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端午节初一范文(16篇)
"总结是对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归纳,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除了追求简明扼要外,还需要关注细节和语言表达的精准度。以下是教育专家对于培养下一代的建议和经验分享,对教育工作者有启发。
端午节初一篇一
不用我介绍,大家都知道端午节吧!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他在五月的时候,跳进了汨罗江。
因为,自己的国家灭亡了,他心痛不已。由于自己国家的国君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自己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自己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他更感到前路茫茫。所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不让江中的小鱼小虾吃掉他的尸体,就赛龙舟、向江中扔粽子。之后就有了在五月五吃粽子、赛龙舟。还有插艾叶,避邪。在端午节这天,我和姥姥学了包粽子。这天,我做完作业,就看到姥姥正在包粽子。我对姥姥请求:“我可以一起包粽子吗?“姥姥笑笑说:“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试试看。”于是我开始仔细地观察姥姥包粽子。姥姥首先把四片粽叶叠成宽约5厘米,将一段和中心重叠,就像一个小漏斗,然后装上米和枣。把剩下的一段与小漏斗重叠起来,在露出的一个小洞里填上米,把粽子里塞结实。最后用一根绳子把粽叶紧紧地裹住,防止米漏出来。这样一个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不过还要放到锅里蒸好几个小时,这样就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了。为了纪念屈原,这天,我学会了包粽子。屈原,你可知道一本《离骚》,使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个端午节,使中华民族拥有传奇的一面;一种爱国情怀,更使中国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或许在你投江之前,你为自己无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感到遗憾,但是我想你现在知道你为中华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一定会感到很欣慰。我为你而骄傲,又为你而悲哀。
骄傲的是我们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时代的背景让你的才华无法施展,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这样的“主”啊!我会永远的记住你的———屈原。并且我还学会了包粽子。
端午节初一篇二
又是粽子飘香,艾叶芬芳的端午佳节了。近几天,到处都有人为过节在购买糯米、红枣及各色的豆子,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微笑。
但我知道,端午节是纪念楚国直臣屈原的,是他投江的日子,人们应该表示悲痛才对呀。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也许,事情已经很久远了,这种悲痛早已消失,留下来的只有纪念。
一边做饭,一边诵读屈原的《国殇》,还回忆起了去年的一件趣事。
去年,我在学校被老师点名上黑板背写屈原的《国殇》。我把屈原的名字写错了,老师告诉我:“你今天晚上赶快准备一些礼物祭拜他老人家,否则,屈原先生要找你算账了。”
晚上,我回到宿舍后。马上从背包中拿了五个苹果,放在了枕头上,等着屈原先生托梦给我。我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到了半夜,我梦见了自己正坐在田野中,一辆朴素的马车来到了我面前。屈原先生下来了,对我说:“年青人,好好的读书吧,日后为国家出力,还要孝敬父母!”我说:“小生谨记先生教诲,永不言弃。”
当我抬起头仔细看时,只见屈子高髻长髯、宽衣博带,飘然而逝……。
醒来后,既高兴又惋惜:高兴的是能与屈子在梦中相见,惋惜的是没能更多到听他老人家的教诲。
我的心里又悟出了一点点道理:一个人,只要为国家和民族着想,人们将永远记着他!
我再次情不自禁的诵读《国殇》,妈妈高兴的在卧室里喊:“高冰,是你在朗诵吗?看来,我们要过一个有诗意的端午节了。”
早饭后,爸爸第一次亲自到超市买来了粽子。
端午节初一篇三
各位师生:
大家好!
今年的6月xx日是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等形式来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哀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身体。有的渔夫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希望鱼龙虾蟹吃饱了,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有的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晕倒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为棕子。
郭沫若评价屈原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创立了“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的楚辞文体;发明了“惟草木之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香草美人传统。他奔流肆意的想象,源源不绝的才情,似河流汇聚成海一般,浩瀚无垠。我国文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就是他集毕生心血所成的作品。
屈原死了已有2300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屈原作为一个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当时客观残酷的社会条件而失败了。但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却成功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是他的气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伟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莲的圣洁,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后人颂扬,激励感染了无数中华儿女前行的脚步!
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永远上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谢谢大家!
端午节初一篇四
时间匆匆忙忙的从我们身边走过。眨眼之间,端午节就已到来。
一提到端午,大家都知道这一天要做些什么。那就是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甚至,有的人还知道端午节的来历。是啊,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的丢进河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再咬屈原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用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为怕饭团让蛟龙吃到,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发展成今天的'粽子。所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怎么样?端午这个节日很令人难忘吧。
端午节初一篇五
家乡有许多节日,好多我早已淡忘了,家乡的端午节。由始至终不会忘记的还是家乡的端午,一想起它,内心一种油然而生的兴奋,至今都仍然回味无穷,历历在目。至于它的源起,相信大家早就有所耳闻了。
端午,是一年之中必不可少的节日,据我们当地人说这天到大山上去游玩,就能治百病,如果再吃些野果之类的东西那就“更胜一筹”了,家乡的老人们把这一游称之为“游百病”。这一说虽说没有科学道理,但当时在长辈们的“吹捧”下,天真无邪的我们始终深信不疑。依稀记得,小时候,在端午节这天,村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就会一大早不约而同地来到村口集合,浩浩荡荡的向渴慕已久的大山“进军”。
这天,经过跋山涉水之后,迎来了阵阵的鸟语花香,蝴蝶在草丛间偏偏起舞,阿娜多姿,蜜蜂也毫不逊色,为它伴奏,悦耳动听,虽不能与金曲互相媲美,但这是原滋原味的天籁之音呀!好不令人醉生梦死。儿时的我们最喜爱不过的当然要算是在草丛间找野草莓了。野草莓它与市场上卖的草莓截然不同,它个儿不大,颜色也不一样。虽说难找,可一番忙碌之后,各自都“硕果累累”,忙着带回家好与父母一起分享,也暗自在心里默默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不必说繁花似锦的百里杜鹃,更不必说景色迷人的黄果树瀑布,单是家乡的“人间仙境”就是许多人的心之所向。人间仙境是指神仙坡,它是家乡人们在端午节时游玩的地方。神仙坡地势险要,海拔极高,山路斗折蛇行,盘曲而上,拨云弄雾。必须用汗水浇灌你才能“一览众山小”。这儿最精彩不过的是异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这些节目大多是由苗族同胞们自编自演,他们多才多艺,以此来显示家乡的地灵人杰。
如果这其中非要评个高低的话,当然是要算苗族滚山珠了,我应当怎样来形容他呢?
假如我是一位诗人,我就要写出行云流水般的诗来描绘他们的变幻多姿的舞步;假如我是一位画家,我会用各种色彩点染他们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饰;假如我是一位作曲家我会用动听的音符来构成此起彼伏的音阶传达他们清脆的铃声;假如我是一位雕刻家,我会在玉石上摸拟出他们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材,然而,我什么也不是,我只能用贫乏的文字来描绘这惊人的奇葩,就像白居易所说:“珠??炫转星宿摇,花蔓斗龙蛇动”。
朋友,如果你愿意到我的家乡来,我会为你作引导,如果你喜欢我家乡的舞蹈,我会为你作介绍,来吧!我远方的朋友。
端午节初一篇六
时值晚春,繁密的枝叶已被春风吹成深绿,再过不久,便是屈原为国捐躯的日子,人们为了鱼虾不撕咬他的身体,向河里投入大量包好的糯米,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纪念屈原成为了中国的节日――端午节。
早在很久以前,人们就不进行向河里投粽子这种浪费的事情了,端午演变成了一家团圆,享受美味的节日。
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团里放上一颗肥腻的肉块,我倒不怎么喜欢这种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原有的滋味。
家乡的甜粽味道清香,不加修饰,更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实的想法;晾干的芦苇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尔向其中塞入一颗甜枣,折叠成锥体,绑上纤细的苇杆,载入锃亮的瓷盘,锅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龙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斜端瓷盘,大块浓绿被这波涛淹没,于是又拿起灶台上的锅盖,轻轻扣下,叫他接受洗礼,散发香气。
苦痛炽热的煎熬总是漫长的,待火光熄灭方才发现,苇杆不知何时变得色深柔软,棕叶绿得油亮,颇有食欲。捞入盘中,松开棕叶之上的叶子,抄起筷子,夹住一端棕叶,慢悠悠地将白玉般的糯米自棕叶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绿的粽叶下,糯米光滑的身躯更显洁白明亮。
端午节初一篇七
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五”通“午”,端午节又名“端五”,另外又称“端节”,“午日”、重五。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相传在五月初五这天,屈原投汩罗江自尽,人们怕屈原的尸体被咬龙水兽吃了,因而纷纷划船下江捞救。可是河水很急,早已不见屈原的身影了,于是人们往江中投饭团,外系五彩绳,鸡蛋等食物,让蛟龙水兽有东西吃,就不会伤害屈原了,。渐渐地就流传着在端午节这天要划龙舟、包粽子的习俗了。
我们一家人围着吃粽子,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感觉好温馨!
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首歌谣,眼前浮现的,是香喷喷的粽子,碧绿的艾叶,还有一只只喜气洋洋的龙舟。
又到端午节了,这是一个纪念先人的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日子。我早早的起了床,捧起了一支艾叶,轻轻的放到了门前。据说,这样可以辟邪。但我觉得,它只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托付罢了。
坐在桌前,剥开碧绿的棕叶,一股清香迎面扑来,是糯米的清香,是豆沙的香甜。趁热咬上一口,一种无法比喻的香糯在嘴里蔓延开来。吃到嘴里,才发现,原来,在糯米里,早就融进了棕叶的清香,可谓画龙点睛之笔。闻着艾叶的清香,让糯米在嘴里慢慢融化,这种情调,只有在端午才能体会到吧。
接着,上网,搜索关于划龙舟的视频,竟搜到了几万个,看着龙舟在水上竞赛,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感慨:“倘若屈原看到了这个情景,是否会感到十分欣慰呢?他会知道,因为他的壮举,在几千年后,他的子孙会这样怀念他吗?不,不会的。人死如灯灭,百年之后,试问有哪个人可以永存世上,不死不灭呢?”答案是:没有。没有一个人能逃脱生老病死。想到这里,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悲哀,百年时间,只是瞬间。百年之后,我也要步入坟墓了。端午啊,你竟勾起了我的无限悲哀!
但不管怎样,这是上天的安排,每个人都是这样,在岁月中慢慢衰老。与其在哀愁中等待死亡还不如坦然面对,在有生之年做出让后辈敬仰的事,即使身死,也死而无憾了。
端午节初一篇八
端午节,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农历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听了我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端午节这个字的由来有了一定的了解呀!
再讲讲端午节的由来。相传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作节日,有吃粽子,划龙舟等风俗。我们全家都非常佩服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妈妈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能手。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先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将上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颗枣和肉,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等她把粽子包好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40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妈妈包粽子的原料及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食欲,所以我每次都吃的欲罢不能。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虽然我的家乡看不到的赛龙舟,但是我可以在电视上看。几十个桨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力气奋力地划着,擂鼓的鼓手士高气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啦啦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桨手们不得不更加努力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是多么壮观、激烈!在电视机前的我,也有着同样的心情!
吃粽子、赛龙舟……这些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初一篇九
早上,我吃过早饭,妈妈和奶奶带我出去玩。一路上,我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别提有多开心了。不知怎么的,我发现今天大街上有好多人,他们都买了树枝拿在手里。我非常奇怪准备问妈妈,却发现妈妈和奶奶手里也各拿着一捆树枝,就连忙跑过去问:“妈妈你们买树枝干啥?啊!真香!”妈妈笑着说:“傻孩子,这是‘艾枝’。艾枝可以驱蚊子和苍蝇,还可以避邪呢!我们把艾枝挂在自己家的门上、窗户上,不是非常好吗?”我点点头。
中午,我们家的饭菜有丰盛又香甜,除了家常菜外,还有漂亮的三角粽子、鸡蛋和鸭蛋,香气扑鼻。我立刻拿起一个较大的粽子,剥开粽叶,津津有味地吃着白嫩的糯米,好吃极了!
端午节真快乐,真有趣!又可以学到知识,增长见识。过端午节,真好!
端午节初一篇十
到了端午节,早上人们就去包粽子,包粽子是很难的。包完了粽子,还得把粽子拿去煮。真是麻烦。
差不多到了中午的时候,人们就通通祭祀祖先,祭祀品最多的就是粽子。吃完了粽子,人们就都去看赛龙舟。这时到处锣鼓喧天,彩旗飘扬。龙舟赛开始了,一条条龙船在大江里游,龙船各种各样,五颜六色,有黄色的,粽色的,红色的`,蓝色的……比赛开始了,赛龙舟的人都用尽了全力划船,都想争夺第一名,大江两岸人山人海,观众在岸边大喊大叫,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他们在为船队加油。听奶奶说,每年举行龙船赛是我们潮州人的民俗文化,它是潮州人民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象征。
这样的龙舟赛既好看又有意义,真让人喜欢至极。端午节还有三个月就到了,大家都来看我们家乡的赛龙舟哦!
端午节初一篇十一
我是一根草,一根平平无奇的草,但我却又被人们重用,没错!我是艾草,我是最好的.,又是最丑的一种香料。
这天,我正在密封袋里睡觉,啪的一声,一阵剧烈的抖动,几秒种后,我坐在一个花一样的盘子里,一个人正用手翻我,一遍又一遍的看,仔细端详,这个人应该是位老师吧!他正在为下面的同学讲解其他盘子里漂亮的干花,不过一说到有意思的地方,同学们就开始说话,可那位老师似乎很懂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快,就是同学们安静下来,一顿讲解之后,终于说到了我,可同学们都说我很丑,这位老师很不赞同。我曾听我的老祖宗讲过,我们艾草不仅是养生的最佳路途,也可以用来装香囊,为人们送走晦气、蚊虫,迎来幸福。老师又吩咐一位同学给每位同学发一个白色的香包内袋,接着让同学们从花花绿绿的袋子中挑选香包外袋,一阵挑选后,同学们又轰轰烈烈地出了门,有位同学把我也带走了。
到了一个叫德林的地方,眼前的景象令我触景生情,他多像我被风干之前生活的地方呀,清新、纯净。
同学们把我的其他伙伴放在桌子上,老师指挥同学们装香囊,有一句话我记得格外深刻:“同学们,少的就少装,多的就多装,要给后面的同学留够。”许多同学听了,把自己原来想独吞美丽花朵的想法都放下了。
装好后,同学们还拍了照,留了纪念,一个个脸上都笑嘻嘻的。
每到这天,屈原的爱国之情必定能勾起我的灵魂,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端午节初一篇十二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一到这天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每家都要吃粽子、挂菖蒲。
同学们!你们都包过粽子吗?记得有一年,那时候的我还小,还在上学前班,端午节的前一天,我们没有上课,接着我就跟着妈妈去买包粽子要用的东西,首先要买粽叶,这粽叶呢也有讲究,要买新鲜的竹叶;碧绿碧绿的,散发着淡淡清香。如果用干的竹叶包出的粽子,煮熟之后就没有竹叶的清香,其次呢还要买白糯米和线,把买的白糯米用水浸泡,一直把米泡了大起来,就可以包了。
我从来没包过粽子,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会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我啊。”妈妈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刚开始包非常困难,你得耐心点儿。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在卷时要尽量地紧,否则煮时就会漏米。”
我跟着妈妈做,把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接着放入糯米,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接着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裹紧。最后用绳子绑紧。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小小的粽子叶非常“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紧的时候,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非常美观,但是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这时候,要煮粽子了,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放上水开始煮了,没过一会儿,屋里顿时都弥漫着竹叶和粽子的香气。这时我和爷爷来到锅边,我问妈妈:“妈妈,这粽子熟了吗?”妈妈说:“再给它熟一会儿吧!过一会儿熟了我叫你,你先到客厅玩着。”我说:“好!”
粽子熟了!可以吃粽子咯!我忙的跑到厨房,哇!真香!好多的粽子,我挑了一个,真心叫妈妈帮我剥开,那时我就像一只“小馋猫”。妈妈剥好递给了我,接着,我拿了一个给奶奶,拿了一个给爷爷,还拿了一个给爸爸,全家人围在桌子边吃着粽子,非常的开心。
吃粽子、挂菖蒲这两样传统的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初一篇十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我今天才知道这是屈原——伟大的爱国诗人所写。也知道了为什么端午节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插艾条的由来了,也知道了端午节与屈原故事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很久以前,赛龙舟是因为人们想更快的在江里找到投江的屈原,所以都把船头雕琢成龙的形状,以此想用龙头吓跑江河里的鱼怪,为了纪念他好快点找到屈原的尸体,免得让屈原受到江河鱼吓的伤害。
从此以后过端午节,除了各地民间的赛龙舟,还有就是包粽子插艾条了。粽子是白玉之食,它象征着屈原那高尚和纯洁的品德。人们向江河里投粽子给鱼虾吃,也是为了祈祷屈原不会遭到鱼虾的伤害。还有就是也让屈原的灵魂得以安慰,插艾条的习俗也代表了,为屈原的灵魂起到了去毒避邪的寓意。
过端午节那天,家家都要团聚在一起吃粽子,我们一早就来到了爷爷家,姑姑叔叔们也都来了,于是妈妈和姑姑婶婶一起包粽子,看着她们熟练地包着粽子,我在旁边也跃跃欲试想尝试一下,仔细观察着妈妈怎么包,只见妈妈取两片宽大的棕叶,用手卷成圆锥形状,用手指在圆锥筒里转转,让锥筒形状更加美观好看,然后再投入江米和其它馅料,再把多余棕叶按顺序缠绕在上面,直到完全把糯米口包严了为止,然后用线把包好的粽子扎紧就完成了。我也学着妈妈的方法去包,可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总是搞的手忙脚乱,不是粽叶破了就是糯米漏出来了,要不就是太难看了。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很快掌握了方法要领,包出来的粽子还挺“漂亮”呢!这个时候妈妈和姑姑们看了也都开心的笑了。
这一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有意义的端午节。
端午节初一篇十四
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大家都讨论端午节要干什么,有人说:“我回去要吃奶奶包的粽子。”有人说:“我要去看赛龙舟,吃五黄。”还有人说:“我要回家做香囊,还要去旅行……”我们中午都在猜想,这周的班队课一定和端午有关。
果然不出大家所料,下午的班队活动是端午节,主持人走上台,向大家介绍端午节。端午节历史悠久,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等。端午的由来是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跳入江中,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就学会了包粽子,把粽子扔进江中喂食鱼儿,鱼虾吃饱了之后,不要去啃咬屈原的身体,因此人们会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吃粽子,以此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比如:挂艾草,做香囊,吃五黄,赛龙舟等,关于吃五黄里的雄黄酒还有个故事呢!以前,人们用雄黄酒在头上写个王字,希望孩子不受蛇虫的伤害,还可以驱妖辟邪。
介绍完知识,主持人还为大家表演了一个小品,李祈伽演班长,叶若灵表演琵琶,胡哿和田程丹表演小提琴,金展锐和朱峻熙表演街舞,他们把大家逗得捧腹大笑,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小品过后是叶若灵妈妈教我们做纸粽子,纸粽子看着简单做着难,越着急就越做不好,最终我还是以失败告终。
时间过得飞快,班队课一眨眼就结束了,这节班队课让我获益良多,回到家,一阵香味飘来,原来是奶奶包的美味大肉粽。端午节真是一个又好玩又美味的节日啊!
端午节初一篇十五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种信仰,即:五月为“恶月”,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
我过了许多有趣的节日,在端午节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可都是充实又温馨的哦!可今年的端午节是我最快乐,最难忘的。
记得那次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端午节的气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总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时候出去赛龙舟,那多没意思!我可不想这样过每一年的端午节,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时候,脑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来了,何不来个自己创作粽子的比赛呢。说干就干,我抓紧时间,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唤来了,开始了,我们手忙脚乱,乱包,有的嘛,包个饭团,有的嘛,包个寿司,还有的嘛,东破一个西破一个。我想:这也叫有创意?我可不想像这样的创意,我嘛,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我简单做了一个爱心,别人看了看我,都很惊讶,“这就是好点子……”我不管他们说,自己忙着做。
粽子蒸好了。妈妈来看看我们包的粽子,我连忙冲上去:“妈妈,在今天的端午节上,我想送你个礼物!”我从身后拿出了这个粽子“妈妈,这是给你的,感谢你对我的养育之恩,谢谢你给予了我生命!”妈妈看了脸上流出了晶莹的泪水。爸爸走过来,对着大家说:今天的粽子大赛,馨予获胜了,我们要感谢自己的妈妈哟!
在这一次端午节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妈妈!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温馨充实的节日。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
端午节初一篇十六
中国有着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热闹喜庆隆重的春节,祭奠祖先、追思先人的清明节,吃月饼赏月的中秋节,许许多多的节日,让我们不亦乐乎,端午节便是其中之一。
像所有的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也是有传说的。听老人说,这是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却遭到去职、流放。他在流放中,写下许多诗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屈原不愿看到自己国家被灭亡,所以抱石投江自尽,爱戴他的百姓听到后纷纷赶到江边,用粽叶包着米饭投到江中,让鱼龙虾蟹吃饱。鱼龙虾蟹吃饱之后,就不会去吃屈原的身体了。一代又一代,每年的五月初五,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便流传下来,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这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很有特色。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