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与鱼翅读后感(优质15篇)
读后感可以促使读者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写读后感时可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补充和印证。在下面的范文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入的剖析,完美展现了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一
从国外的视角来看中国,“诗”是一个观察角度。诗歌是浓缩的历史、加密的事实、化妆的真相。中国诗词也擅长此道,比如”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记录的是去国的悲伤。比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描述的是时光的一去不复返。波特在《寻人不遇》里,努力跟着诗人的足迹,去还原诗人写诗时的环境。每到一处,倒上一杯酒,敬诗人,然后一饮而尽。如果寻人不遇,就让诗人的朋友代为转达。比如波特在李白妹妹的坟前敬酒,请她向哥哥转达敬意。
“美食”是另一个观察中国角度。牛津长大,剑桥上学,伦敦工作的福霞,拥有可以讲述感受的技能。福霞把这个技能转换到描述中国的美食上,精准地描述红油、花椒、辣椒对味蕾的轰炸,顿时让整本书飘出各种美食的香味。在没有互联网的九十年代,留学生在成都,就像在沙滩上搁浅的鲸鱼。而福霞这只鲸鱼,却品尝了沙滩的美食。
无论是波特还是福霞,他们都有记录和写作的习惯,还有不断学习的精神,无论切到什么频道,都能有独特的视角与发现。知识的传递,就像作者和读者之间有条河流。好的作者,会用适当的语言,把内心的感受翻译给对岸的读者。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二
这是一本有味道的书,英国人写的川菜饮食,挺有趣。1992年,从事亚太地区新闻报道助理编辑的扶霞来到中国,本意是研究少数民族历史,却在途径成都时爱上川菜。
她留在四川大学学习,并成为当年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第一位外国学徒。其实在挺多外国人看来中国人吃的东西都奇奇怪怪的,比如我们和一个外国朋友吃火锅的时候他就坚决不肯吃鸡爪、火腿肠、鸭肠和脑花。很多时候,通过外国人的眼睛看中国,才更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江城》如此,《长乐路》如此,《再会老北京》如此,这本书也是如此。
没有政商巨子的伟大成就,没有知识精英的傲人成果,没有冠绝全球的华彩建筑,没有傲啸四方的杰出事迹,书中聚集的,都是日常的普通人,以及我们每日所见的普通街市。但是这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与很多其他城市一样,成都的老城区也正在被拆除,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城市正在努力摆脱过去留给它的成熟风尘,努力的想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青嫩的小姑娘,这里的一些记录就好像是一座城市的墓志铭。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三
作者:昕之所向。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对吃是秉持一种吃饱即可的态度,偶尔也有一点口舌之欲,但大多数时候都不太在乎,可能在我心里,去学习,去提高才是人生正经要事,吃在这些面前得往后排。于是,在家人问我想吃什么,我都敷衍以“随便”,自己下厨的时候更是草草对付了事。
及至生病居家休养,脱离了以前相对快速的学习工作节奏,然而长期在各种爱好之间徘徊后,有一日顿觉做什么事都索然无味,日常趣事乏善可陈。这时我才知道,我失去的不光是味觉,而是对于烟火人间的感觉。
结果去网上翻了一段原文,暗暗佩服,扶霞的原文就是这样刻木三分地叙述的。看了关于刀工的那段描述,我深夜忍不住去看了好几个刀法视频,恨不得马上买一把好菜刀和一兜土豆来练习。看到豉汁蒸凤爪这道菜谱,我更是食指大动,这是我喝早茶时必点,可惜家常却很少见,而看菜谱之后发现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心中暗许,准备自己亲自试试。还有关于美食的一些思考,包括家乡美食勾起的乡愁,人与动物的关系,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理解,还有贫富差距的感叹,让我渐渐体悟到,食物其实可以作为一种媒介,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我也渐渐找回平凡生活中的点滴乐趣。
中午精心炖了一锅土豆鸡翅,赶紧码下这段书评,去品尝人间烟火了。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四
作者对中国饮食的热忱毫不逊色于本地居民,因其描述还参杂着奇闻异事更添加不少趣味。这本书虽然是以外国人的视角来描述,却引发了很多国人的共鸣。究其原因,一则是因为作者发自内心的对中国饮食的热爱。由于热爱,才有了那么多真情实感的投入。热爱激发好奇心,才有了后面的实地考察,才有了自己下厨的摸索实践。二则是由于作者本身的文化底蕴和亲身体验,文章中有很多引言来自我国古代名篇,引经据典均有所依。其在四川和湖南等地的亲身经历更是给作者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五
说到东北有几个梗是过不去的——迷之自信的正宗“普通话”,大金链子黑社会,貂与花布,烧烤与喊麦,五星级澡堂子与杀猪菜,但在我看来这些在酸菜肉馅饺子面前都不值一提。
在东北不管啥节吃饺子就对了,不犯忌讳,还能处进感情,春天就吃韭菜馅的,夏天就吃黄瓜馅的,秋天吃白菜,冬天吃酸菜,反正一年四季什么都可以断了,饺子不能断,而在东北众多饺子里酸菜馅敢说第一,基本上其他馅的也就没人敢吱声了。
酸菜馅饺子最核心的东西那就是酸菜了,东北的酸菜与南方的不一样,我们积酸菜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原始,首先得准备一口大缸,紧接着准备几十棵包心大白菜,大粒食用盐几斤,温水与几十斤的大石头一块。
材料准备妥当之后,将大白菜一颗一颗的码放进缸里,注意必须紧紧的堆叠压实,每放一层就撒上一层大粒盐,就这样逐层叠放到大缸装不下为止,紧接着注入温水,漫过白菜即可,最后把大石头压在白菜上,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就好了。一个月左右,当我们走进家门迎面能闻到一股酸酸的臭臭的味道,嗨,这时候的酸菜就算是腌好了。
肉要农家稀食猪——从小吃剩饭剩菜长大的猪,小猪经过农家院一年的悉心照料,现在已经是膘满肠肥,等到酸菜下来的时候,年也就近了,这个时候几家亲戚吆喝着家里的青壮年将那头250斤往上的猪无情的放在杀猪台上,手起刀落就结束了它可怜的猪生,流下来的血被用来做了血肠,血块,成为了另一道酸菜的配菜伴侣,开膛破肚后的红白下水在不久的将来也将会变成餐桌上的一道道美食。
而做饺子最好选用前槽肉或者后秋肉(猪脖子后面的或者臀部的肉,前槽相对来说五花三层肥瘦相间,后秋肉多为精瘦肉)这两处的肉活泛不死板,紧致又不肥腻,刚刚好成了酸菜馅的最佳伴侣。
肉全了,酸菜到位了,就开始制作馅料的过程,将肉打碎成大小合适的肉粒,放入料酒,姜末,鸡精,盐,熟豆油,香油然后反复搅拌打散入味儿,趁着肉腌制的过程,我们开始处理酸菜,刚刚从缸里打捞上来的酸菜需要用净水投洗干净,然后将其放在案板上,双刀开始以每秒不知道多少下的速度对其进行狂砍,这个时候,你唯一能听到的就是有节奏的哒哒哒,哒哒哒的声音,不消(需要)多时,案板上晶莹剔透的酸菜就变成了粒粒分明的酸菜碎,这个时候将其投入水中进行二次投洗以去除多余的酸味,投洗后用手攥紧沥干,均匀的洒在腌制好的肉碎上,搅拌均匀,肉馅也就算准备妥当了。
当馅接近尾声的时候男子已经完成案板上将一团面熟练的糅合成了一个粗面条,并在有节奏的一起一落之间变成了大小均匀的面疙瘩,撒上补面,擀面杖一推一拉之间一个个小小的面剂子就变成了饺子皮。媳妇这边就很快的拿起一张张饺子皮放上大大的肉馅,双手一个作揖,一个个肚满皮薄的胖元宝就诞生了。
紧接着大锅烧水,在水沸腾的时候将饺子一股脑的倒入锅中,开始了由生到熟的过程,看着饺子在水中上下翻转的过程,朦朦胧胧的水雾在不大的厨房中荡漾开来,淡淡的饺子香就此弥漫。这个时候酸菜馅饺子最后的灵魂伴侣就要登场了,那就是——蒜泥,这个蒜泥一定要是用捣蒜缸亲自砸出来的,随着一下下的夯蒜,那一个个桀骜不驯的蒜头最后变成了泥浆,这种捣出来的蒜不是什么捣蒜器或者用刀切出来的能比拟的,因为砸出来的蒜浆包裹的蒜泥是最有灵魂的。
煮好的饺子与蒜泥被端上桌,男女主人满心欢喜的夹起饺子,并滑入由酱油和蒜泥的混合的蘸料中,再被一口塞进嘴里,当牙齿破饺子皮的一瞬间,那种酸酸辣辣的味道瞬间充斥着整个口腔,那种来自灵魂的美味瞬间溢满整个脸庞,那种发自内心的笑意一下子在脸上升腾。再配上新闻联播与自家主人评论的家国大事,一个活生生,立体的东北农家平凡的幸福瞬间温暖了整个小屋。
而这时正是夜生活的开始……。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六
今天把《鱼翅与花椒》看完了。很佩服这位英国姐姐,能以这么包容开放的心态来接受中国的美食,因为好些东西是作为中国人的我也接受无能的,这跟“土生土长”“爱国”并没有半毛钱关系,我就是不能吃活生生、肉唧唧的昆虫,也不能吃正在蠕动的海味。
除开美食,作者还在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生活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给了我不同的角度和启发。在寻找美食的路上,亦或是人生的道路中,有很多困惑和分歧,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自己跟自己的一场和解,抉择和舍弃并存。
在我看来,生活是苦的,但食物却能带来一丝慰藉,好吃的食物更是快乐的源泉。
如果你喜欢美食,可以读一读这本轻松的小书,真诚提醒最好别在晚上观看,容易流口水哟。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七
“咚,咚,咚,咚”,伴随着楼下每天准时不断地修建地铁的声音,花了一天多的时间,读完了《鱼翅与花椒》,这本书留在我的读书清单里面接近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回到成都后,伴随着火锅和乡音,几乎没有停顿地读完了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如果有英语版,我想买几本作为以后送给外国友人的礼物,让他们从一个最容易接触和体验中国文化的领域去了解我成长的地方。特别是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生活后,我发现当地人或许对中餐的了解或许只有咕咾鸡,咕咾猪肉,咕咾鱼以后,他们能吃到的和体验到的只留下了中文名字的中国饮食后,对遥远中国的理解,也只能隔着屏幕想象的时候,《鱼翅与花椒》绝对是一本让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的好书籍。
《鱼翅与花椒》是英国女孩扶霞.邓洛普于90年代初期,最初抱着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兴趣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来到中国后,却一发不可收拾地被四川美食所吸引,并在中国饮食的引领下发现了自己一生的天职后,旅居和游历中国几十年后,写下的有关中国各地美食的文化体验。或者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本以饮食为契机,记录了近2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的分享和中西方对话交流的书籍。
首先,我想说下翻译,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会让四川人觉得亲切的书籍,译者信达雅地还原了作者对中国饮食和文化的理解,甚至在很多词语和段落中地道地使用了四川话,让我忍俊不禁地怀疑这个英国女孩是不是真的有一个四川灵魂住在她身体里。就连粤语的部分,也是绝对地使用了很传神的口语,让读者很容易被带入她描写的美食王国,跟着她一次次冲破自己对饮食和文化的禁锢,伴着老妈兔头,莲香楼的早茶,卤煮火烧,大闸蟹,扬州炒饭,完成了一趟中国美食之旅。
作者写到,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而我们的饮食又不仅仅是只是饱腹,而是涉及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饮食与社会发展(宴席文化),饮食与社会地位(夏商时期的鼎文化),饮食与性之间的关系(溥仪与妃子),食物的历史(花椒的历史),地域饮食与本地人性格之间的关系(四川人的温柔和爽快)。饮食更具有治愈的作用,到让受伤的人找到一处温柔抚慰的地方,美食亦是人生避难所,“生活是苦的,食物却能带来一丝暂时的甜”。
三年前去伊朗旅行,从德黑兰到伊斯法罕的大巴车上,售票的师傅很热情地帮我们搬行李下车,虽然他只会简单的几个英语单词,却匆忙地打开一名中国男性生吃老鼠的视频,并好奇洋溢着惊讶和激动的心情问我们:“是不是中国人都要生吃老鼠?!”我看得出来他的复杂的表情中除了好奇激动,还夹杂着种种难以理解的疑惑。对于一个以kabab为主菜的国家,除了整块的牛羊肉和鸡肉,对视频里的一切可以用惊为天人来形容。这就是扶霞在书上写的,所谓的文化误解,外国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偏见,或许来自她书里写到的根本毫无根据的”猴脑“宴,或许来自因为非典被演绎的野生动物饮食,或许来自鸡爪猪蹄毛肚肥肠,这类习以为常的家常菜里。
而我也清楚地记得,当我第一次踏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生活时的恐惧,从网络和报纸上看到的有关抢劫和谋杀的新闻,促使我在那里的头几个月生活战战兢兢,连下楼买生活品都得鼓足勇气时,而在一年半的生活期间,当我越发了解那里,越懂得那里的文化后,其实所有的恐惧都来自于我自己的假想,我也在反问自己,是否对其他文化带有先入为主的态度呢?!
简单粗暴地框定在遇见的每一个人身上。其实对独立个体而言,扶霞不仅仅是一名蓝色眼珠的英国淑女,更是一名热爱中国美食和文化的女性。而我不仅仅是一名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娃娃(有时候外国友人喜欢叫我chinesedoll),更是一名喜爱探索世界的女性。傲慢与偏见,都只是来源于我们对陌生的不了解。而文化的鸿沟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深沉,当我们愿意放下旧有的陈念,尝试一国的饮食时,其实已经开启了一扇与新文化交流的门。就像扶霞在书里写的一样:“无论在什么社会,一流的厨艺都远不止味道这么简单。和所有的艺术一样,这都是一场关于文化的对话,可以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去探索更丰富的内涵。要是你你不懂菜品展现出来的主题与传统,那就无法完全欣赏其美妙。”
扶霞作为一名热爱中国饮食的美食家,经历了中国巨变的20多年,常常“以我们成都自居”的友人,也提出了她对于中国食品安全,食物浪费,环保等问题的关心,而这些关心应该是每一个社会公民应该关注的。从个人层面上,作为美食作家,扶霞也在反思她的职业矛盾,“一边是多年习惯的杂食和好吃,一边是道德谴责让我没有胃口,真是太矛盾了。”这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价值观,特别是在新冠病毒肆虐至今时,是否也需要反思一下,因为我们的饮食习惯和好恶,导致了人类侵占了地球上多少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环境。借用苏轼的《浣溪沙》里的一句“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或许这种质朴无华的清欢也是一种值得参考的人生态度。
楼下修建地铁的声音还在持续,离开中国四年后,我本以为这些声音是我早就熟悉的声音。而在这四年中,似乎和扶霞一样,我不得不承认,我心中那个自己也变了。或许是在尝试第一口异域饮食开始的,或许是在学习了第一句波斯语开始的,或许是在爬上第一座亚美尼亚神庙开始的,我也不知道到底那些留在血液里的东西到底是怎么运作影响我的,但已经让我和扶霞一样,分辨不出“文化的界限在哪里”。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八
认识自己如此之难,就从比较柔软的舌头开始吧!
读《鱼翅与花椒》的两天恰好是周末,于是连着两天下厨,对吃有了关心,忙忙碌碌中也好像重拾了对生活的热情。
高蛋白饮食给身体塑造人群,必吃榜单给观光客,不为人知的私房菜给风雅名流,苍蝇馆子给众生……如今若不是自己擅长厨艺,想在这盘泾渭分明的饮食图谱上发现点新玩意儿,倒成了十分困难的事情。
作为外来者,扶霞克服身份认同困惑的“以身试法”锐化了她的感受力,但作为本土文化原住民,要获得这种持久弥新的热情,非要抱持着开放的心态并上些冒险精神,让身体忠实于观念,才能让舌头复苏。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九
本周的第二本书。
不是很认真的读完了,一半时间是在上下班的路上听完。
吃货看着文字脑补出了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人间的配乐+配音+热气腾腾的乡野小食,弄堂小馆,饕餮盛宴+烟火气满满。
读书很大的原因是,人们习惯于用固化的眼光和思维看待人、事及万物,没办法,跳不出,跳的出的是圣贤。所以通过别人的文字,能看到很多自己看不到的东西,一些是自己未见过的,一些是见过但没看过另一个角度的。
书里的不少菜式,中国人见过吃过,但从扶霞的书里看出了许多不同。书里的老成都因为世事变迁,见不到了,借着扶霞的眼睛看到了,也很好玩。
另一方面,九十年代的中国似乎又洋溢着满满的生机与乐观。之前那种功利主义、禁欲主义、千篇一律的呆板与单调乏味消失不见。全国上下都在动起来,十二亿人团结一心、一致向前。在英国,哪怕拆除一栋破旧的老楼,我们都会烦恼苦闷。而在四川,他们一路挥舞大锤,把整座城市都拆平了!这无所顾忌的信心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坚信,未来会比过去更好。
看了更想去成都系列。
不必太认真的一本书,消遣很好。
越看越饿,不宜深夜阅读。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
1.前面一半很不错,后面一半像知乎。
或许是我境界太低,只喜欢跟我自己一样阶层的市民审美,越接地气越好。前一半内容,是作者二十五六岁一文不名来中国留学的时候写的,刚好是黄金年龄,遇到的开放时代,城市旧改还没有开始,半新半旧,所有都是刚刚好。成名以后再看21世纪初的中国,视角非常中产阶级化,内容也很不错,拿来看看也很好,就是有点难共情。
2.知识的关联。
总而言之,看多了关联起来一捋,能更好看懂时代下的趣味。
近来正在看的林毅夫近期演讲发言汇集成的文书,比看学术著作容易懂,比看公众号口水话的体系性强多了,中间位置刚刚好,然后发现好些公众号的分析观点背后的理论基础就是林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3.读书就像吃饭。
搞清楚,啥子是甜点,啥子是主食。
虽然越来越像年轻时我不屑一顾的实用主义人群。
不得不承认的,能够让自己谋生的就是主食,需要持续努力;而放松神经缓解疲劳的爱好就像甜点;都要吃,而且要分清主次,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饮食结构。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一
从没想过看一本写中国美食的书,而且是地道的成都美食,包括四川火锅,还有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餐馆,小贩,菜市场会是一个外国留学生写的,她的描述让我看的饿了,口水直流,而且呢,里面竟然还有食谱!
搞得我这个手残党都想要去尝试一把,做一下尝一下,虽然我知道自己在做饭方面没有天赋,哈哈我的自知之明啊!
印象深刻,是他描述餐馆的老板、叫卖小贩的吆喝、菜市场的新鲜、生活气息、热闹的'、纷杂的、慵懒的、血腥的、脏脏的、作者对于这些描写让人感觉身临其境,仿佛你就在拿着菜篮子在市场里买菜,你就在小摊贩面前尝着美食,你就在饭馆里吃着那可口的担担面!说到这,我都口水又咽了好几下!
关键书中还引入了大量的历史典故,还说到了以前的师父,留一手!就算大字不识的文盲,也有祖传的绝活儿!让我深深怀疑作者不是外国的,就是本土的!
他还说到西方人对于中国人的饭桌,中国人对于西方人的沙拉生菜,双方都有一种不理解、恐惧、格格不入的心态!但是只要花时间,还是可以融入进去的,就是看你想不想?有没有抱着成见的态度?电视上总说音乐无国界,在这本书中体现到淋漓尽致的就是美食无国界!
不禁想说一句,同一个吃货,同一个世界。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二
作者扶霞·邓洛普在香港工作时对中国味道产生了兴趣,在中国四川大学留学期间因为喜欢中国美食而到厨艺学校学习川菜,后又深受中国博大精深的美食诱惑多次来返中国前往广东,湖南,浙江,江苏等地去追寻中国各地区的美食特色,从最先的花椒豆瓣酱的家常菜带来的满足感,到后来鱼翅麂子山珍海味带来的奢侈体验,扶霞去过的地方越来越多,对中国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三
一本关于中国美食的记录,一场关于中国社会的变迁,一个人的成长之路。
开始写初入中国经历的文化冲击与年轻时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因为恰在此时,所以给了我们这般亲切而又不凡的体验。从一个初入中国的西方人角度发现中国社会那些被熟视无睹的美好与辉煌真的是趣事一件,值得体味许久。读着读着便联系上了自己的经历,引发无数回忆。
后来又来到了新的地方,开启新的故事,依旧是食物为主线,却点出了无数的中国社会的伤痛。但是这个话题终究是太大了,太难了,一些没有太多根据的文字难免让人产生抵触情绪。
这期间扶霞自己也在不断变化,同时反思在中国的经历,反观中国社会的种种现象。变化不因为我们而止,唯一不变的就是不停的变化。愿你我在这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寻一个好的角落,找一种好的方式,去守护属于自己的岁月静好,体验属于自己的烟火人生。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四
开始是怀着看热闹看出丑看搞笑的心态去读的,后来发现这位英国女孩真不简单,对于烹饪,对于中国菜,她可以说是正宗的科班出身,在正儿八经的专业院校学习过的。对于中国菜,她比我们普通人懂得要多多了,果然人不可貌相啊!
想知道她有多厉害,还是自己去看书吧。这本书写得不错,引用下面的一段话,足以说明。
从四川的热闹市集到香港的私家小馆,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扶霞游历中国,不仅在美食与厨艺上收获颇丰,也从食物中看到了这个与英国截然不同的国家的更多面向。她考究钟水饺、赖汤圆、担担面和夫妻肺片的来历与说道,剖析中国历史上与今天对厨师这一门职业的偏见与轻视;她尝试接受并理解中国人在厨房里对作为食材的小动物的“日常残忍”,但也努力查找资料,纠正西方人对中国人活吃老鼠和生吃猴脑等惊人举动的想象和误会;在烹饪学校里,味精的无处不在让她进退两难,人造调味品违背了她的“一切原则”,但她崇拜的大厨无一不用味精调味,她一方面认为西方对味精的偏见已无形之中破坏了中餐的声誉,另一方面又猜想,原因或许在于“中国人普遍对科学技术抱着积极的态度”,而欧洲的厨师和“吃货”普遍坚持认为“享乐主义必须与‘回归自然’的哲学并行”。她在中国华北贫穷农村过了一个物质贫乏的春节,经历了中国式的祭祀和串门子,她反省自己是凭借外国人的身份,在这个男女极不平等、女性不能上桌吃饭的地方享受到了和男性平等的待遇,但同时又被毫无隐私的生活和每日被人参观的打扰惹怒;她也在成都的街头兜兜转转,看着老木楼变成瓦砾场,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并在木屋房顶投下影影绰绰,措手不及,她觉得自己在记录美食的同时也在书写成都的“墓志铭”,“这个城市是多么迷人多么独特啊,现在要用一个中国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城市取而代之,暴殄天物、可悲可叹。”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五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也是一本有益的书。
开始是怀着看热闹看出丑看搞笑的心态去读的,后来发现这位英国女孩真不简单,对于烹饪,对于中国菜,她可以说是正宗的科班出身,在正儿八经的专业院校学习过的。对于中国菜,她比我们普通人懂得要多多了,果然人不可貌相啊!
想知道她有多厉害,还是自己去看书吧。这本书写得不错,引用下面的一段话,足以说明。
从四川的热闹市集到香港的私家小馆,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扶霞游历中国,不仅在美食与厨艺上收获颇丰,也从食物中看到了这个与英国截然不同的国家的更多面向。她考究钟水饺、赖汤圆、担担面和夫妻肺片的来历与说道,剖析中国历史上与今天对厨师这一门职业的偏见与轻视;她尝试接受并理解中国人在厨房里对作为食材的小动物的“日常残忍”,但也努力查找资料,纠正西方人对中国人活吃老鼠和生吃猴脑等惊人举动的想象和误会;在烹饪学校里,味精的无处不在让她进退两难,人造调味品违背了她的“一切原则”,但她崇拜的大厨无一不用味精调味,她一方面认为西方对味精的偏见已无形之中破坏了中餐的声誉,另一方面又猜想,原因或许在于“中国人普遍对科学技术抱着积极的态度”,而欧洲的厨师和“吃货”普遍坚持认为“享乐主义必须与‘回归自然’的哲学并行”。她在中国华北贫穷农村过了一个物质贫乏的春节,经历了中国式的祭祀和串门子,她反省自己是凭借外国人的身份,在这个男女极不平等、女性不能上桌吃饭的地方享受到了和男性平等的待遇,但同时又被毫无隐私的生活和每日被人参观的打扰惹怒;她也在成都的街头兜兜转转,看着老木楼变成瓦砾场,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并在木屋房顶投下影影绰绰,措手不及,她觉得自己在记录美食的同时也在书写成都的“墓志铭”,“这个城市是多么迷人多么独特啊,现在要用一个中国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城市取而代之,暴殄天物、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