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模板15篇)
世界是如此广阔,我们每个人只是这个浩瀚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适当地加入一些修辞手法和修饰语可以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和表现力。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下面这些范文,来学习如何写一篇好的总结。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一
摘要:在工业企业中,会计通过对资金、资产、收入、所有者权益、利润、费用等六个要素的记录来完成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监督和核算工作。在工业企业中建立会计内控制度,则是对工业会计的规范和管理,以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工业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新常态,工业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此时,对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应正视工业企业会计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完善。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二
会计理论的归纳作用指会计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又不是实践中零乱的、松散的知识点,而是经过归纳整理的一系列理论规律,提供了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越来越得到了企业的重视,对其的研究也益加深入,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是会计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但却受制于会计实务的实际发展水平以及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本文就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结构进行剖析。
1、会计假设。
所谓会计假设也就是对财务会计进行核算时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的合理假定,是建立在实际基础上的一种科学合理的假设,对研究财务会计理论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科学的研究会计理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但规范了会计理论延伸的方向,更是建立科学的系统会计理论提供了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相当多的企业经济业务就脱离了会计的假设,造成了部分企业在合并会计报表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会计主体的假设,同时在清理企业资产时又没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不仅影响到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也更加影响到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研究。虽然在上世纪对会计假设理论的研究在美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了许多了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好友很长的一段距离。
2、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的研究也就是对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会计环境状况的研究以及实际工作中各种客观条件等,对我国会计实务的发展和企业会计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会计发展史上的重大变化和改革都与会计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影响着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不仅是会计理论的研究的重点也更是需不断深入发展的要点。在多年的研究当中,会计环境一般含有生产力环境,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三大因素,这三种因素在不断的阶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或推动或阻碍。不仅影响着政治体制类别,也关系到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生产力发展的进程。在社会改革的进程中尤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提升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其会计环境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重要影响因素。
3、会计要素。
会计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行业,其涉及到内容业是丰富多样的,也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前提。虽然随着文明社会的发展历程会计理论研究得到了不断深入的发展,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和政治政治的不同,目前对会计要素的划分有着多种规定,不同的定义。但是总的本质上相差不大。由于会计要素的确定关系到会计理论的研究因而对其的划分也就显得极其重要。当前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就规定了会计要素主要有六项,也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同时又细分为资产负债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表要素(收入、费用、利润)。对会计要素的明确确定,才能更好的规范会计实务,以利于财务人员顺利的开展会计业务工作。
4、会计职能。
在企业的'会计管理当中会计所承担的任务和应当发挥的功能和功效就是会计所具备的职能,它在企业管理中担负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职能的功效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再社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大,职能越来越多,由当初基本的核算和监督两大职能发展到当前的“全职能说”,其功能也越来越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不仅反映了企业管理的情况也更直接参考到企业的管理当中。在企业的前期预测、经营中的决策、财务控制、后期财务分析中都包含了会计职能的身影,会计反映职能和管理职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反映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基础,为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服务,管理职能是会计的固有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5、会计目标。
6、会计准则。
在会计理论研究中,会计准则的研究是对财务会计在进行业务处理时所制定出的规范要求和判断标准,是对工作经验的一种抽象总结又是实际工作中的一种技术规范,指导着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为其处理业务提供工作准则,也更大的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推动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在现有的研究中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会计学界开始明确提出会计准则的概念,为会计制度和准则的制定提供了有效依据,规范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也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和特殊行业的会计核算,在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上又迈进了一步,丰富了的会计基本理论,也推动了会计理论的系统化研究。
7、会计程序。
所谓会计程序是指一个企业处理会计业务的先后顺序,主要步骤包括了记录、分类、汇总、报告、分析等,虽然会计程序是会计业务处理时的一种技术方法和手段,但是在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中却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其在会计业务当中的作用。因为会计在财务业务发生时会计记录是否准确、分类是否正确、分析是否科学合理等就严重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准确与否。而在具体的会计工作中,会计程序的合理性关系到各职能部门对经济业务的反映过程和联系机制,对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精确性和会计管理的质量,以及为企业提供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总结。
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在现代社会中一直都是企业和会计人员关注的焦点,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作用也越发越大,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在当前各国的研究当中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系统,对其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深入,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培养更优秀的会计人员。
参考资料:
[1]]孙茂竹成本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常立新.《信息化的前景展望》.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版。
[3]5孙茂竹《成本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三
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料的整理和阅读,以及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按照企业规模划分,大中型工业企业一般都建立了会计内控体系,而且大型工业企业的内控体系也是较为完善的`,而小微型工业企业则一般都较少建立会计内控体系,而且制度也都较为不完善。按照上市与否来划分,一般上市工业企业的会计内控体系较为完善,这主要是在上市之初,工业企业都要接受投资银行的上市辅导,进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控体系,并且都要达到证监会的硬性要求才能上市,而非上市工业企业的会计内控体系则同按规模划分的企业状况差不多,大中型非上市工业企业较为完善,小微型非上市工业企业则较为薄弱甚至是未建立内控制度。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工业企业的会计内控体系还较为普遍的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一,管理层对工业企业会计内控体系的重视度不够。尤其在很多中小型和微型工业企业中,很多的管理层不太重视会计内控体系,甚至认为会计只是起到记账的功能,对于会计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更谈不上建立会计内控体系。而在民营工业企业中,也存在着对会计内控体系的认识不足的问题。往往正是由于对会计内控体系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容易出现财务管理问题,比如会计出纳串谋等现象。第二,工业企业会计内控管理体系不完善。在一些工业企业中,存在着会计内控管理体系制度不健全的情况。比如,在设计会计内控制度之初,就重效率、轻控制,制度安排以效率为主,忽视对会计业务的控制。当然,这类制度安排有利于会计工作的高效率运作,但潜伏着一些会计控制的威胁因素,特别是一些不相容的职务未得到有效分离的弊端。例如,有些小微型工业企业为了降低人员成本,可能将会计和出纳岗位由同一个人担任。此外,有些工业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也存在着集权和分权不合理的现象,比如任何金额的报销都必须经总经理签字等等现象。第三,工业企业会计内控体系的信息化程度较低。这个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化程度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尤其是传统的工业部门可能信息化程度要普遍低于财务管理部门。二是存在着财务人员不能熟练使用财务管理软件的现象。第四,会计数据管理不规范。由于在一些工业企业中,各个部门的信息化程度不一致,有些部门报送的会计原始凭证是机器打印,较为规范,而有些部门就是手写的会计凭证,因此,未能做到统一和规范。这种会计数据管理的不规范,也给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进而给会计内控制度的开展制造了障碍。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四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建立和完善会计内控体系对于企业会计功能的完善、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完善工业企业会计功能。从一般会计作用来看,工业企业的会计往往在工业企业中发挥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作用。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工业企业的会计往往只发挥这财务会计的功能和作用,而管理会计的作用发挥的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建立和完善会计内控功能,能监督财务会计,同时管理企业的资金安全,协调工业企业各方的资源要素,为管理会计发挥作用奠定基础,因而,具有完善工业企业会计功能的作用。第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在国内沪深两市上市,不但为企业带来财务收益(上市融资),还能获得溢价收益,比如良好的声誉、更好的发展环境等。但同时,这也对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已经上市的工业企业,其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较为完善,财务管理水平较高,而非上市的工业企业则应努力完善内控机制,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第三,促进企业发展。工业企业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可以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尽量减少和控制企业资金的欺诈、遗漏等现象,有利于保障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而有序的开展。同时,通过完善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可以使企业完善财务制度,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能起到直接促进工业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五
对证施教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由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证施教”的概念由李家瑞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在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先行试点,后经吴祝平、周常青探讨论证,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
李家瑞、吴祝平、刘宗主、周常青、周腊意申报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对证施教教学模式研究》,被批准立项(项目编号0396)。本文是对其阶段性理论研究成果的梳理。
对证施教,即对照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组织实施教学。依照国家职业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对证施教是对双证制的完善和发展,它不仅要求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而且要求教学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接轨。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成为相应专业的教学目标,是编制教学计划、设置专业课程、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互衔接,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适应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使学生完成学业的过程也成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过程。
对证施教的实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人才。对证施教决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也不是为了暂时地提高学生就业率的权宜之计。它有效地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即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教学与工作过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对证施教是高职教育的一种模式,而不是职业培训。职业培训是一种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作为惟一纲领,以学生快速掌握资格证书大纲要求技能为基本目标的教育模式。对证施教模式是在高职教育中吸收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内容只是专业教学大纲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只接受培训的学生要强得多,因而具有更强的持续发展能力。
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并不矛盾,两者相互印证、互为补充。对岗施教一般是根据某个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来设计课程组织教学,对证施教是根据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来设计课程组织教学,而职业资格证书反映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因此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从本质上一致的。它们的一致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对证施教和对岗施教都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而不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能力;其次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让学生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达到就业的目的。
(一)对证施教是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的,是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然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其所培养的人才既“高”又“职”的特点。“高”是指应具有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相当智力含量的操作技能。“职”是指所培养的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直接为职业岗位群服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重的制度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这一性质和目标决定的。
如何实现两种证书并重?近年来,各高职院校进行了很多探索,提出了并举模式、导入模式、对接模式等思路。这些模式的具体做法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同时实施学历教育和职业证书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分属两大不同体系。学历证书以专业分类和专业(学科)教育标准为依据和导向,职业资格证书以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和导向。专业分类和专业(学科)教育标准是国家学历文凭制度的起点,专业(学科)教育是制度的主体;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是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起点,职业资格证书是这个制度的终点。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将职业技能标准与专业教育标准整合为一个标准,来组织教学,也就是对证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形成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
(二)对证施教是提高教育效益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存在着投入、产出和效益问题。对学校来说教育的有效产出是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学生。教育的投入包括教学的基础设施、实验实训设施、教学的人工费用、教学方案的调研设计费用等。对证施教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
首先,对证施教提高了教育质量。职业技术教育能否将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又主要体现为学生是否获得了符合社会生产要求的职业能力与素质。以学历文凭为主的证书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评价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综合文化素质状况,但是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技能的检测。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一种校外评估制度,其职业资格的标准直接由企业等用人单位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参与制定,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察。对证施教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全面进行了改革,使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其次,对证施教有利于降低教育成本。教育成本是国家、学校和学生都非常关心和一个问题。学校的教育成本最终由国家和学生共同承担。降低教育成本也就降低了国家负担,降低了学生家庭负担。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科学的职业教育教学应该分为五个步骤。实施对证施教教学模式只需做好三项工作,即按证书要求设计职业课程、组织教学、考核和评估。这样学校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
(三)对证施教是推行两年制高职的前提条件。
高职能否实行两年学制,关键要看课程改革能否到位。两年制对高职课程设置的要求是:
(1)面向整个职业,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即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面向工作过程、岗位的技术领域和任职要求,把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为课程目标。
(2)在培养职业专门能力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使学生既掌握做事的能力,又学会做人的本领,既有迅速上岗的能力,又有面向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课程设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原则,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原则。这些要求与对证施教的内涵完全吻合,实施对证施教教学模式就能达到上述要求,两年制改革的障碍也就清除了。
“对证施教”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教学改革工程,它的实施带来整个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其完整的实施过程至少应包括如下步骤:
1.分析本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体系。全面分析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体系和《国家职业标准实施手册》是充分了解本专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要求的前提,当前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体系如下图所示。
2.设计培养方案。“对证施教”的培养方案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学制不拘泥传统的三年制,教学可以实行学分制,考核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3.整合课程体系。要彻底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概念,采用“模块组合”方式,将各项知识与技能整合成相应的课程。在课程类别上,纯理论教学的课程要做到少而精,同时增加实验、实习、实训课程。
4.制订教学计划。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是对课程体系的再次整合。编制专业教学计划要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按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安排不同课程的开课顺序与学时分配。
5.编制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真正起到指导教学实践的作用,其中教学内容应涵盖证书考试大纲。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要求也是“对证施教”教学目标所在,故在制订教学大纲时必须以此为依据。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要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以体现实践课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原则。编制教学大纲是很重要的步骤,耗时耗力、工作量大,需要群策群力,必要时还应该邀请行业专家参加讨论。
6.组织专家考核。考核是对最终教学效果检验,并非一般的课堂测验或考试,它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依照职业工种的不同等级要求由高一级的操作能手进行具体的技能测试。只有考核通过后才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切不可流于形式。
四、“对证施教”的条件要求。
“对证施教”绝不是一种表面形式,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改革要求。
(一)教师的“双师”素质准备。
“双师”即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的教师。“双师型”教师应具有相当的技术等级水平,对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要求了如指掌,能在讲理论课时将理论联系实际,在技能示范操作时将实践上升到理论,使学生能够受到正确的专业指引。目前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普通高校,有高学历与高职称,但没有在第一线工作的实践经历,也没有经过专业技术等级测试,势必会影响到专业教学,更谈不上“对证施教”。解决此问题的办法,一是将现有教师送到生产一线锻炼、回炉,让他们在生产实际中了解、学习、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二是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含离退休人员)来学校作为兼职教师。这样不但能够解决师资的问题,还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也有利于专业与(下转第70页)(上接第68页)市场的结合,也只有这样“对证施教”在高职院校里才能成为可能。
(二)教学的实习实训要求。
主要包括实习实训条件的要求和实习实训时数的要求。实习实训条件必须体现出现场和技术应用特点,也就是学生的实习场所要尽可能地与社会上实际的生产或服务场所一致;实训的设施应该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重点应该是技术应用而不应该是为了理论验证。高职院校除了上述场所、设施条件的要求外,还应该保障一定的实习实训时数,而不是走过场,要求学生要有吃苦耐劳思想准备,扎扎实实地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按照准岗位标准从事相应的工作,这一切也是进行“对证施教”的条件保障。
(三)教学效果的要求。
教学效果是教学形式的终结表现。“对证施教”的结果以学生通过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表征。但“对证施教”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又绝非是一一的对应关系,“对证施教”是一种过程,“职业资格证书”是结果,“对证施教”的效果的评价要通过“职业资格证书”来体现。
【参考文献】。
[4]周常青.对证施教是高职教育的必然趋势[j].职业,,(6).。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六
论文摘要: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有着不同的内涵,对岗施教是一个最终目标,对证施教是一个中间目标,但它们的本质与总目标是一致的。相对于对岗施教而言,对证施教既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又能有效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是一个便捷的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关键词:对证施教对岗施教就业导向能力本位。
最近,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出现了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的争论。笔者就此谈些粗浅看法。
一、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有着不同的内涵。
对证施教,简言之,即是对照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组织实施教学。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于意见》明确指出:“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人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可以说,这是对对证施教的最具权威性的解释。
从以上解释中我们可以发现,对证施教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解决的问题是在人才培养目标既定的前提下,如何组织教学的问题,具体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等问题。
对岗施教,就是对照某一实际岗位(群)的要求组织教学。它包括以下要求:一是专业的设置要与社会需求一致;二是课程设置与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一致;三是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生形成职业能力,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对岗施教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与它相对应的是那种以学科为导向,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模式。对岗施教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作为一种培养模式.对岗施教既要解决培养目标问题,又要解决培养方法问题。
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对岗施教的“教”是指教育,对岗施教是一种教育模式,它的要求贯穿于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学结果的评价考核等。对证施教的“教”是指教学,对证施教只是一种教学模式,它仅强调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教育包含教学。如果仅从教学的角度来讨论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的话,显然,它们的不同在于教学目标的参照物不同。对证施教的目标是达到证书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岗施教的目标是达到某一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二、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的本质是一致的。
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是否矛盾呢?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看“证’,和“岗’,是否矛盾。如果“证’,和“岗”的要求是一致的,对证施教的结果与对岗施教的结果也就是一致的。反之,如果“证”和“岗”的要求是矛盾的,或者说是脱节的,那么对证施教的结果就不能满足岗位要求,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就是矛盾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指出: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特定技能、专门知识和工作经验的证明。也就是说,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符合职业能力标准的证明。 对岗施教是根据职业能力标准来设计课程组织教学,对证施教是根据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来设计课程组织教学,而职业资格证书反映职业能力标准,因此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从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一致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对证施教和对岗施教都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而不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能力;其次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让学生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达到就业的目的。可以说“对岗”是最终目标,“对证”是中间目标,对证施教是实现对岗施教的途径。
三、对证施教是高职院校可行的选择。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开发培训项目,推进精品专业或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这就是对岗施教的具体要求。在这样的要求下,职业教育教学应分五个步骤进行。
首先是分析职业能力,就是将一个职业工作划分成若干职责,再将每个职责划分成若干个任务,从而确定对应于各职责的综合能力和对应于各项任务的专项能力并加以分析。
第二步是确定能力标准。能力标准是依据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确定的,它是按照就业中所必须履行的工作职责和所必须执行的工作任务,就其所涉及的知识、技能以及这些知识、技能的应用所作的明确说明。
第三步是设计职业课程,是依据职业能力标准,遵循适应性、综合性和层次性诸原则,运用教育领域内系统设计和模块化设计等重要成果来进行的。
第四步就是采取灵活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职业能力。这一步就是我们所说的“教”的环节。
最后是对学生学习后的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估。
职业教育应该达到其最终目标。因此首先是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具体地说,就是要搞清楚以下问题:高职各专业毕业生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是什么?该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有哪些?各校都就此开展了一些社会调查,但受财力、物力、人力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调查的深人度和广泛度都很不够,调查结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也难以令人信服,无法准确指导学校设计课程培养人才。而职业资格证书体现的国家职业标准、行业职业标准和企业职业标准,是国家权威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知名企业多年调研和实践的结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较高权威性。因此,可以说,职业资格证书已经大体规定了高职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掌握职业资格证书规定的技能、知识就能从事一定的工作,按照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组织教学能够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一定的工作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已经分析了职业能力,明确了能力标准。因此对证施教只需做好三项工作,即按证书要求设计职业课程、组织教学、考核和评估。这样学校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降低教育成本。对证施教既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又能有效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条捷径。
对证施教的结果能否适岗的前提是证的适岗性,关键是能否真正地把证的要求落实。对证施教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前提条件是“证书”本身的质量,即其适岗性,是否真正反映了职业岗位的能力和知识要求。证书的要求反映了岗位的能力知识要求,对证施教就能培养适应一定职业岗位工作的人才,反之,对证施教所培养的人才就不能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这个前提条件在我国基本具备。
对证施教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关键是要把证书的要求落实。对证施教并非为考证而考证,更不是简单地突击辅导考证,使学生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而是通过高职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达到职业资格证书所规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七
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
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构建一个产权明晰、配置合理、处理规范、管理有序,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充分发挥效能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才能更好地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认真履行职能,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顺利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文章对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产配置不合理,人均资产相差悬殊,苦乐不均现象严重。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国有资产的不同地区、不同级次、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之间的配置水平差距较大;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脱节,缺乏约束,一些单位不顾实际需要,互相攀比,重复购置或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性能,超编、超标配置使用资产。
2.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重配置、轻管理”的问题突出,资产闲置、低价出租、无偿出借等现象较为普遍,资源整合、共享共用水平较低,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损失浪费情况较为严重;资产有偿使用过程中,普遍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管理水平低,效益不高。
3.管理状况不容乐观。
国有权益被不断侵蚀;一些单位资产管理账目不清,产权和实物管理混乱,土地等国有资产的价值没有按市场规则的要求进行计量,普遍存在“失真”和“失实”现象,对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占有的国有资产规模缺乏准确统计,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不符;资产使用和处置的审批权限和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大,导致资产流失。
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措施。
1.切实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管理职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涉及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三个主体。
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
具体来说,财政部门,一是要管好政策制度。
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是要关注关键环节。
从源头上加强和规范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
三是要管出整体效应。
要积极探索和建立一个侧重资产全面管理及整体运行质量监管的平台,把每一项工作都纳入到这个平台上,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综合管理的职能作用,提高资产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稳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主管部门对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
主管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对外,各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汇总并向财政部门提出本部门及所属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及处置意见,编制资产配置项目预算,完成本部门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工作,承办职责范围内或财政部门授权的资产管理工作。
对内,各主管部门需要结合本部门及所属单位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的需要,在统一的管理制度框架下,制定和完善本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的实施办法,在规定权限内审核审批资产管理事项,组织实施对本部门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督促本部门所属单位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协调和组织部门内部资产调剂工作,推动资产共享、共用,盘活资产存量。
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
其承担着国有资产管理基础环节的工作,它管理使用国有资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资产产权、实物资产和资产账目的管理,建立资产使用管理内部责任制,避免盲目配置、闲置和浪费资产,严格按规定程序报批本单位资产配置、处置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事项,确保本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有效利用和保值增值。
2.创新管理机制,推动资产管理科学发展。
(1)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的机制。
资产管理是预算管理的延伸和基础,预算管理是加强和规范资产管理,合理配置资产的有效手段,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
财政部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预算约束机制,结合部门预算编制,对部门和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实行项目预算审核制度,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合理配置和充分有效利用。
另一方面,要把资产管理作为提高财政管理水平、降低资产维护运行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减轻财政支出压力的重要抓手,增强资产管理的服务功能,逐步形成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的工作机制,通过强化资产管理,实行预算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
(2)完善资产运行管理机制。
在资产配置环节,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资产清查结果,对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占有国有资产的均等化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分类制定统一和规范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和相关实物费用定额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存量,以存量制约增量,以增量调整存量,合理配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在资产使用环节,财政部门要充分掌握行政事业单位现有资产存量及使用状况,盘活存量,促进资产的有效利用。
同时,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外有偿使用国有资产的监管,实行国有资产对外有偿使用审批制度和等级备案制度,对单位的对外有偿使用资产实行跟踪管理。
在资产处置环节,财政部门要以规范资产处置程序和加强收益监管为重点,细化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范围、调剂、申报程序、审批权限以及收益收缴等,把资产处置管理与资产配置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序的资产管理良性循环机制,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资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涉及到的中介专业评价鉴定机制,建立评估档案管理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活动进行有效监管,实行评估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在资产管理基础环节,各部门要制定规范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实物管理、价值管理和财务管理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
(3)逐步建立资产使用绩效考核机制。
财政部门要结合政府职能转变、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省级财力供给状况等,分类测算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有均等化水平,及时为资产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要在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理念,认真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按照职能需要、功能属性、公共服务标准、公共服务质量等,建立资产投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逐步推行资产占有使用目标考核管理,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绩效管理的长远目标模式和长效机制。
(4)建立资产整合和调剂机制。
财政部门要尽快研究建立资产的调剂使用制度,构建一个统一的调剂资产管理平台,逐步改善资产分配不公平的现象。
财政部门在审核部门和单位的资产配置申请时,能够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重新购置,通过存量管理,推动资产的优化配置,提高使用效益,减少资产闲置和浪费现象,节约政府公共资源。
同时,按照高效节约的原则,积极探索对行政事业单位大宗资产以及部分价值昂贵、使用率不高的专用设备试行专业化集中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单位需要的该类资产,由主管部门统一申报配置和管理。
(5)建立资产分类管理机制。
对行政事业单位公益性资产要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的要求实行“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三级管理模式。
同时,按照省委、政府统一部署和安排,把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剥离出来,盘活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
3.夯实管理基础,不断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水平。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尽快研究制定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建立完善的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二是夯实管理基础。
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督促单位建立、健全和完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实行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统一财务会计制度、资产管理事项申报审批和等级备案制度,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
同时,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及时掌握部门和单位国有资产存量及其变动情况,为资产管理和部门预算编制提供及时准确的基础信息。
三是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健全管理机构,配备、充实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做到职能、机构、人员到位,以更好地履行资产管理职责,做好资产管理工作。
在健全机构的基础上,要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以提高资产管理干部思想和业务素质为核心,通过有计划的学习、培训、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尽快适应新形势、新职能的需要。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八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冲破了以“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综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渊源、发展历史、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水平和基本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以人为本、国内外现状。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什么是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不是因为教师的传授,而是学生特定的社会文化下,收集知识信息,借助他人帮助,来建构知识的意义,获得新知识。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含了: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情境、有关资料方面的协作、与教师及其他帮助者的会话和事物本身相互联系的意义建构这四个要素。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意义的建构过程,这种意义建构的过程在大脑中长期存在的形式就是“图式”,“图式”是指学习者个体对事物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因此,学习者建构新知识意义的能力决定了学习知识的多少。
如何进行有效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但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意义建构的促进者是教师,意义建构的信息加工主体是学生。学习者想要成为主动地意义建构者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学习者要用创造性思维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者要主动收集有建构意义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并假设再论证。最后学习者要把学习内容与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找出建构的意义,这个过程中要懂得互相“协作”。教师作为意义的建构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动机,要创建学习情境和提示连接线索,要组织协作学习和展开讨论。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可以从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和学生观,师生角色和学习环境五个方面来体现。建构主义知识观: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和假说,可以随着人们认知的深入不断地改写和升华;知识不能提供问题的解决途径,只有对具体问题的原有认知结构再加工和创造才能解决问题;学知识是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过称中,基于自己的经验来建构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需要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选择和加工处理外部信息,在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意义。建构主义学生观:学习者在进入学习情境前会基于已有的经验和凭借个体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和假设;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在原有的知识上生长新知识,处理和转化新知识;建构主义鼓励学生这个共同体相互交流和质疑,注重个体的认知结构的自我发展;学生要主动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联系和思考已有经验,协作互动。师生角色的定位:教师应该是学生建构意义的支持者和指导者,应该多激励学生自我控制,从多角度来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关心其情感态度;教师应当组织和引导协作互动学习,帮助其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在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理想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下通过建构意义获得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水平。
在国外,、rg、erg、和vogotsgy对建构主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也是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是由瑞士有名的心理学家piaget提出来的。他提倡“发生认识论”,她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过程。他的基本观点是儿童通过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来完善自身认识结构,构建外部新信息。并提出其中存在“同化”与“顺应”两个认知过程。他确信知识是在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这也是一个双向的建构过程。在“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kernberg在piaget对认知结构的性质和发展前景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究;sternberg和katz认为在认知结构的过程中个体的主动性起关键作用。vogotsgy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个体应该在有利于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下学习。“最近发展区”就存在于这两个水平之间。“最近发展区”强调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在于激发潜在的心理机制。这些都使得建构主义运用到教学中的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建构主义流派众多,理论内容也极其丰富,但都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主体主动地建构意义的过程。
在国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小学教学中被实践得并不多。构件主义符合新世纪教育体制改革后强调素质教育的,建构主义在我国起步比较晚。1993年,王德春教授发表《论建构语言学》,之后陆续出现了有关建构主义在外语教学中应用的文章。这些研究者对该理论在外语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就建构主义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原则。但在他们的论述中,部分的方法和原则有些模糊,甚至存在一些错误的地方。
四、结语。
本文旨在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和教学思想的全面介绍,阐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工作中的学生观、学习观、知识观、教师角色和学习环境等五个方面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外语教学增添了新的视角,也是英语教学改革获得成功的关键,掌握这些思想和理论就能够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catherinetwomeyuctivism:theory,perspectives,andpractice[m].teacherscollegepress,.
[2]ellis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九
一、论文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历史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
3、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4、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5、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6、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7、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性质和基本经验。
8、中国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9、“社会和谐”的基本涵义以及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1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写作要求。
学员可在以上题目中任选一个,也可根据教材、参考书目和教师授课内容,在不超出上述题目内容范围自定题目,论文字数4000字左右。要求独立思考,注意学术规范,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文字顺畅。
三、交卷时间。
具体时间由分院确定,最迟应在09年12月底之前交稿,逾期成绩降等。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十
摘要:管理会计是公司会计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营销目标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企业的积极效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本文简要分析了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管理会计;信息化;重要性;发展问题;对策。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第一,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相比,传统会计存在信息加工手段较为落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得不到保证、披露的信息不完善以及披露的信息质量较差等问题,难以有效发挥其在企业中的作用。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化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我国企业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传统会计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会计的工作方法与工作内容被迫发生了改变,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企业经营的风险增大,管理会计信息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第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积累的速度与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提高,产品的寿命周期不断缩短,云技术、移动设备、多媒体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传统会计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企业建设与发展的需求,管理会计信息化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2.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
第一,管理会计信息化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可以及时为企业领导者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且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为企业决策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第二,管理会计信息化打破了企业经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改变了传统会计的生产方式、传输方式以及管理职能,财务会计人员可以通过会计信息系统自动收集相关的记账凭证,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会计信息的传播与处理,最大程度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第三,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对传统会计的扬弃,它保留了会计的本质特征,并实现了会计实践的智能化,是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有利于促进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也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财务管理的国际化。
1.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文化环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是,据了解,我国企业领导者以及财务工作者的管理意识较低,未能够充分认识到会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不能够正确认识管理会计的内涵,将管理会计简单等同于分析企业成本费用、记录企业财务指标等,过分重视企业财务会计的信息化而忽视了管理会计信息化,严重阻碍了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当前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民主决策与集体决策得不到有效推广。此外,内部控制体系是影响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据了解,我国当前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严重影响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2.缺乏高素质会计人才,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
管理会计信息化离不开高素质会计人才,但是,据了解,我国现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计算机操作水平较低,只能够进行会计核算等简单的基础性操作,缺乏扎实的财务知识与相应的战略决策思想,无法满足当前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此外,据了解,我国当前许多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以及运行机制不合理,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企业的权、责、利未能实现有效统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不能够为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影响了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3.资金投入力度较小,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资金与技术的支持,而当前许多企业管理者过分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忽略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管理者的管理方式不合理,在管理会计软件研发方面的投入不足,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导致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程度不高。此外,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管理会计起步较晚,且我国当前在管理软件设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等方面都较为落后,21世纪代才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
1.加强对管理会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企业领导者应当注意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加强管理会计知识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化的起源及其发展概况,支持管理信息化工作;其次,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缺陷,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政府应当注意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中小企业领导者的引导,尽可能地为其提供较多的便利,消除其思想顾虑,为其营造信息化氛围,促进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最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注意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了解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不断学习,充分认识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为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良好的环境。
首先,企业应当注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其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在相关软件开发方面的研究,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其次,企业应当注意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企业薪酬激烈机制,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营造一个有利于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文化氛围,使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认识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最后,法律环境是影响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注意加强法律建设,健全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3.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
首先,国家应当注意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高素质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水平入手,将管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管理会计信息化理念贯穿于教学当中,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当前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中管理理念落后与高素质人才缺乏的问题;其次,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应当注意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了解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新动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最后,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应当注意加强信息化手段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提高自身的会计执业水平,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四、结语。
我国当前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中还存在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文化环境、缺乏高素质会计人才,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资金投入力度较小,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因此,各企业应当注意加强对管理会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促进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华.邵溪美.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17期.
[2]邱玉江.浅议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期.
[3]孙凌云.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年06期.
[4]潘迎喜,董素.探析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及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6年01期.
[5]张继德,刘向芸.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4年21期.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十一
在我国媒介产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市场化的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虽然、我国的传媒产业化研究总共有200多篇论文、15部专著,但我国学术界还是面临这样的矛盾,即媒介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与我国媒介经济和媒介管理研究的严重滞后以及与实践的脱节。我们发现在wto背景下,对中国媒介管理的研究还停留在战略选择上,有关环境分析、战略评价和媒介控制的研究内容比较欠缺。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媒介战略管理的研究。
媒介集团化与资本运营。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媒介集团是我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方向。2001、20,媒介集团化发展研究已经成为传播学研究的焦点和亮点之一。集团化运作与资本运营的天然联系,加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得资本运营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
12月6日,中国最大的新闻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同时,以整合城市若干核心报刊而成的湖南日报集团和杭州日报集团相继挂牌。年10月,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媒介经济与传媒集团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梁衡在会上指出:报业集团的成立是报纸驾驭市场规律的能力成熟的新表现;集团成立是为了增加产出、提高效益集团内部各成员间须以经济为纽带,而不可能以行政为纽带;新闻传媒集团有别于纯经济企业集团,集团内部必须实现政治经济互补。
随着媒体集团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学者专家开始从过去侧重报业集团研究转向运营模式、广播影视集团、跨媒介集团、跨地区集团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界认为,我国广电影视集团已初步形成了三种运营模式:一是集团与省广电局合署办公的湖南模式;二是集团与广电局分离,为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归口市委宣传部领导,接受市广电局行业管理的北京模式;三是集团为市委宣传部直属事业单位,由文化广播影视局实行行业管理的上海模式。在上海首届传媒高峰论坛上,许多学者呼吁中国媒介要积极进行结构调整,打破区域封锁和市场壁垒,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大型集团跨地区经营,真正把媒介做大、做强。林如鹏在《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中国媒介集团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4/2002/4)一文提出,跨媒介、跨地区、跨行业是中国媒介集团做大做强的战略选择;应该积极促进我国媒介产业的升级,为跨媒介、跨地区、跨行业的整合提供统一的平台。王学丰、来丰(《论跨媒体联合》,4/2002/1)则进一步提出在组建跨媒体集团的过程中应该积聚资本,组建大型传媒集团;发展独立的特色媒体;搞好业务整合,建立完善的流通机制和高效的管理机制等几个要注意的问题。王慧(《广电集团区域化战略前瞻》,4/2002/4)提出,广电集团的区域化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黄升民、丁俊杰的专著《中国广电媒介集团化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一方面以具体的案例揭示了中国广电集团化的探索过程,另一方面提出了中国广电集团化发展的战略规划,梳理出进行集团化的核心思路,是2001、2002年媒介集团化研究一个极为重要的成果之一。
通过种种可行战略构建强势媒介、强势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也是传媒集团化研究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陈兵在《强势媒介品牌的构成因素和特征分析》(6/2002/3)一文中分析了强势媒介品牌的三个必备因素和六大特征。范以锦则在《凭借多品牌战略打造强势媒体集团》(8/2002/12)一文从多品牌战略的选择、实施和成效等三个层面研究了强化传媒集团综合竞争力。孙进在《强势媒体经营新思路》(34/2002/1)中认为,要建立强势媒介,需要组建跨媒体集团、组建传媒控股公司、组建媒体咨询公司,并对组建传媒控股公司提出了组建的方式和要点。傅丰敏在《试论报业核心能力的创建模式》(35/2001/12)一文中主张,从变革管理体制、科学设计组织结构,新闻创新管理、实施战略培训管理、新闻网站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等方面着手,创建报业核心能力的模式。
对于集团化研究,更多的研究是集中在现状与趋势的分析上,或是实践中难点的思考上,如《试我国报业集团的产生及发展趋势》(王薇,36/2002/6)、《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的现状和发展战略》(朱虹,24/2002/6)、《我国传媒集团的组建模式与发展方向探析》(王彤,37/2002/2)、《新闻传媒业集团化改革的几个问题》(陈天彦,5/2002/1)等。胡正荣的《瓶颈与出路――我国广播电视集团化进程分析与对比研究》(34/2001/11)值得关注,该文从集团化进程的政策问题,集团化的驱动力、目的与手段,集团的组织结构、集团内部的资源配置,集团化进程与全球化等方面探讨我国媒介集团化的瓶颈所在及其对策。李岚在的《略论中国广电传媒集团化程度评估体系的构建》(5/2002/1)提出资源整合指标和竞争力指标是广电传媒集团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陆地的《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化的禁区、盲区与误区》(24/2002/7)是这两年内发表的最有影响的论文之一,该文指出在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化过程中存在产权多元化和上市经营的禁区和盲区,对媒介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另外,《构筑强势文化产业――关于电影集团化发展的几点思考》(何雪峰,38/2001/4)、《机遇•挑战•竞争:关于组建电影集团与实行院线制的思考》(赵建中、唐明生,39/2001/6)等两篇关于电影集团化的文章也值得关注。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十二
专业指标:根据专业实力进行评价,包括导师层次、专业水准、科研实力等因素;。
2.排名说明。
a类:学校实力强,专业实力强,如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
b类:学校实力较强,专业实力强,如中国传媒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c类:学校实力较强,专业实力较强,如中央民民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
d类:学校实力强,专业实力一般,如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等;。
e类:专业领域学校,如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
f类:学校实力一般,专业实力一般,如重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十三
1.1mm理论。
mm理论。mm理论认为在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下,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莫顿米勒以馅饼为例解释了mm理论:把公司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比萨饼,被分成了四份。如果现在你把每一份再分成两块,那么四份就变成了八份。mm理论想要说明的是你只能得到更多的两块,而不是更多的比萨饼。
1.2权衡理论。
权衡理论认为负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双向的。负债可以通过所得税的减税作用和减少权益代理成本来提高企业价值。与此同时,负债会产生财务困境成本,包括破产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以及债券代理成本等,债券代理成本包括债权人为保护自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保护性约束条款限制企业的经营,影响企业效率,导致效率损失以及监督企业实施保护性约束条款发生的直接监督成本。并且个人税对公司税的抵消作用会部分或完全抵消公司税的减税作用。因此权衡理论实质是把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看成是在税收利益与各类与负债成本相关的成本之间的均衡。
1.3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是由局限于研究资本结构及收入流关系的代理成本扩展到资本结构与公司剩余控制权分配的内部制度设计上的结果。激励理论认为,资本结构会影响经营者的工作、努力水平和其行为选择,从而影响公司未来现金收入和公司市场价值。如果企业负债率较高,则企业的资金依赖债权人,可使债权人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企业,从而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由于债务和股票对经理提供了不同的'激励,股东将债务视为一种担保机制,这种机制促使经理努力工作。从而降低由于两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成本。
1.4优序筹资理论。
优序筹资理论研究的是资本结构作为一种信号在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是如何影响投资,从而影响筹资顺序,而不同的筹资顺序又会对资本结构的变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的。当公司以不会被市场低估的方式筹资,那么新投资项目会被现有股东所接受。而且,即使举债提高财务风险的债务,也优于发行新股。myers把这看成是融资的“顺序”,即为新投资项目筹资时,为避免发行新股被市场认为是经理对当前股价信心不足的信号,经理被迫优先考虑内部资金,其次是举债,最后才是发行新股。这一结论可以很好的解释美国公司筹资结构。
1.5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研究在信息不对称下,企业怎样通过适当的方法向市场传递有关企业价值的信号,以此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内部人比外部投资者更了解有关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盈利能力和投资机会等的私下信息。信号模型虽然在直觉上很有吸引力,但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现实资本结构问题。对其实证研究表明,这一模型对实际行为的预测能力很差,与其理论预测相反,杠杆作用率在差不多每个行业都与其盈利负相关。信号模型预测成长机会较多的和无形资产较多的行业比那些成熟的、固定资产比较多的行业更多地运用负债,这与我们观察到的事实正好相反。信号模型的主要缺陷还在于它虽然说明某种特定的财务工具可以被作为一项信号,但却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要选择这种而不是那种财务工具。另外信号传递的实际程度以及信号模型对于解释所观察到的企业财务决策的贡献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实证研究问题。
1.6控制权理论。
尽管不同的理论对企业融资的认识视角不同,但都对负债融资形成共识:适度负债有利于增加企业价值;激励理论认为负债可以激励和约束经营者;控制权理论认为负债可以阻止经营者滥用相机决策权,加强经营者的努力。纵观mm以来40多年的资本结构研究,大部分是围绕mm定理并放松其假设进行的。虽然非对称信息论的引入,考虑了个人行为动机,使资本结构理论有了一次大飞跃,但也因其缺乏来自经验的实证支持及各种解释变量之间不具有理论上的一致性等,研究难有突破而陷入停滞,至今仍不能提供一个明确的答案来解决资本结构问题。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脉络与经济学理论的演进密切相关,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为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打开了新的通道。
(1)资本结构概念的界定。资本结构理论主要研究的是长期融资方式的组合,忽略了短期负债。短期负债数量不稳定并且流动性大,可能成为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有时可能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为偿还短期债务而筹集长期资金,改变资本结构,导致企业市场价值变化或企业剩余控制权发生转移。
(2)公司经营目标设定的局限。企业经营目标是整个体系赖以构建的基础,也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前提是,公司价值最大化为公司的经营目标。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由于资本市场并不都是有效的,证券价格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很难准确的反映公司价值,公司价值最大化逐渐演变为股东利益最大化,仅从关注保护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忽略了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在新型企业中决定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关键要素还有不可让渡的人力资本,并且股东价值的增加可能源于侵占债权人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除此之外,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也忽略了新老股东的差异,如在新股发行中,股票定价直接影响新老股东的利益分配,过高的发行价格将导致新股东受损,老股东受益,反之亦然。同理,公司股东也有控股股东和零散股东的区别。
(3)实际意义的局限。上述理论均肯定了负债的积极作用,并认为公司应偏好于债券融资,但我国企业对股权融资却呈现强烈偏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导致在我国发行股票带来的利益大于发行债券,并且发行股票的约束又弱于发行债券,发行债券条件苛刻在一定程度上抵减了债券的税盾作用,因此债券融资较少。由此研究中国企业资本结构问题,重要的并不是套用已有的理论结论或是运用中国企业资本结构的经验数据对上述理论的实证研究,而是应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中国企业资本结构形成的内因和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上,发展中国的资本结构理论。
参考文献。
[3]张维迎.公司融资结构的契约理论:一个综述[j].改革,1995,(4).
[4]朱明秀.融资结构视角的上市公司治理[j].财经科学,.
[5]荆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十四
1、对波特产业结构分析理论的不满:波特的产业结构分析理论虽然提供了对企业进行战略分析的完整框架,说明了产业吸引力对企业利润水平的决定作用。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利润差距并不比产业间的利润差距小,在没有吸引力的产业可以发现利润水平很高的企业,在吸引力很高的产业,也有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这些都是波特战略理论不能很好解释的现象。另外,波特的战略理论还往往诱导企业进入一些利润很高、但缺乏经验或与自身优势毫不相关的'产业,进行无关联的多角化经营,这方面不少失败的案例也对该理论提出了疑问。为了弥补上述缺陷,波特后来又提出了以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为核心的战略分析模式,但是由于其几乎涉及企业内部所有方面,反而使主要问题得不到反映,不能很好地把握战略重点,因而其局限性仍然非常突出。
2、企业重组和再造的挫折:在80年代,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在很多产业上都超过了美国企业,取代了美国企业的领先地位。为了赶上日本企业,美国的很多大企业纷纷进行重组和流程再造以谋求提高竞争力。重组虽然有时势在必行,能够使企业“变小”以改善短期绩效,但这只是在纠正过去的错误,而不是创立未来的市场。一些精明的企业,在认识到重组企业是条死胡同后,转而进行再造工程。再造尽管能够使企业“变好”,但并无与众不同,只不过是个优秀的模仿者而已。因而如何重建企业的竞争战略,使企业不仅在现有产业内领先,而且能够在未来产业继续领先,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就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核心能力理论就是基于上述背景而提出的,一经提出,就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
1、它首次提出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之源:在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日渐缩短。企业的竞争成功不再被看作是转瞬即逝的产品开发或战略经营的结果,而被看作是企业深层次的物质——一种以企业能力形式存在的、能促使企业生产大批量消费者难以想象的、新产品的智力资本的结果。在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这一过程中,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培养和运用是最关键因素,而经营战略不过是企业充分发挥核心能力并把其运用到新的开发领域的活动和行为。因而核心能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超乎寻常的战略意义。
2、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为核心能力的竞争:核心能力理论超越了企业之间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所有的战略单元,将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整体实力之间的对抗,所以核心能力的寿命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长,关注核心能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和业务单元的发展战略,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使企业避免目光短浅所导致的战略短视。同时,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更多地是依靠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不是某项重大发明导致的重大跃进。因此,很难“压缩”或“突击”,即使产品周期越来越短,核心能力的建设仍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一方面使竞争对手很难模仿,因而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进入壁垒;另一方面,由于建设核心能力的投资风险和时间超过业务部门的资源和耐心,这个方面的明确追求可以促使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超越部门利益的局限,更多的从企业整体战略的角度考虑问题。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论文篇十五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梳理,发现传播研究的重要成果主要集中在传播理论、wto与中国媒介产业、媒介集团化与资本运营、网络传播与新媒介等几个方面。与以前的传播学研究相比,学者们在对传播研究百年成果和传播理论基本问题进行认真总结和深入研究的同时,注意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和以不同取向对传播现象和传播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构建华人传播学体系和建立中国学派的创意将有利于中国传播学走向成熟、走向世界;中国媒介管理学正逐步形成理论体系,媒介集团化与资本运作方兴未艾;网络传播研究继续蓬勃发展,广告公关研究小有成就。但是在传播批判研究、实证研究、文化研究、新媒体研究和追赶世界学术潮流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在对2001-年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时,我们是以大陆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重要传播学著作和著名传播学术网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适当关注这两年召开的全国性重要学术会议,然后依据学术价值、创新程度和现实意义,对各位专家学者的传播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和客观评判,并描述和勾画出两年来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大致轨迹和生态状况。经过梳理和分析,我们发现传播研究界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以下议题:传播理论与媒介、wto与中国媒介产业、媒介集团化与资本运营、广告与公关、网络传播与新媒体。分析和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分析得失,指出优劣,不论是对今后的传播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还是对当前或今后的传播实践,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传播学的理论发展对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所以,在新世纪的头两年,学界对传播理论研究尤为关注。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层面研究传播理论的文章主要有:《媒介神话化:从〈泰坦尼克〉神话看传播致效》(曾庆香,1/2002/2)[1]、《传播政治经济学之我见》(郭镇之,2/2002/1)、《文化帝国主义传播模式浅析》(戴铭,11/2002/4)、《潘多拉的魔盒:大众传媒作为世界》(潘知常、林玮,1/2001/4)、《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演变、媒体的作用和全球化》(杨伯溆、李凌凌,1/2001/1)、《大众媒体的经济分析》(李新立,12/2001/6)、《新闻传播媒体演进的文化思考》(钟瑛,13/2001/4)等论文。潘知常、林玮(1/2001/4)认为,对于大众传媒的根本缺憾的讨论,应当从“大众传媒作为世界”的角度入手。作为一部欲望机器,大众传媒只有在人类的手中,按照人类的意志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发展,同时,大众传媒只有作为人类的朋友、只有作为“你”,而既不是作为人类的工具、不是作为“它”,也不是作为人类的敌人、不是作为“他”,才有可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杨伯溆、李凌凌(1/2001/1)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消费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媒体一直起着引导和制造消费需要的作用;不同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推进和扩张,也是以大众媒体传播的消费文化的扩张为先导;如果没有大众媒体,现代消费社会也就不会形成,全球化也就无从谈起。李新立(12/2001/6)的论文同样值得关注,文章指出,大众媒体所有权和控制权的经济含义不仅仅是一个“谁拥有媒体”的问题,而且,媒体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绩效以及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构成媒体所有权的关键所在。
在媒介理论研究方面,张咏华在《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括及特点》(7/2001/12)一文中对我国大陆学术界媒介理论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认为我国大陆媒介理论中介绍、描述性内容占重要位置;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选题贴近传媒业发展动向,指出我国大陆的媒介理论研究应该通过不断积累向纵深挺进。尹鸿、周星、胡正荣、胡智锋、喻国明等学者在一组题为《传媒研究如何面对传媒实践》(2/2002/1)的笔谈中,论及了传媒研究与传媒实践的整合关系,以及传媒研究的方法论和着眼点问题。还有传播学者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更深层次的对媒介的自身效果、媒介技术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的关系,媒介在心理上、社会上和文化上对人们的影响等等的研究上。
两年来关于媒介研究的专著,主要有张国良主编的《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张咏华的《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卜卫的《媒介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刘华蓉的《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译著方面的成果要比专著丰富一些,主要有熊澄宇等译的《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美]斯特劳巴哈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张毓强等译的《西方传媒与战争》([英]苏珊・l.卡拉瑟斯著,新华出版社2002),卢大川等译的《媒体等同》([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这些著作在更宽广的视野上讨论新世纪的媒介问题,对推动传播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