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居笔记读书笔记(优质1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篇一
寒假,我读完了《山居岁月》这本书,它讲述了一个男孩子学习在野外单独生活的故事。
纽约男孩山姆在五月的一天分开了家,他要到克斯奇山寻觅曾祖父留下来的葛博礼农场,一把小刀,一捆绳索,一把斧头,一些打火石好钢片,是他为这次出走准备的一切东西。对山姆而言,这不是一次短暂的游览或露营,他是要像树一样在森林中持久地、独立的生存。跟随山姆深化森林的脚步,“野外生存”这四个字慢慢地不再是一种笼统的符号和虚幻的想象,它的真实、艰苦好诱人,好像磁铁一样吸收着没有勇气好没有时机深化森林的我。
山姆是一个英勇、聪慧、有耐烦……合为一体的人。他聪慧,在山林中有了一个树屋,衣着兔皮内衣裤,鹿皮做的夹克,暖和、宽松、帅气。他有耐烦,在钓鱼时,鱼钩断了,他坚持了,又做了一个鱼钩,一连钓了五条鳟鱼才罢手。最令我信服的是他的勇气,他竟然敢爬到鹰巢中,不顾母鹰的追逐,抓起一只小鹰跑了。后来,他还教会小鹰学会了飞行、捕食,让它成为一只聪明的有素质的猎鹰,真是太大胆了。
对照山姆,我感到有些羞愧。每当到了电闪雷鸣的夜晚,我都会冲到妈妈的被子里,或让奶奶一同睡。在睡觉的时分,做了噩梦就哇哇大哭,再也睡不着了。如今一比拟,我可真胆怯呀!看了这本书以后,我下定决计要做一个英勇的孩子!
我看完了这本书,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生存办法。以后我在遇到什么艰难,都会像山姆一样,英勇面对,有自信心打败它。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篇二
走在没有熟悉面孔的僻静小路,生活是无人知道下落的足迹。别样的快乐,贪婪享受这一段独来独往的日子。磨砂玻璃门那边的暖黄色灯光打在书房桌上的墨砚上。墨迹未干的元书纸凌乱散落,比我安静得多。今夜关掉了所有的灯,斜倚在这里。困倦让我本能地枕在身旁的立式空调上,给了自己一个纯粹的环境——没有灯光——听一些畅快淋漓的声音这些声响帮我撕破虚伪的假平静。“心是上了锁的一扇窗拒绝温暖寒冬宁愿向着西北的窗任寒风来来去去关不上”在那年冬夜记得也常常响起的旋律。曾一起安静聆听的人你们好吗?我似乎走了很久,但好像仍立在原地,再也动不了了。
听版本龙一、姬神,悠扬在灵魂上的声音让人思考现实以外的东西。有一种人是真的孤独,是在人声鼎沸里的孤独。他们永远也找不到温度的所在,索性彻底爱上了这种一个人的狂欢。即便在烈日里尚习惯不得那般焦灼,干脆回到月光里,独自冷峻去,孤独成瘾。海子背上行囊,孑然置身德令哈草原尽头是怎样的疼痛(也许还有疼痛后的畅快)?一幕黑夜里的孤独行者,复杂的情感在渺小的束手无策的身体里歇斯底里。猖狂的绝望在寂寥的天地间肆意膨胀“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寂寞如此巨大黑洞一样吞噬作者的灵魂,无力握住泪滴的双手,人生百味也在其中流失。快乐、悲伤、幸福、心痛、欢笑、天真,扭曲着渐行渐远。无能为力地麻木自己。最后只剩下有气无力的陈述,挥一挥手道一声‘也罢’究竟走向天梯。“姐姐”这无限温暖的称谓仅仅是唯一能在这暗夜里为作者阻挡内心无边寒冷的模糊想象。够写出这种诗歌的诗人只有死亡。
一直觉得不懂现代诗,唯独海子这首《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读来让人百感交集。不过最多是共鸣罢了,我没有自怜的情绪。人在乾坤造化间的渺小无力感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易经系传》开篇便有系辞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人世间本来规则既定,人所能做的不过是适应和运用规则。运用得当的那几位就成了人上人,逆规则而走的人,大多疲惫不堪之后仍不甚理想,平生不得志,于是哀怨得很。其实因果不会亏欠我们什么,无数过去的因堆叠成今日现时的果。死亡也是前因所种之果。海子之死虽造就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美,炽热的鲜血浇灌出一朵诗性人生的艺术奇葩。只不过是疼惜是哀婉留与后人道了。
人生那种悲哀的本质被绝大多数人回避掉了。大家麻木而快乐地活着,偶尔也困惑也迷茫,但是一闪而过继续行色匆匆地生活。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众生本来角色各异,使命有别,有人为美而生成了艺术家,有人为爱而生成了慈善家,有人为探索生命的真谛而生于是有了海子这样的诗人。海子像个好奇的孩子,愣是要扒开层层迷雾去探个究竟。当他用尽生命最后一点力气,扒开最后那层生命帷幕,他看见了这个所谓生命的究竟,不知是喜是悲,总之于疲惫不堪的灵魂深处响起一声惊雷,探求真谛的浑浊双眼满目尽是崩溃的天地。他找到了生命的究竟所以只有走向天梯——他都不曾想过生命的本质居然是那样一种美到极致的悲怆!不管是喜是悲,他都再不能承受。死亡不过是拿诗性的精魂在宇宙天地间向生命献上了圣洁的祭礼。
怎么能说清哪一种人生算好哪一种算不好呢?像海子这样执着于对生命的思考对真理的求索的人毕竟是少数。世人最多不过像我这样,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冷静旁观。万世之后,海子不再是一个鲜活的人,不再是一个令人疼惜的抑郁青年,却石化成了文学史上的丰碑,是探索生命真谛道路上牺牲的先驱,只是为文学哲学心理学之类的研究做了其中一点贡献。譬如二祖神光,遍读儒道教化,觉得不过只是建立人文礼教、世风学术。即便《庄子》、《易经》,仍未能极尽宇宙人生妙理,不足以探究生命根本。于是出家学遍大小乘佛学教义,最后慕名见达摩祖师,为求真义雪中自断一臂。在今人看来恐怕神光应该改名叫“神经”,纯属于eattoomuch瞎折腾。但这世上就是活着这样一小部分人,非得弄个清楚明白才能活得下去,活着若不能明心见性,就生不如死。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真的没有这世间绝大多数人来得幸福。因为大多数人可以“吾弗知,吾弗知”的状态下或快乐或平常或功利非常或淳朴非常地终其一生。写这段文字也只是为凭吊和理解这一小撮人,也希望有一天能够向大部分“正常人”为这一小撮人做个解释。
至于二祖神光等人想要去普度的芸芸众生们,如果能够过着浑然不觉的天真日子就最好了。当然估计这个群体的人在看到本文第一句的'时候,便已经跑了。那就是最快乐的众生中人。如若你有些不幸地看到了生命隐约的质地,忽略那点悲怆,只需看到生命多娇的璀璨与至美,也足以为此快乐一生,至少我是如此。然后在大千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角色,把这原本璀璨的生命活出一个熠熠生辉来!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篇三
这个暑假,我虽然没有读很多书籍,但有了挺多的心得与体会。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
余秋雨先生不愧是中国数一数二的散文家,他的语言清新自然,文笔通顺流畅,时不时一句富有深刻哲理的语句,就能让人不禁浮想联翩且深深地沉沦在文章里"不能自拔"、回味无穷。无论是人还是文章,都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典范。
在《山居笔记》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文章是《一个王朝的背影》和《历史的暗角》。
先谈一谈《一个王朝的背影》。这篇文章以清王朝为背景,以康熙的"长城"——避暑山庄为线索,开始了与清朝的谈话。文章的开头以康熙的人生与能力入笔,写到了"康熙希望能筑起一座无形的长城".所以他在避暑山庄外设立"木兰围场",每年去那里打猎,也算是一种浩大的军事演习。这就是康熙作为一个君王的伟大之处,无形胜有形,便可以不再去修长城。他不但精通中国文化,而且熟知国外名人所著的几何与自然科学的学说著作。他"将生命从深宫里释放出来",使那个时代强盛无比。而到了他的后代乾隆那里,这一切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康熙的"长城"突然变成了康熙炫耀自己功名与荣誉的地方,"乐滋滋地自我品尝,这使山庄回荡出一些燥热而又不详的气氛".紧接着,排斥了外国文化并只限定在广州开放外贸,从而导致清王朝逐步走向衰落。
之后的嘉庆在避暑山庄看到了父亲的功德,不禁觉得身上的担子太重。这就使之后的子孙在这种压力下一步步带领清王朝走向衰败。在清朝灭亡后,著名的学者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水自尽;余秋雨先生在文末的一段话,让我很有感触:"我轻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在《历史的暗角》这篇文章中,余先生列举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臭名昭著的小人,并且详细的分类为:恶奴型、乞丐型、流氓型、文痞型。小人在中国人的心中,自古就有一种范畴,卑鄙的、邪恶的、损人利己的人都会被人们自动划分到小人这一行列中去。小人的嫉妒与自我利益的膨胀,往往会使一个又一个文化名人走向冤屈之路而无言以对,或许这正是小人真正的强大所在。余先生的一句话,令我的理解更加深刻:"小人的势力往往在暗角中滋生,牵绊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人被就算被绊倒,摔了个倒栽葱,也对这些人或事无言以对、无可奈何。"在这一方面,小人的手段耍的极其阴险。"小人用卑微的生命粘贴在一具高贵的生命,高贵的生命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受不得侮辱,然而高贵的生命不享受侮辱就得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就是一个二个文化名人被逼上绝路的原因所在。虽然如此,但小人往往不会落得好下场。因为——小人终究是小人。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篇四
放假前,学校建议在寒假期间读一本书,我把这件事给女儿一说,女儿给我推荐了余秋雨的《山居笔记》。从书店买来之后,就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读完之后,感受颇深。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我想我一直以来都不是那种善于读书的人吧,总觉得自己既缺乏潜心鉴赏的定性,又没有那种体味美感的修为。想想以前看书,多半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般的一览而过,久而久之便留下了近乎囫囵吞枣式的劣根性---枣自然是被吞下肚了,口中却依旧索然无味。因此,每次要写诸如读后感之类的文字时,便难免有些捉襟见肘的窘迫感。
但这次看完《山居笔记》之后,倒是自认为感觉有些奇怪,因为我竟然从那些挥洒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许的味道。确切地说应该是透过字里行间,我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上的碰撞,或许这就是通常说的所谓心灵上的共鸣吧!
应该说全书没有诗歌那样唯美华丽的辞藻,也少了杂文那般犀利精辟的笔锋,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摈弃了浮华的随性,给了人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自然流露出来的文字往往能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作为自述性笔记,初读起来似乎有些凌乱琐碎,但通读全书,却不难发现作者构思之精妙:那就是从平淡的话题中以小见大,通过质朴的语言风格直指社会现实,从而使得文章中所触及到的问题与中国当前的现实遥相呼应---轻快中不乏沉重,从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个社会现实的剖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形中引发并启迪人们的深思,从而点明了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题。
一切的一切,余秋雨先生用他那朴实而又不失华丽的语言,生动且精妙的比喻,紧凑又巧妙的文章布局向我们讲述那中国的沉重、悠久的.历史,把我们引进那个沉痛的年代。
不得不叹服余秋雨先生的见识之广,领略之深。整本书充斥着他的横溢的才华与渊博的知识,每一章的内容都填充进了大量的史料,名言及各类文学知识等诸多内容。整本书涉及的知识面之广,让我叹为观止。阅读完全本书,真是看得我目瞪口呆、目不暇接!此外,余秋雨先生那独到的见解,更是让我如雷灌耳、记忆犹新。他那与众不同的观点,真的是让我们打开眼界!
或许从中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丝的宁静。当铅华褪尽,我们带着苍茫的心态回首走过的路,能够很坦然地微笑着告诉自己---我曾经也是那么充实过的!这其实就是给我们的心灵一个最完满的交代。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篇五
寒假,我读完了《山居岁月》这本书,它讲述了一个男孩子学习在野外单独生活的故事。
纽约男孩山姆在五月的一天分开了家,他要到克斯奇山寻觅曾祖父留下来的葛博礼农场,一把小刀,一捆绳索,一把斧头,一些打火石好钢片,是他为这次出走准备的`一切东西。对山姆而言,这不是一次短暂的游览或露营,他是要像树一样在森林中持久地、独立的生存。跟随山姆深化森林的脚步,“野外生存”这四个字慢慢地不再是一种笼统的符号和虚幻的想象,它的真实、艰苦好诱人,好像磁铁一样吸收着没有勇气好没有时机深化森林的我。
被逼上绝路的原因所在。虽然如此,但小人往往不会落得好下场。因为——小人终究是小人。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篇六
《山居笔记》一遍看下来,感觉的确很不错,我觉得可以用“美、奇、柔”三个字来表达我的感想。
首先,“美”是余秋雨散文的最主要的特色。我公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余秋雨写的句子真的很美很美”,而当时我也只是听听而已,根本就不知道其中的“很美很美”的真实含义,而今,看了《山居笔记》之后,终于领悟到了余秋雨“美”的所在了。“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多么美的一串“成熟”的诠释,诸如此类的语句还很多很多。同样是几个汉字,在他的笔下竟拼凑出如此美妙的句子,这也是他能受到如此多的人去欣赏他、品味他的原因了。
其次,余秋雨的语句中还隐约着“奇”的特点。一些看似平常的语句却是很“奇崛”的,像“领略这样逝去以久的人生风采”等等句子。还有,他的“奇”是建立在很平凡的事物上的。在写现在山西的那些小商贩说“在巨商的脚下做着最小的买卖”,形容康熙狩猎时马跑得快时说“耳边生风,群山急退”。小商贩、马快跑是我们生活中很平凡普通的事情,然而余秋雨的这些“描绘”语句却是那么的不平凡不普通,这就是他“奇”的所在了,一般的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柔”是说余秋雨的文章显现出一丝绵、缠之意。有很多句子有这样的特点,细细品味会感到有“柔”意。
《山居笔记》中有这么一句:“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好像王尔德说过‘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也许余秋雨就是本着这句话而写文章的吧,我觉得这也是评论余秋雨的最好句子了!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篇七
-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
-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
先前我并不曾听闻余秋雨这位在当今文坛中颇有地位的作家,接触他的文章是一次机缘巧合。一个同学向一向对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我推荐了他在新千年之初的一本书——《千年一叹》。我虽然在文学上的造诣不深,但是我知道他的散文绝对是能让我产生共鸣,书中的一一句对我都是强烈的震撼。这本书绝对是真实的感受,经过整整一年拔山涉水,躬行践履,他走过了充裕着异域风情的埃及,希腊,土耳其,穿过了战乱连年的伊拉克、巴基斯坦、伊朗,他在尼泊尔欣赏着常年冰封的喜马拉雅山在晚霞的映射下透显出的雄威。感受着一个文明从兴盛到衰败。按理说一个中国人应该从了解自己的家乡开始,从而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可是我认为余秋雨他从中国出发,最后又回到中国,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不仅是对一种文明的认识,更多的是在与本土文化做比较,这样也使随后所写的《山居笔记》就有其一定的客观性,是对我们文化的一次较为正确的评价。而不是一再的强调我们拥有着上下50xx年的历史,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国。毕竟我们的文化也曾经遭遇过“焚书坑儒”、也曾掀起过令人发指的“文狱”,不论是以前的文人墨客还是现在的知识分子,我想谁都不愿意用八股文来禁锢自己的思想。我们并不希望“独尊儒术”,哪怕是孔圣人也不愿意这样,否则怎会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之说。我们希望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况,在这世纪交接的时刻,是不是应该回头看看前人所留下的那一句一笔一张一本。作为前车之鉴,给后人留下的又岂止是精神财富,对一种文化的反思,恰恰能创造出另一种更适合现代的文化模式。起初我并不能读懂余秋雨的散文,因为他的思想内涵还不能让我这个小孩所理解,但是我就是觉得他的话有道理,是他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他通过他的笔,通过从他笔尖划过的,把这种感受真真切切地传达给了他的读者。我很感谢他,是他使我这个年幼的“学者”学习到了文明的内在,一种文明常常是由一群意识朦胧的人创造出的,而它的发展可能是经过几个或是几十个甚至更多的人慢慢地从远古文明衍变,推敲,再由几个在某几方面有着极其重要贡献的人将他推上颠峰。而文明的衰败往往是毁在战争中,我们不需要讨论为什么而战争,但是确实是战争加快了文明颓败的速度。更或者就只是这种文明不在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总是会有一些人走出来,推翻它。那些保守守旧的人不愿改变他们现在的生活方式,那些激进的人却试图改变现状。于是乎,在激烈的争论过后,无论赢得胜利的是哪一方,对这种文明的摧毁是必然存在的,有时候往往一条极小的裂缝就会导致一座大厦的坍塌。一种文明也是一样脆弱。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武将也许可以以武力解决一些争端,但是这一文明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它的精神本质和思想。鲁迅先生当初弃医从文,也是想能从精神上诊治那些精神麻木、空虚的人。文人能留下让人精神振奋的作品,但是许多文人不论是在生前还是在死后都生活艰难,这是文人的悲哀,也是文化的悲哀。有这样一句话“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可是又有多少文人能摆脱生活的负担呢?他们有着足够的精神食粮,却不能填饱自己的肚子。这使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那些只能作为他们丰富自己,感染他人的理想而存在。余秋雨在他的书中写到“越是热闹的东西越是脆弱,这是中国老庄哲学早就阐述过的,然而都市的热闹去是人性的汇聚,人性汇聚到如此密集的程度还依然脆弱,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一大悲剧”。
我喜欢余秋雨对文明的阐述,也喜欢他的散文,喜欢他写散文的形式,个人的感受和思想很自然地融入他的文章中。他在小引中提到散文的本性。以前老师在课堂上告诉我们,散文的特点就是形散神聚,而从他的文章中我才知道“诗”和“艺”才是散文的“正本形态”。有些批评者也许会轻巧地说:只要随手翻翻哪本书,就可避免这种常识错误。其实在散文中即便说自己不太喜欢杨万里的诗、王羲之的、欧阳修的文章也是允许的,这正是散文写作的自由之处。如果每个细节都写得准确无误,“那就只能写论文了”。我有时觉得他的文章也有幽默之处,不是如此严肃。也许他在写这些时,有的只是无奈,但是我感到的是他对那些并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文章或是不能体会散文真正内涵的人的惋惜。我不能说那些人是无知的,但他们却过于苛刻,他们不是在欣赏散文,不是在感受散文,而是一味地追究散文中常识性问题,那是他们的可悲之处,也是可笑之处。他们放弃了文章的精髓,甚至可以说放弃了心灵中人类共有的东西。真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今天,看了《山居笔记》和《山居笔记(新版)》,其实,除了里面的序,两本书大致是一样的!原版的序很长很长……但用余秋雨的话来说:“权当我给你们送一束花草,还带着点儿根茎上的泥土……”,而新版的序就是很简略了……不过两本书看了候,都有许多感触:感于余先生对历史文化的独到见解;感于余先生对现代文化的责任感;更感于他的文章里所散发出的深情、大度的光彩。(还有感于《山居笔记》到底有多少是正版的,应该说,余秋雨的书……)
一座繁华的城都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不仅会引起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浓厚兴趣,而且对普通老百姓也永远是一个巨大的悬念。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庞贝古城突然湮没;更古老、更辉煌的都城—雅典消失的不明不白;柬蒲寨吴哥窟的殒落也是一个千年之谜……时间过滤了一切,我们无法再找回答案。
黑龙江省宁安即清代著名的流放地宁古塔,一圈巨大的城墙墙根让人无法想象在遥远的古代在这里屹立过一座什么样的都城。现在的它只剩下一道泥土砌成的的基座,但曾经的它可是渤海国百城之首,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东北亚地区的重要贸易枢纽!如今的城里保存最完好的只是一口“八宝琉璃井”,它回忆着几千年来周围发生的一切,波光一闪,就像是一只看得太多而终于看倦了的冷眼。都城的西部和北部竟还密密地排列着五座跨江大桥桥墩的遗址。
如此繁华的城市、如此繁荣的一派景象,是什么使它消失地如此彻底?!
华夏大地在数千年间出现过多少星罗棋布的城市,能保持长久生命的又有几座。比之于山川湖泊、广漠荒原,城市是非常脆弱的。
中国,一个以农兴国的文明古国,农民显然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农民眼中,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而拥有的财富的人则是大抵不义之人,又因为统治者的长期欺压,农民起义军一次次攻陷城池,需要把自己直接生产的财富抢回来。城市本身的不健全,加上城里乡人的“客居”感和辽阔的农村对它的心理对抗,便显得更没有自信。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綺者,不是养蚕人!
城市汇聚了一切,经济、政治、军事、文明、物资,所有的一切。它是一种无形情绪的集中,一种文化的定形,它的高度文明与繁华激起了他人对它的占有欲。
历史,曾在这块荒凉的土地上做过一个城市的梦。梦很快就碎了,醒来一片荒凉。
随着时间的改变一切都在改变……如今的华夏大地上呈现出另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数不尽的新城拔地而起,交通网络构建迅速,城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浮华的背后,却同样牵系着无数的情仇困苦。我热爱城市,当然也包含着对它的邪恶的承认。城市的邪恶是一种经过集中、加温、发酵,然后又进行了一番装扮的,它终究控制了全局、笼罩街市,街市间顽强地铺展着最寻常的生活。商场的黑暗、阶级斗争的激烈、街头的骗子、犯罪团伙的横行,我们看的太多太多。
有些时候真想离开城市,回到大自然。抛开这早已看倦的城市,会觉得似乎得到了全然解脱。热爱自然,却不能长久隐居山林。作为一个现代人,渴望生命散发出的蓬勃热量。
几步之外就是世俗人性的广阔绿洲。每天都这么走,走过邪恶,走向人性,走向人类的拥挤和大热闹。相信大家协起手来,洗去心灵的污点,用一颗颗纯洁的心,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让城市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以前爱读余秋雨的书,尤其是《文化苦旅》,读的时候觉得美得无可言说,至今这本书仍然是我最爱读的书目之一。余秋雨的文,美妙,又让人感觉深邃,他常常把历史与文学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番厚重的文化之感。因此,读他的文章,除了是文学的享受之外,更是对史学的补充与思考。
暑假期间,闲来无事到书店逛,看到余秋雨的书《山居笔记》,很是喜欢这个名,觉得颇符合我所向往的山居之风,随手翻了几页,便买回家中。那次共买了四本书,这本书当时只是翻看几页之后,觉得似乎有些艰涩,便搁置在案头,一晃就是几个月。
几个月后,买的书读完了,也没有找到新的阅读方向,就拿来这本书,细细品读起来。这一读不要紧,我又深深现在余秋雨的文里,徜徉在文学与历史所交替兼容的世界里,随着他的文,游走在各地,游走在各朝各代,游走在各个名人名士身边。
跟随余秋雨,我走进了清朝的历史,那破败王朝的背影,看到历代流放者那凄凉落寞的生活,感慨人生无常,谁又能抵挡的了那些事故变迁呢?苏东坡的突围,让我感慨哪个朝代对于大师的埋没,想到历代大师都经历的摧残,想到我们国人嫉妒品质的劣迹其实由来已久,其实根深蒂固,早已化为血液里一丝我们不远承认的遗传。
《愧抱山西》则描述了一代晋商的发家成名史,让我对山西有了一番新的认识,敬佩山西晋商的精名能干,敬佩他们的审时度势,敬佩他们的种种。正是这些优秀品质,使得一代晋商在异乡的土地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遍地的分号,无不诉说着这个人群的智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一切都发生变化之后,山西晋商似乎一夜蒸发。他们的颓然落幕,是战争纷乱的影响,也是时代前进的必然。但是,他们留下的在山西的总票号,却还在向世人昭示着这里昔日的繁华,即便是见惯世面的人们,也会为这里的富贵大气所震撼。相必,若是山西晋商的风范尚存,山西晋商的经商之道尚存,我国商业文化,必然又是一番新天地。当然,当今的温、浙、广的商人已经遍布全国,支撑着经济的繁荣,但他们比起山西晋商,缺少了厚道,更缺少了长远的眼光。
余秋雨带我们到他的家乡余姚走了一番,那个不甚出名的地方,是他心疼永远的记忆,也是永远的痛。“少小离家”,却“老不能回”,即便回去,也未踏进家乡的土地,也没有迎接的亲朋好友了,回去也是一片寂然,除非顶着名人的称号,官员的接洽显得热闹些罢了。落叶归根的观念,怕是难以实现。越是难以实现,越成为心底里那柔软的痛,越是思恋。
让我感触深的,还有《十万进士》。余秋雨这个人的眼光,实在比一般人深邃,当代人们除了怒斥科举制度的残害人,却并不想它曾经为我们挑选人才时带来的好处,也不去探究在哪个环节致使这一妙策变质,成为众多书生枷锁。而余秋雨的分析,则是犀利深刻,却有委婉絮叨,这观点,怕是用在当今高考也适用吧。
我最爱的一篇是《遥远的绝响》。原因有二,其一,这主人公阮籍和嵇康,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美男子,大文豪,其中嵇康更是通宵音律,为人潇洒,不拘礼节,是如我般凡夫俗子所向往而又不能企及的。这些哀叹,也只能心里想想,合上书,天亮还要回到这规范的框架里生活。我注定不能做到那般潇洒,权且在这羡慕他们吧。
想不到的是,余秋雨在书的结尾,提到的却是小人。小人的确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历史的一部分,小人做不得,小人不得不防。这是大师给予的忠告。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篇八
在大四临走的时候淘了许多书,不为别的,只为看到他在地摊上时心里的一念,加之能用两折买到正版的几乎全新的书,何乐而不为。
收拾着大三的疲倦,于今日踏上回家的火车,拾起当时在梧桐树下淘的余秋雨的《山居笔记》。记得初始余秋雨是高三的时候,班里许多人喜欢他文字的厚重,《文化苦旅》在同学中甚为流传。许多人在作文时也会适时引用他对于废墟的感慨,来增加自己文章的深度,虽然无法驾驭,但是至少让我们从一个更深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的文化。
一直很感激我的高中,在高三甚是紧张的时候,我们班主任(化学老师),语文老师还鼓励我们多看杂志,多看新闻,在我们高三的时候,出现过对《画皮》的深度探讨,对《东京审判》的理性辩论,有过同学之间为宝玉与众多红颜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争得不亦乐乎。甚至在高一的时候,我们语文老师用了好几节的时间带领我们去慢慢赏析《东风破》。如今忆起当初之教学,我虽未选择了文科,然时不地想念起高中这种看似离经的都学,其实才是语文的真谛。
本期望着大学是一个让我们更加广阔的天地,然事实远非如此,经过三年的流放,逐渐意识到天天喊着构建综合性大学的人们,正把我们培养着一个个机器,有时我更想回到高中,回到那种我们整个班级56个一起看《红楼梦》的日子,一起眺望大海畅聊抱负的日子。只是一切都无法回退。大学三年,我们一学期最多只有一门有关中国文化的课,俗称文华素质课,是将近两百人一起上的,还是安排在晚上,其地位可想而知。
在这些课中,我惟一还显年少轻狂的,应该就是逃了一学期自己不想上的课,跟着当代中国历史的老师去感受那场只过去几十年,却令我们显得那么陌生的浩劫。我只是一个听讲者,没有资格作过多感慨,只是震撼于人性的泯灭竟可以达到如此之地步。
似乎扯得有点远,不过在火车上,我也是一直瞎想的,捧着《山居笔记》看一会儿,心绪万千,就毫无目的地将目光投向窗外,任思绪飘飞。我也不知道作为一个已经被工科磨了三年的我,会于今天焕发如此之多的感想,并有记之于文字的冲动。
似乎《山居笔记》是继《文化苦旅》之后的又一力作,就这么边看边胡思乱想,一天下来,我还把这本书看完了,还萌生了如此之多不相关的想法。
虽说现在大学普及化,但是应该说绝大多数优秀的人才还是在大学中,作为教育者,你们就应该有一套适合的培养体系,并有合适的评价体系来评价一个人才的成长。而现在的大学呢?所有的评价单一化,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举我自己的例子,例如实践课,本来是最能体现过程的价值,可是到了最后评价,老师看的是你的一纸报告,绝非看你实际操作了没,对过程熟悉了没。记得大二,课程设计,需要搭建一个电路,功能实现电子计时。我们是两人一组,我们组是最早完成任务的,并且答辩的时候,老师的问题我们也对答如流。可以说我们的电路设计出来后,我们班有一半的电话是我帮忙调试出来的。可以说老师是应该看到的,可是最终的成绩我们是良好,其他人是优秀。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篇九
这些日子突然莫名其妙地觉得心浮气躁,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中度过的。百无聊赖之际便随手翻阅了书桌上一本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姑且不说是想从书中寻找些许心灵上的慰藉,但至少可以当作是来消遣无聊的一种方式吧!
我想我一直以来都不是那种善于读书的人吧,总觉得自己既缺乏潜心鉴赏的定性,又没有那种体味美感的修为。想想以前看书,多半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般的一览而过,久而久之便留下了近乎囫囵吞枣式的劣根性---枣自然是被吞下肚了,口中却依旧索然无味。因此,每次要写诸如读后感之类的文字时,便难免有些捉襟见肘的窘迫感。
但这次看完《山居笔记》之后,倒是自认为感觉有些奇怪,因为我竟然从那些挥洒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许的味道。确切地说应该是透过字里行间,我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上的碰撞,或许这就是通常说的所谓心灵上的共鸣吧!
应该说全书没有诗歌那样唯美华丽的辞藻,也少了杂文那般犀利精辟的笔锋,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摈弃了浮华的随性,给了人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自然流露出来的文字往往能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作为自述性笔记,初读起来似乎有些凌乱琐碎,但通读全书,却不难发现作者构思之精妙:那就是从平淡的话题中以小见大,通过质朴的语言风格直指社会现实,从而使得文章中所触及到的问题与中国当前的现实遥相呼应---轻快中不乏沉重,从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个社会现实的剖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形中引发并启迪人们的深思,从而点明了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题。
可能我对这些文字的理解很肤浅,而对作者文学心理的解读也只是停留在很浅薄的层面上,但在某种程度上,我想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吧。的确,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多数人都热衷于名与利的追逐,醉心于粗浅的感官上的享受,却忽略了太多原本值得自己去关注去体味的东西。我们每天麻木地跟着紧张的社会节奏而躁动,却在躁动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失去了自我,我们守住了眼前那些自以为珍贵的美丽,却始终守不住一颗淡泊的心,直到有一天看到那个面目全非的自己,才猛然感觉到了疲惫……还是看看作者在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时所持的心态吧---即使喧嚣声中夹杂进了我的名字,我的心也只在远处飘忽,烟雨渺渺。
或许从中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丝的宁静。当铅华褪尽,我们带着苍茫的心态回首走过的路,能够很坦然地微笑着告诉自己---我曾经也是那么充实过的!这其实就是给我们的.心灵一个最完满的交代。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篇十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我想我一直以来都不是那种善于读书的人吧,总觉得自己既缺乏潜心鉴赏的定性,又没有那种体味美感的修为。想想以前看书,多半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般的一览而过,久而久之便留下了近乎囫囵吞枣式的劣根性―――枣自然是被吞下肚了,口中却依旧索然无味。因此,每次要写诸如读后感之类的文字时,便难免有些捉襟见肘的窘迫感。
但这次看完《山居笔记》之后,倒是自认为感觉有些奇怪,因为我竟然从那些挥洒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许的味道。确切地说应该是透过字里行间,我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上的碰撞,或许这就是通常说的所谓心灵上的共鸣吧!
应该说全书没有诗歌那样唯美华丽的辞藻,也少了杂文那般犀利精辟的笔锋,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摈弃了浮华的随性,给了人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自然流露出来的文字往往能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作为自述性笔记,初读起来似乎有些凌乱琐碎,但通读全书,却不难发现作者构思之精妙:那就是从平淡的话题中以小见大,通过质朴的语言风格直指社会现实,从而使得文章中所触及到的问题与中国当前的现实遥相呼应―――轻快中不乏沉重,从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个社会现实的剖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形中引发并启迪人们的深思,从而点明了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题。
可能我对这些文字的理解很肤浅,而对作者文学心理的解读也只是停留在很浅薄的层面上,但在某种程度上,我想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吧。的确,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多数人都热衷于名与利的追逐,醉心于粗浅的感官上的享受,却忽略了太多原本值得自己去关注去体味的东西。我们每天麻木地跟着紧张的社会节奏而躁动,却在躁动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失去了自我,我们守住了眼前那些自以为珍贵的美丽,却始终守不住一颗淡泊的心,直到有一天看到那个面目全非的自己,才猛然感觉到了疲惫。
一切的一切,余秋雨先生用他那朴实而又不失华丽的语言,生动且精妙的比喻,紧凑又巧妙的文章布局向我们讲述那中国的沉重、悠久的历史,把我们引进那个沉痛的年代。
不得不叹服余秋雨先生的见识之广,领略之深。整本书充斥着他的横溢的才华与渊博的知识,每一章的内容都填充进了大量的史料,名言及各类文学知识等诸多内容。整本书涉及的知识面之广,让我叹为观止。阅读完全本书,真是看得我目瞪口呆、目不暇接!此外,余秋雨先生那独到的见解,更是让我如雷灌耳、记忆犹新。他那与众不同的观点,真的是让我们打开眼界!
或许从中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丝的宁静。当铅华褪尽,我们带着苍茫的心态回首走过的路,能够很坦然地微笑着告诉自己―――我曾经也是那么充实过的!这其实就是给我们的心灵一个最完满的交代。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篇十一
我想我一直以来都不是那种善于读书的人吧,总觉得自己既缺乏潜心鉴赏的定性,又没有那种体味美感的修为。想想以前看书,多半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般的一览而过,久而久之便留下了近乎囫囵吞枣式的劣根性---枣自然是被吞下肚了,口中却依旧索然无味。因此,每次要写诸如读后感之类的文字时,便难免有些捉襟见肘的窘迫感。
但这次看完《山居笔记》之后,倒是自认为感觉有些奇怪,因为我竟然从那些挥洒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许的味道。确切地说应该是透过字里行间,我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上的碰撞,或许这就是通常说的所谓心灵上的共鸣吧!
应该说全书没有诗歌那样唯美华丽的辞藻,也少了杂文那般犀利精辟的笔锋,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摈弃了浮华的随性,给了人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自然流露出来的文字往往能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作为自述性笔记,初读起来似乎有些凌乱琐碎,但通读全书,却不难发现作者构思之精妙:那就是从平淡的话题中以小见大,通过质朴的语言风格直指社会现实,从而使得文章中所触及到的问题与中国当前的现实遥相呼应---轻快中不乏沉重,从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个社会现实的剖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形中引发并启迪人们的深思,从而点明了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题。
还是看看作者在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时所持的心态吧---即使喧嚣声中夹杂进了我的名字,我的心也只在远处飘忽,烟雨渺渺。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篇十二
我在没有读《山居笔记》之前,只知道它是一本散文集,但是,写的什么内容,书名又为什么叫《山居笔记》,则一概不知。
待到现在手握这本21万字的《山居笔记》,只用目光扫视一眼目录中的一篇篇富有文采的题目,诸如《一个王朝的背影》《流放者的土地》《脆弱的都城》《千年庭院》《遥远的绝响》等,就觉得手捧着的是如珠玉一般弥足珍贵的好书了。
至于为何起名《山居笔记》,作者在“小引”中说,这本书是1992年深秋,居住在香港沙田的一个山坡上,用了两年的时间写就的,这,应该是本书得名的由来。
开篇《一个王朝的背影》,写的是走向没落的大清王朝。文章的开头就一下子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我们这些人,对清代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感阻隔,记得很小的时候,历史老师讲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时,眼含泪花,这是清代的开始;而讲到“火烧圆明园”“戊戌变法”时又有泪花了,这是清代的尾声。年迈的老师一哭,孩子们也跟着哭,清代的历史,是小学中唯一用眼泪浸润的课程。
一个王朝的背影,就是在这种充满细腻感情的`文字中开始出现的。作者在这一篇文章里,重点写了承德的避暑山庄。在山庄里出现的第一个皇帝是康熙。山庄正宫午门上悬挂着的“避暑山庄”四个字就是康熙写的。我没有去过承德避暑山庄,不能亲眼目睹康熙亲笔书写的这几个字,但书里配有一张这几个字的照片,正如余秋雨所言,“避暑山庄”四个字写的极好,撇捺间透露出一个胜利者的从容和安详,我不懂书法,但听余秋雨这么一说,细细品味,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
接着出现的是雍正、乾隆、道光、咸丰,还有慈禧,这些人的背影如迷魅魍魉,充满着一种阴气。
《流放者的土地》一文,让我了解到中国古代列朝对犯人的惩罚,真是残忍,让人看了都会觉得胆寒。其中的“流放”,是一种长时间的可怖的折磨,作者说,死了倒也罢了,问题是人还活着,种种不幸,都要用心灵去一点点消受,有时不仅全家流放,而且祸及九族,所有远近亲戚,甚至包括邻里都成了流放者,往往是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路上死了的会超过大半,到了东北流放地以后,就变成了奴隶,分配给主人。主人见貌美的女性就随意糟蹋,怕丈夫碍手碍脚,就先给杀了。真是恐怖至极。
在《苏东坡突围》一文里,作者认为,“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的骄傲”,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在当年,构陷苏东坡的人特别多,甚至连《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也不例外。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有很多深沉的感慨,请看下面的一段文字,我觉得作者说的太精辟了:
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绑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沉重的历史的一页已经翻了过去,但是,直至今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周围,这样的小人其实还活着,而且是很神气地活着,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我以为。
接下来,作者在《千年庭院》中写了位于湘江西岸存在于世已有一千多年的岳麓书院;在《抱愧山西》一文中,作者曾经认为,山西是特别贫困之地,而事实上,历史上的山西曾经是商贾云集之地,号称海内最富;在《乡关何处》一文中,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家乡浙江余姚,这里有著名的河姆渡遗址;《天涯故事》写了海南岛的洗夫人以及黄道婆等女性历史人物。
在整本书中,《十万进士》所占篇幅最多,作者详细剖析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利弊得失,可谓入木三分。
《遥远的绝响》一文,写了魏晋时期的嵇康从容赴死前,面对请求朝廷赦免他的三千名太学生,端坐琴前,弹奏一曲《广陵散》,神秘的琴声铺天盖地,成了天地间的绝响。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篇十三
同时跟着他一起剖析了历史问题,理解了科举、魏晋风骨和小人这些深刻的话题。他这个笔记是想通过自己的实地考察、资料查阅了断一些疑难文化课题,历史告诉我们就像最后一篇一样,虽然沮丧但都是我们要面对的。
从《一个王朝的背影》至《历史的暗角》,不管品读历史,还是回味人生,很多难题还需继续探访,这些问题当然不可能轻易找到答案但所能做的就是呼吁更多的学者亲身去感触和研究,我们现在文化与商业的狭路相逢,会是怎样一个结果还无人可知,只是对抗一直存在。
最近看了一些宫廷剧,提到宁古塔,从余的考察中才知道原来在东北,这片让我曾经觉得富硕、豪爽的土地,原来有过这么多悲伤,阴暗的过去。还好历史不能压倒文明以及文化的传播,即使在那些被流放者中也能交流出美丽的文字,流传着积极向上的句子。生经多难情愈好,这实在是灾难给人最大的恩惠,所谓患难见真情吧,这个时候的帮助远比丰厚的礼品和华丽的语句真实打动人。顾贞观思念吴兆骞写的词作也得到流传,更说服了纳兰容若的鼎力相助,终于将朋友救出。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重的精神世界,竟使我们得惠至今。东北人的重友情、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深刻关联吧。从宏观来说,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部分流放者从伤痕累累的苦痛中挣扎出来,手忙脚乱创造出了一些文明,但并不能给流放本身增色添彩,比较这样限度的对生理心理的严重侵害,还是磨灭了很多人才。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部分文人之所以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现人性、创建文明,本源于他们内心的高贵。他们的外部身份和遭遇可以一变在变,但内心的高贵却未曾全然销蚀,这正像有些人不管如何追赶潮流或身居高位却总也掩盖不住内心的卑贱一样。毫无疑问,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贵之所以高贵的,也是这种高贵。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再生死存亡的边缘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
比之于山川湖泊、大漠荒原,都市是非常脆弱的,越是热闹的东西越是脆弱,然而都市的热闹却是人性的汇聚,人性汇聚到如此密集的程度还依然脆弱,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一大悲剧。除了像庞贝古城那样纯自然力的毁坏之外,致使许多城市消亡的原因还在于人类自身。人类,尤其是中国人,究竟有什么深层原因使他们既迷恋城市、觊觎城市,又与城市过不去呢?渤海国从曾经的繁盛走向灰飞烟灭,我们只能说,历史曾经在这块荒凉的土地上做过一个有关城市的梦。梦很快碎了,醒来一片荒凉。纵然城市这么脆弱,我尽管喜欢安静、崇尚自然,却还是以一个现代人的想法渴望着无数生命散发出的蓬勃热能。只是希望我们的城市能有更多的美好,更多的包容与绿洲般让人心旷神怡的空气。
苏东坡的经历说不顺也还是幸运,能在中年超脱,得到如此佳作,传世千古。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黄州的凄苦,让苏东坡更加超脱,洒脱勇敢,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他这样的灵魂竟然寂静无声,迟早会创造一个宏大的奇迹让世界震惊。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吵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去过湖南两次,还是错过了岳麓书院,只知现今指点江山的橘子洲头,不知千年文人培育之地的书院,但不知现今能否找到点远古的学识,感受到那种学习的氛围呢?书院包容了众多的学者,求知若渴的心,虽然将学者还是文人都受到过打击,但是这种文化的传播从没有中断。朱熹的教学影响着历代的学者,当时的好学远非现在所能比,过于浮躁的社会使得对文化的理解过于浅显,对知识的追求过于单薄。谁能保证历代教育家一辈子又一辈子浇下的心血和汗水,一定能滋养出文明的花朵,而这些花朵又永不凋谢?诚然,过一段时期总有人站出来为教育和教师张目,琅琅书声,响彻九州,但岳麓书院可以作证,这一切也恰似潮涨潮落。不知怎么回事,文明这个文明古国有一种近乎天然的消解文明的机制,三下两下,琅琅书声没了,代之以官场寒暄、市井嘈杂、小人哄闹。在人的整体素质特别在文化人格上,文明究竟比朱熹、张拭那个时代长进了多少?他们又曾预料到这个时代的现状么?而我们,是否也能由此去猜想今后?人类历史上,许多燥热的过程、顽强的奋斗最终仍会组接成一种整体性的无奈何悲凉。我们拥有一个庭院,像岳麓书院,又不完全是,别人能侵凌它,毁坏它,却夺不走它。很久很久了,我们一直在那里,做着一场文化传代的游戏。至于游戏的结局,我们都不要问。
一直山西是个比较穷的地方,除了那些暴富的煤商,靠压榨着贫苦大众的生命捞钱,那有钱的也让我觉得那钱不干净,没有什么好炫耀的;唯一的好感是平遥古城,那个让我向往的地方;大学时一个朋友的是山西的,才让我觉得可能山西也还可以的,至少他的为人还有平常生活的宽裕度让我觉得那是一个有穷有富的地方。直到今天看到余老师的《抱愧山西》,我是和他一样的感觉,惭愧,那个让我所谓苏南人有点不屑的地方,原来曾是全国最富庶的地方。晋商原来那么有经商头脑,那么聪明,靠自己的双手和头脑创造着几乎覆盖全国的财富。苏州的“中国戏曲博物馆”让多少艺术家惊叹不已,原来这只是“三晋会馆”,即山西人到苏州来做生意时的'一个聚会场所。说起来苏州也算富庶繁华的了,没想到山西人轻轻松松来盖了一个会馆把风光占尽。宋霭龄的丈夫孔祥熙这位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也是从山西太古县走出来的,这里曾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平遥西大街更是吸引着全国的商人在此建立分号,以及当地的日升昌等著名的票号,可见繁华必当不一般,虽然现今还不萧条,但有不少庄严沉静的古典建筑外部添饰一些五颜六色的现代招聘,与古典建筑的原先主人相比,显得有点浮薄。乔家大院正是在这条街上,全国各地的大宅深院见得多了,但一进这个宅院,诸多名园便立即显得过于柔雅小气。义无反顾的出发,并不一定能到达预想的彼岸,在商业领域尤其如此。山西商人的全方位成功,与他们良好的整体素质有关:其一,坦然从商;其二,目光远大;其三,讲究信义;其四,严于管理。以上这些不仅让这个山西商人团体一起富庶,也是现今从商成功的不二法则。为何,山西无数商家最后经历了败落,自身有原因,商业机制的时代性转换固然是个原因,但是上个世纪中叶以来连续不断的激进主义的暴力冲撞才是真正主要的原因,一次次阻断了中国经济自然演进的路程,最终摧毁了山西商人。先是太平天国后是辛亥革命,将修养生息一段世纪的山西商家彻底打垮了,山西商家的最后一线希望彻底破灭,走西口的旅程,终于走到了终点。晋商的鼎盛春秋长达数百年,它的衰落也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要创造一个辉煌何其难,可是毁掉一个文明却又是如此之快。
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上黄鹤楼,却引发的强烈的被遗弃感,肯定是和当时的处境有关,茫茫江山,何处是我家?我去黄鹤楼时可能心境大好,有那么多人陪着,只是望着长江将武汉划分为三块,雄伟的武汉长江大桥下流淌着沿江文明。可能我还年轻,也可能我的条件太优越,只感于景色,却没有更深刻的思考,没有思念家乡,因为我不是置身异乡,而是去出门旅游,也就没有那种失落的找不到家的感觉。在一般意义上,家是一种生活,在深刻意义上,家是一种思念,只有远行者才有多家的殷切思念,因此只有远行者才有深刻意义上的家。最开始因为不习惯异乡的生活而怀念爸妈,怀念家的温暖舒适,后来逐渐习惯了,就不想家了,而今一直在外面学习和工作的我,开始逐渐意识到家的可亲可近,最让人牵挂的当然是家里的人。余先生也因此想到了自己的家乡余姚,因为浙江和我家靠得挺近,早也听说过这个地方,原来还记得有余姚电视台的,现在装数字电视收不到了。没想到这个县城还藏着7000多年前的文明,有着如此深远的历史,作者曾因有着余姚口音而被人笑,可是后来完全抛弃后,知道家乡的可爱,出了如此的名人学者。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和邵晋涵都是余姚人,而范仲淹的名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里的先生严子陵正是余姚人是也。逐渐发现故乡在追踪和包围着他,连大学的教授都是自己的老乡,亲切感使然。余姚离家这么近,还有良渚文化的发现,让我更想踏上这块土地,去感受远古文明和近现代学者大家的风范。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指出,梦寐——野蛮——文明这三个阶段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普遍阶梯。文明是对蒙昧和野蛮的摆脱,人类发展大大过程如此。文明有可能盛载过野蛮,有可能掩埋于蒙昧;文明易碎,文明的碎片有可能被修补,有可能无法修补,然而即便是无法修补的碎片,也会保存着某种光彩,永久地让人想象。区区如我,毕生能做的,至多也是一枚带有某种文明光泽的碎片罢了,没有资格跻身某个遗址等待挖掘,没有资格装点某种碑亭承受供奉,只是在与蒙昧与野蛮的搏斗汇总碎得于心无愧。余老师是谦虚了,至少余姚人现在都知道他,都为除了这样一位学者而感到自豪,他为故乡带去了骄傲和文明。想想自己的家乡出了柳亚子、张应春这些勇敢之士,而我现在所能做的只是以他们为荣,以故乡的风土人情自豪,却没能为故乡带去任何光彩,也是自己惭愧的,可能注定自己就要这样平庸了,但是我会让故乡蒙羞,我会让更多的人知道故乡的景美人更美。
只在爸妈去海南旅游的照片上看到“天涯海角”,祖国版图的最南端,于是跟随余老师的脚步领略海南的风土人情,自然美景,听他述说着天涯故事。从一个故事引入,只有在天涯海角,绝壁死谷,生命被逼到了最后的边界,一切才变得深刻。海南很久之前一直被认为荒蛮,无法让人生存,直到冼夫人统治海南,使岭南与中原大地真正建立了空前的亲和关系,这个不同寻常的女子的统领,一直让海南这块土地散发着母性的力量。一种在依然蒙昧、原始背景下的女性化存在——这便是盛唐之前便已确立的海南岛形象。此后,中国将在无穷无尽的民族纷争中走过千百年血腥残杀的路程,但是海南岛却大体平静。由唐至宋,中国的人文版图逐渐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文明因子向南倾注。海南岛把被贬谪的四位官员爱称为“五公”进行纪念,那便是李纲、赵鼎、李光和胡铨,不管他们最后的命运有多少不同,但他们都爱上了这块土地,生活地很知足。苏东坡在六十多岁时被流放到海南岛,这把年纪,一到海南,衣食住行都遇到了严重困难,但他自给自足,毕竟是他,很快在艰难困苦中发现了生趣、美丽,开始代表中国文明的最高层次,来评价海南岛,从而留下了一些美丽的诗篇。海南之行被他回忆起来竟使他一生中最奇特也最有意思的一段遭遇了,海南岛也对得起中国文化史了。而后出来的名人邱峻和海瑞都是依恋着故乡,无比的依恋,到死时一定要回归的人儿,冲天憾地的阳刚,冥冥中依然偎依在女性的怀抱。海南历史中的女性文明和家园文明尤为突出,让我以为是海南的灵魂。你看不管这座岛的实际年龄是多少,正儿八经把它纳入中华文明的是那位叫冼夫人的女性,海南岛对整个中国文明的各种贡献中,最大的一项是由另一位叫黄道婆的女性完成的;直到现代,还出了三位海南籍的宋氏三姐妹名播远扬,这些女性都产生在乱世,冼夫人出现于南北朝时代,黄道婆来往于宋、元两代更替期,宋氏三姊妹则活跃于二十世纪的战乱中,越是乱世越需要女性,因此也总是在乱世,海南岛一次次对整个中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女性文明很自然地派生了家园文明。苏东坡、李光他们泪涔涔地来了,遇到了家园文明,很快破涕为笑;海瑞,邱浚他们气昂昂地走了它,放不下家园文明,终于乐极生悲。海南籍的华侨闯荡四海,在所有的华侨中他们可能是乡土意识最浓的一群,也是由于家园文明。海南,色彩浓处,野性犹存,我很想有机会去走一遭。寻找前人的足迹,感受美丽风景背后的深刻意境。不管现代多么繁荣,它对于整个中国版图而言仍然是一个人文气息浓重的休闲所在,温暖而祥和,寻常而自然。堵住非人文的工业噪音,删削急功近利的短视作为,使急急赶路的中国人哪怕是在地图上看到它也能获得一种全身心的抚慰。好生安顿下冼夫人的洁白海滩、黄道婆的启航码头、苏东坡的春花春草、宋氏三姊妹的梦中故居,让一切有机会上岛的人都能吟一句“兹游奇绝冠平生”。嫣然一笑,女性的笑,家园的笑,海南的笑,问号变成句号。从华北到海角,大地的旅游到此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是一些历史问题的探究。
科举制度的出现有其必然之势,不能说它的错与不错,只是随着社会背景的改变,在那个时代所产生的影响不同。隋唐年间,出现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选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为你保留着机会。另外一个优点是十分明确地把文化水准看做选择行政官吏的首要条件。但是考来考去,都是考文学修养和对诸子经典的熟悉程度,这种考法当然未必合适,越到后来越显现出很多负面效应,但至少在唐宋时代,无疑对社会重心和人格重心产生了有趣的引导。大批书生从政,究竟是加重了社会的文明,还是加速了社会的腐朽?余老师偏向于前者,觉得书生做官,极大扩充了书生队伍,客观上拓展了社会的文明面。考试时写诗作赋,于是大江南北的学者都投入了诗赋文章的训练,虽然展现了一个整体的文学氛围,但是那种在考场里产生的诗词歌赋能有多少含金量。想想那些作诗好的人也不一定会懂从政的道理,所以这在一方面也决定了官场中会出现的问题。不否认科举制度带来的那种公平,就像现在的高考,穷人家的孩子通过高考进入自己梦想的学校学习,提高自己,从而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知识无国界,无歧视,但是面对现实,这些全都经不起考验,古代出现买官,枪手替人写文章;现在找上好工作的却不一定是成绩好的人,而那些混着日子靠着雄厚家底的,却一直高高在上。随着时间流逝,科举的弊病也逐渐显现,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的心理痼疾和人格遗传还是有原因的:伺机心理,骑墙态势,矫情倾向。作为中国文人和书生,他们又失落了文化本位,因为他们自从与文化接触开始,就是为了通过科举而做官,作为文化自身的目的并不存在。试卷上的诗赋只是手段,平时的吟咏也常常脱离文学本体,因为人生感触往往与落第和入仕有关,许多吟咏成了攀援政治的文字印痕,一旦攀上政治的台阶,吟咏便从一种手段变味一种消遣。围绕着科举,政治和文化构成了一个纠缠不清的怪圈:不太娴熟政治,说是因为文化;未能保全文化,说是为了政治。百无一用是书生,或许是少数自省的自我嘲谑,但在中国,常常因百无一用而变得百无禁忌,虽萎弱却圆通,圆通在没有支点的无所作为中。后来的推荐与自荐有不当也有有益之处。可以更好的选拔人才,而不是只是从考场的一篇文章就能推断出他是否适合从政。后来确实可以证明考试不断出现了问题,作弊夹带代考使得考场内外都是巨大的不信任,科举本是朝廷好文人之间秋波对接,文化与政治之间情缘初定,但是,这种好不容易开始建立的信任竟然消解得如此快速,如此不留情面!当时考官也存在着无比的压力,不管是来自权力还是做人道德上面的不安,都让他们居在考官这个让人歆献的高度却抵挡不住来自四周的攻击,不知道最终该选择站在哪边。科举考试,对中国来说,这是一种千年的需要,又是一种千年的无奈。抓住它,满手芒刺;丢弃它,步履艰难。科举考试最终的彻底败落,在于它的考试内容。废除了科举考试的中国有了新式教学,却没能从制度上解决管理人才的选拔问题。如果没有优秀的行政管理者,一切学者、科学家都会在无序状态中磨耗终身,都会在逃难、倾轧、改行中折腾得精疲力竭,这已被历史反复证明。科举制度给过我们一种远年的浪漫,一种理性的构想,似乎可以用一种稳定而周全的制度常年不断地位中华民族选拔各级管理人员。这一出中国政治的幕间戏演得好长,最后是悲剧是滑稽很难分辨。
魏晋风骨,那些才俊心灵交流的时候,一个时代,便赋予了特色。阮籍、嵇康、山涛、向秀……有过他们,是中国文化的幸运,失落他们,是中国文化的遗憾。魏晋虽乱世,却多名士,也算是对这个时代的弥补吧,可是这些人才出在这个时代,有点浪费。阮籍行为举止奇怪,做官也是随性而来,间断地随着自己自己心血来潮。不过他十余天的正式上班,用现今的行政管理学解决了办事效率,大刀阔斧地精简了法令,然后潇洒地离开了。天才是也。他不受世俗礼教影响,对男女间的互相关心也毫不忌讳。会为一个陌生的美好却又早逝的生命放声大哭。他的孝也不只停留在表面,是真正的发自内心,不会因为吃肉喝酒而影响到他那颗悲痛的心。正当他母亲的离别而悲痛时,嵇康出现了,懂他,一样不忌讳灵堂,带来酒和琴。一个稀世的大学者,大艺术家,竟然在一座大城市的附近打铁!没有人要他打,只是自愿,也不收钱,他实在比那些瘦骨嶙峋的隐士和弱不禁风的书生要健康的让人羡慕。阮籍和嵇康的帅气堪称伯仲,记得之前看到书上说山涛允许他老婆偷看这两位帅哥,因为他是发自内心的承认他俩的美貌。钟会的出场让我有点吃惊呀,我的本家,虽然才华够大,但不懂嵇康。只是他最后走得知趣,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嵇康写给山涛的绝交信非常有名,外人看来是绝对不合理的一封批评好友的信,一番好意却换来朋友和你的绝交。不过果然这是一对不同寻常的朋友,了解的真正的含义,就算嵇康后来离开,会愿意把儿子托付给这个曾经的朋友。后来那封写给吕安哥哥的绝交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绝交。可是也是因为这封绝交信,让他走上刑场,只可惜这个为朋友打抱不平的才人,就这样离开了,带着《广陵散》从此在这世上绝迹了。
谈了奇才转而还是要看到那些似乎比他们还活得好的小人,因为小人能左右逢源,能出能伸,他们卑鄙的行径也正是他们在各个朝代游走自如的工具。其实,他们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或颠倒黑白,或诬陷好人,或改变某个现状,更厉害的是改变历史。楚国的费无忌让楚王和儿子反目,最后使整个楚国陷入连年兵火,不能不说他实力超群,足以撼动历史。这样卑劣的伎俩真不是一般人能想的出来的。小人的行为主要表现在:见不得美好,见不得权力,不怕麻烦就怕没麻烦可制造,办事效率高,不会放过被害者,需要博取同情,用谣言制造气氛,最终控制不了局势。这几点费无忌真是非常吻合,在把楚国变得满目苍夷时自己也没能逃脱制裁,并且也遗臭万年。余老师把小人分为:恶奴型(明朝奴仆),乞丐型(江苏之淮、徐、海等地),流氓型(曹钦程),文痞型(现代居多)。能有这么多小人也是不无原因的,第一,观念上的缺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社会上特别痛恨的都不是各种类型的小人,而是不知天高地厚、口出狂言的青年,敢于无视邻里亲友的规劝死死追求异性的情种,不顾一切的激进派或者岿然不动的保守派,我们痛恨跋扈、妖冶、穷酸、固执,我们痛恨这痛恨那,却不会痛恨那些没有立场的游魂、转瞬即逝的笑脸、无法验证的美言、无可检收的许诺,我们厌恶愚昧,厌恶野蛮,却唯独把小人忘了,这些都给小人的继续兴风作浪提供了温床。第二,情感上的牵扯,小人善于做情感游戏,揣摩你的心思,让你正中下怀。正常人的情感是以坦示自我的内心开始,小人的情感游戏是从揣摩对方的需要开始的,而且往往揣摩的很准,到后来,即使你识破真相,也有旧情牵连,不好骤然翻脸。管仲和王安石这两位大家都很好地走出情感迷魂阵,正确辨别小人,但多数人没有他们的才智还是沦为小人的心理猎物。第三,心态上的恐惧,在很多情况下小人不是与你搏斗,而是与你死缠,他们知道你没有这般时间、口舌、耐心和情绪,他们知道即使发火也有熄火的时候,只要继续缠下去总会有你的意志达到极致的一刻。惹不起,很多人就选择了躲避。好人躲着小人,久而久之,小人被一些无知者羡慕,他们的队伍扩大了。第四,策略上的失误。第五,灵魂上的对应,如果没有这个根,一个谣言便如小儿梦呓,腐叟胡诌,会有什么影响呢?很多人都有失落的时候,很容易滋长嫉妒情绪,这是就会被小人利用。我们怎样才能消解小人,不在害怕众口铄金、招腥惹臭、群蝇成真、阴沟暗道,不怕恐吓、狞笑,以更明确、更响亮的方式立身处世,在人格、人品上昭示着高低贵贱的界限。这个令人沮丧的话题在任何时代还是都要提的,因此请大家在关注一切重大社会问题时也把目光顺便注意一下小人。
ps:翻着牛儿读过的一本本书,很有亲切感,不知道他当时是以什么心态读这本书的,抑或他的感想是如何的。不管他是以什么目的让我读书,但我真的感觉到了读书是种乐趣,感谢他的用心良苦,让我在即将荒废的揶揄又无聊的工作中寻找到一丝慰藉,不知道我们是不是能在某一时刻就突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无需言语,你我感觉就可。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篇十四
这些日子突然莫名其妙地觉得心浮气躁,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中度过的。百无聊赖之际便随手翻阅了书桌上一本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姑且不说是想从书中寻找些许心灵上的慰藉,但至少可以当作是来消遣无聊的一种方式吧!
我想我一直以来都不是那种善于读书的人吧,总觉得自己既缺乏潜心鉴赏的定性,又没有那种体味美感的修为。想想以前看书,多半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般的一览而过,久而久之便留下了近乎囫囵吞枣式的劣根性---枣自然是被吞下肚了,口中却依旧索然无味。因此,每次要写诸如读后感之类的文字时,便难免有些捉襟见肘的窘迫感。
但这次看完《山居笔记》之后,倒是自认为感觉有些奇怪,因为我竟然从那些挥洒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许的味道。确切地说应该是透过字里行间,我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上的碰撞,或许这就是通常说的所谓心灵上的共鸣吧!
应该说全书没有诗歌那样唯美华丽的辞藻,也少了杂文那般犀利精辟的笔锋,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摈弃了浮华的随性,给了人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自然流露出来的文字往往能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作为自述性笔记,初读起来似乎有些凌乱琐碎,但通读全书,却不难发现作者构思之精妙:那就是从平淡的话题中以小见大,通过质朴的语言风格直指社会现实,从而使得文章中所触及到的问题与中国当前的现实遥相呼应---轻快中不乏沉重,从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个社会现实的剖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形中引发并启迪人们的深思,从而点明了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题。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篇十五
近日翻开在我书橱中沉睡的《山居笔记》又一次细细的品读起来。这次阅读使我受益匪浅。
我想,无论是什么人,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只要有这个能力治理好不就可以了么?我们不能怀着像姓氏正统论那类观点来对当权者进行主观的评价,不是么?一个人是否合适做所谓的人上人并不是取决于他的家世和背景而是看他是否有这能力,在他的统治下人们是否幸福。为什么我们是汉族的,那些统治者就必须是汉族的呢?汉族的人就一定有这能力么?其他民族就一定没有这能力么?比如说,在巨大的社会灾难中迅速开创了“贞观之治”和“康雍乾盛世”的两位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都不是汉族人。我们要清楚汉族并不等同于中华!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在处理事情时根据客观依据去评价而不是主观臆断。思考时候要冷静。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长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褒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对于这位不愿修筑长城的皇帝,我十分佩服。生在这样一个朝代,怎能不欢喜呢?康熙他另一个聪明之处就是,对于巩固边境能做到硬软结合。硬:对内修德安民;软:在“木兰围场”进行捕猎,这可对北方边境起到一个威慑作用。所以对待。处理一件事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而且,思考时要全面。
清朝皇帝比明代皇帝更热爱和精通汉族文化!而且,他对西学也有一番研究。那么,我们能从这位皇帝身上学到什么呢?是对一种优秀文化的正确的评价。不因它是一个腐朽的朝代的文化就对它完全否定?是不因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而自以为是而不向其他国家学习?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也应该学会谦虚,虚心求教,虚心纳谏。
一个人当然不可能完美。比如,那位精明的康熙皇帝不也做过一些人让人一时无法原谅的事,就像文字狱。但是相对于那些明代的“无赖儿郎”(鲁迅曾经说明代皇帝是无赖儿郎)来讲康熙已经很好了。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做错了一件事就对那个人以及曾经的光荣一起否定。我们怎么能用如此消极的态度来评价一个人,一件事呢?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人对事。人生在世谁能不犯一点错呢?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境界,善于宽容利人利己。康熙能以宽容的心对那些主张反清复明的人士,这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把“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作为宽容的基础,想人所想,理解之上。
1929年6月1日,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投水而死。人们都说,他,是死于一种文化,他不会知道按照世界历史的进程,社会巨变乃属必然。一切皆变,只有变是不变的啊!对于那先知识分子,文化变成了他们的生命,他们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在这个对外开放成为主流的今天,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我们应该把中华民族文化为基础,同时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并且坚决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