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励志(精选14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在写总结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重点。最后,祝大家在写作过程中取得好的成果,能够写出优秀的作品,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教育孩子的励志篇一
期中考试已经降下帷幕,几家欢乐几家愁,这是考试带来的必然结果和正常现象。
那些期中考试没考好的同学该如何面对呢?
届我们学校办了四个培优班,我担任其中的高一(3)班班主任。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也就是像我们这次进行的考试,我们班倒数第一名,最好的同学只排年级第9名。
面对这样的窘境,我感到很难堪,但是我没有退缩,而是暗暗下定决心,艰苦奋斗。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的时候,我们班终于打了个翻身仗:整个年级1600多人中,前10名我们班占6了个,其中明晓庆和李细敏同学并列理科第一名,明晓庆同学还荣获文科第一名和总分第一名。我被选为优秀班主任在期中总结表彰大会上作了发言。
由此可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没考好,并不代表总是考不好,只要努力就有可能考第一。
另一个例子是周熹同学。周熹同学进校时的成绩很一般,以至于高一分四个实验班他还被排除在外。这个同学是不是因此而沉沦、垂头丧气呢?不,他显然不是那种自甘寂寞的人。高二的时候,学校压缩了培优班,只按高一四次平均成绩取前100名的同学办两个培优班,周熹同学竟然名列其中!这还不要紧,到高三的时候,学校再按几次平均成绩选取32人组成火箭班,周熹同学再次名列其中!最终,周熹同学考起了名校--中国科技大学。
周熹同学高中三年三大步,步步高升。他成功的实例告诉我们,高一上学期一次考试失利不算什么,只要努力,不因为暂时处于劣势和逆境而自暴自弃,“位卑未敢忘忧国”,心中有积极向上的决心和勇气,一个人就能不断前进,最终取得辉煌的成绩!
期中考试没考好当然是个不好的消息,但是我们从中也可以找出有利的因素。失利好比当头泼了我们一盆冷水,它能使我们冷静下来,从中考成功的沾沾自喜中清醒过来,它说明了高中学习并不是那么简单,也说明了学习要踏踏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和轻浮。
鲁迅先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次考试没考好显然没有这么可怕,我这是打个比方,开个玩笑哈。希望暂时落后的同学做个猛士,总结前一段时间的经验教训,制定好下一段时间的学习计划,艰苦奋斗,发奋图强,争取在下次考试中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教育孩子的励志篇二
才能摆脱这些表面的相似。
煲汤比写诗重要,
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
头发和胸和屁股比脸蛋重要,
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王朔致女儿。
王朔嬉笑怒骂,大胆张扬的“痞子”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他在女儿王咪六岁时与妻子离婚,在《致女儿书》里这样说:
最后一次离开你们,你妈妈一边哭一边喊你的名字,你不应声,悄悄坐在自己屋里哭,我进你屋你抬头看我一眼,你的个子已是大姑娘了,可那一眼里充满孩子的惊慌。我没脸说我的感受,我还是走了。从那天起我就没勇气再说爱你,连对不起也张不开口,作为人,我被自己彻底否定了。从你望着我的那眼起,我决定既剥夺自己笑的权利,也剥夺自己哭的权利。
也曾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父亲这个角色自己做得很不好,他说:“我其实我真没想过怎么做父亲,假如让我选择,我宁肯选择不当父亲。”
这样的一个父亲,这样的经历,女儿王咪的成长却十分顺利。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回国成为《艺术财经》杂志编辑,低调完婚,一步步顺利地走着自己的人生,王咪没有使用父亲准备的“最坏也不过是,我养她一辈子”这个备案,虽然没有多大的成就,但也正是父亲王朔所说的:不需要成功,一切开心就好。
同时,女儿的出生之后十多年间,王朔的事业更是处于井喷,创造了一系列的影视奇迹,《顽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大喘气》、《编辑部的故事》、《渴望》、《阳光灿烂的日子》,等诸多的作品,期间,情感经历也屡被关注。父亲与女儿各自精彩,成就着各自的人生。
王朔对于养育女儿的态度,颇为洒脱,甚至任性。除了对女儿的“爱”以外,王朔最看重的是女儿的内在是否强大、是否快乐,至于外在的成绩、成功,在王朔眼里就是个“屁”。
有多爱?
看他这么说:“我干吗不对她宽容?我干吗要对她严厉?我希望她干吗呀?我什么都不希望她。我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词儿了。”
我有了女儿后首先痛感儒家伦理有悖生活切实感受,孩子给你带来多大的快乐,早就抵消早就超过了你喂她养她付出的那点奶钱,这快乐不是你能拿钱买的,没听说过获得快乐还让快乐源泉养老的这不是讹人么?她大可不必养我,我不好意思。
我们的父母这一代丧尽安全感,下意识不自觉——个别人故意——把自己的恐惧传递到孩子身上,家庭其实都破裂了但还拿铁丝箍在一起假装完好。老实说,我这一代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这些破裂家庭关系的影响,多少人家演正常的父母其实已经疯了很多年了。
中国的事情很镜相,总给人错位倒置感,最后老是要子女原谅父母,虽然大家都很可怜,其间只见强弱关系的转换,亲人之间的忏悔和赦免搞得像做贼,怕丢脸,结果老人鬼鬼祟祟或者假装文静致远,中年发福的孩子都成了伪君子,一家子演戏勤勤恳恳,说起来都默然嘿然家家一本糊涂账。
譬如说家庭暴力大量的是父母打孩子,这何止是不道德,纯粹是犯罪,弱者的残忍。但是在我们的电视上随便一对父母谈到打孩子都不怕承认——坦承,口口声声为孩子好,我谢你了,真不知道寒碜特别是父亲;心理学家的规劝都极尽温婉生怕惊扰、磕、碰、贬损了他这权力。
善良民俗就认为这是可以的,他拥有这个权力,他终身拥有,不管他走到哪儿,丑恶到什么样,你都要对他尽义务。而且你要强调这个,你就让世代中国小孩这一生得不到他拥有的权利,实际上从一出生就剥夺了他免受屈辱、疼痛的权利。
我觉得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不太正常,孩子承担这么多的义务,父母拼命来要求孩子,说什么赢在起跑线上我特别讨厌这种说法,把孩子训练成一个赚钱机器,这就叫成功,表面是为孩子好,其实是想自己将来有个靠山,无情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
这是一种颠倒,颠倒的人性,这不是爱孩子,所以就会出现那样奇怪的逻辑,就是我为你好我可以打你,我爱你我打你。我靠,不带这么聊天的。(笑)你说你爱我,其实我很清楚你骨子里是脏心眼,是叫我将来在你老了失去劳动能力后保障你——你不肯学习意味着你将来不打算为我的衰老负责任。
你看这么多父母都快——已经——把孩子打死了。您这不是爱,爱是不能交换的,无条件付出,不要回报,想都不想,起这念已是罪恶了,付出中已经达成次级回报——快乐奖赏了;跟我国人群的基本价值观是混乱的,混沌不明的,越老越不懂事。
至于内在,王朔在送女儿去美国读书的时候,给出的最重要的理由是保护女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她是念到中考的时候,我说你不要参加中考了,你要考过去你就是傻子,你要考不过去,你自信心会受到很大打击。所以我送她去了美国念书。”
“我说上学你就是为自尊心学习,你学习不好,老师会当场奚落你,你会很没面子。有些老师就会这一套,打击小孩的自尊心。”
王朔有多在意女儿的内在,还有另一句广为流传的金句:“煲汤比写诗重要,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头发和胸和腰和屁股比脸蛋重要,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后来这句话还成为了不少女孩的座右铭。
拆解开来:是要会生活,能照顾好自己,独立,健康,内在强大。狂傲不羁的他,却能在养育孩子上凭着这些看上去有点糙有点硌的观点,让女儿健康顺利成长,私以为,这一切是源于王朔对于孩子有很深的信任,这个点是王朔做父亲如此“特立独行”的根本原因。
王朔有句话印象很深刻:“有时候老师找我开家长会,那些老师到现在还这样告状,说某某同学品质不好,让我女儿不要跟那人来往。小时候老师就爱挑拨小孩关系。小孩哪有品质不好的?我听了都懒得搭理。”
可以看到,王朔对女儿的关注,根本不在外在的细枝末节上,他最关注的全部是女儿的内在。在他看来,保护好女儿的自尊,让她建立自信,拥有自爱的能力,她自然能hold住自己的人生,hold住人生所有的状况。
而事实也证明,王朔的做法是正确的。
教育励志文章:现成教育体制的突破路径在哪。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
我们行动的依据来源于理念,现实在理念中生成,理念赋予现实以和谐的形式,理念高于现实。理念高于现实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也就是强调作为心灵主体的能力。教育作为有灵魂的实践正在于教育实践主体内在理念的引领。理念高于行动,哲学思考的魅力,正在于启迪个人的内在理念,以理念引领个人的实践。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我们的心灯,点燃我们内心的理念之光。我们把自己的心灯点燃,可以照亮自己,可以照亮身边最贴近的人。虽然我们不足以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历史上诸多的教育家们,他们的心灯照亮他们生逢的时代。回望现代中国教育的历史,那些杰出的心灵,王国维、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陶行知等等,他们的行动充满着人性的温情。他们的心灯摆在的合适的位置,被很多人看到了,正如《圣经》上说,“人点灯,不放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灯要放在台子上,才能照得更远。对于我们而言,要把灯摆在合适的位置,可能有很多偶然性,所以最重要的是把心灯点亮。
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杰出的先贤们点燃自己的心灯,赋予学校、教育以生动的精神。象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就是其中杰出的典范。学校的名字本身就是经亨颐等教育理念的表达,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承续与表达。春晖中学很多的建筑,同样深情地烙上了那些杰出的灵魂的印记。夏沔尊把自己的房子命名为平屋,就是认为自己是平凡的人。这正是他们的平凡之所在,他们做的是最平凡的事,但却是最不平凡的。他们就是在学校的命名、建筑的命名中,用自己的内在理念伸展出乌托邦的教育空间,他们让我们感受到教育的美好,让我们明白,学校原来还可以如此这般地充满着生命的、文化的、理想的气质,一所简单的学校原来还可以洋溢着爱、美、自由。是他们,以个人杰出的灵魂改变了学校存在的本质,提升了学校存在的高度,甚至可以说提升了那个时代的教育品质。他们那个时代难不难?难道不比我们今天难?但他们身在其中却弦歌不止,精神依然卓杰,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人才。学校的灵魂从何而来,来源于校长,教师,来源于蔡元培、胡适、经亨颐、夏沔尊、朱自清,来源他们内心,来自于他们高贵的灵魂。
反观我们当下的教育,尽管充满着令人眩目的各种成就,但繁华之中难以掩盖内在精神的贫困,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内心空洞的表演”,我们也早已习惯于生活在表演与观看表演之中。我们经常是认认真真地完成任务,导致我们作为教育人内心的空洞,这种空间是难以用忙碌来填补的,我们的忙许多时候还在加重这种空洞。那么,我们凭什么来填补?就是爱,爱是基础性的质素,爱是填补内心空洞的最重要的尺度。爱有两种基本存在姿态,一种是无对象的爱,一种是具体的爱。我们更习惯于看得见爱,我们缺少的是超越性的爱,是不爱什么东西的爱,这种无条件的爱,它跟对象无关,它关涉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的内心。爱乃是显明我们作为积极的存在。爱有三种形式:溺爱,这是占有型的爱,始终把爱的对象置于个人的手掌心;放纵型的爱,其实就是不管;解放型的爱,是让他成为独立的自我,让他成为健全的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爱是至关重要的,在爱之上还有责任,在一个平庸的时代,我们需要担当我们自己的责任,而不是逃避,来显现自我对平庸的超越。
我总在想,我们今天的教育需要学生的感动,惟其如此,教育才能贴近他们生命的深层;也需要我们自己感动,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投入其中。但仅有感动是不够的,感动后怎么办?要有健康的人生,成为健全的自我,感动而不能伤感,要展现人性的阳光的一面。这同样是我们的教育所缺乏的,那种东西是来源于人性自然。我们需要以阳光的人性来启迪阳光的人性。不管我们个人遭遇如何,一旦我们与孩子相遇,我们就尽可能地把内心的阳光传达给他们,从而启发他们阳光一样的心灵世界,给他们奠定阳光人生的基础。我一直记得安南说的一句话,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光明。我们在抱怨周遭世界的同时,更应该释放自我人性的力量。
我们今天谈论日常教育生活的突破,现成体制下,突破的路径在哪里,起点又在哪里?也许,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举起心灯,照亮自己,走出伤感的自我,走向阳光的自我。我们点燃心灯后怎么办?也许我们会被湮灭,但难道我们就不会在铁屋子中找到一片亮光?正是这样一种精神的、生命的历险才足以体现生命的价值,体现人性的尊严。有痛才有希望,这就是痛快。
我们寻找个人教育实践的改造,基本的原则是什么?在我看来,很好的表达乃是钱理群先生所说的“想大问题,做小事情”。所谓想大问题就是一定要从更大的视线中把握当代教育的生存问题,同时寻找这个时代教育的大的出路。我们都是在大教育的背景上来谈教育,要寻找更基本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对症下药,我们今天的时代需要有大胸怀、大气魄。但另一方面,我们要行动,就只能做小事情,从小事着手,一点点改变课堂、改变学校、改变教育,比如说命名,学校宿舍名……我们学校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教学楼可否起个优美的名字?所谓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改革的面愈大,遭遇的阻碍就越大。只有一点点绵延而进,我们的教育改革才能有真正的希望。恰恰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走在最后的乃是民族的真正的希望。因为真正的改革需要的乃是韧性的坚持。从日常生活的改善开始,把教育改革的出路落实到日常教学的一点一滴,今天我们的教育需要的不是诅骂,而是建设,好比田里的禾苗,不是骂杂草长得多么茂盛,而是把苗长起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理念先于实践,宏大的理念一点点生长为实践的肌体。
尽管我们在日常的教育行动中,会遭遇诸多的烦恼,但细心思量,教育乃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事业,因为教育乃是在呵护儿童生命世界的发展,促进健全生命的生长生成。当我们内心的阳光展开,我们一定会发现,立足生成成长的教育是多么的美好!教育工作虽然复杂,而不乏艰辛,但只要我们在理念的世界中找到诗意的阳光,从事教育就会成为一件多么幸福的心志之业。儿童生命世界的成长乃是人世间最崇高的事业,我们要用创意来点燃儿童生命世界的心灯,不是用眼睛来看世界,而是学会用心来看世界;不是教书,而是教育孩童。今天的教育改革应该立足于这个方面,我们的教育实践指向的究竟是眼睛、脑袋还是心灵,指向的是教书还是育人,这需要我们每个人审慎的扣问。
点燃我们的心灯,点燃我们人性的力量,我们就能在日常教育生活的琐碎与平庸中找到突破的可能。把我们内心的教育之光传达给世界,传达给我们伸手可及的人们。当我们这么做时,感受到这种幸福时,跟别人的评价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我们每天辛勤耕耘,充满劳绩,这个世界究竟谁会在意我们?但我们自己在意,我们生命的力量来自我们的内心。也许,这就是我们反思日常教学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我曾在个人的《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刘铁芳教育讲演录》出版之时,写下这么一段话:
“我深知个人生命的有限性,我也知道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真正在意你个人的思考与努力,但这是我内心的渴望,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点燃自己的心上之灯,不求照亮别人,但求温暖自己,照亮自我生命深处的虚空。
“我突然明白,生命的意义原来就在自己不断的思考与创造之中。这不就是尼采所说的‘生命的生成与创造’么?”
是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生成与创造。那么,请点燃自己的心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径,也照亮我们伸手可及的人们。
教育励志文章:父母要传递情商和逆商。
俞敏洪:父母给孩子传递逆商,比要求他考好大学重要。
据我观察,我们的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足,因为目前的社会条件下,拥有这样的胸怀不太容易。但我们作为父母,大人是应该有这样胸怀的。一旦有了这样的胸怀,就不会太在意你孩子的成绩是班里第一名、第二名,上的大学是北大、南大,还是东大。因为孩子的命运是由多层因素组成的,想清楚了这一点,你就会关注到,你的孩子有没有逆商,能不能承受住打击,打击以后还能不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更重要。还有,你的孩子有没有情商,跟人打交道是不是特别流畅,做人做得非常到位,赢得周围朋友的信任这种能力就更重要。
最高境界的情商(eq)、逆商(aq)都是由家庭传递的。
我身上这种情商能力就是来自我父母。我父亲是一个架大梁的木工,农村盖房子原来不是用水泥,是用树。我父亲架大梁属于当地的一流水平,方圆十里地谁家造房子都请我父亲,那是荣耀。
我父亲知道谁家比较有钱,谁家比较穷。有些人为儿子娶媳妇,攒10多年的钱才盖得起房。这种情况我父亲一分工钱不拿,但是对有钱人,他就会要工钱,去买酒喝。
所以我父亲那种帮助穷人的心态,一直在我心底里落下了根。我现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去帮穷人了,因为我毕竟算是穷人中间长起来的一个苗子。
我母亲当年是妇女队长,人特别善良。我们家和隔壁家都晒着稻谷,有一天要下大雷雨,邻居家里没人,我们先把隔壁家的谷子收完了,大雨就来了。我问母亲为什么不先收自己家的,母亲说,远亲不如近邻,所以我们家就变成全村人聚会的地方,所以我从小就开始喜欢和享受热闹。所以家庭成长的氛围其实对个人的影响非常重要。
李开复:培养孩子的五大方法。
李开复说过一句话,3%的时间管教孩子,要用97%的时间和孩子做朋友,因为通过这样的交流,才能让孩子成为讲理的孩子。我跟李开复是好朋友,他教育孩子比我成功很多。
孩子需要“规矩”,但是把规矩定好,在规矩之内完全自由,违反规矩要受到提前讲好的惩罚,最后创造出不需要处罚孩子的环境,养成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
同时,要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我儿子对机械的、电子的东西很入迷。我给他买个3d打印机他就给拆了,装不回去了,然后我的电脑也被他弄坏了。我就请了老师来维修,让他在旁边看着,他就很喜欢。
我女儿音乐天赋不错,弹钢琴一弹就弹到了十级,我儿子学萨克斯却不那么喜欢,不过他还是坚持学下来了。我知道,必须让他有成就感,在一些场合表现自己的才能,并且被人赞扬。小到在家里先被父母赞扬,再被周围邻居赞扬,再被小社团赞扬,再被同学赞扬——现在他对萨克斯也感兴趣了,主动去吹去练了。以前是我盯着他吹,现在已经很好了。
不要惩罚失败,要惩罚懒惰。
不要说教。好好做人,好好干活儿,好好这个好好那个,孩子烦得不得了。
还有就是凡事不能都包办代替,不要过多插手孩子的事务。前一段时间留学生虐凌案就是一次深刻教训。这事件表面上是孩子的问题,其实根子在家长。这次全国政协会议还专门探讨了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暴力怎么样来定罪的问题。这个案例中,有个父母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到了美国二话不说,先拎了一包钱给法官,结果倒过来父母同时被起诉。这就是中国的思维逻辑,认为孩子犯罪不是罪,有钱能够解决一切。他们的错误观点导致孩子认为只要有钱有势什么都能干。
全惠星:妈妈的素质将决定孩子一生。
全惠星博士是耶鲁大学的教授,韩国人。她将6个子女都培养成了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博士。她是怎么培养的呢?你看她有句话说,“我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中受到了启发,功夫在学外”。妈妈本身要懂得发展自我,就是妈妈本身要变成一个完善的人,不仅要有能力养育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我发现,孩子只要从小到大是在读书的环境中间长大的,这个孩子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就这么简单,所以读书非常地重要。
另一句话也是我一直认可的,“妈妈的素质将决定孩子的一生”,一个家庭哪怕穷到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善良、节俭、乐观和整洁的女人在料理,这个家庭都是心灵的圣殿。
好家庭有四条标准:第一,做事情要心平气和,不情绪化的家长更加容易成功;第二,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怀,孩子有安全感,同时也有独立能力;第三条也是“规矩”,不要溺爱。
四五年前,我儿子才上小学六年级,就问我要一个ipad。那时候这种电子产品刚开始流行,我说要好几千块钱呢你知道吗?他说我知道,但是我的同学们都有了。
我说,可以,但爸爸是有条件的,你把这20本书读完,把每本书中讲的关键东西告诉我,爸爸就给你买。他真的开始读了,一个月读了10本书。之后我出差了,结果回来的时候发现孩子手上拿着ipad。因为妈妈说,趁着爸爸出差赶快买。
所以,当你定好规矩以后,夫妻两个不一致很容易被孩子利用。孩子从一岁开始就知道如何利用父母之间的不同,来为自己获取最大利益。这是生物性特性所决定的,更别说小学初中的孩子,太容易通过察言观色来掌握了。有的孩子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还会挑起父母之间的不和。
第四条,整个家庭、父母都喜欢读书,尤其母亲喜欢读书,孩子比较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励志文章:让我们学会在逆境中生存。
我曾看过一篇题目为《心境的魔力》的文章。大意为一个名为雅克·弗兰克的精神博士曾经在纳粹集中营被美军关押了许多日子,饱受凌辱。
弗兰克曾经绝望过,因为在那里只有屠杀和血腥,没有人性,没有尊严。那些持枪的人,都是野兽,他们可以不眨眼的屠杀一位母亲、儿童或者老人。他时刻都生活在恐惧中,这种对死的恐惧让他感到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集中营里,每天都有许多人因此而发疯的。弗兰克知道,如果自己不控制好自己的精神,恐怕也难以逃脱精神失常的厄运。
有一次弗兰克随着长长的队伍到集中营的工地去劳动。路上,他产生了很多奇怪的想法:晚上能不能活着回来?是否能吃上晚餐?鞋带断了,能不能找到一根新的?这些想法让他感到厌倦和不安。于是,他强迫自己不再想这些倒霉的事,而是幻想自己在前去演讲的路上。他来到一间宽敞的教室中,他精神饱满的发表演讲。
他的脸上慢慢浮现出了笑容。弗兰克知道,这是久违的笑容。当知道自己会笑的时候,弗兰克就知道,他不会死在集中营里,他会活着走出来。当弗兰克从集中营中被释放出来时,他显得精神很好,他的朋友不敢相信,一个人可以在魔窟中保持年轻。这就是心境的魔力。
有时候,一个人的精神可以击败许多厄运。因为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食、一钵水足矣。但要存活下来,并且要活的精彩,就需要有宽广的心胸,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化解痛苦的智慧。
今天从这个故事中我又获取一个感悟。人不是活在物质里,而是活在自己的精神里。如果精神垮了,没有人能救得了你,包括所谓的上帝。
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温室的花朵是不会鲜艳的,是不会芳香扑鼻的。逆境促使人生存,促使人奋进。我们应该学会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因为希望是人类思想中积极、清明、重要而且必须的一部份,希望不仅给我们力量,让我们撑过困境,更可扭转逆势。希望不仅让生命变得容易承受,更让它变成一场精彩的球赛,人人都想再打一次——赢得胜利!
哲学家沙特曾说:“人类的生命就是从绝望的另一个极端展开的。”当我们身处最恶劣的环境,面临终极的绝望时,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拥抱真理,昂首前望,开始爬出深渊。
教育励志文章:假如我是高三生。
假如我是高三生,我要把自己变成一个高手。我要学会总结方法和规律,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会让自己变得聪明,不被同一块石头一次又一次地绊倒。我要学会构建每门课的知识网络,就像一位高明的指挥,无论千军万马,也无论战场形势如何变化,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假如我是高三生,我会有自己的特色。我发现不只是早晨适宜背诵,晚饭后也是记忆的黄金时间。我发现每次打饭,都要排15分钟长队,15分钟之后去,是最好的时机,那多出的15分钟,就成为我查漏补缺的格外收获。我发现分门别类整理的错题更正本,记录的不是自己的失败,恰好是走向成功的坚实阶梯。
假如我是高三生,我要处理好各门学科的关系。我知道,要走向成功,每一门课都同等重要。我会根据各门课的特点,合理地安排时间,让所有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我会根据我的强项和弱项,抓好强强补弱的工作。我不会把一个单词,机械地重复几十遍,当然也不会通过做很熟悉的题来满足自己的虚荣。
假如我是高三生,我不会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知道,学习,需要眼耳合作,手脑并用。既不能用眼睛代替嘴巴,也不能用思考代替练习。我不会老和学习最好的人攀比,徒增自己的自卑;也不会和成绩最差的人对照,为松懈寻找理由。我会实实在在站在自己的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
假如我是高三生,我会非常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不会平时书写潦里潦草,寄希望于考场上工工整整;我不会平时不写作文,寄希望于考场上妙语连珠;我不会平时粗心大意,寄希望于考场上不出差错。平时像战时一样认真,战时才会像平时一样轻松。
假如我是高三生,我也不做苦行僧。我很清楚,开夜车得不偿失,死用功事倍功半。我也不会一头扎进题海里——题目太多,一生一世都做不完。如果我感到烦闷,我会果断地来到操场上,通过一场篮球赛让烦闷烟消云散。在学习没有效率的时候,睡睡觉,看看电视,也不算奢侈,很可能正是高效的加油站。
假如我是高三生,我会把老师作为我宝贵的资源。我相信老师就像一位负责任的厨师,会把每节课都尽可能做成一餐可口的饭菜。我相信所有不会的问题都会从老师那里找到答案。我相信老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老师的经验,会成为我的经验;老师的智慧,会成为我的智慧。
假如我是高三生,我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高三生活很苦,很累,很容易陷入苦闷和彷徨。我会努力协调好人际关系,我会用我的踏实赢得老师的关注,用我的友善赢得同学的尊重,用我的努力赢得家长的信心。在我并不复杂的人际关系里,我始终能找到支持和力量,能感轻松和愉快。
假如我是高三生,我既是高三队伍里的一员,又是一个独特的自己。我在集体里获取集体的力量,我在独特里得到独特的营养。无须刻意地追求成功,其实会必然地走向成功。
教育孩子的励志篇三
梁惠王经常驱使百姓与邻国打仗。有一次,梁惠王召见孟子,问道:“我治理国家,可以说是尽心竭力。有些地方常年发生灾荒,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迁移到收成较好的地方去,并把收成较好地区的一部分粮食运到受灾区,让灾区的老百姓不至于饿死。可是,再看看邻国当政者,哪一个能像我这样尽心尽意替自己的老百姓着想的。然而,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而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战场上,战斗一打响,各自的士兵冲向对方,奋勇杀敌。经过一场激烈拼杀后,胜利的一方向前穷追猛杀,失败的一方就拼命逃跑。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得快,跑了一百步停下来了;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了。这时,跑得慢的士兵却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胆小鬼,您认为这种嘲笑是对的吗?”梁惠王说:“不对,跑五十步和跑一百步没有区别,都是临阵脱逃。”孟子说:“大王您虽然爱百姓,可您不也喜欢打仗吗?老百姓怎么能不遭殃呢?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就不要再希望您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邻国国君不管灾年老百姓的生活,是不爱百姓的国君。梁惠王常调征百姓打仗,致使民不聊生,也是一个不爱百姓的国君。他们互相笑话对方,就好比“五十步笑百步”,没有什么区别呀!
小朋友,我们看事物应当看到它的本质与全部,不能只看表面和局部。
教育孩子的励志篇四
牧师正在准备讲道的稿子,他的小儿子却在一边吵闹不休。牧师无可奈何,便随手拾起一本旧杂志,把色彩鲜艳的插图——一幅世界地图,撕成碎片,丢在地上,说道:”约翰,如果你能拼好这张地图,我就给你2角5分钱。“牧师以为这样会使约翰花费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这样自己就可以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了。但是,没过10分钟,儿子就敲开了他的房门,手中拿着那份拼得完完整整的地图。牧师对约翰如此之快地就拼好了一幅世界地图感到十分惊奇,他问道:”孩子,你怎么这样快就拼好了地图?“”啊,“小约翰说,”这很容易。在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地图也就是正确的。“牧师微笑起来,给了他儿子2角5分钱,对他说:”谢谢你!你替我准备了明天讲道的题目: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
点评:解决同一问题有多种途径、方法。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也富于联想,他们能想出很多成人想不出的东西。所以,家长要善于把握孩子的这个特点,注意孩子思维的宽阔、灵活,抓住事物之间的相关性,锻炼发散思维能力,并引导他不断向前发展。
有一个落魄的青年流浪到了巴黎,他期望父亲的朋友查尔斯叔叔能帮助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查尔斯问。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的摇头。”那法律怎么样?“青年窘困地垂下头。查尔斯接连的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没有任何长处,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到。”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查尔斯最后说。青年羞涩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和住址,转身要走,却被查尔斯一把拉住了:”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他的脚步立刻轻松起来。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这个年轻人就是家喻户晓的18世纪法国着名作家大仲马。
点评: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给予鼓励和自我激励。发掘一项优势潜能,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家长却常常忽略了。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特长“,就要留心孩子有哪些爱好,有哪些长处可以发展为”特长“,然后在这方面刻意增强孩子的兴趣。
教育孩子的励志篇五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过去没有体会,今天却感触越来越深。
去年春节我回老家莱芜过年,我上小学的时候记得的一个非常能干的乡亲,今年84岁了,有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过得都很好。但是轮流管老父亲吃饭,过春节我去看望他,他的一个儿子竟然让自己的亲爹住在一个小棚子里,不朝阳,连个门儿都没有,就把他父亲像牲口一样圈养在那里。真是让人寒心呀。世间竟有如此不孝的儿女。
昨天我来的时候,深圳电视台报了一个新闻,它的题目叫《孝子杀父》,所谓的这个“孝子”就是还能给父亲一口饭吃。这个父亲有两个孩子,大儿子稍微有点儿愚钝,找媳妇儿不好找,后来找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媳妇儿。二儿子不愚钝,但是很蛮,他嫂子过门的时候,二儿子坚持要跟他嫂子拜堂,就说为什么给我大哥找媳妇儿不给我找呢?你想想有多荒唐。他的二儿子后来也成家了,生了一个儿子,不管他的父母,父母没有办法,只好到大儿子家吃饭,要饭吃。后来因为分家产生了一点儿摩擦,这个大儿子认为他的父母在他家吃饭还不向着他,就产生了一个恶念,把他父亲给杀了。你想一下,如果没有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没有他的孝悌观念教化,那整个的人类就生活在一种蒙昧、愚蠢、伦理丧失的环境当中。
再说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写《狂人日记》的时候,是因为钱玄同先生说服他,让他反帝反封建,带头写一个小说。钱玄同作为一个反儒家最积极的分子,他说过,如果不打倒“孔家店”,不废除汉字,中国没有希望。为了表明这一点,他把自己的名字都改掉了,改成了“疑古玄同”,不姓钱,叫“疑古玄同”。《孔子传》的作者叫钱穆,中国最了不起的一个儒学家,当时在燕京大学教学,钱穆在讲课的时候说,什么你都可以改,但是你的姓不能改,他很看不起钱玄同。当时有人提醒钱穆先生,下面听课的有钱玄同的儿子就是钱三强,他不管,他照样批,每堂课都批,只要讲到这个问题就批。后来有一次钱穆遇到钱玄同,钱玄同也是老师,在一块儿教书,就说起了他的儿子。钱穆问他你儿子怎么样?钱玄同说,我儿子不听我的,他听你的。就是说他是反儒家的,钱三强没有听反儒家的父亲的话,而听了一个尊儒家的钱穆的话,后来他成了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而作为鲁迅先生,他反帝反封建那么坚决,但他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我认为是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临死的时候有一个写给周海婴的遗言,就说“别人答应了你的事儿,你千万不要当真;答应了别人的事儿,一定要认真”。别人答应了你的事儿,千万不要当真,并不是不相信别人,而是要克制住自己,别人辜负了你,你要宽恕别人。这种克己的思想,我认为也是受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前一些时候,天安门广场竖起了孔子像,我觉得非常了不起,你要承认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到底是什么,你不敢正视你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那是活得很没有面子的事情。我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会进一步加强对孔子的了解。
给孩子一口饭,不如给孩子一个饭碗。
孔子的思想当中还有很多闪光的东西。咱们知道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影响中国士大夫的这句话,实际上也是来自孔子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讲“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他在做中都宰的时候,用尽一切办法,把中都这个破烂的小地方,用一年的时间治理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非常的不得了。所以我觉得孔子不管是做人,还是做官,他思想当中闪光的东西都是来源于他的实践,这个实践也是他仁的思想的具体体现。
在这里面我可以举几个例子跟大家探讨一下。先说孔子对“仁”的理解,说他的“中庸之道”,他说的忠恕,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的一个理念就是,自己想站住脚的时候,你必须让你周围的人站住脚,这才是真正的“仁”。孔子周游列国回来以后,当时季康子想找他的弟子子路、冉求、子贡去做官。子路是不同意的,他觉得我跟着我的老师,他们不用我的老师用我,我不能去。但是孔子不这样看,他说既然你有用武之地了,这是我教你做到的,我是高兴的,你为什么不去呢?但是我们来反观今天,我们一些人能不能有这样的胸怀呢?不之前我也举过一个例子,我在凤要说你的弟子,就说你是科长,你的副科长如果他有才能要出去的话,可能有很多的科长就不高兴,在凰卫视的时候,跟我们老板刘长乐先生第一次回老家莱芜,他给刘家的亲戚每人发了一个红包。临走的时候,他有一个叔伯兄弟,领着自己的孩子过来,把发给他的那一份红包塞给刘长乐,他说长乐这个钱我不能要,你把这个孩子领走。他的意思就说你给我一口饭吃,不如你给我一个饭碗。这就是“立”,你让他立起来才是真正的“仁”。
所以在自己的一生中,在践行方面,孔子做的是非常到家的。孝不用讲了,他为自己的母亲守孝三年;悌,对自己的兄弟,他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孟皮,孟皮去世以后把自己的女儿托付给孔子。后来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最穷的学生公冶长,把他哥哥的女儿嫁给了最富人家的学生。他不是空谈孝,空讲仁,而是言行一致亲自去做,所以他是一个真的君子。
孔子是“下海”第一人。
当代励志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既有集体的迷失,又有个体的盲从。现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想到的第一个就是考上一个好学校,找一份好工作。好像是前两年,湖北的一个老师给他的学生讲人生意义和未来理想的时候,他说你不要认为学习是为了谁,学习就是为了自己,你将来找一个好的工作,挣大把的钱,娶一个漂亮的媳妇儿,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在价值观多元的时代,你不能说他这个讲得不对,这些也是我们普通的老百姓心中想的,但是如果把它作为人生最重要的、唯一的一个出路,那可能你一生就不会幸福。这种单一价值观,会把人定位到一个非常狭隘的地方去。目前的现实都知道,若干人报一个大学,报一个热门专业,好歹考上了,毕了业却找不到工作。实现不了自己理想的时候,自己定位又很高,可能就会找不到更好的出路。所以,我认为一个成熟的社会,它的价值观是多元的,不要认为考学是唯一的一条路,在这里孔子是我们的榜样。
实际上在我的考据当中,我认为孔子是中国“下海”的第一个人。孔子是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他为了学习六艺,又为了养家糊口,曾经面临很矛盾的选择。在动画片《孔子》中有一集讲这个故事。他好不容易做上季孙氏家的乘田,季孙是当时的大家族,他做上乘田以后,就类似于进入了现在的仕途,他就有能力再往上走,类似于做了一个当今某个机关的公务员了。但是他觉得那个乘田很具体,影响他学习六艺,很苦恼,没有时间,怎么办呢?后来有一个人告诉他,如果你要做相礼的话,所谓相礼就是当时主持婚礼、丧礼的这些司仪,你做这么一次的话,你挣的口粮可能供你吃两三个月。孔子一听这个好,如果我做一次司仪,就能够有两三个月的俸禄,就可以拿出时间来学习了。所以他就毅然辞去了乘田的职务,去当了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司仪。所以我觉得,我们在教育小孩的时候,一定不要盲从,人家去学钢琴,你的孩子不喜欢,而你还非要他学,要他成为钢琴家,这肯定也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我在深圳生活十几年,我认为深圳有些人的价值观相比来说是比较多元的、开放的。我有一个朋友是国家公务员,他的家庭非常好,住着上千万的房子,他的女儿是深圳电视台的记者。女儿在去西藏支教的时候认识了一个藏族的艺术家,但是他是农民。回来以后,她就说服她的爸爸妈妈,把这个男孩子叫到深圳来,给他找一份工作,然后就嫁给了他。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但他们觉得很幸福。男方的父母来到他们这么好的房子里面,丝毫不觉得拘束,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家里有一千多头牦牛,有多少羊,他们是那样想的,他们的文化差异是非常大的。这个女孩子就觉得,这个男孩子懂艺术,他跟我是意趣相投的,我管他有什么样的出身干什么。
所以我最后的一个结语,在我的理解当中,孔子是这么认为的,成功的价值观应该是很简单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君子,或者是在这条路上走着,就是一个最大的成功。你可能在这个走着的过程中,不会取得一个辉煌的成果,但是你用它,用成为君子的标准来安顿自己的心灵,使自己活得非常有目标感,不迷茫,幸福指数就高了。你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你就是成功的,不一定是达到一个多么辉煌的成就的时候才是成功。我希望我们在座的朋友,如果教育自己的小孩,如果我们是学生,我们可以按这个来要求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有这样一个淡定的心态,也可能会取得辉煌的成就。(王慧根据讲坛录音整理)。
人类今天对私欲的追逐有一些无法克制的趋向。如何来摆脱这种困惑,我们从孔子的成长和我们今天的励志教育上来反思一下,可能会找到一些启发。
教育孩子的励志篇六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今天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也是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难题之一。我们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这个问题,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我们总感觉现实与期望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距离。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期。社会现实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使人们对现实问题不断产生思考,并作出各种各样的反应。道德能够用金钱来衡量么?这是一个有趣而深刻的问题。几年前,我曾建议学生研究一个课题——道德的成本,确切地讲,就是我们的社会为那些缺失道德的行为付出了多少成本?或者说,在我们所创造的财富之中,有多少要为那些缺失道德的行为买单?我知道这不是一个能得出确切结论的课题,因此并没有期望这项研究产生什么成果。研究过程不过是一个教育过程。如果我们的每一项教育活动都能在哪怕几个学生身上产生效果,使他们获得感悟,产生自觉,我认为这就是富有实效的教育,而且是高效的教育。因为,全国有上千万名教师,一年之中有三百多天,如果每个教师所做的每项教育活动都可以在几个甚至一个学生身上产生效果,那么这种效果的累积一定会在庞大的国民群体中显现出来。如果真能这样,社会的公共道德前景一定会令我们更有信心。
为了研究这个课题,学生们采访了交通警察,目的是从一个具体的社会生活方面切入来研究这个问题。尽管我们对于结论早有预期,但调查和分析后的结论仍令我们感到无比的沮丧和忧虑。我们的结论是,目前,我们的社会已经为道德缺失的行为付出了极高的成本。尽管缺失道德的人可能是极少数,但由此形成的巨大黑洞在无情地吞噬着无数劳动者辛辛苦苦用汗水创造出的财富。我们每年要为各种事故付出数以百亿计的资金,而相当多的事故本是可以避免的,也就是说,它们并不属于天灾,而是人祸。当然,你可以认为这些资金的付出或流动也纳入了gdp的统计范畴,也就是引发了经济活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创造gdp的目的是什么呢?人类发明了高效的交通工具,本是为了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便捷和幸福,但是,它却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了更多的危险和威胁,我们不得不从我们所创造的财富当中,拿出巨大的一部分用于维护最起码的社会秩序,而这些财富本应该用于改善我们的生活——将学校建设得更加现代,使老人得到更好的赡养,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使病人得到更好的照顾,使公共设施更加完善,或是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研究和技术开发,以改善我们的通讯、交通、住宅、娱乐等等,总之,这些财富应当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使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使我们生命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现实不能不令我们感到遗憾。如果我们巨额的教育经费投入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未成年人未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道德水准,那么,教育经费中的一大部分事实上也成为了上述的成本。这不由得使我们想到,那可能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啊!认识了这些问题,我相信,那些与我一起研究这个问题的学生们,将来一定会成为社会秩序的自觉维护者,成为一个具有道德良知和行为操守的人,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目的之一。
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和终极价值就是唤醒人的道德自觉,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体现在人的自觉意识的萌生。这就如同促使种子发芽。我相信,每一个成人,包括教育者和家长,都对后代寄予了美好的期望,这些期望就如同一颗颗美好的花种,只有这些种子发芽、生根、成长、开花和结果,我们的社会才能成为绚丽多彩的百花园。多年来,我们就像“飞播育林”那样,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了许许多多美好的种子——“五讲”、“四美”、“三热爱”、“八荣八耻”、“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但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美好的种子并没有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发芽、生根、成长、开花和结果?我想,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缺少滋润种子发芽成长的沃土、雨露和阳光。道德教育决不仅仅是课堂上完成的,更不是通过考试来检测的。教育是一个发育成长的过程,不仅需要播种,还需要滋养。滋润这些种子发芽成长的沃土、雨露和阳光,正是我们这些教育者或成年人所构成的社会环境,这环境中包含着鼓励、惩戒、规劝、引导、示范、实践、体验、熏陶……等等诸多有益于他们成长的养分,既有外在的行为约束,也有内在的精神引领,其中,我认为最重要因素,就是我们这些教育者和成年人用自己的言行所做出的示范和构成的环境。不论是什么环境,都会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孩子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我们为他们做出了什么样的示范和构建了什么样的环境。我记得在一次教师大会上,一位教师谈了她在未来三年中的发展规划。她谈到,在未来的三年中她要完成好必修课的教学任务,要完成自己的读书的计划和开设选修课程的计划,完成教学研究的课题,此外,还好担当好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做一个孝女、贤妻、慈母。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在这样的场合应当只谈工作,不谈生活,因为生活属于个人,只谈工作不谈个人才显得高尚,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来讲,谈生活就是谈教育,当然,我这里所说的生活,决不是指哪些柴米油盐、衣着宠物之类的话题。因为他或她是教育者,因为学习生活也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之一,因此生活以及对生活所持有的态度、价值观念也就成为教师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教师专业的一部分。所以后来我对她讲,你谈得非常好。教师的生活也是一本教材,教师的生活态度也是教材的内容,让学生读懂读好教师的生活这本教材,教育学生成为孝女、贤妻、慈母,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做人的教育。如果有一天,我发现你教的女孩子不是孝女、不是贤妻、不是慈母,那我认为一定是你出了问题,是你的教育出了问题。我总以为,教师应当具有蜡烛的精神,但不能成为蜡烛而燃尽自身。孩子面前的老师应当是一个幸福的人,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期望的人。教师应当使孩子从自己的身上理解什么是幸福。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有幸福的生活,幸福的家庭,幸福的人生,教师应当使自己的精神和生命更加充实更加高贵,并无声地滋润学生心中的土壤,使这片土壤变得愈加肥沃,催发他们心中美好的种子,使他们形成对社会、对他人、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健康、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就是北京四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以人育人,共同发展。
其实,评判一个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不是看少数榜样人物精神境界所达到的高度,当然更不是看极少数社会败类行为的卑劣程度,而是要看社会大众普遍相信并恪守的道德行为底线。道德教育应当以培养合格的、优秀的公民为主要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少数圣人。从这点上讲,普通人的道德表率作用与英雄模范人物具有同样重要的教育示范的价值。富有实效的道德教育应当是贴近大众、回归现实的教育,这是多年来北京四中的实践体会。多年来,北京四中始终坚持“低起点、严要求、重示范、重引导、重教育”的原则,倡导全体教师共同担负起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职责,注重从学生中树立道德和行为的榜样。同时,我们的教育又不能仅仅局限于人的行为层面,教育不能缺少对学生心灵和精神的关注。为此,北京四中建立了以生活教育、职业教育、公民教育、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价值体系,它包含有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精神心灵、终极目标等多个层面。这个价值体系所体现的理念,就是要将今天的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将对学生的全面关注体现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将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其中,生命的教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关注生命的价值与生命存在的意义,唤醒与激发学生的自觉,培养学生善良的人性。这应当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我们看来,生命的教育应当是一种灵魂的教育,是一种构建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离开了对人的灵魂与精神世界的关注,教育就不免沦为肤浅的、僵化的、难以在学生心中引发共鸣的空洞说教与无效训练。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道德教育决不仅仅是课堂上完成的,更不是通过考试来检测的。课堂上的灌输与说教是必要的,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始终相信,许多有效的道德教育的形式是一种生活实践体验的教育,确切地说,道德教育最终是通过带有思想、抱有信念的生活实践活动来完成的。有思想有信念才可能在生活实践中有深刻的体验,才能达到“悟”的境界。生活实践和对生活的体验是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形式和环节。因此,学生的组织以及以学生自发产生的有组织的行为,也是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从这一点上讲,学校应当成为社会,成为社会的一个部分,学校的生活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我常悲观地以为,我们至今还没有真正认识和把握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没有真正把握提升青少年道德素养具体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我们今天在这方面的探索还是很粗浅的、初步的、感性的、不完整的和有待不断深入的,还远未形成系统有效的理性认识。人们曾经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在我看来,教育应当是一门带有艺术特点的科学。说教育是科学,是因为教育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一定是可以被我们认识和运用的;说教育是艺术,是说我们通常又难以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教育方法。人的多样化特征使人的发展具有无限多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一招百灵的教育方法的原因。我相信,教育实际上不存在这样的点金之术。但同时我还坚信,科学和艺术最终是殊途同归的。人的发展的多样化和不确定性,以及教育规律的复杂性,正是教育工作和教育研究工作的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无数教育工作者产生探索热情的动力之源。
教育孩子的励志篇七
刻苦是一个人的优秀品格之一,也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基本手段。
因为人无论学什么、做什么,不刻苦就学不到、做不好,所以就难以取得最大、最好的成果。
勤奋刻苦的榜样很多:
苏秦是个突出的例子。他是战国时人,曾拜在鬼谷子门下,自己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出去谋官职,结果因为学识不足,无人重视,碰了钉子;回家后,又遭到父母、妻子的鄙视……于是他发愤苦读,每天学到深夜。睏了,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使自己振作起来;还用绳子把头发牵在房梁上,睏了,绳子就会拉住他的头,使他清醒过来继续苦读……经过如此的勤奋刻苦,学识大增。后来,他再去六国游说,竟然挂了六国的相印。
司马迁写《史记》也是勤奋刻苦的典型。司马迁年轻时博学历史,积累了大量资料,要写一部史书。后来,因为得罪了汉武帝被押进牢狱。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他甘受生不如死的“腐刑,以坚强的意志和勤奋刻苦的精神完成了不朽的巨著《史记》,对后世的史学、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是当代勤奋刻苦的典型。一次,他在给大学生传授“读书秘诀”时说:“我每天学习的时间比你们要多,每天晚上八点开始学习,不到凌晨两点我是不停止的。”这充分表明了钱伟长勤奋刻苦的精神,也是他事业成功的“秘诀”。
事业上取得大成就的人,或者积累深厚学识的学者,没有一个不是通过刻苦努力而获得的。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并为实现它而不断去追求;。
四要多读书,特别是多读一些名人传记,学习他们勤奋刻苦取得辉煌成就的事迹。
刻苦学习虽然是一件苦差事,但如果深入进去,你会发现这苦中有乐,甚至有探索的极大兴趣,有成功之后的无比快乐……而且最初的“苦中苦”必将变成未来的“甜上甜”,这种追求是很值得的。
勤奋刻苦关系人一生的发展,让我们勤奋刻苦的去创造自己未来的光辉前程吧。
教育孩子的励志篇八
楚国人准备偷袭宋国,进军的线路是渡过澭河抄近道走,以便趁宋国人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一举获胜。为了此次军事行动万无一失,楚国精心谋划了整个行动的每一个阶段。先派人到澭河边测量好水的深浅,并在水浅的地方设置了标记,以便偷袭宋国的大部队能沿着标记顺利渡河。不料渡河的那天,澭河水突然大涨,而楚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情况。部队在经过澭河的时候依然照着原来作的标记渡河。加上又是夜间行军,结果,士兵、马匹大批地进入深水、漩涡中,被湍流的河水冲走。这使楚军措手不及,士兵们呼天喊地,战马被惊吓得竭力长嘶,楚国出征大军一片混乱,简直像地震时无数的房屋倒塌。就这样,楚国军队还未见到敌军就损失惨重,侥幸没死的人也无法前进,只好返回楚国。先前,楚国人在设置标记的时候,当然是正确的。如果河水不涨,他们是可以依照标记渡河的。可是后来情况变了,由于河水暴涨,水位升高,河水变深了许多,而楚国人在不了解变化的情况下仍按原来的线路渡河,当然很多兵马被淹死或被水冲走了。
小朋友,从楚军渡河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的认识也应该随着情况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如果不根据新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会吃亏。
教育孩子的励志篇九
1941年,他出生于日本大阪一个贫寒家庭。小时候,他的邻家大叔是一位木匠,这位大叔非常喜欢他,不仅常带他玩,而且还教他用木头制作各种玩具。13岁时,他与木匠大叔合作,在自家的房子上加盖了一间阁楼。看着自己这件“作品”,他非常骄傲,并由此确立了自己的理想——当一名建筑师。
高中毕业时,他想报考大学建筑系,但由于家庭贫困,他只好放弃了大学梦。走向社会后,他仍无法摆脱做一名建筑师的梦想,于是便干上了家具制作和室内装潢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仅离一名建筑师的梦想遥不可及,而且收入极低,甚至无法维持生存。那段时间他非常苦恼,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
一天,他偶然在一家旧书摊上发现了瑞士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集,立刻被这位现代建筑运动代表人物那风格独特的设计所吸引。他想买下这本书,可是钱不够,于是只得央求老板一定要替他保留这本书。他忍了几天饿,终于凑够了买书的钱。他拿着书,边走边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柯布西耶的书不仅让他知道了什么是建筑,而且还让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出路:柯布西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是通过自学成为建筑大师的,而他自学的方式除了读书,便是“旅游”,只要有机会,他就到世界各地参观建筑杰作,对他来说,这是另一种方式的阅读……他立即决定,把柯布西耶作为自己的偶像进行复制。复制的第一步当然是自学,为此他开始一边工作一边自学,用整整一年的时间将大学建筑系的教科书研读完毕。接下来,他就要像柯布西耶那样去世界各地“旅游”了,但一个难题随即摆到了他的面前:他没有钱!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他听一位朋友说,只要做上拳击选手就可以拿到工作签证出国比赛,于是他采取了“曲线救国”的策略:仅仅用了两个多月就拿到了职业拳击赛的执照,然后利用出国比赛的机会到世界各地“旅游”。从1962年开始,他经西伯利亚铁路来到莫斯科,然后从北欧进入中欧、南欧,直到印度……在漫长的旅行途中,全世界的建筑杰作都“跳”到了他的眼前,成了他活生生的老师。
1969年,他结束历时7年的“旅游”生涯回到日本,开设了一家建筑师事务所。但在日本这个学历至上的国家里,不仅没人承认他是一名建筑师,反而都觉得他异想天开:“一个没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怎么可能成为建筑师?”面对质疑,他没有退缩,反而更加激发了他追寻梦想的热情与意志。经过整整7年的不懈努力,1976年,他在大阪近郊设计的“住吉的长屋”开始让他在日本建筑界崭露头角,他的事业也由此走向了成功。
此后,又经过长达20多年的奋斗,他终于成长为一位像柯布西耶那样的大师级人物:从1987年开始,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先后被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聘为客座教授;1995年,在他54岁时,他获得了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立兹克奖”,成为有史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三位日本建筑师……他就是被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与“鸟巢”设计者赫尔佐格、央视新址设计者库哈斯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师的安藤忠雄。
“偶像复制”是走向成功的捷径,但这条“捷径”走起来却并不轻松,因为它和其他成功之路一样,同样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与努力。不同之处或许仅仅在于,我们可以借此迅速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并沿着这条已被前人证明可行的道路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有一次,和一位大学教授同游南通,教授学识渊博,谈吐智慧,思想锐利,令我钦佩不已。清晨,我们同游狼山,大雾,我们游兴甚浓,踩着湿漉漉的石阶,向山顶攀爬。
忽然间,我看到有一渔人立在江边。教授对我说:这是一位智慧的渔者,他懂得潮水涨落的规律,懂得鱼儿逐潮的习性。
我仔细地聆听教授的智慧,他在侃侃而谈中向我讲了许多知识。我一边观望江边的渔人,一边仔细回味教授的话,佩服之余,更有仰慕之意,甚至有惶恐之感。潮水渐涨渐高,渔人依旧立于岸边纹丝不动。
我惊异于渔人的大胆。教授对我说:这哪里是渔人大胆,实乃渔人充满智慧,先有智慧,才有胆识。潮水分时段,分早晚,分大小,有规律可寻。有的时段,潮水看似汹涌而至,后劲不足,涨到一定高度,就开始退去;有时看似银波碎浪,可是潮水奔涌不息,渐涨渐高,浪头奔逐着赶来。我们看着觉得害怕,但是渔人掌握了这些规律,什么时间潮水可涨到哪里?了然于胸。所以胸有成竹,镇静自若。
听了教授的话,我再看浪头奔涌下的渔人,依然感到无比心惊,那些追逐而至的浪花远观美妙无穷,倘若置身其中,则令人颇感恐怖。渔人不仅有智慧,也有胆识,才能于惊涛骇浪中如此镇静。教授说:哪位渔人不似胸有千军万马的将军?常年的水上作业锻炼了他们的胆量与智慧,也造就了他们胸有成竹异于常人的镇静。
渔人令我惊异,教授更令我敬重。一个是胆量超群,一个是学识渊博。他们都是惊涛骇浪中沉着勇敢的弄潮儿,有大见识,才有镇静。
随着时间推移,东边有了点陽光,雾渐薄,我和教授沿原路返回。忽然间,我发现一直在惊异、担心的江边渔人居然只是一块江边屹立的石头,根本就不是渔人。怪不得那么镇静,面对风涛浪涌而无动于衷呢!教授肯定也发现了,他不再对我发表他那些高深莫测的见解。
雾散了,一切归于平常。山就是山,石就是石,该有多高有多高,该有多大有多大。
励志故事3:赢自己比赢别人重要。
性格决定命运。我就是个内向、安静、骨子里要强的人,有人称我为“寂寞高手”。
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个画家。我3岁开始学画,那时候,父母去上班,因怕我一人在家不安全,就把我反锁在家里,一锁就是一整天,而我就安安静静地呆在家里画画,一画也是一整天。从那时起,我就养成了独处和静思的习惯。至今,我的朋友也不多。朋友多的话难免要应酬,应酬就要进入嘈杂的公共场所和方方面面的人接触,这样既占用我练球的时间,也不符合我的个性。我一个人呆在家里看书、看搞笑碟片,吃点零食,偶尔陪妈妈逛街。压力特别大的时候练练瑜伽,一个人静静地打坐,听听轻松的音乐减压,就是我很享受的业余生活状态。
现在想想,安静的人真的很适合做职业台球手,因为打台球需要很专注,凝神思考,耐得住性子,不急不躁,心理素质要特别稳定……而这些,我都具备。如今,能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多,我偏是其中之一。所以说,先忍受寂寞,再当高手吧。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前不久,我在美国打公开赛期间,和爱里森?费舍尔打的那场球,令我终生难忘。
我曾经和这个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交过两次手,过往一胜一负的战绩,让我在比赛中得以轻装上阵。比赛进行到决胜盘8比8平时,局势对我来说是有利的,可我没把握好机会。再者,比赛主场在美国,美国人当然希望自己的选手能赢,所以在我击关键一杆时,主办方突然广播通知,说观众可以换票离场了,结果有些观众就开始在场上走动,这种混乱的局面影响了我的情绪,我最终输掉了本来可以胜利的比赛。
赛后,我沮丧极了!我跟爱里森这个世界排名第一的顶尖选手已较量到最后,但由于我的失误,没能战胜自己的偶像,这是我无法原谅自己的。当晚,我彻底失眠。和父亲通话时我说:“这场球,我会记一辈子!”睡不着的时候,我就重温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在一望无际的沼泽里行走,但她却迷路了。聪明的女孩没有慌乱,而是沿着自己一路留下的脚印回到出发的地方,开始试走新的路线,最终,她离开了茫茫无际的大沼泽。这个故事再一次鞭策我,即使输了一场比赛,只要能从中找到失误和欠缺之处,总能回到起点重新开始。
人不可能事事顺利,一路走来,留下脚印,能找到来时的路就好。这件事之后,我思考过,也许,人能赢自己比赢别人要重要许多。
我的同行说过这样的话:“潘晓婷能有今天的成绩,在意料之中。”可能,他们知道我的付出是常人无法比拟的。
我15岁开始在父亲的球馆里练球,一呆就是4年。球馆里有个小屋子,里面的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就是我全部的财产。那4年里,父亲给我做了硬性规定,每天练球8至12小时,没有周末,一个礼拜只能休息半天。即使我病了,上午在医院打点滴,下午回到球馆还是要补足当天的练球时间。
以前,家里经济拮据,父亲陪我到北京参加比赛,我们就从山东济宁乘火车一路站到北京。在北京,因为没钱,我和父亲只能住18元钱一晚的地下室。地下室陰暗潮湿,推门就能闻到刺鼻的霉味儿。第一次拿了全国冠军,奖金只有4000元,为了能细水长流,我和父亲在全聚德只点了半份烤鸭。看着那半份香气扑鼻的烤鸭,我却痛哭不止。所有这一切,我都忍受了。因为,我15岁开始摸球杆时,父亲就说过,要想做到最好,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牺牲更多。父亲当过国家级的足球运动员、篮球裁判,后来改行当厨师,又被评为鲁菜特一级厨师。父亲希望我像他一样,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金字塔尖上的人。为实现这样的目标,人家练3个小时的球,我要多练好几个小时,这样才可能赶超别人。所以,吃不了这份苦,受不了这份罪,趁早放弃,另谋出路;但是,一旦选择了这条道,想要成功,吃苦就成了最基本的准备。就看人有没有对苦难的耐受力,耐受力强的人早晚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励志故事4:请别穷了理想。
在一次公开课上,我听一位老教授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复旦大学一位女大学生去四川一所偏僻的贫困小学支教,她到学校第一天,校长为表示对她的欢迎,特让全校学生到操场上集合,听女大学生讲话。她先是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然后笑着问学生们:“同学们,你们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
原本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可操场却一片安寂,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终于,在校长的鼓励下,全校成绩最好的学生举手发言了,是个男孩子,穿一件宝蓝色的有几处补丁的外套。
“我的理想是长大当一名村长。”
“村长?好奇怪的想法,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因为……因为,我们村村长家的房子最漂亮。”男孩话毕,同学们哄然大笑。
之后就再也没有学生举手回答她的问题了。
这位女大学生等学生散场后,躲进女厕,难过地哭了……。
或许很多人会感到奇怪,女大学生为什么会哭呢?大家仔细想想:全校成绩最好的学生,他的理想也只是当一名村长。那么,那些比他差的学生呢,他们的理想是什么?甚至很多孩子都没有理想。他们不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不知道什么是丰富多彩,什么是海阔天空。或许,于他们而言,能够吃饱穿暖,上学读书,便是最大的幸福了。
这位女大学生擦掉眼泪,回到教室,指着窗外的一棵小树对学生们说:“虽然现在这棵树还小,但是,只要它深深扎根于泥土中,吸收养料与水分,不怕风吹雨晒,坚定信念,它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大树,实现自己的志愿。到那时,远远的,人们便能看见它;靠近它,它能带给人们愉悦与陰凉。这样的树,才有存活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哪怕再穷,都不能穷了理想,有梦就有希望,有付出必然会有收获,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在座的学生,肯定能走出山村,如河流一般奔腾入海,成为建设祖国的各个领域内的人才。”
学生们从没听过这样鼓励的课,幼小的心灵似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温暖中泛开的涟漪,让他们产生了对未来的丝丝憧憬。
听完这个故事,我不禁对这位女大学生肃然起敬,心想:她将来会是一名很好的人民教师。因为她肯定能让她的学生,走出心灵陰暗的澡泽,带着理想,走向一片艳陽天!
励志故事5:蕴藏着的机会。
好多年前,人们在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设计修建了一个巨大的体育场。然而当这座辉煌的建筑完工以后,人们发现天然草皮在运动场的地面上无法生长。这个用来充当职业橄榄球和棒球的比赛场所,因为草皮无法生长而变得毫无价值。
方方面面的人纷纷提出了责难。顶着巨大的压力,建设者们向难题发起了科研攻关。这最终导致了一种人工草皮的诞生。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大型体育场地覆盖着人造草皮。
一个年轻人,在大学四年级将要毕业的时候,突然查出得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别人毕业离校,他只能在家养病。为了替他排忧解闷,哥哥就陪他下围棋玩。天长日久,兴趣渐浓。最后,他大学虽然未能毕业,却走上了棋弈之路,成为我国著名的围棋启蒙教练。他就是上海的邱百瑞先生。人们敬称他“邱百段”,因为他教的学生得到的段位加起来已超过“一百段”。
教育孩子的励志篇十
1、孩子都想得到尊重、赏识、掌声和认可。
2、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并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
3、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4、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5、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意识。
6、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7、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诚地表扬孩子。
8、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9、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
10、诚实地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教育孩子的励志篇十一
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但在两个是游泳队员的姐姐的影响下,痴迷起游泳运动来。
当他把立志做一名游泳队员的想法告诉父亲时,却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因为他的两个姐姐已经是游泳队员了,巨大的训练费用早就让这个贫困家庭不堪重负,在经济低迷的一段时间里,父亲甚至得靠卖血来维持家用。父亲听到这话时,当场就给了他一巴掌,说道:“你这个傻瓜,你知道白痴是怎么出现的吗?就是像你这样想出来的,游泳?你以为人人都是天才吗?别做梦了!”
但父亲的话并没有使他退缩,他还是和姐姐一起来到游泳池里。一方面,他坚持每天到游泳池里至少训练两个小时,另一方面,他在编织着未来的梦想。有一天,当他把梦想告诉父亲时,又招来父亲的一顿嘲笑:“冠军?还要环游世界?你以为你是天才啊,别痴心妄想了,还是好好念你的书,将来找份工作养家糊口吧。”
而且,在学校,他也被同学们反复嘲笑。他的母亲曾回忆道:“我儿子的成长并非一路坦途……刚开始是他的大耳朵,然后是他的长手臂,在哪里他都不可避免地被关注、被嘲笑。”
面对嘲笑,他在沉默的同时,却更加刻苦地训练,他知道,成功将是对嘲笑的最好回答。
后来,他打破了200米蝶泳世界纪录,成为最年轻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并赢得了“游泳神童”的美誉。在北京奥运会上,他一人得了八块金牌,创造了奥运会历史上的“奇迹”,他就是菲尔普斯,他被称为游泳运动历史上最伟大的全能运动员。
菲尔普斯成功后曾与别人谈起,当时别人的嘲笑成了他的噩梦。但他在努力将梦想都变成现实后,那些曾嘲笑过他的人,都转而赞颂他、崇拜他。他的父亲,后来也对他表示了深深的歉意。
很多人,在日常交往中,都不免遭受别人的嘲笑。而菲尔普斯的经历告诉我们:对别人的嘲笑,愤怒和消沉都无济于事。只有用自己的成功,才能让那些嘲笑声转变成赞扬声。
励志故事2:你每天都在成长。
我有个同学,他父亲是位司机,受父亲影响,同学从小也喜欢开车。同学三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从小就跟着父亲走南闯北,父亲是同学生命中的一座大山。
同学读高中的一年,父亲出了车祸,不但两条腿残废,内脏也多处受到创伤。在医院里,我看到同学很悲痛。他趴在父亲的病床前,哭了三天三夜。父亲劝他,孩子,不要哭,爸倒下了,但你长大了。我也劝他。我说,你要坚强起来。同学告诉我,他想让父亲站起来,像以前那样,风光地驾驶。但是,同学的父亲再也没有站起来。
从那天开始,同学发誓做一名医生。
同学把自己的家庭景况告诉了导师。导师后悔自己说那句话,拍着肩鼓励同学。导师说,只要你努力,肯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师。
之后,同学努力学习,掌握的中医理论越来越多。
导师说,虽然你现在掌握的理论不如我,但你不要忘了,导师年龄大了,而你的路还很长,要记住,你每天都在成长,总有一天,你会超越导师。
同学两眼放光,望向远处,仿佛望着人生的某个制高点。
毕业后,我留在学校,同学进了一家大医院发展。他一边临床一边研究,中医理论与日俱增,现在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医师,而且,通过同学的调治,他父亲的病情已有好转,两条腿有了知觉。
后来,每次和同学相聚,他总是跟我说起导师的话,他说,导师的话让他想起了艾德蒙·希拉里的一个典故。艾德蒙·希拉里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失败了。在接受英国一个团体的邀请做演讲时,艾德蒙·希拉里紧握着拳头,激情地说:珠穆朗玛峰!你第一次打败我,但是我将在下一次打败你,因为你不可能再变高了,我却仍在成长中!仅仅一年以后,艾德蒙·希拉里成功地攀上了珠穆朗玛峰,成为第一个站在“世界屋脊”上的人。
那天,莫斯科某商报要做一期经济人物周刊,报社领导让记者普克金去采访一个叫托夫斯基的皮鞋商人。莫斯科的冬天特别冷,普克金裹在咖啡色的大衣里,向车站走去。托夫斯基住在圣彼得堡,但是,在这种恶劣的天气里,普克金是不想出行的。经过一家网络公司时,普克金突然想,反正领导要的是一份资料,何不去网上搜?于是,普克金走进了那家网络公司,向里面的管理人员热情地打了招呼后,就在一台电脑前坐了下来。靠墙的位置有个壁炉,红彤彤的,普克金感到了一股暖意。果不其然,关于“托夫斯基”的介绍,网络上有不少,普克金浏览了几个网页,把最详细的一份打印了下来,然后回了报社。
谁知,领导看完资料,颇为不悦地说:“你弄的这份资料,既然网上可以看到,那么还做什么周刊?我需要的是托夫斯基的创业金钥匙。”
普克金出了一身冷汗,他不敢再有取巧之心,坐车去了圣彼得堡。圣彼得堡是俄罗斯仅次于莫斯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是彼得大帝所建,城内古建筑迷人,辉煌街道风光如同舞台布景。
普克金下了车,居然看到街头有一个擦皮鞋的摊儿,就走了过去。擦皮鞋的是个青年,高个,卷发,皮肤很白。普克金注意到,青年的双手非常细嫩。普克金把脚踏在支架上,说:“请帮我擦一下。”
青年友善地看看他,然后低下头擦起来。擦到第二只时,普克金和他搭讪:“你知道托夫斯基住在哪儿吗?”青年抬头一笑,说:“知道。”由于分心,青年手中的擦布碰到了普克金的袜子,污了一块黑点。“对不起。”青年赶紧诚恐地道歉。“没事。”普克金大度地说着,就要掏兜。“不。”青年拦住了普克金,说:“我的工作出现了失误,所以钱是不能收的,为了补偿,我带你去找托夫斯基。”
普克金跟着青年,穿过一条街道,来到一栋小楼里。普克金惊奇地发现,青年对这里轻车熟路般。走进大厅,里面坐着一个50来岁的男人,须发斑白,正凝神看着一份报纸。
“这就是托夫斯基,我的父亲。”青年向普克金介绍。
托夫斯基站了起来,友好地和普克金握手。简单地介绍后,普克金说明了来意,并把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托夫斯基看看儿子,说:“其实,我像儿子这么大时,也给人擦过皮鞋,但是,这一段旧事,我从没曝过,外界不知道。当时,我由于心态浮躁,创业三年,连跌了几个跟头,后来,身无分文,流浪异地。一个妇人让我跟她学习擦皮鞋,我怎么肯做这样的生意呢?但是,后来妇人的一句话触动了我,她说,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低头,才能抬头。之后,我跟着妇人默默地擦鞋一年,期间品尝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也悟到了低头的意义,往往的创业,不是我们不能成功,而是我们的眼界太高了。其实,不妨从最简单的事业开始,低头擦鞋,这本身就是一种躬耕的态度,就像老农一样,一个人,如果不能俯下身子,默默劳作,那么,他是不会收获的。所以,当我的儿子想创业前,我让他上的第一课堂就是,去街头擦鞋。”
普克金心中一动,低头人生,这不正是托夫斯基鲜为人知的创业金钥匙吗?
励志故事4:像蜗牛一样爬动。
卡迪是一家大学机械专业毕业生,一天,他看到一张机械公司的招聘广告,薪酬不低,于是前往应聘。
参加应聘的有几十人,卡迪很自信,因为在学校里,他一直是优等生。果然,在初试的理论比赛中,卡迪得了第二名。第一名是一个叫洛夫的年轻人。由于洛夫口才出众,所以得分相当高。
第二场考试是元件制作,评委由来自各地的客商组成。公司老总事先声明,我虽是公司的负责人,但对你们的取舍说了不算,一切由客商决定,因为,我们都是为客商服务的。
进入第二场比赛的只剩下十人,最终将有三人被该机械公司留用。
比赛的项目是按设计图制作三种元件,时间限定为半小时。比赛一开始,卡迪和洛夫就迅速地运转着机器,制作完一种又制作一种,半小时到了,两人几乎同时将三种元件制作了出来。而其他八人,除了五人制作了两种,另外三人只制作了一种。
客商们走上工作台,一件件地检验着,最后宣布,只制作一种元件的三人获得了优胜。
这结局太意外了,卡迪和洛夫都惊呆了。为什么?两人质问客商。一个年纪略大的客商说,你们虽然制作的多,但三件元件没有一种能达到精致的标准,而后三位虽然制作的少,但他们的产品几近完美,我们订购产品,肯定不会选择你们制作的。
应聘失败,卡迪自然心情不好。他一个人走到一条僻静的小河边,日落西山的时候,卡迪突然看到一只蜗牛在身边爬动,脑子里灵光一闪。后来,卡迪去了另外一家机械公司工作,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老总的器重。
几年后,卡迪在街上遇到了落魄流浪的洛夫。洛夫叹息一声,说后来我又参加了几次应聘,屡聘不中后,沉醉于市井之中,你呢,你是怎么功成名就的?卡迪送给他一句话:像蜗牛一样,每走一步,都弓着身子,用尽全力。
励志故事5:哪怕做一只蜗牛。
一支考古队,到胡夫金字塔考察。他们凭借直升机的力量,用吊绳攀上了金字塔的顶部。在他们不远处,几只雄鹰受了惊吓,落荒而逃。
在人们的意识中,似乎只有雄鹰才能登上巍峨的金字塔。雄鹰有强劲的翅膀,这也不足为奇。但接下来的考古中,考古队员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那就是,在胡夫金字塔的顶部,他们居然发现有不少蜗牛的躯壳。究竟这些蜗牛是如何从地面来到海拔136.5米,相当于40层楼房之高的金字塔?有人猜测,或许,是雄鹰从地面叼上来的美味佳肴,但在每一个躯壳里,蜗牛的身体都毫发无损。这确实很难解释;那么,是粘附在飞机的表面,最终坠落下来的?也不是。因为,按照常理,飞机发动后,那股强大的气流,足以把蜗牛吹得无影无踪。后来,陆续有了更多的发现,那就是,在金字塔的中上部不断发现有蜗牛爬过的痕迹,还有许多粘附在塔体已经干枯掉的蜗牛。原来,这些号称爬行速度最慢的蜗牛,经过无数次的坠落,一个月、两个月,最终,竟是自己从塔基,一步一步,爬上了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石头建筑,也攀上了自己生命的最高峰。
蜗牛,向来以爬行缓慢、效率低下的反面教材著称。但正是这种看似懒散懈怠的小虫子,做出了连人类不依靠外力都无法达到的壮举。那一刻,几乎所有的考古队员都有了一种深深的感触与震撼。
蜗牛之所以能够攀上金字塔,就是源于坚持。而且,即使在这坚持中,也只有为数不多的蜗牛,能够巧遇陰雨,蕴蓄充足的水分,才能成功登上塔的顶端。再长的路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走也无法到达。在蜗牛的简单思维中,只有前进,没有后退。即使摔得头破血流,也永不退缩。
很多时候,号称贵为万物之灵,并且统治整个地球的人类,倘若单从攀岩的角度和高度来看,其实和蜗牛一样微不足道。自从能够制造工具,人类就具有了超级的思维,并且懂得了迂回与退让。从某种意义而言,这是人的幸运,也是人的不幸。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期待做一只凌空飞翔的雄鹰。但一种叫做生活的东西,却往往就是那么残酷。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像蜗牛一样,背负着沉重的行囊。没有雄鹰的天赋,却必须要具有蜗牛般的毅力。不要问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只要拼搏奋斗、永不停息,终究可以留下一丝令自己感动的痕迹。
不能像雄鹰那样振翅高飞,那么,就做一只蜗牛吧。但,即使是做一只蜗牛,也要背着沉重的壳,一步一个积累,在生命的长河,留下奋斗的足迹,爬向成功的彼岸。
教育孩子的励志篇十二
奥马尔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的头脑里充满了智慧,而且稳健、博学,为人们所敬仰。有一次,一个年轻人问他:”您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刚—开始您是否就已经制定了—生的计划了呢?“奥马尔微笑着说:”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我才知道制定计划是没有用的。“当我20岁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我要用20岁以后的第一个学习知识;第二个10年去国外旅行;第三个10年,我要和一个漂亮的姑娘结婚并且生几个孩子。
在最后的10年里,我将在乡村地区,过着隐居生活,思考人生。“终于有一天,在前10年的第7个年头,我发现自已什么也没有学到,于是我推迟了旅行的安排。在以后的4午时间里,我学习了法律。并且成了这一领域举足轻重自的人物,人们把我当作楷模。这个时候我想要出去旅行了,这是我心仪已久的愿望。但是各种各样的事情让我无法抽身离开。我害怕人们在背后斥责我不负责任,后来我只好放弃旅行的想法。等到我40岁的时候,我开始考虑自己的婚姻了。但总是找不到自己以前想像中那样美丽的姑娘。直到62岁的时候,我还是单身一个人,那时候我为自己这么大一把年纪还想结婚而感到羞愧。于是我又放弃了找到这样一个姑娘并且和她结婚的想法。后来我想到了最后一个愿望,那扰是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隐居下来。但是我一直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地方,如果患上疾病,我连这个愿望都完成不了。这就是我一生的计划,但是一个也没有实现。”年轻人,不要把时间放在制定漫长的计划上,只要你想到要做一什事就马上去做。放弃计划,立刻行动吧!“奥马尔最后说。
感悟: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与其给孩子制定漫长的学习计划,不如督促孩子立即开始行动,把握好当下的时光。在具体行动中,或许会有新的发现,或许会有新的想法。如果适时做出调整,或许能够找到更适合自己孩子成长、发展的新办法和新途径。
2、作家的基本素质。
感悟: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的眼中会有不同的观点,即便他们是成功人士,在更多的时候,孩子需要相信自己,坚持定自己的路,因为别人的话不一定正确作为家长,在很大程度上要给孩子以自信心,自信心比其他什么都重要。
3、他是最聪明的孩子。
令希尔永生难忘的是继母当时所说的话。她把手放在希尔肩上,看着他,眼里闪烁着光芒。”最坏的孩子?“她说,”一点也不,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我们要把他的本性诱导出来。“继母造就了拿破仑·希尔,她相信他是个好孩子。对一个人有这种信心,他就会成功。
感悟:不是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将决定孩子不同的命运。可是,当孩子表现不好时,许多家长却往往一味地指责,抱怨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行,而很少想过自己的责任,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结果,很多父母把原本活泼可爱、朝气蓬勃的孩子,变成了没有志气、没有理想、自暴自弃、平平庸庸地度过一生的人。
4、我的女儿百里挑一。
感悟:每一个人都是有个性的,人没有绝对相同的。因此”人与人相比“毫无意义可言。对孩子的缺点,不去随意谈论或指责,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克服心理障碍,这才是成功父母的上上策。懂得孩子心理的父母就会用积极的态度进行比较。
5、我想做比尔·盖茨第二。
在一次英语口语课上,老师叫孩子们用英语逐一说出自己的梦想。有的说,我想当护士;有的说,我想当演员;有的说,我现在什么也不想;有一个叫鲍勃的孩子大声说道,我想做比尔·盖茨第二。有人在下面小声议论:能做到吗?每当鲍勃跟父亲谈到自己的理想时,总是神采奕奕、信心十足。这个时候,父亲也非常乐意做个忠实的听众,跟孩子一起分享他对未来的憧憬,听着听着,父亲最后也会被他感动。有一次鲍勃的英语考试只得了69.5分,以致他不敢把试卷拿出来。父亲知道后并没有责备他。但是,鲍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英语不再有兴趣。于是,每天睡觉前,父亲跟孩子一起躺在床上炭彼此的梦想。父亲告诉儿子,爸爸、妈妈都为他拥有这样的梦想而自豪和高兴,也相信他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一天,鲍勃说,我一定要把英语学好,比尔·盖茨的英语可不是蒙人的。后来,父亲给他买来英语课外读物《书虫》,经常跟他一起阅读,并鼓励他每天用英语写一篇短小的作文,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他的英语水平便上来了,期末英语考试还得了满分。经历过这件事,鲍勃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感悟:几乎每个孩子都对自己未来有关好的设计,尽管他们不知道梦想实施起来有多么艰难。但不可否认的是,梦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其实,孩子的梦想实现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梦想孩子才会有所期望,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即使最终没有成就自己的梦想,但至少孩子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发展空间。
教育孩子的励志篇十三
1、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
3、给学生一个世界,给老师一片天空。
5、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艺术修养越高,智力发展越好,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也越深刻。
6、感人肺腑的谈话,能医治孩子心灵的创伤。
7、欣赏别人的优点,善待别人的缺点,尊重别人的隐私,快乐自己的人生。
9、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苏霍姆林斯基。
11、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谐的人际关系,勤奋求实的态度,崇高的道德情操,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
14、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克鲁普斯卡娅。
15、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雨果。
17、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苏霍姆林斯基。
21、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陶行知。
23、人应该永远拥有两样东西: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希望之灯,一扇长开的窗接纳之窗。
29、你如果想要儿童变成顺从并守教条的人,你就会采取压服的教育方法;而如果你让他能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象力,你就应该采取能够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
31、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乌申斯基。
37、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39、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4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41、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席勒。
43、天赋的力量大于教育的力量。——伏尔泰。
44、妇女教育的不可动摇的目的就是养育子女。——希特勒。
46、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法)卢梭《爱弥儿》。
47、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48、对人民来说,第一是面包,第二是教育。——格林西安。
50、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富兰克林。
51、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52、好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恋。
53、教育植根于爱。——鲁迅。
54、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
55、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
57、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苏霍姆林斯基。
58、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
63、教育贵在一个“及”字,重在一个“斜字,即使天天从小事抓起。
64、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伯克。
65、贫农特别吃没有文化的亏,特别需要受教育。——列宁。
66、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67、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70、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杰斐逊。
71、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72、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陶行知文集·师范生第一变》。
73、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詹·马修斯。
79、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84、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苏霍姆林斯基。
85、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别林斯基。
86、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87、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美)爱因斯坦。
88、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陶行知。
90、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苏霍姆林斯基。
91、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94、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杜兰特。
95、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爱迪生。
98、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法)爱尔维修。
99、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104、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爱比克泰德。
105、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孩子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孩子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109、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詹·拉·洛威尔。
111、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113、尊重和爱护孩子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114、有时候,一步就是一生,一念之差就是天壤之别,几秒就可以决定我们人生的成败。
115、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马卡连柯。
119、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
1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教育孩子的励志篇十四
三个年轻人一同结伴外出,寻求发财机会。他们来到了以盛产苹果著称的辽南地区。在一个偏僻的山镇,他们发观了一种又红又大、味道香甜的苹果。由于地处山区,信息、交通都不发达,这种优质苹果仅在当地销售.售价非常便宜。
第一个年轻人望着这些苹果,双目发亮。他立刻倾其所有,购买了10吨最好的苹果,运回家乡,以比原价高两倍的价格出售。然后又返回。购买,销售。这样往返数次,他成了家乡第一名万元户。
第二个年轻人望着这些苹果,沉思片刻。他用了一半的钱,购买了100颗最好的苹果苗,运回家乡,承包了一片山坡,把果苗载种上。整整三年的时间,他精心看护果树,浇水罐溉,没有一分钱的收入。
第三个年轻人望着这些苹果,凝眸深思。一连几天,他什么也不买,只是围着果园东走走,西看看。最后,他找到果园的主人。主人问他:“你看好哪片苹果?想出多少钱?”
他笑着摇摇头,用手指指果树下面,说:“我想买些泥土。”
主人一愣,接着摇摇头说:“不,泥土不能卖。卖了还怎么长果?”
他弯腰在地上捧起满满一把泥土,恳求说:“我只要这一把。请你卖给我吧?要多少钱都行!”
主人看着他,笑了:“好吧,你给一块钱拿走吧。”
他带着这把泥土,返回家乡,把泥土送到农业科技研究所,化验分析出泥土的各种成份、湿度等。然后,他承包了一片荒山坡,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开垦、培育出与那把泥土一样的土壤。然后,他在上面载种上苹果树苗。
现在,过去了。这三位一同结伴外出寻求发财的年轻人命运迥然不同。第一位购买苹果的年轻人现在每年依然还要去购买苹果,运回来销售,但是因为当地信息和交通已经发达,竞争者太多,所以每年赚的钱很少,有时甚至不赚或者赔钱。第二位购买树苗的年轻人早己拥有自己的果园,但是因为土壤的不同,长出来的苹果较之有些迹色,但是仍然可以赚到相当的利润。第三位购买泥土的年轻人,也是最后拥有并收获苹果的人,他种植的苹果果大味美,和原来的苹果相比不差上下,每年秋天引来无数竞相购买者,总能卖到最好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