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与逍遥读后感(实用21篇)
读后感是一种文化素养的体现,通过写作能力的展示来表达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独特感受和见解。那么要写出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首先,要对所读书籍的整体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抓住自己最为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述。其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生活体验和观点来展开对书中思想和观点的阐释和评价。最后,在书评中要用清晰明了的语言、准确恰当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让读者读后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以下是一些优秀读者的读后感,让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阅读心得和感受。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一
人教版第四册所选《逍遥游》为《庄子》一书的首篇,主旨是讲人生的境界。在庄子看来,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人生在世能作“逍遥游”。那么,什么是“逍遥游”呢,先说“逍遥”的语义。在《庄子》一书中,“逍遥”一词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精神状态或内心状态。《庄子》一书中,多次使用到“逍遥”一词,有时单独使用,有时和“彷徨”一词对举使用,但词义始终不变。如“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庄子·逍遥游》):“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大宗师》):“逍遥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故“逍遥”的本质是指一个人自由自在、任性适意的人生状态。其次说“游”。“游”作为人的主体活动,既可指向人的精神,也可指向人的肉体。《庄子》一书在使用这个词时也兼有这两个词义。但庄子哲学是谈人的精神自由的,他关注的是人的精神活动,是要从人的精神自由中寻找人生的出路。故《庄子》中使用“游”一词时,多数情况下是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是指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精神漫游”。
“逍遥游”中的`“游”也是如此。“游”是心游,是让心游于“无限时空”中的精神漫游,是让心同“道”、“造物者”、天地自然进行的交游、交往,也就是《庄子·天下》中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泰然状态,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安宁。这样的“游”才“逍遥”。
庄子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是“道”论。庄子认为,“道”生天地万物,“道”使天地万物生灭流变,无穷无尽。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也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都是这个“道”运行的结果,也是这个“道”的具体表现,这叫“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道”的本质特征就是自自然然,无为无不为,无目的又合目的。人类是顺“道”而生的,所以人的生存,在本质上亦如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甚或无生命的天地日月一样,本属自然,无目的又合目的,无所为又是自然天成的。
在《庄子》一书中,“真人”也被称作“至人”“神人”“圣人”。因为“真人”是依乎天道、顺乎人性自然地活着,达到了至道至性的境地,故庄子又称其为“至人”:“真人”在人世间顺性自然,无为无不为,超凡脱俗,故庄子也称其为“神人”:“真人”是领受了天道自然之精髓的人,在世间生活已无所不通,《说文解字》说:“圣者,通也”,故庄子还把“真人”称作“圣人”。《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三者名殊而实指为一。“无己”是忘我后的任性自然,“无名”“无功”同样是忘我后的任性自然。这三种状态都是人在体道自然中无为无不为的泰然人生。唯其如此,“至人”“神人”“圣人”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而“无所待”,才能在人生中作“逍遥游”。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二
先说“逍遥”的语义。在《庄子》一书中,“逍遥”一词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精神状态或内心状态。《庄子》一书中,多次使用到“逍遥”一词,有时单独使用,有时和“彷徨”一词对举使用,但词义始终不变。如“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庄子。逍遥游》):“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大宗师》):“逍遥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故“逍遥”的本质是指一个人自由自在、任性适意的人生状态。
其次说“游”。“游”作为人的主体活动,既可指向人的精神,也可指向人的肉体。《庄子》一书在使用这个词时也兼有这两个词义。但庄子哲学是谈人的精神自由的,他关注的是人的精神活动,是要从人的精神自由中寻找人生的出路。故《庄子》中使用“游”一词时,多数情况下是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是指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精神漫游”。
“逍遥游”中的“游”也是如此。“游”是心游,是让心游于“无限时空”中的精神漫游,是让心同“道”、“造物者”、天地自然进行的交游、交往,也就是《庄子。天下》中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泰然状态,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安宁。这样的“游”才“逍遥”。
庄子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是“道”论。庄子认为,“道”生天地万物,“道”使天地万物生灭流变,无穷无尽。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也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都是这个“道”运行的结果,也是这个“道”的具体表现,这叫“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道”的本质特征就是自自然然,无为无不为,无目的又合目的。人类是顺“道”而生的,所以人的生存,在本质上亦如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甚或无生命的天地日月一样,本属自然,无目的又合目的,无所为又是自然天成的。
在《庄子》一书中,“真人”也被称作“至人”“神人”“圣人”。因为“真人”是依乎天道、顺乎人性自然地活着,达到了至道至性的境地,故庄子又称其为“至人”:“真人”在人世间顺性自然,无为无不为,超凡脱俗,故庄子也称其为“神人”:“真人”是领受了天道自然之精髓的人,在世间生活已无所不通,《说文解字》说:“圣者,通也”,故庄子还把“真人”称作“圣人”。《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三者名殊而实指为一。“无己”是忘我后的任性自然,“无名”“无功”同样是忘我后的任性自然。这三种状态都是人在体道自然中无为无不为的泰然人生。唯其如此,“至人”“神人”“圣人”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而“无所待”,才能在人生中作“逍遥游”。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三
初读《逍遥游》,感受到鹏的“肆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它磅礴大气,体积大、目标也远,翱翔在天空之中。在飞翔的过程中其他鸟儿碰到的困难,像闪电、强风,对它来说不足一提;当它俯视大地时,地面的一切多么渺小,目之所及,或许就是地球另一端的“天池”。每每看到这些文字,我的脑海总想勾勒鹏的画面,鹏有多大才能“翼若垂天之云”?这样的庞然大物,它内心所思考的问题肯定和其他动物甚至人类不一样。
鸠之小。
在《逍遥游》中和鹏不同的是蜩与学鸠,“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有了前者鹏的对比,蜩与学鸠显得渺小、目光短浅。
鹏与鸠。
庄子的文字非常玄幻,每一次读似乎都有每一次的感受,每一次读文字都发生着一次变化。他极力描述着鹏的磅礴,又提到鸠的渺小,让人无比羡慕鹏,但转眼间提到“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仿佛前者都是虚无。
比较永远是片面的,用尺子量的是刻度、用量杯量的是容积,用称重器量的是重量,当我们被庄子的文字拉近大小之间时,无意间进行了比较。故在《庄子的现代解读》中,提到这一句:“心知执着人物的才性气性,也执着人间的名利权势,由是而有大小多少的分别与比较,此成为生命的自困自苦。”比较常常给人们带来困苦,但其实无需困苦,不用比较。此为“逍”,消解心知的执着与分别。
逍遥。
逍遥应该有着更广阔的空间,在执着和比较之外,那更为广阔的天地,我认为是人的本心和善意。怀揣着人性中最纯真的善意才能像大鹏鸟一样翱翔在高空之中。
电影《生活多美好》中,男主角每当遇到冲突与困难的时候,他都会选择成全他人,凭借着自己的善意舍弃另外的东西。最后当他面临困难时,天使、身边的朋友都出手相助,他也度过了难关。人性中的善意让他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每一次的选择都带着他走向不一样的世界。
正是心中的善良正义能让人生有另外的可能性,那份善意推动着抉择,推动着周遭的变化,人生也就因此变得广阔。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四
到最后竟然发现,自己是个怀疑主义者,这是我不能接受的。
加缪说这个世界是荒诞的,人们在其中只是“担当荒诞”。如果不愿和这个荒诞的世界同流合污,那么只有注定痛苦。或者,重新寻找世界的意义和价值,重新确立信仰与信念,以抵抗和改变这个外在的世界。
世界本身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它有的只是物质。在你存在前,它已经存在了,在你消失后,它还将继续存在。这样的世界,不可能主动赋予人以意义和价值,只能靠人自己寻觅。
喜欢苏东坡的这首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一直认为,那泥上偶然留下的指爪,便是人类赋予这个世界的意义和价值。在雪化前找到了那个偶然留下的指爪,也许我就能按图索骥,找到我要的信仰和信念。
当一个人要寻找这些东西时,他不可能背弃他所处的国家和民族的哲学思想文化传统,他必须从中寻求帮助,寻求答案。回溯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与文化传统,儒家的思想“忠君爱国”,杀身成“仁”,君和国是最终信仰寄托所在吗?如果是,屈原就不会投江而亡了。“仁”是吗?可能是吧,但这个仁太难取了,为了坚持信仰就要舍弃生命,这个不是我想要的。道家呢?道家讲究“无明”,它根本就不提倡人们去辨明世间真理。如果我追随道家,我就无需向这个世界索求意义和价值了。释家已出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此说来我的一切追寻,只是庸人自扰。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五
初读逍遥游,是感叹鲲鹏之大,世间无有。鲲广数千里而不知其修,鹏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在脑海中浮现如此庞然大物,气势无穷,顿是心胸宽广,神思游弋。而庄子的神思不知遨游到哪里去了,才有了如此浪漫大气的想象。
我觉得,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所体现的有道家清净无为,自由飘逸的思想。尧让天下与许由而由不受,藐姑射山神人无所谓而无所不为而天下大治,庄子以无用之物顺应外境以为用而全其大用,阐述了无名无功无己的自由无为思想。这里的.自由不是任性而为,而是无所“待”而达自由,顺气而至逍遥,与万物为一体。
《逍遥游》中有鲲、鹏、蜩、学鸠、朝菌、惠蛄、冥灵、大椿、彭祖等各种现实中存在或非存在,或小年或大年,或人或非人,都是自然中物。这些已体现自然之物都有灵,人与自然为一体。从“生物以息相吹”,到“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更是体现了庄子的自然观,顺应自然。鲲大而游于北海,鹏广而上九万里,冥灵、大椿、彭祖寿命长久,这些大年与蜩、学鸠、朝菌、惠蛄这些小年形成了鲜明对比,若要达到或接近无所待而游无穷,首先是为大年,在大年的基础上,顺应自然,无己而为至人,无功而为神人,无名而为圣人。
《逍遥游》中体现的道家思想是朴素纯洁的,更有庄子的飘逸洒脱。与老子的思想相比,更没有束缚,汪洋恣意,无拘无束。所以相对于老子的思想,我是更喜欢庄子的。对于《逍遥游》这篇文章,更喜欢前半部分,特别是开头对鲲鹏的描写,就有庄子的感觉溢出,便无尽逍遥了。
现代人是不得逍遥的,羁绊太多,倚靠太多,功利太重。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六
这本书讨论的主题是:是人类精神冲突的价值问题以及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之可能。
作者通过与东西方精神史上的哲人、诗人的个体相遇和对话,其实质在于:从中国人的立场,讨论承担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的不同的价值和道路之可能。
作者从拯救与逍遥这两个维度向我们描述了:为人类提供巨大精神支持者——总是那些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绝望者。而绝望者之所以绝望,是因为他真正地热爱生活。在无情的谎言世界里,也许只有绝望才是真实的。在绝望与希望之间,作者选择了绝望。
重新翻刘小枫《拯救与逍遥》,昔日读此书的激动已经不再,留下的是一种激情的灰烬。八十年代的文章受到李泽厚浮华文风的影响,刘小枫也不例外,他的文章充满了古今中外的广征博引,深刻的主题被驳杂的引用所遮掩。
不过说回来,八十年代还是给青年学者很大的发展空间,不必思考写作格式要求,而是尽力进行思想表达。这种顺畅的表达,让很多问题真正能够浮现到历史舞台。刘小枫这部《拯救与逍遥》就是在对自我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现代性批判问题。在读《诗化哲学》的时候,就能看到刘小枫通过梳理浪漫主义哲学对于现代性所展开的批判,这个立场有别于八十年代启蒙哲学的氛围。
在《拯救与逍遥》中,刘小枫在深入西方思想传统的同时,扬弃了浪漫主义哲学立场。刘小枫在展开对中国浪漫主义传统批判之前,首先树立了一个传统靶子——儒家传统。将儒家传统视作世俗哲学,并对其进行人性论的批判,这自然就是浪漫主义叙事的开端。当然,这种中国思想的叙事,是通过一个引言,即诗人与死亡展开的。
在《诗化哲学》中,刘小枫提出了二十世纪是残酷的世纪,是诗人自杀最多的时代,也是人性败坏的时代。那么,背后就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即现代性扼杀人的灵性,诗人不得不选择死亡。这个命题,让刘小枫找到了中国思想的叙事起点。屈原死于政治与儒家伦理的彷徨,是浪漫对于政治现实的否定,或者人性对于兽x的反问?诗歌传统确实存在浪漫主义倾向,刘小枫将其作为对于现实政治的否定,则未免过分用拔高中国诗歌传统的嫌疑,或者用德国浪漫主义置换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浪漫因素。当然,刘小枫这种置换是隐藏在其叙事之中,这种通过浪漫主义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其实与德国浪漫主义对于现代性的拒绝,是同一种思维的产物。
当然,这种浪漫主义被追溯为屈原天问、庄禅的逃逸、曹雪芹的红楼说梦,鲁迅的冷眼观世,总之又是粗线条地将中国浪漫主义拉了出来。但是,刘小枫并未如《诗化哲学》停止于此,而是将中国浪漫主义与西方神学加以对比。这种对比,应该是类似于釜底抽薪。本来以为刘小枫不过是做了一个中国版的《诗化哲学》,结果却是通过神学对浪漫主义的否定。这让八十年代美学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或者刘小枫所说的“四五”一代人惊愕不已。
我在这个时候,突然发现了刘小枫并非是简单追求神学,而是回到了《诗化哲学》中存在性的追问,在有限与无限的追问之中,他开始了个体与上帝之思。人终免不了一死,哪怕是诗人或者艺术,都会因为时间而腐朽。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不朽?存在主义只是暗示了存在,并没有真正回答。刘小枫的追问,必将回到上帝的永恒。上帝的救赎,让刘小枫找到了新的超越维度,超越理性(儒家)的世俗,超越诗化哲学的永恒,只有上帝才是永恒的不朽,人只有认知上帝,才能与上帝永恒。这种追问,导致他对于中国浪漫主义或者德国浪漫主义的否定,在自我否定中,他走向了神学。
有些人曾经说刘小枫是二道贩子,不断跳槽者,却不曾被他这种存在主义的追问所困扰。究竟在我们当下的亲在后,是否存在永恒的不朽,这才是他不断追求的真理所在。就像下一本书《走向十字架的真理》所暗示,他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的存在。在不断追求过程中,他拣尽寒枝不肯栖!
似乎对一本书的感想和评价往往要提出批判的意见。但如果一个水平及其低下的读者去看一本泰斗级的作者的书时,心想还是以学习和吸收为主。网上似乎很多人说刘小枫的思想混乱,逻辑能力一般。我不知道是因为这个原因使书中很多章节令人看了摸不着边,没有很好的衔接上,不过可能还是由于我阅读能力低下,没有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不过如果每节能加个小标题就好了,那样看下去就会轻松很多。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知我无知。或许看书的过程常常也如这一句话所体现的,看完一本书发现自己有更多的问题,更多的“不知道”,更多的迷茫。不管如何,人应当低下理性高昂的头,离开独自逍遥的自我,放弃虚无和荒诞的思想。基督同样也不能只单单的将自己圈在会的范围之内,而是要更多的思想世界的恶和苦难,效法基督的悲天悯人,效法基督的降卑受苦,以更多的`爱心、关怀、同情、怜悯、帮助,进入到社会中去,以爱抗恶。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七
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了”至人,神人,圣人”的生活意境,逍遥游作为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学说的最高理想。作品描写了一个哲学意识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秘密后倦极而返的心理经历。
借鲲鹏和蜩鸠的对比,来说明大小的分别,破除一般人见小不见大的观念,并指出:唯有“无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遥游。接着塑造了一个神人的形象,使逍遥游的“至人”具体化。庄子赋予了这个神人最美的外表和最好的品质,她是庄逍遥理想的完美体现者。然后则极为生动幽默地写了庄子与惠论辩有用与无用、小用与大用的情况。庄子认为小用不如大用,无用就是大用,只有“无所可用”,才能“物无害(之)者”,在“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永作逍遥游。
读完全篇,可以理解到:逍遥游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一由 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这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人们或是为了名利勾心斗角,整天生活得惶惶不安;或是没有人生目标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质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
越来越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方式让我们在享受它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舍不得花上一个小时看一本好书,更乐意做的是去泡网吧,或是去麻将桌前搓一小时。
社会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然而社会的进步更需要强大的精神文明来支持和推进。所以,当我们有闲暇时,不妨捧起一本好书,全身心投入地去读它,理解它,做一个现代的”至人,神人,圣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畅游。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八
庄子是一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这几天,我津津有味、如饥似渴地读了庄子写的《逍遥游》。
令我至今难忘的是《逍遥游》中的这样一段话:“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再说,积存的.水不够深,它就无力承载大船。倒一杯水在低洼之处,只有小草可以当船;放上杯子,它就着地不动了,这是水少但是船大的缘故。积存的风不够大,就没有力气承载巨翅。所以,大鹏飞到九万里的高空,才能算抵达风的上方,这样才可以乘着风力,背靠着青天,完全没有任何阻碍,然后,才可以开始飞向南方。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情之前,都要打好充分的提前量。
《庄子逍遥游》是一本好书,里面的奥妙无穷无尽,让我如醉如痴、令我受益匪浅,还有一些奥妙,等着你去探索和发现呢!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九
一提到庄子,我们就会想到他的《逍遥游》。
小时候,曾在语文书上读过简化版的《鹏程万里》,却从没有真正感受过“乘物以游心”的逍遥,从没有真正感受过那种“独于天地精神往来”的淡泊。
庄子一生贫而不穷,家住陋巷,以织草鞋为生,有时甚至无米下锅,要向人借粮。但是他却能随心所欲,自得其乐。生不逢时,如之奈何?就是这样一个一贫如洗的人,断然拒绝了楚王送上门的相国之位。自称宁愿做一只在淤泥中拖着尾巴、自由自在的乌龟,也不愿意当供奉在庙堂上,受人尊敬的龟甲。所以庄子选择了“无为”,敢于从容面对随之而来的寂寞和贫困,在天地间随心所欲,逍遥自在,达到心灵所追求的高度与境界。
《逍遥游》是全书的精髓,开门见山点出“逍遥”的境界,“游”的状态。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看似逍遥,其实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时不我与,则无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脱?庄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也就是说,心灵顺应天地大道,跳出万物束缚,无物,无我,无功,无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逍遥自在。
其实,生活都一样,只是每个人看待生活的角度不同而已。在每个人面前,生活都是不同的色彩,只在于你是如何去看待、如何去面对。所以,胸怀博大是庄子、是《逍遥游》给我们上的第一课。
《逍遥游》中塑造的境界永远是没有边界的。天地大道,发乎自然,庄子于虚静中挥洒他的放诞,于达观中流露出些许狡黠,让我们用一生的体温去温暖这个智慧的名字,渐行渐远,随着庄子去“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当感受到心灵的疲倦与束缚时,让我们静下心来,跟着庄子一起展开一次心灵的逍遥游……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十
逍遥游与齐物论作为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对于《庄子》一书具有观点上的统摄作用。而且《逍遥游》作为《庄子》一书的第一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准确地理解逍遥游对于把握庄子的哲学思想有重要意义。
本次作业,我就对于我对于逍遥游的看法观点加以叙述。
什么是逍遥游,在我看来,逍遥就是优游自得的样子,游就是运动活动,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这里的逍遥游是与无为想通的,即逍遥游也是一种顺应自然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运动状态。
关于本篇的结构,一般有这样的观点: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但是我一直好奇于两点,第一点是文章至“圣人无名”已经基本写出了庄子的核心观点,甚至已有总结之意,而后面两部分有种添加、补充之意;第二点是在第一部分中文章两次提到鲲鹏的例子,感觉有种重复的嫌疑。或许这样的不够严谨的结构,恰恰显示出庄子的逍遥不羁。但是真要解释这两点疑问的话:第一点或许就是如前所述,是逍遥游本篇的添加与补充,尤其是第三部分“无用”的补充;第二点的疑问或许可以这样解释,前一次提到鲲鹏的故事是为了直接通过它来论证“无己”、“无功”、“无名”,而后一次加上了“汤之问棘也是已”则表明儒家所提倡的商代也这么认为来进一步论证。
从内容上看,逍遥游的主旨便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也就是“人格达到顶峰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文章第一部分通过写蜩与学鸠、斥鴳与鲲鹏的对比,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与宋荣子与列子与至人、神人、圣人的对比,说到鲲鹏“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宋荣子“虽然,犹有未树也”,列子“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通过写朝菌、蟪蛄、众人与冥灵、大椿、彭祖的对比,说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从这些语句上看,庄子是认为无论他们代表的对立面的两方面,都没有达到最高的境界,而按照庄子的说法,最高的境界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也就是一种物我两忘的“无己”的无所待(凭借、依靠)的境界。
文章第二部分与其说是为了论述“无名”,不如说是为了论述“无功”。因为三段内容都是讲有权力的或者将有权力的人放下或忘记自己的权力,尤其是第二段通过写姑射之山的神人“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来间接论证之。第三部分是写“无用”的观点则众所皆知了。那么“无名”的观点从何而来,其实在我看来“名”不仅是名誉和地位,更是与“实”相对应的概念的范畴。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说的这个。也就是说,庄子的“无名”类似于“无己”,只不过一个是“名”、一个是“实”。实际上,这三无的核心无非就是一个“无”字,也就是“道”。道的特性是无,人要做到逍遥游也要符合无的要求。
当我们再看逍遥游,庄子是要强调弱化自我、无所凭借,那这是一种真正的自由自在的境界吗,在我看来,自由是属于拥有自由意志的个人在社会中的自由,一个人如果连“自由”的“自”都不存在了,那也无所谓自由了。也许庄子的逍遥游不是要强调自由,更是一种作为在那个黑暗的战国时代的对于自我的超越,一种超脱世俗的、从个人出发的、为了个人的“无为”的社会理想。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十一
其实很早就已经读过庄子的著作,但是最近闲下来的时候重新温习庄子,发现感慨更甚,收获更多。
其一:顺其自然——走过去了,其实都不过如此。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要知道全部,就必须到达一定高度,要清楚结果,就必须走过一段过程。回避不是逃离,沉默也不是懦弱,向前或者向后,其实都是一种经历,走过去了,其实都不过如此。就算将来知道现在的选择不是最好的,可是至少看到了全部,经历了过程。
其二:自然而然——认知、把握、而后将来。
一杯水就是一种人生,“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在恰当的时候只能做恰当的事情,很多时候,接受不只是无奈,也是睿智。人的命运就是选择在妥协中不断突破的艺术,所以暂时的放弃也是一种成就。没有一成不变的道路,所以才有精彩非凡的人生。坚持不一定是原则,放弃也不意味着沦陷。
于是短暂的妥协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放弃。认清现状,才能够获得机遇。但是只有抓住属于自己的风,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化风为羽,才有万里鹏程。
我们需要认知现实的能力,需要把握机遇的能力,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暂时不具备这种能力。但是无能所以无谓,无知所以无畏,无谓所以得到安逸的快乐,无畏所以能面对巨大的困苦,不同的境遇是不同的感受,只有合适的才是舒适的。无能算不上懦弱,无知也算不上罪过,但是无能无知而不自知自制却会造成巨大的灾难。
境界早就决定了成就,前提也早就影响了结果,漫长的积淀才可能成就远大的将来。“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如果需要,那么辛苦一点,这不是迁就,而是必须全方位的接受;要是真做不到,可以选择现实一点,“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所以即使将来不那么幸福,现在也不那么辛苦。
其三:君子自立——人生其实就是活着还有活下去。
人生其实就是活着还有活下去。活着就意味着与他人交集,谁也无法回避,而这正是生活。所以人生其实就是成就自己,生活能够改变命运,而生命本源的意义同样也很简单——就是满足生存的目的,活着就是真理,活下去和让更多的人活下去就是通往幸福的捷径。
因为生活,所以有了纷扰的世界,但是人是有别于万物的智慧动物,被上苍生而赋予思考与选择的权利,许多人放弃了,所以沦为禽兽,但是更多的人在坚持,成就了一个越来越繁荣的人类社会,而这其中,极少的一部分人幸运的正确使用了这种权利,于是被人们慕而闻名。
生活中影响人生态度的有两个常见而重要的因素:利还有名,就是名利。
因为生存,生活中有一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钱,因为钱的需要所以构成了利益的追求;而生活中还有一样东西是很多人羡慕的,那就因为人的羡慕而构成的名。但是名利只是满足生存的一种需要,所以人可以自私但不能仅仅自利,所以人可以追求正名但不能追求盛名。
名利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只是过程而非结果,人生就是活着还有活下去,如果因为活着和活下去而不得不选择一些名利的需要,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因为名利而造成活着和活下去的困扰,何其辛苦?难道就不是舍本而逐末?人生的态度不是名利,起码并非因为名利。“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是一种好的态度,至少是可以认可和得到满足的幸福态度。
然,这并非我的态度。
我只是单纯的希望让自己更好地活下去和让更多的人更好的活下去,这或许不是最好态度,但是至少不会是错误。而这——正是我选择的态度。
其四:自知自制——合适的才是舒适的。
最困难的不是了解别人而是了解自己,因为我们往往只能通过镜子看到自己,可能会是全面的,但肯定不是真实的。
同样困难的不是掌控别人而是掌控自己,因为我们的双手对我们的身体总是有所未及。
所以人生最珍贵的是能够自知和自制。所以“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不同的境界成就不同的人生,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才可能比多数人走得更远,但是过度也可能累成精神病的。所以眼光可以更远一点,但是步子一定要更实一点。“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合适的才是舒适的,无知而妄不仅造成他人的困惑,更可能造成自己的灾难。所以“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所以人生同志,不过是兴趣相投而相拥不扰。
其五:天生我才——存在就有道理。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存在就有道理,转一个角度,就是一个世界,换一种眼光,地狱也是天堂。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十二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第一句一出,读起来就朗朗上口,别有一番韵味。文章描述的都是虚无缥缈,并非真实存在的。但在脑海中,却能意外浮现出深海中一条大鱼的情景。深黑的海,衬托着大鱼更加的醒目。
“而化为鸟,其名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那名为鲲的大鱼游着游着就飞起了,从深黑的海洋到湛蓝的天空,他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彩,是那样的轻巧。闭起双眼,就仿佛我坐在他的脊背上,吹着微风,领略着河山的美,就突然冒出奇特的想法,像诗仙李白那样,斟一杯小酒,那可真是逍遥自在了。
逍遥游,至始至终,语言简洁,读起来却让人深陷其中的意境,无法自拔。从文章的第一句开始,就陷入了章子创造的,只有在梦境李才会出现的画面。就好像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无欲无求,逍遥自在的在自己的世界里驰骋。
《逍遥游》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肆意,却又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一篇文章读下来,哪怕并不了解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些什么,但也能被它所散发出来的浪漫气息和自由逍遥的气息所感染。
其实,文中不论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还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这篇文章借此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成为真正的“逍遥”。里面的大道理,对于我来说或许很难一时去理解,但我能体会到,文章中每一词,每一句所散发出来的自由和逍遥的感觉。
庄子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境界,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能是真正的“逍遥者”。
我很向往那种忘我的境界,想去更深入的理解到底什么是逍遥、什么是忘我。在如今这个诱惑极多、十分嘈杂的世界里,有谁能够进入忘我的境界,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呢?我想做一个现代的“逍遥者”,做到“至人、神人、圣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畅游。
我对追求逍遥的理解就是减少对物质上的需求,我们需要提高在精神上的享受,做真正逍遥的人。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十三
听说《拯救与逍遥》在八十年代末横空出世的时候,年轻的刘小枫令人刮目相对,此书更是令不论赞同或反对该书观点的人,都不能不佩服此书在精神上带给人们的震撼。刘小枫出完此书不久就去巴塞尔大学读神学,并且不同间出版社对此书的再版。但禁不住读者的呼声,刘终于还是重新修订之后,带给读者一本新的《拯救与逍遥》。不过具说内在的根本思想没有改变,而是去除了一些不成熟的话语,加进一些新的思考。而我读的正是新版的《拯救与逍遥》。
仅仅是修订版前言一本,就让人感觉到刘小枫所走过的人生历程是多么丰富多彩,多么与众不同。刘高中就接触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并受此影响深入于俄国和欧洲的古典小说中思考人生。而他所讲的这一句话更是令人惊叹和仰慕于他的境界高深――舍勒令我尖锐、海德格尔使我沉迷、舍斯托夫让我感动、维特根斯坦给我明晰。忘记我刚看这句话时是只知道有个海德格尔,或者最多加上维特根斯坦,而且还仅仅是听过名字,根本搞不懂他们是干嘛的。等到更深入的看这本书时,接触到了更多从没见过的人物,如荷尔德林、卡夫卡、加缪、萨特等,更加惊叹他的渊博学识、博览群书,并且视角独特。当然如此生疏的人名和术语,令毫无人文基础的我看得异常吃力,常常囫囵吞枣,不知所云,思想混乱。甚至有时感觉自己越来越无知,有些固有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冲击,但具体是什么却又说不上来,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因此得出来的感想也不知是否是书中作者所要表达的,只能自娱自乐一番。
引言作为价值现象学的精神冲突(简单讲述了东西方在精神品质上的差异就是拯救与逍遥)。
绪论诗人自杀的意义(讲述了诗人在追求人生的终极意义时,寻找不到而绝望,或是持守的信念倒榻,因而走向自杀的道路)。
一“天问”与超验之问(讲述了屈原所持的儒家历史王道的信念受到现实的冲击,因而质疑上天。但屈原没有一个超验的神圣上帝可以给他答复,他的提问仍然停留在现世而不是超验之问)。
二适性得意与精神分裂(比较了中西方诗人在面对绝望的环境时所走向的不同的精神道路。中国诗人自屈原之后就少有自杀,而且走向陶渊明和苏轼式的逍遥之路――政治失意,信念受挫时回归田园,或自怡自乐。直到近代王国维在受到西方叔本华悲观思想,才又看见中国诗人的自杀。而在西方诗人那里,自杀、发疯似乎已见怪不怪。在启蒙运动之后人性复苏,人本主义至上的思想浪潮中,在抛弃了神圣的上帝而以人的理性至上自居时,诗人们发现不知要如何来面对人性中的恶,现世中的恶、苦难与虚无,失去了神帝上帝的诗人们只能走向绝望的道路)。
三走出劫难的世界与返回恶的深渊(比较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以基督受苦的爱去对抗恶及曹雪芹以情抗恶的不同结局。当西方的理性复苏后,人们企图以历史理性主义来解释终极意义与价值。但是历史理性主义无法解决个人痛苦的问题,并且令人看到理性取代上帝的可怕后果。陀斯妥耶夫斯基主张爱非常无法消除恶,但仍要与恶抗争,以爱抗恶,返回恶的深渊。而曹雪芹以情为新人进入到石头的世界,却最终遭遇失败,不得已只能走出劫难的世界。)。
四希望中的绝望与绝望中的希望(介绍了经证明而得来的本体论、宇宙论的上帝所面临的危机,因为这个上帝无力解释自然法则下存在的恶。并且令人看到以卡拉马佐夫中主人公伊凡所提出的“小孩子的眼泪”对本体论乃至圣经中的上帝、原罪论的质疑。)凭什么无辜的孩子要遭遇如此的不幸?上帝永恒的计划就可以牺牲无辜的孩子吗?对这样的质疑和诘难,陀斯妥耶夫斯基自己似乎也无可奈何。他无力证明上帝的存在,只能以“如果上帝不存在”这样的命题,令人看到没有上帝存在的世界的虚无及荒诞。在充满苦难和恶的世界上,在充满绝望的思想里,绝有基督神圣受苦的爱能给人于希望。作者以鲁迅的思想和陀斯妥耶夫斯基做了对比。阐述了鲁迅的思想本质是以恶抗恶,借助恶的力量来达到维持生命自然力的更新。以恶抗恶最终只会走向没有路口的道路,在希望中走向了绝望。)。
五担当荒诞的欢乐与背负十字架的苦行(本章脱离中西方对比的途径,详细阐述了现代西方的虚无主义,荒诞主义的思想,并对此予以批判。作者以基督思想的立场认为只能以基督的受苦与神圣的爱,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经历了思想的此起彼伏,有时茅塞盾开,有时一知半解,有时深受冲击,有时感动不已。简单理一下自己的所思所感吧。
首先想到的是寻找人生终极意义的必要。作者通过绪论中诗人的自杀的描述令人看到那些常常思考自己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诗人。尽管许多人走上了不归路,但起码他们在思考、寻找、追求人生的终极意义。不幸的是他们没有找到真正的终极意义。可惜如今的无神论、进化论、唯物主义的思想,使很大一部分国人走向了实质意义上的虚无和荒诞。虚无和荒诞带来的就是人生是没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没有真正的上帝,没有绝对的道德和善良。为此许多人干脆不再理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是走向了“今遭有酒今遭醉”,走向了利己损人主义,走向了及时行乐,潇洒过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是对儒释道比以前多了一些了解,并且看到了儒释道在现实中的局限性,仅管书中的观点可能不够全面,而我个人的理解更是肤浅。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对恶的反应上。儒家走的是历史王道的路线,也相当于历史理性主义。在历世历朝的历程中,一切以君王政治为基础,人就是为了国家服务,为了君王服务。而对于现实中出现的恶与苦难,也只能为历史王道的传大让路。佛家主要以万事皆空为念,参禅打坐,涅盘重生,清净的佛门以外,苦难、眼泪都不能全然顾及了。道家的逍遥思想也是如此。就算你躲在桃花源里怡然自得,无欲无求,但世界上的苦难依然存在,这样的举动只能像躲在沙子里面的驼鸟,无视存在的问题。佛教以前给我的印象很不好,但发现其实印度佛教的精神还是不错的,悲天怜人,救苦救难。只是发展成中国的禅宗却讲究随性,处处为佛,“平常心是道”。大慈悲行动变成了由人的“本来面目”取代,宗教价值被大大削除了。
第三,理性取代上帝的可怕后果。当理性得到了完全的、甚至超越的解放之后,神圣的上帝便被人放置在一边了。当理性完全取代了上帝,人类自己便变身成为上帝。《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便是在理性逻辑的推理下杀害了无辜的放贷的老太婆。他的理性逻辑是:放债取代的老太婆是社会上的寄生虫,对社会毫无价值可言。而他可能是拿破仑式的人物,拿破仑可以在千万人的血泊中建立自己的功勋地位,并且被人称为英雄。他的理性将无用的人定义为虱子,他杀害老太婆只是捏死一只无用的虱子,并她的钱用来造福人类,使更多的人得到幸福。他的理性似乎是正确的,但他其实无权将别人的生命放到自己的逻辑计算之中。理性取代上帝之后,人们便以理性为武器,互相攻击,正义常常只是理性用来杀人的借口。
《卡拉马佐夫》中伊凡的诘问非常有力度。“我不愿接受最高的和谐,这种和谐的价值还抵不上一个受苦孩子的眼泪……所以抵不上,就因为他的眼泪无法补偿。……和谐被估价得太高了,我了不起这样多的钱来购买入场券……”。
但是伊凡所质疑的只能是理性的上帝,本论论的上帝,他将这个上帝和圣经中的上帝替换了。虽然这个质疑对我的冲击也很大,我一度也无法理解苦难的意义,就算现在也无法完全理解。为什么约伯受苦使他的孩子们都死掉了?就算最后约伯得到更大的报偿,但那么他的孩子们的牺牲谁来承担呢?还有许许多多无辜的人们的眼泪和痛苦,谁来给他们安慰呢?确实很难想明白的问题。陀斯妥耶夫斯基自己也很为难。他笔下的伊凡似乎无法战胜,以至于《卡拉马佐夫》的另一主人公――伊凡的弟弟阿廖沙――面对这样的诘问也无可奈何。但陀氏让我们回到基督的爱里面寻找答案。那就是虽然无法解释苦难,但只要看到神圣的上帝亲自进入时空之中,以无罪圣洁的身躯被钉在十字架上,亲身经历世人的苦难,那么似乎能让人得到安慰和盼望。上帝创造了世界,给人以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经人的滥用产生了恶,产生了苦难。上帝无法消除世上的苦难,因此他亲自经历苦难,用神圣受苦的爱来与无辜的人们一同面对苦难。
以恶抗恶是没有出路的,虚无与荒诞更是没有意义和价值,唯有以爱抗恶,以基督受苦的爱去面对恶。这让我想起了《火影忍者》中的一幕:佩恩为了消除战争的痛苦,不惜以暴制暴,以痛苦压制痛苦。他的观点是世人都是充满仇恨的,都是弱肉强食的,唯有以更加强大的力量来压制仇恨,才能得到真正的和平。这是典型的以恶抗恶的思想,是佩恩的理性所思考得来的。但他同样忽略了个人生命的牺牲并不是他可以决定的,他无权制造痛苦,虽然他的目标是要压制痛苦。当佩恩问鸣人如何面对仇恨时,鸣人说他会努力的忘记仇恨,努力的以牺牲的精神,去面对仇恨。这个观点和以基督受苦的精神去面对恶的思想很接近。
似乎对一本书的感想和评价往往要提出批判的意见。但如果一个水平及其低下的读者去看一本泰斗级的作者的书时,心想还是以学习和吸收为主。网上似乎很多人说刘小枫的思想混乱,逻辑能力一般。我不知道是因为这个原因使书中很多章节令人看了摸不着边,没有很好的衔接上,不过可能还是由于我阅读能力低下,没有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不过如果每节能加个小标题就好了,那样看下去就会轻松很多。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知我无知。或许看书的过程常常也如这一句话所体现的,看完一本书发现自己有更多的问题,更多的“不知道”,更多的迷茫。不管如何,人应当低下理性高昂的头,离开独自逍遥的自我,放弃虚无和荒诞的思想。基督徒同样也不能只单单的将自己圈在教会的范围之内,而是要更多的思想世界的恶和苦难,效法基督的悲天悯人,效法基督的降卑受苦,以更多的爱心、关怀、同情、怜悯、帮助,进入到社会中去,以爱抗恶。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十四
重新翻刘小枫《拯救与逍遥》,昔日读此书的激动已经不再,留下的是一种激情的灰烬。八十年代的文章受到李泽厚浮华文风的影响,刘小枫也不例外,他的文章充满了古今中外的广征博引,深刻的主题被驳杂的引用所遮掩。
不过说回来,八十年代还是给青年学者很大的发展空间,不必思考写作格式要求,而是尽力进行思想表达。这种顺畅的表达,让很多问题真正能够浮现到历史舞台。刘小枫这部《拯救与逍遥》就是在对自我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现代性批判问题。在读《诗化哲学》的时候,就能看到刘小枫通过梳理浪漫主义哲学对于现代性所展开的批判,这个立场有别于八十年代启蒙哲学的氛围。
在《拯救与逍遥》中,刘小枫在深入西方思想传统的同时,扬弃了浪漫主义哲学立场。刘小枫在展开对中国浪漫主义传统批判之前,首先树立了一个传统靶子――儒家传统。将儒家传统视作世俗哲学,并对其进行人性论的批判,这自然就是浪漫主义叙事的开端。当然,这种中国思想的叙事,是通过一个引言,即诗人与死亡展开的。
在《诗化哲学》中,刘小枫提出了二十世纪是残酷的世纪,是诗人自杀最多的时代,也是人性败坏的时代。那么,背后就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即现代性扼杀人的灵性,诗人不得不选择死亡。这个命题,让刘小枫找到了中国思想的叙事起点。屈原死于政治与儒家伦理的彷徨,是浪漫对于政治现实的否定,或者人性对于的反问?诗歌传统确实存在浪漫主义倾向,刘小枫将其作为对于现实政治的否定,则未免过分用拔高中国诗歌传统的嫌疑,或者用德国浪漫主义置换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浪漫因素。当然,刘小枫这种置换是隐藏在其叙事之中,这种通过浪漫主义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其实与德国浪漫主义对于现代性的拒绝,是同一种思维的产物。
当然,这种浪漫主义被追溯为屈原天问、庄禅的逃逸、曹雪芹的红楼说梦,鲁迅的冷眼观世,总之又是粗线条地将中国浪漫主义拉了出来。但是,刘小枫并未如《诗化哲学》停止于此,而是将中国浪漫主义与西方神学加以对比。这种对比,应该是类似于釜底抽薪。本来以为刘小枫不过是做了一个中国版的《诗化哲学》,结果却是通过神学对浪漫主义的否定。这让八十年代美学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或者刘小枫所说的“四五”一代人惊愕不已。
我在这个时候,突然发现了刘小枫并非是简单追求神学,而是回到了《诗化哲学》中存在性的追问,在有限与无限的追问之中,他开始了个体与上帝之思。人终免不了一死,哪怕是诗人或者艺术,都会因为时间而腐朽。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不朽?存在主义只是暗示了存在,并没有真正回答。刘小枫的追问,必将回到上帝的永恒。上帝的救赎,让刘小枫找到了新的超越维度,超越理性(儒家)的世俗,超越诗化哲学的永恒,只有上帝才是永恒的不朽,人只有认知上帝,才能与上帝永恒。这种追问,导致他对于中国浪漫主义或者德国浪漫主义的否定,在自我否定中,他走向了神学。
有些人曾经说刘小枫是二道贩子,不断跳槽者,却不曾被他这种存在主义的追问所困扰。究竟在我们当下的亲在后,是否存在永恒的不朽,这才是他不断追求的真理所在。就像下一本书《走向十字架的真理》所暗示,他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的存在。在不断追求过程中,他拣尽寒枝不肯栖!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十五
偶然间读到庄子的《逍遥游》:北海有一种鱼,他的名字叫鲲,鲲身躯庞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变成鸟后,他的名字叫鹏,鹏的背脊,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展翅奋飞,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种鸟海水运动时就将迁移,借助风力飞往南海,南海是天然形成的水池。大鹏向南海迁移的时候拍打水面,激起的水浪达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而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亦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人亦是如此,觉得自己可以鹏程万里,却不好好行动起来,到头来本以为自己与大鹏和鲲一样高高在上,最后,却是白日做梦,徒劳无功。
还有一些人,不觉得自己鹏程万里,却比一般人都要用功,笨鸟先飞,最终扶摇直上,成为受人尊敬的伟人。
看海天一色,是否也该想一想自己的行为举止,做的每一件事是否满意,过的每一天是否充实,只有全力以赴做好一件事,才能做好一切;只有认认真真的对待自己,才能真正地扶摇直上九万里。
所以,同学们你们是否憧憬学霸那样的鹏程万里,是否希望像伟人那样扶摇直上,那你是否真正的做好了每一件事呢,如果没有,那就请从现在开始,做好每一件事吧。千万不要让懒惰拖了你的后腿,不要让各种借口成为你的绊脚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鲲鹏一样的存在!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十六
庄子是一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逍遥游》读后感300字。这几天,我津津有味、如饥似渴地读了庄子写的《逍遥游》。
令我至今难忘的是《逍遥游》中的这样一段话:“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读后感《《逍遥游》读后感300字》。”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再说,积存的水不够深,它就无力承载大船。倒一杯水在低洼之处,只有小草可以当船;放上杯子,它就着地不动了,这是水少但是船大的缘故。积存的风不够大,就没有力气承载巨翅。所以,大鹏飞到九万里的高空,才能算抵达风的上方,这样才可以乘着风力,背靠着青天,完全没有任何阻碍,然后,才可以开始飞向南方。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情之前,都要打好充分的提前量。
《庄子逍遥游》是一本好书,里面的奥妙无穷无尽,让我如醉如痴、令我受益匪浅,还有一些奥妙,等着你去探索和发现呢!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十七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名周,约前369-前286)的代表作。庄子散文想象奇伟,言辞瑰奇,设喻贴切,句式灵活,汪洋恣肆,别具一格。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高度评价庄子,说他“着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当代文化学者余秋雨在《何谓文化》将庄子列为先秦诸子文学作品的第一等级,盖源于此。
《逍遥游》旨在论证达到绝对自由境界,既追求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绝对自由,也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逍遥游》启示我们,任何个人,在万物纷纭的现实世界中,要进入自由的境界,从客观上来说,“犹有所待者”,也就是要依赖客观条件;从主观上来说,要不断加强理想人格的修养,以至臻于“无己”(顺应自修,忘掉自我)、“无功”(不求有功)、“无名”(不求有名)的思想境界。
巨大的鲲,变化为鹏,其背“不知其几千里”,之所以能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也就是它只有凭借九万里风才能起飞。所以《逍遥游》中说:“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大鹏离不开“海运”,即“海风动”。宋人林希逸解释“海运”道:“海运者,海动也。今海濒之俚歌犹有‘六月海动’之语。海动必有大风……”言必有此大风,而后可以南徙也。蜩与学鸠是小虫、小鸟,力气不够,“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蜩与学鸠碰到榆树、枋树就停落在上边。有时力气不够,飞不高,飞不远,落在地上就是了。因此,庄子的结论是:“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没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主体自然不可能到达自由境界。
就主观上来说,任何个人要进入自由境界,必须摆脱现实世界种种物质上、思想上的束缚。庄子所以说的“至人’是他理想中修养最高的人;“神人”,次于“至人”;“圣人”,又次于“神人”。庄子《逍遥游》中列举了传说中古代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宋荣子“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宋荣子对于世俗的名誉,是未曾汲汲追求的。列子“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列子顺应自然而能不热切于求福,如此者,世间亦不见多。尧知高士许由贤明,以“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时雨降矣,而犹浸灌”为喻,“自视缺然,请致天下”,树立了至人“顺应自然”“忘掉自我”的崇高理想人格的理念。许由以“名者,实之宾”“予无所用天下为”(“名是实的影子”,“天下对我是没有用的.”)辞谢尧的禅让。庄子以宋荣子、列子、尧、许由等传说中的人物“无己”“无功”“无名”的具体而又生动的传说,形象地说明了要达到自由的精神境界,就必须摆脱对物质、名誉、地位、金钱的汲汲追求。
既然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人类,要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臻于自由境界,要依赖客观条件,那么当客观条件还没有具备,或者还没有完全具备的时候,个人与人类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从而进入自由境界;既然个人与人类要进入自由境界,要有高尚的品德,那么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养成理想人格。
《庄子·逍遥游》所宣扬的是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绝对自由。我们在阅读时应该认识到,任何个人,乃至整个人类,都是生活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之下的。因此,超越时空限制的绝对自由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十八
他负手而立,已是知天命之年,容貌虽有些衰老,却并非一派衰败。颌下蓄两三长须,长发作髻,已见稀疏银丝。双目炯炯,依稀见得眉目舒朗,似是远望天边。一身灰黄长衫,清风盈袖,袍子猎猎作响。宛若无拘无束之游龙,逍遥洒脱于天地之间。
远方像是有一只极大的鱼儿,迷迷瞪瞪看不清晰,在湖海里翻腾上下,吞吐山河;忽而幻化作同等巨大的鸟儿,翅膀巨大,好像一挥舞就可使天地异位。他揉揉眼睛,定了定神又继续看,却找不到它的踪影了。老者扯开嘴角笑了笑,眉间的皱纹舒展开来,双目又带上流溢的光彩。他四处翻找,展纸提笔。——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逆】。
你是否听过别人对你努力的讥笑?是否也恶毒的如此这般的嘲讽过他人?
你的眼界到底有多广,你是否有资格去做这个不被所有人看好,被某些人讥讽的决定?
我有,因为我知自己。我了解我自己,自然胜过他人。我曾经一意孤行,自己一人选择了不被多数人看好的学校,我也曾被人义正言辞的数落过。“你为什么这样做?”“你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感受?”这些话,我都听多了。
后来我知道了鹏。这世上有那么多那么多像蜩与学鸠一样的人,他们或叉着腰或双臂交叉环绕在胸前,站在那看着你,嘴里迸射出冷漠又刻薄的话,向你投来一次次不屑的目光。可是如果无论你怎么办他们也不会改的话,不如就放过吧。就像鹏一样,背负青天,翅下有风,傲然自立,飞入云巅之上,令后人折服,前人惊叹。
不入流的始终都不入流,入不了我眼的始终都不入,何必为其心烦意乱。
只一人,做好一人,足矣。
【转】。
我自小就不是个省事的主儿,总好像是不一样。小时候曾试过把上好的饭菜喂给自家的大黄狗,面对母亲的责骂只能低下头悄悄的笑;每当夜色降临,小院里的小孩子们总会乖乖的坐在电视机前——那个发着亮发着光的正方体——等待动画片的准时放映。而我却总是拖出一张凉椅,端端正正的摆在门口的槐树下,看漫天繁星,看云起云落。
我还喜欢一个人快步走在山中。我曾和家人一起爬过家乡一座不知名的山,小孩子们都畏畏缩缩,直唤着要大人抱,而我却一个人自得其乐的快步跑着,看那山山红叶飞。
长大之后,忽的变得些许叛逆。我总是忤逆老师和家人的命令,总是不屑于遵守规矩。仿佛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小刺猬。只留浑身的刺以面对人们。
后来才明白,许多许多的想法不过都出自爱。
我讨厌聒噪,也讨厌别人聒噪。我愿意自己逍遥在自己的世界里。暑期中曾和父亲坐火车一路北上,车厢中的另两个人像是麻雀一般叽叽喳喳,吵得我脑仁发疼。
世界好像很小,可是无理由吵闹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当一条新政策出来,总有那么些不和谐却又没有道理的声音出现;当某位明星发生了什么事,总有些人喜欢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他。世界在飞速发展,可是人们的思想却不一定飞速发展。不请自来的喧嚣,才是真正的不礼貌。
我不敢说我真的看清了这个世界。毕竟“天之苍苍,其正色耶”。
不妨多多抬起头来看看天空,是不是每次看的感觉都会不同?我看云,看云卷云舒,看云来云去,看天色苍茫,看我的远方。我们总会天真的以为眼见为实,可有时眼见的还不如耳听的。
我见过外表美丽的女孩,明眸皓齿唇红齿白,打扮十分入时,娇小的身躯挽着男友的手,吐出的却是不堪入耳的脏话,一串一串的话语圈成一团团乌云,围绕在女孩身边,使女孩的光鲜亮丽黯淡了几分。
我见过外表丑陋的老人,身体衰老得如同一段失去水分的枯死的树干,身上穿的衣服也是不干净的,东一块补丁西一个破洞,却一步一步弯下腰来拾起地上的垃圾,脸上依旧是恬淡的笑容。
世界不简单,而世间万物亦然。我不能说我完全地遵守着这个世界的秩序,但我在尽力,也在维持它。以貌取人,是人之本性,我们第一眼所见的,往往是他人的第一印象。然而外表是具有迷惑性的,正所谓“眼见不为实,耳听不为虚”。若是想要真真正正的看清,又岂是单单靠这一双眼?我的双眼看到的永远只是她的双眼能够看到的内容,若要撇清浮华虚禄,便要用心去探明。遵循本心,独善其身,用心便好。
【结】。
我渴望逍遥,可我也希望人们都能在各自的世界里逍遥,使世界逍遥。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十九
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了”至人,神人,圣人”的生活意境,逍遥游作为庄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学说的最高理想。作品描写了一个哲学意识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秘密后倦极而返的心理经历。
作者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的事物和三个不同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借鲲鹏和蜩鸠的对比,来说明大小的分别,破除一般人见小不见大的`观念,并指出:唯有“无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遥游。
接着塑造了一个神人的形象,使逍遥游的“至人”具体化。庄赋予了这个神人最美的外表和最好的品质,她是庄逍遥理想的完美体现者。然后则极为生动幽默地写了庄与惠论辩有用与无用、小用与大用的情况。庄认为小用不如大用,无用就是大用,只有“无所可用”,才能“物无害(之)者”,在“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永作逍遥游。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二十
《逍遥游》,这是庄子文章知名度最高的一篇。奇大无比,展翅高飞,由北到南的大鹏,在国人心中留下了非凡的印象。对这只大鸟,一般取其志向高远、无拘无束的形象,但是细细深入阅读,它的境界只是比蜩、学鸠、斥鴳高而已,仍然没有摆脱外物的限制。这样的大鸟,想要高飞到九天,就必须依靠海运,既然依靠海运,它就受限于海运,它就没有达到庄子所说的绝对的自由。鸟类世界如此,人类世界也是如此。汲汲于功名利禄的世俗之人,就如同蜩、学鸠、斥鴳,而摆脱了名誉是非的宋荣子、列子则如同大鹏,而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神人、圣人,才是作者所效仿追求的对象,他们顺任自然,无所求,自由自在。
在阐释自由思想的同时,作者顺便论证了认识的局限性。蜩、学鸠、斥鴳,认识不到大鹏南飞的目的意义,它们甚至瞧不起大鹏。生命短暂的只有一个早晨的菌类,自然无法理解一个月,能活几个月的蟪蛄,自然不懂年的概念,众人只能向往长寿的彭祖,却不知道有千年寿龄的冥灵,大椿。肩吾理解不了接舆所说的居住在“藐姑射之山”的神人。惠子也只知道用葫芦做飘,用樗做木材,不知道用大葫芦当船,用大樗树来乘自由之凉。这就是知识上的“聋盲”。这一论点在《齐物论》《养生主》又有换样的论述。
作者还阐释了目的和工具的相对性。一杯水可以浮起一根草,而要想浮起一个杯子一杯水是不够的。郊游要一天的干粮,周边游需要一两天的干粮,长途游则需要更多的干粮。工具有助于实现目的,反过来说,目的又受限于工具。人一旦有目的,也就受限于实现目的的工具了。要想实现自由,那就要摒除目的,人生就不要有所求。无意义的意义,就是生命的大自由,就是像神人那样,不关世事,自由自自地活在世俗之外。当然人的一生(生命)也可以作为工具——自己的工具,他人的棋子——以之去实现人的某些追求,一旦如此,我们的生命也就会被利用,进而丧失自由、丧失生命,要想保存生命、保全自由,我们就要无用,于世俗于他人无用,于自己无求。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篇二十一
逍遥意为从容,从容地接待事物,从容地直面困境。
蜩与学鸠笑鹏说:“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蜩与学就不明白鹏为何要乘风飞九万里之高。同时鹏也不理解蜩与学鸠“控于地”的乐趣。这两者对于事物都存有局限性多,他们可以做到“化”,蜩化为鹏,鹏化为学鸠,也就可以相互理解了。由此,在遇到精神困顿时,若可以转换角度看待事物,也就可以直面困境,从而超越了。同时蜩会学鸠并不了解鹏的位置,但做出评论这样的妄加评论,不仅片面而且肤浅。
斥鴳的志愿在乎于蓬蒿之间,享受独有的自得其乐。而鹏的志愿却在远方的南冥同时鹏也有足够的能力达成志愿。人各有志,人的能力也不同,尊重客观事实,即尊重困难所在,直面迎接。同时更要认清自己的能力,若能力不足以解决问题,那就体面地寻求帮助,这也是一种能力,在遭遇困境时从容地超越它,避免它成为更大的困顿。
我们追求平等,但事物生来便有差别,学鸠之翅,鹏之翅大小之差甚大,经历的风浪自然不同,坳堂之水与江河之水深浅差距悬殊,所负之物亦然不同。人的能力不同,自然做的事也不同。在其位谋其事。朝菌不必羡慕大椿,大椿不必小瞧朝菌,大年与小年,只不过是自然的选择罢了。人不必与他人比较,做事只需做好自己的本分,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结果即使不是最好,但也一定并非最差。面对困境时,也只需尽全力,尽力超越困境若是强迫自身,恐怕还会形成新的困顿,这样便于从容逍遥相违背。
人贵在自知,亦贵在知他人。对于自身与他人有了准确的定位,便不会轻易有困顿,即使拥有也会得体的解决与超越,在生活中悠然自得,在精神上获得自由。在生活中的从容,最终会转变为敢于直面人生,轻松超越困境的勇气与自得。庄子所述的逍遥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