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热门20篇)
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编写计划时要做好文档记录和备份,以便后续跟踪和审查。制定计划时,可以借鉴一些权威的计划范文,让我们更有条理地去进行编写。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一
本课程是职专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需的计算机基本知识,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是学习其它课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必须使学生达到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进行后继课程和本专业专业课的学习。
本课程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为教材。
首先,在进行本课程之前,对键盘、鼠标的操作做一简单的介绍,对windows系统的启动、退出稍做一介绍。然后借助于打字练习软件(如金山打字通等)和中英文打字实训对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文字录入进行系统练习。
然后,利用学生已掌握的windows的基本操作,系统地讲述windows知识,使学生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交流。
学习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时,以任务模块进行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五笔打字实训,借助于打字练习软件(如金山打字通等)和对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文字录入进行系统练习。
本教材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windowsxp为操作平台,以office2003为软件版本安排学习内容,可以适应具有一定设备条件的学校各专业作为文化课教材。教材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windowsxp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基础,以及常用工具软件应用。
本学期继续在上一学期的基础上,不断扩展、深入教学内容,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掌握教材重、难点,逐步获得计算机初步知识和技术。本学期需要掌握和详细讲解的重、难点有以下内容:
第三章:因特网应用。
1.网页浏览及电子邮件。
第四章:word字处理软件。
1.表格的创建和编辑。
2.图文混排中如何插入艺术字和剪贴画。
第五章:excel电子表格。
1.创建、编辑和操作excel电子表格。
2.数据计算和处理。
3.创建图表和工作表的数据操作。
4.报表输出。
第七章: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
1.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2.修饰和编辑幻灯片。
3.幻灯片的播放。
(一)教育教学工作:
根据职业教育改革的精神和教学理念,不断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深浅度适宜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有不同度的提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有所提高的学生及时予表扬鼓励,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掌握更多更广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和技巧。感受到自主学习和创新的喜悦,并能用于实践,真正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二)其它工作: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活动及专业研究讨论等,在今后计算机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开拓和创新。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二
本学期学校安排我担任20__级饭店管理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一、学生特点:
今年20__级饭店管理班的学生人数较少,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轧实,但学生纪律较好,尊敬老师,学生之间关系较融洽,有较强烈的学习愿望。开学初我曾认真观察,发现学生对计算机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计算机文化概论,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2003操作系统,汉字输入和办公自动化,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电子表格软件e_cel2003,文稿处理软件powerpoint2003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等。
三、
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计算机文化的概念;。
2、基本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知识;。
3、具有较好地使用windows2003操作系统平台的能力;。
4、了解汉字编码的概念,熟练掌握一种windows2003下的汉字输入方法;。
5、掌握字处理软件word2003的使用方法,能较熟练地进行实用文档组织与处理;。
6、具有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e_cel2003的使用;。
9、了解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常识。
四、课程教学时间安排(略)。
五、课程考核办法。
考核:平时成绩占40%;上机考试占60%。
1.上机考试或理论考试低于35分,总评为不及格;。
五、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必须加强上机实验。课堂上认真听讲,理解各个知识要点,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掌握操作步骤,上机时认真实践,完成各个实验任务。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员主要为成年视力残疾人,且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接受速度较慢,汉语拼音、计算机基础知识极其薄弱,另外培训时间短,所以教学要抓住将复杂的,纵深的内容抛弃,去难从简、化繁为简。采用简单直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教学手法从最基础的开关机、鼠标、键盘、拼音输入法等开始并逐步提升,达到计算机基础操作较为熟练的程度。
二、教材分析。
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特选用计算机短期培训教材——由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李杰红主编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教程》。
三、教学目标。
使学员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全面脱盲,并能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够满足日常办公应用方面的需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办公自动化。
难点:计算机网络应用。
五、方法措施。
1、备课:根据学员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教材内容,适当调整难易度,做到每节课,学员都能基本掌握。
2、多媒体教学:采用声音、图象、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手法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3、上机实践辅导:加强实用操作技能的掌握。
4、学习互助小组: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形成以“先进带后进”的良好互助学习风气。
六、教学进度。
总课时:理论(30)+实践(30)。
一、教学目标:
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科各项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win_p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学会使用word版面设计和文字编辑能力,能够使用e_cel制作出电子表格文档,能够熟练进行数据的计算、排序和筛选。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尤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须的职业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现任教的高一计算机学生中有少数没有使用过电脑的学生,他们和其他大部分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而绝大多数同学接触过win_p操作系统,但没学习使用过集成办公软件诸如word2003、e_cel等软件,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比较肤浅,认为计算机就是用于游戏、聊天的一种工具,对于计算机的认知还不够,对于学习计算机的方法一无所知。表现在知识衔接不上,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教材分析。
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结合职业高中学生特点而编写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是比较适合高一计算机学生的使用。
2、教材内容:《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总共有六章,第一章为简单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章是因特网的基本应用,第三章为windows操作的,第四章是分别为办公软件word文字编辑与电子表格e_cel,第五章电子邮件的使用,第六重新对第一章进行补充详细说明。
3、重、难点:重点在于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熟练使用windows的操作,以及word、e_cel的使用;难点在于对程度不一的学生,特别是从未操作过计算机的学生,要在短短几个课时中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和操作两不误。
四、教学措施。
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科学知识,要想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时间。
3、对组都培养一名信息技术学生代表,由此学生带头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和榜样。
4、注重个体适性发展,重视环保教育,在讲解word相关知道时,将环保教育湛透教学中,通过海报制作等方式,树立人人参与,时刻保护我们的环境。5、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室功能,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件,或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印象。每节课均采用演示——操作——提问——解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观看演示后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可以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三
财经一班是一个学风好、成绩优、纪律性强的优秀班级。学生大多数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动机明朗,也有少部分不热爱学习、调皮捣蛋的学生。虽然学生整体对计算机课程重视度不高,由于学习态度的端正,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掌握非常牢靠,又因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家里并没有计算机,动手能力则相对较弱。
财经三班是一个学习积极性高、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的班级,大多数学生非常外向,学习动机明确但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大部分学生自己家里就配有电脑,因此动手能力强,操作能力高,但是理论知识不够坚固。
二、本学期主要任务和要求。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wordexcelacce这几个办公自动化软件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讲解透彻。
要求学生务必达到能够掌握这些软件的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这些软件的水平,为财经班级的会计电算化考试奠定基础。
三、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为纯理论的计算机文化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和工作原理、wordexcelacce的理论知识等。这个部分使用教学课件讲授为主,教学场所为教室或者是多媒体教室。第二为计算机应用,以操作为主,授课地点为综合实训楼的微机室,人手一机,教师使用教学软件采取互动式、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实训法等多种形式与方法进行教学,以学生操作为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边学边做。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融理论、技能、实训于一体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中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系统地、正确地建立计算机相关概念和微型计算机的操作技术;熟练地掌握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及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具备在网上获取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4.对书本习题和考试试题进行及时讲解。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四
通过上学期对xx级计算机、客服和酒店三个班的教学情况可知,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课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个别学生上机课爱玩游戏,故本学期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性特点,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的操作能力都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1、熟练掌握excel工作表的创建、编辑及格式化;能够使用公式和函数对工作表中数据进行计算;掌握工作表中数据的统计分析;学会建立图表并能够打印工作表。
2、熟练掌握powerpointxx演示文稿的创建、编辑及播放。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结构和发展史;了解互联网的网络协议;掌握ip地址的分类和域名;了解internet的接入方式、ie的使用和电子邮件管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和病毒的防治。
第4章:excelxx的使用:工作簿的创建、保存及打开;工作表的选定、重命名、插入、删除、移动及复制;工作表内容的建立与编辑,工作表的格式化;公式及函数的使用;excel工作表中数据的管理;图表的建立。
第5章:powerpointxx的使用:演示文稿的创建;内容的添加及编辑版面设计;动画设计及放映。
第6章:计算机网络及安全: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和组成;互联网的基本功能、tcp/ip协议、域名、ip地址和接入方式;ie的使用、电子邮件的管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和病毒的防治。
讲解法、演示法、行为导向教学法,练习法。
1、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纪律行为;
2、以落实书本知识为主,对课本知识中的难点及重点分析透彻;
4、让学生多看、多动脑筋、多练,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协作交流,共同合作。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五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也是以后计算机专业其他课程的入门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1)计算机基础知识。
2)具备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xp的基本操作。
3)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等。
4)熟练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多媒体软件的应用。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分为两部分:一是概念、功能、理论的学习,一是掌握操作过程的学习。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科各项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windowsxp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尤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须的职业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现任教的12级数控、护理、幼师专业,学生是刚入学的新生,其中有少数没有使用过电脑的学生,他们和其他大部分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而绝大多数同学接触过windows操作系统,但也没学习使用过办公软件诸如word、excel等软件,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比较肤浅,认为计算机就是用于游戏、聊天的一种工具,对于计算机的认知还不够,对于学习计算机的方法一无所知。表现在知识衔接不上,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教材分析。
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专为中等职业高中学生而编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是比较适合高一计算机学生的使用。
2、教材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总共有七章,第一章认识计算机,第二章windowsxp操作系统,第三章因特网(internet)应用,第四章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第五章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应用,第六章多媒体软件应用,第七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应用。
3、重、难点:重点在于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indows的操作,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以及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难点在于对程度不一的学生,特别是从未操作过计算机的学生,要在短短几个课时中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和操作两不误。
四、教学措施。
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课程知识,要想使学生能系。
五、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时间。
3、每节做小结,每结束一章要做总结并布置上机综合实训操作练习。
六、课程考核办法。
考核:理论考试占30%;上机考试占50%;平时成绩20%;
1.上机考试或理论考试低于50分,总评为不及格;
七、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学生学习强调以动手为主,必须加强上机实验。课堂上认真听讲,理解各个知识要点,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掌握操作步骤,上机时认真实践,完成各个实验任务。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六
职高教研室郭宏亮。
本学期我担任12级职高二班、三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对于12级计算机职高班已经开设了一年的时间,本学年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复习,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教学计划安排如下:
一、教学目标和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也是学生参加三校生高考的统考科目。这学期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扎实的复习,为三年级高考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
2、具备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xp的基本操作。
3、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等。
4、熟练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多媒体软件的应用。
本学期主要讲解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多媒体软件应用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多媒体软件,随后继续复习上期所学内容,让学生深化学习和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常用软件。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分为两部分:一是概念、功能、理论的学习,一是掌握操作过程的学习。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科各项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使学生掌握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多媒体软件应用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尤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须的职业技能。
二、学情分析。
12级计算机高考二班、三班是已入学一年半的学生,通过上一学年又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有了整体的认识与了解。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故大多数学生除了实训课利用计算机进行的实践外,其他时间没有计算机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他们和其他家庭有计算机的学生相比,实践能力上差距很大。然而,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搁置,大部分学生已经对于学过的知识已经回生,这对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增加了一定的负担。
三、教材分析。
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专为中等职业学生而编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是比较适合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使用,但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如此,才能使得当前的学生不失去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产生厌学情绪。
2、教材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总共有七章,本学期主要学习后三章内容: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多媒体软件应用和演示文稿软件应用。
3、重难点: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中的计算和处理数据,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对象编辑;难点在于对程度不一的学生,特别是平水很少有机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要利用在校的短短十几实训课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和操作两不误。
四、教学措施。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学校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其教学内容、考核要求随之作了相对较大的调整,计算机专业课程正处于改革以求突破阶段。其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使专业实训更接近社会需求,最终能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在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方面来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求知欲。要使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需要注重基础内容课程的设置,如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等,这些都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将着重注意学生的兴趣,把握学生的兴奋点,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精心设计教学结构。我认为计算机基础教学应教会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接触某一问题,只要有所了解,学生不可能一下子觉得很深。在以后的进一步教学中,如果能使学生感到兴趣,自己便会主动深入下去,基于上述想法,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培养学生学习思路的创新。教学的展开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和创新心理机制。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安排上始终用一种创新的思路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创新,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在适当的时间提出一些新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培养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寻根问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那些勇于探索的学生应当众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例如:学生在玩windows自带的扑克牌游戏后,可能让学生思考扑克牌背面的图案可不可以改变?为什么有的计算机扑克牌一次可以翻三张,而有的只能翻一张?通过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在娱乐的同时,也掌握了知识。(2)引导学生,启迪创造思维。通过必要的基础知识学习,让学生自行设计一篇文档,可以选取报刊的排版样式,也可自由发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也可请教老师,但必须以自己设计为主,最后,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样,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形成了学习的动力,也会有好的学习效果。(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而其中技能又是重要的。而动手去实践,去操作是实现这一目的唯一的方法。让学生多动手,有助于养成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大胆实践,让学生从操作中、从实践中去领会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做,并不等于熟练,这可提高熟练程度,严格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每一道习题,同时,教师也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操作技巧。
(三)建立“一身多面”的教师观。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个性的辅导者。(1)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一方面应组织学生如何学会“会学”,一方面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树立勇攀高峰的决心与信心,教师应成为学生发展中的“一盏明灯”。(2)确立新的学习观。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是一种创新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大力推行“自主、合作”这种新的学习方式。通过接受、模仿、体验等方式的应用,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满足学习需求,体验学习兴趣,实现学习上的飞跃。要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做好师生互动,保证在课堂上师生一起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应从“一言堂”变为师生“众人说”,让师生都成为教学的主体,都有发言权,从而使课堂成为一个互相合作、共同体验的空间。
(四)采取正确的评价与考核机制,提高学生动力。为使教学效果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正确的评价机制。首先是民主氛围,“百家争鸣,畅所欲言”,不能用“一言堂”的方法去评价;其次是平等精神,放下架子,从学生的视角来理解和评价学生的创新;再次,要有宽容之心,宽待错误,容忍失败。要在评价中鼓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对学生的评价又具有双向性,既是评“学”,也是评“教”。通过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发现差距,寻找原因,为改善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参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考核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即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考核时可采用“模块法”、“任务法”的办法。“模块法”就是每学完一个内容,就进行一次考核。如数制转换、图文混排等都可以是一个模块。“任务法”是根据学生所学相应模块的知识。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项任务。如制作一个课程表、一个贺年片等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任务进行考核。在每次考核中,每项任务应有简单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任务,但不要干涉学生的思路,留给学生足够的想像空间和创新空间。在我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模块法”、“任务法”考核方法,能够达到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目的,这种考核有助于学生临场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能力。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功能。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件,或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印象。采用演示——操作——提问——解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观看演示后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可以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五、学生学习要求。
由于两班学生已经学习过本课程,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主要以巩固和习题训练为主,加强考练。严格要求学生务必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理解各个知识要点,做好笔记,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掌握复习方法,提高应试技能。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七
为落实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精神,结合自己工作实际,特制定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个人工作计划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理论,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深入领会十八大的精神实质,将十八大精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带领周围的同志一道,围绕“责任、创新、作风”三个方面,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为实现学院的工作目标尽己所能,献计献策。
1、本学期我担任2012级鲁班精英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每周4节。我要认真备课,精心讲课,耐心辅导学生实验。力争在一个学期下来,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基本构成,会使用word做出一些简单的排版编辑,以及excel表格的制作和公式的基本应用等,为学生就业增加一种技能。
2、坚持每周三的教研例会的师德学习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研讨,深入开展教学模式、办学理念改革创新等教学思想大讨论,提高教学水平。
3、积极参加科研工作,通过科研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新的一学期,我要在院系领导的领导下,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履行自己工作职责,为学院尽快建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3-3-1。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八
本课程是职专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需的计算机基本知识,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是学习其它课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必须使学生达到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进行后继课程和本专业专业课的学习。
本课程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为教材。
首先,在进行本课程之前,对键盘、鼠标的操作做一简单的介绍,对windows系统的启动、退出稍做一介绍。然后借助于打字练习软件(如金山打字通等)和中英文打字实训对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文字录入进行系统练习。
然后,利用学生已掌握的windows的基本操作,系统地讲述windows知识,使学生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交流。
学习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时,以任务模块进行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五笔打字实训,借助于打字练习软件(如金山打字通等)和对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文字录入进行系统练习三、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本教材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windows xp为操作平台,以office 20xx为软件版本安排学习内容,可以适应具有一定设备条件的学校各专业作为文化课教材。教材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基础,以及常用工具软件应用。
本学期继续在上一学期的基础上,不断扩展、深入教学内容,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掌握教材重、难点,逐步获得计算机初步知识和技术。本学期需要掌握和详细讲解的重、难点有以下内容:
第三章因特网应用
1.网页浏览及电子邮件。
2.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第四章word字处理软件
1.表格的创建和编辑。
2.图文混排中如何插入艺术字和剪贴画。
第五章excel电子表格
1.创建、编辑和操作excel电子表格。
2.数据计算和处理。
3.创建图表和工作表的数据操作。
4.报表输出。
第七章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
1.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2.修饰和编辑幻灯片。
3.幻灯片的播放。
四、教学措施:
(一)教育教学工作:
根据职业教育改革的精神和教学理念,不断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深浅度适宜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有不同度的提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有所提高的学生及时予表扬鼓励,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掌握更多更广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和技巧。感受到自主学习和创新的喜悦,并能用于实践,真正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二)其它工作: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活动及专业研究讨论等,在今后计算机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开拓和创新。
附:教学进度表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九
在工作计划要达成的目标部分,关键是要清晰的定义目标,表现形式就是清楚的定义目标对应的指标,并设置量化的指标目标值。下面职场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范文3篇,希望大家喜欢!
本学期学校安排我担任20__级饭店管理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一、学生特点:
今年20__级饭店管理班的学生人数较少,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轧实,但学生纪律较好,尊敬老师,学生之间关系较融洽,有较强烈的学习愿望。开学初我曾认真观察,发现学生对计算机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计算机文化概论,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2003操作系统,汉字输入和办公自动化,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电子表格软件e_cel2003,文稿处理软件powerpoint2003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等。
三、
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计算机文化的概念;。
2、基本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知识;。
9、了解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常识。
四、课程教学时间安排(略)。
五、课程考核办法。
考核:平时成绩占40%;上机考试占60%。
1.上机考试或理论考试低于35分,总评为不及格;。
五、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必须加强上机实验。课堂上认真听讲,理解各个知识要点,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掌握操作步骤,上机时认真实践,完成各个实验任务。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员主要为成年视力残疾人,且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接受速度较慢,汉语拼音、计算机基础知识极其薄弱,另外培训时间短,所以教学要抓住将复杂的,纵深的内容抛弃,去难从简、化繁为简。采用简单直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教学手法从最基础的开关机、鼠标、键盘、拼音输入法等开始并逐步提升,达到计算机基础操作较为熟练的程度。
二、教材分析。
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特选用计算机短期培训教材——由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李杰红主编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教程》。
三、教学目标。
使学员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全面脱盲,并能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够满足日常办公应用方面的需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办公自动化。
难点:计算机网络应用。
五、方法措施。
3、上机实践辅导:加强实用操作技能的掌握。
六、教学进度。
总课时:理论(30)+实践(30)。
一、教学目标:
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科各项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win_p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学会使用word版面设计和文字编辑能力,能够使用e_cel制作出电子表格文档,能够熟练进行数据的计算、排序和筛选。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尤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须的职业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现任教的高一计算机学生中有少数没有使用过电脑的学生,他们和其他大部分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而绝大多数同学接触过win_p操作系统,但没学习使用过集成办公软件诸如word2003、e_cel等软件,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比较肤浅,认为计算机就是用于游戏、聊天的一种工具,对于计算机的认知还不够,对于学习计算机的方法一无所知。表现在知识衔接不上,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教材分析。
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结合职业高中学生特点而编写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
3、重、难点:重点在于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熟练使用windows的操作,以及word、e_cel的使用;。
难点在于对程度不一的学生,特别是从未操作过计算机的学生,要在短短几个课时中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和操作两不误。
四、教学措施。
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科学知识,要想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4、注重个体适性发展,重视环保教育,在讲解word相关知道时,将环保教育湛透教学中,通过海报制作等方式,树立人人参与,时刻保护我们的环境。
5、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室功能,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件,或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印象。每节课均采用演示——操作——提问——解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观看演示后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可以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十
在工作计划要达成的目标部分,关键是要清晰的定义目标,表现形式就是清楚的定义目标对应的指标,并设置量化的指标目标值。下面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范文3篇,希望大家喜欢!
本学期学校安排我担任20__级饭店管理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一、学生特点:
今年20__级饭店管理班的学生人数较少,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轧实,但学生纪律较好,尊敬老师,学生之间关系较融洽,有较强烈的学习愿望。开学初我曾认真观察,发现学生对计算机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计算机文化概论,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2003 操作系统,汉字输入和办公自动化,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电子表格软件e_cel2003,文稿处理软件powerpoint2003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等。
三、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计算机文化的概念;
2、基本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知识;
3、具有较好地使用windows2003操作系统平台的能力;
4、了解汉字编码的概念,熟练掌握一种windows2003下的汉字输入方法;
5、掌握字处理软件word2003的使用方法,能较熟练地进行实用文档组织与处理;
6、具有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e_cel2003的使用;
9、了解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常识。
四、课程教学时间安排(略)
五、课程考核办法
考核:平时成绩占40%;上机考试占60%。
1.上机考试或理论考试低于35分,总评为不及格;
五、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必须加强上机实验。课堂上认真听讲,理解各个知识要点,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掌握操作步骤,上机时认真实践,完成各个实验任务。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员主要为成年视力残疾人,且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接受速度较慢,汉语拼音、计算机基础知识极其薄弱,另外培训时间短,所以教学要抓住将复杂的,纵深的内容抛弃,去难从简、化繁为简。采用简单直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教学手法从最基础的开关机、鼠标、键盘、拼音输入法等开始并逐步提升,达到计算机基础操作较为熟练的程度。
二、教材分析
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特选用计算机短期培训教材——由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李杰红主编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教程》。
三、教学目标
使学员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全面脱盲,并能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够满足日常办公应用方面的需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办公自动化
难点:计算机网络应用
五、方法措施
1、备课:根据学员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教材内容,适当调整难易度,做到每节课,学员都能基本掌握。
2、多媒体教学:采用声音、图象、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手法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3、上机实践辅导:加强实用操作技能的掌握。
4、学习互助小组: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形成以“先进带后进”的良好互助学习风气。
六、教学进度
总课时:理论(30)+实践(30)
一、教学目标:
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科各项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win_p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学会使用word版面设计和文字编辑能力,能够使用e_cel 制作出电子表格文档,能够熟练进行数据的计算、排序和筛选。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尤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须的职业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现任教的高一计算机学生中有少数没有使用过电脑的学生,他们和其他大部分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而绝大多数同学接触过win_p操作系统,但没学习使用过集成办公软件诸如word2003、e_cel等软件,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比较肤浅,认为计算机就是用于游戏、聊天的一种工具,对于计算机的认知还不够,对于学习计算机的方法一无所知。表现在知识衔接不上,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教材分析
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结合职业高中学生特点而编写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是比较适合高一计算机学生的使用。
2、教材内容:《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总共有六章,第一章为简单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章是因特网的基本应用,第三章为windows操作的,第四章是分别为办公软件word文字编辑与电子表格e_cel,第五章电子邮件的使用,第六重新对第一章进行补充详细说明。
3、重、难点:重点在于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熟练使用windows的操作,以及word、e_cel的使用;难点在于对程度不一的学生,特别是从未操作过计算机的学生,要在短短几个课时中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和操作两不误。
四、教学措施
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科学知识,要想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时间。
3、对组都培养一名信息技术学生代表,由此学生带头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和榜样。
4、注重个体适性发展,重视环保教育,在讲解word相关知道时,将环保教育湛透教学中,通过海报制作等方式,树立人人参与,时刻保护我们的环境。5、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室功能,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件,或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印象。每节课均采用演示——操作——提问——解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观看演示后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可以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十一
李莉。
本学期我仍任教职一。
(四)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安排如下:
一、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也是以后计算机专业其他课程的入门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使他们能胜任办公自动化在生活的应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1)计算机基础知识。
2)具备windows7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7的基本操作。3)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等。
4)熟练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多媒体软件的应用。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分为两部分:一是概念、功能、理论的学习,一是掌握操作过程的学习。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科各项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windows7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尤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须的职业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现任教的职一。
(四)班学生是刚入学的新生,其中有少数没有使用过电脑的学生,他们和其他大部分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而绝大多数同学接触过windows操作系统,但也没学习使用过集成办公软件诸如word、excel等软件,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比较肤浅,认为计算机就是用于游戏、聊天的一种工具,对于计算机的认知还不够,对于学习计算机的方法一无所知。表现在知识衔接不上,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教材分析。
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专为中等职业高中学生而编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是比较适合高一计算机学生的使用。
2、教材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总共有七章,第一章认识计算机,第二章windows7操作系统,第三章因特网(internet)应用,第四章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第五章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应用,第六章多媒体软件应用,第七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应用。
3、重、难点:重点在于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indows的操作,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以及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难点在于对程度不一的学生,特别是从未操作过计算机的学生,要在短短几个课时中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和操作两不误。
四、教学措施。
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课程知识,要想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时间。
3、每节做小结,每结束一章要做总结并布置上机综合实训操作练习。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功能,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件,或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印象。每节课均采用演示——操作——提问——解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观看演示后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可以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五、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学生学习强调以动手为主,必须加强上机实验。课堂上认真听讲,理解各个知识要点,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掌握操作步骤,上机时认真实践,完成各个实验任务。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十二
在工作计划要达成的目标部分,关键是要清晰的定义目标,表现形式就是清楚的定义目标对应的指标,并设置量化的指标目标值。下面豆花问答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范文3篇,希望大家喜欢!
本学期学校安排我担任20__级饭店管理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一、学生特点:
今年20__级饭店管理班的学生人数较少,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轧实,但学生纪律较好,尊敬老师,学生之间关系较融洽,有较强烈的学习愿望。开学初我曾认真观察,发现学生对计算机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计算机文化概论,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2003操作系统,汉字输入和办公自动化,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电子表格软件e_cel2003,文稿处理软件powerpoint2003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等。
三、
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计算机文化的概念;。
2、基本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知识;。
3、具有较好地使用windows2003操作系统平台的能力;。
4、了解汉字编码的概念,熟练掌握一种windows2003下的汉字输入方法;。
5、掌握字处理软件word2003的使用方法,能较熟练地进行实用文档组织与处理;。
6、具有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e_cel2003的使用;。
9、了解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常识。
四、课程教学时间安排(略)。
五、课程考核办法。
考核:平时成绩占40%;上机考试占60%。
1.上机考试或理论考试低于35分,总评为不及格;。
五、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必须加强上机实验。课堂上认真听讲,理解各个知识要点,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掌握操作步骤,上机时认真实践,完成各个实验任务。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员主要为成年视力残疾人,且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接受速度较慢,汉语拼音、计算机基础知识极其薄弱,另外培训时间短,所以教学要抓住将复杂的,纵深的内容抛弃,去难从简、化繁为简。采用简单直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教学手法从最基础的开关机、鼠标、键盘、拼音输入法等开始并逐步提升,达到计算机基础操作较为熟练的程度。
二、教材分析。
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特选用计算机短期培训教材——由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李杰红主编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教程》。
三、教学目标。
使学员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全面脱盲,并能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够满足日常办公应用方面的需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办公自动化。
难点:计算机网络应用。
五、方法措施。
1、备课:根据学员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教材内容,适当调整难易度,做到每节课,学员都能基本掌握。
2、多媒体教学:采用声音、图象、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手法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3、上机实践辅导:加强实用操作技能的掌握。
4、学习互助小组: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形成以“先进带后进”的良好互助学习风气。
六、教学进度。
总课时:理论(30)+实践(30)。
一、教学目标:
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科各项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win_p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学会使用word版面设计和文字编辑能力,能够使用e_cel制作出电子表格文档,能够熟练进行数据的计算、排序和筛选。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尤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须的职业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现任教的高一计算机学生中有少数没有使用过电脑的学生,他们和其他大部分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而绝大多数同学接触过win_p操作系统,但没学习使用过集成办公软件诸如word2003、e_cel等软件,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比较肤浅,认为计算机就是用于游戏、聊天的一种工具,对于计算机的认知还不够,对于学习计算机的方法一无所知。表现在知识衔接不上,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教材分析。
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结合职业高中学生特点而编写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是比较适合高一计算机学生的使用。
2、教材内容:《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总共有六章,第一章为简单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章是因特网的基本应用,第三章为windows操作的,第四章是分别为办公软件word文字编辑与电子表格e_cel,第五章电子邮件的使用,第六重新对第一章进行补充详细说明。
3、重、难点:重点在于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熟练使用windows的操作,以及word、e_cel的使用;难点在于对程度不一的学生,特别是从未操作过计算机的学生,要在短短几个课时中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和操作两不误。
四、教学措施。
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科学知识,要想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时间。
3、对组都培养一名信息技术学生代表,由此学生带头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和榜样。
4、注重个体适性发展,重视环保教育,在讲解word相关知道时,将环保教育湛透教学中,通过海报制作等方式,树立人人参与,时刻保护我们的环境。5、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室功能,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件,或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印象。每节课均采用演示——操作——提问——解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观看演示后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可以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个人工作计划。
为落实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精神,结合自己工作实际,特制定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个人工作计划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理论,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深入领会十八大的精神实质,将十八大精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带领周围的同志一道,围绕“责任、创新、作风”三个方面,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为实现学院的工作目标尽己所能,献计献策。
1、本学期我担任2012级鲁班精英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每周4节。我要认真备课,精心讲课,耐心辅导学生实验。力争在一个学期下来,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基本构成,会使用word做出一些简单的排版编辑,以及excel表格的制作和公式的基本应用等,为学生就业增加一种技能。
2、坚持每周三的教研例会的师德学习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研讨,深入开展教学模式、办学理念改革创新等教学思想大讨论,提高教学水平。
3、积极参加科研工作,通过科研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新的一学期,我要在院系领导的领导下,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履行自己工作职责,为学院尽快建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3-3-1。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十三
本课题组将医学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进行一系列改革,将基础医学内容融入计算机课程中,研究其可行性及价值。
医学职业类院校现有的计算机教学都是以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主体,教授word、excel、ppt等软件的使用方法。其授课过程既枯燥无味,又抽象难懂,与学生所学的医学专业知识没有直接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的,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国内外对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研究已较为深入,新的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融合计算机教学与基础医学教学的课程改革的尝试尚属首次。
学院计算机教学课程中相关软件,如word、ppt等;基础医学课程中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病理等课程中所用电子文档、图片等);计算机实验室;研究对象为本院护理专业20xx级3-10班学生和计算机、解剖、生理、病理学任课老师。
(一)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改革。
在教务科的帮助下编写新的计算机课程。
1.将基础医学知识融入计算机授课过程中,使计算机教学成为基础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计算机课程作为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一部分。在计算机课程中配备一定的基础医学教师,在计算机和基础医学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使用word、excel、ppt等软件对基础医学信息进行处理,以此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完成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加深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的掌握,起到复习和巩固的作用。
2.整合课程资源,整理出融合计算机教学与基础医学教学的校本教材。
通过计算机与基础医学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将基础医学,包括解剖、病理等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图片、动画或电子文档的形式融入计算机课程中,形成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计算机教材。
3.改革考核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在基础医学课程中的实际应用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利用现有医学资料,通过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制作一定的医学文件和软件,以此作为最终的计算机考核成绩。
(二)新课程的实施。
将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引入教学过程中。
我们将20xx级3-10班学生随机分成两组。3-6班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计算机教学方法。7-10班为实验组,使用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进行授课。即计算机课程作为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一部分。在计算机课程中配备一定的基础医学教师,在计算机和基础医学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使用word、excel、ppt等软件对基础医学信息进行处理,以此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完成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评价方法。
学期末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一是学生期末成绩,二是问卷调查(包括学生问卷和老师问卷两部分)。
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改革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现将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优势分析如下:
(一)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前就能明确学习目的,能做到学有所用,在学习过程中又无形中巩固了基础医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两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新的计算机课程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掌握所学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单个专业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习和自学的能力。
(三)学生成绩提高。
应用新的计算机课程进行授课,不仅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直观、具体,容易识记,而且在学生复习和预习等自学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缩短授课课时,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在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大大缩短了两门课程的授课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授课效率。
因此,我们认为在医学院校进行融合基础医学的计算机课程改革是必要和可行的。该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社会效益)水平,控制教学经费(经济效益)。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十四
课程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经过学习,使学生达到安徽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要求,
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办公室软件(word和excel)的使用,掌握因特网的.简单知识及应用。
(二)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
1、知识目标。
(2)了解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掌握windowsxp的基本操作方法;
(5)掌握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03处理各种报表的基本方法。
(6)掌握使用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3制作各种演示文稿;
(7)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三种能力。并取得安徽省计算机一级考试证书。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和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意识和职业道德;
(5)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6)使学生信息化处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内容。
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应计算机应用为主,同时也应适量介绍些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硬件知识,整本书中的内容分成七个独立模块进行组织教学,共计68学时。
教学内容改革。
主要是参照安徽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大纲,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大纲,模块化教学,重点加强模拟练习。
教材的选用。
2.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最后全体参加安徽省计算机一级考试,取得证书。
教学方法:
学生在机房上机,利用一级模拟环境,对各个模块进行练习无纸化考试,可分模块进行阶段考试,期末进行综合练习,参加考证。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基础差别非常大,在理论教学中,很难都兼顾到,在上机时,分组实训,常用互帮互学,组长负责制。
四、教学效果。
通过安徽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通过情况最差的班级通过率都达到:80%以上。好的班级通过率:100%。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十五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常识、理解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方式。
教学重点:
微机硬件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
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计算机技术指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说一下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你所掌握的计算机的一些操作。
以上可见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对它的使用又掌握了多少呢?从今天开始,由大家和我共同来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总计8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1计算机概述(20分钟)。
1、计算机的发展(5分钟)。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掌握三要素。
(2)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重点掌握所采用的元器件)。
2、计算机的分类(5分钟)。
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字长、存储容量、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指标,可以将计算机分为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和巨型计算机。
3、计算机的特点(5分钟)。
运算速度快: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具有存储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
教师应对以上每一部分特点进行扩展和讲解。
4、计算机的用途(5分钟)。
可采用提问的方式由学生来回答,最后由教师来统一进行总结。
1.2计算机系统组成(60分钟)。
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都有着一此初步的了解,教师应在学生已知的范围内进一步进行知识的讲解和细化。
1、观看系统结构图(由此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分步进行讲解,5分钟)。
2、计算机五大硬件组成部分的作用(5分钟)。
运算器:负责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负责对程序规定的控制信息进行分析、控制并协调输人、输出等操作。
存储器:实现记忆功能的部件,负责存储程序和数据。
输人设备:负责把用户的程序和数据输人到计算机中。
输出设备:负责从计算机中取出程序执行结果或其他信息,供用户查看。
3、计算机工作过程(5分钟)。
首先编制程序,操作人员通过输人设备将程序和原始数据送人存储器;运行时,计算机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送到控制器中进行分析、识别;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控制存储器和运算器的操作;当运算器任务完成后,就可以根据指令序列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另外,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控制台启动或停止机器的运行,或对程序的执行进行某种干预。
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用来指挥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这些程序的数据和有关技术文档资料的集合。
计算机软件系统是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组成。
5、微机硬件系统(重点,应采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生对此部分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30分钟)。
(1)主机部分:(15分钟)。
主机部件包括机箱、主板、cpu、内存条、声卡、显示卡、网卡等。
(2)外设部分:(15分钟)。
外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6、计算机技术指标(难点,重在理解,不用太深入讲解,10分钟)。
(1)字长。
(2)存储容量。
(3)主频。
(4)运算速度。
(5)存取周期。
三、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四、课后作业(2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
五、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十六
为了了解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情况,在大一新生入学后进行摸底考试,根据测试结果及学生的兴趣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分级教学,可分为基础层和拓展层。基础层以基本知识为目标,掌握办公软件的基本应用;拓展层以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为目标,着重培养计算机应用和创新能力、竞赛能力等。在教学课程前,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同时结合专业分级,不同专业需求有差异,让计算机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根据不同专业计算机应用的特点进行知识补充,使学生学有所用。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1.以学生为主体。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仍然采用“讲授-复习-考试”的授课方式,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计算机操作技能。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可以在机房小班授课,以学生为主体,一人一机,边学边做,讲授与实践真正融合在一起,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案例教学。
高职院校只有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能提高未来的就业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各种软件不断更新,各用人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计算机基础教学不能再局限于等级考试的内容,要不断融入社会,了解新的计算机技术发展信息。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法教学,精选仿真案例,以任务驱动方式来构建教学布局,在实现任务过程中分析案例特点,完成对相关知识的讲解,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3.以赛带练。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学生会、院团委联合举办一些ppt设计、文字编辑、网络应用等竞赛,鼓励学生参加,作为第二课堂拓展教学活动,收集整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学生进行互评,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完善考核模式。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核模式可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包括平时上课出勤、课堂表现、项目作业完成质量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终结性考核不能以一套操作或过级定结果,应实行理论知识和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同时针对不同级别的学生考核范围和难度有合理的区别,并将计算机基础考试分数实行加权换算,以示公平,这样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重在“实用”,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其核心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全面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还要培养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创新,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十七
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我们的社会已经走向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学科本身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决定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从内容到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就根据现在信息一fermi会的市场需求,从教材选择、教师引进、硬件更新、培养学生的'兴趣及自学能力等方面谈谈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
作者:杨金相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刊名:教育界英文刊名:jiaoyujie年,卷(期):“”(22)分类号:g64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十八
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办公室软件(word和excel)的使用,掌握因特网的简单知识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
(2)了解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掌握windowsxp的基本操作方法;
(5)掌握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03处理各种报表的基本方法。
(6)掌握使用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3制作各种演示文稿;
(7)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三种能力。并取得安徽省计算机一级考试证书。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和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意识和职业道德;
(5)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6)使学生信息化处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应计算机应用为主,同时也应适量介绍些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硬件知识,整本书中的内容分成七个独立模块进行组织教学,共计68学时。
主要是参照安徽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大纲,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大纲,模块化教学,重点加强模拟练习。
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最后全体参加安徽省计算机一级考试,取得证书。
在多媒体教室利用教学ppt课件,讲解和演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office办公室软件的使用,学生在机房上机,利用一级模拟环境,对各个模块进行练习无纸化考试,可分模块进行阶段考试,期末进行综合练习,参加考证。
我们对08级新生作了大致调查:学习过办公软件:9%会打字:36%(拼音打字,打字不规范)会基本操作:43%没学过:9%,学生基础差别非常大,在理论教学中,很难都兼顾到,在上机时,分组实训,常用互帮互学,组长负责制。
通过安徽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通过情况最差的班级通过率都达到:80%以上。好的班级通过率:100%。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十九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由于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工作需要从教学模式入手,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学习的茫然性主要来源于对所学技能在以后工作和生活中重要性认识缺失,所以,我们要把计算机课程与就业紧密的结合起来,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以就业为导向融为一体,形成根据客观的教学规律和以面向就业为教学指导思想的教学策略体系。
二、精心设计教学,体现学生个性。
1、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好的直观性和交互性。我们也可以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引人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可以满足各种形式课堂教学的需要,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摆脱了课堂内容的抽象与枯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还应尝试上一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讲座课、学生作品演示课、任务实现讨论课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软件、手机短信、电话等通信手段与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在线答疑等,利用局域网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学生作业保存、学生作品展示等。
2、模块化教学。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要求,授课选取新教材并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按照应用方向分成三大部分,包括9个实训模块。其中,个人计算机组装、文字录入训练、办公室(家庭)网络组建是对基础操作技能的提高;宣传手册制作、产品介绍演示文稿制作、统计报表制作是针对职业活动而设计的实训;个人网络空间构建、电子相册制作、dv制作是计算机在生活娱乐中的.应用。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内容,将其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中英输人、windows操作、网络及通讯、文字排版、电子表格处理和演示文稿等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及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毕业时应具有的计算机应用知识,按需施教,尽量精简不必要的知识。每个模块的学习要以掌握必要的技能为目的,以服务学生就业为目标。教师把基本目标分解成为相当于知识点或技能要点的若干子目标。根据各个子目标来设计作业,教授学生独立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以人机之间的交互式技能训练为主要方式,教师负责个别指导。在这个阶段,教师的讲授只是基础环节,除了依据模块中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必要的课堂讲授外,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上机学习或者在实验室中实践,以完全自然的、无拘束的方式学习特定的技能,即讲求少而精、学到手。
3、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只有确保每一环节的有效实施,才能够保证整个案例教学的成功。教师在剖析案例时,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把案例分成若干个分任务,分任务再往下分,直到学生可以完成分任务为止。一般情况下,这些分任务中,有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些是没有学习的知识或技能技巧,教师就应创设任务情景,通过指导、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案例的欲望,尽量不让学生对任务产生太大的畏难情绪。比如用word制作个人简历案例,可以分解成表格的制作和文字录入和排版两个分任务,而表格的制作又可再分成表格的创建、表格的编辑和修改和合并、拆分单元格三个小的任务。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这三个小的任务。案例教学法的设计思想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完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边学边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辅以适当的指导即可。通过剖析案例,学生明确了案例的目标后,首先会思考如何去完成案例,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学生为了完成案例会想方设法查阅教材、互相交流或者请教老师,经过不断努力,最终完成案例,达到了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如在制作个人简历这个案例中,学生在制作表格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此时他会带着问题想方设法直到完成为止。案例的完成标志着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实践能力,而学生也能体验到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二十
依据计算机所采用电子器件的不同,计算机发展可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共4代,一代更比一代强。
计算机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1)硬件系统一般指用电子器件和机电装置组成的计算机实体。
就是我们肉眼所见的实体。如:电源、显示器、主机箱等等。
组成微型计算机的主要电子部件都是由集成度很高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这里“微”的含义是指微型计算机的体积小。微型化的中央处理器称为微处理器,它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微处理器送出三组总线: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和控制总线(cb)。其他电路(常称为芯片)都可连接到这三组总线上。由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构成微型计算机的主机。此外,还有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它们统称为外部设备。
(2)计算机软件是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以及有关说明资料的总称。所谓程序,实际上是用户用于指挥计算机执行各种动作以便完成指定任务的指令的集合。用户要让计算机做的工作可能是复杂的,因而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也可能是很庞大而复杂的,有时还可能要对程序进行修改和完善,因此为了便于阅读和修改,必须对程序作必要的说明或整理出有关的资料。
就是我们使用的程序。如:音乐软件、游戏软件、百度网等等。
信息是反映客观情况的资料,其可由图、文、声、像等多媒体形式表现。
数字化信息:仅用0和1代码串表示的信息称数字化信息。
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加工)机。计算机一般指的是数字计算机,数字计算机能接受和处理的是数字化信息。
输入计算机的信息可分成数据和程序两类:数据是被加工的对象;程序是加工数据的指令串。
信息处理指的是对信息的编码、存储、转换、传输、检测等。
计算机可处理的信息有文字、数值、图形、声音、图像、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