鼓励发展高新技术和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十
双十一那天,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原话这样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供给侧改革”,或者说供给管理,与传统的需求管理——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的提法,显然不同。这是否意味着高层的经济判断和治理思路出现了重大的调整?看起来像是这么回事,宏观经济管理的思路也许有了新的方向。宏观经济政策从“管理需求”这一端,跳到了“管理供给”那一端,这可不是小的政策调整,不是动一动基准利率或者搞一搞降准这些小玩意,这可是大动作。
1.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不同。
(1)需求管理好比西医。
消除产生社会失业与经济危机的基础。举例来说,当经济增长减速时,可以多发点货币,刺激一下需求,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就恢复了。历史上最成功的案例是上世纪美国大萧条中凯恩斯主义的应用,罗斯福总统用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来刺激市场需求,引领美国经济走出萧条。在中国,最典型的案例是前些年金融风暴时,中央政府用增加信贷的方式快速布局四万亿人民币的投资,这一举措硬是将中国经济增长拉出了下行的轨道。但是,需求管理好比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短期见效快,但不能根除问题。
(2)供给管理好比中医。
供给管理理论主张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宏观经济目标。供给学派的思想由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后来经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等人研究和发展,形成了所谓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供给学派认为,市场存在自我调节的机能,供给自身能够创造和调节需求,要摆脱经济滞胀的困境,治本之方是增加生产和供给,因为增加供给可以消除过剩的需求。而要增加生产和供给,首先必须减税,提高人们储蓄和投资能力,削减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由市场机制对经济进行自动调节。过去三十年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侧重于需求端,要刺激经济,首先想到的是扩大需求,增加消费。事实上,供给一侧同样有很多可以改进的空间。比如北京出租车总量供给如果不增加,只是提价和增加油补,仍解决不了打车难问题。再比如国内一线城市的楼市,政府调控楼市基本没有效果,原因是只着力于打压需求,而不是扩大房地产的有效供给。供给管理很像是中医,从整体国民经济的机理入手,从个人的财富创造能力入手,来调节市场需求,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供给管理的思想和政策实施起来并不容易,见效也需要一段时间。供给学派最典型的政策案例是所谓的“里根经济学”。
2.成功的“里根经济学”
1981年1月,里根就任美国第49届总统,当时的美国正遭受自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直接导致了美国许多国民对建立在个人自由和自由市场基础上的美国政经制度产生了很大的怀疑。1981年2月,美国总统里根向国会提出美国国民经济复兴计划,这个计划的总体思路是:以供给学派的减税政策来对付美国的经济停滞,以货币学派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来对付通货膨胀。里根经济学就是这两个学派经济理论观点相结合的产物。在里根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下,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削减政府开支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来降低通货膨胀率;通过减税和加速企业折旧以及改革一系列有碍于生产的规章制度,来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宽松的环境和市场自由竞争的政策空间,调动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如果说罗斯福用“新政”带领美国走出了萧条,而里根用开创性的供应学派的“里根经济学”引导美国人走出滞胀危机并赢得了冷战胜利。因此,里根经济学被称为“里根革命”,也是美国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3.中国经济遇到新问题:“供需错位”
对于中国供给学派的经济专家来说,“供需错位”——“供给不足”和“需求不足”,已然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比如,在一些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供给严重不足。很多人为了购买满意的产品或一个马桶盖而远赴海外,这种短缺不可能依靠凯恩斯主义从需求端去解决。在供给不足的同时,国内的传统工业产能过剩非常严重,ppi指数已经连续43个月负增长,产能过剩的实质是产需不匹配,这种过剩也不可能凭凯恩斯主义从需求端加以解决。对于新供给学派来说,解决“供需错位”的问题不能依靠需求管理政策,要在供给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里根经济学”能在中国复制吗?
目前中国国内的经济形势有点滞涨,陷入某种困境,靠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刺激需求和保持经济增长已经是强弩之末,而这个局势颇有点像当年里根面对的经济大环境。这是供给学派思想和所谓“供给侧改革”能在中国引起管理层高度关注的宏观背景。但是,里根经济学能在中国成功复制吗?或者说,这一成功的变革思路能在当下的中国经济改革中作为一种参照吗?回答这一问题前,让我们先了解清楚所谓“供给端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第一,简政放权,让市场机制起作用,依靠市场来调节有效供给,梳理要素市场,最终激活有效需要;第二,减税让利,让企业提升盈利能力,最终达到增加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的目的;第三,稳定货币供给,减少政府赤字,让经济在一个低通货膨胀率的环境中复苏;简要之,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可以归纳为以上三条。这三条貌似都切中中国经济的时弊。而且,从近两年政府的经济改革的系列政策来看,这三点也正是主要内容。有些已经做了,有些正在实施,有些还在规划中。但是,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当年在推行“里根经济学”变革的时候,里根有一句名言,他这么说:“在这场危机中,政府不是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问题的根本。”里根的意思是说,政府干预经济是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本问题。要解决经济问题,要让市场繁荣起来,首先要解决的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问题。
(1)消化产能过剩。
2)继续降低房贷利率减少购房成本以刺激需求;。
3)加快农村人口向市区的迁移聚居。
(2)服务业发展。
在“供需错位”的矛盾格局下,“供给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的产业中释放出来,为消费服务的“朝阳产业”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当下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根本瓶颈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在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领域,消费者抱怨声不断,大批消费者源源不断到国外消费,这跟国内服务业供给侧的乏力有关。服务业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供就业岗位。就此看来,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
从中央财经小组会议报道来看,“经济结构性改革”分解为四个关键点: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经济结构性改革带来结构性机会。结构性机会将体现在以下方面:企业重组并购;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行业的减税让利;房地产企业的转型;互联网+的产业发展机会,特别是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比如新三板与将来的战略新兴板;不良资产的交易和转让,等等。
6.供给端可能发生真正的改革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十一
摘要:在河南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群发展的作用越发的明显。本文以中原城市群现状为基础,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结合专业分工理论、增长极理论、集聚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和城市发展理论等区域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中原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希望能对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交通经济发展。
随着地区间经济交流的持续加强,城市群已经成为了地区竞争的重要载体。城市群内各成员产业整合的效率直接就影响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原城市群位于全国地理上的中心位置,其经济发展状况也就影响了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效果。建设中原城市群已成为中国带动区域发展的一个重大宏观战略,也是成为了推动河南和中部省份城镇化进程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中原城市群概述。
中原城市群位于华北平原南部,河南省中部。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包括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共9个城市。城市群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郑州都市圈;第二层:以洛阳、开封、焦作、新乡、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中心城市为结点,构成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第三层:外围带,即周边的一些中小城市。就其发展态势来看,并未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落差并不是十分的明显。中原城市群发展比较均质,群内各城市都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将为区域产业发展带来新机会。
极化理论认为,密集的交通网络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压缩空间的现象,并使得群内各个城市的影响范围进一步重叠,而本身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城市在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乘数效应的作用之下,从而形成更大的市场规模。因此缺乏产业竞争优势的一般城镇将产生产业衰退,具有产业竞争优势的城镇就会在交通网络和产业竞争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
(二)专业化分工将会不间断的进行。
在城市群发展的初始阶段,城市间的联系很少,分工水平极低;在交通运输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专业化就会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部分具有区位优势的城市将成为产业集聚地,专业化水平会变的很高;当城市群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时,制造业会开始出现梯度转移和分工协作;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各城市都会基于自身的优势专注于少数产品的生产。
专业分工的互补发展理论也认为密集的交通网络的建设会诱增新的市场需求,这样的市场需求对小城市的促进作用更大。生产的产品能在短时间内运送到市场,缩短了运输时间,减少了成本,增强了产品竞争力,尤其是对于以生产农副产品为主的中原城市群来说更为有利。
(三)交通运输会对城市群经济产生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
中原城市群经济的发展首先从有交通区位优势的中心城市郑州和副中心城市洛阳开始,以这两个经济核为中心点,沿方向交通运输线路形成产业高度聚集、物质高度聚集、技术高度聚集、市场高度聚集、人力高度聚集、资金高度聚集等的经济势,形成经济带。聚集效应一旦形成,其结果必定是沿着交通沿线溢出,向周边扩散。
交通联系使得城市群内的企业之间的地理距离相对变得更近,交流更为频繁。这种地理上的集中也有利于企业实现集中生产和交易,集中生产可以降低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成本,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可以促进创新和技能的扩散,劳动力市场的共享可以促进企业获得稳定的劳动力供给,还可以降低中间投入品的成本和运输费用。
(四)未来城市群产业格局的发展趋势也会受到交通运输的影响。
交通网络的建设可以带来的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将促进产业要素以郑州为中心沿交通网络线向外扩散。即中心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依托航空港优势发展现代商务;第二层则承接产业转移和建设辅助产业,发挥人力和资源的输出优势,形成有一定的地区竞争力。
交通网络沿线的城市产业将会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一旦形成密集的交通网络,城市间交流和联系就会更加紧密,分工模式也将发生改变,同时压缩空间使得郊区小城镇在为城市人口、产业转移提供发展空间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因此随着密集的交通网络形成,城乡产业将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三、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建议。
(一)将中心城市打造成为全国的运输物流中心。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交易销售过程的重要性慢慢凸显,现代物流业得发展就要依靠这样的'一个发展时机而产生。郑州是全国的重要的交通枢纽,南北向的京广京九铁路与横向的陇海线交汇于此,也是京珠高速的重要中转站。若是能将这几个优势结合起来,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将郑州打造成为中部和全国的物流中心,把中原城市群有优势的产品运输到更广阔的市场内,那么,经济将会迎来另一新的增长潮流。
(二)制定适当的交通优惠措施,实现资源和市场的进一步融合。
中原城市群内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制造、农产品加工和一些原材料的加工,运输成本在其销售过程中的影响较大,必须找到一个解决途径。运输工具一定时,成本变化不大,那么自由通过政府的优惠和鼓励措施的出台和实施,才能使得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例如过路费的减免或者特殊行业的燃油补贴等。相关产业就会得到一个发展优势,这样一来,无论是区域内还是区域外,都能获得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三)加大次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交通设施的建设是与外界交流的基础,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要想有较快的发展,交通设施的建设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还要保持一定的先导地位。交通建设的投入不平衡,也会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次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投入需要不断的加大。
参考文献:
[1]魏厚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刘勇.与空间结构演化协同的城市群交通运输发展――以长三角为例[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06.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十二
心理学本土化一直是横亘在发展中国家心理学面前的一道坎,因为西方心理学的影响,众多心理学理论的制高点被西方国家占领,所以要想打破这一局面,唯独只有本土化研究。本文将从历史视野出发,阐述心理学本土化的历史进程。
20世纪80年代西方心理学家提出心理学本土化和本土心理学理论,这种理论一经披露,就受到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心理学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大多数心理学理论都是借鉴西方的学说,因此如何进行心理学本土化或者说是研究本土心理学,成为这些国家心理研究者考量的关键问题。但是本土心理学和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视角都是以本国为立脚点,研究是以本国心理学的模式标准,这不免在研究过程中出现局限性。所以在研究这一命题时,应该放眼世界心理学发展史,以宏观角度为标尺,这样才不会在研究本土化心理学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因为心理学本土化不是一个单纯孤立的历史事件,它自身也有着漫长的发展史,所以如何进行心理学本土化,如何发展本土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要命题。
一、心理学本土化的基本概念。
心理学本土化是指本土心理学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一般来说,本土化有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但是本土心理学主要是指学科内容,即将西方模式的概念理论等加以修订以符合本国的历史文化。1981年英国心理学家提出本土心理学概念,改理论明确指出,研究特地区域人群的心理状态,要结合当地文化进行综合考虑。1985年丹齐格在其著作《国际化的心理学史》首次尝试从心理学发展历史角度看待心理学的本土化以及本土心理学,他指出本土心理学是更符合各个国家发展的心理学,而不是西方研究传播的心理学。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技术,起源于100多年前的西方世界,因此西方国家在心理学的完善和应用方面比发展中国家要先进很多。以我国为例,上世界七八十年代,我国才有一些学者在系统研究心理学,因此不要说本土化,就连基本研究仍然落后于西方世界。
但是对于中国心理研究者而言,建立一种与中国文化背景相适应的心理学是当务之急。因此在过去的20年里,许多研究者在进行这方面的努力,那么从本土情境出发,心理学本土化有哪些具体特性:
第一,弄清楚心理学本土化开始的具体时间。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模式输入开始出现困境,心理学本土化引起国内重视。
第二,心理学本土化的主体。心理学本土化主要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土耳其、菲律宾等,而心理学理论主要来源是美国。
第三,心理学本土化的历史原因。在西方普世价值的影响下,许多心理学理论以西方人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并合诸多政治因素,发展中国家开始致力于本土心理学的研究。
第四,心理学本土化的意义。建立与本国历史文化相适应的心理学,可以加深心理学与本土文化的联系,心理学研究更加科学。
二、世界范围内心理学本土化进程。
(一)二战之前的心理学本土化进程。
从时间上来看,19世纪末到二战结束的这段时间在世界范围内,心理学还存在多个研究中心点,比如欧洲、北美等。而率先进行心理本土化研究的就是美国。最初美国引入德国文化下的`实验心理学,但其目的是为了用于心理学本土化的技术支撑。虽然,当时心理学本土化的概念尚不明确,但美国人却是第一批进行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人。
(二)二战之后的心理学本土化进程。
二战之后,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确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主导地位,这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基础,但是世界大部分国家刚刚结束战争,心理学研究进程自然开始放缓。这种国力上的影响力,使美国成为世界心理学的研究中心,而美国也开始向全世界输出他们的心理学理念。所以在这一时期,心理学的本土化实际上就是对美国心理学的修订,并且也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而在冷战时期,由于苏联对我国的影响,国内也经历过一段心理学苏联化时期,但是随着苏联解体,这种影响力开始衰退,并转向接受美国心理学。
三、中国心理学本土化进程。
(一)引入期。
民国初期,欧美的现代心理学首次引入国内,当时已经有学者注意到心理学本土化的问题,但是真正开始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却是很久以后。比如在1920年,社会学者杨开道就已经指出,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有只用外国教材而不用本国教材的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心理学科。而到了1939年,有学者提出学术中国化概念,但后来由于战乱等历史原因,直到1983年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概念才被提出。与世界心理学发展进程相比,我国心理学的落后可见一斑。
(二)模仿期。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之间,虽然有学者意识到要进行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但是都没有进行真正的尝试。直到1980年,以中国人的心理行为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学研究才开始进行。但是总体上却依然还是处在模仿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中国心理学从模仿苏联的唯物主义心理,比如巴普洛夫的高级神经运动学说。而在注意到心理学本土化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再一次成为模仿对象,但是正因为对美国心理学的模仿,从某种程度来说,让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与国际间的距离缩小了。
(三)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基于本土文化背景的心理创新理论,这标志着中国心理本土化和本土心理学出现了历史性的进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心理学本土化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比如理论构建问题。因为美国与欧洲文化属于同根同源,所以美国引入欧洲的心血理论后,能够很快进行适应发展。但是中国文化在价值观以及传统等方面,与西方文化有较大差异,所以生搬硬套西方理论不可能达到研究目的。因此在发展本国心理学的问题上,如何建立本土心理学理论是当务之急。
四、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成果。
(一)中国孝文化研究。
(二)中国面子文化研究。
面子是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最常提到的词,但是这个词过于抽象,至今仍然没有确切的含义界定。但是有心理学家根据因素分析法提出面子的不同分类,比如能力要素面子、人际关系面子等,并且也有研究者坚持用“刺激-反应“的模式来解释有什么样的语言刺激,就有什么样的面子反应的问题。
五、心理学本土化的最终目的。
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心理本土化,有人认为这是由心理学科自身的研究机制决定的,因为人的心理受到不同文化、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变量,而不是定量,如果用固定模式去研究不同的人群,心理学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所以心理学本土化有学科自身的原因。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心理学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是说心理学其实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一部分,如果国家发展落后,心理学发展也将落后,这样国家心理学必将被边缘化。而随着世界的多极化发展,心理学发展基本处在同一平面,所以不积极进行本土化心理学研究,那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结束语:
从历史的角度可以为心理学的本土化提供更多启示,并对心理学学科本身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现在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心理学的发展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处在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机,所以要积极进行心里学本土化研究,打破西方心理学的垄断地位。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十三
今后世界极端气象灾害有可能会出现多发、频发或者重发等状况,从而导致农业生产在内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威胁。因为受到全球性气候变暖的巨大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大幅度的影响与波动,尤其是粮食供给上会提升不稳定程度,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极端气候对于农业经济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文在概述极端气候的基础上,列举了我国极端气候的主要特点,阐述了极端气候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影响,分析了我国农业易受极端气候灾害影响的原因,并提出了我国农业经济应对极端气候的对策。
极端气候是一种发生于特定时期之中的发生于统计分布以外的各类十分罕见的气候变化,一般分布于统计曲线两侧的10%之内。极端气候变化引发的气候灾害变化对于人类经济活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依据世界气象组织的一项评估,以往1以来,全世纪平均地面的温度已经提高了0.3至0.6摄氏度,而且今后世界气候提升之速率要比以往100年更快,而且将达到近1000年来的最高水平,而且在温室气体趋向于稳定之后的数十年之后,该变暖趋势还会加以延续,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世界性的极端气候状况有所发生,从而极大地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我国不仅深受极端气候的影响,而且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干旱、暴雨、低温、台风和沙尘暴等极端气候每年均会导致相当程度上的经济方面的损失以及人员的伤亡,而且主要集中于脆弱性相当强的农业经济领域之中。农业领域的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体系中面临的最大灾害,如果出现了大面积的极端气候,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这就需要对我国农业经济领域受极端气候影响的情况加以分析与研究。
1极端气候概述。
所谓极端气候,主要是指在特定时期之内出现在统计以外的十分特殊的气候变化状况,这种气候普遍分布于统计曲线的两侧,具备了突发性与灾害性等非常鲜明的特点,而且十分容易影响到当地的农业,其所造成的气候灾害会对农业经济活动会产生极为严重之影响。各类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会极大地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生产从而对人类正常的生活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就是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但同时也是深受极端气候影响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就以农业产业而著称于世。比如,暴雨、洪水、台风以及低温、沙尘暴等气候均有可能导致人员的巨大伤亡以及重大经济损失,而以上影响往往又集中于农村经济领域之中,这样一来就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了相当大的威胁。
2我国极端气候的主要特点。
依据我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的气候状况来看,我国的气象灾害具备了以下七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就时间与空间来观察,几乎每一年都有灾害。在六十多年以来,要么是先旱灾再涝灾,要么是先涝灾后旱灾,旱涝两灾交错出现,而且干旱与涝灾、冻灾、台风以及干热风等气象灾害之中,水灾与旱灾害的频次出现得最为显著。
二是具有区域性的特点。我国北方地区旱灾较多,而南方地区的涝灾相对较多,干旱地区主要分布于黄淮地区和黄土高原等,其主要特征是受灾的面积相当广泛,干旱所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洪涝则主要发生在珠江三角洲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以及东北的松花江流域等地区。那些干旱年份里,副热带高压的势力往往更强,一般七月份开始就已经全面控制了江淮地区且相当稳定,亚洲大陆在北纬40至50度的上空盛行比较强的东、西向环流,妨害了北方冷空气的南下进程,造成了冷、暖空气的交汇相当少,以至于难以产生锋面雨,江淮地区出现了显著的干旱行情。凡是暴雨成灾的年份,副热带高压的势力往往不强,一般到了六月底至七月初,副热带高压的脊线位置往往会停留于北纬25度以南等地区,而亚洲大陆的北纬40至50度空中所盛行的是南北向的经圈环流,导致来自北方冷空气会持续爆发进而南下,而江淮地区恰恰是冷暖空气相互交汇之处,这样一来就会造成锋面雨带比较长时间地停留于此,进而出现了显著的雨涝灾害。
三是具有交替性的特点。不同的极端气象灾害会交替性地加以出现,比如,旱、涝灾害会交替地出现,要么是先旱灾再涝灾,要么是先涝灾后旱灾,要么是两头旱灾而中间是涝灾,要么是两头涝灾而中间是旱灾。
四是具有持续性的特点。相同的灾害往往在诸多情况下会连季地出现,比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1966年至1968年、1971年至1974年就出现了连续两年或者连续三至四年的干旱,而至则连续两年出现了洪涝灾害等。
五是具有弱质性的特点。我国农业属于弱质性产业,其生产力水平十分滞后,抗灾防灾能力相当差,大多依赖于靠天来吃饭,所以农业经济对于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变化以及各类灾害的敏感程度比较高,而灾害效应则相当强。据统计,我国大约有超过三分之一地区的农业gdp位于天气敏感区域之中。
六是具有规律性与周期性的特点。在通常情况下,我国的极端气候灾害以黑龙江爱珲至云南腾冲之间的连线为分解界。这条线以东的气象灾害的种类相当多,而且频率也非常高,从地域分布来加以表现的话,南方主要是涝灾而北方主要是旱灾,黄淮平原与东北平原则是旱灾经常出现的区域,洪涝灾害则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之中,极为严重的低温冻灾多出现于东北三省,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着十分重大的风暴威胁,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南地区的极端气象灾害可能性最大,也就是危险的程度是最高的。诸多统计资料已经证实了极端气候灾害的发生具备了十分模糊的周期性特点。
七是具有发生的无法回避性以及随机性。极端气候灾害的出现属于自然现象而不是人为的,所以说是难以加以避免的,而且从极端气候灾害的个体来看则具备了极大的随机性。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十四
摘要:。
在我国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和完善的大环境下,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具有必然性、紧迫性以及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自身的发展现状、困境以及面临的各种挑战,可通过积极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明确市场定位,完善远程教育教学保障机制体制;推动远程教育供给侧向“大网络”“大资源”格局转型等途径,有力地推进现代远程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提升其在教育领域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质量与水平,从而推动教育供给侧相对过剩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远程教育;路径。
出处 xuEFeN.coM.Cn
(一)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与概念内涵。
19世纪初,西方经济学家萨伊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理”,奠定20世纪初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这一理论为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理论所取代。20世纪70年代,国家控制和干预被视为高通胀和高失业的主要原因,供给学派重回人们的视野且备受重视,成为里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因而,供给侧改革作为一个舶来品,其并非针对产出侧的改革,而是特指发生在投入侧的改革,是相对于需求侧而提出来的全新概念,相对于传统出口拉动经济、消费、投资等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说,主要通过技术、资本、资源、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与充分利用来实现。供给侧改革作为中长期视野的一种宏观调控,着重强调在供给角度增加有效的供给和进行结构上的优化。所以,供给侧改革在一定意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为基本内核,通过供给主体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等供给侧的改革,以制度的创新为基本保障,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有效培育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所以,在经济新常态下,未来经济改革的关键和着力方向在于供给侧而非需求侧,即是要从供给侧入手实现要素配置的优化,提高供给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过扩大有效供给提高社会要素的生产率,引导资源流向符合市场需求的领域和产业。
(二)供给侧改革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11月,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不竭动力,必须在适度扩大社会总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从而不断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供给效率。事实上,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们在各领域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正是从供给侧改革领域逐步推开的。供给侧改革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的热词,其核心要义是通过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引导市场供给侧行为对过剩产能进行压缩和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供给结构并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与升级,从而建立起供需两侧相互适应的动态新均衡。供给侧改革已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物资匮乏的状况,通过释放供给潜力激活生产潜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并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为此,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然要求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中央对我国经济形势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与创新,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准确把握和科学预判,必将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型升级,能够推动构建和完善产业体系,成为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这对于确保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提升经济发展的潜力,均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
(一)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全面蓬勃发展,各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突破,成绩斐然;反过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又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功不可没。随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到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也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焦点之一。以社会上最关注的高等教育改革问题为例,根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相关资料数据统计表明,我国高校的总数达到2824所,高校的毛入学率接近40%,各级各类高校在校生人数总规模超过3500万人高居全球第一,教育供给已出现相对过剩,尽管改革的思路、方法、路径和步骤或许有分歧,但是改革的思想是统一的。教育改革不仅关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无疑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其属于社会领域层面的改革。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长期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推动,但其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也积累各种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在传统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条件下,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还未进入普及化阶段,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但是生源危机和高校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现实,充分表明以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政策使教育供给出现相对过剩,深刻反映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比例、质量结构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所以,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领域的改革势在必行,必须通过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来解决教育供给侧的相对过剩问题,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总体水平,才能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二)现代远程教育自身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远程教育,我国的远程教育起步晚发展也较为缓慢。1月,《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布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开启。至此,我国远程教育已走过函授形式阶段、广播电大形式阶段、远程教育形式阶段等三个历程。其中,较为高端的现代远程教育主要依托于数字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部分高校得以试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总体质量仍然不高,教育供给的影响力不够,竞争力不强。一是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较晚欠成熟,社会宣传力度也跟不上,很多人对远程教育存在片面认识,甚至怀有抵触情绪。一些优秀人才不愿意从事现代远程教育这个职业,导致师资力量薄弱、水平不高。而信息技术是远程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是决定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关键,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这个重要的教学媒介掌握不够,不能将课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直接限制远程教育教学效果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二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学科设置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等学科,显得较为单一而不是多学科的协同发展,专业设置的急功近利性,导致很难形成学科专业集群的规模优势,限制远程教育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匮乏,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也远远不够。现在处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全新时代,远程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独特优势迎来大好的发展机遇。虽然远程教育机构基本都配置电脑、网络教室、卫星电视等硬件设备,但当前远程教育对网络教育资源的重视与利用很不够,而且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也比较少,现代化的教学信息资源无法充分共享,这些都严重制约现代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现代远程教育供给侧改革面临的挑战。
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特点和优势在于,借助多媒体资源和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学生学习和教师讲授时空上的相对分离,完成教学行为,达到教育目的。从宏观层面上讲,现代远程教育供给侧改革要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整体教育结构的大调整,只有顺应改革的大趋势和大潮流,远程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才能取得成功。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各自比例的构成,以及各种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相关主体的组合。教育结构既包括横向系统各教育类型间的构成以及相互联系,又包括教育纵向系统的层级间相互衔接和比例关系,而且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内部,还包括各自的专业设置结构、教育层次结构和教育类型结构。合理的教育结构对经济结构的优化意义重大,而提高教育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对教育结构进行调整。现代远程教育供给侧改革要把握好自身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只有理顺并破除自身发展的障碍,有针对性地对制约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采取有力的措施,才能在供给侧改革中获得成功。为此,要从整体上牢牢把握现代远程教育供给侧结构性困境的主要特点和内涵,通过运用战略思维加强顶层设计,从宏观层面考量并制定困境破解的系统对策。为了各个击破教育体制中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结构性困境的要害,需要从微观层面着手考虑,科学梳理远程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远程教育改革要围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高素质劳动者这一核心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和教育模式创新等方面下功夫,以科学的设计和大胆的创新,破除教育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间的结构性矛盾。
(一)积极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当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不科学、不完善,这是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根本性原因。因此,站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抓住发展机遇,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先进的现代理念和高远的战略眼光,积极建构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体系,这既是推进远程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现实需要。为此,要切实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促进学生就业为重要导向,以服务发展为中心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统筹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并不断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逐步形成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普通教育与远程教育相互衔接,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相互融合,适应产、学、教深度融合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世界水平和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体系。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建立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构建科学合理教育结构、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这个体系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它是一个教育类型的体系而非教育层次的体系;这个体系实施不以升学为目的,而是以社会就业为主要导向的教育;本着提升人力资本素质的核心功能,这种体系应兼具教育结构科学合理规划的功能;它是不断契合产业升值和产业发展的教育体系;它是施行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体系,通过这种教育体系能让接受教育的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并立足社会竞争;它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教育体系,为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技能。总之,通过系统优化设计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理念的广泛普及,使得远程教育体系结构层次更加合理,通过相关运行机制和基本制度的日趋完善,从而更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明确市场定位,完善远程教育教学的保障机制。
在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以及市场经济多元化办学环境下,远程教育凭借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和独特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和选择,成为大众群体接受教育的重要渠道和途径之一,其教学质量和办学实力直接关系到我国专业人才的整体培养水平。远程教育只有明确市场定位,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的保障机制,才能在供给侧改革中掌握主动。为此,在教育供给相对过剩的新时期,要求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和实施远程教育的各类教育机构,必须对远程教育进行明确清晰准确的市场定位,有效地填补教育市场的空缺,才能获得市场立足和发展的空间。同时,要不断建立和完善远程教育的运行机制体制。随着构建开放性大学得到政府的认可和重视,以6月国家开放大学得到批准建立为标志,远程教育作为教育领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工程得到不断推进。这对远程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机制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推进现代远程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远程教育供给侧改革要顺应整个社会供给侧改革的趋势与要求,合乎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应遵循的基本规律。远程教育机构必须通过完善相关保障体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要积极构建师资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实现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构建人才培养创新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监督管理的科学化;建立远程教学管理教学信息跟踪反馈系统,从而加强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管理和监控;此外,还可建立教学资源整合、教学督导、教学评价等机制,通过教学全过程的跟踪服务与管控,从而以优质的教育教学,争取远程教育在教育供给市场的优势地位。
(三)打造远程教育供给侧改革“大网络”“大资源”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所有领域和行业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都有赖于现代高科技,现代远程教育供给侧的改革更是如此。然而实践表明,我国现阶段远程教育的发展困难重重,而以网络教育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体系的严重缺乏尤为突出,这是远程教育供给侧改革无法回避的问题,由此“大网络”格局应运而生。“大网络”格局以提升网络教育技术为基本目标,凸显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服务支持体系的重要战略地位。现代远程教育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网络信息技术能力,要不断完善远程教育的环节体系,注重校本化远程教育产业软件的培育,将相关先进的软件技术合理运用到远程教育的全过程,有效增加学生的面授时间和教育年限,实现学生专业培养的合理化,这也是推动高校远程教育社会化的关键举措。另外,要积极打造远程教育发展联盟,加大远程教育机构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远程教育同盟体系,并加强与国际远程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化网络资源在远程教育中的共享与互动,提高远程教育的社会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供给侧改革要向“大资源”技术转型,提升远程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教育技术本应成为远程教育的当然优势,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的影响,教育技术转换在我国的远程教育中仍存在诸多弊端,远程教育机构缺乏现代网络教育资源的必要条件,未能将传统的函授教育向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转变和改造。为此,必须从技术、网络、设备等方面出发,通过为远程教育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与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相关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应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教育政策的倾斜和管理制度的出台,积极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的规范化发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落实,真正促进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互动与交流,通过名课、名师和名校资源的优化整合,积极打造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只有这样,远程教育供给侧改革才能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汪顺.探索远程教育的改革之路[j].教育教学论坛,(9):127-128.。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十五
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特别是此两方面因素的结合,在农作物的产量方面影响作用会更大,特别是在极端气候灾害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对我国农业经济稳定和持续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根据国家农业部权威数据统计表明,从1983年至时间段内,我国每年被极端气候所吞没的粮食至少有400亿kg。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在1961—1963年、1966—1968年、1974—1976年、1994年和—,—等多个时间段内,由于极端气候灾害的原因,我国每年粮食的损失量呈持续增长的状态,而且粮食的减产数量是中处于高位震荡的状态中,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
3我国农业气象受灾的原因。
就自然条件方面,我国农业气象先天性较为脆弱。对于农业来说,经济再生产是其最根本的特征,在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取得过程中,其出发点和基础都是自然再生产,农业的基本对象就是动植物,其生产资料就是土地,通过露天作业的开展,来完成经济效益和农产品的取得工作。由此可见,农业生产过程中严重依赖自然环境和因素,自然条件制约并影响着我国的农业生产活动。就农业生产效果方面,自然因素中的气象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当气象因素比较好、具有可视性时,农业生产就会取得满意的效果,反之则不然。
我国气象灾害具有区域性、交替性、持续性和普遍性的特点,且这些特点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我国的农业产业属于弱质性产业,在生产技术和水平方面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为薄弱,对自然灾害有着较强的敏感性。
3.3在社会活动的影响方面,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
伴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在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极容易产生多种有害物质,而这些有害物质对我国的农业气象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伴随着气温的持续上升,导致了酸雨的产生,并对大气的臭氧层产生了破坏作用,加快了气象灾害的发生。极端天气的发生本身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加上诸如此类的工业因素影响作用,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所难免。近一个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工业在为人民提供了更多服务和便捷的同时,也严重危害地球的生存环境,由于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导致全球气象灾害的发生也随之明显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全球变暖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屡见不鲜,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再发展。
4我国农业经济应对极端气候的对策。
伴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发生强度和次数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极端气候事件引发的气象灾害,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我国农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严重阻碍我国农业的发展,为了确保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既需要做好相应的安全设计,也应当综合考虑其对于环境的影响,运用相关政策,使相关部门认真积极、合理规范地开展水利设施扩展建设工作,将水利工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水利基础的.供水、防洪、抗旱等功能得到切实保证,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除此之外,由于所处的区域不同,各个地区的气候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应当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差异对农作物进行安排,保证农作物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以及完善性。在对农作物进行选择时,应当从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确保所选择的农作物与本地经济发展相适合。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农作物选择的合理性、科学性与适应性,也可以聘请相关的农业专家来开展农作物的选用工作,对于部分农作物,可以请相关专业农业专家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育工作,使农作物的适用性得到保障,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4.3关于气象变化方面,通过诸多极端气候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自然灾害中,洪涝和干旱是影响区域最为广泛的,同时也是发生最为普遍的。
虽然,在未来的气候变化中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对于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控制难度,但是,不断加强气候变化和评估依然是气候研究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还要加大防灾措施的制定,促使农业保险再保险的建立,对我国农业生产风险起到极大的防范性作用。其能够将极端气候对农业造成的风险及时化解,减少农业经济损失。,我光农业保险的签单金额高达210.7亿,保险金额则为2400百多万元,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政府在资金、人力、物力方面投入的加大,实现了气象灾害的有效降低。
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极端气候因素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只有不断探索更好地应对措施,不断把握极端气候的监控,才能够切实保证极端气候的合理控制,才能够保证我国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促使我国经济良性运行。
参考文献:
[2]李春华.极端气候因素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j].江西农业,2016,(15):72.
[3]滕帆,张庆伟.极端气候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0):4-5.
[5]何燕.宜城市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途径[j].农业与技术,,(17):
产业结构分析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论文篇十六
我国极端气候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统计之外的特殊气候状况,其对于农业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就极端气候特点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我国极端天气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其次,我国土地幅员辽阔,并作为农业大国,极端气候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第三,由于极端气候所带来的灾害具有一定的交替性,诸如旱灾、涝灾会交替出现。第四,大多数因极端气候天气所产生的灾害,都是连续出现的,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对于生产力水平较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的弱质性产业来说,极端气候还具有一定的弱质性,我国的极端气候存在着一定的分布规律,具有较强的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