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事迹心得个人感想大全(14篇)
总结经验是人类成长的必然过程,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总结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这是一份精心挑选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事迹心得个人感想篇一
4年弹指一挥间,白晶莹及其产业团队在科右中旗173个嘎查集中设立了51个产业村,举办了130余期蒙古族刺绣培训班,培训绣工16000人次。对于脱贫,白晶莹拿出了“铁杵磨针”的韧劲和绣花的功夫。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期间就少数民族非遗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指示,为更好传承和发展蒙古族刺绣文化指明了方向。2019年8月,中国手工刺绣传承创新大会命名科右中旗为“中国手工刺绣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中国蒙古族刺绣文化之乡”。蒙古族刺绣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到2019年底,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产值达到2000万元。
这让白晶莹深有启发——要将刺绣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放在更宏阔、更长远的坐标上。
作为地区非遗文化的蒙古族刺绣,虽然有很多独特韵味,但要想走出深闺远销国内外市场,还需要不断提升它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白晶莹团队立足脱贫攻坚实际,逐步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蒙古族刺绣产业市场运营机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积极推动蒙绣与中国四大名绣等绣种的交流合作;邀请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等艺术家团队,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精品样图创作;并依托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开展精品刺绣论坛、评选活动。
目前,在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基地里,缝纫车间、刺绣车间、成品室、研发室、展览室一应俱全。还设计开发了包、桌旗、蒙古袍等系列主题产品,亮相法国国际订货会和米兰时装周。
在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上,白晶莹以《非遗扶贫与乡村振兴》为题做主题演讲。她说,蒙古族刺绣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扶贫路径,要以乡村振兴接续脱贫攻坚,焕发出更大的价值,带领更多的群众“绣”出美好而幸福的生活。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事迹心得个人感想篇二
“多亏了白主任,现在村里从老到小都在绣。”科右中旗代钦塔拉苏木霍林郭勒嘎查的贫困户春杰坐在自家的炕头上飞针走线。匀称的针法、鲜明的色彩、鲜活的图案,不一会儿,一朵牡丹就栩栩如生地浮现在绣布上。
最早每幅50块钱的作品,现在每幅1300元,年过60的春杰已经变成了嘎查里的“金牌绣娘”。说话间,她还没有放慢手中的针线活儿,“在家绣花比在外面打工挣得还多,20_年到年底轻松挣两万。”
一团彩线、一根绣针、一双勤劳灵巧的手,传承着蒙古族特有的刺绣文化。在如今的科右中旗,蒙古族传统刺绣不仅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更成为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出路。而这些都离不开绣娘们口中的白主任,旗人大主任白晶莹。她就是刺绣脱贫产业发起人。
白晶莹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蒙古族家庭,母亲和姥姥都是远近闻名的刺绣高手。“小时候穿的衣服鞋子上都是绣花,家里的被子、门帘、窗帘也都是妈妈绣的,每天晚上我都陪着妈妈在煤油灯下做手工活。”她从小就练出了一手娴熟的刺绣技艺。
成年后,忙碌的学习和工作让白晶莹把刺绣的针线压在了箱底,然而由于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白晶莹始终关心着蒙古族刺绣的发展。近年来,发现蒙古族刺绣正在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她很焦急:图案精美、色彩鲜艳、表现力强的蒙古族刺绣不能就这么被人们遗忘。
要搞精准脱贫,白晶莹思忖着,这是个刺绣发展的好机会。王府刺绣代代传,练好手艺早脱贫。在她的倡导和努力下,旗里“建档立卡”与“刺绣脱贫”挂上了钩,蒙古族刺绣发展迎来了新契机。
白晶莹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开办了刺绣培训班,自己上手,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教,让学员掌握绣、贴、堆等技艺。从2016年12月到现在,办了32期培训班,走乡串镇,培训绣工5782人。
她自信满满地介绍:“通过绣工们的传帮带,目前科右中旗已有一级绣工1300人,二级绣工5000人,三级绣工8000人。一级绣工年收入能达到3到5万。”
2017年,在白晶莹的努力推动下,科右中旗大学生创业就业扶贫服务协会、祥瑞刺绣扶贫服务有限公司、图什业图刺绣基地先后成立。通过“企业+协会+基地”模式,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慢慢走向成熟。
“这个产业给了我们返乡大学生一个就业机会,白主任看得准、抓得有力,凡事亲力亲为,我们对这个产业充满信心。”科右中旗大学生创业就业扶贫服务协会主席、王府刺绣车间负责人杨福林说,目前,王府刺绣产品达382种,开发了文创产品、包、枕头、包框画、桌旗、蒙古袍等系列主题产品,20_年他们的销售目标是1000万元。
杨福林还告诉我们,为拓宽产品销路,白晶莹多方奔走协调,联系相关企业,20_年与深圳非遗生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两年内完成的2200万订单,同时与内蒙古包格达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杨开慧湘绣公司、上海非遗刺绣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
王府刺绣产品还亮相法国国际订货会及米兰时装周,走向国际时尚前沿。“9月份,我们在金狮购物广场占地400平方米的专营店开始营业。10月份,王府刺绣博物馆也完工开始对外展示。”
去年,289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王府刺绣产业发展受益,实现了人均年增收1809元。刺绣产业的发展,让白晶莹倍感欣慰,更让她感到高兴的是,因为刺绣,农村妇女的生活也变得色彩斑斓。
“现在农村的风气都变得好了,打麻将的少了,忙着刺绣的多了,妇女们互相比谁绣的好看,互相比谁的技术高。”刺绣作品验收员王乌云高娃说,妇女们有了收入后个个精神饱满,家里村里的氛围也越来越温馨、和谐。
目前,该旗有2.1万名妇女从事刺绣产业,在农村地区刺绣人数在50人以上的嘎查村已有51个。白晶莹也荣获20_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10月17日,在中央电视台《庄严的承诺》——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上,白晶莹还向全国的观众介绍展示了蒙古族刺绣给当地贫困妇女带来的变化。
谈到未来发展,白晶莹自信而沉稳:“我们要加强培训,增强绣娘们的刺绣技能和艺术创意能力,提高产品品质。到2020年,让中旗的一级绣工达到5000人。”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事迹心得个人感想篇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他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的为人民服务。为了接近老百姓,黄文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为贫困户干活,与群众谈心,与群众做朋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更是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干成事,发展支柱产业,建立电商服务站,为贫困户增收,降低了贫困发生率,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的理想与信念。扶贫干部要有坚如磐石的信念。本来,黄文秀可以有很多选择,留京或出国都没问题,但她还是非常坚定地选择了服务基层。从繁华首都回到家乡,把初心镌刻在扶贫路上,书写了一个感党恩、守初心、献青春、为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入党为什么,为党做什么”,黄文秀用生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守自己的人生追求,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
虽然她已逝去,但她的精神应永远刻在领导干部的心中,她的扶贫精神、理想信念、使命与担当是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党员干部应力争成为“黄秀文”式扶贫干部。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的担当与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员干部的奋斗目标,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黄文秀从来不曾把自己的努力拔到太高的位置,她只是脚踏实地做着使命感促使自己去做的事。在入党申请书中,黄文秀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青春无悔,誓言无声,为了初心和使命,黄文秀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的扶贫精神。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民生关切,到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扶贫干部们不忘初心,把对每一寸土地、每一名百姓的爱,化作迎难而上、登高行远的力,铸成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不负人民的魂。黄文秀在一次电视采访中所说:我们百色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如何将百色革命先烈们奋勇前进,不断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责无旁贷。
黄文秀到村民家走访,主动帮村民掰玉米(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乐业县宣传部供图)。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事迹心得个人感想篇四
黄文秀,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毅然回到革命老区的爱国者,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的奉献者,用美好青春诠释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奋斗者。黄文秀的事迹感召着社会、精神鼓舞着人心。新时代下,我们要时刻向榜样看齐,向榜样学习,学习她一心为民的爱国精神、双脚走在泥土里的奉献精神、脱贫路上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奋斗精神。
学习黄文秀一心为民的爱国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不一定是抛头颅、洒热血的波澜壮阔,也可以是黄文秀毕业回到百色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坚定,坚持做那个“要回来的人”。黄文秀驻村一年多来,团结村两委干部,建强党支部,通水铺路,发展特色产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就应该像黄文秀一样,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而要把实现个人梦融入到民族梦之中,把爱国的思想付诸行动。
学习黄文秀双脚走在泥土里的奉献精神。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这曾是黄文秀扶贫日记中用以自勉的一句话。在扶贫的“战场”上,她以一颗赤诚的初心,用沾满泥土的脚印,践行了她的理想信念,为在扶贫一线的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我们就应该像黄文秀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脚踏泥泞,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埋头苦干实干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学习黄文秀脱贫路上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黄文秀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在脱贫一线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用奋斗的青春书写了无悔的奉献。我们就应该像黄文秀一样,用迎难而上的信心和舍我其谁的奋斗热情勇往直前,攻克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人居环境、脱贫攻坚等一场场硬仗,用只争朝夕、久久为功的精神走过新时代的长征路。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事迹心得个人感想篇五
随着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的加大,科右中旗蒙绣走上了产业化的发展道路,2万余名草原绣娘执针持线,绣出了新时代农村牧区的美好生活,成为了内蒙古脱贫攻坚战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乌逊嘎查的一个“蒙古刺绣产业村”,这里妇女们的“朋友圈”与我们的大为不同,她们交流的多是刺绣技艺、刺绣经验,而她们的“朋友圈”自然都是身手不凡的蒙古刺绣手艺人和传承人。
众所周知,农村牧区长期以男劳力为主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当地“男主外、女主内”的保守观念。农闲期间,妇女大多留守乡村,孝老护幼。近年来,随着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的加大,科右中旗蒙绣走上了产业化的发展道路,2万余名草原绣娘执针持线,绣出了新时代农村牧区的美好生活,成为了内蒙古脱贫攻坚战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实际上,蒙古手工刺绣带给绣娘的不仅仅是收入上的增长,更是对未来生活有了美好期待。在农户家中记者看到,无论是“刺绣女能手”的荣誉肩带还是自己亲手绣制的刺绣作品,都被摆放或悬挂在家里的重要位置,刺绣不仅充实着他们的生活,更装点着生活。
其实,说起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就不得不提到科右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晶莹,这个年过半百却激情四溢的“女强人”,正是带领科右中旗妇女深耕蒙古手工刺绣的带头人。白晶莹通过带领群众发展蒙绣产业,改变了农村牧区依赖土地的传统生产方式,加快了农牧民融入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在科右中旗大地崛起了绿色低碳的“金山银山”。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事迹心得个人感想篇六
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起源于宫廷,后来传播至王府,发展到民间,历经千年风雨,在当地具有浓厚的群众基础。对于白晶莹来说,既是从小练就的技艺和儿时的回忆,更是扎根于心的情怀。
习近平。
总书记叮嘱一定要把蒙古族刺绣产业做好。
“白书记在座谈会结束后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向我传达了。
习近平。
总书记的嘱托。我没想到,一个祖国北疆蒙古族小旗县的发展深深牵动着。
习近平。
总书记的心!”回忆起来,白晶莹激动不已。从那一刻起,白晶莹内心中推动蒙古族刺绣产业化发展,更好地助力地区脱贫进程的攻坚决心更加坚定,宗旨意识更加自觉。
为了发展蒙古族刺绣产业,白晶莹把自己修炼成了“菩萨心、婆婆嘴、橡皮肚、毛驴腿”。没有经费买图样,她用白纸自己设计、绘制蒙绣图案,现有的1072种刺绣产品和7000余张刺绣图案全部出自她一人之手。农忙时节,老百姓没办法集中学习,她便利用工作日的早晚休息时间和双休、节假日下乡入户培训并通过统一培训管理、统一材料发放、统一成品回收、统一收入结算的方式,让贫困妇女在家门口掌握就业技能。
“这个小片服饰花纹,绣三天能挣100多块钱,一个月下来赚2000块钱没问题。”科右中旗60岁的代钦塔拉苏木道兰毛都嘎查一级绣娘王秀莲说,以前,她和老伴儿因年迈多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只能靠低保补助维持生济。2017年8月,她参加了白晶莹组织的第一期蒙古族刺绣扶贫培训班,从此生活有了显著转变。
多年来,白晶莹的足迹遍布科右中旗的12个苏木镇(乡)、173个嘎查(村)。冒风雪,顶烈日,穿草原,越沙丘。一串串足迹,丈量着科右中旗从“国贫旗”到“摘帽旗”的蜕变过程。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事迹心得个人感想篇七
“我们深爱的家乡,一天天变富了、变美了,我们所有的辛苦,在看到父老乡亲幸福生活的那一刻,全部变得值得。”
“将来有一天,当我们回忆过去,这场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有我们年轻而坚定的足印;小康社会的丰硕成果中,有我们的青春如歌的奉献。”
以上,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舟曲县扶贫办原副主任张小娟写的一篇文章中的话。在她眼里,“辛苦”不是负担,而是历练和成熟。
大学毕业后,张小娟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一线热情奉献,以苦为荣,“自找苦吃”,用自己的“辛苦指数”赢得群众的“幸福指数”,磨砺出青春的光彩。
一
“这孩子身上有一种淳朴的本质,人群中可能不易凸显,但关键时刻这种质朴的东西会闪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这样评价张小娟。
2007年,张小娟大学毕业,在学校和老师的推荐下顺利留京工作。但当舟曲县遭受“5·12”汶川大地震创伤之后,张小娟坚定地回到家乡,在艰辛的扶贫路上挥洒青春和热血。
“舟曲一中建校65年以来,所培养的文科第一名大多在北京、上海、兰州等城市就业,主动回到舟曲本地工作的仅有两人,妹妹就是其中之一。”张小娟的姐姐张小慧说,妹妹一直很有主见,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和奋斗,正是妹妹一直以来的追求。
主动吃苦、乐观向上,张小娟无时不感动着身边的人。
舟曲县扶贫办干部赵冬梅告诉记者,2017年底脱贫攻坚考核时,张小娟带着几个同事到乡镇上督查扶贫。冬天的大山,寒风凛冽,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大家翻山越岭到达山后乡镇时,仅有的宾馆已住满人,只找到一个简陋的农家招待所,一间房、三张床、没有暖气、没有炉子、没有卫生间,冷风不时从门缝里吹进来。当时,7个女同事挤在一起,将衣服裹紧躺在床上,心情很低落,张小娟却一直在努力地说笑、调节气氛。慢慢地,大家畅所欲言起来。
“当时的小娟,让我们忘记了置身于天寒地冻,我们聊着大学时代、聊着心里的梦想、聊着小烦恼和小欢喜,昏暗的灯光下,是一张张充满热情的脸,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无比温暖。”赵冬梅说。
二
“自找苦吃”的目的不是吃苦,而是在吃苦中学习和成长。
“日复一日地上山下乡、进村入户,我们必须掌握最真实的贫困状况、废寝忘食地分析贫困人口结构、分析脱贫退出的难点短板,我们必须确保扶贫工作靶向精准。”这是张小娟在笔记中对日常工作的真实记录。
一次次零距离接触,一次次面对面谈心,张小娟深入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她经常精心设计制作“政策漫画图解”,在微信群组织发布“政策语音播报”,让群众更加熟悉了解政策。
“在扶贫会议上,张小娟所做的扶贫政策解读,无论是文字组织、表述,还是政策解读,都非常精准、精彩。我们每次要查什么数据、找相关资料,都会去找她。”扶贫工作千头万绪,在舟曲县江盘镇镇长李芳和舟曲县广大干部群众眼中,张小娟就是扶贫工作的“移动数据库”和“活词典”。
三
“再崎岖的路,也是过得去的!”这是张小娟在舟曲县立节镇下乡途中发的一条微信朋友圈,配图是一条盘山路蜿蜒曲折的壮观景象。
只有沉下心来、脚踏实地,才能在艰苦环境中砥砺前行、茁壮成长。
“干扶贫工作的这些年,经常有同学、朋友和家人为我早生的白发和早长的皱纹而心疼,无数个加班熬夜的日子,无数扑在工作上的流金岁月,让我不再是当年青春年少的模样。但我引以为傲的,是能够脱口而出的各类扶贫数据,是烂熟于心的各种政策依据,是全县村村落落全部走遍的记录,是如数家珍的村情户情介绍,是来自各部门各乡镇对业务的认可……我的青春,是无悔的青春。”张小娟曾在笔记里这样写道。
如今,她把宝贵的生命留给了深爱的家乡,她那明媚的笑容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她工作着,奔波着,累并快乐着,主动把责任抗在肩上,用热忱和奉献传递爱心……”一年多来,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深切缅怀这位党和人民的“好女儿”。
她的精神,将一直延续。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事迹心得个人感想篇八
黄文秀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人民由此记住了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接过黄文秀的接力棒,我们应当做信念坚定守“初心”、为民服务聚“民心”、敢于担当有“责任心”的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力谱写新的篇章。
做信念坚定守“初心”的人。“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带着那份强烈的责任感和赤子之心,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不忘入党初心,牢记时代赋予的使命,把坚如磐石的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修身立业的“定盘星”,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筑牢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更加坚定自觉地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努力奋斗。
做为民服务聚“民心”的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是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黄文秀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用双脚丈量过百坭村的每一片土地,用心牵挂着村里的每一位百姓,尽管“父母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但她始终将村里的工作、党的事业看得比自己的家庭还重。她用有限的生命,在永无止境的付出里带着全村百姓一起努力奔向小康,奔向幸福,是心怀人民的战士。让我们在送别黄文秀的同时,把黄文秀留下的接力棒牢牢地攥紧,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时常怀着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维护好群众利益,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解决群众的难题,唯有如此,才能擦亮党员干部底色,亦不负为人民谋幸福之初心。
做敢于担当有“责任心”的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一句“百色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是全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面对那些还没有脱贫的父老乡亲,作为党员的我有什么理由不回来呢?”正是这一份担当,她毅然回到家乡百色参加工作,一心扑到了百坭村的扶贫工作上,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了贫,全村贫困率从22.88%降至2.71%。因为山洪而放不下村里的防汛工作和群众安危那份敢于担当的责任心,让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为榜样,不断培养自己的责任担当精神,炼就挑重担的宽肩膀,以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的实际行动,将“不忘初心”的铿锵实践,“不负人民”的铮铮誓言贯彻始终。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事迹心得个人感想篇九
你曾经工作过的那个叫曲瓦的地方,藏在大山的褶皱深处。在去曲瓦的途中,我们两次迷路、折返、调头,然后继续沿着白龙江一路打听找寻。在去往曲瓦乡狭窄的村道上,不断会遇到大卡车、小汽车,不断地老远就相互让路躲避。车轮后扬起的尘土,如雾一样笼罩着我们的心。路的两旁,有黄澄澄的玉米垂在农家屋檐下或挂在房顶上,看上去就像是一首意境直白的诗。当年,无数次往返于这条路上的你,也一定被这样的场景打动过吧?你的同事们说,你总是把群众的疾苦忧乐装在心里。那么,这一排排被风干的玉米,一定有你曾经寄予的希望,就像这一片又一片连在一起的庄稼地曾经有你寄托过的希望一样。
在乡政府,我们见到了你的同事高永杰,见到了杨栋和李兰英。说起曾经共事过的那段岁月,他们的口气里有赞叹、有怀念,更有深深的惋惜。“凌晨3点出发上山,淋着雨摔跤、咬着牙坚持,像男人一样勇敢,像女汉子一样无畏……”来回12小时徒步的崎岖山路,听说男同事们都吃不消,可是你却咬着牙从来没有过退缩。“怀孕的时候还在坚持进村入户,走路走到两腿浮肿,怕耽误工作仍然不肯休息……”你包抓过的宵藏村山高路远,其中有四个自然村都在山上,可是你进村走访时一户都没有落下过。你住过的村民家,你垫付过医疗保险的贫困户,你拉过家常的老奶奶,你问候过的五保老人,他们仍然在念叨你的名字,却永远也无法再等到你的一声问候了!
小娟,曲瓦乡政府距离你的城马村,也不过就是两三里地,你怎么就走丢了呢?
很多人都在惋惜你、悼念你,以诗歌的方式、以图片的方式,或以新闻报道的方式。你“活”在那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里,而亲人们的悲伤,痛彻心扉如白龙江水一样汹涌不止。
一拨又一拨的人来到舟曲,找寻你的消息,追随你的身影。城马村因为你的离开,比往日荒凉沉寂了不少;也因为你的离开,变得喧腾了很多。
你的女儿豌豆还太小,不明白永别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失去的悲伤。牵着她的小手往你家里走,看她蹦跳雀跃的样子,我好几次泣不成声:
豌豆,你几岁了?
她伸出手指比划着说:七岁了。
你在学校叫什么名字?
脆脆的、甜甜的童音:刘子阳……。
你在班上学习好吗?
她重重地点头:我的学习很好……。
你三岁的儿子很虚弱地依偎在你姐姐的怀里,看上去情绪很低落。这么长时间见不到你,他一定很想你、一定很不开心。
你的姐姐小慧瘦了一大圈儿。面对众人的问候与安慰,她一直在克制自己的情绪,但一直忍不住地在流泪。她单薄的样子,让人心疼。如果你还在,你一定会抱抱她的。
还有你的父母双亲。真的不敢跟他们打招呼、不敢问候,我怕控制不了自己的悲伤和眼泪。
匆匆告别时,我看到村委会院子里的那一面五星红旗,在风中飘扬成了积极向上的姿势。
小娟……。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事迹心得个人感想篇十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季节更替了一个四季,山河又裹上了银装。无论朝晖夕阴,晴雨晦明,无论时序如何流转,我都无法忘记在小娟离开这个世界前,与她相遇在贫困村的情景:寒山梁上风阵阵,看着她沾满泥巴的运动鞋和裤腿、被山风吹乱的头发,我心里莫名升起一股敬意,又有一种父亲般说不出的心疼。她要到前面一个村子去工作,并叮嘱给我开车的司机慢点开车,注意安全。
万万没想到,那是我与小娟的最后一次挥手。那一挥手,竟然成了我与她的诀别!
从“最美扶贫人”到“全国脱贫攻坚模范”,从“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张小娟同志,已经成为这个新时代关于忠诚与奉献的符号,她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榜样更是一座丰碑,她存活于人们的血脉之中,根植在人民的思想之内,更跳动在这个时代的脉搏深处。
情系桑梓终不悔,芳华永存铸丰碑。这是共产党人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是以满腔热血奔走在共和国脱贫攻坚征途上的脚步,是怀揣赤诚之心回报乡土、造福百姓的无悔青春里留下的铮铮誓言。
以忠魂铸初心,用生命赴使命。从北京来的“洋学生”到“土干部”,这是从“坚铁”到“金钢”的淬火,是在基层的熔炉中磨炼锻造的蜕变之路,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正是有了基层这块“磨刀石”,才厚植了她心怀群众、视民如亲、为民如己、血浓于水的真情,树立了一个党员干部扎根基层、心系百姓、奉献担当的榜样和典范。
脱贫攻坚的“移动数据库”和“活词典”、扶贫一线的“指战员”、攻坚队伍的“急先锋”、干事创业的“顶梁柱”,曾是舟曲干部群众对张小娟最形象的称谓。正是有了这份热爱与忠诚,才锻造了一名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并蒂而生、敢于担当的精神;铸就了一名年轻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一线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将热血洒在脱贫路上的赤胆忠魂。
英雄不曾远去,英雄就在身边;英雄不仅高大,更多出于平凡;英雄不仅崇高,而且可亲可敬。张小娟始终心系群众、视民为亲,对待群众用心用情用力。她矢志不渝的愿景,就是让家乡早日摆脱贫困。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正是因为有了像小娟那样的时代楷模,我们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步步走向辉煌。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事迹心得个人感想篇十一
2019年,年仅30岁的广西驻村第一书记、北师大定向选调生黄文秀在百色洪水中不幸遇难的消息令人悲痛。她将知识带回家乡,用行动建设家乡,她将30岁的大好年华定格在扶贫路上,用生命谱写扶贫乐章。身体力行,不忘初心,知重负重,砥砺前行,她是脱贫攻坚道路上的践行者,同为选调生的我们,更要以她为标杆,主动担起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重任,扎根基层,脚踏实地,用实干谱写未来。对此,我有以下几点体会想与大家分享。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心里要燃气一团火。要像黄文秀一样,在选择理想的时候,要让自己真正热血起来,要主动响应祖国和社会的需要,投入到真正可以发挥拳脚的地方,习总书记说基层是广大青年干部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要走向基层,拥抱基层,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将自己的勤奋和汗水挥洒在基层这边给祖国谋复兴,为人民谋福祉的地方。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手里要攒起一股劲。要像黄文秀一样,放下自己的舒服圈,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怕泥泞和荆棘,不怕风雨和烈日,像钢铁巨人般,将自己置身于愈挫愈勇的战场,那些走烂的鞋子,那些轮胎压过的纹路,那么干裂的嘴唇和晒黑的皮肤就是一枚枚军功章,刻印在祖国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史册上。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眼里要汇成一面旗。要像黄文秀一样,将党纪国法作为自己工作生活的准绳,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督促自己,在履职的道路上,时刻不懈怠,在尽职的途中,永远风雨兼程。驻村的工作不好干,没关系,那就加班加点干,那就流血流汗干,脱贫致富的工作不好干,那就精疲力尽干,想法设法干。
黄文秀的故事,是在给党员干部竖起一面精神旗帜,鼓励大家要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之路与祖国的建设发展之路紧密结合起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奋斗的路上干出一番新天地。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事迹心得个人感想篇十二
【故事】黄文秀同志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百色工作。20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20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心得点评】。
乐业县距离百色市区有160多公里,至今没通高速公路,蜿蜒山路是黄文秀进村驻村的必经之路。到了雨季,这条路更是危险难行,但这却没有挡住黄文秀前进的脚步。扶贫真情经由这条路流淌进了村子、汇进了人心。
因为责任在肩,所以干劲十足。扶贫是“苦差事”,回家帮老乡脱贫致富却是黄文秀内心的使命。从农村走出来,何苦要回到山里?面对一些疑问,黄文秀说,总是要有人回来的,而我就是那个回来的人。心中有多少责任,脚上就沾多少泥土,从跑遍村子所有贫困户到手绘全村地图,从学习当地方言以便与群众沟通交流到带领村民修水泥路、发展特色产业,黄文秀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心里装着群众、一心为了百姓致富。正如她的一位学妹所形容的,“‘文’在心,‘秀’于行”。黄文秀想的、干的,老百姓看得见、记得住,乡亲们称赞她“一个非常好的第一书记,为村里做得太多”。
因为不忘初心,才能闪耀青春。面对选择,父亲最能理解黄文秀。在就业时,父亲说,“你入了党,要为党工作,回到家乡做一个干干净净的人民公仆”;如今生死两别,父亲又说,“是党培养了她,她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我为她骄傲”。我们党为群众谋幸福,我们的党员干部把满腔热血、无限青春献给了脱贫事业,黄文秀不仅是其中的青年楷模,更是无数奋战在一线驻村第一书记的代表。何为初心、何为使命、何为担当,黄文秀在雨夜泥路上的前行给出了答案,老父亲的嘱托给出了答案,乡亲们用热泪给出了答案。这种为人民幸福甘心付出、为祖国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写照,是青春奋斗的壮丽诗篇。
“我是我们村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我发现我的方言进步了”……这是黄文秀驻村日记中对自己的寄语,也是对脱贫致富的期待,更是对成长的记录。今年,当黄文秀的汽车仪表盘里程数恰好增加了2.5万公里,她写道:“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的确,黄文秀没有辜负自己“心中的长征”,而更多像她一样的驻村第一书记,还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勇毅前行。不畏艰险,接续奋斗,贫困的大山一定能被搬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一定能如期实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还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亦或是砥砺前进的改革开放时期,我们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黄文秀一个甘于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初心使命的强大力量,她那感天动地的奋斗故事,奋斗在脱贫一线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甚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时代楷模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全党同志要深刻学习黄文秀同志的精神和伟大事迹,时刻牢记“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以黄文秀为榜样,不忘初心使命,用于奉献担当,在新时代的前进路上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学习黄文秀甘于奉献勇于实干的精神。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年间就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她书写下了非凡的业绩。黄文秀的感人事迹,必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勇往直前。
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不忘初心,才能践行使命。不忘初心,黄文秀用奋斗锻造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作风,用真情践行心系群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用毕生书写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担当。
最近黄文秀的事迹在全网传开,看着她的张张照片和故事介绍,我泪流满面。心中无比敬佩,无限惋惜!
一个年轻漂亮的女生,一个笑容很灿烂,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眉目清新大气,面容和蔼阳光的姑娘,从贫苦大山飞出,学业有成后毅然放弃更好更优厚的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又飞回大山,义无反顾的去到条件艰苦的乡村开展扶贫脱困的工作,帮助当地开路挖渠,脱贫攻坚。
仅仅是这些文字敲打出来都有英勇不凡之势,而这个30岁的年轻女孩,不施粉黛、不穿裙装,用自己的双手、双脚活生生的把“忘我、伟大”的气势演示的淋漓尽致。
我对“支教”“义工”“志愿者”“扶贫工作者”这类工作的人充满无限的敬仰和崇拜。那些为了一种信仰,真的敢把头颅抛、敢把热血洒的人,一种把全中国人民的幸福,全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担为己任扛在肩上的人,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伟大!
试问几人行?
娱乐至死的年代,有多少人打着“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口号,放纵自己的欲望,尽情玩乐。各种网络游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很多人不惜花费高价投入,也不惜花费宝贵的时间,疏于家人却沉迷其中。抖音的出世更是犹如鸦片,蛊惑人心。
物欲弥漫的世界虚浮又嘈杂,没有谁再想默默无闻的做个好人,大家都在为了自己的房子车子,为了自己的欲望,追名逐利,歇斯底里的刻画自己的存在感。
还有一部分人,终日浑浑噩噩,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不满生活,却又不想改变,无所谓前途,生命气息如咸鱼一般死气沉沉。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都只是凡俗之人,只能景仰黄文秀那样伟大的一生,景仰她的生命光芒。虽然不能与之相比,但俗人的生命也应有他自己的意义。
有人浪迹天涯,一生飘荡在路上,只为赏尽世间风景;有人结婚生子,终日围守于家庭,惟愿婚姻和睦美满;有人志向恢宏,拼搏奋斗精于业,力登事业高峰;也有人热爱某种艺术,孜孜不怠忘我般追求……,这些都是生命的热情。
而我深知岁月无情,生命宝贵,只希望趁年轻积极奋斗有所为,我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生命从年轻开始就如一潭死水直到老去。生命中的每一段历程我都希望是递进式的奋勇向上,尽管会荆棘满地、一路坎坷崎岖。但那就是我要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命。
尼采说“每一个不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文秀的生命如飞蛾,虽然短暂,为了理想中的光芒却有大无畏的果敢,生命就该如此热情!
生而为人,必须活出这样的精神。生命仅有一次,必须活出最大的意义。拒绝浑浑噩噩,不再死气沉沉,更不再被物欲盲心。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理想,要有为自己理想而努力的真枪实战的果敢。
活出你生命的热情吧!不要再被生活驾驭,做个勇士,不求勇敢为别人,只要能在自己的生活里做个大无畏的勇者!已足够厉害。
__年6月17日凌晨噩耗传来,年仅30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白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在工作途中不幸遇难。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年轻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奉献做出了榜样,我们一定要向她学习,立足岗位,不负韶华,用青春为国服务,为民造福。
青春就是甘于奉献。黄文秀同志毕业于北京高校,本可选择更为安逸和舒服的工作环境和行业,__年研究生毕业,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百色,用所学服务建设家乡。__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投身到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敬业爱岗,心系群众,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她身上,青春代表着奉献,青春意味着付出,青春彰显着使命,青春书写着担当。
生命宽度更有价值。一个人的一生也许很漫长,但就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而言,却是极为短暂的。有的人浑浑噩噩过了一辈子,有的人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有的人虽生命短暂,人生却无比绚烂。黄文秀同志在短暂的人生路上,用奉献延展了生命的宽度,让生命的价值光芒四射,精彩纷呈。
奋斗才是精彩人生。“无青春不奋斗”这句话用在黄文秀同志身上最为贴切不过了,她的人生定格在奋斗的30岁,脱贫攻坚忘我工作的30岁,人生最美好的30岁。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年轻一代的人生追求和奋斗征程,为我们这些正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年轻干部树立了楷模,我们也将继续她的事业,用奋斗谱写精彩人生华章。
从6月16日黄文秀同志因公牺牲以来到现在的近半个月时间里,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各地广为传诵、经久不息。可谓,“文”洒扶贫路、“秀”亮新时代。
天之骄子,“文秀”于时。27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说她是天之骄子真是毫不为过。“她本可以有很多选择,以她的能力,留京或出国都没问题!”她的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郝海燕满怀遗憾地说。但她却义无反顾地考取了选调生,返乡工作。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不到两年,她就当上了百色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市委宣传部副科长,又令多少人艳羡!但她却又一次义无反顾地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到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如果说《扶贫从“新手”到“熟路”》以及两本驻村日记展示了她的文采,那么在百坭村一年的时间里她交出的答卷则见证了她的才华: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3%降至2.7%,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4万元,百坭村被评为“乡风文明”红旗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她的感召下,会有越来越多的黄文秀们正走出象牙塔,勇敢坚定地把才华献给这个伟大的时代。
党之英才,“文秀”于心。为什么要选择返乡?为什么要申请派驻?追寻她的人生足迹,我们发现,一切早已注定。,黄文秀考入山西省长治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在这里,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背后有红色老区的基因传承,也有“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精神感召,还有徐本禹等榜样的力量感化,更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真理引力,以及她自己的亲身体验。“没有政府的扶贫资助,家里不可能供我上大学。我选择读思政专业,选择加入党组织,都是发自内心的。”从赤子之心勃发出来的是怎样一种力量?从后进生到班级前十名,从勤工俭学到发愤读书,她用“打不死的小强”精神,一步一步践行着报效乡梓、党、祖国和人民的理想信念,义无反顾地行进在自己“心中的长征”路上。现在,她用自己年轻而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忠诚和担当。
国之栋梁,“文秀”于民。为什么要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作为来自百色市田阳县农村贫困家庭的姑娘,贫困是她心里挥之不去的痛。直到年,她毕业参加工作后,她的家庭才因卸下了她这个包袱而刚刚脱贫。正是疾“贫”如仇,她才发誓说“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一年2.5万公里兑现了她的诺言。她在总结中这样写道:一年来,我坚持带领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吃住在村,摸透村情民意,团结党员群众,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带领村“两委”干部如期完成百坭村年的各项脱贫攻坚任务,从一名扶贫“新手”变得“轻车熟路”。面对重重困难,她以“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的气概,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坚持运用土办法入户调查、建档立卡到认真听取社情民意、查摆问题,从被怀疑排斥到死缠烂打,从“我还不够勇敢”到“我发现我的方言进步了、可以和贫困户完整用桂柳话交流了”……她笔下这些斗智斗勇的扶贫故事,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她“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我想,这一定是她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了。这是何等的情怀啊!
黄文秀同志,以优秀的文才展秀于伟大时代,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忠诚于伟大的党,以坚实的前进步伐奉献于伟大人民,值得我们学习!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事迹心得个人感想篇十三
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格桑花”
“小娟是个好干部,她给了我很多的帮助!”
舟曲县城关镇西半山村村民杨许舂,听说张小娟遇难的消息后泣不成声。
2016年,杨许舂做心脏手术花了近二十万元。看病回来后,卫生院报销了六万元,镇政府补贴了两万元,剩余的十多万元,成了杨许舂家的一个“大窟窿”。两个孩子也决定辍学,出去打工还账。张小娟入户的时候了解到这些情况,立刻咨询了很多部门,又多次联系保险公司,给杨许舂报销了十一万元。
在她的帮助下,杨家的两个孩子放弃了外出打工的念头,回到学校继续上学。
想起张小娟,杨许舂难以抑制悲痛的心情,说道:“她牺牲的前几天,还说要来看我。她对我们有大恩,我们全家人都会永远记着她!”
峰迭镇水泉村村民桑建帮说,张小娟是村民心中永远的好干部,好姊妹。“我们无以回报,种好地、养好羊,把日子过好,就是对她最好的纪念和缅怀。”他说。
202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追授张小娟“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从“最美扶贫人”到“全国脱贫攻坚模范”,从“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小娟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关于忠诚与奉献的符号,她胸怀大爱、忘我奉献、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精神,永远存活于人民心中,与时代的脉动同在。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事迹心得个人感想篇十四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是鲁迅先生于一九一九年写下的文字,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有人还在踏着这份赤诚向上走。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表示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身为百坭村“第一书记”的她为按时赶回村里开展工作,在连夜返回的路上遭遇山洪,不幸遇难。她的一生,永久的定格在这芳华绽放的三十岁。她那短暂却光亮的生命诠释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她用铮铮誓言告诉我们信仰的内涵,用拳拳之心教会我们担当的力量;她不负青春韶华,实现了自己心中脱贫攻坚的长征之路。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以青春之我唱响了这青春之歌。
这青春之歌该是“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守,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初心。它浓缩了中国共产党人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并为之奋斗终身的庄严宣誓。“我从革命老区走来,深知老区发展之不易。我要回去,把希望带给更多的父老乡亲。”黄文秀硕士毕业便定向选调回到家乡,起初感受到了许多压力,特别是来自乡亲们的压力,但这并没有磨灭她坚持扶贫的决心,不认识便挨家挨户走访;在田间地头和村民一起干活,拉近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她将这份沉甸甸的使命抗在肩上,用“无我”的状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用“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守,在扶贫之路上奉献终身。
这青春之歌该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责任,是“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使命。黄文秀硕士毕业后,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毅然地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一线奉献自己的力量。为更好地完成工作,她几乎把自己的所有物品都搬到村里,与村民一同吃喝,一同生活,积极地融入到百姓中去。她深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脱贫攻坚工作殚精竭虑。据许多建档立卡户村民们反映,如果没有黄文秀同志的带领,家里艰苦困难的境遇可能永远也没办法转变。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生命追求。
这青春之歌该是“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奋斗,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无畏。尽管自己的父母身体很不好,父亲患有癌症,重病卧床,黄文秀依旧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安危放在第一位,顾全大局,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拼搏奋进。她忍痛告别父亲,笃定前行,不顾危险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在黄文秀最后留下的视频中,“车窗上的雨刷高频地刮动,车灯下却看不清前行的路”,情况是何等危险,尽管前路漫漫,道路也未能全然看清,但我相信她心中的那条“扶贫的长征之路”永久光明。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奋斗”,正如近日使我感受颇深的一段文字中所言:让我们摆脱积贫积弱的是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浴血奋战;使我们画出“最美图画”的是神州儿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艰苦奋斗;助我们“杀出一条血路”的是亿万人民的奋勇争先。如今,新时代的号角已为我们吹响,我们更要迎着潮头立,踏着潮头拼。学习黄文秀的时代精神,用实际行动建功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奉献之我担伟大使命,创青春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