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大全(18篇)
教案要具备可操作性,能够指导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编写一个好的教案需要有清晰的教学目标。通过这些教案范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一
1、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2、了解作者,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3、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作者】。
章楶(1027-1102),字质夫,浦城(今属福建)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哲宗朝,历集贤殿修撰,知渭州,进端明殿学士。徽宗时除同知枢密院事。
【赏析】。
这首咏柳花的词曾被苏轼赞为妙绝,但词史上,人们多赞赏东坡的和柳花词,而对这首原作却颇多微词。实际上,这首词清丽和婉,不失为词中精品。
首句“燕忙莺懒芳残”开篇点题,写燕忙于营巢,莺懒于啼唱,繁花纷纷凋残,表明季节已是暮春:“堤上”,指明地点:“柳花飘坠”,点明主题。
破题之后,用“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紧接上句,把柳花飘坠的形状作了一番渲染。它为下文铺叙,起了蓄势的作用。韩愈《晚春》诗云:“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意思是说:“杨花(即柳花)和榆荚一无才华,二不工心计;不肯争芳斗艳,开不出千红万絮的花。韩愈表面上是贬杨花,实际上却暗寓自己的形象,称许它洁白、洒脱和不事奔竞。章楶用这个典故,自然也包含这层意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写到此,词人竟把柳花虚拟成一群天真无邪、爱嬉闹的孩子,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象荡秋千似地悄悄进入了深邃的庭院。春日渐长,而庭院门却整天闭着。柳花活似好奇的孩子一样,想探个究竟。这样,就把柳花的形象写活了。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下到闺房里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风吹起来。这几句深得南宋黄昇和魏关之的欣赏。黄昇说它“形容居”(《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评);魏庆之说它“曲尽杨花妙处”,甚至认为苏轼的和词也“恐未能及”(《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当然,把这首词评苏轼和词之上是未免偏爱太过;但说它刻画之工不同寻常,那是确实不假。这几句除了刻画出柳花的轻盈体态外,还把它拟人化了,赋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
下片改从“玉人”方面写:“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称此词为“闺怨词”,估计就是从这里着眼的。到这里,“玉人”已成为词中的女主人公,柳花反退居到陪衬的地位上了。但通篇自始至终不曾离开柳花的形象着笔,下片无非是再通过闺中少妇的心眼,进一步摹写柳花的形神罢了。柳花终于钻入了闺房,粘少妇的春衣上。少妇的绣花床很快被落絮堆满,柳花象无数香球似地飞滚着,一会儿圆,一会儿又破碎了。这段描写,不仅把柳花写得神情酷肖,同时也把少妇惝恍迷离的内心世界显现出来。柳花少妇的心目中竟变成了轻薄子弟,千方沾惹,万般追逐,乍合乍离,反覆无常。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这几句既着意形容柳花飘空坠水时为蜂儿和鱼所贪爱,又反衬幽闺少妇的孤寂无欢。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借两个典故,既状写柳花飘坠似泪花,又刻画少妇望不见正“章台走马”的游冶郎时的痛苦心情。章台为汉代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谓其不欲见人,以扇自障面。后世以“章台走马”指冶游之事。唐崔颢《渭城少年行》:“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即其一例。至于柳与章台的关系,较早见于南朝梁诗人费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已映章台陌,复扫长门扉。”唐代传奇《柳氏传》又有“章台柳”故事。
这首词若有不足,当是上下片主题不一,从而造成了形象的不集中。然而瑕不掩瑜,此词仍值用心玩味。
【译文】。
燕儿忙筑巢,莺儿懒啼唱,繁花凋残,正暮春,大堤上柳花飘坠。柳花轻飞乱舞,点缀着树林,像是全无才华和情思。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悄悄荡入深深的庭院,春日渐长,院门紧闭。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进入闺房,却又被阵风吹起。兰帐中美人才睡醒,正惊怪春衣被雪沾琼花缀。绣床上被落絮铺满,结成无数香球,才滚圆却又破碎。时时见着蜂儿粘花粉,鱼儿戏池水。望着长安路遥远,郎跨着金鞍游章台,眼中涌满盈盈泪。
【总结】。
这首咏絮词,上片写暮春季节,风吹柳絮的情景,下片写杨花四处飘落。通过拟人手法,委婉含蓄地表露了离情。作者准确地把握物象,着意刻画,并注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全词写得婉丽工巧,新颖别致,把杨花描绘得栩栩如生,成为绝唱。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二
【作者】:章楶——《水龙吟》。
【内容】: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
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作者】:
章楶(1027-1102),字质夫,浦城(今属福建)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哲宗朝,历集贤殿修撰,知渭州,进端明殿学士。徽宗时除同知枢密院事。
【注释】:
雪沾琼缀:落满了柳絮。
章台路杳:汉代长安有章台街。后人常以章台为歌妓聚居所。这三句是说,闺中人看不见丈夫游荡的章台路,独居寂寞,只有暗自流泪。
【赏析】。
这首咏絮词,上片写暮春季节,风吹柳絮的情景,下片写杨花四处飘落。通过拟人手法,委婉含蓄地表露了离情。作者准确地把握物象,着意刻画,并注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全词写得婉丽工巧,新颖别致,把杨花描绘得栩栩如生,成为绝唱。
徐釚《词苑丛谈》:东坡与质夫帖云: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辞。
黄花庵《花庵词选》:傍珠帘散漫数语,形容尽矣。
薛砺若《宋词通论》:《水龙吟》为吟柳花绝唱,最为东坡所称赏。
词中如“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刻画柳絮,可谓工细委婉之至。
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诗人玉屑》:余以为质夫词中所谓“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亦可谓曲尽杨花妙处。东坡所和虽高,恐未必能及。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三
南帆先生的《蚂蚁》是很有趣味的哲理小品。作者通过描写蚂蚁运饼干这一细小的行为而启发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由蚂蚁幸福的“货真价实”感悟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小,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深切的悲悯情怀。文章写得意味隽永、耐人咀嚼,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的语言驾驭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此,我们试作分析:
幽默风趣的语言。一只小蚂蚁一次非常寻常的觅食过程,一经作者叙写,就显得非常风趣,意味无穷。这首先是因为词语的选择上,如用“重大判断”“义无反顾”“信念坚定”等词用来刻画蚂蚁这种小动物,大词小用,显得不伦不类,从而产生一种幽默感。文章的幽默风趣还体现在修辞手法的绝妙运用。文中写蚂蚁“畏畏缩缩地爬上了我的书桌,如同一个成功的偷渡者”,这个比喻把蚂蚁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的惊恐情状描绘形象贴切,让人叫绝;写蚂蚁觅食后“有一点胆怯。它谨慎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着一个方向迈出了几步,随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来”,拟人化的手法把蚂蚁的兴奋和喜悦描摹的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精妙传神的描写。描写的精妙传神是因为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能准确的捕捉到事物的特征。也只有这样,才能创意表达。当然,在具体的表达过程中,还必须展开作者丰富合理的想象,才能使描写具有神采。文中写到阳光照射下的蚂蚁,晶莹剔透,极富美感;蚂蚁快捷径直地爬过桌面,的确给人决心已定、义无反顾、信念坚定的感觉;灵活转动的小脑袋和触须,确是左顾右盼的样子;突然见到食物而停下、打圈子、冲上去又退下来等动作,确使人以为它高兴得手舞足蹈,快乐得要晕过去;顶起比它大得多的食物,也确是蹒跚行走的样子。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对蚂蚁细腻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准传神的表达。
深刻独到的思考。文章的高超之处还在于作者在对蚂蚁足够的描述、赞叹之后,捕捉到情理契合点,顺势表达出自己对生命的独特思考。作者写蚂蚁得到食物之后,“快乐得就要晕过去”,站在蚂蚁的角度,这当然是真的,因为蚂蚁并不知这难得的幸福顷刻间就可能被比它强大得多的人类毁灭。站在人的角度,蚂蚁的幸福却是如此渺小,甚至是虚无的。这句话使我们感到蚂蚁沉浸在自己认为的货真价实的幸福中,而毫不知道随时可能降临到它头上的危险。其实,站在更高的角度,人又何尝不是一只“蚂蚁”?正是这样,作者说“我实在不忍心伸手戳破它的快乐”,这种对蚂蚁的关爱和悲悯其实是对我们自己啊!
有人说,南帆的文章,有“深微的生命体验,在对生活真相和思想疑难的不懈追问中,有个体生命的真实刻度”,有人性的温情,《蚂蚁》就是这样的一篇美文。阅读本文,我们不仅能深切地体会到作者对生命个体的关怀,其高超的叙事艺术同样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学习、借鉴。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四
一、教学重点:品味文章幽默而轻松的语言。
二、教学时数:1课时。
三、教学步骤与过程:
1.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生精读课文7、8和18、19这四个自然段。
3.思考,分组讨论作者“心底怅然“的原因。
4.品味文中幽默而轻松的语言。
有关资料。
这篇文章要和前面那篇《保修》联系起来,才能感受到比较深刻的意味。《保修》强调了高新科技给需要理发的人带来了苦恼和尴尬。无微不至的售后服务,表面上是为顾客服务,实际上却只是产品推销的圈套,没有一点人情味。而这一篇,异曲同工,强调的是旧式理发,手工技艺,在完成对头发的整理过程中,表现了敬业和自尊,其手艺之精致,待人之诚恳,洋溢着人情味,充满了诗意。
但是,文章又并不是一篇抒情散文,并没有用诗一样的优美的语言来表现,甚至恰恰相反。如文章的标题,不叫做“理发师”,而叫“剃头匠”,显然不是求雅,而是突出其俗。由此引发出作者对于“剃头”这样的词语为什么要被“理发”所代替发生追问。又联想到“烹调”和“料理”、“做生意”和“理财”、“惩办”和“处理”(三者和“理发”一样有一个“理”字)之间的关系,类推出“斩首”为什么没有变成“理头”的疑问。行文的思路和王蒙的《东施效颦话词语》有共同之处。王蒙着眼于原本的语义和后来的意义之间的矛盾,这篇文章也一样(从理发想到理财、从理财想到理头),从司空见惯的词语中揭露出不和谐的、有点荒诞的语义。所用是随笔常用的方法,信笔写来,涉笔成趣。这种趣味,不是通常的情趣,因为有点怪异,不合常规,因而属于恢谐的趣味。
但是,这种以议论为主的方法,只是在文章开头第两段。到了第三段,就改用叙事的方法。当然,换了一种方法,在追求谐趣方面是一以贯之的。这种谐趣的特点,就是不把事情写得很有诗意,不把自己的心情写得很美好,而是相反,不美好,有点狼狈,有点“丑”。如果可以把抒情算成是诗化、美化的话,那么这种自我贬低,把自己写得尴尬,写得俗气,可以说是“丑化”。
这种自我贬低,自我“丑化”,并不是真正的“丑化”,而是心照不宣的“假定”。所写的丑事,不加掩饰,坦然暴露,表现出某种天真。如把妈妈给他理发的钱省下来,随便处理自己的头发,弄巧成拙,表现了儿童的单纯,不善于掩饰自己的弱点。越是“丑化”,越是可爱。这是一种幽默的诙谐趣味,所以“丑化”二字,是要加上引号的。
文章用相当细致的笔墨写剃头匠的工作程序,很有谐趣。其中有一系列的内在的矛盾。一方面是“挨刀子”、头上的“疖疮”等等杀风景的情境,一方面又是用温吞水、大毛巾和花花绿绿的色彩等温馨的服务。理发师傅“聪明”到可以看出孩子头脑“里头的聪明”。虽然有一系列美丽的词语,透露着孩子气的夸张,不协调,但正是不协调中,有调侃的意味。
接下来的这一段相当精彩,强调理发师傅“功夫不在刀上,而在情意上。他殷勤地侍候你,教你觉得自己十分尊贵。”对于这一点,作者相当细致地展开了描写:
每当我路过剃头铺,总喜欢在那里逗留片刻,在那木转椅上旋转一周,和师傅闲聊几句。剃头铺子简直就是当地的新闻中心、舆论阵地,谁家的兴衰荣辱,是非曲直都可以从那里明访暗察;若说有能够反映民意的机构,我以为剃头铺便是。
这一段写得相当有感情,明明不是为了剃头,却乐意在那里逗留。有趣味,是因为剃头铺子的重要不在剃头,而在传播新闻和消息。这种趣味由于用语相当夸张,如“新闻中心”、“舆论阵地”、“兴衰荣辱”、“明察暗访”、“民意机构”等,都是很庄重的古典和政治性质的书面语词汇,这些词语又直截了当地和相当“俗气”的“剃头铺”联系在一起,趣味就带上了诙谐的性质。
但是,本文的谐趣和一般的调侃似乎又有些不同,主要是它并非一味调侃,同时对理发师傅也有一点美化。理发过程的描写充满欣赏的感情。细节显然有意繁琐,但在繁琐中显示情致。让你坐上高位,在脖子上绕上白纸,撒些白粉,轻轻地系上白围裙,所强调的就是体贴、认真、敬业:“手总是很柔软的,态度总是很温和的。”特别是:
落刀之前总要先在自己的手上试试刀锋。他们的剃刀……准确无误地掠过你的脸皮,就跟风吹过水面一样。
简直给人一种诗意的美化的感觉。诗意感觉,来自对理发师傅的美好感情。如果不是这样,写出来就会是另外一种样子。这里隐藏着作者的风格追求。要真正体悟文章的三昧,有一句话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他(理发师)并不似梁实秋先生描写的那么鲁莽。”因此我们有必要来看看梁实秋先生笔下的理发师的动作是什么样子:
理发匠并没有令人应该不敬重的地方,和刽子手屠户同样的是一种为人群服务的职业,而且理发匠特别显得高尚,那一身西装便可以说是高等华人的标帜。如果你交一个刽子手朋友,他一见到你就会相度你的脖颈,何处下刀相宜,这是他的职业使然。理发匠俟你坐定之后,便伸胳膊挽袖相度你那一脑袋的毛发,对于毛发所依附的人并无兴趣。一块白绸布往你身上一罩,不见得是新洗的,往往是斑斑点点的如虎皮宣。随后是一根布条在咽喉处一勒。当然不会致命,不过箍得也就够紧,如果是自己的颈子大概舍不得用那样大的力。头发是以剪为原则,但是附带着生薅硬拔的却也不免,最适当的抗议是对着那面镜子狞眉皱眼的做个鬼脸,而且希望他能看见。人的头生在颈上,本来是可以相当的旋转自如的,但是也有几个角度是不大方便的,理发匠似乎不大顾虑到这一点,他总觉得你的脑袋的姿势不对,把你的头扳过来扭过去,以求适合他的刀剪。
梁实秋先生对理发师傅显然是调侃的,把理发师和刽子手屠户相提并论,这种类比是不。
伦不类的。但是,比喻的精致,产生抒情的趣味;而比喻的不伦,则构成幽默的趣味。陈震先生则是把理发师的剃刀比喻为“跟风吹过水面一样”,就有点诗意了。梁先生强调的是杀风景,陈先生突出的是体贴入微。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出于职业习惯,只对头发有兴趣,对人却没有兴趣(“伸胳膊挽袖相度你那一脑袋的毛发,对于毛发所依附的人并无兴趣。”)动作是机械的,对人是不尊重的;而另一个则恰恰相反,对人温文尔雅的,关怀备至,稍有失误便十分“抱歉”,甚至用极其夸张的语言:“他想像你是赶去做新郎或是出席一个盛宴”。更加精彩的是强调了效果,不仅是理发师单方面的文雅,而且也感染了顾客:
假如有一根发丝没有抖掉,使你不舒服,你就有理由发脾气;而你如果不发脾气,你就是一个既尊贵又客气的好人。
这一笔,很有深度,但不着痕迹,没有形容,信笔为之,风流蕴籍,情趣盈然,但又不是一般的抒情,其中仍然蕴含着可以觉察的诙谐。行文中,时而把理发师和刽子手相联系,如“他们的剃刀决不会落在你的咽喉管道上,而是准确无误地掠过你的脸皮”,“他俯首奏刀,好比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这里都微微隐藏着比喻的夸张和不伦,让你感到作者的含笑的眼光。
文章的第一部分,写的是一般意义上旧式理发师,没有具体所指。文章的第二个部分,则是对一个童年时代理发师的怀念,语气既是赞美又是调侃。传统意义上的理性师,已经逝去了,活着的也是越来越少了。作者在转向这样的人物时,满怀感喟:“他们即使还活着,又能做什么?年纪大,手脚笨,眼睛花,他们觉得自己是不行了。”但是,光是感喟,就不免伤感,作者要追求的风格是要有一点幽默的:
这是动刀子的职业,先生!如果他们拿的是屠刀而不是剃刀,也许还会神气点儿。可是他们并没有后悔说自己早年选错了刀,正在来不及啦!
这里有调侃,但是,调侃的是世道(杀人比为人服务更神气),而不是理发师,对于理发师更多的是同情和赞美其“卑谦”,实际上就是本分。但是,本分的理发师,却有某种本分以外的美德。他好下棋,在下得入迷的时候,来了顾客,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以认输结束棋局;但客人却尊重他的爱好,宣称自己不是来理发的,而是来观棋的,于是“他便递过一支烟来”。这种传统的民间人情,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贵在能于轻描淡写之间流露出情怀。这个理发师还有一定的医术,提供偏方,免费为人治疗疑难杂症,因而获得社区居民的信任。
所有这一切,既有情趣,又有谐趣,构成诗意与幽默的结合。
接下来的一段,主旨是与现代理发师的对比。科学技术发达了,商业性招徕服务增多了,本来对顾客来说,应该有更高的享受,但在作者笔下,恰恰相反,现代科技异化为获取利润的手段,理发师与顾客的关系就变得缺乏人情味了。作者的笔墨很精炼:
当我坐在皮革旋转高跷椅上时,理发师也高坐着看杂志,和我并列。从镜子里望去,见他手指上夹着香烟,好像等待理发的不是我,而是他。
淡淡几笔,没有太多的形容,具有某种白描的效果。这就不仅仅是幽默,讽刺的色彩溢于言表,而且越到后来越是明显:对方一次一次地推销理发的种种附加名堂,用语类似“审问”,作者一次次地“聪明地拒绝”,而且越来越发火。这就和前面的理发师在两个方面形成对比:第一是理发师的姿态,第二是顾客的心情。特别精致的是第二个方面。因为前面有过伏笔,可以发脾气而不发脾气,就是“尊贵”的客人,这就是说,理发师对顾客的尊重,提高了顾客的品位;而现在是,理发师对顾客的不尊重,不但破坏了顾客的心情,而且引发了顾客的抗拒心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荡然无存。这一切,都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有直接的密切的联系。作者唯恐读者不明白,特地在后面加上一段:现代化的装修,“茶色玻璃”、“彩灯”、“明星照”、“电帽子”、“喷雾枪”、“发胶滴注枪”,不但没有引起他的称赞,相反,字里行间,充满了反语讽刺。这就回归到开头的题意上去,逗起了他对老剃头铺子的怀恋:
那亲切朴素的老剃头铺子早已没有了任何影子,仿佛根本就不存在过。
写到这里,作者点明了自己“心底怅然”。这样的文字,很经得起玩味,原因是这里的意味不再简单地是讽刺,而且渗透着抒情的成份。
本文在幽默情趣方面,显然受到梁实秋《理发》的影响,但是,本文的怀旧感,对于旧式理发师的欣赏和抒情,是梁实秋的散文中所没有的。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本文就可能沦为模仿之作,缺乏个性的创造了。
〔写作训练〕。
本单元课文的话题都比较新潮,很有意思,从选择的题材及切入角度看,显得很机智,把本来很可能是枯燥的事情写得趣味盎然。这种趣味不是一般抒情的趣味,而是和作者的机智联系在一起。建议让学生写一篇演讲稿。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五
学习目标:
1.注重朗读,在朗读中梳理文章脉络,品味哲理式句子的深意。
2.理解文章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现抽象意义的巧妙构思。
3.依据课文,延伸阅读,培养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任天津市文联主席。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神鞭》,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南帆本名张帆,现任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文学研究所所长。同时为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帆主要从事现当代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目前已出版了《理解与感悟》、《冲突的文学》等学术著作。他写作和出版了《文明七巧板》、《星空与植物》、《追问往昔》等多部散文著作。
(二)自读课文,做好预习批注。
1、标示文章的自然段。
2、自读课文,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
冯骥才()平庸()纯粹()嵌入()载体()。
了无痕迹()倒行逆施()黯淡无光()刻骨铭心()。
了无:侥幸:
倒行逆施:
个案:致力:
3.感情朗读,整体感知。
(2)请引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题.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六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2)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3)及花之既谢。
(4)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2)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3)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3.我们可以把《芙蕖》看作是说明文。请梳理出本文的说明顺序。
4.我们也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请从文体、题材、手法、立意等方面,将《芙蕖》与《爱莲说》作一比较鉴赏。
【参考答案】。
1.(1)详细,完备(2)借指时候(3)已经(4)整年,全年。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七
原文:
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坡,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擥。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祗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余不从,决意游天都。
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于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译文:
九月初四这天。(动身行走)十五里到汤口。(又走)五里到汤寺,在汤池洗了澡。拄着拐杖望着朱砂庵攀登。(走了)十里,上到黄泥冈。(这时)先前云雾笼罩着的那些山峰,渐渐地露出来了,也渐渐地落到我的手杖底下。转身进入石门峰,经过天都峰的山腰下来,就(望见)天都、莲花两峰顶,都高高地耸出半天之外。路旁有一条岔路向东直上,是前次(游山时)没有到过的,于是向前直往上走,差不多到了天都峰侧面了。再往北上,走在狭谷中的小道上。石峰一片片地夹立高耸;路就在石峰间宛转延伸,石头堵塞的地方就把它凿开,陡峭的地方把它凿成石级,中断的地方就架上木头,使它畅通,高悬的地方就树起梯子连接。向下看,(只见)陡峻的山谷气象阴森,枫树、松树杂然相间,五色缤纷,灿烂得象图画,象锦绣。因此想到黄山算得是我生平所看到的奇景,而有这样的奇景,前次游山却未来探访,这次游山真是既痛快而又惭愧呀!
这时仆人们都因路险阴隔,落在后面,我也停下来不向上攀登;可是一路上奇丽的景色,不觉又吸引着我一人走上去了。已经登上山头,见一个小寺庙,檐角翘起,象小鸟张开翅膀似的立在那儿,这就是文殊院,也是我从前想登而没有登的地方。(它)左边是天都峰,右边是莲花峰,背后倚的是玉屏风,两峰秀丽的景色,(好象)都可以伸手揽取。四周环顾,奇峰错落地排列,众多的山谷纵横交错,实在是黄山风景最美的地方!如果不是重来,怎么知道它如此奇丽呢?遇见云游的和尚澄源来了,(我们)游兴很浓。时间已过正午,仆人们也刚刚赶到。(我们)站在寺庙前面,(望着)两峰指指点点。庵中和尚说:“天都峰虽近,可是无路可通,莲花峰可登,路却又太远。(看来)只好就近处望望天都峰,明天再登莲花峰顶吧”。我不同意,决意游天都峰。
(便)带着澄源和仆人仍从峡谷小路下来。到天都峰侧,从那被山溪冲下来的乱石上象蛇一样弯弯曲曲地爬上去。攀杂草,牵荆棘,石块丛起的地方就越过石块,石崖侧削的地方就攀缘石壁。每到手脚没有着落的地方,澄源总是先攀上去,再俯身接应(我)。常常想到上山既然这样困难,下山更不知怎么办了?最后还是不管那些。经过多次艰险,终于到达峰顶。只是它上面还有一座石峰,象一堵墙壁耸起好象有几十丈高,澄源在它的旁边寻找,发现有石级,就拉着我登上去。(到那一看)万千峰峦,无不躬身下伏,只有莲花峰能和它抗衡罢了。这时浓雾忽起忽散,每来一阵,就对面不见人。远望莲花诸峰,多半隐在雾中。独自登上天都峰,我走到前面,雾就飘到我后面去了;我走到右边,雾就从左边出来了。那些松树还有盘曲挺拨纵横交错的;柏树虽然大枝干粗如手臂,(可是)都平贴在石上,好象苔藓似的。山高风大,雾气来去不定。下望群峰,有时露出来象碧绿的山尖,有时被雾淹没了象一片银海;再远眺山下,日光晶莹闪亮,别有一番天地啊。天色渐晚,于是就把双脚伸向前边,手向后按着地面,坐着往下滑;到极危险的地方,澄源肩手并用,把我接下去。过了险处,下到山坳,已经夜色笼罩了。又从峡谷中经过栈道上山,(回到)文殊院留宿。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八
1.品味诗意,体会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
2.感悟革命者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3.了解吉鸿昌,背诵诗歌。
导入。
吉鸿昌说“我是中国人”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剌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招待中国人,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到:“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了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1932年,吉鸿昌回到祖国,率领抗日同盟军,转战长城内外,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后来不幸被敌人诱捕,就义前他挥笔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认识作者。
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人,1913年入冯玉祥部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旅、师长。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人称“吉大胆”。1930年9月接受蒋介石收编,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但不愿替蒋打内战,态度消极。1931年8月被蒋介石解除兵权,强令出国“考察”。遂环游欧美,发表抗日演说,寻求国际声援。1933年5月,与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2军军长、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向察北日伪军进击,将日军驱出察境。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继续进行抗日活动。同年11月9日被国民党复兴社特务刺伤被捕,24日在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
【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虽寥寥几笔,却将他临难时的愤懑之情直泻而出。1933年5月,吉鸿昌联合冯玉祥等组织抗日同盟军,同日军展开了英勇的战斗。同盟军军纪严明,同仇敌忾,收复了许多失地,深受全国人民的拥护。大敌当前,外侮在即,然而蒋介石政府却不顾全国人民的意志,公然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外屈膝退让,对内疯狂屠杀抗日爱国志士。在生死的关头,吉鸿昌已将自己个人的命运同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自觉地联系在了一起。体现出了一个革命者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后两句,紧承上句,“国破尚如此”,“国破”是因其壮志未酬身先卒之憾恨而让他刻骨难忘。东北沦陷,生灵涂炭,而日寇的野心也肆意膨胀,华北危急,平津告难,在此国之将亡之际,腐败的国民党政府依然推行其不抵抗的卖国政策。吉鸿昌早已抱定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毅然决心。如果不能死在抗日前线上,那么留此头颅又有何意。其悲壮之势,豪迈之情,直逼云霄。
小结。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精神呢?
诗歌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袒露了作者不甘受奴役,不愿当亡国奴的民族气节,为没有能够死在抗日的战场而深感遗憾和对民族前途的无比担忧以及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牺牲精神。
练习。
就义诗。
杨超。
漫天风雪漫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愁。
1.默写吉鸿昌的《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2.第一句的环境描写有什么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悲壮寥廓。为悲壮和从容就义做铺垫和渲染。
3.第二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反问。更加强烈坚定的表达了作者不怕牺牲的的革命精神。
4.三四两句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决心和理想?
写作者死后还要继续革命,消灭敌人。表达了革命到底的决心和革命必胜的信念。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九
情感需要表达。音乐家,用声音来传递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画家用色彩来描绘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而诗人呢?用诗。词人呢?用词。于是就有了李清照和她的传世名篇《声声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婉约词名作《声声慢》,走进李清照和她的情感世界.
看看李清照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情感?她又是如何表达这样的情感的?
二、朗诵感知。
自由朗诵,体会情感。
学生朗诵,正音;缓慢;低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家的朗诵水平真是一日千里啊。)。
提问: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一种什么情感?
齐读:就让我们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传达女词人清照这种浓浓的哀愁吧。
三、具体分析。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中句句皆现愁”,(分组讨论),你觉得哪句最能体现“愁”字?为什么?
要求:确定一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产生。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觅什么?往昔快乐生活,并不是生来如此孤独愁苦,她也有过快乐生活。
《如梦令》:春游、饮酒。
结果如何?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为何要寻觅?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追忆往昔生活?说说生活体验。
可以调换?不可以,感情逐层深入:动作——身体——心理。
可以单字?叠字使情感更浓厚。
举例体会。“庭院深深深几许?”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
《听听那冷雨》“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
(投影)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朗读随机。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为何喝酒?借酒浇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不足为奇,与其它的不一样的地方,“淡酒”说明什么?愁浓。
词人浓烈的愁绪,本以为可以解酒来消除,但酒淡压不住愁浓啊,更何况在这样一个风急得傍晚。
联系自己排解愁绪的方法谈谈体会:谈琴、散步。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急风、淡酒、浓愁的情境中,一群大雁给词人给人孤寂冷清之感。
“旧相识”:曾经寄来丈夫赵明诚的信。《一剪梅》,而现在大雁虽在,而人已去。
岁月依然无情远去,抛下她一个人在孤寂中打发冷清时日。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憔悴损的只是菊花么?更是词人自己。女人好比一朵花,年轻时鲜丽娇嫩,嫁作他人妇,爱情滋润更是娇嫩异常,而后来世事变化,国破家亡,良人已去,晚年孤寂,千万愁绪无人倾诉时,再娇嫩的花也憔悴不堪了。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叶大。“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
兼细雨:你的感受?傍晚、细雨打在梧桐树上。
不是滴在树上,是滴在词人的心理啊。
小结:真是“句句皆现愁”啊。
四、体会意境。
(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在南宋,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秋风冷雨里,一位寡居的老人,无依无靠。她寻觅着往日的美好生活,但是遍寻不着,反而更添惆怅难耐。想凭借两盏淡酒浇去心中浓浓孤寂之愁,无奈敌不过冷冷秋风秋雨。看过去所见之景:是满地憔悴之菊,是哀戚的大雁,听到的是雨打梧桐,一滴一滴,声声滴在心里啊。
这样画面,怎一个“冷清”可以形容;这样的浓愁。又岂是一个“愁”字就能说得清的!
(朗读体会)。
加深了理解后,再次自由朗读,根据我们刚刚对词的分析和理解来处理。(要求:提高)。
提示:除了语速舒缓外,也许我们还应该在个别字上面,加以重音、语调的处理,情感投入。
表扬。
五、写作方法指导练习。
愁是抽象的情感。而词人李清照把抽象的愁化作了秋风冷雨,化作了两盏淡酒,化作了南飞的大雁,化作了满地的落菊,化作了梧桐和细雨……把抽象的情感化作了具体的意象。
历史:其实不仅是李清照,古往今来,很多词人都是如此传达他们的愁绪的。(投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问题:体会;回答分别是通过那些意象写愁的?写出了愁的量、形、重。
现实:联系我们自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也有万般情感,何不也用自己的生花妙笔,通过具体的意象去勾勒,去表达呢?也许一不小心,一个大文豪就诞生了。(练笔)。
练笔展示。
教师展示。老师也有愁绪,面对时间。共赏析。
六、知人论世。]。
凡人皆有愁。那么李清照有什么样的愁呢?使得她化为这曲《声声慢》。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出身官宦世家,这样的出身使得她能够饱读诗书,这样就使得她既“貌美如花,又内秀如竹”。18岁的时候,遇到了生命中最宝贵的另一半——她的丈夫赵明诚,他们情投意合,恩爱非常。但造化弄人,上天把最大的幸福和最大的不幸都统一到了李清照的身上。国家破碎,清兵入侵,李清照经历了人生的三大磨难:一是丈夫早逝,遭遇感情生活磨难;二是国家破碎,身世飘零,居无定所;三是晚年孤独,身边无亲无友。
晚年李清照,想把毕生所学传给一位孙姓女童,“才藻非女子事也”,拒绝了她。一代才女,却无人能懂。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一个女子所能得到的最甜美的幸福,也承受了一个女子所无法承受的苦痛,其中既有个人身世的苦痛也有国家的破灭的悲痛。是李清照在这国家与个人灾难性的打击下依然不屈,依然顽强的展现出自己全部的美。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或许就是这极端的幸福与苦痛造就了旷世才女――李清照。
她是一代才女,是乱世美神。
齐读。
机动: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十
2.了解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
3.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并了解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赞颂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相信同学们肯定都有登山的经历。我曾经去过泰山、雁荡山、天台山和其他一些小山。(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谈谈自己登山的经历)。我们曾经读过不少关于登山的文章,如《雨中登泰山》、《登泰山记》等等。自己也可能写过关于登山的文章。大家想想看,一般登山的游记是怎么写的,从什么地方写起?明确:都是按照登山的过程来写的。从山下写起一直写到登上山顶为止。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让读者明确自己的游踪,理清游览的线路。
一般风景优美的名山,风景最美的地方应该在哪里?明确:应该是在最险峻的地方。毛泽东曾说过“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举自己登山的例子。)最险峻的地方往往风景最美。
那么一般作者是如何来表现山的险峻的呢?明确:写山势陡峭,写山路艰险。这样描写山的艰险,是什么目的呢?明确:写攀登山的时候很艰苦。还可以表现不怕困难的精神。表现人对山的征服。表现人对山的征服。具体地说,是表现个人,即登山者对山的征服。这种征服就通过我们登山的过程体现出来。人总是有一种征服欲的。而最好的征服,莫过于征服山峰。而要表现这种征服欲,最好是选择最险峻的山峰。(举例为何有那么多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去登山)我曾经一个人登过泰山,它虽然说不是很险峻,但要登上顶峰也非易事。(举例我登山的经过,及有些人放弃的故事)。
可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与以往所学的这类文章有些不同。那么,都有哪些不同呢?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呢?下面就翻开课本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理清课文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写出了黄山的总特点,黄山的奇丽与险峻。第二部分写登山的历史,历史上,登山者“仅”有寥寥几人。第三部分写我们今天的登山。第四部分写我们在山上所见到的美丽壮观的景色。
三分析第一部分。
请同学阅读第一部分,注意这部分的最后一句,“它封了山。”其中有个动词很重要。就是“封”字,请大家把它圈起来。
1.“封山”是什么意思?
明确:就是封住进出的要道,不让任何人进入。
2.它为什么封山?它是谁?
明确:它是大自然。它封山的原因是不愿意把这么奇丽的景色给予人类。一个“封”字,准确而形象地表现出黄山的险峻程度——人迹罕至。
明确:体现在五方面:一是山峰之奇;二是云海之奇(注意“拨”字);三是树木之奇;四是温泉;五是最高赏赐:摄身光。
4.再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篇课文在描写这种奇特的景色的时候是怎么写的?
明确:是按照山的形成过程来写的。
5.黄山的形成是否真的如课文中所说的那样,是大自然有意安排的杰作呢?
明确:不是。这是中虚构的写法。这样写,给人的感觉好像这黄山是给大自然制造出来似的。所以这样的写法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说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这里的“崇高”“卓越”一般是对人而言的。作者把大自然人格化了,说它“创造”“安排”了黄山胜景。这样安排比自己介绍要好。首先,由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主人公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之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由此可见,“它封了山”,表现了一种它对人类的不屑一顾。因为人在它的面前太渺小了。
6.正因为黄山是如此的伟大,所以自然会想到有没有人登临它。(引导《过万重山漫想》中也是先写景色的奇丽伟大,在联想到人的活动。)。
四分析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仍然没有写到登山的经过,而写的是历史上登黄山的记载。
这些登山记载说明了什么呢?
明确:说明登山之难,还是紧承“它封了山”。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位登山者都不是一般的人:黄帝是神;太白是仙;有记载的“仅”普门法师、云水僧、李匡台、方夜和徐霞客。本段回顾几千年来,只有少数像李白这样不畏险阻的人才能登上,其余的人都是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就为下文歌颂我们的时代和人民伏下一笔。以上都是侧面写黄山的“险”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十一
首联岱……未了。译文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赏析:以设问统领下文,写惊叹仰慕之情,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高耸入云,蕴含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未了:不尽。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
颔联造化……昏晓。译文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给了它,山南山北的天色分成明暗两部分。赏析:“造……秀”,表现泰山景色神奇秀丽的特点。“钟”:集中、汇聚。用字精当,言简义丰,极富神韵。拟人,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拟人,用字精当,炼得极好,用词精准,言简义丰,极富神韵,形象地写出了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利剑把山南山北的阳光分割成明暗两部分,形成不同的景观的样子,从侧面表现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和高耸陡峭、挺拔险峻、高大雄伟的特点。该联虚实结合,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
颈联荡胸……归鸟。译文望着层云叠起,不禁心胸激荡。目送归鸟入巢,眼眶几乎睁裂。
赏析:“荡胸……归鸟”,写细望,夸张,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泰山迷人景色的陶醉,表现对祖国山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生”“入”: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尾联会当……山小。译文一定要等上泰山的最高峰,放眼望去,所有的山就显得矮小了。
赏析:“会当……山小”,写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高峰,俯视一切的精神和气概。再次突出泰山高峻,表现诗人广阔的心胸和非凡的气魄,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十二
生:蓑是蓑衣、笠是斗笠。“蓑笠翁”就是披着蓑、戴着笠的老渔翁。
师:蓑衣斗笠有什么用呢?
生:是用来遮雨遮雪的。
师:见过蓑笠吗?
生:(齐)没有。
师:蓑衣斗笠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消失了,但在诗歌中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却给我们独特的感受。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那位披着蓑、戴着笠的老渔翁。渔翁在哪里?请结合诗中语句加以解说。
生1:在船上。
生2:在孤单的船上(孤舟)。
生3:在江面上,从。“寒江雪”三个字中看出的。
生4:在乌飞不到的地方,在人的脚印消失的地方。
生5:不是鸟飞不到,而是雪太大,小鸟都躲在巢里不出来了;“万径人踪灭”也是说雪太大了大家都不出来,因此,雪地里就没有了脚印。(学生纷纷表示赞同)。
师:不错。那么这么冷的天,连鸟儿都不出来,这个老翁跑出来干什么呀?
生1:钓鱼。
生2:能钓到吗?
生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生笑)。
生3:钓雪。因为诗歌的原句就这样写——“独钓寒江雪”。
生4:不对!这句话应该是说“在大雪纷飞的寒冷的江上独自钓鱼”。
师:不管钓什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老翁在。“钓”(板书),而且是——。
生:“独”钓(齐声)。
师:大家对这个“独”字怎么理解?
生1:应该是孤独,因为没有人钓,只有他一个人在钓。
生2:不仅孤独,还有一股傲气与清高。这么大冷天,谁都不愿意钓,但他却独自来钓。
生3:应该是特立独行,因为他一个人来钓很独特,他是故意要来钓的。
生4:我觉得应该是孤苦,因为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在这样的天气来钓鱼。他可能是为了生计而钓,或者是为了逃离别人而来到这个安静的地方。
生5:我觉得是孤芳自赏,因为读诗歌时,没觉得钓鱼翁很苦或孤独,也看不出他是否特意来钓,而是觉得他在这样的环境中,虽然无人理解,但他自己却好像很愿意在那里钓,而且好像不需要别人理解,他自己能理解自己就行了,而且很自在的样子。
师:是的,大家理解得都很有道理。老师也有刚才这位同学的感受,诗歌中的老翁也许由于什么原因,他觉得别人理解不了他,就干脆不要别人来理解了。
生1: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寒江独钓图啊!
生2: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生3:我看到的是寂寞江雪图。连绵的群山连个鸟也没有,千万条的路没人走,江面上有一叶孤舟,有一个披蓑衣戴笠帽的老头,独自在钓鱼,此刻天寒得很,江面的雪花在飘落。
生4:我看到的是一幅孤芳自赏图。漫天大雪覆盖了千山万径,天地之间迷蒙一片,鸟不飞,人不行。在这宁静幽独的环境里,穿蓑戴笠的渔翁独坐舟中,垂着鱼竿悠闲地钓鱼,忘记了尘世中的一切忧伤和悲痛。
二、诗人心境图。
师:假如把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文字画成一幅画,画面的中心应该画什么?
生:(杂声)蓑笠翁。垂钓者。
师:蓑笠翁到底是指谁呢?在文字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个人。
生:这首诗歌是作者被贬到永州时写的,所以可能指作者自己。
生1:有可能指政治环境。仕途的落寞与改革之路的绝灭。
生2:还可以指身世环境。文中说是作者身世坎坷、命运多舛、晚年生活凄惨的人生之路。
生3:也可以是社会环境。当时社会混乱,朝廷腐败,他不但不被别人理解,还遭到诽谤。
生1:作者有一种冷眼看世事的清高和孤独。这是由于作者仕途的失败与寂寞造成的,但他又不想与腐朽的政治同流合污。所以他很孤单,他要保持人生的理想,决不向现实低头。
生2:结合材料可知,作者与外面世界隔绝的自我孤闭,是由他的仕途很不顺利造成的。
生3:诗歌写出了老渔翁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一切,悠闲专心地垂钓。从材料中,可看出作者即使没有任何人理解自己,即使现实社会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他也要在孤独中坚持自己的信仰。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形体虽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他在孤芳自赏。
生4:这里作者的孤苦是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因为政治斗争太黑暗,改革失败后他既逃避又抗争,有一种很复杂的心态,他没有像陶渊明一样完全脱离社会。
生1:也是社会环境、政治改革的失败令他心灰意冷。
生2:他命运多舛,身世凄冷。
生3:他的人生抱负与志向不被人理解,是一种彻骨的寒心之冷。
三、寄语柳宗元。
师:最后让我们对柳宗元或者对自己说几句话吧,或劝慰或自嘲或激励,或知音般的嘘寒问暖,都行。
生1:柳宗元,从《江雪》中,我读出了你有大江东去浪淘尽般的人生幻灭感,读出了你有西北望千山可怜无数山的无奈。
生2:柳宗元,从《江雪》中,我读出了你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与孤傲,读出了在“高处不胜寒”的江面上你有壮志难酬的苦闷。我也知道了怎样不让自己在困难面前趴下。
生3:柳宗元,从《江雪》中,我还读出了你有屈原般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愤。你在不被人理解中独钓,你在绝望中垂钓希望。因此我知道了如何珍惜自己所处的幸运时代。
师:(结语)也许我们从《江雪》中可以读出更多的东西,也许我们永远也不能完全读懂柳宗元的《江雪》,还是让我们随着阅历的丰富永远走在理解这首诗歌的路途中吧!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十三
1.走进作者:
星新一:(1926—1997),日本科幻小说家,他堪称日本科幻界的一个奇才。以1000多篇精巧别致、富于哲思的超短篇小说响誉世界。于1956年加入飞碟研究会,1957年和柴野拓美一起创办了日本最早的科幻小说杂志《宇宙尘》,为日本科幻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个刊物培育了许多专业的科幻作家。除了科幻作品外,他还写了大量推理小说、幽默小说、散文及随笔。1976年他荣获日本推理小说家协会大奖。在科幻方面,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有撒旦的王国》、《最后的地球人》、《未来伊索寓言》、《恶魔天国》,长篇小说《声之网》《梦魔的标靶》等。
2.写作背景:
《保修》选自星新一的《一分钟小说选》,其特点是借助非现实笔法,反映出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的感觉,表现出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语言简练质朴,趣味盎然,富有教育意义。
3.知识链接:
保修:就是购买商品后,商家在一定时间内,负责免费修理。是现代社会商家针对顾客做出的一种售后服务保证。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分类,按其篇幅长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微型小说:本文是一篇微型小说。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或百字小说等。原属短篇小说范畴,后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
微型小说三要素: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
写作上四字追求:微、新、密、奇。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二、新: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三、密:指的是结构严密。四、奇:指的是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
4.学法指导:(磨刀不误砍柴工,方法很重要哟!)。
本文是一篇微型小说,时代性很强,故事情节简单易懂,但安排跌宕起伏,学习时要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把重点语句加以勾画,体会文章的主题。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掌握文中“吝惜、悲鸣”等重点字词;。
2.细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揭示的社会现象。(重点)。
学习过程:
一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词,结合课下注释或利用工具书解决。
重点掌握下列字词(下面是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和重点的词语,你一定要掌握哦!)。
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彬彬有礼:
先发制人:
吝惜:
饶舌:
噩梦:
称道: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十四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周邦彦(1056—1121),中国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14.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片先描写室内活动燎香消暑,继写词人听到鸟雀在屋檐下欢快的叫声,再写词人走到室外,看风荷摇摆的美景,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
b.“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呼”字表现出小鸟在骤雨初晴后欢快的叫声和呼朋引伴的情态;“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
c.“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寥寥几笔,写尽荷的摇曳多姿和神清骨秀。尤其是“举”字炼字精妙,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d.“五月渔郎相忆否?”一句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是以肯定无疑的反问语气写朋友此时正在远方思念自己,更加衬托出我对家乡亲朋的思念,突出了词人乡愁之深。
e.下片虚实结合,“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写自己客居异乡的境况;“小楫轻舟,梦人芙蓉浦”虚写自己的梦境,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15.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与景的关联密切。请问情景二者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b、d(b项没有比喻,且“呼”并非描摹小鸟呼朋引伴的情态,“呼晴”是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将由雨转晴。d项“以肯定无疑的反问语气写朋友此时正在远方思念自己”错,应为揣测语气,作者猜想朋友是否在想念自己。)(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全对给满分5分;答三项及以上记0分。)。
15.词中情和景的关系是“见景生情”(2分)。联系两片之间情感纽带的意象是“风荷”。(2分)。此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的荷花。(1分)词人的家乡在钱塘,五月家乡荷花开得正艳。这样,就由描写“风荷”很自然地过渡到抒发怀乡之情,不着痕迹。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十五
读《三峡》,完成7—10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沿溯阻绝溯:________。
(2)属引凄异属: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你的脑海中呈现出的画面。(3分)。
10.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2分)。
(1)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说到三峡,你会想到的古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你会想到的古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1)逆流而上。(2)连续不断。
8.(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2)即使乘着快马驾着清风,也不如船行得快。【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句子的翻译要遵循“增、删、替、补、留”的翻译原则,同时根据现在的语言习惯对语序进行调整。注意对句中关键词“自非”“亭午”“夜分”“曦”以及“虽”“奔”“御风”“以”的翻译。
9.每当春冬之季,三峡的景色格外美丽,江水滔滔,鱼儿在其中欢唱,树木茂盛不受拘束任意生长,山势高耸,青草茂盛,色彩鲜艳生机勃勃。意境明快,让人感到心情愉悦。【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所呈现的意境的理解与表达。首先要明白该句所呈现的意境,“清荣峻茂”课文中一般翻译为“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答题时围绕这四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扩展呈现即可,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或运用一定的修辞,使描述更生动形象。注意描述的完整。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十六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1.题解:这是杜甫青年时期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岳:高大的山,这里指泰山。2.岱宗:对泰山的尊称。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夫如何:怎么样。3.齐鲁: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未了:不尽。4.造化:大自然。钟:聚集。5.阴阳割昏晓:古代山南叫“阳”,山北叫“阴”。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6.决眦入归鸟:决:裂开。眦:眼眶。决眦:极力张大眼睛。入:收入眼底,即看到。7.会当:应当,定要。凌:登上。
诗句大意:
第一二句:岱宗究竟是怎样的雄伟壮观呢?齐鲁大地上它青翠的山色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设问领起,答句远望其广阔绵延。)。
第三四句:大自然在这里聚集了所有了神奇秀丽,高耸险峻的泰山山南山北判若黄昏和清晨。(近望泰山,写出其神奇秀丽和山势之高。)。
第五六句:山中生出层层云气,心胸为之激荡,极目远望,归巢的鸟儿尽收眼底。(写细望黄昏时的山景和产生的感受。)。
(前六句写尽泰山景色,突出泰山气势,流露出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第七八句:总有一天,我一定要攀登到泰山的绝顶,到那时,俯瞰群峰,它们将是多么渺小!(篇末点睛,写由望岳而生的登岳的豪情壮志,也包含了人生的雄心壮志。)。
主题思想: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十七
课前预习:1、阅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并自己查字典解决。
2、借助工具书了解课文有关文学常识。
课程标准:1、比较学习,理解两篇文章内容。
2、认真阅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语。
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文章的主旨。
3、体会作者感情,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4、学会多角度体验和感悟事物。
重、难点:理解文章主旨;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评价任务:1、能利用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借助工具书,感知文章内容。
3、分析语言特色,学习作者写法。
4、通过阅读,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课件:黄土高原图片)同学们,看完图片你对黄土高原有怎样的感受?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她养育了炎黄子孙,有人认为她是刚毅不屈精神的化身,学完此课,也许你会感同身受,请看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吧。(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1、积累生字词。
北麓峁墚塬长髯逶迤褶皱飒然喑哑粗犷商贾。
甲胄玉辇剽悍膂力贫瘠锉刀曝热器械侃动辄。
呛纵横捭阖折煞窒息谛听豁谷高亢牵强逻辑。
嘶哑所向披靡荒冢影影绰绰缱绻。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十八
教学重点:朗读感受音韵美,体会丰富想象所具有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梳理作者心情变化,从作者的达观中获得人生启示。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你即将迎来一次向往已久的出国旅行,出行前你最担心的是什么事?
二、梳理遭遇“风波”的过程中,张孝祥心情的变化。
1、朗读《西江月》正音:霓裳。
2、梳理:张孝祥的启程的时候情况怎样?后来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结果怎样?
出行: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过程:从题目概括:阻风。
从词句概括:放起鳞鳞细浪。
结果:明日风回更好。
3、自读联想:作者在整个过程中,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
4、学生交流,互相补充。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心旷神怡。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无奈自嘲。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自我解嘲,自我安慰。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乐观,自信。
5、在这首词中,作者表现想法心境的写法主要是什么?
明确:联想、想象。
6、在朗读中如何表现这几句作者心情的不同变化?
“尤”韵,开口小,音调较低回,效果哽咽悠长,适合表现消极情感。
“昂”韵,开口大,音调较高亢,效果高昂饱满,适合表现积极情感。
8、朗读体会。
三、从小“风波”看大“风波”
1、从这首词看,张孝祥之所以心态超好的原因是什么?
乐观面对现状,相信事物总是往好的方面发展。
2、现在看,这首词写遇到“风波”,还能给你别的启示吗?
3、朗读加深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