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模板20篇)
教案的编写过程应当注重学科知识的合理组织和呈现方式的选择。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下是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的一些教案编写技巧。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一
1。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将一种物品抽象成数的过程,渗透集合思想,感知加法的含义。
2。学会用计数的方法进行加法运算,初步学会观察图意,培养幼儿视图和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二、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框,玉米卡。
2。依照方法,将实物换成西红柿,继续练习。
3。将实物卡换成点数卡,继续练习。
三、幼儿探索操作。
1。请幼儿看图,说说图意,猜猜小朋友在做什么。
以下逐一进行教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活动。
教师收书及整理工作。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二
(一)活动目标: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教师演示材料:1个小熊玩具和1个小老虎玩具,玩具苹果4个。
(2)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内分别装有5以内的玩具,如有的装公共汽车3辆、有的装小轿车4辆、有的装小兔2只、有的装水果5个等。
(3)分组活动材料:
a、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b、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c、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d、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边操作实物边描述。
师:我先买了1个小熊玩具,又买了1个小老虎玩具,我一共买了2个玩具。刚才老师怎么说的?请小?请小朋友照着老师说也来说一说。
教师出示4个苹果,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描述。
2.幼儿根据自己框子里的玩具,学习描述。
(1)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互相描述,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
(2)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可以怎么说?
(1)师:如果把“一共有3辆汽车”变成一个问题问大家,应该怎么问?(一共有几辆汽车?)(2)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根据框子里的玩具情况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吧。
(3)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情况仿编应用题。
(4)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编应用题的?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三
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1、苹果卡片4个、动物卡片:小鸟、小兔各4张,画有4个图案的图片四张;。
2、数卡若干(1-----4)。
3、幼儿用书。
一、碰球游戏:复习4的组成。
2、幼儿列算式13=4请幼儿说出1、3、4的含义。
3、依次出示小鸟、小狗、表示加法算式22=4、31=4(方法同上)。
4、引导幼儿观察13=4和31=4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秘密。
三、引导幼儿看图编4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四、玩“谁最快”游戏。
教师出题,幼儿用数卡摆算式,看谁摆得又快又对。
五、看图写算式。
1、让幼儿书写加法算式。
2、教师检查,对书写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帮助。
六、教师进行小结。
本节课是在幼儿已有了4以内分与合的基础上,如何让幼儿理解加法的含义真是不易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本节课教学重点,确立以情境教学为主线,游戏活动为辅助形式,带领幼儿在情境中结合图意理解加法的含义,在玩中掌握算法,正确进行4的加法计算。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四
1、启发幼儿看分合列算式,计算出未知数的答案。
2、学习9的加法,并看算式编应用题。
3、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归纳、整理已获得的经验。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9的不完整分合式四种。
一、集体活动。
复习9的组成。(碰球)。
1、教师:“我们来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来要是9”。
2、运用拍手游戏和碰球游戏。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看分合式列算式,学习9的加法。
1、出示缺少总数的分合式一。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这道分合式怎么读?1和8合起来是几?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分合式?(引导幼儿列出算式并写出得数)。
教师: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一个数?分合式中少了哪个数?(教师将分合式填写完整。)。
教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9,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2、教师:我们看看这道算式1+8=9,它还可以变出另外一种算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其中两加数的交换规律,即8+1=9)。
教师小结: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可以互相交换位置,所得结果不变。
3、依次出示其他三组分合式,让幼儿编出算式,然后集中讨论,交流。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这道分合式又该怎么读?2和7合起来是几?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分合式?(引导幼儿列出算式并写出得数)。
教师: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一个数?分合式中少了哪个数?(教师将分合式填写完整。)。
教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9,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4、教师:我们看看这道算式2+7=9,它还可以变出另外一种算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其中两加数的交换规律,即7+2=9)。
教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9,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5、集体朗读9的8道加法算式。
三、编应用题。
教师:这些算式还可以表示其它的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说说。请幼儿依次根据算式尝试口编加法应用题。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四、幼儿作业。
1、教师讲述书写要求。
教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数学本和铅笔,要请小朋友看分合式变算式来书写9的加法算式,在黑板上老师也画好了一张作业纸,仔细看看要怎样书写。
教师边讲述边示范,要求幼儿先把书写本对折,在折线的左边书写加法算式。
2、看分合式变算式。
3、幼儿进行书写,教师观察并指导。
4、评价幼儿作业情况。提醒幼儿注意书写格式。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正确握笔,端正坐姿,书写规范、整洁,不乱涂乱画。
五、结束活动。
教师展示书写规范的作业,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1、备课时,我考虑到如果直观的教孩子,孩子肯定接受不好。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课堂上,我会运用活动教学法、图片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寓教于乐,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2、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唱歌、拍手、展示图片,让孩子观察、辨别、叠加,直观明了,通俗易懂,孩子容易在游戏中把握知识,学到知识。
还有,提几个简单明了的问题,让孩子思考,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展现鲜艳、美丽的花朵,符合幼儿认知的特点;图画直观、多样,幼儿观察、辨认、思考,符合幼儿认知、智力发展的特点。
4、从这个教学设计来看,我觉得目标设计合理,教学策略安排得当,教学过程有条不紊,一步步实现目标。
5、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五
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1、3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识理解“”、“=”号的含义。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1、背景图一副,动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
3、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一)复习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_1=54表示什么?(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
表示什么?(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
(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
1_4=5(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_1=5和1_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
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
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式。
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孩子来说第一次正式接触加法,而在数学中,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学好这一课,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运用加法解决问题,这还是第一次。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数的组成知识去做加法。
一、导入凸显分与合的思想。
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在教学开始时,以几组变式的分与合作为基础,铺垫。让学生初步感受今天我们要用分与合来解决新问题。
二、从算理中教学。
在例题教学时,我通过图意变化,引导学生看变化的过程,说清图的意思。(小丑左手拿着3个气球,右手拿着1个气球)。同时以提问的方式出现第三句话:一共有几个气球?给学生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了解看图是要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31=4。这部分是学生的已有经验,我把重点放在了算式含义的讲解,计算教学重在算理。我采用了接受式学习方式,“”学生已经认识,而是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的意义是合起来,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算式“31=4”中“3”、“1”、“4”的意义解释,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来解释,说明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意义了,学生能够通过分与合的经验说出算式的意义,让学生经历形象——数——符号——语言——初步将意义整合,最后将“31=4”意义精简为“3和1合起来是4”。
三、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不同层次的练习符合能力的需要,重在拓展学生的能力。
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学生能够自己看着图说出算式的意思。
摆一摆、填一填。学生看着梨图,用自己的学具摆一摆,然后填空。将摆、写结合,将动作和语言相连接,同时,又是对数形的结合。
直接写出得数,比较“21=3”和“12=3”之间的规律:加号前后交换位置的得数不变,再通过找到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找算式,充分给学生空间拓展能力。
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来表示算式的意思,学生很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图可以用同一个算式来解答。
送信连一连。将连线题和有序的排一排结合在一起,将得数是5的算式全部找到。这部分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上黑板排序、说一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数学思想。
四、总结突出算理。
本节课的总结关键就突出“”的含义——合起来。在课的最后再回到导入的铺垫,用分与合的知识解决加法计算。
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我可以通过语音语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不是一味高调;在送信环节,学生一开始出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再去排一排,学生能够根据分与合的联系出现两组算式,让学生认识事物的对比过程,自主的找到算式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教师自主将这一环节延后出现;在教学中还要充分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六
为了让幼儿更快一步适应学前班的加减法,同时也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入学前班打下良好的基础。
1.知道6的数量,并能够快速的计算出其数量。
2.让知道快速算出有几只猴子的技巧与方法。
3.让幼儿养成乐于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知道画面上猴子的数量;。
难点:能够计算出其数量,并能够快速的说出其数量;。
1.带有猴子的图片一,有一只大猴子,五只小猴子。
2.带有桃子的图片二,2个绿的,4个红的;。
(一)导入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小猴子们旅行回来了,我们一块去看看他们吧!
(教师出示图片一,问小朋友们,小猴子在哪里呀,他们都在干些什么事情呢?)。
(二)展开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如:1+5=6,表示的是1只猴子和5只猴子,他们呀,加起来就是6只猴子。
教师:你们还能说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教师:列完后呢,老师就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他列的算式好不好?
教师:老师请一位来朋友将他列的.算式按照排列的方式写到黑板上来好不好?
加法:1+5=65+1=64+2=63+3=6。
(三)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们好好想一想这位小朋友列的算术对吗?可以进行讨论。
教学反思。
不足之处:课程过于简单。我会在今后总结经验,会把自己的课上的更好,表现的更加优秀。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七
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能分别用三句话讲述出一幅图的图意,注意用词正确。
教具若干。
集体活动。
出示图一。
“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哪位小朋友能用一句最简单的话将图上的事说清楚。”(山坡上有两只乌龟)教师移动磁性乌龟:“这件事还有谁也能用一句简单的话说清楚。”(又爬来了一只乌龟)请小朋友把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教师指图:“最后一句话应该怎么说呢?谁会用三句话把图上的事说清楚:幼儿个别、集体讲述三句话。
列算式理解其含义。
“谁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图上的表情?”
“这道算式什么意思?我们一起说说看。”
“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小组活动第一组:玩玩讲讲水果列算式。
第二组:玩玩讲讲动物列算式。
教后感: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加法。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得出结果,尝试到了成功了,所以记得很牢。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八
计算活动是一门比较枯燥和抽象的学科,为了能让孩子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更好,我们必须抓住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们喜欢什么?爱好什么?在一次偶然动画片活动时间,孩子们对白雪公主之类的动画片兴趣浓厚,尤其是它们住的城堡、宫殿,幻想自己也能住在其中,于是我设计了《学习2的加法》这节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边拿边说,实现其满足感,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
同时小组的合作交流学习,能让幼儿感受和体验计算的乐趣,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保护了幼儿自主发现的积极性。
1、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列出得数是2的加法算式,理解加号、等于号的含义。
2、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2、幼儿操作材料(+、=40个,数字1、1、2各40张)、水果用具若干(每名幼儿两种)、水果购物券84张。
知识准备:幼儿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2的组成。
一、开火车游戏:复习2的组成。
“小朋友,今天有一个国王要请我们到他的城堡里去做客,我们快快乘上2次列车出发吧,呜呜呜,火车来喽!”
师:“嘿嘿,我的火车1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幼:“嘿嘿,你的火车1点开,我的火车也是1点开。”
二、登城堡,看图学习2的加法。
(1)“小朋友,看城堡王国到了,(出示城堡图)国王的`城堡一共有几层?(三层)国王听说我们大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要考考我们,问题就在城堡里,我们快来登城堡吧。”
“看,第一层城堡,有什么呀?(鱼)有几条鱼?(1条)今天我们也带来了1条鱼送给国王,我们把它放进去,现在城堡里有几条鱼?(2条)噢,原来1条鱼添上1条我们的鱼变成了2条鱼(教师语气慢)谁再来说一说(请3-4名幼儿来说一说)。
(2)理解“+、=”
“那我们用一个符号把它们合起来(出示+)你认识它吗?(认识的幼儿给予表扬)。
‘+’的用处可大了,它要把1条鱼和1条我们的鱼合起来,我们把它放在中间,谁来找一找它的位置(请1名幼儿到黑板上来操作),加号是什么意思来?(几名幼儿回答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
小结:加号它把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合在一起,它的位置放中间。
“现在前面是几条鱼(2条)我们把前面的鱼放在这个方格里,后面的鱼放在另一个方格里,小朋友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一样多)。
“也就是相等,我们也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它的名字叫‘等于号’,谁来找找它的位置?(请幼儿来试一试)你来说说‘=’有什么意思?”
小结:等于号前面两个数的结果和后面的数是相等的。
“现在我们把小鱼都用数字来表示,也要用上‘+’‘=’,谁来试一试?(1+1=2)他用数字摆出了一个算式,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让幼儿说一说)。
(3)幼儿动手操作。
“小朋友太厉害了,我们快去看看第二层城堡吧,有什么呀?(花)有几种花?(1种花)国王为了欢迎我们,又派人去买了1种花来打扮他的花园,问问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种花?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用一个算式告诉我你的结果,算式中要有数字1、1、2,记得用上‘+、=’,列出式子后放在位上不动。”
(4)分享、交流。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现在老师给你2分钟的时间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国王说,这些小客人真聪明,现在国王要请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水果券到我这儿来换水果吃,每个小客人两张水果券,一张水果券换一种水果,现在小客人可以去换水果吃了。”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2的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九
1、学习用描述和模仿的方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2、初步获得编加法应用题的感性经验。
1、教具:1个小熊玩具和1个小老虎玩具,玩具苹果4个。
2、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内分别装有5以内的玩具,如有的装公共汽车3辆、有的'装小轿车4辆、有的装小兔2只、有的装水果5个等。
3、分组活动材料:
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
一、教师边操作实物边描述。
1、教师:我先买了1个小熊玩具,又买了1个小老虎玩具,我一共买了2个玩具。
听清楚老师怎么说的了吗?
请小朋友照着老师说的也来说一说。
2、教师出示4个苹果,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描述。
二、幼儿根据自己框子里的玩具,学习描述。
1、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互相描述,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
2、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可以怎么说?
三、教师在幼儿描述的基础上,仿编加法应用题。
1、教师:如果把“一共有3辆汽车”变成一个问题问大家,应该怎么问?(一共有几辆汽车?)。
2、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根据框子里的玩具情况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吧。
3、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情况仿编应用题。
4、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编应用题的?
5、幼儿分组活动,根据情景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介绍各组材料:
(1)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
(2)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
(3)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第四组: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
玩法:两人一组,根据桌上摆放的玩具编加法应用题。一个编,一个听,然后交换角色,
继续观察玩上的不同点,编另外一道加法应用题。
(4)幼儿分组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特别是最后的问句。
(5)师幼分享交流:你选用什么玩具?怎么编题的?
在数学区投放玩具,引导幼儿根据玩具特征仿编加法应用题。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十
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1、3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薯解“”、“=”号的含义。
4、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1、背景图一副,动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
3、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一复习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十一
介绍各组材料:
第一组: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第二组: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第三组: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第四组: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
玩法:两人一组,根据桌上摆放的玩具编加法应用题。一个编,一个听,然后交换角色,继续观察玩上的不同点,编另外一道加法应用题。
幼儿分组自由编加活动应用题。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特别是最后的问句。
师幼分享交流:你选用什么玩具?怎么编题的?
(四)活动延伸: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十二
1、学习按图意编题列出算式。
2、复习6的组成,学习运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加法运算。
3、在活动中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图片一副、算式卡片、幼儿人手一份练习纸、笔。
一、复习6的组成。
游戏:对数
二、学习6的加法
1、出示一幅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内容。
2、根据图上动物的颜色、大小、位置的.不同列出算式。
师:我们先根据鸭子的大小来编一道题。
1+5=6 5+1=6
3、启发幼儿说出算式及表示的含义。
请幼儿说出1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不一样。启发幼儿说出“+”前后两个数位置调换,得数是一样的。
师:你怎么知道1+5=6 5+1=6引导幼儿运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加法运算。
4、师编题请幼儿列式与运算、幼儿编题请同伴列式。
三、幼儿操作活动,提供作业纸人手一张。
1、出示作业纸讲解操作方法。
2、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3、师幼共同验证作业情况。(幼儿教育)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十三
1.学习看图按口头应用题列出加法算式并进行计算,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2.探索交换加号前后两位数的位置而得数不变的规律(加法交换律)。
1.《小朋友的书数学》。
2.一棵大树的图片,各种小动物教具各七个。
3.布袋一只,内装有各种7以内加减法的算式题(题目要做成各种礼物)。
一、学习7的加法。
1.师:(出示大树图片,教师拿出5只猴子爬到树上)老师这里有一棵大树,有5只调皮的小猴子爬到了树上,那么我们可以用哪个数字卡片来代表小猴子们呢?(请一名幼儿操作)师:是的,我们可以用数字卡片5来表示。
2.师:(再拿出2只猴子爬到树上)又有2只猴子爬到了树上,我们可以用哪个数字卡片来代表它们呢?(请一名幼儿操作)
3.现在树上一共有几只猴子?我们可以怎么来表示?(师幼共同摆出5+2=7的算式。)谁来说一说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请个别幼儿讲一讲)
4.师小结:小朋友讲的真不错,5表示先爬到树上的5只猴子,+2表示后来树上又来了2只猴子,一共有几只猴子的一共,我们可以用=来表示,7表示树上所有猴子的总数。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
1.师:谁愿意来试一试,调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会变成怎样的一道算术题?算一算,得数是几?(2+5=7)
2.师:(同上形式请全班幼儿练习3+4=7、4+3=7;6+1=7、1+6=7;)咦?你有什么发现吗?(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师小结:交换加号前后两位数的位置而得数不变的规律,我们叫做加法交换律。
三、游戏“摸礼物”,进一步巩固7以内的加法。
1.师:小朋友们很能干,小动物们玩得很开心,它们有一袋礼物想送给你们。
2.(出示装礼物的布袋)但是,他们说,摸到“礼物”后必须先回答对写在“礼物”背面的算术题,才能真正得到“礼物”。(请幼儿逐个上来摸“礼物”)
四、操作活动。
使用《小朋友的书数学》第五页“学习7的加法”,幼儿按要求进行练习,进一步巩固7以内的加法运算。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十四
1、学习按图中物体的数量和看两张卡片合并的过程列出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2、发展判断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一棵大树,各种可以爬到树上的小动物磁教具。
2、6以内的加法算式题几张。(开火车游戏中教师出示时用)
3、幼儿每人一套学具。
4、布袋一只,内装有各种7以内加法的算式题。(题目要做成各种礼物)
(一)、《开火车》的游戏复习6以内的加法。
教师出示6以内加法的题目,幼儿按座位以开火车的形式答出得数。
(二)、看算算是多少。
1、(出示大树)小朋友今天有很多小动物来我们班来玩,它们在玩爬树的游戏,想请小朋友把爬的结果用算式题摆出来。
2、教师先拿出5只动物到树上,再拿出2只小动物,请一名幼儿上来摆出5+2=7的算式。请个别幼儿讲讲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
3、同上形式请全班幼儿练习:3+4=7、6+1=7、2+5=7、1+6=7、4+3=7等算术题。(用学具摆)
(三)、游戏(摸礼物)进一步巩固7以内的加法。
小朋友们很能干,小动物玩得很开心,它们有礼物想送给小朋友。请幼儿逐个上来摸礼物,但必须回答对礼物后面的算术题才能得到礼物。
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理解、运用数学。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十五
1.学习用描述和模仿的方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1)教师演示材料:1个小熊玩具和1个小老虎玩具,玩具苹果4个。
(2)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内分别装有5以内的玩具,如有的装公共汽车3辆、有的装小轿车4辆、有的装小兔2只、有的装水果5个等。
(3)分组活动材料:
a、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
b、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
c、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
d、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
1.教师边操作实物边描述。
师:我先买了1个小熊玩具,又买了1个小老虎玩具,我一共买了2个玩具。刚才老师怎么说的?请小朋友照着老师说也来说一说。
教师出示4个苹果,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描述。
2.幼儿根据自己框子里的玩具,学习描述。
(1)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互相描述,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
(2)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可以怎么说?
3.教师在幼儿描述的'基础上,仿编加法应用题。
(1)师:如果把"一共有3辆汽车"变成一个问题问大家,应该怎么问?(一共有几辆汽车?)。
(2)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根据框子里的玩具情况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吧。
(3)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情况仿编应用题。
(4)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编应用题的?
第一组: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第二组: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第三组: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第四组: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
玩法:两人一组,根据桌上摆放的玩具编加法应用题。一个编,一个听,然后交换角色,继续观察玩上的不同点,编另外一道加法应用题。
幼儿分组自由编加活动应用题。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特别是最后的问句。
师幼分享交流:你选用什么玩具?怎么编题的?
区域活动:在数学区投放玩具,引导幼儿根据玩具特征仿编加法应用题。
生活活动:鼓励幼儿利用周围环境中的事物编加法应用题。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十六
《纲要》中指出:学前阶段数学活动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构建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并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指导思想。
1.初步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认识符号“+”“=”。
2.能算出算式的答案,并能正确读出算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初步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认识符号“+”“=”。
难点:能算出算式的答案,并能正确读出算式。
1.课件2.数字卡片、符号卡片3.瓶盖4.头饰等。
一、预备活动。
幼儿说《数字歌》入场。
二、集体活动。
1.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智慧王国到了。
国王:欢迎来到智慧王国,智慧王国,智慧多多,游戏多多,想挑战吗?
2.探索活动:
师:你知道我们教师里有几位男生?有几位女生?
师: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数字表示?
师:你觉得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
师:这些数字和符号放在一起,应该怎样读呢?
3.游戏活动:
游戏一:《瓶盖游戏》。
方法:请幼儿二人一组,二人分先后听声音数量,取瓶盖,最后看看一共有几个瓶盖,请幼儿用数字卡片摆出算式。可变换方法再进行。
游戏二:《下雨了》。
方法:幼儿取动物头饰扮动物,看到太阳标志时自由活动,看到下雨标志时,则快速躲进两间房子里,再请幼儿根据两间房子里动物数量说出加法算式。
4.交流小结:
三、结束。
1.导入环节:用故事情节引入,请幼儿到智慧王国,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了幼儿的积极参与乐趣和探索欲望。
2.感知环节:本环节一般情况下,讲授新知识都是以讲解演示方法进行,而此环节我采用的是教师设定情节,幼儿自己探索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自己发现加号、等号的意义和使用方法及算式的读法,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
3.复习巩固阶段:让幼儿对新知识加以巩固复习,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让幼儿一遍遍写一道道算,小学化倾向严重,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严重危害,有的幼儿过早的出现厌学现象,有的幼儿过早的出现近视现象。因此,生动有趣、健康的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很重要,本次活动的复习巩固阶段我设计了两个游戏活动。
一个是共性的游戏《瓶盖碰碰碰》,用听音计数的方法进行,并用加号、等号区分取瓶盖儿的先后,然后请两位小朋友用拼摆算式的方式记录计算过程,并请幼儿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大家集体验正,使幼儿对新知识有一个加深、巩固的过程。
第二个游戏是《下雨了》,这个游戏相对瓶盖儿游戏是一个比较个性的游戏,它有一定的随机性,师幼不能预知下一步会出现什么样的`算式,但幼儿通过点数每间小房子里的小动物数量,这样的实际操作就能轻松完成算式,对算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幼儿在玩这个游戏时非常兴奋,因为它完全调动起了孩子的兴趣,在这个游戏中还渗透安全教育,团队精神,也渗透了运动活动中的跑的内容,而且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活动中还渗透了按图索骥的内容,让孩子既学到知识又培养了综合能力。
4.结束部分。结束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悬念,调足了孩子的胃口,“超级无敌恐龙屋”孩子会充满好奇和期待,而这个期待如果想实现是有前提的,请幼儿为小动物按特征分类,并区分左右,一个小环节渗透了分类,空间方位知识,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了新知识。
5、本人才疏学浅,对新教材理解不够透彻,对于游戏中算式是否一一出示尚有困惑,今后时间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深入研究新教材的内涵,领悟新教材及《纲要》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从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手段,创造丰富的游戏环境,有效开展幼儿数学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十七
1、学习6的加法运算,正确理解图意,进一步理解数字相加的含义。
2、在操作中,能根据图意列出相关的算式,提高运算能力,初步理解加法交换律。
1、课件ppt。
2、数字卡和操作板。
3、6以内的加法算式题。
4、印章。
一、导入活动:玩游戏"碰球",复习6的分解、组成。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6的碰球游戏吧!准备好了吗?
师:"我的1球碰几球?"幼:"你的1球碰5球。"师:"为什么?"幼:"1和5合起来是6。"(依次提问6的几种分解、组成)。
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去动物园玩吧!你们看,这是谁啊?(长颈鹿)有几只长颈鹿?(1只)1只长颈鹿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1来表示),你们看,又来了几只长颈鹿?(5只),5只长颈鹿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5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长颈鹿?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1只长颈鹿加上5只长颈鹿一共有多少只长颈鹿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1+5=6。
好,我们再看,它是谁?(大象)有几只大象?(2只)2只大象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你们看,又来了几只大象?(4只),4只大象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4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大象?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2只大象加上4只大象一共有多少只大象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2+4=6。
我们接着看,它是谁?(斑马)有几只斑马?(3只)3只斑马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3来表示),你们看,又来了几只斑马?(3只),3只斑马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3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斑马?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3只斑马加上3只斑马一共有多少只斑马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3+3=6。
你们看,这又是谁来啊?谁能像老师方才一样把这个故事说出来?(幼儿讲述)4只熊猫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4来表示),你们看几只熊猫在吃竹子?(2只),2只熊猫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熊猫?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4只熊猫加上2只熊猫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4+2=6。
你们看,这又是谁来啊?谁能把这个故事说出来?(幼儿讲述)5只猴子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5来表示),你们看几只猴子挂在树上?(1只),1只猴子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1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猴子?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5只猴子加上1只猴子一共有多少只猴子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5+1=6。
三、拓展迁移:幼儿根据图意,列出相关的算式,初步理解加法交换律。
1、根据图意列出算式1+5=6。
我们走得累了,来喝点水吧,哎呀!水壶里的水喝完了,请小朋友拿出操作板,一起来列出算式,算算我一共买了多少瓶水吧!1+5=62、根据图意列出算式5+1=6。
肚子咕噜咕噜叫了,我请你们吃汉堡包吧,请你们在插班上算出我买了几个汉堡包?5+1=6。
3、通过算式1+5=6和5+1=6,引导幼儿理解加法交换律。
我们看看,在1+5=6和5+1=6这两道算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两道算式中的数字一样),第一道算式和第二道算式都有1,那这两道算式有5吗?(有)真有趣,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都是6。
4、根据图意列出算式2+4=6。
5、根据图意列出算式4+2=6。
6、通过算式2+4=6和4+2=6,引导幼儿理解加法交换律。
7、根据图意列出算式3+3=6。
小结:通过我们操作,我们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四、结束活动,游戏"检票"复习6以内的加法运算。
今天,我们玩了一天,我们也该回家了,待会儿,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张票,到老师检票员处检票,你们要答对票上问题,老师检票员才能给你盖上印章,你的票才能上我的大巴车哦!好,请你们拿着你们的票去检票吧!
本节课用游戏开始,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这节课的活动气氛也很好,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反思:这节课在幼儿进行分组操作时,我没能全面的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操作,下次教学时在这上面我会多关注反应较慢,及时给予他们指导。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十八
为了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我给孩子们设计了一节学习创编8的加法应用题的活动。首先设置情景“买水果”让幼儿学习编应用题的方法,然后让幼儿结合图片练习自编口述应用题,最后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引导幼儿进一步用口述的方法编8以内的加法应用题由浅入深,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了知识。有趣的学习方式遵循了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也符合了《纲要》中所指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1、尝试按实物图的内容编出相应的加法应用题。
2、初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体验编应用题的乐趣。
3、能完整、准确的表述,提高幼儿语言概括能力。
重点:根据图意自编8以内的应用题。
难点:能够清楚、完整的表达。
物质准备:情景布置;水果超市,人手一张操作卡,图片、骰子等材料若干。
知识准备:幼儿已学过8以内数的组成。
(一)以“碰球游戏”复习8的组成。
(二)创设情景,让幼儿初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
1、指导语: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水果超市买水果。
2、要求:
(1)每人最多只能买5个,分两次买并把它放到两个盘子里。
3、游戏:买水果。师重点观察幼儿买水果的情况。
4、个别提问:重点引导幼儿完整、准确的'进行描述。
5、师生共同小结:我到超市买水果,第一次买了2个水果,第二次买了3个水果,一共买了5个水果。
(三)提供图片,引导幼儿分组自由探索,口述8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1、介绍材料,并提出要求。
2、互动游戏:谁最棒?
(1)提要求:
a、请认真观察,用刚才的方法完整的说一说。
b、说完后再将最后一句话变成一个问题来考考小朋友。
(2)幼儿分组游戏:重点指导幼儿观察图片,完整准确的描述。
(3)请个别幼儿口述应用题。
3师生共同小结。
(四)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引导幼儿进一步用口述的方法编8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1介绍游戏材料及要求。
2幼儿分组活动。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十九
1、启发幼儿看分合列算式,计算出未知数的答案。
2、学习9的加法,并看算式编应用题。
9的不完整分合式四种。
一、集体活动。
复习9的组成。(碰球)。
1、教师:“我们来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来要是9”。
2、运用拍手游戏和碰球游戏。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1、出示缺少总数的分合式一。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这道分合式怎么读?1和8合起来是几?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分合式?(引导幼儿列出算式并写出得数)。
教师: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一个数?分合式中少了哪个数?(教师将分合式填写完整。)。
教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9,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2、教师:我们看看这道算式1+8=9,它还可以变出另外一种算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其中两加数的交换规律,即8+1=9)。
教师小结: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可以互相交换位置,所得结果不变。
3、依次出示其他三组分合式,让幼儿编出算式,然后集中讨论,交流。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这道分合式又该怎么读?2和7合起来是几?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分合式?(引导幼儿列出算式并写出得数)。
教师: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一个数?分合式中少了哪个数?(教师将分合式填写完整。)。
教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9,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4、教师:我们看看这道算式2+7=9,它还可以变出另外一种算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其中两加数的交换规律,即7+2=9)。
教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9,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5、集体朗读9的8道加法算式。
三、编应用题。
教师:这些算式还可以表示其它的.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说说。请幼儿依次根据算式尝试口编加法应用题。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四、幼儿作业。
1、教师讲述书写要求。
教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数学本和铅笔,要请小朋友看分合式变算式来书写9的加法算式,在黑板上老师也画好了一张作业纸,仔细看看要怎样书写。
教师边讲述边示范,要求幼儿先把书写本对折,在折线的左边书写加法算式。
2、看分合式变算式。
3、幼儿进行书写,教师观察并指导。
4、评价幼儿作业情况。提醒幼儿注意书写格式。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正确握笔,端正坐姿,书写规范、整洁,不乱涂乱画。
五、结束活动。
教师展示书写规范的作业,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大班数学自编加法教案篇二十
1、引导幼儿学会9的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的细心观察能力。
课件、卡片(动物和算式)每人各一套。
一、课前提问。
复习8以内的加法题。
师:小朋友,我问你?5+3=?
幼:郭老师,我告诉你,5+3=8!
师:小朋友,我问你?4+4=?
幼:郭老师,我告诉你,4+4=8!
师:小朋友,我问你?6+2=?
幼:郭老师,我告诉你,6+2=8!
游戏的方式(整体回答后可以询问个别幼儿)。
1、池塘里原来有8只鸭子,又来了1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8+1=9)。
师:小朋友,请听音乐!我们的伙伴来了。
播放小鸭子音乐,并且同时播放课件。
故事引入。讲解小鸭子原来有8只,又来了1只,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只?
幼:9只。
师: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
幼:8+1=9。
表扬小朋友!
2、蝴蝶飞入花丛中,先飞来5只蝴蝶,又飞来4只蝴蝶,一共飞来了几只蝴蝶?(5+4=9)。
师:小朋友,春天来了。蝴蝶姐姐也飞入花丛中了。你们看,那儿有几只蝴蝶呀?
幼:5只蝴蝶。
师:是呀,有5只蝴蝶。那小朋友们看看远处又飞来了几只蝴蝶呀?
幼:4只蝴蝶。
师:那小朋友们想一想,花丛中先飞来5只蝴蝶,又飞来4只蝴蝶,一共飞来了几只蝴蝶?
幼:9只。
师:怎么算出来的.呀?
幼:5+4=9。
师:非常棒!表扬表扬自己!
同上(老师启发幼儿创编应用题)。
7+2=9。
同上(老师问,小朋友答)。
6+3=9。
三、操作练习。
送小朋友每人一个礼物(拿出一个大礼物盒子,请小朋友自己抽出自己的礼物),条件是:小朋友必须回答礼物上面的问题(问题是用算式创编应用题)。
四、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带者自己的礼物到爸爸妈妈那里编应用题(随音乐),本节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