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泉水教学设计(汇总18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高自己。写总结时,要注重适当运用图表、数据等可视化工具,以增强总结的说服力和可读性。总结范文是一个学习和参考的工具,通过多读多思多练才能真正写好一篇完美的总结。
快乐的泉水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热爱生活、享受快乐的情感。
2、体会诗歌的语言美,通过仿写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歌曲《快乐的节日》、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2、你们知道刚才听到的歌曲,名字是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快乐的节日》。
二、阅读、感受、学习、体验。
1、课件范读,学生感受节日的快乐。
2、你们觉得丁丁读得怎样?
3、请学生自己读。
4、指名分小节读。
5、男女生分组读课文。
6、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小节,把自己最欣赏的句子画出来,想想你为什么欣赏它们,再跟同学说说。
7、汇报。
8、拓展练习,做《语文天地》“照样子说说”
9、指名说,全班朗读。
10、感情地朗读三个小节。
11、带着快乐的心情读全文。
三、情感升华。
1、总结:让学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让同学说说怎样报答祖国妈妈。
四、作业:把课文快乐地读给你的家人听。
有我们就更美丽 感谢祖国。
快乐的泉水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色”。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想象,感受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幸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从小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
难点:使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诗歌美好的意境和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抓住课题,定位“快乐”
3.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同来学习第4课。
板书课题,齐读。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什么样的节日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快乐”
1.观察之中插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2.自渎课文,明确要求。
3.检查自渎情况。
4.再读课文,要求通读句子,标出诗歌的小节序号。
5.反馈。这首诗歌共有几小节?分别指名学生读,师生共同反馈。
6.师生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这是什么节日?
三、精读课文,感悟“快乐”
1.读了课文,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为什么?
2.原来是我们的节日,想想你曾经度过的“六一”儿童节,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3.自由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你在哪里觉得快乐?
指名说。既然找到了,就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名不同的人读)。
4.学习第二小节。
(2)花儿、白杨树、小鸟都在向你们表示祝贺。想象它们会说什么祝贺的话呢?听到它们的话,你的心情怎样?愉快地读一读这段。
(3)还有谁会向我们表示祝贺,它们会怎样祝贺?照着书上的样子,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4)你们就是祖国的希望,你们本领真大呀!你能承担这么大的责任吗?请用朗读把你的决心表达出来!
5.学习第三小节。
(1)祖国的将来靠我们去建设,我们现在对祖国有着怎样的情感?自渎第三小节,指名读。(重点领会:羽毛长丰满、勇敢、飞翔、理想)。
(2)让我们和书中的小朋友一起像小鸟一样,飞向我们的理想吧。(齐读第一小节)。
(3)拓展:你们有什么理想?要将理想变成现实,需要什么?
6.学习第四小节。
(1)出示课文插图:看图上的小朋友多高兴啊!谁愿意和他们一起过这个节日呢?(指名读)喜欢读的小朋友可以站起来读。
(2)有感情的读这一小节。
四、总结全文,收获“快乐”
1.师:童年的时光多么美好,快乐的节日多么令人难忘?感谢亲爱的祖国让我们幸福、健康地成长,等我们身上的羽毛长得丰满,我们一定要勇敢地向着高空飞翔,飞向我们的理想。
2.播放歌曲《快乐的节日》,边听边打节拍,脑子里别忘了想歌词哦!
3.听伴奏带,集体朗读课文,会背的同学可以试着背诵。
4.课后请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上教唱《快乐的节日》。
快乐的泉水教学设计篇三
1能借助拼音读准星、快、沙、爬、怎、么、傍、晚、风、吹、话11个生字的字音,并结合课文和新的语言环境正确认读生字。认识三点水旁。
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顿读。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读出感情。
3描摹沙、风2个生字。
4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想象说说小海星和妈妈的对话,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在大海里,住着许多像星星一样可爱的小精灵,出示实物。他们的名字就叫:小海星,出示实物。板书:
2学习生字:星(读准后鼻音,并扩词)。
3揭示课题41.小海星快回家。
学习生字:快(拼读三拼音,渗透它的部首是竖心旁,这类字大都和心情有关。反义词是慢)。
4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谁要让小海星快回家?为什么?听听课文的录音,
三学习生字。
1自己读读课文,注意我们圈出的生字的读音,不加字不漏字。
2同桌检查,互相听听对方读得是否正确了。齐读。
3集体交流,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1)出示生字:
沙、爬、怎、么、傍、晚、风、吹、话(注上拼音)。
(2)相互提醒学习中遇到的难字。
你觉得哪些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翘舌、前后鼻)。
读音:沙、吹、怎、傍、风,开一组火车。
请大家看看这些字。
出示:傍。理解傍晚是指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3)巩固识字。
部首妈妈找宝宝;脑力大比拼:我说你猜。
(4)读通课文,背诵课文。
四学习课文。
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再来读读课文,注意读流畅(不顿读),指名读。
读出自己的'理解。
指导:
1这只小海星在沙滩上玩得怎么样,你来听一听,想一想。交流。
师:这可真是只可爱调皮的小海星。
出示:小海星,爱玩沙,开开心心沙上爬。谁来读?三个人,齐读。
2太阳落山了,傍晚了,小海星玩得忘了回家了,他的妈妈会怎么样?
谁上来演演小海星的妈妈?
出示:小海星,爱玩沙,开开心心沙上爬。妈妈在找他:怎么傍晚不回家?
读出海星的可爱,读出妈妈的牵挂。
3最牵挂孩子的就是妈妈了,妈妈看不到孩子会多么着急呀!这个时候,海风开始劝告贪玩的小海星了,他轻轻的吹着,好像在说:
如果你是海风,你会对调皮的小海星说些什么?
请同学说,大面积说,老师对答。
4出示第二段,比读,齐读。
5顾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6你们读的会更好听。放音乐。
四训练说话。
1出示插图,观察。
2训练想象说话。
合作表演:小海星回到家,会和妈妈说些什么呢?找个伙伴演一演。
3交流。
快乐的泉水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用不同材质的造型能力。
2、过程与方法:能用生活中的各种线材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感受不同线材作品带给人的美感。通过丰富的美术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身边线材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教学难点:
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用具准备:
各类线材,使用不同颜色的电线。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造型方式的理解调动学生广泛参与教学活动,锻炼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通过欣赏让学生发现肢体语言表现情绪的美感。
1.欣赏快乐形象的艺术作品:西汉《说唱俑》;《踢毽子》等引导学生回忆不同的艺术表现。
2.过渡语:灵活的线形材料也可以表现造型。(幻灯)欣赏,下面我们将研究如何利用线形材料表现快乐的人物造型。
3.哪些活动会让我们感到轻松和快乐呢?接下来我们进入到《超级模仿秀》的快乐游戏体验环节。要求先欣赏图片,然后回忆生活选择*的模仿,每个人要特别注意观察人物肢体和表情的变化。
4.感受作品之美,分析材料特点。(欣赏课本作品了解材料特点)。
总结:书本上的作品都是用线型材料表现出人物的造型,其实表现人体的灵活动作和优美姿势,不一定要用繁琐的造型方法,用不同的线材做出人体形象,会更加生动有趣。
三、质疑探究。(结合课件进行探究)。
1.出示多种线材:
能利用哪些材料进行创作呢?
(1)较硬的线*材料:吸管、一次*筷子、*棍棒、牙签等。
(2)塑料绳、毛线等软*线型材料。
(3)软硬适度的废电线。
小结:通过比较,发现软硬适度的废电线是最合适的材料。因为它**丰富,容易造型。
2.如何用这样的材料进行创作呢?
(1)说一说图片与作品的联系。
小结:两幅作品都是运用简化、夸张、想象等艺术手法概括形。
(2)探究设计与制作技法。
总结:制作时,我们可以观察,也可以回忆人物各种生动动态,选择人物活动及观察视角:整体、局部。
(3)探究多种方法制作。
a、拧b、缠c、盘。
1.合作探究(出示两件方法不同的作品)。
有一个同学用刚才这些方法,制作了一组快乐的人。比较一下两件作品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一件用一根线,一件用两根线完成。)。
通过这个作品,你能说说线造型人的方法是怎样的吗?
总结:头缠成椭圆形,四肢可用单线表现,身体可反复缠绕。2.提示注意事项:
通过你的分析,提示大家在制作中应注意什么?
(1)情绪的正确表达。
(2)在制作过程中注意显得连贯*,尽量不把线剪断。如果要剪断一定要注意线与线之间连接紧密。
四、欣赏作品,方法创新。
1.欣赏同龄伙伴的作品。
2.欣赏其它现象材料的作品。
欣赏学生作品,通过观察、分析。对比作品在材质、造型方法上的异同。
五、创作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以线*材料为主,*或集体合作完成带有快乐动感的人物造型。
六、展示评述:
1.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造型奖”、“制作制作精美奖”、“最有创意奖”、“最佳合作奖”。
七:课堂总结:
运用肢体语言除了可以在艺术中表达我们的情绪外,在生活中还能表达我们最重要的情感——爱。
想一想:你要怎样运用你的肢体语言来向你的父母和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呢?
有时,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让我们彼此之间有了沟通!
作业:请你回家后,也能拥抱一次你的父母和家人,用你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快乐的泉水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用不同材质的造型能力。
2、过程与方法:能用生活中的各种线材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感受不同线材作品带给人的美感。通过丰富的美术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运用身边线材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教学难点: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用具准备:各类线材,使用不同颜色的电线。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造型方式的理解调动学生广泛参与教学活动,锻炼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欣赏让学生发现肢体语言表现情绪的美感。
1.欣赏快乐形象的艺术作品:西汉《说唱俑》;《踢毽子》等引导学生回忆不同的艺术表现。
2.过渡语:灵活的线形材料也可以表现造型。(幻灯)欣赏,下面我们将研究如何利用线形材料表现快乐的人物造型。
3.哪些活动会让我们感到轻松和快乐呢?接下来我们进入到《超级模仿秀》的快乐游戏体验环节。要求先欣赏图片,然后回忆生活选择性的模仿,每个人要特别注意观察人物肢体和表情的变化。
4.感受作品之美,分析材料特点。(欣赏课本作品了解材料特点)。
总结:书本上的作品都是用线型材料表现出人物的造型,其实表现人体的灵活动作和优美姿势,不一定要用繁琐的造型方法,用不同的线材做出人体形象,会更加生动有趣。
1.出示多种线材:
能利用哪些材料进行创作呢?
(1)较硬的线性材料:吸管、一次性筷子、冰棍棒、牙签等。
(2)塑料绳、毛线等软性线型材料。
(3)软硬适度的废电线。
小结:通过比较,发现软硬适度的废电线是最合适的材料。因为它色彩丰富,容易造型。
2.如何用这样的材料进行创作呢?
(1)说一说图片与作品的联系。
小结:两幅作品都是运用简化、夸张、想象等艺术手法概括形。
(2)探究设计与制作技法。
总结:制作时,我们可以观察,也可以回忆人物各种生动动态,选择人物活动及观察视角:整体、局部。
(3)探究多种方法制作。
a、拧b、缠c、盘。
1.合作探究(出示两件方法不同的作品)。
有一个同学用刚才这些方法,制作了一组快乐的人。比较一下两件作品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一件用一根线,一件用两根线完成。)。
通过这个作品,你能说说线造型人的方法是怎样的吗?
总结:头缠成椭圆形,四肢可用单线表现,身体可反复缠绕。
2.提示注意事项:
通过你的分析,提示大家在制作中应注意什么?
(1)情绪的正确表达。
(2)在制作过程中注意显得连贯性,尽量不把线剪断。如果要剪断一定要注意线与线之间连接紧密。
1.欣赏同龄伙伴的作品。
2.欣赏其它现象材料的作品。
欣赏学生作品,通过观察、分析。对比作品在材质、造型方法上的异同。
提出作业要求:以线性材料为主,独立或集体合作完成带有快乐动感的.人物造型。
1.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造型奖”、“制作制作精美奖”、“最有创意奖”、“最佳合作奖”。
运用肢体语言除了可以在艺术中表达我们的情绪外,在生活中还能表达我们最重要的情感——爱。
想一想:你要怎样运用你的肢体语言来向你的父母和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呢?
有时,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让我们彼此之间有了沟通!
作业:请你回家后,也能拥抱一次你的父母和家人,用你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快乐的泉水教学设计篇六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
应会: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方法。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搜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难点: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各类线材,如不同颜色的铝线、铜线等,质地较硬的线材如粗铁丝不适合学生使用;辅助材料及工具,如大号螺丝、圆锥形瓶子等,尖嘴钳子。
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音乐,快乐的人伴着音乐欣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
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是不是觉得浑身都想动起来?
这样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你觉得什么样的动作最能表现这段音乐?
演示课件:
雕塑家族的新成员——动感雕塑。快乐的人。
表演并体会:当你活动时,主要是哪里在动?
欣赏书上名家作品:
它欢乐的动作和真实的人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为什么?
动感雕塑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哪里?
分析、研究材中学生作品:
你喜欢哪—件?为什么?
什么样的人是快乐的?
你打算运用怎样的造型突出表现快乐?
欣赏书中作品,看看他们如何用线材表现快乐的动感?
你觉得哪里的造型是难点?和同学交流一下。
根据个人的喜好与力度情况,选择适合的线材进行表现。
教师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有制对性.的指导。
提出作业要求:
个人独立创作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有快乐动态的人物雕塑造型。
营造社区环境,作为背景,将学生作品展示其中。
你在创作中遇见过什么难题?是怎样解决的,谁的造型最大胆?
你最喜欢哪一组造型?为什么?
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欣赏现代雕塑作品。
快乐的泉水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
2、通过小组探究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丰富学生线造型表现手法。
3、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良好做事习惯。
教学重点:
利用线材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教学难点:
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做好学习准备。
二、导入新课:
唐代孟郊的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板出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传统文化使学生明确夸张对于艺术作品的作用。
三、讲授新课:
(一)、结合书中图片分小组探究问题:
1、线造型人的制作方法是怎样的?
2、它们用了哪些装饰方法?
3、通过你们小组分析,提示大家在制作中应注意什么?
(二)、出示、齐读《礼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三)、教师简单演示,提示注意的问题:在制作过程中注意线的连贯性,尽量不把线剪断,如果要剪断一定要注意线与线之间连接紧密。
(四)、师吟诵春秋时期老子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丰富学生线造型表现手法。明确制作要点,感知制作中的细节。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教育学生做事要注意细节。进一步丰富人物制作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四、课堂练习:
(一)、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二)、渗透《弟子规》中的“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设计意图:利用传统文化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掌握表现方法。
五、课堂总结:
(一)、小组的成果展示、交流、评议。
(二)、相机渗透传统文化。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虚心好学的态度。
课题。
制作方法:
1、头事勿忙。
2、身体忙多错。
3、四肢勿畏难。
4、装饰勿轻略。
快乐的泉水教学设计篇八
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验“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重点:了解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水温及是否被搅拌等因素有关。
难点: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2个烧杯、1根玻璃棒、1个水槽、冷水、热水、食盐、水果糖、方糖、溶解快与慢的记录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老师倒了一杯冷的纯净水,放入了一颗水果糖,想请同学帮我试试够甜了吗?(请一学生试喝。预设:不甜或没有味道)水中放入了糖,怎么会不甜呢?(糖还没有溶解),请大家帮老师想想办法,让我能较快喝到香甜的糖水。
2.生1:(用筷子搅拌。)。
生2:(把水换成热水。)。
生3:(把水果糖捣碎。)。
生4:(把水果糖捣碎,放在热水里再用筷子搅拌……)。
3.教师板书:搅拌、加热(热水)、捣碎……。
4.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真是令老师佩服,是不是你们的这些办法真的有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溶解的快与慢。(板书课题)。
(二)、设计方案,实验探究。
1、以搅拌实验为例,探讨实验方法。
师:我们都知道猜想是科学发展的前奏,我们已经踏出了非常精彩的一步,但是,这些猜想是正确的吗?有效的吗?那么现在,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的科学家,来亲自验证他们,我们先来验证第一个猜想:搅拌能加快物质的溶解。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食盐,你准备用什么样的实验来验证搅拌能加快溶解?大家思考一下。(引出对比实验)。
(师生共同讨论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师:其实我们的科学书上对这个实验做了专门的讲述,就大家翻开书本31页,好,带着我们刚刚讨论的结果,我们一起来仔细看一看课文中第二自然段,从这里找出实验有哪些相同的条件,还需要什么不同的条件,找出之后,以小组为单位,来填写实验报告单。现在开始,记录员以简单的文字记录你们的讨论结果。
实验记录单一。
研究问题。
搅拌能否加快物质的溶解。
我的猜想。
不同条件。
相同条件。
溶解程度。
搅拌快。
慢
不搅拌快。
慢
研究结论。
搅拌(能/不能)加快溶解。
(学生汇报记录结果,教师进一步完善记录结果。)。
相同的条件:水量相同、盐量相同、温度相同、同时放盐、观察时间相同。
不同的条件: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师:好了,这个实验我们已经设计好了,在动手之前,老师要送给大家几个实验提示,我们一起将它读一遍。
实验提示:
1、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2、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完成记录表一;
3、请实验操作时动作轻、声音小,勤思考;
4、注意实验安全。
(生齐读。)。
师:好,小科学家们,按照我们刚才的实验方案严格控制条件,开始小组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单。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得出结论: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2、分别探究“加热能否加快溶解”与“捣碎能否加快溶解”实验。
(分组进行,1—5组探究“热水能否加快物质溶解”,溶解物质是食盐;6—10组探究“捣碎能否加快物质的溶解”,溶解物质是方糖。)。
师:在实验前,老师还是想请同学们设计一下,你们准备怎么来验证你们的猜想,然后你要完成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并且把它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二中。
(小组讨论填写实验记录单二)。
实验记录单二。
研究问题。
热水能否加快物质溶解。
捣碎能否加快物质的.溶解。
我的猜想。
不同条件。
相同条件。
溶解程度。
热水快慢。
冷水快慢。
捣碎快。
慢
不捣碎快慢。
研究结论。
热水(能/不能)加快溶解。
捣碎(能/不能)加快溶解。
(学生汇报记录结果,教师进一步完善)。
师: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填的两张记录单中,不同条件有几个?
生:一个。
师:为什么只有一个?如果不同的条件多了,这个实验还公不公平,而且我们就不知道这个溶解的快与慢究竟是哪个条件引起的,对不对?所以我们做实验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控制自己的条件。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得出结论:加热能加快物质的溶解。
捣碎能加快物质的溶解。
生:对比实验。
师:并且在实验中我们找出了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而且对比实验的不同条件只能有一个。
(三)、结合生活、拓展探究。
1.讨论游戏方案:同时放入嘴中,1-2小组含在嘴里不动,3-4小组用舌头翻动搅拌,5-7小组把糖块咬碎但不搅拌,8-10小组咬碎并搅拌,用1、2、3、4记录糖溶解快慢的顺序。
2.小组进行吃糖游戏,做好记录。
3.汇报游戏结果,谈谈你的感受。
小游戏:怎样吃糖,溶解更快。
溶解糖块的方法。
溶解快慢顺序。
含在嘴里不动。
用舌头翻动搅拌。
把糖块咬碎。
8-10小组。
咬碎并搅拌。
(四)、收拾器材、培养习惯。
师:在生活中我们用到了很多加快溶解的方法,也用到了很多科学的方法,只要做个有心人,我们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孩子们,让我们在生活中学科学,用科学,争取成为真正的科学家,今天,我们的实验结束了,科学家在完成研究后,从来不会忘记整理他的实验材料,接下来,让我们也把自己的实验材料整理好。
2.5溶解的快与慢。
搅拌相同条件。
热水加快物质的溶解对比实验。
捣碎不同条件(1个)。
快乐的泉水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继续独立识字的习惯和根据上下文识字的方法。
2、培养学生阅读时读出自己的感受,做到有感阅读,陶冶情操,感受阅读的乐趣。
3、感受少年儿童的生机勃勃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方法:讲解法感受法练习法
教学帮助:多媒体。课件音乐伴奏《快乐的节日》歌曲《快乐的节日》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有很多很多的节日。(板书:节日)
你们知道有哪些节日?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的节日)
师:哪个节日是属于我们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呢?
(学生回答)
对,这一天是全世界所有小朋友的节日,各国儿童都会以快乐、自豪的心情度过这愉快的一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请看:(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各国的儿童欢度节日的情景)
今天让我们也一起来过过这个快乐的节日,好吗?
(板书课题:快乐的节日)(学生齐读)
二、阅读,感受,学习,体验:
1、为了对同学们的节日表示祝贺,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份小礼物,看!(出示课文投影字幕)
2、这首诗歌读起来非常好听,你愿意自己读还是听老师读?(如果学生选择自己读,请选用a种教学方式;如学生选择听老师读,请用b种教学方式)
a:(1)自己读。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
(学生回答)
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吧!愿意怎样读就怎样读。
(2)学生自由读书。
(3)课文读完了,哪位勇敢的同学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师:你读课文的时候,你希望同学们怎么做?请你给在座的同学们提个小建议吧!
(学生对其他同学提建议)
(4)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学生读书过程中遇到生字教师马上出示生字卡进行纠正学习)
b:(1)听老师读。那好,请你们坐好,认真听老师读。
你愿意老师怎样读?(学生回答:大声,读流利等等)
好,老师就尽量按你说的做。刚才,你们给老师提出了希望,那你们能不能也给在座的同学们一个小建议呢?(老师读,你们怎么做)(学生回答)
(2)谁来说说老师读的怎么样?(学生回答)那你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一读课文呢?你读课文的时候,你希望同学们做什么?(学生提出建议:做个小听众)
(3)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
师:他读完了,谁来说说他读的怎么样?你可以夸一夸他,也可以给他提个小建议。
(学生评价)
那请你推选一名同学来读一读吧!(师:别人推选你,你可要读好呀)
(4)推荐学生读书。
3、刚才同学们都展示了自己读书的水平,不但声音洪亮,而且读的非常流利。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也来凑热闹了,你听!
4、教师点击。课件,出现丁丁配乐范读课文的画面和声音。
师:丁丁读的怎么样?(学生回答)那你知道丁丁为什么能读好吗?
师:对,因为丁丁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了,我们读书不但要声音洪亮,读流利而且还应该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这样才能读好。你想不想读好呢?下面,请你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小节在小组内练一练。一会儿,咱们比赛,看谁是今天的读书小能手!
5、学生自由读课文。
6、读书比赛。谁想第一个争当读书小能手?(学生举手)
师:你准备带着什么感情去读?(学生回答)
师:好,请读吧。(学生读书)
师:你觉得读的怎么样?(学生自评)想不想听听别人的评价?(学生互评)
师:还有谁想读?这么多同学想读?那好,想读的就跟你的同桌合作读吧!看你和同桌到底谁是读书能手!
7、教师评价:我觉得同学们都是读书小能手!刚才,我们读了自己喜欢的小节。现在,我们就来学一学我们喜欢的小节。怎样学呢?请看我们的学习小助手的建议:(出示学习建议:1、你能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你喜欢的小节吗?相信你!2、从喜欢的小节内你能划出喜欢的词语吗?试一试!)
8、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
还有谁喜欢这一小节?(学生举手)还有补充吗?好,既然喜欢,看来就一定能读好。请你们再把这一小节读给大家听听好吗?(好,请起立)
还有喜欢其他小节的同学吗?(学生举手)你来说说你喜欢的词语!(指名学生说)
剩下的小节谁来说说?(学生举手)
10、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划出的词语。
三、唱诵诗文,升华内涵。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这个礼物非常神奇,它不但读起来好听,而且唱起来也非常好听,想听吗?让我们一起看着诗歌,来听!(出示课文,放映歌曲)
1、学生听歌。
2、好听吗,你想唱吗?来,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次你可以一边听一边小声跟唱。
3、同学们,除了用歌声来表达我们节日的喜悦外,你还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节日的快乐呢?(学生回答:可以读诗歌,也可以唱歌曲,也可以表演诗歌,还可以画画等)
那好,下面就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度过这个快乐的节日吧!可以画,可以读,可以唱,可以跳。(可以到黑板上画)
四、情感升华:同学们,今天你过的快乐吗?你有没有想过是谁送给我们这快乐的节日?(学生回答)
师:对,是祖国妈妈。是我们的祖国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没有祖国妈妈的培养、爱护,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你看!
(教师播放伊拉克儿童遭受战争苦难的生活录像片断)
那我们怎样报答祖国妈妈呢?请你对着我们的党和祖国的说说你的心里话。(学生畅谈理想)
刚才同学们都谈出了自己的理想,希望同学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下课。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由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快乐的泉水教学设计篇十
1、课间、课余是同学们放松、快乐的时刻,本课的五个作品仅仅反映学生们快乐的课余生活的一个侧面。在教育部“减负”的指示下,同学们会更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
2、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知识并进行看图创作。
掌握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知识并进行看图创作。
音乐自由教学法。
多媒体、琴、打击乐器、彩笔。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哦!十分钟》;2/4拍号,《乒乓变奏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哦,十分钟》。
2、聆听范唱。
3、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4、再听一次范唱,请全体看着歌谱。
5、学习曲调。
(1)先学习前8小节。
设问:这8小节中有哪两小节是一样的?重复出现了几次?这两小节你能唱一唱吗?剩下的两小节就四个音,我相信你能看着谱唱好。(2)讲解2/4拍号及指挥图式。
(3)学习第二句的8小节。
先听钢琴弹一次,然后你们用指挥图式自学。
(4)把这16小节连接起来唱一唱。边唱边划指挥图式。
(5)再下面的8小节,请跟着我的手势把它唱出来。
(教师用柯尔文手势带着大家唱)。
(6)最后一句六小节跟我学唱。
6、用“啦”把全曲哼一下,要唱得轻松愉快。
7、跟着我的前奏完整地把歌唱一唱。
(注意前奏的速度与伴奏的配置,要营造欢快的气氛。)。
8、练一下两小节的固定节奏型伴奏。
9、在伴奏的烘托下,欢快地歌唱。
10、小结:这课间十分钟快乐吗?
三、聆听《乒乓变奏曲》。
1、初听变奏曲主题曲调。
设问:你听这段音乐像什么在跳动?
2、复听主题曲调。
要求: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唱一次,跟着录音的音乐唱一次。
3、初听全曲。
设问:你能听出这一主题的不断变化吗?
你能说出这一主题(包含变化的主题)在全曲中共出现几次?
4、师生讨论。
5、复听全曲。
设问: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他们在课余打乒乓球的比赛精彩场面吗?如果你愿意,下课后也去试试。
6、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大家来唱》;3/4拍号,为三幅图配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表演《大家来唱》。
1、知识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二拍子的拍号、强弱规律及其指挥图式。歌曲除了二拍子外,三拍子也非常多,下面一首歌是几拍子?你听!
2、聆听范唱,教师边范唱边打三拍子的图式。
3、这首歌就是3/4拍。再听一次。模仿我的动作一起跟音乐做三拍子指挥动作。
4、学曲调:先学唱第一声部。
用三拍子指挥图式边划动作边看谱唱。
要求:放慢速度。分成两个8小节,二次学唱。
(1)先学唱前8小节。注意1→i的跳跃要唱准,先想好音高再唱。(2)再学唱后8小节。
5、学唱第二声部曲调,也分成两个8小节,二次学唱。
6、二声部合成(这是难点)。
(1)先唱好二个声部每句的第一个音,即:
(2)一句一句合成,唱好一句巩固一句。
要求:集中注意力,自己唱一个声部,耳朵听到另一声部。使自己的声音溶合在集体声音中间。做好一句及时表扬。让学生体会到二声部声音和谐带来的悦耳快感。
7、在曲调二声部都非常有把握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步:填上歌词,不然的话宁可唱第一声部的`歌词,千万不可为了完成二部合唱而破坏了音乐的美感。一定要加强平时训练,水到渠成。
8、配上打击乐伴奏。
9、要非常注意歌唱的流畅性与乐感,表达孩子们快乐的课间生活。
三、在图的下方配上节奏或用图谱表示”的创作练习。
如:“骑马”用马蹄印、
快乐的泉水教学设计篇十一
2、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3、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
【教学难点】理解基数、序数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课件、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猜一猜。
活动目标: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有一位小动物要和我们一块儿学习,你猜它是谁?
2.到底是哪一种动物呢?它有两只长耳朵四条腿,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电脑出示:小白兔)。
3.可爱的小白兔给我们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画:(略)。
活动二:夸夸美丽的家园。
活动目标: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10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通过夸夸美丽的家园活动,启迪智慧,拓宽思路,培养观察能力,丰富想象能力。
活动过程:
2.谁能说出图上哪些东西的个数是“1”?(生自由说)。
3.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的个数是“1”的事物,都可以用“1”来表示。(电脑出示“1”)“1”的威力可真大,它可以表示单个的一个萝卜;可以表示由许多个萝卜组成的一筐萝卜;还可以表示一座高山,一颗小草等。
(电脑同时闪动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座高山、一颗小草。)。
4.现在请你们看看自己的身体和周围,有哪些事物能用“1”表示?(让学生自由说,教师同时举起实物或做手势。)。
6.那3能表示什么?4能表示什么?(同桌互相说)。昨天我们认识了1--10的数,请你选1个数和小组的小朋友一起说。
活动三:小小足球场。
活动目标:通过小小足球场活动,理解基数和序数,初步培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2.老师小结:对,衣服上的数可以表示号码、也可以表示是第几个运动员。请同学们指着图,自己读一读运动员身上的号码。
3.问:有几个号码?有10个号码就表示有几个运动员?
4.思考:比赛结束后,运动员们要排队,他们按什么顺序排队呢?
5.实际操作:现在我们按号码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请10个同学来当运动员(每人手中拿有一个数)。请运动员听口令,现在我们按1、2、3、4......的顺序排队,看谁排得又快又好?请同学们看图,你喜欢几号运动员?你喜欢的运动员他排正确了吗?你自己上来数一数。(如有同学说他喜欢8号,当他数到8号运动员时,引导他说出:“8号运动员正好排队伍中的第8个。”)同时引导学生说出:“从1号到8号共有8个运动员。
6.我们要向这些小朋友学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把自己的身体练得棒棒的。
活动四:练一练。
活动目标:通过练一练活动,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好啦,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图见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5页)。
2.请同学们数一数、画一画。
3.每组图中,把与左边同样多的部分圈起来。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有趣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在练习题设计上,注意兼顾习题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发展。最后设计了一个小调查,因为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教师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让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
快乐的泉水教学设计篇十二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1可以表示1个体(如1个萝卜),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如1筐萝卜),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2、借助挂图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数“1”的含义。
1、学习1可以表示什么?
观察课本中的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用数学的语言来叙述。
(1个萝卜、1筐萝卜、1个太阳、1座大山……)。
说说1个萝卜和1筐萝卜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到1的地方?
2、学习2、3、4可以表示什么?
(1)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说说看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看的?
(3)集体交流。
体会数不仅可以表示多少(如运动员的人数),也可以表示顺序(如小运动员球衣上的号码)。
3、练习。
(1)连线。(找朋友)先让学生观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2)数一数,画一画。
先让学生说说,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
书上是怎么来表示看到的数的?你能用自己喜欢的画画来表示吗?
(3)选同样的数。老师说清题目的意思,在让学生自己完成。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数出左边的数量,再从右边选出同样数量的物体圈上,二是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然后再圈起来。
4、小结: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时我通过一幅小山村的图画,把孩子引入一个硕果累累的乡土风味的情景。这对久居城市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种新鲜。我适时的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在叙述图中物体数量关系的同时,让学生理解“1”即可以表示1个个体,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还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还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作业批改:
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1”“2”“3”“4”,让他们在尝试的基础上,多说,练说到熟练的运用,再到准确的叙述,学生们掌握的很好。
跟踪记录:
使学生在叙述图中物体数量关系的同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并扩大了学生观察的范围。
快乐的泉水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学目标:
1、适应应试作文要求,加快议论文的写作速度,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2、进行明结构写作单项训练,以课文、例文的分析为范例,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思路、构思,加快作文速度。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
时间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次作文指导的目的。
二、解说“明结构”的含义,帮助学生梳理好议论文快速进行构思示意图。(三段式图形)板书设计)。
开头——一般是先提出问题,交代说明“提出论点的原因、由来。这一部分要说清这篇文章所说的“是什么”。要求短小精悍,点到为止。
中间——。
主要是“分析问题”。要摆事实讲道理,综合运用论证方法论证论点的正确性。这一部分要说清楚本文“为什么”要这样讲。要求内容充实、丰富、理据俱全。
结尾——“解决问题”的部分。或得出结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二者兼顾。这一部分主要是告诉人们“怎么办”,要求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
三、举《谈骨气》为例,说明怎样快写议论文。(师生共同分析)。
第一部分:
引论,点明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然后引孟子的话为论据,释题——大丈夫就是有骨气。
第二部分:
本论,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有骨气的人,应具体分析。然后列举三例:文天祥的《正气歌》;“嗟!来食。”——穷人不吃嗟来之食;闻一多对敌人的手抢“拍案而起”,例证法论证清楚。
第三部分:
结论——解决问题。孟子的话在今天仍有意义。
四、发放范文《说“俭”》学生朗读,讨论分析本文的结构(运用三段式图形),教师明确。
五、写作训练(要求先用三段式图形列出写作本文的结构,再写作)要求(略)(一课时)。
六、作业布置:
题目:a、《有志者,事竟成》b、《要学会自律》。
快乐的泉水教学设计篇十四
2、体会《哦!十分钟》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
3、把音乐知识的学习穿插在歌曲学唱过程中,结合歌曲进行教学。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用歌声表现出欢乐的心情。
正确演唱切分节奏。
电子琴、课件、录音机。
师生问好歌。
上课的40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注意里学习,下课的10分钟同样非常宝贵,因为只有休息、放松好,才能使下一节课精神更集中,这就是学习休息两不误,你们听听他们的10分钟在玩什么?(播放歌曲《哦!十分钟》)。
师:歌中歌唱什么内容?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师生讨论)。
我这里还有一首歌曲,唱出了大家在课间的心情,你们想听么?(播放歌曲)。
1、歌曲唱了什么,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2、这么棒的歌曲再听一遍好么?请仔细看着谱子听。老师带这学生随节奏轻轻摆动(播放歌曲)。
1、先学习前8小节。
a、设问:这8小节有哪两小节是一样的?重复出现了几次?这两小节你能唱一唱么?总结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5534︳50︳5534︳50︳。
b、师说明前两小节与后两小节是一样的,请学生来唱一唱。
c、剩下的两小节就四个音,我相信你们能看谱唱好!
生边拍节奏,边唱旋律。
2、学唱第2句的旋律。
a、先听钢琴弹一次,播放课件(出示第2句的旋律)。
b、教师唱前两小节,请学生来唱后面的部分。
c、教师指名唱,请学生跟着齐唱。
d、用lu跟着琴唱,先齐唱再男女同学唱最后再齐唱。
e、让我们把刚刚学过的连起来唱一唱好么?
(播放歌曲1—16小节,学生跟唱)。
f、把歌词填进去,一起唱唱(播放歌曲17—24小节)。
3、学唱两个结束句。
a、在歌曲的结尾处有一个记号,是什么意思?(这是个反复记号,意味着歌曲的结束句是不一样的)。
b、先学第1段,跟老师学唱,注意切分音的空拍,多唱几遍(播放结束句)。
c、学习第2段,跟老师学唱,注意和第一段的区别(播放结束句)。
4、跟着老师的琴加上前奏把歌曲唱一唱。
同学们喜欢下课么?唱这首歌时应该带着怎样的情绪?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完整的唱一唱!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唱,可以跳,可以敲打打击乐器,让我们欢快的合作好么?(播放课件音乐)。
2、生边唱歌曲边拍手离开教室!
快乐的泉水教学设计篇十五
《快乐的节日》这篇课文,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为内容,描写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愉快渡过自己节日的动人场面。文中采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欢度节日的场面,歌唱孩子们的幸福和快乐,表达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在教学中,我紧扣主题抓住以下几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本节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们以看录象、听歌曲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小朋友怎么过自己的节日,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并且在回忆的过程中重新体会到过节时的快乐心情。
利用《快乐的节日》这首歌,让学生随着歌曲唱歌、做动作,把学生的情绪推至高昂。贴合本课快乐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了感情基础。我还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快乐鸟”考同学生字词;表演读,背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快乐的心情等情景的创设,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诗歌的思想感情和美好的意境。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以读为主”的教学新理念。在学文时,穿插了说话的训练和词语的积累,学生说了很多的好句子:我听见河水哗啦啦地流着。小树向我们招手。小草向我们点头。星星在眨眼睛。太阳向我们微笑。……在快乐的氛围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他们的想象空间,从知识、能力方面进行学习。我还设计了全班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也倾听到别人的想法。
三、注重学习,体验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他们读出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你想怎样去读?你心情怎样?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摸索、体验。当学生说的不是老师认为的标准答案时,没有批评,而是耐心地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课上就出现了一只只高举的小手,一双双求知的慧眼,一个个创新的答案。
存在的不足:在阅读、感受、体验课文时,还需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读课文,去感受课文,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给孩子体会与理解,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快乐的泉水教学设计篇十六
《谁爬得快》属于“小数除法”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除法和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教材通过比较蜘蛛和蜗牛爬行的速度,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让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二、学情分析。
我班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他们的思维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缺乏理性的思考。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的主动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教学重点:
是认识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
是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三、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教学时,我将采用堂堂清和谐互助。
四、教学流程。
围绕本课的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我确定如下教学流程:
(一)从游戏中,感知“循环”
本节课一开始,我用拍手游戏导入新课: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循环现象,学生初步感知后,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循环事例,比如:春夏秋冬更替,昼夜交替,周一到周日的循环等。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循环”这一概念进行初步认识。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三)小组交流,大组汇报。
当学生估算后,我采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大组汇报的过程中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在教师讲解中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学数学的.价值。
(四)教师点拨,反馈总结。
教师先对循环小数的概念做一总结,在接下来的反馈练习环节带领学生到智慧屋去闯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练习的设计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几个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力争做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五)自学“数学万花筒”,拓展提升。
快乐的泉水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对“1”进行认识,并且从1引申到2、3、4的学习。
2.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1、2、3、4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1.了解1、2、3、4代表什么。
2.了解1、2、3、4代表什么。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1.你们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数数的吗?(演示课件:结绳计数)。
2.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吗?
二、活动(二)。
1.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美丽的小山村去旅游(板书“1”),你们想去吗?乡村的早晨非常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演示课件:美丽的山村)请你们仔细观察,1可以表示什么?(小组讨论)。
4.平时,你还在什么时候会说到或用到“1”?
5、谁能总结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
(1即可以表示个体,又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三、活动(三)。
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2、3、4等数字,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四、活动(四)。
1.建小足球队:学校的操场多宽敞啊,你们想不想去活动活动?我们就来组建一支小足球队。
2.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数字,(数字朝下)谁愿意参加足球队,请你抽取一张数字纸片,把它贴在胸前。(10个同学贴好数字,按上台顺序站成一排)。
3.同学们,台上有几名运动员?他们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
4.如果让他们排成一队,可以怎么排?(学生讨论)。
方法一:方法二。
方法三:10、9、8、7、6、5、4、3、2、1。
(学生说出其中一种,台上小队员排队)。
5.老师扮演记者采访:请问,你是几号运动员?你排在第几个?
6.请同学扮演小记者,向运动员提问。
7.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别的办法帮他们排队吗?
(10人一组活动:把自己座位里的数字贴在胸前,然后大家讨论可以怎样排队,站成一队)。
8.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是怎么排队的?其它小组可以当小记者提问。
五、活动(五)。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打算向谁学习他的什么优点?
个体这类个体的集合,
1可以表示。
很大的物体很小的物体。
教学反思:
快乐的泉水教学设计篇十八
教学目标:
1、品诗,把握以象传意和用典言志写作手法。味人,理解“山谷”内涵,感受诗人狷介自持的生命气质。
2、了解登临诗的一般特点,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登临诗的特点及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体味诗人狷介自持的生命气质。
教学方法:
诵读——启发——探讨——演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同学们,我们的启蒙教育总是从背诵古诗开始的。那你们肯定会背《登鹳雀楼》吧?(学生齐背,投影显示)那有谁会背杜甫的《望岳》呢?(投影显示)。
你觉得这两首诗,分别写了什么?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发言)。
登高——望远——思深。
(板书登临诗)明确解释“登临诗:”
登临即登高,登高之“高”,相对于平地而言。
登山、楼、台、阁、亭,虽形式不同,但意义相似。
登临诗的一般写作思路:写登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板书)。
我们今天来学习另外一首登临诗,黄庭坚的《登快阁》,(板书课题、作者)。
二、品诗味人。
(板书:品诗)。
(一)读(3分钟)。
(ppt展示出已划分节奏的诗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示范读,同桌点评。
学生齐读。
(二)品(17分钟)。
整体感知,并填空。(ppt展示)。
古人登高登阁,或览胜,或寄远……。
王之涣登鹳雀楼,他看见了落日西沉、黄河东流,想到了望远须登高的朴素哲理。
杜甫登泰山,他看见了巍峨泰山,神奇缥缈,产生了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壮志。
那么,
黄庭坚登阁,他看见了,他想到了。
(2分钟,学生思考并完成,教师巡视)。
讨论:
1.诗人登阁看到了什么?
板书:景——胸襟阔大。
2.诗人又想到了什么呢?
赏析“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出什么情感?
板书:典——世无知音。
3.正因为如此,诗人最后有了什么想法?从哪儿看出来的?
板书:象——弃官归隐。
(三)味人(5分钟)。
1.诗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诗中有没有交代作者为何登阁?)——抓住“痴儿了却公家事”一句来赏析。
投影补充黄庭坚的介绍:
《宋史黄庭坚传》。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策,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2.问:那么黄庭坚后来归隐了吗?
投影:黄庭坚的漫漫为官路。
治平四年(1067年),黄庭坚考中进士,任汝州叶县县尉。
熙宁初年(1068年)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担任了国子监教授。
元丰三年(1080年)知吉州太和县。
元丰七年(1084年)移监德州德平镇。
元丰八年(1085年),以秘书省校书郎召入京师。后任神宗实录检讨官,著作佐郎。
元祐元年(1086年),哲宗即位,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
元祐二年(1087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神宗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
绍圣初年(1094年)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后又被劾修实录诬枉责而贬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后移戎州(今四川宜宾)。
元符元年(11),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受部员外郎召用,他都推辞不就,请求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
崇宁二年(11),又因赵挺之排挤,以幸灾谤国之罪除名羁管宜州。
崇宁四年(11),转到永州,黄庭坚未听宣布命令就客死在宜州(广西宜山县)贬所。
小结:要想准确了解登临诗中所表达的主题,必须要知人论世。
明确:黄庭坚——出淤泥而不染。
三、总结归纳:(投影)。
登临诗的一般阅读方法,
完成板书:
登临诗。
了解思路: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读懂手法:写景用典。
知人论世。
四、课堂演练:
要求学生根据对登临诗的了解,自己解读杜甫的《登高》。(10分钟)。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712—770)后半生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在外漂泊的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
学生自己思考写作讲解提纲(5分钟),然后指名学生发言讨论。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可补充讨论:
请说说《登快阁》的颔联“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和杜甫《登高》诗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同点。
都是写登高所见秋景,都写到山、树、江水,但黄诗还写到夜月,
写江水的着眼点不同,杜诗着眼于江水奔流之态,黄诗着眼于江水的明净;
两联诗都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但杜诗多了一份沉郁悲凉,黄诗更显轻松明快。
五、结束语:
同是登临者,不同是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