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美术四年级妙笔生花说课稿(汇总13篇)
总结是自我认知的过程,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待提升的方向。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如何保持与自然的联系和平衡,让自己更加健康和快乐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用技巧,供大家参考。
湘版美术四年级妙笔生花说课稿篇一
《编织美丽》是新版美术教材第八册第十课的教学内容。这一课的原题目是《编纸条》,非常直观但我个人觉得标题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将它的名字改成了《编织美丽》,我想这样的课题会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编织美丽》是一堂手工制作课,学习采用传统编织最基本的提压技法,感受用纸条做原材料而编织成的有趣作品。这一课最重要的不是只让孩子们掌握编织的技巧,而是寻找生活中与编织有关的物品,同时将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加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来,培养孩子们观察的习惯,用美装点生活,用生活创造美。基于以上考虑我设计的本课教学目标是:
(1)掌握编织一提一压的基本技法。
(2)采用编织的基本技法制作一件作品。
(3)通过教材提示与自我观察,掌握改变经纬纸条的形状或灵活变换提压的制作方法。
(4)设计制作一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独特作品,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是可以随时随地大胆创造的。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在美术课堂上,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技法,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将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美经过自己的再创造运用到生活中去,创造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发现创造更多的美。本课的重点就是如何将生活的感受运用于作品。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应提到首位,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意识的培养,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本堂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是:情景创设——引导观察——启发点拨——归纳拓展四步教学法。为课堂创设出轻松、愉悦、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更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快乐中体验和探索,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充分、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情景的创设让孩子们的思维积极、紧凑,放收自如,课堂效率非常高;引导和观察主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我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运用了多媒体,美丽的图片、清晰的示范,大量的素材都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冲击与深刻的印象。启发点拨时我采用的是游戏激趣法,有趣的游戏能吸引所有孩子的参与,让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体验与发现中;归纳拓展是一堂课的精髓所在,它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美来源于生活,生活创造美的深刻内涵,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在欣赏中不断提高。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科学的学习是一把开发学生智能的金钥匙,也是学习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本课中,学生从好奇感知——乐中体验——观察探究——大胆创新,都是通过自我的观察、体验、探索而完成最后作品的,这样的过程是孩子一次快乐感受、探索、发现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培养自己各方面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积极、自主的态度,自由的观察、欣赏、自主的尝试、体验、与伙伴一起讨论、合作,创造力在不知不觉中被挖掘激发,整个课堂氛围活跃、轻松、平等。
(1)编织的基本方法很简单,处理不好就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怎样一开始就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呢?我设计了一个“送贺卡”的情境,事先我了解上课的班级最近过生日同学的名字,在课堂上,我宣布将有一件自己亲手制作的特别礼物要送给他,接着我亮出贺卡,漂亮的贺卡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而贺卡主要就是运用了编织的技法制作而成。加上是送给本班的同学,孩子们的兴趣更是高涨了起来,我顺势向学生提问:美丽的贺卡的确不止老师的这一张,可我觉得我的最美、最独特,你发现为什么了吗?从而很快引出本课课题,并促使学生投入的观察和发现。孩子们在浓郁的好奇心趋势下自主观察制作的方法,并尝试着自己动手做一做。本课的知识点学生很快便掌握了。
(2)接下来如何制作出不同样式的编织作品是本课的难点,为了增强趣味性,我设计了“火眼金睛”的游戏激趣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款点击进入,将基本编织方法制作的作品与之对比,找找不同点,比比谁的眼力厉害,找到不同的制作方法之后,老师在投影仪下进行现场演示,并请同学上来做小老师,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也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同时积极参与的同学还可以得到老师亲手制作的编织贺卡,更激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巧妙的活动、直观的.演示与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很快解决了制作的难题。
(3)美来源于生活而融入生活,最后,如何启发孩子们用美来装点自己的世界,将本课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呢?这是整堂课的关键所在,我首先出示没有主题的编织作品,提问:“你觉得它可以用来干什么?”接着利用媒体展示三种不同的方法:在外部添加、在内部添加、改变外形三种方法,原作品进行了加工之后变成了一件美丽的艺术品,还可以给她取个名字。直观的画面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也给了孩子思考的方向。
(4)看,这些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作品,也许它还很稚嫩,也不够精致,但每一件作品都闪烁着孩子们智慧的光辉,让我们不得不为他们每一个奇妙的想法而折服。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布置成了一个小小的作品展示会,通过拍卖的方法共同评出最具价值的艺术品。在这里,孩子们最可贵的品质得到充分的体现,给孩子一个舞台,他会还你一份精彩。
(5)当学生还陶醉在美丽作品中意犹未尽之时,我出示了生活中各具特色的编织品,让孩子们充分领略到现实生活艺术的魅力,让他们明白艺术与生活是多么的息息相关,水乳交融。
在我们的美术术语中有一句用得最多的话: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我们的孩子们缺少的不是勇于发现与探索的精神,而是缺少一个更宽更大的世界。实践告诉我们,所给予孩子们的不是单纯的一种方法或一种知识,而是要让他们明白,他现在所接触到的知识只是这个世界很小的一部分,只要通过仔细的观察、耐心的发现、勇敢的探索你将有能力发掘出更大、更奇妙的五彩世界。
湘版美术四年级妙笔生花说课稿篇二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美术水族箱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奇妙的水族世界》是一节集绘画、手工等综合的基础内容课程。原名为《水族箱》,是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研究会、北京市教育局教材编审部、北京市教育学会美术教育研究会合编;人民美术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由于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的理念之一是突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创新性,并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联,因此我对于本课的设计形式与环节做了相应调整。故而,我对于本课程的内容分析和理解是:虽然本课程是利用绘画、手工等综合形式制作各种水族生物,但制作的形式与手法、运用的材料可以灵活多样,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发挥、尊重学生的想象、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从而使其在学习、制作中感受美、发现美、探求美、创造美的乐趣,达到寓教于乐的自然统一。这是我对于该课程理解与分析之一,更是要在教学中达到的目标。我对于该课程理解的第二点是教师与学生。即每个学生只要在本课上努力地发挥想象、动手实践,将会有对《奇妙的水族世界》课程内容的一个新理解和再创造及呈现方式。教学是一种创造,是一门艺术,我们都认为无论哪个课程内容,每个班级因为教学设计因素的不同(目标、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师等)都会创造出与其他班级不同的`教学效果,即使是同一位老师上同样的内容,也应根据班级授课对象不同调整授课思路,这也就是我在本课程中对教师与学生的理解与认识,这也是本次课程改革又一新的理念,将课程与教师整合。
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这个阶段正处于二维平面再造思维向三维立体形体空间意识的重要转折时期。他们学习过《海底世界》一课,也亲手创造过各式海洋生物,但由于当时特定的课程限制及当时他们的思维发展意识,只局限于平面创作,可以说是只有形而没有体。再者,用的具体材料的不同,也可以带来不同的思考与创意,因此,我在本课中在完成形的基础上有意强化体的塑造意识,使其达到形与体的整合意识。
基于以上分析,我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有如下确定: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水族世界制作的学习,达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热爱自然的情感。
2.使学生了解海底世界。学习运用不同质地材料,创造海底景物、动植物,并予以组合。
3.体验想怎样创作就怎样创作的快乐。在作业中体现视觉创造能力和视觉创造的自由及个性。体验只要动脑去想、动手去做,就会有新的视觉形象诞生的成功感,从而培养他们的动手创造能力及自信心。
重点:水族类(尤其是鱼类)的创造性制作。
难点:水族的布局与安排及要把握的原则(也就是要求与评价标准)。
教学准备:各类各种可以运用的材料、与本课相关的可以找到的资源。
学具准备:已装饰好背景的纸箱的各式彩纸、胶带、彩笔、绘画颜料、填充物以及相关用具(剪刀、橡皮泥等)。
基于以上分析和教学因素的确定,我的教学思路如下:
对教学的导入是:以上节课完成的海底背景图为导入点,提问学生:“只有这空空的海洋背景会使这个水族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吗?”学生回答:“不会”。故而继续提问:“那我们如何才能使它丰富起来?”学生回答:“可以添加一些各种各样的水族生物,像鱼、螃蟹、虾……”根据学生的回答象征式地出示几件水族生物的图片(意图1、打开学生的思路,使他们能够联想到许多不同的水族生物;2、给学生以适当的视觉化刺激,为接下来的新授阶段分析鱼的外形埋下伏笔)。
在新授阶段,要完成如下教学任务:鱼的创造性制作及布局安排分两个环节来进行。第一个环节是在导入基础上,让学生先进行分析、归纳,内容包括:
1.鱼都有什么样的外形?根据外形的不同,学生可以创造性地进行色彩搭配。
2.如何能使平面的鱼变成立体的鱼?以及创造、设计超现实世界的水族生物(鱼类)。
学习行为:将平面鱼创造成立体鱼,鱼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可以是现实世界的,也可以是非现实世界的。无论选择哪一种,只要肯动脑筋,同样可以出现好视觉的效果(演示),教师启发(教的行为)出示各种不同鱼类的制作模型加以介绍,拓宽思路。
第二个环节是讲授水族生物布局的方法及评价标准。问学生要想使水族世界变得更加漂亮,在摆放各种海洋生物时应注意哪几点?学生可能会答出若干点,教师予以归纳、总结,并告诉学生:大家说得都很好,但是我想告诉大家,其实不管什么样的水族生物,在摆放时,只要能够达到“疏密得当”、“前后遮挡”、“方向不同”这三点,就会使你的作品布局达到完美、和谐。在学生明确要求之后,提出评价作业的标准及奖项。(意图:使之能够明确如何才能将自己的作品设计好?好的标准是什么?如果做到了,会得到什么样的奖励?等等,使学生有了奋斗努力的目标和动力)。
另外,在学生分组制作之前,简单地让他们看一下其他班的作品。(意图:不束缚他们的创造力,帮助他们拓宽思路)。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也参与其中。参与的原则是教师不束缚,只引导,不随意评价他们和打击积极性,只欣赏赞美他们,发现优秀作品,可以全班临时欣赏,临时让学生捧起作品,呈现各个角度以展示。(意图:使学生获得成功感,能增强自信心)。
在评价阶段,让学生根据事先已经制定好的评价标准进行组内自评、互评,教师只是赞同或反提出一点建议,以公平、民主的原则进行评选。其中“最佳合作奖”是留给全体学生的。(意图:1、要使学生明白只要人人动手,个个参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创造美好的、个性化的视觉形象。2、使每位学生都有成就感,都有成功的自信心。)。
湘版美术四年级妙笔生花说课稿篇三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湘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妙笔生花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妙笔生花》这篇教材是湘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十二课说课过程我分为五个环节进行;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法;四说学法;五说教学过程。
1、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在《彩墨游戏》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在“玩”的基础上,运用己了解的水墨画的基本表现方法来描绘表现各种不同物体形象。让学生在充分的艺术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启发想象,达到儿童思维能力的训练,进而达到儿童基础情感的培育和自身个性的发展。
2、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定本课三点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初步掌握简单的传统写意技法。
能力目标: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把握笔墨的浓淡变化表现花卉的形象特征。
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国画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国画的形式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
有意识地涂抹点染表现浓淡干湿效果的花卉图。
教学难点:墨色的浓淡干温效果与物象表现有机结合。
通过《彩墨游戏》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体验墨色在生宣纸上的丰富变化,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随意性强,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本课十分合适学生大胆表现。但是学生对用笔用墨较拙手,缺少变化,在“润笔”方面掌握不够。
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是有效地激发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必要手段。艺术课程的学习尤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而视频欣赏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同时依照教学方法的优化原则和本课内容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
在学法上主要通过观赏、探讨,尝试体验进行创造表现,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表现能力。
说教学过程我分为五个环节进行。
(一)欣赏激趣。
开始上课了,我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看,神笔马良来到了我们的教室。”(紧接着我用课件出示神笔马良图)“请同学们仔细看看,神笔马良手中拿的是什么笔?”学生的回答是毛笔后,我接着说:“神笔马良给我们带来了一幅神奇的画,想不想看?”(接下来继续播放国画动画)让学生感受传统中国画之美。
看了国画动画,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情绪随之高涨,他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动画卡片。
这时,我顺势引出问题,刚才的画是用什么工具、材料作画的呢?谁知道请说说。
学生在我的.提问下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对了就是毛笔、中国画颜料、墨汁、宣纸等为中国画工具、材料。”
然后,我趁势引入课题,进行板书:
《妙笔生花》(活动一)。
二、探讨方法,尝试体验。
这里我分两个小环节进行。
1、观察。
我用课件出示韩墨的《雨余秋更清》。
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同桌互说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接着全班交流,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我进行小结:“涂抹点染的墨痕在宣纸上可以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能引起丰富的联想,再添上几笔又有了生动的形象。”
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写意画的形式美之后,学生开始按捺不住,跃跃欲试,这时学生的作画欲望开始显露出来。我继续火上浇油。“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支神奇的毛笔,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好吗?”。紧接着,我开始在宣纸上示范画线条,给学生直观感受不同的线。这时学生的动手作画欲望完全被激发了出来。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视频上的要求和示范尝试笔墨。我层层推进,接下来我用课件出示四幅小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四幅小图,做如下训练,看看有什么变化!意图:让学生尝试体验墨色的丰富变化。
a、用笔调淡墨后,在笔锋上蘸浓墨一笔画完。
b、用笔调墨后,在笔锋上蘸较浓的颜色一笔画完。
c、先用墨画,再用色染。
d、先用色画,再用墨点。
让学生小试牛刀之后,我紧扣教学目标,继续引导学生分析练习作品,进行想象,“你觉得这幅画象什么?”学生会说:“象花,五颜六色的鲜花。”随之进入第三个环节。
三、提出要求,即兴创作。
展示花卉示范作品,我直观演示花卉画法。为了让学生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我不急于让学生马上创作,而是让学生接着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业。(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上优秀的学生花卉作品,通过欣赏优秀的作业后,学生的心中已经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花卉图。)我趁热打铁,提出作业要求:(课件出示)。
运用线的组织变化和墨色的不同,用自己的方式大胆尝试画一幅花卉图。
四、实践、展示创作过程。
学生根据绘画构思尝试,老师巡堂辅导,鼓励胆小的学生大胆用笔作画。同时循环播放学生优秀作业,为绘画基础差的学生提供参考。
五、展示评述,学习拓展。
将若干学生的作业在黑板上展示,给学生美好愉悦的视觉感受。
让学生对作业互相进行评价交流,这样,不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分享劳动成果中获得成就感和学会绘画技巧。这样整节课就在学生快乐的享受劳动成果中结束。
我的说课内容结束,谢谢!
湘版美术四年级妙笔生花说课稿篇四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贺卡》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课件)。
思想目标:
体会贺卡的意义,形成加上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贺卡,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课件)。
教学重点是:
贺卡的结构形式。学生认识、了解各种个性贺卡,并能动手绘制一张。
教学难点是:
贺卡的设计构思,材料运用的巧妙,作品有创意。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一)向学生介绍为朋友、老师、长辈祝贺生日、新年等应该怎样做,送贺卡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如果能自己设计制作一张贺卡则更有意义。
(二)展示课题:做贺卡。
说明:结合实际生活来引出课题,可使学生更有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以致用的愿望。
说明:
以实物展示,边欣赏边讲解,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以下的课堂作业做好准备,增加学生的创作灵感。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的各种贺卡,分析作品的材料运用及表现方法,激起创作的热情。
(四)贺卡的设计方法及制作过程。
1、根据赠卡的目的的选定贺卡的类型。
2、根据内容构思适合的图案内容。
3、裁取纸张,折叠成贺卡形状。
4、用铅笔描绘构思好的图案及文字等。
5、上色,应根据图案内容确定色调。
6、修剪外形或开挖窗口等。
7、填写贺词、赠言。
说明:这些步骤是设计一张贺卡的一般方法,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贺卡的制作过程。
(五)学生作业,巡视指导。
1、学生可自行选定贺卡的类型及形式。
2、根据所定贺卡,设计图案色彩及外形。
3、每个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独立完成贺卡的设计与制作。
4、在巡视过程中要重点帮助设计有困难的学生,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从而顺利完成作业。
说明:由于是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完成作业,所以教师应该着眼于辅导学生根据方法步骤,设计并制作完成作业。
(六)完成作业,分析讲评,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1、选取3-4张好的作品,请作者从构图、色彩、表现手法、表现心情等方面讲解。学生评价,部分有代表性的作业展示评比。
2、分小组欣赏,每组选1-3张作业展示在黑板上,介绍挑选原因。(要多分析每张贺卡的优点,加以表扬。还可请小作者讲述一下设计思想。)。
3、表扬学生的创造性劳动及成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课件)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贺卡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他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湘版美术四年级妙笔生花说课稿篇五
(1)大胆创作制作钟表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大胆创作——制作钟表”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在再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钟面指示明确。制作同时,并播放儿童歌曲《时间像小马车》,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等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2)展示欣赏评价钟表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评价钟表”的环节,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3)课堂小结扩展延伸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更漂亮的钟表拿到学校来,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2.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他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湘版美术四年级妙笔生花说课稿篇六
《色彩abc》一课是集绘画、制作、审美、与游戏为一体的课业形式。教材中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小物体天然的色彩,粘贴成画,让学生们被自己设计的图画生动的情景,画面,更能吧学习者带入到热烈的情景中,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制作热情。
中高段学生具备了不错的色彩基础和造型基础,感觉有意性和目的性也在逐步发展,但在注意力的持续性上还不够,所以直观鲜明而又精彩有趣的可见有助于本科的教学。本科以实物投影为主,可以很清晰的展现出技法、步骤、粘贴画的制作。
教学目标:
1、认识领域:利用小物体天然的颜色,拼贴组合成画;
3、情感领域:以敏锐的目光去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儿童大胆想象和创造,技法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体验美术学习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1、粘贴画的制作方法、步骤和要求:
(1)、粘贴画的底图绘画;
(2)、粘贴画的小物体粘贴方法;
(3)、粘贴画要求画面饱满,色彩丰富,构思精巧!
2、粘贴画的创作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
如何鼓励学生设计并粘贴制作出多种丰富、美丽的粘贴画!
本课包含了天然材质,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相关知识,通过多媒体设备,师生共同欣赏,共同合作,共同游戏,建构气自主的平台,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由静变动,新颖活泼;
2、激趣引新,变幻无穷;
3、个性发展,启迪创新。
1、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通过小魔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仔细观察几幅图,在尝试、分解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中,使他们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创新。
2、在底图的创作绘画和粘贴画的粘贴时,倡导合作,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体会到在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相信自己“不但能做,而且能做的精彩!”
2、闭上眼睛,老师喊一二三,然后一起睁眼睛~~(大家眼睛闭上等待)~~~睁眼~。
3、为什么一睁眼睛,刚才那张纸就变样了呢?为什么可以用一张纸变出那么多样子来的画呢?你们能不能也做出一个这样的魔术道具来?并且让学生观察,“魔术道具”的特点。(学生现时体验变脸的乐趣)。
4、让学生先注意观察“道具”的特点。(原来是由几张相同的纸,画上了相同的画)然后思考为什么这件“道具”明明看起来图是一样的,但总觉得不一样呢?(图片相同,但使用的材料不同?)接下来就要求同学们思考,如何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制作一张好看的“道具”?(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思考,结合自己的想法,畅谈自己对“道具”的形式,色彩的不同感受,充分展现其个性进而畅所欲言。)用快乐的游戏开启想象之门,学生的创作激情被唤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剪、贴、等技法及色彩与“感觉”做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5、揭示,点明课题: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色彩abc。
1、老师提供给每个制作小组一个卡片(整幅图片切开的),每小组一份。然后讲授,毛线剪切,豆类拼镶,粮食撒倒,零食等材料的粘贴方法!(师生合作),思考自己组内的卡片,应该使用什么合适的材料,用来粘贴。
学生总结。
2、想知道老师怎么做道具的嘛?请学生参与制作道具的过程,使用实物投影,让学生们了解的更清楚。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操作粘贴,教师提醒大家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并注意安全。)。
教师巡回指导时,放舒缓音乐可以使师生情感得到共鸣,活跃了课堂气氛,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体现的新课标的倡导理念,对于中高段学生有着示范的必要,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作精神的培养。这是学生的感觉由体表转向了内心,感觉的体验得到了升华。
3、本课高潮:变一个大型魔术。孩子们大概10---15分钟就可以制作完成领导的卡片,并粘贴好自己的材料。剩下的时间,让孩子们分别吧自己制作的卡片贴在教师已经准备好,并且贴在黑板上的另一张大卡纸。原来,所有的纸片,粘贴好,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圣诞老人。
1、自评、互评。
当学生小组基本完成作品时,让他们把自己贴的卡片给好朋友或者周围同学看,并说明自己使用的是什么材料,说说比较经典的地方。比如,使用的材料比较特殊,或者是材料使用非常得当。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教师对自己的感觉多元素的展示,另一方面又是由制作方法和造型元素的粘贴画给在场老师们的感觉,这又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
3、总结评价拓展:快圣诞节了,这幅同学们亲手制作的圣诞老人,大家想送给谁啊?(学生说,送老师,送同学,送爸爸妈妈等等。)老师提议这幅画是4.2班所有同学的共同的心意,放在教室里,送给在场的每个老师。让他们感觉到,不但能制作出漂亮的粘贴画,还能表现的很美,很有艺术感,看这些作品非常够味。
课后拓展让学生积极的去体验观察身边的事物,自主参与探索过程。
学生的自主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1、贴近生活、服务生活、美化生活;
2、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
3、移情联想、张扬个性、创新实践。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要我们都多想一想,试一试,就一定会有收获。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体验为灵魂,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探索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使用游戏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两次合作尝试制作的设计和引导,由浅入深,潜移默化的展开教学游戏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技能。
湘版美术四年级妙笔生花说课稿篇七
1、观察、寻访本地的老房子,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老房子带来的视觉冲击。
2、用色彩或线条造型表现,现地现老房子的美感。
(一)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老房子的资料。
2、画夹、铅笔或钢笔、水粉、油画棒等。
(二)设计方案。
1、教学策略:感知生活、现场写生、记忆复述、综合创作。
2、课前每人对本地老房子进行初步了解,在集体活动中注意倾听别人的评述,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第一课时,带领学生寻访当地有特色的老房子,师生共同观察老房子的造型、色彩、特点,可让学生触摸粗糙的墙壁,倾听老人们的讲述,并根据自己对老房子的理解与同学交换看法。有了深入的感性认识之后,选择写生的角度,不一定是全景式的,可选择有特色的窗棂、房顶、飞檐等作为主要写生对象。
第二课时,提示学生回忆自己在写生老房子时的感受,将自己的对老房子的整体感觉(这种感觉是全方位的,听、看、触、摸等都参与其中)联系起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决定表现方法。提倡将写生中的素材重新进行组合,适当地添加、想象,或利用线的重组来表现每个学生心目中的老房子,它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完全主观的。
观察老房子时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对隐藏于老房子中的故事是否表现出强烈的好奇。
在绘画时是否敢于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如油画棒混色、点彩,钢笔线描等)。
3、能否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美术作品的感受。
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的表现效果,通过看看、画画的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作愿望。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老房子不断接触的实践中逐渐发现和总结,进行探究性的学习,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所感所想进行有个性的表达。
湘版美术四年级妙笔生花说课稿篇八
教学目标:
1、学习书籍推介设计、队角布置设计与制作、课程图标设计与组合应用的方法,了解班队活动角的设计、制作与布置的各种方式及表现形式。
2、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
3、.增强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养成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增强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了解队角。
1.队角一般都有一个主题,我们来看看这个队角是什么主题的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主题)。
2.为了表现这个主题,队角的教育与宣传内容有哪些?
3.队角还有咨询箱、工具箱、小队日志、中队日志等项目内容。
4.这个队角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吹塑纸、彩纸、图片等)。
三、探究设计方法。
1.我们教室原来的队角是什么主题?你准备用一个什么主题来创意我们的队角?(学生表达创意)。
2.比较队角你觉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分析,小结:构图散乱、颜色灰暗的不好,层次分明的好。
3.说一说教材上设计方案草图的特点。
4.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布置方案?我们来试试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尝试草图设计训练)。
5.反馈与指导布置方案的设计。
四、分工设计。
1.根据座位分布,分出8个小组,组内自选小组长。小组成员合作,每组选定和完善出一个队角布置方案。对分工提出建议:
每组由3人设计队角教育与宣传内容,l一2人设计小队或中队日志封面,l一2人设计医药箱等物品的外观。
2.学生分工设计。
五、展示评述。
每组派代表来介绍本组的设计方案,说说分工情况,将准备用一些什么材料来制作。其他同学说说,觉得最有特色、看实用的队角设计是哪个?对设计有特色的小组给予表扬和鼓励。
第二课时。
一、任务导入。
二、学习制作方法。
1.根据所带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上节课的设计进行排版。排版注意疏密变化、均衡协调。
3.队角刊头的制作可以剪贴,也可以绘画。
4.应同时进行队角周围的咨询箱、医药箱等的制作。
三、分工制作。
学生分工合作进行队角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
1.分小组布置队角,展示于教室角落。
2.说一说,自己组队角的特色。评出秀的队角布置,师生共同贴到教室的队角处。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用简洁明了美观大方的图案表明课程的特征。
教学难点:直观而形象,简洁而美观的设计各门课程图标;集体合作作业的组织。
一、欣赏导入。
怎样把普通的课程表美化成充满创意又美观有趣的课程表呢?
2.我们来看看这张表有什么特点?(课程用形象的图形来表示)。
3.揭示课题——课程图标设计。
二、认知了解。
1.借助学科活动的工具材料、活动形式、特有符号、象征图形等进行设计,以突出各门课程的特点。
2.用最简练的图案(形象或文字)表明课程的特征。
三、探究设计方法。
第一幅罗列太多内容,不精练。第三幅外形散乱,不美观。
板书:“简洁”。
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课呢?
还有什么课也可以用工具材料表示?(科学课、信息课、数学课)。
2.数学课还可以用什么表示?板书:特有符号。
还有什么课具有很典型的符号?(音乐)。
3.同学们看这个是什么课程的活动形式?板书:活动形式。
怎样把这样的场景图案化成代表课程的图标呢?
学生上台绘出草稿,大家进行评选。
老师指导:精简到2—3个内容并进行排版。
4.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图标,看看它精选哪些内容?是怎样排版的?想想它是代表什么课呢?(思想品德课)板书:象征图形为什么它也是用了象征图形呢?师生互动交流。
5.讲一讲它是怎样进行综合运用的。
6.看看这个课程表上周二第三节课是什么课。
怎么看出来的?老师再指几节课,让学生判断。
7.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图标,为什么?你想设计哪一科的图标?
四、分工设计。
1.六人一组分配工作纸,每人按组内分配完成一课的图标设计。
2.图案设计大小合适、简洁美观、色彩鲜艳、富有创意。
3.剪下图标,插入课程表底纸,准备参加“精彩二选一”。
五、集体组合、展示评述。
1.学生将完成的图标设计参加“精彩二选一”的游戏,通过互评被选为优秀者即可组合进入大课程表。
2.将完成的课程表贴在教室一角,为我们大家的杰作鼓掌。
通过这一课我们运用集体的力量美化了教室,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呢?
湘版美术四年级妙笔生花说课稿篇九
各位专家、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对人美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以“三说”的形式进行解析说明:第一说课标,第二说教材,第三说建议。
“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说教材”包括教材编写体例、编写特点以及内容的结构整合。
“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
首先说课程目标,其中课程的目标包括课程总目标和课程分目标。
小学美术的课程总目标是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表述的。其中总目标的具体内容如下:学生以各人或集体合作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此次新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我觉得其中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旧的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定义为具有人文性质,而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却明确指出:“美术课程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课程愈发凸显了其“视觉性”因素,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美术教育的一个根本性特点,即“物质材料的依赖性”和“直观形象性”的特点。这是因为,学科本体始终是理解美术教育的基础和立足点所在。对设计应用领域的要求比以往更详细,更加突出了实用性和操作性。
新版美术课程标准更准确地为教师指明了工作的方向,更详尽地为教师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学习后,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思路更加清晰,目的更加明确,对教师的工作具有可行性的指导意义。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更能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让我们教师更明确了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美术课程标准“以人的个性发展”的出发点,催生着一个美术教育新的理念。新美术课程标也强调美术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实践性和愉悦性,学生应该学到具体的美术操作技能。这一方面旨在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为了使学生享受美术学习过程的乐趣。这是培养学生自信心、养成其健康人格的必要前提。需要说明的是,美术教育不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它孕育于丰富的人文背景之中。因此“人文性”依然是美术课程所要追求的重要特征。新课标对此也做出了着重强调。
课程分目标是主要体现在:“造型·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义务教育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是小学1到2年级,第二学段是小学3到4年级,第三学段是小学5到6年级,第四学段是中学7至9年级。今天我说的教材是小学四年级美术第七册,属于第二学段。
下面我来说一下第二学段的目标:
a、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唤起创造欲望。
b、尝试从形状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c、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d、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接下来说本册书的内容标准,造型表现领域是运用多媒体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精心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是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是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的学习领域。
我们将新老课标的内容标准进行了比较,发现:老课标中的“内容标准”、“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在新课标中改为现在的“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并且对各个部分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下面,我将从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立体整合来说教材,首先请大家和我来看教材的编写体例。
课本开篇是剪纸欣赏《生命花束》然后是教材内容的设置,课本的最后是目录。
每一课教学内容的设置都是由课题、教学提示、图片与范画的欣赏和作业提示组成,教材以单课式设计,采用各种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作为显性的线条,以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隐性的线条。以图片和文字体现内容。以这篇课文为例:第二课生活中的暖色,左上红色的大字是课题,其中红颜色代表了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人美版教材课题以颜色区分领域)接下来有一些小字和色环图案是本课的教学内容提示,教学内容提示简明扼要的概括了学习目标。图片有两种:一是画家作品图片,是代表性很强的典型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是学生作品图片,在作业创作中起提示作用,开拓学生思路。最后右下角给出作业提示对作品的创作和运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便于学生进行实践。
再看本册书的教材编写特点,本册教材有六大特点:
1、促进学生人格发展。
2、以知识与技能为基础。
3、贴近生活富有情趣和启发性。
4、重视参与实践、鼓励探究创造。
5、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
6、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下面请大家和我来看教材的内容结构,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还是围绕四个学习领域来学习,下面我对各领域向大家展开,其中主要围绕着造型表现领域来学习,造型表现领域所占课程最多。
第七册教材2生活中的暖色。
3生活中的冷色。
4快乐的人。
5自行车局部写生。
6猜猜我是谁。
11画水果。
12娇艳的花。
15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16亲亲密密一家子。
17泥玩具。
21葫芦上的故事。
23旅游中的记忆都为造型表现领域。
7有趣的属相。
13多姿多彩的靠垫。
14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15剪纸中的阴刻与阳刻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开篇的《生命花树》。
1四季的色彩。
10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22石雕艺术属于欣赏评述领域。
8棋牌乐——棋篇。
9棋牌乐——牌篇。
18漂浮。
19电脑美术—。
神奇的画笔属于综合探索领域。
本册教材的整合体现在横向与纵向整合联系。横向整合指本册书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的彼此之间整合。以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为例:
对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知识结构来说具有教学内容的延续性、学习领域的综合性和知识主题选择上的多样性与趣味性。注重学科间的整合或统整。这就要求美术教师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学习与美术相关的其它新技术、新知识,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信息资源、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练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精心策划和设计,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以第四课快乐的人为例,强调学生的设计,观察,制作等能力的运用和提高。
小学的美术教材纵向比较有难度递进的关系。第一学段到第二学段再到第三学段具有难度递进的关系。以设计应用领域为例,第一学段的第一册第9课《有趣的勺子》以勺子的造型做联想并设计各种各样的勺子,发展到第二学段的第七册的第14课《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以家中的日常用品的造型及功能进行有趣的联想。难度有递进的关系。
(一)教学建议。
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中要特点。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标,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利用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感受。如第4课《快乐的人》,艺术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一定只通过绘画这一种方式,生活中有很多种线材,有电线、铁丝、铜线、漆包线、麻绳、纸绳等等,历数不尽。用这些线材来制作出各种新颖有趣的造型,再配以柔软的皱纹纸缠绕,刚柔相济,动静相宜,不墨守陈规。
2、结合音乐、语文、英语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或美化教室。例如第九课《棋牌乐——牌篇》是一节跨学科的综合课,我将英语和美术设计合为一体,让学生在设计制作与娱乐的过程中学会更多的单词,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设计能力、审美能力、动手时间能力一级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制作字母牌,来拼写英语单词。学生很积极的剪出纸牌的外形后把英语字母写在纸牌上,并搭配出花纹图案,添上色彩。同学们积极的动手制作,制作完之后我让同学们分成小组,用手中的纸牌拼出单词来让别的同学来回答单词的意思。学生快乐的用本节制作的牌互相玩起来拼单词游戏。让学生在观察中对比体会字母牌怎么样制作最好看,他们会认识到认识到一副形状、色彩、图案及文字和谐统一的牌看起来最好看。本节课在创作时,孩子们制作起来也非常的快。从他们的作业看来色彩鲜艳、形状各异、设计独特,孩子们不仅体会了和谐统一的花纹的美感还能在快乐中学习更多的单词。
3、加强技能指导,注重审美的实践体验。要重视美术基本技能教学,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各种创意。学生对美术基本技能的掌握,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加强课堂的现场示范和指导,并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演示,比如讲水墨画时,我就让学生观看水墨画绘画过程的视屏,学生对水墨画的绘画技法能够清楚明白。教师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课堂作业的过程指导,在学生创作画或进行课业制作的过程中,巡回辅导,对于学生遇到的难点进行讲解,要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作业效果情况,要兼顾美术特长生和有困难的学生,特别要热情、耐心辅导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客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还要经常辅导学生学习美术的方法并纠正不良习惯。
要重视审美的实践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小学美术教学必须要设计好审美的实践活动,通过审美体验,使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提高。注意引导学生以实践为渠道,以体验为形式,以交流为载体,来认识美、感悟美、塑造美,通过动手实践,把形象的组织,色彩的设计都通过自身的审美实践反映出来。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审美因素。如绘画课,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内容,按学生特点,有效引导学生理解线条美、色彩美、构图美和意境美。还要注重美术教学的美育功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渗透自然美,家乡美,祖国美的教育,体现“以美育人”。
4、改进教学方式,提高美术学习兴趣。要重视与信息技术整合,改进美术知识技能教学的方式。教师要注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在视觉反映效果方面的特长,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师做范画时范围比较局限,不能做到人人都看得清楚,这时可采用多媒体手段做示范来提高教学效果。在指导学生进行命题创作时,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演示方法,播放图片让学生观摩,启发学生想象,开创思维,在美术教学中尽量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用现代化手段演示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益。
优化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鼓励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组织学生进行“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等学习活动,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讲故事、猜谜语、念儿歌、做游戏、搞竞赛、办展览、表演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美术知识和技能练习的兴趣性。在体验操作练习时,要始终贯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评价建议: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与新课标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对评价的方式,我提出如下建议:
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全面发展。新标准下的评价,搭建了一个全方位的评价平台,学生自评的方式使学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让学生通过讲评自己的作业或讲评解决问题的结果来展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拥有发言权。在课堂上我会找学生走上讲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明创作意图,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努力。
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美术活动表现评价要求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以简单的形式加以记录,并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以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我在课堂上采用了等级与评语相结合的方式,用abc来标示等级,并配合语言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弱点和发展方向。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标准》从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出发,将美术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资源三部分。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具体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
1、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与器材,我们每个班都配有电视机,上课时可以播放准备好的多媒体视屏及图片。
2、充分利用美术书籍,利用好周围的教师参考书、美术杂志、幻灯片和光盘等。学校专门为我们配备了教参,订阅了《中国美术教育》杂志,还准备了美术挂图及光盘,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参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些书籍资源,丰富自己的视野。
3、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大事、要事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如神州九号的发射,我就用神州九号发射的视屏作为太空之旅类课程的内容。而海报设计我就利用2008奥运会主题招贴导入。这类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也会为学生关心社会生活了解国际时事提供渠道。
4、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搜索方便、传输快捷的特点,获得网络丰富的信息,运用电脑技术辅助教学,并可将网络作为沟通渠道,进行课内外的教学互动。
5、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课上利用图片、多媒体等设备呈现,课间观察窗外及校内的自然景色,课外利用寒暑期的家庭旅游活动进行充分的艺术感受和体验。还可进行模仿表演,模仿自然界中各种动听的声音,如鸟鸣、鸡叫、风语、泉声;模仿自然界中各种优美的形态、动作,如摇曳的柳枝、翩飞的蝴蝶、上蹿下跳的猕猴;描述动植物的主要特征,如挺拔的松柏、调皮的猴子、威严的狮子。多方配合,加深对自然美的领会。
结束语:四个学习领域在美术教材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需要我们美术教师潜心钻研,孜孜以求,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崭新空间!为学生的生活开拓一个美丽而多彩的崭新世界!
湘版美术四年级妙笔生花说课稿篇十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造型表现力及构图能力。
3、培养学生动力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构思、创作。
教学难点:取材新颖、独特,构图完美,造型生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同学们是否到游乐场玩过?你们都玩了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导出课题:梦幻之国。
2、激发想象:同学们你们大胆发挥想象自己设计出有趣、新颖的游乐设施,我们比一比谁相象出的设施最棒。
3、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
先让学生自己欣赏作品,再请个别学生说出对作品的理解,最后老师从作品的构思、构图、色彩、技法上进行补充和讲解。
4、归纳作画步骤:
a、思取材b、构图c、确定表现技法d、完成作品。
三、布置作业:用绘画等形式表现儿童游乐园的场面。
四、课堂辅导:巡回指导,协助创作上的困难。
五、作品赏析:展示作品,并点评。
六、课堂小结:师总结本堂课学生学习及掌握知识的情况,鼓励学生不断努力提高。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有关的汽车知识及其构造。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动手制作能力。
3、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认真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汽车的构思及设计。
课前准备:汽车图片、彩色绘画颜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简介人类交通工具的变化。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汽车图片。
2、了解汽车的构造。
3、谈谈现有汽车的不足。
4、针对不足指出改进设想及理由。
三、学生练习。
1、定草图。
2、修改。
3、定稿。
4、上色。
四、作业展评。
1、展示作业。
2、作业欣赏。
3、教师小结。
五、课后拓展。
用废弃的纸盒等材料做自己设计的汽车。
湘版美术四年级妙笔生花说课稿篇十一
义务教育第十册《鱼的纹样》是在了解海洋生物的基础之上的,利用点、线、面的设计元素在鱼的外形中设计出美丽的花纹,使它具有装饰性,成为一种实用的图案。
本节课由武定新村小学的高丽文老师执教。该教师教态亲切自然,比较放松,课堂氛围很和谐。在导入阶段,执教者利用奥运会的话题引入,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福娃少了谁?从而引出福娃贝贝形象的演变过程,原来是由鱼演变而来的。这一情境的创设很自然的衔接出鱼形在中国人眼中蕴含的深远意义。通过简单介绍各朝代中鱼形纹样器皿,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了解到,鱼形纹样的装饰性和其独特的美感。以上是新课导入的设计,具有与时俱进的现代感,从现在中国最关心的热门话题入手,引入的较为自然和谐。
新课教授阶段,通过欣赏两段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说说淡水鱼和深海鱼在外形和颜色上的区别,紧接着引出关于鱼的外形特征介绍。帮助学生分辨出鱼的各个身体组成部分,头、身、尾以及各部分的鱼鳍。此环节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把握鱼的外形设计,如果能在此环节中安排学生欣赏更多鱼的外形,可能在学生创作的时候他们会尝试更多的形状,变化也会丰富一些。
在介绍完鱼的外形之后,执教者引出了关于“纹样”的解释。原来它是含有某种意义的花纹。在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中提及希望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自主发现问题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在介绍关于“纹样”的含义时,如果可以用一张写实的素描鱼画和一张具有装饰效果的鱼纹样来对比,让学生在直观对比中自己去发现不同,从而理解什么是“纹样”,这样发挥学生自己的研究探索能力,可能对于纹样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学生的心中。
纹样的`设计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此执教者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也花了很多的时间,首先介绍四种纹样设计方法:夸张、替代、添加、简化。接着执教者自身示范了同一条金鱼分别用不同的设计方法之后出现的效果,并让学生分辨各是哪种设计方法。这样让学生走上讲台,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是值得推崇和肯定的。教师示范中着重讲解了点、线、面的设计,加重了解决教学重难点的力度。此环节中也应该顺带的提醒孩子们可以用不同的点、线、面去设计,如方点、原点、波浪线、折线、方面、三角面等等,而不是单一的线条。
执教者给了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用勾线笔直接设计一条鱼的纹样。让学生初次体验纹样的设计步骤,也为后面的绘画积累了经验。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和修改也做的很好,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创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
后面执教者设计了刮蜡画的教学,让学生在准备好的纸板上刮出鱼的纹样,这样设计不但节省了学生涂色的时间,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作画兴趣。通过前面的初次体验画鱼,孩子们基本可以掌握构图以及点、线、面三者相互结合的设计要点。作品的展示比较成功,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作画前让学生小组讨论有效的增强了学生在合作意识,通过讨论很多学生可以从他人的构思中得到启发了创意,符合新课标中的指导思想。
教学最后的拓展阶段,用课件展示了一些生活中运用到的鱼的纹样,让学生明白这样的实际既有装饰性又有实用性,很好的深化了主题。
纵观高老师的这节课在一个很和谐的气氛当中和学生一起研究探讨并一起设计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环节设计紧紧相扣,一步步深入,力求全面而细致的教授给学生作画的基本技法。学生作品的展示效果也不错。如果一定要在鸡蛋里面挑骨头的话,笔者认为,高老师的这节课在教授纹样设计技法时还应该告诉学生,点线面不是单一的,它可以变幻出更多更丰富的纹样,利用这些变化后的点、线、面会让学生的作品更精彩,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多动脑,多创新的能力,对于线描设计方法的锻炼也得到更多得练习。另外本节课执教者给学生欣赏的资料偏少,如果可以加入等多鱼纹样的图片,用以激取的话,可以更有效的拓展学生的创意面,我发现许多孩子都是在临摹老师的示范画,创新能力上略显不足。给学生更多的欣赏,让他们在直观的观察中慢慢构思出自己的画作,在美丽的视觉冲击下,碰撞出丰富多彩的创意火花。
湘版美术四年级妙笔生花说课稿篇十二
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教育过程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
教学中既要启发学生思维,又要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将新型的“发现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呈现的学习材料,采取的是间接提供方式,让学生依据提供的事实或线索去独立发现事物的意义,从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一)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植物》是北京市二十一世纪教材小学美术第八册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它与本册《我的老师》形成一个单元,本课目的是通过对植物的写生,引导学生学习精细的观察物象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并让学生学会用线表现植物叶片间的遮挡关系,以及疏密、朝向、翻转等变化,体会植物带给人的美。为五年级《精细的描写》跟《奇异的组合》做了铺垫,它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学会了用简单的线条表现物象,例如他们从学过厨房的一角,学会用线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与遮挡,但是在刻画细节或者物体前后穿差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并且他们观察方法也需要老师的训练与指导。
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由于学生不大会用线表现复杂的物象,应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分析,引导学生细致、认真地观察、感悟植物的形态特征。
2.学生在作业中往往把线条画得比较死板,植物的叶子千篇1律、缺乏变化,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变化,引导学生多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把植物画得更生动。
3.学生不会表现叶子的翻转变化,而且枝叶的穿插画的不好,前后关系表现不出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观察植物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并学习用线造型的方法表现植物。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线造型和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观察植物生长产生的美和美术作品中植物的美,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植物的生长特点及表现。(通过学生观察、分析,欣赏课件解决。)。
教学难点:
用线造型的方法表现植物的叶片不同姿态、翻转变化以及叶子间的遮挡穿插。(通过学生实践、研究及分析作品解决)。
(一)引导认知阶段。
通过了解植物的作用、认识身边的植物的小游戏,调动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促使教与学的共鸣。利用白板辅助课堂教学环节能促使教与学的共鸣,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得到最佳结合。
在这一环节中,利用白板的基础功能:借助电子白板拖拽、克隆、批注等功能设计活动。选择相应的词语对号入座,学生兴趣盎然,主动参与意识大大增加,吸引了学生跟随着老师一步步走进植物的世界里。
(二)审美感受阶段。
美术教学中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我通过以下两个环节,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身边植物的姿态美,学习运用美术语言来判断艺术作品,以此来引导学生的审美感受。
1.学科整合——用语言描绘植物的特点。
老师有一句描写植物的句子,你们猜猜看,我说的像哪盆植物?
“弯曲延伸的枝条,柔软碧绿的枝叶,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跳着欢快的舞蹈。”生:——绿萝。
生:我们这组植物可以用粗粗壮壮,像伸开的宽大手掌来形容。
作家用语言描绘出植物丰富的美感,也表达了对植物的喜爱,咱们看看画家是如何表现的。
2.尝试用美术语言欣赏评价艺术作品。
老师这有一些平时评价美术作品的语言,看看他们能不能表达出你对作品的感受?……。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过程,学生们对于身边司空见惯的植物有了更加细致的观察,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植物的美感,理解艺术表现需要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才更具有艺术美的价值。
(三)自主探究阶段。
游戏——连连看,让学生观察判断哪种线条更适合表现叶子的外形特点,在利用白板直线连线的过程中,学生本着有趣、好玩的心态主动参与,积极主动的思考,寻找正确的答案。通过连线引导学生细致、认真地观察、感悟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叶片的变化,让学生通过比较叶片外形变化的差异,体会如何表现不同植物的方法。
借助电子白板的放大镜功能,在预设的叶子世界里,请学生找出叶脉的变化,并作深入细致的观察,它们的排列方式是怎样的等等。白板发挥了它的巨大魅力,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探究,一种尝试,一种发现,一种创新的乐趣,使美术课堂充满活力与创意。
(四)实践解惑阶段。
在课前预习中同学们寻找了自己在画植物时的一些问题与疑惑,学生提出:
1.怎么画出植物的立体感?
2.反面的叶子怎么画?侧面的叶子怎么画?其实,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依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借助录像引导学生观察一片叶子在变化角度时,它的外形发生了翻转变化。学生初步体验表现方法,再由师生共同示范的环节,重点解决根据叶片的外形变化,线描穿插转折的表现方法。
在教师示范时,我利用白板笔直接操作进行构成方式的排列。这一切在纸上演示时则是一个相当烦琐的示范过程,而在白板的强大功能的支持下显得那么的迅速那么的神奇。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上来进行尝试。这样的教学环节由教师示范时的静变为学生参与性的动,突破了理解构成方式的难点,既节省了时间,他们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真是一举两得。
白板的回溯和重现操作过程功能,可以边重现操作,用画笔修改,添加的功能,让学生直观了解画植物的方法,并解决了叶子间的遮挡与穿插。由于课件与白板的有机整合,使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得到较好的落实,而学生的思维也较好地被调动起来,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拓展评价阶段。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美术课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赏析、评价美术作品是重要的美术素养之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评价环节“给我一个小笑脸”,以“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为先,“人人参与”为主要目的。请学生将自己手中的三颗小笑脸送给自己认为画得很好的小朋友。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使学生在互动点评中寻找分享点,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共同进步,体验成功的乐趣。
同学们都画完了,现在我组织一个“送我一张小笑脸的活动”,请你看看你的作品以及你组里同学的作品,把你认为符合以下要素的作品贴上小笑脸。
湘版美术四年级妙笔生花说课稿篇十三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册第1课《我们的社区》。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及手段、学习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介绍本课的设计: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我们的社区》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
教材中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回忆小区的环境、设施及人们在小区活动的情景。特别适合该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教材中选入了6幅形式各异的学生作业,有的用线描,有的用彩墨,有的用刮画和黑白画的形式,各不相同;既有学生个人完成的,也由学生集体合作完成的长卷。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按要求自带小区的图片,丰富教学资源。
根据本课的指导思想、教材结构和内容来分析,结合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通过观察、回忆、表现社区,了解社区的特点。学习儿童画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儿童画创作能力。
b、体会不同的学习方法,了解学习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提高驾驭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a、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b、在欣赏中,体验作者对生活美的感受,体验构图的美感;在探索中,体验多种物体的前后遮挡画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观察、记忆、表现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关注环保的意识,以及对造型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本着三年级美术新课程标准,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回忆、表现社区,了解社区的特点,学习儿童画的表现方法。
学习难点:人物动态及画面的组织。
三年级学生已经了解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而《我们的社区》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教法:直观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等。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形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生成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法:因为本课的课程含量较大,四十分钟内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较多,所以本课教学主要加强合作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另外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体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并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合作。
教学手段: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依据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课件)。
在上课之前,播放一些小区片断。(包括有该班学生居住的小区片断)。
目的:让学生在休息之余观看大屏幕,并对屏幕中出现的小区片断发生兴趣,为后面的引入新课埋下伏笔。
提问:我们刚看到了这么多的小区。谁能谈谈自己家住的小区什么样?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儿?(学生:依次谈出自己的印象。)。
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的社区》一课。
出示课题《我们的社区》(播放课件)。
(二)、讲授新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设置了注重观察、互动、交流的三个活动,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体验、生成、内化,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探究合作意识。
活动一:
首先,问学生:谁先做一做小区中人物的动态(角色体验),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做的是什么动作?(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活动,先让基础差的学生汇报,然再依次汇报……)。
目的':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动态特点,学会体验认真观察的重要性,领会学习效果与学会观察方法有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给每名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
然后引导学生看美术教材2、3页,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教材中作品的含义。我设置三个问题:
1、观察小区环境、设施以及人物活动的特点;
2、小组内互相表现不同的人物动态;
3、谁能到黑板前画出来小区的景物和任务的活动?
目的: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3页上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分析黑板上学生画的社区及人物,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
问学生,那些地方抓住了社区和人物的特点?(交流经验、资源共享)。
在活动一的基础上,让其他学生去体验基础较好同学的学习方法,学生畅所欲言,要求:学生发言不全面时,其他同学可以做补充,学生初步产生互动。
分组讨论:
1、这些作品从那些角度表现了社区?
2、画面上如何表现前后关系?
3、用了那些表现方法?
目的:把有价值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记下来,为以后的学习作为参考;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合作探究做准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合作的学习能力。
活动三:
教师组织小组内交流,小组间交流,小组间合作完成作业(合作探究,动手实践)。
学生已经感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和了解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后,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设置了“合作学习”这个环节。
活动过程:布置作业,教师巡视指导。采用小组合作的办法解决以下问题:
1、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内准备以小区的那部分作为表现内容难题,有什么困惑?
2、构图不好,对你的作品会带来什么影响?
3、画面空洞,存在的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学生回答:汇报自己组想要画的主要内容。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没有考虑整个画面的全局;二是心中无数,随意性太大。
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同时,老师把自己的方法展示该同学们,供同学参考,学生完成作品。
目的:体验学习方法不当的危害,探索科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式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完成个性化作品。
六、说小结、评价、知识拓展(实物展台展示学生作品。)。
教师总结、组织学生之间互相展示、介绍本组作品,相互评价。然后,展示几幅学生在小区的写生作品。提倡学生到小区中写生,如描绘一个小区内劳动、比赛、演出的场面等等。
提问:你喜欢这些写生作品吗?回家试一试。
目的:针对三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堂小结,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明扼要的课堂评价,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学生写生作品展示,进行知识拓展,揭示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真谛,培养学生大胆实践的能力。
1、我们的社区。
新课程环境下的美术课堂,仅仅一块黑板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大量的图片欣赏,感知探究,演示操作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带来异彩纷呈的视觉盛宴,因此本课的板书主要设计三部分:课题、板演区、奖励区,主要的目的是组织教学、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课堂的评价。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采用多媒体课件,运用角色体验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通过观察、回忆、表现社区,了解社区的特点,学习儿童画的表现方法,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