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改变范文(23篇)
总结有助于加深对学习和工作的理解。注意总结的时态,一般使用过去时来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命运的改变篇一
一到周末,我们家就有很多东西要洗,衣服、床单、被罩等等。有一次我感叹东西太多了,妈妈说:“现在方便多了,有洗衣机帮忙,要是在以前,这些东西够干一天活了。”我就很好奇,让妈妈讲讲以前是怎么洗衣服的。
几十年前,在姥姥小的时候,洗衣服通常是把脏衣服装在篮子里,几位大妈们结伴来到小河边,将衣服浸湿,打上肥皂,在河边的大青石上搓洗,有的布料太厚,不好搓,还要拿棒槌用力的捶打,然后在河水里涮干净。夏天还好,一到天冷,尤其是冬天结冰的时候,河水刺骨的'寒冷,洗衣服的人手冻得通红,几乎都长满了冻疮,干活时钻心的疼呢!
后来,改革开放不久,越来越多的新奇东西出现了。在80年代,姥姥家也买了洗衣机。当时,洗衣机的到来让大家眼前一亮,尤其是姥姥,终于可以不用手洗衣服了!当时的洗衣机是单缸的,洗衣服时需要有人在跟前转换步骤。
再后来双缸洗衣机问世了,它比单缸洗衣机又进步了一些,可以在洗衣服的同时,把洗好的衣服甩干。但仍需要有人在旁边,还要把衣服从这个缸换到另外一个。
现在,全自动洗衣机闪亮登场了,繁重的洗衣工作只变成了简单的三部:把衣服扔进洗衣机、按按钮、晾衣服。洗衣服变得简直更方便了!在洗衣机工作的同时,妈妈可以干其它的事情,大大提高了效率。
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洗衣机在款式、外形、功能上也不断地进行着创新,让人们生活的更轻松,更便捷!
命运的改变篇二
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唯有知识才能使人生有意义,唯有知识才能让生活过得幸福、美满。可见,知识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有用。但是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就得不断地学习,我国古代著名诗人荀子也曾用“学不可以己”来告诫我们学习应抱正确的态度。
知识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刻苦的学习得来的。作为正处于学习知识的黄金时代的我们,要有荀子“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勤学和苦练,我们只有勤学和苦练才能学习更多的知识。但是正在学习知识的我们光靠勤学和苦练是不够的,想要有好的学习成绩还得要有好的学习方法。荀子也告诉我们说:“读书切戒在中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和“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古人正是用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来告诉我们这些学子:“其实学习离不开方法”。
读书的时光总是走得很匆忙,正处于少年的我们要养成。
珍惜时间。
的习惯,常言道:“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不再回来;今天已经和我们在一起但也会过去;明天即将来临,但也会过去;人生短暂,不容虚度”。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在年少时发愤读书,才是最根本的。
古人们和程世华教授正是用他们的才华和经验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与方法。知识改变命运,只有学习才有美好的将来。古人用他们的智慧流传下了千年的永恒,千古绝唱,他们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永远不会被人遗忘,他们创作的经典、辉煌,永远都会被世人饱读和继续传承下去。
命运的改变篇三
1)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带给别人信心,自己信服的人,方能让别人信服。
2)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劳,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3)一个对自己的内心有完全支配能力的人对他自己有权获得的任问其他东西也会有支配能力。
5)我可以拿走人的任何东西,但有一样东西不行,这就是在特定环境下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的自由。
6)一个人如果态度正确,便没有什么能够阻拦他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态度错误,就没有什么能够帮助他了。
7)什么是失败?无非是迈向更好境界的第一步。
8)人生的目的是服务别人,是表现出助人的激情与意愿。
9)如果你觉得能行,就行,觉得不行,可能真的就不行。
10)忘掉你的推销任务,一心想着你能带给别人什么服务。
11)人生是一场戏,生旦净末丑,唱了,醒了,红尘过往,没有人握得住地久天长,人生之事岂能尽如我意,哭笑皆由人,悲喜自己定,其实吧,没心没肺的活着,似懂非懂的看着,糊里糊涂的过着,半睡半睁的眯着,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行着,挺好。
12)人生是一粒沙,人生是一滴水,欲望就是滚滚长河;用短暂的人生,去和无限的欲望赛跑,谁人能赢?人生的欲望,一苦为求不得,再苦为放不下;贪婪者反复深陷其中,知足者见好就收,不如淡看风云,有缘来者,好自珍惜;无缘去者,安然随它。
13)人生的进退,生活的好坏,有时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努力是一种结局,放弃也是一种结局;只是不同的心境,有着不同的结果,你笑天是蓝的,你哭天是阴的;学会生活,需要一个好的心态,走好人生,需要一个好的心境,心态有时决定着生活的成败。
14)结局很美妙的事,开头并非如此。
15)有积极心态的人不把时间精力花在小事情上。
命运的改变篇四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张诗雨,我呢,开朗却不失内涵,野性却不失优雅,自信却不自负,张扬却不狂妄,这是我追求的性格。因为我拥有积极的心态。冲动,意志不坚定,思想不成熟,是我要克服的弱点。因为我想要我的人生更加的辉煌,从而走向成功。没错,今天我要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唤起积极心态走向成功人生》。
心态决定命运,不管面临怎样的困境,都不要抱怨命运,因为抱怨不但会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糟,而且也会把解决问题的机会错过。
有的同学因为进了一个不好的学校而自暴自弃,在网络中麻醉自己,逃避现实,填补内心的空虚,但离开网吧,空虚依旧,现状并没有改变。这是消极的。显然积极心态给人生带来光明,消极心态把人生带进黑暗。
有很多同学问我:“诗雨,那怎样才能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呢?还有上课你是怎么听进去的呀,我怎么也听不进去?”我觉得那是你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动力,没有危机意识,怎么可能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呢?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我想都有能力去解决它吧。或许还有一种感觉一直困扰着你,那是空虚,谁都会有七情六欲,我也渴望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但那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我会用想象让自己小小满足一下,但我发现那样只会让我更不宁静。所以我选择去图书馆,虽然不一定看得进去,但看见别的同学在那里埋头苦干,我不好意思在那里做白日梦了。我也会去大街上跑步,在宿舍大声的唱歌,虽然有点像疯子,但当疯子的感觉还蛮不错的。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克服自己的心魔,并用积极的方法,学会控制自己。
当你认真了,你自会发现好的学习方法,有了好方法,自会提高学习热情,让自己爱上学习,要相信积极的力量,没有人可以打倒你,只有你自己。让积极成为你的习惯,让它使你更具有魅力。我喜欢积极的人。
有了这品质,我们还怕什么,找不到工作?找不到灵魂伴侣?不,因为我们拥有积极心态,所以我们收获了很多,在面试时,自信会让面试官眼睛发亮,不俗的谈吐会证明我们的优秀,优秀的表现会证明我们的实力,强大的实力会让我们走向成功的人生,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命运的改变篇五
当今世界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崔金。《向命运挑战》这篇文章就是他的成长故事》崔金17岁时考取了牛津大学,21岁不幸患了重病,医生说他最多只能活两年半,但是,崔金却凭着顽强的毅力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两年半,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要主动向命运挑战。因为命运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崔金体重不到40公斤,但它却成了科学巨人。尽管他的身体只能坐在轮椅上,但是他的思想,却穿越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走进了银河系,闯进了几百亿光年之外的宇宙深处,在那浩瀚的宇宙星空中飞翔。虽然崔金只有两个手指可以动,但他的科学著作《时间历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却风靡于世。比起身患重病的崔金,我们这些身体健康的儿童,有着无可估量的优势,但我们又有几个17岁就上大学呢?有的同学17岁还只是个中学生。如果从现在开始,我们也向命运挑战,那么凭借着我们发达的思维和健康的身心,一天做几天的事,一年做几年的事,那么我们的`生命将更有意义,将更精彩,更充实。我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而且十分喜欢数学。又一次,老师出了几道奥数,让我们在三天完成,不少同学会一天一天做。可我却一口气将它全部写完写对,我一天就做了三天的事,让老师对我大加赞赏,我心里美美的,因为剩下两天,我不仅玩得痛快,而且可以做自己的课外作业。只要我们打破常规,向自己的极限挑战,向命运挑战,我们就可以和成功相伴了,成为像崔金那样优秀的人。我们不仅要向命运挑战,更要学习崔金那种不甘落后,不肯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这就是崔金成功的秘诀,也是他给我的一个很大的启示。
来源:m.201210/。
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命运的改变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这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真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我今天还能在这讲话与大家一起分享。那是因为我总是记得钟博士他有一句话,他说在台上的人都是学生,在下面听的都是老师,所以我这堂课不是讲给大家听的,而是在讲我自己的一些不足,也希望大家从我的一些例子体会中,对大家以后人生有所启发,看到这个题目叫《心态改变命运》,有人提出这样的疑惑,真的心态能改变命运吗?有什么根据吗?在我们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一句话,叫“福田靠心耕”,也就是一个人的福分从哪里来的?其实都和他的心念有关,什么样的心田才能有肥沃的土地?中国人也告诉我们,福田有三种,最肥沃的田地是恩田、敬田,还有悲田,首先我们看这个恩田,我们看每个人有没有福分,有没有前途,就看他是不是知恩报恩,饮水思源,所以我们为什么讲要孝敬父母,为什么要感恩师长?其实都是在培养一个人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的意识,如果这个人他能够不忘恩负义,能够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相报,那我们可以断定这个人是有福气的人,除了恩田之外,还有敬田,就是恭敬心,古人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同座在这个课堂上,但是我们能收获多少,我们的人生会因此得到怎样的改变,取决于什么呢?那就取决于我们的诚敬之心,恭敬之心。
讲到这里,也让我想起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典故,说净土宗的一代祖师莲池大师,他曾经去拜访一位老和尚叫遍融法师,他听说这个法师很有智慧,于是就不远万里,走了很长的路,三步一磕头,来请教这位禅师,结果请教这位禅师之后,这位禅师就讲了一句话,他说年轻人一定要远离名闻利养,这个东西害死人,这句话在平常人看来似乎平淡无奇,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谁都能说出来,要远离名闻利养,不要受他的熏染,但是这句话在莲池大师听来,就像一个当头棒喝,他对这句话牢记在心,他一生中就得益于这句话,所以他在以后的修养上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就是他能远离名闻利养,最后成为净土宗的一代祖师。所以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首先恭敬的就是先贤的教诲,还有就是恭敬能够身体力行先贤教诲的这些有德行的人,因为他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正是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看到圣贤人的教诲,活生生的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第三个就是悲田,什么是悲田?就是一个人他对于别人的痛苦,别人的处境能够有怜悯之心,有恻隐之心,所以他会全心全意给予帮助,让他们走出困境,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所以我们有能力,有财富用在这三个方面,那我们相信,我们的人生也是一个幸福的人生。但是有人也会说,我看好多人他也是知恩图报,饮水思源,他对别人也恭敬,对圣贤教诲也是很听从的,他对别人也有仁慈博爱之心,也有同情心,但是为什么他的遭遇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这是什么原因?象我们经常有人说:老实人吃亏,实际这句话是有待商榷的,为什么?因为老实人绝对不会一个人吃亏,这个人之所以会吃亏,是因为他看起来是老实,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那种过错,就是他给人表现的是很好,但是他还有一些隐藏的不为人知的过失。而正是这些过失让他不是很顺利,所以老实人绝对不会吃亏。
吃亏的是那些看起来老实中的不老实的地方。我们今天就根据《了凡四训》上的一句话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有人做了很多好事,还没有很好的命运,那就是“未论行善,事先改过”,也就是一个人他还没有在去积功德之前,需要首先把自己的过失给改正过来,就是这个杯子,它里面本来是盛水的,我们也想方设法往里面盛满水,但是这个杯子是有漏洞的,下面有一个洞,所以你无论积多少水,最后都给漏掉了,你的功德没有积攒下来,所以也就没有得到如意的这些效果,命运也就没有改过,所以我们在没有讲改造命运之前,先来看看怎么样改正自已过失,我们现在一般人的过失有下面几个方面,我所说的都是我的切身体会,大家不能与我心有戚戚焉。
第一就是傲慢。我们看看《了凡四训》上有句话,他也是借用《易经》上说的话,说:人道恶盈而好谦。一般的人都是厌恶那些过份傲慢的人,而喜欢那些谦恭有礼的人。在《尚书》上也有这样一句话,它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骄满给自己带来损失,谦虚使自己受益,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规律,又说“唯天福善祸淫”,天道自然的规律都是给那些善良的人带来福分,而给那些过分的人带来祸害。这都是告诉我们自然而然的规律。
在《论语》上孔子也说了一句话,他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说这个人即使有你周公这样的才华,如果他又骄傲,又吝啬,其余人就不足再看,其余的就不足再评论了。所以骄傲,傲慢是给自己的人生设置了很多障碍,而因为一个人有傲慢心,他觉得自己什么都明白,什么都会了,他也就不再好学了,所以我应该向大家表示祝贺,因为大家能够来到这个会场,能够认真在这里学习,说明大家还有一颗谦虚受教的心,因为觉得我不满足我才要在这里再学习,为什么要谦虚?在《易经》里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恒古不变的规律,说“阴阳之谓道”,我们观察自然界的现象,你看太阳有升有落,潮水有涨有落,这都是“阴阳之谓道”的体验。我们人世的变化,也是如此。
比如说一个人懒惰,那就一定会有非常困难的时候到来,一个人如果骄傲,那就一定会有突然倒架子时候到来。对“阴阳之谓道”体验最深刻的人,莫过于清朝曾文正公曾国藩,他就是把这个道理运用到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他提出要看一家人的子弟有没有发展前途,能不能兴旺发达,就看这家子弟的三件事情就可以。哪三件事情?第一就是看这家的子弟早晨几点钟起床,第二件事情就是这家子弟是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两件事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微不足道,但是做到了四省总督的曾文正公却认为,正是从这两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可以看出这家的子弟是克勤克俭,励精图治,还是骄奢淫逸,铺张浪费。所以我们现在也流行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正是从这些细节上可以看出一个人为人的品格,他也说道,家败离不开一个逸字,而讨人厌离不开一个骄字。说一个家庭的破败,一个家族的破败,一个企业的破败,破败在什么地方?就破败在这个家庭的用度,过分的奢华,过分浪费,乃至入不敷出。一个人之所以由盛到衰,由上升转为下降时期,是因为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他从此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不思进取乃至于玩物丧志,而一个人讨人厌,讨人不喜欢那是什么道理,就是因为他自以为是,过分的骄傲,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第三件事他说看一家的子弟能不能有发展,就看这家的子弟是不是读圣贤书。
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圣贤经典,都记载着古人对于天道的认识。给我们讲“阴阳之谓道”的规律,告诉我们人生的经验和教训。当我们一个人活到四十多岁的时候,再回首一生的时候,常常有这样的感慨,说如果我这一生可以重来一遍的话,我相信我的人生一定会比现在更加精彩。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慨。可惜人生是不能重来的,所以我们的人生就留下了很多遗憾,我们的古圣先贤也有这样的感慨和遗憾,他们不希望这样的遗憾发生在子孙后代的身上,所以他们就想法设法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教训记载在经典之中。所以我们子孙后代只要虚心的打开这些经典,我们就可以回到几千年前,几百年前和孔老夫子、孟老夫子直接交流,他们的人生经验教训直接为我们来传承,所以你看我们写了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教导我们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他教导我们在人生得意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不要自以为是,当我们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也不要因此就丧失了信心,丧失了勇气,因为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你看我们学了一句话,就对我们的人生有这么多的启发,我们只要打开经典,对我们的人生启发太多太多了。还有一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到曾文正公他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体会的很深刻,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求缺斋”,什么叫求缺斋?就是要求一点缺失不能太完美了,因为他自己有权有势,又才华横溢,可以说近乎完美。因此他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上都特别小心谨慎。因为他明白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这就是我们讲的可以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中,学会一种谦虚有礼的处世态度。我们看中国古代圣贤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这些人反复叮咛,实际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说孔老夫子,他一生所奉行的就是温、良、恭、俭、让的德行。
他做到了温和、善良、俭朴和礼让,而孔老夫子的后人又把他一生的道德教育的经验承传下来,所以我们看到孔老夫子的后人,一直承传到今天保持了几千年而不衰。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把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运用到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提出“处柔守慈”的处事原则,也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谦恭、要有礼要温柔处事。在《易经》这本说明天道的书中,一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凶有吉,但是在所有六十四卦当中,只有一卦是六爻皆吉的,而这一卦就是谦卦,而这个谦卦是地谦,也就是高山本来是在平地之上的,但是在谦卦之中,高山它宁愿居于平地之下,因为他能够居功不自傲,能自卑而善人,所以他做事无往而不利,我们从这里就学会了:一个人傲慢无礼对自己是处处成障,所以谦恭能够敬人,这才是一个人改变命运的一个基本心态。
第二个过失就是嗔怒。现在的人脾气都特别的大,我们走在路上,有人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吵起来,甚至于大打出手,我们说中国的文字都是一种智慧的符号,看到这个“怒”字,上面是一个奴隶的“奴”,下面是个“心”字,看到它就是告诉我们,什么叫发怒?就是把自己的心变成自己的奴隶,自己已经不能掌握自己的情绪,所以才会发怒,而中国在《黄帝内经》上有一句话: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说大怒会伤及到自己的肝脏,在王凤仪老先生的《嘉言录》中,他也有一句话,他说恨怨恼怒烦,人生的五毒丸,吃了半颗就生病,吃了一颗就要你的命。所以你看这些情绪都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确,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那怎么办?我们要改变命运,我们看在日本江本胜博士那里有一本书《水知道答案》,他做了一个水结晶的实验,从这里我们也受到了一些启发,他说把水结晶之后,给它贴上不同的词,然后在高倍的放大镜、显微镜下看,结果发现,看到了贴上“爱”、“感谢”等美好字眼的褒义词,看了贴上“智慧”无论他是用汉字、汉字拼音,还是英文、德文写的,它都是美丽的六角形。所形成的结晶充满了喜悦,象盛开的鲜花一样,呈现美丽的六角形,看了“混蛋”“怨恨”等充满仇恨的贬义词,就是浑浊一片,结晶非常丑陋。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的心念,人的语言对于水都不是毫无影响的。而我们的身体又有70%是水构成的,所以一个人如果经常发怒,经常有恨怨恼怒烦这些情绪,首先影响的不是别人,就是自己。所以发怒的确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古人说:境由心生,境由心转。境就是我们的物质环境,我们的人际关系都包括在这个境遇之中。这个水结晶的实验也是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诲是真实不虚的,既然境是由心生,也是由心转的,那我们也要把恨怨恼怒烦的情绪转变为什么?转变为恕,这个“恕”,上面是一个如,下面是一个心字,看到这个告诉我们什么是恕?那就是要如其心,如谁的心?就是如对方的存心,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换位思考。孔老夫子有个弟子来向他讨教,说老夫子有没有一个字我可以终身奉行而不违背的。孔老夫子说有。这个字就是“恕”。而这个“恕”字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自己不想做到的东西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当别人犯错误的时候,我们自己要生气的时候就先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一个圣贤人,自己都不是一个圣贤人,自己也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过失。那我们想一想,别人在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理由再去对他们发怒。我们自己犯错误的时候,希望别人是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我们?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原谅我们的过失,能够给我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那么当别人发生错误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所以一个人如果转怒为恕,这个人就完全不一样了。很多人听到这里就想:我们中国人讲一切法得于忍。如果一个人能学会了“忍”这个字,是不是就可以不发怒了?的确,你看我们做什么都要学会忍耐,古人说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你要忍得住那种清苦的生活,坏的环境要忍,好的环境也同样要忍。所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挫折的时候我们要能够忍受,在一切都事事如意,一切境缘都很好的时候,更需要忍住,不去贪受。古代人讲的忍,他有六个层次。
第一个叫“力忍”。也就是我们知道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所以当别人在对我们不好,做错了的时候,我们要努力克制住自己,不去打击他,不去报复他,这叫力忍。如果你仅仅把自己的功夫停留在这个层面,终于有一天你会发现怎么样?你发现自己会忍无可忍,积累到一起,就像是火山爆发一样发作起来。所以我们的忍还要往上提升。
第二个就是“忘忍”。也就是别人对我们不好,对我们仇恨,我转身即忘,没有把他留在自己的记忆里。这就是我们说的古人的心量很大,说“大度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宰相肚里能撑船”。在《弟子规》里也说,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我们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相报。但是如果我们彼此有过节,有仇怨,我们不要把它老是留在自己的记忆里,想起来就折磨自己一次,有人也把自己的心比作一个纯净纯善的垃圾桶,就是我们自己刚把这个垃圾桶从商店里买回来的时候,你看它是很干净的和别的桶也没什么区别,但是事后为什么它变成肮脏不堪?就是我们经常把垃圾往里面装,我们的心也同样如此,我们的心都是纯净纯善的,如果我们经常把别人的过失、别人的罪恶承载在我们的心中,那我们的心不就变成装载别人过失的垃圾桶了吗?最后受伤的还是我们自己。
第三个层次就是“反思”。反思就是反省自己,反观自己,我们这几天学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然最难做到的一句话也就是这句话。因为我们拿着《弟子规》都去照别人,没有来反观自己,当别人做错事,让我们不高兴不满意的时候,我们不妨想一想,都在力行《弟子规》,你也学的不错,为什么他看每个人都是笑脸相迎,他唯独看着我不满意,不高兴。这说明什么?还是说明我们自己有让人不高兴,不愉快的地方。我们自己可能在沟通上和人家不到位。或者有一些态度、表情,虽然我们觉得自己没傲慢,但是他无形中流露出一种傲慢,“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原因一定是在内不在外,只有你从内在化解彼此之间的对立,你才发现境缘都会改变,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中国传统文华的一句心法。遇到任何事都从内找原因,你把内在的原因找到了,你发现外边的境缘也就随之改变了。
第四就是“观忍”。在《金刚经》上有一句话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其实那个让你生气的人,还有你生气的自己都是一个虚幻不实的东西,他本性就是空寂的,觅之了不可得。我们再回想下我们过去的事,昨天的事以及上午刚发生的事,不就像作了一个梦一样已经过去了吗?就像肥皂泡一样是短暂的,就像雷电一样是不能延续的。所以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能够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你能够这样去观的话,你的怒气也就生不起来了。
第五就是“喜忍”。就是把别人对我的不好,把别人对我的抱怨,诽、谤乃至所遇到的挫折,我都没有生气,没有发怒,也没有抱怨,反而非常欢喜的去接受。为什么?因为他又来锻炼我忍辱的机会了。有个人他在自己的笔记中这样写到,他说现在我对慈悲有更高远的认识,我并不认为它只应该带给我平安与福乐。我认为它应该带给我为了滋长我力量的挫折和将使我深切的领悟到真理的莫大痛苦,以及为了消除我的罪业和增进我福德种种拒绝,种种羞辱和悲痛欲绝,也就是说慈悲有的时候并不是给他平安与福乐,是给他一些挫折,羞辱和磨练,甚至是悲痛欲绝,更提升他面对挫折的能力,更提升他了悟真理的智慧。这也正如一位大德在“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中所写到的,他说要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要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自立,感激绊倒的人,因为他激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要感激所有让你坚定成就的人。当我们能这样变换着角度来看待生命中这些羞辱、这些诽、谤,这个时候我们不仅不生气,反而还会升起喜悦,这是第五个层次。
第六个层次就是“慈忍”。也就是我面对别人对我们的诽、谤、侮辱、抱怨,不仅不想去报复他,反而提起了我们要去帮助他提升他的心。为什么?因为中国人说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当然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也是有道理的,一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比如我们看到有一些年轻人,他还没有走上工作岗位,还没有走上社会,他就做出很多悖逆社会的行为。比如说在蔡老师《弟子规细讲》上,就讲到一个案例。他说一个孩子看到马路边停了一些豪华的车子,然后他拿起刀子在上面划了两道,甚至泼了一些油给他烧掉了。如果我们是这个车子的主人,我们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生气,觉得这个人怎么会做出这样损人利己的事情,但是我们再深入调查一下,才发现原来这个孩子他父母早年离异,没有人给他良好的教养,更没有给他学习《弟子规》。所以他从小就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怀疑和不信任。所以他没有走上社会,就跟人起了对立之心,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当我们知道了这个根源的话,知道他犯错误的原因之后,我们不仅生不起发怒之心,反而提起一种帮助他改过之心。在《格言》有一句话说“论人之非,当原其心”。让我们在谈论别人过失的时候,我们一定去考察他导致这种结果背后的根源。当我们找别人这个根源的时候,发现哪有什么恶人和善人之分呀,只有接受和还没有接受圣贤教诲的人之分。所以我们都说人之初,性本善。
人性都是纯净纯善的,只不过是因为后来染污的不同,使他们有了不同的习气。所以我们看到的人没有善人,恶人,都是受了不同习气熏染的人。我只能说这方面的习气比较少,但是另一方面的习气比较重,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去拒绝他们,也没有理由去轻视他们,从这里我们也能深刻的体会到,大文豪巴尔扎克说过一句话:他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有一位哲人他也这样说,他说我们的痛并不是问题的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并不是问题的本身带给我痛苦与否的感受,而是我们选择怎样的态度,怎样的方式去处理它,去面对它,这也证明我们古人所说的一句话,那就是境缘无好坏,好丑在于心。境就是物质环境,缘就是人际关系,他们本身都没有好坏之分,其实好坏之分都是起于谁?起于我们的分别心,我们如何把一般人看起来是不好的环境和人际关系,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也需要真正的功夫,这是我们的嗔怒。还有一篇文章我特别喜欢引用,每次讲课我都喜欢把这个给大家念一念,因为什么?因为我虽然念了很多遍,但是到了关键时刻,还是不能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所以有必要再重新提醒一下,“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这篇文章这样写到,他说一个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把他交给别人来掌握。
一个女士抱怨说,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的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的钥匙交在孩子的手中;一位婆婆说,我的媳妇不孝顺,我可真命苦,她把快乐的钥匙交在媳妇的手中,这些人都做了一个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自己的心情。而当我们允许别人掌控我情绪时,我们便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对现状无能为力,抱怨与愤怒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我们开始怪罪他人,并且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我这样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为我的痛苦负责,一个成熟的人,掌控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望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他的情绪稳定,为自己负责,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是一种享受而不是压力。诸位朋友,你们快乐的钥匙在哪里?是在自己的手中吗?那就把它握紧吧!我们在青岛分享了以后,青岛的企业家很有远见,他们把“钥匙”编成小品,然后有机会去给人家拜年的时候,每次都给演出,让人家要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在拜年的过程中,也就教育了这些要拜年的长者;还有的人说,其实这个快乐的钥匙更像一个遥控器,如果你掌握不住自己的快乐,就等于把这个快乐的遥控器,放在别人的手里,别人称赞了几句,夸奖了你几句,等于按了一个钮,然后你就很得意,很高兴,结果别人又讽刺了你几句,又诽、谤了你几句,侮辱了你几句,又等于按了一个钮,结果你就很生气,这不是把快乐的遥控器放在别人的手中吗?我们体会了这一点,以后都要想着一生气的时候,我要握住自己快乐的遥控器,不能让别人把这个“遥控器”给抢走,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于发怒了怎么办?我们可以用心理意识的方式,来把我们爱生气的毛病转变过来,晚上我们可以站在镜子面前,或者拿着一面镜子对着自己,深吸一口气沉丹田,把自己的意识集中在两眉之间,然后对着镜子这样说:说你从今以后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要生气,或者早晨起来对着镜子这样说:你已经不生气了,你已经不生气了。当然中国人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为我们已经太习惯于遇到事情就发火,那你只是做了几天,肯定是达不到效果,你还会觉得怒气冲天,但是你不要因此而丧失了信心,坚持自己,一门深入,每天都提醒自己,提醒自己,罪大恶极的人都不会轻易的发火了。那学佛的人有一个更加简短的方法,把你的念头转变过来,转变为什么呢?好多人都知道那就是“阿弥陀佛”,很多人都跟我分享,他说其实你这个方法没有我这个方法简单,你看,你一生气,你就把“阿弥陀佛”四个字念出来,你就把自己的怒气给消掉了,我觉得这个方法也很好,也给大家传授一下。这只是讲的第二个过失。
第三个过失就是嫉妒。我们看这个嫉妒都是女字旁,我们做女人的要非常注意了,说明什么呢?说明做女人的很容易起嫉妒之心,黑格尔说了一句话,他说嫉妒是拿别人的成绩来惩罚自己。我们看别人干得好,有成就,我们自己心里不舒服,而别人的成就不会因为我们的嫉妒而有所减损,这不是拿别人的成绩来惩罚自己吗?中国古人有句话说“文人相轻”,其实这句话我们是有待商榷的,为什么?我们说这样的文人,充其量是没有学过《弟子规》的人,因为学了《弟子规》他们都是说到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学习《弟子规》还告诉我们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学了《弟子规》的人,绝对不会对别人的成就有嫉妒之心。所以古代人说“文人相轻”,肯定是“不力行,但学文”的,这种文人才会相轻,我们现在知识分子之间特别容易相轻,后来我学了《弟子规》之后才找到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力行圣贤教诲,而都是把它做为什么?都是作为夸耀自己学识的工具,所以在《论语》中孔老夫子也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古代的人学习这些圣贤的教诲,确实是为了成圣成贤,能够向圣贤人看齐,能够提高自己的修养,而我们现在的人学习圣贤教诲,是为了告诉你,我学过《论语》,我学过《大学》,你看我对经典倒背如流,都有这种感受。所以上次青岛讲课之后,有一个人,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的人习气很深重,他就过来跟我分享,他说我们听你的课和蔡老师的课一比,我觉得你的课很有深度,我说:错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你听蔡老师的课,他整篇课没有一句在夸耀自己,显示自己的才华,他的存心都是为了利益在场的每个听众,他们讲的每句话,都是希望对他们的人生有所启发,但是我的课我还有一些在卖弄自己的学问。
所以我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讲这句话也是告诉大家,以后你们去上很多课的时候不要被人家什么教授,什么博士这种头衔所迷惑,你看这个人真正有没有学问,有没有修养,就要看他是不是真正在力行圣贤的教训,是不是把他所讲的都说到做到。有位长者他经常提醒我们,他说能说到,然后做到,这是贤人,能做到然后再说到这是圣人,能够说到结果做不到,这是什么?这是骗人。古代人告诉我们,怎么样克服嫉妒心理?那就是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你看别人做好事,我们都要帮助他,成就他,结果他做了好事和我们做好事一样心情愉快。在我们今天来的时候,我就听到和我同来的老师给我讲,他说青岛大洲的刘总也来了,他这几天在这里忙碌,就好象他们自己在承办这个会议一样,我听了之后非常的感动,而且我也非常的欣慰,因为我们确实每个人都在落实《弟子规》。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并没有违背圣贤的教诲。在《易经》上告诉我们,为什么不需要嫉妒别人的成就?因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就是一个人他做好事,积功累德,他必然会有他自己的福报,你自己做坏事,你自己会给自己招来祸殃,所以你不要去羡慕别人的这种财富、身份、名声、地位,这是枝叶花果,你应该在哪里去努力?要在根本上去努力,在《大学》上有句话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所以你看一个人他能取得别人取不到的成就,那一定是因为他有一般人不具备的德行。大家可以去好好观察一下,我在中央党校工作,我自己感受得特别明显,因为我们的班级有不同的等级,有省部级班、有地厅级班,还有县委书记班,我们发现每次问题最多的'、脾气最大的是县委书记班,做人最谦和的、最与人好相处的,待人特别宽容的,能为别人着想的,真的是省部级班,我们觉得这么大的官可能特别不容易接触,其实恰恰相反,这些人是最容易平易近人的人,所以我们自己去观察一下,别人他能有我们取得不了的成绩,他身上必然有我们不具备的美德。我们知道这个真相之后,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那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做好事,莫问前程。在《论语》中还有一句话,告诉我们怎么样去追求,怎么样去努力做,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我们不担心自己没有一个好的位置,发挥自己的能力,而应该担心什么?担心我用什么样的德行和能力来立功,立德,立言于这个世间,或者说给了你一个好的位置,你用什么样的德行和能力把你的责任尽到,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不担心别人都不知道我自己的学问,德行成就了,别人还不用我,我不应该担心这一点,我担心什么?我应该去追求那个足以使你的名声得以显扬的德行还有能力,当然这个名也都是虚名?但是名声就是虚名,它也有好处。因为名人说话,大家都会愿意听,大家也会受到他的影响,所以要用这个虚名来为国家、为人民,做一些好的引导,这个才是正确的。《论语》上还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看到别人好的方面,我们不是嫉妒他,而是想着向他学习向他看齐,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看到不贤的人,看到不如我们的人,我们应该怎么样?我们应该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有和他类似的过失。我们现在人看到别人过失都很容易看到,看自己的过失却很难看到,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上,背着两个包袱,一个包袱上写着他人的过失,一个包袱上写着自己的过失,但是我们再走人生之路的时候,都是把写着他人过失的包袱放在前面,而把写着自己过失的包袱放在后面,所以我们怎么看也看不到自己的过失。
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这两个包袱给它换一下,掉一个个,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反观自己看到自己的过失。在《太上感应篇》还有一句话,它说,见人之得,如已之得,见人之失,如已之失,就是看到别人有获得,有成就像自己有获得,有成就一样的欢心喜悦,现在我们的人不是这样,比如说我们开会的时候,我们发现领导在表扬别人,我们会怎么样?我们心理就有点不是滋味,觉得那个被表扬的人怎么不是我?或者我们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你某个老同学发了一笔大财或者提到一个部级的岗位,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们是替他高兴吗?还是我们至少想一想,那个人怎么不是我?这个心态实际上都不是一个正常的心态,见人之失,如已之失,看到别人有损失就像我们自己有损失那样感到心痛,我想我们的心态是这样的吗?我们听领导开会的时候,在批评别人做的不够好,我们心中是什么样?我们是觉得和他一样难过吗?想着去帮助他改正吗?还是我们心中窃喜,觉得他又受到领导的批评了?我经常都会有这样的心念,所以确实很难做到,见人之所得如已之得,见人之失,如已之失。这是我们讲的嫉妒。
最后一个缺点就是贪欲,其实所有的过失都可以用一个贪字来概括,你看现在的人不是贪财就是贪色不是贪名就是贪吃,总有一样放不下,如果我们贪财的话,我们应该记住在《大学》上有一句教诲,就“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说这个钱财是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获取的,那它也一定会以不正当的方式而败散掉,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古人教导我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钱并不是赚到你手就是你的,它为五家所共有,首先是官府,比如说我们贪污受贿来的钱,最后东窗事发,自己锒铛入狱,所有的钱财也被充公,还有被水灾、火灾,这些自然的灾害给漂夺走,给焚烧掉,还有我们身边的盗贼,那些盗贼去偷那些为富不仁的人,还在就是不肖的子孙,就是不成器的子孙败家了,也会把你的不义之财给败散掉,所以我们对别人通过不义不正当的方式来获取钱财,千万不要去乱羡慕,因为我们学习圣贤经典,就要坚信圣贤的教诲,不信大家可以注意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人,你看那些贪污、腐败的人,你看那些不义之财来路不明的人,他们的家财能够维持良久吗?他们的子孙都很贤达吗?还有贪色,古代人告诉我们“色字头上一把刀”,因为这一把刀会把你所有的功名利禄给你削得平平的,所以古代人警醒我们说“天道祸淫最速”,天道给那些淫、乱的人,过分的人,招至灾祸是最迅速的,其实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我们身边的事上观察到。
你看一个人他即使做到省部级的甚至更高的官,但是他一旦坏在女色的手上,所有他功名利禄都被削光了,最后锒铛入狱,还有你看那些有钱的人,有钱之后就是放荡自己,最后自己染上一身病,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都是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告诉我们这句话是真实不虚的。所以我们说,古人讲的道理是一个恒常不变的规律,你可不要把它小看。如果你不惜以身试法,这个结果确实是让人不能忍受的,这个法陈大惠老师讲过,他说这个法不是我们世间的法律,这个法是讲的自然的法规,你不要去以身试法。如果我们贪名,我们也记住了凡先生他在《了凡四训》上讲的一句话,他说:名者造物所忌,世上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一个人有很好的名声,但没有用好的名声去做到有利于人的引导,最后他会出很多意想不到的灾祸,突如其来的变革。还有贪吃,我们说好吃只是三寸舌头能品尝得到,就是为了三寸舌头,我们去造了很多的罪业,这实际上也得不偿失,对自己的健康不利,对这个环境也不好。我们看一看周泳彬老师“新世纪健康饮食”,对这个就了解得更深刻了,所以古代人告诉我们,面临欲望和利益的诱惑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应该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你在金钱、美色各种欲望的诱惑面前,你应该是战战兢兢,为什么?就像自己站在悬崖的面前,因为你一不小心,把脚踏进这个悬崖,还想后悔,还想翻过身来还可不可能,那就不可能了。所以中国人说一失足成千古恨,其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古人又告诉我们说,立名于一世,而失之仅顷刻。我们想一想,我们能够成就今天的事业,我们能够做到今天的领导职位,容易吗?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到大学到我们工作之后,可以说付出了千万辛苦,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努力,终于有一天我们获得了一个好的地位,受到了世人的尊敬,可以让父母感到安慰,可以受家人的尊敬,但是我们一个不小心的决定,一个在诱惑面前把握不住自己的举动,就把所有这一切都付诸东流,功败垂成,这就叫功名于一世,失之仅顷刻。所以面对这些欲望的诱惑,怎么能够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战胜贪欲也不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我们看有一个两只狼的交战,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怎么办?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有一个年轻的北美契洛基人教导子孙们人生的真谛,他说在我们内心深处一直在进行着一场鏖战,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展开的,一只狼是恶的,他代表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傲慢、自怜、怨怒、自卑、谎言、妄自尊大、自私和不忠;另外一只狼是善的,他代表喜悦、宁静、谦逊、仁慈、宽厚、友谊、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同样这个交战也发生在你们的内心深处,在所有人内心深处。听了他的话,孩子们都静默不语,若有所思,我看大家也是在这样若有所思一样。过了片刻有个孩子问,哪一只狼能够获胜?这个饱经世事的老者说,你喂给他食物的那只。也就是说你把食物喂给哪只狼,哪一只狼就能获胜。听了这个故事我们也想,我们做学问提高自己修养的一些态度,那就是要长时熏修,薰修什么?当然是薰修圣贤的教诲,就像我们今天能够有机会来到这样的会场,接受这些圣贤人的熏陶,那我们就是在给这个善良的狼在喂食物,所以如果是你的朋友把你带到这个会场,他就是你人生的善友,你对他一定要倍加珍惜,可能就是因为听了这几天这几堂课,这些老师的讲座使你的人生从此不同,成为你人生的一个风水岭。
古人都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们想想我们现在的人,我们现在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我们打开电视媒体、网络、到处都是要让你堕落的内容,所以我们一日不读书就面目可憎,所以大家今天来到这里学习,它不是一个结束,而仅仅是一个开始,从今以后的每一天,都希望大家能够至少有两个小时来接受圣贤教诲的熏习,其实两个小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只有2个小时受圣贤教诲的熏陶,还有多少在受社会的贪嗔痴的熏陶?还要亲附善友。古人说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你和那些善良的人在一起,圣贤人在一起交往,就像你在露水中行走一样,当然打湿不了你的衣服,但你时时能感受到他德风的滋润。这样你就是喂善良的狼,给他好的食物吃。最后还要身体力行,不要我们今天听了课很感动,但是过了两天你和朋友一交往,又被他们给拽了回去,在《论语》里有句话,它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就说他把《诗经》三百首都能倒背如流,但是一问他政事,他也不通达,把他出使到他方做外交官,他也不能专对,虽然学习很多又有什么意义?当时我看了这句话,我感觉到这句话就是在说我,所以我们觉得什么样的人在弘扬传统文化、并不像我这样把《诗经》子曰说得很好,但是都做得很不好的人能够弘扬传统文化,是什么样的人能够弘扬传统文化,就是你们在座的各位,你们能够把传统文化身体力行在自己的岗位上,你们就是在弘扬传统文化,身教胜于言教。
我们今天总结一下,我们不要因为以往的过失,就觉得自己很沮丧。你看我们所说的过失我都犯了,人战胜自己是最难的,所谓的竞争绝对不是和别人争,而是和自己的习性争。我们每个人都不要成为自己欲望的奴隶。贾伯斯也说过一段话,我也把这段话留给大家,作为今天的结束语,他说人生中能够从挫折中站起来,就能将经历变成财富,如果倒在挫折中站不起来,那挫折的经历就是一场灾难,选择灾难还是选择财富,全取决于你面对挫折的态度。尽管我们以前做了种种的错事,但是如果我们从这天开始立下一个心愿,我们能够改过自新,相信你的人生一定会比我活得更加精彩。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命运的改变篇七
大家好,首先我感到非常荣幸,大家花共同的时间来听我的感悟。我今天的想说的是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启示。可能大家以前都听过的。就是萝卜、鸡蛋、和咖啡豆的故事。就是这三样食物在面对相同的环境―滚烫的水后的反应,原本粗硬、坚实的萝卜,在沸水中变软了,腐烂了;原本非常脆弱的鸡蛋,煮沸后蛋壳内物质就变硬了,而颗粒饱满的咖啡豆,经过沸水蒸煮后,融入水中,变成了一杯浓香的咖啡。这里给我的启发是心态决定命运,最低级的心态是消极的面对困难,失去力量,变的软弱服从;中级的心态是变的僵硬顽强;高级的心态是积极地去适应环境,利用自身的优势,去创造新的.改变和生活,或者去谛造更多的突破和奇迹。身边这种拥有积极心态走向成功事例举不胜举。
那么怎样培养积极的心态呢,我觉的首先是自信力,要相信你所认识的自已是尚未开发完毕的,那么请记住只要做了,就能做到,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第二,需要坚持力,这也是最难的,但是请记住水可以穿石。第三,培养积极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因为思维方式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和命运,请记住什么时候改变都为迟不晚,不要再让那些消极的心态再继续影响着我们。
不知道我的这点感悟会不会对大家也有所启发,最后我想说的是希望大家在20xx拥有最阳光积极的心态,我相信会有更多美好的事情发生!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谢谢!
命运的改变篇八
(中央党校教授:刘余莉教授)。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这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真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我今天还能在这讲话与大家一起分享。那是因为我总是记得钟博士他有一句话,他说在台上的人都是学生,在下面听的都是老师,所以我这堂课不是讲给大家听的,而是在讲我自己的一些不足,也希望大家从我的一些例子体会中,对大家以后人生有所启发,看到这个题目叫《心态改变命运》,有人提出这样的疑惑,真的心态能改变命运吗?有什么根据吗?在我们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一句话,叫“福田靠心耕”,也就是一个人的福分从哪里来的?其实都和他的心念有关,什么样的心田才能有肥沃的土地?中国人也告诉我们,福田有三种,最肥沃的田地是恩田、敬田,还有悲田,首先我们看这个恩田,我们看每个人有没有福分,有没有前途,就看他是不是知恩报恩,饮水思源,所以我们为什么讲要孝敬父母,为什么要感恩师长?其实都是在培养一个人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的意识,如果这个人他能够不忘恩负义,能够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相报,那我们可以断定这个人是有福气的人,除了恩田之外,还有敬田,就是恭敬心,古人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同座在这个课堂上,但是我们能收获多少,我们的人生会因此得到怎样的改变,取决于什么呢?那就取决于我们的诚敬之心,恭敬之心。讲到这里,也让我想起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典故,说净土宗的一代祖师莲池大师,他曾经去拜访一位老和尚叫遍融法师,他听说这个法师很有智慧,于是就不远万里,走了很长的路,三步一磕头,来请教这位禅师,结果请教这位禅师之后,这位禅师就讲了一句话,他说年轻人一定要远离名闻利养,这个东西害死人,这句话在平常人看来似乎平淡无奇,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谁都能说出来,要远离名闻利养,不要受他的熏染,但是这句话在莲池大师听来,就像一个当头棒喝,他对这句话牢记在心,他一生中就得益于这句话,所以他在以后的修养上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就是他能远离名闻利养,最后成为净土宗的一代祖师。所以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讲的课并不是说我们有什么水平,其实我们讲的都是古圣先贤的教诲,都是被历史验证的真理的东西。如果我们怀着一颗诚敬的心来听,来吸取,相信他对我们每一个人生都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我们恭敬什么呢?首先恭敬的就是先贤的教诲,还有就是恭敬能够身体力行先贤教诲的这些有德行的人,因为他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正是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看到圣贤人的教诲,活生生的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第三个就是悲田,什么是悲田?就是一个人他对于别人的痛苦,别人的处境能够有怜悯之心,有恻隐之心,所以他会全心全意给予帮助,让他们走出困境,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所以我们有能力,有财富用在这三个方面,那我们相信,我们的人生也是一个幸福的人生。但是有人也会说,我看好多人他也是知恩图报,饮水思源,他对别人也恭敬,对圣贤教诲也是很听从的,他对别人也有仁慈博爱之心,也有同情心,但是为什么他的遭遇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这是什么原因?象我们经常有人说:老实人吃亏,实际这句话是有待商榷的,为什么?因为老实人绝对不会一个人吃亏,这个人之所以会吃亏,是因为他看起来是老实,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那种过错,就是他给人表现的是很好,但是他还有一些隐藏的不为人知的过失。而正是这些过失让他不是很顺利,所以老实人绝对不会吃亏。吃亏的是那些看起来老实中的不老实的地方。我们今天就根据《了凡四训》上的一句话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有人做了很多好事,还没有很好的命运,那就是“未论行善,事先改过”,也就是一个人他还没有在去积功德之前,需要首先把自己的过失给改正过来,就是这个杯子,它里面本来是盛水的,我们也想方设法往里面盛满水,但是这个杯子是有漏洞的,下面有一个洞,所以你无论积多少水,最后都给漏掉了,你的.功德没有积攒下来,所以也就没有得到如意的这些效果,命运也就没有改过,所以我们在没有讲改造命运之前,先来看看怎么样改正自已过失,我们现在一般人的过失有下面几个方面,我所说的都是我的切身体会,大家不能与我心有戚戚焉。
第一就是傲慢。我们看看《了凡四训》上有句话,他也是借用《易经》上说的话,说:人道恶盈而好谦。一般的人都是厌恶那些过份傲慢的人,而喜欢那些谦恭有礼的人。在《尚书》上也有这样一句话,它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骄满给自己带来损失,谦虚使自己受益,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规律,又说“唯天福善祸淫”,天道自然的规律都是给那些善良的人带来福分,而给那些过分的人带来祸害。这都是告诉我们自然而然的规律。在《论语》上孔子也说了一句话,他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说这个人即使有你周公这样的才华,如果他又骄傲,又吝啬,其余人就不足再看,其余的就不足再评论了。所以骄傲,傲慢是给自己的人生设置了很多障碍,而因为一个人有傲慢心,他觉得自己什么都明白,什么都会了,他也就不再好学了,所以我应该向大家表示祝贺,因为大家能够来到这个会场,能够认真在这里学习,说明大家还有一颗谦虚受教的心,因为觉得我不满足我才要在这里再学习,为什么要谦虚?在《易经》里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恒古不变的规律,说“阴阳之谓道”,我们观察自然界的现象,你看太阳有升有落,潮水有涨有落,这都是“阴阳之谓道”的体验。我们人世的变化,也是如此。比如说一个人懒惰,那就一定会有非常困难的时候到来,一个人如果骄傲,那就一定会有突然倒架子时候到来。对“阴阳之谓道”体验最深刻的人,莫过于清朝曾文正公曾国藩,他就是把这个道理运用到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他提出要看一家人的子弟有没有发展前途,能不能兴旺发达,就看这家子弟的三件事情就可以。哪三件事情?第一就是看这家的子弟早晨几点钟起床,第二件事情就是这家子弟是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两件事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微不足道,但是做到了四省总督的曾文正公却认为,正是从这两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可以看出这家的子弟是克勤克俭,励精图治,还是骄奢淫逸,铺张浪费。所以我们现在也流行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正是从这些细节上可以看出一个人为人的品格,他也说道,家败离不开一个逸字,而讨人厌离不开一个骄字。说一个家庭的破败,一个家族的破败,一个企业的破败,破败在什么地方?就破败在这个家庭的用度,过分的奢华,过分浪费,乃至入不敷出。一个人之所以由盛到衰,由上升转为下降时期,是因为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他从此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不思进取乃至于玩物丧志,而一个人讨人厌,讨人不喜欢那是什么道理,就是因为他自以为是,过分的骄傲,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第三件事他说看一家的子弟能不能有发展,就看这家的子弟是不是读圣贤书。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圣贤经典,都记载着古人对于天道的认识。给我们讲“阴阳之谓道”的规律,告诉我们人生的经验和教训。当我们一个人活到四十多岁的时候,再回首一生的时候,常常有这样的感慨,说如果我这一生可以重来一遍的话,我相信我的人生一定会比现在更加精彩。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慨。可惜人生是不能重来的,所以我们的人生就留下了很多遗憾,我们的古圣先贤也有这样的感慨和遗憾,他们不希望这样的遗憾发生在子孙后代的身上,所以他们就想法设法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教训记载在经典之中。所以我们子孙后代只要虚心的打开这些经典,我们就可以回到几千年前,几百年前和孔老夫子、孟老夫子直接交流,他们的人生经验教训直接为我们来传承,所以你看我们写了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教导我们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他教导我们在人生得意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不要自以为是,当我们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也不要因此就丧失了信心,丧失了勇气,因为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你看我们学了一句话,就对我们的人生有这么多的启发,我们只要打开经典,对我们的人生启发太多太多了。还有一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到曾文正公他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体会的很深刻,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求缺斋”,什么叫求缺斋?就是要求一点缺失不能太完美了,因为他自己有权有势,又才华横溢,可以说近乎完美。因此他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上都特别小心谨慎。因为他明白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这就是我们讲的可以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中,学会一种谦虚有礼的处世态度。我们看中国古代圣贤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这些人反复叮咛,实际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说孔老夫子,他一生所奉行的就是温、良、恭、俭、让的德行。他做到了温和、善良、俭朴和礼让,而孔老夫子的后人又把他一生的道德教育的经验承传下来,所以我们看到孔老夫子的后人,一直承传到今天保持了几千年而不衰。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把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运用到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提出“处柔守慈”的处事原则,也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谦恭、要有礼要温柔处事。在《易经》这本说明天道的书中,一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凶有吉,但是在所有六十四卦当中,只有一卦是六爻皆吉的,而这一卦就是谦卦,而这个谦卦是地谦,也就是高山本来是在平地之上的,但是在谦卦之中,高山它宁愿居于平地之下,因为他能够居功不自傲,能自卑而善人,所以他做事无往而不利,我们从这里就学会了:一个人傲慢无礼对自己是处处成障,所以谦恭能够敬人,这才是一个人改变命运的一个基本心态。
命运的改变篇九
(中央党校教授:刘余莉教授)。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这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真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心态改变命运演讲稿。我今天还能在这讲话与大家一起分享。那是因为我总是记得钟博士他有一句话,他说在台上的人都是学生,在下面听的都是老师,所以我这堂课不是讲给大家听的,而是在讲我自己的一些不足,也希望大家从我的一些例子体会中,对大家以后人生有所启发,看到这个题目叫《心态改变命运》,有人提出这样的疑惑,真的心态能改变命运吗?有什么根据吗?在我们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一句话,叫“福田靠心耕”,也就是一个人的福分从哪里来的?其实都和他的心念有关,什么样的心田才能有肥沃的土地?中国人也告诉我们,福田有三种,最肥沃的田地是恩田、敬田,还有悲田,首先我们看这个恩田,我们看每个人有没有福分,有没有前途,就看他是不是知恩报恩,饮水思源,所以我们为什么讲要孝敬父母,为什么要感恩师长?其实都是在培养一个人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的意识,如果这个人他能够不忘恩负义,能够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相报,那我们可以断定这个人是有福气的人,除了恩田之外,还有敬田,就是恭敬心,古人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同座在这个课堂上,但是我们能收获多少,我们的人生会因此得到怎样的改变,取决于什么呢?那就取决于我们的诚敬之心,恭敬之心。讲到这里,也让我想起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典故,说净土宗的一代祖师莲池大师,他曾经去拜访一位老和尚叫遍融法师,他听说这个法师很有智慧,于是就不远万里,走了很长的路,三步一磕头,来请教这位禅师,结果请教这位禅师之后,这位禅师就讲了一句话,他说年轻人一定要远离名闻利养,这个东西害死人,这句话在平常人看来似乎平淡无奇,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谁都能说出来,要远离名闻利养,不要受他的熏染,但是这句话在莲池大师听来,就像一个当头棒喝,他对这句话牢记在心,他一生中就得益于这句话,所以他在以后的修养上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就是他能远离名闻利养,最后成为净土宗的一代祖师。所以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讲的课并不是说我们有什么水平,其实我们讲的都是古圣先贤的教诲,都是被历史验证的真理的东西。如果我们怀着一颗诚敬的心来听,来吸取,相信他对我们每一个人生都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我们恭敬什么呢?首先恭敬的就是先贤的教诲,还有就是恭敬能够身体力行先贤教诲的这些有德行的人,因为他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正是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看到圣贤人的教诲,活生生的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第三个就是悲田,什么是悲田?就是一个人他对于别人的痛苦,别人的处境能够有怜悯之心,有恻隐之心,所以他会全心全意给予帮助,让他们走出困境,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所以我们有能力,有财富用在这三个方面,那我们相信,我们的人生也是一个幸福的人生。但是有人也会说,我看好多人他也是知恩图报,饮水思源,他对别人也恭敬,对圣贤教诲也是很听从的,他对别人也有仁慈博爱之心,也有同情心,但是为什么他的遭遇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这是什么原因?象我们经常有人说:老实人吃亏,实际这句话是有待商榷的,为什么?因为老实人绝对不会一个人吃亏,这个人之所以会吃亏,是因为他看起来是老实,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那种过错,就是他给人表现的是很好,但是他还有一些隐藏的不为人知的过失。而正是这些过失让他不是很顺利,所以老实人绝对不会吃亏。吃亏的是那些看起来老实中的不老实的地方。我们今天就根据《了凡四训》上的一句话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有人做了很多好事,还没有很好的命运,那就是“未论行善,事先改过”,也就是一个人他还没有在去积功德之前,需要首先把自己的过失给改正过来,就是这个杯子,它里面本来是盛水的,我们也想方设法往里面盛满水,但是这个杯子是有漏洞的,下面有一个洞,所以你无论积多少水,最后都给漏掉了,你的功德没有积攒下来,所以也就没有得到如意的这些效果,命运也就没有改过,所以我们在没有讲改造命运之前,先来看看怎么样改正自已过失,我们现在一般人的过失有下面几个方面,我所说的都是我的切身体会,大家不能与我心有戚戚焉。
第一就是傲慢。我们看看《了凡四训》上有句话,他也是借用《易经》上说的话,说:人道恶盈而好谦。一般的人都是厌恶那些过份傲慢的人,而喜欢那些谦恭有礼的人。在《尚书》上也有这样一句话,它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骄满给自己带来损失,谦虚使自己受益,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规律,又说“唯天福善祸淫”,天道自然的规律都是给那些善良的人带来福分,而给那些过分的人带来祸害。这都是告诉我们自然而然的规律。在《论语》上孔子也说了一句话,他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说这个人即使有你周公这样的才华,如果他又骄傲,又吝啬,其余人就不足再看,其余的就不足再评论了。所以骄傲,傲慢是给自己的人生设置了很多障碍,而因为一个人有傲慢心,他觉得自己什么都明白,什么都会了,他也就不再好学了,所以我应该向大家表示祝贺,因为大家能够来到这个会场,能够认真在这里学习,说明大家还有一颗谦虚受教的心,因为觉得我不满足我才要在这里再学习,为什么要谦虚?在《易经》里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恒古不变的规律,说“阴阳之谓道”,我们观察自然界的现象,你看太阳有升有落,潮水有涨有落,这都是“阴阳之谓道”的体验。我们人世的变化,也是如此。比如说一个人懒惰,那就一定会有非常困难的时候到来,一个人如果骄傲,那就一定会有突然倒架子时候到来。对“阴阳之谓道”体验最深刻的人,莫过于清朝曾文正公曾国藩,他就是把这个道理运用到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他提出要看一家人的子弟有没有发展前途,能不能兴旺发达,就看这家子弟的三件事情就可以。哪三件事情?第一就是看这家的子弟早晨几点钟起床,第二件事情就是这家子弟是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两件事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微不足道,但是做到了四省总督的曾文正公却认为,正是从这两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可以看出这家的子弟是克勤克俭,励精图治,还是骄奢淫逸,铺张浪费。所以我们现在也流行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正是从这些细节上可以看出一个人为人的品格,他也说道,家败离不开一个逸字,而讨人厌离不开一个骄字。说一个家庭的破败,一个家族的破败,一个企业的破败,破败在什么地方?就破败在这个家庭的用度,过分的奢华,过分浪费,乃至入不敷出。一个人之所以由盛到衰,由上升转为下降时期,是因为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他从此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不思进取乃至于玩物丧志,而一个人讨人厌,讨人不喜欢那是什么道理,就是因为他自以为是,过分的骄傲,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第三件事他说看一家的子弟能不能有发展,就看这家的子弟是不是读圣贤书。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圣贤经典,都记载着古人对于天道的认识。给我们讲“阴阳之谓道”的规律,告诉我们人生的经验和教训。当我们一个人活到四十多岁的时候,再回首一生的时候,常常有这样的感慨,说如果我这一生可以重来一遍的话,我相信我的人生一定会比现在更加精彩。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慨。可惜人生是不能重来的,所以我们的人生就留下了很多遗憾,我们的古圣先贤也有这样的感慨和遗憾,他们不希望这样的遗憾发生在子孙后代的身上,所以他们就想法设法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教训记载在经典之中。所以我们子孙后代只要虚心的打开这些经典,我们就可以回到几千年前,几百年前和孔老夫子、孟老夫子直接交流,他们的人生经验教训直接为我们来传承,所以你看我们写了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教导我们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他教导我们在人生得意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不要自以为是,当我们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也不要因此就丧失了信心,丧失了勇气,因为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你看我们学了一句话,就对我们的人生有这么多的启发,我们只要打开经典,对我们的人生启发太多太多了。还有一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到曾文正公他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体会的很深刻,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求缺斋”,什么叫求缺斋?就是要求一点缺失不能太完美了,因为他自己有权有势,又才华横溢,可以说近乎完美。因此他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上都特别小心谨慎。因为他明白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这就是我们讲的可以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中,学会一种谦虚有礼的处世态度。我们看中国古代圣贤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这些人反复叮咛,实际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说孔老夫子,他一生所奉行的就是温、良、恭、俭、让的德行。他做到了温和、善良、俭朴和礼让,而孔老夫子的后人又把他一生的道德教育的经验承传下来,所以我们看到孔老夫子的后人,一直承传到今天保持了几千年而不衰。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把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运用到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提出“处柔守慈”的处事原则,也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谦恭、要有礼要温柔处事。在《易经》这本说明天道的书中,一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凶有吉,但是在所有六十四卦当中,只有一卦是六爻皆吉的,而这一卦就是谦卦,而这个谦卦是地谦,也就是高山本来是在平地之上的,但是在谦卦之中,高山它宁愿居于平地之下,因为他能够居功不自傲,能自卑而善人,所以他做事无往而不利,我们从这里就学会了:一个人傲慢无礼对自己是处处成障,所以谦恭能够敬人,这才是一个人改变命运的一个基本心态。
第二个过失就是嗔怒。现在的人脾气都特别的大,我们走在路上,有人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吵起来,甚至于大打出手,我们说中国的文字都是一种智慧的符号,看到这个“怒”字,上面是一个奴隶的“奴”,下面是个“心”字,看到它就是告诉我们,什么叫发怒?就是把自己的心变成自己的奴隶,自己已经不能掌握自己的情绪,所以才会发怒,而中国在《黄帝内经》上有一句话: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说大怒会伤及到自己的肝脏,在王凤仪老先生的《嘉言录》中,他也有一句话,他说恨怨恼怒烦,人生的五毒丸,吃了半颗就生病,吃了一颗就要你的命。所以你看这些情绪都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确,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那怎么办?我们要改变命运,我们看在日本江本胜博士那里有一本书《水知道答案》,他做了一个水结晶的实验,从这里我们也受到了一些启发,他说把水结晶之后,给它贴上不同的词,然后在高倍的放大镜、显微镜下看,结果发现,看到了贴上“爱”、“感谢”等美好字眼的褒义词,看了贴上“智慧”无论他是用汉字、汉字拼音,还是英文、德文写的,它都是美丽的六角形。所形成的结晶充满了喜悦,象盛开的鲜花一样,呈现美丽的六角形,看了“混蛋”“怨恨”等充满仇恨的贬义词,就是浑浊一片,结晶非常丑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的心念,人的语言对于水都不是毫无影响的。而我们的身体又有70%是水构成的,所以一个人如果经常发怒,经常有恨怨恼怒烦这些情绪,首先影响的不是别人,就是自己。所以发怒的确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古人说:境由心生,境由心转。境就是我们的物质环境,我们的人际关系都包括在这个境遇之中。这个水结晶的实验也是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诲是真实不虚的,既然境是由心生,也是由心转的,那我们也要把恨怨恼怒烦的情绪转变为什么?转变为恕,这个“恕”,上面是一个如,下面是一个心字,看到这个告诉我们什么是恕?那就是要如其心,如谁的心?就是如对方的存心,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换位思考。孔老夫子有个弟子来向他讨教,说老夫子有没有一个字我可以终身奉行而不违背的。孔老夫子说有。这个字就是“恕”。而这个“恕”字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自己不想做到的东西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当别人犯错误的时候,我们自己要生气的时候就先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一个圣贤人,自己都不是一个圣贤人,自己也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过失。那我们想一想,别人在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理由再去对他们发怒。我们自己犯错误的时候,希望别人是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我们?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原谅我们的过失,能够给我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那么当别人发生错误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所以一个人如果转怒为恕,这个人就完全不一样了。很多人听到这里就想:我们中国人讲一切法得于忍。如果一个人能学会了“忍”这个字,是不是就可以不发怒了?的确,你看我们做什么都要学会忍耐,古人说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你要忍得住那种清苦的生活,坏的环境要忍,好的环境也同样要忍。所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挫折的时候我们要能够忍受,在一切都事事如意,一切境缘都很好的时候,更需要忍住,不去贪受。古代人讲的忍,他有六个层次。
第一个叫“力忍”。也就是我们知道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所以当别人在对我们不好,做错了的时候,我们要努力克制住自己,不去打击他,不去报复他,这叫力忍。如果你仅仅把自己的功夫停留在这个层面,终于有一天你会发现怎么样?你发现自己会忍无可忍,积累到一起,就像是火山爆发一样发作起来。所以我们的忍还要往上提升。
第二个就是“忘忍”。也就是别人对我们不好,对我们仇恨,我转身即忘,没有把他留在自己的记忆里。这就是我们说的古人的心量很大,说“大度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宰相肚里能撑船”。在《弟子规》里也说,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我们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相报。但是如果我们彼此有过节,有仇怨,我们不要把它老是留在自己的记忆里,想起来就折磨自己一次,有人也把自己的心比作一个纯净纯善的垃圾桶,就是我们自己刚把这个垃圾桶从商店里买回来的时候,你看它是很干净的和别的桶也没什么区别,但是事后为什么它变成肮脏不堪?就是我们经常把垃圾往里面装,我们的心也同样如此,我们的心都是纯净纯善的,如果我们经常把别人的过失、别人的罪恶承载在我们的心中,那我们的心不就变成装载别人过失的垃圾桶了吗?最后受伤的还是我们自己。
第三个层次就是“反思”。反思就是反省自己,反观自己,我们这几天学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然最难做到的一句话也就是这句话。因为我们拿着《弟子规》都去照别人,没有来反观自己,当别人做错事,让我们不高兴不满意的时候,我们不妨想一想,都在力行《弟子规》,你也学的不错,为什么他看每个人都是笑脸相迎,他唯独看着我不满意,不高兴。这说明什么?还是说明我们自己有让人不高兴,不愉快的地方。我们自己可能在沟通上和人家不到位。或者有一些态度、表情,虽然我们觉得自己没傲慢,但是他无形中流露出一种傲慢,“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原因一定是在内不在外,只有你从内在化解彼此之间的对立,你才发现境缘都会改变,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中国传统文华的一句心法。遇到任何事都从内找原因,你把内在的原因找到了,你发现外边的境缘也就随之改变了。
第四就是“观忍”。在《金刚经》上有一句话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其实那个让你生气的人,还有你生气的自己都是一个虚幻不实的东西,他本性就是空寂的,觅之了不可得。我们再回想下我们过去的事,昨天的事以及上午刚发生的事,不就像作了一个梦一样已经过去了吗?就像肥皂泡一样是短暂的,就像雷电一样是不能延续的。所以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能够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你能够这样去观的话,你的怒气也就生不起来了。
第五就是“喜忍”。就是把别人对我的不好,把别人对我的抱怨,诽谤乃至所遇到的挫折,我都没有生气,没有发怒,也没有抱怨,反而非常欢喜的去接受。为什么?因为他又来锻炼我忍辱的机会了。有个人他在自己的笔记中这样写到,他说现在我对慈悲有更高远的认识,我并不认为它只应该带给我平安与福乐。我认为它应该带给我为了滋长我力量的挫折和将使我深切的领悟到真理的莫大痛苦,以及为了消除我的罪业和增进我福德种种拒绝,种种羞辱和悲痛欲绝,也就是说慈悲有的时候并不是给他平安与福乐,是给他一些挫折,羞辱和磨练,甚至是悲痛欲绝,更提升他面对挫折的能力,更提升他了悟真理的智慧。这也正如一位大德在“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中所写到的,他说要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要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自立,感激绊倒的人,因为他激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要感激所有让你坚定成就的人,演讲稿《心态改变命运演讲稿》。当我们能这样变换着角度来看待生命中这些羞辱、这些诽谤,这个时候我们不仅不生气,反而还会升起喜悦,这是第五个层次。
第六个层次就是“慈忍”。也就是我面对别人对我们的诽谤、侮辱、抱怨,不仅不想去报复他,反而提起了我们要去帮助他提升他的心。为什么?因为中国人说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当然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也是有道理的,一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比如我们看到有一些年轻人,他还没有走上工作岗位,还没有走上社会,他就做出很多悖逆社会的行为。比如说在蔡老师《弟子规细讲》上,就讲到一个案例。他说一个孩子看到马路边停了一些豪华的车子,然后他拿起刀子在上面划了两道,甚至泼了一些油给他烧掉了。如果我们是这个车子的主人,我们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生气,觉得这个人怎么会做出这样损人利己的事情,但是我们再深入调查一下,才发现原来这个孩子他父母早年离异,没有人给他良好的教养,更没有给他学习《弟子规》。所以他从小就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怀疑和不信任。所以他没有走上社会,就跟人起了对立之心,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当我们知道了这个根源的话,知道他犯错误的原因之后,我们不仅生不起发怒之心,反而提起一种帮助他改过之心。在《格言》有一句话说“论人之非,当原其心”。让我们在谈论别人过失的时候,我们一定去考察他导致这种结果背后的根源。当我们找别人这个根源的时候,发现哪有什么恶人和善人之分呀,只有接受和还没有接受圣贤教诲的人之分。所以我们都说人之初,性本善。人性都是纯净纯善的,只不过是因为后来染污的不同,使他们有了不同的习气。所以我们看到的人没有善人,恶人,都是受了不同习气熏染的人。我只能说这方面的习气比较少,但是另一方面的习气比较重,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去拒绝他们,也没有理由去轻视他们,从这里我们也能深刻的体会到,大文豪巴尔扎克说过一句话:他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有一位哲人他也这样说,他说我们的痛并不是问题的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并不是问题的本身带给我痛苦与否的感受,而是我们选择怎样的态度,怎样的方式去处理它,去面对它,这也证明我们古人所说的一句话,那就是境缘无好坏,好丑在于心。境就是物质环境,缘就是人际关系,他们本身都没有好坏之分,其实好坏之分都是起于谁?起于我们的分别心,我们如何把一般人看起来是不好的环境和人际关系,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也需要真正的功夫,这是我们的嗔怒。还有一篇文章我特别喜欢引用,每次讲课我都喜欢把这个给大家念一念,因为什么?因为我虽然念了很多遍,但是到了关键时刻,还是不能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所以有必要再重新提醒一下,“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这篇文章这样写到,他说一个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把他交给别人来掌握。一个女士抱怨说,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的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的钥匙交在孩子的手中;一位婆婆说,我的媳妇不孝顺,我可真命苦,她把快乐的钥匙交在媳妇的手中,这些人都做了一个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自己的心情。而当我们允许别人掌控我情绪时,我们便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对现状无能为力,抱怨与愤怒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我们开始怪罪他人,并且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我这样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为我的痛苦负责,一个成熟的人,掌控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望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他的情绪稳定,为自己负责,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是一种享受而不是压力。诸位朋友,你们快乐的钥匙在哪里?是在自己的手中吗?那就把它握紧吧!我们在青岛分享了以后,青岛的企业家很有远见,他们把“钥匙”编成小品,然后有机会去给人家拜年的时候,每次都给演出,让人家要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在拜年的过程中,也就教育了这些要拜年的长者;还有的人说,其实这个快乐的钥匙更像一个遥控器,如果你掌握不住自己的快乐,就等于把这个快乐的遥控器,放在别人的手里,别人称赞了几句,夸奖了你几句,等于按了一个钮,然后你就很得意,很高兴,结果别人又讽刺了你几句,又诽谤了你几句,侮辱了你几句,又等于按了一个钮,结果你就很生气,这不是把快乐的遥控器放在别人的手中吗?我们体会了这一点,以后都要想着一生气的时候,我要握住自己快乐的遥控器,不能让别人把这个“遥控器”给抢走,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于发怒了怎么办?我们可以用心理意识的方式,来把我们爱生气的毛病转变过来,晚上我们可以站在镜子面前,或者拿着一面镜子对着自己,深吸一口气沉丹田,把自己的意识集中在两眉之间,然后对着镜子这样说:说你从今以后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要生气,或者早晨起来对着镜子这样说:你已经不生气了,你已经不生气了。当然中国人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为我们已经太习惯于遇到事情就发火,那你只是做了几天,肯定是达不到效果,你还会觉得怒气冲天,但是你不要因此而丧失了信心,坚持自己,一门深入,每天都提醒自己,提醒自己,罪大恶极的人都不会轻易的发火了。那学佛的人有一个更加简短的方法,把你的念头转变过来,转变为什么呢?好多人都知道那就是“阿弥陀佛”,很多人都跟我分享,他说其实你这个方法没有我这个方法简单,你看,你一生气,你就把“阿弥陀佛”四个字念出来,你就把自己的怒气给消掉了,我觉得这个方法也很好,也给大家传授一下。这只是讲的第二个过失。
第三个过失就是嫉妒。我们看这个嫉妒都是女字旁,我们做女人的要非常注意了,说明什么呢?说明做女人的很容易起嫉妒之心,黑格尔说了一句话,他说嫉妒是拿别人的成绩来惩罚自己。我们看别人干得好,有成就,我们自己心里不舒服,而别人的成就不会因为我们的嫉妒而有所减损,这不是拿别人的成绩来惩罚自己吗?中国古人有句话说“文人相轻”,其实这句话我们是有待商榷的,为什么?我们说这样的文人,充其量是没有学过《弟子规》的人,因为学了《弟子规》他们都是说到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学习《弟子规》还告诉我们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学了《弟子规》的人,绝对不会对别人的成就有嫉妒之心。所以古代人说“文人相轻”,肯定是“不力行,但学文”的,这种文人才会相轻,我们现在知识分子之间特别容易相轻,后来我学了《弟子规》之后才找到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力行圣贤教诲,而都是把它做为什么?都是作为夸耀自己学识的工具,所以在《论语》中孔老夫子也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古代的人学习这些圣贤的教诲,确实是为了成圣成贤,能够向圣贤人看齐,能够提高自己的修养,而我们现在的人学习圣贤教诲,是为了告诉你,我学过《论语》,我学过《大学》,你看我对经典倒背如流,都有这种感受。所以上次青岛讲课之后,有一个人,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的人习气很深重,他就过来跟我分享,他说我们听你的课和蔡老师的课一比,我觉得你的课很有深度,我说:错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你听蔡老师的课,他整篇课没有一句在夸耀自己,显示自己的才华,他的存心都是为了利益在场的每个听众,他们讲的每句话,都是希望对他们的人生有所启发,但是我的课我还有一些在卖弄自己的学问。所以我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讲这句话也是告诉大家,以后你们去上很多课的时候不要被人家什么教授,什么博士这种头衔所迷惑,你看这个人真正有没有学问,有没有修养,就要看他是不是真正在力行圣贤的教训,是不是把他所讲的都说到做到。有位长者他经常提醒我们,他说能说到,然后做到,这是贤人,能做到然后再说到这是圣人,能够说到结果做不到,这是什么?这是骗人。古代人告诉我们,怎么样克服嫉妒心理?那就是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你看别人做好事,我们都要帮助他,成就他,结果他做了好事和我们做好事一样心情愉快。在我们今天来的时候,我就听到和我同来的老师给我讲,他说青岛大洲的刘总也来了,他这几天在这里忙碌,就好象他们自己在承办这个会议一样,我听了之后非常的感动,而且我也非常的欣慰,因为我们确实每个人都在落实《弟子规》。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并没有违背圣贤的教诲。在《易经》上告诉我们,为什么不需要嫉妒别人的成就?因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就是一个人他做好事,积功累德,他必然会有他自己的福报,你自己做坏事,你自己会给自己招来祸殃,所以你不要去羡慕别人的这种财富、身份、名声、地位,这是枝叶花果,你应该在哪里去努力?要在根本上去努力,在《大学》上有句话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所以你看一个人他能取得别人取不到的成就,那一定是因为他有一般人不具备的德行。大家可以去好好观察一下,我在中央党校工作,我自己感受得特别明显,因为我们的班级有不同的等级,有省部级班、有地厅级班,还有县委书记班,我们发现每次问题最多的、脾气最大的是县委书记班,做人最谦和的、最与人好相处的,待人特别宽容的,能为别人着想的,真的是省部级班,我们觉得这么大的官可能特别不容易接触,其实恰恰相反,这些人是最容易平易近人的人,所以我们自己去观察一下,别人他能有我们取得不了的成绩,他身上必然有我们不具备的美德。我们知道这个真相之后,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那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做好事,莫问前程。在《论语》中还有一句话,告诉我们怎么样去追求,怎么样去努力做,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我们不担心自己没有一个好的位置,发挥自己的能力,而应该担心什么?担心我用什么样的德行和能力来立功,立德,立言于这个世间,或者说给了你一个好的位置,你用什么样的德行和能力把你的责任尽到,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不担心别人都不知道我自己的学问,德行成就了,别人还不用我,我不应该担心这一点,我担心什么?我应该去追求那个足以使你的名声得以显扬的德行还有能力,当然这个名也都是虚名?但是名声就是虚名,它也有好处。因为名人说话,大家都会愿意听,大家也会受到他的影响,所以要用这个虚名来为国家、为人民,做一些好的引导,这个才是正确的。《论语》上还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看到别人好的方面,我们不是嫉妒他,而是想着向他学习向他看齐,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看到不贤的人,看到不如我们的人,我们应该怎么样?我们应该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有和他类似的过失。我们现在人看到别人过失都很容易看到,看自己的过失却很难看到,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上,背着两个包袱,一个包袱上写着他人的过失,一个包袱上写着自己的过失,但是我们再走人生之路的时候,都是把写着他人过失的包袱放在前面,而把写着自己过失的包袱放在后面,所以我们怎么看也看不到自己的过失。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这两个包袱给它换一下,掉一个个,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反观自己看到自己的过失。在《太上感应篇》还有一句话,它说,见人之得,如已之得,见人之失,如已之失,就是看到别人有获得,有成就像自己有获得,有成就一样的欢心喜悦,现在我们的人不是这样,比如说我们开会的时候,我们发现领导在表扬别人,我们会怎么样?我们心理就有点不是滋味,觉得那个被表扬的人怎么不是我?或者我们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你某个老同学发了一笔大财或者提到一个部级的岗位,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们是替他高兴吗?还是我们至少想一想,那个人怎么不是我?这个心态实际上都不是一个正常的心态,见人之失,如已之失,看到别人有损失就像我们自己有损失那样感到心痛,我想我们的心态是这样的吗?我们听领导开会的时候,在批评别人做的不够好,我们心中是什么样?我们是觉得和他一样难过吗?想着去帮助他改正吗?还是我们心中窃喜,觉得他又受到领导的批评了?我经常都会有这样的心念,所以确实很难做到,见人之所得如已之得,见人之失,如已之失。这是我们讲的嫉妒。
最后一个缺点就是贪欲,其实所有的过失都可以用一个贪字来概括,你看现在的人不是贪财就是贪色不是贪名就是贪吃,总有一样放不下,如果我们贪财的话,我们应该记住在《大学》上有一句教诲,就“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说这个钱财是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获取的,那它也一定会以不正当的方式而败散掉,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古人教导我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钱并不是赚到你手就是你的,它为五家所共有,首先是官府,比如说我们贪污受贿来的钱,最后东窗事发,自己锒铛入狱,所有的钱财也被充公,还有被水灾、火灾,这些自然的灾害给漂夺走,给焚烧掉,还有我们身边的盗贼,那些盗贼去偷那些为富不仁的人,还在就是不肖的子孙,就是不成器的子孙败家了,也会把你的不义之财给败散掉,所以我们对别人通过不义不正当的方式来获取钱财,千万不要去乱羡慕,因为我们学习圣贤经典,就要坚信圣贤的教诲,不信大家可以注意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人,你看那些贪污腐败的人,你看那些不义之财来路不明的人,他们的家财能够维持良久吗?他们的子孙都很贤达吗?还有贪色,古代人告诉我们“色字头上一把刀”,因为这一把刀会把你所有的功名利禄给你削得平平的,所以古代人警醒我们说“天道祸淫最速”,天道给那些淫乱的人,过分的人,招至灾祸是最迅速的,其实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我们身边的事上观察到。你看一个人他即使做到省部级的甚至更高的官,但是他一旦坏在女色的手上,所有他功名利禄都被削光了,最后锒铛入狱,还有你看那些有钱的人,有钱之后就是放荡自己,最后自己染上一身病,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都是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告诉我们这句话是真实不虚的。所以我们说,古人讲的道理是一个恒常不变的规律,你可不要把它小看。如果你不惜以身试法,这个结果确实是让人不能忍受的,这个法陈大惠老师讲过,他说这个法不是我们世间的法律,这个法是讲的自然的法规,你不要去以身试法。如果我们贪名,我们也记住了凡先生他在《了凡四训》上讲的一句话,他说:名者造物所忌,世上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一个人有很好的名声,但没有用好的名声去做到有利于人的引导,最后他会出很多意想不到的灾祸,突如其来的变革。还有贪吃,我们说好吃只是三寸舌头能品尝得到,就是为了三寸舌头,我们去造了很多的罪业,这实际上也得不偿失,对自己的健康不利,对这个环境也不好。我们看一看周泳彬老师“新世纪健康饮食”,对这个就了解得更深刻了,所以古代人告诉我们,面临欲望和利益的诱惑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应该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你在金钱、美色各种欲望的诱惑面前,你应该是战战兢兢,为什么?就像自己站在悬崖的面前,因为你一不小心,把脚踏进这个悬崖,还想后悔,还想翻过身来还可不可能,那就不可能了。所以中国人说一失足成千古恨,其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古人又告诉我们说,立名于一世,而失之仅顷刻。我们想一想,我们能够成就今天的事业,我们能够做到今天的领导职位,容易吗?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到大学到我们工作之后,可以说付出了千万辛苦,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努力,终于有一天我们获得了一个好的地位,受到了世人的尊敬,可以让父母感到安慰,可以受家人的尊敬,但是我们一个不小心的决定,一个在诱惑面前把握不住自己的举动,就把所有这一切都付诸东流,功败垂成,这就叫功名于一世,失之仅顷刻。所以面对这些欲望的诱惑,怎么能够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战胜贪欲也不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我们看有一个两只狼的交战,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怎么办?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有一个年轻的北美契洛基人教导子孙们人生的真谛,他说在我们内心深处一直在进行着一场鏖战,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展开的,一只狼是恶的,他代表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傲慢、自怜、怨怒、自卑、谎言、妄自尊大、自私和不忠;另外一只狼是善的,他代表喜悦、宁静、谦逊、仁慈、宽厚、友谊、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同样这个交战也发生在你们的内心深处,在所有人内心深处。听了他的话,孩子们都静默不语,若有所思,我看大家也是在这样若有所思一样。过了片刻有个孩子问,哪一只狼能够获胜?这个饱经世事的老者说,你喂给他食物的那只。也就是说你把食物喂给哪只狼,哪一只狼就能获胜。听了这个故事我们也想,我们做学问提高自己修养的一些态度,那就是要长时熏修,薰修什么?当然是薰修圣贤的教诲,就像我们今天能够有机会来到这样的会场,接受这些圣贤人的熏陶,那我们就是在给这个善良的狼在喂食物,所以如果是你的朋友把你带到这个会场,他就是你人生的善友,你对他一定要倍加珍惜,可能就是因为听了这几天这几堂课,这些老师的讲座使你的人生从此不同,成为你人生的一个风水岭。古人都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们想想我们现在的人,我们现在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我们打开电视媒体、网络、到处都是要让你堕落的内容,所以我们一日不读书就面目可憎,所以大家今天来到这里学习,它不是一个结束,而仅仅是一个开始,从今以后的每一天,都希望大家能够至少有两个小时来接受圣贤教诲的熏习,其实两个小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只有2个小时受圣贤教诲的熏陶,还有多少在受社会的贪嗔痴的熏陶?还要亲附善友。古人说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你和那些善良的人在一起,圣贤人在一起交往,就像你在露水中行走一样,当然打湿不了你的衣服,但你时时能感受到他德风的滋润。这样你就是喂善良的狼,给他好的食物吃。最后还要身体力行,不要我们今天听了课很感动,但是过了两天你和朋友一交往,又被他们给拽了回去,在《论语》里有句话,它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就说他把《诗经》三百首都能倒背如流,但是一问他政事,他也不通达,把他出使到他方做外交官,他也不能专对,虽然学习很多又有什么意义?当时我看了这句话,我感觉到这句话就是在说我,所以我们觉得什么样的人在弘扬传统文化、并不像我这样把《诗经》子曰说得很好,但是都做得很不好的人能够弘扬传统文化,是什么样的人能够弘扬传统文化,就是你们在座的各位,你们能够把传统文化身体力行在自己的岗位上,你们就是在弘扬传统文化,身教胜于言教。
命运的改变篇十
昨天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培训内容之一,观看了刘余莉老师视频讲座《心态改变命运》,这是一堂引人哲思,发人深省的课程,它挖掘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极容易犯的四种毛病,如傲慢、嗔怒、嫉妒和贪欲。
心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它能使我们成功,也能使我们失败。同一件事由具有两种不同心态的人去做,其结果可能截然不同。心态决定人的命运,不要因为我们的消极心态而使我们自己成为一个失败者。要知道,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抱有积极心态并付诸行动的人。成功需要健康的心态,没有健康心态的成功早晚会出现漏洞,甚至会塌陷。为什么拿破仑能够顶住压力而叱咤风云?为什么海伦·凯勒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心中依然有光明之梦?这都是健康心态所起的作用!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首先应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态。只要心态是正确的,我们的世界也会是光明的。
作为职场新人,我对傲慢这个毛病有更深的感触,我认为更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傲慢无礼的人,谁也不喜欢,而大家都喜欢谦恭有礼的人。我们经常听到大人夸奖哪家孩子“人逢礼至”,哪家孩子眼睛长到头顶上,不讨人喜欢。
我们银行属于服务性行业,更应该有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保持良好的心态,摒除傲慢无礼的态度,给客户留下谦恭有礼的印象。美国一家百货商店的人事经理曾经说过,她宁愿雇佣一个没上完小学但却有愉快笑容的女孩子,也不愿雇佣一个神情忧郁的哲学博士。诚然,对于我们刚刚走上社会的新人,最忌讳的就是眼高于顶,笑容僵硬,仿佛自己多么了不得一样。但是这样的态度会给客户留下不好接近的印象,会不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影响公司的日常业绩。
其实,一个人参加工作以后,不管在哪个领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做小事的“蘑菇”期。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工作初期都有可能被派去做一些琐碎的小事。与其藐视自己的工作,抱怨命运之不公,不如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磨练自己的意志,为未来做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句重要的忠告需要我们每个在日就职者铭记在心:与其昏昏噩噩浪费时间,不如从你经手的每一件琐事、每一件小事中得到成长。这也是最重要的保持良好心态的法则。
作为普通人,在生活的日子里,很显然都在做一些小事,怕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很多人,不屑于做具体的事,不屑于小事和细节,总盲目地相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孰不知能把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做成功、做到位就很不简单了。
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同样是做小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成就。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来十分消极,不过是在工作中混时间;而积极的人则会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为锻炼自己、深入了解单位情况、加强业务知识、熟悉工作内容的机会,利用小事去多方面体会,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
现在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细节和小事往往能反映出你的专业水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小事的成功看似偶然,实则孕育着必然。脚踏实地的耕耘者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了机会,抓住了机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那些不愿俯视手中工作细节的人,在焦虑的等待机会中,度过了并不愉快的一生。最优秀的人是想方设法完成任务的人,最优秀的人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最优秀的人是为了一个简单而坚定的想法,不断重复,最终使之成为现实的人。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看不起工作的人。
总之,工作中无小事。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做,即使是最普通的事,也不应该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相反,应该付出你的热情和努力,多关注怎样把工作做得最好,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
我认为作为一个职场新人,最简单的一件事,就是我们应该首先学会微笑服务,把我们的热情活力传递给顾客。
一、发自内心的微笑。
对于顾客来说,营业员硬挤出来的笑还不如不笑。有些商店提出“开发笑的资源”,强求营业员向顾客去笑,甚至鼓励或要求营业员回家对着镜子练笑,这都是不明智的做法。
微笑,是一种愉快的心情的反映,也是一种礼貌和涵养的表现。营业员并不。
仅仅在柜台上展示微笑,在生活中处处都应有微笑,在工作岗位上只要把顾客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作一个人来尊重他,你就会很自然地向他发出会心的微笑。因些,这种微笑不用靠行政命令强迫,而是作为一个有修养、有礼貌的人自觉自愿发出的。唯有这种笑,才是顾客需要的笑,也是最美的笑。也唯有这样,才能与客户携手结伴,共同理财。
二、要排除烦恼。
一位优秀的女营业员脸上总带着真诚的微笑。一次与人聊天,朋友问她:“你一天到晚地笑着,难道就没有不顺心的事吗?”她说:“世上谁没有烦恼?关键是不要也不应被烦恼所支配。到单位上班,我将烦恼留在家里;回到家里,我就把烦恼留在单位,这样,我就总能有个轻松愉快的心情。”
若是营业员们都能善于做这种“情绪过滤”,就不愁在服务岗位上没有晴朗的笑容了。
营业员遇到了不顺心的事,难免心情也会不愉快,这时再强求他对顾客满脸微笑,似乎是太不尽情理。可是服务工作的特殊性,又决定了营业员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顾客身上。所以营业员必须学会分解和淡化烦恼与不快,时时刻刻保持一种轻松的情绪,让欢乐永远伴随自己,把欢乐传递给顾客。
三、要有宽阔的胸怀。
营业员要想保持愉快的情绪,心胸宽阔至关重要。接待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出言不逊、胡搅蛮缠的顾客,营业员一定要谨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些顾客在选购商品时犹犹豫豫,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到了包装或付款时,却频频催促营业员。遇到这种情况,营业员绝对不要不高兴或发脾气,应该这么想:“他一定很喜欢这种东西,所以才会花那么多时间去精心挑选,现在他一定急着把商品带回去给家人看,所以他才会催我”。在这种想法下,营业便会对顾客露出体谅的微笑。
总之,当你拥有宽阔的胸怀时,工作中就不会患得患失,接待顾客也不会斤斤计较,你就能永远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微笑服务会变成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四、要与顾客有感情上的沟通。
体现了这种良好的心境。
当然一个人保持谦恭有礼的修养,和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仅仅靠微笑是远远不够的。态度改变命运,细节决定成败。除了要有好的态度,我们更要勤奋学习业务技能,熟悉各项业务流程,才能在职场中无往不利。
命运的改变篇十一
1)当人人都认为发生灾难时,我们却把它看成机会。
2)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3)人生是一半清醒,一半醉,心分两半,一半清醒做事,另一半包容理解。人吧,融入这个社会很容易,理解这个社会很难,懂这个社会里的人更是难如上青天。用单纯的眼光看待人生,你将少掉许多莫名的烦恼,用幸福的脚印丈量生活,你会步履轻盈洒脱。
4)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怎样地去赞美他。
5)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
6)人生如路,须要耐心。走着走着,说不定就会在凄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人们总是用一生来等待开始新的生活,这个是很常见的现象;等待是思维的一个状态,意味着你需要未来,而你不要现在;当你丧失对当下时刻的意识,就会大大地降低你的生命质量。
7)每天对自己做积极的自言自语。
8)事情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们。
9)不要向诱惑屈服,而浪费时间去阅读别人悲惨的详细新闻。
10)一个女孩因为她没有鞋子而哭泣,直到她看见了一个没有脚的人。
11)当我们开始用积极的心态并把自己看成成功者时我们就开始成功了。
12)人生有苦有乐,有得有失,有输有赢。苦了何人也不能苦了亲人,失去什么也不能失去真情,输掉多少也不能输掉良心。坎坷的人生,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拥有坚定的信心。艰难的生活,苦乐并不在意,在意的是今后的人生。前进的过程,得失并不关键,关键是我们能否达到目标。
13)给予别人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14)差不多任何一种处境无论是好是坏都受到我们对待处境的态度的影响。
15)中文的“危机”分为两个字,一个意味着危险,另外一个意味着机会。
16)态度决定成败,无论情况好坏,都要抱着积极的态度,莫让沮丧取代热心。生命可以价值极高,也可以一无是处,随你怎么去选择。
17)不要在团体中抱怨不休,而要试着去赞扬团体中的某个人。
18)如果要建立亲密的关系,就必须有共同的人个价值和目标。
19)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处的人,才会没有出头之日。
20)生活的悲剧不在于人们受到多少苦,而在于人们错过了什么。
命运的改变篇十二
早就想不起第一次触碰课本是什么时候了,只是觉得每天读书就是“混日子”。直到现在,我已经是初二的一名即将要会考的初中生了才渐渐意识到:读书,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语文老师还是跟往常一样,喜欢穿着一身黑的西装,胖胖的大脸上戴着金框鼻托的眼镜,看见了总让人忍俊不禁。老师从手中拿出我们的课本,对我们说道“请同学们翻到22页的《我的第一本书》”看到这个标题,我愣住了,第一本书?我读过的第一本书,早已没有印象了。老师让我们阅读课文,我也和同学们一样,仔细的读着,当我看到课文中的人物:一个考了第三名的“二黄毛”连手指头有都分不清楚,大笑起来。而史承汉先生却因为承字少了一撇,才得了第二名,乔元贞是第一名,因为家里的贫困,牛汉先生把自己的一半书给了乔元贞,我心里想着,乔元贞应该有大作为吧,可看到最后才知道,结局是乔元贞先生沦落成走街串巷卖纸烟的小贩,心中不禁感慨,为什么会让一个会读书的人,沦落成这样呢。
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受,在当时的社会,许多穷人是因为家庭条件不能上学,而如今,我们大家都平等的坐在课堂听老师讲课,有的同学却不好好念书,认为学习是一种痛苦,真的是大错特错了,我合上书本,心中感慨万分,好像逐渐明白了“读书”这两个字的重要。
命运的改变篇十三
为什么人们面对真正的价值之时会如此痛苦呢?因为他们衡量正确与否的方式错了,他们衡量正确与否,靠的不是逻辑与独立思考,靠的是“认同的人是否足够多”。
从底层上来看,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
但是这种本身一点意义都没有,甚至是有害的,如果一味寻求认同,更不能突显出你坚持的意义。之所以寻求认同,是因为你不愿意放弃一部分安全感,你害怕犯错,但是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才是本质,过于寻求安全感则会浪费自己过多的精力,而很难成长,因为百分之百的安全感本身并不存在。
你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并且在做,我也认为是正确的事情,跟你一样在践行,可能别人比你认识得更清晰,做这样正确的事情,本身意义不大,因为大家都一样。甚至别人是正确的,你是错误的,那么则更严重了。
也就是说,你正确的程度越大,与此同时,不认同你的人越多,这样的时候,价值才很大。你很正确,但与此同时,所有的人都很正确,那么,价值其实可能等于零。
而我认为是正确的事情,你不认同,才有了我能力提升的机会,所以我应该感到高兴才对,我为什么要感到痛苦和孤独呢?实在是没有必要。
想想这么多年来,我们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而浪费多少有意义的事情,痛苦矛盾地、折磨自己多长时间了。
但是什么事情是正确的?这个没有人可以帮得到你,当你没有认知能力的时候,即使别人是正确的,并且提醒你了,你未必会去做,这就需要你不断地去打磨自己的认知能力了。
而且,大多数的痛苦都是幻觉——那只是一时的感觉而已,而非永久不变的真相。
坚持正确的事情,也需要勇气,因为它有时候不一定能够给你正面反馈,而你仍然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的时候,说明你比别人更有资格获得成功!
命运的改变篇十四
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他天生没有四肢,但是,通过努力,他对游泳、冲浪、玩电脑、踢足球、打高尔夫球、高台跳水情有独钟;著书、演说、财务管理,他无所不能。他应该是一个被同情的人,被照顾的人,但他却成为激励人们成材的人。他用自己亲身经历激励他人,给他人以勇气,给他人以希望。2011年初,他受邀在中国作了3场精彩演讲。2011年3月9日,他被请进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组,他的励志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他就是澳大利亚的尼克胡哲。
尼克胡哲,1982年12月4日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他是长子,出生时,没有双臂,也没有双腿,唯一有的,是在臀部下面长出的两个脚趾头。父亲看了,满脸忧愁;母亲见了,伤感不已。直到出生半年后,父母才肯抱他,逗他玩耍。
小时候,他没有朋友,也受尽欺凌,直到有一次,他用头部狠狠地回击了一个欺负他的小男孩儿,把那个小男孩儿撞得头破血流,从此,那些淘气的孩子再见到他时,都是毕恭毕敬。
少年时,他曾多次试图自杀,但没有成功。他声嘶力竭地大喊:让我死吧!让我死吧!母亲哭着说:你不能死,你要好好活下去。母亲给他讲了一个残疾人自强不息,自学成才的故事,给了他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他喜欢游泳,父亲就把他放入游泳池,他开始在水上学漂浮,后来竟学会了游泳;他想学电脑,父亲就教他打字,他打字的速度达到每分钟43音节;他也可以利用特殊的装置,自己刷牙、梳头、洗脸、做饭,他喜欢连跑带跳地爬楼梯,喜欢潜水、冲浪,喜欢高台跳水、开水上摩托艇。在夏威夷冲浪时,他可以在冲浪板上完成360度旋转,他因此登上了《冲浪》杂志的封面。他喜欢踢足球,还喜欢打高尔夫球,他喜欢各种各样的运动。
尼克胡哲给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是以帮助他人为己任。自己身体残疾,还想帮助他人,这不是痴人说梦吗?他不理会别人说什么,他开始广交朋友。上中学时,他参加学校竞选当上学生会主席。这一年,他开始演讲,并想当一名真正的演讲家。为了有一天能到中国演讲,他还学过一年多中文,我们说话语速慢一些,有很多话他都能听得懂。
后来,通过努力,他考上了大学,并获得会计与财务规划双学士学位。毕业后,他开始投资房地产,成为一家高科技公司的总裁。2008年至今,他任国际公益组织没有四肢的生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2009年,他出版励志dvd《神采飞扬》,2010年,他出版自传式励志书籍。他觉得没手没脚,也许是上天的安排。
他自己吃饭、喝水,走路。他还喜欢和肢体残疾的人们进行跑步比赛。他没结婚,也没有女朋友。他幽默地说:女性都喜欢跟我在一起玩耍,因为她们不用担心我会手脚不老实。他还常说:虽然我不能牵着我未来妻子的手,但我可以拥抱她的心。他能体会到别人的痛苦,并愿意帮助别人解脱痛苦。
尼克胡哲的座右铭是:态度决定高度。因此,他获得了成功。比如,学游泳,无论海浪多大,只要屏住呼吸,就能浮出水面。生活中遇到困难,他都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走向成功。尼克胡哲说:不停地尝试,就能走向成功;相信你自己,就能做得到;只要有梦想,你就有希望。
由于尼克胡哲的勇敢和坚忍,他曾被授予澳大利亚年轻公民称号。这是一项很高的荣誉,这份荣誉,国家仅授予真正可以鼓励、激励人们的人。他的足迹遍布全世界,他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20多个国家进行演讲,他的奋斗事迹鼓舞了千百万人,他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他成为真正的鼓舞人心的演说家。
命运的改变篇十五
周国平说:“人生由命运和对待命运的方式决定。相同的命运,方式不同,就成了本质上不同的命运。”正如营养丰富而又廉价的大豆,煮好的豆子让人肠胃胀气,而当豆子换一种方式,做成美味豆腐,它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初,人生之为人,受造化的揉搓捣炼而万代延衍,革故鼎新,存续不断。千百年以来,代代相承,正因为有一群人不放弃寻找最佳的方式。
犹如最初的陶器,被用作水器、米器,卑微不过如此,但经过烈火拉坯,终至成型成器。点点色釉,就使脚下的黄泥焕然而成瓷器,被奉之庙堂,受千万人追捧。仅因方式不同,命运便重新洗牌,让人不禁感慨:方式改变命运。
纵使寻找最佳方式需要背负百座十字架,需要戴上荆棘冠,但只要心中有光,坚信方式铸就命运,我们就能心怀坚毅,奋力前行,无惧无畏,终至那绚烂辉煌之境。
不论寻找的过程有多么艰辛,也一定不可放弃,就算找到天之涯、海之角,找到生命的终结,也一定要坚信最佳的方式才是生命的金钥匙,是它让陈旧别开生面,让希望蓦然绽放,让未来豁然在眼前。
如果有人问:“一滴水可以穿越沙漠吗?”墨守成规者一定哑口无言,然而试着将一滴水化为冰,那么,用冻成冰的水跨越沙漠,如何?最佳的方式,可以改变一滴水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
哪怕生命是一匹千疮百孔的绸子,有太多的破洞需要缝补,有太多的褴褛需要整葺,只要找到最合适的方式,也可以织出经纬,织出灿烂华章。
涨潮时,鱼吃蚂蚁;退潮时,蚂蚁吃鱼。选择退潮时出行的蚂蚁就可以通过抓住最佳的方式从盘中餐变为对手的主宰者,蚂蚁和鱼并无绝对的强大,有的只是思维的强大方式改变命运,方式铸就命运,于斯可见。
破碎的葡萄可以成为甘醇的红酒,轧碎的甘蔗可以酿出玉液琼浆,……唯有改变,才有醍醐灌顶的醒悟;唯有改变,才有天眼乍开的洞见;也唯有改变,才有命运不败的盛放。
【得分】58。
【名师点评】。
高考文章的模板化,一直是语文界深恶痛绝的现象,而应试标准化的存在又让人无法彻底阻止一些学生甚至教师的投机行为。真正愿意主动抛弃范式而写出自己个性的文字,是十分难得的。本文亮点就在于抛弃应试。
作文。
的套路,尊重思维的基本流程,准确选取意象而成文;而且本文不是按并列式的思维建构文章,而是按照层递式的结构行文,循序渐进,更显深刻。考生紧扣话题重点的能力,远超很多仅以文采取胜的学生,后者常见的问题是在论述时有游离于话题之外的感觉。另外,简洁的语言中,暗藏力量,这也是文章的一大亮点。
蜕变。
榆树开满的花成熟了,那一刹,时间都好像停止了,只有微风轻过,吹起朵朵白色的花瓣儿在空中旋转着飘落在绿草地上,还有那个人的身上。那是我第二次见到她,突然觉得,与第一次见到她时相比,她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无比的美丽,让我的身心都不禁颤动起来。
一本书、一首曲、一篇佳作、一点小事总是能勾出我心中无限的记忆,就像在心里装了一个大大的而又厚实的笔记本,写着我记忆中的事。
第一次见她,是在医院的病床上。那时,我生病住院,在四楼的二十四号床。她是二十五号床,是我的同室病友。那时,她的上身裹着纱布,看上去,就像木乃伊。她苍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嘴唇干皱,不像一个少女,倒像一位古稀老婆婆。从我见着她的那天起,就没有见她展开过紧皱着的眉头。我问妈妈,这是谁?她怎么了?看起来好痛苦的样子。妈妈跟我讲了她的故事。她家就在我们家对面那条街,她在跟一位很优秀的老师学弹钢琴,她母亲说,弹钢琴是她最大的快乐。可前些天,不小心碰到了大街上断下来的高压线,失去了双手。她母亲说,她一直很乖巧,又一直很懂事,从小就总是爱跟在母亲身后,帮着做家务。现在,她失去了双手,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了。
母亲在给我讲她的故事的时候,恰是正午时分,金日悬在空中,蝉虫发出一声声刺耳的尖叫,混着日光,仿佛是要穿破大树上的嫩叶,但最后他们也没有成功。母亲在讲述女孩的故事,脸上不禁浮现出惋惜的神色。我的心紧了,隐隐地,有些痛。她要怎么办?她能怎么办?一股莫名的悲伤涌上心头,尽管我与她素昧平生,但我也为她难过地掉下了泪水。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
这天,阳光普洒大地,一颗接一颗的幼苗从湿润的泥土中钻出新奇的脑袋,面对这磅礴的世界,迎头微微地轻轻摇曳,享受着一天之中最舒适的时光。
在榆树的绿荫下,见到了满脸笑容的她。她很安静地坐在草地上绣着十字绣,我以为是我眼花了,可是,她的的确确是在用双脚绣着十字绣,虽然有很多人观看,但她旁若无人,从容不迫地飞针走线。
我远远地站着,看着她的身边围着的人越来越多,不知是谁带头开始称赞她,她在掌声和称赞中继续绣着,微微上翘的嘴角,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就像是在欣赏自己的未来。
“她一直都很努力,兴趣也从钢琴转移到这里了。我打算帮她开一家店,只属于她的十字绣的店。”我转过头,看着那眼里早已闪着泪花的母亲。母亲最后说:“她将是我最大的骄傲。”
她就像一只将破茧而出的美丽的蝶,在成长路上,就要从漆黑的茧中,由毛虫蜕变成一只可以随心飞舞的蝶了。
在阳光下,在花香中,我仿佛听到了破茧而出的声音了。
【名师点评】。
1.主题积极。本文讲述一个不幸的女孩,她战胜了身体的残疾,更战胜了心理的阴影,完成了人生的升华。经刻苦训练,用脚绣十字绣。也许,她的十字绣未必最好,但她的精神绝对可以鼓励无数的人乐观生活。
2.以景托人。文章一大技巧是对景物的描写。全文共有四处景物描写,集中在第一次见到她和第二次见到她的场景中。每次的景物,都是精心安排的,但本在文章中的作用不尽相同。
3.制造悬念。文章第一段,用美丽的景色衬托出“那个人”的身影,她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作者要如此隆重地写入自己的作文之中?作者还说自己这是第二次见她,那第一次见她是怎样的样子呢?这一连串的问号,给读者制造了一种迫不及待地阅读心理。
阅卷现场评分: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20分=总分60。
命运的改变篇十六
在一个遥远的农村,有一个女孩,她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青天。小女孩小时候很懂事,会帮父母做许多农活,当然,女孩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也总是第一。
过了几年,女孩的家贫穷依旧,但这时正面临着一个紧要关头,女孩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正当女孩笑容满面的要和父母说时,看到的不是感动到落泪的父母,而是阴着脸叹气的父母。女孩深知,自己家境贫困,很难供起一个大学生,却没想到,她的噩梦来的这么快。
母亲对她说:“娃啊,我们俩对不起你……我们没钱,你也知道,咱们家就这么点地,你还有两个弟弟等着吃饭,等着靠你养活呢!你是个女孩,读这些书我觉着没啥用,还不如帮着家里干点活呢,你看看你做活的时候手多快啊……我们俩决定了:你在家跟我们下地去!”
父亲在一旁直撮头发,什么话也没说。女孩低着头答应了。这是多么大的痛苦啊,女孩哭了一个晚上,同时也决定了,和父母去种地!
爱读书的女孩一下子离开了书本、老师和讲堂,她是多么伤心呀!在烈日下,女孩不甘心,不甘心就这样颓废!终于,有一天,女孩重新拿起以前的课本,温习以前的知识。因为,她爱读书,她离不开书!听说村里有一个孩子在上高三,正准备高考,她就去那个孩子家借书看。
白天,她辛勤劳作,从不懈怠,对于父母交给的农活儿,都是好好的完成。为了省下时间看书,她干活都带着一种坚毅。在晚上,他一个人坐在床头,捧着书本,努力地学习,每晚都熬到一两点。父亲曾多次劝她,不要学了,学了也没用的,她已经失去了读书的机会。这并没有使女孩的心动摇,反而使它更坚定不移了。她一次次地对自己说,读书才是始自己和全家人幸福的捷径。一天天下去,女孩的身体早已瘦弱不堪,繁重的工作没有压垮女孩的心灵,她依旧在灯光下安静的的读书。
这样的日子不知过了多久,到了那一年的夏天,高考就要开始了,女孩的心里也是十分矛盾,到底要不要参加?那个借给她书的孩子对他说:“机会是要把握住的,一个人的机会并不多,像你这样已经失去了一次机会的人,更应把握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追逐自己的理想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
终于,在那天,女孩瞒着父母,独自踏上了去县城的道路。她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参加了高考。辛运的是,她考上了大学,虽然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但她依然很高兴。终于,掩埋在沙堆中的珍珠被人发现了——家企业老板看中了她的才智与信念,同时更被她所感动,就带她去深造。
回来时,当年的稚气女孩已变亭亭玉立,事业有成。而她始终认为,是书给了她第二个灿烂的人生,是读让她脱胎换骨,拥有自己的幸福,是读书让她成功!相信吧,书带给我们的远不止我们所看到的,几百年前培根就说过:,的确,读书是我们的幸福。
命运的改变篇十七
刚才打水的时候又看到高一教学楼上的红色条幅:细节改变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这句话或许说的有些绝对,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实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人生的一切成败荣辱都是自作自受。很多人都是看到别人的成功,羡慕他们过着优越的生活,很多学生也是一样,羡慕别人成绩优秀,但往往只注意到分数这个结果,而认识不到这个结果是综合素质良好的集中体现,是注重细节和各种良好细节养成以后的必然产物,看不到成绩好的同学在各方面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看不到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巨大影响。或者也看到了但就是做不到。突然又想起郭建民老师的教学管理方法:高一抓学习品质和细节,高二抓学习方法,高三抓学习心态。良好的细节可以说是掌握自己命运的基础,只有不断的和自己作斗争,对自己下得了狠心,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掌握自己的命运。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是我一直跟学生强调的,学习是一个考验耐心、用心、认真程度的过程。有些知识点,很多学生都能听懂,但是做题过程就容易出一些问题:有些是没有认真审题、有些是考虑不全面,终归说来是细节把握不全面。这点考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人会深有体会,因为机试的时候要么得满分,要么得零分,完全取决于做题过程中每个细节的把握。
“细节改变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大家共勉!
命运的改变篇十八
我们无法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只好开启命运的转轮,面对自己的人生。
假如你是一支生长在峭壁间的野百合,贫瘠的土壤无法供给你无穷的美丽,难道你就要轻易放弃将来的美吗?不,你要的不是这个结局。你所要做的,让世人欣赏你的美并繁衍自己的后代。你将根一寸寸地插入并不肥沃的土壤,一滴滴地贮存叶片上的露珠,一心一意地享受温暖的阳光。但狂风暴雨的日子也常常出现,不知什么时候就会侇下一棵棵大树压倒你瘦弱的身躯,不知何时就会有闪电烧焦你未开的骨朵。你动摇了,你不知所措地握紧双臂,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力量,给了自己一个深深的拥抱后,你昂首迎接一切降临。你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变成了美丽纯洁的野百合,并有了自己的家族,留下了一条家训:在困境中给自己一个拥抱,去体会自己内心的力量,云感受自己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告诫自己努力活下去。
假如你是一株丑陋多刺的仙人掌,人们都对你嗤之以鼻,其他的花花草草也拒你千里之外,怕你伤了他们柔筋弱骨。难道你就该顺从,自己找个地方把自己埋了,然后自惭形秽?不,你不该这么做,你应该发掘自己的才能,努力做好自己。何必去在意他人的眼光和对自己的蔑视,除了自己好好生活,其他都不重要。你明白了一个道理:既然他人拒我于千里之外,我为何还要去迎合他们呢?还不如给你自己一个深深的拥抱,让自己感受到奋斗的力量。
无论怎样,改变自己的命运,用心去感受力量,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做一个强者,奋勇前行。
命运的改变篇十九
知识是生命的动力,知识是无穷的源泉,知识是命运的改变。俗话说:。由此可见知识的重要性。
在农村,爸爸妈妈都对我们说过:你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个有用的人,不要像我们一样没有出息。这些话语都是在激励我们要好好学习,获得知识。
有一个人,她从一岁半就因一场疾病使她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后来又丧失了语言功能。但是,她拥有了奇迹。她就是美国十大强人之一的海伦?凯勒。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她从一个脾气暴躁的小女孩成为一个彬彬有礼的人。她不断的努力,到最后她因知识改变了命运!获得了杰出的成就,轰动了整个世界。
知识改变了海伦的命运,让她有了如此大的轰动。但是,奇迹是不会轻易降临的,这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刻苦学习知识,才能获得这种奇迹。让生命更加精彩。
除了海伦,还有一个人。他是当今世界上杰出的科学家。他上大学的时候,因一种疾病而全身瘫痪,只有三根手指可以动。之后又因一些事而致其丧失了语言功能,只能靠语言合成器来完成。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更坚强了,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身残志坚的霍金。他被别人称为“科学巨人”。他的杰出研究获得了多次荣耀。他也是因为知识改变了命运。
像霍金这样的大科学家,他因为什么获得成功的呢?那就是知识,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倘若没有知识,什么样的结果可想而知。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知识是什么?是一把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钥匙。知识是什么?是一把刀,帮助我们打通障碍。知识是什么?是一束光,照亮我们向前。知识是什么?是一种改变,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命运的改变篇二十
热闹的候车大厅人头攒动,疲惫的我坐着昏昏欲睡,靠在妈妈的肩膀上,随手将本巜小学生篇选)遮在脸上,准备打个小盹。
突然,一个苍老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懵懂。"小兄弟,行行好,给点钱,我们一天没吃饭了。"我不耐的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个花白发的老婆子,卑微的脸上满是讨好的谦卑望着邻座的小伙子。"我给你钱,谁给我钱?"小伙子凉凉地开了口。老婆婆平静地低了低头,看样子她早已习惯碰壁,将乞讨的手转向我。这时,她身后伸出一?小脑袋,是个面黃肌痩的'小姑娘,分辨不出多大年纪,怯生生地望着我。妈妈叹了口气,从包中拿了一袋面包,并掏出十元钱,一并递给那姑娘。老婆婆的脸瞬间笑得象朵花,忙不迭地接过东西,连声说谢谢,拽过那女孩往外走。
那女孩迟疑了一下,从婆婆手中扯过那十元钱,犹豫地递给我:“姐姐,我不要钱,你能把篇选给我吗?”望着女孩那小心翼翼带着希冀的眼神,一股说不淸,道不明的情绪让我的眼有点酸。“d511次动车开始检票。”妈妈拉了我一下,“快,该检票了。”我慌慌张张地站起,将那本篇选递到女孩的手上,“小妹妹,这本书送给你。”女孩一下子瞪大眼睛,脸刹那通红,兴奋地不停地喃喃:“谢谢,谢谢。”我给了她一?安抚的微笑,提起行理冲向检票口。
坐在回程的火车上,心情起伏不定。大量的书籍我随手可得,我从没意识到书本的可贵。而对于一?食不果腹的流浪儿来说,一本薄薄的篇选?是她获取知识的宝贵来源,承载着对知识的渴望。我不知那女孩为何在外漂泊,也不知她文化程度如何,但她面对书本那欣喜若狂的态度,我相信,在她心中,知识的份量远远高于金钱。正是有这样一种信仰,她的人生将会有一?充满希冀的未来。
基督教的信仰是信耶稣,得永生。佛教的信仰则是舍离一切诸行,即无我。而那流浪的女孩信仰该是一一知识改变命运!
命运的改变篇二十一
热闹的候车大厅人头攒动,疲惫的我坐着昏昏欲睡,靠在妈妈的肩膀上,随手将本巜小学生篇选)遮在脸上,准备打个小盹。
突然,一个苍老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懵懂。"小兄弟,行行好,给点钱,我们一天没吃饭了。"我不耐的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个花白发的老婆子,卑微的脸上满是讨好的谦卑望着邻座的小伙子。"我给你钱,谁给我钱?"小伙子凉凉地开了口。老婆婆平静地低了低头,看样子她早已习惯碰壁,将乞讨的手转向我。这时,她身后伸出一?小脑袋,是个面黃肌痩的小姑娘,分辨不出多大年纪,怯生生地望着我。妈妈叹了口气,从包中拿了一袋面包,并掏出十元钱,一并递给那姑娘。老婆婆的脸瞬间笑得象朵花,忙不迭地接过东西,连声说谢谢,拽过那女孩往外走。
那女孩迟疑了一下,从婆婆手中扯过那十元钱,犹豫地递给我:“姐姐,我不要钱,你能把篇选给我吗?”望着女孩那小心翼翼带着希冀的眼神,一股说不淸,道不明的情绪让我的眼有点酸。“d511次动车开始检票。”妈妈拉了我一下,“快,该检票了。”我慌慌张张地站起,将那本篇选递到女孩的手上,“小妹妹,这本书送给你。”女孩一下子瞪大眼睛,脸刹那通红,兴奋地不停地喃喃:“谢谢,谢谢。”我给了她一?安抚的微笑,提起行理冲向检票口。
坐在回程的火车上,心情起伏不定。大量的书籍我随手可得,我从没意识到书本的可贵。而对于一?食不果腹的流浪儿来说,一本薄薄的篇选?是她获取知识的宝贵来源,承载着对知识的渴望。我不知那女孩为何在外漂泊,也不知她文化程度如何,但她面对书本那欣喜若狂的态度,我相信,在她心中,知识的份量远远高于金钱。正是有这样一种信仰,她的人生将会有一?充满希冀的未来。
基督教的信仰是信耶稣,得永生。佛教的信仰则是舍离一切诸行,即无我。而那流浪的女孩信仰该是一一!
命运的改变篇二十二
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
我思索。
为什么。
是让我在这个世界充当人数。
我想,不是的。
在茫茫宇宙中。
只有一个星球有生命的`存在。
而我。
幸运的出现在这个星球上。
一切的一切都这么渺茫。
也许。
有一天,我们已不存在。
毫无人烟。
一切的一切都这么现实。
也许。
这是宇宙的造化。
有一天,我们会创造未来。
造就未来。
命运这个词。
看不见,摸不着。
但我们却知道有这个词的存在。
而我们。
。
命运的改变篇二十三
人常常会因为某种事情或者是某种因素而改变了。
我常常会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思考:我到底是因什么而改变了呢?正想时,表侄子便跑过来问我:“表姑,子曰:学而时习之,下一句是什么?”“不亦说乎”。我脱口而出。咦?我怎么那么快就回答出来了呢?哦!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知识改变了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脑海中的知识也越来越多。
记得小时候,我还是一个幼稚无知的小女孩,我常常会缠着爸爸妈妈问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比如:我是从哪里来的;天上为什么会出现星星,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能摘?这是爸爸妈妈总是笑着回答我:"呵呵,小宝贝你现在还小,嗯......等你长大了就会知道了。”“为什么会知道?”“因为到时候只是就会帮你揭晓答案了”。爸爸妈妈笑着回答道。
随着时间的消逝,我上了幼儿园,小学。只是便在不断的给予我,不断的输入我的大脑.从以前牙牙学语的我到出口成章,从以前写篇三言两语的我到下笔如有神,从以前......这期间的变化使我不得不惊叹知识的力量是可以“征服”所有人的。
知识改变了我,知识改变命运,习惯成就人生。知识让我成长,只是令我微笑,只是让我学会感恩,知识让我学会做一名好学生,让我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