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校园创建报告大全(16篇)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撰写报告来展示我们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仔细审查和校对报告,确保没有语法、拼写和标点错误。在写报告时,我们应该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和结论。
绿色校园创建报告篇一
1.健全组织,建章立制。
学校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提到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积极谋划部署,有效地开展相关创建工作。在创建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建章立制,以制度为保障,以制度为促进,形成长效机制。经过不懈努力,全体教职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进一步增强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强化校本培训,加强队伍建设。
学校以校本培训为途径,致力打造一支热爱环境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一方面组织教师赴外地参观学习,聘请环保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另一方面引领广大教师依托互联网和校园网等现代媒体,了解最前沿的信息动态,将绿色理念牢记于心中,践行于工作之中。
1.整合课程资源,牢牢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
学校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语文、政治、地理、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懂得环保意义,在实践中掌握环保知识和技能。
2.将环境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环境教育与德育相结合,为环境教育增添了新的助推力,增强了德育工作和环境教育的实效性,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让学生踊跃地投身到环保实践当中。
1.加强绿色宣传,营造环境教育氛围。
学校在板报橱窗中,单独开设环境专栏;绿化带布置爱护花草的宣传标语,厕所、食堂布置节约水、粮的宣传标语,楼梯走廊布置环保书画作品;多方位营造浓厚的环保教育氛围。对于“绿色创建”工作,做到“校园之声”广播定期播出,“国旗下讲话”常规化,环保专题黑板报普通化,环保知识讲座经常化,让环保意识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
2.打造优美环境,提升文化品位。
学校一方面加强绿化建设,种植了各种树木花草,形成了错落有致、典雅精致、绿意盎然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学校的文化环境建设,围墙走廊、科普园地、名人字画等整体布置,为学生创造了怡人的学习氛围。
1.多样活动有环保。
学校经常举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主题的班团会;“寻找身边的陋习”、“回收废旧电池”等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征文、绘画异彩纷呈,学生纷纷用废旧物品制作工艺品和科技作品,既培养了环保意识,又锻炼了动手和创新能力。
2.重要节日促环保。
结合“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世界性环境保护节日,开展“我爱家园征文、演讲比赛”;植树节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地球日举行主题班会“让地球妈妈笑起来”等,让学生的环保理念在活动中孕育、形成。
3.考核评选比环保。
学校制定了完备的管理考评制度,为各班划分了卫生绿化包干区,每天由“自主管理监督员”检查评比。卫生要求校园各处做到“五无”,大力倡导“我为校园弯弯腰”。绿化护理要求各班环保小分队自己浇水,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剪,制作标签。“自主管理监督员”将每班学生表现纳入班级考核,作为“文明班级”评选的重要依据。
此外,校团总支还开展了“环保小卫士”评比,各班增设了“开关灯节能小组长”、“环保小组长”等个性评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4.杜绝浪费讲环保。
我校对各种资源统筹使用,厉行节约,师生不浪费纸、电、水已蔚然成风,回收废纸,拒用一次性餐具已成为自觉行为。班级成立了“废物”回收站,对学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班级“节能员”,对班级的水、电等能源使用,实施全程监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创绿活动中来,大大提高了同学们节约、环保意识。
让环保教育走进家庭、辐射社区,才是绿色创建工作的根本意义。我校以“护绿小队”活动作为创建切入点,多次组织“护绿小队”到社区、街道等宣传环保;在镇道小区拣拾垃圾;到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走上街道宣传“秸秆焚烧”的害处。学校门口马路车水马龙,乱丢乱扔现象比较严重,为此团总支把此路定为自主管理校外实践基地,定期组织“护绿小队”沿学校门口的马路两边,清除白色垃圾。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改变陋习,做环保家庭”的活动,向自己家长提出环保十条建议,“小手拉大手”,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环境教育和环保活动的开展,使学校的德育、美育融为一体,学生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激发了爱绿爱美的高尚志趣,培养了爱学校、爱动物、爱大自然,爱一草一木的美好心灵。同时,学生在环保活动中,也学会了做人、求知、劳动、生活,为获得终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发展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校师生在省市环保类征文、评比活动中频频获奖,20xx年7月xxx同学荣获合肥市“放飞绿色梦想”环保主题征文三等奖,xxx同学在“争当全省百佳校园环保小卫士”活动中,被评为合肥市“校园优秀环保小卫士”。
创建“绿色学校”既是提升学校品位,加速学校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是向全社会推广环境教育的一条捷径。在创建中,我们还有许多有待完善和进一步深入的地方。譬如:如何在形式生动活泼新颖的同时探索更为成熟、更为有效的工作模式;如何在对外交流中提高、巩固环保教育的质量;如何加强目标层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定型化;如何把环境道德的教育逐步升华到环境美育的境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工作研究的方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借这次创建“绿色学校”的东风,在今后的学校环境教育中,一步一个绿色脚印,将环境教育作为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进一步提高环保认识,强化环境教育,为建设“绿色学校、文明巢湖、美好合肥、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绿色校园创建报告篇二
张纪巍、李晨琪。
1、居民生活问卷。
2、网上查阅。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虽,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缓解生态恶化。
1、现在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现代社会正处于高碳生活,低碳生活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人的关注。虽然当前,不少的人们对低碳生活的意识已经开始转变,从节约水电,降低能耗,减少具有污染性材料的使用等日常小事入手,不断培养文明、责任的低碳方式。但仍有不少的人对低碳生活的观念还比较模糊,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还难以改变。
2、什么是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低碳,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为主排放。就是低能虽,低消耗的生活方式,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的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因此低碳生活是我国提倡生活方式之一。
3、低碳生活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是一直都在排放着二氧化碳,比如我们坐汽车要耗费燃油,燃油燃烧就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在空气中就增加了碳排放。我们每天都要看电视、用电脑,这些家电都耗费电能,电能是要消耗大h的煤炭,煤炭的消耗也要排放大虽的二氧化碳。因此,如何通过节约能源节制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少用空调、暖气,少开车,少坐飞机等,都属于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4、低碳生活的意义:
全民低碳生活,对缓解全球变暖有非常巨大的效果。二氧化碳在地球上能存在上白年,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把更多的目光聚焦于减少农业生产领域的二氧化碳,却忽视了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张女士说,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据测算,1999年一xx年间,城镇居民生活用能已占到全国26%,我国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虽为吨。按照公斤碳排放虽需一棵树来算,人均每年消费8吨的南京每年就要种101棵树。
5、调查分析:
调查问卷发放50份,收回50份,有效问卷48份,根据调查,分析如下:我们生活中的碳排h比前年增加6%,不少的人也有了低碳的意识,不少学校也都组织了宣传低碳的活动,通过在潍城区东方家园下小区的观察,近年来,人们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一些大人小孩见到垃圾会主动捡起。
6、建议及措施。
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年度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使用。现在,全国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在95%w上。
健全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从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建立环境/低碳管理机构。
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使环境管理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发展。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了低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碳排放虽,通过我们自身对低碳的.理解及查阅资料进行宣传,使更多人了解了低碳生活的意义所在,并且开始了低碳生活。从而与以前相比,减少了碳排虽。
通过本次的调查社会实践,首先是提高了自己,在与他人的交谈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帮助他人提高了自我素质,实现了低碳生活,为小区做了贡献,为他人做了贡献,为地球做了贡献!
绿色校园创建报告篇三
创建绿色校园活动总结收获如下:
中心小学创建于20xx年,现有个教学班,学生人,教职工人,校园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以上。学校环境幽雅、林木葱翠、花团锦簇、四季常青,是首屈一指的花园式绿色学校。曾荣获市文明单位、市“规范化学校”、市级“文明示范学校”、市工会工作单位,市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市先进教研室等荣誉称号。
(一)统一认识,建立和完善教育体系。
学校领导以深刻长远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意义。坚持以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思想为指导,构筑起以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和社会为载体,学校和环保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环境教育体制。成立了由校长胡文江任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和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坚持以绿色观念等节日中进行种植。由于有科学规划,有每年持续植树和有效的管理,我校的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校把校园划分成若干区域,由各班专门负责净化并进行检查评比。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每学期一次总评比,把环境教育和爱护校园列入评选文明班级的重要条件。做好灭蚊、灭蝇、灭鼠和防病各项工作。做到校舍净化,无卫生死角,厕所无异味,食堂符合卫生要求,餐具每餐高温消毒,保证教工、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投身社会大课堂,环境体验教育效果突出。
我校通过以生活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采用多种环境实践的课外、校外及社区活动促进学生环境道德和环保行为的养成。每年月日植树节、月日的世界地球日、月日的世界环境日以及世界人口日、世界粮食日组织学生参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等活动;通过讲座、诗歌朗诵、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绘画比赛、演讲辩论、科技活动等丰富学生的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植绿护绿、垃圾分类、废电池回收、爱鸟护鸟、绿色消费、对周边环境进行监督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行动;鼓励学生撰写环境论文、调查报告进行环保方面的小发明、小设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环保知识科普小制作竞赛,在市县级比赛中均获得骄人的成绩。培养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通过不同方式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了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同时也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否定并批判了污染环境、破环生态的不文明行为,促进全社会都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绿色学校的创建,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学校找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爱绿、护绿、育绿的意识。学校通过养成教育和环境教育,校园更绿、更美了。学生养成了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学校花草树木郁郁葱葱;道路、运动场、教室地面洁净无纸屑杂物;宣传栏、牌匾设计新颖内容生动、醒目;草地、花圃有维护栏、花草树木有知识简介牌;公共场所摆放鲜花;学生不吸烟、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不乱折乱踏;不高声喧哗,不干扰他人学习;做到了地面无纸屑、门窗无乱画、墙壁无鞋印、桌面无乱摆、室内无高声、人人衣冠整、个个讲卫生的要求。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使德育、美育自然融为一体,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陶冶了学生情操,激发了他们爱绿、爱美的高尚志趣;使学生自觉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学校、爱动物、爱大自然,培养其纯洁的爱心。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通过不同方式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节约水电、节约用纸,美化、绿化、净化校园。在这些活动中全体学生不怕脏、不怕累,认真仔细地清除垃圾、清污、除尘,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了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同时也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否定并批判了污染环境、破环生态的不文明行为。
绿色校园创建报告篇四
我们皋埠镇中学地处城郊,位于绍兴市越城区"银皋埠",南临省级风景名胜--吼山,北靠104国道,近枕古运河。学校前身为解放初的樊江小学,1969年始初设初中班,后曾名樊江中学。经过近40年的改造、发展,从最初占地仅3亩多的"戴帽"初中,发展成今天的"浙江省示范初中"、"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绿色学校"、"市卫生学校""市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市青年文明号"、"区文明单位",学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师资力雄厚。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现代教学设备更趋完备。多功能厅、校电视台演播室、电脑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校园网站、校园网络管理平台等现代化教育设备一应俱全。
90年代初学校加快旧校改造,学校以此为契机,以创建文明学校、示范学校为载体,集中资金和力量逐步建立一流的教育文化环境,一流的现代教育设施。学校运用审美化、整体化的观点进行校园环境的同步改造和不断优化。匠心构思的校园广场钢雕,中心花坛和近百米的宣传长廊,寓美与张力于一体。从1995年开始实施校园绿化环境教育工程建设,1999年起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程。现校园绿地覆盖面积35%以上,已有近百种花卉树木。绿树成荫,四季花开,满园绿色,是莘莘学子的理想学园。2001年底被命名为绍兴市"绿色学校"。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认识。
我们将绿色学校的创建作为提高办学品位、拓展并深化素质教育内涵的重要环节。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本着"尊重人和完善人"的宗旨,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融入到学校环境教育的全过程,将知识、践行和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明确创建目标,建立科学的管理机构。
明确"以环境教育为依托,倡导绿色管理,带动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培养素质全面的学生"作为办学理念,将环境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中。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成立了由校长负责,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各教研组负责人以及家长、学生代表组成的领导小组。并把环境教育的具体活动落实到人,责任到人,教务处把好学科渗透关,一线教师负责在学科中实施,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少先队负责环境活动的执行与指导,科学课教师负责环保知识讲座,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采取多层次、多角度,抓结合、促渗透的措施,全方位地推进环境教育。
(三)结合新课程实施,让"绿色"走进课堂,走近每一个学生。实施环境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基本途径在课堂。
1.加强了教师的环境意识,注重提高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首先。定期对教师进行环境知识讲座,利用网络,了解新的环境教育信息。其次,通过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进行"环境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课题研究,从而提高课堂环境教育的效果。再次,在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增加了"环境教育必须有机地渗透在学科教学中"这一指标,保证了环境教育的持久进行。几年来,我校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与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2.充分挖掘课程内涵,有机渗透环境教育。学校坚持全面加特色的办学目标,有计划地实施了"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据教科室调查显示,教师能够按照教材或《学科教学指导纲要》(课程标准)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组织教育,教师对环境教育的兴趣越来越浓;与环境教育密切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其环境教育开展得更好;语文学科随着课外阅读延伸,"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科技类说明文已渐成阅读主流。
在重视"渗透式教学"的同时,着重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讲座、思辩讨论、主题班会、利用学校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以及其他教育媒体,全方位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大自然复杂性、多样性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环境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决策的初步能力,为学生营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建立能展示其才能的平台。
3.探索"绿色活动"综合实践课程。结合新课程实施,已逐步构建起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艺术""人与健康""人与网络""人与创造"等六大版块为主的课程内容。通过活动与交往,让学生不仅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而且促使学生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出有效的行动。探索丰富多样的课程呈现形式,正在开发"案例式校本绿色课程"。
(四)实施具有校本特色的"绿色德育",提高创建活动和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提高初中学生的环境意识,不仅表现在现代的环境理论、时尚的口号里,更重要的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态度,体现在学生的世界观、环境观、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中。
“绿色德育”是我校今年在市规划立项课题《构建"绿色德育"体系,提高学校德育效果》中提出的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新理念。旨在使"绿色学校"特色的形成、学校德育的内容和途径等方面有所创新,为学生创设多彩的"绿色平台",使每一个学生在"绿色活动""绿色实践"中接受"绿色"的体验,陶冶美的情操,在和谐中发展。使学校环境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树立"绿色理念",构建"绿色德育"网络。"绿色德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绿色"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现代德育观。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绿色德育"的辅导员,成为"绿色种子"的传播者,成为"绿色校园"的耕耘者。学校已初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领导-教师-学生"层层互动的"绿色德育"网络。
3、丰富"绿色体验",强化"绿色德育"实践。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着重抓好"五建",突出"五还"即:创建"绿色班级基地"把选择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校园基地"把创造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家庭基地",把宣传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社区基地",把参与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社会角色基地",把体验权交还给学生。政教处、团委、学生会联合,通过学期系列"学生自主活动"、"共青团绿地认养"、"环保志愿者活动"、"小记者校内外采风""参与文明社区创建"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载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里,在富有青春朝气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强化绿色情感体验。
4、细化"绿色评价",凸现"绿色德育"效果。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把"绿色体验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坚持"人文、自然、和谐、民主"的要求,大胆创新,制订了既有科学性又有激励性的绿色评价指标,切实转变传统的德育观、评价观,进一步规范"教育常用语""学生评价用语""推广使用普通话和礼貌用语",建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学校正在开展一系列的"绿色评价"活动,如"绿色班级""绿色寝室""绿色课堂""绿色家庭"的创建和评比,突出团队精神,营造和谐集体,让每一个学生在团结、进取、宽松、和美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五)初步探索把"绿色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
逐步形成关于"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共识。对学校软硬环境,包括人、环境、财物、信息在内的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合理配置;动员学生、教师、家长、教辅人员都能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过程,形成愉悦、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建"省绿色学校"活动。共同营造起更加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根据省教育厅、环保局有关文件,对照浙江省创建"绿色学校"考核标准和我校绿色学校的创建实际,自查自评如下:
(一)创建绿色学校的管理(30分,自评30分)。
1.学校经过二轮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建立了务实性的环境教育管理工作小组和争创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
2.在学校分年度教学计划中都以学校工作目标纳入计划中。2001年在成功创建"市绿色学校""省示范初中"的基础上,又主动规划创建省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基础知识及绿色学校的各项标准的学习培训,具体措施落实。
3.学校按年度制定环境教育活动计划,根据初中三个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选择与他们密切相关的学校、家庭及周围环境中有代表性的具体环境问题案例,开展生动有益的教育活动,如环境科普宣传、校外考察访问、环保知识竞赛、绿色志愿者行动、探究性活动等。这些活动都能体现生动性、层次性、直观性和有效性,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保能力。由政教处团委以及领导小组对活动进行考核,并纳入班级量化考核。是创建活动持久开展。
4.我校从改扩建以来,就把环境建设放在首位,一期绿化就投入20多万元,着力营造校园互动式教育环境。以块化与绿带相结合的多样布局,美化、绿化校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构筑美育效能。绿色资产在不断增值。有以吼山风景区果园为主的绿色教育基地和劳动实习基地,建立了校园花木档案,编制花木名录,给校园所有花木命名树牌,成了很好的课程资源。
5.环境教育与所有的课程有关。学校积极做好结合与渗透环境教育的指导和研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在自然学科、思想政治课、社会学科、语文学科中具体落实环境教育内容。组织环境教案观摩、评比。利用校园网络,畅通信息渠道,共享资源。
6.从1996年来,特别是创建市绿色学校以来,学校更注重资料的积累,原始记录都归入学校档案,集中管理。
(二)创建绿色学校的效果(70分,自评68分)。
1.我校的环境教育主要采用"学科渗透"和"活动结合"的方法进行,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环境教育列入学校素质教育中,环境教育内容有教案、有说课、有讲评,各学科教师积极优化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教学中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学习效果明显。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教研活动。
2.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要使学生掌握环境基础知识,除了通过有关课程教学之外,还必须进行深入浅出的培训和教育。学校多次邀请镇、区的有关行家来校作环保、食品卫生、防疫等专题讲座。学校还多次组织了"绿色伴我行""我和环境""告别陋习"等主题班会,还举行"我爱校园"的演讲、征文比赛,开通"绿苑"校园广播电视台。诸多的宣传教育,促使学生切实掌握环境基础知识和环境保护的基本能力。
3.学校利用"青年志愿者服务站""青年文明号""绍兴晚报小记者站"阵地,在校内成立了"绿色志愿服务小队"等环保社团,团委、学生会成立了"绿苑"之声广电台,自然科学教研组组织了"环保科技活动小组"。创办〈金牧场〉校刊8期。开展以环境科学、环境保护为题材的摄影、绘画比赛5次,使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
4.学校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绿色德育"工程的启动,使创建活动又有了新的抓手。学校一直来开展班级量化考核,绿色班级、绿色寝室评比指定,实施爱校公约、卫生公约,美化绿化教室、寝室,把绿色行动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紧紧的联系起来。几年来的"示范初中"建设,已促使学生良好的环境、卫生、文明意识,环保行为已渐成风气。
5.学校布局相对合理,绿化率在35%以上。新教学大楼、综合楼、餐厅都有设计部门负责设计,校园环境做到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针对学校住校生多的特点,经常性地开展节电、节水、垃圾减量分类处理的教育,食堂禁用一次性木竹筷,使用校园"一卡通"。学校设有四只废物回收箱。
6.目前学校使用由小舜江水厂输送的自来水,学校生活废水均进入排污沟,建有男女厕所10个,水冲式蹲坑。教室、校园一日三扫分区包洁,在教学楼过道放置垃圾筒,寝室卫生一日三查,定期消毒、灭害。学校成立了膳管会,食堂设施一流,有卫生许可证、卫生防疫证,用蒸汽蒸饭,所用锅炉安全合格,煤烟采用高烟道处理。
(三)创建绿色学校,特色教育、管理创新、获奖情况(加分部分分值待定)。
1.课题研究方面:已立项并正在实施的市级课题《构建"绿色德育"体系,提高学校德育效果》,学校课题《绿色学校创建与人的全面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3.学生有关环境教育、环保作品、比赛等获奖:如以环保为题材的舞蹈《鹤之舞》获区文艺汇演一等奖;柳晓华同学获省中小学"崇尚科学,挑战未来"读书活动征文比赛二等奖,鲁雪芳等6位同学在越城区中小学生"告别网吧,争做合格小公民"征文比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出版了青青校园《银埠情结》一书;《绍兴晚报》以及校刊《金牧场》中有关环保的作品,累计发表作品50余篇。学生参加环保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获奖18人次。
4.被命名为20-年"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服务站"。
绿色校园创建报告篇五
近几年,我校根据义环保[]55号文件要求,为创建义乌市“绿色学校”做了许多工作,现以基本达标。请教育局、环保局予以考核。
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工会、少先队、教导处、总务处负责人为成员的“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形成了多角度、多侧面的环保教育管理体系。
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是一项综合性的需要全方位开展的工作。根据义乌市“绿色学校”考核标准,我们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多项落实措施,责任到人。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问题。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环境课程体系,包括目标、结构、教材内容、教学模式与评估机制,是落实环境教育的基本保证。
普及环境教育,帮助正在成长为合格公民的小学生,对环境科学综合性的基础知识体系应有较系统的认识;对环境观念(持续发展观念、基本国策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价值观念、环境公德观念、环境法规观念)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课程的设置纳入正式课程安排,包括知识类、技能类、艺术类、自然类、社会类和环境课题研究等。从内容到活动形式和规模,灵活多样。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各相关学科(自然、语文、思想品德、美术、社会)的课程纲要和现行的教材均有环境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道德伦理。学校组织各相关学科协同编写了各学科、各册教材、各章节有关环境科学知识的纲目,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序列,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纳入各学科的教学计划。
绿色校园创建报告篇六
我们皋埠镇中学地处城郊,位于绍兴市越城区"银皋埠",南临省级风景名胜--吼山,北靠104国道,近枕古运河。学校前身为解放初的樊江小学,1969年始初设初中班,后曾名樊江中学。经过近40年的改造、发展,从最初占地仅3亩多的"戴帽"初中,发展成今天的"浙江省示范初中"、"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绿色学校"、"市卫生学校""市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市青年文明号"、"区文明单位",学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师资力雄厚。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现代教学设备更趋完备。多功能厅、校电视台演播室、电脑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校园网站、校园网络管理平台等现代化教育设备一应俱全。
90年代初学校加快旧校改造,学校以此为契机,以创建文明学校、示范学校为载体,集中资金和力量逐步建立一流的教育文化环境,一流的现代教育设施。学校运用审美化、整体化的观点进行校园环境的同步改造和不断优化。匠心构思的校园广场钢雕,中心花坛和近百米的宣传长廊,寓美与张力于一体。从1995年开始实施校园绿化环境教育工程建设,1999年起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程。现校园绿地覆盖面积35%以上,已有近百种花卉树木。绿树成荫,四季花开,满园绿色,是莘莘学子的理想学园。20xx年底被命名为绍兴市"绿色学校"。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认识。
我们将绿色学校的创建作为提高办学品位、拓展并深化素质教育内涵的重要环节。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本着"尊重人和完善人"的宗旨,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融入到学校环境教育的全过程,将知识、践行和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明确创建目标,建立科学的管理机构。
明确"以环境教育为依托,倡导绿色管理,带动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培养素质全面的学生"作为办学理念,将环境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中。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成立了由校长负责,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各教研组负责人以及家长、学生代表组成的领导小组。并把环境教育的具体活动落实到人,责任到人,教务处把好学科渗透关,一线教师负责在学科中实施,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少先队负责环境活动的执行与指导,科学课教师负责环保知识讲座,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采取多层次、多角度,抓结合、促渗透的措施,全方位地推进环境教育。
(三)、结合新课程实施,让"绿色"走进课堂,走近每一个学生。实施环境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基本途径在课堂。
1、加强了教师的环境意识,注重提高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首先。定期对教师进行环境知识讲座,利用网络,了解新的环境教育信息。其次,通过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进行"环境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课题研究,从而提高课堂环境教育的效果。再次,在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增加了"环境教育必须有机地渗透在学科教学中"这一指标,保证了环境教育的持久进行。几年来,我校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与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2、充分挖掘课程内涵,有机渗透环境教育。学校坚持全面加特色的办学目标,有计划地实施了"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据教科室调查显示,教师能够按照教材或《学科教学指导纲要》(课程标准)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组织教育,教师对环境教育的兴趣越来越浓;与环境教育密切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其环境教育开展得更好;语文学科随着课外阅读延伸,"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科技类说明文已渐成阅读主流。
在重视"渗透式教学"的同时,着重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讲座、思辩讨论、主题班会、利用学校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以及其他教育媒体,全方位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大自然复杂性、多样性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环境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决策的初步能力,为学生营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建立能展示其才能的平台。
3、探索"绿色活动"综合实践课程。结合新课程实施,已逐步构建起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艺术""人与健康""人与网络""人与创造"等六大版块为主的课程内容。通过活动与交往,让学生不仅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而且促使学生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出有效的行动。探索丰富多样的课程呈现形式,正在开发"案例式校本绿色课程"。
(四)、实施具有校本特色的"绿色德育",提高创建活动和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提高初中学生的环境意识,不仅表现在现代的环境理论、时尚的口号里,更重要的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态度,体现在学生的世界观、环境观、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中。
“绿色德育”是我校今年在市规划立项课题《构建"绿色德育"体系,提高学校德育效果》中提出的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新理念。旨在使"绿色学校"特色的形成、学校德育的内容和途径等方面有所创新,为学生创设多彩的"绿色平台",使每一个学生在"绿色活动""绿色实践"中接受"绿色"的'体验,陶冶美的情操,在和谐中发展。使学校环境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树立"绿色理念",构建"绿色德育"网络。"绿色德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绿色"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现代德育观。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绿色德育"的辅导员,成为"绿色种子"的传播者,成为"绿色校园"的耕耘者。学校已初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领导-教师-学生"层层互动的"绿色德育"网络。
2、营造"绿色文化"氛围,创设"绿色德育"情境。在旧校改造、硬件环境建设过程中,学校运用审美化、整体化的观点进行校园环境的同步改造和不断优化。本学期初,更新了所有室内外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标牌,再造了30余米的宣传长廊(原有60余米),成为校园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使校园环境更体现出教育性、艺术性、科学性和愉悦性。我们还充分利用学生自编自播的天天播出的"校园之声"广播站、校"绿苑"电视台等现代化教育媒体长期进行宣传,还组织"文化艺术节","才艺表演""美化教室""美化寝室"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强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的舆论导向,努力为每一个学生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
3、丰富"绿色体验",强化"绿色德育"实践。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着重抓好"五建",突出"五还"即:创建"绿色班级基地"把选择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校园基地"把创造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家庭基地",把宣传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社区基地",把参与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社会角色基地",把体验权交还给学生。政教处、团委、学生会联合,通过学期系列"学生自主活动"、"共青团绿地认养"、"环保志愿者活动"、"小记者校内外采风""参与文明社区创建"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载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里,在富有青春朝气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强化绿色情感体验。
4、细化"绿色评价",凸现"绿色德育"效果。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把"绿色体验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坚持"人文、自然、和谐、民主"的要求,大胆创新,制订了既有科学性又有激励性的绿色评价指标,切实转变传统的德育观、评价观,进一步规范"教育常用语""学生评价用语""推广使用普通话和礼貌用语",建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学校正在开展一系列的"绿色评价"活动,如"绿色班级""绿色寝室""绿色课堂""绿色家庭"的创建和评比,突出团队精神,营造和谐集体,让每一个学生在团结、进取、宽松、和美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五)、初步探索把"绿色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
逐步形成关于"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共识。对学校软硬环境,包括人、环境、财物、信息在内的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合理配置;动员学生、教师、家长、教辅人员都能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过程,形成愉悦、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建"省绿色学校"活动。共同营造起更加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根据省教育厅、环保局有关文件,对照浙江省创建"绿色学校"考核标准和我校绿色学校的创建实际,自查自评如下:
1、学校经过二轮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建立了务实性的环境教育管理工作小组和争创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
2.在学校分年度教学计划中都以学校工作目标纳入计划中。20xx年在成功创建"市绿色学校""省示范初中"的基础上,又主动规划创建省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基础知识及绿色学校的各项标准的学习培训,具体措施落实。
3.学校按年度制定环境教育活动计划,根据初中三个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选择与他们密切相关的学校、家庭及周围环境中有代表性的具体环境问题案例,开展生动有益的教育活动,如环境科普宣传、校外考察访问、环保知识竞赛、绿色志愿者行动、探究性活动等。这些活动都能体现生动性、层次性、直观性和有效性,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保能力。由政教处团委以及领导小组对活动进行考核,并纳入班级量化考核。是创建活动持久开展。
4.我校从改扩建以来,就把环境建设放在首位,一期绿化就投入20多万元,着力营造校园互动式教育环境。以块化与绿带相结合的多样布局,美化、绿化校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构筑美育效能。绿色资产在不断增值。有以吼山风景区果园为主的绿色教育基地和劳动实习基地,建立了校园花木档案,编制花木名录,给校园所有花木命名树牌,成了很好的课程资源。
5、环境教育与所有的课程有关。学校积极做好结合与渗透环境教育的指导和研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在自然学科、思想政治课、社会学科、语文学科中具体落实环境教育内容。组织环境教案观摩、评比。利用校园网络,畅通信息渠道,共享资源。
6、从1996年来,特别是创建市绿色学校以来,学校更注重资料的积累,原始记录都归入学校档案,集中管理。
1、我校的环境教育主要采用"学科渗透"和"活动结合"的方法进行,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环境教育列入学校素质教育中,环境教育内容有教案、有说课、有讲评,各学科教师积极优化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教学中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学习效果明显。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教研活动。
2.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要使学生掌握环境基础知识,除了通过有关课程教学之外,还必须进行深入浅出的培训和教育。学校多次邀请镇、区的有关行家来校作环保、食品卫生、防疫等专题讲座。学校还多次组织了"绿色伴我行""我和环境""告别陋习"等主题班会,还举行"我爱校园"的演讲、征文比赛,开通"绿苑"校园广播电视台。诸多的宣传教育,促使学生切实掌握环境基础知识和环境保护的基本能力。
3、学校利用"青年志愿者服务站""青年文明号""绍兴晚报小记者站"阵地,在校内成立了"绿色志愿服务小队"等环保社团,团委、学生会成立了"绿苑"之声广电台,自然科学教研组组织了"环保科技活动小组"。创办〈金牧场〉校刊8期。开展以环境科学、环境保护为题材的摄影、绘画比赛5次,使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
4、学校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绿色德育"工程的启动,使创建活动又有了新的抓手。学校一直来开展班级量化考核,绿色班级、绿色寝室评比指定,实施爱校公约、卫生公约,美化绿化教室、寝室,把绿色行动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紧紧的联系起来。几年来的"示范初中"建设,已促使学生良好的环境、卫生、文明意识,环保行为已渐成风气。
5、学校布局相对合理,绿化率在35%以上。新教学大楼、综合楼、餐厅都有设计部门负责设计,校园环境做到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针对学校住校生多的特点,经常性地开展节电、节水、垃圾减量分类处理的教育,食堂禁用一次性木竹筷,使用校园"一卡通"。学校设有四只废物回收箱。
6、目前学校使用由小舜江水厂输送的自来水,学校生活废水均进入排污沟,建有男女厕所10个,水冲式蹲坑。教室、校园一日三扫分区包洁,在教学楼过道放置垃圾筒,寝室卫生一日三查,定期消毒、灭害。学校成立了膳管会,食堂设施一流,有卫生许可证、卫生防疫证,用蒸汽蒸饭,所用锅炉安全合格,煤烟采用高烟道处理。
(三)创建绿色学校,特色教育、管理创新、获奖情况(加分部分分值待定)。
1.课题研究方面:已立项并正在实施的市级课题《构建"绿色德育"体系,提高学校德育效果》,学校课题《绿色学校创建与人的全面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3.学生有关环境教育、环保作品、比赛等获奖:如以环保为题材的舞蹈《鹤之舞》获区文艺汇演一等奖;柳晓华同学获省中小学"崇尚科学,挑战未来"读书活动征文比赛二等奖,鲁雪芳等6位同学在越城区中小学生"告别网吧,争做合格小公民"征文比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出版了青青校园《银埠情结》一书;《绍兴晚报》以及校刊《金牧场》中有关环保的作品,累计发表作品50余篇。学生参加环保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获奖18人次。
4、被命名为2002年"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服务站"。
绿色校园创建报告篇七
市第中学,原为中学,创办于19年秋,先后为地区和地区重点中学,“地区示范高中”,20年月,晋升为“省示范高中”。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年区委、区政府将中学新校区建设列为区八件惠民实事之首,成就了造福于人民的千秋伟业,20年月,学校顺利整体搬迁至新校区。20年月更名为市第中学。
中校园面积260亩,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环境清新优美,宁静无扰,由东向西依次分为运动区、教学区、生活区,分区清晰,布局协调,依势而建,层次分明。以派建筑为主调,现代建筑为点缀,相得益彰。校园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23幢建筑。学校教育、教学、生活设施设备完善,具备了良好的办学条件。
中实行“三全”管理,学校现有59个教学班,学生3800人,教职工182人。学校本着“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突出特点,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素质教育成绩显著,教学质量在市名列前茅,为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先后获得“市文明单位”“市文明校园”“市园林式单位”“市花园式单位”等各级各类荣誉150余个。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发展迅速,育人环境日异更新,为进一步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学校十分重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现汇报如下:
环境教育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需要,也是义务。创建绿色学校是一项荣誉工程,又是全面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使创建工作有序进行,扎实开展,学校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负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校办室、教导处、总务处、德育处、团委等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网络组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拟订计划、全面部署创建工作,并切实抓好工作落实,促进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同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组织检查、及时处理解决创建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学校领导和教师还积极参加各类环保培训,并采取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多渠道地搜集有关资料,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积极探索环境教育理论,撰写总结,效果良好。学校还设有环境教育宣传栏,各班黑板报增设环保内容,及时向师生进行环保教育。校园里存有环保宣传标语,图书室、阅览室添置了有关环保宣传教育的书刊,并大力加强相关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通过各部门通力合作,保证了创建工作稳健有效地开展。
近几年来,学校把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到创建优良环境活动中。校园规划既立足于现有条件,又有创新意识。设计规划标准高、特点突出。整个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情趣无限。校园呈现的文化氛围与优美、整洁、典雅的环境,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结合体。
(一)校园净化。
干净、整洁的校园是学校文明的第一标志。一直以来我们在环境卫生上实行两手抓。一手抓清扫,一手抓保洁。学校物业公司的专职清洁组,有工人10余名,每日负责对教学楼、办公楼、广场等处从早到晚清扫、保洁。定期组织全校性卫生大扫除,总务处、德育处联手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总务处还把每次检查结果纳入当月班主任考核和班级评比中,有效的促进了校园净化工作。做到了办公室、寝室、食堂、厕所等生活设施符合卫生标准,整个校园无卫生死角。
(二)校园绿化。
校园绿化建设经由设计所精心设计,形成了现在层次分明、绿色满目、布局合理,集观赏与休闲为一体的校园景观,校舍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是一所集工作与学习、生态和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学校。校园园林景观建设以绿色为主题,结合校园生活、办公、学习功能,以绿色,自然为特色。绿树成荫,鲜花吐艳,置身其中,感受宁静幽雅,令人流连忘返。
学校还为绿化美化加大资金投入,使校园绿化工程初具规模。现在整个校园乔木、灌木、草皮合理分布。香樟、桂花、银杏、合欢、雪松、广玉兰、竹子、栀子、海棠、迎春、山茶、木槿、兰花等各种花草树木相得益彰,形成了丹桂飘香、四季花开的优美环境。尤其是大片花木苗圃与以徽派建筑为主调,现代建筑为点缀的校园建筑群中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形成了宁静典雅特色的育人环境。
(三)校园美化。
学校在校园美化上也有许多新意。首先,根据学校的地形地貌,制定了校园规划和绿化规划,使得校园建设布局合理。乔木、灌木间植,名贵花木和普通花木间栽,配以奇石、小竹点缀,别具风情。其次,修建了运动场,并于四周饰以花草树木。校园各种灯光定时开放,丰富了全校师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师生的生活品味。再次,学校的各种校牌制作规范精致,在校园广场、走廊过道和不同功能的室内,分别饰以与环境相协调的名人名言、名家字画等,更使校园美化意境锦上添花。
(一)共建优美校园。
校园环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环境的美化,优化对于振奋学生精神,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利用校园景物、宣传栏、标语、图片等,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共建优美校园,真正做到“校园处处是文化,处处文化育新人。”
(二)建立环保教育基地。
为配合生物教学,搞好环境、生态教育,学校筹资数万元,建成了一个生物标本室。作为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基地,生物标本室内有几十种国家二、三类保护动物标本及海洋生物标本。生物标本室为师生上自然课、开展环保教育提供了参观和实践的机会,是一部生动的环保教材。
(三)融入学科教学。
学科教育是塑造学生良好行为的主渠道,我们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学校还要求每一名教职工积极撰写环保教育文章,都来做环境保护知识教育的带头人。教导处要求每位老师,在自己任教的学科中,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渗透环保的内容。学校还在课程建设中强化环境教育,结合新课程教学改革,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适当增加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开展有关环境教育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政治、语文、英语、地理、生物、体育、美术等学科也都渗透了环境教育。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教育实效。学校支持成立环保兴趣小组、环保志愿者等队伍,积极组织诸如环境教育专题讲座、环境教育研讨课、“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环保宣传活动、“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等环保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净化校园,人人有责”大清扫活动、环保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环保知识竞赛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能掌握更多的环保知识,促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以实际行动支持环保、参与环保。
在创建过程中,学校绿色创建工作计划已取得显著成效,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校园内一年四季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绿草茵茵,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舒适优美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校园内干净、整洁、清爽,教室里窗明几净,寝室内清洁用具摆放整齐,黑板报传达着校园的文明气息。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课间文明休息、文明娱乐,集会、做操、上下楼梯秩序井然,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学生的学习风气日渐浓厚,晚自习中校园一片寂静,鸦雀无声,班风学风校风良好。
创建活动,我们虽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在今后我们还将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通过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提高环境教育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同时加强环境教育力度,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日常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我校还将不断加大绿化环保资金投入,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培养师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
申报“绿色学校”工作,是创建校园净化、绿化、美化的一个契机,是提升办学品味的一种动力。我们相信,通过本次创建活动,将大大促进我校的环境建设和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我们相信,有上级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我校的创建工作定会得到持续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绿色校园创建报告篇八
推进创绿工作。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近几年的毕业率和合格率均为100%,学校先后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两基”工作先进集体、州级“文明校园”、州级“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州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及教学应用“先进学校”、州级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我校自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工作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确立了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提高办学水平。
一、加强领导,实施一把手工程,奠定创绿的组织和制度基础。
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自觉爱护生态环境的意义非常重大,校领导始终把环保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真正把它抓实、抓细,抓出特色,抓出成效。我校认真学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创建“绿色学校”的有关文件,学习各地学校创“绿色学校”的经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立了“一种意识”,就是确立“创绿”要以人为本,着眼于引导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着力于师生环保素质的提高的意识。我们还把创建“绿色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制定了创建“绿色学校”的计划,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加大了监督考核力度,使环境教育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搞好校园环境的整治;二是抓好环境教育,增强师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这一未来主体有较高的环境意识,自觉做好保护环境的工作。加强学校环境建设,绿化年年上档次。我们的做法是:
1、精心规划,绿化逐年提升。学校花大力气,投入大量资金搞绿化,凡可绿化的地方都种植了草,力争尽快建成园林式学校。
2、不断净化学校环境。对学校产生的垃圾实行分捡处理,环境卫生管理的做法是责任落实、检查督促相结合,做到校园净化、教室美化、厕所干净、食堂符合卫生标准。为减少白色污染,学校把开展“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活动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开展节水节电活动。
二、以科研为先导,优化课程设置,探索学科渗透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是建设“绿色学校”的重点,因此,我们在创建“绿色学校”之初就把环境教育作为重点来抓。
其次,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寓环境教育于活动之中。
我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立足于校内,适当走出校门,积极开展丰富的环境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能力。学校把环境教育当作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和国旗教育有机结合,在周一“国旗下的讲话”中加入“美化校园、爱护公物”、“行动起来,让环保走进校园”、“美化生活环境,争创文明宿舍”等内容,让环境教育渗透到国旗教育之中,增强全体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每学期少先队都要开展环保教育系列活动。
三是结合有关节日,开展主题教育。
学校结合“植树节”、“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关注自然,了解自然,更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
四是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
全校每个班级都坚持“一天两小扫,一周一大扫”的环境卫生制度,使师生养成爱卫生、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教室保护整洁,窗明几净,厕所干净无异味,校园无卫生死角。“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的评比,更激发了学生们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培养了学生劳动的观念,净化了美好的心灵。在评比活动中,同学们自发掀起“把绿色带进校园、带进教室、带进宿舍”的活动,纷纷“种上一棵树,栽上一盆花”,来装扮自己美好的生活。
三、规范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习惯。
我们注意把创“绿色学校”特别是把环境教育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渗透环保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学校对学生在校的行为习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张贴上墙,熟记心中。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就一个合格的学生应该具备的行为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其中包括学生在爱护环境、卫生习惯等方面应养成的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费粮食等。
第二,环境熏陶。我们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对已建成的绿化、盆景、雕塑,进行养护,特别是从美的角度来养护,使学校乔木和灌木俯仰生姿,一年四季绿意萦绕,花团锦簇。另一方面,我们舍得投入,加强了校园的文化环境的建设,制作了各种标语牌,包括校风、学风、教风等。全校上下人人有绿化场地,班班有责任区域。责任到班,责任到人的管理措施,使全体师生形成了责任重于泰山的群体意识。全校建立环境监督岗,由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带队,不定期对全校环境进行检查监督,对问题及时记录并反映,采取改善措施。
第三,师德垂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环境教育中,我们注意教育的实效性,以具体的行动来教育学生。校领导以身作则,以高尚的的爱护环境的行为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广大教师也深刻认识身教重于言教的真谛,时常弯腰拾起飘落在地上的树叶、纸屑,扶起被风吹倒的小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老师的这些举动,如春风化雨,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
当然,创建“绿色学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还有许多不足,我们决心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继续牢牢抓在手上,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把学校的办学水平推上一个新的高度,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绿色校园创建报告篇九
林素敏。
内容摘要:怎样创建绿色校园,可谓挑战与机遇同在,希望与困难并存。它在给我们带来许多美好憧憬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难题,其中首要便是环境问题。当各界人士积极投身于环保活动中时,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怎能臵之度外?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创建绿色校园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记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么一段话:‚薄情会产生冷漠,冷漠会产生自私自利,而自私自利则是残酷无情之源。为了防止薄情的滋生,孩子们要学会真诚地关怀、惦念、怜惜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的东西,并设法去保护它们免遭灾难,那么这个孩子待人也不会冷酷无情。‛是的,其实,着眼于人的修养,才是营造绿色校园的意义所在。本文主要论述了有关创建绿色校园的行动。
质量是学校生存之本,科研是学校发展之根,环境是学校育人之舟。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创建绿色校园,不仅仅要有优美的硬件环境,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自身的科技素养和人文品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始终把保护环境,提高学生环境素养和绿色生态建设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和神圣职责,把绿色理念贯穿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之中,使学校成为实现环境教育的有效场所。所以,提高学生现代文明素质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发挥绿色环境熏陶人、教育人的作用,使学生自觉养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绿色行为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是一种契机,也是一种希望,它能有效地促进我校校风、校容、校貌的进一步转变,是我校全体师生的一致愿望。
首先要弄清“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概念的含义和它的教育功能,在实施此项工程的过程中,坚持落实“四个优化”,深信辛勤的汗水,定会换来丰硕的果实。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与存亡。保护和改善绿色环境,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奋斗和不懈的努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绿色环境的主人,祖国靠他们去建设,优美的绿色环境靠他们去创造。因此,应该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热爱环境、善对环境、保护环境的观念;从小就增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
1、“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概念界定从“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教育战略高度出发,营造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是中学教育中不容臵疑的重要课程之一。如何实施好这门课程教育?我们应该首先弄清楚“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这一概念的含义。所谓“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它既包括校容、校貌的校园物质环境,又包括校风、学风、行为规范教育,以及课余生活在内的校园精神环境。“和谐的绿色”意思应是:校园绿化、室内美化、室外净化、教育科学化、师生行为规范化、课余生活文明化等。营造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就是创建一个以人为本的人文化校园环境。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施行课程改革的今天,营造良好的绿色校园环境氛围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它是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是学校硬、软件环境建设优化的具体展现,是学校这一群体赖依生活的环境,也是学校在当今社会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首要条件。
2、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营造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虽然不是通过正式的课程教学实施教育,但是,它却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它通过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以它特殊的魅力教育和感染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中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为周围的环境所影响。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这个场所环境对学生个性的形成、道德修养的提高、文化知识的掌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推断,创建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成功与否,它不仅制约着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和能力的形成,而且还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社会风气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的营造上述的内容,如果说我们已经明白了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的含义和它的育人功能的话,那只不过是解决环境育人问题的前提,而解决环境育人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去营造一个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
二、具体活动内容。
1、成立环保小社团。
我们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成立了“环保行动小组”、“环保科技实践队”、“环保小记者团”、“节能减排环保组”等小社团,这些小团体经常开展环境教育学习实践活动。学生们无论在公共场所或旅游景点,都能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珍惜小动物,并能自备塑料袋,自觉拾装地上垃圾、杂物,形成了保护环境生态的良好习惯。
大队部还开展“告别陋习,从我做起”、“争做文明小天使”礼仪教育、“环保知识知多少”的中队主题观摩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我爱地球”、“我为环保献一策”的电脑绘画、小报设计等系列活动。
2、组织环保小调查。
为更好落实创模环境教育任务和推进绿色校园创建工作,在全面推进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工作的同时,定期请环保局同志到学校开展“如何保护水资源”、“地球在哭泣”、“吸烟的危害”等讲座,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同时组织学生到环保局参观学习。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环保小监测”、废旧物品回收、环保科技创作等活动。
3、开展环保课题研究活动。
运用探究体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去观察生活,开展有关环保小课题研究活动。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的环保知识和技能,制订研究方案,关注新型的或容易被忽视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或合理性建议。
4、建立环境保护监督岗。
成立了环境保护监督岗,由各成员组织带领同学对各班教室及负责的公共场地实行“三个一”做法:即每天一扫、一清、一查。对学生的个人卫生也随时进行抽查。在全校开展“告别陋习,弘扬公德,从我做起”系列活动,把卫生情况、行为习惯、课间二操等列入评比内容,每天由值日生检查登分,每周一小结,每月颁发一次流动红旗。每月一次由学校行政组织,按各年级、各班分管公共地段及绿化带进行大扫除,清灭卫生死角。学校的公共卫生做到每天一洗、一清、一消毒,使校园整洁有序:道路平整,渠道排水畅通,没有卫生死角,无乱堆放杂物的现象。
三、积极展开‚绿色教育‛,让校园‘绿’起来。
师生是学校的主人,在对全院师生提供很好的空间和环境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动‛起来,学会如何维护和参与。第一是欣赏,只有建立对美的认知,才会由生爱护之情。学院应利用其中的绿色空间,营造氛围,提升全院师生的审美能力。第二则是劳动,任何人的享受不是唾手可得的,是需要付出劳动才能体会到美的真谛。让师生参与到适量适时的绿化劳动中,既可以增加对自然的识别能力,也可以建立劳动的美德,同样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第三是学会保护,好的环境取决于好的维护。知道了劳动的艰辛,自然会对劳动成果爱护有加。从小的方面看是对一片绿化带、一盆小盆栽、一株小树木的爱护,推而广之则是对大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的培养。正所谓以小见大,在绿色的环境中培养‚绿色习惯‛本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绿色实践过程、绿色大学教育内容应成为学院综合教育的重要环节。
“建立绿色和谐文明校园!”不是口头说说,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应该树立起时代责任感。不要随地乱扔乱丢;多弯弯腰捡捡果皮纸屑;多走几步,不要穿越花草丛,践踏绿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吧!
绿色校园创建报告篇十
活动主题:做校园的绿色小卫士。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爱校爱班的集体荣誉感。
2、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保护环境为已任,争当校园小卫士。
活动时间:两个月。
活动安排:
一、活动准备阶段:1、2、3、学习讨论班级“争当校园小卫士”活动方案收集有关环境污染资料,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成立活动监督小组,做好活动实施记录。
二、活动实施阶段1、2、3、4、5、杜绝在校园内吃零食现象。不乱扔垃圾。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扔进垃圾箱。倡导使用钢笔,少用和不用中性笔。节约纸张,坚持一纸多用。做到天晴不开灯,教室无人不开灯。由各值日小组组长负责。
6、积极参与校园花草树木的保护活动。爱护每一片草地,每一棵树木。
活动总结:根据活动实施纪录,评选“优秀校园小卫士”。
绿色校园创建报告篇十一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爱护地球、维护生态、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文明,是一种新的时尚、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地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学校开展的创建“浙江省绿色学校”活动,我们倡议:
一、传播绿色理念,追求绿色时尚。积极开展“爱我家园,绿色十四中”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将环境教育普及、深化下去,把绿色播洒21世纪。
二、努力学习环保知识,切实贯彻学校环境教育计划,积极参与校内校外环保宣和环保实践。
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提倡绿色生活,健康无限生命。
1、让绿色走进班级。班级内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齐;主动清理地面和墙壁上的污垢;自己动手装点教室环境。
2、校园内不吃零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及废弃物,主动捡拾别人丢在地上的垃圾;包干区卫生工作到位。
3、爱护学校一切公共财物。不践蹋草坪,不攀枝折花,爱护花草树木。不刻划桌椅,不故意损坏门窗、水龙头、开关及其他公物。
4、净化语言环境,不说赃话、粗话,使用礼貌用语。
5、节约用水,爱惜电能,爱惜每一粒粮食。
6、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文明上网;反对迷信。
四、积极、认真搞好校园以及居住社区、公共场所的绿化、美化、净化,清除或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染。
五、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道德风尚。明确环保责任,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努力。
各位老师、同学,行动起来吧——请善待你周围的点滴绿色!让我们携手爱绿、护绿,播洒绿色的希望,共创“绿色新十四中”!相信有了你的参与,十四中校园一定更加美丽。
许昌市第十八中学“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
2008年3月。
绿色校园创建报告篇十二
灌云县伊芦中心小学坐落在美丽的、富有文化内涵的伊芦山脚下,创建于1963年,原名为山前小学,是一所完小,几经易址扩建,于八十年代转变为中心小学,现有23个教学班,1206名学生,51名教职工,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43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27人。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5.5岁,是一支充满活力、奋发向上、凝聚力强的教师队伍。学校占地15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95平方米,绿地面积3520平方米。
几年来,我校以绿色学校的理念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扎实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增强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环境道德和环保参与力度,学校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努力争创市级绿色学校,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校创建连云港市绿色学校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全员参与,大力宣传1.提高认识,细致分工。
学校首先成立绿色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王余宽校长任组长,马占军、武祥君、封其军等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分管副校长负责组织、部署、督查“绿色学校”创建的各项工作,下设办公室、政教处、教导处、少先大队为具体执行部门,做到分工到人、层级负责,各司其职。明确了由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落实,政教处、教导处和少先大队等各部门贯穿一条红线,喊出一个声音,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创建市绿色学校。学校把创建市绿色学校任务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建章立制,完善和优化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和实施细则。制订创建市绿色学校专项计划、实施方案,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创建工作,对照市“绿色学校”评估标准,找差距,抓落实,及时总结反馈。
2.大力宣传,营造绿色氛围。
学校通过校园网、广播、橱窗、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师生宣传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要求全体师生动员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提高学校的绿色出一分力,为创建市绿色学校做贡献。同时印发相关材料,使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人人知晓。此外,还积极向社会宣传,引起社会的关注。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对教师举行各类专题讲座、培训,使全校领导、师生和员工有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学校内外都有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自觉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现象。
学校少先队组织积极实施绿色校园、平安校园管理模式,成立了“红领巾110督察岗”,要求时刻做到三个“随时”,随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有困难的队员;随时纠正队员的不良言行;随时捡一捡(垃圾),扶一扶(摔到的自行车),以身作则,不以权谋私,秉公执法,发挥队员的自主精神,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优促劣,学校常规管理形成了良性循环。
3.建立了环境教育档案,按档案管理要求,归全归齐各种报表、计划、检查、总结、纪录、培训、奖惩等资料,充分收集、管理和利用环境保护教育音像、图片、图书、文字资料,为环境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宣传素材。
二、知识渗透,切入准确,形式多样,目标一致。
环境教育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一些环境科学、环境法规的基本常识,逐步培养环境道德伦理观念,养成较好的环境行为习惯。
1.学科有效渗透。
学校教育是以课堂为主的教育,在小学教育现阶段不独立开设环保课程的情况下,要在小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就必须立足课堂,依靠各学科教材,尽量发掘、找出那些与环境教育有联系的课文。采取融合、引伸、扩展的方法将环境保护的内容渗透进去,使环境教育与各课教学融合为一体,相得益彰。例如:在语文课《拉萨的天空》《庐山的云雾》等文章通过引导学生对优美的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姿,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秀美;《走,我们去植树》《沙漠中的绿洲》等则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学校要求各学科将环境教育列入教学工作计划,各学科教师在课堂中应根据学科的特点,生动、有机的渗透环境教育,建立各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
(1)环保教育与国旗下讲话有机结合。在周一“国旗下的讲话”中加入“美化校园、爱护公物”、“行动起来,让环保走进校园”、“美化生活环境,争创文明班级”等内容,让环境教育渗透到国旗下讲话之中,增强全体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保教育与国情、法制教育有机结合。每学年少先队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大手拉小手,文明交通我先行”主题征文活动、“保护环境还绿水蓝天”手抄报比赛、书画比赛等系列活动,活跃气氛,增强趣味性,寓环境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使学生们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环保知识,获得环保技能。
环保教育与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美的教育相结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生活、学习的环境现象,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爱护公物、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好习惯,并将此作为“文明班级”、“优秀中队”评选的依据之一。让学生自主、生动、充满兴趣地去“发现美、创造美、保护美”,感受生命的价值,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结合大型活动开展常规常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影响与辐射作用。在今年四到六月分月县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期间,学校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深入街道社区清除小广告、卫生死角并且发动家长一起爱护家乡山山水水。
(2)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学校结合“6·5世界环境日”、“4·22地球日”、“3·12植树节”等纪念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世界环境日”,学校安排一定的教育活动。如绿色就餐,不浪费粮食,不食野生动物;要节约资源,节约水电,节约文具;垃圾要袋装和分类投放等。“地球日”学校开展“小手大世界”公益广告绘画以及书法比赛。“世界卫生日”,组织学生了解本村每日产生的垃圾的数量,处理情况。从而教育学生爱护小区,爱护环境,共创文明小区。每年的植树节,都要动员和组织全校师生开展识绿、赏绿、探绿、添绿、护绿等一系列活动,把“绿色”引进办公室、教室。学雷锋纪念周,组织高年级学生走出校园,到街上清理白色垃圾,铲除墙面、电线杆“小广告”等,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并亲自感受对环境的关心和爱护。
我们伊芦中心小学环境优美,校园内绿树挺拔,繁花似锦,精心设计的书画长廊、是孩子们课余阅读游戏的最佳憩所。纵观校园,满目斑斓,有月季、桂花、芙蓉、女贞、、红枫、香樟等近植物,政教处还为每种植物做了“名牌”,注明了名称、类属,让学生漫步植物园中不知不觉获得了知识的熏陶。绿化区责任到班级,专门负责日常的树木、草地、花丛的养护。校园一年四季花开花落,绿意浓浓。
一路走来,环顾校园,分布在校园内的环境教育宣传画、宣传橱窗、校训、校规,为学生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在银杏树上特地为小鸟做的小木房子,分明在无声地告诉每个同学,要保护小鸟,保护生命。文明、整洁、绿化、美化、人性化的校园环境感染人、熏陶人、鼓舞人,整个校园俨然成了一本立体的教科书。
四、成长快乐,绿色收获。
1.“创建”活动绿化、净化、美化了校园环境。
在创绿活动中学校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校园绿化、净化、美化,使校容校貌更加整洁、美丽,成为“绿色”的学校。如今学校以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人、教育人,发挥了校园环境潜在的教育力量。为学生的快乐成长、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2.“创建”活动提高了全校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营造了校园良好的环保氛围,强化了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广大师生在创建活动中增强了对绿色学校理念的理解,掌握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如今学校每月水电、纸张等费用比以往有了大幅节省。学校已成为无烟学校。教师在课堂中自觉渗透环保教育。学生的环保意识也日益增强,不乱丢杂物、不乱倒垃圾、不乱吐痰、不乱画书桌、墙壁,不高声喧哗、不破坏绿化,教室里的电源有人关,食堂的剩菜剩饭明显减少。
3.“创建”活动促进了师生可持续性发展。
学校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带来了机遇,并为他们成才创设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不同年段环保教育目标开展各项环保体验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顾宝春、郑奎、杨雪等老师的环保论获得县一等奖;孙同轩、孙子淇、骆婷等同学在省“校际之间”科技大赛上获团体一等奖;文彭杰、徐志鹏、杨德文、王伟、刘秋林等同学环保手抄报获县一等奖„„象棋比赛获连云港市小学生团体第三名等奖,孙同轩获男子个人第一名,孙子淇获女子个人第二名的好成绩。
通过扎实开展工作,我校的“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距创建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将自觉行动,共同努力,把我校绿色创建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016年10月20日。
绿色校园创建报告篇十三
海东市平安区第三中学始创建于1969年,建校48年,是一所年轻充满活力的学校。特别是2016年8月与平安二中的均衡配置更是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政府投入巨资,改善了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学校现有占地面积37846平方米,建筑面积6802平米,校园绿化面积2400平米,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建有300米环形朔胶跑道、100米直跑道,篮球场和足球场,配备了实验楼、公寓楼,餐厅,理化生仪器室、药品室、实验室、准备室微机室、劳技室、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实,实现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学校现有教职工128人,学生1520人。可绿化面积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82%。学校以“环境优美、特色发展、全面育人、社会赞誉”为办学理念,形成了“文明和谐、向善进取”的人文校风,“团结协作、学有所长”的学风。学校形成“春绿满眼,丁香四溢,夏荫成凉,牡丹争艳,秋风红叶,月季飘香”的靓丽风景,让每一个学生在“绿”的校园中健康、愉快地成长,努力提高学生素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整个校园布局合理、优美整洁、花木繁茂,绿草如茵。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其特有的文化气息,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配置协调,科学精神与育人氛围相得益彰,是莘莘学子求学、生活的好场所。
学校校园分为教学区、生活区、休闲区三块,每一块各有特点,各有所长。教学区以校前区为主体,“升”字型不锈钢雕塑矗立在椭圆型花池之中,象征平安三中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上,不断攀升。花池四周苍松翠柏终年滴翠流绿,金榆、榆叶梅、樱花、月季、金银花尽显风采,不禁让人心旷神怡,今年又新添的“假日有约”等花器更有锦上添花之美。总之,学校校园的多种绿草、30多种花卉、10余种树木,使校园一年四季都是红与绿的主宰;嶙峋怪石之上的“平安三中”楼道内的书柜和墙上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其他名人画像以及学校师生自撰的哲言睿语,真正使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每一方空间都可育人,突出富有时代性、人文性、厚重性的文化氛围,更因为校园景观高低错落,红绿相间,动静谐和,形态各异,使校园一年四季都是美不胜收。
二、创建做法。
加强领导,实施一把手工程,奠定创绿的组织和制度基础。
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自觉爱护生态环境的意义非常重大,校领导始终把环保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真正把它抓实、抓细,抓出特色,抓出成效。
我校认真学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创建“绿色学校”的有关文件,学习各地学校创“绿色学校”的经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立了“一种意识”,就是确立“创绿”要以人为本,着眼于引导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着力于师生环保素质的提高的意识;做到了“四个明确”:一是明确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意义。创建“绿色学校”将有利于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二是明确创建“绿色学校”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也是推进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明确创建“绿色学校”对于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通过创建“绿色学校”培养具有环保意识的人才,是实施这一战略的保证。四是明确自己在创建“绿色学校”中的地位、作用,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人人有责。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我们加强了对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以孙胜祖校长为组长、其他领导及有关人员为成员的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列入学校、工会、教学管理部、团委和部分教研组的学期工作计划。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分三块进行。校长主要负责绿色学校管理统筹工作,督促制定创建绿色学校的计划及写好总结,定期组织环保教育会议及绿色学校的“硬件”建设,搞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和各种配套措施工作;校办主任主要负责绿色学校的“软件”建设,做好学生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发展部及部分学生主要负责发动学生,配合学校的“软件”和“硬件”建设。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领导小组极积鼓励师生员工参与学校规划,共同制定校园环境和发展的各项措施,使环境教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我们还把创建“绿色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制定了创建“绿色学校”的计划,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加大了监督考核力度,使环境教育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要求各部门落实责任,在工作中做到了“六个到位”,即计划要求到位、活动场地到位、受教育学生到位、辅导教师到位、检查评比到位、总结奖励到位。学校对环境教育、校园环境建设、我校每年用于学校公用经费的5%以上来投入校园绿化。以保证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
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搞好校园环境的整治;二是抓好环境教育,增强师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这一未来主体有较高的环境意识,自觉做好保护环境的工作。加强学校环境建设,绿化年年上档次。我们的做法是:1.精心规划,绿化逐年提升。学校花大力气,投入大量资金搞绿化,凡可绿化的地方都种植了草、花等,力争尽快建成园林式学校。2.不断净化学校环境。对学校产生的垃圾实行分捡处理,环境卫生管理的做法是责任落实、检查督促相结合,做到校园净化、教室美化、厕所干净、食堂符合卫生标准。为减少白色污染,学校把开展“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活动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开展节水节电活动。
二、以科研为先导,优化课程设置,探索学科渗透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是建设“绿色学校”的重点,因此,我们在创建“绿色学校”之初就把环境教育作为重点来抓。
(一)我们注意根据各科教材中环境教育的渗透点,梳理形成学科环境教育渗透的系列。尤其是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都与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渗透的内容很多。我们都作了梳理。譬如思品学科渗透以下教育:空气污染、人类健康的危害等等,各学科教师都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中向学生进行有效的环保教育,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我们要求教师善于研究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机、有理,提育系列活动,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学期举办一次环保主题会;刊出一期环保宣传栏;开展一次环境调查活动;组织一次校外参观活动;落实一次环保公益活动等。各班级还召开环保主题班会,通过故事小品诗歌知识竞赛等多样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趣味性,寓环境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使学生们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环保知识。围绕:a、节约能源,让学生知道不浪费水电、粮食,保护环境;b、爱护动植物,这是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c、变废为宝,重复使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d、吃东西要选择绿色食品,这是健康的需要,四个方面培养学生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爱护公物、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好习惯,并将此作为“文明班级”评选的依据之一。
在学生发展部的规划下,我校充分发挥重大节日、晨会、班队会等阵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在周一升旗仪式上,对学生进行《如何让我们的学校更加绿色》《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专题演讲,此外,学校在“植树节、”“地球日”、“环境日”“世界水日”等时候,组织宣传活动。与之相应的是各中队每学期不少于两次的“我是环保小卫士”“树立环保意识,做文明小学生”等主题班队会,由团委发出的环保倡议书,向学生提出环保行为规范要求是“五不五要”:
a、不乱扔废弃物,要自觉实行垃圾分类。
e、不乱涂乱画,要爱护花草和环保设施。
(二)创建目标与常规管理相结合。
育人育心,创建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为了让学生的环保意识转化为良好的行为,我们注重从常规入手,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并进行强化训练使之成为习惯。我们把学生行为为养成教育作为重点来抓。一是发挥“七个一”的宣传效应,即一刊(校刊)、一馆(图书馆)、一台(校园广播)、一墙(学生文化墙和班级自主体验墙)、一角(校园无死角)、一基(一班一主体活动基地)、一书一报(一月看一本书办一份报);二是蓬勃开展“三扫一查”活动,将爱护环境表现作为重点依据,即建立清扫卫生制度,各班每天对教室及包干区实行三扫、课间保洁,每周五一次大扫除。“一查”就是每周四进行个人卫生检查,一评就是每周评选卫生班级,文明班级,每月评出星级班级,将其列出“个个班好”评比条件之中。
(三)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活动促提高,实践促发展。在校内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关环境教育专项活动:
环保知识竞赛、环保论文、科技环保节、文明礼仪检查等评比活动,增强了整个学校的创建氛围,有力的促进了学校环境教育的深入开展,特别是科学兴趣组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教师举办多次讲座,开展“捡拾白色垃圾”“清除非法小广告”“认养小树”等活动,我们坚信,将环保教育带进家庭、辐射社区,才是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根本意义所在。
(四)创绿工作与提升品位相结合。
我们认为“绿色”象征了自然、和谐、人文和民主。基于这种理念,我们继续丰富创绿工作的内涵,上升到人文、文化的高度去理解和审视这项工作,将创绿工作与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相结合。
通过几年的环境教育,学生行为规范习惯明显提高。“绿色校园”到“书香校园”可视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式,让大家自觉地沉浸在书香氛围和快乐体验当中。
三、存在的问题和设想。
我们虽然在环境教育上做了一些工作,当与先进学校相比还有距离,特别是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环境教育的素质,提高全体学生的环保意识的环境道德,还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同时我们更希望能多走出课堂,得到社会的广大支持,多接触环保实际,提高学生对环保的感性认识,让他们作出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做到以校为本,大力开展校本研究、培训和课程开发;“横向拓展”即多利用一些途径,加强对家庭、社区发挥辐射作用,让更多的孩子从中受益。
四、主要成绩。
2016年获“青海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2016青海省体育局评为“全民健身先进集体”。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第三中学。
2018年4月。
绿色校园创建报告篇十四
巍巍的完达山伸出您宽厚的臂膀,把一片沃野紧紧地拥抱,碧波荡漾的将军湖孕育着甘甜的乳汁,把生活在沃野的人们哺育。
沿着密山市区驱车北上,越过农垦城,环绕将军湖,行车20公里,就进入了富饶美丽的山乡——富源。富源乡地处密山最北部,它北依蜿蜒起伏的完达山脉,南临波光粼粼的将军湖,是一个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偏远乡镇。该乡地广人稀,开发较晚,在方圆684平方公里的肥田沃土上生活着2万多勤劳而富有智慧的人民,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富源就成为闻名于密山的大粮仓,步入新的世纪,在改革开放的方针引导下,这里的热土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正满怀豪情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昂首阔步的奔向小康之路。这里的教育也随之高歌猛进!教育是培育未来者的摇篮,教育是拓荒者的乐园。多少年来,富源乡广大教师,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在推进山乡素质教育的征途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激流勇进。富源乡的教育恰似一束美丽的迎春花绽放在密山北部边陲。
自从2006年集中办学以来,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拼搏,这所山乡中心小学成了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尤其在2013年6月鸡西市开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鸡西绿色发展”的主题实践中,富源中心学校的环境保护工作,绿色发展工作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从提出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以来,学校领导和教职工高度重视,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创建氛围浓厚,效果显著,在创建工作中,我校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有效方案。
充分认识绿色学校的实质,是取得创建实效的前提。学校领导首先深入学习,利用教职工大会、国旗下讲话等途径,在广大教职工和学生中广泛宣传。创建绿色学校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让学生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和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学会如何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在头脑中孕育可持续发展思想萌芽。让全体师生从关心学校环境扩展到关心社区、关心国家、关心世界环境。创建绿色学校不仅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也逐渐成为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认识到位和统一了,创建工作就有了思想保证,创建工作就成了师生的自觉行为。
成了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例如政教处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总务处刘合臣主任负责校园环境规划设计以及校园环境卫生、环境教育所必须的经费和设施等等。
二、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环境建设。
抓校园环境建设,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环境育人工程的需要。因此我们把创绿工作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当作塑造学生思想、提高学生素质的大事来抓。抓绿化建设。创建一个优美、洁净、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这是我们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学校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校园绿化工程和校园景点建设,种植各种花卉树木。我们通过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力争让每堵墙说话,让每棵草传情,营造一个富有环境教育的绿色空间。抓绿化管理。为了管理好整个校园的花草树木,学校建立了包干责任制,做到划区包干,责任到班,班班有绿化责任区,并落实到人,实施以来,学校每一株树木,每一片绿地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全校师生形成了自觉保护绿化、爱护校园环境的良好习惯。学校建立了“每天早饭后一小扫,一周一大扫”的卫生制度。由于加强了教育,学生乱扔垃圾的行为大为减少,每天的垃圾总量相对少了。学校在重视校园自然环境建设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学校内部团结宽松的工作氛围,构建和谐校园。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坚持制度规范和人文化管理相结合,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学校干群关系融洽,老师们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形成了一个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老师们人格上得到尊重,工作上得到关心,工作热情很高。
三、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绿色观念。
学校以教育教学为主线,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通过各科的课堂教学进行。因此,我们发挥了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各科的教材,既有本科系统的知识,又含有丰富的环境教育的因素,我们要求各任课教师找准结合点,把环境教育融于教学设计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
班级以环保教育为主题,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受到一次生动的环境教育。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全校开展了“弯弯腰,垃圾不见了”的教育活动,召开专题班会进行讨论,对少数乱丢垃圾、攀折花木、践踏花草的行为展开了批评。有的同学积极做起了文明监督员,对那些不讲卫生、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或举报。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较大改善,环境意识有了较大提高。
四、活动要持久化,校园美丽如家。
为使少年儿童从小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学校以植树节为契机,开展了“人人争做绿色环保小主人”系列活动。
3、环保宣传活动。为了呼吁全社会共同来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学生们回家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
4、环保画比赛和利用废旧物品小制作比赛。学生用手中的画笔或描绘了心中的理想家园,或呼吁人们共同来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用废旧物品做成一个个精致的小制作,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增强了环保意识。
5,学校每年六月初就购置各种花卉,栽在楼前,平房前。每个地方都有班级专门负责,培养孩子们自我管护能力。
6.今年暑假学校还用水泥把校园的排水沟全部砌好,有利于校园环境的保护。
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保护我们生活的每一寸土地,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在创建过程中,学校坚持把创建工作与学校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把环境教育落实到育人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创建,我们深深体会到,师生对环境问题的更加重视了,绿色理念正在逐步形成,环境行为有了较大改善,节约资源已逐步变成师生的自觉行为。创建工作无止境,当然,我们也看到我校的创建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环境教育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做好环境教育工作,坚持不懈地把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弘扬生态文明,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走上更高层次。富源中心学校的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鸡西绿色发展”的活动中仅迈出了可喜的一小步,以后的工作,要持久化,常态化,深入化,让美好的环境,优雅的环境伴随沃土上的孩子们茁壮成长,也愿环保意识永远在孩子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为以后他们为建设好美丽的富源,美丽的密山,美丽的鸡西,美丽的龙江,美丽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绿色校园创建报告篇十五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学校工作纲要,以积极开展绿色教育和环保宣传,创建绿色校园为工作目标,认真贯彻《绿色校园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和《中小学绿色教育实施指南》的要求,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绿色教育的内容和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绿色素养,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升学校的内涵发展。
二、组织机构:
组长:王曙光。
副组长:李红莉李金英徐秋霞。
成员:丁永军张春香郭民张晓兰。
任艳娜孙彩华各班班主任各年级组长。
三、工作措施和要求:
合”的原则,进一步丰富学科与绿色相关的讲座,并组成一个系列。要开展不同类型的学科演讲比赛或征文比赛,并在学期考试中体现相关环保知识内容。绿色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完善,形成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要全面贯彻学生参与绿色保护行为的基本思想,并达到教育深化的目的。
2、加大绿色教育宣传活动的力度,学校常规活动进一步强化绿色保护教育的渗透。要抓好两个绿色教育月(6月、10月)教育工作,强化思想教育,丰富活动内容。校团支部、学生会、少先大队要规范学生开展有关活动,形成系列的主题活动,如专题讲座、参观调查、纪念活动、征文竞赛、废品回收、环保签名等活动,都要列入学校常规活动的范围,并组织开展评比工作。各班每学期开展的绿色班会课活动,并组织各班主任进行相互研讨学习。学校广播站、宣传栏以及各班黑板报等要成为宣传的主阵地,积极开展宣传绿色知识等宣传活动,广播站要定期播放环保宣传资料及环保歌曲,并做好记录。学校宣传栏定期张贴有关环保宣传画报,宣传栏及墙报要有照片记录。科技活动小组要继续开展环保活动,并做好计划与总结工作。
校”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学校团委、学生会组建的青年志愿者等,要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拒绝白色污染、减少塑料袋使用、寻找我们身边的不环保物品(不环保行为)、家庭(学校)用水(电)调查等专项活动。学校食堂、超市要禁止使用一次性饭盒,减少使用塑料袋,文印室要改变过去单面印刷资料和试卷的不环保行为,并开始推行无纸化办公和备课。
4、加强校园绿色文化建设,进一步打造资源节约型校园。要继续补充和完善校园绿化建设和校园绿色建设,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绿色友好型的校园建设,创立具有我校特色的优良的人文绿色和校园绿色。
5、全面深入绿色教育的培训,提高全体师生的绿色意识。教师进行绿色教育培训全面普及,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绿色教育培训和活动,将学生绿色教育讲座的内容丰富化。要积极拓宽教育渠道,提升绿色教育的层次,结合本土、本校的实际,开展环保专题活动。
绿色校园创建报告篇十六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平安校园,绿色生命》。
本站[]。
如果说,人生是一座高楼大厦,安全就是这大厦的基础保障。没有安全,生命就受到侵害,生活就不再有幸福。生命如此宝贵,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可是人生的道路上安全隐患处处存在,各种威胁时刻发生: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将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
你可曾记得:新疆克拉玛依发生的特大火灾,共有三百多名师生葬身火海;河北省某中学做课间操时学生在楼梯间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数十名学生伤亡;湖南一学生欲翻墙跑出校外,不慎从围墙摔下身亡。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中,又有多少老师和同学失去了生命?本学期,我们附近的八里小学两位可爱的小学生在玩沙子时,被沙堆无情埋葬!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与数据怎能不叫人震惊,想想那些如流星般陨落的鲜活的生命,怎不让人警钟长鸣?刚刚过去的11月9日是全国“消防日”。
同学们: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因此,为了个人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钢铁长城。
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过马路要像孙悟空——东张西望。遇到红灯要像老虎——耐心。骑车要像海龟——慢点。祝愿全体老师同学们:珍视生命,平安健康!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