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来陕西心得体会 听陕西司法大讲堂讲座心得体会(模板10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来陕西心得体会篇一
在过去70多天的疫情防控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国各地众多的“90后”无惧生死、不计报酬地冲锋在前,挑起重担、扛起大梁充当生力军,把理想抱负践行在抗击疫情一波波最硬核的操作中,并得以拔节成长。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长成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成为国家的骄傲和希望。
曾几何时,90后们被贴上了“过于自我”“闲适自由”“我行我素”等诸多标签。他们出生在一个物质条件相对优渥的年代,在一个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国度里长大:耍帅卖萌、喜欢安逸、追求舒适和潮流、消费名牌……成长,有时很漫长,有时又在瞬间。当疫情来袭,他们毅然挺身而出,披甲上阵。“我们已经长大了,该我们挺身而出了”“我们虽然年轻,但我们可以让国家放心!”“我年轻,我先顶上!”这些平实、质朴的话语,蕴含着撼人心魄的力量。95后女孩甘如意骑行4天3夜,辗转300公里返岗投身抗疫一线;马背青年突击队打通牧区防疫最后一公里,挨家挨户开展防疫宣传;病毒有多危险,医护人员最清楚。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双脚颤抖依然前行。一名护士长抱着一位支援湖北医生哭着说:“我把这些姑娘交给你,如果不把姑娘们安全带回来,我饶不了你!”在白衣战士心底里,“逆行是医者初心的召唤”,推动着他们逆流而上的,是学医时治病救人的殷殷初心和责任担当。口罩和护目镜挡不住微笑,“比星星还亮”的眼神向患者传递着温暖信心与力量。他们用行动证明:虽然在顺境中成长,但一样能在逆行的担当中破茧成蝶、淬炼成钢,一样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穿上白大褂和防护服,他们是掌握了医护技术、同死神搏斗的白衣天使,同时他们也是知人冷暖的“小可爱”“开心果”。既有勇往直前、征程万里的拼劲,也有大胆创新、率性可爱的蓬勃朝气:甘肃陇南青年养殖户――“山村鸡司令”尚育康用4000只鸡摆出医生形象致敬医护;有的在防护服上任性涂鸦:画上了与病毒掰手腕的自己、拎着医药箱的“小猪佩奇”,说:“给大家带来欢乐也是一种战斗力”。安徽支援湖北的女护士杨奕制作并自唱《勇气》,为自己和队友加油鼓劲。有护士竟让“国家分配一个男朋友”“等疫情结束后相约去看中超”;有的在“战袍”上画上了惟妙惟肖的香奈儿和路易威登品牌标识,有的在帽子上写上“周黑鸭”“热干面”。这种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表现,折射出的是他们坚毅昂扬的独特气质,向病患、医者和公众传递的是彻底祛除疫魔的必胜信念。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集体印记。较之于上上几代人,90后们看上去似乎少了些朴素、少了些传统,更追求和注重个性的张扬、生活的质量和舒适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成了颓废的一代”,更不意味着他们缺了情怀、没了责任、失了担当,恰恰是其内心丰富与强大的表现。关键时刻,他们有主见、有智慧、不盲从,“玩得酷”且“靠得住”;他们坦言:最重要的不是“几零后”,而是“努力后”“奋斗后”。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驰援湖北护士李嘉茵说:“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独立、担当、感恩、包容,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经此一疫,我们更加坚信:不管是疫情防控,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一代一定是披坚执锐、攻城拔寨的先锋力量!
来陕西心得体会篇二
陕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镇,一直深受大众的关注。最近我有幸到陕西旅游,深度了解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此次旅行让我收获了很多,一些体验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心中,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体验和感受。
第二段:历史文化遗产的探索
在陕西游览了一些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兵马俑、华清宫、大雁塔等,其中每一处都列举了历史的印记,让人无比震撼。尤其是兵马俑,它们的实际规模高于想象中的巨大,呈阵列排列,生动地展现出了古代的战争形态,而这些都是两千多年前的杰作,令人惊叹不已。
第三段:美食文化的品味
陕西的美食文化琳琅满目,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除了当地的特产美食,如肉丝面、羊肉泡馍、凉皮等,还有像兰州拉面、麻辣烫等地的美食特色,让人的味蕾玩得尽兴。这里的餐厅也各有特色,有大排档、有传统的院落,有现代化的餐馆,无论哪种类型的美食和场所,总带给人另一种美妙的享受。
第四段:民俗文化的认识
在陕西,我也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当地民俗文化的一些知识,比如说赶集这一传统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有民间乐器的伴随,还有各种各样的食物、服装,呈现出了别样的风情。“十二道锅庄”传统演出更是让我深入了解了陕西戏曲的历史文化。
第五段:总结
在陕西之行中,我认识到了历史文化的面额,细心品尝了这里的美食,也领略了当地的民俗文化风情。这些体验不仅让我真正感受到了陕西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充分领会到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这座城市将继续让我留恋,也希望更多的人走进这里,去发现这里美丽的历史足迹和文化底蕴。
来陕西心得体会篇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探索建立和完善干部工作机制,对于推进和深化新一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管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陕西省委提出的干部三项机制——激励机制、容错机制、能上能下机制,正是在新常态下提振信心的一剂良药,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了精气神。
“激励、容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的建立,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的重要举措,目的就是要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引导各级自觉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保持追赶超越的精气神。“三项机制”是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激励机制是前提,容错机制是保障,能上能下机制是根本,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激励机制让干部做事有奔头。干部不仅仅需要鞭策、压力、监督和约束,还需要激发起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力。当前,部分干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为官不为”作风,建立激励机制就是为了让干部前有吸引力、上有动力、后有推力、自身有动力,从而提振干部士气,使其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作为。容错机制让干部做事无后顾之忧。在如今在“大众创新”的大环境下,顶层设计要创新,基层工作也要创新,干部更要创新,而在创新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失误,建立容错机制,就是为了让干部们轻装上阵,能够更好的创新和改革。容错机制,既是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激励。对于那些不敢担责、不愿担责、不想干事、不会干事的干部,该下的还是下。对于那些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从大局出发,为老百姓谋利益,并且按照党纪国法来办事,出现失误可以包容。这样干部才能无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能上能下机制让干部做事有热情。能上能下机制实际上是激励机制的一种具体补充,是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的有效举措。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建立,让“有为”者“有位”,“不为”者“失位”,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着力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制度环境和政治生态。
通过“激励、容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的建立,把干部选准用好,尤其是基层干部,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人员少、事情多、责任大,精力容易分散。三项机制的建立解决了年轻干部不敢、不愿去基层和基层干部流不动、不愿留、不安心的问题。通过靠制度来规范和保证,从而推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有担当的干部队伍。
来陕西心得体会篇四
陕西日报是陕西省的一份主流报纸,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对陕西日报的学习和阅读,我对新闻报道、社会热点、政务信息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陕西日报的心得体会。
首先,陕西日报在新闻报道方面非常注重准确性和客观公正。无论是国内新闻、国际新闻,还是本地新闻,陕西日报都力求提供完整的信息和客观的观点。在读报的过程中,我发现陕西日报的新闻报道往往围绕事实展开,没有添加个人立场或主观判断,这让我对新闻报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作为读者,我相信陕西日报的报道是可信的,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了解社会动态和实时资讯。
其次,陕西日报紧跟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社会民生。无论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环保治理、社会保障政策,还是城市改革和发展,陕西日报都保持了高度的关注度。通过阅读陕西日报,我了解到许多社会问题的相关信息和处理措施。同时,这样的报道也促使我思考社会的发展和个人在其中的责任,激励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第三,陕西日报致力于传递政务信息和政策解读。政务信息对普通民众来说往往是难以直接获取的,而陕西日报作为一份主流媒体,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政务信息和政策解读的机会。通过对陕西日报的阅读,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省政府工作的内容,这让我更加了解了省政府的决策思路和工作重点。同时,对于一些政策和文件的解读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政府的意图和目标。
第四,陕西日报重视文化传承和宣传。在陕西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传承和弘扬是非常重要的。陕西日报每天都有文化板块,介绍陕西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阅读,我对陕西的文化传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骄傲和自豪。陕西日报通过宣传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陕西的独特魅力,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最后,作为一份主流报纸,陕西日报在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谣言、假新闻等不实信息非常普遍,而陕西日报通过深入的调查和权威的报道,对一些社会事件进行了及时的纠错和辟谣,帮助人们识别真伪,理性看待事情。同时,陕西日报也积极报道社会中的不正之风,揭露一些不法行为,媒体监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总的来说,通过对陕西日报的阅读和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它在新闻报道、社会热点、政务信息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陕西日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向读者传递真实的信息,引导读者理性看待社会动态和问题。同时,陕西日报也在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一名读者,我会继续关注陕西日报,不断学习和进步,为自己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来陕西心得体会篇五
陕西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去过的朋友都说不虚此行。我也有幸能够亲身体验陕西的魅力,这次旅行让我收获颇丰。在这里,我感受到了陕西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多彩的文化,也领悟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下面,我将从历史文化、美食、民俗风情、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方面,为大家分享我的陕西之旅心得体会。
第一段: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古都,西安有着众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景点。兵马俑博物馆是必去之地,站在陶俑面前,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代战争的无声呐喊。大雁塔是另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它展示了古代佛教文化的瑰宝,使人沉醉其中。而古城墙则见证了古代城市的繁荣与辉煌。除了西安,榆林的龙门石窟、延安的革命纪念地、宝鸡的青铜器博物馆等都是历史爱好者不可错过的地方。陕西的历史文化不仅仅是古代的遗迹,还可以通过各种博物馆、艺术展览和传统表演来感受。
第二段:美食的享受
陕西以其独特的美食而闻名。无论是肉夹馍、油泼面、擀面皮、腊汁肉夹馍还是臊子面、凉皮等等,都堪称陕西的特色小吃。这些美食多以面食为主,口感丰富,味道独特。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还不可错过当地特色的美酒,尤其是陕北地区的黄酒。此外,陕西还有许多特色的传统菜肴,如羊肉泡馍、凉菜拼盘、焖子等等,每一道菜都体现了陕西的独特饮食文化。
第三段:浓厚的民俗风情
陕西地区富有丰富的民俗风情,尤其是秦川地区的民俗文化最为鲜明。陕西的民歌、舞蹈、传统工艺等形式多样,往往能够体现出陕西人民淳朴、勤劳、热情好客的性格。在一些小村落里,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民俗表演,如腰鼓舞、秧歌、陕北民歌等。而在节日里,陕西人民会进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如花灯会、庙会等,让游客们领略到了别样的陕西民俗文化。
第四段:壮丽的自然风光
陕西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秦岭山脉横贯全境,山峦连绵,峡谷深邃,水面平静,给人一种宁静与壮美之感。华山、黄帝陵、女儿村、五台山等自然景点,都让人流连忘返。此外,陕西还有一些独特的自然奇观,如黄河壶口瀑布、凤凰台、华山瀑布,每一个都是大自然的馈赠,令人叹为观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旅程,让我更加珍惜和尊重自然环境。
第五段: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
除了自然风光,陕西还有许多人文景观值得一游。西安的钟楼、鼓楼、小雁塔等,展示了陕西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之美。而渭南的富平县则为古代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杰出贡献,这里的汉阳陵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帝陵,被誉为“地下宫殿”。此外,汉中的楼观台、山阳桥、黄文炳故居等也是陕西的人文景观之一。这些人文景观独具特色,既有历史遗迹的震撼,也有当代文化的表达,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陕西的过去与现在。
通过这次陕西之旅,我对这个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陕西的历史文化、美食、民俗风情、自然风光以及人文景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个独特的地方。我相信,陕西的魅力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索,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来陕西心得体会篇六
北道德乡政府——程龙
通过这次“三项机制”的学习,让我的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净化,让我对自己的不足也进行了分析查找,从而为自己以后学习与提高的道路指明了方向。坚定理想信念,谨记共产党员圣神使命:因为有了理想信念,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争取中国自由独立和民族解放前赴后继,不屈不挠,抛头颅洒热血;因为有了理想信念,多少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富强艰苦奋斗,努力探索。为一名乡镇工作人员要拥有良好、健康、积极的思想,高尚的道德素养和对工作的热情。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要想抓住机遇,发展地方经济,我们的思想作风改变刻不容缓。当前,要解决风气不正、工作纪律涣散、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质量不高、开拓创新不够等问题。
建立干部激励、容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是解决干部不作为的关键密钥。当前,既需要从政策的配套上不断全面深化改革,完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也要激发广大干部积极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造宽松的用权履职环境是干部干事创业的基本保证。建立干部激励、容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不是为了保护干部的不作为,而是为干部干事创业创造宽松环境而作出的有效探索。建立干部激励、容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首先是用制度激发干部追赶超越的精气神。对于敢于作为,勇于担责,在追赶超越中作出贡献的干部,强化激励机制的正向作用,最大限度地保护和调动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又敢作为、锐意进取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建立合理容错机制,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为、锐意进取的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当前,建立容错机制的核心就是认真落实中央“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对于公私分明、出于公心,缺乏经验、探索先行,无主观故意的过失,要在守牢安全稳定、纪律规矩、作风廉洁等底线的基础上,组织上鼓励探索,宽容失误,客观准确评价衡量干部,营造宽容出于公心出现决策和执行失误的干部的从政环境。第三,“能上能下”,既是激励也是约束机制。当前,要及时把那些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把有工作激情、有为民情怀、敢于追赶超越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监督好,是对敢于担当、勇于干事创业、廉洁自律干部的最大激励。同时,要对那些“庸懒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各级领导干部,坚决进行组织调整。“能上”,有利于弘扬敢做敢当的正气,既是肯定,也是激励;“能下”,有利于警示那些混日子的干部,既是纠偏,也是约束。“三项机制”的出台是提振党政干部信心的一剂良方,是针对出现的干部庸政懒政的现象,这样的‘三管齐下’治懒奖勤机制一旦落实,将让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职务不能靠‘保’、日子不能靠混,也让众多清正廉洁、愿干事能干事的干部看到希望,卸下思想包袱、勇谋善为,敢啃‘硬骨头’,让干事创业的领导干部真正敢作敢为,有所作为。然而这些机制还必须要落实下去,否则纵有千条万条,不去落实就是‘白条’,只有正真落实,才能实现“三项机制”的自我价值,从而真正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干事创业环境。
来陕西心得体会篇七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调研时,特地来到陕北考察了杨家沟革命旧址。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为党和人民军队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革命胜利作出了极大贡献。进入和平时期,我们要永远铭记老区的革命传统和历史经验,汲取红色资源中的精神“营养。读懂杨家沟发生的故事,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之题,康续红色血脉,在新时代争先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争光添彩。
从政治上看问题,答好把握政治大局的“判断题。74年前,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在此召开“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同志用政治的眼光纵览全局,在此写就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向全党发出“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的伟大号召。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醒全党同志“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
用政治眼光分析复杂形势,答好把握政治大局的“判断题,就是要提高政治判断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主动提高理论水平,坚持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培固政治品格,坚定政治操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要从全局的眼光看问题、从政治的高度想问题,提高明辨行为是非,真正做到忠诚使命、不忘初心。从斗争中谋胜利,答好永远敢于斗争的“问答题。从杨家沟东渡黄河到西柏坡,从解放东北到解放全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面对斗争,中国共产党人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不敢二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面对新时代新的具有历史特点的斗争,我们要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姿态,要拿出“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魄力。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在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上锻炼胆魄、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要敢于同一切不正之风作斗争,对一切不良习气说不;要敢于同自己做斗争,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剖析自我存在的种种问题,加以改正,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在斗争中谋求胜利,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
从言行中树形象,答好改进全党作风的“选择题。“十二月会议”召开次日,恰逢毛泽东同志寿诞,但他严词拒绝“祝寿活动”的请求,始终心怀老区人民衣食冷暖。“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救亡图存的时刻,党员中有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在和平建设时期,有改革创新的模范、扶贫攻坚的模范、为民服务的模范中国共产党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年轻干部肩负党和人民伟大事业发展的新重托、新使命,必须牢记总书记年轻干部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的嘱托,让好传统好作风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扬光大,去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9月22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林武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言近旨远,特别是关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能源低碳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指示要求,充分彰显了党的领袖对“两个大局”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贯要求,是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科学指导,为我们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提供了路径指引,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核心要义,一体抓好贯彻落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三晋大地落地落实。
会议强调,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切实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解放思想抓转型,以更强担当推进高质量发展。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把提高能效作为能耗“双控”的主攻目标,持续调整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传统产业内涵式发展,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有效支撑转型的现代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培育强劲动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山西贡献。要改革创新再深化,以更优环境激发动力活力。对标先进地区经验,探索创新区域协同联动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完善生态环保市场化机制,推行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要抓实抓细“111”“1331”“136”工程,落实好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团队建设支持政策,抓好省校合作,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持续培优创新生态,打造政策洼地、人才高地。要再接再厉保落实,以更大力度统筹各项工作任务。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强化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战略战术结合,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持续抓好重大工作谋划、经济运行调度,深入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近日,通过参加委机关组织的“关于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专题教育”集中学习培训,以及围绕三个专题进行的研讨交流,我个人收获颇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彰显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担当,鼓舞、激励着全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更多力量。结合我个人的工作实际,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同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对国内经济冲击严重、外部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的一年。在此情形之下,总书记来陕考察指导工作是对陕西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总书记对家乡人民的重视,尤其是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防控中来陕考察更体现了对三秦父老的厚爱。总书记来陕增强了三秦父老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取得“战疫”最后胜利的坚强信心。总书记来陕考察期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考察内容广,指导、指示工作具体细微,均是涉及最切近的民生问题。总书记先后深入秦岭了解自然生态,走访陕南贫困县调研脱贫攻坚,关心复工复产等,体现了总书记始终关心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关心家乡父老生产生活以及陕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民生是人民的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最牵挂的就是老百姓,尤其是秦岭贫困山区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这体现了新时代领袖诠释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和执政理念,这次考察是对陕西父老乡亲和陕西工作的打气与鼓励。
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做好陕西新时代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注入了强大动力。总书记对陕西工作明确提出的“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和“五项要求”,指明了陕西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指导陕西新时代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总书记在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时强调,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这是总书记对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视,对我们监督执纪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为陕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注入了强大的战斗力,同时也是在告诫我们,纪检监察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不折不扣地学习贯彻好总书记关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论述,努力实现我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长期作为一项政治工作摆在我们工作履职的首位,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精神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从榆林实际出发,坚决有力、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好总书记的各项治国理政方针政策。
一是贯彻执行好总书记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治国理念。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来陕考察足迹以及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仍然将人民幸福福祉放在重要位置。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要高度重视,认真研判,依纪依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案件查办优劣的评判标准。
二是贯彻执行好总书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2020年面临疫情后的复工复产,又是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总书记来陕考察关心家乡经济发展并做重要指示。作为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纪检卫士,我们要结合榆林实际,聚焦重点领域,扎实开展好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和土地开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为推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做站好纪检监察岗。
三是贯彻执行好总书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总书记先后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就是经济”,尤其是对秦岭北麓违建别墅的拆除,彰显了总书记致力生态环境建设的领袖魄力和责任担当,秦岭违建别墅查处重塑了陕西的政治生态。今后工作中,我们应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纪违法案件,对涉及污染环境、毁林开荒等破坏生态环境涉嫌违纪违法的案件要严肃查处、公开曝光,以强有力的执纪问责维护榆林生态环境建设。
四是贯彻执行好总书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理念。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教训,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贯彻落实中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形式主义、官僚问题严肃查处。同时,要时刻以赵正永、冯新柱、权王军、胡传祥、胡志强等贪腐案为反面教材提醒自己,始终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纪法,努力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以实际行动证明纪检人的使命和担当,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
通过这两天的集中学习研讨,我个人获益匪浅,进一步坚定了政治定力,增强了为民情怀,感觉使命在身,唯有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我将把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长期任务,用扎实学习推动工作高质量落实,做一名忠诚为名、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将加大延链、补链、强链力度,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生产市场上有需要的产品,同时进一步做好新能源和煤化工的耦合,利用好清洁能源,降低传统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投入科研力量,做好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先松表示。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西安图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章羽倍感振奋。“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服务,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煤炭使用有序减量替代,促进能源结构转型。”章羽说,“作为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我们将积极发挥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作出科技贡献。”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90后”员工李鑫雨表示:“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动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为企业智能化转型贡献力量。”
在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了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西沟村探索黄土丘陵沟壑区综合治理情况介绍,肯定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总书记指出,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梯田层层盘山头,金秋果香飘满沟。”作为促进水土保持的先行者,如今的高西沟人吃上了“生态饭”,青山环绕中,小米、苹果等产业红火起来,乡村生态游也逐渐兴旺。
“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让我们60多年的坚守更有价值。”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说,“牢记总书记嘱托,一任接着一任干,我们会坚定走下去。”
“七一勋章”获得者、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光银说:“我一辈子就干了治沙造林这一件事。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接下来我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治沙造林与乡村振兴进一步融合起来,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宝鸡市千阳县是陕西优质苹果产区之一。2012年以来,当地依靠新技术、新品种,打出了千阳苹果品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现在,我们不光种苹果,还培育苹果树苗。依靠出售苗木,不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在千阳县长期驻村提供技术指导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李丙智表示。
在米脂县城东南的杨家沟革命旧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
“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西安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卫国表示,“我们将进一步通过思想政治课等渠道,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
在中共绥德地委旧址,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旧址布局和部分复原场景,参观有关专题展陈。总书记指出,回顾这段厚重的革命历史,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有着重大教育意义。
“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展馆墙上的照片字迹醒目。“总书记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我要更加认真学习研究地方史,讲好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展馆讲解员马航说。
“党员干部要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答好民生实事必答题。”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党委书记杨琦说,“我们要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优化产业项目管理,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让照金革命老区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在绥德实验中学,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走进教室、操场,观看同学们书法练习和体育锻炼,同大家亲切交流。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真正把过重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下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让全校师生深受教育。”绥德实验中学校长王军宁说,“我们要坚定传承红色基因,将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贯穿于教育教学中,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我们一定牢记习爷爷的话,珍惜上学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的同时加强体育锻炼,锤炼意志,成长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绥德实验中学八年级8班学生马子涵说。
正在榆林市子洲县第一小学支教的陕西省特级教师安瑛说:“我们将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将提升教师教材处理、作业设计的能力,实现作业减量提质、课堂教学高效。”
20xx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可以说是十九大前非常重要的一次高层会议。
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是各级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基层的同志也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自觉拥戴核心,坚定维护核心,绝对服从核心,始终紧跟核心,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结合学习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观看电视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等专题片,谈三点个人感受。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将改革进行到底,就要彻底革除“官本位”思想。
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深刻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必须限度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紧紧围绕便民、利民、惠民进行体制机制改革设计和具体落实,彻底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时代行政管控过严过细的状况,全面革除“官本位”思想,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党、服务型政府机关,坚决落实该放的放,该管的管。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调整和优化供给结构,注重从宏观上进行监管和调控。要以服务人民为本位,深入开展各项改革试点,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将改革进行到底,就要努力革除不实作风。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实的作风只会让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也会让人民群众对改革失去应有的耐心和信心。但改革就意味着对既得利益的改变,有些地方出于地方保护主义,改革没有迈出实质步伐。我们党要继续加大巡查力度,严查不实作风行为,通过强有力手段促进工作作风持续好转,为推动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们党要继续加大反腐力度,坚决严厉打击腐败行为,为改革的深入推进保驾护航。
三是以人民为中心将改革进行到底,就要紧紧围绕全局狠抓落实。
“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在认识论上要有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要学会统筹兼顾,在具体工作中要学会‘十指弹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改革是一个时代的命题,也是人民群众共同的责任和使命。要围绕全局,狠抓落实,确保在改革的浪潮中始终保持步调一致,确保改革的各项目标和措施精准到位。在工作中,我们坚持重心下移,紧紧围绕省委及市县委扶贫攻坚的大局,积极参与,向社会公开干部结对帮扶情况,带动干部参与精准帮扶,为我县脱贫攻坚,建设殷实美丽和谐新**贡献力量。
“一切事物的趋于完善,都是来自适当的改革。”我们国家今天取得的成绩和辉煌,正是过去近4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坚信我们党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高高举起改革大旗,限度凝聚社会共识、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信心勇气,汇聚改革合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4月20日至23日来陕考察工作,他先后深入商洛、安康、西安等地,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情况,看望了广大干部群众。总书记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人来说,要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根据工作实际谈以下几个方面心得体会:
习总书记在西交大考察时强调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西迁精神被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更是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抛却个人利益和享受的精神信仰,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为基础,艰苦奋斗,务实实干,不断探索,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态度去发扬西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习近平总书记对秦岭保护曾作出多次批示指示,其考察陕西的第一站仍然是视察生态保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保护之重视程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此前在浙江考察时,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方式是发展路径选择,建设美丽中国是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的新生态自然观;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新经济发展观;体现了环境就是民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的新民生政绩观。作为一名城市管理者,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要基调,协调、管理、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
在总书记在对脱贫攻坚、复工复产工作部署时强调,增强主动意识,服务要突出具体和准确,注重着眼重点、难点。一是要把握重点。如分析城市发展布局,布局合不合理,强在哪儿,弱在哪儿,预警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在哪,布局调整方向是否准确,能够给各级政府决策部门一个非常明了的信息。二是强化反映问题导向。做好精准服务,不但要及时反映新常态成绩,更要全面反映新常态问题,紧紧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不放,在问题的症结点和关键点上做文章、出实招。三是调研分析要有深度。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深入挖掘数据背后隐含的重大社会问题,认真研究分析数据所隐藏的社会含义,透过现象揭示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四是要积极推进宣传倡导。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媒介手段,不断改进信息发布方式,增加公众关心的城市建设进度,增强发布时效,主动向社会公开变动情况。加强舆情监测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公众有关诉求,不断拉近与公众的距离。
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我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勤于学,责于身,躬于行。
来陕西心得体会篇八
陕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省份,拥有着众多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在我前往陕西旅游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从而对陕西有了一些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第一段:历史的韵味沁人心脾
陕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我有幸参观了世界著名的秦始皇帝陵兵马俑,这是一座规模庞大、制作精良的古代陪葬坟墓,在当地人心目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壮观的兵马俑形象让人叹为观止,告诉了我秦朝的辉煌历史和当时社会的高度发达。
第二段:艺术的天堂醉人心扉
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艺术中心,陕西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精品。在西安的大雁塔前,我欣赏到了美轮美奂的木雕艺术品,这些雕刻栩栩如生的造型令人叹为观止。还有西安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展示了陕西省的历史文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青铜器展区,展示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丰富内涵。
第三段:风景的秀美震撼心灵
陕西的自然景观也是让人称赞不已。我曾在华山上亲身体验了“天梯登山”之旅,欣赏到了宏伟的陕西自然风光,那悬崖峭壁、云雾缭绕的景象让我屏住呼吸。此外,我还参观了华山光雕,在山上晚上漫步,看到白天看不到的美景,美丽而壮观。
第四段:民俗的多样令人喜悦
陕西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多样,令人喜爱。在陕北的山村里,我看到了当地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他们坚守着古老的民俗传统,并且逐渐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还有在陕西举行的一系列民俗活动,如皮影戏表演、腰鼓舞蹈、唢呐演奏等,这些活动让我感受到了陕西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第五段:人文的温暖回荡心间
在陕西旅行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热情好客的陕西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让我感受到了陕西的人文魅力。无论是在旅游景点还是在陌生的街头巷尾,陕西人都会热情地为我提供帮助,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陕西人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深深热爱着自己的家乡,并且将陕西独特的文化特色传承和发扬光大。
总结:
陕西的历史文化、艺术、自然景观、民俗和人文魅力共同构成了这个省份丰富多样的风貌。在我的旅行中,我融入了陕西的民风民俗,欣赏了陕西的山川美景,感受到了陕西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温暖。这次旅行让我对陕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也加深了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来陕西心得体会篇九
清廉是一种道德品质,代表着高尚的行为准则和高度的职业道德要求。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有幸居住在陕西这个清廉的地方。在这里,廉政文化深入人心,反腐倡廉也成为社会共识。在生活的点滴中,我不断感受到清廉陕西给我带来的正能量和启示。
首先,陕西作为“红色之乡”,崇尚清廉正气是传统美德。陕西有着丰富的革命历史,孕育了众多不畏强权、不屈服于腐败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崇高精神与清廉价值观交相辉映,成为陕西绵延统一全省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这些伟大人物的事迹和精神传承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陕西人,激发他们真诚、廉洁的品格。
其次,陕西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反腐倡廉机制。廉政文化建设体系不断健全,并且得到广泛实施。清廉陕西通过严格的党风廉政建设,构建了反腐倡廉的全方位网络。披露权力运行,加强监督制约;推动制度创新,扎实进行压缩和制度化的“小官贪赃”工作;并通过加强领导干部教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些措施将禁腐与廉洁有机结合,形成严密的法网。
再次,陕西的廉洁政府为公民提供了一个廉洁的环境。作为权力机关的廉政环境在陕西得到重视。陕西政府相应出台一系列措施,提升公职人员的廉政素质,确保公务员廉洁从政。同时,陕西重视建设政府的廉政文化和廉洁机关,通过加大对公职人员廉政教育的力度,推进机关纪检监察建设,加大对腐败分子的惩罚力度。这些举措使陕西的政府更加廉明,推动了陕西社会的整体进步。
最后,清廉陕西给我个人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清廉陕西的环境下,我明白了做一个诚信守信的人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学生,我从小就受到校园廉洁文化的影响,了解到道德和品质的重要性。陕西廉洁政治的氛围加深了我对诚信的理解和实践,我知道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崇尚清廉的社会中,做到法律意识、道德意识的自觉遵守,为社会作出贡献。
总之,清廉陕西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陕西人奉行的价值追求。高度推崇正直、诚实、公正、廉洁的品质,陕西在党风廉政建设的引领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反腐倡廉机制。这种机制不仅体现在政府和公职人员身上,更是融入到每个陕西人的骨子里。清廉陕西让我深刻认识到清洁社会和正直人的美好价值,坚定我做一个诚信守信、养成良好品质的决心。我相信,清廉陕西的风气不仅会延续,而且会日臻完善,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流。
来陕西心得体会篇十
20xx年的夏秋之际,我怀着一颗对历史的崇高敬畏之心,兴致勃勃的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心中颇有些感触,愿讲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的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她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生前的遗愿建设的。该馆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之日正式对外开放。它的建筑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布局成轴线对称,主从有序;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它把唐代的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370万余件。
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可谓是馆藏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品位之高、价值之广泛。例如: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有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两千多件汉、北朝、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陶、釉陶和唐三彩等),以及汉、唐银器,唐墓壁画(四百多幅,画面面积一千多平方米)等。可堪称是陕西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象征。
在详细参观了上述诸多馆藏历史展览物件后,我就在思索:三秦大地是我们中华民族生息、繁衍,是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而陕西西安自古就是帝王之都所在,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都曾于此建都立国称帝,以号令天下。
可以说,陕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正是这种文化的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其中三大古国文明皆有中断,唯有我中华文明未曾中断,一直绵延至今。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教授曾说:后人对中华文化遗产,应抱以敬畏之心,赞颂之意,骄傲之情,欣赏之趣,而行守护之职,关爱之意,学习之心,弘扬之责。
是啊!作为炎黄子孙,特别是陕西人,且又是一名历史的学习与钻研者。我觉得,我们这些当世的后辈子孙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这一历史使命和责任。我由衷的希望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切身实际的感触一下悠久渊源的中华文明史和民族文化气息。极力呼吁广大社会青少年朋友能够以身作则,行使“弘扬中华之文化,传承民族之精神,立中华之美德”的光荣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