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师教案(精选17篇)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基础,通过仔细拟定教案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优秀的教案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思政教师教案篇一
今天是,正好是《春季思政开学第一课》播出的日子。如同往年般,晚上八点的时候我跟家人准时坐在了电视机下收看节目,今年《春季思政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
虽然我只是个小学生,但是在父母的带领之下,我很早就知道《春季思政开学第一课》这档节目了,也成为了它的忠实粉丝,今年我再次跟它相聚了。《春季思政开学第一课》对于我个学生来说,影响是无比巨大的,让我从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成为现在个有责任心的“小男人”。
每年《春季思政开学第一课》总是会讲述些名人事迹,让我们学习他们身上的精神。就好比今年的前往疫情线的医护人员们,如果没有他们舍己为人般的奋斗,恐怕我现在无法安心的坐在这里写作文额,而是时刻在担心着自己会不会感染病毒。
而这些人的精神也感染到了我们这些学生,让我们从现在坚定意志,励志将国家崛起作为自己的梦想,并且为之付出努力。只有我们每个年轻人明白少年强则中国强,国家才有强大的可能性,只有我们年轻人知道自强不息,国家才能强盛变强,我们才能不受战乱的侵扰。我们年轻人要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反哺到国家身上。
也不用担心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报效祖国的机会。当我们遵守交通法则,不闯红绿灯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在为祖国做贡献了;看到有不法分子在搞破坏的时候,我们马上打电话报警,其实也是在为祖国做贡献了,生活中这样的小事情其实还有很多的。
我们不定要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才能算得上是为祖国作出贡献,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只需要安份守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作为学生每天努力学习,其实对于国家来说,你的贡献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
个国家之所以能强大,靠的不是某个人的丰功伟绩。而是我们无数普通人的贡献。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中国人的奉献,我们国家才能成长到今天的地步。
思政教师教案篇二
小品,老师,性别男,1980年10月出生,现今年龄34岁。2003年从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随后又利用三年寒暑假的时间从贵州师范大学读完函授本科。他是海子乡海子中学的一名普通英语教师,参加工作已经近十一个年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曾担任过毕业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数年,并兼英语教研组组长,各项工作成绩都很突出,为海子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且赢得了学校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曾先后多次被评为乡级优秀教师和多次获乡级表彰。
小品老师,他将自己的心血全部无私地奉献给了自己深爱的教育事业,家与学校是他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学校的工作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在他的日历中没有“节假日”、“双休日”。繁忙的工作使他连与同学聚会的时间都没有,他将自己的大量时间留给了学生,家里的一切家务都由妻子一人包揽。妻子不仅要做饭,还要买菜,接送孩子上学,同时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为了学校的发展,他亏欠家人和妻子的实在太多、太多。自己没有请过一天假。有时孩子和父母生病了,他都没有时间带孩子和父母去医院检查,总是妻子一人照料孩子和父母,而此时的他却仍在学校里忙碌着、忙碌着。
他十分喜欢学习,无论工作有多忙,有多累,他总是要挤出时间加强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拥有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新颖、自主、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中,依据新课程、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他在教学时不再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简单的单词和语法知识,而是注重学法指导,重视解题思路分析,积极创设问题的情景,进行探究性教学,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他一贯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进行分类推进、逐层提高教学,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既让优生“吃得饱”,又使学生消化得了。历年来,都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教学成绩显著。
小品老师,他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尊重领导,团结同事,热爱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辛勤工作。既注重师德修养又钻研业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他热爱教育事业,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千方百计地改进教学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学研究有兴趣,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力争精益求精。并在课堂中进行高效课堂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为学生在知识、思想上排忧解难。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的负担,每一节课的练习、作业都经过精选,力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随着教改的发展,他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自己教育教学理念并应用在实际教育教学当中。
小品老师任劳任怨,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从2006开始至今担任初三毕业班的英语教学,勇挑重担,承担了七、八年级英语教学任务。并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所任教班级的英语成绩显著,培优转差工作成效显著。他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及家长的普遍赞扬。同时他还兼任海子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尽心尽力搞好英语教研组的业务检查,帮助英语教师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对新分教师的帮扶工作,采用以老带新等方法来帮助新分教师,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我校的英语教育教学成绩和教育教学水平。
思政教师教案篇三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以上诗句,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群体、对社会的关系上,儒家传统伦理认为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得思义”和“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的思想行为。这些思想不但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中起着有益的作用,对提高我国现实的道德水平仍有积极作用。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以上充分体现人本主义思想,这有利于协调家庭、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也能够由强调整体利益而成为社会变革的一种力量。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们的精神需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它是对自己所信仰的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对他人、对社会作贡献而不是向社会索取。儒家传统伦理思想把道德上的“理想人格”,作为学习的根本要求。孔子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应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生活,并把它看作是人生的最大快乐。墨子“尚贤”,推崇“圣王”、“贤人”,把为大众谋利的牺牲精神,作为人生最值得的追求。以上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又总是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生哲学与生活态度相联系。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重视修养践履,通俗地说,就是强调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的主体能动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奋发志气、养心修身、变化气质,以达到最高的理想人格的目的,这就是通常说的成“仁”。为到达道德的理想境界,要“克己”、“养心”、“慎独”,强调“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强调对自己道德品质的严格要求。
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三人行必有我师”,“见善如不及,见不善为探汤”;孟子讲“养性”、“养气”,认为通过自己的“持其志”的修养功夫,可以涵养成一种“塞于天地之间”、“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宋代朱熹强调“道问学”和“尊德性”,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爱国爱民、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等,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并一直为人民所传颂并实行。此外,还形成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仁民爱物、奋发图强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态度。中华民族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虽然经历过无数患难与困苦,但始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的传统伦理道德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有着自己的独有的民族特点,但我们决不能固步自封,唯我独尊,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同时,还要善于吸收和借鉴世界上所有民族的一切优良道德加以改造,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以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
在文化的继承问题上,应反对所谓的“西方中心论”。世界上的许多民族,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人类文明、对人类的伦理道德,都做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如古代的希腊、埃及、印度,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对于人和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原则,对于有关伦理道德的许多问题,都有过深刻的、值得我们批判继承的思想和理论。
当然,对于一切外国的文化伦理思想,同样要批判地继承,决不可以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思想及评析。这是一种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的理论。表现:对传统文化遗产采取形而上学的态度,全盘加以否定,极力鼓吹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不但颂扬资产阶级的所谓“民主”、“自由”和“人权”,而且宣扬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宣扬西方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甚至宣扬一切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道德。从五四运动时以胡适为代表,到现在一些人所主张的“全盘西化”思想,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持民族虚无主义态度的典型表现。他们认为只有全盘西化,包括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伦理道德,中国的现代化才有可能。评析:“民族虚无主义”主张全盘西化,对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遗产,不区分精华和糟粕,采取绝对否定的态度。他们意识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伦理道德,在经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之后,同样是抵御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力量,因而把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否定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作为他们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由于羡慕西方发达国家的物质生活,从而盲目崇拜西方的文化艺术和价值观念,甚而全面否定自己民族的伦理道德的思想,对于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极端有害。
“文化保守主义”思想评析。与“民族虚无主义”相反“文化保守主义”在传统文化上主张全盘复古,不加批判地全盘继承。表现: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和所谓“物质上可以开新,道德上应该复归”的思想,都是坚持在道德上“全盘复古”的思想。近百年来,在如何对待传统伦理道德的问题上,有所谓道统论、国粹派等,它们都曾经赤裸裸地主张复古。康有为先主张“维新变法”,后来也鼓吹“尊孔读经”,提倡儒家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内出现的所谓新儒家学派,主张“复兴儒学”,实际上是一种无批判的继承。目前在海外及港台,一些人研究新儒学,只强调要认同、继承、弘扬儒学的基本的精神价值,而不主张对儒家伦理精神的批判和改造,甚至主张以儒家资本主义来代替社会主义,更是错误的。评析:从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来看,在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体系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思想,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愈到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三纲”思想就发展得愈加严重,严重束缚人们个性发展方面;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极力提倡“愚忠愚孝”,利用政权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大力提倡所谓“忠孝节义”的楷模,褒扬烈女节妇,大树贞节牌坊,使封建的“三纲”成为严重束缚人们的一种精神枷锁。因此,对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为目的的一切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都必须进行彻底的批判,以清除其封建遗毒。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对中国道德传统文化,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又要反对不分糟粕和精华的“全盘复古”的错误态度,而应坚持辩证的、一分为二的分析态度,去了解、批判、吸收和改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中往往是精华和糟粕相交织、相融合,因而我们既要善于吸取其中合理的思想,又必须善于剔除其中的消极内容。正如毛泽东所说,在总结和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时,必须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即要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古为今用。其中尤其要强调古为今用,要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以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道德体系的需要。
第三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及其意义。
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道德上的各种负面影响,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纲要》提出的20个字可以细分为10个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爱国”,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强调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要求每个公民必须确立中华民族的意识和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尊严和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守法”,也主要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强调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它要求每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做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
“明礼”,主要是规范公共场合的公共道德行为,强调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即讲文明、讲礼貌。
“诚信”,主要是规范公共关系中的道德行为,强调诚实、诚恳、信用、信任。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团结”,主要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亲和力,强调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理想、完成共同的目标,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团结就是力量。
“友善”,注重公民个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强调待人处世态度友好,珍重友谊,珍视友情,为人善良等等,这是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
“勤俭”,主要是对公民个人提出来的道德要求,要求每个公民具备勤劳、勤奋、俭朴、节俭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强”,是要求每个公民都要自尊、自重、自励、自立,具有不屈不饶、顽强拼搏的精神。
“敬业”,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要求公民有职业责任感,珍惜岗位,忠于职守,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恪守职业道德,尽职尽责等。
“奉献”,强调克己奉公,助人为乐,服务社会,造福国家、社会和他人等。作为一种美德,奉献历来被人们崇尚。
(三)诚实信用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诚”是指诚实,多指“内诚于心”,“信”是指守信,偏重于“外信于人”,合起来指:诚实正直,言而有信。诚信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以信用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要给予信任。诚是信的基础与前提。只有诚信于心,才有言行一致。诚信道德是成为公民的立人之本、家庭之道、经商之宝、交友之道、为政之道。
诚信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品质,是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能为个体在社会中获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古今中外任何社会都把诚信作为美德加以推崇,诚信的人总能优先赢得别人的赞赏或认可。一个人很难靠孤军奋斗获得成功,需要他人的帮助、支持和理解,具备诚信品质的人,值得信赖,可以赢得更多的朋友、合作者和更多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别人的帮助;诚信的人,能够诚实待己,全面客观地审视自我,既不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也不妄自菲薄、自我贬低,所以往往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真诚能让我们最大程度地把握自己的命运。诚信能使你在与人交往中,展现出巨大的人格魅力。古人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取信于人,就要真心诚意,表里如一,毫无矫揉造作地待人处事。如果“逢人只讲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只能拉大与别人的心理距离,难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就此而言,诚信是企业的生命,是商品交换和经济交往的纽带,是竞争力量和优势产生的源泉。一个企业拥有了诚信,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步步为营,节节胜利。
诚信能为成功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其实就是由大大小小的诚信构成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诚信带给我们的好处:
反过来讲,不讲诚信最终只能是害人害己。守信是人格确立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得以继续的前提。没有人愿意与不讲信用的人交往,只要欺骗别人一次,就永远失去了别人的信任,更谈不上别人对你的重用。现在,一些人不讲诚信,为了眼前的利益,造假惑人。这不仅损害个人信誉,还破坏整个社会的信用机制,使人与人之间缺乏最起码的信任。到头来,不仅自己无法得到他人诚信的回报,还人为地加大了自己成功的成本。因为没有安全感,每个人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防止被欺骗。结果人人都生活在紧张和压抑之中,生活的幸福感大大降低;同时由于信用被破坏,社会就不能很好的发展,经济不能正常的增长,个人也难以顺利的达到成功。
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诚实守信意味着端正学习态度,踏实学习,虚心求教,不懂不装懂,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坚守学术道德规范,正确对待学习成绩,不抄袭、不剽窃等。目前我们在诚信道德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部分同学缺少诚信和正义感;个别甚至偷窃、抢劫,敲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些学术腐败现象对青年学生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有的同学骄狂浮躁、自命不凡,或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有的作业偷工减料、考试抄袭剽窃,个别甚至为了沽名钓誉而不惜铤而走险。„这些迫切要求我们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我们都渴望成功,因此应主动成为诚信的忠实卫士,而不要埋怨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美好的一切就在你我手中。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播种诚信,当诚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时候,我们离成功就不远了。
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一)道德修养贵在自觉。
(二)认识和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思政教师教案篇四
3、师:对,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父母、老师和一些不知名的人都为我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让我们大声地说一声:“谢谢!”
5、学生自由交流。
二:活动:欣赏时刻。
1、听课文录音。
2、小结: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这浓浓的师爱真是感人之至。
三:活动:我向老师表心意。
师:对呀,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了学生的成长,老师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世界各国人民对老师都非常尊敬,老师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呢!
1、谁知道教师节的由来?
2、学习小资料38页。
3、全国人民都非常尊敬老师,那,我们该怎样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呢?
4、说一说(有些可以当堂展示的就马上展示给大家看,如干净的作业本,整洁的教室,认真听讲等)。
5、师小结。
思政教师教案篇五
历来在赛场上,赛的都不仅仅是成绩,还是体育精神,还是做人的境界。
我知道,我知道。不过我想说的是,人得往高处走,可别就活这么几十年还给世界添堵,让人鄙夷和唾骂。做一个品质高尚的人多好啊,像孙杨这样,既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又予他人以温暖,全世界的爱意都增加了。这也才符合体育精神,不枉全人类这么费时费力费钱地开奥运会。为什么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为什么要说“更高”?我的理解:这个高,首先不是比谁跳得高跑得快拿金牌多,而是要不断把人类的精神境界提升到更高的刻度。
思政教师教案篇六
第一课认识交通标志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2、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规则。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平平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爸爸教了一首儿歌给平平。
2、一起背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要看清;过马路,左右看,交通规则记心中。”
二、教授新课。
1、交通信号灯。
(3)你们知道这三种不同颜色的信号灯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4)老师给大家讲解三种颜色信号灯表示的不同意思: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警告。(5)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怎么根据各种颜色的信号灯安全的过马路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补充,然后各组选出代表汇报。
2、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1)出示几种交通安全标志让学生辨认。(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人行横道、步行)。
(2)人行横道是专门为行人设置的安全通道,行人走路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一定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车辆,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3)机动车车道是道路中间的车道,供汽车等机动车行驶。(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4)非机动车车道是两边的车道,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行驶。(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三、扩展练习。
1、除了刚才我们说过的这几种交通安全标志,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安全标志?
2、画一画你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让大家猜。
第二课认识简单的危险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危险标志。
2、了解这些危险标志所表示的意义,避免危险的发生。教学过程:
一、导入。
2、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它那样的标志,它们都属于危险标志一类,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二、教授新课。
1、禁止标志。
这类标志用红色来表示,形状呈圆形,里面有图案或者表示“禁止”“强制”意思的文字。用圆形来表示,是因为圆形给人的感觉比较直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圆形里面有一根燃着的火柴,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2)圆形里面有一支点燃的烟,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3)圆形里面有一个人,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4)圆形里面有一个手掌,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5)你还看到过类似的标志吗?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认识警告标志。
(1)这类标志用黄色三角形来表示,意思是有危险,要注意安全。(2)出示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交通警告标志:三角形里面有一个感叹号,表示要注意安全。
(3)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警告标志:当心火灾、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当心触电等。
3、生活中的危险标志。
你们见过生活中有哪些危险标志吗?
三、做游戏认标志。
选出十人,分为五组,每组两人。第一组的一个同学站在讲台上,手里拿一张画有危险标志的图片,第一组的另一个同学来表演。第一组表演完,第二组表演,比一比哪个组表演的好。
第三课社区和室内活动安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社区和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2、在社区和室内做正当的游戏,注意安全。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男孩,名叫欢欢。他聪明活泼,总是活蹦乱跳的,即使回到家里还是跳个不停,他从凳子上跳到沙发上,又从沙发上跳到床上,爸爸妈妈怎么哄他都不听。结果当他正准备从床上跳下来时,不小心碰到柜子脚上,头上撞了一个大包,疼的他哇哇大哭。
2、你们喜欢他吗?为什么?
二、教授新课。
1、在社区做安全的游戏。
(1)小朋友们休息的时候,在社区玩耍,应该注意些什么呢?(2)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余的同学可以根据发言同学所说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3)师生总结社区做游戏的安全(不要打弹弓、投掷小刀;不要爬屋顶、爬树、跨横沟、从高处往下跳;捉迷藏不要躲在汽车底下,不要故意躲在隐蔽的地方去吓唬别人等)。
2、在家里玩也要注意安全。
三、扩展训练。
2、我们在家里,还可以做哪些有益又安全的游戏?
第四课用电安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一些用电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学会正确、安全的用电。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教授新课。
1、安全用电标志。
(1)你们了解安全用电标志吗?
(2)安全用电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
(3)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你们知道都是用来标志什么的吗?
(4)老师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不同颜色标志代表的不同含义。
2、预防触电。
(1)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存在电。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触电吗?
(2)师生共同总结用电尝试:家电停止使用时,要拔掉电源插头;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要触摸电器;不要把手伸进运转的电风扇、搅拌机和水果榨汁机里等等。
3、触电后怎么办。
三、总结。
1、我们经常看到电池,你们说摸电池会触电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用电安全知识。
思政教师教案篇七
各位专家教授、各位领导:下午好!
首先,欢迎各位莅临感天动地的孝感检查指导工作,感谢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和承办本次会议的孝感学院,给我们提供了向大家学习并与各位交流的机会。
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适合高职教育特点注重思政课教学实效。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成立的高职院校之一。自合并组建以来,学院党委一直十分重视“两课”教育教学工作,严格按照“98”方案实施“两课”教学,专门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主任的“‘两课’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由党委宣传部把握“两课”教育教学方向,公共课部、“两课”教研室负责“两课”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几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大德育观念,紧紧抓住高职教育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两课”教学工作,制定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实施“两课”教学的意见》、《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两课”教学督导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认真落实,使“两课”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专业培养目标。
现在,我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执行“98”方案,不断深化“两课”教学改革。
“两课”教学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我院在“两课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切实发挥“两主”作用,依据“98”方案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实施“两课”教学的意见》,认真开展“两课”教学工作,连年受到省督导专家的好评。
1、领导重视,计划完备,确保“两课”教学落到实处。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医、工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较重,加上高职学制的改革和教学总学时的调整,包括“两课”在内的公共课教学难度加大。但是,我院党委坚持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改善“两课”教学的软硬环境,确保“两课”各课程学时,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并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合理安排课程教学顺序,不断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党委书记、院长率先垂范,带头上“两课”,并率先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深受学生欢迎,而且多次受到省督导专家的肯定。
2、加强“两课”教师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我们高度重视“两课”教师的培训工作,提出了“两课”教师硕士化、党员化、辅导员化、心理咨询师化等“四化”目标,规定每位“两课”教师每年至少外出培训一次,形式包括脱产进修、在职培训、社会实践等。2000年以来,先后选派11名教师攻读“两课”硕士,12轮次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及新教材培训,6轮次参加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交流,2轮次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培训。每次培训在一级培训的基础上,分次做好“二级”、“三级”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教师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根据“两课”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了以心理咨询师、政工师为主要职业资格的“两课”双师素质教师建设方案并加以实施。目前,专任教师中有政工师2人,心理咨询师4人。
3、深化“两课”教学改革,不断增强“两课”教学的“两性”、“两力”深化“两课”教学改革,是提高“两课”针对性与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关键所在。几年来,我们经常性地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观摩全国“精彩一课”专题片,引导“两课”教师开拓视野,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在“两课”教学工作中的好经验和新办法,全力实施教学改革。
1)、调整优化课程设置。贴近高职教育教学特点、贴近专业培养目标、贴近学生实际,合理安排课程的顺序和门类:对医学类专业,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整合开设《思想品德与医学伦理学》,法律基础课程整合开设《法律基础与卫生法》;对财经类专业,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整合开设《法律基础与经济法》;对实行高职“2+1”模式的医学类专业和少数机电类专业,率先进行改革试点,将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增补整合教学内容。一方面,坚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紧紧抓住课程要点与核心进行重点讲解,并紧密结合中央精神,将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增强教学的政治性、时代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结合专业特点与学生思想实际,有选择性、倾向性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案例,诸如医学类专业《法律基础与卫生法》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入医疗事故处理案例,《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加入职业理想、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内容。凸现了高职教育特点,发挥“两课”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双重功能。
3)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改变教师“说教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开展互动式、双边式、欢快式教学,强调教师在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课堂的实际来设计教学模式,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要求教师广泛地采用基本理论与专题讲座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授课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学生辩论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不仅受到学生欢迎,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005年,有4名教师被评为“最受欢迎教师”。
4)、加强实践性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实效性为目的,广泛开展讨论、知识竞赛、辩论、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利用实践教育基地)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增强“两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目前,我们已建立了十五军军事博物馆、孝感市档案馆和孝感市钢赢家俱有限公司等“两课”教学基地,作为《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实践教学基地。
5)、改革考试方法与评价手段。根据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我们积极开展“两课”考核方式改革。一是实行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既考核知识,又考核能力;二是逐步改变唯笔试现状,采取面试、小论文写作、课堂辩论、调查报告等考核方式,培养了学生能力,受到学生的欢迎。
我们对《法律基础》课程考核实行面试考试,对《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进行小论文写作考试,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实行调查报告考试,效果都比较明显。
4、增加载体,延伸阵地,强化“两课”教学效果。
在充分发挥“两课”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学院我们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运用多种形式、途径和手段,强化“两课”教学效果。一是加强业余党校、团校的阵地建设。学院利用业余党校、团校定期举办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校园新闻记者、团员青年的理论培训班,院党委成员、“两课”骨干教师到培训班授课,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二是加强学生理论社团建设。学院成立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以及青年学生理论读书中心组,各系、院成立有分会,班级有小组,全院共有会员3500多人。研究会定期邀请老师授课,开展学习、交流和讨论活动,开展征文、演讲比赛,举办学习体会交流会,并在院报上开辟学习园地,刊登会员的学习体会和研究成果。
三是通过网络平台,教师与学生进行文字交流。我们有5名教师被聘为孝感市青少年网上教育辅导员,他们双休日利用网络平台与校内外青年学生交流思想,探讨社会热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5+2=0”的问题。
四是实行“两课”教师挂系制。我们让“两课”教师与教学院系结对子,每个院系3—4人,解决学生政治思想问题,进一步延伸课堂教学效果。
五是以“两课”教师为主体,以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为依托,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施“98方案”近7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收获最大的是做到了六个结合,即:“两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两课”教学与学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育人”结合;“两课”教学与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结合;“两课”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两课”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两课”课内考核与学生操行量化考评结合。
二、认真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严格实施05方案。
2005年,我们根据中共中央16号、5号、9号文件精神,结合“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讨论,为05方案的实施创造了各方面的条件。
1、加强领导,制定配套文件。5号、9号文件出台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几次组织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公共课部、思政课教研室负责人进行学习讨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并根据5号、9号文件精神制定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和过渡时期的总体要求,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和试点工作方案。
2、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制定教学计划。负责思政课教学的公共课部,根据5号、9号文件精神制定了新的思政课教学计划,按8个学分、128个学时进行设计,并将计划纳入2006年各专业教学计划。为了加强思政课教学管理,我们对基层教学组织进行了调整,建立了与新方案配套的“概论”教研组和“道德与法律”教研组,分别负责两门主体课程的教学组织工作。
3、加强教师培训,搞好教师定向。2005年,我们引进思政课硕士2人,补充思政课教师队伍;根据我院现有思政课教师情况,结合教师学科特点,我们对28名专兼职教师进行了课程定向,并相应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一是教师的转岗培训,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向道德与法律课和“概论”课的转岗培训;二是全体思政课教师对新教材使用的培训。
4、加强新方案实施的硬件建设,进一步改善思政课教学的软硬环境。目前已建立思政课资料室一间,200平米思政课辅助实验室一间。目前,我院实施05方案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2006年我们将按要求并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加以实施。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我们过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新时期思政课教学的新要求,我们还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够,与本科院校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期待着与兄弟院校开展更多的学习与交流,期待着各位领导和专家不吝指导。谢谢大家!
思政教师教案篇八
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课程思政的开展明确了路线图。贯彻落实《纲要》精神,要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2]“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3]课程思政教学旨在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以《纲要》为依据和遵循,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以激发学生课程思政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与提升学习效果为指向,科学设定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管理、科学进行教学评价,进而推动课程思政“卓越教学”、塑造课程思政“高效课堂”。
《纲要》要求:“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教学上要“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贯彻这一要求,需要研制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形成具体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细化为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
1.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设计。
体系化的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确立,能有效克服专业课程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各自为战”和重复(内耗)的问题。而研制体系化的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是一项集体性工作,需要学校课程思政领导小组专家、专业负责人、专业课程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于课程思政首席教师负责制,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合作:第一,立足专业课程的课程布局和课程特征,梳理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框架。每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既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富矿(尤其是部分基础课程),也有尚待发掘的富含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璞玉”,因而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的协作下,由专业负责人、专业课程负责人依据《纲要》关于课程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建议,深入梳理和挖掘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科学研讨,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框架。第二,解决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与思政课程目标的有机协同问题,对专业课程群的具体目标进行细化,形成专业课程群的目标体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必须体现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只有目标一致,才能各司其职并形成“合力”。因而,双方的课程负责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应将专业课程具体的教学安排(进度)与思政课程的具体安排进行协调统筹,落实具体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第三,构建具有逻辑性的、体系化的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必须基于集体协作,解决好几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在专业课程群分布(结合课程安排的顺序)中的内在逻辑问题,知识点分布及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目标问题,不同课程之间都涉及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教学目标该怎么设定的问题,对于同一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问题,等等。
2.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设计。
《纲要》要求:“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要“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毋庸置疑,体系化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定,并不意味着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已经形成,需要课程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程教师开展合作,从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对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具体而言,需要处理好三个问题:第一,结合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具体开发,立足与思政课程协同的理念,设定具体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教学推进上并不是“亦步亦趋”,但在整体节律上要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和关联性。因而,在具体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开发上,除了考虑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外,更主要的是要立足本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开发、课型等,设定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及其侧重点。第二,各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内在逻辑梳理。在各章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梳理上,要注意两个问题:体现一定的逻辑性,即顺序性;在涉及同一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教学上,要注意层次性和视角的选取,以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第三,将具体的教学目标写入教学大纲,确定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体系。具体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化之后,需要与专业课程的目标体系结合,写入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进而形成“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3.单次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设计。
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立足课堂教学。因此,依据“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大纲,研制形成具体章节的教案,确定每节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以及与其对应的教学评价体系。每节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来自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具体分解,而这种分解是基于对每节课专业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情况而定的。第一,是否可以“有机融入”?必须注意,课程思政教学应依托课程,因此应注意在目标设定上关注课程知识点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负载空间和张力。在此前提下,要注意对“有机融入”的关注——这种“融入”并不是迷糊的,而是一种可描述、可控、可调、可评价的“融入”。也就是说,单次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基于“学情”,具体呈现在教案中,唯有如此,才能科学对学生发展也就是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第二,是否可实现?鉴于对不同章节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深度的不同、课程自身所需采取的课型以及教学方法的差异,单节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不应该僵化。具体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立足可实现的维度、程度等方面,以保证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第三,是否可评价?要以“评价”为导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进行描述,要对目标达成的层次进行分级和描述。
与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是,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建设,需遵循“上行—下行”的复合路线。“上行”路线为:结合《纲要》通过深入挖掘形成较为粗放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堆积—通过深入梳理形成各门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进一步深入梳理形成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和图谱。“下行”路线为: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和谱系—具体化为专业课程群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布局—形成具体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安排—通过有机融入设定具体章节的课程思政教案。
1.由深入挖掘而上行至深入梳理,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
自下而上的总结提炼,遵循了归纳的逻辑,而这种科学的归纳,也为后续更为顺畅的演绎奠定了基础,能够有效克服在专业课程中生硬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第一,深入挖掘,充分呈现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毛坯”。显然,专业课教师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的帮助下,结合《纲要》,通过合作深入分析和发现各知识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矿藏”,实现模块化初步梳理。第二,梳理形成各门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合作,结合《纲要》精神和要求,依据思政课程的知识体系逻辑,通过初步梳理,形成较为粗放的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梳理过程中,不应作“取舍”——后续对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梳理时,需要对课程群进行系统协调。第三,进一步深入梳理形成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和图谱。深入梳理包含两层意思:对各门课程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进行分析,形成课程思政知识的框架;对各门具体课程进行分析,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重点。而梳理形成体系化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需要解决以下问题:确立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框架、基于统筹协调确立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学科专业特有的结构化的课程思政知识图谱。梳理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几个问题:对各门课程所呈现的带有生硬嵌入色彩的或牵强附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应该删除;在不同课程之间重复的主题,应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层次、维度、侧重点,以促进课程之间的协调、协同。
由“专业的课程思政知识图谱”下行至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二次开发,是一个演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程思政研制小组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对经深入挖掘而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毛坯”,进行二次开发。结合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做好两项工作:深化和细致化。就深化而言,要确定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的具体位置,所对应的教学目标,进行再次挖掘。就细致化而言,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结合教学目标确定进行具体的教学层次、维度、侧重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形成育人主线。第二,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的内在体系。通过二次开发、二次梳理,“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 [4]形成具有课程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第三,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布局。依据学科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根据课程进度、教学计划,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形成课程特色的知识图谱,为后续设计教案提供支持。
3.单次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发与呈现:有机融入与二次开发。
具体到单次课的教学,必须解决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开发问题。按照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形成逻辑,单次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开发应基于二次深入挖掘、深入梳理和有机融入三法则进行。第一,依据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对既有“毛坯”进行二次挖掘和梳理。二次挖掘需要结合对学情、教学背景的综合把握,基于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对初次挖掘的“毛坯”进行精雕细琢,既有取舍又有延伸。取舍是为了“聚焦”,而延伸主要从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进行立体开发。第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逻辑的“回填”,实现有机融入。值得注意的是,“毛坯”的挖掘是基于专业课程知识点的,也就是说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长在课程知识点上的,一旦全面剥离出来,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原样“回填”,又可能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而,这种“回填”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前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精雕细琢”的科学融入,通过对最佳“触点”、“融点”、“切入点”的设计,让专业知识自己说话,展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如专业知识点背后的“故事”、“人物”、“现象”、“问题”等。由此,才能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引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三,基于科学的梳理、布局,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呈现于教案中,为后续教学、评价等提供支持。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能,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习体验,最大程度发挥专业课程的价值渗透和价值引领作用。通过教学方法创新,让课堂更有亲和力、气氛更活跃,进而实现高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道理越理越清、价值越阐发越澄明、思想进入越来越深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学生精神世界的效能。根据《纲要》,结合前述研究,可将课程思政的主题分为四类,以下分别就不同主题及教学方法选择进行探讨。
1.问题澄清与道理阐明类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及教学方法选择。
课程思政教学中,必然涉及一些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讲解,这些知识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也有涉及,但脱离具体情境无法讲清楚。而这类主题均为专业课程的重要或基本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生应掌握其知识并能结合专业课程进行理解和运用。在这种主题的教学中,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即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价值观引导;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学理性分析帮助学生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内涵,同时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类主题(知识)的选取,旨在弥补思政课程在相关主题上的“地气”不足,教师应该厘清这类主题与学生既有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现实之间的关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行为规约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与教学方法选择。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以一种“规约”形式呈现,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进行自我约束:立足专业的“真”问题,明确为何、如何自我约束。以《纲要》中提出的“理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为例,选取“科学伦理”主题,首先要找到适当的“植入点”,可以具体到“科研诚信”的主题,在概论或研究规范部分切入,以解决以下问题:学生应如何结合专业学习与研究掌握科研要求与规范?如何遵守科研规范?前一问题,可采取讲授法、案例研讨法。其中,案例应经典、多样,呈现不同类型的违背科研伦理的案例。后一问题,则需将科研规范要求穿插在研究各环节、主题讲授中。同时,可以采取小组讨论、问题教学法等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遵守科研规范与诚信。
3.情怀培养与精神涵养思想政治教育类主题与教学方法选择。
“情怀”、“精神”类主题,在《纲要》中多次出现。这类主题适用于各类专业课程,因而必须紧密结合专业教学,以免“泛化”和同质化。情怀培养与精神涵养类主题教学要解决三个问题:科学认知与思想层面触动、上升到精神层面、化为行动。以“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为例,学生多“耳熟”而未“能详”。教学中则应以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法为辅,让学生“能详”并在情感上产生触动;可借助多媒体等,采取情境教学法,将学生代入情境,产生情感“共鸣”和精神“共振”。就第二、三方面而言,可以结合专业中的具体问题,“延伸”到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如理学、工学、农学等,必然会涉及大量与中国科学家有关联的成果,这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可采取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或者小组讨论等方法,解析经典案例背后的情感密码、精神密码,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深刻领会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维向更深处探寻,明确立足专业领域“我应该如何”,以避免出现“听着感动、想着激动、落到实践不能动”的问题;也可立足专业维度,设立大学生暑期实践主题,从探寻历史、深入伟人的精神家园等角度,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发现”接受精神洗礼,进而实现向行动的转换。
4.问题应对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及教学方法选择。
如何认识、分析专业领域的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并形成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处理方法,是课程思政教学需要为大学生解决的。这类主题渗透在《纲要》所强调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中,对应的教学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立场与态度、应对策略、行动,实质上就是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比如,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应对美国等对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践的污蔑、诋毁,面对这一问题,应该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来解决上述三个方面问题(以医学、生物专业为例)?解决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必须立足专业,结合对各种信息的掌握,采取专题讲座或某一节课的形式,对新冠病毒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明确新冠病毒的来源尚未确定,美国等的污蔑是毫无根据和别有用心的。解决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情景展示、课堂辩论、探究学习等方法,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发挥信息技术特长,收集各种材料,站位科学角度和事实角度,有理有据地回应各种关于新冠病毒的谣言和美国等国家的污蔑。解决第三个方面的问题,可采取研讨式教学,引导学生立足专业和相关研究进展,反观自己的专业理想与学习,树立破解专业难题、奉献社会的人生理想。
《纲要》指出,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水平”,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管理”。因此,必须立足课程思政“高效课堂”建设,塑造“有温度”、“有思考张力”、“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让课程思政教学过程流畅,发挥最佳育人效果。
1.形成科学的融入通道:课程思政教学安排。
要实现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处理好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体量安排、切入时机与方式选择、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关系,以使得融入高效、学习效果明显。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学中应采取“显”、“隐”结合的形式。必须注意的是,“显”不是强制嵌入,而是在合适的知识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富矿”)、合适的时机“进入”(学生进入积极学习状态),并保持合适的体量。就体量而言,应该立足“精”(唯有“精”,才可能“深”、“透”)。部分高校5分钟 [5]的做法,就是一个较好的尝试。当然,具体多少合适,需要教师结合对学生学习效果、教学方法、切入点与时机的综合考量,进行探索与尝试。
2.构建科学的融入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切入。
思想政治教育进入课程最理想的方式就是“自然生成”,即由某个课程知识点自然切入,做到水到渠成。切入方式巧妙自然,其中“巧妙”是指平滑过渡,不至于过于直白而变成说教,设计“精巧”,不至于开口大而易放难收。具体而言,可采用以下方法:问题创设,即由某节课涉及专业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或促成小组讨论;事件或案例导入,即与本节课专业知识点相关的事件,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维度切入,阐述其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促进讨论;故事导入,结合有故事的专业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情境导入,即基于情境预设,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逐步推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比较导入,如专业知识层面的中外对比,进而导入“责任感和使命感”或“民族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在切入时机选择上,应凸显有预设的“生成”色彩,即有预设但不机械。时机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状态、专业课程运行情况(以不影响专业知识内在逻辑表达为前提)。
3.提升融入效果: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组织。
除了正常讲授与互动外,课堂教学中需要灵活采用多种形式,以提升融入程度与学习效果。必须注意的是,在每节课前提供给学生的材料中,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问题,为学生预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形式而言,第一种是常态化的课堂讨论,具有随机发言和对话性质,即话题由专业课教师发起,并初步形成基本讨论路线,学生基于课前准备随机发言、发问,教师作出回应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讨。第二种是“微专题研讨”,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课前准备进行讨论,在较短时间内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第三种是对话,即聚焦领域内某一事件或专题,从事件本身说起,逐渐进入事件背后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侧重“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第四种是“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适合小班的主题式课程思政教学。教师提出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要求学生基于前期准备,采取合作方式,从不同维度分析、阐述、补充并得出完整结论,这种组织形式,往往需要较多时间,应穿插在专业课程的序列研讨中,更适用于复习教学等。
4.提升融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课程思政的教学调控。
《纲要》指出,要“改进课堂教学过程管理”。因此,基于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和提升学习效果的目标,科学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全过程管理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第一,课前沟通:基于互动的预设。专业课教师在课前应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预设。教师在课前发放给学生的预习材料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话题预先呈现给学生,并收集相关反馈,对教案进行修改完善,以确保预设符合学生需求,进而科学、有效施教。第二,基于学生学习体验立场,及时优化教学。专业课程学习本来就有较大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压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加入,必然在体量上“增压”。教师应采取方法,让体量“增压”基于“结构变化”引发“质变”达到“减压”的效果。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流程,降低学习的复杂程度和进入难度,使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由增加的“体量”要素变成课程知识自身调节要素,使学习过程更为紧凑和流畅。同时,教师应基于对学生学习状态及情绪的把握,实时介入,提升学习效能。此外,教师要善用语言,使学习过程变得愉悦、轻松。生动、幽默、有趣的语言,无疑能够化解课程自身的枯燥,也能够将专业课程中负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变得生动、有趣,使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入自然而有效。实时对学生发展给予有效反馈,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是课堂调控的重要元素。第三,基于学生发展立场,关注、倾听、调控。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情绪变化,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建立起相互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积极“倾听”,并与学生就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对话,及时有效地把学生引向正确结论。值得注意的是,“教学事件”的处理,也需要教师有所准备,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观点时,教师应及时介入,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纲要》指出:“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科学的评价应该立足于课程或专业,凸显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考察,并将考察结果运用到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改进等方面。
1.基于学生课程思政学习效果的层级设计评价。
课程思政评价,应立足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充分及时反映学生成长成才情况,凸显评价的人文性和综合性。第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发展评价。课程思政知识考查,应关注两个方面,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自身、基于专业立场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理解,前者关注的是明理程度、后者关注的是结合程度。第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能力发展。课程思政教学所形成的知识运用能力,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与专业知识、专业方法相结合,系统地认识、分析问题和形成具体应对(态度、行为、言论)的能力,这种能力更为独特(专业特色),也更具有长久性和连续发展性。因而,评价应聚焦学生基于专业立场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专业行为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三,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纲要》指出,课程思政“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态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疑是课程思政的根本追诉,因而评价也应该以此为核心。
2.基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的过程性实施评价。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应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动态评价,反映课程思政教学中知识传授与思想启迪、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第一,多主体参与的评价模式。评价主体应包括专业课教师、同班同学、辅导员,其中专业课教师应立足过程性材料(含学生表现)、结果性材料进行综合评价,适当显示内在区分度(更注重描述性评价),评价必须指明“短板”。而其他主体的评价则主要来自学生的表现,要有具体描述。第二,评价方法:过程为主、结果为辅。课程思政评价应采取形成性评价为主的方法,即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不仅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与思政课程“抢功”的问题。教师应基于学生学习中的表现,侧重采取描述性评价,从不同维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描述,以准确反映学生变化。此外,小组讨论记录、小作业、发言记录都可以作为评价依据。此外,适度采用终结性评价,以反映学生发展的阶段性成果。结合课程所撰写的论文、调查或研究报告,都可以作为评价依据。这种评价可以与学生自己的预期、教师课程设计的预期相结合,不仅能反映学生真实水平(为后续课程思政提供支持),同时也能作为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依据。
3.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运用:基于评价—反思—改进的路径。
基于学生发展情况,对教学进行反思、改进,是专业课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要基于评价对教学进行反思。主要反思以下几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是否深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专业课程知识的结合是否有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学中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内涵式地融入了专业课程教学,教学的切入点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语言是否合适,教学调控和评价是否合适,等等。可采取个体反思、同一专业课程教师的集体反思、备课组集体反思、邀请专家参与评价与反思等方法。在反思的时机选择上,应采取过程评价反思与终结性评价反思两种模式。其次,要结合反思进行教学改进。基于两种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应该采取两种“反思—改进”模式。一种是“四边”模式,即“边教学—边评价—边反思—边改进”。鉴于过程性评价使用,教师应该采取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方法。其好处在于,教师能结合课程教学,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内容安排等。“四边”模式中,专业课教师可引入“教学观察”来帮助改进:邀请专家参加教学观察前讨论并提出困惑—专家进入教学观察并形成评价报告—教学观察后基于会议的集体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而结果性评价反思,更侧重于集体反思:横向比较—提出问题—反思不足—提出改进策略。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不断提升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把控、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思政教师教案篇九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责任就是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宣传。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最现实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育中存在着的“三不”问题,即“不敢讲,不想讲,不会讲”。细研根源,我们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遭遇认识论和方法论、自信与自卑的双重瓶颈与危机,造成集体或场域性“失语”“失踪”“失声”,核心问题是教育主体在理论修养和敢于斗争精神上的贫困,即教育主体的动力不强不想讲、担当不够不敢讲和能力不足不会讲。
作为意识形态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必须敢于斗争,主动掌握话语权,以稳立社会政治与思想文化的高地,因此,需要有生命自觉和责任担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什么要“发声”,当然是要取得并掌握话语权。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思想,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其话语权的巩固事关国家、民族、政党的兴衰成败。信仰坚定则敢讲,理论纯熟则能讲,能力过人则善讲,思政课教师只有将“敢讲、想讲、会讲”融入自己的工作实践,才能体验这一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快乐,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传播主体的方式和能力,思政课教师要着重解决好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的困惑,以及解决不想讲、不敢讲、不会讲的难题,进而实现“敢讲、想讲、会讲”。针对“不敢讲,不想讲,不会讲”等“营养不良症、贫血症和软骨症”,思政课教师更要有敢于斗争精神,要“敢讲、想讲、会讲”和“勇于、善于、敢于”发声,以“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等八个“相统一”为统领,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
立思想武器破错误认知。
光明图片。
立学术自信破本领恐慌。
二是厘清思政课教师存在的“担当不够不敢讲、动力不强不想讲和能力不足不会讲”的问题。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传播者能力弱化或自我矮化,出现“本领恐慌”,“不敢讲、不想讲、不会讲”导致失势、失魂、失踪、失心、失理。首先,“不敢讲”。“不敢讲”,要么能力不足,怕讲错,怕讲不清楚,要么缺乏斗争精神,缺乏学科和学术自信,觉得自己从事的这个领域与其他行业的社会地位差异、学科差异、待遇差异、思想融通差异较大,尤其是在市场交易思维下处于“无或低产出率”状态,日常中易被“无视”或“鄙视”;其次,“不想讲”。“不想讲”,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传播形式化或仪式化。目前,由于损害人民根本利益、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和思想道德失范等问题存在,以及“资本”高收益的强势冲击,部分思政课教师信仰缺失,造成思政课教师本身对马克思主义失去了认同,思政课教师失去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即失去了自觉意识、自信基础和自主能力而“不想讲”;再次,“不会讲”。这与思政课教师自身的知识与理论化水平较低和教育与传播能力相对滞后有关,不会使用新的传播技术,不会适应新的媒体生态,更不会满足人们新需求的新话语新表达、新形式新内容,以及新载体新体裁,种种“不会讲”让思政课教师从理论的优势地位逐步转变为劣势,难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
_发。
立主旋律破负能量。
三是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实现“敢讲、想讲、会讲”。“敢讲、想讲、会讲”就是思政课教师不但不能“越位、虚位、错位”,而且必须“在位”,必须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思政课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知识传授者、观念灌输者,更应作为一个研究者、对话者,想讲、敢讲和会讲是对思政课教师的三个基本要求。首先,“敢讲”。就是敢于斗争,敢于亮“名片”,亮出自己是一个完全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并能把崇高的信仰内化为思政课教师的行为。在这个层面,专业自信是“敢讲”的强大精神动力,事业追求是“敢讲”的思想基础,因此,思政课教师就是正确思想的播种机和宣传队,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话语权,要敢于亮出自己在哪里,自己在哪里,教育和宣传就在哪里;敢于面对受众,受众在哪里,教育和传播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敢于走进群众,只有走进群众中,理论才能走进百姓心里。其次,“想讲”。“想讲”是一种家国情怀,“想讲”的前提条件是思政课教育对象为什么会“愿听”。“想讲”就是“愿意讲,有兴趣讲”,“愿听”就是“听了有效果、有收益”。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学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伟大胜利足以让思政课教师感到自豪与自信,达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的境界,就有了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价值、打造好中国话语”的勇气和底气,自觉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于学术生命和职业使命的全过程,使自己“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与职责相匹配。最后,“会讲”。“会讲”就是掌握教育和传播工具,学透教育和传播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理念、思想、学说等科学化处理与凝练的过程,即通过语言表达、文字表述和符号载体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活化和具体化,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不再“高冷”。马克思主义一旦得到通俗易懂地解读,理论就会被直接激活起来。因为理论可以直接进入人的精神世界。“会讲”的核心就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坚持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一股正本清源的“清流”,用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创新就是要学会立与破。立理性辨识,破错误认知。立主旋律,破负能量。思政课教师是各种错误思想的“绝缘体”,搞清本来即历史与理论观点是“会讲”的必备条件,明辨真伪是“会讲”的重要素质,而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实现精准讲解,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夯实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与话语权是“会讲”的全部要义。
思政教师教案篇十
1.通过学习疫情对策者的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让学生知道和平时代的中学生是否需要爱国,应该怎样爱国。
3.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美德教育,把这种感情带到学习和日常生活中。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爱国。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方法。
教育过程:。
一、学习最美逆行者的先进事迹1、投影3张照片:钟南山、李文亮、董苏红2、(1)爱是什么?什么是爱国?什么是社会主义美德?爱是给予,是献身,不是索赔,也不是交换。爱国是为国家为人民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各种牺牲,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接受党和国家的呼吁,为祖国和人民献出自己的一切!3、介绍图中最美丽的逆行者的事迹(1)钟南山:2003年非典第一功臣2007年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现在83岁的他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让中国回归平静,再次面向疫情的战场和新冠状病毒的殊死战斗,几年前钟南山院士纯英语教育课堂纯英语口音流利的语言表达让很多人大开眼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35岁的学生在南山上演了16岁的孩子的眼泪钟南山院士已经成为国民偶像,除了受到大人的尊重和敬仰,孩子们还应该学习他的敬业和忘记我的精神!让我们看看钟南山童年的经历!现在钟南山似乎成了全国人民的心丸,他带来的所有关于新冠疫病的新闻,人们都认真听,相信。84岁钟南山,有院士专业,有士兵勇猛,有国士负责。一路奔跑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确实肃然起敬!不仅如此,在很多报道中,钟南山一直保持着规律的健身,肌肉让很多3、40岁的中年人叹息。
(2)李文亮(1985年至2020年2月6日),男性毕业于辽宁省锦州市北町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7年制专业。生前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的眼科医生。李文亮最早于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警报,被称为疫情的哨兵。
(3)董苏红是任县的普通护士,面对新冠肺炎的流行,很多人选择自我隔离,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但随着祖国的呼吁,董苏红不是自己,而是很多疫区的大众,那里需要医务人员。她说:疫情发生时,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都在援助武汉。我只是很多医务人员中的一员,大家都用生命抵抗疫情,我也要负护士的责任。
上午10点,任县人民医院为董苏红举行了短暂的送行仪式。院长郭朝军告诉她尽职尽责,在完成救助任务的同时,一定要保护自己,不要担心,医院是她的坚强后盾。之后,董苏红聚集在邢台市卫生委员会,与其他县市援鄂医疗队员一起援助武汉。
在不同的时代,创造不同的英雄。面对瘟疫,去武汉的逆行者是我们时代的典范,是顶尖的纸巾英雄!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让学生想说什么,只要合理地给予肯定)。
5、爱国格言知道多少?比一比,看谁说的多。(学生组比赛)。
三四十年代青年爱国是抗日救国的斗争。
五十年代青年爱国,参加抗美援朝,保护家庭卫国。
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在和平时代,祖国越来越强壮,我们需要爱国吗?(学生讨论、发言)。
四、他们有爱国之心吗?(播放电影,以下是电影的大致内容)。
校园教室的地板上有纸团、饮料箱,不知道是谁扔的,也没人捡。
教室里没有时间灯还亮着。
在校园里,看到同学们洗手的时候,水龙头打开哗哗地冲走,冲走也没关系,水还在滴水,谁也管不住。
班主任:。
看到这些现象和行为,我真的怀疑一些同学的爱国心。也许有同学会说,老师太绝对了,地上的废纸和爱国有关系吗?读书为国服务,眼前的事你不做,还能为未来服务吗?眼前的责任你不负责,能为未来负责吗?水电都是国家的宝贵资源,现在无视浪费国家水电的行为,将来能为国家节约资源和财富吗?五、我们应该如何爱国?1.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行为,让学生们客观评价我们班最近的情况,看哪些方面不够。
学生答:(略)。
这些都是谁的责任?老师的东西是什么?班上的干部是什么?你生来就值得吗?是吗?是吗?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因此,班级不顺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深地自责。
国家不强盛,是谁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有责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我有责任,我有责任,我们国家有希望。
2.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同学们可能还有点不服,国家不强,为什么是我的责任?我还是个小学生要负什么责任呢?是的,即使你对过去和现在没有责任,你对国家的未来有责任吗?如果国家二十年后还不强,你有责任吗?为了承担对未来的责任,现在必须学习能力,所以读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学习,你现在读好书,对未来负责。
有些学生有兴趣,喜欢这门课,花更多时间看,不喜欢那门课,就放弃。
如果你喜欢这个老师讲课,你会对学好这门课感兴趣,如果你不喜欢那个老师讲课,你就不会听他讲课。读书是责任,不是兴趣,而是在责任中找到兴趣,不能用兴趣代替责任。
一个人工作,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责任。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这才是真正的爱国六,谈谈你在以后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如何爱国?1、学生分组讨论2、学生发言七、总结我们是21世纪的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强大,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因此,我们现在的爱国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未来负责。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从周围的小事开始,体现我们的爱国热情吧。
思政教师教案篇十一
去年以来,一场来势汹汹的病毒席卷而来,带给了人们无尽的痛苦与才难,而危害至今仍未平息。疫情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灾难,实体产业停产,餐饮行业停工以及从来未有的封城,对国家乃至世界造成的损失不可计量。欧洲各项赛事停赛,东京奥运会的推迟,美股两周内四次熔断,更是突显出在灾难前,人类的软弱与无力。
最开始,是以李文亮等为首的多名发声者,而后是奋斗武汉战疫的医护人员。1月18日,钟南山院士乘无座火车赶往武汉。1月23日武汉封城。1月26日,我校火速集结52名医疗队员赶赴武汉前线。“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此时,冲在最前面的是各位伟大而平凡的医护人员。
而在疫情肆虐之下,我们大学生也并非无所作为。1月24日,由我校多名同学自发组织起了支援武汉小组,在网络媒体上筹备资金,对开封各医院捐赠医用物资。有着许许多多的河大学子参与其中,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有许许多多的优秀同学,主动担任社区志愿者的工作,同样面临这病毒感染的风险,他们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奉献自己,守护他人。
当欧洲联军抵达巴黎城下时,巴黎城中的学生自发请愿参军入伍,而拿破仑却说“不能因为鸡蛋而杀了母鸡”。果断否决了这一行为。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的职责并不是上前线,我们有着自己的职责。一个理性而强大的人,能够准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然后在既定情况下做出最好的决策,尽到本分。
我们的手中没有精湛的医术,也没有那指挥万人的魄力,更是缺乏足够的知识。我们的本职工作,仍然是学习,充实自己的内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完善自己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我们的实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奉献社会,建设国家。我们要明白有些事情是需要交给前辈做的,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做到的,暂时的独善其身是为了日后能够达济天下。但是我们也要明白,能力不足不代表着不作为。
北宋时,东京太学生的请愿使得东京之围转危为安。如今,我们也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我们对于疫情前线人员的关切,在网络上发表积极正确的见解,科学防疫,不传谣,不信谣。疫情期间,有不少同学抓紧学习,针对特别问题作出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即使足不出户,也未从放下进步的脚步。疫情当下,需要的不是营造恐慌氛围,在互联网上大肆评论,而是众志成城,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好自己的本分。
疫情当下,不少大学生在家里整日“蓬头垢面”,早上起不来,晚上玩手机玩到通宵,纷纷吐槽网课如何如何,有的甚至网上翘课,这都是没有做到自己本分的行为。说一件事情不难,做一件事情才更难。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我们大学生不需要在网上激昂文字、挥斥方遒。只需要静静地待在家中,一心只读圣贤书即可。
在这个浮躁的环境中,我们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人云亦云的时候你不跟,你能够冷静、独立地去看待很多事情,就是你的生存之本,也是你的价值所在,也才能产生更多的影响。冷静下来之后,只需要保持自己的求知欲,探索书本即可。只有当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此时此刻,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并没有多么起眼。但是通过努力奋斗,我们一定可以在之后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
思政教师教案篇十二
安全教育重在安全意识的培养,如何让安全教育深入学生心中,我们开展了这次主题班会,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自护知识,树立自护意识,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自护知识,树立自护意识。
2、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参与、自主体验、自我感受,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1、交通安全2、校园活动安全3、消防安全。
活动过程:每三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对常见的不良习惯一一指出,并说明正确的做法。小组总结。
(一)不良的'交通习惯。
不走人行横道,不靠路右边走。随意横穿马路。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不服从交通管理。不在车行道、桥梁、隧道上追逐、玩耍、打闹。穿越、攀登、跨越道路隔离栏。
(二)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问题。
未满12岁的儿童独自骑车。在人行道、机动车道骑车,逆行骑车。骑车横冲直闯、争道强行,与机动车抢道。转弯不减速,不打手势。骑车双手离把。追逐打闹,三五并行。手攀机动车行驶,紧跟机动车行驶。
(三)中学生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缺乏交通安全意识。缺乏交通安全知识。缺乏交通安全责任感。存在麻痹思想。存在侥幸心理。
(四)正常的行路常识。
走人行道,靠路右边走。横过车行道,要走斑马线,或走天桥。要注意各种信号灯的指示(红绿灯、人行横道信号灯)上下汽车要避让过往车辆。不在马路上逗留、玩耍、打闹。
(五)正常的骑自行车常识。
不要骑有故障的车。不在人行道上骑车,非机动车靠右行驶。横穿马路最好推车行驶。转弯时减速慢行,观察并打手势。不要双手离把,不并肩行驶。骑车不打闹,追逐。
二.校园活动安全。
1.体育活动安全。体育老师要讲清体育活动安全。活动课老师不得离开。学生不做不安全的活动。在无人保护下不做危险活动。
2.学校集会与集体活动安全。可能发生的伤害:中暑、挤伤、跌伤、骨折、窒息、烧伤、脑震荡、死亡。上下楼梯不要拥护、靠3.校内劳动安全。严禁学生擦楼房外窗玻璃。做清洁时、防止滑倒跌伤、玻璃划伤、钉子刺伤。严禁学生用湿布擦电器旋扭开关。
三.消防安全。
(一)中学生的消防知识。
发生火灾的原因:用火不慎发生火灾。蜡烛照明、蚊烟香、用电器、液化气灶等。用电不慎发生火灾。电线老化、乱拉乱接、铜线当保险丝、电热毯、电炉故障等。用油不慎发生火灾。油加热温度过高、容器滴漏等。燃放烟花爆竹、吸烟乱扔烟头、玩火等。
(二)火灾的预防:
家庭防火:安全使用炉火。安全使用液化器。安全用电。少年儿童不要玩火。燃放烟火爆竹要注意场所。学校防火:严禁学生携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入校。严禁学生乱烧废物。实验用的易燃物品要妥善使用。经常检查电器。设置消防器材,不破坏消防器材。宿舍的安全防火。公共场所防火学生要做到:不携带烟花爆竹到公共场所。不准玩与火有关的游戏。不准学生在山林野炊或烧荒。
(三)灭火基本知识。
隔离法:将着火物移开,不与其他物品接触。窒息法:隔离空气接触火,用干粉灭火器、砂、湿棉被等物灭火。冷却法:用水、灭火器将火冷却。报警:火警电话119。报警要报清失火地点街道名称。
(四)火灾自救与逃生。
井然有序撤离火场,不要大声喊叫,以防吸入烟雾窒息。弄清楼层通道,不要盲目乱跑、不要盲目开门。冲出楼房,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势跑行。楼梯火小,就冲出去,火大就用绳子、被单等从窗口、凉台上滑下。身上着火,要脱掉衣服,或在地上打滚压灭火。
思政教师教案篇十三
作为教师,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和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创建充满活力、富有激情、学习气氛浓烈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就是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真正当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排头兵,最大限度地凝聚智慧和力量,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学习科学发展观,就要深入研究我们要怎样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使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出来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要随时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应对可能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一定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这条正确的理念,不能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一些问题。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无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还是后进生我们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颇,只有让每一个同学都融入到班级的这个大集体中,才能发挥班级乃至学校的整体力量,才能有长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追求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要充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工作中要关心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法。我们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做法。不能一味按照教师自己的意愿来控制学生的一切行为。教师应该最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着,学生才是学习的主题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热爱学习,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教师应该是导演的角色,学生是演员,只有演员入戏才能把戏演好。学习就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摒弃其他的坏习惯,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现在社会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而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争做教学改革的领导者和示范者。
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反映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教书育人的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他们最终要走向社会,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思想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们要加强知识中渗透德育,要努力成为教学与德育并举的多功能型教师。德育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还要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成功的教师。才能成为创新型教师。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大的位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良好的师德在学生和家长心中都是受到十分的钦佩和尊敬的。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接受教育,我们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教师还要有奉献精神,要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教师这一职业只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把科学发展观和奉献精神结合在一起,那么就是一个成功的、高尚的、受人尊敬的教师。
总之,作为教师,通过学习,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要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这一难得机遇,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开拓思路,努力推动科学发展观在我校的深入贯彻落实,推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思政教师教案篇十四
答案在第一节体育课上揭晓:老师竟然要求把各个动作的练习过程拍照上传!我大吃一惊,心中既不想将自己照片公之于众,又不愿违背老师的意愿,只得坐在原地静观其变。“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转眼体育课即将过半,但发照片的同学只有寥寥数人,叫苦的消息反而占了大半,老师似乎知道我们心思似的,在要求后面补了一句:不上传按旷课处理。顿时,手机群里的各式无法拍照的理由被纷纷打住。
经过反复思量,我勉强决定上传照片,可我总不能自拍吧!拍摄工作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外公外婆的身上。我走出房间,试探性地说明了情况,出乎意料,外公外婆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他们还默契地进行了分工,外婆负责拍照,外公负责动作指导。我拖出瑜伽垫往地上一扔,换上运动鞋,把鞋带系了又拆,拆了又系,来回数遍,见外公外婆没有丝毫动摇,我只好开始。
经过了一天的网课,我早已身心俱疲,现在半路又杀出来体育课,简直雪上加霜。本想摆个姿势交差了事,谁知碰上了“较真”的外公和“认真”的外婆,任凭我百般说理,依然毫无效果,偏要让我掌握动作要领,不折不扣地完成规定动作。我拗不过外公,再加上外婆也在一旁“帮腔”,我只得“举手投降”。才开始一分钟,耳边便传来了外公的声音“你这个姿势可不标准啊!”一边说一边抬起他的腿,“你看,要到这个高度,你一个小伙子不会连我都不如吧。”我听后满脸苦笑,看了看外公的标准动作,再看看我的动作,心中长叹一声,只能硬着头皮照着做。也真是奇怪,我刚完成一组动作,另一组又接踵而至,丝毫不给我喘息的机会,抬头一看时间才过了十五分钟,分明是齐心协力一起整我啊!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等来了中场休息时间,我兴冲冲地问外婆拍摄得怎么样了,可拿来一看只有几张可怜的照片在向我招手。“哎……”我满脸窘态,“又不是艺术照,要求何必那么高呢,重点在动作,不是追求艺术效果。”外婆依旧我行我素:“你就坚持下嘛,多做几组也不是什么坏事。”于是外婆开始对着我转圈拍摄,又是更换角度又是调整光线,到最后我干脆一言不发,埋头连续做了三组动作,抬头一看挂钟,离下课只剩下五分钟了,我实在是没力气了,整个人趴在垫子上喘着粗气,满脸期待地看向外婆,“拍好……了吗”“好吧,就这样吧!”我长舒一口气“谢天谢地,总算结束了。”刚想拿过手机上传照片结束这一切,外婆却把手往后一缩,“别急,我来帮你编辑一下再发也不迟,那么多人瞧着当然要美化下图片!”我瞠目结舌,往瑜伽垫上一趴,任外婆摆布……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到一种运动后的惬意和交完作业的满足感!幸亏外公外婆一直陪伴在我身旁!
思政教师教案篇十五
知识目标:了解人际关系中受欢迎的质量和不受欢迎的质量,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及其危害,可以说出相遇的原则。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想和同学交往,不关闭自己。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接受别人,培养明亮活泼的性格。
1、教育要点:知道同学交往中开放自己,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和受欢迎的质量。
2、教育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如何更好地保护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
收集一些班级中同学交往的典型案例,调查班级同学对朋友、友谊的不同看法、倾向性的意见。
1、我的人际关系(1)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2)受欢迎的学生的质量。
2、和朋友同行(1)什么是友谊?(2)友谊的作用。(3)如何建立和发展诚实的友谊。
活动1:创建情况教室导入。
周华健歌曲《朋友》flash播放欣赏你想知道你的朋友吗?你知道自己的人际关系吗?
活动2: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
请同学们一起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了解有多少人进入你的人际圈,在群内进行交流。
自我分析:你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满意吗?
活动3:采访同学,传授邂逅秘方。
每个小组朋友最多的同学,让其他同学采访你是怎么和同学交往的?你是怎么交朋友的?
(总结)交朋友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情。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道德,使我们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具有持续的魅力、强烈的交流意识和交流能力,使自己在集体中具有更高的人气指数。
活动4:案例讨论理解朋友的意思。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请用朋友可以的句型写。
(播放歌曲《朋友》的背景音乐)同学赠送自己写的赠言,传达朋友之间真诚的友谊。活动5:讲故事,谈友谊。
讲述自己和朋友相处的故事,讲述自己的友谊。故事会后,让学生总结建立和保护同学友谊的原则。
活动6:唱歌升华友谊。
一起唱歌《朋友》。结束课程。教育课题(教育章节或主题)。
教学类型、课程班、时间、节课、课堂、教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包括教育重点和教育难点)。
二、学员特点分析。
三、教育目标。
1.知识和技能。
2.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育战略的选择和设计。
五、课前准备。
教育环境和教具的准备,如计算机、网络、投影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六、课程安排:(例如2小时)。
七、教育过程。
1.复习思维和组织教育。
2.引进新课程。
3.讲新课。
4.巩固和深化。
5.课堂总结,安排作业。
思政教师教案篇十六
这个年很静,静得鸦雀无声,鞭炮不再作响,城镇阒若无人,平静之下是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关,新冠疫情肆虐神州大地,但自苦难中崛起的民族从不会轻易屈服,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把灾难当教材,以史为镜,得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回首历史,中华民族屹立在这个星球上已经五千多年了,我们经历过更黑暗的时刻,我们也得到过更惨痛的教训。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不管多少次被苦难击倒,我们总能站起来,战胜它们,在这片深爱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几千年绵延庚续、生生不息,无数的艰难险阻、大灾大难,给予我们民族的不是屈服而是抗争,不是愚钝而是聪慧,不是毁灭而是生机,使我们不断从衰弱走向强盛、从苦难走向辉煌。我们不知道这要花多长时间,也不知道我们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但有一件事我们确信,那就是:我们将最终赢得这场战争!因为这是我们过去五千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
但看今朝,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肺炎疫情侵袭华夏,没有硝烟的战争如火如荼,对中华民族来说,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面对灾难,我们选择了毅然抗争。我们的血液中流淌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这是我们攻坚克难、走向复兴的底蕴和自信,不同的态度势必导致不一样的结果,中华民族的态度决定了我们一定会赢!
医务人员冲上去了,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同病魔白刃相接;。
科技人员冲上去了,他们家室未安断发请战,夜以继日合力攻关;。
新闻记者冲上去了,他们屹立一线,传播着疫情的最新信息,报道着无数感人事迹;。
数不胜数的志愿者冲上去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华民族的不屈和英勇,决定我们一定会赢!
与祖国共成长,以人为镜,得以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青年的时代。有人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很高兴,我们也是那负重前行的一份子。
曾经,有五四运动中意气风发的青年学生为我们树立榜样:我们可以兼具国际化意识,为中国的未来开辟出无限可能;也有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与你西行,意气方刚,遍染桃李尽芬芳;更有抗美援朝中最可爱的人们教会我们,祖国梦,我的梦!陈冬说,新时代的新青年,追寻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我们在成长中与祖国共奋进,我们的使命是矢志奋斗新时代,打赢每一场腾飞的战争,为社会主义强国的诞生献上智慧与汗水交织的硕果!
如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在这个关键性的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席卷中华大地,企业停工、餐饮歇业,谣言四起、众叛亲离,整个国家失去了繁荣和活力,我们,迎来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虽然我们面临疫情的严峻考验,但这个春节仍有温暖填满人心,因为这场战役中不仅有老前辈们在坚守奋战,更有无数年轻的身影冲锋在前。你看着湛蓝色星球的雄鸡之上,共青团中央一呼百应,一支支青年突击队火速成立,他们毅然决然,写下请战书,学着前辈们的样子,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医务人员、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以及方方面面的抗疫一线工作者中都有青年一代跃动奋战的身影。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提到:广大青年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鼓舞和激励他们“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一个个抗疫身影的背后,是一份担当,是一份成长,更是一份骄傲。也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青年,我们更加坚定打赢这场抗“疫”战争的信心和决心,我们一定会赢!
在这个梦想与苦难交织的时刻,我们广大青年学子更应该激发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意识,与祖国共成长、与国家共患难,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用热血点缀百年梦想。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都是战士,这将是一场激烈而残酷的战争,但不要害怕,我们将最终共同赢得这场战争,我们,一定会赢!
民族复兴急难险重,我们上!
思政教师教案篇十七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
1、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半独立半依赖,在深入扩展的生活中吸取做人的营养。
2、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促进学生社会化。
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自尊、自强。
本册的核心概念是:自尊、自强。
总的教育目标是:增强调适能力;发展健康人格;逐步社会化。
教育主题是:做生活的主人。有四个教育分主题: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强的人:做意志坚强的人: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本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强的人、做意志坚强的人和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分八课教学内容: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走向自立人生、人生当自强、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为坚强喝彩、感受法律的尊严、法律护我成长。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自尊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要有自尊,必须要自立自强;要实现自强,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有自尊自信并运用意志实现自立自强,则必须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1、尊重他人与自尊的关系。
2、自信与成功的关系。
3、自立的表现和必要。
4、依赖的危害和自立的方法。
5、自强的表现和作用。
6、怎样做到自立自强。
7、为什么会有挫折,怎么应对挫折。
8、坚强意志的表现和作用。
9、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10、怎样预防违法。
11、使学生了解犯罪的危害。
1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3、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与侵权行为做斗争。
1、如何树立自尊和自信。
2、怎样预防违法。
3、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与侵权行为做斗争。
4、怎么应对挫折。
5、坚强意志的表现和作用。
7、依赖的危害和自立的方法。
8、怎样做到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