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案I(专业16篇)
教案的编制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案的反思与调整是编写教案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应该及时对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和改进。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这些教案范例,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第二单元教案I篇一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理解诗的主题,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积累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二、三。
三、教学用时:1课时。
四、课型:讲读课。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儿歌《秋叶飘飘》课文《秋天》让学生谈对秋叶和秋天给人的联想。(秋叶多彩:美丽愉悦、欢快明朗;草木枯黄摇落:暗淡伤感;硕果累累:丰收喜悦)素有“小杜”之称的唐代诗人杜牧也对秋天情有独钟,让我们随杜牧一起顺着山路而上,走进深秋的山林。
学生齐读诗文。
(二)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杜牧。
杜牧(8~8),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岁中进士。晚唐一位著名诗人,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在文学方面,他主张“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以豪迈俊爽,拗峭清丽独树一格。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提,称为“小李杜”。
2、《助学》的预习积累。
(三)学习诗作:
一读:识秋物,赏美景。
解题:山行,你认为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
1、作者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听读时在诗中画出)。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霜叶。
2、这么多的景物中,最吸引作者的是什么?
霜叶。
3、作者喜欢枫叶的原因是什么?(用诗中句子回答)。
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车驻足。
和二月花相比,让我们感受到红叶红得鲜艳、红得旺盛、红得有生命力;让我们从秋天的叶子中感受到的是生机勃勃,甚至比春天的花更觉生命力旺盛,丝毫看不出要走进冬天、走进衰败的痕迹。
(和二月的红花对比)。
二读:品名句,悟情理。
7、深入挖掘:(对比引导)。
枫叶红于二月花。
霜叶红于二月花。
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经霜不凋,遇寒更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8、小结。
至此,杜牧笔下的.红叶内涵更丰富了:经过风霜洗礼这后,枫叶更显其红艳和勃勃生命力。诗人激赏的正是枫叶的这种独特的品格。美不美,主要中不在于是否有天生的丽质,更在于能否经受后天的磨炼。这样,这句诗不仅景中有情,而且景中寓理。这一切的精彩,就缘于作者从司空见惯的事物身上,用凝练的语句表达出自己特殊的心灵感悟的,超越常规的立意。
学生回答之后师作结:
好文章,不仅要表现写作对象的特点,而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写出表现自己在那一时、那一地特殊感悟的话语,才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构建超越常规的立意,才可以使我们的文章真正的亮起来。反之,光有一些约定俗成套话,文章是没有个性的,缺乏生命力的。
现在就让我们们穿越时空,和杜牧进行心灵上的对话,用现代优美的文字,解读他留给我们的意境:
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经过风霜洗礼的枫叶呀,红得生机勃勃,红得娇艳浓烈,尽显生命本色。
10、理解文章表达情理。
作者要表达的情理完全得到彰显,你体会到了吗?
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理:后天的磨炼可以让生命彰显美丽本色。(对生命的感悟,把枫叶经霜喻理)。
再读:嚼字词,参妙意。
11、学生再读诗作,师作总述过渡:
前两句写景,全是远景,诗人只是作客观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引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而后一句写景,是近景,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写出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秋天的独特感受,成就了诗的个性化立意。
12、细节推敲。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诗作中炼字的高妙。
(1)“枫林晚”与“枫林美”的区别。(《助学》)。
(2)“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不同。(参看《教学用书》)。
提示:引导学生去说,切不可直接讲明。
13、小结:让学生用现代汉语描述诗的内容。(见《新教案》)。
14、学生背默全诗,教师点评指津。
(四)比较阅读。
《渔家傲》是范仲淹镇守西北边疆时写下的。它描写了边塞的萧瑟风光和艰苦生活,表现了将士久戍思乡与功业未成、欲归不得的矛盾和痛苦。上片以写景为主,着重刻画塞下秋来荒凉雄壮的景象,景中寓情。“塞下”句总写边塞秋天风景之“异”,“异”字统领并笼罩全篇。下片以抒情为主,又以景渲染情。
《苏幕遮》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写旅思乡愁。上片写游子在途中登楼望远所见景象,下片抒写怀远思乡情怀,层层展开,婉转缠绵。
同是由秋天景象引发的感思,《山行》的情调是热爱赞美生机勃勃,而范仲淹这两首词的基本情调却都是“悲”。但两词又有区别,《渔家傲》是“悲壮”,《苏幕遮》是“悲凉”“悲清”。
六、课堂练习:《助学》学习测评部分题目。
七、课堂小结:让学生谈本节课学习收获感悟启发。
八、布置作业:完成《助学》学习测评中余下题目。
第二单元教案I篇二
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6、7题,“拓展与实践”,“评价反思”等。
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理解这些体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2、熟练地针对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导入。
1、提问,引导学生讨论:
(3)小结,板书关系.
2、基本练习:
通过上述两题的比较,让学生理解底面积相等、高相等与底面直径相等高相等之间的区别。
3、公式推导的深化理解。
(2)学生交流发言。
(3)教师引导:回忆推导过程,有什么收获?
二、实践应用。
1、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的合理搭配。
2、先实际测量,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
分小组测量并计算。
(1)每组先出示一个茶杯,量出有关的数据,算出茶杯的容积。
(2)给每组提供一个土豆,利用刚才的茶杯让学生想办法测量出土豆的体积。
3、解决问题。
讨论解决第6题。
根据学生的解答教师质疑:
题目中所用的方法是不是用的硬纸板最少?
学生交流。
讨论解决第7题。
评议、交流。
4、完成探索与实践。
探讨、交流。
三、小结。
你有何收获?评价反思。
学生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整理与练习。
第二单元教案I篇三
教材第24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及第25页练习六1-3题。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系统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引导学生得出: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要求每分钟完成8-10题。
5、完成练习六第1题,夺红旗比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6、完成练习六第2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运用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掌握得数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的特点。
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在有梯度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老师的鼓励下,运用想加算减法,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二单元教案I篇四
课本第24、25、26页整理和复习。
1、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2、通过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和方法的归纳,以及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掌握方法,并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难点:能按照解题的一般步骤,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课堂设计。
师:在前面的第二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整理。
1.口算复习。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算式,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9=13-6=15-7=16-8=。
11-7=17-9=15-6=13-9=。
11-9=12-6=13-5=14-7=。
18-9=15-8=11-3=12-4=。
2.知识整理,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师:这些都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如果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排列,你会怎么排?跟你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汇报。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晶晶同学是如何整理的?
(1)师:横着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横着看,被减数相同,减数依次少1。
预设2:横着看,后面一道算式都比前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后面一道算式比前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生:因为被减数不变,减数依次少1,减的越少,剩下的也就越多,所以差反而多1。
(2)师:竖着看,你能发现什么?
预设1:竖着看,每一列的减数相同。
预设2:竖着看,每一列的被减数依次多1。
预设3:竖着看,下面一道算式都比上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下面一道算式比上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小结:因为被减数的个位依次多1,减数不变,差也依次多1。
(3)师:斜着观察呢?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规律?
小结:斜着观察,每一斜行算式的差相同。
预设1:被减数和减数都不相同,差相同。
预设2:被减数和减数都依次多1,差不变。
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通过自己整理20以内所有的退位减法算式,对这36道算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还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了这么多算式排列的规律,太棒了!
(4)巩固练习:
师:看着这张表,指出任意一道算式,你能很快的说出得数吗?谁能说出差是3的算式?差是4的呢?把差是9的算式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3.解决问题:第24页第2题。
师:小林的老师见我们班同学那么能干,她有问题要考考大家,接不接受挑战?
师:认真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小丽得了12朵,小林得了9朵。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
师:小林得了9朵花,这个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解决“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这个问题,与小东得了几朵有关系吗?
师:“小东得了几朵”这个信息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所以是一个多余信息。
师: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告诉你的同桌你打算怎么列算式?
12-9=3(朵)。
师:算式中的12、9、3分别表示什么?
生:12表示小丽得了12朵花,9表示小丽和小林得的同样多的一部分,3表示小丽比小林多得的一部分。
师: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同桌互相提问并解答。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女同学认真思考,男同学积极回答,都挺棒的,下面我们男女同学进行个比赛好不好!
第一轮1.夺红旗。
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第二轮2.想一想,算一算:
(1)桃子比西瓜多几个?
(2)西瓜比桃子少几个?
独立完成,集体对改。
小结:求“桃子比西瓜多几个?”或“西瓜比桃子少几个?”这两个问题都是从桃子的个数中减去和西瓜同样多的部分,求剩下的部分(也就是多或少的数量),所以都用减法计算,因为求的同一部分,所以算式都是12-7=5(个)。
第三轮3.跳绳比赛。
(1)小明比小丽多跳了几下?
(2)小玉比小明少跳了几下?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
师小结: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审题,看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有用信息,排除多余信息。解答之后要注意及时检查。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那些收获?
第二单元教案I篇五
学习目标:
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经历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的过程,明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从观察的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
学习过程:
一、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1.观察图形,理解题意。
题中的物体是由4个小正方体拼摆成的,前后共两行,前面一行有3个小正方体,后面一行有1个小正方体。通过观察,辨认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小华从什么位置看到的。
2.摆正方体,观察图形。
学生用学具照着书上图形操作,从不同方向观察,并且连线。
3.交流看法。
学生做完题以后,老师指名说说为什么这么连线。
4.教师根据书上图形,分析做题方法。
二、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
1.分析第一个图形。
照着书上图形摆小正方体,分别画出从上面、从左面、从前面看到的图形。
2、分析第二个图形。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到的正方形,忽略距离的远近,拉在同一个平面上。
3.分析第三个图形。
总结。
规律:从同一位置观察由相同个数的小正方体拼摆成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三、巩固练习。
1.摆一摆,看一看。
从左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图形相同,从前面看到的图形不同。
2.易错题分析。
让学生摆一摆,看一看。从左面和从前面看到的图形相同,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与左面、前面不同。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第二单元教案I篇六
1、复习三十三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及要求会写的四十九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好感情。
3、积累词汇和格言警句,自主识字。
4、复习反义词。
5、完成课后练习。
5、复习口语交际和写话,能安慰别人,赞美自己的家,并能正确欣赏、。
1、复习三十三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及要求会写的四十九个字。
2、复习反义词。
3、完成课后练习。
4、复习口语交际和写话,能安慰别人,赞美自己的家,并能正确欣赏、。
小黑板、生字词卡。
一、复习生字。
1、字音。
平舌音:祖、所、座、紫。
翘舌音:城、尚、战、转、衬、川。
前鼻音:战、缓、轮、冉、建、然、转、衬、川。
后鼻音:茫、城、尚、攻、涌、仰、屏。
三拼音节:缓、假、阶、所、建、转、座、川。
2、易错的字:海、志、赶、式、代、登、像、般、歌、飘。
二、积累词语:
1、读一读,比一比。
2、读一读,想一想。
(1)长城就像一条巨龙。
(2)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
3、读一读,记一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三、朗读、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听写。
2、写一写,读一读。
前——()古——()。
危——()黑——()。
深——()多——()。
3、组词。
升()怀()观()。
什()坏()现()。
4、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长城就像一条巨龙。
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
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
5、想一想,说一说。
(1)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你看到了悬挂的五星红旗?
(2)在别人不开心的时候你怎样安慰他?
6、写话。
我爱——。
第二单元教案I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读懂《山行》,用自身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古诗激趣。
1、同学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二、揭题。
学习《山行》。
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
2、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杜牧(唐)同学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
(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
(同学发现交流,在结合同学质疑,解读古诗词鱼。)。
3、句子的理解:
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
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c、因为留恋这枫林黄昏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
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
4、同学用自身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
(自身说、同桌说、指名说)。
5、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6、介绍古诗。
(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7、交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
8、美读古诗。
形式多样,体会情感。
三、作业。
第二单元教案I篇八
《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清新俊逸的小诗,诗歌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热爱之情。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述,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让我们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到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教学中,我将在以诵读为重点的基础上,利用媒体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让他们在情境中发挥想像,引导孩子登寒山,仰望白云,欣赏火红的枫林,真切感受自然之美,激发热爱生活之情,去感受自然的美,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二、设计理念。
古诗学习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务必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以及多元认识是本节课的出发点。其二,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贵在积累,让学生掌握一些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能在课外迁移运用,在更广泛的学习天地中,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是对学生潜力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透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潜力。
3、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潜力。
四、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潜力。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师:是呀,到了深秋,满山遍野,五颜六色,你们想不想看看这样的景色?(出示秋景图让生欣赏。)。
师:你们感觉怎样样?师:这么美的景色,若是让画家看到了他会怎样做?让诗人看到了——对,唐代就有一位叫杜牧的著名诗人,他在山中行走的时候,被那深秋美景所吸引,触景生情,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诗——山行。这节课,我就和大家一齐来学这首诗。板书:山行(杜牧)。
(二)初读,感知诗意。
师:那么你们平时是怎样学古诗的?(由学生的方法自然过渡)那就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读这首诗。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生自由朗读。)。
同桌互读。检查字音。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评价,校正“斜”的读音。
(三)再读,质疑解疑。
师:默读全诗,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是怎样明白的?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呢?请你圈一圈,画一画。(学生默读,思考,圈画。)。
师:同学们读书真仔细,此刻请你告诉我,你都读懂了什么?是怎样明白的?(生自由汇报,师相机调控。)。
那么谁有不理解的字词,说一说。
(生说出不理解的字词,简单的大家说,难一点的大家一齐讨论。)。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提出的问题。
预设:寒山石径。
斜
生处。
晚
红于。
坐爱。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这么多的问题,既然问题是大家提出的,愿不愿意集合大家的力量来共同解决呢?此刻,大家就利用字典和书中的注释,同桌两个一齐来商讨这些问题,争取人人都当老师,把自己明白的告诉对方。
(同桌互相讨论。教师参与其中,适时引领。)。
师:想不想把自己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
(汇报时教师参与其中,适时引领。)。
师:说得太好了。透过我们合作学习,已经解决了提出的问题,基本了解了诗意。此刻,让我们结合对诗的理解,再来朗读这首诗。
(四)、画诗悟境。
这时在你在脑海里会出现了什么图画呢?此刻就请你做个小画家,说一说,你都在画上画些什么?(生自由发言,描绘图画。)。
师:看到同学们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我都不忍心打扰你们。好,谁想说出你心中的图画?
师:同学们真不愧是小画家,画出了这么美丽的画,那么,老师也带来了一幅画家为这首诗画的画。请你读一读,看一看。
(五)配乐朗读,再现意境。
配乐朗诵一:看,把这些景物合起来,多美啊。让我们配上音乐看画读诗。大家能够站起来,也能够加上动作。
配乐朗诵二:师:还想读吗?这次请同学们小声读,或者背一背,边读背边想象诗中美丽的景物。
(六)拓展积累:
其实描述风景的古诗有很多,此刻老师要给你一个展现的机会,请你背一背这样的诗,越多越好。
(七)结语:同学们,古人云,诗中有画,我们说,画中有诗,同学们,学古诗快乐吗?老师也很快乐,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期望你们能够多积累,多背诵,请相信,将来它必须会成为你宝贵的精神财富。
板书设计:
山行。
杜牧。
寒山-石径。
景:{白云-人家。
枫林-霜叶。
情:热爱-自然。
第二单元教案I篇九
1.借助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并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与直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点:认识直线、线段、射线。
教学难点;对直线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合作交流获取知识。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彩笔、线条、图钉、小电筒、直尺。
一、谈话导入。
大家来看这是什么?(拿起学生的书,指向书的边),再看看这个,(再拿起学生的本、格尺,指向桌边等)。这些都叫什么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线的认识(板书课题),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线吗?(黑板边、铅笔盒的边、门、窗的边)很好,看来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线中,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在数学中也一样,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直的线。
二、让学生感知直线、线段和射线。
1、让我们看看书上的图,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三个图。
2、你能像书上那样画出来吗?学生尝试着画。
3、观察这三个图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它们分别叫什么名?
4、这三种线都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教学如何读。
三、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1、请学生自己分别画出三种线,并用字母表示它们。
2、做教材17试一试的第一题。进一步体会直线和线段,并知道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但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试一试的第2题。让学生观察讨论发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四、巩固练习。
p17看一看量一量第1、2题。
让学生先猜测,再动手量一量。
五、小结。
今天学到什么?
反思:
本节课通过大量的实物让学生认识这三种线,再通过书上的情境图使学生提高认识,抽象出数学知识。虽然比较平淡,但学生掌握的还可以,可是对于直线在生活中没有找到实例,所以在此处教学时总有种英雄气短的感觉。
一、教学内容。
平移和平行(教材18~20页)。
二、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能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
三、重点难点。
1、认识平行线,体会平行线的特征。
2、会画平行线。
四、教具准备。
小棒,长方形纸,方格纸,正方体,三角尺与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线的认识,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些线。
引导学生观察同一个面上的二条线段,通过观察得出这二条线段不相交,从而得到平行线段。
(二)探究新知。
线段有平行的特点,那射线有这个特点吗?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思考得出平行射线。
那么有平行直线吗?让学生去想象,去思考!
我们知道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经常不说平行线段、平行射线、平行直线,统称为平行线。
(三)再次感受平行线。
1、观察书上的看一看寻找平行线。
做试一试(1)、(2)在书上找到平行线,并用笔画出来。
2、折一折。
3、说一说。
出示教材第19页说一说的三幅图片。
生活中有很多平行的线,想一想这些图案中哪些线互相平行,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4、画一画。
你能画一组平行线吗?
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画一画平行线。
教师讲解利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学生再次尝试,各别辅导不会的学生。
(三)小结。
反思:
本节课前边进行的很顺利,到了画平行线时,出现了问题,我在黑板上画了好几遍,可是学生就是不会,三角板和直尺怎么也转不明白,自己对此处预设的也不到位,今后要加强动手操作的预设。
教学内容:
教材21~2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用三角尺画垂线。
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二条直线,大家观察一下这二条直线,会有什么发现?学生没有什么发现!
请大家将它们分别延长,你会发现,全都会相交于一点,即使没有相交的,如果本足够大,你想想它们会不会相交,学生肯定这个事实。爱思考的同学也许会提问:老师我画的是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教师要给予肯定,你真是爱思考呀,确实在同一个平面内,二条直线如果不平行的话,一定相交于一点。
二、垂直。
让我们观察一下这些相交线,在教室内找到垂直的线,(如房子一角,桌子边,文具盒及书本等)。
教师给出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让学生再次寻找垂直线。
那我们如何判断它们是否真的垂直呢?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判定。
让学生通过折线再次来感受垂直。
三、说一说。
1、说一说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2、说一说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四、练一练。
1、我说你摆。
同桌互相练习:一个同学先放一个小棒在桌上,让另一个同学,按要求摆出另一根小棒。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两条线之间的垂直关系。问:如何确定门框相邻的两条边是否垂直,让学生自己来探索测量的方法。
安排让学生用三角尺量一量,来判断是否垂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画一画。
让学生尝试,然后教学画法。
1、明确所画的线与哪一条垂直。
2、明确所画垂线是否有要求:一种是仅与某条直线垂直;另一种不仅要垂直,还要通过某个点。
六、小试验。
让学生应用垂直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明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
七、小结。
反思:
有了前节课的教学,本节课教学起来就得心应手多了,学生接受的也比较好。尤其是课的开头,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都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争论。
教学内容:
教材24~2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
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平角、周角。
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学准备:每人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认识平角和周角。
1、转一转,说一说。
(1)一人用活动角转出各种角,让同桌说一说是什么角。
(2)一人说一人转。
(3)复习锐角、直角、钝角和角的组成部分。
2、认识平角和周角。
(1)师演示平角和周角,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角。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
二、试一试。
1、说一说生活中的周角和平角。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2、上述图案是围绕哪一点转动的,并找找图中有哪些角。
三、练一练。
1、说一说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
2、在点子图上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让学生独立完,再小组交流。
四、你知道吗?
1、在生活中,除钟表外,还有不同用途的计量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围绕一个点旋转。
五、小结:
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数学。
第二单元教案I篇十
二 教学目的 。
1.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培养探究兴趣。 。
3.背诵《水乡歌》,熟读《小山村》回答课后的问题。 。
4.自学故事、自读短文,理解内容。 。
5.培养爱问的好学习习惯。 。
三 教学重难点:没有拼音辅助认字是训练重点;记忆30个识记生字 。
四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卡片等。 。
六 课时安排 。
课时分配共6课时 课题 课时 。
《小山村》 2课时 。
《水乡歌》 2课时 。
语文天地 2课时 。
《小山村》第一课时 。
师: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小诗,看看别的小朋友怎样夸自己的家乡的。 。
二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学习认读生字词。 。
2 自主识字。 。
2) 齐读生字词,请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领读。 。
5) 把生字从词里面抽出来,再进行认读。用游戏“摘蘑菇”。 。
6) 用“ ”组词。 。
3 再读课文,说说自己有什么进步。快速标出自然段。 。
三 再读,理解课文,感受家园的美和语言文字的美。 。
新房子呢?河水是什么样的?新修的公路又是什么样的?看屏幕上放大的插图。 。
4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大屏幕出示填空: 。
五 复习巩固生字。快速认读字、词。 。
《小山村》 第 二 课 时 。
一 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轮读、指名读(主要针对那些学习稍困难的学生) 。
三 指导书写生字。 。
1 比较分析那些的字的字形、笔画、笔顺。 。
2 观察每个字的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3 范写,边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字。 。
四 作业 :1 练写生字。 。
2 整理识字卡,把“イ ミ 提手旁 ”的字归类,看看自己能人多少个。 。
《水乡歌》第一课时 。
四. 读课文,体会诗的意境美,学习语言。 。
1. 自己把课文读两遍,读通顺,遇到不流利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
2. 齐读课文,想想水乡什么多。读完后,用笔标出关键词。 。
3. 师生接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意境。 。
师:水乡什么多?生:水多。 。
师:什么样? 生:“千条渠、万条河……” 。
师: 水乡什么多?生:桥多 。
…… 。
六. 背诵课文。 七 质疑。 八 快速认读生字卡片。 。
九 作业 :“咱们的家乡什么多。”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夸一夸家乡的变化。 。
《水乡歌》第二课时 。
一 复习。认读生字卡片。指名认生字组词。 。
二 练习。说话练习:“我爱江南,因为……” 。
三 指导学生写生字。 。
3 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参考相关资料画一幅江南水乡的风光画(选作) 。
第二单元教案I篇十一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二。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
使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等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二单元教案I篇十二
1.学习“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认识“站、坐”2个生字。
2.认识笔画撇、弯钩,指导学生写好生字“耳”、“手”。
3.了解我国的京剧文化,激发学生对京剧文化的兴趣。
1.认识笔画:撇、弯钩。
2.指导学生写好生字“耳”、“手”。
一、复习导入。
1.生字复习“口、耳、目、手、足”(书空笔顺、口头组词)。
2.昨天我们认识了有关人的器官名称,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关于人的姿态动作的知识。
二、播放歌曲《中国功夫》,激发学生兴趣。
1.课件播放歌曲屠洪纲的《中国功夫》。
2.了解歌曲中的歌词出现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名言“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相机出示这两句话。
3.师介绍:这两句话是古人规范人的良好行为姿态的一种标准。
【设计意图】。
用歌曲引出学习内容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能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符合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学情。
三、学习名言“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1.学生自由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学习“站如松,坐如钟。”
2.学习生字“站、坐”。
(1)认读生字,重点指导翘舌音和平舌音的区别。
(2)交流识字方法,认识左右结构。
(3)给生字扩词。
注意名言与生活相结合,感受古文之美,古人之智,激发对国学的热爱。
3.结合近期的常规训练加强理解,边读边练习坐姿和站姿。
4.读名言,学习“行如风,卧如弓。”,出示图片理解。
5.师相机补充介绍这句名言的意思:站着要像松树那样挺拔,坐着要像座钟那样端正,行走要像风那样快而有力睡觉时象弓一样绷直身体。
6.结合图片加深理解并简单介绍我国的京剧文化。
【设计意图】。
把学习和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名言并以名言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一举两得。
四、认识笔画,指导写“耳”、“手”字。
1.出示生字“耳”和“手”,学生观察。“手”的'第一笔平撇,第四笔弯钩。
2.认识笔画撇、弯钩,师范写笔画,生练写。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讲解(“耳”字写的时候里面的两个短横间距要均衡;“手”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弯钩压在竖中线上,第一笔撇为平撇。)。
(2)学生根据课本中的田字格生字书空笔顺。
(3)写字操调姿(师巡纠姿)。
(4)学生在课本上练写,师巡指导。
第二单元教案I篇十三
《骄傲吧,祖国》讲述的是第一个涉足南极文森峰这个死亡地带的中国女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为祖国争的荣誉的事。
课文有这么一句“我们身背二三十千克重的登山装备,脚穿四千克重的登山靴,在光滑而坚硬的冰坡上爬行。”课前预设是通过这个句子让学生体会背着沉重装备攀爬冰坡的艰辛。但讲课时有的同学提出问题“那不还是好事吗,南极的风那么大,背着这么重的装备就不会被风给吹跑了。”对于这个问题我感觉很突然,没有准备,转念一想,既然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说明有的同学对登山的艰辛理解还不深刻。课堂上需要解决。我首先表扬了这位同学的质疑精神,然后让同学们讨论装备重到底是好事还是困难。
通过讨论引导:
1,南极的风确实大,但会不会大到每时每刻就能把人给吹走这种地步。同学们讨论不会,假如这样的话科学家都不用去考察了,因为人一下地就会被风吹走。
2,让学生想象自己背六十斤重的背包,再穿八斤重的鞋子去春游或爬山,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同学们都说那肯定太累,玩的也不开心。我反问,那在暴风雪中爬冰坡不是更累吗?这不正是说明科考的艰辛吗?同学们都表示赞同。
课后想想学生的质疑和课前预设不符并不是一件坏事,可以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也更加深学生对登山之难,科考之难的理解。
第二单元教案I篇十四
1、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议论文阅读的方法。
2、通过复习,学生的文言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
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2、文言文的复习。
一课时。
好,今天,我这位陌生的朋友很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复习语文第二单元的内容。大家有没有信心上好这节课?”“有!”
好,下面大家打开课文目录,看看这个单元的课文属于什么文体?(议论文)。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自己见解和主张的文体。
2、议论文有哪三要素?
板书:论点、论据、论证。
3、什么是论点?
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4、请大家打开第二单元的课文,找一找各篇课文的中心论点。
第九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中心论点是第一自然段的“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第八课《多一些宽容》的中心论点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豁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风格不同的人”。
第七课《敬业与乐业》的中心论点是“但我却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5、看了这几篇课文,你们发现它们的中心论点都在课文的哪里提出来的?(开头)。
一般情况下,作者在议论文的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也有的课文在的结尾归纳出论点;有的中心论点偶尔也出现在的中间部分。
考试的时候,题目叫我们找出一篇的中心论点,我们先在开头找,找不到就到结尾找,结尾找不到就到中间部分去找。
6、联系课文,说说我们在议论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语言要达到什么要求?
7、什么是论据?
(论据就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依据。)。
8、论据包括哪两种?
(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主要指事例、史实数字等;道理论据包括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及科学原理。)。
9、在第二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它们的各种论据。
第九课的论据:
第八课的论据:
第六课的论据:
10、什么是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与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11、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2)道理论证(3)对比论证(4)比喻论证。
12、在课文中找出各种论证方法。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13、议论方式有两种:立论和驳论。
14、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15、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富有概括性,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用词鲜明、生动、严密。
16、议论文中的事例和记叙文的事例有什么不同?
17、小结。
18、议论文阅读练习。
1、复习重点实词与虚词。
名:出名。
斯:这。
馨:指品德高尚。
鸿儒:大儒,博学的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丝竹古今意义的区别。
3、这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作者写这篇的目的是什么?
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追求高尚情操的情怀。
7、你们觉得刘禹锡是否是十全十美的人?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小结。
9、课堂作业。
字词听写题:
第二单元教案I篇十五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对比的写法。
2课时。
展示书法作品:学生用小篆和隶书写的马及教师用楷书在黑板上写的马。
要求学生说出三个马字分别属于哪种字体。
学生回答后,教师语:时代不同,马的写法也不同,这是汉字形体演变的结果;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马的生存方式及其命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布封的文章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马。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并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
3、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围绕上述问题,请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将学生的意见进行归结。
文章写了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等),它们各自的最大特点分别是驯良、自由奔放。
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
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一)读二、三段。
1)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
2)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3)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4)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媚妍而已。
(二)深层探究。
1、请同学介绍布封情况,明确作者是人文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要求点到为。
3、班上交流:由男女生各派两个代表到班上交流自己的看法。
4、教师小结: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人文情怀,实为文质俱美之文。
用多媒体展示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学生齐读。
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
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找出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语句(段)抄在资日记本上。
布封的马为我们展示了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它们各自的最大特点是驯良与自由。下面我们来欣赏这两种马的生活片段。
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家马、野马的生活画面,请学生欣赏。
2、请同学谈自己欣赏哪一种马,并陈述理由(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要受作者的影响)。
3、讨论。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下例问题:
1)家马的驯良的天性吗?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自己的观后感,并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讨论结果略。
导入语: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说明书,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不仅让我们受到诸多启发,而且在语言上、行文上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1、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摘录在资料卡的语句,并陈述自己的理由。
教师要注意参与到活动当中,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人格化的描写。
2、再读课文,了解对比的运用及其作用。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3)教师对学生的交流结果进行概述: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
3、用对比方法写一段话,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重点刻画其外貌,字数在150字左右。
4、班上交流写作片段。
1、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任选五个词语造句。
2、课外阅读布封的《松鼠》或其他作家写动物的文章,作读书札记(一周内完成)。
第二单元教案I篇十六
本单元以“遗迹”为主题来编排,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体悟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引发学生对古老华夏文明的关注、理解、热爱。绵延万里的长城,让我们感受到前辈的智慧,历经风雨的索桥,给300年后的人们传递着温暖,惊险的铁索桥,表达了战士们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白鹤梁的悠悠往事,牵动着后人珍惜古老文物的情怀,神奇的兵马俑,展示出艺术的迷人风采。一处处遗迹,浸润着民族的精神烙印。五篇课文,分别通过对联、故事、诗歌、记述、说明等形式展开对遗迹的描述,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从遗迹入手,追寻先人足迹,感受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浏览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感受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培养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
《长城赞》 2课时。
《索桥的故事》 2课时。
《我站在铁索桥上》2课时。
《白鹤梁的沉浮》2课时。
《秦始皇陵兵马俑》2课时。
辅导写考察报告2课时。
召开报告会2课时。
长城赞。
这是一副长对联,叙述了长城悠久的历史,描绘了绵亘万里、雄伟壮丽的风光,赞美了“黎庶百工”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在朗诵的基础上,背诵课文,体会上下联的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以及深远的意义。积累优美词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扩大阅读面,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教学重点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中国长城和中华民族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感受对联的上下对仗。
教学构想 鼓励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理解大意。课前让学生广泛地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课堂上要充分地引导学生交流资料,以此帮助学生理解长城的历史悠久及所凝聚的民族智慧。在理解的基础上,要重朗读,并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资料,按要求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资料,小黑板,录音机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请文章脉络。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介绍长城的知识,了解对联的常识。
学生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交流资料。
找学生介绍长城的知识。
3、教师补充介绍有关长城和对联的知识;简介作者罗哲文。
二、初读课文。
1、放映长城的图片,播放歌曲《长城颂》让学生形象感知长城的气势雄伟师范读对联。
2、指读课文,正音。
3、质疑。
三、精读课文,感受雄伟。
以“课文上下联分别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长城?”为切入点,统领学习。
1、指名读课文的上联,思考:长城有多少年的历史了?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从长城上你看到了什么?
3、有感情朗读上联。
4、指名读下联,思考:读了下联,长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5、具体理解“跨峻岭、经绝壁、穿荒原、横瀚海”。
6、你还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长城的雄伟壮丽?
四、美读成诵,深切体味进行有感情地朗诵。
1、指导学生语气由舒缓到激昂,正确断句。
2、课前组织学生查阅有关长城的资料,板书课题后交流资料:如长城的长度、历史、在世界上的地位等,同时引导学生在查资料时要查阅具有权威性的资料。
3、找学生说说对对联的了解。
4、生自读,师领读。学生读课文,做到准确、流利。
5、生再读,指生读。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进行交流。如:巍峨丰碑、长龙烽垛、隘口。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并在书上标出来。
交流:上联纵写(时间)长城的历史,赞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下联横写(空间)长城的气势,赞美长城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学生默读找出:起春秋,历秦汉,及辽远,至元明,上下两千年,感受修筑长城的历史悠久。
引导学生感受修筑长城所付出的艰辛,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
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进行诵读。
默读下联,然后交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长城犹如一条奔腾的巨龙,跨峻岭、经绝壁、穿荒原、横瀚海,感受长城的雄伟壮丽。
通过这个问题,再次回顾长城东达黑龙江,西至新疆,南到湖南,北达内蒙古,时而遨游在崇山峻岭之间,时而穿行于戈壁莽原上,时而又休憩在沙浪翻滚的沙漠之中。
让学生结合下联后面的语句感受到这条象征中华文明古国的巨龙,跨越了中国的十六个省、市、自治区,纵横十万余里,起伏奔腾,其实壮丽磅礴,确实是人类的一大奇观。
学生练习,然后以同位互读,男、女声比赛读等形式促使学生背诵此文。
作业设计。
1、熟读成诵。
2、交流长城资料,小组合办手抄报。
3、查找有关古迹上的对联。
板书设计。
长称赞。
罗哲文。
上下两千年 巍峨丰碑 (时间)。
纵横十万里 壮丽奇观 (空间)。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复习,交流资料。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背诵课文。
二、交流资料。
1.交流有关歌咏长城的诗词。
2.交流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古迹上的对联。
三、默写课文。
在背诵的基础上,检查默写课文的情况。
1、指名背诵。
2、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四、体会对联的特点。
你发现这幅对联有什么特点?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清记叙顺序。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这幅长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意义深远,表达了对我中华长城和中华民族的赞美,洋溢着浓厚的民族豪情。
五、交流“我的视角”。
1、全班交流,填写“我的视角”。
2、阅读丁丁、冬冬的视角,思考自己有什么独特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1)这是一副对联,一副全面赞美长城的长联,是对联中的珍品。
(2)上联从时间起笔,点明长城是经过几千年的艰苦劳动而完成的。接着指出在修筑长城过程中“将帅吏卒”、“黎庶百工”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最后盛赞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及长城的深广的历史、现实意义。
(3)下联从空间入笔,描绘长城的雄姿:蜿蜒盘旋,起伏奔腾,壮丽磅礴,如玉带,似明珠,最后指出长城在世界在人类历史上的丰碑式的地位。
(4)全联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意境开阔;内容博大,意义深远;是对联中的精品,能给长城增色生辉。
六、教师推荐阅读:
《过八达岭有感》(明熊伟)。
《诗三首》(清魏源)。
《登万里长城》(清康有为)。
通过资料的共享,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长城的气势雄伟,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七、学生默写课文。同位互相检查。
改错。
作业设计。
1、《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
2、预习下一篇课文。
3、读写结合小练笔。熟读成诵。
板书设计。
长称赞。
第一小队 第二小队 第三小队 第四小队。
(标出加分情况)。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