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优秀19篇)
通过报告,我们可以系统地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或信息,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在报告的撰写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管理和任务分配,以确保报告的按时完成和质量保证。这些报告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和专业,相信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篇一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现在我向市十四届_会第37次会议,作关于xxxxxx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xxx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财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民理财,促进发展,为民服务,促进和谐”为宗旨,依法加强征管,有效保障重点,财政运行呈现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收入在全省位次情况:上半年,我市财政收入规模居全省第6位,增幅居全省第9位,比全省16市平均增幅高3个百分点。地方收入规模和增幅均居全省第4位。
二、xxx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一是推进部门预算管理。6月27日,市本级按照“规范管理、服务创新、平稳有序”原则,全面启动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制订下发8个预算编制及管理文件,新增“地方性政府债务预算表”、完善“三公”经费预算表、严格公务用车和“四项资产”预算审核,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规范性。二是开展“六清”工作。为缓解市级财政支出压力,确保全年收支预算平衡,市本级财政全面开展“清政策、清项目、清资金、清财力、清资产、清债务”工作,切实增加可用财力。三是推进绩效考评工作。今年市本级选择70个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比上年新增项目30个,涉及财政资金亿元。制订《xxx年市级预算支出重点项目绩效考评方案》和《重点项目绩效考评工作计划》,完善绩效目标评价体系,实施项目跟踪问效,提升财政管理绩效。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财政收入实现平稳增长,财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同时,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财政收入虽然平稳增长但对部分行业和重点企业的依赖性仍然较大,可用财力增长有限,新增刚性支出扩围,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绩效还需提升,财政改革有待深化,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三、为完成全年预算任务而努力。
下半年,财政部门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强财政管理,严格预算执行,主动保障积极财政政策的落实,全力服务我市发展改革稳定大局。
(一)科学组织财政收入,扩大财力规模。xxx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预算为亿元,增长13%。面对复杂多变和增长趋缓的经济形势,全市财政部门按照“准确分析、加强征管、科学调度”的原则,积极做好征收工作。密切加强与税务、金融部门联系,围绕收支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加强调度,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完善综合治税措施,进一步抓好重点税种、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税收征管。挖掘非税收入潜力,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努力实现收入均衡入库,确保圆满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二)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增加社会总需求。落实促进消费政策,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全力扶持我市支柱产业、重点项目及重点税源企业发展。统筹“千百十”工程、自主创新、产业专项资金,采取项目研发补贴、创新奖励等形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担保、财政贴息、补助项目前期经费等措施,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全面落实财税优惠政策,促进旅游、服务、文化等产业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高新技术开发区、煤化工现代工业园、经济开发区等建设。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可持续发展。
(三)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福祉。切实加强民生工程后续管理,严格跟踪兑现,组织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巡视评估活动,确保35项民生工程一项一项落到实处。建立民生工程重点项目库,完善民生工程决策机制,不断增加民生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补助提标为重点,加快完善各项社保制度建设。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贯彻国家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有关要求,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建设,不断提升淮南软实力。
(五)深化各项财政改革,规范财政运行。一是促进阳光支付。进一步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扩大使用范围,年底之前将公务卡改革覆盖到县区所有预算单位;实施市直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年底前所有县区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规范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减少现金支付结算。二是严格预算追加。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能支出”的原则,维护预算严肃性和约束力,年度预算执行中,除民生增支政策外,原则上不再追加预算。三是压缩行政经费。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从紧编制预算,压缩因公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经费、公务接待费用,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增强节电、节油、节水意识,严格控制考察培训和节会活动。
今年是淮南财政极为困难的一年,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艰巨,压力更大。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_会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财政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篇二
各位代表:
我受镇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5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度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依法监督下,在各位代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财政工作紧紧围绕镇三届五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财税目标任务,严格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厉行节约、严肃纪律,统筹兼顾、保障重点”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财政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财政运行总体平衡。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015年全镇完成财政总收入为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即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亿元。
2015年镇财政可用总财力38246万元,其中:预算内体制分成收入12383万元,非税收入11238万元,土地出让收入10155万元,其他收入4470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15年财政可用财力总支出38145万元。支出执行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861万元。
2、公共安全支出1362万元。
3、文教卫生支出10984万元。
4、社会保障支出9856万元。
5、农林水事务支出667万元。
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078万元。
7、债务及利息支出727万元。
8、其他支出610万元。
全年财政收入与支出相抵,略有结余,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总体来看,全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财政管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力地保障机关运转、民生保障、城镇建设、教育事业、重点项目推进等支出需要。
二、2015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根据镇党委、政府确定的收入目标任务,强化税源培植,细排征管计划,明确征管措施,做到应收尽收。一是全力服务在建项目建设,千方百计确保项目资金需求,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开票、早纳税。二是挖掘有效财源确保稳定增收,建立健全涉税信息搜集与移送制度,针对镇村两级租赁企业进行了专项排查摸底,督促租赁企业积极开具租赁发票,增加了税源。三是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对全镇700多家小微企业进行了税务培训,规范了企业纳税申报行为,增强企业全面真实、及时足额地申报所涉税种的自觉性,提高企业纳税责任。四是强化对零散税收的检查监管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促进征管质量的显著提高。
(二)优化支出结构,增强保障能力。在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情况下,坚持惠民生、促和谐,预算安排优先考虑民生,财政支出优先保障民生。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严格控制各类消耗性支出。在保障机关运转、教育、社会保障等日常运转资金的同时,加强对工程款、项目资金拨付的管理,确保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
(三)强化财政监管,发挥职能作用。认真执行各项财政法律法规,坚持把财政监督检查作为财政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将财政监督工作融入财政管理各个环节,从制定和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入手,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检查和跟踪问效,注重对政府各类工程的招标监管和审计协调工作,注重政府采购和资产的管理,注重资金支付计划的安排和调度,注重财务审核审批程序。2015年通过财政监督工作的开展,管理更加规范,各单位、各村节约意识更加增强,资金使用效果更加显著。
2015年财政工作成绩的取得,是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与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指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部门通力合作以及全镇人民群众和各企业大力支持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财政运行和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明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税源增长点不多,税收压力较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主动适应“新常态”,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涉及营业税、所得税、房地产税、消费税等税收新动向,积极稳妥地处理好政策变化带来的对我镇财政收入的影响。
三、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镇党委、政府对财政工作的要求,结合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016年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是:全面落实各项财政改革政策,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为主线,加快税源培植,强化收入征管,严格预算执行,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收入预算的安排。
2016年我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37070万元,同比增长10%左右。镇财政预算内外可用总财力为38197万元。其中:
1、预算内体制分成收入14290万元。
2、非税收入2960万元。
3、土地出让收入16297万元。
4、其他收入4650万元。
(二)关于支出预算的安排。
2016年财政支出预算安排为38060万元。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750万元。
(2)公共安全支出1350万元。
(3)文教卫生支出9950万元。
(4)社会保障支出10150万元。
(5)农林水事务支出800万元。
(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500万元。
(7)债务及利息支出760万元。
(8)其他支出800万元。
四、2016年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财源建设,扩大财政收入规模。一是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财税改革动态的掌握,及时分析和应对财税政策调整对收入的影响,确保税源不流失;二是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属地征管,对土地、资产出租等有偿出让使用权重点征管,切实做到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大小税种齐抓共管;三是加强对在建项目及未开工项目的梳理和服务,督促企业早日投产及开工,尽快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
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篇三
单位的各项收入做到应收尽收,所有收入均纳入单位财务帐簿,无私设帐外帐及“小金库”现象。单位各项收入无虚挂往来现象,并做到了及时入帐。
预算支出不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不存在虚列支出和预算科目间相互挤占问题,所有财政资金支出均履行了严格审批手续,不存在挤占、挪用、转移财政资金行为。
基本支出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及规定,无擅自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单位津补贴、奖金和福利均按照国家或地方的规定发放,无滥发奖金、补贴或福利现象,无违规为职工购买商业保险行为。
2---编制、提供虚假的或隐瞒重要事实的决算。
4、无未经审批擅自处置资产,出现资产流失问题。
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编报全面、完整。采购模式规范,采购方式选择合法。不存在无预算或超预算进行采购。不存在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现象。
合同签订的主体均合法、签订程序合规,签订内容与批复的计划和预算相符,合同的执行。
4---以及国家xxx公告的问题进行检查,类似问题也做到了整改落实。
总之,此次自查,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通过自查,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单位财经预算和资金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xxx管理局。
xxxx年xx月xx日。
2015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总结报告。
集团财务财产事业部:
根据集团《关于做好2015年年终决算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杨总亲自牵头组织财务部员工学习通知,安排人员严格按照“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原则,认真对通知中的相关事项及时进行了清理。现将我公司2015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6---团下达的收入目标。
集团年初下达给我公司常规支出控制目标为650万元,全年实际执行金额为万元(公司2015年度常规费用支出参见后附的预算执行分析表附表一),节省开支万元,节省占比%。支出控制业绩突出。领导煞费苦心节约开支,利用这笔资金保障了公司的正常运转和开拓发展,特别是为逆境下的倒闭破产停业等已关门的商户空置面积重新招商、开展大型广告招商活动、设施设备维护更新、保障消防安全、员工培训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8---情况汇报如下:
10---根据工作的职能任务和事业发展规划,结合财力状况,参照以前年度项目,采用项目库管理方式分轻重缓急,严格控制在“一下”控制数内申报项目。申报材料齐全、申报内容完整、支出科目使用准确。
重视采购预算,提高采购编制的完整性。
根据《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及《政府采购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本部门开展工作的实际,准确把握采购类型和采购目录,切实强化采购项目的预见性和超前性,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做到全面准确,符合实际需要。
12---目和用途使用,无改变项目内容、扩大使用范围、挪用项目资金。
现象,做到了专款专用,切实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对于不可预见经费,据《市直部门预算不可预见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按照使用范围向财政部门申报并按批复的用途使用不可预见经费。
根据《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及《政府采购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按照年度采购预算,向政府采购部门申报采购计划,经政府采购部门审批后,办理采购项目,采购完成后,由相关科室填写验收报告,购销合同、购置审批、验收记录及付款方式等财会、文书资料整理完整报国库收付局支付,切实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通过自查工作的开展,促进了预算管理与预算执行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促进了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
二0一三年五月三十日。
14----。
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篇四
公共财政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政府采购。本文将介绍2016政府采购调研报告。
本文主要从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政府采购的对策及建议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政府采购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采购范围过于狭窄、个别单位存在抵触情绪、个别单位上级主管部门自行采购,规避政府采购、政府采购优势不明显、三库建设不完善、监督不到位,处罚措施不力、政府采购人员素质不高、尽快出台政府采购实施细则、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严格按有关规定拓宽政府采购范围、建立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增加财政收入,拓宽采购思路、加强三库建设、上下联动,及时沟通,使规避采购无可乘之机、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素质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2003年1月1日《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后,政府采购工作在全国全面铺开。从总体上看,建立和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提高了政府资金运作的效益,加大了政府采购的监督力度,减少了暗箱操作,促进了廉政建设。但是,政府采购作为财政体制的一项改革,由于刚刚起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县级显得尤为突出,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政府采购工作的深入进行。
一、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政府采购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政府采购法》虽然已颁布施行,但是,实施细则并未出台。《政府采购法》只是一个大的法律框架,对具体的采购行为,未做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县级在政府采购过程中缺乏法律指导,又无现成的范例作参考,只好摸着石头过河。在采购过程中难免畏首畏尾,生怕采购行为与法律冲突,造成违法采购。
(二)采购范围过于狭窄。目前,政府采购的范围仅限于办公用品、定点加油和维修、车辆保险及锅炉购置等项,而占采购资金额度较大的市政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以及上级拨付专项资金的农业、种子等项目却未列入政府采购。
(三)个别单位存在抵触情绪。个别单位领导对政府采购不理解、不支持,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逃避政府采购现象时有发生。《政府采购法》虽然颁布实施,但个别单位明知应通过政府采购进行购买性支出却违反《政府采购法》擅自进行采购,对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二是部门编制采购预算应付了事。个别单位在编制采购预算时态度不负责、内容不详细、时间不准确,出现了少报、漏报甚至不报采购项目现象,导致了政府采购总预算的失真。
(四)个别单位上级主管部门自行采购,规避政府采购。个别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利用职权,以上级资金支持或统一标准为借口,自行进行采购,然后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分配给基层,所用资金全部或部分由基层单位承担,从而规避政府采购。如公安系统的部分警用车辆、教育部门的部分教学仪器设备等。
(五)政府采购优势不明显。政府采购的最终目标是采购到质优价廉的商品。因为县级财政资金大都比较紧张,在政府采购中一般不能做到预付款或货到付款。所以,供应商在参与政府采购时,考虑到货款给付因素,不可能将价格降得太低。目前,部分机电及电子类产品的厂家都搞区域代理,有的还规定最低销售价,这就使外地供应商不敢来参与竞争,本地供应商也不敢低于厂家规定的销售价参与政府采购,从而显现不出政府采购的优势。
(六)三库建设不完善。要做好政府采购工作,提高政府采购工作质量,必须建立技术专家库用以解决评委的来源问题,才能科学、合理地评标;建立供应商库用以解决供应商的问题,才能保证三家以上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商品信息库用以解决货源的问题。而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县级政府采购的三库建设还很不完善,有的甚至还是空白,这严重影响了政府采购的效率和质量。
(七)监督不到位,处罚措施不力。由于受人员、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要想对采购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监督比较困难。上级规定的处罚办法苍白无力,缺乏可操作性,使个别单位擅自采购、先采购后申请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采购的严肃性,阻碍了政府采购工作的健康发展。
(八)政府采购人员素质不高。政府采购品种繁多,专业性、技术强,要求采购人员熟悉相关法律,知识面要广,业务素质要高。而目前县级政府采购人员大都是原财政局的工作人员,对政府采购的各种知识掌握不多,未受过专业和系统的培训,很难适应当前政府采购复杂的形势。
二、政府采购的对策及建议。
(一)尽快出台政府采购实施细则。建议国家或省级立法机关尽快出台政府采购实施细则,对政府采购工作作出详细而明确的规定,使基层政府采购工作不再摸着石头过河。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政府采购工作是对财政支出体制改革的一场革命,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做好政府采购工作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对政府采购有明确的认识。因此,要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对政府采购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这项工作的认识,进而为做好政府采购工作,提高政府采购质量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严格按有关规定拓宽政府采购范围。政府采购的范围应包括货物、工程劳务及服务三大类。在原来政府采购范围的基础上应逐步扩大到上述三大类上来。政府采购的资金支出构成既包括预算内、预算外资金,还包括单位自筹资金。实施政府采购的单位包括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含自收自支单位)、人民团体。特别是卫生系统的医疗耗材、建设工程等焦点支出,更应实行政府采购。
(四)建立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有效的政府采购制监督约机制,不仅对采购的主体进行监督,对采购的客体和环节也要进行监督。如霸州市在财政系统协调联动,紧密协作,牢牢抓住报销这一关键环节,规定凡各单位未通过政府采购的商品,市财政集中支付中心不予报销,从而起到了很好的监督效果。
(五)增加财政收入,拓宽采购思路。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使政府有充足的资金满足政府采购的需要。同时,对于规模较大的机电类产品或电子产品,一方面邀请厂家代表参与招投标,一方面邀请其他同档次、同规格产品的厂方代表参与竞争。
(六)加强三库建设。建立供应商库、技术专家库和商品信息库是进行政府采购工作的基础。对登记的供应商、技术专家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使信誉好、有能力的供应商加入到政府采购中来。可以建立三库台账,也可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使查询更加方便、快捷。
(七)上下联动,及时沟通,使规避采购无可乘之机。对于个别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利用职权私自采购的行为,可以由县级采购办及时和上级政府采购部门取得联系,看是否通过上级政府采购部门进行采购,如果不是,对个别部门提出的采购申请不予批准。
(八)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素质。一方面要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建立规章制度用以规范采购人员的行为,如采购责任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及政府采购操作规程等。另一方面要通过学习、培训、参观、交流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采购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适应当前政府采购工作的需要,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
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篇五
为了解预算外资金管理情况,更好地贯彻落实预算法,提高预算外资金管理水平,溧水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深入县有关部门及下属单位、镇,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预算外收支帐目及财务审计报告,对预算外资金使用管理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县预算外资金管理起步较早,政府从“收”与“缴”两个方面切实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监控与管理,成绩显著。同时,通过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实行了综合预算,现在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预算外资金管理体系。目前预算外资金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一些单位认为预算外资金是部门的资金,自己可以随意使用和占有。
票据管理有一定漏洞。按照票据领取、使用、核缴管理办法,所有单位收费、往来结算业务必须领取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票据,而少数单位在市场购买“收款收据”使用,容易形成“小金库”;有的单位领用票据不登记,核销无手续;有些单位收费票据长期不入帐,占用挪用预算外资金时有发生,使票据管理难度加大。
私设“小金库”,不入专户现象时有发生。个别部门、单位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或将预算外资金直接存入单位工会帐,作为单位内部福利外资金。有的收入不入专户,以各种名义转移、截留。
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方式仍然是简单的收支两条线,资金只是在财政专户过一遍,很快又划拨回收费单位使用,支出情况追踪监督不力,造成财政资金长期体外循环。
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预算外资金征收、入专户、拨款、使用都集中于一个部门,没有实行分开管理,对资金征收、流向缺乏必要的监督。二是对监督检查发现的违规现象,多年来一直是通报和要求整改,有的单位仍我行我素,难以处罚到位,没有约束力。调研组建议:
要认识到预算外资金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一种非税收入,是地方财政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随便乱动、挪用和截留。要重新认识预算外资金的三权所属关系,即所有权归国家、调控权归政府、管理权归财政,这是预算外资金从“两权不变”到“还钱还权”的重大改革。
要完善票据管理模式,使用新的票据管理软件,通过控制、管理、电脑缴销和银行联网的方式进行票据管理,把票据管理与资金管理科学有效结合起来,真正做到“验旧换新,票款同行”,进一步规范预算外资金征管行为,有效地防止收入不进专户和截留,隐瞒收入等现象。要加大对票据稽查力度,确保从源头上加强票据管理。
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收入全额上缴专户,支出由财政部门核定指标,统一安排使用。部门和单位必须经财政部门批准,只能在一家银行设立一个预算外资金支出帐,且只能支不能收,只能接纳财政专户拨付的预算外资金。要防范私设“小金库”现象,防止部门、单位把预算外资金当成自己的“私房钱”、“取款机”来使用,防止预算外资金的体外循环。逐步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管理制度,做到票款分离,资金通过财政专户进行划拨和结算。
严格预算管理,认真编制年度综合收支预算,统筹考虑预算内外收支,将预算内外资金捆绑一起,支出按定额统筹安排,作为预算内资金的补充,以弥补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的不足,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整体效益。用于工资、奖金、补贴、津贴和福利等方面支出,应严格执行财政部门核定的项目、范围和标准,在条件成熟情况下,逐步推行“阳光工程”,统一各部门、单位奖金、福利发放标准,做到透明化。积极发挥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督作用,从原始单据入手,强化预算外资金的支出监督,引导预算外资金合理流向,充分发挥预算外资金的效益。
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篇六
xx预算科需求调研报告本文档内容包括调研阶段收集、了解的该职能机构组织人员情况,管理业务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信息化需求分析的内容。
企业管理信息化应用范围的确定,应该遵循“突出重点”原则,需要考虑管理投入与管理效益产出的平衡点,不是所有的业务都必须进入信息化管理范围内,所以需要明确信息化实现的业务范围。
信息化软件是企业管理的工具,不是所有企业存在的问题都能够通过信息化软件来解决,需要从加强企业管理、提升执行力等角度,对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流程等进行优化建议,并且需要在实施该类内容前进行明确。
本文档签字确认后,将作为后期解决方案提出的依据性文件,需要明确本文档的严肃性。
一、基本情况1.1机构定位公司组织结构图集团公司董事会房产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振华集团(昆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能源科技公司财务部经营部施工管理部技术科安保科质量科预算科物资供应公司设备科土建一公司土建二公司土建三公司土建五公司(暂无)水电一公司水电二公司桩基公司市政公司装潢公司钢构公司钢管租赁站防水队总工室办公室预算科主要业务范围包括:
1、负责招标文件分析、编标任务分配及标书审核、上传;2、负责决算书审核;1.2业务流程1.2.1投标文件活动一招标文件网上公开招标项目,预算科下载招标文件,其他类型项目招标文件由经营部转交,预算科分析招标文件,并分配编标任务。
活动二标书审核分公司编制标书后,由预算科、技术科审核,经营部测算成本,经营副总审核,总经理审批,审核无误后预算科上传标书。
1.2.2决算书活动一决算书审核项目完工后,项目部提交全套竣工图集签证变更等资料,由分公司负责编制决算书,预算科审核,若有问题,预算科出具调整通知单,分公司按照调整通知单调整决算。
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篇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_继续号召,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中的重点和难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难保证,人才难解决,环境难保护,陈规陋习难根除。因此,调查研究并设法解决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困难和问题意义重大。
20xx年2月,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我被选派到忙怀乡_____村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机会难得,到任后,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就_____在今后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对策进行了调研。
一、_____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环境和条件恶劣。一是地理劣势。山区群众常说“看到屋,走得哭”,真实地反映了山区沟渠纵横、山高坡陡的地理特征,这一特征使农业生产生活异常困难。二是土壤贫瘠。土壤肥力差、保水能力弱,不少地方仍沿袭刀耕火种,产出效益低。三是自然灾害频繁。山洪、干旱、风雹、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仅丫口组目前就有15户农户居住在滑坡危险地带,而农民抗御灾害能力较差。四是人居分散。山区大部分人口多为散居,密集度不高。据实地调查,_____村的人口密度仅为168人∕平方公里,很显然,_____村新农村建设的聚集动力非常弱。
(二)社会服务体系不到位。一是基础建设落后。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导致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问题比较严重,普遍存在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二是社会保障不完善。村卫生室形同虚设。山区群众无钱治病,大多数农民生了病也是硬撑,小病酿成大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突出。据实地调查,_____村农村妇女只有15%的人生了大病才去医院就医。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养儿防老仍然是_____村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家庭成为重要支撑。三是文化生活匮乏。由于缺书少电,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情况较为普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_____村现状的真实写照。由于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封建迷信、赌博等乘虚而入,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山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四是城乡人民权利不平等。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了阻止农民进城找工作,实行了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农村人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在教育、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受到与城市人不平等的待遇。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并没有真正解决,现在农民进城打工还是受到同工不同酬的歧视,甚至还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又造成了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_____村的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据实地调查,_____村全村共2019人,大专文化程度的只有3人,中专的只有7人,高中文化程度的只有12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06人,小学文化程度1390人,文盲102人,未读书的儿童199人。贫困山区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重担。同时,农民培训机制在贫困山区难以建立,有培训点也是流于形式,使农民的发展技能、思想水平与新农村还存在较大差距。山区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事,争取政府下拨资金踊跃,自己出资出力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
(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大对_____村的扶持力度,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_____村自然经济成份较重、农户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信贷困难、农资价格高质量低的市场调控不力等原因,农民增收仍然十分缓慢。_____村地处大山深处,全村有513户2019人,可耕地面积3749亩,其中:水田只有522亩,多数为旱地(山坡地)。由于自然、地理、历史和人口素质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山上农田水利设施难以配套,交通状况极差,雨天山体滑坡时有发生,村民缺乏教育,整体素质偏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虽然农民人均收入20xx年达到2300元,但发展不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67元以下的达1373人,占68%,这一现状是制约_____新农村建设最为突出的矛盾。
二、_____村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抓组织,发挥党员干部作用。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建设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是要建好村支部。建设战斗力强的村支部,带领贫困山区农民艰苦创业,建设新农村。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三培养”,把优秀村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村级后备干部,解决接班人问题。二是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健全村干部工资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完善村干部正常离职后一次补发补贴机制,积极探索村干部“职业化”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新途径,使村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工资上有保障,正常离职后有依靠,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二)抓规划,引导科学有序发展。贫困山区的现状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制定规划着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一是科学制定区域规划。对地理特征基本相同,经济发展基本一致的贫困山区制定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对发展定位、村庄布局、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突破自然村界限,科学编制村庄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划。二是统筹制定村域建设规划。突出山区特色,找准每个村的优势和劣势,合理确定村庄规模,统筹规划产业方向,村庄布局、服务设施和住宅布点,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三是妥善把握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要突出农民的主导地位,认真听取农民建议;要体现和谐性和包容性,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顺从山地势,做到基本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要合理确立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要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量力而行,首先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如实施安全民居建设、人畜分居和安全饮水建设等;要整合资源和项目,将资金集中起来办大事、办好事。
(三)抓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树立“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农民教育责任制,改进教育方式,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文明村(户)评比等,开展农民思想道德、法制文明教育;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引导农民破除“等、靠、要”思想,激励农民群众发挥好主观能力作用。二是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民培训机制。要以村小学为依托,运用农民技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种养加工业生产操作技术培训,使年满16周岁的山区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和非农领域就业技能,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守护型”农民中的种养大户、个体经营者、产业化带头人、返乡创业等进行重点教育,着力培育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从现状来看,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下一代,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山区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使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得起学,都能受到最基本的文化教育。
(四)抓好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新农村最本质、最中心的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一要求在贫困山区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必须采取超常手段,强化过硬措施,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探索建立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要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使山区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二是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仍然是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积极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促使农村劳动力尽快就业,对有条件的贫困山区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工资水平。
(五)抓基础,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尽快改善贫困山区生产生活环境,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改善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分类建设。一是国家要结合贫困山区财力困难的实际,改革农民投工投劳办法,加大国家对贫困山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要让贫困山区的农民都能喝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要积极推广沼气能源建设,带动改圈、改厕、改厨,改善贫困山区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要加强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切实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二是对部分高寒、自然环境恶劣的山区农民,要痛下决心,加大力度,一次投入,通过异地搬迁的方式使群众摆脱其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
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篇八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主管部门和政府委托的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各部门和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全区各部门和单位坚持应收尽收的原则,严格按照以票管收,不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完善管理制度,积极推进部门预算,基本形成了“年初有预算、收入进专户、支出按计划、使用有监督”的管理机制。
1、加强专户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为进一步深化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需要,从制度上保障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落实到位,基本取消了各单位收入过渡户,单位各项收入实行银行代收,对所有的收费项目进行分门别类,统一设置单位代码、项目编码,建立收费数据库。各单位征收的预算外资金,按照“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管理制度,即实现了票款分离,又确保了各项预算外资金及时足额缴入预算外财政专户。
2、逐步推行部门综合预算,完善预算约束机制。近年来我区对区直各单位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一样统一按照预算编制原则、审批程序和监督方法进行管理,逐步推行部门综合预算。年初编制收入计划,按照收入计划编制支出预算。支出预算由财政部门按照单位性质、资金需求及本级财力情况核定,从而达到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各单位预算内、外资金的目的。
3、严格票据管理,实行“以票管收”。一是在票据领购环节严格监控,坚持“凭证领购、限量供应、验旧核新”的原则,严格控制“领、核、清”三个环节,达到源头控收的目的;二是在票据核销环节控制,要求执收单位以旧换新时,必须准确填制《购买审核申请表》,与财政专户上缴金额核对无误后,方可购买新票据,做到“以票管收”。
4、建立国库集中支付体系,规范资金拨付方式。从20__年1月1日起,我区对预算外资金已建立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分散支付为辅的支出管理体系。这样,“以拨代支”的拨付方式,将逐步被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直接支付为拨付方式的新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所代替。
几年来,通过全区上下,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我区预算外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
1、单位思想认识还没完全到位。少数部门和单位对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预算外资金的财政属性认识不够深刻,有的虽然在口头上承认预算外资金是财政性资金,但在实际安排资金使用时仍然将本单位征收的资金视为自有资金,对预算外资金管理还存在抵触情绪。
2、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对“收支两条线”、“银行代收制”少数单位落实不够,个别单位仍存在预算外收入应缴未缴、解缴不及时等情况,给财政部门资金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3、部门预算编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财政部门在实行算内外资金统一安排和使用方面制度不完善,效果不明显。预算外资金管理上还存在重收入轻支出的现象,支出管理相对薄弱,对部门、单位的经费支出供给缺乏统一标准,部门、单位之间仍存在苦乐不均现象。
4、预算外资金财务系统不完善。目前,我区现有的预算外资金财务系统无法实现财政、银行联网,造成财政信息不通畅,难以及时掌握单位预算外资金的收缴情况;同时,从上至下对预算外资金的财务核算软件未进行统一整合,特别是随着收支科目改革的`实施,软件的升级尚未完全到位。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因为政府非税收入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管理工作需要得到各部门和单位的理解、支持。所以必须加大政府非税收入的宣传力度,使各部门和单位认识到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非税收入“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政府、管理权在财政”的观念。
2、加强征收管理,确保各项资金及时足额上缴。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定期分析,根据增减变化情况,及时查找原因,督促各部门、单位做到应收尽收。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对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的管理,专门制定了《__区区直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暂行办法》,确保有关部门和单位将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
3、强化综合预算管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严格预算管理,认真编制年度综合收支预算,统筹考虑预算内、外收支,将预算内、外资金捆绑一起,支出按定额统筹安排,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整体效益。积极发挥国库集中支付的监督作用,强化预算外资金的支出监督,引导预算外资金合理流向,充分发挥预算外资金的效益。
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篇九
为了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体系,提高我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办根据《新建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建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扎实推进我区财政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现将20xx年度财政2021新版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三篇如下。
一、加强部门预算绩效评价宣传工作
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思想认识,扩大舆认宣传,充分利用文件、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二、项目资金绩效目标申报实现全覆盖。
为了以后全面开展绩效目标软件化、信息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扩大20xx年度我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范围。要求区直各部门(含所属单位)申请安排的20xx年度财政项目资金(既包含部门预算内的项目资金,也包含由财政列入大预算的项目资金)都需填报《新建区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表》,对于预算金额100万元(含)以上的项目,各主管部门按要求统一报送《20xx年度区直部门预算项目汇总表》及《新建区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表》至区财政绩效办;对于预算金额100万元以下的项目,须按照文件要求编制绩效目标申报表报送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自行负责审核存档以备抽查。对年内新建或在建项目需使用财政资金的区级重点建设项目,也将逐步编制预算绩效目标。
三、逐步扩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范围。
区直各部门20xx年度预算内安排的100万元(含追加资金)以上的项目原则上必须进行绩效自评,并要求区直各部门(含所属单位)开展绩效自评项目资金总量占20xx年度本部门财政项目预算安排总量(含追加资金)的比例必须达到60%以上。按照财政统一的时间节点报送项目绩效自评报告。财政部门将选择群众关心的民生项目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建设项目开展财政评价,主要包括“三农”、教育、医疗卫生、节能环保、新农村建设等项目。
四、进一步推进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全覆盖。
在20xx年抽取部分单位开展部门整体绩效评价试点的基础上,20xx年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含二级单位)进行全覆盖,并要求区直各部门对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以及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部门资金投入、预算执行和管理情况;为实现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所制定的制度、采取的工作措施;部门职责履行情况及效果;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情况;社会公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全面反映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五、稳步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运行监控工作
对20xx年度区级部门财政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运行监控,区直各部门(含所属单位)须自选一个项目资金进行绩效运行监控。对已提交20xx年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表的部门,必须从中挑选一个专项资金进行监控;未提交的部门,必须一个金额较大的项目资金进行监控。
绩效运行监控采取部门自行监控和财政重点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做到财政资金运行到哪里,绩效监控就跟踪到哪里,以不断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防范财政资金运行风险。
六、稳步推进将预算绩效评价纳入全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我区将稳步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纳入全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中。
20xx年的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20xx年度区本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把评价结果应用作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落脚点,及时整理、归纳、分析、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并将其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以后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二、为了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将对20xx年整体部门绩效评价扩大范围。促进各部门的履职效益、资源合理的配置。
三、逐步推进项目支出绩效运行监控管理,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本部门实际情况的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机制,定期采集绩效运行信息并汇总分析,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促进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
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篇十
要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健全完善联席会议、一事一议制度和社区建设进度通报等制度,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模板,希望大家喜欢。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为推进全县新型农村社区的有序发展,近日,__组成调研组,先后到xx、xx、xxx、xx、xx等镇(街道)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各镇(街道)新型社区的建设情况,实地查看了新型社区的进展情况,并与县直单位、部分群众进行了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这项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x的重要内容,按照“镇驻地村向城镇集中、壮大中心村、合并偏远小村、保留特色村”的原则,探索了一条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路子。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工新农村社区x个,涉及x个村,建筑面积x万平方米,完成投入x亿元。20xx年,我县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按照建设模式,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一是城中村改造型:按照先建设安置房、后拆迁安置的原则,统一规划,将土地征为国有后公开出让,再综合开发。如xx、xx、xx等x个村开始实施,建成公寓楼x栋。
二是村企发展联合型:社区建设依托企业注资,同时为企业提供服务,实现村企双赢。如:xx镇西王社区以西王集团为依托,联合开河、小言等村建设社区。企业先期注入资金用于社区启动,村民入住社区后,收回资金归还企业,置换出的土地由企业优先使用,既解决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问题,也缓解企业用地紧张问题。
三是行政村整合型:对规划不再保留的弱小村、偏远村,实施规划控制,引导群众向中心村集中,由强村带弱村、由大村带小村,村与村合作搞社区建设。如:长山镇光明社区由小牛、大由等x个村联合建设;好生街道规划建设了十大社区,每个社区辐射x—x个村,十大社区全部建成后,可节约建设用地x亩。
四是经济强村带动型:由群众出资、村集体出面组织,自发进行以公寓楼为主的新农村建设,如西董北禾社区、焦桥后三社区。
五是中心辐射型:由企业投资在小城镇开发建设社区,以优惠价格卖给群众,吸引群众向镇驻地集中,如明集镇四季花园社区。
六是整村迁建型:对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部分村庄,实施整体搬迁。如好生街道x村建设了x平方米的公寓楼,x户居民全部迁入山下新居。
二、主要做法。
(一)政策引导,多措并举。
各镇(街道)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出台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并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采取政府投入、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引导企业、民间资本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长山镇规定,群众入住社区并及时拆除旧房、上交宅基地,在享受成本价购房的基础上,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三年分别给每户每处宅基地x万、x万、x万元的补贴。同时对建成的社区服务中心,经验收合格后,由镇财政给予x万元的资金扶持。好生街道规定,每建设一幢x户以上的社区居民楼,财政补助x万元;对达到标准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财政给予x万元的资金扶持。这些政策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农村干部推进社区建设和农民群众积极搬迁入住社区的积极性。
(二)科学规划,完善配套。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不断推进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延伸,全县共建成以一站式服务中心、生活超市、农资超市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区服务网点x个,生活垃圾中转箱x个,基本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每个新型农村社区均建有“三室一点一网一广场”社区文化活动设施(即图书阅览室、综合文体活动室、文化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基层党建远程教育网和文体活动广场)。同时,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全部实现路通、水通、电通、信息通。
(三)典型带动,强力推进。
县政府及职能部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宣传载体,不断加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用群众身边的实际案例教育、引导群众,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思想认识和建设新型社区的信心。同时,制定出台了《x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社区建设工作暂行规定》,明确提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条件和步骤,进一步规范了建设程序。
三、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群众认识有待提高。
受传统居住观念影响,农村群众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活习惯,且入住社区后生产设备存放的不方便,致使部分群众对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因社区生产生活成本相对较高,加之数万元的楼房搬迁资金,部分低收入群众难以承受,也制约了社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规章制度落实有待加强。
《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社区建设工作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新型社区要坚持先拆后建的原则,手续完备后方可开工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受“先拆”群众安置压力大等因素制约,社区建设多为“先上车、后买票”,先建后拆,在手续不完备情况下开工建设,导致后期因“拆迁难”等因素,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一村变两村”等不良现象。
(三)社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资金短缺仍是新型社区建设的制约瓶颈。目前,新型社区建设的资金筹措渠道相对单一,大部分靠建设方垫资,同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期较长,资金到位慢,财政扶持资金有限,难以弥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缺口。
(四)社区建设土地协调难度大。
在国家严格的土地政策面前,建设用地难就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难题。国家虽然给有"增减挂钩"土地周转指标,但一方面由于"增减挂钩"项目审批时间长、指标少,远不能满足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需求。另一方面,不少村民个人利益至上,还存在一些小农意识和传统观念,拆旧还耕工作难度大,进度慢,使"增减挂钩"政策难以适时充分发挥作用。
四、几点建议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要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健全完善联席会议、一事一议制度和社区建设进度通报等制度,尽量减免各种规费,简化办事程序。要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具体责任,形成“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协调配合、镇(街道)和村积极运作、农民参与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同时,要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成立社区党组织,由责任区党总支书记或从合村并居的村(居)党支部中选拔优秀人员担任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加强对社区的管理和服务。
(二)强化资金统筹,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要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形成“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充分引导企业、民间资本参与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来。要做好增减挂钩和土地出让等融资方式,在符合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资金兑现时限。同时,各镇(街道)要认真研究省、市、县制定的资金、信贷等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做好对接工作,最大限度的用活、用好各项扶持政策。
(三)完善政策扶持,积极破解土地难题。
要探索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政策,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健全土地调整置换及金融互助等方面的各项配套政策,用足、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全部纳入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和土地整治项目规划,从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综合整治、用地指标周转及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等方面入手,破解用地瓶颈和拆迁难题。
(四)制定发展规划,做好设施配套服务。
在全县城乡一体化规划基础上,各镇(街道)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做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详细规划及养老、医疗、计生、交通、环卫、金融、信贷、社会救助、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项专业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对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休闲娱乐、绿化美化等通盘考虑,坚持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努力建设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同时,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精品意识,严格落实建设管理程序,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确保把新型农村社区建成“民心工程”。
(五)加强监管力度,促进社区规范建设。
要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社区建设工作暂行规定》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要求,加大对社区建设房屋拆迁、用地指标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切实避免“先上车、后买票”、“一村变两村”的不良现象,促进社区建设规范化、制度化。要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有序推进”的原则,引导条件成熟的村庄先行启动,严禁强推硬上、“一窝蜂”。同时,要根据“宜楼则楼、宜房则房”的原则,打造符合自身实际的社区建设模式,避免“千区一面”。
(六)推动产业发展,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要充分利用居住方式变化对生产方式形成的倒逼机制,出台优惠发展政策,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鼓励、引导农户将承包地以入股、转包等形式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流转,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生态林业、现代畜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经营。同时,要强化技能培训,吸引劳动力就近到产业聚集区工业企业就业,扶持群众从事二、三产业,帮助社区居民增加收入。
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篇十一
按照区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求,我局领导在党组会议上召开党组会对全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我局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组织和人才保障。
(二)完善制度,夯实基础。
把制度建设作为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根据国家、省、市和区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全局工作实际,制定了印发了《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市监财字〔xxxx〕x号),具体明确了预算绩效管理职责、主要任务、健全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等相关要求,为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组织学习,加强培训。
一是积极参加区财政局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系统地学习绩效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对绩效工作开展进行梳理,答疑解惑。二是专门召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工作布置会,在会上要求各机关各股室、基层分局(站)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我区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充分认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做好相关工作,务求取得实效。三是注重与其他单位的业务交流,相互借鉴工作经验,切实增强了绩效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取得的成效。
我局xxxx年按照工作计划任务和目标,严格按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实行专款专用,做好预算执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保障我单位日常工作有效运行,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今年下半年,xx博中会计师事务所对我局的xxxx年药品样本及检测经费和xxxx年食品安全检测经费进行项目支出评价,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xx分、xx分,绩效等级均为“良”。
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篇十二
新形势下,财政突破发展瓶颈,应对下行压力,重要一条就是更加注重讲效益、求质量,突出财政政策的“提质”要求和“绩效”导向。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全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断加快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各项有关工作始终走在全区前列。现将我县2021年预算绩效管理暨重大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汇报如下:
2021年以来,我县持续狠抓绩效管理成效,做好“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各个环节,全程实施绩效管理,取得了“用绩效对冲风险”的良好效能。
(一)做优事前目标评价,将预算项目绩效目标事前评价与预算编制紧密结合。一方面,在2021年度预算编制过程中,我县所有预算部门都实现了绩效目标管理与部门预算编制一同申报、一同审核、一同批复,做到了县级一般公共预算及政府性基金全覆盖且常态化。在年度中追加资金时,要求报送追加资金申请文件的同时将绩效目标一同申报,努力使预算绩效管理渗透到所有项目资金。通过设定便于衡量、分析、比较和评价的靶向目标,将绩效目标的个性指标细化量化,确保项目建设严格按既定绩效目标运行。另一方面,持续探索推进事前绩效评估工作,将绩效结果与绩效应用挂钩,从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有效性、筹资合规性五个方面开展事前绩效评价工作。2021年开展事前绩效评价项目5个,其中xx县第六幼儿园建设项目、xx县人民人民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和宁夏xx县张家场考古基地(一期)建设项目,评价结果均为“优”;xx县大水坑镇公共租赁住房一期项目与大水坑石膏产业扶贫基地配套现代物流综合服务区项目评价结果为“良”。评价结果为“良”的项目,在调整完善后给予支持,后期将重点对细化绩效目标、按计划完成项目建设内容等问题上进行绩效监控,并相应的提出纠偏措施。评估结果直接作为安排资金的决策依据,评价范围扩展到政府重大决策与政策性支持项目。
(二)做细事中跟踪评价,将年度预算绩效目标执行情况跟踪监控与预算项目调整紧密结合。2021年,将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与资金指标同时下达执行,充分发挥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作用,实时动态监控;加强绩效信息采集工作,定期跟踪和监控绩效信息,将绩效监控与各类财政监督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扶贫资金、债券资金及直达资金等,预算执行与绩效运行“双监控”已成为预算管理常态,每笔资金预算指标的拨付下达,都能监测到绩效指标的动态变化。以预算批复时确定的绩效目标为基准,若出现预算支出绩效运行与绩效目标相违背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加以调整。目前跟踪监控项目x个,监控资金x万元,通过事中绩效监督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尤其是预期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制约和反馈,从而不断完善项目管理,进一步落实支出责任,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更好地实现绩效目标。
(三)做深事后综合评价,将绩效自评与第三方独立机构评价紧密结合。积极开展绩效自评。2021年根据绩效管理工作需要,对全县所有预算单位的项目开展绩效自评工作,部门绩效自评的责任意识有所提升,反映资金绩效存在的问题相对真实,实现全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覆盖率100%。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开展绩效评价。进一步强化规范第三方独立机构参与评价模式,基本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重点项目绩效评价。2021年积极组织第三方机构对xx县大水坑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xx县“互联网+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xx县惠苑村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等x个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涉及金额达x万元,评价结论为优、良、中的项目分别有x个、x个、x个,占比分别为x%、x%、x%。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分别对县团委、县农经站、县统计局3个部门单位开展了全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涉及金额达x万元,评价结论分别为优、良、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项目绩效评价。开展了x县年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项目绩效评价,涉及金额x万元,评价结果为“优”。
(四)做实评价结果应用,将上年预算绩效事后评价结果与下年部门预算编制紧密结合。结果应用是发挥绩效管理效能的关键。按照“谁主管、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深化预算单位的绩效责任主体意识,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完善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的有效衔接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2022年度编制预算和安排财政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上一年没有完成绩效目标的要报送相关解释说明,并有针对性的核减或取消项目预算,不断推动健全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并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布,以加强社会监督力度,让民众共同参与预算绩效管理。比如在安排2022年预算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重要依据,对“移风易俗”工作经费调减x万元、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专项资金调减x万元、农村产权交易中心xx县分中心社会化购买服务调减x万元、环卫及绿化车辆运行费调减x万元、亮化电费及维修费调减x万元,自然资源局林木管护费调减x万元、离休人员医疗费调减x万元、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减x万元、社区服务中心及社区服务站人员经费调减x万元,共计调减x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重点反映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预算绩效管理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扩大,尤其是事前绩效评价项目数量、资金数额占项目总量和财政支出的比重还不高。二是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评价对象涉及行业多,项目之间差异性大,目前虽然中央及自治区已经设置了共性指标,但真正能体现项目效果的个性指标尚未确立,还不能满足目前工作需要。三是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尚未形成各类预算业务与绩效互为促进的融合机制,仍需逐步探索建立将绩效因素在各项体制、机制和具体预算管理流程完善过程中有效嵌入的工作机制。四是绩效目标与自评质量有待提高。目前绩效目标在填报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绩效自评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普遍存在,绩效评价“泛指标化”尤为突出。五是绩效理念还未彻底形成。绩效管理意识不强,没有形成一种绩效行动自觉,而且绩效激励约束作用还不强,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挂钩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及工作措施。
新形势下,财政突破发展瓶颈,应对下行压力,重要一条就是更加注重讲效益、求质量,突出财政政策的“提质”要求和“绩效”导向。下一步,重点从以下方面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一)打牢基础,扎实推进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一是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先立框架、自上而下、逐年完善、渐成系统的分层建设总体思路,今后逐年在各专项类别下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个性指标,逐步形成指标清晰、简单易行、科学标准的绩效指标体系,按照行业类别和科目类别相结合的方式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绩效目标信息向社会公开。二是推行全程监管。对所有预算项目资金指标下达时,必须同时下达项目绩效目标指标,对用县级资金安排的项目下达资金前,必须上报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并实施跟踪监控。三是扩大绩效管理覆盖面。全面总结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经验,大胆探索,将直达资金及政府债券资金等全部纳入绩效管理。
(二)着眼短板,组织实施重点评价工作,做实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一是强化预算绩效前置审核。继续探索开展重大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扎实推进部门预算绩效目标审核及审核结果应用工作,将预算绩效目标审核、事前评估结果作为预算资金分配、项目立项和政策出台参考依据和必要条件。二是扎实开展绩效自评及部门整体绩效评价。组织全县所有预算单位开展项目绩效自评,并选取符合条件的部门,开展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管理,坚持问题和结果导向,提高评价工作质量。三是推行绩效目标和预算执行“双监控”。深入分析总结扶贫资金绩效管理经验,探索将扶贫资金绩效跟踪监控方法推广应用到其他重点领域资金绩效管理,在财政“一体化”系统中嵌入绩效目标跟踪模块,按照年初批复的绩效指标,动态监控预算资金支出和项目运行情况,及时纠偏调整,以点带面,提升财政资金绩效执行监控管理能力。四是做实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强化重点关键环节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对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及整改建议全部反馈项目实施单位,跟踪部门整改情况。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将结果作为以后年度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对多年延续性项目、交叉重复、碎片化的政策和项目予以调整,对低效无效资金削减或取消,对长期沉淀资金收回统筹使用。
(三)协同推进,强化绩效管理主体责任担当,营造全社会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良好氛围。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大绩效管理工作宣传力度,通过培训、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宣传、解读自治区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有关精神和决策部署,努力营造全县上下懂绩效、讲绩效、用绩效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增强部门领导的预算绩效管理认识,加强对绩效管理人员的预算绩效操作培训,实现从“让我有绩效”到“我要有绩效”理念转变。三是培育第三方市场。多渠道发掘符合条件的专家和中介机构,不断壮大第三方评价队伍。同时,加强专家库和中介机构库的日常管理,严把入口关,完善资质评定制度,科学分类,动态管理,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平台,建立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
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篇十三
目前已将政府支出纳入预算绩效管理,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基金预算支出,着力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综改区重点改革领域的支出绩效管理,确保财政资源高效配置,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强化了各预算单位绩效管理主体责任意识,xx年我区各预算部门均制定了绩效自评办法或实施方案。另逐步扩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围绕部门职责、行业发展规划,以预算资金为主线,统筹考虑资产和业务活动从运行成本、履职效能、社会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衡量部门整体及核心业务实施效果。
区本级50万元以上绩效类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开展绩效管理(部门没有50万元项目,自行选取1个资金量大的项目开展),从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效益等方面综合衡量政策和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效果,目前实现了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预算部门全覆盖。
(二)全过程绩效管理。
1.事前绩效评估。
针对我区综改后,以招商引资扶持为重点的支出特点,我区制定了《招商引资项目绩效评估实施方案》(综示x开管发〔xx〕58号),由主管部门负责专项对招商引资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其他专项项目还在研究推动中。
2.效目标管理。
我区制定了《示范区xx开发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综示x开财发〔xx〕23号),项目类绩效目标已按要求全部开展目标管理,实现了预算部门全覆盖。
3.绩效运行监控。
我区制定了《示范区xx开发区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综示x开财发〔xx〕96号),每年10月左右开展绩效运行监控,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并将绩效监控结果作为调整预算依据。
4.绩效评价。
财政组织指导全区xx个预算单位完成对xxxx年度xx个项目xx.x亿元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占xxxx年度区级安排项目财政支出的xx%。亿元,实现了xxx万元以上资金第三方评价全覆盖,项目覆盖率达xx.x%;亿元,实现了xx万元以上项目自评全覆盖。同时,组织了综合办等xx个部门xxxx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占到全区预算单位的xx%。
绩效评价主要采取了预算单位自评、主管部门评价和财政部门重点抽评的方式,根据党工委会逐步扩大第三方评价范围的要求,较去年第三方评价资金占比xx%提升x个百分点至xx%,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个数占预算单位比提升xx个百分点,我区预算绩效管理正逐步走向规范。
5.结果应用。
重点绩效评价结束后,我局汇总绩效评价情况形成全区正式的绩效评价报告,向党工委会议汇报,同时将重点绩效评价结果以及经党工委会审议的具体处理意见反馈给相关部门,敦促相关部门落实具体处理结果和针对存在问题的整改,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结合起来。
绩效评价结果部门随同决算公开一并公开。
(三)全覆盖绩效管理。
我区综改后,政府预算只有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基金预算两本预算,目前“两本预算”绩效评价已全覆盖。
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篇十四
20xx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xx】8号)及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九府发【20xx】4号)文件精神,按照省财政厅赣财绩【20xx】17号文件的统一部署,开展20xx年度县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编报试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一)绩效管理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在20xx年出台《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星府发(20xx)10号】等文件、制度、规范,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二)绩效评价范围大幅拓展。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xx]416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xx]285号)、《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xx-20xx年)》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20xx年下发了《关于开展20xx年度县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通知》(庐财预【20xx】21号),在我县全面开展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工作。20xx年,我县完成评价项目金额16726万元,占县级财政支出的7.2%,占县级财政项目支出的80%。
(三)绩效目标管理取得新突破。20xx年布置20xx年预算时已明确要求对20个试点部门超过30万元的项目上报绩效目标。在编制20xx年预算时,我们强化了绩效目标管理,对全县各部门超过50万元的项目要求编制绩效目标,绩效目标管理金额16726万元。
(四)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成功起步。开展绩效监控工作,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高效、节约使用财政资金的重要尝试。20xx年,我们把绩效监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将其作为加强自身财务建设,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将编制预算绩效目标的项目纳入监控范围。预算项目跟踪监控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将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完善管理措施,由点及面,逐步扩大项目执行绩效跟踪监控范围,为今后全面推进绩效监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度显著提高。为切实做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职责,规范程序。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包括确定预期绩效目标、实施绩效跟踪监控、进行绩效评价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内容;遵循“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的原则,合理划分预算股(预算绩效管理职能股室)和相关业务股室的工作职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做出整体安排,提出预算年度内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和工作要求。相关业务股室根据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体安排和要求,负责预算部门(单位)的落实工作。
(六)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得到充分运用。在编制20xx年项目支出预算时,县财政将项目支出预算安排与项目绩效考评结果相挂钩,凡达不到绩效目标或评价结果较差并且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项目,相应核减或取消项目预算,对拒不开展绩效自评的部门和单位,不予安排20xx年项目预算。
(七)预算绩效管理培训工作深入开展。为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理论、实务和具体操作水平,我们在11月底举办了星子县20xx年预算绩效管理培训班,财政局各股室、各乡镇财政所业务人员及县直各部门业务人员153人参加了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构不健全。我县虽成立了预算绩效评价中心,但与预算股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所以预算绩效管理职能仍由预算股承担,但由于近年来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预算股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加之预算科仅有3名工作人员,已不能保证绩效管理工作的专业化进行。
(二)绩效管理制度还需健全,流程尚需优化。虽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及工作流程,但是目前处于探索推进的阶段,随着绩效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管理办法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也需健全。
(三)绩效理念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各部门(单位)认识不到位。经过几年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各部门(单位)对绩效理念有了一定了解,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分配、轻管理”的观念还没有彻底根除。一些部门认为资金使用只要合理合规就行,使用效益与己责任不大,因此对绩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二是财政绩效管理者认识不到位。地方财政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职能定位还存在模糊认识,对绩效管理概念的认识停留在绩效评价阶段,在处理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关系方面,存在认识不一致、甚至本末倒置的问题。
(四)技术支撑尚显乏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尚未完善,中介机构库、专家库尚未建立或不够规范,绩效评价质量有待提高。政府追求多元化的公共目标,很多内容难以量化,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指标很难设定,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是当前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难点。
(五)结果应用不够充分。受评价体系科学性、评价机制合理性的限制,形成的评价报告质量参差不齐,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有待提高。绩效评价结果形成以后,大部分停留在反映情况和问题的层面,评价结果应用流于形式,没真正与规范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编制、加强部门管理以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效衔接起来。
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篇十五
5)目前建筑企业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的管理模式。
建筑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理论知识。
通过调查表的汇总和统计分析表明,80%以上的人认为建筑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有:社交与语言表达能力、工作协调能力、拟定合同能力、合同谈判能力、合同纠纷处理能力、组织施工能力、工程成本分析能力、编制施工方案能力、微机应用能力、预算编制能力、投标策划能力、工程索赔能力、档案管理能力。
其中,90%以上的人认为建筑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有:社交与语言表达。
能力、工作协调能力、拟定合同能力、合同谈判能力、组织施工能力、工程成本分析能力、微机应用能力。
我国建筑技术人才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建筑业从业人数已达366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其中在施工工人队伍之中,80%是仅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缺乏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未经培训的农民工。技师不足1%,高级技师仅占。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仅140万人,占建筑业从业人员总数的。经营管理人员万,占建筑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两类人员合起来仅9%,这个比例数远远低于全国各行业18%的平均水平,建筑企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是目前建筑业面临的严峻问题,尤其是现场管理和监理类人才更为缺乏。
大连市建筑行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产业部门之间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从产业内部构成来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即产业所有制结构、产业组织结构、产业经营结构。
截止到2009年年末,大连市建筑企业共有1768家,涵盖72个专业。其中等级内的房建企业475家,占。在房建企业中,特级企业5家,占辽宁省特级企业总数71%。一级房建企业30家,二级企业128家,三级企业312家,劳务企业221家。目前,全市国有建筑企业改制工作已基本结束,原来的12家国有和国有大集体企业,已有10家改为股份制企业,占总数83%。剩下2家企业为国有独资企业。在资质等级内的475家房建企业中,国有独资企业1家,占总数,集体所有制企业4家,占总数,股份制企业187家,占总数39%,民营独资企业283家,占总数60%。
一级以上施工总承包企业占了建筑企业总数;
劳务企业占了建筑企业总数。
出现了一批有特色的中小建筑企业。如墙体纠偏、体育场馆地板专业铺装、置业担保等等。
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在部分股份制企业中,股权设置,特别是高管层与普通员工持股比例不尽合理,领导层偏重。在民营独资企业中,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没有真正形成,家族式管理模式比较沉重。到目前为止,建筑企业中无上市公司。
从全市建筑企业的专业分布来看,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0%、53%、18%,形成了两头小,中间大的梭子型,与国际上通行的“塔式”组织结构体系大相径庭。在专业分布方面,我市建筑企业资质主要集中在房建、安装、装饰装修等与房地产开发紧密的相关专业,这三个专业的企业总数达到承包企业总量的58%。而其余的69个专业企业总量仅占42%。
与一些建筑业强市相比,有很大差距。
现在建筑市场是“卖方市场”,这种局面短时期内难以得到改变。垫资、压价、拖欠、不及时决算、偏离工程造价规律的最低价中标,已使许多建筑企业利润空间狭小,全市建筑企业平均利润率不到3%。另一方面建筑企业由于无物可押,很难从银行得到贷款。资金短缺问题已成为全市建筑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由于企业资金不足,企业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不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专有技术和技术专利,对国家级、省级工法研究乏力,更缺少企业标准。造成了一些企业重外延扩张和产值规模,轻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内在发展动力不足。
建筑企业现状及人才需求预测方面。
30岁以下年龄段。
反应出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人才短缺。
原因是高职高专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企业对建筑类各专业毕业生知识和能力要求方面。
在具体知识点上,也有企业提出应当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要有较强的识图能力,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另外,毕业生应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要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个建筑类岗位证书。如:施工员、预算员、安全员、质检员等,即通常所说的八大员证书。但同时也指出,要保证证书的真实性,提高其含金量。组织管理协调和适应能力方面,应当有灵活的头脑,能够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适应能力强,特别能吃苦,并易于接受新事物。
同时要有好的心理素质,心胸宽广。能够感受工作中各方面的压力,吃苦耐劳、锲而不舍、踏实肯干;另外还要有好身体素质。这些方面都是学校教育中应当加强和迫切解决的问题。
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篇十六
为贯彻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下面,结合要求,汇报有关工作。
一、前期工作的情况
(一)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把制度建设作为开展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制定了《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机制实施方案》,印发《xx市市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和《xx市市级预算绩效评价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转发了省财政厅《xx省县级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和《xx省财政厅xx省省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办法(试行)》,牢固树立“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进一步增强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科学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二)全面实施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管理
一是加强预算编制绩效管理。一方面,强化项目绩效目标。每年对单位申报的预算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加强审核、合理保障,所有项目必须有明细的资金测算,对无具体内容、无明细支出测算的,或支出测算不够细化的项目,一律不予安排。其中,对50万元以上的预算项目,全部制定绩效目标,由预算单位在申请项目时提报详细绩效信息,包括立项依据、项目内容和目标、实施周期、投入总额、已投入金额、本年度预算目标和金额等,作为项目审核的依据。另一方面,推进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对可量化支出的项目,核定统一支出标准,推进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突出其基础支撑作用,扩大“因素法”编审范围,对发展性项目实行一年一梳理、一年一论证审批。财政部门批复下达预算时,通过规范格式同步下达绩效目标,明确部门单位是预算执行主体,负责实现项目绩效目标。
二是完善项目绩效管理责任。财政部门批复下达年度预算时,通过规范格式同步下达绩效目标,明确部门单位是预算执行主体,负责实现项目绩效目标。对未能如期实现绩效目标或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在每年底通过清理结转结余资金收回部分项目资金,或在编制下年度预算时适当调减项目资金额度。
(三)积极推进项目绩效评价
在加强预算编制环节的基础上,加强预算执行监管和执行结果评价,将财政监督渗透到预算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一方面,对预算执行结果开展监督审查。每个预算年度结束后,由财政监督局牵头,各支出管理科室参加,结合部门单位决算工作,集中时间开展一次预算执行情况监督审查活动。主要内容是对照年初预算确定的项目绩效信息,重点审查资金是否符合规定支出范围;预算执行进度是否及时、合理;部门单位是否完成年初确定的预算绩效目标等。另一方面,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普遍开展单位自我评价基础上,选择一些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金额较大的项目开展再评价,并逐步扩大再评价范围和数量。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再评价结果反馈预算科和相关支出管理科室,促进加强支出管理和下年度预算编审工作。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具有政策性强、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等特点,去年,按照财政部、省财政厅“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稳步推进”的原则,选取20项社会关注度较高、涉及民生和产业发展的项目或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自评价,并对单位自评情况进行复评;选取20xx年新农合、400所学校标准化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儿童福利院建设、市政道路养护等项目资金,采取先自评后绩效再评价的办法进行绩效考核,资金额度达20.48亿元。联合市卫生局,对全市部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及服务情况进行绩效评价;联合市民政局,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省级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
今年,我们选取29个项目进行评价,其中22项由单位进行自评,7项组织中介机构进行评价。从近几年情况看,通过组织专家组进行评价的方式效果还是比较好的,由财政委托、授权具备一定资质的专业机构作为第三方,由其牵头组织对资金项目开展绩效考核,打出评价分数,形成评价报告,成为编制下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并在行业系统内部进行公告,有力的促进部门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我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完善,其中既有面上普遍存在的,也有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个性问题。
二是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评价对象涉及行业多,项目之间差异性大,目前虽然中央已经发布共性指标,但真正能体现项目效果的个性指标,由于设置难度较大,还不能满足目前工作开展需要。
三是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时间较短,加上缺乏系统的培训,无论是财政部门内部人员还是聘请的社会中介机构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到位、理解不充分,对预算绩效管理业务不了解、不熟悉,对工作重点把握不到位,由此造成绩效评价工作还未摆脱财务考评或竣工验收的影响。
三、计划和建议
(一)逐步扩大绩效管理范围。在绩效目标管理方面,对于运转保障类项目较多的单位,探索实施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管理,施行整体支出评价。在项目绩效评价方面,逐步增加评价项目数量和项目支出数额占比。
(二)加强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一是汇总梳理以前年度制定的指标,将符合当前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和行业管理特点的个性指标汇编成库;二是组织人员搜集整理先进省市制定出台的指标,进一步充实完善个性指标库;三是建立指标更新机制,将以后年度新制定的指标及时纳入指标库,做到随时更新、完善。
(三)积极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建立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整改、激励与问责制度,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机制,将绩效结果向社会逐步公布,进一步增强单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将一些绩效评价结果不好的项目取消,对执行不力的单位的预算要进行相应削减,切实发挥绩效评价工作的应有作用。
(四)加强培训和指导。采取集中学习、讲座、专题会议等方式,加大对财政部门和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的人员培训力度,进一步统一认识,充实业务知识。
四、建议
借此机会,提3点建议如下,供参考。
一是实施全省联动评价,建议省里每年选择部分重点项目,通过市县自评、省级复评的方式,带动市县一级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二是省里组织专业力量,加强个性指标建设。建议省里梳理以往年度各处室制定的指标体系,供各市参照。
三是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目前,上级对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要求比较笼统,市县落实难度有困难。建议省里对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进一步明确,提高操作性,如明确提出若绩效结果不合格的,可以按多少比例扣减公用经费。同时,结合专项转移支付改革,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今后资金分配一个因素,对于工作开展较好的市县,予以适当倾斜。
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篇十七
绩效目标管理是指区财政局、各预算单位以绩效目标的编制、审核、批复和应用为内容所开展的管理活动。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关于区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希望大家喜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区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xx〕xx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绩效目标是指财政预算资金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绩效目标是建设项目库、编制部门预算、实施绩效监控、开展绩效评价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基本支出绩效目标,是指区级预算单位的预算中安排的基本支出在一定期限内对本单位正常运转的预期保障程度。基本支出绩效目标纳入预算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统筹考虑,不单独编制。
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是指区级预算单位依据部门职责和事业发展要求,使用预算安排的项目资金在一定期限内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包括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和专项预算项目绩效目标。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是指区级预算单位按照确定的职责,使用预算资金在一定期限内预期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
(二)按照时效性划分,包括中长期绩效目标和年度绩效目标。
中长期绩效目标是指区级预算单位的预算资金在跨度多年的计划期内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年度绩效目标是指区级预算单位的预算资金在一个预算年度内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
第三条绩效目标管理是指区财政局、各预算单位以绩效目标的编制、审核、批复和应用为内容所开展的管理活动。
第四条绩效目标管理对象是纳入区级预算管理的全部资金。
第五条区财政局、各预算单位按其职能组织实施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建立分工明确的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机制。
(一)区财政局负责研究制定绩效目标管理办法,建立并完善绩效目标管理信息系统;负责组织和指导区级预算单位绩效目标的编制和审核,并批复绩效目标;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区级预算单位开展绩效运行监控(以下简称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
(二)区级预算单位负责本单位管理的预算资金绩效目标的编制、申报、审核和汇总,组织实施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组织、指导本单位所属单位绩效目标的编制和审核,并批复绩效目标;组织、指导和监督本单位所属单位开展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负责绩效目标的公开工作。
(三)区级预算单位负责本单位绩效目标的编制、调整和实施完成;按照批复的绩效目标,组织实施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
第二章绩效目标的编制。
第六条绩效目标由各预算单位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的原则和规定的方法、程序科学合理编制。绩效目标要能清晰反映预算资金的预期产出和效果,并以相应的绩效指标予以细化、量化描述。
第七条绩效目标编制内容,主要包括设定预期目标、制定绩效指标和确定绩效指标值。
预期目标要能清晰反映预算资金的预期产出和预期效果,并以相应的绩效指标予以细化和量化。
绩效指标是对预期目标的细化和量化描述,主要包括完成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等。
绩效指标值是绩效指标的具体表现,通常用可衡量的标准、数值、比率等来表示,确定指标值时主要依据或参考历史标准、行业标准、计划标准等绩效标准。
第八条绩效目标编制要求。
(一)指向明确。绩效目标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等要求,并与相应的资金使用内容、范围、方向、效果等紧密相关。
(二)细化量化。绩效目标应当从数量、质量、成本、时效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细化,尽量进行定量表述。不能量化表述的,可采用定性表述,但应具有可衡量性。
(三)合理可行。设定绩效目标时要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符合客观实际,能够在一定期限内如期实现。
(四)相应匹配。绩效目标要与计划期内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与预算确定的投资额或资金量相匹配。
第九条绩效目标编制依据。
(二)部门职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项目规划;。
(三)中期财政规划及年度预算管理要求;。
(四)相关历史数据、行业标准、计划标准等;。
(五)符合财政部门要求的其他依据。
第十条绩效目标编制方法。
(一)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编制。
1.对项目的功能进行梳理,包括政策依据、资金性质、支持范围、实施内容、工作任务、政策对象等,明确项目的功能特性。
2.依据项目的功能特性,预计项目实施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确定项目所要实现的目标,并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述。
3.对项目支出目标进行细化分解,从中概括、提炼出最能反映总体目标预期实现程度的关键性指标,并将其确定为相应的绩效指标。部门预算项目应明确年度绩效目标,专项预算项目应同时明确中长期绩效目标和年度绩效目标。
4.通过收集相关基准数据,确定绩效标准,结合项目预期进展、预计投入等情况,确定绩效指标的具体数值,填列《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表》(附件1)、《部门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附件2)、《区上级专项补助资金绩效目标申报表》(附件3)。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的编制。
1.对区级预算单位的职能进行梳理,确定本单位的各项具体工作职责。
2.结合本单位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年度主要工作任务,预计本单位在本年度内履职所要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将其确定为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述。
3.通过收集相关基准数据,确定绩效标准,结合职责履行和履职效果,确定绩效指标的具体数值,填列《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附件1)。
第十一条绩效目标编报程序。
(一)区级预算部门所属单位编制绩效目标。申请预算资金的部门所属单位按照要求编制绩效目标,随同本单位预算提交区级部门;根据区级部门审核意见,对绩效目标进行修改完善,按程序上报。
(二)区级部门编制绩效目标。区级部门按要求编制本部门绩效目标,审核、汇总所属单位绩效目标,随同本部门预算提交区财政局,根据区财政局审核意见对绩效目标进行修改完善后报送区财政局。
第三章绩效目标的审核。
第十二条绩效目标按照“谁分配资金,谁审核目标”的原则,由区财政局和各预算单位按照预算管理职能职责和预算管理级次进行审核。绩效目标审核是部门预算审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工作需要,绩效目标可委托第三方予以审核。审核符合要求后,绩效目标方可进入项目库,并进入预算编审流程。
第十三条绩效目标审核内容。
(一)相关性审核,包括目标相关性和指标科学性。审核总体目标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与本部门职能、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是否密切相关;绩效指标是否全面、充分、细化、量化,难以量化的,定性描述是否充分、具体,是否选取了最能体现总体目标实现程度的关键指标并明确了具体指标值。
(二)完整性审核,包括规范完整性和明确清晰性。审核绩效目标填报格式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完整、准确、详实,是否无缺项、错项;绩效目标是否明确、清晰,是否能够反映项目主要情况,是否对项目预期产出和效果进行了充分、恰当的描述。
(三)适当性审核,包括绩效合理性和资金匹配性。审核预期绩效是否显著,是否能够体现实际产出和效果的明显改善,是否符合行业正常水平或事业发展规律;与其他同类项目相比,预期绩效是否合理;绩效目标与项目资金量、使用方向等是否匹配,在既定资金规模下,绩效目标是否过高或过低;或要完成既定绩效目标,资金规模是否过大或过小。
(四)可行性审核,包括实现可能性和条件充分性。审核绩效目标是否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合理测算,实现的可能性是否充分;项目实施方案是否合理,项目实施单位的组织实施能力和条件是否充分,内部控制是否规范,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第十四条绩效目标审核程序。
(一)区级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审核。区级部门对其所属单位报送的绩效目标从相关性、完整性、适当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实质性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并反馈,确保绩效目标相关内容及指标值的科学、准确和合理。所属单位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完善,重新提交区级部门,审核通过后按程序报送区财政局。
(二)区财政局审核。区财政局对各预算单位报送的绩效目标进行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并反馈。各预算单位应根据区财政局审核意见进行修改完善,重新报送区财政局审核。区财政局根据绩效目标审核情况提出预算安排意见下达各单位。
第四章绩效目标的批复、调整与应用。
第十五条按照“谁批复预算,谁批复目标”的原则,区财政局在批复预算时,一并批复绩效目标。区级部门在批复所属单位预算时,按预算管理级次批复绩效目标。
第十六条绩效目标确定后,一般不予调整。预算执行中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的,应按照绩效目标管理要求和预算调整流程报批。
第十七条各预算单位应按照批复的绩效目标组织预算执行、开展绩效监控、绩效自评和绩效评价。
(一)绩效监控。预算执行中,区财政局、各预算单位应对资金运行状况和绩效目标预期实现程度开展绩效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绩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对绩效监控中发现绩效目标无法实现的项目,要通过中期评估予以及时调整。
(二)绩效自评。预算执行结束后,各预算单位应按要求开展绩效自评,填报《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自评表》(附件4)、《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自评表》(附件5),如实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目标实际完成情况、实际完成指标值等,并形成相应的自评结果,作为部门预、决算的组成内容和以后年度预算申请、安排的重要基础。
(三)绩效评价。区财政局在各预算单位绩效自评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选择部分重点项目或预算单位开展绩效评价。绩效评价要将实际取得的绩效与绩效目标进行对比,若未实现绩效目标的,相关预算单位应当说明理由;若绩效目标制定不够科学合理的,该单位应当在下一年度予以调整。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单位以后年度预算申请、安排的重要依据。
第十八条各预算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逐步将有关绩效目标随同部门预算予以公开。
第五章附则。
第十九条区各预算单位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具体绩效目标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报区财政局备案。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市区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篇十八
《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起草者之一上海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处副处长王周欢在全国政府采购法规与实务研修班(第二十三期)上介绍,《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二条对财政性资金进行了界定。政府采购法第二条所称财政性资金,包括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以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的借贷资金,视同财政性资金。
《条例》将财政性资金明确为"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通过"预算管理"来界定财政性资金。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中的组成部分,因此,政府采购的管理范畴应当与预算的管理范畴相一致、相衔接。预算管理的具体范围则由《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定。
《预算法》第五条规定,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在政府采购管理中,对使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无论其资金来源,包括部分事业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等"自有收入",都应当纳入政府采购管理范畴。
王周欢强调,在预算单位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情况下,《条例》对"财政性资金"的解释与政府采购法立法时的解释相比,实际上淡化了对资金来源的要求,即,只要是预算单位进行的采购活动,都应依法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如此既便于操作和管理,又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适用范围和规模。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发育程度高,政府职能和事权清晰,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界定严格,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与政府职能和事权对应紧密,只对采购主体作出规定也就相当于对资金作了规定,不需要再强调资金来源。
以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的借贷资金,最终为预算支出,实质上相当于使用财政性资金,也应当纳入政府采购适用范围。因此,《条例》规定以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的借贷资金视同为财政性资金,在采购时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法》及《条例》的规定进行采购。
政府采购预算调研报告篇十九
摘要:通过对古镇的走访调查以及对目前巴渝地区建筑现状的分析,论述建筑对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保护古镇建筑特色的同时,应如何发扬传承巴渝建筑风格,在思想与设计上重视这一风格。使巴渝走向现代都市而努力。
关键词:传统古镇建筑、传统民居建筑、传承与发展、“古镇风”的回归。
一、中山古镇——传统古镇建筑是巴渝风土人情的缩影。
古镇是散落在我国广大地区的传统聚落群,最能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文风貌,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古镇不同的建筑风格,以及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去探究巴渝的建筑文化传承。
古镇商铺建筑最具代表性,街道边的檐廊,是巴蜀地区古镇最有特色的元素,依山势形成的线形街道空间。层层递进,就像中山古镇遮风避雨不见天日的“封闭式”建筑,由此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巴渝地区雨晴不定的特点。建筑多为三层“吊脚楼”,底层养牲口家禽,一层为铺面,楼上可住人,铺面开间做得较大,且易组合;建筑群巧妙的利用了依山傍水的地形,河边的房屋用木柱支撑在岩体上,采用穿斗木架构体系,以及夹泥墙套白与深棕色木构架形成对比,造就出错落有致的吊脚楼。正如川中名士李调元的佳句:“两头失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背靠高山,面向江水,形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和公共空间,这也正是巴渝吊脚楼的独到之处。整座古镇木梁架结构十分牢固,屋面有天窗透光,古朴凝重中透出原汁原味的巴渝人家风韵。
巴渝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要保护巴渝古镇线形空间首要要保护这种建筑风格和它内部的文化特色,维护它外在体现形式,这也是保护巴渝古镇传统风貌、总体空间格局,建筑布局以及发展古镇旅游的前提。
二、瓷器口——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商业古镇建筑是巴渝繁荣的见证。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城市建筑一味的现代化,认为高楼林立,玻璃式钢架结构建筑方式才叫美才值得发扬。认为巴渝传统的古镇建筑是过时的老土的。我们缺少对巴渝建筑文化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就像瓷器口古镇,它的街道大多是明清建筑风格,街道由石板铺成,沿街店铺林立,码头更是万商云集,拥挤不通。从建筑风格来看,多为木结构,穿斗夹壁或穿半木板墙,青石板路与民居和谐相依。沿街铺面多为一进三间,长进深户型,铺面后房一般为四合院,雕梁画栋,窗花户棂图案精美,做工精巧,深刻体现了传统民居韵味;现在的瓷器口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商业古镇,是巴渝历史文化的静态与动态博物馆,是重庆市对外接待的重要窗口,是沙坪坝区的一张名片。
无论从单个的建筑到建筑群,都能读出一个城市的精神。脱离了这些古朴的建筑,城市还能留给我们什么?因此,我们要重视有着30xx年历史的巴渝文化建筑,为其保存的长久寻找新的方法。
三、洪崖洞——传统民居式古镇建筑是巴渝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巴渝具有独特的建筑风貌和地理环境,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会受其地域影响。
例如洪崖洞,它是一座独具风情的巴渝民俗文化风情的古典式建筑,它以重庆明清时代的吊脚楼为原型,依山就势,通过分层筑台、退台以及吊脚楼架空的形式,木条变成了条石,竹墙变成了砖壁,飞檐斗壁雕龙画凤,她集中体现了23xx年巴渝独特文化精髓,完美再现了传统吊角楼民居式建筑。使巴渝特有的古老建筑得到合理保护,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有效延续与传承。
四、“古镇风”的传承与延续是巴渝建筑的新风格。
历史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根,建筑不仅仅是艺术和风格,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因此在发展城市的同时,要有保持自身文化特征的决心。
青砖、黛瓦、坡屋顶……在重庆市一些主干道、风情小街,绿树掩映下的巴渝风格建筑越来越多。为提升城市品味、彰显巴渝特色,像瓷器口、洪崖洞等典型巴渝建筑受到人们的喜爱,房地厂商在建筑上也追求“古镇风”的回归,政府也大力支持在建筑外立面改造、新建筑设计中多融入巴渝风味。
五、总结。
美国建筑学家沙里宁说过:“城市建筑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我们阅读巴渝的城市建筑发现很多美好的东西,只有有文化根基的建筑风格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长久稳定的发展,才能走向成熟取得建筑艺术成就。珍惜巴渝建筑文化,发扬巴渝建筑风格,才能让一个民族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