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执法为民心得体会发言 执法为民理念心得体会(模板11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执法为民心得体会发言篇一
执法为民理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政法工作理论认识的新发展、新概括。它既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理念,也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我国政法工作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立场。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执法为民理念学习心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执法为民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政法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
一、执法为民理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一)执法为民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
从根本上说,政法机关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是由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任何其他利益。政法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工具,其自身性质和宗旨必然符合党以及国家政权的性质和宗旨,并始终与之保持一致。所以,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是政法机关和所有政法工作的必然选择。
执法为民理念的提出,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政法工作上的直接反映和体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政法机关是党绝对领导下的国家政权机关,政法机关以及政法工作要落实和实现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就要坚持执法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政法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法机关践行党的执政为民理念,在一切工作中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宗旨、观念,被高度凝炼、总结和概括为“执法为民理念”。执法为民理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政法工作理论认识的新发展、新概括。它既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理念,也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我国政法工作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立场。
(二)执法为民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要求和体现
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法机关是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其权力同样来自人民、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明确我国的法院、检察院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检察官法、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的法院、检察院名称前面被冠以“人民”二字,我们的法官、检察官、警察被称为人民法官、人民检察官、人民警察,这绝不是文字上的无谓增加和重复,而是要庄重地体现政法机关的人民属性。
(三)执法为民是政法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
长期以来,政法队伍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在关键时候靠得住的队伍。但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当前的政法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一些问题甚至相当突出。有的政法干警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特权思想严重,以管人者自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有的滥用执法权力,徇私枉法,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等等。许多执法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有的政法干警没有从思想上弄清“权从何来、为谁用权”,缺少群众观念,缺乏群众感情。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就必须在全体政法干警中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执法为民理念,用这一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统一执法指导思想,克服和纠正政法队伍中存在的种种不正确的执法观念和意识,确保政法工作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
二、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执法为民理念的深刻内涵
当前形势下,政法机关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要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一切为了人民
这是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内涵。一切为了人民,就是要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现实和实践意义包括:
立足本职,恪尽职守,严密防控打击违法犯罪,保证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民主权利不受侵犯。当前,我国仍处在刑事案件高发时期,一些地方抢劫、抢夺、盗窃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频发,社会治安形势严峻。一切为了人民,就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及时高效地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稳定。
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形势变化,及时把握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利益诉求。当前,就业再就业、收入分配不公、征地、拆迁、国有企业改制、劳资关系纠纷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热点和焦点,这些矛盾纠纷正在以案件的形式进入政法工作的范围。这些问题大多涉及工人、农民等多方利益,调处这些利益纠纷,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工人、农民等基本群众的根本利益,不能以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代价,满足少数企业、商人的不正当要求,以及少数地方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需要。
(二)走群众路线
政法机关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正确处理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强政法机关的专门机构建设,保障政法机关有能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应当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从政法工作的规律和需要出发,加强政法队伍的组织、机构建设,落实相应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保障,为政法工作提供良好的执法条件和环境;政法机关也要强化自身政治、业务素质建设,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提高政法工作的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专门机关的职能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政法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解决案多人少、警力不足的矛盾,解决一些地方破案难、取证难、追逃难、执行难等问题,都要注重从专群结合中找出路。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形势下,坚持专群结合,集中体现在强基固本,大力加强政法机关的基层基础工作上。当前,全国大力开展的“两所一庭”建设以及全国公安机关广泛开展的“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建设工程都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政法干警要善于走群众路线,学会做群众工作,特别是要学会做群体性事件等特殊状态下的群众工作。广大政法干警应当向任长霞、王书田、宋鱼水、曹发桂等同志学习,学习他们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学习他们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也许没有一本现成和统一的教科书,但这是全体政法干警,尤其是年轻政法干警的一门必修课。
(三)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崇高的奋斗目标。
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司法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生存权、发展权以及选举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利,这些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或产生争议,就可能以案件的形式进入司法领域,或者需要政法机关以其他方式加以处理。对此,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一定要更新观念,树立人权保护意识,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公平公正、及时高效处理有关案件和事件,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人权。
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也要切实尊重和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刑人员以及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政法机关被法律赋予了限制和剥夺人身自由、裁决财产归属等重要权力,这些权力能否正当行使,对于公民个人的利益和权利有着重大影响。在执法过程中对当事人的人权保障程度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和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此,政法机关既要认识到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是保护多数人权利的需要,又要在实施执法和管理过程中注意保护相对人的权利;既要认识到依法及时打击犯罪是对大多数人权利的保护,也要在刑事诉讼活动的各个环节严格依法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既要严格履行惩罚和改造罪犯的职责,又要有效保障罪犯的人权。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对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控告申诉权,特别是聘请律师的权利等诉讼权利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并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超期羁押、体罚虐待被羁押人员。广大政法干警要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在执法活动中切实做到尊重和保护人权,发挥政法机关对社会主义人权保障事业的推进和保障作用。
三、全面践行执法为民理念
执法为民最基本的要求是政法机关立足本职,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在当前形势下,政法机关全面践行执法为民理念,还要重点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就是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扎实勤奋地工作,实实在在地为人民谋利益,对人民群众最具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要给予最及时、最方便、最大程度的实现和满足。反映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和杜绝各种形式的乱作为、不作为现象,这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个现实问题。乱作为主要是一些政法机关和干警漠视案件的客观事实,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实体规定,滥用执法权力。不作为往往表现为不勤政敬业,工作缺乏热情,有警不出、有案不立、案件久拖不决等现象,这实质上是漠视人民群众的疾苦,对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不予理睬。乱作为和不作为都有悖于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全体政法干警要努力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极履行法定职责,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二)甘当公仆
政法干警作为人民公仆,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树立和强化服务意识,妥善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政法机关行使管理职责的根本目的是为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管理行为只是手段,而服务才是最终目的。对此,绝不能本末倒置。当然,也不能因倡导服务,就放松管理或不敢管理,对于越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利益、普遍利益的领域和事项,越是要严格管理、强化管理。
作为人民的公仆,政法干警应当具有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近些年来,全国政法队伍中涌现出了任长霞、王书田、宋鱼水、胡光明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广大政法干警要自觉以英模们为榜样,以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和高度的奉献、牺牲精神,从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甘当人民公仆,履行好政法工作的神圣职责。
(三)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
文明执法,就是要做到服务热情,多为群众提供便利,不给群众增加麻烦。在办理有关证照的窗口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完整、准确地告知群众相关的程序和手续,避免群众跑第二趟,不浪费群众的时间和成本。文明执法,要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法律的权威性和执法的严肃性并不意味着执法者必须态度生硬、举止粗暴。文明执法,还必须注意执法者的警容风纪。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印象和评价,往往来自对执法者本身的印象和评价。执法者举止文明,待人平和,仪容整洁,群众就会产生一种亲近感、信任感,每一位政法干警都应加强自身修养,既重视八小时以内的举止文明,也重视八小时以外的生活自律,真正树立起政法队伍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四)清正廉洁
践行执法为民理念,政法干警必须清正廉洁,确保权为民所用,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执法为民理念是确保政法干警清正廉洁的思想基础。只有坚定地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并在工作、生活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经受住金钱、权力、人情和各种利益的考验和诱惑,确保清正廉洁,使自己永远配得上人民法官、人民检察官和人民警察的光荣称号。
执法为民心得体会发言篇二
执法是指警察、法官、检察官等依照法律规定,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和制裁的过程。而为民执法则是指在执法的过程中,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注重保护人民的权益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实践中,我深入基层执法一线,深刻体会到了为民执法的重要性和可贵之处。本文将结合个人经验,谈谈自己对为民执法的心得体会。
首先,为民执法是警察工作的价值所在。作为警察,我们肩负着维护社会安宁、保障人民安全的使命和责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仅要执行各项法律法规,还要注重与人民的密切联系。只有将人民的需要和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为社会稳定尽职尽责。在实践中,我时刻牢记这一使命,全身心地投入到为民执法的工作中,努力做到让人民感受到公平、公正和公开。
其次,为民执法需注重公平正义。执法者应以公正的眼光对待每一起案件和每一名当事人,不偏不倚,严格依法办事。当我们面对各种案件和纷争时,要坚决做到公正处理,不容忍任何偏私、徇私的行为。我记得有一次接到报警电话,前往一处施工现场,发现有工人因为与雇主发生纠纷,而制止工作,干扰施工秩序。在了解情况后,我果断采取了调解措施,公正地对待双方,最终成功化解了纠纷,维护了双方的权益。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公平正义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性。
再次,为民执法需要激发内外动力。执法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其中的艰辛和困难不言而喻。为了做好为民执法的工作,我们需要激发内外动力来支撑自己。内动力包括要有对执法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要时刻提醒自己执法的意义和价值;外动力包括要发挥团队力量,与同事相互鼓励和学习;同时也要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和肯定。当我们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感谢时,内心会倍感满足和快乐,这将使我们更加坚定为民执法的信心和决心。
最后,为民执法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法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刑法、民法、经济法等方面的知识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在执法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案件和矛盾纠纷,需要我们有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和学习,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总之,为民执法是我们警察的职责和使命,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在实践中,我们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注重保护人民的权益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只有公平正义、积极进取的执法作风,才能获得人民的尊重和支持,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我将始终坚持为民执法的原则和宗旨,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职责,为社会稳定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执法为民心得体会发言篇三
司法执法是保障国家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执法过程中,要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深刻体会到司法执法为民的重要性,并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司法执法要以公正、公平为准则。在处理案件时,必须坚持依法公正、秉持清廉正直的原则。敢于执法、善于执法,绝不偏私、不徇私。只有依法判断,对每个案件、每个当事人进行公正、平等的处理,才能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其次,司法执法要倾听民意,维护社会稳定。在办案过程中,我们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与联系,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听取各方意见,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依法行政,修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此外,司法执法要以人为本,体现关爱与温暖。在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依法惩恶扬善,还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有时,一些当事人可能是无意违法,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并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困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司法为民、以民为本。
另外,司法执法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司法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做好司法执法工作。
最后,司法执法要倡导开放透明,重视舆论监督。在执法过程中,我们要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接受舆论监督,确保执法程序的公正公平,提高执法透明度。只有这样,司法执法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综上所述,司法执法为民是司法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法治社会的基石。只有坚守公正、以人为本、注重队伍建设和舆论监督,才能真正做到司法执法为民、服务民,让人民群众在司法中感受到公平、公正和温暖。我相信,在全体司法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司法执法水平,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的光荣职责。
执法为民心得体会发言篇四
根据市局《关于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人民满意单位和个人争创活动的实施意见》和执法执纪检查的通知,区局决定开展法律工作者办案质量检查,从6月25日开始至30日结束,由各所自查,其后由区局检查组到各所抽查。重点检查卷宗材料是否齐全,辩护或代理观点是否正确,办案过程是否尽职尽责,卷宗整理是否规范等,对办案质量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给予表扬。如汪声发律师,因法院同志反映此人办案认真负责,所内考虑奖励200元。对卷宗、材料不归档或虽归档但卷宗材料不齐全,工作责任心差,工作质量低劣的同志要给予批评,限期改正。通过质量检查这项工作,教育本所法律工作者钻研业务、敬业勤业,优质服务,争做人民满意的法律工作者。
执法为民理念学习心得篇三
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集实体、网络、话务三个平台于一体,自今年1月运行以来,已接待群众2903批次,其中涉诉涉访1292批次。杜家毫走进服务大厅、律师值班室、信访接待室,详细了解服务中心日常工作情况。他说,要把人民满不满意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积极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法治的阳光普照广大人民群众。
杜家毫还通过视频连线向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人员致以感谢和慰问,充分肯定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在建设法治湖南、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及普法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杜家毫说,全省司法行政机关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一环,要认真贯彻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把司法行政工作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谋划和推进,为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全面法律服务和坚强法律保障。要按照中央要求、结合湖南实际,大力推进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敢于突破,努力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提高司法行政管理水平。要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夯实硬件基础,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班子队伍,牢牢守住监管安全工作底线。要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加强律师队伍管理,教育、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法治湖南建设营造浓厚氛围。要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共同推进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与业务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司法行政工作,设身处地帮助广大干部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杜家毫在省国安厅调研时强调,全省国家安全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部署,绷紧国家安全这根弦,切实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坚定政治立场,履行神圣职责,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看了该文章的读者还看了:
执法为民心得体会发言篇五
执法为民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政法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
一、执法为民理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一)执法为民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
从根本上说,政法机关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是由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任何其他利益。政法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工具,其自身性质和宗旨必然符合党以及国家政权的性质和宗旨,并始终与之保持一致。所以,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是政法机关和所有政法工作的必然选择。
执法为民理念的提出,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政法工作上的直接反映和体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政法机关是党绝对领导下的国家政权机关,政法机关以及政法工作要落实和实现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就要坚持执法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政法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法机关践行党的执政为民理念,在一切工作中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宗旨、观念,被高度凝炼、总结和概括为“执法为民理念”。执法为民理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政法工作理论认识的新发展、新概括。它既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理念,也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我国政法工作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立场。
(二)执法为民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要求和体现
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法机关是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其权力同样来自人民、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明确我国的法院、检察院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检察官法、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的法院、检察院名称前面被冠以“人民”二字,我们的法官、检察官、警察被称为人民法官、人民检察官、人民警察,这绝不是文字上的无谓增加和重复,而是要庄重地体现政法机关的人民属性。
(三)执法为民是政法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
长期以来,政法队伍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在关键时候靠得住的队伍。但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当前的政法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一些问题甚至相当突出。有的政法干警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特权思想严重,以管人者自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有的滥用执法权力,徇私枉法,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等等。许多执法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有的政法干警没有从思想上弄清“权从何来、为谁用权”,缺少群众观念,缺乏群众感情。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就必须在全体政法干警中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执法为民理念,用这一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统一执法指导思想,克服和纠正政法队伍中存在的种种不正确的执法观念和意识,确保政法工作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
二、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执法为民理念的深刻内涵
当前形势下,政法机关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要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一切为了人民
这是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内涵。一切为了人民,就是要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现实和实践意义包括:
立足本职,恪尽职守,严密防控打击违法犯罪,保证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民主权利不受侵犯。当前,我国仍处在刑事案件高发时期,一些地方抢劫、抢夺、盗窃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频发,社会治安形势严峻。一切为了人民,就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及时高效地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稳定。
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形势变化,及时把握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利益诉求。当前,就业再就业、收入分配不公、征地、拆迁、国有企业改制、劳资关系纠纷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热点和焦点,这些矛盾纠纷正在以案件的形式进入政法工作的范围。这些问题大多涉及工人、农民等多方利益,调处这些利益纠纷,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工人、农民等基本群众的根本利益,不能以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代价,满足少数企业、商人的不正当要求,以及少数地方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需要。
(二)走群众路线
政法机关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正确处理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强政法机关的专门机构建设,保障政法机关有能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应当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从政法工作的规律和需要出发,加强政法队伍的组织、机构建设,落实相应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保障,为政法工作提供良好的执法条件和环境;政法机关也要强化自身政治、业务素质建设,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提高政法工作的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专门机关的职能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政法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解决案多人少、警力不足的矛盾,解决一些地方破案难、取证难、追逃难、执行难等问题,都要注重从专群结合中找出路。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形势下,坚持专群结合,集中体现在强基固本,大力加强政法机关的基层基础工作上。当前,全国大力开展的“两所一庭”建设以及全国公安机关广泛开展的“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建设工程都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政法干警要善于走群众路线,学会做群众工作,特别是要学会做群体性事件等特殊状态下的群众工作。广大政法干警应当向任长霞、王书田、宋鱼水、曹发桂等同志学习,学习他们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学习他们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也许没有一本现成和统一的教科书,但这是全体政法干警,尤其是年轻政法干警的一门必修课。
(三)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崇高的奋斗目标。
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司法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生存权、发展权以及选举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利,这些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或产生争议,就可能以案件的形式进入司法领域,或者需要政法机关以其他方式加以处理。对此,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一定要更新观念,树立人权保护意识,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公平公正、及时高效处理有关案件和事件,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人权。
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也要切实尊重和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刑人员以及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政法机关被法律赋予了限制和剥夺人身自由、裁决财产归属等重要权力,这些权力能否正当行使,对于公民个人的利益和权利有着重大影响。在执法过程中对当事人的人权保障程度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和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此,政法机关既要认识到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是保护多数人权利的需要,又要在实施执法和管理过程中注意保护相对人的权利;既要认识到依法及时打击犯罪是对大多数人权利的保护,也要在刑事诉讼活动的各个环节严格依法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既要严格履行惩罚和改造罪犯的职责,又要有效保障罪犯的人权。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对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控告申诉权,特别是聘请律师的权利等诉讼权利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并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超期羁押、体罚虐待被羁押人员。广大政法干警要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在执法活动中切实做到尊重和保护人权,发挥政法机关对社会主义人权保障事业的推进和保障作用。
三、全面践行执法为民理念
执法为民最基本的要求是政法机关立足本职,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在当前形势下,政法机关全面践行执法为民理念,还要重点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就是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扎实勤奋地工作,实实在在地为人民谋利益,对人民群众最具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要给予最及时、最方便、最大程度的实现和满足。反映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和杜绝各种形式的乱作为、不作为现象,这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个现实问题。乱作为主要是一些政法机关和干警漠视案件的客观事实,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实体规定,滥用执法权力。不作为往往表现为不勤政敬业,工作缺乏热情,有警不出、有案不立、案件久拖不决等现象,这实质上是漠视人民群众的疾苦,对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不予理睬。乱作为和不作为都有悖于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全体政法干警要努力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极履行法定职责,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二)甘当公仆
政法干警作为人民公仆,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树立和强化服务意识,妥善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政法机关行使管理职责的根本目的是为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管理行为只是手段,而服务才是最终目的。对此,绝不能本末倒置。当然,也不能因倡导服务,就放松管理或不敢管理,对于越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利益、普遍利益的领域和事项,越是要严格管理、强化管理。
作为人民的公仆,政法干警应当具有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近些年来,全国政法队伍中涌现出了任长霞、王书田、宋鱼水、胡光明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广大政法干警要自觉以英模们为榜样,以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和高度的奉献、牺牲精神,从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甘当人民公仆,履行好政法工作的神圣职责。
(三)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
文明执法,就是要做到服务热情,多为群众提供便利,不给群众增加麻烦。在办理有关证照的窗口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完整、准确地告知群众相关的程序和手续,避免群众跑第二趟,不浪费群众的时间和成本。文明执法,要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法律的权威性和执法的严肃性并不意味着执法者必须态度生硬、举止粗暴。文明执法,还必须注意执法者的警容风纪。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印象和评价,往往来自对执法者本身的印象和评价。执法者举止文明,待人平和,仪容整洁,群众就会产生一种亲近感、信任感,每一位政法干警都应加强自身修养,既重视八小时以内的举止文明,也重视八小时以外的生活自律,真正树立起政法队伍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四)清正廉洁
践行执法为民理念,政法干警必须清正廉洁,确保权为民所用,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执法为民理念是确保政法干警清正廉洁的思想基础。只有坚定地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并在工作、生活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经受住金钱、权力、人情和各种利益的考验和诱惑,确保清正廉洁,使自己永远配得上人民法官、人民检察官和人民警察的光荣称号。
执法为民心得体会发言篇六
执法为民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政法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
一、执法为民理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一)执法为民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
从根本上说,政法机关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是由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任何其他利益。政法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工具,其自身性质和宗旨必然符合党以及国家政权的性质和宗旨,并始终与之保持一致。所以,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是政法机关和所有政法工作的必然选择。
执法为民理念的提出,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政法工作上的直接反映和体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政法机关是党绝对领导下的国家政权机关,政法机关以及政法工作要落实和实现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就要坚持执法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政法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法机关践行党的执政为民理念,在一切工作中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宗旨、观念,被高度凝炼、总结和概括为“执法为民理念”。执法为民理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政法工作理论认识的新发展、新概括。它既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理念,也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我国政法工作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立场。
(二)执法为民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要求和体现
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法机关是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其权力同样来自人民、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明确我国的法院、检察院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检察官法、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的法院、检察院名称前面被冠以“人民”二字,我们的法官、检察官、警察被称为人民法官、人民检察官、人民警察,这绝不是文字上的无谓增加和重复,而是要庄重地体现政法机关的人民属性。
(三)执法为民是政法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
二、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执法为民理念的深刻内涵
当前形势下,政法机关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要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一切为了人民
这是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内涵。一切为了人民,就是要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现实和实践意义包括:
立足本职,恪尽职守,严密防控打击违法犯罪,保证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民主权利不受侵犯。当前,我国仍处在刑事案件高发时期,一些地方抢劫、抢夺、盗窃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频发,社会治安形势严峻。一切为了人民,就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及时高效地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稳定。
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形势变化,及时把握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利益诉求。当前,就业再就业、收入分配不公、征地、拆迁、国有企业改制、劳资关系纠纷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热点和焦点,这些矛盾纠纷正在以案件的形式进入政法工作的范围。这些问题大多涉及工人、农民等多方利益,调处这些利益纠纷,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工人、农民等基本群众的根本利益,不能以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代价,满足少数企业、商人的不正当要求,以及少数地方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需要。
(二)走群众路线
政法机关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正确处理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强政法机关的专门机构建设,保障政法机关有能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应当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从政法工作的规律和需要出发,加强政法队伍的组织、机构建设,落实相应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保障,为政法工作提供良好的执法条件和环境;政法机关也要强化自身政治、业务素质建设,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提高政法工作的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专门机关的职能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政法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解决案多人少、警力不足的矛盾,解决一些地方破案难、取证难、追逃难、执行难等问题,都要注重从专群结合中找出路。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形势下,坚持专群结合,集中体现在强基固本,大力加强政法机关的基层基础工作上。当前,全国大力开展的“两所一庭”建设以及全国公安机关广泛开展的“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建设工程都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政法干警要善于走群众路线,学会做群众工作,特别是要学会做群体性事件等特殊状态下的群众工作。广大政法干警应当向任长霞、王书田、宋鱼水、曹发桂等同志学习,学习他们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学习他们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也许没有一本现成和统一的教科书,但这是全体政法干警,尤其是年轻政法干警的一门必修课。
(三)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崇高的奋斗目标。
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司法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生存权、发展权以及选举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利,这些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或产生争议,就可能以案件的形式进入司法领域,或者需要政法机关以其他方式加以处理。对此,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一定要更新观念,树立人权保护意识,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公平公正、及时高效处理有关案件和事件,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人权。
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也要切实尊重和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刑人员以及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政法机关被法律赋予了限制和剥夺人身自由、裁决财产归属等重要权力,这些权力能否正当行使,对于公民个人的利益和权利有着重大影响。在执法过程中对当事人的人权保障程度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和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此,政法机关既要认识到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是保护多数人权利的需要,又要在实施执法和管理过程中注意保护相对人的权利;既要认识到依法及时打击犯罪是对大多数人权利的保护,也要在刑事诉讼活动的各个环节严格依法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既要严格履行惩罚和改造罪犯的职责,又要有效保障罪犯的人权。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对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控告申诉权,特别是聘请律师的权利等诉讼权利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并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超期羁押、体罚虐待被羁押人员。广大政法干警要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在执法活动中切实做到尊重和保护人权,发挥政法机关对社会主义人权保障事业的推进和保障作用。
三、全面践行执法为民理念
执法为民最基本的要求是政法机关立足本职,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在当前形势下,政法机关全面践行执法为民理念,还要重点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就是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扎实勤奋地工作,实实在在地为人民谋利益,对人民群众最具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要给予最及时、最方便、最大程度的实现和满足。反映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和杜绝各种形式的乱作为、不作为现象,这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个现实问题。乱作为主要是一些政法机关和干警漠视案件的客观事实,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实体规定,滥用执法权力。不作为往往表现为不勤政敬业,工作缺乏热情,有警不出、有案不立、案件久拖不决等现象,这实质上是漠视人民群众的疾苦,对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不予理睬。乱作为和不作为都有悖于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全体政法干警要努力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极履行法定职责,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二)甘当公仆
政法干警作为人民公仆,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树立和强化服务意识,妥善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政法机关行使管理职责的根本目的是为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管理行为只是手段,而服务才是最终目的。对此,绝不能本末倒置。当然,也不能因倡导服务,就放松管理或不敢管理,对于越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利益、普遍利益的领域和事项,越是要严格管理、强化管理。
作为人民的公仆,政法干警应当具有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近些年来,全国政法队伍中涌现出了任长霞、王书田、宋鱼水、胡光明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广大政法干警要自觉以英模们为榜样,以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和高度的奉献、牺牲精神,从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甘当人民公仆,履行好政法工作的神圣职责。
(三)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
文明执法,就是要做到服务热情,多为群众提供便利,不给群众增加麻烦。在办理有关证照的窗口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完整、准确地告知群众相关的程序和手续,避免群众跑第二趟,不浪费群众的时间和成本。文明执法,要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法律的权威性和执法的严肃性并不意味着执法者必须态度生硬、举止粗暴。文明执法,还必须注意执法者的警容风纪。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印象和评价,往往来自对执法者本身的印象和评价。执法者举止文明,待人平和,仪容整洁,群众就会产生一种亲近感、信任感,每一位政法干警都应加强自身修养,既重视八小时以内的举止文明,也重视八小时以外的生活自律,真正树立起政法队伍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四)清正廉洁
践行执法为民理念,政法干警必须清正廉洁,确保权为民所用,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执法为民理念是确保政法干警清正廉洁的思想基础。只有坚定地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并在工作、生活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经受住金钱、权力、人情和各种利益的考验和诱惑,确保清正廉洁,使自己永远配得上人民法官、人民检察官和人民警察的光荣称号。
下一页还有更多优秀精彩的执法为民理念心得体会
执法为民心得体会发言篇七
第一段:引言(200字)
国土执法是指国家依法对土地和国土资源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维护国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国土执法的根本宗旨。多年来,国土执法机构不断加强依法执法,为民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将探讨国土执法为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正面意义(200字)
国土执法为民的实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国土执法机构注重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意见反馈,在执法过程中充分考虑居民的利益和需求,提升了执法的公正性和效果。国土执法为民注重民生福祉,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平衡,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通过执法机构的引导和监督,人民群众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意识。
第三段:亟需改进(200字)
然而在实践中,国土执法为民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在国土执法过程中存在权力过大、监管不严的现象,导致了执法不公和滥用职权的问题。此外,一些执法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亟需提高,还有一些地方执法机构存在腐败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国土执法的公信力和效果, 国土执法机构需要加大改革力度,促进执法的规范化和公正化。
第四段:建议与措施(300字)
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土执法为民,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国土执法的重视,提高政策法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准入门槛,建立健全执法人员的惩罚制度,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此外,要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加大对地方执法机构的监督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最后,政府应积极倾听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提高执法的公信力。
第五段:总结(300字)
国土执法是维护国家治理和人民权益的重要工作。通过实施国土执法为民,可以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国土执法也面临一些严重的问题,如政府权力过大、执法人员素质低下和腐败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国土执法的关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倾听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只有建立健全的法治社会,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土执法为民的目标。
执法为民心得体会发言篇八
司法执法是国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制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而司法执法为民,则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原则。在我的这段司法执法工作中的体验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司法执法为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下将从公正、高效、便利、规范和可信五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司法执法为民的心得体会。
首先,公正是司法执法为民的基础。法律执法的公正与否,关系到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和对法律的遵从。在我的工作中,我时刻保持公正的立场,不以任何个人、团体的因素左右判断和决策。在处理案件时,我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和规定办事,将法律作为判断事实和确定责任的依据,全面客观地评估证据和事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只有在公正执法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社会公众的支持和认可,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法制建设。
其次,高效是司法执法为民的重要保证。高效执法意味着案件的快速审理和公正有效的判决结果。在我的工作中,我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司法资源投入、简化程序、强化协助、优化调度等,提高案件办理效率。我鼓励当事人和律师提供证据,确保充分、公正地审理案件。在实践中,我经常组织庭前调解,通过调解达成和解协议,提高案件处理效率,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高效执法能够有效减轻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升司法权威和公信力。
再次,便利是司法执法为民的必要要求。法律保护了人民的权益,司法机关应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提供便利。我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注重服务理念和态度。我经常听取、解答当事人的疑问和问题,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我注重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其提供公正、迅速、可靠的司法服务。在日常工作中,我推行网上立案、网上查询等电子化服务,方便公民依法维权和获取法律援助。司法执法为民,要保证人民享有平等的法律权益,实现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
然后,规范是司法执法为民的重要保障。规范执法是司法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方式。我在办案过程中严格遵循程序规定和执法标准,不违法、不越权、不滥用职权。我持证执业,接受过法律和职业道德的培训,确保自身的执法素质。在查办犯罪案件时,我严格按照法律规定采取相应的侦查措施,确保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执法不仅涉及到执法人员的职业操守和法律意识,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制建设。
最后,可信是司法执法为民的最终目标。法律在社会中的权威和作用,依赖于公众的信任和认可。我时刻保持诚信、透明的执法态度,接受监督和检查。我充分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密和保护相关信息。我的执法行为和判决结果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信赖,为社会营造了一个和谐、公正的司法环境。
总之,司法执法为民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也是国家稳定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我在司法执法工作中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公正、高效、便利、规范和可信的原则,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我深切体会到,司法执法为民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改进,我们才能做到更好地服务人民、为民众做出更加公正公平的判断和决策。
执法为民心得体会发言篇九
(一)“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是做好工作,继续前进的加油站。活动刚开始感觉到:“三个代表”学习教育刚刚过去,现在又要搞什么“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学习讨论整改活动,通过学习认识到:广大的年轻干部在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要想继续提高,发展前进,就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硬道理,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时代,是需要我们回顾走过的路,冷静思考,认真总结得与失的时候,“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就像一场及时雨,同时也像前进路上的加油站,使我进一步认清我们国家面临的复杂环境和险峻考验,我的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要求来指导搞好本职工作的重要一课。
应从以下三方面去努力: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作为一名人民的公仆,忠实履行职责,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就必须加强学习。不学习,政治上就不可能成熟。只有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光学政治,还要学业务,更需要政治强、业务精。今后一段时间要认真学习、以适应工作需要。
(二)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党章》也规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作好不好,关键看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体现了这个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虚心向群众学习,加强个人修养,要具有奉献精神,按照党员要求去做,不计较个人得失,真正坐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三)讲求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学习讨论活动对我们做好工作是很有意义的,我要将学习贯穿于今后的工作中,上述是自己的初步学习体会,今后还要反复阅读,深刻领会,联系实际,取得更大成效。提高工作能力,把工作做的更好。
自我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对自己标准不高,要求不严,理论学习、世界观的改造不够。
一是学习政治理论缺乏主动性,没有养成自觉习惯。平时的学习,都只是零碎地学,对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没有深刻的全面的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没有从岗位职责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而结合自身实际去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总认为工作任务多,没有时间,理论是上层的。参加学习只满足于看过或念完,有一种应付了事的思想,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被动参与学习。二是学习不系统、不全面,搞实用主义。没有把理论学习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结合起来。理论功底肤浅,理解上囫囵吞枣,运用上断章取义,由于学风不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得到很好的改造,工作中遇到矛盾和问题,不是自觉联系实际学习理论,从世界观上分析,找原因,而是从主观上去自我开脱,怨天尤人。
(二)创新进取意识不强,畏难情绪严重。对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方式按部就班,见子打子,有等靠要的思想,缺乏开拓创新意识。遇到问题,特别是一些棘手的问题,不是深入调查研究,寻求解决办法,而是用消极观望的办法去处理,有畏难情绪。
(三)宗旨意识不牢,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深入一线不够,作风不够扎实。多数时间呆在办公室早九晚五,按部就班,对深入全县社会方方面面调查了解社情民意,了解全县工作大局不够。服务媒体新闻单位不够到位,不够主动。
(四)自我要求不严格。认为只要不做违反大原则的事就行,公务接待超一点标,吃一包烟不算什么。只要接待好客人就行了。
工作上思想上得过且过,没有从高从严要求自己。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认真加强团结协作,履行工作职责。
(三)坚持求真务实,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正确的群众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抓实干,努力为民办好事实事,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执法为民心得体会发言篇十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而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管理者的辛勤付出和城市管理队伍的努力。作为一名城管队员,我深深感受到了城管为民执法的重要性和艰辛。在城管工作的点点滴滴中,我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对城管为民执法的心得体会。
首先,城管为民执法要立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城管队员作为执法者,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要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出一份力。在执法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理解城市居民对优美环境的向往和对社会秩序的需求,要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做到尽心尽责,全力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在维持社会秩序的同时,要正确处理与市民之间的关系,不能仅视民众为违法者,而应是他们所管辖的范畴内的居民,要让民众感受到城管执法的公平与公正。
其次,城管为民执法要提升自身素质和执法能力。城市管理的形势与挑战不断变化,城管队员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首先,我们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了解有关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和执法素养,做到科学文明执法。其次,我们要注重专业培训和技能练习,提高执法能力,更好地适应城市管理的需要。最后,我们要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提升,做到协作配合,高效执行任务。
再次,城管为民执法要尊重民众的权益和感受。城市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为了市民的安居乐业,为了创造更好的城市环境。城管队员在执法过程中,要尊重市民的合法权益和合理需求,尽量通过引导和劝导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产生不良后果。与市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我们要采取公正、理性、平和的态度,尽量做到视而不见,宽容求同,以化解危机,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最后,城管为民执法要注重宣传和引导。城市管理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执法行动,更要注重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形成文明、规范的行为习惯。城管队员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与市民面对面交流,宣传法律法规,解答市民的疑惑,传递正能量。通过有效的宣传和引导,让市民自觉遵守法律、规范行为,让城市管理更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城管为民执法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在执法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提升自身素质和执法能力,尊重民众的权益和感受,注重宣传和引导。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城市管理者的职责,为市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城管为民执法的理念。
执法为民心得体会发言篇十一
按照县纪委和组织部开展民主生活会的要求,我认真地系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等一系列党的文件及会议精神,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了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下面,根据会议要求,我结合自身实际,就“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情况进行发言,希望同志们认真提出批评意见。
一、学习体会
一是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涵义。作为一名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努力做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带头人。一是要着力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思想教育。首先要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理解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与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脉相承的关系。要视名利淡如水,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事业为重,不为家庭所累,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要有舍小家顾大家的思想,甘于牺牲奉献。要勤政廉政,不为安逸所累,尤其在“酒绿灯红”的诱惑下,一定要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切不可骄奢淫逸,丧失自己做人的尊严和人格。
二是要按照政策规定开展工作,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江泽民同志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问题。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自觉地深入群众,始终植根于群众之中,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衡量是否正确执行党的政策的标准。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而在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以权谋私,最容易失去民心的是腐化堕落,可见,干部要经受住各种考验,经得起人民的选择,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彻底治理,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的执政风清气顺廉洁公正,真正把执政为民思想落实到分析问题、谋划工作、制定决策的全过程,落实到关注民生、为民服务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真心体谅劳苦群众的艰辛,真心关怀爱护基层干部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不断为党和人民作出新的工作业绩。
三是要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切实做到执政为民。要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工作,才能在总体上把握住“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思想的落脚点。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要坚守执政为民理念,不辱使命,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善于集群众的智慧,制定合符实际、顺应民意的决策,切实把改善民生作为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关系的重点,健全维护群众权益的机制,对损害群众权益的人和事,要坚决查处决不迁就,真正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总之,干部坚持执政为民,就要诚心诚意为民办实事,尽心尽力为民解难事,坚持不懈为民做好事,努力做出令群众信服的业绩,真正做到仰不负党,俯不愧民,否则必将遭到党和人民的唾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宗旨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对工作检查和抓落实的力度不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不够,有时有畏难情绪;经常是处于奉命行事,落实任务,上级安排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不能做到想领导之未想,超前思考、提前预测、及时准备;谋领导之所谋,深入调研,提供资料、当好参谋。尤其是遇到工作多、时间紧、任务重时,往往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疲于应付。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创新性不够。
二是领导水平、领导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工作的协调和配合上达不到最佳效果;在协调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时,办法还不够多。
三、今后的工作重点
通过学习,自己如何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落实到实践中、落实到工作中、落实到群众中去,这是今后工作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我觉得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创新问题。一是要创新思维。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人为出发点来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依据。二是要及时更新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增长、丰富和提高。不断地把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从现有的知识结构中调整出去,把先进的知识理念付诸新的实践,冲破束缚,突破陈规,用适应于社会发展要求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三是要创新工作方法,提高领导能力。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提高全局观念,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视项目工作,为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2、顾全大局。坚持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应该遵循客观规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避免盲目和急躁情绪。要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顾全大局、统筹兼顾。
3、求真务实。坚持求真务实,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把握群众思想的脉搏,以群众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接受群众的监督,符合群众要求的就坚持,不符合的就加以完善,加以纠正。在想问题、办事情上坚持从实际出发,既积极进取,又量力而行,坚持办实事、求实效;坚持深入实际,察实情,讲实话,不虚报浮夸,不作表面文章。
4、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是为群众谋利益的一种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亲自动手,深入思考,真正的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在熟知民情,集中民智,体察民意,掌握全面、系统、可靠的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群众利益要求不断变化这一特点,认真了解基层的热点难点问题。立足于基层群众新的要求,着眼于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各方面需要,把握住他们的意愿,使自己的工作不仅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更要得到群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