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模板17篇)
方案是为了应对挑战或解决难题而提出的一种综合性解决方案。制定方案需要明确每个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任务,以确保协同工作的顺利进行。下面是一些成功案例的方案分享,供大家参考。
乡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篇一
遵照全省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市残联组织的统一联户活动,我于4月和8月两次前往自己的帮扶联系户——环县秦团庄乡大天子村大天子组黄生辉家,在那里既看到了山区农民生活的艰辛,也感受到了淳朴的民风民情,更体会到了只有与我们的衣食父母连成一片,用心沟通,用一点热量就可以温暖整个家庭的人间真情。
黄生辉家居住在山大沟深的偏僻农村,环境艰苦,条件落后,距离秦团庄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站在院子里举目四望,到处都是茫茫大山,尽管家里耕种着60多亩田地,但由于环县以北常年干旱少雨,又临近宁夏的沙漠地带,土地碱化严重,植物不易生长,也就广种薄收,连年经济匮乏,形成了恶性循环。更为不利的是,五年前,黄生辉在一次劳动中,摔坏了右臂,造成了残疾,身体也逐渐消瘦,劳动能力大打折扣,家中所有农活基本都靠妻子王炳霞劳作。黄生辉有四个女儿,大女儿在陇东学院上学,三女儿和四女儿在秦团庄上初中,由于姊妹众多,学费生活费开支很大,家里捉襟见肘,二女儿于今年考上高中后辍学外出陕北打工,成为支持众姐妹继续读书的第一个牺牲者。黄生辉的家境异常贫困,现在居住的3间土窑洞,系1982年所建,已经破烂不堪,黄生辉目前最大的愿望是,他想翻修一下3间窑洞,用砖头箍一下破烂的庄崖面,但山高路远,成本预算下来就需要近30000元,这个想法也就一直没能实现。
黄生辉还有最大的心愿,那就是,希望女儿们都能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走出大山,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谈到二女儿的辍学打工,他便心里难过极了。“那也是没有办法,孩子们多,学费花费大,总借钱贷钱不现实。”黄生辉说,“我现在干农活不得力,家里孩子他妈就很费劲。”“老二(指他的二女儿)辍学时就哭……”黄生辉一说到“老二”的辍学问题,就很不是滋味了。
20xx年,黄生辉全家的所有收入,包括地里收获的庄稼折成人民币计算,约有6500元,人均才1000多元,而四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就需要16000多元。面对这样的窘况,黄生辉显得很无奈,他总是用完好的左手托着带伤的右手臂,话语很少,却似乎想要表达,只是不好意思开口。
8月的那次傍晚,在大天子村部,当手里抓着我们送给他的.3000元大女儿学费补助后,黄生辉退到一旁才跟我说:“这可帮了大忙了!”
20xx年,黄生辉家全部的经济收入,也基本还是保持着上年度的状况,大概,二女儿打工还能换回来一点微薄的收入,可以补贴家用。
写下这篇日记,在此,我更衷心的祝愿还在上学的黄家三个女儿,但愿她们能够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争取早日从山沟里飞出三只“金凤凰”!
乡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篇二
为贯彻落实《成县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促进农民经济快速发展,成县县委办公室在乡村深入群众家中与群众座谈,了解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及发展的潜力,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村情。
村地处乡政府西部约8公里处,东邻宋山村大陈能干社,西接双旗村高家沟,南以镡河乡石垭子为界,北有麦罗山普贤殿,并与双旗村上庄社相连。该村下辖、西沟2个村民小组,截止20xx年底,全村共有37户,农业人口137人,非农业人口3人。全村共有劳动力88人,外出务工人员31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12人,占劳动力的13.6%。
1.自然资源。
村属浅山丘陵区,幅员面积6.3平方公里,海拔900-1320米,无霜期210天,年均降水量615.2毫米。全村共有耕地525亩,人均占有耕地3.75亩。境内林草资源丰富,气候湿润,光照时间长,是发展核桃、畜禽养殖的适宜区。
2.特色产业。
该村特色产业主要以核桃产业为主导,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核桃已实现了全覆盖;同时该村盛产弥猴桃、毛栗、柿子等林果,是群众的一大收入来源;畜禽养殖以生猪、南江黄羊、黄牛、土乌鸡为主;中药材种植主要有桔梗、柴胡、苦参等;另外该村还种植有一定面积的烤烟。
3、贫困户基本情况。
该村共有贫困户12户,43人,其中低保户xx户42人,五保户1户1人,这些农户家中大数缺乏劳动力,智力水平低下,主要收入为种植业收入及惠农资金收入,收入单一,人均纯收入约1600余元。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该村20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2.1万元,人均纯收入2945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7.9万元,占总收入的61%,畜牧业收入15.5万元,占总收入的25%(年内出栏肉猪51头,肉鸡413只),第二、三产业收入8.7万元,占总收入的14%。该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但交通道路条件差,全村道路均为砂石路面,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该村村小学已撤并,村级办公场所为4间砖木结构房屋,村上无正规的医务室和文化活动室。
三、所采取的措施。
在全县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我办对乡村深入进行走访,对农户家庭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座谈访问。根据县委制定的《成县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坚持“四个定期”、做到“五个结合”、实施“六个一工程”、实现“五个显著提升”的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该村实际,多策并举,分步实施。通过和农户的座谈了解,掌握了贫困户和普通群众的基本情况。村在产业发展上应以核桃做为特色主导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养殖、烤烟、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
1、加大核桃产业技术投入力度,加快核桃树品种改良进程。按照“品种化栽培,园艺化管理”的要求,按照不同的生长季节,不同生长期的树,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将核桃树综合管理工作做得更实、更细。使核桃树综合管理工作力度逐年加大,管理措施逐年细化,管理的技术水平逐年提高。
强化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核桃产业发展目标考核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及时研究解决生产种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行规模化种植,紧紧围绕发展规划目标,结合全县的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扶贫开发等政策,项目及资金应向发展核桃产业倾斜,扶持促进核桃规模连片种植,努力扩大种植规模。
2、通过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通过干部联系群众开展技术培训,培养核桃产业大户,使产业大户普遍成为核桃树栽植、嫁接、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干果处理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能手,形成一套适合本村实际的管理模式,使核桃产业真正成为该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组织群众开展核桃树种植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制定核桃经济林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基地建设作业流程,确保核桃树种植质量。特别营销管理模式上,严格标准,制定出从生产到最终加工包装等任何一个环节的标准,使核桃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实现标准化管理;完善网络,生产环节以产业科技推广及营销网络为基础,通过建立网络、规范管理来推动核桃产业走向市场;策划活动,通过策划、组织举办办核桃文化节。不断创新核桃饮食品种,提升核桃在饮食中的文化品位,扩大核桃品牌的市场影响。
3、稳定烤烟种植面积,加强烤烟种植技术帮扶,提高烤烟品质,严格烤烟产品收购管理,确保烤烟收购价格合理,提高群众种植烤烟的积极性。
诚信为本,加强合同签订管理,坚持“稳得住、控得住、提得高”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计划,稳定烤烟种植规模,签足计划,种足面积。全面推行烤烟生产“户籍化”管理。同时根据气象资料、烟苗长势,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强苗床肥水管理。做好移栽前的备耕工作,全面实行分离式移栽。高标准要求,确保移栽质量。
乡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篇三
根据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统一安排,我3次深入自己的联系点—星火乡王家庄村,围绕该村发展的“家底”是什么,制约因素有哪些,脱贫的出路在何方等一系列问题,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建议、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交流等形式,在对王家庄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剥茧抽丝”式的分析思考中,形成了发展规划和帮扶对策。
一、牢牢把握村情分析发展现状。
王家庄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200户811口人,耕地面积2175.1亩,塬面面积821亩,仅占37.7%,山地1354.1亩,占62.3%,人均2.68亩,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定植果园687亩,退耕还林面积2216亩,三荒造林面积2100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小而杂,主导产业以苹果业为主,养牛业没有形成规模,农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农业和外出务工,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以农为主、以粮为纲的贫穷村。从事二、三产业人数较少,全村从事建筑业的30户,从事运输业5户。xx年,农民人均收入2994元,低于全县人均收入18.8个百分点。
摸清底子只能找对路子。在调研的过程中,我重点走访了14个因不同原因而致穷的贫困户,召开了不同层面的座谈交流会。在交谈中,农民普遍反映,虽然村上整体比较贫困,但近年来发展变化比较大,他们有着深切感受。综合各方面反馈的情况,我认为王家庄村有四个方面的发展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小康目标奠定了殷实基础。
——农民求富愿望比较强烈,发展思想内力集聚。从座谈情况来看,贫困户虽然因各方面原因处于贫困状态,但是求发展、求富裕、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比较强烈,或抓好果园培植管理、或修建住房民居、或购置现代化农具、或外出务工创收,对家庭收入项目和居住条件改善都有着明确打算。由于塬地大面积种植苹果,粮食种植逐渐向条件艰苦的山地靠拢,耕作中存在诸多不便,农民饱受劳苦,进行梯田整修、改造产田的愿望强烈,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高涨。粮食种植投资大、效益低,农民自己也有了一本“收支账”,对于经济作物种植和农业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实惠,感同身受。绝大多数群众求富思富的思想“内驱力”,必将成为尽早脱贫致富的动力之源。
——苹果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增收渠道有望拓展。王家庄村属于星火乡苹果产业起步最早、发展势头最好、最有望率先产生经济效益的村。据统计,全村塬面耕地已有83.7%纳入苹果栽植范围,苹果产业户人均占有果园面积0.85亩,最多的户达到11亩。xx年,已经有少数果树零星挂果,预计在2012-20将开始大面积挂果,届时苹果产业将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渠道。在座谈中,我向23名群众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中92.9%的群众最关注苹果产业发展,认为最急需措办的实事是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在即将挂果的攻坚期,农民在果园管理方面投入精力多、时间长,如白银科户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1亩,今年他放弃了外出打工的念头,专心进行果园管护,有他这种念头的农民在王家庄村不在少数。村上加大了果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投入,xx年,采取贷款和自筹等方式,投资32万元,在292亩果园完成了引水通电和防护栏安装,有效解决了果园浇灌难、管护难的问题。
——生产生活条件逐年改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xx年以来,村上先后实施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农电线网改造项目、自来水入户项目和村级道路硬化项目等,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较之以前有了较大改善。全村目前建成牛棚80座,72户建成了沼气池,接通了沼气。除庄湾社外,其它6个社全部重新布设了高压线路和入户线路,新安装了2台大功率变压器,电力不足的问题有效解决。190个户接入了供水管网,从临近的罗家坡水厂引入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人畜饮水不再困难。xx年,村上多方筹措配套资金,投资85.4万元,水泥硬化村级主干道路3条4公里,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同时,实施了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100%。
——村级班子能够履职尽职,组织保障比较有力。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既是一面鲜明的旗帜,也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在调研过程中,我对该村班子履职情况进行了重点了解。王家庄村现有村干部4人,担任村干部年限最长的已达到30年,最短的也有14年,普遍具有多年的村级事务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群众组织能力、社会管理能力以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85.7%的群众认为村干部能够胜任目前工作,78.8%的群众希望本届村“两委”班子继续留任,群众普遍认为村班子坚强有力、团结协作,热心村级事务,模范带头作用发挥较好,在村中威信较高。去年果园引水时,村班子成员主动跑部门、搞衔接,申请县上水利部门免费投放水利管道5700米,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
二、抓住发展瓶颈深挖致贫根源。
只有把致贫的原因找准,把根源挖深,才能把思路理清晰,把措施定具体。导致该村贫穷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制约因素诸多,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从群众素质来看,受教育程度低、致富技能欠缺导致农民致富能力不强。在调研中,我发现,该村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均衡、产业技术掌握不到位、致富技能欠缺的问题比较突出。村上统计数据显示,该村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口达到407人,所占比例高达50.2%。文化程度偏低,导致农民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技术过程缓慢,在学习产业技术、掌握致富技能上事倍功半、提升过慢。全村现有的320名青壮年劳力中,能够熟练掌握建筑、运输、养殖、餐饮等实用技术的仅有35人,占10.9%。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因缺乏一技之长,一些收入高、待遇好的行业进不去,只能选择从事建筑小工、餐饮服务等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长、收入低的重体力工种,严重地制约了农民增收。就果产业而言,全村能熟练掌握果业技术的人屈指可数,多数农民在果园管理和技术关口只能依靠县、乡技术人员,甚至由乡、村干部及果业技术员代劳,日常管理和技术要求跟不上。同时,由于农民自学能力弱,对于农村实用技术教材和农家书屋藏书读不懂、学不会、用不上,虽然求富愿望强烈,但是苦于创业无门,只能盯着几亩地,守成有余,闯劲不足。
乡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篇四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8月28日,根据办党组工作安排,我随“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组第三批向庆阳市宁县焦村乡宫刘村出发。宫刘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区村,它包括3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地形又不一样,有的在塬上,有的在川里,通过十几户的入户对接,深入了解到生活在山区里的老乡生活上的不容易。村民谭永怀家里的情况尤其让人难忘,这是一个三口之家,两个老人带着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老人已经78岁高龄,患有胃壁结石,老伴也患有胆结石。老两口一共有耕地8亩,种了4亩小麦几乎绝收,种了4亩豆子全部被洪水冲走,目前仍住在破旧的窑洞里,老两口只能靠低保和每月几十块的养老金生活。虽然这次帮扶无法彻底改变他们的家庭状况,但通过与他们面对面交谈,心贴心沟通,使我深切感受到农民的纯朴与勤劳,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自己生活条件的优越,对我心灵是一种震撼,对我以后的工作是一种鼓励,使我想到:我国虽然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gdp每年增长速度很快,所取得的成就震憾世界,让世界刮目相看,但贫困人口依然还很多。当我穿着时尚的服装,住着高楼大厦的时候,还有很多农民兄弟穿着陈旧的衣服,吃着粗茶淡饭,住着土墙瓦房。此时,我应该想些什么呢?乘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春风,我将以最热烈的情怀,最积极的行动,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走进农村,走向农民,倾情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帮助他们出谋划策,脱贫致富。联村联户是形式,为民富民是目的,联村联户的关键就是让联系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只有群众真正脱贫致富了,我们的联村联户行动才不只是一句空口号。
乡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篇五
随着“双联”行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干部走出机关大楼,来到田间地头,一身汗,两腿泥,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我办帮联干部深入农村详细了解民生、民情;在田间地头,帮联干部把一袋袋农资化肥送到农民手中。我办领导干部坚持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到联系村、户调研摸底,进一步了解掌握联系的贫困村、特困户的实际情况和他们需要解决的生产生活困难。省人防办法规宣传处谈处长先后数次深入联系点宁县焦村乡宫刘村与联系村和联系户共同研究帮扶措施和致富途径。8月27日至9月3日谈处长再次带领我办15名干部深入农村逐户了解摸底,共走访了70余户。谭晶是我的帮扶对象,我到他家的时候正好家里没人,听带队的周主任说他家里共5口人,爱人和儿子都到城里打工去了,家里剩下她和她母亲还有女儿,种植了15亩地,还养了几只羊,生活一般,家里没有劳动力所有的农活都要自己干,今年由于季节原因养的羊死很多了,生活很困难。听了这些我感到虽然不能给群众帮上什么大忙,但从村支书、周主任的言谈中却能感受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给他们带去的精神抚慰和生活希望。通过与农户面对面的交谈和心贴心的沟通,使我深深感受到农民的纯朴、勤劳以及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相对我们这些生活条件优越的人来说,对我心灵是一种洗涤和震撼,对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一种教育和鞭策。此时,不禁使我想到联村联户,“联”的是感情,是理想,是信心。只有带着真情、带着思考、带着责任走进农户,开展帮联,才能不辜负群众对我的信任和组织的重托。
乡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篇六
11月3日一大早,我们一行14人在办领导窦永毅副主任的带领下,冒着蒙蒙细雨,奔赴省人防办“双联”行动联系点。透过车窗,初冬的陇原大地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醒目的“双联”行动标语时常显现在公路两边,田间、地头、远处的山坡和正在建设的工地上,随处可见辛勤劳作的陇原儿女。一路上,我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双联”行动开展以来沿途各城市的发展变化和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气象新面貌,当汽车在雨雾中颠簸了8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庆阳市宁县焦村乡宫刘村。简单吃过晚饭后,办领导迅速召集大家开会,认真传达学习省上召开的“双联”行动静宁现场会精神,并对此次开展“双联”行动驻村入户、宣传政策、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解决问题等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划分小组,明确任务,提出要求。
第三天,我们继续走访了另外四户贫困户,得到到结果依然是阻碍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根本原因仍是饮水困难。晚上,办领导组织召开会议,对两天来进村入户、了解到的民情进行归纳汇总,各小组简要的汇报过后,大家都陷入一片沉思,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省委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立足推动转型跨越新实践,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新要求,作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既是改善民生大计的务实举措,也是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当前,虽然我们做了一定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乡亲们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还有较大差距,这个差距不单是协调几个基础设施项目、落实建设资金的问题,而是要紧紧围绕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着眼长远发展,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优势,找出脱贫致富的有效办法,以尽快帮助乡亲们迈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短暂四天的“双联”行动对接入户工作很快结束了,我们相信只要明年能够尽快解决宫刘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再抓紧时机谋划好新的脱贫致富项目,乡亲们实现全面奔小康的梦想就会越来越近。
更多。
乡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篇七
联村联户来得还有些迟,能看到这么多的干部下来帮助我们农民,觉得我们脱贫致富有指望了,让我们能在活着的时候给儿孙后辈过上好日子打下基础,也确实从心底里感到高兴,感谢党的好政策“。谈及对当下全省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感受,小坝沟村的帮扶村民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我所帮扶的联系户为果园乡小坝沟村十组村民王怀义,因其有智障依托于弟弟怀忠家中,至今未婚。怀忠夫妇中忙于生计,家中又有子女正在上学,对于智障的哥哥王怀义平日照顾不周,有因王怀义常年无所事事,吃饭是有一顿没一顿,身着破旧不堪的衣服,本组的社员也用另类的眼神看待王怀义本人,本人看着着实寒心。
看到此种境况,在与怀忠交谈中得知,怀忠家中加哥哥王怀义共有四口人,孩子还小,他对现在的现状也是有心无力,由于种植方式的粗放,种植品种少,结构单一,未形成较好的种植优势,家中就夫妻俩从事农事,又没有技能,收入低,属于无技术,缺乏劳动力致贫,更谈不上对其兄王怀义照顾有加。
依我多年在果园乡这边热土上的工作经验,之前也对该户人家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在入户了解同时带去些衣物给王怀义,叮嘱其弟弟怀忠夫妇认真换洗的`让穿干净。王怀义虽说有智障,但其还算听话,家人交办的事情都能做到,从事简单的劳动还是可以的。本人结合实际,正好与小坝沟村委会附近的面粉厂老板熟悉,凭借自己的交往,今年3月,联系让王怀义到面粉厂从事简单的务工,至少让怀忠有所劳有所得,面粉厂老板了解情况后,专门安排好王怀义的三餐,让定时定点把饭吃上。在这半年天气里,我曾多次到面粉厂去看望王怀义,虽说他有智障,但是从一些细节中,还是看出他对自己现状的满意。记得第二次到面粉厂看望他时,王怀义满脸白面,头发凌乱,顿时看着难受,至那次起,定期不定期看望王怀义时,给他点闲钱,要紧叮嘱头发长长了,记得理发。时间过的很快,这半年时间,看着王怀义的改变,心里总算是踏实了许多,虽说对王怀义及其家人的帮扶工作做的还不够,但是尽我所能有信心把此项工作做做好,做扎实。
为了更好的让王怀义及其家人也能尽快脱贫致富,分析其家中致贫原因,特别给他弟弟王怀义也制定了扶贫计划,在有限的劳动力的情况下,来提高家庭人均纯收入。今年,怀忠计划种植玉米5亩,预计能增产300斤提高收入1950元;制种蔬菜3亩,小麦2亩,打算学些劳务技能和农业生产技术,这些帮助他提高收入3000元。计划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在年初的春耕时节,专门送去了他们所需的化肥,去鼓励他们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按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因本,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工作,我们作为最基层的乡镇干部,就是领悟上级精神指示,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让帮扶联系户尝到实惠,带领脱贫致富。
8年的时光,是漫长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就怕搞形式,就怕抓得紧,政策松了,就没人管了。好不容易省、市、区开展”双联“帮助贫困群众,就怕有开头,没结尾,走了过场,帮着帮着,就没人管了。所以,本人在这半年来的”双联"帮扶行动中体会到,此项行动重在帮扶,但最根本的是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长期坚持下去,扎扎实实访民意,理民事,解民忧。
乡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篇八
随着“双联”行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干部走出机关大楼,来到田间地头,一身汗,两腿泥,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我办帮联干部深入农村详细了解民生、民情;在田间地头,帮联干部把一袋袋农资化肥送到农民手中。我办领导干部坚持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到联系村、户调研摸底,进一步了解掌握联系的贫困村、特困户的实际情况和他们需要解决的生产生活困难。省人防办法规宣传处谈处长先后数次深入联系点宁县焦村乡宫刘村与联系村和联系户共同研究帮扶措施和致富途径。8月27日至9月3日谈处长再次带领我办15名干部深入农村逐户了解摸底,共走访了70余户。谭晶是我的帮扶对象,我到他家的时候正好家里没人,听带队的周主任说他家里共5口人,爱人和儿子都到城里打工去了,家里剩下她和她母亲还有女儿,种植了15亩地,还养了几只羊,生活一般,家里没有劳动力所有的农活都要自己干,今年由于季节原因养的羊死很多了,生活很困难。听了这些我感到虽然不能给群众帮上什么大忙,但从村支书、周主任的言谈中却能感受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给他们带去的精神抚慰和生活希望。通过与农户面对面的交谈和心贴心的沟通,使我深深感受到农民的纯朴、勤劳以及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相对我们这些生活条件优越的人来说,对我心灵是一种洗涤和震撼,对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一种教育和鞭策。此时,不禁使我想到联村联户,“联”的是感情,是理想,是信心。只有带着真情、带着思考、带着责任走进农户,开展帮联,才能不辜负群众对我的信任和组织的重托。
乡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篇九
根据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统一安排,我3次深入自己的联系点—星火乡王家庄村,围绕该村发展的“家底”是什么,制约因素有哪些,脱贫的出路在何方等一系列问题,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建议、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交流等形式,在对王家庄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剥茧抽丝”式的分析思考中,形成了发展规划和帮扶对策。
一、牢牢把握村情分析发展现状。
王家庄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xx年,农民人均收入2994元,低于全县人均收入18.8个百分点。
摸清底子只能找对路子。在调研的过程中,我重点走访了14个因不同原因而致穷的贫困户,召开了不同层面的座谈交流会。在交谈中,农民普遍反映,虽然村上整体比较贫困,但近年来发展变化比较大,他们有着深切感受。综合各方面反馈的情况,我认为王家庄村有四个方面的发展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小康目标奠定了殷实基础。
——农民求富愿望比较强烈,发展思想内力集聚。从座谈情况来看,贫困户虽然因各方面原因处于贫困状态,但是求发展、求富裕、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比较强烈,或抓好果园培植管理、或修建住房民居、或购置现代化农具、或外出务工创收,对家庭收入项目和居住条件改善都有着明确打算。由于塬地大面积种植苹果,粮食种植逐渐向条件艰苦的山地靠拢,耕作中存在诸多不便,农民饱受劳苦,进行梯田整修、改造产田的愿望强烈,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高涨。粮食种植投资大、效益低,农民自己也有了一本“收支账”,对于经济作物种植和农业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实惠,感同身受。绝大多数群众求富思富的思想“内驱力”,必将成为尽早脱贫致富的动力之源。
——苹果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增收渠道有望拓展。王家庄村属于星火乡苹果产业起步最早、发展势头最好、最有望率先产生经济效益的村。据统计,全村塬面耕地已有83.7%纳入苹果栽植范围,苹果产业户人均占有果园面积0.85亩,最多的户达到11亩。xx年,已经有少数果树零星挂果,预计在xx年将开始大面积挂果,届时苹果产业将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渠道。在座谈中,我向23名群众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中92.9%的群众最关注苹果产业发展,认为最急需措办的实事是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在即将挂果的攻坚期,农民在果园管理方面投入精力多、时间长,如白银科户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1亩,今年他放弃了外出打工的念头,专心进行果园管护,有他这种念头的农民在王家庄村不在少数。村上加大了果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投入,xx年,采取贷款和自筹等方式,投资32万元,在292亩果园完成了引水通电和防护栏安装,有效解决了果园浇灌难、管护难的问题。
——生产生活条件逐年改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xx年以来,村上先后实施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农电线网改造项目、自来水入户项目和村级道路硬化项目等,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较之以前有了较大改善。全村目前建成牛棚80座,72户建成了沼气池,接通了沼气。除庄湾社外,其它6个社全部重新布设了高压线路和入户线路,新安装了2台大功率变压器,电力不足的问题有效解决。190个户接入了供水管网,从临近的罗家坡水厂引入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人畜饮水不再困难。xx年,村上多方筹措配套资金,投资85.4万元,水泥硬化村级主干道路3条4公里,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同时,实施了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100%。
——村级班子能够履职尽职,组织保障比较有力。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既是一面鲜明的旗帜,也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在调研过程中,我对该村班子履职情况进行了重点了解。王家庄村现有村干部4人,担任村干部年限最长的已达到30年,最短的也有,普遍具有多年的村级事务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群众组织能力、社会管理能力以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85.7%的群众认为村干部能够胜任目前工作,78.8%的群众希望本届村“两委”班子继续留任,群众普遍认为村班子坚强有力、团结协作,热心村级事务,模范带头作用发挥较好,在村中威信较高。去年果园引水时,村班子成员主动跑部门、搞衔接,申请县上水利部门免费投放水利管道5700米,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
二、抓住发展瓶颈深挖致贫根源。
只有把致贫的原因找准,把根源挖深,才能把思路理清晰,把措施定具体。导致该村贫穷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制约因素诸多,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从群众素质来看,受教育程度低、致富技能欠缺导致农民致富能力不强。在调研中,我发现,该村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均衡、产业技术掌握不到位、致富技能欠缺的问题比较突出。村上统计数据显示,该村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口达到407人,所占比例高达50.2%。文化程度偏低,导致农民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技术过程缓慢,在学习产业技术、掌握致富技能上事倍功半、提升过慢。全村现有的3xx年劳力中,能够熟练掌握建筑、运输、养殖、餐饮等实用技术的仅有35人,占10.9%。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因缺乏一技之长,一些收入高、待遇好的行业进不去,只能选择从事建筑小工、餐饮服务等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长、收入低的重体力工种,严重地制约了农民增收。就果产业而言,全村能熟练掌握果业技术的人屈指可数,多数农民在果园管理和技术关口只能依靠县、乡技术人员,甚至由乡、村干部及果业技术员代劳,日常管理和技术要求跟不上。同时,由于农民自学能力弱,对于农村实用技术教材和农家书屋藏书读不懂、学不会、用不上,虽然求富愿望强烈,但是苦于创业无门,只能盯着几亩地,守成有余,闯劲不足。
二是从产业发展来看,投入高收益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导致增收效益不高。国家税费改革后,不再向农民征收税费,并且每亩补助52元的粮食直补,但近年来,化肥、地膜、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节节攀升,而粮食价格却基本保持平稳不变,种粮只能让农民停步在吃饱饭、满足基本生活的阶段,致富奔小康无从谈起。我与农户粗略算了一账,按照今年的农资价格,种植一亩小麦除投劳外,投入高达240元,以目前的粮食价格,每亩地净收益只有350元左右。在收获季节,因劳力不足,如再雇劳收割、打碾,每亩地的收益将更加有限,这种高投入、低收益的农业模式,使得土地产出在农民收入方面所占比重非常小。果业发展上,群众将大部分劳力投入果园管理中,既没有资金、也没有精力从事其他创收项目,苹果产业前期投入大,见效慢,在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情况下,增收渠道非常有限。定植苹果后,全村“果粮争地”现象较为突出,果农种粮吃饭只能依靠山地,但山地地质不好,耕作难度大,投入成本高,粮食产量低,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负担。
三是从基础设施来看,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条件较差导致村级发展基础不牢。据村干部介绍,全村1354亩山地,其中25°以上的陡坡地面积达到1004亩,15—25°的坡地也将近350亩,这些土地进出道路不畅,现代化农具进不去,产出的粮食回收难,种、收全靠畜驮人背,老百姓只能自我调侃地称之为“扁担庄稼”。郭前沟社1.5公里的主干道路至今仍是土质路面,排水不畅,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群众意见很大。庄湾社45户的用电线路仍为低压线路,电力故障时有发生,电压过低时农户夜间的基本照明都成问题,并且输电线路老化严重,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给农户生产生活用电及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村上主干道路宽度仅为3米,双向车辆交汇基本要“你躲我让”,随着村上的发展,以目前的路面,难以大型汽车通行和果品外销运输的需求。目前仍有395亩果园没有通电引水,也没有安装防护设施,用水用电跟不上,果园管理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四是从经济状况来看,集体经济收入过低、无力措办实事导致改善民生实力不足。村上无村办企业,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部分集体用地退耕还林补助、公用地承包费和转移支付的村级办公经费,全年仅为1.39万元,除去每年的报刊征订和办公运转等费用后,所剩寥寥无几。但每年村上办公费用、农民培训、果园管理等支出都在10万元以上,尤其是果园管理方面,乡村两级采取各承担一半费用的方法,每年都为农户无偿投放化肥、农药、地膜、套种作物籽种等,在集体收入不能保障的情况下,只能采取贷款的措施来解决,这对于本就薄弱的村集体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重重负债之下,村两委班子虽有心干事,但无力办事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比如,近几年,周边许多村都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村上虽也有设想打算,但苦于没有资金,只能望而兴叹。全村虽然有95%的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由于医疗报销需要接通互联网,4.8万元的接口费用农民无力承担,村上也无力承担,群众看病、买药费用无法就近报销,只能年底到乡卫生院“算总账”。
五是从家庭支出来看,婚嫁看病建房支出大,负债过多导致农民收支失衡。该村近年来因结婚、患病、子女教育、修建房屋导致贫困或返贫的现象比较普遍。据统计,全村现有在校大学生和高中生65人,供读一个大学生每年支出在1.5万元以上,供读一个高中生每年支出在1万元左右,过高的教育支出使许多家庭陷入了困境。由于该村所处地理条件较之塬区乡镇较为落后,加之受社会风气影响,近年来结婚所需彩礼节节攀升,去年已经高达9万元,123户因儿子结婚而债台高筑。还有部分家庭因患重大疾病不得不四处举债,以我联系的王润堂家为例,王润堂因患腿部恶性肿瘤,先后3次在西安等医院住院进行手术治疗,前后花费15万多元,除新农合报销4万多元外,至今还有11万多的外债,这对一个本就收入微薄的农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同时,由于受近年“5.12”地震、“7.23”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农户举债建房的现象也比较多,这些都是导致贫穷的重要因素。
六是从劳作投入来看,青壮年劳力外流,老龄化比较严重导致发展劳力供给不足。目前该村16岁以下的人口有173人,占全村人口的21.2%,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有1xx年龄人口,40%选择外出务工,实际留在村内的劳力少之有数,绝大多数家庭中只剩老人、妇女和儿童,这部分人体力不足、劳动效率不高,但却承担着家务、种养和果园务作等多项繁重的劳动任务。同时受年龄、教育程度等各方面条件所限,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劳作技术掌握不够。随着村内苹果产业快速发展,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强度越来越大,目前劳力现状显然远不能满足果园管理需求。在调查中,我了解到,有一户3口之家,儿子长年在外打工,两位老人年龄都在50岁以上,家中定植了9亩果园,种植xx年即将进入挂果期的果园,要特别注意精心务作、特别注意病虫害防治、特别注意肥料投入。同时,要抓好果树行间套种,结合市场需求科学选择套种作物,提高果园配套收益。提前着手对果品市场进行考察,加大果品宣传推介力度,尽早达成销售意向,为果品销售做足准备。
乡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篇十
精品学习网调查报告频道为您提供调查报告范文参考,以及调查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调查报告写作中的难题。
根据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统一安排,我3次深入自己的联系点—星火乡王家庄村,围绕该村发展的“家底”是什么,制约因素有哪些,脱贫的出路在何方等一系列问题,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建议、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交流等形式,在对王家庄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剥茧抽丝”式的分析思考中,形成了发展规划和帮扶对策。
一、牢牢把握村情分析发展现状。
王家庄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200户811口人,耕地面积2175.1亩,塬面面积821亩,仅占37.7%,山地1354.1亩,占62.3%,人均2.68亩,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定植果园687亩,退耕还林面积2216亩,三荒造林面积2100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小而杂,主导产业以苹果业为主,养牛业没有形成规模,农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农业和外出务工,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以农为主、以粮为纲的贫穷村。从事二、三产业人数较少,全村从事建筑业的30户,从事运输业5户。xx年,农民人均收入2994元,低于全县人均收入18.8个百分点。
摸清底子只能找对路子。在调研的过程中,我重点走访了14个因不同原因而致穷的贫困户,召开了不同层面的座谈交流会。在交谈中,农民普遍反映,虽然村上整体比较贫困,但近年来发展变化比较大,他们有着深切感受。综合各方面反馈的情况,我认为王家庄村有四个方面的发展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小康目标奠定了殷实基础。
——农民求富愿望比较强烈,发展思想内力集聚。从座谈情况来看,贫困户虽然因各方面原因处于贫困状态,但是求发展、求富裕、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比较强烈,或抓好果园培植管理、或修建住房民居、或购置现代化农具、或外出务工创收,对家庭收入项目和居住条件改善都有着明确打算。由于塬地大面积种植苹果,粮食种植逐渐向条件艰苦的山地靠拢,耕作中存在诸多不便,农民饱受劳苦,进行梯田整修、改造产田的愿望强烈,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高涨。粮食种植投资大、效益低,农民自己也有了一本“收支账”,对于经济作物种植和农业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实惠,感同身受。绝大多数群众求富思富的思想“内驱力”,必将成为尽早脱贫致富的动力之源。
——苹果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增收渠道有望拓展。王家庄村属于星火乡苹果产业起步最早、发展势头最好、最有望率先产生经济效益的村。据统计,全村塬面耕地已有83.7%纳入苹果栽植范围,苹果产业户人均占有果园面积0.85亩,最多的户达到11亩。xx年,已经有少数果树零星挂果,预计在-将开始大面积挂果,届时苹果产业将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渠道。在座谈中,我向23名群众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中92.9%的群众最关注苹果产业发展,认为最急需措办的实事是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在即将挂果的攻坚期,农民在果园管理方面投入精力多、时间长,如白银科户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1亩,今年他放弃了外出打工的念头,专心进行果园管护,有他这种念头的农民在王家庄村不在少数。村上加大了果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投入,xx年,采取贷款和自筹等方式,投资32万元,在292亩果园完成了引水通电和防护栏安装,有效解决了果园浇灌难、管护难的问题。
——生产生活条件逐年改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xx年以来,村上先后实施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农电线网改造项目、自来水入户项目和村级道路硬化项目等,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较之以前有了较大改善。全村目前建成牛棚80座,72户建成了沼气池,接通了沼气。除庄湾社外,其它6个社全部重新布设了高压线路和入户线路,新安装了2台大功率变压器,电力不足的问题有效解决。190个户接入了供水管网,从临近的罗家坡水厂引入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人畜饮水不再困难。xx年,村上多方筹措配套资金,投资85.4万元,水泥硬化村级主干道路3条4公里,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同时,实施了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100%。
——村级班子能够履职尽职,组织保障比较有力。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既是一面鲜明的旗帜,也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在调研过程中,我对该村班子履职情况进行了重点了解。王家庄村现有村干部4人,担任村干部年限最长的已达到30年,最短的也有,普遍具有多年的村级事务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群众组织能力、社会管理能力以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85.7%的群众认为村干部能够胜任目前工作,78.8%的群众希望本届村“两委”班子继续留任,群众普遍认为村班子坚强有力、团结协作,热心村级事务,模范带头作用发挥较好,在村中威信较高。去年果园引水时,村班子成员主动跑部门、搞衔接,申请县上水利部门免费投放水利管道5700米,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
二、抓住发展瓶颈深挖致贫根源。
只有把致贫的原因找准,把根源挖深,才能把思路理清晰,把措施定具体。导致该村贫穷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制约因素诸多,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从群众素质来看,受教育程度低、致富技能欠缺导致农民致富能力不强。在调研中,我发现,该村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均衡、产业技术掌握不到位、致富技能欠缺的问题比较突出。村上统计数据显示,该村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口达到407人,所占比例高达50.2%。文化程度偏低,导致农民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技术过程缓慢,在学习产业技术、掌握致富技能上事倍功半、提升过慢。全村现有的320名青壮年劳力中,能够熟练掌握建筑、运输、养殖、餐饮等实用技术的仅有35人,占10.9%。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因缺乏一技之长,一些收入高、待遇好的行业进不去,只能选择从事建筑小工、餐饮服务等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长、收入低的重体力工种,严重地制约了农民增收。就果产业而言,全村能熟练掌握果业技术的人屈指可数,多数农民在果园管理和技术关口只能依靠县、乡技术人员,甚至由乡、村干部及果业技术员代劳,日常管理和技术要求跟不上。同时,由于农民自学能力弱,对于农村实用技术教材和农家书屋藏书读不懂、学不会、用不上,虽然求富愿望强烈,但是苦于创业无门,只能盯着几亩地,守成有余,闯劲不足。
二是从产业发展来看,投入高收益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导致增收效益不高。国家税费改革后,不再向农民征收税费,并且每亩补助52元的粮食直补,但近年来,化肥、地膜、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节节攀升,而粮食价格却基本保持平稳不变,种粮只能让农民停步在吃饱饭、满足基本生活的阶段,致富奔小康无从谈起。我与农户粗略算了一账,按照今年的农资价格,种植一亩小麦除投劳外,投入高达240元,以目前的粮食价格,每亩地净收益只有350元左右。在收获季节,因劳力不足,如再雇劳收割、打碾,每亩地的收益将更加有限,这种高投入、低收益的农业模式,使得土地产出在农民收入方面所占比重非常小。果业发展上,群众将大部分劳力投入果园管理中,既没有资金、也没有精力从事其他创收项目,苹果产业前期投入大,见效慢,在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情况下,增收渠道非常有限。定植苹果后,全村“果粮争地”现象较为突出,果农种粮吃饭只能依靠山地,但山地地质不好,耕作难度大,投入成本高,粮食产量低,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负担。
三是从基础设施来看,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条件较差导致村级发展基础不牢。据村干部介绍,全村1354亩山地,其中25°以上的陡坡地面积达到1004亩,15—25°的坡地也将近350亩,这些土地进出道路不畅,现代化农具进不去,产出的粮食回收难,种、收全靠畜驮人背,老百姓只能自我调侃地称之为“扁担庄稼”。郭前沟社1.5公里的主干道路至今仍是土质路面,排水不畅,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群众意见很大。庄湾社45户的用电线路仍为低压线路,电力故障时有发生,电压过低时农户夜间的基本照明都成问题,并且输电线路老化严重,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给农户生产生活用电及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村上主干道路宽度仅为3米,双向车辆交汇基本要“你躲我让”,随着村上的发展,以目前的路面,难以大型汽车通行和果品外销运输的需求。目前仍有395亩果园没有通电引水,也没有安装防护设施,用水用电跟不上,果园管理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四是从经济状况来看,集体经济收入过低、无力措办实事导致改善民生实力不足。村上无村办企业,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部分集体用地退耕还林补助、公用地承包费和转移支付的村级办公经费,全年仅为1.39万元,除去每年的报刊征订和办公运转等费用后,所剩寥寥无几。但每年村上办公费用、农民培训、果园管理等支出都在10万元以上,尤其是果园管理方面,乡村两级采取各承担一半费用的方法,每年都为农户无偿投放化肥、农药、地膜、套种作物籽种等,在集体收入不能保障的情况下,只能采取贷款的措施来解决,这对于本就薄弱的村集体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重重负债之下,村两委班子虽有心干事,但无力办事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比如,近几年,周边许多村都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村上虽也有设想打算,但苦于没有资金,只能望而兴叹。全村虽然有95%的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由于医疗报销需要接通互联网,4.8万元的接口费用农民无力承担,村上也无力承担,群众看病、买药费用无法就近报销,只能年底到乡卫生院“算总账”。
五是从家庭支出来看,婚嫁看病建房支出大,负债过多导致农民收支失衡。该村近年来因结婚、患病、子女教育、修建房屋导致贫困或返贫的现象比较普遍。据统计,全村现有在校大学生和高中生65人,供读一个大学生每年支出在1.5万元以上,供读一个高中生每年支出在1万元左右,过高的教育支出使许多家庭陷入了困境。由于该村所处地理条件较之塬区乡镇较为落后,加之受社会风气影响,近年来结婚所需彩礼节节攀升,去年已经高达9万元,123户因儿子结婚而债台高筑。还有部分家庭因患重大疾病不得不四处举债,以我联系的王润堂家为例,王润堂因患腿部恶性肿瘤,先后3次在西安等医院住院进行手术治疗,前后花费15万多元,除新农合报销4万多元外,至今还有11万多的外债,这对一个本就收入微薄的农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同时,由于受近年“5.12”地震、“7.23”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农户举债建房的现象也比较多,这些都是导致贫穷的重要因素。
六是从劳作投入来看,青壮年劳力外流,老龄化比较严重导致发展劳力供给不足。目前该村16岁以下的人口有173人,占全村人口的21.2%,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有12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数的14.8%,下剩的劳动年龄人口,40%选择外出务工,实际留在村内的劳力少之有数,绝大多数家庭中只剩老人、妇女和儿童,这部分人体力不足、劳动效率不高,但却承担着家务、种养和果园务作等多项繁重的劳动任务。同时受年龄、教育程度等各方面条件所限,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劳作技术掌握不够。随着村内苹果产业快速发展,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强度越来越大,目前劳力现状显然远不能满足果园管理需求。在调查中,我了解到,有一户3口之家,儿子长年在外打工,两位老人年龄都在50岁以上,家中定植了9亩果园,种植20亩山地,还养了3头牛,这么重的劳动量,让我在对他们身体能否承受充满担忧的同时,也对耕作和果园管护质量产生质疑。
乡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篇十一
天祝县抓喜秀龙乡南泥沟村是甘肃省草原总站和天祝县草原站的双联点。今年以来,省县两站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双联行动为载体,动员和组织村社群众,调整畜种结构,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推广设施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全力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力求把双联行动引向深入。
8月24日至26日,甘肃省草原总站和天祝县草原站组织南泥沟村部分合作社和养殖小区负责人、养殖能手和致富带头人一行14人赴安定区和会宁县考察学习,省草原总站党委书记赵庆平带队。考察小组主要参观了安定区的隆兴养殖厂、伊兰纯养殖厂,会宁的福康养殖有限公司、万林源畜牧良种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张城堡村鑫发养殖小区。考察期间,与安定区和会宁县的专业技术干部及养殖户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牧区和农区相互比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26日下午,考察组参观了天祝县周家窑养殖小区和野雉沟养殖小区,学习了半农半牧区发展牛羊养殖的先进经验。
考察结束后,参加学习的群众纷纷表示,农区发展设施养殖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比如秸秆青贮技术、短期育肥技术、人工授精技术、循环利用技术等,感谢省草原总站和天祝县草原站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学习机会。南泥沟村双联行动技术组组长程文定研究员对考察活动进行了技术总结。赵庆平书记希望考察学习的群众能够借鉴外地先进的技术和做法,改变落后的饲养方式,提高养殖效益,并带动身边群众脱贫致富。
乡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篇十二
遵照全省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市残联组织的统一联户活动,我于4月和8月两次前往自己的帮扶联系户――环县秦团庄乡大天子村大天子组黄生辉家,在那里既看到了山区农民生活的艰辛,也感受到了淳朴的民风民情,更体会到了只有与我们的衣食父母连成一片,用心沟通,用一点热量就可以温暖整个家庭的人间真情。
黄生辉家居住在山大沟深的偏僻农村,环境艰苦,条件落后,距离秦团庄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站在院子里举目四望,到处都是茫茫大山,尽管家里耕种着60多亩田地,但由于环县以北常年干旱少雨,又临近宁夏的沙漠地带,土地碱化严重,植物不易生长,也就广种薄收,连年经济匮乏,形成了恶性循环。更为不利的是,五年前,黄生辉在一次劳动中,摔坏了右臂,造成了残疾,身体也逐渐消瘦,劳动能力大打折扣,家中所有农活基本都靠妻子王炳霞劳作。黄生辉有四个女儿,大女儿在陇东学院上学,三女儿和四女儿在秦团庄上初中,由于姊妹众多,学费生活费开支很大,家里捉襟见肘,二女儿于今年考上高中后辍学外出陕北打工,成为支持众姐妹继续读书的第一个牺牲者。黄生辉的家境异常贫困,现在居住的3间土窑洞,系1982年所建,已经破烂不堪,黄生辉目前最大的愿望是,他想翻修一下3间窑洞,用砖头箍一下破烂的庄崖面,但山高路远,成本预算下来就需要近30000元,这个想法也就一直没能实现。
黄生辉还有最大的心愿,那就是,希望女儿们都能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走出大山,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谈到二女儿的辍学打工,他便心里难过极了。“那也是没有办法,孩子们多,学费花费大,总借钱贷钱不现实。”黄生辉说,“我现在干农活不得力,家里孩子他妈就很费劲。”“老二(指他的二女儿)辍学时就哭……”黄生辉一说到“老二”的辍学问题,就很不是滋味了。
黄生辉全家的所有收入包括地里收获的庄稼折成人民币计算约有6500元人均才1000多元而四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就需要16000多元。面对这样的窘况黄生辉显得很无奈他总是用完好的.左手托着带伤的右手臂话语很少却似乎想要表达只是不好意思开口。
8月的那次傍晚,在大天子村部,当手里抓着我们送给他的3000元大女儿学费补助后,黄生辉退到一旁才跟我说:“这可帮了大忙了!”
20,黄生辉家全部的经济收入,也基本还是保持着上年度的状况,大概,二女儿打工还能换回来一点微薄的收入,可以补贴家用。
写下这篇日记,在此,我更衷心的祝愿还在上学的黄家三个女儿,但愿她们能够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争取早日从山沟里飞出三只“金凤凰”!
祝愿!祝愿!
乡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篇十三
我国目前的人口13亿多,约有9亿农村人口,农村的经济发展影响着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长时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农民的增收致富,教育发展不理想,资金不到位,农村失学率一直高于城市,城乡结构不合理,城乡居民财富差距扩大,两极分化严重,不能让我们的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农村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农产品商品率十分低下,产供销体系没有建立,资源配置无法优化;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水平极其低下,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为贯彻落实《中共玉门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方案》(玉发10号)以及执行《玉门市疾控中心“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玉疾控【2012】15号)文件精神,落实联村联户干部任务,是达到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脱贫致富的目的。
一、基本情况。
(一)东湾村基本情况玉门市昌马乡东湾村位于昌马乡东南处,全村人口789人,共计221户,耕地4850亩,党员48人,4个党小组,成员7人,交叉任职,全村困难群众34户99人。
(二)帮扶对象基本情况潘述山,家庭人口1人,无劳动力,耕地面积0亩,因无劳动力而致贫,家住东湾村二组,年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常言道:“工作要上去,干部要下去”。执政为民,说到底就是要切切实实为基层群众解决问题、谋取福利。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进村入户,走到群众当中去,接接地气,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以脱贫致富。甘肃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正是加快全省脱贫致富步伐的实际举措。此举,一定会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我们必须看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把握节奏,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分期分批进行,保持工作连续性,一步一个脚印,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帮群众脱贫致富,否则就成了“应景之作”。为确保“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深入扎实开展,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思想上重视,集中精力安排部署,可以通过集中辅导和讨论交流的方式,认真学习理解惠民政策,对难以把握和有疑问的地方,集中联系咨询相关业务单位,努力做到把政策吃准吃透,做到准确理解,灵活应用。有些干部“进村入户”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人到位了,心思和精力没有到位。虽说该看的地方看了,该去的地方去了,就是发现不了问题,对基层的情况若明若暗,心中无数;有的下去指手画脚乱指挥,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给基层添了乱,引起群众不满。
二、实施了走访纪实制度,联户干部将走访时间、走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反映的问题、意见建议等,认真详细地记录下来,作为下一步开展好联户走访工作的“参考书”。
三、真心实意做好事。按照胡总书记‘七一’讲话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着力点,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群众中的各种思想问题,往往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不解决实际问题,思想问题也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公仆意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服务群众,千方百计谋民利、造民福,真心实意排民忧、解民难,尽最大努力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才能真正感召群众、凝聚群众。村民反应比较多的现阶段问题都牵扯到农产品的生产、运输等。如:道路路况较差,老百姓出行、生产、生活方面的存在困难。与此同时积极联系农业技术专家,进行农业技术专题授课。
四、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首先必须从心底里视群众为亲人,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当前,群众主要的意见,集中反映在“门难进、人难见、事难办”。要充分发挥这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优势、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解决矛盾,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群沟通主渠道的`定位职能和运作方式。真正把群众看成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怀着赤诚之心、赤子之心,主动和群众接触、主动与群众交流、主动向群众问需,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认真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
五、紧紧依靠群众。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人民群众的意见和经验,是党制定政策的基础”。领导者的思想是否符合实际、作出的决策是否正确,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最真切、最具体。要坚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甘当学生,问需于民,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觅得良策,真正使群众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依靠群众的力量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善于向群众学习,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尊重群众、相信群众、帮扶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六、积极引导群众。坚持既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又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方法,因势利导,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做好群众工作。
乡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篇十四
多行惠民之举,务求利民之效,努力为帮扶贫困户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使其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构建和谐富裕新农村发挥积极作用。
家庭人口:7人;
现有耕地35亩;
主要作物年产量:青稞3000斤、油菜籽500斤;
年经济毛收入5000元。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牛羊少,经济收入门路单一。
1、政策帮扶。为其在劳务输转、科技培训、养殖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必要帮助。
2、思想帮扶。通过技能培训、政策宣导、法制教育等形式,纠正其等、靠、要错误思想,克服懒堕不思变做法,重树勤劳致富奔小康信念,帮助其熟练掌握一种以上脱贫致富技能,准确找出一条合适致富方法。
3、信息帮扶。在春耕生产、夏收及秋播时节等关键节点对其进行不少于3次的走访帮扶,通过参加劳动和信息服务,帮助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1、通过不定期走访探视等形式,强化对其家庭成员的.政策灌输及法制宣传力度,使其及时了解掌握党和政府的富民惠民政策。
2、加强与劳务办、科技局沟通联系,适时为其提供劳务信息及科技咨询服务。
3、协调相关部门,为其生产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4、根据其发展意愿,为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致富意见和建议。
5、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积极参与其生产劳动,帮助其解决农忙时节劳力不足的问题。
到20xx年,其家庭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居住环境及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乡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篇十五
根据省委《关于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意见》(甘发[2012]4号)和酒泉市委《关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意见》(酒发[2012]38号)精神,从开始,全面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确保此项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取得切实成效,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省委决定在全省广泛深入地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这是坚持科学发展、履行执政为民、实现富民兴陇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强化“三农”工作、推进扶贫开发、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机关干部作风、锻炼培养干部的一项重大探索;是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一项重大实践。就玉门而言,我市老乡镇与移民乡、村与村、农户与农户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差别大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广大基层群众要求加快发展、增收致富的愿望非常迫切,部分党员干部不深入基层、不了解民情、不会做群众工作的现象不容忽视。特别是玉门已建成4个移民乡,累计安置定西、临夏、武都等全省中南部贫困地区移民7933户35762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疏勒河项目3个移民乡人均纯收入仅为1430元,移民人口多、贫困面大、脱贫致富任务艰巨,玉门成为承担国家“两西”农业建设和疏勒河项目移民任务比较重的县市,也是全省和酒泉市扶贫开发的重点,没有移民的小康,就没有玉门的全面小康。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切实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对于强化干部宗旨意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对于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对于坚定群众脱贫致富信心、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市各乡镇、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积极主动地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贫困群众中去,在推动农村发展中锤炼过硬作风,在化解矛盾纠纷中提高执政能力,在扶贫帮困中增进干群感情,真心诚意地访民情、听民意、解难题、办实事、增感情、促和谐,真正把这项惠及广大农村和基层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抓实抓好,为推动玉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六个一”特色产业发展和移民增收“三个一”目标,以加快脱贫致富、服务基层群众、促进和谐稳定、加强基层组织为主线,以宣传强农惠农政策、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高致富能力为重点,重心下移,一抓到底,使农村发展快起来、贫困群众富起来、干群关系融起来、基层组织强起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全面覆盖。突出移民乡、贫困村和特困户这个重点,坚持部门单位、干部职工全面参与,确保县级领导联系到乡村户、部门单位联系到村、干部职工联系到户,实现联村联户工作的全覆盖。
2、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将此项工作同做好“三农”工作、推进扶贫开发相结合,同加强信访下访、维护农村稳定相结合,同转变机关作风、密切党群关系相结合,努力促进我市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
3、长期坚持、上下联动。立足“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建立长效推进机制,持之以恒开展下去。将争取省市支持与落实自身任务并重、单位联村帮扶与干部联户帮扶并重,确保联村联户效应最优化、为民富民效果最大化。
4、因地制宜、务求实效。深化对市情、乡情、村情和民情的认识,认真分析研究联系对象的共性和个性需求,科学制定“联村联户”举措和“为民富民”目标,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联村联户又联心、为民富民真惠民。
5、基层认可、群众满意。把为基层办实事、为群众解难题的要求贯穿始终,坚持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发展上水平、社会更和谐有机结合,努力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
(三)主要任务。
1、宣传政策。紧密结合农村和贫困群众的需要,采取集中宣讲、专家辅导、现场指导、观摩学习、赠送书刊等形式,在农户中开展“五宣传五带头”活动,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强农惠农政策,组织农户带头学习政策、用好政策;宣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农户带头弘扬文明新风和自觉抵制黄赌毒、封建迷信及邪教组织活动;宣传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农村重点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农户带头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信访条例,教育农户带头遵纪守法、维护稳定;宣传实用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户带头发展三产、创业兴业。每个单位每年组织宣讲队深入联系村和农户中开展政策法规宣传不少于2次,每名干部每年深入联系户中开展政策宣传不少于2次。通过广泛宣传方针政策、先进文化、法律法规、科技知识、市场信息,不断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指导督促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2、反映民意。建立联村单位定期调研和联户干部“蹲点周”制度,深入开展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大走访”活动,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要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与村“两委”班子、“两代表一委员”沟通交流,经常性深入农户家中、走进田间地头,了解群众思想状况、生产生活情况及对市委、市政府的意见建议,听取群众诉求,记写民情日记,掌握发展现状,找准发展难点,提出破解对策,为联系乡村、扶贫部门和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联村单位原则上每年进村不少于4次,累计时间不少于1个月;干部每年入户不少于2次,累计时间不少于1周;每名干部每年记写一本民情日记,重点围绕畅通村情民意、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农村发展等方面提出1条以上的合理化建议,撰写1-2篇具有一定参阅价值的调研报告。
3、促进发展。将提高群众生产水平、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培育增收支柱产业作为工作的重点,在联村单位中持续开展以“指导制定一套发展规划、扶持培育一项增收产业、每年联系输转一批劳务、帮助引进一个公益性项目、帮建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支持破解一个民生难题”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活动,充分发挥部门单位优势,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和物资,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有计划、分批次帮助基层解决一批困难和问题,在发展农村经济、加强社会管理、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基础条件等方面为基层提供大力支持和帮助。乡村基层组织要主动加强与联系帮扶部门的沟通、对接,及时充分地反映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动邀请联系单位现场办公,争取更多更大的支持。联户干部要做到“四个一”,即:为联系户制定一份增收计划、提供一条致富信息、传授一项实用技术、解决一个生产难题,帮助联系户不断提高依靠科技致富、借助政策致富、自力更生致富的本领,因地制宜地发展家庭增收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联村单位、联户干部每年要为联系村、联系户办好2件以上的实事。
4、疏导情绪。主动与帮联群众开展经常性的谈心交流,与农户交流思想和看法,了解基层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急,详细解答群众的疑惑,协助当地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尤其要注意发现和解决如邻里纠纷、长期上访、就学就业、看病就医、法律案件等难题,对存在的信访积案,联村单位要与有关乡镇和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协调各方力量集中解决。对群众反映强烈、意见较为集中的问题,要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上报,积极协助有关方面妥善解决,做出积极回应,切实帮助基层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探索创新畅通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新途径、新办法、新机制。联村单位确保联系村中的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率达到100%,联户干部每年帮助村上和农户解决影响生产生活的难题或矛盾不少于1件,确保联系村无群体上访、无非法案件、无重大事故。
5、强基固本。立足全市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指导贫困村党组织认真查摆贫困或后进的根源,制定改进提高计划,明确改进提高的目标、责任和推进措施,认真组织抓好落实,全面推动“五好”党组织建设。围绕加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联村单位每年要向联系村提供不少于2000元的阵地建设资金,支持不少于3000元的党建工作经费。同时,采取捐款捐物、引进项目等方式,帮助联系村逐步配齐阵地设施、提高设施标准,开展经常性活动,确保联系村建成标准化党组织活动阵地。围绕深化“先锋富民”行动,年内,各联村单位要指导联系村培育1个党建示范点,创建一个党员创业示范园,培育5户先锋富民示范户,带动农民群众共同致富。
6、推广典型。坚持抓点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着力培育各方面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活动取得实效。结合各村实际,通过联村单位合力帮扶、城乡联动扶持、提供组团服务等措施,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重点培育和树立一批以温室蔬菜、中药材、特色林果、设施养殖等高效产业为主的产业富民村、示范合作社。结合贫困户实际,采取重点扶持、跟踪服务、观摩学习、外出培训等多种方式,有计划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农村经济人、科技明白人、“土专家”、“田秀才”,深入挖掘和总结他们的发展经验、创业经验,广泛开展传经送宝、结对帮带等活动,带领贫困农户创业致富。联村单位、联户干部要及时发现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土地流转、发展合作经济、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管理、联系基层群众等方面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系统总结,认真提炼,努力形成和积极推荐一批富有成效、特色鲜明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每年每个单位必须组织1-2名致富带头人进行专业培训和考察学习,在联系村贫困户中培育2个以上的创业致富能人,总结上报2个典型事迹。
(一)参与范围。各乡镇、市直各部门和事业单位、驻玉各单位联系贫困村,上述单位中除教师、医务人员和企业职工之外的所有干部联系特困户或贫困户,其他经济和社会组织及个人自愿参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在统一组织协调下进行。其中,非公经济组织由市工商局、新社会组织由市民政局协调组织。市直部门、驻玉单位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的',驻乡(镇)单位“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由所在乡镇统一安排。
(二)联系对象。以4个移民乡、19个移民村和插花移民为重点,将其他8个乡镇、40个村、贫困户和特困户全部纳入联系范围,确保联村联户全覆盖。
(三)联系方法。1、县级领导联乡联村联户。县级领导联系乡镇,每人联系1个村,每人联系2户特困户或贫困户。2、部门单位联村。纳入参与范围的部门、单位联系村。3、干部联户。在所属单位联系的村中,每名干部联系1户特困户或贫困户。此外,各乡镇也要按照“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具体要求,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村,并在所联系村中联系2户特困户或贫困户,每个乡属站所和驻乡单位联系1个村,干部在联系村中每人联系1户特困户或贫困户。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按照一次确定联系对象、分期分批进村入户的办法进行,保持全年联系不间断。联系特困户或贫困户的干部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职时,由联系单位确定新的接替人选,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一)宣传动员阶段(2月底前)。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召开动员大会,学习传达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成立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落实工作人员和办公地点及设施;拟定“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报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审定;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制定计划阶段(3月5日前)。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与有关乡镇、联系村和联系户沟通对接,在充分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年度目标任务、帮办的实事、解决的难题、推进的措施和工作责任,认真制定“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年度工作计划,经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后,以正式文件印发实施。各部门、各单位联系村、干部联系户要形成统一的联系名册,联系名册与年度工作计划要在3月5日前报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全面实施阶段(3月上旬开始)。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健全台账资料(包括会议活动记录、文件通知、简报信息、宣传资料、各类表格等),分期分批安排干部到所联系乡村、农户中开展活动,先期不能开展活动的干部要采取电话、书信、委托等方式加强与农户的联系,确保活动任务落实。3月上旬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在联系村开展一次集中活动,干部个人必须与帮扶对象联系一次。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督查组要组织经常性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指导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既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全市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完善制度贯彻始终,把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贯穿始终,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成立全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并在市委组织部下设办公室,抽调专门工作人员,落实办公地点及设施,具体负责这项行动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和统筹推进等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集中力量开展好此项工作。要定期听取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推进情况,查找分析存在的不足和差距,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的措施办法,切实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实。
(二)健全推进机制。建立部门单位“联系承诺公示”和干部“帮扶联系卡”制度,部门单位要与联系村签订“帮扶协议书”,确定帮扶承诺,定期与联系对象保持沟通。各乡镇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推进会,对接帮扶项目,落实帮扶措施,解决实际问题。要建立联村联户工作台账,制作“联系帮扶进度公示栏”,定期公示联村联户工作进展情况。各乡镇和被联系村深入分析当前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主动与联系单位进行对接沟通,确保有针对性地开展联系帮扶工作。
(三)跟踪督查考核。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督查组要采取定期检查、入户抽查等形式,对各单位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要建立月督查、季通报、年总结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措施、督促落实。对督查中发现的责任落实不到位、联系帮扶不积极、基层群众意见较大的单位或干部要及时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要适时召开工作汇报会和经验交流会,组织各部门、各乡镇总结交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好的经验做法、工作成效。市委组织部要将活动开展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考核奖惩办法,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单位和干部适时进行表彰,对成绩特别突出的干部优先选拔使用。
(四)严明纪律要求。干部下基层原则上住在村里,村里确有困难的由乡镇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派出单位要落实食宿、交通等补助政策,为干部下基层创造便利条件。干部下基层要严格遵守省委提出的“三个防止”、“八个不准”纪律要求,即:防止增加基层负担,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弄虚作假,不准向基层群众提任何不合理要求,不准接受基层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馈赠的钱物和土特产,不准参与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包办代替基层组织的正常工作,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有违当地风俗习惯的事情,不准干扰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不准搞层层陪同和迎送。市纪委要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对违反工作纪律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
(五)深入宣传报道。市委宣传部要分阶段拟定宣传报道重点,要在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甘肃玉门网”、“玉门党建网”等各类媒体平台上开辟“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宣传专题,跟踪报道、及时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努力形成社会高度关注、干部倾力投入、群众普遍参与的宣传声势。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编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简报》,定期向省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开展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特别要在《甘肃日报》、《酒泉日报》和省市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上,积极宣传我市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迹,提高对外宣传的层次和水平,扩大对外影响力和工作显示度。各部门、各单位要在醒目位置开辟宣传阵地,采取设橱窗、办专栏、建园地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乡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篇十六
为深化“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鼓励南泥沟村的有志青年立志成才,通过知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省草原总站和天祝县草原站联合成立了南泥沟村爱心助学基金。基金对南泥沟村当年考上全日制二本以上的学生每人资助5000元,对当年考上三本、大专和高职的学生每人资助4000元,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xxxx年南泥沟村有四名同学考上了大学,瓦三排脑吾同学考上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双语数学本科,苏晓梅同学考上了湖南理工大学音乐系本科,贾拉花同学考上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双语物理本科,王海龙同学考上了兰州环境资源学院的高职。
xxxx年8月26日,省草原总站党委书记赵庆平、天祝县草原站站长曹永林带领相关人员入户为4个学生发放了助学基金。赵庆平书记对4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和家长表示了祝贺,并希望受资助同学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在困苦中磨练意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受资助同学表示,绝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一定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养育自己的父母和家乡人民。
乡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方案篇十七
根据省委《关于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意见》(甘发[]4号)和酒泉市委《关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意见》(酒发[2012]38号)精神,从开始,全面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确保此项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取得切实成效,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省委决定在全省广泛深入地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这是坚持科学发展、履行执政为民、实现富民兴陇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强化“三农”工作、推进扶贫开发、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机关干部作风、锻炼培养干部的一项重大探索;是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一项重大实践。就玉门而言,我市老乡镇与移民乡、村与村、农户与农户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差别大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广大基层群众要求加快发展、增收致富的愿望非常迫切,部分党员干部不深入基层、不了解民情、不会做群众工作的现象不容忽视。特别是玉门已建成4个移民乡,累计安置定西、临夏、武都等全省中南部贫困地区移民7933户35762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疏勒河项目3个移民乡人均纯收入仅为1430元,移民人口多、贫困面大、脱贫致富任务艰巨,玉门成为承担国家“两西”农业建设和疏勒河项目移民任务比较重的县市,也是全省和酒泉市扶贫开发的重点,没有移民的小康,就没有玉门的全面小康。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切实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对于强化干部宗旨意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对于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对于坚定群众脱贫致富信心、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市各乡镇、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积极主动地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贫困群众中去,在推动农村发展中锤炼过硬作风,在化解矛盾纠纷中提高执政能力,在扶贫帮困中增进干群感情,真心诚意地访民情、听民意、解难题、办实事、增感情、促和谐,真正把这项惠及广大农村和基层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抓实抓好,为推动玉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六个一”特色产业发展和移民增收“三个一”目标,以加快脱贫致富、服务基层群众、促进和谐稳定、加强基层组织为主线,以宣传强农惠农政策、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高致富能力为重点,重心下移,一抓到底,使农村发展快起来、贫困群众富起来、干群关系融起来、基层组织强起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全面覆盖。突出移民乡、贫困村和特困户这个重点,坚持部门单位、干部职工全面参与,确保县级领导联系到乡村户、部门单位联系到村、干部职工联系到户,实现联村联户工作的全覆盖。
2、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将此项工作同做好“三农”工作、推进扶贫开发相结合,同加强信访下访、维护农村稳定相结合,同转变机关作风、密切党群关系相结合,努力促进我市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
3、长期坚持、上下联动。立足“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建立长效推进机制,持之以恒开展下去。将争取省市支持与落实自身任务并重、单位联村帮扶与干部联户帮扶并重,确保联村联户效应最优化、为民富民效果最大化。
4、因地制宜、务求实效。深化对市情、乡情、村情和民情的认识,认真分析研究联系对象的共性和个性需求,科学制定“联村联户”举措和“为民富民”目标,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联村联户又联心、为民富民真惠民。
5、基层认可、群众满意。把为基层办实事、为群众解难题的要求贯穿始终,坚持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发展上水平、社会更和谐有机结合,努力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
(三)主要任务。
1、宣传政策。紧密结合农村和贫困群众的需要,采取集中宣讲、专家辅导、现场指导、观摩学习、赠送书刊等形式,在农户中开展“五宣传五带头”活动,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强农惠农政策,组织农户带头学习政策、用好政策;宣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农户带头弘扬文明新风和自觉抵制黄赌毒、封建迷信及邪教组织活动;宣传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农村重点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农户带头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信访条例,教育农户带头遵纪守法、维护稳定;宣传实用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户带头发展三产、创业兴业。每个单位每年组织宣讲队深入联系村和农户中开展政策法规宣传不少于2次,每名干部每年深入联系户中开展政策宣传不少于2次。通过广泛宣传方针政策、先进文化、法律法规、科技知识、市场信息,不断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指导督促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2、反映民意。建立联村单位定期调研和联户干部“蹲点周”制度,深入开展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大走访”活动,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要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与村“两委”班子、“两代表一委员”沟通交流,经常性深入农户家中、走进田间地头,了解群众思想状况、生产生活情况及对市委、市政府的意见建议,听取群众诉求,记写民情日记,掌握发展现状,找准发展难点,提出破解对策,为联系乡村、扶贫部门和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联村单位原则上每年进村不少于4次,累计时间不少于1个月;干部每年入户不少于2次,累计时间不少于1周;每名干部每年记写一本民情日记,重点围绕畅通村情民意、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农村发展等方面提出1条以上的合理化建议,撰写1-2篇具有一定参阅价值的调研报告。
3、促进发展。将提高群众生产水平、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培育增收支柱产业作为工作的重点,在联村单位中持续开展以“指导制定一套发展规划、扶持培育一项增收产业、每年联系输转一批劳务、帮助引进一个公益性项目、帮建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支持破解一个民生难题”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活动,充分发挥部门单位优势,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和物资,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有计划、分批次帮助基层解决一批困难和问题,在发展农村经济、加强社会管理、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基础条件等方面为基层提供大力支持和帮助。乡村基层组织要主动加强与联系帮扶部门的沟通、对接,及时充分地反映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动邀请联系单位现场办公,争取更多更大的支持。联户干部要做到“四个一”,即:为联系户制定一份增收计划、提供一条致富信息、传授一项实用技术、解决一个生产难题,帮助联系户不断提高依靠科技致富、借助政策致富、自力更生致富的本领,因地制宜地发展家庭增收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联村单位、联户干部每年要为联系村、联系户办好2件以上的实事。
4、疏导情绪。主动与帮联群众开展经常性的谈心交流,与农户交流思想和看法,了解基层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急,详细解答群众的疑惑,协助当地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尤其要注意发现和解决如邻里纠纷、长期上访、就学就业、看病就医、法律案件等难题,对存在的信访积案,联村单位要与有关乡镇和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协调各方力量集中解决。对群众反映强烈、意见较为集中的问题,要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上报,积极协助有关方面妥善解决,做出积极回应,切实帮助基层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探索创新畅通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新途径、新办法、新机制。联村单位确保联系村中的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率达到100%,联户干部每年帮助村上和农户解决影响生产生活的难题或矛盾不少于1件,确保联系村无群体上访、无非法案件、无重大事故。
5、强基固本。立足全市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指导贫困村党组织认真查摆贫困或后进的根源,制定改进提高计划,明确改进提高的目标、责任和推进措施,认真组织抓好落实,全面推动“五好”党组织建设。围绕加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联村单位每年要向联系村提供不少于元的阵地建设资金,支持不少于3000元的党建工作经费。同时,采取捐款捐物、引进项目等方式,帮助联系村逐步配齐阵地设施、提高设施标准,开展经常性活动,确保联系村建成标准化党组织活动阵地。围绕深化“先锋富民”行动,年内,各联村单位要指导联系村培育1个党建示范点,创建一个党员创业示范园,培育5户先锋富民示范户,带动农民群众共同致富。
6、推广典型。坚持抓点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着力培育各方面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活动取得实效。结合各村实际,通过联村单位合力帮扶、城乡联动扶持、提供组团服务等措施,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重点培育和树立一批以温室蔬菜、中药材、特色林果、设施养殖等高效产业为主的产业富民村、示范合作社。结合贫困户实际,采取重点扶持、跟踪服务、观摩学习、外出培训等多种方式,有计划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农村经济人、科技明白人、“土专家”、“田秀才”,深入挖掘和总结他们的发展经验、创业经验,广泛开展传经送宝、结对帮带等活动,带领贫困农户创业致富。联村单位、联户干部要及时发现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土地流转、发展合作经济、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管理、联系基层群众等方面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系统总结,认真提炼,努力形成和积极推荐一批富有成效、特色鲜明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每年每个单位必须组织1-2名致富带头人进行专业培训和考察学习,在联系村贫困户中培育2个以上的创业致富能人,总结上报2个典型事迹。
(一)参与范围。各乡镇、市直各部门和事业单位、驻玉各单位联系贫困村,上述单位中除教师、医务人员和企业职工之外的所有干部联系特困户或贫困户,其他经济和社会组织及个人自愿参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在统一组织协调下进行。其中,非公经济组织由市工商局、新社会组织由市民政局协调组织。市直部门、驻玉单位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的',驻乡(镇)单位“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由所在乡镇统一安排。
(二)联系对象。以4个移民乡、19个移民村和插花移民为重点,将其他8个乡镇、40个村、贫困户和特困户全部纳入联系范围,确保联村联户全覆盖。
(三)联系方法。1、县级领导联乡联村联户。县级领导联系乡镇,每人联系1个村,每人联系2户特困户或贫困户。2、部门单位联村。纳入参与范围的部门、单位联系村。3、干部联户。在所属单位联系的村中,每名干部联系1户特困户或贫困户。此外,各乡镇也要按照“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具体要求,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村,并在所联系村中联系2户特困户或贫困户,每个乡属站所和驻乡单位联系1个村,干部在联系村中每人联系1户特困户或贫困户。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按照一次确定联系对象、分期分批进村入户的办法进行,保持全年联系不间断。联系特困户或贫困户的干部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职时,由联系单位确定新的接替人选,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一)宣传动员阶段(2月底前)。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召开动员大会,学习传达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成立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落实工作人员和办公地点及设施;拟定“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报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审定;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制定计划阶段(3月5日前)。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与有关乡镇、联系村和联系户沟通对接,在充分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年度目标任务、帮办的实事、解决的难题、推进的措施和工作责任,认真制定“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年度工作计划,经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后,以正式文件印发实施。各部门、各单位联系村、干部联系户要形成统一的联系名册,联系名册与年度工作计划要在3月5日前报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全面实施阶段(3月上旬开始)。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健全台账资料(包括会议活动记录、文件通知、简报信息、宣传资料、各类表格等),分期分批安排干部到所联系乡村、农户中开展活动,先期不能开展活动的干部要采取电话、书信、委托等方式加强与农户的联系,确保活动任务落实。3月上旬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在联系村开展一次集中活动,干部个人必须与帮扶对象联系一次。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督查组要组织经常性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指导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既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全市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完善制度贯彻始终,把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贯穿始终,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成立全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并在市委组织部下设办公室,抽调专门工作人员,落实办公地点及设施,具体负责这项行动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和统筹推进等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集中力量开展好此项工作。要定期听取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推进情况,查找分析存在的不足和差距,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的措施办法,切实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实。
(二)健全推进机制。建立部门单位“联系承诺公示”和干部“帮扶联系卡”制度,部门单位要与联系村签订“帮扶协议书”,确定帮扶承诺,定期与联系对象保持沟通。各乡镇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推进会,对接帮扶项目,落实帮扶措施,解决实际问题。要建立联村联户工作台账,制作“联系帮扶进度公示栏”,定期公示联村联户工作进展情况。各乡镇和被联系村深入分析当前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主动与联系单位进行对接沟通,确保有针对性地开展联系帮扶工作。
(三)跟踪督查考核。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督查组要采取定期检查、入户抽查等形式,对各单位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要建立月督查、季通报、年总结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措施、督促落实。对督查中发现的责任落实不到位、联系帮扶不积极、基层群众意见较大的单位或干部要及时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要适时召开工作汇报会和经验交流会,组织各部门、各乡镇总结交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好的经验做法、工作成效。市委组织部要将活动开展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考核奖惩办法,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单位和干部适时进行表彰,对成绩特别突出的干部优先选拔使用。
(四)严明纪律要求。干部下基层原则上住在村里,村里确有困难的由乡镇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派出单位要落实食宿、交通等补助政策,为干部下基层创造便利条件。干部下基层要严格遵守省委提出的“三个防止”、“八个不准”纪律要求,即:防止增加基层负担,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弄虚作假,不准向基层群众提任何不合理要求,不准接受基层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馈赠的钱物和土特产,不准参与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包办代替基层组织的正常工作,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有违当地风俗习惯的事情,不准干扰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不准搞层层陪同和迎送。市纪委要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对违反工作纪律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
(五)深入宣传报道。市委宣传部要分阶段拟定宣传报道重点,要在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甘肃玉门网”、“玉门党建网”等各类媒体平台上开辟“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宣传专题,跟踪报道、及时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努力形成社会高度关注、干部倾力投入、群众普遍参与的宣传声势。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编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简报》,定期向省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开展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特别要在《甘肃日报》、《酒泉日报》和省市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上,积极宣传我市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迹,提高对外宣传的层次和水平,扩大对外影响力和工作显示度。各部门、各单位要在醒目位置开辟宣传阵地,采取设橱窗、办专栏、建园地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