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人墓碑记读后感(优质15篇)
将读完的书籍中所感悟的内容进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书中的主题和思想。在写读后感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力求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感人至深的读后感,希望能够触动大家对文学的热爱和思考。
五人墓碑记读后感篇一
教学目标。
(一)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二)通过评点了解本文跌宕生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三)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难点、重点分析。
(一)作者构思这篇墓碑记的出发点是什么?
分析:《五人墓碑记》是一篇墓碑记。这种文体,通常是记述死者的姓氏、籍贯、出身。经历、生卒、年寿及其子孙的大概情况的。如果按照这种文体的一般写法,那就容易写得平淡无奇,立意不高。作者突破了一般程式,大胆地取舍,立足于历史斗争的高度,突出赞颂苏州民众,特别是五位义士反抗陶党的斗争精神,深刻阐发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重大意义,对这场抗暴斗争给予了高度评价,实际上为这场斗争做了个总结,这就是作者构思这篇墓碑记的出发点。
(二)本文与其它墓碑记有什么不同?
分析:墓碑记在古代文体中属于杂记,因为它必须说到死者生平中的重要事迹,要抒发作者对死者的悼念之情,有时还要由叙入议,谈一点作者的感受,因此它常常是将记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而本文跟一般的墓碑记又有所不同:它有着浓郁的政治色彩。因为五位义上是在反阉党斗争中牺牲的,作者站在当时的进步社团复社的政治立场上,在歌颂他们“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同时,又严厉地批判了阉党的罪恶行径及附逆者的卑劣品质――这种对比的.论述方式是贯穿全文始终的。
议论,这是本文的核心。
(三)在课文中划出转换行文角度的过渡句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呜乎,亦盛矣哉!”用抒情方式结住叙事以引起议论。
第2自然段的最后“独五人之激缴,何也?”一句设问引起叙事。
第3自然段的开头“予犹记……”,其作用领起叙事。
第5自然段的开头“嗟夫”,表示上文(3、4自然段)的叙事已终结,由此转入大段议论。
第6自然段的开头“由是观之”,承接上文(5自然段)的议论并进一步展开。
(四)本文思想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有哪些?
分析:
1.进步性:
(1)作者站在反对阉党,支持群众抗暴斗争的政治立场,歌颂了五义士“激于义而死”的斗争精神,同时也看到了群众斗争的巨大力量,反映、歌颂群众的伟大斗争,这是很可贵的。
(2)张博领导的“复社”,在当时是一个进步的文社。他们提出诗文应该反映时代,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作品要为政治斗争服务。张博在创作实践中实现了这一思想,写出了反映现实斗争、内容感人至深的《五人墓碑记》,成为明末古文运动的一面旗帜。文章所体现的文学必须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的思想,对后世作文有相当的作用。
2.时代局限性:
(1)作者所主张的“义”(“激于义”、“激昂大义”等),是站在反阉斗争的立场上,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为人民的事业奉献一切的“正义”不可相提并论。
(2)作者看不到明王朝衰颓覆亡的趋势,寄希望于“待圣人出”以挽既倒之狂澜,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3)作者推崇五义上的义举,却也流露出对“生于编伍”、“素不闻诗书之训”、“人人得而隶使之”的轻视态度,这种门第等级观念,表现了封建立大夫知识分子的思想局限,这又是那个时代使然。
(五)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分析:
1.叙事议论的有机结合。
本文叙事议论有机结合的写法有:叙中带议;叙后发议;议中夹叙。其特点:(1)叙有重点,议有中心;(2)叙议交错,衔接紧密。作用是:本文从“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写起,事实随议论的需要而叙述,议论随叙事的内容而展开;叙事是议论的基础和根据,议论又使叙事的意义更加显豁,而且不论叙述或议论,都情辞激注,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增强叙述和议论的感染力量。(参考人教社《中语参》高中第二册和《教学通讯》(文科版)2/1981徐应佩、周溶泉:(谈(五人墓碑记)的叙论结合))。
2.正反对比手法。
本文反复运用正反对比手法,来突出五义士牺牲的光荣,写得极为生动有力。首先把五人的死同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的死进行比较,初步揭示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意义。其次把五人的表现同缙绅的所作所为比较,使读者领会到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意义是多么重大!再次把五人的死同高爵显位抵罪后的丑行比较,正确地阐明了人们应有的生死价值观,也更加热烈地颂扬了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献身精神。最后,作者假设五人的另一种情况,同他们自身比较,使人们觉得五人是死得其所。
把握了以上四个环节的比较,就能准确理解作者的褒贬感情和他所阐明的“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道理。
(-)导入 新课。
在“鸿门宴”上,项羽因为害怕担当“不义”之名,终于让刘邦得以脱逃,纵虎归山,铸成大错。其实项羽真正注重的不过是一个“名”,他企图“名正言顺”的爬上帝王的宝座。其人虽不可一概抹杀,其“义”却不足为训。
在我国历史上,另有一大批志士仁人,他们舍生取义,前仆后继,或藐视权贵,或为国为民,不务虚名,不图私利,他们跟项羽有着很大不同!现在我们来学习张博的《五人墓碑记》,文中记述了颜佩韦等五人的“蹈死不顾”,会帮助我们“明死生之大”,加深对“义”的认识与理解。
(二)检查引导。
1.结合课文注释给下列字注音。
阉 旌 湮 ? 缇 ?
溷 ? ?
[4] [5]。
五人墓碑记读后感篇二
明朝末年,虽然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政治腐-败,官吏贪鄙无能,到了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专权弄国,围绕着他,形成了所谓阉党,他们横行民间,欺压良善,残害忠良,跋扈不可一世,俨然形成了中国的人上人集团,为天下人切齿痛恨。
天启六年,阉党爪牙又在苏州逞凶,但是这一次他们打错了主意,苏州群众忍无可忍,奋起反抗,把它们打得屁滚尿流,当场击毙两条恶棍。
苏州的`地方最高首脑,平日里对阉党爪牙多加包庇呵护,事发之时,被吓得躲到厕所里不敢出来,事后又露出了狰狞凶残的面目,捕杀反抗阉党的苏州义士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五人。
但是天日昭昭,仅仅几个月之后,天启皇帝病死,崇祯即位,迅速剿灭阉党,昭雪忠臣义士,苏州人民顺势集资修建新墓,安葬五位烈士。
当时文坛名手张溥感慨五人有碑无文,遂作此文,表彰义士,值此特殊时节,又阅读此文,心中感慨无比,不禁有为古人流泪之感。
特作此文,纪念为保护人民,申张正义,被奸恶贪官杀害的义士。
五人墓碑记读后感篇三
明朝末年,虽然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政治腐败,官吏贪鄙无能,到了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专权弄国,围绕着他,形成了所谓阉党,他们横行民间,欺压良善,残害忠良,跋扈不可一世,俨然形成了中国的人上人集团,为天下人切齿痛恨。
天启六年,阉党爪牙又在苏州逞凶,但是这一次他们打错了主意,苏州群众忍无可忍,奋起反抗,把它们打得屁滚尿流,当场击毙两条恶棍。
苏州的地方最高首脑,平日里对阉党爪牙多加包庇呵护,事发之时,被吓得躲到厕所里不敢出来,事后又露出了狰狞凶残的面目,捕杀反抗阉党的苏州义士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五人。
但是天日昭昭,仅仅几个月之后,天启皇帝病死,崇祯即位,迅速剿灭阉党,昭雪忠臣义士,苏州人民顺势集资修建新墓,安葬五位烈士。
当时文坛名手张溥感慨五人有碑无文,遂作此文,表彰义士,值此特殊时节,又阅读此文,心中感慨无比,不禁有为古人流泪之感。
特作此文,纪念为保护人民,申张正义,被奸恶贪官杀害的义士。
五人墓碑记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五人墓碑记读后感篇四
一、 教学目标。
(一) 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二) 了解本文跌宕多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三) 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二、 难点、重点分析。
(一) 作者构思这篇墓碑记的出发点是什么?
(二) 本文与其它墓碑记有什么不同?
(三) 在课文中划出转换行文角度的过渡句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四) 本文思想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有哪些?
(五) 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三、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新课:
在“鸿门宴”上,项羽因为害怕担当“不义”之名,终于让刘邦逃脱,放虎归山,铸成大错。其实项羽真正注重的不过是一个名,他企图“名正言顺地爬上帝王的宝座。其人不可一概抹杀,其“义”却不足为训。
在我国历史上,另外还有一大批志士仁人,他们舍生取义,为国为民,不务虚名,不图私利,他们跟项羽有着很大不同。我们接着将要学习的《五人墓碑记》会加深我们对“义”的认识和理解。
(二) 给生字注音,并指名朗读课文。
(三) 简要提供课文有关人物的材料。
1、时代背景。
明朝万历年间,用政治暴力兼并民田的情况愈演愈烈,江南是全国首富之区,情况更加恶劣。明神宗朱翊钧连年发动对外战争,大事营建宫殿,为搜括财物,他大兴矿税,通都大邑,都设税监,税监又滥用群小,布满城乡,竭力榨取、掠夺。一时间农商交困,民怨鼎沸,因而爆发多次大规模群众性的抗税、反税、惩治税监的斗争。
在江苏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所以这些知识分子就被称为东林党。对于当时反矿税、反税监的斗争,他们不仅同情,而且积极支持并参加。(关于东林党: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顾宪成革职还乡,于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得一部分士大夫支持,形成改革派的政治集团,世称“东林党”。)。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魏忠贤受命为司礼秉笔太监,执掌要职;后来他又兼掌特务机关东厂,加紧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实行阉党专政。熹宗初年,东林党人在朝任职的人还较多,他们一再上疏熹宗,反对魏忠贤,反对横征暴敛,反对专制统治,要求任用贤能,关心民生,允许知识分子公开讲学,议论朝政。这些主张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的,但是由于熹宗的包庇,东林党人的斗争都遭到失败。在朝的东林党主要人物,有的被革职、贬谪,有的被逮捕酷刑致死。
江南广大人民深受阉党之害,同情并支持东林党人。因此,当阉党在天启六年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时,一场广大人民群众反抗阉党的暴动就爆发了。
2、周顺昌简介。
周顺昌(1584一1626),字景文,号蓼洲,苏州吴县人。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任福州推官(掌管州中刑狱的官)。后来进入吏部,任文选司员外郎(掌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他虽掌管人事大权,但仍极清廉正直。后来离京回南方时,只有“行李一肩,都门叹为稀有”。 他为人正直、清廉,关注民间疾苦。像他这样的人,人民欢迎,阉党不容,被魏忠贤列名《东林点将录》(阉党捕人的黑名单)。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当时请假家居的周顺昌激于大义,竟与魏“周旋累日”,还把女儿许配魏的孙子。在谈话中,切齿痛骂阉党。这事被缇骑报告魏忠贤,周顺昌终于被革职。
周顺昌被罢官后,阉党仍不罢手,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原江苏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曾为文送他,其中有赞美周起元,斥责阉党的话。魏忠贤获悉此事后,指使东厂特务罗织罪名,借机陷害。天启六年三月周顺昌被逮到北京,在狱中被拷打得体无完肤,仍痛骂魏忠贤如故。同年六月十七日被拷死狱中,年四十三岁。到崇侦元年才得到昭雪,谥忠介。
3、五义士简介。
周顺昌被捕时,群众万余人尾随。一向好打不平的商人子弟颜佩韦,高举着香火,沿途呼喊:“有愿替周吏部说话的,跟我来!”他情愿自己去代周顺昌吃官司。市民马杰也一路敲梆子,号召群众。当阉党爪牙缇骑威胁群众时,马杰破口大骂魏忠贤,杨念如、沈扬也上前仗义陈词,不许东厂缇骑逮捕周顺昌。缇骑恼羞成怒,拔出利剑,扬言要割掉马杰的舌头,聚观的市民鼓噪起来,堤骑更加凶横,首先举剑扑击沈扬、杨念如。这时周顺昌的轿夫周文元也怒不可遏,夺取了缇骑的武器,同堤骑扭打起来,结果额头受伤。聚观的市民一见缇骑动武伤人,就一起鼓噪围攻,吓得缇骑们东逃西窜,有的爬上树顶,有的`躲到厕所里,有的逃上屋顶。其中两个缇骑被群众打死。
颜佩韦等五人过去互不相识,而且除周文元外,其他四人同周顺昌也毫无交往,完全是激于义愤才自发参加斗争的。
五人被捕后,对自己的作为,理直气壮,毫不隐讳。七月中,苏州城里布满警卫,戒备森严,就在阊门外吊桥上,五位壮士大骂魏忠贤及其亲信毛一鹭,从容就义。临刑时,几万市民含泪同五人诀别。
事后,为了抗议杀害五人,苏州市民曾倡议拒用天启钱达十个月之久。群众斗争的威力,惊得气焰嚣张的魏忠贤“逡巡畏义”,从此“不敢复有株治”。十一个月后,熹宗死了,魏忠贤失了靠山,畏罪自杀。苏州人民倡议公葬五位义士,一夜之间,把毛一鹭为向魏忠贤献媚而监造的魏忠贤生祠拆为平地,在它的废基上修建了五义士的墓。
4、作者简介。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现在江苏省太仓县)人。晚明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张溥自幼勤学,所读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溥青年时候正是魏忠贤阉党专政,东林党人受到残酷镇压的时代。他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以继承东林为己任,结纳社会上有节气,有操守,有学识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重视发现和推举有操守的学者,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著有《七录斋集》等。
(四) 讲读第一段。
1、 诵读。
2、 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魏阉是对魏忠贤的贬称。魏忠贤专权时,其党羽阿谀奉承,在各地多有建生祠以媚者。魏忠贤死后,其生祠陆续被废。“五人”即葬于已废的魏阉生祠之址。
3、 学生翻译。
五(个)人,(是)周公蓼洲被(阉党)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吴)郡的贤士大夫向当权的人请示,就清理魏阉已废的生词的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立碑,来表扬他们的事迹。啊,也真是盛大的事啊!
4、 教师小结。
本段写五人死因及立碑缘起。先总述五人激于义而死,然后写死后建墓立碑经过。段末以赞颂小结,突出此举之盛。五人原来是市井细民,草野之士,地位卑微,行事普通,而他们死后墓葬时,却十分显耀。清除权重一时的宦首魏忠贤生词的原址为墓地,其身份显赫可见;还要“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其为人所敬重由此可见。墓地之择,立碑之举,葬仪之隆,可谓“盛矣”。
(五) 讲读第二段。
1、 诵读。
2、 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
3、 学生翻译。
4、 教师小结。
皦皦”比,充分显示了“疾病而死”的无声无息,不为人道,“激于义而死”者的名声赫赫,万民敬仰。(3)最后,作者以设问引起下文。
(六) 讲读第三段。
1、 学生诵读。
2、 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
(1)丁卯三月之望:“丁卯”即明天启七年(1627),“三月之望”即三月十五日。按:此事当在天启六年(丙寅,1626)三月,系作者误记。此文刻碑时已改正。
(2)吾社之行为土先者:
课本注解:“。
五人墓碑记读后感篇五
教学目标。
(一)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二)通过评点了解本文跌宕生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三)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难点、重点分析。
(一)作者构思这篇墓碑记的出发点是什么?
分析:《五人墓碑记》是一篇墓碑记。这种文体,通常是记述死者的姓氏、籍贯、出身。经历、生卒、年寿及其子孙的大概情况的。如果按照这种文体的一般写法,那就容易写得平淡无奇,立意不高。作者突破了一般程式,大胆地取舍,立足于历史斗争的高度,突出赞颂苏州民众,特别是五位义士反抗陶党的斗争精神,深刻阐发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重大意义,对这场抗暴斗争给予了高度评价,实际上为这场斗争做了个总结,这就是作者构思这篇墓碑记的出发点。
(二)本文与其它墓碑记有什么不同?
分析:墓碑记在古代文体中属于杂记,因为它必须说到死者生平中的重要事迹,要抒发作者对死者的悼念之情,有时还要由叙入议,谈一点作者的感受,因此它常常是将记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而本文跟一般的墓碑记又有所不同:它有着浓郁的政治色彩。因为五位义上是在反阉党斗争中牺牲的,作者站在当时的进步社团复社的政治立场上,在歌颂他们“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同时,又严厉地批判了阉党的罪恶行径及附逆者的卑劣品质――这种对比的.论述方式是贯穿全文始终的。
议论,这是本文的核心。
(三)在课文中划出转换行文角度的过渡句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呜乎,亦盛矣哉!”用抒情方式结住叙事以引起议论。
第2自然段的最后“独五人之激缴,何也?”一句设问引起叙事。
第3自然段的开头“予犹记……”,其作用领起叙事。
第5自然段的开头“嗟夫”,表示上文(3、4自然段)的叙事已终结,由此转入大段议论。
第6自然段的开头“由是观之”,承接上文(5自然段)的议论并进一步展开。
(四)本文思想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有哪些?
分析:
1.进步性:
(1)作者站在反对阉党,支持群众抗暴斗争的政治立场,歌颂了五义士“激于义而死”的斗争精神,同时也看到了群众斗争的巨大力量,反映、歌颂群众的伟大斗争,这是很可贵的。
(2)张博领导的“复社”,在当时是一个进步的文社。他们提出诗文应该反映时代,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作品要为政治斗争服务。张博在创作实践中实现了这一思想,写出了反映现实斗争、内容感人至深的《五人墓碑记》,成为明末古文运动的一面旗帜。文章所体现的文学必须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的思想,对后世作文有相当的作用。
2.时代局限性:
(1)作者所主张的“义”(“激于义”、“激昂大义”等),是站在反阉斗争的立场上,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为人民的事业奉献一切的“正义”不可相提并论。
(2)作者看不到明王朝衰颓覆亡的趋势,寄希望于“待圣人出”以挽既倒之狂澜,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3)作者推崇五义上的义举,却也流露出对“生于编伍”、“素不闻诗书之训”、“人人得而隶使之”的轻视态度,这种门第等级观念,表现了封建立大夫知识分子的思想局限,这又是那个时代使然。
(五)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分析:
1.叙事议论的有机结合。
本文叙事议论有机结合的写法有:叙中带议;叙后发议;议中夹叙。其特点:(1)叙有重点,议有中心;(2)叙议交错,衔接紧密。作用是:本文从“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写起,事实随议论的需要而叙述,议论随叙事的内容而展开;叙事是议论的基础和根据,议论又使叙事的意义更加显豁,而且不论叙述或议论,都情辞激注,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增强叙述和议论的感染力量。(参考人教社《中语参》高中第二册和《教学通讯》(文科版)2/1981徐应佩、周溶泉:(谈(五人墓碑记)的叙论结合))。
2.正反对比手法。
本文反复运用正反对比手法,来突出五义士牺牲的光荣,写得极为生动有力。首先把五人的死同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的死进行比较,初步揭示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意义。其次把五人的表现同缙绅的所作所为比较,使读者领会到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意义是多么重大!再次把五人的死同高爵显位抵罪后的丑行比较,正确地阐明了人们应有的生死价值观,也更加热烈地颂扬了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献身精神。最后,作者假设五人的另一种情况,同他们自身比较,使人们觉得五人是死得其所。
把握了以上四个环节的比较,就能准确理解作者的褒贬感情和他所阐明的“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道理。
(-)导入新课。
在“鸿门宴”上,项羽因为害怕担当“不义”之名,终于让刘邦得以脱逃,纵虎归山,铸成大错。其实项羽真正注重的不过是一个“名”,他企图“名正言顺”的爬上帝王的宝座。其人虽不可一概抹杀,其“义”却不足为训。
在我国历史上,另有一大批志士仁人,他们舍生取义,前仆后继,或藐视权贵,或为国为民,不务虚名,不图私利,他们跟项羽有着很大不同!现在我们来学习张博的《五人墓碑记》,文中记述了颜佩韦等五人的“蹈死不顾”,会帮助我们“明死生之大”,加深对“义”的认识与理解。
(二)检查引导。
1.结合课文注释给下列字注音。
阉旌湮?缇?
溷??
[4][5]。
五人墓碑记读后感篇六
(一) 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二) 了解本文跌宕多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三) 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二、 难点、重点分析。
(一) 作者构思这篇墓碑记的出发点是什么?
(二) 本文与其它墓碑记有什么不同?
(三) 在课文中划出转换行文角度的过渡句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四) 本文思想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有哪些?
(五) 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一) 导入新课:
在“鸿门宴”上,项羽因为害怕担当“不义”之名,终于让刘邦逃脱,放虎归山,铸成大错。其实项羽真正注重的不过是一个名,他企图“名正言顺地爬上帝王的宝座。其人不可一概抹杀,其“义”却不足为训。
在我国历史上,另外还有一大批志士仁人,他们舍生取义,为国为民,不务虚名,不图私利,他们跟项羽有着很大不同。我们接着将要学习的《五人墓碑记》会加深我们对“义”的认识和理解。
(二) 给生字注音,并指名朗读课文。
(三) 简要提供课文有关人物的材料。
1、时代背景。
明朝万历年间,用政治暴力兼并民田的情况愈演愈烈,江南是全国首富之区,情况更加恶劣。明神宗朱翊钧连年发动对外战争,大事营建宫殿,为搜括财物,他大兴矿税,通都大邑,都设税监,税监又滥用群小,布满城乡,竭力榨取、掠夺。一时间农商交困,民怨鼎沸,因而爆发多次大规模群众性的抗税、反税、惩治税监的斗争。
在江苏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所以这些知识分子就被称为东林党。对于当时反矿税、反税监的斗争,他们不仅同情,而且积极支持并参加。(关于东林党: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顾宪成革职还乡,于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得一部分士大夫支持,形成改革派的政治集团,世称“东林党”。)。
天启元年(公元16),明熹宗朱由校即位,魏忠贤受命为司礼秉笔太监,执掌要职;后来他又兼掌特务机关东厂,加紧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实行阉党专政。熹宗初年,东林党人在朝任职的人还较多,他们一再上疏熹宗,反对魏忠贤,反对横征暴敛,反对专制统治,要求任用贤能,关心民生,允许知识分子公开讲学,议论朝政。这些主张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的,但是由于熹宗的包庇,东林党人的斗争都遭到失败。在朝的东林党主要人物,有的被革职、贬谪,有的被逮捕酷刑致死。
江南广大人民深受阉党之害,同情并支持东林党人。因此,当阉党在天启六年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时,一场广大人民群众反抗阉党的暴动就爆发了。
2、周顺昌简介。
周顺昌(1584一1626),字景文,号蓼洲,苏州吴县人。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任福州推官(掌管州中刑狱的官)。后来进入吏部,任文选司员外郎(掌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他虽掌管人事大权,但仍极清廉正直。后来离京回南方时,只有“行李一肩,都门叹为稀有”。 他为人正直、清廉,关注民间疾苦。像他这样的人,人民欢迎,阉党不容,被魏忠贤列名《东林点将录》(阉党捕人的黑名单)。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当时请假家居的周顺昌激于大义,竟与魏“周旋累日”,还把女儿许配魏的孙子。在谈话中,切齿痛骂阉党。这事被缇骑报告魏忠贤,周顺昌终于被革职。
周顺昌被罢官后,阉党仍不罢手,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原江苏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曾为文送他,其中有赞美周起元,斥责阉党的话。魏忠贤获悉此事后,指使东厂特务罗织罪名,借机陷害。天启六年三月周顺昌被逮到北京,在狱中被拷打得体无完肤,仍痛骂魏忠贤如故。同年六月十七日被拷死狱中,年四十三岁。到崇侦元年才得到昭雪,谥忠介。
3、五义士简介。
周顺昌被捕时,群众万余人尾随。一向好打不平的商人子弟颜佩韦,高举着香火,沿途呼喊:“有愿替周吏部说话的,跟我来!”他情愿自己去代周顺昌吃官司。市民马杰也一路敲梆子,号召群众。当阉党爪牙缇骑威胁群众时,马杰破口大骂魏忠贤,杨念如、沈扬也上前仗义陈词,不许东厂缇骑逮捕周顺昌。缇骑恼羞成怒,拔出利剑,扬言要割掉马杰的舌头,聚观的市民鼓噪起来,堤骑更加凶横,首先举剑扑击沈扬、杨念如。这时周顺昌的轿夫周文元也怒不可遏,夺取了缇骑的武器,同堤骑扭打起来,结果额头受伤。聚观的市民一见缇骑动武伤人,就一起鼓噪围攻,吓得缇骑们东逃西窜,有的爬上树顶,有的躲到厕所里,有的逃上屋顶。其中两个缇骑被群众打死。
颜佩韦等五人过去互不相识,而且除周文元外,其他四人同周顺昌也毫无交往,完全是激于义愤才自发参加斗争的。
五人被捕后,对自己的作为,理直气壮,毫不隐讳。七月中,苏州城里布满警卫,戒备森严,就在阊门外吊桥上,五位壮士大骂魏忠贤及其亲信毛一鹭,从容就义。临刑时,几万市民含泪同五人诀别。
事后,为了抗议杀害五人,苏州市民曾倡议拒用天启钱达十个月之久。群众斗争的威力,惊得气焰嚣张的魏忠贤“逡巡畏义”,从此“不敢复有株治”。十一个月后,熹宗死了,魏忠贤失了靠山,畏罪自杀。苏州人民倡议公葬五位义士,一夜之间,把毛一鹭为向魏忠贤献媚而监造的魏忠贤生祠拆为平地,在它的废基上修建了五义士的墓。
4、作者简介。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现在江苏省太仓县)人。晚明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张溥自幼勤学,所读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溥青年时候正是魏忠贤阉党专政,东林党人受到残酷镇压的时代。他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以继承东林为己任,结纳社会上有节气,有操守,有学识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重视发现和推举有操守的学者,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著有《七录斋集》等。
(四) 讲读第一段。
1、 诵读。
2、 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魏阉是对魏忠贤的贬称。魏忠贤专权时,其党羽阿谀奉承,在各地多有建生祠以媚者。魏忠贤死后,其生祠陆续被废。“五人”即葬于已废的魏阉生祠之址。
3、 学生翻译。
五(个)人,(是)周公蓼洲被(阉党)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吴)郡的贤士大夫向当权的人请示,就清理魏阉已废的生词的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立碑,来表扬他们的事迹。啊,也真是盛大的事啊!
4、 教师小结。
本段写五人死因及立碑缘起。先总述五人激于义而死,然后写死后建墓立碑经过。段末以赞颂小结,突出此举之盛。五人原来是市井细民,草野之士,地位卑微,行事普通,而他们死后墓葬时,却十分显耀。清除权重一时的宦首魏忠贤生词的原址为墓地,其身份显赫可见;还要“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其为人所敬重由此可见。墓地之择,立碑之举,葬仪之隆,可谓“盛矣”。
(五) 讲读第二段。
1、 诵读。
2、 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
3、 学生翻译。
4、 教师小结。
”比,充分显示了“疾病而死”的无声无息,不为人道,“激于义而死”者的名声赫赫,万民敬仰。(3)最后,作者以设问引起下文。
(六) 讲读第三段。
1、 学生诵读。
2、 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
(1)丁卯三月之望:“丁卯”即明天启七年(1627),“三月之望”即三月十五日。按:此事当在天启六年(丙寅,1626)三月,系作者误记。此文刻碑时已改正。
(2)吾社之行为土先者:
课本注解:“。
五人墓碑记读后感篇七
(4)积累字词句知识。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二、题解及背景介绍。
五、筛选信息,把握课文内容。
重在培养学生在读课文时应眼到、口到、心到的学习习惯。
提问:
1.本文记述的是哪五个人的事?在文中第几段出现的?
2.他们的身份如何?
3.他们为何而死?
4.后人为什么要为他们修墓、立碑?
5.作者对这五人的态度是什么?
六、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具体学习课文。
1.第1、2段,交代为五人修墓的由来,说明五人之死的不同寻常。
强调字词:当道 除 旌 去今之墓而葬焉 疾病 皦皦。
强调句子: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判断句)。
激于义而死(被动句)。
呜呼,亦盛矣哉!(感叹句)。
强调词语:先 仆 抚 私人 然 颜色 函。
强调词语:编伍 缙绅 视 暴 谥 隶 屈 明 大。
强调句式: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抒腕(于)墓道。
4.第7段补叙贤士大夫的姓名,照应文章开头。属于碑记格式的范畴。
七、写作特点: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2.巧用对比突出五人慷慨就义的英勇事迹和重大意义。
八、结合课后练习,归纳文言词语和句式(见课后练习)。
五人墓碑记读后感篇八
(二) 了解本文跌宕多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
[难点、重点分析]。
(一) 作者构思这篇墓碑记的出发点是什么? 。
(二) 本文与其它墓碑记有什么不同? 。
(三) 在课文中划出转换行文角度的过渡句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
(四) 本文思想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有哪些? 。
(五) 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 。
(一) 导入 新课: 。
(二) 给生字注音,并指名朗读课文。 。
(三) 简要提供课文有关人物的材料 。
1、时代背景 。
 2、周顺昌简介 。
 3、五义士简介 。
 4、作者简介 。
(四) 讲读第一段 。
1、 诵读。 。
2、 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 。
3、 学生翻译。 。
4、 教师小结。 。
(五) 讲读第二段 。
1、 诵读。 。
2、 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 。
3、 学生翻译。 。
4、 教师小结。 。
(六) 讲读第三段 。
1、 学生诵读。 。
2、 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 。
(2)吾社之行为土先者: 。
(3)缇骑: 。
(4)以大中丞抚吴者: 。
(5)傫然: 。
3、 学生翻译。 。
4、 教师小结。 。
(七) 讲读第四段 。
1、 学生诵读。 。
2、 学生提出疑难词句,教师解答。 。
3、 学生翻译。 。
4、 教师小结。 。
(八)讲读第五段。 。
1、 学生诵读。 。
2、 学生提出疑难词句,教师解答 。
(1)缙绅绅而能易其志者…… 。
(2)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
又“伍”亦为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此文中的“编伍”指户籍,非军队。 。
(3)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
(4)不敢复有株治 。
(5)大阉亦逡巡畏义…… 。
3、 学生翻译。 。
4、 教师小结。 。
这一段作者层层深入地高度评价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 。
(九) 讲读第六段 。
1、 学生诵读。 。
2、 学生提出疑难词句,教师解答。 。
(1)赠谥美显: 。
(2)扼腕墓道: 。
(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
3、 学生翻译。 。
4、 教师小结。 。
本段进一步赞扬五人之死的重大作用及其影响。作者对此又通过对比加以说明: 。
通过这两方面的对比,揭示出全文的中心: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
(十) 第七段:最后交代主持墓葬者的姓名、官职。 。
重点词句: 。
(1)冏卿因之吴公: 。
(2)太史文起文公: 。
(3)孟长姚公: 。
姚希孟,字孟长。曾作《开读始末》记吴民反阉党事。《明史》卷二一六有传。 。
五人墓碑记读后感篇九
(二) 了解本文跌宕多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二、 难点、重点分析。
(一) 作者构思这篇墓碑记的出发点是什么?
(二) 本文与其它墓碑记有什么不同?
(三) 在课文中划出转换行文角度的过渡句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四) 本文思想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有哪些?
(五) 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三、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导入 新课:
(二) 给生字注音,并指名朗读课文。
(三) 简要提供课文有关人物的材料。
1、时代背景。
2、周顺昌简介。
4、作者简介。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著有《七录斋集》等。
(四) 讲读第一段。
1、 诵读。
2、 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
3、 学生翻译。
4、 教师小结。
(五) 讲读第二段。
1、 诵读。
2、 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
3、 学生翻译。
4、 教师小结。
(六) 讲读第三段。
1、 学生诵读。
2、 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
(2)吾社之行为土先者:
(3)缇骑:
(4)以大中丞抚吴者:
(5)傫然:
3、 学生翻译。
4、 教师小结。
(七) 讲读第四段。
1、 学生诵读。
2、 学生提出疑难词句,教师解答。
3、 学生翻译。
4、 教师小结。
(八)讲读第五段。
1、 学生诵读。
2、 学生提出疑难词句,教师解答。
(1)缙绅绅而能易其志者……。
(2)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又“伍”亦为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此文中的“编伍”指户籍,非军队。
(3)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
(4)不敢复有株治。
(5)大阉亦逡巡畏义……。
未敢行动。如仅释逡巡为迟疑不决,未全尽意。
3、 学生翻译。
4、 教师小结。
这一段作者层层深入地高度评价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
(九) 讲读第六段。
1、 学生诵读。
2、 学生提出疑难词句,教师解答。
(1)赠谥美显:
(2)扼腕墓道:
作。
(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3、 学生翻译。
非常)重大啊。
4、 教师小结。
本段进一步赞扬五人之死的重大作用及其影响。作者对此又通过对比加以说明:
通过这两方面的对比,揭示出全文的中心: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十) 第七段:最后交代主持墓葬者的姓名、官职。
重点词句:
(1)冏卿因之吴公:
(2)太史文起文公:
(3)孟长姚公:
姚希孟,字孟长。曾作《开读始末》记吴民反阉党事。《明史》卷二一六有传。
翻译:前面提到的贤士大夫(是):太仆卿吴公因之、太史文公文起、姚公益长。
(十一) 归纳中心思想。
1、 找出课文的主旨句:“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者,……激 1、2自然段:身后哀荣,义薄云天。
于义而死焉者也。” 3、4自然段:勇蹈死地,义无反顾。
(全文纲领) 5、6自然段:五人死义,义重泰山。
(十二) 本文思想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 时代局限性:
(
十三) 本文的写作特点。
两者紧密相连。)。
五人墓碑记读后感篇十
弗洛伊德在关于人格与本能理论中提到了原生家庭对个人人格形成的影响,潜意识折射出来的世界观,也和一个人幼年时期的经历密不可分。
童年经历是一个人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起到的作用是极大的。如果从小在一个严重缺爱、家庭负面影响极端的环境中成长,将会对一个人的成长造成不可逆的心理创伤,这样的情况可能会伴随一生。很容易在成年后重复这些行为,比如家庭中有人酗酒、家暴,这样的小孩长大以后出现这些行为的概率极大。
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原生家庭的影响几乎是我们性格养成的条件,父母的脾气秉性、为人处世风格都会潜移默化的复制到我们身上,或喜或悲或好或坏,都会慢慢的造就一个人的成长。
《静默的墓碑》一书通过一起意外死亡事件,折射出现代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与世隔绝的孤独、原生家庭的影响、邻里之间的冷漠、亲密关系中的冲突,悬疑与人文结合,作者将故事摆在内陆荒漠上,对当地的环境与人文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拷问了环境下的人性,使得小说更具厚重感。结局的反转,让人震惊,更能引起人的无限遐想。
内兹的三个儿子内森、卡梅伦、巴布,在他们的父亲卡尔死后平均分配了牧场,各自经营。突然有一天,一向阳光的卡梅伦却意外死亡,尸体在荒漠中的墓碑前被发现,而他的车却停在距离此处十公里外的地方。这看起来像是一起自杀事件,连警察也是这样认定的,但内森却觉得这其中疑点重重并开始尝试寻找这其中的真相。
甚至对他的女儿造成伤害,他会想方设法不让伊尔莎带孩子离开,而卡梅伦这样恶劣人格完全是遗传自他们的父亲卡尔。卡尔便是一个易暴易怒的人,在他们小的时候就经常家暴他们的母亲丽兹。
内森最终选择隐瞒真相,这对我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成长环境,所以是做不到感同身受的,但是极端的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伤害却是可以看得到的。
原生家庭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会造成深刻的影响,大到人生价值观,小到生活细节,都能折射出父母的影子。每一个人的身上都会带着来自原生家庭的烙印,但这样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这个烙印不意味着我们要将这样的生活模式继续延续下去。
这世界上从来也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家庭、父母是我们没办法去选择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伤害已经造成没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不让这种错误再继续延续。
五人墓碑记读后感篇十一
那些无法选择的原生家庭,或许给你留下一生的痕迹。
刚开始读这本书,觉得或许是一本有些吓人的悬疑小说,可是越往后边约会有一种酸楚甚至开始心疼来自原生家庭和生活中一切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可怜人。
本书的作者珍·哈珀也被《纽约时报》如此评价:“珍·哈珀是一个敏锐、聪明、高效的故事讲述者。她常常愤世嫉俗,但又充满人文关怀。她用一本又一本的书,创造出她眼中独特的澳大利亚内陆风光,以及那些生活在孤独角落里的人。”
书中从澳洲偏远土地一个家庭中二儿子的死亡开始。本书的人物关系主要就是祖孙三代,死者叫做卡梅伦,他有一个哥哥叫内森、一个弟弟叫做巴布,他的母亲是丽滋,父亲多年前因为一场车祸去世,如今他们兄弟三人接管了父亲的农场,不过卡梅伦除了三兄弟平分的那块地还拥有大哥内森的一半土地。三兄弟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却不会时常见面,并且只有老二拥有美丽的妻子还有可爱的女儿,老大哥的妻子带着孩子离开了他,老三至今还没有结婚。故事就是在这样的家庭发生了。
卡梅伦死于脱水,可是他的车子就在不远的地方,并且装满了物资,警察判定为自杀,可大哥内森却觉得另有蹊跷,私底下默默的展开了调查,却没想到牵出了一系列被尘封已久的故事,设计他的家庭里每一位成员,最后他知道弟弟的死因,却依旧选择了沉默。
就是这样在他们“父亲”的阴影下,三兄弟成为了不同的人,也拥有着不同的人生,可父亲那残暴、凶狠的一面也永远在三兄弟的生命里印刻下不同程度的伤害印记。
没人能够想到,素来温柔的卡梅伦生活中和父亲一样残暴谩骂殴打自己的妻子女儿,更是有着一丝狠毒和邪恶,更没人想到,是他的母亲看不得儿媳和孙女承受自己曾经经历的一切,而狠心杀害了自己的孩子,或许母亲丽滋是真的在曾经过的太痛苦,才会做出如此惊人的事情。
作者的笔触很细腻,每一个细节都好像欲言又止,让人津津有味的想一直读下去,同大哥内森一起寻找每一个细微的蛛丝马迹,每一个细节都如此生动,让人好似真的进入了那片红色雾霭弥漫的土地上,看着农场中的一切人和事,去感受人性。
五人墓碑记读后感篇十二
《静默的墓碑》故事并不复杂,所谓的侦破过程也寥寥,如果要以推理小说来衡量自然是难以属于上乘。但是本作精妙的地方在于,将环境与案件本身相结合,围绕中澳洲内地的荒芜环境做文章,将人与人之间不得已展开的互动描绘的淋漓尽致,本作也因此在琳琅满目的犯罪、悬疑小说中显得十分独特。
故事发生在澳大利亚的内陆。与我们熟知的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不同,澳大利亚内陆乃至西部部分沿海地区都是热带沙漠、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条件远远谈不上宜人,地广人稀自然就形成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地广人稀的分布特点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事实上更为紧密的联系,本作正是借助现实与心理感受的差异做文章。故事刚开始,受人欢迎的卡姆就陈尸荒野了。
最为人认可的卡姆却在圣诞前夕孤零零的死在了荒野,这样的画面给故事内外的人带来的震撼都同样强烈。在这样一幅画面下画卷徐徐展开,在空间上故事集中在了牧场上为数不多的亲人之间。时间上则纵贯了内森以及卡姆的童年、青年直至当下。卡姆是一个闪光的死者,但是与他最亲密的人们又似乎因为他的离开隐隐松了一口气。面对卡姆的死亡时,震惊多过伤心,家人震惊于作为经验丰富的内地人他会在那样的场景下离开车然后拥抱死亡,对于他竟然死亡似乎没有太多的伤心。随着故事的进一步深入,这种震惊有了进一步的解释,相对于卡姆每个人似乎都是“竹林中”的人,每个人看到的卡姆都跟着一个略有黑暗的影子,一时间竟然让人难辨虚实。随着故事的进展,虚实交叠、变换,最终找出了隐藏在熟人社会中真实的卡姆。
这样的故事如果换做日系作家,想必可以写出一个社会派的精彩故事;如果换作美系犯罪推理,我们可能会读到一个绵延数代的“暴虐血统”故事;如果换作英式作家,或许会从下一代的救赎角度写作。但是珍妮没有,她笔下的故事如同澳洲内陆的空气一般,炙热而干燥,直指罪恶,也因此令人感到后背发凉。这个作品传达的是一种因为以自我为中心而引致的无罪恶感。无论是卡尔还是其子,他们对周围人所做的罪恶都不是有意之举,倒更像是动物本能之下的占有欲。
因此他们丝毫不认为自己是在作恶。另一方面,地广人稀的环境又成为了罪恶的帮凶。因为地广人稀,一个警察一个医生要服务的范围实在太大,某些情况下牧场就成为了独立王国,“国王支配一切”,所以没有许可,被物化了的人无法逃脱。这种畸形的环境下最终催生了死亡事件。
我并不认为本作仅仅是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更多的本作尝试探讨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人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兽性还是人性的选择最终决定了每个人的走向。同样是卡尔的孩子,巴布和内森就选择了不一样的路。并不是因为他们独特,反倒是因为他们无法用动物的方式适应这种生活婴儿保留了软弱才有了不一致。相反,积极与环境融为一体就如同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
五人墓碑记读后感篇十三
陈钢电子邮箱:rdgjzx@。
教学目的(1)了解写作背景,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及文章的主题;
(2)体味本文组织严谨、浑然一体的结构特色;
(3)学习本文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及巧用对比的写法;
(4)积累字词句知识。
教学设想:本文为精读课,因为距离我们时代较远,背景知识欠缺,文言语句较生疏,所以应介绍有关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抓关键语句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内容。然后注重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学习与积累,同时明确夹叙夹议的特点,掌握对比手法的运用。从学法上看,一定要认真预习,借助文中关键语句把握文意,归纳总结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中的五位主人公就是这样为民请命的人,是舍身求法的人。
二、题解及背景介绍。
三、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明句读、听出语气,同时对不理解之处作标记。)。
四、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进一步读通全文。在此基础上教师检查学生听、读的情况。题目为《课课练》“识别记忆”部分。
五、筛选信息,把握课文内容。
重在培养学生在读课文时应眼到、口到、心到的学习习惯。
提问:
1.本文记述的是哪五个人的事?在文中第几段出现的?
2.他们的身份如何?
3.他们为何而死?
4.后人为什么要为他们修墓、立碑?
5.作者对这五人的态度是什么?
提问的基础上归纳出本文的文意:这篇碑记中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对于他们“激于义而死”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进而阐明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归纳、概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六、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具体学习课文。
1.第1、2段,交代为五人修墓的由来,说明五人之死的不同寻常。
强调字词:当道除旌去今之墓而葬焉疾病。
强调句子: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判断句)。
激于义而死(被动句)。
呜呼,亦盛矣哉!(感叹句)。
这两段的写作思路是:由五人之死引出埋葬他们,再引出“立石于其墓之门”,最后用对比手法将五人与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相比,一个“激于义而死”,后人“旌其所为”,立碑作记,他们虽死不朽,而另一种人“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与草木同腐。感情鲜明,更加突出了五人死得不同寻常,作者叙中有议,并在段尾提出“何也”,引起下文。
2.第3、4段主要记叙苏州市民的反暴斗争以及五人死难的经过。这两段以叙述为主,意思明确,可由学生口头翻译进行。
强调词语:先仆抚私人然颜色函。
3.第5、6段评价五人之死的伟大意义和社会价值,揭示文章的中心――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两段从表达方式上看以议论为主,议中有叙。第5段共有三层,依次用反问、设问、双重否定句作结,层层深入地突出五人之力。先将五人与缙绅进行对比,然后议论五人之死所取得的成果,感情强烈,表意明确。第6段用“高爵显位,一旦抵罪”与五人之死对比,用“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与五人现在的献身而死对比,突出五人之死意义的重大和五人荣于身后的显耀,以此揭示全文中心:明死生之在,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强调词语:编伍缙绅视暴谥隶屈明大。
强调句式: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抒腕(于)墓道。
4.第7段补叙贤士大夫的姓名,照应文章开头。属于碑记格式的范畴。
七、写作特点: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2.巧用对。
五人墓碑记读后感篇十四
这是一本非常常规的悬疑小说,与其他同类型悬疑小说一样,以平静的描写开场,以突如其来的尸体将观众带入案件当中,再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推理和寻找真相,最终发现并解出谜题的答案。
但这本书却拥有着一个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就是在这起意外死亡事件的背后,作者有意将格局放大,不拘泥于探案手法,而是转而去描写人性的黑暗和折射出现代人面临的种种困境。而这起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死亡事件发生的起因,在我看来,原生家庭是罪魁祸首。
在当今悬疑小说遍地开花的时代,想要在这片战场上杀出重围,单单靠解题手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解题之中注入新鲜血液以致让读者读出不一样的味道。而本书的作者珍-哈珀便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在本书中,哈珀使用了极其微妙的手法来将案件从尸体转换到人性当中去,让读者在不经意间被她的巧妙设计所吸引,通过悬疑与人文的高度结合,成功地创作出了这部备受崇敬地《静默的墓碑》并获得澳洲推理文学的至高荣誉奖项奈德-凯莉文学奖。这无疑也确立了她在澳洲文学上的地位。
一个孩子从活泼变得孤僻,往往与原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当自己的思想感情无法得到很好的认同,邻居之间冷漠的交际关系,以及父母不温不火的态度,都是能让孩子走向孤独的根据,就像是一根又一根的稻草压在骆驼身上,而这种冷酷的社交环境无疑会让一个性格开朗的孩子最终走向孤僻的边缘甚至是想到自杀。
小说还有一个非常巧妙地地方就是将故事安排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沙漠上而不是一个实际的地点,这样作者能让故事的安排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整个故事的结局,通过小说的前中部分的铺垫和一次又一次地揭开真相面纱时,谜团的揭开竟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反转,做到了让读者大开眼界的地步,当然后劲余力的巨大发挥离不开前中部分的不断铺垫,以一种层层递进的效果将故事的谜底展现得一清二楚,滴水不漏,可以说是在当今犯罪悬疑小说上的一次开拓与创新。
五人墓碑记读后感篇十五
(一)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二)了解本文跌宕多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三)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难点、重点分析]。
(一)作者构思这篇墓碑记的出发点是什么?
(二)本文与其它墓碑记有什么不同?
(三)在课文中划出转换行文角度的过渡句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四)本文思想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有哪些?
(五)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鸿门宴”上,项羽因为害怕担当“不义”之名,终于让刘邦逃脱,放虎归山,铸成大错。其实项羽真正注重的不过是一个名,他企图“名正言顺地爬上帝王的宝座。其人不可一概抹杀,其“义”却不足为训。
在我国历史上,另外还有一大批志士仁人,他们舍生取义,为国为民,不务虚名,不图私利,他们跟项羽有着很大不同。我们接着将要学习的会加深我们对“义”的认识和理解。
(二)给生字注音,并指名朗读课文。
(三)简要提供课文有关人物的材料。
1、时代背景。
明朝万历年间,用政治暴力兼并民田的情况愈演愈烈,江南是全国首富之区,情况更加恶劣。明神宗朱翊钧连年发动对外战争,大事营建宫殿,为搜括财物,他大兴矿税,通都大邑,都设税监,税监又滥用群小,布满城乡,竭力榨取、掠夺。一时间农商交困,民怨鼎沸,因而爆发多次大规模群众性的抗税、反税、惩治税监的斗争。
当时江南地主阶级中一部分知识分子为了政治清明,减少社会矛盾,挽救江河日下的局面,常常在一起议论朝政。因为他们的领袖顾宪成等在江苏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所以这些知识分子就被称为东林党。对于当时反矿税、反税监的斗争,他们不仅同情,而且积极支持并参加。(关于东林党: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顾宪成革职还乡,于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得一部分士大夫支持,形成改革派的政治集团,世称“东林党”。)。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魏忠贤受命为司礼秉笔太监,执掌要职;后来他又兼掌特务机关东厂,加紧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实行阉党专政。熹宗初年,东林党人在朝任职的人还较多,他们一再上疏熹宗,反对魏忠贤,反对横征暴敛,反对专制统治,要求任用贤能,关心民生,允许知识分子公开讲学,议论朝政。这些主张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的,但是由于熹宗的包庇,东林党人的斗争都遭到失败。在朝的东林党主要人物,有的被革职、贬谪,有的被逮捕酷刑致死。
江南广大人民深受阉党之害,同情并支持东林党人。因此,当阉党在天启六年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时,一场广大人民群众反抗阉党的暴动就爆发了。
 2、周顺昌简介。
周顺昌(1584一1626),字景文,号蓼洲,苏州吴县人。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任福州推官(掌管州中刑狱的官)。后来进入吏部,任文选司员外郎(掌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他虽掌管人事大权,但仍极清廉正直。后来离京回南方时,只有“行李一肩,都门叹为稀有”。他为人正直、清廉,关注民间疾苦。像他这样的人,人民欢迎,阉党不容,被魏忠贤列名《东林点将录》(阉党捕人的黑名单)。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当时请假家居的周顺昌激于大义,竟与魏“周旋累日”,还把女儿许配魏的孙子。在谈话中,切齿痛骂阉党。这事被缇骑报告魏忠贤,周顺昌终于被革职。
周顺昌被罢官后,阉党仍不罢手,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原江苏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曾为文送他,其中有赞美周起元,斥责阉党的话。魏忠贤获悉此事后,指使东厂特务罗织罪名,借机陷害。天启六年三月周顺昌被逮到北京,在狱中被拷打得体无完肤,仍痛骂魏忠贤如故。同年六月十七日被拷死狱中,年四十三岁。到崇侦元年才得到昭雪,谥忠介。
 3、五义士简介。
周顺昌被捕时,群众万余人尾随。一向好打不平的商人子弟颜佩韦,高举着香火,沿途呼喊:“有愿替周吏部说话的,跟我来!”他情愿自己去代周顺昌吃官司。市民马杰也一路敲梆子,号召群众。当阉党爪牙缇骑威胁群众时,马杰破口大骂魏忠贤,杨念如、沈扬也上前仗义陈词,不许东厂缇骑逮捕周顺昌。缇骑恼羞成怒,拔出利剑,扬言要割掉马杰的舌头,聚观的市民鼓噪起来,堤骑更加凶横,首先举剑扑击沈扬、杨念如。这时周顺昌的轿夫周文元也怒不可遏,夺取了缇骑的武器,同堤骑扭打起来,结果额头受伤。聚观的市民一见缇骑动武伤人,就一起鼓噪围攻,吓得缇骑们东逃西窜,有的爬上树顶,有的躲到厕所里,有的逃上屋顶。其中两个缇骑被群众打死。
颜佩韦等五人过去互不相识,而且除周文元外,其他四人同周顺昌也毫无交往,完全是激于义愤才自发参加斗争的。
五人被捕后,对自己的作为,理直气壮,毫不隐讳。七月中,苏州城里布满警卫,戒备森严,就在阊门外吊桥上,五位壮士大骂魏忠贤及其亲信毛一鹭,从容就义。临刑时,几万市民含泪同五人诀别。
事后,为了抗议杀害五人,苏州市民曾倡议拒用天启钱达十个月之久。群众斗争的威力,惊得气焰嚣张的魏忠贤“逡巡畏义”,从此“不敢复有株治”。十一个月后,熹宗死了,魏忠贤失了靠山,畏罪自杀。苏州人民倡议公葬五位义士,一夜之间,把毛一鹭为向魏忠贤献媚而监造的魏忠贤生祠拆为平地,在它的废基上修建了五义士的墓。
 4、作者简介。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现在江苏省太仓县)人。晚明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张溥自幼勤学,所读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溥青年时候正是魏忠贤阉党专政,东林党人受到残酷镇压的时代。他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以继承东林为己任,结纳社会上有节气,有操守,有学识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重视发现和推举有操守的学者,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
在文学上,针对当时士大夫空疏不学的弊病,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同时强调“居今之世”,必须“为今之言”,“各为有用”。他写过不少抨击时政的文章,内容充实,风格朴质。曾编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著有《七录斋集》等。
(四)讲读第一段。
1、诵读。
2、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魏阉是对魏忠贤的贬称。魏忠贤专权时,其党羽阿谀奉承,在各地多有建生祠以媚者。魏忠贤死后,其生祠陆续被废。“五人”即葬于已废的魏阉生祠之址。
3、学生翻译。
五(个)人,(是)周公蓼洲被(阉党)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吴)郡的贤士大夫向当权的人请示,就清理魏阉已废的生词的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立碑,来表扬他们的事迹。啊,也真是盛大的事啊!
4、教师小结。
本段写五人死因及立碑缘起。先总述五人激于义而死,然后写死后建墓立碑经过。段末以赞颂小结,突出此举之盛。五人原来是市井细民,草野之士,地位卑微,行事普通,而他们死后墓葬时,却十分显耀。清除权重一时的宦首魏忠贤生词的原址为墓地,其身份显赫可见;还要“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其为人所敬重由此可见。墓地之择,立碑之举,葬仪之隆,可谓“盛矣”。
(五)讲读第二段。
1、诵读。
2、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
3、学生翻译。
4、教师小结。
(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说明魏阉失败之速。(2)以众人之死与五人之死作对比,突出五人之伟大。“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作者有几方面的对比?有什么作用?以“众”和五人的数量悬殊作比,以“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与野莽无闻之士比,以“湮没”与“皦皦”比,充分显示了“疾病而死”的无声无息,不为人道,“激于义而死”者的名声赫赫,万民敬仰。(3)最后,作者以设问引起下文。
(六)讲读第三段。
1、学生诵读。
2、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
(1)丁卯三月之望:“丁卯”即明天启七年(1627),“三月之望”即三月十五日。按:此事当在天启六年(丙寅,1626)三月,系作者误记。此文刻碑时已改正。
(2)吾社之行为土先者:
课本注解:“我们社(指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为读书人表率的人。”不少选本的注解都释“吾社”指复社。有些选本的注解释“吾社”指东林党,谓张溥是东林党后期组织复社首领之一,追述当年东林党人反对魏阉的斗争,故称东林党为吾社。
按:张溥组织复社,在崇祯年间。崇祯初酝酿,崇祯六年(1633)在苏州虎丘举行大会。作于天启年间,复社尚未正式成立。张溥早年继东林之志曾组织过爱国社团应社,后与郡中名士张采等联合匡社、则社等众文社,合并成为复社。故从广义来说,“吾社”是有“东林党”及“复社”性质;但如直接释“吾社”为“复社”或“东林党”,似为不妥。
关于“复社”,吴伟业有《复社记事》一文,记张溥、张采及社中诸人活动。至复社之名则取兴复绝学之义。
(3)缇骑:
缇(ti),帛桔红色。缇骑,服桔红色服的骑士,本为皇帝(及贵官)出行时的前导或随从,担任警备,后来用为逮捕犯人的禁卫吏役的通称,如明锦衣卫校尉,清步兵衙门番役皆是。
按:秦设中尉,掌京师治安,皇帝出行,在驾前先导,戒备非常。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下有缇骑二百人,后汉相承。以服桔红色,乘马,故称缇骑。此文中指魏阉捕人的差役。
(4)以大中丞抚吴者:
指以大中丞的身分巡抚吴郡的人。巡抚,官名。句中“抚”字作动词用。中丞,本汉官职名。汉御史大夫下设两丞,一称御史丞,一称中丞。中丞居殿中,故以为名。东汉以来,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以中丞为御史台长官。明初设都察院,其中副都御史职位相当御史中丞,并常以副都御史或亷都御史官衔出任巡抚。此文中指应天巡抚毛一鹭。按:课本注释云:“以大中丞职衔做江苏巡抚的人,指毛一鹭。”查清初置江南省,后分置江苏省,“江苏”建省始于康熙年间,以江宁、苏州两地首字得名。是明代尚无江苏省之名,当无“江苏巡抚”之设。注文称“江苏巡抚”不妥。
(5)傫然:
课本注解为;“聚集的样子,一说重迭相连的样子。”其他选本注解,或作“聚集的样子”,或作“依次重迭相连之貌”,或作“凭高聚立貌”。有一选本注为:“颓丧貌,此指无声息,无知觉。”
“凭高聚立”,形容“墓”为宜,而此文中“傫然在墓”应指墓中人。“无声息,无知觉”是从“颓丧”转化而来,又似不合墓中人当初慷慨就义气氛。“五人墓”为五人并葬,想必依次相连,而非重迭堆积。故释为“依次重迭相连之貌”为宜。
3、学生翻译。
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是)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闭党爪牙)红衣马队按着剑把上前,问道:“谁在哭?”大家不能忍受,把他们打倒(在地上)。这时以大中丞官衔作苏州巡抚的是魏阉的私党,周公的被捕(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于是趁他严厉地高声呵叱(的时候),就呼叫着追赶(他)。中丞躲到厕所里才逃脱了。不久,(他)以苏州老百姓暴动(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斩了(这)五(个)人,(他们名)叫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并埋在坟墓里的人。
4、教师小结。
本段追述五人为周顺昌声义及死难经过。点明起事时间,着重描叙斗争情况。由阉党凶残激起群情愤怒,痛击缇骑;当权者捕杀为首的五人,并点出死难者五人的姓名。
(七)讲读第四段。
1、学生诵读。
2、学生提出疑难词句,教师解答。
3、学生翻译。
然而,(这)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神情昂然,喊着巡抚的名字而骂他,谈笑着死去。(被)砍下的首级放在城上,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有几位贤士大夫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了五人的首级,用匣子盛好,终于同尸身合在一起。所以现在的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4、教师小结。
第四段:记叙五人慷慨就义时壮烈情景,并补述由死难到墓葬的情况,突出了五人刚毅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
(八)讲读第五段。
1、学生诵读。
2、学生提出疑难词句,教师解答。
(1)缙绅绅而能易其志者……。
缙绅,指官宦。作者认为缙绅是知书达理者,应能抵制“大阉之乱”,然能如此者为数甚少,故慨叹“缙绅而能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并以之与“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的“五人”相比,以突出“五人”之难能可贵。
缙绅:士大夫,做官的人。古代做官的人上朝时要把笏(hu,记事手板)插在腰带上。缙,插;绅,大带。所以称做官的人为缙绅。缙绅,名词作动词。
(2)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古时编制户籍以五家为伍。编入户籍之民,亦称编户。古时平民编户,贵族不编户,故以编伍之民(亦称编户之民或编人、编氓)指平民百姓。“五人生于编伍之间”意指五人为普通平民,是“草野之无闻者”,其身分非“缙绅”。
又“伍”亦为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此文中的“编伍”指户籍,非军队。
(3)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矫诏,假托君命,发布诏书、命令。此种情况古代常有。阉党捕杀异己时常诈称君命。
钩党,指相牵连的同党。明末阉党对忤己者,动辄诬之为东林党,加以迫害,故云“钩党之捕”。
(4)不敢复有株治。
株,株连,因一人犯罪而牵连多人。株冶,株连治罪。当时阉党捕人株连甚广。由于“五人”事起,有所敛迹。
(5)大阉亦逡巡畏义……。
逡巡畏义,课本注解为;‘迟疑不决,畏惧正义”。按:逡,退却。逡巡为迟疑徘徊,欲行又止貌。逡巡畏义指因畏惧正义,故欲阴谋篡位而未敢行动。如仅释逡巡为迟疑不决,未全尽意。
3、学生翻译。
唉!在魏阉乱政的时候,当官而能够不改变自己的志节的,(在)全国(这样)的广大地域,有几(个)人呢?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假传的圣旨纷纷发出,对有牵连的(东林)党人的逮捕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一击,(阉党就)不敢再有牵连治罪(的暴行了);魏阉也犹疑不决,畏惧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后来)等到当今皇帝即位,(魏阉)就吊死(在)路上,(这)不能说不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4、教师小结。
这一段作者层层深入地高度评价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
(1)指出五人的行为非同一般。阉党横行,冤狱遍地,“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普天之下能有几个缙绅能抗暴斗虐,矢志不移!而五人却能不畏强权,不避刀枪,从容就义,谈笑而死,从对比中显出他们的皓皓之志,铮铮之骨。
(2)用对比说明五人之为死而义难能可贵。他们生于编伍之间,属平民百姓,“素不闻诗书之训”,虽然没有受过礼义教育,可是却能“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和那班饱读诗书缙绅之流相比,判然不同,因其难能,益觉可贵。
(3)用双重否定句作结,说明五人的斗争作用巨大。由于他们的“发愤一击”,使得即使在刑网森严的情况下,也“不敢复有株冶”,甚至连宦官头儿魏忠贤也畏罪自杀了。五人的斗争和牺牲,对阉党的专横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社会实是莫大的贡献。
(九)讲读第六段。
1、学生诵读。
2、学生提出疑难词句,教师解答。
(1)赠谥美显:
赠,指死后封官。历代朝廷赐给诰敕,生前曰封,死后曰赠。谥(shi),帝王、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2)扼腕墓道:
在墓门前扼腕,表示激动、悲愤、惋惜。扼腕,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腕,人在激动、愤怒、振奋或惋惜时常有此动作。
(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帝王立社立稷以祭,后遂以“社稷”为国家的代称。如《礼记•檀弓》“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此文中作者以“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作全文总结,说明五人之死对国家安危起重大作用,有社会意义。
3、学生翻译。
由此看来,那么,今天那班(原先)爵位显赫的高官一旦犯罪应受惩治(时),有的脱身逃跑,不能被远近的人收留;又有(的人)剪发为僧,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了。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意义)轻重到底怎样呢?因此周公蓼洲,忠义显露在朝廷,赠赐的官爵溢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非常)荣耀;而(这)五(个)人也得以修建(一座)大墓(重新安葬),在大堤之上(立碑)列出他们的姓名,凡四方的士人经过(五人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这真(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呀!不这样(的话),假令(这)五(个)人保全他们的头颅老死在家里。那么,(虽然)享尽他们的天然年寿,但人人都可以把他们当做仆役来使唤,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墓前),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表示非常愤慨,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一死),关系国家(兴亡非常)重大啊。
4、教师小结。
本段进一步赞扬五人之死的重大作用及其影响。作者对此又通过对比加以说明:
一是和高爵显位者的“辱人贱行”比,那些人虽然官高爵显,可是“一旦抵罪”,有的脱身逃跑,有的遁入空门,有的装疯卖傻,而五人却意气扬扬,谈笑自若,色不少变,从容就死,可见死得壮烈,突出五人品行的高洁和死的意义的重大。
二是假设的“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与现在的为人景仰,“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作对比,突出五人“荣于身后”的显耀。假如五人为了保全性命,不敢进行斗争,或后来屈膝求命,那虽可以不如此死,得尽天年,那便“人皆得以隶使之”,受人奴役,为人驱使,又有什么意思呢!。
通过这两方面的对比,揭示出全文的中心: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十)第七段:最后交代主持墓葬者的姓名、官职。
重点词句:
(1)冏卿因之吴公:
吴默,字因之,任太仆寺卿。太仆寺为掌舆马畜牧等事的官府。后世因以“冏卿”指代太仆寺卿官名。
(2)太史文起文公:
文震孟,字文起,任翰林修撰。太史,官名。明清多以翰林任史馆事,故以太史为在翰林院任职官员的通称。
(3)孟长姚公:
姚希孟,字孟长。曾作《开读始末》记吴民反阉党事。《明史》卷二一六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