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优秀20篇)
了解与学习一种新的技能或知识,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总结。在总结中要突出重点和亮点,让读者容易理解。借鉴他人的总结作品可以提高我们的自我总结能力,发现新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的例1、例2,以及“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教学过程:
一、自主准备。
1.找一只温度计,仔细观察,并将观察内容与家长交流;或上网搜索,了解有关温度计知识。
2.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自主探究。
1.阅读课本第1页的例1。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大声地读一读,并在下面写一写)。
2.阅读课本第2页的例2。思考:怎样表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
三、自主质疑。
你对正数和负数有了哪些了解?还有什么疑问?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
2.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观察、操作能力及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课件、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美丽的图片——(都是一些图形组合成的图片)。
欣赏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发现吗?
是啊,长方形、正方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图形,你们看(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贴在黑板上)。
请大家数一数,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几条边和几个角?再请大家看这个图形,它也有四条边和四个角,它是长方形吗?是正方形吗?看来有四条边、四个角的图形不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边和角里面一定还藏着什么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中的秘密。
二:探索新知。
1、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不同意!)。
师:为什么?
因为上下两条边明显长一些,另两条边要短一些。
师:那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这些边之间到底会有什么关系呢?师:你说的真好,让我们为他的大胆猜想鼓鼓掌吧。他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呢?请同学们4人一组,利用桌子上放着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等材料,分组研究长方形的特征。要求:利用这些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动脑筋,想办法,研究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最多来证明这个结论的对错。(课件中出示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如果你有了发现,请你先悄悄的说给同学们听听,过一会在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分组活动,然后交流:你用的是什么方法?证明了什么?)。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证明一个结论,那就是――?
(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
小结:这就证明了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两条长边相对,两条短边也相对,相对着的两条边,叫作对边,长方形有两组对边,(指一下)板书:对边相等。为了使用方便,我们有必要把两组对边区分开来,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把短边的长叫作——宽。(板书)指一下你手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那么长方形角有什么特征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板书:4个角都是直角。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了许多的办法,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证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那么同学们,你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吗?
你们猜想正方形的边都相等,能用刚才发现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吗?(学生讨论、动手操作、各自有了结论后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努力又验证了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证实了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我们把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板书:边长)。
3、比较异同。
我们已经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那么它们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特征呢?
相同: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不同: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4、解决问题。
现在,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回答,刚才这个图形为什么既不是正方形又不是长方形了吧?(生答)。
三、应用拓展。
2、操作题,(1)把两副相同的三角尺拼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2)想办法将长方形纸变成正方形纸。
3、思考题:(1)用8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2)用16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你能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吗?试一试,有几种拼法?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老师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能细心观察、善于动脑,那么不管什么样的数学难题我们都能找到答案,因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设计: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相关联的两个量及正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会解决按比例分配的简单数学问题。
2.有一些朴素的正、反比例概念。学生在中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经验,比如坐车时间越长,行走的距离就越远等。
多媒体运用: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谈话引出例1的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
2、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的数值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可先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行驶的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行驶的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
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3、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表中的数据,找一找这两种量的变化的规律,启发学生从“变化”中去寻找“不变”。
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规律。
教师可根据交流的实际情况,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确认这一规律,并有意识地从后一种角度突出这一规律。
如果学生发现不了上述规律,可引导学生写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5、教师对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作具体说明: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板书: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二、教学“试一试”
1、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先把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讨论表格下面的四个问题,并仿照例1作适当的板书。
3、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成什么关系。
三、抽象表达正比例的意义。
1、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两个例子,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关系式。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63页的“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作出判断,再要求说明判断理由。
2、做练习十三第1~3题。
第1题让学生按题目要求先各自算一算、想一想,再组织讨论和交流。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再指名说判断的理由。
第3题要先让学生说说题目要求我们把已知的正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几厘米,再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
填好表格后,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只有当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时,它们才能成正比例。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6--78页例1、例2,以及“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使学生在学习分数以及相关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增强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将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与区分把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与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具学具:ppt、打印花盆的纸张60份、扑克牌、磁铁扣、白纸。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猕猴桃,ppt出示猕猴桃图片,我打算把它奖励给今天上课表现最优秀的两位同学,你知道我是怎样分给他们俩的,你能用一个分数表示其中的任意一份吗?ppt出示分配过程。
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教师找其中一个让学生说一说,二分之一是怎样来的?强调:将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成几分,其中的一份表示就表示几分之一。
大家说说,要求:1、说出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意及各部分名称所表示的意义。2、如何书写分数。
学生回答,相机出示ppt上的内容。
你能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来表示,以及你能想到的几分之一吗?说出你的思想与方法。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的认识与想法。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像这类的几分之一的分数,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
你是怎样分的?每人分的几分之几?小组讨论。
学生走到讲台回答,展示教师预先发下去的六盆花图片,并说出自己分法,每人分到这些花的几分之几。教师征询其他同学意见:你同意他观点吗?最后教师ppt出示老师的分法,在此分法下,每人分得这些花的。
小结:之前把一个猕猴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猕猴桃的,现在把六盆花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些花的。
你会把下图中的组花用表示出来了吗?
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小结:不管每组花有几盆,也不管每种分法下,每份有几盆,只要将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组花的。
2、认识整体的。
你是怎样想的?在发下去的纸上分一分。指名回答后教师课件演示分法。
疑问:例1、例2都是平均6盆花,为什么例1、例2用不同的分数表示?
学生思考回答。
总结:把有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份之一。不管这个整体有多少个物体组成的,也不管平均分成的每份有几个物体。
你还想研究几分之一?
学生回答:、、、……。
用你喜欢的方式研究它们,第一组研究,第二组研究,第三组研究,第四组研究。
学生四人一组研究,集体汇报。
像这样的几分之一还有很多,我们无法一一研究,但其规律是一致的。这在数学研究上叫先简单后复杂,先具体后抽象,先特殊后一般并相机板书。
3、巩固练习。
大家表现的很好,现在带大家做个闯关游戏。
ppt出示第一关:填一填、说一说。
(2)集体交流时,教师小结: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时,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写几,再看取了一份,分子就写1。
ppt出示第二关:分一分、涂一涂。
同桌先讨论,然后指名汇报讨论结果。重点说说你为什么分成这些份?总结出分成的份数与分数的分母有关,分母是几,就分成几份。选择其中的任意一份。(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ppt出示第三关:想一想、摆一摆。
学生开展活动:由一人提出要求,说出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另一人按要求操作,其余同学判断操作结果是否正确。
最后比较每次拿出的小棒根数,说说它们为什么不一样,以进一步体会相关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4、小结。
(1)与上册《认识几分几一》相比较,同是研究几分之一,有什么异同?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5、作业。
课本78页第四题。
板书设计。
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
先简单后复杂,先具体后抽象,先特殊后一般。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
2.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如果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苹果?预备——开始生:(拍手击掌)。
师:如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苹果?预备——开始生:(拍手击掌)。
师:怎么不拍了?
生1:每人半个苹果怎么拍啊?
师:是啊,这半个苹果,用我们以前学习的数能表示吗?
生:不能。
师:那么,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二分之一。
生:分成的两份必须一样大。
师: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2份(动画演示)。
师:这样的一份也就是——(生:一半),这样的一半就可以说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注意这二分之一怎么写?先画中间这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整个圆平均分成两份,就在下面写2,因为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在横线上面写1.
师:一起来读这个数。
师:谁来说说这二分之一在这个圆中表示什么意思?(指名说)。
师:想一想,这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那另外一半又可以怎样表示呢?(教师强调:只有平均分,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二)认识四分之一。
2.生: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
3.师:你能来写一写四分之一吗?
4.师:同桌互相说一说四分之一在这块月饼中表示的意义。
5.师总结:在平均分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这样的数就叫分数(板书)。
(三)动手操作——折一折。
1.师:我们共同认识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你是否能利用我是为你们准备的这些不同形状的手工纸,试着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手中那张纸的二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
2.生:动手操作。
3.同桌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你表示的是哪个分数?
4.汇报成果。(把作品贴在黑板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相应位置下)。
5.师:你们真了不起,你们不但认识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而且能折出不同图形的二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
6.生:我折出了八分之一。
7.师:八分之一这可是一个新的分数,快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得到这个分数的?
8.生:我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8份,每一份就是这张纸的八分之一。
10.生:举例(板书:15分之1100分之124分之1)。
11.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任取其中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看来生活中的分数真是数也数不清,也就是有-----生:无数个(板书:……)。
(四)比较分数大小:
1.师:我们认识了分数,并了解了他们表示的意义,下面你能用准确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吗?(出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图)。
2.师:能结合图示,试着比较一下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大小吗?
3.生:二分之一大于四分之一。
4.师:再来看下一组(出示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图)。
5.生:三分之一大于五分之一。
6.师:在比较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7.生1:横线下面的数越大,份数就越小。
生2:同样的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每一份就越小。
8.师:你的'发现太重要了,有了这个发现,我们就可以比较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了,你能试着用他的发现,来比较一下黑板上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这三个分数吗?(板书)。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一)基础练习。
(1)填一填。
(2)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二)拓展与延伸:
1、红线长还是蓝线长?(留出红线三分之一和蓝线的二分之一同样长,其他部分遮盖)。
2、各涂色的部分分别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4.拿出盒子中粉笔的二分之一,为什么同样是二分之一,却拿出了不同的数量?
师:通过这样的训练,我们要学会善于应变,不同问题要不同分析。
四.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内容:第64—65页的例3和“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的第6—8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谈话引出例1的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
2.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的数值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可先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单价扩大,数量反而缩小;单价缩小,数量反而扩大。
小结:数量和单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单价变化,数量也随着变化。
3.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表中的数据,找一找这两种量的变化的规律,启发学生从“变化”中去寻找“不变”。
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规律。
教师可根据交流的实际情况,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确认这一规律,并有意识地从后一种角度突出这一规律。
如果学生发现不了上述规律,可引导学生写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关系式:数量×单价=总价(一定)。
5.教师对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作具体说明:数量和单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单价变化,数量也随着变化。当单价和对应数量的积总是一定,也就是总价一定时,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单价和数量是成反比例的量。
(板书: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二、教学“试一试”
1.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先把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讨论表格下面的三个问题,并仿照例3作适当的板书。
3.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成什么关系。
三、抽象表达正比例的意义。
1.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两个例子,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关系式: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65页的“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作出判断,再要求说明判断理由。
2.做练习十三第6~8题。
第6、7题让学生按题目要求先各自算一算、想一想,再组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完整地说出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思考过程。
第8题。
(1)让学生根据左边表格中的要求收集数据,并回答问题(1)。
(2)(1)让学生根据右边表格中的要求收集数据,并回答问题(2)。
填好表格后,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只有当两种相关联的量的积一定时,它们才能成反比例。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七
(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2)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
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呢?那么如果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我们来分一分。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八
设计意图:。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初步认识方形和圆形,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的形状。
活动目标:
1、能初步认识方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
2、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张机器人画像(由若干个方形和圆形组成,大小不一);若干个方形和圆形卡片;教师教具2张大型卡片。(一张方形,一张圆形);圆形和方形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幼儿观察并探索图形的特征。
1、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来我们实验幼儿园做客,小朋友们想不想认识下?(想)。
2、出示机器人画像,请小朋友自由观察。
1、教师的提问中说出图形的特征。
教师出示图形卡片提问:现在老师要变魔术啦,小朋友们小眼睛看仔细(从机器人身上取下一个方形)小朋友想不想摸一摸?(请一位幼儿上台触摸,并自由说出自己的感受)。
2、教师有目的的指导幼儿摸方形的边和角,(扎扎的,尖尖的)教师引导幼儿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数数有几个(4个)有几条边?(4条)。所以啊,这个图形就叫----“方形”。
3、提问1:咦,小朋友们再来看看,这个图形宝宝有没有角,他的边是怎么样的(光光的,圆圆的)让幼儿触摸图形卡片。(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个图形是圆形。
三、游戏:图形对对碰。
1、老师指到哪里幼儿说出名称,并回答机器人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
2、分卡片幼儿根据教师指令拿出相应卡片,教师检验是否正确。
四、积木分类。
五、幼儿根据观察,说出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圆圆的、方方的。
六、活动结束。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目的:
1、感受反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经历概括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过程。
2、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
3、体会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感受不同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反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下面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购买练习本的价钱0.80元,1本;1.60元,2本;3.20元,4本;4.80元,6本。
2、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3、两个量之间是否还存在着其他关系呢?今天我们继续研究。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内数据,讨论下面问题:
a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相关联吗?为什么?
b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有何规律?你能用数量关系是来表示这种关系吗?
c在变化中又有哪个量是不变的?
d这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能给这种关系取个名吗?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
(2)明确:因为总价一定,所以数量随着单价的变化面变化。单价增加,数量反而降低,单价减少,数量反而增加,而且数量与单价的乘积一定,我们就说数量与单价的成反比例关系,数量与单价的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并同桌交流。
3、抽象表达反比例的意义。
比较两个例子,有什么相同之处?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板书:x×y=k(一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说明判断的理由。
2、练习十三6、7。
学生独自计算,并说明理由。
3、第8题。
填写表格,回答问题,作出判断。
4、想一想:成反比例的量应具备什么条件?
5、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
教学反思: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经历了认识正比例量的过程,因此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结构,因此我把本课定位为用结构的课型,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并与正比例关系的量进行初步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其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掌握了知识。课中我也为学生提供了说的机会,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语言完整的阐述反比例关系的概念,大部分学生都能叙述,但在具体题目中有些学生不会正确地判断。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
单元、章、节第九单元课题复习角和认识方向。
课时3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能根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七个方向。
教学程序和内容复备。
一、知识系统整理。
1.我们前面学习了角,角是怎样的?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二、查漏补缺训练。
2.出示“期末复习”第14题(2)的图形,提问:你能用三角尺在右图中找出3个直角吗?找到后同桌互相交流。
3.接下来我们复习“认识方向”。
提问:我们学过了哪几个方向?
在地图上,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出示“期末复习”第15题,提问:图上画了些什么?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5.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
小组选择几件物品,先估计高度,再测量高度,注意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期末复习”第17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我们可以先求什么?(已做了多少朵花)再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2.完成“期末复习”第18题。
学生读题,并独立解答。
交流订正,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完成“期末复习”第19题。
让学生小组内了解每个同学家有几口人,把记录的结果分类整理,并填表。
提问:你们小组里几口人的家庭个数最多?
4.完成“期末复习”思考题。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五、课堂作业。
《补》。
板书设计。
教后小记授课时间:20____月日。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一
第一课时认识计算器计算(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树木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步和只有同一级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计算器、例题图。
课前让学生每人都准备好一个统一型号的计算器,对照说明书,简单了解计算器的各部分。
教学过程:
一、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1、指名说说自己对计算器的了解:
有显示器(统一购买的计算器显示器上有两排,上面一排是输入的算式,下面一排是算出的结果)、键盘(要让学生识别主要的键盘:数字键、运算键,开机键、第二功能转换键等)。
2、试试开机和关机。
3、了解计算器的用途:说说你一般在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人们用计算器?
你自己去小店里买东西要带计算器吗?为什么?
指出:用计算器计算一般都是算一些比较复杂的,很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用口算。
二、用计算器计算:
1、例1:计算38+27、30×18。
用计算器算完后,问一问:和口算的结果一样吗?
你觉得口算和计算器算哪个更准确?
指出:计算器虽然算得很准,但要注意千万别输错了数据。所以检查的时候要看显示器上的输入算式是否正确。
2、试一试: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765+4698589×7641600÷128。
1438+2576380×426765+469-296。
3028-2965625÷25816÷68×27。
学生独立计算。算完后,老师报算式,学生听之后再算一遍,检查学生的听力和按键的准确性和计是否正确。
说说你觉得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
三、完成想想做做: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218+4932800-17986848-579+386。
2191×353363÷57126×7÷18。
学生算完后,指名交流一下得数。
2、(第2题)交流两种算法:(1)算完一个后“清0”,然后再算;(2)直接算。试一试,两种按法出现了什么新情况?(asn)指出: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3、先用计算器算出下面各题的积,再找一找有什么规律。
142857×1=142857×2=142857×3=。
142857×4=142857×5=142857×6=。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在黑板上画一画:
让学生参照板书,再来认识各题得数的规律。
4、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两题横线上的数。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像这样的算式你还能写吗?比如说?
再看看计算器上显示的,你有什么疑问?
(不能全部显示)。
指出:你们以为拿计算器计算一切都很简单,其实还有很多的问题,请大家课后可以参照说明书,研究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的?以及还有哪些新的知识。
四:作业:43页练习七第1、2题。
板书设计:用计算器计算(1)。
数字键、运算键,开机键、第二功能转换键。
计算38+27、30×18。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二
单元、章、节第一单元课题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课时1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难点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程序和内容复备。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出示10÷2。
(1)请学生们口算,板书“=5”。
提问:如果这里的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学生们动手分一分,并完整地说一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
学生各自动手操作,指名说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2)出示表格将表格填完整。
(3)提问:如果每人分3根,最后把这10根都分完了吗?(没有)。
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剩下的1根不够分)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个人分得2根或者每个人分得3根,分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分的人数不同,如果每个人分得2根正好分完,如果每个人分得3根,还剩1根没分掉)。
(4)如果还是这10根小棒,每人分4枝,5枝、6枝,分得的情况又会怎样呢?两人一小组动手分一分,再将表格填写完整。
学生们分组活动。
3.(1)汇报操作的情况,把相应的课件演示,同时将表格依次填写完整。
(2)提问;通过刚才的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的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哪几种?(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正好分完了,另一种情况是分了之后还有剩余)。
提问:这些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
4.(1)提问: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以及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呢?(学生列式,独立完成。)。
(2)说明;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
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个人,还剩几根?(学生完整回答。)。
教学程序和内容复备。
提问:按要求,列式:(板书:10÷3)。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就是求10里有几个3。)算式中的10和3分别表示什么?
提问;最多可以分给几个人?也就是说明10里面最多有几个3?有没有全部分完?还剩多少?(板书:……1(根)。
说明: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6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上,这个数叫余数。
(板书:这道算式就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3)请学生齐读算式,井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提问:这题为什么要写余数?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
5.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
6.(1)通过刚的刚学习,如果每人分4根、6根,你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填写情况,并板书。
(3)说说各个算式的意思。
小结: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为一份时,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
二、巩固练习,进一步深入。
完成想想做做第1-----4题。
(1)出示第(1)题,请学生按要求分一分,再将括号填写完整。
指名口述分的过程。
提问:为什么剩下的2个圆片不再分5份?
填写算式,指名板演,说说算式中的各个数的意思。
(2)出示第(2)题,学生先分一分,再将算式补充完整。
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及算式的含义。
提问:为什么会有余数?
板书设计。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10÷2=5。
10÷3=3……1。
教后小记授课时间:2014年____月日。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学依据: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第四单元第12《荷花》。
设计思路:这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内容不多,意境却特别美,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课文语言优美,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欣赏句子、感受大自然之美。凭借图文,引导学生观察、朗读、想像,遵循“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积累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冒”、“饱胀”、“挨挨挤挤”等词语运用的精妙。
能力目标:
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练习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
1、过自主探究,交互合作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从而加强语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第二自然段,品味词句;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2、想象荷花图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荷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荷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入,直观激趣,进入课文情境。
1、播荷花录像。
2、描述自己最喜欢的那朵荷花。
二、读悟结合,突破重点,学习第2小节。
是啊,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简直就是一大幅画,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这幅画是什么样的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1、自由读第2小节,划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说说自己的感受。
2、交流收获,结合指导朗读。
a、板画理解“挨挨挤挤”。
b、换词,体会“冒”。师:大家想想“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长、钻、伸、探、露、冲)。
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语填在原句中去,再来读读体会。
出示课件:
想像写话: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
(组织学生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写后全班交流)。
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丽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地美!
c、表演品味荷花的三种姿态。
课文中一共描写了几种姿态的荷花?连起来读一读。
4、根据板画背诵第2自然段。
三、以演促读,读中想像,学习第4小节。
过渡:听着听着,想着想着,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配乐范背第四自然段,美吗?想读吗?那就美美地读吧,可爱的荷花仙子们。
1、指名个别读。(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随音乐翩翩起舞)。
2、数人齐读,边听边配以动作。
3、语言训练:
蜻蜓蜻蜓,你刚才跟荷花仙子说什么啦?
小鱼小鱼,你刚才跟荷花仙子说什么啦?
还有,其它的小家伙都躲到哪儿去了,你不想跟荷花姐姐说些什么吗?
4、熟读成诵。
四、挖掘文旨,实践中求发展。
1、说说画家是谁?
2、展示数幅各色荷花图片,引导学生说说你还有哪些好办法来夸夸荷花,夸夸大自然。
3、交流。
四、抒情表达、总结课文。
1、师: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荷花、动人的荷花。
可按句式:“荷花!”。
例如: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2、师:同学们,当荷花的美丽永驻我们心房的时候,让我们根据课文内容来吟成一首小诗,将美丽多姿的荷花,无私奉献的大自然,忘我陶醉的作者一起融入我们的情感,一起享受美丽!
师生共同吟成《荷花》。
荷花。
清早公园闻花香。
荷花冒出圆盘间。
一池美丽活似画。
身穿白裳舞翩翩。
蜻蜓小鱼来问候。
忽记看荷不是花。
六月花神绽笑脸。
自然神奇我爱她。
五、拓展练习。
站在荷花池边,假如你是小导游,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小画家,你会画些什么?
假如你是歌唱家,你会唱些什么?假如你是小诗人,你会写些什么?
假如你是……你会……。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四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
一、内容设计。
这部分教材是初步认识角,共安排了三道例题:第1道例题是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图形,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第2道例题是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做角,并在操作活动中感悟角是有大小的;第3道例题是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所形成的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并通过观察直接判断角的大小,接着教材还介绍了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想想做做”共安排了5道题,大体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2、3题,主要是从图形中辨认出角或数出角的个数,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第二部分为第4。5题,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的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并提高对角的大小的直观判断能力。
二、编写特点。
1、初步认识角时,教材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实物,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抽象出角的图形,指出这就是角。然后,让学生从教材所给的图形中找出更多的角。就这样,把角的认识和生活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2、教材设计了做一个角和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活动。活动编写开放程度大,有一定的弹性,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满足学生不同学习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能给出想法、做法,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既可加深对角的认识,又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
3、教材加强与其他知识内容的联系,体现综合性。比较角的大小时选择“钟面”作为学习素材,通过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转动,不仅直观地感受到角的大小变化,而且也深化了对有关钟面的认识。
4、教材结合已经初步认识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其他的多边形,让学生数出这些图形中角的个数,引导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这样既巩固了对角的初步认识,又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对多边形的认识。这些安排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数学内容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很有意义的。
5、例题的编写有层次,有一定的弹性,条理清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如“你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吗?”等启发性的语言确立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例题和习题可操作性强,调动了教师的能动性,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真正体现了《标准》提出的教材编写思想。
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等活动中初步认识角。
2、并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索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3、在多样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生:每人准备一副三角板,一些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抽象感知。
课件出示教材提供的实物素材(钟、瓷砖、五角形、三角板等)。
1、导学:瞧!同学们,出版社的叔叔阿姨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礼物,喜欢吗?请每个小组拿出这些礼物摸一摸,看一看,他们各是什么样儿的。(学生观察、相互议论、师参与)。
2、展交:你们发现了吗?这些礼物里藏着一些新的几何图形,瞧!(课件演示抽象角的过程)我们把这些图形就叫做“角”。
这些角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请仔细观察、找一找,是几部分组成的。(先让学生说,如有困难教师帮助。)。
3、组织互学:你还能找出这些礼物的哪些地方还藏着角吗?(自己找一找,然后在小组里指一指、说一说。小组长汇报学习情况。)。
4、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呢?找出后指给同学或老师看一看。(相互评价)。
二、动手做角,加深认识。
5、导学:从叔叔阿姨送来的礼物中我们认识了角,你能说一说角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吗?(相互说说后指名说)你能想办法做一些角吗?请动手试一试。
6、组织展示。(教师评价、鼓励)。
7、引导自学:看看蔬菜老师们又是怎样想办法做角的(引导学生读图)?你也拿出自己的学具学一学,做一做。做出后相互看看。
三、观察比较,感悟大小。
演示活动:教师转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叉开的大小,感知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与角的大小的关系。
1、导学:刚才我们转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时看出两针形成了一些大小不同的角。你能说说自己的体会吗?(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展示交流:根据你的想法判断教材74页四个钟面上的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判断后在小组里说一说,相互评价。)。
3、导学:我们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
先判断教材75页两个钟面上角的大小,然后再看看萝卜老师是怎样比较的。(课件演示教材所示的比较方法)。
用这种比较方法比较老师给你们画的两个角的大小,并给你的同伴说出比较的结果和比较的方法。
导学:你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吗?请想一想,试一试。(学生探索讨论后组织展示交流)。
四、应用拓展,积累经验。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同学们表现真棒,从叔叔阿姨们送来的礼物中学会了这么多的数学知识,老师也想考考你们,请完成第1题。
组织交流,评价鼓励。(作出判断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判断的理由。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2、自己测试。
完成“想想做做”2、3题。(老师报结果学生自己评价)。
引导思考:“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全班交流。
按规律判断。(师说图形生判断,相互评价)。
3、玩一玩。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纸扇和剪刀按老师的要求玩一玩。(师说要求,生亲自操作。)。
多玩几次后组织说说得出的结论。
根据刚才的结论你能很快判断一些角的大小吗?请试试看。(投影出示一些大小有区别的角。)。
4、总结评学,拓展延伸。
总结评学。
从生活中找出更多的角。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应用:“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模式,按照“由实物抽象出图形并认识图形、做角并认识角的大小、体会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这个思路分层次组织教学,巧妙地把导学、展教、训练融合在一起做到了思路清晰,有条有理,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角的认识。
课堂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而展开教学。课堂活动中把课件演示和学具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对角的认识,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和意图选择合理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突出了‘动手操作’这一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做到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条件,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真正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理念。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五
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首描写雨后儿童嬉戏玩耍的诗歌。先总写广场上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然后集中写兄妹俩在雨后玩耍时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
2、掌握要认的生字和课文中的部分其他生字,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心情。
3、鼓励同学们读而优则背,试着背诵。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要认的生字是重点。
2、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读出愉悦的心情是难点。
四、教学构想:
不必细细思量,就是以读为本。设三关,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识字、理解与想象穿插其中。层层递进,引人入胜,达到能读、会读和读好的目的。
五、教学准备:
录像、实物投影器。
六、教学过程:
(一)引子。
出示录像[夏天景色]。
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
屏幕出现几个词语:雨后广场糟糕……糟糕!
学生活动:根据提示的词语,想象一段夏天里发生的故事。
[设计意图]先打开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大门,引起学习兴趣,如果有的学生读过这首诗歌,按照本诗的内容去讲故事,那也很好,顺势引导。
(二)课题。
中国著名的作家冰心奶奶写了一首有趣的诗歌《雨后》。
(三)朗读第一关:正确朗读。
1、学生活动:自由朗读儿歌,自学不认识的字。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特别强,特别是已经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非常高,因此,完全不必老师扶持,该放手时就放手。
师巡视参与,表扬查字典的学生、小组合作识字的学生和其他采取新颖有效的学习方式的学生,给其他学生启示,使学习方式更加多样,更适合自己。
2、通过学习,你们认识了哪些字?给大家讲讲吧!
操作方式:找同学当小老师,把自己学会的字讲给大家听,教师相机点拨,有重点地指导几个比较难认的字。
3、勇闯朗读第一关,朗读要求:正确。
学生活动:自由参赛朗读,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读的特别好的同学往往会独立朗读,不太自信的同学可能以小组为单位参赛朗读,自由的朗读形式可调动每个学生的朗读兴趣。
操作方式:学生互评时的标准围绕“准确”展开:读音是否准确,有无丢字落字。
(四)朗读第二关:流利朗读。
1、喜欢读这首儿歌吗?为什么喜欢呀?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把诗歌读熟了,读流利了,就更喜欢了。
再闯第二关,朗读要求:流利。
屏幕出示儿歌,学生跟着读,老师也跟着读。
操作方式:一节一节的出现,如果一遍读的不熟练,就再读一遍,第二遍要求大声朗读。
(五)朗读第三关:有感情朗读。
1、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一段儿歌。
其他同学评价老师的朗读。
2、闯入第三关,朗读要求:有感情朗读。
学生活动:每小组选取其中的一段儿歌,合作表演小品,要求:生动有趣。小组表演哪一段,其他同学就朗读哪一段。
[设计意图]学生的表演把课文的情景再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把雨后哥哥妹妹痛快的心情调动起来,再来朗读,更加有感染力。
(六)附加关:背诵。
1、刚才那么精彩的朗读,让许多同学都手舞足蹈,如果能背诵儿歌,相信你们一定表现的更棒!试试看吧!
学生活动:背诵儿歌,老师和学生一起试着背诵儿歌,互相鼓励。
七、教学结束:
作业:
如果在水中滑倒的是你,你的爸爸妈妈会怎样做呢?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六
1.帮助学生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2.对各种数进行准确的分类。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教学难点:对各种数准确的分类,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生活中的商店情境图,然后找一找在小学阶段,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数?
学生回答。
师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授:
1.出示问题。
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问数与数之间的区别。提问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1)数可以怎样分,看图填空。
独立思考,填一填。
指名回答,师强调。(2)数还可以怎样分。出示幻灯片,边看边讲解。
3.看数轴回答问题。
(1)观察数轴,填写合适的数字指名回答,强调填写多样化。(2)比大小。
所填的数字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师鼓励,继续学习。4.看图说一说。
教师问:你需要填哪种数?想一想。讨论并汇报。
三、巩固延伸:
1.观视频,回答问题。2.看图,填一填。
强调数的扩充与生活需要和运算有关。
四、小结收获。
出示幻灯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谈谈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整数(自然数)小数负数分数。
手指记数石子记数结绳记数。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观察、启发他们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学生农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3—4)。
1、出示课文录像:
(放录像,学生欣赏)。
2、交流:(农田、小河、五颜六色的野花、小朋友在采野花、喂猪、挖野菜)。
说得真好,说明小朋友看得很细心,那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感觉怎么样?(景色很美、小朋友很开心)。
二、初读(4)。
1、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边听边展开想象的翅膀,等会把你的感受告诉老师。
2、播放配乐朗读——生说自己的感受。
3、打开书自己大声地读读课文,你特别喜欢的那个小节多读几遍。
指名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生评价。
三、细读。
1、学习第一节:(10)。
(1)乡下孩子在他们的爸爸妈妈眼里是什么样的呢?
谁来读第1小节?(出示)。
老师听出来了,真是个可爱的孩子。
(2)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小节,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完成这个填空:
示:乡下孩子是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
指名回答——齐说。
(音乐停),小朋友,这时候你感觉怎么样啊?(学生说)。
是呀,在妈妈的怀里,孩子多象一只欢快的小黄鹂呀!
对呀,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快乐呀,刚才老师还看到有的小朋友边想边露出了笑脸,多灿烂呀,真象那盛开的野菊花,美极了!
(5)让我们伴着音乐再次感受乡下孩子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贴“幸福”)。
——拿起书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2、3节(15)。
(1)乡下孩子的生活可有趣啦!请小朋友自由读读。
2、3小节,看看他们平时都做些什么?
(2)指名一对小伙伴读(评价)——生回答,师相机画出。
(3)假如你是乡下孩子,在这些事中你最喜欢做什么?为什么?
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还有谁也喜欢读的,一起读读。
(4)小朋友,(师指图)除了课文上的这些事,你还想做些什么呢?
(采野花、拾稻穗、割青草、逮蚂蚱„„)。
(5)采了野花,拾了稻穗、割了青草有什么用呢?你能照着课文里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吗?
出示:采一束野花,____________________。
拾一把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
割一篮青草,____________________。
捉几只蚂蚱,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看着图自己练练看,指名说。
(6)刚才我们是一句一句说的,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两三句吗?
说的真好,相信小朋友会把第2、3小节读得更好,让大家仿佛看到乡下孩子们那有趣(贴)的生活——齐读。
3、学习第四小节(3)。
请读读最后一小节,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
齐声有感情朗读第四小节。
(2)出示“旷野”词卡,师述:“旷野就是空旷的原野。”指名读好词语。
(3)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繁华,但是这里有阳光,有旷野,孩子们多快乐呀。
谁再来读第四小节。——男女生比赛读。
四、再读,背诵(4)。
1、乡下美,乡下的孩子更可爱,喜欢乡下吗?让我们一齐读儿歌,把你的喜爱读出来,加上动作试试,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我们就是乡下孩子,让我们一起把这首儿歌读好。
2、这么美的儿歌能永远记在脑海里该多好啊!
小朋友自己试着背背——指名背——齐背。
五、小结。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乡下去游玩了一番,感受到那里的孩子们生活(贴)是多么幸福、有趣、快乐,真让人羡慕。
六、作业:
建议小朋友利用节假日,去周围走一走,看一看,把你看到的有趣的事告诉大家。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八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程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青少年一般都具有好奇心。“新”才容易引起人的兴趣。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设计也是一门艺术,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了今天的视频讲座之后,我对教学设计有了一个全新的体验和认识。结合理论的学习,再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一、定好目标: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根本任务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完成这一任务,落脚点在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如果不能把改革的理念和思想融进课堂教学,并以此统摄和改造教学过程,再好的课程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而课堂教学如果不能从根本上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也只能是无本之花。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创造性地开发教学资源、开放性地规划教学过程,以达到生成性实施课程的目的。要强调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依据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三维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对教学中设计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1、教学设计要讲究方式方法,无论进行哪一部分教学,都应根据内容,注意方法多样性。如果能从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实际出发,结合教材内容的重点,从生疑、质疑入手,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因到果地思考,就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在一块,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最好是所用手段和方法能使学生亲自参与进去,通过他们的说、演、论达到教育目的,比如说: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14课第二框“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时,我就把歌曲、实验、辩论、快乐接龙游戏等纳入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效果特好。2、教学设计要讲究要特别注意情境设计和材料运用。所用事例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距离学生近的、内容新颖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认可,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因为这些事件就发生在家门口,有些学生还亲身参与过。当然效果就比较明显了。
二、吃透教材:教材是教育教学的蓝本,是我们组织教学的依据。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教学的导向性。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是理解教材。离开了教材的分析,教学设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
分析好学生:了解学生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了解学生思维方式、困惑疑点,以实施针对性、启发式;了解学生心理特点、个性差异,以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防止因脱离实际、传授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茫然不懂,或过浅而使学生索然无味;能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与训练,使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四、做好拓展: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要使教学设计的要素充满“六有”那就离不开生活。教育离开了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一定要把社会上发生重大事件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并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习惯,不仅仅是读死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五、教学设计要注重“思”,教与学的反思,是教学设计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既包括学生反思,又包括老师反思,学生可写自己的所得、所惑,老师可写自己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在不断。
总结。
中纠偏改错,在不断总结中成长进步“反思”部分,刘老师在今天的学习中提到:赖格卢特在《教学设计是什么及为什么如是说》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因此教学设计中预留出“反思”的部分,便于教师及时、随时的对教学进行反思并改进。
总之,精心设计的思想品德课有了精彩的导入,环环相扣的过程,完美的结课给一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课堂想不高效都困难。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九
一、教师示范书写本课四个生字。
1.说一说:你认为哪个字最漂亮,你记住它的笔顺了吗?如果记住了就教给同桌,不记得的举手,老师去告诉你。
2.请四个小老师分别讲讲四个字的笔画和笔顺。
二、指导书写。
1.老师示范写,讲解写字的笔画特点,认识田字格。
2.学生自练,小组互评。
3.每小组选出一份优秀作业,全班展览,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一本,评一评。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二十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熟练的数出8和9、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6—9数的顺序,会用“〉”、“”、“=”这些符号比较它们的大小。
3、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会用8、9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6-9的数序。
教学难点:能工整地书写8、9。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圆片、计数器、点子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53页的主体图)当你来到这样一个花园里,你有什么感觉?
二、探究体验。
师:在这样美丽的花园中你都发现了什么?
师整理板书:大树(图)蝴蝶(图)。
小花(图)花盆(图)。
汉字(图)人(图)。
数一数、摆一摆:请大家用小圆片摆出和花一样多的数量?(8个)。
再添一个是多少?(9个)师板书:8和9。
2、掌握数的顺序,比较熟的大小。
请大家拿出计数器,在计数器上拨出8和9,和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拨的?
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说清自己的想法:先拨7个珠子,在拨上1个珠子,就是8个,8个珠子,再拨上1个珠子就是9个珠子。
请同学们数一数54页直尺图上的数字,并观察点子图,你能发现什么?
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直尺图上的数字从左向右每次多一,从右向左数,是每次少一;我知道了点子图也是从左向右每次多一,从右向左数,是每次少一;我还知道9比8大,7比8小。
3、完成54页中间的4道填空题。
读算式板书:7889。
8798。
师引导学生观察这4道题,发现每竖行对着的这两道题之间的关系。
4、感受8和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区别。
指导学生给54页蝴蝶涂色。
5、写数字:师示范书写,并讲解要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8的第1题,让学生巩固1-9的顺序,学会正数和倒数。
2、完成练习8的第2题,问:你是怎样连的?
四、家庭作业。
1、你发现生活中8和9还可以表示什么?说一说。
教学反思:。
1.在教授学生能正确的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时,我充分利用了挂图,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正确的数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并且我在指导学生看图时,有意的培养学生有序的看图,有序的数数的方法。
2.在教授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时,我使用了直尺。学生通过学习直尺上的0-9的数字很直观的掌握了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并且我安排学生看着直尺整着和倒着数直尺的数。
3.在比较9以内的大小时,我使用了挂图、点子图和计数器。使学生在比较了8和9的大小后,非常直观的了解到9大于8,8小于9。
4.在教授8和9的写法时,我采用先在黑板上示范,再让学生书空,最后才在课本上描红。这样安排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掌握的比较好。
5.在教授“几”和“第几”时,我采用了做游戏的方式,让班级中的一个小组起立,听老师口令,“请从前往后的第8个同学站起来!”“请从前往后的8个同学站起来!”这样的安排,学生直观而形象的理解了“几”和“第几”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