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草丛中的小老鼠教案(通用15篇)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编制的教学计划。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对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进行详细规划。推荐阅读以下教案示例,希望能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启示。
大班音乐草丛中的小老鼠教案篇一
1、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
2、学会有节奏的说对话。
3、借助图片将歌词与乐句进行匹配并学唱。
4、能唱准附点音符、休止符处的歌词,较准确地接唱"嘭嘭嘭~~喵~~"这一乐句。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6、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1、电话机2只、
2、图谱一张:题目:小打电话(图与图之间用箭头连接)第一幅:小 打电话第二幅:小想第三幅:小拿着电话本第四幅:54 32 6 7 8第五幅:小拿着话筒,电话线一直画到接电话的那一边第六幅:猫敲门。第七幅:小害怕。第八幅:无奈的画。
3、音乐:《小打电话》歌曲与伴奏、《粉刷匠》歌曲伴奏与二拍子节奏、猫敲门与猫叫、钢琴伴奏敲门与猫叫。
一、律动进场:小们!(哎)鼠老师带你们去做游戏喽!(好)我是一只小,快乐的小。今天我们一起去,做呀做游戏。快快过来排好队,我们出发喽,哎呀我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去。(蹲下)幼:老师老师请点名。师:好好,老师现在就点名,xxx~吱,男孩子~吱,女孩子~吱。小们~吱。乖乖,快快坐下来!
二、引出节奏对白
1、刚才老师在点名的时候,发现有一只小没来,你们知道他去干什么了吗?
2、那我们来看看他到底去干什么了?(出示图片小在打电话)
3、原来他在干什么呀?
4、那我们也来玩玩打电话好吗?
5、我们应该怎么说呢?(最后教师引出: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
6、我们来学学这个邀请的话吧!(幼儿学念,强调声音细、柔)
7、朋友接到电话,他会怎么回答呢?(最后教师用粗的声音引出: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
8、我们来学学这句话吧!
9、现在老师来当小打电话,你们来接电话好不好?
10、现在你们来当小打电话,我来接电话.
三、出示图谱,学习朗诵歌词
1、(出示图片小在打电话.)小在干嘛?(打电话)
2、(出示图片小在想)小想找个朋友来干什么?(过家家)
3、(出示图片小手里拿着电话本)手里拿着什么?(那我们可以说:电话本呀手中拿)
4、(出示图片号码54 32 6 7 8)号码是什么?(并强调空拍)
5、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遍(加二拍子节奏:小打电话,找个朋友过家家,电话本呀手中拿,54 32 6 7 8。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
四、学习歌曲
1、现在,老师用唱歌的方法来唱这首歌。(钢琴弹奏,前奏与间奏时点头,小朋友也可以轻声跟唱。)
2、好听吧!其实呀,这是一首好听的歌。我们来听一下好吗?(放带有歌词的伴奏音乐边指图谱)
3、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歌吧。(放伴奏到打完电话为止)
4、朋友到底是谁呢?(放音乐敲门声:嘭嘭嘭和猫叫声:喵)
5、哇~~原来是猫呀!
6、那小看到猫会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说出害怕)
7、那我们来做做害怕的动作。
8、哦,你害怕的时候是这样子的,我请你来表演一下。我再请一只猫吧。(引导猫嘭嘭嘭敲门和大声的叫,小害怕的样子。(配上钢琴伴奏)(看情况表演1~2遍并在图谱上贴上猫敲门、大叫、小害怕的图)
9、朋友怎么会是他呢?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号码打错了)老师直接唱:朋友怎么会是他,原来号码打错了。(张贴无奈的小)
10、我们也来学学小唱这一句。(幼儿跟唱1~2遍)
11、现在我们就看着图谱把这首有趣的歌来完整的唱一遍。(放伴奏音乐唱1~2遍)
12、现在我们终于知道了,原来粗心的小把号码拨错,居然把猫给请来了,你说可笑不可笑呢?所以小朋友以后打电话和做事情可要仔细了,要不然就给自己找麻烦了。
五、表演:
现在我们一起来表演这首有趣的歌曲好吗?女孩子当小,男孩子学猫唱歌部分一起唱。(表演1遍或男孩女孩交换角色再表演一次)
六、结束(音乐:音乐瞬间 舒伯特)这只小可真够粗心的,看来我们得去帮帮他,来我们出发喽!
这是一个比较活泼的曲调,带有一点游戏性。原来的歌曲虽然比较有趣,但缺少情境性,修改后使得歌词变成一件完整的事件,对白是歌曲的说唱部分,也是歌曲的转折点。另外歌曲的间奏部分也是点睛之笔,幼儿可以根据角色做出相应的动作,让歌曲更合理。而歌曲的最后一句则是伏笔所在,显示出幽默之感。
大班音乐草丛中的小老鼠教案篇二
1、在歌词和教师动作的提示下,用“找朋友”的方法玩游戏。
2、迁移生活中的经验表现高兴和孤单的样子,并创编小寻找老猫的动作。
3、在游戏中体验卧底追讨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会玩“猫捉”的游戏。
一、故事导入
1、“有一只小它住在一楼,空空的房子里只有它自己,它觉得很孤单,想要去找好朋友,孩子们,你们知道孤单是什么意思吗?”(一个人)
2、“那你们一个人在家孤单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耸肩、无聊)”
3、我就是那只孤单的小,现在我要出门去找好朋友了,待会儿我请到谁,谁就和我一起坐电梯去找好朋友。
二、学习《小找朋友》游戏的玩法。
师:我就是那只孤单的小,现在我要出门去找好朋友了,待会儿我请到谁?谁就和我一起坐电梯去找好朋友。(第一遍音乐)
2、依次上二楼、三楼
师:二楼的小也在找朋友,它们是怎么找朋友的?请你仔细的看一看,继续出发上楼找好朋友,以此类推教师邀请幼儿b、幼儿c。
3、最后上四楼
师:“四楼,住着一只大老猫,它真的肚子饿,想要吃小,看看看、听听听,猫在哪?”哇!我们太幸运了,今天猫不在家,我们赶紧跑回家!
三、巩固游戏的玩法
师:“过了一天,我又觉得孤单了,我又想找好朋友,这次我要请你们来和我一起玩,刚才我是唱到哪一句的时候找好朋友的?我们一起做一遍!(教师和孩子一起练习“来,来,来好朋友”的动作)一会儿我来请你们的时候就不像刚才那样开火车找朋友。这次我先请一个好朋友,然后我和这个好朋友分别再去找其他的好朋友。”
1、教师当边唱边随乐合拍走和幼儿a手拉手,两人各自找一个朋友幼儿c幼儿、d“上二楼”。
3、教师和幼儿a、b、c四人两两合作(邀请者和被邀请者)手拉手边唱歌边随乐合拍走;四人各自找一个人“上三楼”。
4、“四楼,住着一只大老猫,它真的肚子饿,想要吃小,看看看、听听听,猫在哪?”
“哇!我们太幸运了,今天猫不在家,我们赶紧跑回家!”
四、变化游戏玩法,揭秘卧底猫。
“收到可靠的消息,猫今天在家,你们敢不敢和我去冒险?这次我会邀请更多的好朋友一起去挑战!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了,当猫“喵”的一声的时候,我们要赶紧跑回家哦!”
1、依照玩法依次上二楼上三楼,这次可一次邀请几个幼儿,直到把所有的孩子都邀请出来。
2、“四楼,住着一只大老猫,它真的肚子饿,想要吃小,看看看、听听听,猫在哪?”唱完老师大叫一声喵・・・・小赶紧跑回家。
3、“现在你们知道谁是猫了吧?对,就是老师,我把自己伪装成一只小,一开始你们都没有发现我是猫,我可不是一只简单的猫,我是混在群里的猫,我是一只卧底猫。”揭秘卧底猫是老师。
五、请幼儿玩卧底游戏。
1、进一步熟悉游戏规则
提问:“你们想不想当卧底猫呀?怎样才可以当好卧底猫?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卧底猫要伪装好,不要被别人看出来,当唱到"猫在哪?”就要暴露自己的身份出来抓小。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是只猫哦!”
“现在请所有的小朋友闭上眼睛,把头埋在自己的膝盖上,老师摸到谁,谁就是那只卧底猫!”
2、幼儿随乐完整游戏,教师指导。
六、升级版卧底游戏,结束活动。(请家长做猫)
“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升级版的卧底游戏,听说这只老猫非常非常的狡猾,它不仅可以假装成小,还会偷偷地溜进小的家里,我也不知道它是谁?到底藏在哪里?待会儿我们一定要看仔细、听清楚了。听到猫叫一定要赶紧逃跑,千万不要被抓住了!”
1、玩升级版卧底追逃游戏。
2、最后一段音乐,要求小们听到猫叫,往课室外面“逃跑”,结束游戏!
《小找朋友》这是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之一。不仅仅来自于它的曲调幽默诙谐,还有它那有趣的歌词。歌词的大意是:一楼住着小,它真的很孤单,想要去找朋友,来、来、来,好朋友,依次是二楼、三楼,到四楼的时候,住着一只老猫想要吃掉。如何再现这只“小”的形象、如何展现“老猫”在最后关头的机灵,可以抓到,正是我们孩子渴望表演的,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抓住这些细节。以游戏“谁来了”导入活动,让孩子的积极性很快得到了提升,在此基础上老师巧妙运用讲故事―唱故事―玩故事,让幼儿“玩”得自然、“玩”得快乐、“玩”成目标,减轻了孩子们枯燥学习的负担,更显趣味性。在活动中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个体差异、注重孩子的相互学习,从歌曲、游戏到表演,创造、表现、体验始终贯穿整个活动。最后一句则是伏笔所在,显示出幽默之感。
大班音乐草丛中的小老鼠教案篇三
1、初步感知音乐的旋律、结构及各个乐曲的不同性质,根据故事情节的特点与结构,选择合适的音乐,体验感知、联想、参与的愉快。
2、学习用表情和动作创造性地游戏,能按音乐的实际结构、性质,随音乐表演、体验想象、创造和表演的快乐。
3、学习分角色和游戏,学习在表演中合理分配空间,相互交流、配合,体会有秩序的游戏和合作的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课件
1、重点:初步感知音乐的旋律结构及各个乐曲的不同性质,根据故事情节的特点与结构,选择合适的音乐,体验感知、联想、参与的愉快。
2、难点:学习用表情和动作创造性地游戏,能按音乐的实际结构、性质,随音乐表演、体验想象、创造和表演的快乐。
一、激发兴趣
1、在一个地窖里,有一群小和一大排的啤酒桶,有一次他们发生了一件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是什么事情。
2、完整欣赏一遍音乐。
3、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幼儿想象猜测。
4、那我们一起到地窖里仔细看看、听听吧!
二、分段欣赏
(一)引子的音乐《安静的地窖》。
1、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呢?
2、这个时候,小和啤酒桶应该在做什么事情呢?你能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
3、引导幼儿先学小坐在椅子上睡觉,再学啤酒桶抱成一团坐在地上睡觉。
(二)小跳舞的音乐
1、谁先出来跳舞的?小们怎样跳舞的?它们很灵活,你能用动作来表现它们吗?
2、小跳舞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那它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3、你能带着快乐的表情,用欢快的动作来表现小吗?
4、那你觉得这个时候啤酒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它们的表情又会怎么样?你来做一做?
(三)小仙女施魔法的音乐
1、这个时候来了谁?小仙女施了魔法,啤酒桶发生了什么变化?
2、你能用动作来模仿啤酒桶先长出头,然后长出手,脚,最后慢慢站起来的动作吗?啤酒桶很笨重,要慢慢的,跟着节奏。
(四)啤酒桶与小结伴跳舞的音乐
1、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你能和好朋友一起来表演吗?
2、幼儿分角色结伴创编舞蹈,教师引导幼儿用舞蹈动作表现出啤酒桶的笨重与小的轻巧灵活。
(五)啤酒桶失去魔法的音乐
1、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啤酒桶的魔法消失了,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呢?
2、鼓励幼儿跟着音乐缩回头、手、脚,最后抱在一团坐在地上。
(六)小与啤酒桶告别的音乐
1、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呢?
2、小也要回去了,它们和啤酒桶告别,你觉得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呢?
3、朋友告别时还可以说哪些话?小可以一边告别一边回到座位睡觉。
三、幼儿完整欣赏游戏的音乐,感觉每段音乐所表现的情节
1、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遍音乐,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讲讲这个音乐故事,想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2、你觉得这个音乐可以分成几段呢?每一段都讲了什么事情呢?
四、播放课件的游戏部分,进一步强化幼儿对音乐的旋律结构及各个乐曲的不同性质的了解。
1、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听一听老师播放的音乐,讲的是第几段音乐的故事。
2、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结构和性质。
3、你们觉得是第几段的音乐呢?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
五、音乐游戏
1、小朋友们真能干,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小和啤酒桶的游戏,先请女孩子做小,男孩子做啤酒桶,可以运用我们刚才学到的动作来表现。
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做相应的动作。(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表演)3、幼儿思考并讨论:啤酒桶与小怎样才能配合得更好?引导幼儿知道动作一致,跟着节奏。
以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活动中鼓励多听、多说,激发幼儿参与英语活动的乐趣,让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动性,自由自在的倾听、感知、交流,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多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孩子在玩中学,生活中学。教学活动气氛活跃,容易被幼儿所喜欢,并且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活动后,孩子很开心,活动目标基本达到。
有个别孩子不愿、不敢开口,有的孩子不能听懂老师用英语发出的指令等。
大班音乐草丛中的小老鼠教案篇四
流行音乐作为音乐表达的一种最为直接、能最快让人理解接受的方式,他的影响范围已逐步由年轻人向幼儿和中老年人延伸,特别是一些节奏欢快、曲调变化简单,容易上口的歌曲,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和青睐,在孩子的生活中已占据一定的位置,有的甚至俨然一位超级小"泛丝",对很多歌曲达到了张口就来的程度。自从she的歌曲"波斯猫"在街头巷尾唱响以后,经常在幼儿园的孩子口中能听到她们的"童声版"演唱,而且通常都是一人演唱众人和,气势雄壮之极,尽管他们对其中歌词的意义理解不是非常深刻,但对乐曲的曲调和节奏却可以丝毫不差的进行演绎和模仿。而偶然的一次,我接触到了奥尔夫音乐智能教学中的一首"波斯集市"的乐曲,乐曲那跌宕起伏--活泼、舒缓与气势宏大的叙事诗般的曲调风格,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别是其中一段和歌曲极其相似的乐曲,更是让我激动,于是,一个流行音乐与古典交响乐的融合点所触发的教学思路,在我脑海中渐渐形成了。根据新《纲要》中艺术指导的内容与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我通过一个很古老又很经典的"猫和"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由地感知、理解音乐的内容,提升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1、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结构、内容,感知乐句力度的强弱变换以及曲式风格的不同。
2、借助简单而有节奏的念、唱和体态律动,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表达形式。
3、能利用已有的道具对自己进行简单装扮,以更好的表现作品内容,感受表演的乐趣。
4、培养幼儿独立与合作表演的基本技能,激发幼儿对音乐情景剧的兴趣。
5、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6、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音乐:"波斯集市"剪辑、有关背景图4幅、化装脸彩棒人手一份、尖嘴巴12只。
一、导入:师:出示小,问:
1、小朋友看,这是谁?(幼儿回答后,教师有节奏地朗诵我是一只小,快乐的小。)
2、小长得什么样子?(启发幼儿说出尖尖的嘴巴长胡须,长呀长胡须。)听说,今天小的很多朋友也要出来逛逛,瞧,他们来了。听,他们一边走一边还在唱歌呢。(播放曲一,同时出示图谱,老师有节奏地进行儿歌朗诵:我是一只小,快乐的小,尖尖的嘴巴长胡须,长呀长胡须,朗诵儿歌的声音由轻到响。)
二、分段欣赏并表演:
(一)、欣赏表现第一段音乐。
1、提问:小在唱什么?
2、小唱的歌前后声音有什么变化啊?(先轻后响,表现越走越近,越来越大的样子,请幼儿用身体动作和声音表现这种变化。)
3、小今天出来干吗?这段音乐中,你能感觉小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音乐中的弱--强渐变的过渡通过儿歌的声音渐变表现了出来,结合幼儿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幼儿容易感知距离远近、声音强弱和身体大小变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幼儿的身体和有节奏的语言的帮助,可以进一步加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表现力。
大班音乐草丛中的小老鼠教案篇五
1、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2.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不学习它的粗心和荒唐。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1.教学图谱。
2.胸饰:猫、各一半以上。
3.多媒体课件一份。
一、游戏 “打电话”导入,初步学习对话部分。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集体听节奏学说。
3、教师与幼儿互动游戏。
二、学习歌曲,体验情趣。(出示图谱,按节奏念歌词)
1、熟悉歌词,理解歌词内容,初步感知前半段音乐
2、学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3、初步感知后半段音乐,并游戏。
4、完整学唱歌曲《小打电话》
引导幼儿富有感情地演唱,表现出小的开心和害怕。
三、师生游戏。
1、师扮,幼儿当猫,引出最后一句
2、幼儿选择角色游戏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会经常与同伴、朋友打电话,以电话形式与同伴进行交流,但一不小心往往会拨错电话,就如歌曲《小打电话》那首歌一样,打的电话居然是一只猫,这首歌歌词诙谐幽默、曲调活泼节奏欢快,中间还有打电话时的对白之处,间奏较多,我在设计时重点巧妙设计了这些对白和间奏之处,注重了幼儿的生活性、情节性、游戏性,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运用感官、形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歌曲,让孩子在活动中为高兴而唱,为欢乐而舞。
大班音乐草丛中的小老鼠教案篇六
1、在歌词和教师动作的提示下,用“找朋友”的方法玩游戏。
2、迁移生活中的经验表现高兴和孤单的样子,并创编小寻找老猫的动作。
3、在游戏中体验卧底追讨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会玩“猫捉”的游戏。
一、故事导入
1、“有一只小它住在一楼,空空的房子里只有它自己,它觉得很孤单,想要去找好朋友,孩子们,你们知道孤单是什么意思吗?”(一个人)
2、“那你们一个人在家孤单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耸肩、无聊)”
3、我就是那只孤单的小,现在我要出门去找好朋友了,待会儿我请到谁,谁就和我一起坐电梯去找好朋友。
二、学习《小找朋友》游戏的玩法。
师:我就是那只孤单的小,现在我要出门去找好朋友了,待会儿我请到谁?谁就和我一起坐电梯去找好朋友。(第一遍音乐)
2、依次上二楼、三楼
师:二楼的小也在找朋友,它们是怎么找朋友的?请你仔细的看一看,继续出发上楼找好朋友,以此类推教师邀请幼儿b、幼儿c。
3、最后上四楼
师:“四楼,住着一只大老猫,它真的肚子饿,想要吃小,看看看、听听听,猫在哪?”哇!我们太幸运了,今天猫不在家,我们赶紧跑回家!
三、巩固游戏的玩法
师:“过了一天,我又觉得孤单了,我又想找好朋友,这次我要请你们来和我一起玩,刚才我是唱到哪一句的时候找好朋友的?我们一起做一遍!(教师和孩子一起练习“来,来,来好朋友”的动作)一会儿我来请你们的时候就不像刚才那样开火车找朋友。这次我先请一个好朋友,然后我和这个好朋友分别再去找其他的好朋友。”
1、教师当边唱边随乐合拍走和幼儿a手拉手,两人各自找一个朋友幼儿c幼儿、d“上二楼”。
3、教师和幼儿a、b、c四人两两合作(邀请者和被邀请者)手拉手边唱歌边随乐合拍走;四人各自找一个人“上三楼”。
4、“四楼,住着一只大老猫,它真的肚子饿,想要吃小,看看看、听听听,猫在哪?”
“哇!我们太幸运了,今天猫不在家,我们赶紧跑回家!”
四、变化游戏玩法,揭秘卧底猫。
“收到可靠的消息,猫今天在家,你们敢不敢和我去冒险?这次我会邀请更多的好朋友一起去挑战!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了,当猫“喵”的一声的时候,我们要赶紧跑回家哦!”
1、依照玩法依次上二楼上三楼,这次可一次邀请几个幼儿,直到把所有的孩子都邀请出来。
2、“四楼,住着一只大老猫,它真的肚子饿,想要吃小,看看看、听听听,猫在哪?”唱完老师大叫一声喵・・・・小赶紧跑回家。
3、“现在你们知道谁是猫了吧?对,就是老师,我把自己伪装成一只小,一开始你们都没有发现我是猫,我可不是一只简单的猫,我是混在群里的猫,我是一只卧底猫。”揭秘卧底猫是老师。
五、请幼儿玩卧底游戏。
1、进一步熟悉游戏规则
提问:“你们想不想当卧底猫呀?怎样才可以当好卧底猫?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卧底猫要伪装好,不要被别人看出来,当唱到"猫在哪?”就要暴露自己的身份出来抓小。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是只猫哦!”
“现在请所有的小朋友闭上眼睛,把头埋在自己的膝盖上,老师摸到谁,谁就是那只卧底猫!”
2、幼儿随乐完整游戏,教师指导。
六、升级版卧底游戏,结束活动。(请家长做猫)
“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升级版的卧底游戏,听说这只老猫非常非常的狡猾,它不仅可以假装成小,还会偷偷地溜进小的家里,我也不知道它是谁?到底藏在哪里?待会儿我们一定要看仔细、听清楚了。听到猫叫一定要赶紧逃跑,千万不要被抓住了!”
1、玩升级版卧底追逃游戏。
2、最后一段音乐,要求小们听到猫叫,往课室外面“逃跑”,结束游戏!
《小找朋友》这是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之一。不仅仅来自于它的曲调幽默诙谐,还有它那有趣的歌词。歌词的大意是:一楼住着小,它真的很孤单,想要去找朋友,来、来、来,好朋友,依次是二楼、三楼,到四楼的时候,住着一只老猫想要吃掉。如何再现这只“小”的形象、如何展现“老猫”在最后关头的机灵,可以抓到,正是我们孩子渴望表演的,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抓住这些细节。以游戏“谁来了”导入活动,让孩子的积极性很快得到了提升,在此基础上老师巧妙运用讲故事―唱故事―玩故事,让幼儿“玩”得自然、“玩”得快乐、“玩”成目标,减轻了孩子们枯燥学习的负担,更显趣味性。在活动中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个体差异、注重孩子的相互学习,从歌曲、游戏到表演,创造、表现、体验始终贯穿整个活动。
大班音乐草丛中的小老鼠教案篇七
1、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结构、内容,感知乐句力度的强弱变换以及曲式风格的不同。
2、借助简单而有节奏的念、唱和体态律动,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表达形式。
3、能利用已有的道具对自己进行简单装扮,以更好的表现作品内容,感受表演的乐趣。
4、培养幼儿独立与合作表演的基本技能,激发幼儿对音乐情景剧的兴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6、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音乐:”波斯集市”剪辑、有关背景图4幅、化装脸彩棒人手一份、尖嘴巴12只。
一、导入:
师:出示小,问:
1、小朋友看,这是谁?(幼儿回答后,教师有节奏地朗诵我是一只小,快乐的小。)
2、小长得什么样子?(启发幼儿说出尖尖的嘴巴长胡须,长呀长胡须。)
3、听说,今天小的很多朋友也要出来逛逛,瞧,他们来了。听,他们一边走一边还在唱歌呢。(播放曲一,同时出示图谱,老师有节奏地进行儿歌朗诵:我是一只小,快乐的小,尖尖的嘴巴长胡须,长呀长胡须,朗诵儿歌的声音由轻到响。)
(自评:从浅显易懂的儿歌节奏和图谱中,自然地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特点,幼儿有感性经验,容易理解和感知。)
二、分段欣赏并表演:
(一)、欣赏表现第一段音乐。
1、提问:小在唱什么?
2、小唱的歌前后声音有什么变化啊?(先轻后响,表现越走越近,越来越大的样子,请幼儿用身体动作和声音表现这种变化。)
3、小今天出来干吗?这段音乐中,你能感觉小的心情怎样?为什么?(非常欢快)
(自评:音乐中的弱――强渐变的过渡通过儿歌的声音渐变表现了出来,结合幼儿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幼儿容易感知距离远近、声音强弱和身体大小变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幼儿的身体和有节奏的语言的帮助,可以进一步加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表现力。)
(二)、欣赏表现第二段音乐。
1、正在小高兴地寻找食物的时候,谁出现了?(欣赏曲二波斯猫)
2、请有兴趣的幼儿进行歌曲演唱。
2、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只波斯猫会怎样唱呢?(引导幼儿创编波斯猫歌词,同时加上体态律动进行练习,感知、表现波斯猫沉稳、机智的形象,注意和音乐节奏的匹配。幼儿创编歌词的同时,教师和幼儿探讨,一起对创编的内容用简单的图谱记录。)
(自评:孩子们对“波斯猫”的音乐已经耳熟能详,特别是对后半段的音乐特别感兴趣,基于幼儿这样的特点,选用波斯集市中的一段类似风格的音乐,作为波斯猫出场的音乐,一方面幼儿容易理解和感知,另一方面,也为幼儿创编歌曲打下了基础,能很好地激发幼儿创编的兴趣,同时潜在地让幼儿领略了交响乐和流行音乐风格的不同。这个环节中幼儿对歌词的创编是个难点,教师对创编出的歌词的简单而有趣的记录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创编的乐趣。)
(三)、欣赏表现第三段音乐。
1、波斯猫想了个什么好办法呢?(幼儿讨论回答)
2、看见波斯猫睡着了,谁最开心了?他们会怎么做?(幼儿创编并即兴绘画图谱,表现小偷东西和左右观察的情景,用身体动作表现。)
3、突然,波斯猫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小看到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幼儿讨论并表演。提示幼儿根据音乐的渐弱变化,从动作神态中表现出小对波斯猫的偷偷接近想试探他,蹑手蹑脚的情形)
(自评:这段音乐的情节性、曲折性较强,通过让幼儿自己制作图谱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的转折与强弱渐变,加上故事化的情节,幼儿的情绪始终都沉浸在猫和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兴趣的提升激发了幼儿进一步参与活动的兴趣,也帮助了幼儿以最贴切的动作表现音乐的特征。这个部分是对上两个环节的提升,从教师示范的图谱,到幼儿和教师共同制作图谱,到现在的幼儿独立制作图谱,幼儿的能力也在活动的过程中渐渐提高。)
(四)、表现最后一记结束强音。
(五)、连贯表演。
1、幼儿整体表演:
(1)、集体共同表演。
(2)、分角色表演。
2、要求幼儿能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简单装扮自己,进行汇报演出。(提示:注意脸彩棒和平时使用的油画棒的区别,不能将油画棒的颜色直接涂抹于脸上)
(自评:这是活动的高潮,以往的音乐活动表演,幼儿通常都戴上老师课前准备好的头饰进行表演,这次的活动参考了某些“嘉年华”庆祝活动中的装扮手法,让幼儿通过自己和同伴合作在脸上进行自由绘画装扮,表现出两个角色的不同特征,幼儿这时的情绪既新鲜又激动,加上装扮后的戏剧性的脸谱效果也能进一步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从而也丰富了幼儿对音乐的多通道的感知表现能力,激发了幼儿今后进一步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1、在表演区提供更加丰富的废旧装饰材料,如:旧报纸、碎布、小铃铛等,让幼儿在表演区对自己和同伴进行进一步的装饰,并表演。
2、尝试借助打击乐器表现音乐情节。
大班音乐草丛中的小老鼠教案篇八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初步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2.在歌曲情境的提示下,学习歌唱游戏的玩法。
1.眼罩一个2.幼儿围坐成圆形。
1.教师讲故事,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玩歌唱游戏的兴趣。
(1)教师:有一只小,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他蒙上了眼睛,走进房间,东摸摸、西摸摸,摸到了小伙伴的尾巴,就又蹦又跳,开心极啦!
(2)教师:看看我这只小是怎么找到小伙伴的哦!
2.教师边演唱歌曲,边示范游戏玩法,幼儿观察并初步熟悉歌词内容及歌曲旋律。
(1)教师清唱歌曲两遍,示范游戏玩法,幼儿观察。
(2)教师第三遍演唱歌曲,示范游戏玩法,引导幼儿了解歌曲结束时的对话。
(3)教师第四遍演唱歌曲,示范游戏玩法,引导幼儿了解结束时两个小伙伴要做亲热的'动作。
(4)教师第五遍演唱歌曲,引导幼儿了解完整的游戏玩法。
3.在教师的带领下,个别幼儿尝试摸小伙伴。
4.引入猫捉的游戏情境,调动幼儿游戏的兴趣。
(1)老师示范游戏玩法,幼儿观察。
教师:房间里除了,还会有谁呢?
老师继续示范玩游戏,幼儿观察。
(2)引导幼儿用手指动作表现尾巴、猫尾巴。
教师:如果请你用手指表现小洗洗的尾巴,可以怎么做?
教师:怎么用手指表现小猫粗粗的尾巴呢?
(3)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尝试游戏。
师幼共同游戏,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如何摸尾巴。
5.幼儿完整玩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特别倡导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到底如何在你张我弛的歌唱活动中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如何让枯燥平淡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是常常困扰我们教学的一个难题,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也在努力探索能够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小捉迷藏》是一首大班的音乐歌唱活动课。以前的音乐课基本上是结合着图谱进行教唱歌曲,而这次,我是结合《猫捉》的游戏进行歌唱教学。从图谱改游戏进行教学,这样的改变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幼儿从游戏中学,不仅减轻了幼儿的负担,还提高了幼儿对学歌曲的积极性,可谓是一举数得。
课的开始,我结合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玩歌唱游戏的兴趣。接着,教师扮演,边唱歌曲,边示范玩游戏的方法,让幼儿进行观察;当我唱第三遍歌曲时,引导幼儿了解歌曲结束时的对话,第四遍唱完时,再第三遍的基础上加一个亲热的动作;教师唱完第五遍歌曲后,引导幼儿了解完整地游戏方法。最后教师和幼儿进行游戏。这节课不仅学唱了歌曲,还引导幼儿与同伴愉悦的玩音乐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整节课,教师没有主动地要求幼儿演唱歌曲,完全是幼儿自发地演唱。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幼儿学”,幼儿是被动地学习,一节课当中老师要无数次地强调课堂纪律,教学效果也不尽人如意,而今天,幼儿是在游戏中不需要老师要求,主动地唱,课堂效果非常地好。在合作表演时,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体验音乐的快乐和美。
让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不能单靠说教,更重要的是靠熏陶,靠参与。本次活动我采用逐层深入的方法,让幼儿边玩边学,在玩中感受音乐,在感受音乐的同时玩游戏,减轻了幼儿枯燥学习的负担,使得学习在游戏中自然进行,更显趣味性。
大班音乐草丛中的小老鼠教案篇九
1、在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体验音乐活泼欢快的情趣。
2、通过反复欣赏歌曲,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做出与内容相关的动作。
3、在边唱歌边表演的过程中,掌握猫和的对话。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体验音乐活泼欢快的情趣。
引导幼儿做出与内容相关的动作,掌握猫和的对话。
物质准备:小、大花猫的头饰、电话模型、乐器(倒钟、响板、木琴)、音乐cd。
经验准备:学习歌表演《一只小》。
一、 教师带幼儿随音乐《一只小》走进活动室,渲染气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
2、说一说一些紧急号码的用处如:110、120、119、122、等。
提问:号码一旦拨错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引导幼儿知道拨错电话号码,所带来的麻烦。)
评析:在这一环节,我运用京味歌曲《一只小》带幼儿进场,主要是想唤起幼儿积极性和自信心,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造活动的欲望,同时也练习了小的形象,为课程做铺垫。加之,本节课跟电话有直接的关系,《纲要》中提出:艺术教育是各领域之间的纽带,所以我们又通过提问电话号码,与社会领域、生活教育相联系,扩展了幼儿的视野。
二、教师随木琴进行情景表演,并演唱歌曲,幼儿初步欣赏。
“有一天,小也爱上了打电话!小会把电话打给谁?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们来欣赏老师的表演。”
1、教师表演歌曲的前半部分,幼儿欣赏。
提问:你们猜一猜,小会把电话打给谁?
2、抛出问题,完整欣赏歌曲。
“小究竟把电话打给了谁呢,请你们完整地欣赏歌曲,听了以后你就知道啦”!
教师随木琴再次完整表演,
提问:(1)歌曲听完了,小把电话打给了谁呀?为什么会打给猫?
(2)小拨打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3)带幼儿模仿练习按手机号码。(木琴给予节奏)
评析:这个环节,我运用了两次清唱,教师的清唱在音乐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清唱会让幼儿听的更清晰、明白;同时老师绘声绘色的表演唱与孩子之间有了情感上的交流,拉近了距离,加上木琴的伴奏,让清唱更有生机,幼儿很感兴趣。
3、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歌曲,重点听一听“小打电话时都说了些什么?”
4、用乐器伴奏对话部分,巩固歌词与节奏。
(带领幼儿重点学说对话部分,用倒钟表现小尖尖细细的声音,用响板表现大花猫的声音)
5、幼儿用倒钟和响板,随音乐一起演奏并初步学唱。
评析:这一环节,我运用了反复欣赏的方法学习整首曲子,因为反复欣赏歌曲是理解音乐的基础和保证,同时运用“前置”的教学方法重点学习电话号码,和对话部分,有效的利用响板和倒钟引导幼儿掌握了节奏,保证幼儿自然、顺利地学习歌曲。
三、师幼一同进行表演,提升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1、引导幼儿四散站开,集体表演歌曲。
2、重点练习“吱儿―― 喵―― 嘭!”的动作。
3、戴上头饰,师生共同进行情景表演。
评析:幼儿在反复欣赏的基础上,基本掌握了歌曲,在这个环节中,让全体幼儿戴上小的头饰,创设一种情景,让幼儿用肢体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正体现了《纲要》中所提到的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更好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随音乐自然结束本次活动。
这首歌曲活泼欢快,幽默诙谐,音乐情节让人始料不及,小形象活灵活现,游戏性、表演性极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激发她们大胆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大班音乐草丛中的小老鼠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歌词激发幼儿对歌唱的兴趣,感受音乐带给人的愉悦。
2、幼儿投入情景表演,在欢乐的气氛下进行模仿律动,感受游戏的乐趣。能用自然的体态动作表现音乐的音响情绪。
3、积极参与节奏活动,体验与同伴用动作、表情创造表现的快乐。遵守游戏规则。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老鼠头饰;小猫头饰、图片、房子;奶酪图片;“下水管道”。
2、幼儿熟悉儿歌旋律、歌词。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老鼠上灯台》。
二、吸气呼气练习。
1。交代游戏规则:
(1)让幼儿自由发挥,说说老鼠的律动动作应该是怎样的(吃东西,走路等)。
(2)特别强调老鼠走路的动作。
(老师引导语:“为了不惊醒小猫,小老鼠们应该踮起脚尖来轻轻地走路。”)。
(3)跟幼儿交代如果有猫来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老师引导语:“小猫的爪子是很锋利的,而且小猫比我们要大很多很多,如果给小猫抓住,我们就别想吃美味的奶酪了,更别想回家见老鼠妈妈了,所以如果等一下见到小猫的话,你们记住要赶快跑到安全的'地方,千万不要呆在小猫的家中,知道吗?”)。
2。游戏。
3。重复游戏一次。
4。加大难度:设障碍物。
(1)在走去小猫家的路上,加设一条“下水管道”,老鼠必须经过“下水管道”才能到达小猫的家。
(老师引导语:“这次为了不让小猫发现,我们改走小猫家的下水管道,但由于那条路又湿又窄,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污水里,那污水又臭又脏,小老鼠会被淹死的,淹死就不能吃奶酪了。所以你们必须在管道的中间走,才不会掉到污水里。知道吗?”)。
(2)小老鼠边唱着歌边跟在老鼠妈妈后面走,经过下水管道,老鼠妈妈再提醒一次:“这里就是下水管道,你们一定要在中间走,不要掉到污水里啊!”
5。游戏结束,幼儿出活动室。
小猫,小猫,睡懒觉。老鼠看见哈哈笑,踮起脚尖咧起嘴,想把奶酪全吃掉!(老猫醒来)喵……!!!
附故事:《猫和老鼠》。
附儿歌歌词: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偷吃油,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哩咕碌滚下来。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操作性强,但对情感倾向较少,随着幼儿的成长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难度:比如,要求幼儿一拍一动或俩拍一动。猫和老鼠的游戏历来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同时也需要教师加以适当,及时的引导,否则容易导致场面混乱,将游戏变成闹剧。活动需要改进的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如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应暗示幼儿,师生配合要连贯。
大班音乐草丛中的小老鼠教案篇十一
设计意图:
猫和老鼠使幼儿常见的小动物,为了让幼儿知道它们两个是大自然中一对天敌,了解在以前的时候,猫主要是以老鼠为食物,更进一步的明白猫是对人类有好处的动物,老鼠则是对人类有破坏性的坏东西。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幼儿的思想认识,有爱憎分明的意识和勇气。并通过游戏强化身体机能。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主观意识和能力,锻炼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
2、增强了幼儿身体素质,培养幼儿参与活动中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沙包若干猫的头饰若干老鼠卡片若干小宝粮食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地场,指导做简单的热身动作。并和幼儿一起布置好场地。
1、游戏导入。
小朋友,我们都见过猫和老鼠吧,都非常喜欢可爱的小猫,同时你们也知道知道老鼠是个坏家伙,它吃我们的粮食,咬我们的衣服。但你们知道猫和老鼠的关系吗?幼儿回答---不知道,那么老师告诉你们,在以前的时候,猫和老鼠是一对天敌,是吃喝被吃的关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做这个游戏,好不好?幼儿一起回答---好!并且我们看看今天谁能捉到老鼠,捉到的最多。
2、教师首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过程,
先把幼儿分散到场地上,部分幼儿扮演猫,戴上了猫的头饰,部分幼儿扮演老鼠,戴上了老鼠的头饰,扮演猫的幼儿在场地的中间闭眼下蹲表示睡觉,扮演老鼠的幼儿偷偷地将粮食运往洞里,当听到猫来了的信号时,扮演老鼠的幼儿们立即跑向老鼠洞,扮演猫的幼儿赶紧的去抓未进洞的老鼠,在游戏中,老鼠只能那一小包粮食。被捉到的老鼠站在场地边上,游戏进行完一圈后,变换角色在游戏。
教师和一个幼儿示范游戏的过程,其他幼儿认真看。
3、幼儿开始游戏游戏。
将全班幼儿安排好,各自有自己的位置后,游戏开始。
4、游戏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统计被捉老鼠的数目,对优异者表扬鼓励。
师生共同收拾场地,带回教室休息。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参与这个游戏,知道了很多的知识,也在游戏中感受了乐趣和增进了身体技能,在游戏过程中,理解了老鼠的本性,对猫和老鼠的关系有了本质的认识意识。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感受了游戏的乐趣。
大班音乐草丛中的小老鼠教案篇十二
1.通过看图谱记歌词的方法熟悉歌词,并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2.自然、愉快地演唱歌曲,掌握滑音的唱法。
3.能大胆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复习《猫捉老鼠》的游戏。
2.老师:“小朋友扮演的小猫真棒,一下子捉到了好几只小老鼠。现在请小朋友来看看郑老师带来的这只猫(师出示挂图),这只猫长得怎么样?它会是捉鼠的能手吗?”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并说出小猫怪在哪里?
(眼睛太小,小爪太少,小腿太短,胡子太翘,没有牙齿)
4.老师:“这只奇怪的猫是谁画的呢?你们听完老师唱一首歌就明白了。”
二、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并学唱歌曲
1.幼儿初步感受旋律,安静听老师把歌曲清唱一遍。
2.老师带领幼儿熟悉歌词。
三、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大胆地想像动作,尽情表现歌曲。
2.幼儿自由结伴表演。
本首歌曲诙谐幽默,老鼠绘画的猫搞笑特征明显,根据形象的图谱幼儿一下就掌握了歌词内容。在滑音的表现方面还有待加强。
大班音乐草丛中的小老鼠教案篇十三
1.能自然、轻快地演唱歌曲,掌握滑音的唱法。
2.初步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活动中会控制自己的歌声。
3.能大胆运用表情、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老鼠画猫》歌曲音乐、图谱一张。
1.师:小朋友们见过老鼠吗?老鼠是什么样子的?见过猫吗?猫又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听一听歌曲里的猫是什么样的。
2.教师合着伴奏完整范唱一遍。
1.出示图谱,帮助理解歌词。
师:小老鼠画了一只什么样的猫?
2.引导幼儿看图谱演唱歌曲。
3.幼儿听音乐找歌曲里的滑音,用标记符号在图谱上标出滑音的位置,学唱滑音。
4.出示反复记号,合着钢琴伴奏完整演唱。
听音乐,边表演边走出活动室。
大班音乐草丛中的小老鼠教案篇十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的新奇有趣,大胆设想故事发展的可能性。
2、通过质疑、想象、表演、续编等多种方法拓展想象,大胆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积极地交流、主动表述。
3、懂得遇到困难要积极面对,智慧能战胜一切。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分析猫和老鼠特点。
(观察图片)你觉得故事里的这只猫,有可能是一只怎样的猫?(幼儿自由讲述。并请幼儿学学幼儿所说的猫的样子)。
3、(ppt3)师:那这样一只有点笨、傻傻的猫碰到可爱聪明的老鼠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大胆猜测)。
二、、结合ppt欣赏故事前半段,引发对后半段故事的猜想。
1、师讲述故事上半段。(ppt4-5)。
故事:“在一片玉米地里,一只老鼠出来找食物吃。突然,一只猫扑了出来,一下子捉住了一只老鼠,就想吃掉它。老鼠心想:‘呀!糟了,今天要完蛋了,怎么办呢?别急别急,我可得想个办法,救救自己。’”
师:这只可怜的老鼠会想什么办法来救自己呢?(幼儿讨论)。
(ppt6-11)方法a哄骗求饶:它会对猫说什么来让猫放了它呢?谁愿意来学老鼠表演一下,注意用什么表情。
b逃跑:会拼命的挣脱出来逃跑。
c搏斗:小老鼠心想反正要被你吃了,干脆跟你比个高下,还不一定谁输谁赢呢!
d求救:找找看旁边有没有谁能帮忙救救它。(请一个小朋友来学学如何求救,会怎么说)。
e装死:干脆直接装死。
三、结合ppt,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结尾。
1、(ppt12)(出示图片)师: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猫要把老鼠种到地里呢?(幼儿猜测)。
倾听故事第二段:(ppt13)小老鼠说了什么?(学说这句话)猫上当了吗?猫为什么会上当呢?(ppt14)。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哇,小老鼠怎么样了?来我们给聪明的小老鼠鼓鼓掌。
这个故事有趣吗?这个有趣故事还没有名字呢,谁来帮它起个名字吧?(猫种老鼠)。
四、完整欣赏故事,确定故事名称――“猫种老鼠”。
师:我们一起再完整的欣赏一遍故事吧。(ppt15)。
故事听完了,好听吗?
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小结:碰到困难,不要轻易认输,一定要勇敢面对,智慧可以战胜一切。
五、进行创编故事“老鼠又被猫抓住以后……”
1、师:老鼠逃走以后,猫很生气,千方百计的想抓住这只猫,瞧可怜的老鼠不当心又被猫给抓住了。老鼠又会想什么好办法呢?(ppt22)。
2、请小朋友拿起自己的图片一起讨论老鼠的自救方法。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图片猜猜这次老鼠是在什么地方抓住的?猫在干什么?
3、幼儿交流。
师:你觉得老鼠会想什么办法救自己呢?
活动反思:
“猫”和“老鼠”是孩子们都非常熟悉的两种动物。在平常生活中,人们传统的印象会觉得猫漂亮、温顺、招人喜爱;而老鼠总是脏兮兮的,到处打洞、偷东西。“猫捉老鼠,老鼠怕猫”是人人皆知的。然而,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猫”和“老鼠”却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两个经典角色。它给“猫捉老鼠”赋予了新的意义,猫鼠之争中谁胜谁败,自在个人智慧,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无穷的乐趣。本故事《猫种老鼠》中,故事情节简单而富有无限想象,与动画片《猫和老鼠》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于是,我引导幼儿自由想象、演绎精彩纷呈的猫鼠故事,既是对传统经验的拓展,又是对现有动画情境的迁移和深化。这也正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这一原则。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借助猫、鼠的角色形象,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进行及时的互动,引领他们互相学习、交流各自的成功经验,在一个个合作体中共同分享想象、表演、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表达力等有机融合与协调发展。
1、大家好,我是老鼠jerry(老鼠图片中)。
2、有一天,老鼠jerry来到一片茂盛的玉米地,它想找食物吃,它东找找西找找,东看看西看看,看到许多玉米心里可高兴了:“这下我可以美餐一顿了!”
3、突然,一只猫从玉米地里扑了出来,一下子抓住了老鼠,猫得意的说:“哼哼,看你往哪里跑,今天我要把你吃了!”老鼠心想:“啊呀,糟了,今天要完蛋了,怎么办呢?别急别急,我可得想个办法救自己。”
4、这是一只聪明的老鼠,它知道一般的办法是救不了自己的,它看了看四周茂盛的庄稼,再看了看猫的脸。想了想,很友好、很认真地对猫说:“猫大哥,别着急,你瞧,农民把玉米种到地里,到了秋天就会收获很多玉米;农民把花生种到地里,也会收到很多花生。如果你把我种到地里,这样就会长出很多很多的老鼠,这样多好啊,你就可以不用每天辛苦的抓老鼠了。!”
5、猫听老鼠这么一说,心里想:对呀,我把这只老鼠种到地里,这样不就能收获很多老鼠了吗,这下就不用愁没有老鼠吃了。哈哈!于是猫就把老鼠种到了地里。
6、可是当猫挖好洞,刚把老鼠种到地里,聪明的老鼠马上打洞逃跑了。
7、故事:猫种老鼠(题目)。
大班音乐草丛中的小老鼠教案篇十五
一、活动名称:
二、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游戏情节中理解歌词,初步学唱儿歌。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并尝试通过肢体语言大胆表现出来。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理解并学唱《老鼠画猫》这首儿歌,难点是启发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四、活动准备:
1请幼儿了解猫的一些知识。
2音乐《老鼠画猫》,黑板,粉笔,猫的画像。
五、活动过程:
(一)、歌曲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
(二)、游戏导入小朋友会念《小老鼠上灯台》吗?我们一起来念一遍,聪明的你们可以一遍念,一边模仿小老鼠哦。(教师带领幼儿念《小老鼠上灯台》)。
(三)、基本部分。
1.师: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小朋友:为什么老鼠听到猫的叫声就吓得滚下灯台了?幼:…(老鼠害怕被猫吃掉)师:小老鼠会用什么办法来对付猫呢?幼:…(幼儿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2.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师:我有一首好听的歌曲,是关于小老鼠的愿望的。仔细听一听,小老鼠有什么愿望?它是怎样做的?(教师播放一次歌曲)师:请小朋友说说看,你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整理成为歌词)。
3.出示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师:请小朋友认一认,图上画的是什么?(老鼠,画笔,猫,爪子,眼睛,胡子,腿,牙齿)师:请你们看着图谱,和我一起念歌词。(教师教两遍,然后请幼儿看图谱完整的说出歌词)。
4.学唱儿歌教师边弹琴,边清唱歌曲2~3遍,放慢速度,幼儿逐句跟唱。(重点教唱难重点句)。
5.请幼儿唱歌,教师画出猫的图片。
(四)、结束部分请幼儿拿出画笔,一边小声的唱一唱刚刚学会的歌曲,一边将猫的样子画出来。
附歌词:小老鼠来画猫哎呀眼睛要画小小老鼠来画猫小爪一定要画少小腿要画短胡子要画翘牙齿一个也不能要我们可以睡大觉小腿要画短胡子要画翘牙齿一个也不能要我们可以睡大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