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感悟(优秀17篇)
感悟可以让我们更加关注内心的声音,培养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如何分享感悟?可以通过写作、演讲、社交媒体等渠道与他人分享感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感悟的短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重阳节感悟篇一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的老奶奶们在县村里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上丰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丽。“九”包蕴着长久,吉利,祝福老人们延年益寿,健康。“九”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重阳节它又可以称为茱萸节、菊花节,甚至“野餐节”。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奶奶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孙子孙女的应该陪自己的爷爷奶奶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奶奶的记性就笑着说:“奶奶,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奶奶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奶奶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国庆节?”“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奶奶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奶奶到郊外去吧!”我搀着奶奶走了。我和奶奶一边谈,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池水,饱览壮丽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陪着奶奶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重阳节,你为家里的老人做什么了?做一个孝顺的孩子,为家里的老人过一个快乐的老人节吧!
风儿轻轻地吹,吹落了树叶,吹落了花瓣,吹黄了田野,还吹来了值得庆贺的吉利节日-重阳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有人丧命,这些百姓受尽了折难。它也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了愈后,他辞别了妻儿,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最终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终于找到了那个神奇法力的仙长,从此恒景刻苦练出了非凡的武艺。一天仙长把恒景叫来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恒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突然闻到香和酒气,便戛然止步,这时恒景手持宝剑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重阳节便被称做老人节。
我也有所感受,所以在这个星期天我准备给来我家串门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一顿丰富的午餐。
第二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来了,爸爸妈妈连忙去迎接他们,我依然在厨房忙碌着,过了一会儿,菜都上完了,我才从厨房出来,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到餐桌上吃饭,他们一边说一边交谈着,嘴里都不停得念着“好吃,好吃••••”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看见老人脸上的笑容,我的心里想乐开了花一般,外婆说“诶?今天是什么节日啊,干吗做这么多菜啊?”奶奶笑着说:“今天是重阳节啊,你老糊涂了吧?”全家人一起哈哈大笑。“今天这菜是谁做的`?挺好吃的。”爷爷问,爸爸说“是琪琪亲手做的,说给你们过重阳呢!”“哎呀呀,琪琪长大了。”外公笑着说,妈妈笑着说:“是啊!”
不知不觉中,时间过去了,一个快乐的重阳节就这样过去了,在这里,我真心地祝愿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越活越年轻,每天都快快乐乐的!
独立金秋,群山绵延,菊花怒放,纸鸢漫天,放飞金色梦想。
在那连绵不绝的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一个个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化作无数晶莹的浪花,翻滚而来,其中李东阳的一句“万古干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见证了重阳佳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众所周知,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从古至今,重阳节在人们心中早已生根。孟浩然的“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的豪爽,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伤,如此名篇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吃重阳糕,登最高峰,赏菊花,放纸鸢,敬老人,献爱心,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接力。
在那金色的秋日里,天高气爽,万里无云,人们结伴而行,攀登生命高峰。一步步的艰难攀行,一次次的勇往直前,重阳节给了亿万炎黄子孙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立于山顶,俯瞰脚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金色的果实是农人一年劳作的汗水结晶,金色的落叶装点了群山大地,诠释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上的人生价值。瞧,远处的孩子们正在放飞他们“亲手制作”的纸鸢。五彩缤纷的纸鸢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这是孩子们金色的笑脸,金色的理想,金色的心。
金色的秋风带来丝丝凉意,凌霜不屈的菊花也在悄悄的绽放。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菊花是寒秋之魂,自古以来被看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与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一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就精辟地道出菊花神韵清奇的特点。菊花有的形神一体,风流潇洒;有的群芳簇拥,体态婆娑;有的玲珑俊秀,生动传奇。重阳节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欣赏,还是精神上的升华。“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吟出了南宋诗人郑思肖对菊花那种坚持正义、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之情。菊花还是长寿的象征,让我们在这重阳佳节里向长者们献上金色的菊花,道出自己金色的祝愿。
金色的秋天也给老人们带来了长寿与活力。每逢重阳佳节,敬老院里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我也有幸能身临其境。那天清晨,往常静谧的小巷一改常态,脚步声、欢笑声在院子里荡漾起伏。原来是重阳佳节热心的人们都来看望这些孤寡老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我也赶去四宜糕团店买重阳糕以赠老人。门口大红的灯笼,里面朱红的雕梁画栋,张显这节日的喜气,这是老人们的金色假日。提着糕团,我快步走到敬老院,里面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带着自己最真挚的祝福,与老人们共度佳节。我急忙献上热乎乎的重阳糕,软软的甜糕是爱的传递。老人们那些饱经风霜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正如窗台上那株迎风怒放的黄菊。
金色的重阳,带给我们金色的希望,奋斗的汗水,浇灌祖国壮丽的河山。让我们将爱传递下去,让爱之芳香沁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重阳节感悟篇二
这一年_月_日(农历9月_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优良传统的节日。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章法》,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实际行动做到敬老、尊老,弘扬了传统美德,我校根据县教育局的指示精神,举行了重阳节庆祝活动。
学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为了把庆祝活动落到实处,会议对活动的准备、活动的内容、形式等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10月_日至15日,我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板报等民以及媒体阵地,广泛宣传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营造人人重视老龄问题,共同关心老年人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老龄认识和养老认识。自觉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关心和帮助老年教职工,使广大退休教职工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三、精心组织,形式多样。
为了让我们的老教师过上一个既愉快又有意义的节日,我校对各项活动进行了精心的组织。
1、学校召开了老教师座谈会10月_日晚7时,学校组织了老教师座谈会。屈林副书记发表了热度洋溢充满感情的讲话,代表全体教师向老教师表示节日的祝贺,对老教师为我校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深深地感谢。老教师们也纷纷作了发言,对学校为他们庆祝表示感谢,同时对进一步搞好学校的工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整个座谈会始终充满着和谐、热烈的气氛。
2、深入开展敬老宣传,唱响尊老敬老主旋律通过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进一步不遗余力的宣传了广大老年人对社会、对家庭、对当地经济建设所作的贡献和老有所为的先进典范,提高人们对老年人重要地位的认识。
3、开展敬老爱老和志愿服务活动为了使尊老、敬老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养成尊重老人、敬重老人的习惯,学校号召全体学生回家为老人做一件实实在在的事,让他们亲身感悟老人的辛劳,真心地尊重老人、敬重老人,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教导,生活中多关心老人的身体、孝敬老人。同时,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到社区孤寡老人家中,为老人送去节日礼物,帮助清洁室内卫生,陪老人谈心聊天等。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重阳节庆祝活动,使我校广大师生尊老、敬老蔚然成风,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工作的新老教师相处更加和谐,工作更有信心,特别是通过此次庆祝活动,使我们的学生更能体会老人一生的艰辛,帮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进感情的世界,让他们学会孝敬、学会感恩,对他们健康成长很有益处。
重阳节感悟篇三
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登高和观赏菊花是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20__年重阳节记录下的母亲的一组图片,当时89岁的母亲身体尚好,重阳节那天恰逢“国庆”长假期间,我和家人用轮椅推着母亲去登高和赏菊。老年人登山秋游,可以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
烈士山公园是城区中的一座纪念性公园,公园总面积37.5万平方米,有纪念区、老年活动区、水景区、儿童活动区4个分区。纪念区以烈士山峰为主景。山峰海拔高度为97.5米,北坡是250级台阶,象征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推着母亲沿东面的盘山路上山,当轮椅和母亲一起被推上山顶时,吸引了不少羡慕的目光,而此时的母亲更兴奋得像个孩子。在刻有汉白玉浮雕烈士纪念碑前,母亲与一些素不相识的老人们聊起家常,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用照相机记录下了这其乐融融的一幕。
上山难下山更难,为防止轮椅失控下滑,采用上面拽下面顶的办法,顺原路下山后又推着母亲经胜利广场去公园赏菊,时逢国庆期间,灿烂的鲜花和游人的笑脸把广场和公园装扮得格外美丽。各式花坛营造出一片花团锦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亲人的陪伴下,徜徉在花海中,母亲一脸的幸福与快乐。
又是一年重阳节,景色依旧,物是人非。今年国庆10点钟,93岁的老母亲安详地走到另一个世界里,在那里她还会赏菊登高吗?早晨,我独自登上山顶,一路上寻觅着回忆着,在登山晨练的老人中间寻找母亲的身影,我祝愿天下的老人永远健康快乐。
重阳节感悟篇四
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便成了我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在这里不禁会有人问,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用得着你在这里提醒我们吗?的确,我国历朝历代都有关爱老人的政策法规,例如汉代就明确指出“凡不孝者,斩之。”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还专门下令各州府给当地为人正派的老者月月供米,年年供肉。但我在这里想告诉在座诸位一组数据。曾经《东方时空》作过一个调查: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结果是怎样,70%的人知道,而30%的人知道其中一位或不知道。或许你会想,知道的还是大多数呀,但是如果我们以此为样本,你就会发现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要知道,我国上网的主要人群是中青年人,他们大多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民族的希望。但他们竟然忘记了父母的生日,忘记了有生养之恩的父母,这样的人怎么能说他会为人民服务呢?更有甚者,有些人不但不照料父母,反而还打父骂母,横眉冷对,视若旁人。要知道,我们也有老去的那一天,常言道:“儿子打老子,一辈还一辈!”关爱老人,更是关爱我们自己!
从1950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世界老人数量增长176%,中国老人数量增长了217%;在本世纪未来的25年,世界老人将增加90%,中国老人将增加111%。我们正在逐步向老龄化社会过渡,老人将作为一个更大群体参与社会的各方面工作。自80年代起,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关于老年人的立法和努力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以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在我看来,只有千千万万家庭的问题解决了,社会这个大问题也就解决了;只有每个人都关爱老人了,这个社会自然会走向和谐的道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足以说明,老年人拥有的丰富知识与阅历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尊重老人、敬重老人就是在尊重他们的人生历程,就是在对他们的生命致敬。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见挫折与失败。但当我们将心平静下来与老人交谈一下时,你就会感到他们是如此的饱经沧桑,他们用自己一生的时间逐渐积累下来的经验是如此精辟。作为“过来人”他们用自己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他们以健康乐观的心态,自强不息的精神,表里如一的品质,超然脱俗的情操,坚忍不拔的意志,善良平和的为人,不畏艰难的勇气,勤俭节约的美德激励着后人向前行进。
这篇,紧扣主题,立意明确。是一篇好文章。
重阳节感悟篇五
秋光正好.爱暖重阳。
今天是星期六,秋高气爽、菊花飘香,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此时,九九重阳节带着所有人对老人的尊敬与爱戴,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爸爸和妈妈带我来到外公、外婆家一起吃午饭。看着年近古稀的外公外婆。突然让我回忆在外婆家度过的那段美好童年,无论是吃喝拉撒,还是玩耍嬉戏,方方面面都照顾得周周到到。如今我也不小了,可是还没有一次正式地为外公和外婆做过一顿饭,洗过一次脚,过过一次生日。
至此,我不再浪费时间,起身一股脑儿钻进厨房。我两手搭着外婆的肩膀,贴着她的耳朵说:“外婆不要太辛苦了,今天就由我和妈妈来给您做饭吧!“外婆一愣,手停止了洗菜,扭过头微微一笑,她满脸欣喜,说道:“怎么,今天变乖了?”我说“外婆,我今天给您和外公做碗长寿面吧”我一边说着妈妈一边教我做,我拿了一个鸡蛋,轻轻沿着锅碗一磕,蛋清和蛋白就都流到锅里了。我又加入青菜,堆点肉末,散点小葱。一碗香喷喷的长寿面就做好了。正准备端碗,就听见外婆喊:“慢点儿,小心烫手。”短短一句话,透露着无限关怀,听着外婆的叮嘱,我小心地端着手中的长寿面。我拿起筷子,夹了一根面,放在嘴边轻轻地吹了又吹移到外婆嘴前,笑呵呵地说:“外婆外公,这是我亲手为您做的,尝尝吧!”他们一边吃,一边使劲地点头,还不时地说:“恩,好吃,我的孙子长大、懂事了。”看到二老眉开眼笑,我真是太兴奋了,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我终于如愿以偿,为外婆外公做了一碗盘普通而情意浓浓的长寿面。
这一年的重阳节让我过的很充实,很完美!即使在平时,我也会多多的为长辈做事。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事情。
重阳节感悟篇六
在进行活动之前,我们对当天的时间内容进行了具体的规划,细致到每个人相应的时间段应该做什么,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证,我们能够利用好这一天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在与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充分的沟通后,在当天我们可以自发开展一些活动,例如包包子、打扫卫生等,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拉近与爷爷奶奶之间的距离,在筹备好这次活动后,大家都迫不及待这一天的到来。
二、活动当天。
我们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商量,事先并没有告诉老人们我们的到来,因此当我们带着礼物走进敬老院时,爷爷奶奶们表现得不知所措,当我们说明情况后,大家都开心的笑了起来,爷爷奶奶们更是热情地让我们坐下,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的内心的激动也是难以掩饰,接下来便开始了我们活动,先是表演分队表演自己准备的节目,在一开始我们还担心,爷爷奶奶们是否会喜欢,但是的`我们都忐忑极了,但随之迎来的就是一片此起彼伏的掌声,也就是在那一瞬间,心中的疑虑骤然消失。
随后我们便开始各司其职,我的任务就是陪着老人们进行交流,出乎意料的是,爷爷奶奶们都很健谈,这让我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丝毫感觉不到压力,整个过程都很轻松,时而发出爽朗的笑声,在那一刻似乎看到了他们当年意气风发的样子。在临近傍晚时,我们一起坐下来和老人们共进晚餐,这样的场景好像过年一样温馨且热闹,因此在离别之时,我们很多人都流下了不舍的眼泪。
三、个人感受。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年轻的同学个个精神饱满,爷爷奶奶们虽已两鬓斑白,但是掩盖不住他们内心的热情,在这时代的进程中,岁月带走了他们的容颜,而此时的我们就是当初的他们,这是一场跨越年龄的沟通,这是一次精神的传承,岁月催人老,但是爷爷奶奶们始终始终值得我们尊敬!
重阳节这一天的温暖,暖的是人心,时代在进步,可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老人们,我们的幸福生活是他们创造的,因此,希望爷爷奶奶们身体健康,快快乐乐!
重阳节感悟篇七
“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天经地义。转眼又是一年重阳节,这一天大家都在纷纷说着孝敬老人的故事。
记得我的学生时期,那时候,我家、学校、姥姥家三点一线,每天中午放学就回到姥姥家吃饭,每天桌上都摆好了可口的饭菜等着我们回家,姥姥年轻的时候没有正式的工作,家里孩子又多,拉扯完大的有拉扯小的,她的一辈子就是在照顾这一家子人,把整个大家庭照顾的井井有条。渐渐的她老了,很早就因病瘫痪在床,这么多年,陪伴她、照顾她在侧的又是我的`母亲,每天给姥姥喂饭、擦洗、翻身、打针是我母亲照顾她的每日的工作,日复一日从来没有间断过。有句话叫“言传身教”,已经长大的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要我在家就会帮着母亲照顾姥姥,用心学着照顾她,从不会到会,再到可以独立完成照顾姥姥的生活,里面的艰辛并不是说说就可以做到的。就这样过了多年,姥姥走了,我也已经成家,也工作了很多年,可母亲的头上却添了许多白发,渐渐地我才发现,忙自己的事情越来越来越多,陪伴父母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每次给母亲打电话她都能跟我聊上好久,好像不愿意放下电话听不到我陪她说话,这才知道她们老了,原来她们要的或许并不多,并不求回报。
都说“子欲养而亲不待”,虽然我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工作,我也会抽个时间给他们打打电话,回家给他们做上几顿饭,陪他们聊聊天,让他们不会感到孤独。看着我的姥姥、我的母亲就知道所有老人的辛苦和不易,所以我们更应该去孝敬他们,没有他们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哪有我们现在这么美好的生活。
我觉得敬老更应该是一种传承,如今的我也快要成为母亲,我看着我的母亲照顾她的母亲感受到了敬老爱老的传承,我也要言传身教让我的孩子感受到这种传承。
这是我对重阳节敬老的感触,也希望人们可以在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抽出时间来陪陪老人,不要让等待成为一种遗憾。
重阳节感悟篇八
想想哪个老人不想得到晚辈的重视与尊重呢?虽然我们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与精力去给全体老年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去感动他们。
我想到的,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无非给老人们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帮着干点家务,除了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会再让我们干些什么了。平常,老人们总是最疼我们。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给我们;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给我们;我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给自己添件新衣,却拿来儿女穿旧了的衣服穿;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挥霍的买许多贵重的东西从来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却把剩下的钱给我们买零食;更没见过爷爷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学误了点,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让我们在校门口干着急。
说到这儿,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气转冷,奶奶总是问我:“穿那么少,冷不冷?”这时我便会不耐烦地转过头去,烦躁的说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还不住的埋怨奶奶。往往我来不及听爷爷说完这句话,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觉得整天听着一句话,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不知我的这些表现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请原谅我这个孙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谈了那么多,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个老人不想得到晚辈的重视与尊重呢?虽然我们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与精力去给全体老年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去感动他们。最后,祝全社会所有老年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儿孙满堂,安享晚年!
重阳节感悟篇九
我们推着母亲沿东面的盘山路上山,当轮椅跟母亲一起被推上山顶时,吸引了不少羡慕的目光,而此时的母亲更兴奋得像个孩子。在刻有汉白玉浮雕烈士纪念碑前,母亲与一些素不相识的老人们聊起家常,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用照相机记录下了这其乐融融的一幕。
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登高跟观赏菊花是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20_年重阳节记录下的母亲的一组图片,当时89岁的母亲身体尚好,重阳节那天恰逢“国庆”长假期间,我跟家人用轮椅推着母亲去登高跟赏菊。老年人登山秋游,可以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
烈士山公园是城区中的一座纪念性公园,公园总面积37。5万平方米,有纪念区、老年活动区、水景区、儿童活动区4个分区。纪念区以烈士山峰为主景。山峰海拔高度为97。5米,北坡是250级台阶,象征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推着母亲沿东面的盘山路上山,当轮椅跟母亲一起被推上山顶时,吸引了不少羡慕的目光,而此时的母亲更兴奋得像个孩子。在刻有汉白玉浮雕烈士纪念碑前,母亲与一些素不相识的老人们聊起家常,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用照相机记录下了这其乐融融的一幕。
上山难下山更难,为防止轮椅失控下滑,采用上面拽下面顶的办法,顺原路下山后又推着母亲经胜利广场去公园赏菊,时逢国庆期间,灿烂的鲜花跟游人的笑脸把广场跟公园装扮得格外美丽。各式花坛营造出一片花团锦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亲人的陪伴下,徜徉在花海中,母亲一脸的幸福与快乐。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重阳节)。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在古代民间,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至于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诗人王维更留下千古传颂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这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感悟篇十
当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距离武汉封城已有23天,英雄的武汉,英雄的中国已同病魔搏斗23天。
03年非典来临时,我尚是一个襁褓中的孩子,对于世事一无所知,所有关于非典疫情的信息皆来自家长的饭后闲谈,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是我这个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孩子经历的第一场战争。我凄恍悲愤于夜色最晦暗的一方,也虔诚地仰望满天星光,那是一个个英雄披光逆行的背影,是英雄意志的火炬汇成星河,是英雄的中国嘹亮了东方。
(一)。
烟花在城市上空绽开,新桃换旧符,游子归乡夜。有那样一行人,脚步匆匆,人披衣甲马上鞍,逆行而上,送去那黑暗横行处第一束光。“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他们是妻子,是丈夫,亦或是被家长们总认为长不大的孩子。
距杨文医生被刺案不过月余,他们掩起未愈的旧伤,举起了守护生命的盾牌,亮出了中国必胜的青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举起的右拳从未草草落下,一腔热血,满心仁善,他们将岁月献于这白衣,手握火把,身披阳光。
一个个英雄的背影,点点荧光,便是一片希望的海洋。
(二)。
钟南山院士再次出山,李兰娟院士又入武汉,黄锡璆伏案绘出中国奇迹的轮廓,不禁想起那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辈的人们又像儿时牵着小孩的手掌一样,将无数凄恐挣扎的灵魂领到光明的路途,被给予了无数的希望的孩子有一日成长到了父辈的年龄,他们学着前辈的样子,穿上白衣,戴上了警帽,左胸的党章有日出东方的红色。去对哭泣的人们说声别怕,去为茫然的人们指明路途,去对惊恍的人们道一句放心,我们都在这里。
(三)。
在这次疫情里,无数英雄诵现,在病床前,在街道旁,在广播室里,在训诫书下依然为苍生发声的泪眼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子一:中国人。抗击疫情,众志诚诚,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里,人们放下心“地域黑”忘记了曾发生的失望与不快,共同的华夏血脉在身体中激荡,同一片土地下的根系紧紧相连,我们想起了一个温暖的字眼,叫同胞,叫血亲,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于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子女送来对祖**亲的牵挂,于是一箱箱口罩,一车车食品,一批批战士奔赴前线,于是静待家中,格守良善的人们送来一声又一声: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重阳节感悟篇十一
九九重阳,历经两千多年的演变,因隐喻着“久久”“长寿”等丰富而被定为“老人节”。我印象最深刻的老人,便是已去世七年的爷爷了。
爷爷身材高大,只是背没有那么直。他性格倔强,脾气火暴,却因为我是男孩而对我偏爱有加。他酷爱秦腔,成日里带着戏匣子,却从没听他唱过一句。他还有一身好手艺:会编竹活,家里大大小小的箩筐背篓都是他一手编织的;会织草鞋,村里很多老人孩子的脚上都穿着他织的草鞋;会糊灯笼,每到过年我们都打着爷爷糊的灯笼屋前屋后跑。
我父亲三岁时,奶奶便患病辞世。在那艰苦的岁月里,爷爷一个人把我三个姑姑和我父亲拉扯大。
爷爷上过两年学,但多年与镰刀锄头为伴,所识的几个字早已化为田里的苗儿,他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名字怎么写。不过,这些丝毫不影响爷爷将老一辈做人做事的大道理讲得绘声绘色,深入人心。
爷爷是个粗人,又要照看孩子又要种地,勉强做些粗茶淡饭。他切土豆从来都是一刀两半,包出的饺子一碗连十个也盛不下,蒸出来的核桃芝麻糖包又甜又咸。但他干惯了农活的粗壮的双手,擀出来的面条却又长又筋道,配上一碗酸爽的酸菜汤,吃得我们兄妹几个鼻涕横流,那叫一个爽。
和所有农村的老头儿一样,爷爷抽旱烟,田垄地畔间总能看到那个或蹲或站的孤独背影和缓缓上升的缕缕青烟。爷爷喝自己酿的玉米酒,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舀一两酒,细细品味。爷爷爱睡炕,每到冬天傍晚,早早便把炕烧热,还不忘把我们潮湿的布鞋放进炕洞里烘干。爷爷懂偏方,我身上的风疹便因一碗芫荽汤而痊愈,只是,从那时起我再也不吃芫荽了。
有爷爷陪伴的童年,可能是最幸福的时光了。那年,我到了县城父母身边,与爷爷在一起的日子便渐成回忆。
学习任务的日渐繁重让我几乎忘却了乡下的老屋,直到考上大学临走前探望,我才发现爷爷竟然老了,他的背驼得更加厉害了,头发愈发白了。
爷爷一辈子身强力壮,没得过什么大病,却在年近古稀时患了癌症。被送到医院检查时,爷爷的食道已经细得只有一根筷子粗了。手术后,爷爷日渐消瘦下去。在县城疗养的那段日子,爷爷终日面对着阳台发呆。他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罪都遭过,却在城里一天也待不惯。没有了大山,爷爷像是失去了依靠。
他难以忍受县城的喧闹,越来越烦躁,我能看出他很努力地在压制着自己。后来,他趁我们不注意偷跑回了村子。爷爷闲不住,强撑着身体,扛起锄头下地干活。尽管家里大部分土地已退耕还林,粮食也很充足,但他就这样一点一点消耗着自己的生命,似乎这样可以帮他摆脱终日纠缠着他的病痛。
最终,爷爷倒在了家里的土炕上,我却因为路途遥远没有见上他最后一面,这也是我心一辈子的愧疚。
爷爷粗糙地活了一辈子,隐忍艰难拉扯子女。他在时,粮食满仓,果蔬满园。他走后,满院杂草,满眼寂寥。
重阳节感悟篇十二
初识重阳,或许就是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记得那时还小,老师在台上讲,而我则在台下听。“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时节,独在异乡的作者,想起自己的亲人,想着亲人在重阳这一天,按重阳风俗登高时,而唯独差他一人。
当时听这首诗,没有什么感觉,或许是人小的原因,诗中所说的思乡之情,对于儿时的我来说,并没有引起共鸣。只是随着人一天天地长大,直到有天,再读起这首诗的时候,诗中的意境才展现在眼前。
重阳注定是一个有着诗意的节日,李清照的这首词,虽然写的是重阳,但作者内心的纠结却也透过词的本身,传递给读者。“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女作者写给自己新婚爱人的,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还有孟浩然的这首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首诗写的是一次普通的农家宴请,读完之后,却仿佛是一曲清幽淡雅的田园交响曲,特别是最后一联写走时尚有不舍之意,余兴未尽,而要在明年的重阳节再来饮酒做客。主客间的欢洽和谐之情不言自现,而且也暗示出此次邀饮的时日。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实在是太多了。重阳时节,吟读这些诗词,可以透过诗词的本身,感悟到作者的意蕴。同时也让人们在这样的一个节日,更加地珍惜身边的亲人。
重阳是一个让人思念亲人的日子,有亲人在身边是幸福的,那已然离去的亲人更加值得去怀念。如今的重阳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定义为了老人节,在这一天多数的子女都会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
且让我们珍惜每一个重阳节吧,因为一年一年的重阳,虽然年年相似,但是身边的亲人,却因时间的流逝,会在某一天远离我们。珍惜,珍重,这些重阳诗词,也是重阳节本身所给予我的感悟。
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中国人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的老奶奶们在县村里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上丰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丽。“九”包蕴着长久,吉利,祝福老人们延年益寿,健康。“九”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重阳节它又可以称为茱萸节、菊花节,甚至“野餐节”。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奶奶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孙子孙女的应该陪自己的爷爷奶奶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奶奶的记性就笑着说:“奶奶,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奶奶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奶奶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国庆节?”“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奶奶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奶奶到郊外去吧!”我搀着奶奶走了。我和奶奶一边谈,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池水,饱览壮丽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陪着奶奶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备给奶奶过老年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奶奶笑了,像年轻了五年。一家人嘴里甜甜蜜蜜,心里更加甜蜜。爽朗的笑声传遍了......
每到丰收季节,菊花开时,我们就迎来了一个欢乐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的老奶奶们在县村里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上丰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丽。“九”包蕴着长久,吉利,祝福老人们延年益寿,健康。“九”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重阳节它又可以称为茱萸节、菊花节,甚至“野餐节”。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奶奶的记性就笑着说:“奶奶,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奶奶疑惑地说:“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奶奶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国庆节?”“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奶奶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奶奶到郊外去吧!”我搀着奶奶走了。我和奶奶一边谈,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池水,饱览壮丽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陪着奶奶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备给奶奶过老年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奶奶笑了,像年轻了五年。
在欢笑中,我们进入了甜美的梦项……。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我所在的城市——上海,这里没有山,仅有的也只是小山丘,即使登上去,也无法感受“重阳节秋高气爽,登高一望,草木山川,尽收眼底。”的意境,可这丝毫没有减退我们上海人对重阳节的兴致。在大大小小的糕点店里,都摆满了插着彩色旗子的重阳糕。社区里也组织开展重阳节的活动。这次,我校欢乐团队的主题也是重阳节。在我乡下的外婆家,那儿的重阳节才叫热闹呢!到那时,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到大山下,开始登高。这么多人一起爬山,别提多有趣呢!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每当此时,我都要打个电话给我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祝他们节日快乐,因为这是他们的节日,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文明遗产,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重阳节感悟篇十三
金色的秋风带来丝丝凉意,凌霜不屈的菊花也在悄悄的绽放。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菊花是寒秋之魂,自古以来被看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与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一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就精辟地道出菊花神韵清奇的特点。菊花有的形神一体,风流潇洒;有的群芳簇拥,体态婆娑;有的玲珑俊秀,生动传奇。重阳节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欣赏,还是精神上的升华。“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吟出了南宋诗人郑思肖对菊花那种坚持正义、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之情。菊花还是长寿的象征,让我们在这重阳佳节里向长者们献上金色的菊花,道出自己金色的祝愿。
金色的秋天也给老人们带来了长寿与活力。每逢重阳佳节,敬老院里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我也有幸能身临其境。那天清晨,往常静谧的小巷一改常态,脚步声、欢笑声在院子里荡漾起伏。原来是重阳佳节热心的人们都来看望这些孤寡老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我也赶去四宜糕团店买重阳糕以赠老人。门口大红的灯笼,里面朱红的雕梁画栋,张显这节日的喜气,这是老人们的金色假日。提着糕团,我快步走到敬老院,里面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带着自己最真挚的祝福,与老人们共度佳节。我急忙献上热乎乎的重阳糕,软软的甜糕是爱的传递。老人们那些饱经风霜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正如窗台上那株迎风怒放的黄菊。
金色的重阳,带给我们金色的希望,奋斗的汗水,浇灌祖国壮丽的河山。让我们将爱传递下去,让爱之芳香沁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重阳节感悟篇十四
细细想来,人生有许多困难和失败,只能算是岁月之歌中的一串不协调的颤音。通过勤奋和拼搏,仍然能万事大吉出生命乐章的动听之音,同样会赢得热烈的喝彩!贫困、疾病,以至生命中更多劫难的的降临,都是命运逼近你去创造和珍惜重新开始的机会,让你有朝一日苦尽甘来。虽然曾经因为劫难,遭受到打击与嘲讽,但在一个美丽的春天你最终还是会奏响生命的乐章,唱出自己最美妙的歌!青春仅有一次,生命仅此一回,让我们用心、用真情歌唱这美丽而又珍贵的生命之音吧!
感悟失落:人生有谁不向往富有,有谁不憧憬未来,有谁肯让理想之舟中途搁浅,又有谁情愿让爱情之花在荒丘凋谢……是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时而会有一些枯叶凋零,乘风远航的生活也会有桅杆折断的一瞬。生活的脚步不管是沉重,还是轻盈,我们从中不仅能品尝失败的痛苦与迷惘,同时,也享受着收获与快乐。只要我们总结跌倒的.原因,把孕育的勇气树起,告别迷惘的昨天,拥抱美好的今天,微笑面对明天,不管是从辉煌成功中走出,还是在失败中奋起,漫漫远方路,才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感悟自信:如果你是一棵小草,虽然没花儿的艳丽,树的高大,但是你却编织了绚丽多彩的大地。你以顽强的毅力,冲破顽石的束缚,进而勃发生机。如果你是一条无名的小溪,虽然没海的浩瀚,大江的奔腾。但是你却汇成了浩浩荡荡的江河。虽然你走过的是崎岖坎坷的山道强在勇往直前的片途中,你冲向一个又一个绊脚石滋润万物,显示着生命的意义。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当你面对失败而优柔寡断,当佻推动自信而怨天尤人,当你错失机遇而的时候……你是否会思考:我的自信心呢?其实,自信心就在我们的心中!只要你拥有自信,只要你在不如意时想到自信,自信心就是一种立竿见影特效药,定会治内心的伤痛。释放前论你面前是铺满鲜花的幽径,还是荆棘丛生的山谷,你都应勇敢地走下去。要知道痛苦的进取同样会带来自信,只有信心百倍地去追求、去奋斗、去拼搏,才会抓住幸运的机遇,不会留下终身遗憾。朋友,相信自己吧!没有你,世界也许不会改变什么,而有你,世界将会更加多姿多彩。就让昨天成为沉思的碑石,满怀信心地走完漫长的人生之旅吧!
重阳节感悟篇十五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节也是老人节,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日渐老去的长辈们,想起他们的关怀和爱护。这份爱是沉甸甸的,这个金色的季节,我们一起去感受亲情,感受温暖吧!
以前的以前,和妈妈朝夕相处的日子,每天为她无休止地为生活琐事而唠叨感到厌烦,生气,甚至顶嘴,对妈妈表现出一种极为不满的情绪,现在倒觉得那是一种幸福。真真切切的祝福。妈妈很经常的.来,苹果是洗好的,衣服好洗了也会带回去,在她面前,我除了抱怨住宿条件有多糟糕,就是抱怨餐厅的饭。尽管我知道有多少夸张的成份。我家不远,但常常跑很累,直到我忘记的哪一天跟在妈妈的身后上六层宿舍楼的时候,猛然意识到如果三年都这样,会把我年轻的妈妈累老的,于是我想自立一点,不再准备连袜子也不洗。也不再抱怨什么了。
开始的开始,我就不想到三中,我更不想住校,但我最终还是听从了爸爸的意见,从开始的抱怨到现在已经适应了这种晚睡早起的生活,让学习占据自己大半的时间,突然觉得这样做是对的。
理解并无条件的服从,应该就是我们现在的感恩了吧。
用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来形容深重的爱好像有些不舒服,只是现在真真切切地觉得他们很伟大,他们给我的爱太深太重,而自己回报他们的却相比之下太微不足道。尤其是这次开学考试的成绩很差劲。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因为态度不端正。不知道怎么开口去和他们说,不是怕他们责备,因为他们从没有批评过我,而是怕把他们给伤了。突然觉得自己成绩不好是很读不起他们的事,我不想让他们的付出在我成绩的影射下一点点变成可悲。
努力学习,应该是现在对他们最大的回报了吧。
亲情,细碎的,温暖的,潮湿的感觉,穿透了我们已经麻木而冷漠的心。细腻而绵长,连缀着我们的一生一世。我们走在这样一条无声寂静的长路上。两旁的树木筛洒出的微光,摇晃在我们的肩膀,是的,我们要学会感恩。
父母的爱是浓郁的芬芳;儿女的感恩是淡雅的馨香,这个世界,即使落红成泥,即使老去,因为有爱有感恩尘世的屋檐下,也依旧暗香浮动,一代代,一辈辈,我们都会聆听这馨香给芬芳的甜蜜回答。
重阳节感悟篇十六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下面我就来介绍一种“登高”习俗。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有人丧命,这些百姓受尽了折难。它也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了愈后,他辞别了妻儿,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最终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终于找到了那个神奇法力的仙长,从此恒景刻苦练出了非凡的武艺。一天仙长把恒景叫来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恒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突然闻到香和酒气,便戛然止步,这时恒景手持宝剑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重阳节便被做为老人节。
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这一星期天中,我们老师让为自己的长辈洗一次脚或洗一次头等。我突然心血来潮,准备,在星期天给来我家串门的姥姥洗一次脚。
“凡凡,凡凡……”哦,我姥姥来了,我赶忙把姥姥请进屋里。赶紧把妈妈叫来。趁着妈妈与姥姥交谈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赶忙拿来盆子,倒了一些热水,一摸水,呀,烧死了!我又倒了一些凉水,哎,又凉了。此刻,想起了“永不气妥”这个词,顿时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热水,这会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脚布。摇摇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说:“姥姥,马上就要过重阳节了,我今天特意为您洗一次脚。”姥姥说:“呀,灿灿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姥姥为你感到骄傲啊!”我把姥姥的脚放入水中,泡了一会儿。又用肥皂把脚周围搓了一遍,在用清水冲洗。连续重复几次,就差不多ok了!但是,当我摸到姥姥脚跟时,有什么扎了我一下。我一看,原来是一层厚厚的茧子。我想起姥姥操劳日久,每天洗衣,做饭。便更加仔细的去洗脚了!洗完后,望着姥姥干净的脚,喜出望外。姥姥和妈妈都欣慰的笑了!
这一年的重阳节让我过的很充实,很完美!即使在平时,我也会多多的为长辈做事。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一名初中生!
独立金秋,群山绵延,菊花怒放,纸鸢漫天,放飞金色梦想。
在那连绵不绝的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一个个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化作无数晶莹的浪花,翻滚而来,其中李东阳的一句“万古干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见证了重阳佳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众所周知,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从古至今,重阳节在人们心中早已生根。孟浩然的“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的豪爽,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伤,如此名篇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吃重阳糕,登最高峰,赏菊花,放纸鸢,敬老人,献爱心,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接力。
在那金色的秋日里,天高气爽,万里无云,人们结伴而行,攀登生命高峰。一步步的艰难攀行,一次次的勇往直前,重阳节给了亿万炎黄子孙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立于山顶,俯瞰脚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金色的果实是农人一年劳作的汗水结晶,金色的落叶装点了群山大地,诠释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上的人生价值。瞧,远处的孩子们正在放飞他们“亲手制作”的纸鸢。五彩缤纷的纸鸢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这是孩子们金色的笑脸,金色的理想,金色的心。
金色的秋风带来丝丝凉意,凌霜不屈的菊花也在悄悄的绽放。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菊花是寒秋之魂,自古以来被看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与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一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就精辟地道出菊花神韵清奇的特点。菊花有的.形神一体,风流潇洒;有的群芳簇拥,体态婆娑;有的玲珑俊秀,生动传奇。重阳节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欣赏,还是精神上的升华。“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吟出了南宋诗人郑思肖对菊花那种坚持正义、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之情。菊花还是长寿的象征,让我们在这重阳佳节里向长者们献上金色的菊花,道出自己金色的祝愿。
金色的秋天也给老人们带来了长寿与活力。每逢重阳佳节,敬老院里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我也有幸能身临其境。那天清晨,往常静谧的小巷一改常态,脚步声、欢笑声在院子里荡漾起伏。原来是重阳佳节热心的人们都来看望这些孤寡老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我也赶去四宜糕团店买重阳糕以赠老人。门口大红的灯笼,里面朱红的雕梁画栋,张显这节日的喜气,这是老人们的金色假日。提着糕团,我快步走到敬老院,里面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带着自己最真挚的祝福,与老人们共度佳节。我急忙献上热乎乎的重阳糕,软软的甜糕是爱的传递。老人们那些饱经风霜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正如窗台上那株迎风怒放的黄菊。
金色的重阳,带给我们金色的希望,奋斗的汗水,浇灌祖国壮丽的河山。让我们将爱传递下去,让爱之芳香沁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中国人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的老奶奶们在县村里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上丰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丽。“九”包蕴着长久,吉利,祝福老人们延年益寿,健康。“九”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重阳节它又可以称为茱萸节、菊花节,甚至“野餐节”。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正当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孙子孙女的应该陪自己的爷爷奶奶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奶奶的记性就笑着说:“奶奶,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奶奶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奶奶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国庆节?”“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奶奶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奶奶到郊外去吧!”我搀着奶奶走了。我和奶奶一边谈,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池水,饱览壮丽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陪着奶奶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备给奶奶过老年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奶奶笑了,像年轻了五年。一家人嘴里甜甜蜜蜜,心里更加甜蜜。爽朗的笑声传遍了......
重阳节感悟篇十七
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年轻人可以用学习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忘却,但是无法回避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传统节日被淡忘的同时,西方节日却在不少年轻人中风光无限。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七夕”节不屑一顾,就是一例。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形式,是传统伦理观、价值观的特定反映形态。然而我们不少年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无法体会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伦理内涵。在此次调查中,9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是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当然这种弱化需要辩证地看待。对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这种弱化无疑有益。但对于那些类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类优秀的东西,这种弱化就不应该了。因为,恰恰是孕育于后者之中的伦理规范与价值观念,成为构筑现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阳节被一些年轻人逐渐淡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这种淡漠已经引起社会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学把诵读四书五经的部分内容列入课程表。在全国估计已有100万孩子开始把诵读古诗文作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们背了多少古诗,而是让他们多了解一下自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这种优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为“知书达理、尚礼重义”的栋梁之才。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奶奶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
我想了好一会儿,正当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孙子孙女的应该陪自己的爷爷奶奶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奶奶的记性就笑着说:“奶奶,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奶奶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奶奶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国庆节?”“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奶奶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奶奶到郊外去吧!”我搀着奶奶走了。我和奶奶一边谈,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池水,饱览壮丽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陪着奶奶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感恩之心像滔滔不绝的江水,朝人们热情澎湃地涌来;又似热情怒放的花朵,竞相开放;如和煦温暖的轻风,拂过脸颊。人们静如秋水的内心,像投进了一块石头,久久不能平静。感恩的心是火,能融化千里冰峰;感恩的心是水,能滋润万亩荒漠。感恩的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阳光雨露。
感恩不需要太复杂的程序,太贵重的礼物。只要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举动,都能让对方高兴。只要是真心实意,无论多小的礼物,人们都不会介意。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的面包师给三十个最穷的孩子每天发面包,却只有一个女孩亲吻他的手表示感谢,而且每次都等别的孩子拿完了才拿。于是面包师在最小的面包里藏了几个金币,女孩发现了,还给面包师,面包师却说:“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会谦让,会感恩。”小女孩亲吻面包师的手表示感谢,这一个平常的举动,却让彼此都很高兴,感恩,有时是不用语言的,却更能表达感情,无言胜似有言。
感恩很美好。不要以为你像别人表示感谢是一件很丢人的事。相反,别人知道你会感恩,就会认为你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因此就越来越喜欢你。有时,不过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却能救自己。这儿还有个故事:相传,鲁宣公在一次打猎中,给了一个异常饥饿的人一顿饱饭吃。后来,晋灵公想杀了宣子。没想到,晋灵公的一个武士救了宣子一命。宣子问,他为什么要救自己,那个人说,我就是森林中的饿汉。说完便走了。就因为一顿不起眼的饭菜,使宣子逃过一劫。虽然只是一顿饭菜,但却救了那个人的性命,那个人后来又舍命相救。果然,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然后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十分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然后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记性就笑着说:“外婆,你明白这天是什么日子吗?”外婆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外婆又思索起来,“难道这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更不是了,这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发了。然后我和外婆一边说,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丽的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