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见闻日记(实用1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见闻日记篇一
我是回永康老家过大年的。永康过大年有很多习俗,谢年、吃团圆饭、上山拜祖先是其中的三个习俗,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谢年了。
大堂上,摆放着一张四四方方的八仙桌,一个完完整整的猪头,猪嘴里叼着猪尾巴,一只鸡,一条鱼,四样水果:柚子、桔子、苹果、桂圆,两盘糖果,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还有一个擦得亮晶晶的酒壶,四个小酒杯。
奶奶家谢年,总是要选一个吉时。时辰一到,脸儿笑得象一朵菊花的奶奶点上蜡烛和灯笼,再点上一束香,香烟发出淡淡的香味来,似乎在叫大家:谢年了。
爷爷大声叫大家来,堂姐从楼上下来了,我和堂哥跑了过来,大家都围在爷爷奶奶身旁。
奶奶手上挂着一个灯笼,掌心里握着一束香,非常真诚地拜谢天地,感谢老天爷一年来的照顾,请求老天爷来年都健康发财,小孩子学习进步,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奶奶说完后分给大家三根香,让大家拜拜,说说下一年的希望。
爷爷兴奋地说:“大家说说看。”
“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年年好!”堂姐、堂哥和我一起说。
然后,我们把香还给奶奶,就上楼看放火炮,“放火炮了!”爸爸把火炮点着,火炮啪啦啪啦的响着,在火炮声中,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
春节见闻日记篇二
九峰公园位于美丽的九峰山下,是台州有名的县级公园。它青山绿水,古木参天,花红柳绿,景色宜人。我春节假日陪路桥来的表弟重游九峰公园。让我感觉好久没来的九峰公园和以前是大大的不同了。
我们从九峰公园新建的西大门入园,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块巨石,上面雕刻着“九峰公园”四个大红字。偌大的广场上游人如织,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不同的面庞,不同的口音,相同的是每个人都带着节日的喜悦。广场上挂满了一盏盏的红灯笼,给节目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
我们往前走,远远地就看见了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春节期间,崭新亮相。据说这是前清时期“石氏宗祠”和徽派建筑群。是我区民营企业耗巨资从安徽整体拆除搬移过来的。古建筑群里包括:古祠堂、官宅、阁楼、绣楼等飞檐抖拱,雕梁画栋,可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品,不少人看后都赞美不止。
我们接着来到了儿童乐园,我发现儿童乐园里新增了许多的游乐设施,有流星锺、飓风飞椅、太空漫步和欢乐岛等。我和表弟先去玩新建的“流星锺”。当我们坐上去不久,它就摆动起来。开始是慢慢有节奏地摆动,像婴儿的摇篮,舒服极了,但稍过片刻,摆动的幅度就开始大起来了,时而腾空而起,时而突然下降,我的心随着摆动幅度的大小也跟着起伏不定,既感到刺激又有些害怕,我表弟害怕得干脆紧闭眼睛,好不容易停下来了,我俩从上面下来,感觉腿有点发软。接下去我们还玩了碰碰车、激流勇进,由于人太多,排队太长了,而且时间也不早了,于是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九峰公园。
美丽的九峰公园,它的变化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啊!
春节见闻日记篇三
除夕的夜幕渐渐降临了,大地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漆黑的天空中跳出了几颗小星星,它们像顽皮的小孩子一样,再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正在贪婪地观看着人们合家团圆的热闹场面。今天是除夕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灯火辉煌。
我吃完年夜饭,正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突然,天空中响起了炸雷一般的响声,嘭!嘭!嘭!每一家接二连三的放起了烟火!我赶忙停下手中的筷子,冲出饭厅和爸爸跑到楼上观赏起烟火来!
欣赏完别人的烟花后,我自己又开始放家里的烟花了!首先我点燃了一个“蘑古力”,只见“蘑古力”里发出了强烈的火花!颜色五彩缤纷,像喷泉一样,时高时矮,时亮时暗!火花从“天”而降,像无数条珍珠挂在天空!落下时像天上的银河一样!闪闪发光!然后,我又点燃了一个“开心果”,只见“开心果”在地上狂转,然后又飞起来,在天上转,有趣极了。
春节见闻日记篇四
“过年了!过年了!”大街上喜气洋洋,热闹非凡。鞭炮噼里啪啦的'响起,使春节又增添了几分生气,孩子们都换上了新衣服,红艳艳的,好看极了!我们唱歌,跳舞,心中有了几分喜悦。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想自己又长大了一岁,所以我想干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抓耳挠腮的想了半天,忽然眼前一亮——不如我帮妈妈带弟弟吧!这看似简单,但带一个一岁多的小孩儿,可是有几分挑战的。我信心十足,相信这一件事我一定能做成。
我开始带弟弟了!因为我和弟弟在平常玩的都很融洽,所以一开始他并没有为难我。玩了一会,妈妈说弟弟要喝水了,给他灌了一瓶水,我抱着弟弟喂他喝水,可是他好像想自己喝,于是我就把水瓶给他。可谁知,他把水瓶里的水撒的哪里都是。我拿着拖把跟着他。过了一会儿,我把音乐打开,和弟弟一起跳舞,我们俩转转圈,摆摆手,玩的特别快活。
这一天过去了,我累得腰酸背疼,上床就睡。我不知道妈妈天天是怎么带弟弟的,我终于体会到了妈妈的艰辛,我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要帮着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相信这是我在一年中干的最有意义的事之一。
这是我过的最有意义的新年!
春节见闻日记篇五
我最喜欢过新年了,因为能拿压岁钱,与家人团聚。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我们小孩子就会穿着新衣跟着亲戚,踏上回故乡的路程 ,到老家后,我们就和街坊邻居打招呼,并热情的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
往后,弟弟就经常去找朋友放炮,一两盒炮还不够他放两个小时的;有路过的亲戚朋友也常到家中串门,聊几句话;爷爷每天早上一大早便去买年货了。
俗话说:二十七杀鸡——吉利。
爷爷,奶奶便把自家的鸡抓出来,在一阵嘈杂后,鸡一只只惨死在刀下。爷爷奶奶把鸡毛拔了,把不能吃的掏了。把鸡洗干净,放在院里。
又几天,爷爷奶奶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但做出了好吃的:炸鸡块,炸鱼块,炸豆腐,炸麻叶;包包子,有方正的菜包,圆圆的豆包,还有三角的红糖包;虽然很忙,爷爷还是找时间陪我炸宝宝乐,它是 玉米大米炸成的小长条,吃起来很好吃,我很喜欢宝宝乐。
除夕到了,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也该领压岁钱了,还要给在爷爷奶奶磕头,这才可以拿到压岁钱。而在别人那很容易就拿到了,拜个年几十就拿到了。这天晚上要守岁,给自己作福。可守岁时间太 长,爷爷便拿一锅火锅,让我们边吃边看春晚。以前我一般十一点就睡了,可今年我等到了两点才睡。大街上的灯笼也亮了一宿。
大年初一的光景和除夕截然不同:路上没一个人,大家都去给杨再兴烧纸去了,而路上商店门窗紧闭,路上全是爆竹纸。
我们到了那里,已是人山人海,庙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我们每年都会给杨再兴烧纸,并许下愿望,再磕三个头。然后就开始逛庙会了;可以爬山;买红头绳;还可以把硬币贴在石碑上掉不下来 ,很神奇。
大年初二,要走娘家,女婿,女儿,孩子都要去,并带上吃的喝的。大家谈谈话,吃过饺子,便回家了。
元宵上市,大家早早吃过元宵,大家便不约而同的聚集在看烟花的地方,半个小时后,大家便都匆匆的回家了。
正月十九了,春节结束了,我也要上课了。
春节见闻日记篇六
每年过年,爸爸妈妈都要带着我去爷爷奶奶家过年,今年也是如此。我心里偷偷地想,又可以得到压岁钱啦!这次我又要赚翻啦!除夕那天,我们一大早就来到了爷爷奶奶家。我一下车,倩倩姐姐和瑶瑶妹妹就拉着我去玩。我盼望着晚上早点来到,因为我最喜欢放烟花!
我们高高兴兴玩了一天,晚上终于来了!我和倩倩姐姐瑶瑶妹妹不约而同跑出家门,来到大门口,或许有人已经等不及了,天上到处是银花闪闪,五彩缤纷。我们不时发出“哇……哇……”感叹的声音,真是太美了!大家纷纷拿出带来的烟火,有航天飞机、有魔仙棒、还有陀螺等好多好玩的。我们也迫不及待开始放。我第一个抢着拿出我最喜欢的'“航天飞机”和大家分享。
为了保险,我们将它插在田野上,我多想去自己点放,可以是不敢也不会,倩倩姐姐说:“我来!”她那起打火机,点着火,轻轻地点着了导火线,飞快地跑向我们,不一会,“航天飞机”“嗖”的一声飞了出去,还冒着五颜六色的烟花,我们开心地又拍手又欢呼。接下来,我们来放了好多好多漂亮的烟花,真开心啊!
不知不觉快11点了!妈妈叫我应该休息了,明天还要去拜年呢!我意犹未尽,但是面对妈妈的发号施令,我只能乖乖的去睡觉了。我想,明天我还要继续放烟花!过年真快乐啊!
春节见闻日记篇七
大年出四,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天气暖洋洋的,柳枝由硬变软,由黄变绿,流露出一丝春天的气息。我们一家人去夫子庙观灯。
夫子庙的灯会早在明代初期已有了观灯这个习俗,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距当时的史书记载:明太祖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的元宵节,朱元璋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盏,相传为一代盛事。“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房,雕柱画栏,绮窗丝障,十里珠帘……直到今天,秦淮河畔夫子庙一带,仍然有元宵灯市的习惯。现在的.夫子庙的灯市灯会是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特别是元宵节那天晚上去夫子庙观灯的人会多达几十万。
荷花灯也很引人注目,含苞待放的“荷花”上趴着一只惟妙惟肖的“小青蛙”,仿佛在荷花上睡觉呢。
游玩夫子庙,让我过了快乐一天!
春节见闻日记篇八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一天里,不管是任何一个人,都得回家团圆,一起吃年夜饭。
在今年的除夕之夜,我想:我要以一个崭新的面孔来迎接春节,迎接20xx年的到来。当我正在总结20xx年,展望20xx年时,一阵阵“噼哩啪啦”的鞭炮声把我的思路中断了。过了一会儿,空气中仍旧有着淡淡的.烟火气息。我猜测到,在这个时候应该是家家户户团圆、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吧!
过了许久我们吃完了年夜饭,去放烟花喽!
春节见闻日记篇九
今年,终于可以回家乡过年了,我的`心情就像刚出生小鸟一般的心情,不过最让我伤心的事是:老爷爷死了!回到家,让我看到的是青的草,清的水,还有许多小朋友在玩,可开心了。在一家农民家传来了一股让人陶醉的香味,我进去一看是一束花,我真是百闻不厌啊!过了几天,该回去了,颜氏回去之前有个风俗习惯谁死了就把他的照片放在前面,大家跪着祭拜他,然后去山上,颜氏全部都出动了,在山上我一共摔了两下还是坚持爬到了山上,现在想起来,真是有点后怕。
春节见闻日记篇十
“过年了。过年了。”大街上喜气洋洋,热闹非凡。鞭炮噼里啪啦的响起,使春节又增添了几分生气,孩子们都换上了新衣服,红艳艳的,好看极了。我们唱歌,跳舞,心中有了几分喜悦。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想自己又长大了一岁,所以我想干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抓耳挠腮的想了半天,忽然眼前一亮——不如我帮妈妈带弟弟吧。这看似简单,但带一个一岁多的小孩儿,可是有几分挑战的。我信心十足,相信这一件事我一定能做成。
我开始带弟弟了。因为我和弟弟在平常玩的都很融洽,所以一开始他并没有为难我。玩了一会,妈妈说弟弟要喝水了,给他灌了一瓶水,我抱着弟弟喂他喝水,可是他好像想自己喝,于是我就把水瓶给他。可谁知,他把水瓶里的水撒的哪里都是。我拿着拖把跟着他。过了一会儿,我把音乐打开,和弟弟一起跳舞,我们俩转转圈,摆摆手,玩的特别快活。
这一天过去了,我累得腰酸背疼,上床就睡。我不知道妈妈天天是怎么带弟弟的,我终于体会到了妈妈的艰辛,我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要帮着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相信这是我在一年中干的最有意义的事之一。
这是我过的最有意义的新年。
春节见闻日记篇十一
春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了,而贴对联又对春节尤为重要,所以,贴对联是重中之重,就有了下面的故事。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忙,我家自然也不例外了。母亲在紧紧张张的忙活,而我和父亲一起去贴对联,我发现对联和春联中有大学问呢,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把意思弄反了呀,我又不懂,拿了一些就贴,把“牲畜满圈”贴到了床头,把“身体健康”贴到了门外;把“出门见喜”贴到了猪圈上……我贴完了。父亲一看笑了:“啊呀!不对吧!”。然后父亲和我一起又把它们都贴对了。
一会跑出来玩的时候,看见门上贴着“水水山山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的春联。我看着对联,望着红红的.灯笼,感觉到周围有许多年的味道呢,出来玩的每个小朋友都喜气洋洋的!
哇!春节真快乐!
春节见闻日记篇十二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之中。
腊月二十九,春节到了!爆竹声不断,门上已经贴好了对联。人们穿上新衣,向亲朋好友送上一年美好的祝福。
这个晚上,人们还要做年菜,吃年糕呢。我们家也不例外,妈妈和奶奶做了一大桌子的菜,有遍体金黄的鸡,有香味十足的鱼虾,还有许多美味佳肴,让我看得口水直流。等大家都到齐了,我们开开心 心地聚在一起吃起年夜饭。
天黑了,我和姐姐、表弟到空地上放烟花。烟花的品种真多啊,有砂炮、金丝雨、电光花等。我和姐姐一人拿一盒砂炮,互相扔了起来,那一声声噼噼啪啪的声响,好听极了。接着我又拿金丝雨,插在 花盆中,点燃导火线,一股烟冒了出来,接着,天空就变得五彩斑斓,美丽极了。
我最开心的时候,那就是爷爷奶奶给我压岁钱的时间。我们向老人拜年,恭祝他们长命百岁,身体健康。爷爷奶奶给我们一人一个大红包。我们开心极了。
零点的钟声敲响那一刻,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鼠年。这就是我们最开心的节日——春节。
春节见闻日记篇十三
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春节里大家要走亲访友、相互祝贺新年里能取得好的成绩,年三十(大年夜)一家人坐下来吃团圆饭,在北方还有吃饺子的习俗,爷爷、奶奶是山东人,他们包的饺子好吃极了!
小年夜那天我打电话给奶奶,告诉她年三十的中午我们要吃猪肉芹菜饺子,而且还要奶奶教我包饺子,奶奶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奶奶家。哇!奶奶已经准备好了面粉、猪肉、芹菜。开始吧!奶奶一边做一边对我说:“包饺子先要和面,和好面后还要不停的揉面,揉面的目的是要使面粉有劲头,揉好后还要将面放在盆里醒面,醒面的目的是让面更有柔性,醒面需要有一段时间,这短时间可以做饺子馅,芹菜先要用水烫过,切碎后和肉和在一起,加上菜油、食盐、味精和黄酒等等,还要用筷子不停的搅拌,直到闻到香味就可以了”。我依照奶奶的指令一会儿加水,一会儿撒面,一会儿倒油、一会儿放盐,忙得不亦乐乎。说话间,我和奶奶已经做好了馅、醒好了面,这时我看见奶奶的额头上已经微微地出汗了。
包饺子开始了!奶奶切了一块醒好的面,将它搓成油条一样,然后用刀切,切一次转动一下“油条”再切一下,如此反复,切下来的小面团像粽子糖一样,这叫“玑子”;接下来用擀面杖将玑子擀成饺子皮,饺子皮要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圆形,这样包成的饺子皮儿厚薄均匀。我看着奶奶拿起一个饺子皮、挑了些馅,将饺子皮一兜,用手一捏,一个元宝似的饺子就好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也包起了饺子,但是,我包的饺子不是包不起来,就是扁扁的像大饼一样,我急得汗都出来了,“不要急,不要急,慢慢来,多包几个就好了”,在奶奶的鼓励和安慰下,我终于包成了我的第一个饺子!漂亮极了,像元宝一样!我们把包好的饺子放在用高粱杆做的“篦子”上,而且是从里往外放,一圈一圈的,奶奶说这象征着团圆。饺子终于做好了!一高兴,脸上不知什么时候抹上了面粉,成了一个京剧脸,爷爷、奶奶笑得都合不拢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