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家规家训心得体会(精选8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家规家训心得体会篇一
家规家训是每个家庭的基石和纽带,他们是我们成长中的指南和底线,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家庭家规和家训对我个人成长和价值观塑造的影响,以及我在这个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家规与约束
家庭的第一条规矩是“言必信,行必果”,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对我们说的话和做的事情负责,并承担相应的后果。这首先让我明白到言行的重要,也让我更懂得要毫不犹豫地承担自己的责任。此外,我的家庭也对我的行为和行动做出了明确的限制和约束,让我学会了遵守法律法规并遵从道德伦理。
第三段:家训与启示
家训则是关于家庭价值和生活态度的教育,在我的家庭中也有其独特的存在。我的家训包括“团结合作,和睦相处”、“勤劳忠诚,莫言放弃”以及“诚信正直,追求卓越”等等,这些都给我带来了很多正能量和启示。他们都是帮我在成长中克服困难和实现自我激励的深刻指引,也是塑造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的基础。
第四段:家规与家训的实际应用
家庭的一切是实际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 当我开车时,我不仅会遵守道路交通规则,而且也会为行动承担责任。当我与朋友或同事互动时,我大多数情况下会采取团结合作所教导的思想方式,这就让我更加真诚而信赖。而在工作场所,我的家训也确保我在追求目标,同时又不忘敬业奉献和追求卓越。
第五段:结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个人成长和价值观塑造跟家规和家训在我的家庭中发挥的作用。家规和家训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行为模式上有所选择。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不断思考我家规和家训的核心,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核心价值让自己更加成熟和自信,从而建立强大的家庭和社会连接。
家规家训心得体会篇二
养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更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今年有幸读到一本关于养成教育的教育理论专著。它是中国第一本养成教育专著经典,科学,严谨,新颖,实用。
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论述家庭教育的专著《颜氏家训》十分强调教育应当从小抓起。颜之推说:“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苔罚。”
颜之推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习惯的养成问题。我们知道,习惯的力量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难加以改变。许多人的习惯,终其身也无法改变。
这本书中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只是为了成才,更重要是为了孩子成人,在一定意义上说成人更为重要。”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不是自然的。一些家长经常说:“树大自然直”,并不符合自然的规律。更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有些人确实在长大成人之后变“直”了,改掉了幼时的某些恶习,但是这要经过多少痛苦的磨练,碰了多少次钉子之后的结果,决不是“自然”的。现代教育的长处是学科各有分工,而我们教育的任务正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但是人的全面成长,特别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实际上这只能渗透而且必须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去。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生怎样做人的任务。所以,养成教育应当每一位教师、家长都能掌握的教育艺术。从多角度总结丰富的经验,使我们得到更深刻的规律性认识。
家规家训心得体会篇三
1、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2、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3、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4、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
5、谨言慎行,宽厚忍让,勤恳做事,踏实做人。
6、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7、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8、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9、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2、治家严,家乃和;居家恕,乡乃睦。
13、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14、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5、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16、不以已长望人,虽卑贱皆得尽所能。
17、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1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19、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20、提倡勤俭持家,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21、夫妻和睦,一家之福,简单分享,知足常乐。
22、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2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4、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立不住。
25、吾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26、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27、算算用用,吃穿不穷;用用算算,海干山空。
28、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29、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30、以德遗后者昌,以财遗后者亡。
31、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
3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33、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34、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35、家庭以爱为根,生活以和为贵。
36、老人有德是最好的风水,最高等的风水。
37、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38、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妒臣则贤士不留。
39、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40、贪爱沉溺是苦海,利欲炽燃是火坑。
41、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42、女人要柔和,安祥笑容,和一家的人缘。
43、积小钱,办大事;积闲钱,办急事。
44、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45、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46、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固己拙而忌人之能。
47、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
48、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49、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
50、尊师而重道,爱众而亲仁。
51、读书,起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本;和顺,兴家之本。
52、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53、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54、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55、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56、刻薄成家.骄奢淫逸,就是败家相。
57、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家规家训心得体会篇四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家规家训心得体会篇五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在上周听取金一南老师的辅导时,讲到杨靖宇将军牺牲时的一句话:“老乡,我们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一句话道出了无数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也极大震撼我们的内心世界。那么在新形势如何搞好家风建设?听了北京大学家庭文化研究所教授齐大辉老师的课感觉十分解渴,他以大白话讲清大道理,以小故事揭示好办法,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地揭示了让中华文明回家的路径。
齐大辉老师强调搞好家风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教育决定国家命运,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党员教育要抓生活教育,从家风建设入手,以家风好带动党风正。揭示了家风建设的一些规律性认识,他还提出家风是一种暗物质,包含风水、风气、风尚、风俗等诸多要素,在家里家长是带头人,念力是方向,公约定规矩。他提出家风是最高贵的文化,家教是最廉价的国防,家训是最频繁的唠叨,家约是最靠谱的教育,家会是最理性的沟通,家学是最可靠的传承。齐大辉老师还提出了提高个人文明素养约定的“五句良言”、以及身教重于言教的“叠被子、刷池子、静机子、复位子、光盘子”等,推动家风建设落细落小落实。
学习齐大辉老师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研究成果,贵在消化吸收,深感一定要与自己的家庭生活、与自己的'工作,也与我们思想实际相结合,把其中的观点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来抓,在乱世先烈们能舍小家顾大家,在和平年代我们要和小家利国家,让中华文化的血缘善缘总相续,让中华文明的善美基因永传承,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家规家训心得体会篇六
第一段:引言(150字)
家规家训是家庭生活中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一种信仰的传承,更是一种道德的熏陶。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家规家训对我的影响,感受到了其带来的积极作用。通过遵守家规家训,我学到了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自律自强等美德,这些品质使我受益终生并在社会中取得了成功。
第二段:家规家训的重要性(250字)
家规家训是一种家庭文化的传承,它是由家长根据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制定的,目的是引导子女走向正确的道路。家规家训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我的家庭中,父母倡导“吃饭不剩饭,做事不留痕”的家规,让我从小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同时,他们也要求我们诚实守信,不撒谎。这些家规家训让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健康文明的习惯和道德操守,为我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段:从家规家训中学到的品质(300字)
通过遵守家规家训,我学到了许多有益的品质。首先,我明白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家中的家规要求我们不打扰他人,不随地乱扔垃圾,体现出了对他人生活和环境的尊重。这种习惯培养了我对他人权益的关注,并塑造了我善于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其次,家规家训教会了我诚实守信。从小,父母就要求我们不撒谎,不作弊。这种家规的执行让我懂得了“信任”与“信誉”的重要性,使我在人际关系中保持了良好的口碑和信用。同时,自律自强也是家规家训的重要内容。我被鼓励要坚持完成自己的任务,不懒散不拖延。这使我逐渐培养了自制力和毅力,为日后的学业和事业都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第四段:家规家训对我的影响(300字)
家规家训对我的影响可谓深远。首先,这些家规家训培养了我的责任心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在家庭中,我经常被要求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整理房间、照看弟弟妹妹等。这使我有了对他人负责的意识,并乐意为他人提供帮助。其次,家规家训培养了我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家中的家规要求我们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保持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这种培养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对我的学习成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家规家训也让我具备了独立生活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父母鼓励我们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的饮食、穿着等生活方面的事务。这让我在离开家庭后能够独立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第五段:总结(200字)
在家庭生活中,家规家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了我许多有益的品质。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自律自强等美德为我指引了人生的方向,让我在社会中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并取得了成功。因此,我深信家规家训在每个家庭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子女们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影响了他们的一生。我将继续继承、传承并发扬家庭中的家规家训,共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家规家训心得体会篇七
周总理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得助于深刻的家风;三曹的建安风骨得助于睿智的家风;李清照的清新婉约的词锋亦得助于严格的家风。由此可知,家风不但有深刻的内涵,亦会对人产生巨大的影响。
家风是严格的,它能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史俱扬。”想必大家对窦燕山的故事必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了,他生活在战乱不断的五代,一般的人家可能认为能够在战乱中得以生存并衣食无忧便是谢天谢地了。可是他却不向命运低头,从小严格教育子女,最终成就五子登科的美谈,更被当时文学大家称之为“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经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严格的家风,有助于人养成良好的习惯。
家风是睿智的,它有助于人取得最后的成功。诸葛亮这一著名人物,想必是妇孺皆知了吧。但大家可能只知道其风光的历史成就,却不知其也有着辛酸的发家史。诸葛亮在刘备还未发现他的时候,亦有着数载发奋苦读,想必一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便是对其家风的最好诠释了吧。但是我们可以这样想,要是诸葛亮在刘备还未找到其便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或是贪图快乐不在苦读,想必他非但不能成为千古名相,恐怕连衣食也有很大的`问题了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作文作文。到那时,真会应了他的那句名言“苟求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了吧。也真的会是一条“卧龙”了。由此可知,睿智的家风,有助于人取得成功。
由此可知,深刻的家风,有助于培养人的个性品质。
现在,换个角度说说自己的家风吧!我的家风没有上述名人的著名,亦没有他们的意义深刻,而且我也认为自己也不算很优秀。但是我仍然认为家风对我也有很大的影响,这可能就是家风的魅力之一吧。因为,我的家风很简单,就是努力为祖国、人民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堂堂正正的做一个大写的“人"字。虽然现在自己离这个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我却在一步步的努力,我相信自己总能实现的,这就是自己对家风的全部理解了。
结语:以上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家规家训心得体会篇八
一个人的成长成材,离不开家风的潜移默化;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即是千万家庭家教家风的.总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古训仍历历在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更是千年不殒,中国古人对于家风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处世之道,是祖先历经世事之后的经验之言,可以成册,可以言传,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必是对儿孙的谆谆劝诫。好的家风淳朴无华,催人向善,是引导儿孙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门,也是约束儿孙行为规范的内心准则;反之,则误人误己,诱导儿孙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平天下。优良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推广,社会正气需要弘扬。
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便是对于家风的一个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父母诚朴,则儿孙向善,父母贪腐,则儿孙效仿,家风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古来宗族大家庭,必让孩子以德高望重者为榜样,而今家庭变小了,更需要家长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行政作风。近年来,官员子女家属腐败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人质疑其家风。“小来偷针,长大偷金”,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值得庆幸的是,行政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善良,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则是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风的廉洁公正则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
家风影响社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社会是千万家庭的总和,家风汇聚起来就是社风,多数家庭家风淳朴,则社风淳朴;社风的急功近利,则说明多数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来人们对物欲的过度追求现象越来越严重,拼豪宅、拼豪车,甚至有结婚彩礼都明码标价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应该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而改变社会风气不能一蹴而就,着眼点仍需在家风。
优良家风需传承,社会正气需弘扬,这不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会弘扬家风的建设,不仅能扬善于小,防恶于微,更能引导人们摒弃浮躁功利,重塑文明荣辱。而家风的建设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榜样力量,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人们的长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