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的论文(实用13篇)
总结可以促使我们思考,确保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有效地运行。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有系统性的思考和分析。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的论文篇一
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新课有个初步了解为学习新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书中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做上标记,然后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就会更加认真的去听课,对于自己理解的内容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和加深。所以,在孩子开始学习的阶段,老师和家长要培养孩子预习的好习惯,对孩子的预习进行督促,帮助孩子完成新课知识的预习。
在讲课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发现,尤其是年级越低年龄越小的学生,对自己的东西整理,书包课桌经常是乱糟糟的,在讲到某个需要学习工具的部分,大部分同学开始翻箱倒柜,找东西,顿时整个教室一片糟,这样既浪费别人的时间,也浪费自己的时间,还打扰了正常的课堂秩序。所以,老师和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整理东西的习惯,这样不管是对孩子的学习,还是日后的独立生活都是非常好的.习惯。
课堂是学习的最好的场所,但是小学生的年龄的特点关系,很多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上课不能认真的听讲,所以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强调纪律,强调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在课堂中,首先老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沉浸在学习中,其次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的论文篇二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教师备课时应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注重知识探索过程中的能力转化;注重认识与情感的和谐发展。备课时,要密切将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尽量在学生的情绪体验中找到相应的支撑点,使学生的心理定向、情绪定向、思维定向,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调动其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有效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之中。
有鉴于此,我采用了“实践——观察——总结”的教学步骤,先由学生在教师不加指点的情况下进行实践操作,留给学生探索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去做同时,在实践中,也必然有部分学生会碰到以些障碍,可让他们合作讨论,也可以让他们质问难。然后,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展示规范操作的全过程。此时此刻,学生们有的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实践操作是否正确;有的则想弄懂尚未掌握之处,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从而使教师的“导”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通过比较让学生肯定自己的成功之处,发现和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又初步学会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参与热情,可谓一举三得。
1、唤醒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
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说、敢想、敢问,促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从而调动其自主参与学习的内驱力;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醒其参与学习的热情。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要途径有两个:其一营造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因惑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心里状态,进入发现者的“愤悱”状态,或在问题中溶入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与兴趣。其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
然而,有的教师认为,高年级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似乎已进入“休眠”状态,“导”也无用。其实不然,试想,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见识愈广、思维也愈成熟,“自主”的意识也就更强,他们怎会甘心做学习的傀儡?他们有他们的.思想,他们有他们的见解,他们有交流自己想法的愿望与热情。只要教师能善加引导,相信星星之火,也可燎原。
这一点,我在平时教学中深有体会。例如,教学“比例尺”一课,我便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课堂旅游”的情境,激励学生量地图算旅程。
这时,教师尚未向学生介绍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而故意让学生自己敞开思路,寻求计算旅程的方法。过了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质疑问难。此时再顺水推舟,让学生自己理一理:“要算出旅程,必须知道哪些知识;这些知识有哪些能自己看书解决;还有哪些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这样,就使学生在大脑高度兴奋的状态下,既紧张又轻松地认识和掌握了比例尺以及运用比例尺计算路程的方法。
2、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力。
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终归宿,需要学生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不断掌握各种自主参与的方法,并在灵活运用方法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使能力得以发展。所以,学会自主参与的方法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键所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创造性是人的一种本能。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大胆猜想,能在学习方法、解题思路上“另辟蹊径”、“别出心裁”,而且往往比老师介绍的那种方法更为简捷,易于接受。这说明了学生的内心深处那种潜在的创造欲望,期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因此,我们教师就正视学生的这种超越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如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准备题:“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学生顺利解决后,教师再出示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由于单位“1”发生了变化,使学生在理解上遇到了障碍,新旧知识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矛盾。通过短时间的思考,学生心存疑虑,有了合作学习的需要。这时,教师再顺应学生的需要,安排四人一组进行操作讨论,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学习中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系列安排,既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又发挥了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了学生个体自主参与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应当注意的是,学生自主参与的方法虽然显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一堂课中,各种自主参与的方法又不是绝对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自主参与的方法体系。教师应根据知识类型与课堂教学结构的不同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和掌握各种自主学习的方法,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教师不但要在课内激发和维持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更要将课内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有效地延续到课后,以促进使其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并由此体验到数学知识散发出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之中。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平台,以发展学生自主性。
总之,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真正将自主学习的观念转变为我们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活动平台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自主意识,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性,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自主意识,学生的自主性向才能得以培养,其自主性才能得以弘扬。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的论文篇三
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热爱往往从兴趣开始。学习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倾向。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对教师来说,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处在主导地位的教师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言行,证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是合格的、值得信赖的人,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实现教育过程的有机互动,达成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
在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会产生厌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从单纯的讲授者转变成教学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对不同的问题形成新的见解,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有效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启发式”教学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里“愤”意为发愤学习,积极思考,然后再把知识表达出来。“悱”意为积极思考后要表达而表达不清。当学生处在这样的学习状态时,就需要教师的启发帮助。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通过教师的引导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把知识内化并转为能力,从而实现爱学习、会学习的教学目标。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通过经历问题解决过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3“.自主式”教学法。
“自主式”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原则,使学生自主地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应用知识———探索求新”的学习过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启发。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是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始终处在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精心组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例如,听说、演讲、读写竞赛,戏剧表演等。在活动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展示学生优秀作品,让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的成果,体会成功的欢乐,产生成就感,强化其学习动机,激发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学习兴趣。
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引入竞争机制,运用小组的力量提高学习效率。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及时反馈信息。教师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创设一系列小组学习活动,使学生互助学习,这样有利于学困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改进,并在前进中提高自信心保持学习的长久热情。
五、及时反馈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应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评价,充分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音乐、图画、多媒体等手段给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语言文字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感性知识,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更能把学生较快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例如讲《范进中举》一文,对于胡屠夫在范进中举前“腆着肚子”和中举后“弯腰扯衣”这两个反差极大的行为,可以让一个胖学生和一个瘦学生来表演这两个情节,学生马上兴趣大增,也对人物有了深刻理解。这样的教学,既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学习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最有力、最稳定的动力。语文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措施,充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的论文篇四
摘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课堂艺术的不断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但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地探讨、摸索,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热烈的。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刻苦学习、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也是今后事业成功的基础条件。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说明兴趣能转变为学习主动性的作用。要想使学生在《电工基础》这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高职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一)以教材为线索联系生活实际,适当地运用比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他工基磷这门课中的很多内容与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结合实际生活,适当地运用比喻,这对于学生来讲可以使原本抽象的理论概念生活化、生动化,从而降低教学过程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才有可能培养起在课堂内外要去探究的主动学习习惯和能力。例如:在安全用电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不是将应该怎么做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较多的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用电事故来分析原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另外,用形象的比喻来描述难以掌握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越,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授“电位”这节内容时,很多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电位”一直概念不清,但又是后续课程使用较多的概念。若忽视了这个概念的讲解,将影响到后续课程较长时间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使学生弄懂、记清。电位也是电压,它是电压的特例。定义“电位”是参考点确定后某点(起点)到参考点(终点)间的电压,对于一个确定的电路,某点电位值随参考点的不同而变化,而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则是不变的。这如同两座高楼:楼1是40米高,楼2是60米高。如果将地平线设为参考点,则每座楼的高度是40米,60米(即他们的电位值);若将参考点改为10米高的位置,则楼1的高度变为30米,楼2的高度变为50米(参考点改变了则电位随之改变),但它们之间的高度差永远是20米(即两点间的电压是固定不变的)。这比喻不仅较准确地描述了定义的含义,而且降低了教学难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注意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将一些较抽象且很难用实验来实现的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使有关内容生动化、形象化。例如三相异步电机的旋转磁场对学生来讲是很抽象的,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有难度,我就将旋转磁场的产生原理做成幻灯片,每一张幻灯片呈现的是随绕组旋转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旋转磁场的角度。幻灯片中绕组、感应电流、旋转磁场的颜色各不相同,同时还应用了闪现、连续播放造成的特殊的视觉效果。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给学生流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及培养目标,教师应该多为学生创造这方面的机会,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实验资源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不依赖别人的帮助,不期望得出现成的答案,独立地、创造性地认识事物,探索解决问题途径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现提供电池若干,导线若干米,单联开关两个,电铃一个,要求两间房子共同使用此盏电铃。请学生画出控制电路图,并进行现场模板安装。就题而论,学生可设计出多种方案,然后动手去实现自己的方案。在成功中学生兴趣顿增,会更加积极、大胆地去参与。
通过实验教学,即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理论,体会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又训练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一些思维方法和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于电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观条件。
(一)运用期望效应,增强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小学1——6年级随机抽取20qo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了”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向老师宣布说:“这些学生有很大的学习潜力。”预示他们可能比其他学生有更好的成绩。八个月后,老师获得如期的结果。一年后,再一次测验,这些学生的成绩仍在提高。罗森塔尔这种实验效应被称为皮马利翁效应,学术界又称为罗森塔尔实验效应或期望效应。期望是一种看不见的教育信念,对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承认每个孩子有发展的潜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激发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能自觉努力去实现,不断地逼近远景性期望。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类似手法对学生增强自信心会收到较好效果。
即教学中把学习上信心不足、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想成是罗森塔尔讲的将来会有优异发展的学生。如提问时,尽量做到估计该生能回答正确再提问他,万一答不上来,教师要相信他能答对,不要急于请别的学生回答或教师自己进行解答,此时可作适当提示,让正确结论从他口中答出。在课堂上及平时接触中教师通过语调、表情、体态语、目光等向他们传递了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即感觉到教师始终认为他是聪明的、能干的。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也变得积极,自信心大大增强,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搭建成功舞台,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盖兹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满怀希望,充满自信,以坚实的脚步走向更高层次的成功,教师需要搭建舞台,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会激起更大的动力,也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针对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可以从淡化理论、强化动手让职高生体验成功的经历。
1、淡化理论。
目前高职《电工基{i教材实际上是大学教材浓缩体,过分强调知识的推导,由于学生水平不一导致学习困难。因而授课时,可适当降低门槛,将不影响后继内容的理论可略讲或删去,避免理论枯燥,重在公式应用解题。例如在讲授“rlc串联电路”这节内容时,可删去用相量图推导数量及相位关系来历,只告诉学生公式,让他们用公式解题,从解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强化动手。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注重实践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我们要从培养目标出发,加强学生动手训练,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信心。
(1)探索实验。
《电工基础是一门与实验有密切联系的学科,传统教学要求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虽满足学生好奇心理,但由于学生没有亲自动手,无法获得第一手资料,缺乏感性认识,情感体验贫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将某些要揭示的概念、证明的规律纳入待“解决问题”的序列之中,将学生学习概念、规律的过程设计成对这些问题的“再发现”、“再解决”的探究实验活动过程,让学生在经历了探索过程的弯路、翁路和纠偏过程后受到探究实验方法的启迪,从而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化解难点、理清思路,更好地掌握概念,运用规律等,享受成功的快乐。
(2)制作小产品。
让学生参与制作生活中用得上的小产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感到一种成就感,进而增强了学好知识的自信心,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学习气氛浓了,就比较容易掌握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例如:讲授变压器这节时,可先制作变压器。通过制作,不仅使学生对电工课产生兴趣,学习了常用元器件识别,检测等技能,而且当学生看着自己亲自做的产品,,在老师的高度赞赏下,摒弃了“我不是学习的料子”的观念,在电工学习上能够“抬起头来走路”,获得强烈的成功感,树立了自信心,体会到知识能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三、合理进行课程设计,创造主动学习的客观情境。
新的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在电工教学中,更需要在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更新观点,探索出适用于高职学校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推动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们要把填鸭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营造一个“让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留给学生空间,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探索、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电工教学的课程设计中运用分组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将每个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组员可以是学习程度、兴趣、个性、性别等的同质,也可以是异质。一般是异质,因为互补性强,更能体现的发挥互相包容、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然后从每一小组中推选一名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都较高,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同学担任组长,起指导、监督、联络的作用。在上课时合理地安排座位,以组长为中心,组员在四周,这样便于辅导。为互动提供条件,接着就实施互动协作学习。
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即定目标的过程中,有全局观点,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例如,在讲授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及制动的课程时可以放在实验室进行,在讲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原理后,指导学生进行电动机旋转的实验,之后让学生考虑如何使电动机可以反转,怎样使电动机制动。学生在自己接线过程中会全神贯注,满怀期待,当实验成功时,他们会满心喜悦,勃发自信,进而会探索新的知识。因此,动手操作实验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课堂艺术的不断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但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地探讨、摸索,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方明编。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的论文篇五
摘要: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学生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文章中介绍了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现状以及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自我学习能力;问题现状;解决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各国之间经济贸易、人文交流越来越频繁、紧密,这也不断地给我国的英语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中学英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1、英语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落后。
在当今的英语课堂教育中,从大的方面讲,教师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进度是根据课堂的教学情况来决定的。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保持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封闭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思维被教师的教案所限制,这种情况的结果是课堂上学生听得够多,细节上重复得非常仔细,但是学生还是不断地抱怨学不懂,这样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很严重的。
2、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未被充分调动。
这样的现象经常出现在当今的英语课堂: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被极大地注重但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仍旧是被动地参与,主体作用体现得好的同学经常是接受能力强、成绩突出的学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准绳来教学,没有充分调动起课堂积极活泼的学习气氛,从而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英语学科实际上是一门交际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会一种思维方式,学会一种沟通的语言工具。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在中国渊远流长的教育历史当中,有很长一段时期教师被当做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教师机械地说教。课堂的学习气氛死气沉沉,毫无活力可言,学生也对英语学习渐渐地失去了兴趣。这样导致的最终结果将是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很窄,知识结构单一,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英语教学当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文化知识,还应当教给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培养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转变教学方法时不妨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式。比如,目前有些地区采用全英语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他们的听、说、读、写全部采用英语。这样可以给学生创设英语生活情景,营造语言环境,用英语思维,容易形成英语语感。这种方法能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对学生的英语自我学习能力也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很多情况下,一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失,就会不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容易产生畏学甚至厌学的心态。在这里我们不妨尝试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兴起于七十年代的美国,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融汇到教学中去,它的主要形式是异质学习小组,教师将全体学生根据学习能力、个人性格、性别等因素分成若干小组,该小组只有小组成功才能使小组的成员达到个人的目的。可把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教师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再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相互合作、相互讨论,学生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流,沟通各自的想法。这种方法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学生也真正会把英语当做是一种语言工具。
3、鼓励学生探索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掌控自己的学习,但是自主学习不是完全的个人主义,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探索学习方法需要和周围的人之间协同合作,学生有权决定自己怎么学习、学习什么,让他们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学自己想要学的东西。当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很大的帮助和指导。学习英语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起初的英语学习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来积累语言素材,这个阶段学生看不出实际的效果,往往容易心浮气躁,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给予鼓励,使学生保持对英语自主学习的热情。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时代性的问题,本文只谈了它的问题现状和几点解决办法。实际上这个题目很大,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各位同行相互探讨解决。我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定能够通过英语教学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班华《中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76~86。
[2]黄振远《新课程英语教学》.福建出版社,,8(2):36~56。
[3]《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的论文篇六
论文摘要:化学不仅仅是高中阶段的科目之一,更应是让学生们锻炼思维能力、提升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许多高中生对待化学却背上了分数的包袱,不能主动、自主地学习化学。为克服这一问题,老师需要在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与积极性,培养学生们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乐趣,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们有充足的动力来学习。对于高中化学来讲,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应当是我们所有化学老师的研究重点。
一、当前高中生化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提升学生们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与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许多同学上化学课能够认真听讲,化学考试也能够取得好成绩,但是他们依然缺乏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总结起来有以下问题:
(一)没有意识到化学科目的重要性。
在我们当前的考试制度下,学生们都能意识到分数的重要性,因此他们都会以分数为目的来学习化学,而忽视了化学这门课本身的重要性。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化学需要学生们主动地探究、深入地思考,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然而,大部分学生仅仅将化学作为一种拿分的“手段”,而没有将其作为一门可以锻炼自己、开发自己的课程。
(二)缺乏积极学习化学的动力。
被动学习,是大部分高中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许多学生并没有养成主动、自主学习的习惯,他们之所以能够努力学习,很大原因是来源于家长的逼迫、老师的督促。这种态度在化学课上体现得也很明显,除了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学生们能够保持比较高的兴趣外,在对待其他的课程内容如讲述课本基础知识、课后练习上都不能做到积极主动,更重要的是,很少有同学能以探索、发现的态度来对待化学这门学科,大多数同学都成为“死读书”。
(三)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弱。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记——背诵、练习——考试,学生们不论是对待什么科目都是采用这种死板、效率低下的学习方式。结果学生陷入这样的怪圈:高中毕业知识还给高中老师,大学毕业知识还给大学老师,导致毕业生能力低下,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究其原因,多数学生都没能在上学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对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习惯的要求更高,而这也是培养学生们这方面能力的最好的“战场”,在高中化学课程中让学生们养成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已经是现阶段教育发展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
提升学生们主动、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个大而泛的口号,我们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每一门科目中,对于高中化学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一)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的重要性、发现化学的乐趣。
“态度决定你的高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国内的教育家们早已经肯定了心态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们意识到化学这门科目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们知道化学对于他们来讲并不只等于分数,学习化学是一项技能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升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拓宽思维的广度、深度,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容易的适应社会;第二,要让学生们发现学习化学的乐趣,提升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化学的独特性决定了这门科目要比其他的科目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在平常的化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自我观察、师生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们找寻学习化学的乐趣。
(二)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随着教学理念的进步,教学的主要任务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成为当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的知识讲授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体制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在教学中提升学生们的探究学习能力可以促进让学生们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精英人才。高中化学课是提升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以后的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应当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体系,在课堂教学中以引导为主,让学生们养成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动手的化学学习习惯,通过日常学习来提升学生们的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们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有意识、有能力主动去进行化学课程的学习。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任课老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有着很大影响,这要求老师不能采取过于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应当与先进的教学理念接轨,运用多种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合作教学、小组教学的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们学习的注意力。对待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要让他们从简单的知识学起,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让他们保持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总之,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化学不仅影响着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更是可以作为锻炼学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发现学习化学的乐趣;要注重学生们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塑造能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更要革新教育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高中化学中养成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叶兆平.浅谈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培养[j].保山师专学报,(2).
[2]窦福林.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8).
[3]唐晓菲.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现代阅读,(9).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的论文篇七
在学生的学习态度方面,学习态度和最终成效成正相关的关系,学生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那么学习兴趣、主动性、求知欲都会很强。对于舞蹈教学中学生有着较好的学习态度适应性,只是在主动性上表现一般,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会主动练习。在学习方式方面,好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学生在舞蹈教学中对学习方式的适应性表现一般,有着较好的表现在合作学习及教师指导方面,而在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方面适应性状况较一般,很多学生都是老师讲到哪学到哪,很少自己思考,学过舞蹈后没能及时复习。在学习环境方面,学生有着较好的舞蹈教学的学习环境适应水平,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同学关系方面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在身心健康方面,学生的适应性程度表现一般,只有在毅力上表现较好,而在独立性和心理健康方面表现一般,在心里健康上表现最差。不同性别学生在舞蹈教学中的适应性上没有表现出较大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舞蹈教学中的适应性表现为,一年级的舞蹈教学适应性在总体上要好于二年级,在学习的态度、方式、环境和身心健康方面都好过二年级。在舞蹈教学中,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表现为,父母学历为本科的学生,在学习的态度、方式、环境方面的适应性水平最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适应性最差;父母学历为研究生水平的学生,在身心健康上的适应水平最低。总体而言,父母文化为本科的学生适应性最好。同样在同学关系上父母学历为本科的学生学习适应性最好,与父母学历成反比关系的是在学校环境上面。对于舞蹈教学学习适应性城乡学生的差异不显著,在是否独生子女学生方面,非独生子女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要好于独生子女学生。
一是舞蹈学习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复习,同伴互助,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是,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不足,只是跟随老师的节奏去学习,没有自觉主动去接收先进的舞蹈教学材料;探究学习不足,没有进行改编和自编舞蹈的能力和意识。二是身心健康适应性不佳。独立性不足,缺乏必要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承担能力,发现和别人学的不一致的地方选择接受别人意见;心理脆弱,学习毅力不足。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持的毅力。三是高年级学生适应性较差。随着学习难度和强度的变化,高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倦怠,主动性和求知欲下降,学习的独立性和毅力降低。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一是家庭背景的影响,在进行舞蹈学习的时候,父母文化水平较高的学生具备一定优势,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这部分学生有较早接触舞蹈,相对而言他们可以很好的接受系统训练。二是教师的影响,有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师可以给学生积极的引导,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运用多元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有重要意义。三是学校提供保证,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舞蹈展示平台,可以使他们对学习舞蹈更有激情。四是自身因素,有较高的个人舞蹈素养能使学习事半功倍,提高自信心,较快较好的`完成学习。个人心理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对压力的承受能力,面对困难迎头而上,才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学到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东西。
1、加强老师队伍的建设。
老师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了解不同学生在舞蹈方面的能力、基础等特点后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对其进行分层教学。同时,老师也要对评价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另外,有关部门要重视舞蹈老师的在职培训工作,要定期组织在职舞蹈老师进行培训,提升老师的舞蹈教学能力和舞蹈专业技术水平,以提高教学效果。舞蹈教室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舞蹈的学习能力和技术水平,学校要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场地和配套的硬件设施。
2、学生要认清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学生要能够正视自己与其他同学间的差异性,要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合适的舞蹈发展方向,同时要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注重提高合作学习能力,形成互教、互学、彼此促进的和谐的学习氛围。由此可见,要想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还要不断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技术水平,建立合理的考试机制,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拥有健康的学习心理。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灵活地运用教材做到因材施教。相关部门还需要在舞蹈教学环境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和人力支持,以促进舞蹈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发展。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的论文篇八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强大动力,是学生产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源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可采用以下方法:
(1)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
(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
2.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1)建构问题情景。
(2)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嗣。
3.磨练坚强意志,巩固自主学习的效果。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的论文篇九
教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不管做什么方法很重要。学习更是如此。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成绩,还可愉悦身心。让孩子爱上学习。如教给孩子怎样预习功课,课上如何听讲,怎样发现问题,课后如何复习等等。
锻炼孩子思考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主动积极的思考。所以要锻炼孩子思考的能力,凡事就要让孩子亲历亲为,多从启发的角度教育孩子。如多问她“你觉得应该怎样?””如果这样,会怎样?“等。
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遇到问题,让孩子从多角度考虑,多方面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建立交叉多面的知识体系。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表现。那么怎样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呢?建议多带孩子到户外旅游,增加孩子的见识,多让孩子表达一些东西,同时,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教给孩子怎样概括总结,怎样运用一些优美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等。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的论文篇十
《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提出:“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从标准中已经可以看出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受到了重视。
近几年来各地的新课改都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在许多的中考试题都在围绕提高叙事的科学素养,注重了以“双基”为载体,通过态度、观点、方法、情感及现实生活中重大化学问题进行“包装”,重点考查能力,特别是对学生的实验能力、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自学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通过搞好“双基”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种可行的途径。通过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化学复习中要让学生牢牢撑握“双基”,特别要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并重视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来探究和理解书中的理论。
2.利用好试题,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和方法。
中考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掺杂着许多的习题训练与评讲。因此教师利用好了习题,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更能培养他们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在这个习题的讲解过程中,一则学生通过主动的思考,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二则巩固了对比探究的科学实验方法,三则在讨论和交流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由此可见习题的讲解并不是枯燥的对答案阐释,而是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一个很好的承载体。
3.重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科学价值观。
科学素养中包括了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了解程度。化学与生活习性相关,让学生通过复习了解化学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途径。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在新授课时,教师对于化学和社会发展、生活的联系一般都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在复习阶段,有很多的教师由于时间的限制,可能会忽视这个方面。但是,事实证明,重视了化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能创造出良好的化学情景,也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从而使学生在面对这些社会问题时能更科学的对待。比如在复习到燃料时,就可以讨论,常用的几种燃料中,谁最理想;如何使燃料充分的利用以解决能源问题等等,不仅可以让学生复习旧知识,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好化学对于改善生活和促进发展的作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的论文篇十一
当前教学观的发展趋势正在由接受教学观向自主学习观转变;由片面性的学习观向全面性的学习观转变。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且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依据学生的个性化的特征,要制造适当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中,发挥好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从而让课堂教学富有生机。本文主要就围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作简要分析。
一、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表现。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即指学生对周边演唱的观察的相关能力。学生演唱初期大多是以模仿的方式进行相关的学习,传授相应的知识主要通过语音传递,知识通过完美的示范相关记录进行循环播放可以让学生不仅获得理性知识的更能获得感性知识。这一切都必须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维作为基础,做好合理的引导。此外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观察机会也是尤为重要的。
(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即指学生能理解对教师所教的声乐内容并有相应的认知,专业知识的累积和思维的能动性是理解能力的基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否透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声乐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提出有见地的观点和所具有的层次感的问题,尽可能的具体化展示。
(三)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
感受能力指的是学生对作品的相关内容的能够有不同的感受。感受能力是一种感性的情绪体验的能力。感受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因此部分学生能较快的接受并感受到歌曲内容的情感诉求,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际上,大多学生的感受能力还是需要后天的培养,它主要体现在学习和练习阶段两个方面。教师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不因只通过语言启发,还可以运用富有情感的歌唱表达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能够接下去更好培养学生对情感方面的感染力。
(四)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演唱属于表演艺术之中的一种,演唱者通过演唱歌曲将自己的对歌曲情感和理解流露给听众,这是演唱者最主要的要求,这也是高校声乐教学所需要看到的教学目标。一些缺乏音乐天赋的学生不仅很难掌握表现技巧,而且理解不到歌曲本身所想表达的情感及意义。教师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前期可以通过专业的声乐教学进行调整,后期则需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声乐的思想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应该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就必须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教师与学生都作为平等的主体,声乐教师不能太高估自己及片面的认为自己即权威的代表,教师应该放低姿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从而赢得学生喜爱及尊重。教师在进行声乐课堂教学时,应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更多的关心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让学生可以成为声乐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更好的学习声乐奠定基础。教师可以通过用自身的情感去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两者是属于不可或缺的关系。
(二)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众多的高校声乐教学工作,都是以声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在声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需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并综合利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的相关技能。教师需要注重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众所周知,在传统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比较单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学习兴趣,会使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
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应该与学生采取相互合作的模式,加入到学生实践的活动当中去,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有利于是促进教学的效率及提高教学的质量。在声乐教学过程,学生如何有效掌握声乐技巧,如何欣赏优秀的作品,都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密切相关。根据声乐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必须要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然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作用。
(四)让学生切身体会声乐课的魅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一种表达,艺术课中的声乐课被规划为艺术的一大类。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很强的声乐技巧及技能。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歌唱训练,其次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掌握正确的声音技巧。学生想要达到高超的声音水平,则必须具备艺术表现能力,以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对声乐课有切身体会。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的论文篇十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交流——互动”,明确学习内容的意义,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心理特点,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同时还要通过教师利用各种手段合理地创设适当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远离平衡态,通过学习达到新的平衡,使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要从整体原理出发,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最终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下面谈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五策略:
一、支持学生好问的积极性,注重激励评价,培养求知欲及信心。
如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对这一学科的某些内容产生了兴趣。要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在此基础上正确引导、积极鼓励,使他们的兴趣进一步滋长、扩大。因此,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问题的质量如何,即使不全面,也都应热情、耐心、正确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鼓励、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其思路,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二、从实际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学贵有思,教重在引。情境教学是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兴趣是一种带有积极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它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促使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所以,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去,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增强学习知识的兴趣,主动地学习。
例如上“分离盐与水的方法”这一节,老师可拿出“食用盐”和从“盐水中分离出来的盐”,问:“这两种盐有什么不同?它们的来历一样吗?”在学生的猜测中可顺势引出使盐水中的盐现身的实验设计。在得出分离方法后对应课前的引导,可用视频对食用盐的加工制作过程做一了解,认识到所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三、提供学习资源,问题探究教学,激发学习欲望。
问题探究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萌生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发现那些对学生来说是关键性的、共性的问题,以问导学,以问促学,多方位、多层次设问,使学生学得全而深,而不是将课本的知识再从头至尾认真讲解一遍。要从我们身边的科学现象不断地设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他们通过学习来满足这种欲望。
例如“电路出故障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让学生多方面动手尝试,出现问题时及时提出疑难困惑,对发现的问题思考讨论:问题是怎样出现的`?为什么会这样?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如何改进实验方法?……以此形成探究性学习。这样以自己发现的问题入手,实验探究的目标性更强。
四、分组互助合作学习,进行探究训练。
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探究,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让每个学生明确读书讨论的内容、要求之后,可采用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以四到六人一组为标准,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再给组内每个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全班分小组讨论之时,教师要关心每一小组的讨论情况,同时有重点地参与一、两个小组的讨论。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热情高涨,教师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开展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示自我,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和鼓励学生的相互争辩。通过议论、争辩,让学生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增强了学生主动参加评价与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这种形式的交流,对于摄取信息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肯定;对摄取信息能力稍弱的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启发、帮助。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必然更会学习,更喜欢学习,学习信心也就更足。这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问题探讨、实验探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五、充分挖掘并利用实验资源,改变实验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课程,现有的教材把实验分为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这大大减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实际上,许多验证性实验可以改为探究性实验,可以提前到理论课前去上。
例如“萌发的种子”这节课,在上课前段时间(到上课时种子已发芽)就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理种子并进行实验,上课时首先欣赏学生的劳动成果。由于实验前没有任何提示和要求,情况会多种多样,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汇报,同学之间交流评价,对引出的不同看法进行讨论,在问题讨论中得出结论。这样对“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学生就有了经验基础,可让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设计,完成实验。
总之,新课程不仅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还特别强调体验性学习目标的达成。开发人的感官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潜能,无疑是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而基本的探索方向。这就要求教师重视探究过程中学生的亲历亲为,让学生多感官、多角度地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的论文篇十三
课,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所以使得许多学生对该课程产生畏难情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内驱力,教师要根据该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自身情况,把握细节,增强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思维意识的萌发,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下面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讲几点建议。
一、注重入门教学,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思考。通过简单的介绍,不仅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学生的好奇心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一下子产生了学习兴趣。
二、联系实际生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
动力。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
《电子技术基础》中电子电路的知识点比较抽象,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只能通过讲解分析原理图等简单的来让学生接受电路分析的理论,枯燥乏味,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极易产生厌学等不良情绪。多媒体技术以生动的图像、声音等效果将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成具体可观的图画,取代了传统课堂上的粉笔、黑板,使课堂不再死板乏味。教师可以利用3dmax、flash等软件制作一些比较形象的、直观的课件演示。还有一些费时费力的实验,可以利用ewb、multisim等软件来模拟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测一些实验结果或数据,让学生的手、脑、眼、耳都动起来,唤起学生的情绪和兴趣,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重视探究性学习,任务驱动教学。
所谓任务驱动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探究问题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依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动手解决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将任务驱动法运用到《电子技术基础》的课堂上,例如,在学习“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布置几个简单且循序渐进的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这种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课堂的趣味性,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五、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
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自身的素质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具备知识素质、语言素质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如果教师学识广博,知识完备,那就更容易将知识有效地串联起来,使得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同时也能增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果教师语言精准生动、幽默风趣,那么所讲解的内容才会更加的清楚易懂,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思维敏捷不混乱,勇于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就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水平,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利用人格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学无止境”,同样,教学活动也是永无止境的,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兴趣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要把教学改革创新放在第一位,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实践,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为我国培养出竞争力强、创造力强、业务精良的电子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天宏。浅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优化教学[j]。科技信息,.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煤集团第二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