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童年散文高中(实用15篇)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潜力,需要去发掘和挖掘。在撰写总结时,可以采用时间顺序、因果关系、问题解决等方式进行组织和表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几篇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技巧和思路。
回忆童年散文高中篇一
记得那天,我在家门旁的小店里买了几盒鞭炮,打算高高兴兴地玩一番。
我找了一片空阔的地,打开盒子,取出几个鞭炮,划着火,快速地把鞭炮扔出,只听见“啪啪”的一声,这声音好似要惊天动地,好似要将整个世界毁灭。
玩着玩着,几个小朋友也“闻迅而来”有几个,是早已打成一片的好伙伴,还有几个是生面孔,我心里暗暗地高兴着,越热闹越好玩,我将鞭炮分给了他们。突然一个熟悉而又令人讨厌的面孔出现在我的面前,原来是经常跟我对着干的“死对头”,更加让我生气的是,他竟然还对我邪恶的笑了笑,露出了他那不整齐的牙齿,说“我们好歹是邻居,你也应该分一点吧!”我生气地抓了一把,重重地递给了他,我一开始还不怎么在意他,只顾和其他小朋友玩,可是他老是将点着的鞭炮往我这儿扔,把我吓一跳,这让我生气极了,于是我想要报复他一下,给他也尝尝我的历害,没过多久,一个念头就在我脑子中萌发了。
我点着了鞭炮,假装往远处扔,其实我手眼极快地扔进了死对头的帽子里,顺便我向四周看了看,还好没人发现,果然不出所料,鞭炮在他的帽子中爆炸了。“呯”随着一声闷响,我看见他的帽子上被炸出了一个大洞,他哭着跑回了家。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一下子呆住了,没过多久,他的妈妈杀气腾腾地走了过来,手上拎着那顶破掉的帽子,毫不客气地对着我们喊:“这是谁弄的?”我们在那支支吾吾怎么也说不清,我很害怕,不敢承认。就这样,xxx妈也只好无奈地走了。
现在回想起来还真后悔,我不应该开这玩笑的。
回忆童年散文高中篇二
童年,我们向往的过去;童年,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童年,我们一起度过。
童年,我们跑过,玩过,跳过,也曾笑过哭……。
昨天,我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我出现在美丽的宇宙上,突然,看到有一条明亮的光指引着我,刹时,我跟上去,突然,光消失了,在我脚下出现一块碎片,它们零零散散躺在地上,又有规律的漂动。我拾起一块,那上面出现了我幼年时开心的样子,又拾起一块,那是我上幼儿时哇哇大哭的景象。
那些童年的记忆早已被我埋到脑海深处,永远挖掘不到。
可有谁不怀念童年的时光?如若要怪,就怪时光不等人吧!
从小,我就在农村长大,可以不和那里的孩子有任何交集。整天待在奶奶家自娱自乐。
小时候,我喜欢和奶奶去地里挖土豆。第一次去那儿,我见那里空空如也,以为被老鼠吃了,生怕奶奶会难过。可只见奶奶蹲下去,戴上手套,在地上翻出一个个的坑,突然,我惊喜地冲着奶奶说:“这儿呢,这儿呢!”奶奶拿出来,把它放在筐里,看着这个新事物,强烈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从此我对这儿也结下了莫名的缘分。
有时,奶奶说天太热了。不让我去挖土豆,我连忙起了反心与奶奶斗了几句嘴,可终究输了。待奶奶走后,我悄悄地跟在后面,觉得自己像个警察。终于到了目的地,我连忙跑过来吓奶奶一跳。
一块块的碎片,都有着童年的喜怒哀乐,可为什么像宇宙一样永无边际,永远都捡不完呢!
时间,放慢脚步吧!等等其它人。
回忆童年散文高中篇三
童年,是我们每个人最美好时光,童年,勾勒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有时,翻出以前儿时的照片,看到当时那个天真的脸庞,自己或许也会笑的前俯后仰,每个人都十分向往童年,向往儿时,因为那个时候的我们,拥有世界上最美好的童真——天真,单纯,可爱。
童年像春天般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新颖的。儿时的我们对一切事物都十分好奇,什么东西都是陌生的,都想去探索,去发现,寻找其中的奥秘。童年也像春风一样温和轻柔,让人十分愉悦,可童年也像春风一样一去不复返。童年的记忆像刚出土的嫩芽,映衬着整个世界,清新而舒适的空气像那婴儿的哭啼般舒心。
童年像夏天般晴空万里,一切都是快乐的。儿时的我们无忧无虑的玩耍着,摔倒了,便用嫩幼的小手拍拍衣服上的土,继续奔跑在那广阔的天地。儿时的我们不用去考虑一切问题,任何事情都不用去担心,每一天都可以开心的度过。儿时的我们自由自在的玩耍着,嬉闹着,仿佛一切都与我们无关。
童年像秋天般果实累累,一切都是美好的。儿时的我们收获最多的是快乐,那时的我们把一切事物都定义为美好,在我们眼中,没有任何痛苦与不开心,即使没有甜甜的糖果,只有浓苦的药丸,可我们依然开心,快乐。我们能笑着去面对一切。一切都是快乐的。
童年像冬天般银装素裹,一切都是纯洁的。儿时的我们纯洁的如同一张没有任何污垢的白纸,在我们的心中没有怨恨,没有责怪,我们不会对任何事情产生抱怨。只会眨着那充满天真的眸子,可爱的笑着。那双闪闪的小眼睛流露出单纯与天真的模样,在我们心中,一切都是洁白的。
回忆童年散文高中篇四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次被锁在屋里的事。
有一年夏天下午,那时我还不到两岁,姥姥要带我出去玩,我换衣服换得太慢了,姥姥就站在门外等着我。忽然有一股风吹过来,“啪”地一声,门被关上了。糟糕!这可怎么办?那时,我连锁是怎么开的都不知道。姥姥也忘了带钥匙。我跑到门前,姥姥叫我把锁往左拧,往右拧,结果,我拧错了,把门反锁上了。
我拧了半天也没拧开,非常着急,我环顾四周,一眼看见了电话,有了!
我跑到电话旁,记得爸爸妈妈打电话要按键,我举起拳头就砸,砸了半天,也没搞出什么名堂来。
对呀,爸爸妈妈打电话时还得把话筒拿起来。我把话筒贴在耳边,用另一只手再砸……砸了半天终于打通了。我对着话筒喊:“爸爸!爸爸!”那边的人以为是骚扰电话,说道:“神经病呀!”我打了整整一个下午的电话,那边的人都说我是神经病。
快到晚上了,爸爸突然出现了,看见我在“砸”电话,就笑了。邻居看我打电话,说:“看人家小孩多聪明,知道打电话!”
后来姥姥告诉我,整个事件不超过半小时,爸爸接到姥姥的电话马上回来了,费了好大力气从三楼邻居家阳台爬上来的。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发生的一切一切都令我记忆深刻。
回忆童年散文高中篇五
都说童年的回忆是美好的,而我也自然拥有一段有趣的回忆。
事情发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等确认爸妈走后,我兴高采烈地从床上跳了下来,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
每次妈妈出门,总是会用她的化妆品精心打扮一下,而这时家里的大人总会不停地夸她漂亮美丽。化妆品真的有这么神奇吗?我也要他们夸夸我。
于是我像贼似的来到妈妈房间,径直跑到梳妆台,在妈妈的化妆盒里东摸摸,西翻翻。“啊!终于摸到了!”我从妈妈的化妆盒里拿出了一瓶银光闪闪的闪粉,还有发亮的口红,各种各样的.指甲油……我一样一样地把它们抹到了脸上、嘴上、手上。对着镜子一看,心里美滋滋的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乌丝般的头发,樱桃般的嘴,五彩缤纷的手指甲,爸爸妈妈不停地对我竖起大拇指,连家里的小狗都不停地站立起来点头称赞,仿佛一下子我就变成了白雪公主啦!
现在每次想起这段令人哭笑不得的回忆,都让我们全家人哈哈大笑。童年,真有趣!
回忆童年散文高中篇六
在小女孩好奇眼光下度过两小时的螃蟹突然听到“外婆、外婆,螃蟹、螃蟹有病了,快来呀!外婆!”接着,一位老人急匆匆地跑来,还喊着“怎么了、怎么了?”小女孩抽噎得说:“外婆,螃蟹……螃蟹……可能……得病了啦……”“什么病?快说呀!”老人急得直拍大腿。“螃蟹它……只能……朝一个方向走,怎么办?外婆”小女孩说完就抱着她外婆大腿稀里哗啦地哭起来。“呜……”她外婆听了哭笑不得,笑着说:“傻孩子哟,螃蟹本来就只走一个方向,哪来的病呀。”小女孩听了,立刻停止哭泣,口齿不清地说:“真的吗?”“当然了,我还以为真出什么事了,去去去,出去玩去,别在这捣乱了啊!“女孩外婆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向厨房,留下小女孩在原地苦思冥想。一会儿,小女孩的脑袋顶上闪烁出一个光亮地电灯泡。
她偷偷的把包粽子地绳线从糯米盆中抽出,一头系在螃蟹地钳子上,一头系在她的小拇指上。完成后,天真地对螃蟹说:“螃蟹乖乖哟,我现在就教你另一种走路方法。”螃蟹虽然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但浑身已经出冷汗了。
她开始往前跑,螃蟹也被牵着钳子“跑”。“噼”的一声,螃蟹的一只后钳断了:“哩”的一声,螃蟹不幸地与墙壁来了个“亲密接触”;“啪”地一声,螃蟹不巧地绊到石头,一头撞在石头上;“啦”的又一声,小女孩来了个急刹车,螃蟹可怜地撞上女孩的鞋,立刻有好多的星星在它头顶上转,然后女孩地脚后跟“噗”地起了一层灰尘。
回忆童年散文高中篇七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忘不了罗大佑唱的这首歌,忘不了我童年干的那些事。闷热的夏天往往都是一个样的,高挂着的太阳把大地烤的炙热,地上的人们像热锅上的蚂蚁,只有知了在树上咏诵着它生命的夏天,但那年的夏天我们却干了一件“趣事”。
我原以为童年随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成为陌生的字眼。但记忆告诉我,童年永远在我心中。
回忆童年散文高中篇八
九十年代初,城乡差别很大,那时的我只有二十岁,是大城市里的外来妹,看着那些穿着时尚的城里人,总不把乡下人放在眼里,心里就愤愤不平。
说起这事就让人恼火。那时的我有点自卑,还有点清高。为了不让他们看出我也是“老倒子”,我总是独来独往。装出一副清高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其实我就是怕他们看出我也是外地人,才不愿意和城里人交流。像一只刺猬,我用冷酷紧紧包裹着自己那颗卑微的心灵。
傍晚的沈阳城真美,灯火辉煌。宽敞的街道车水马龙,店铺里传出叶倩文深情的《潇洒走一回》:“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唉!在这里我又何尝不是一个过客,万家灯火却没有自己的家。独自走在街上,看着自己孤独的身影被灯光慢慢拉长,心里无比寂寥。
这时,一群女孩从我身边经过。她们和我一样都是背井离乡来这里打工的。可能是发了工资,才兴高采烈地上街来挑选漂亮衣服。那些小商贩都用怪异的眼神观望她们,嘴里还不停地小声嘀咕,看这些外来妹有点钱都不知道咋花了,真是土包子开花啊!哈哈哈……说完他们一起哄堂大笑。
哎?我就纳闷了,我们是靠自己劳动赚钱,花不花钱管你鸟事?一个个咸吃萝卜淡操心的,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啊?土怎么了?没有农民你们吃啥喝啥?那时的我真的觉得那些城里人无比丑陋,简直庸俗得让人厌恶。可惜了这个灯红酒绿的大城市住着这些低俗的人,真是美好(没好)。想想家乡的人们多么淳朴,一家有事大家都来帮忙,屯子里的叔叔大爷都是那么和蔼可亲,比起这个寒冷的都市不知要好多少倍。当时的我对城里人真的`没有任何好感,如果不是发生那件事,也许我的看法一辈子也不会改变。
东北的三伏天真是闷热,简直让人透不过气来,那天浮云很低,好像要下雨了。我急着上班,等了好久才来了一辆公交车,车上人很多,大热天人挤人真难受。这时车到站又上来一位大叔,他穿得破破烂烂,身上还散发难闻的气味。大叔好像身体不太好,上车就咳个不停,表情很痛苦……身边的人都有意躲着他,他的确很脏,像是工地干活的农民工。大叔察觉到周围的气氛,像个闯祸的孩子,他用孤寂的眼神看着窗外真的好可怜。
车开了没几站,那位大叔忽然坐在地上,不知哪里不舒服满头大汗。车上的人都吓了一跳,他萎靡地坐在地上,满脸痛苦的表情。正在我还犹豫是不是该去询问一下的时候,我身边的一位美女已经走了过去,她蹲在地上轻轻询问,还用手里的纸巾为大叔擦汗。她离那位大叔近在咫尺,白色的连衣裙香气宜人。大叔颤抖地说出他的经历,原来他在工地上班,老板几个月没给他工资,他已经几顿没吃没喝了,多日的奔波劳累实在支撑不住了。
听了大叔的诉说,车上的人都很气愤,白裙子的天使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水和几块巧克力放在大叔手上。我也从兜里掏出仅有的二十元钱递给大叔。背井离乡远离亲人的滋味我知道,大叔真的不容易。这时车上的人都纷纷行动,有送面包的、牛奶的,还有好多送钱的……他们都围在大叔身边问这问那,再也没有人嫌弃他脏。大叔感动得泪流满面,不停地说,还是城里人好。
车到站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那群可爱的陌生人。大叔那句还是城里人好却久久在我心头萦绕,挥之不去。原来这个城市里有那么多善良可爱的人,他们就在我的身边,我却没有发现。
忽然觉得曾经的自己是多么狭隘。走在路上,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真想对身边的人大喊,我是你们的朋友,乡下人。
回忆童年散文高中篇九
古诗词中蝴蝶出现的频率要远远高于蜻蜓,但我还是很喜欢这种从不知道冰雪为何物的小昆虫。
蜻蜓,用颜色来分类,有麦黄色、瓦灰色、豆绿色、椒红色。黄蜻蜓是普通公民,最常见,数量也最多;红蜻蜓最漂亮,像高贵的公主,惹人怜爱。印象中还有一个稀有品种——虎尾蜻蜓,尾巴很长,黑黄相间,近似虎尾,又称“十八节”,体型较大,简直就是蜻蜓中的“三叉戟”。性情彪悍,嘴巴就像一把铁钳子,假如你擒住它的尾巴,它立刻蜷回身子狠狠地给你一口,即使你早有预料,忍得住钻心的疼,也会被它那凶凶的气势吓到,一松手,它就逃之夭夭了。
落日在一片犬吠声中坠向西山,暑气渐渐散去,雀鸟归巢,鸡鸭回笼,家家户户把门前打扫干净,搬出矮桌和板凳,摆上南瓜粥和新麦子做的各种面饼,吆喝在外面玩耍的孩子们回来吃晚饭。这个时候,空阔的打谷场上,不知从哪儿聚来成千上万数不清的蜻蜓,它们在天空中飞来飞去,来往蹁跹,时高时低,时快时慢,自由快活,虽然没有统一调度,但是绝对不会撞到一起。它们从眼前飞过,翅膀几乎碰到你的鼻尖,让你忍不住伸手去抓,但是每次都会落空。
为什么小孩子都喜欢捉蜻蜓呢?心理学家应该好好地去研究一番。
我小时候也不例外,最喜欢捉蜻蜓了。外公家的门前有一片灌木林,那里的蜻蜓最多了。吃罢中饭,大人们都去午睡了,我便悄悄地溜出去。外面,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着大地,没有风的怂恿,树和它的叶子们哪敢妄动,知了一遍一遍的提醒,才让我意识到眼前的不是一幅静止的画。母牛把整个身体都浸在水塘里,只露出一个头,时而煽动一下耳朵,驱赶讨厌的麻蝇。我光着脊背,汲着拖鞋,赶往那片灌木林。果然有好几只蜻蜓可能是飞累了,落在低矮的枝条上打盹儿,我猫着腰,悄悄地靠近,大气都不敢出,走一步,停一步,生怕弄出声响,惊醒了正在做白日梦的小精灵。在我的手指就要捏住它的尾巴的时候,它扇动一下翅膀,以无法阻挡的速度飞走了,其它的也紧跟着一起飞走了,但是我并没有因为希望落空而感到沮丧,反而长长地舒了口气,心跳也逐渐恢复到正常速率。
空手抓蜻蜓难度当然很大,好在人比动物聪明,因为我们会借用工具。这种捕蜻蜓的工具百货公司是没有卖的,都是自己亲手做。其实,做起来也很简单,先把一根竹篾弯成一个圈,扎牢,再绑上一根长杆子,然后扛着这玩意儿到处去找蜘蛛网,蒙它个七八层,大功告成。哈哈,有了它,想抓几只抓几只。
捉蜻蜓和钓鱼是一样的,过程远比结果有趣。
抓到的蜻蜓该如何善后呢?总不能一直捉在手里吧!喂鸡,不忍,放了吧,又不甘。在得知蜻蜓以飞虫为食之后,喜出望外,把抓到的几只蜻蜓全放到蚊帐里,观察它们如何捕食,可是,它们只想逃生,在蚊帐里东撞西撞,根本没心思咬蚊子。
邻家哥哥阿胖说灰蜻蜓是公的,黄蜻蜓是母的,但是我分明看到过两只灰蜻蜓交尾。一次,我抓到一只灰蜻蜓,一只黄蜻蜓,带着它们去质问阿胖,我说:“你看,灰蜻蜓身上也没多出一块,你怎么肯定它就是公的呢?”他哪里肯向比自己矮半头的小弟承认自己的无知?脖子一梗,在我眼前晃晃擂椒钵一般的拳头,狠狠地说:“灰蜻蜓到底是不是公的!”我一直崇拜伽利略,始终相信真相只有一个,但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更何况我从来就没打算做什么好汉,立马满脸堆笑对阿胖说:“是公的,是公的,你说的准对没错的。”
回忆童年散文高中篇十
我是在一个寂静的秋夜,关了灯,去阳台上看我种下的雏菊时,突然发现了很多年前乡下的那抹月光。
其实那月光在我的卧室里已经流溢了许久,只是我一直以为,那是对面高楼上某户人家的白炽灯投射而来的。我一抬头才发现,它来自飘在两座高楼之间的那一轮迷人的月亮。
就在这伴着微弱虫鸣的凉风里,我注视着那缓缓游动的月光,穿过阳台的绿纱,爬过雏菊含苞的花朵,游过雕花的窗棂,抚过卧室洁净的地毯、壁橱、床单、棉被。我仿佛听到了水流的声音。
我的记忆在那片月光中逆流而上,回到了许多年前我嬉戏玩耍的乡间夜晚。我穿着薄薄的小衫,奔跑在已经空旷的田地里,为将最后一车玉米拉回家晾晒的父母加油鼓劲。我当然是什么忙也帮不上的,甚至连玉米也剥不了几个,便在月亮安静注视下的玉米堆上呼呼地睡去。每每都是母亲,喊我的乳名,让我起来喝熬好的玉米粥,我才睡眼惺忪地揉一揉眼睛,眯眼看一看梧桐树上吊着的那一轮饱满莹润的月亮。
乡下的月光,是有轻盈的翅膀的,它从高高的烟囱飘到青灰的瓦上,又落在静默的灶台上,而后融入薄如蝉翼的霜中。它还有清泠的声音,细碎的,窃窃私语的,恬淡的,似夜里母亲哄孩子睡去的小曲,或者路上夜行人清晰短促的呼吸,再或影院散场之后杂沓的脚步声。而月光的味道呢,当然是一盏茉莉茶的浅香,或者晚间青草的香气,细细的,一丝一缕的,经由那天地间安静的生命传递出来。
我将遗忘掉月光的缘由,推给了给我金钱亦给我巨大压力的城市。我认定月亮不会光顾这片繁华魅惑的地带,我一心地想着挣到足够的钱,而后去山水间找寻心灵的宁静,却唯独忘了,如水的月光也必如潺潺的溪水一样,可以毫无阻碍地穿越山石、丛林、灌木、原野、峻岭,抵达拥塞的城市,如蒲公英般温柔地落入每一个角落。它藏在公交飞旋的轮上,落在地铁出口处湿滑的台阶上,隐在窗台那盆无人照管的水竹的叶间,停在一只流浪狗孤单的眼睛里,亦流进我入梦后安静的枕边。只是,我的眼睛与心灵总是被喧哗的灯光充塞,唯独忘记了关上白亮的灯,祛除心灵的负累,在某个夜晚,倚在床头,看一看那悄悄潜入卧室的月光。
这样的月光,从经年的隧道中穿梭而至,抵达我心中的时候,并没有忘记给我一抹年少时田野中奔跑的惬意,以及被一株玉米绊倒的忧伤。
回忆童年散文高中篇十一
冰心老人曾说:“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是啊,童年是美好的,是珍贵的,是易逝的。现在我们已经即将小学毕业,步入初中。课间,看到一、二年级的孩子们正在无忧无虑地玩耍,笑声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那童真的笑容,天真的举止,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
童年是美好的,也是幸福的,每天父母陪伴在自己身边,辅导作业,教育我们道德,和我们一起玩耍。现在我们的作业变多了,父母也渐渐不懂了。童年,难道就这样销声匿迹了吗?不会的,只要我们记得,童年就会时刻萦绕身旁。童年时,我们做的糗事,现在回想起来,不禁会发笑。
那时的我,才三岁,不大的个子,留着短头发,人人见了都会觉得我很调皮。是啊,我不仅调皮,而且还很爱捣乱,但是我很懂事,会帮父母做一些事情,也有点贪玩的小性格。
去了幼儿园,环境不是很熟悉,时不时有嗖嗖的冷风刮来。下课了,老师让我们出去玩。我早就看到了滑梯,觉得很新奇,老师的话音未落,我便奔上了崭新的滑梯。可曾想,老师还未缓过神来。其他的孩子也在我的“带领”下开始玩耍。那时我们多么快乐,无忧无虑的,冷风也成了暖风,孩子们成了一个团体,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中。我们玩着,时间也悄悄地溜走了,直到父母来接我,我才放下了滑梯。
虽然我回了家,但我的心却还在滑梯上停留着。妈妈叫我吃午饭,我也只是心不在焉地草草吃了几口。吃饭后,我想,我应该成为玩具设计家,设计各种各样的玩具,把它们玩个够。不行,我以后就会没有时间,我还是现在开始吧。我找来几个支架成了滑梯架,现在就剩一个大木板了,我就可以玩了,我找了一块不大不小的木板,咦!还真配,木板正好放在了支架中,此时我也成了盖房子的工人,鼻子上有一点黑,手上都黑成碳了。我自己走回卫生间,不巧遇到了妈妈,妈妈一副可以看穿我心思的样子,问道:“又在干什么呢?是不是又捣乱了?”“才没有呢。你看我搭的滑梯,很好吧。现在只需您帮我洗洗脸就可以了,麻烦您了呦。”“呵呵,看你的样子吧,我帮你洗——滑梯挺有创意……”
洗了手,我马上冲上滑梯,开心地玩起来!
童年的我,果真是不安分的,现在想想,不禁一笑!
回忆童年散文高中篇十二
最近几年,常常想到乡下去,也许应了一句俗话:叶落归根吧。进城几十年,根还在乡下。家世居小镇,虽然不种田,吃的用的,很少与田无关;人情风俗,跟乡下相近。自从读中学,年年“支农”,割麦、插秧、锄草……而热火朝天的“勤工俭学”,不是做砖坯,就是编蒲包……血液的上游总归是土地。
想到乡下去,还因为如今生活在“缝隙”里,高楼与高楼的缝隙,人与人的缝隙,还有车与车的缝隙。即使想让视觉解放一下,也要到乡下去。尽管城市上面有天空,但天空也是地面的某种投影,何况必须仰望,仰望只能偶尔为之。上帝设计人的最为自然的视角是俯视,人对土地的关切与眷恋,可谓宿命。
秋末的中原之旅,也算“下乡”。留在记忆深处的,并非名胜古迹,而是一望无际的土地。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地上没有奇花异草,只有刚刚破土的麦苗,不是它的碧绿,而是它的辽阔,那种久违的梦中的辽阔。
到乡下去,往往有人请,结伴而行,有吃局的。不过,仅仅去啖一顿未免可惜,总要想法抽身,独自转转,像扑进一个松弛了的怀抱,感受昔日的体温。又像寻梦,晓得寻不到,偏偏还要寻。
乡下早已不是过去的景致。田野半眼就望到了边,越来越园艺化了,陌生了。那几乎把空气染绿的竹林,仿佛集体哗变,早无踪影。那村东说话村西也能听到的静,似乎渗出一丝冷清。屋前还有沟,水蛮清,只是砌了岸,光秃秃。沟坎上看不见茂密的野草,更不会有什么跳出来爬出来,让眼睛一亮。
桥造得像模像样,能走汽车。村村通大路,水泥路。不过你担心水泥泛滥,水泥不是泥,对于土地而言,水泥是毒药。
村头有座土地庙,却看不到那副对联:“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它像警世恒言。从前,破土建筑,都要宰杀牲畜,祭祀奠基。用牲畜的疼痛置换土地的疼痛,以牲畜的滴血象征土地的滴血,表达敬畏之心。
走进村子,你看见五六个女人在屋前择菜,没多少菜,凑在一块帮忙的,趁机说说话的,话总算不是普通话。
偶尔,狗汪汪叫,并不可怕,只是不准逗留的警告。
屋前屋后都有树。你寻找童年常见的土树,楝树、皂角、鬼头杨……像寻找失散多年的伙伴。总算看到一棵香椿,因为叶子落了,无法确认它是香椿,姑且当作香椿吧。记得每年谷雨之前,它叶子刚刚冒芽就被掰下来做菜了,经典的当然是焖蛋,那种带有野性的香味,吃过一次就忘不掉了。
银杏落叶满地,金黄褪成灰褐,踩在脚底瑟瑟响。枝丫都呈v型,像个不得不做的规定动作。银杏打过了,每棵树上还剩几颗。倘在童年,哪怕发现一颗,眼睛都会睁得比银杏还大。这几年银杏贱了,无心打尽吧,也许故意留着,像北方人在枣树上留几颗枣儿一样。
楼房多了,也高了,小屋显得可爱。一户楼房后头的小屋上游了丝瓜、扁豆、南瓜,它们不能往楼上游了。银杏的落叶撒满屋顶,又挂在密密蒙蒙的瓜藤上,把小屋扮成毛茸茸的怪兽,好像随时会有动静。荡在山墙的丝瓜还有四五个,熟透了,即使留作洗碗洗澡用的,也该摘了,没有人摘。你伸手摸摸,掂掂,轻如蚕茧,又像熄火的灯笼。夕阳正红,还想把它点亮似的。
你发现小屋有烟囱,大约一尺高,烟囱口上看不见烟灰染成的那种黑,更不见炊烟袅袅。原来,这是一间灶屋。已经很久未见灶了。你家老屋没有灶了。老家的温暖,母亲的慈爱,少不了灶的传导。有一回看电视,你看到明代国医治愈皇帝女儿重病的秘方就是灶心土——灶膛里的泥呀。分钱不值,却起死回生。
天撒暗光了。手机响了,吃饭时间到了,你不得不离开。走出去老远,你转身朝小屋看了一眼,渴望一缕炊烟的款待。
回忆童年散文高中篇十三
在宁波这块不大不小的地方,终于兜兜转转满了一年。回过头来想想,在这个陌生中带点熟悉的城市里并没有留下我的什么。也许是这个城市太过繁华,我是说相对于我眼中的世界而言,它除了灯红酒绿的浮华之外实在留不下任何别的东西了。有时候挤个公交都能让人有窒息的感觉。走在大街上,我总是习惯性地摸摸自己的口袋,一方面是因为人心的险恶,另一方面也怕丢什么东西在这茫茫人海里,再难找回,或是再难被找回。在这座城市里,高楼像山坡,我就像一只麻雀。
车窗外不断飞驰的景物就像是镜头的切换,一张张,一幅幅,刷刷的过去,让我头晕目眩。我试图去捕捉几个画面,作为难忘的瞬间。可总是在我还来不及把它记下的时候,它已被远远地甩到了后面,直到化作一个点。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断地留意着洪水过后给人们带来的损失究竟有多严重,索性的是车虽颠簸,路却平坦,一路上,一切安好,未发现任何不和谐的地方。嚼了颗口香糖打了个小盹儿,醒来已经到站。
如果说城市富起来的标志是多了多少座大厦,那么农村富起来的标志就是少了多少亩良田。我的家乡亦如此,逐渐消失的良田足以证明改革开放的今天,家乡富起来了,人民富起来了。唯一不知道的是,在我们富起来的同时,又失去了些什么。我能看得出,我们失去了土里土气的那份质朴,失去了小时候光着脚丫子漫走田野的愉悦,那种惬意的感觉再难回来。也许等有一天我们回过头来发现,把农村建设成城市本身就是一条错误的举措,因为城市未见得好,而农村也未见得不好。矛盾由此而生,乡下人贪慕城里的繁华,拼命开垦田地,建设高楼别墅;城里人喜欢乡下的宁静安祥,拼命举家搬迁,拆迁绿化。为了这一过程,激怒了无数无辜的百姓,这些百姓被无情的称作为钉子户。而到头来却发现,乡下人建再多的高楼别墅也变不成城里的繁华,城里人建再多的绿化,也营造不出乡下那份独有的安详宁静。
当然这些是大人的事,或者是有钱有权人的事,咱们未必管得了,有时候我们都是有心无力。改革开放的今天,真正当家作主,站起来的还是那些改头换面的资本主义,就像我们村的那座被卖的小学,虽然当时被无数人反对,但最后依然被村政府以建设新农村要引进来走出去的理由变卖成了一座木材加工厂。但是现在村政府似乎又发现木材厂和国家出台的节能环保政策相违背了,所以又打算重新改建成酒吧。我想这一步棋是村政府早就想好的,一方面酒吧可以说成是为了便民娱乐,另一方面,干部们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也可以经常过去喝喝酒,跳跳舞,开个房间,打打炮。这真是一项全民健身的好政策。我热爱诸暨,热爱阮市,但我痛恨这里政府的一些作为。这些痛恨源于那座小学开始,我永远忘不了那片土地。所以我很希望你,如果你是富二代,如果你是官二代,如果你有幸是富三代,官三代,如果你还有那么一点爱心,麻烦来投个小资,帮我买回那块地。
除此之外就是读书上学的问题,乡下的父母源于自小对城里的向往,但那时因为这样那样难以言表的原因而未能把城里的繁华向往到,所以他们一致盲目的,一股脑儿的把自己曾经的向往寄托给自己的孩子。他们的意志里是这样的,只要能把孩子送到城里念大学,然后大学毕业能在城里找份工作,再然后找个城里姑娘或小伙结婚生子,过年过节常回家看看,大致如此。所以我发现很多来自乡下的孩子都很单一,包括我自己,也很单一,除了那几本教科书的知识之外别无其他。其实我要说的是,初中,高中读了再多的东西,也许到了大学,一样都不会用到,这是乡下父母永远想不到的,让他们更想不到的是,你大学读的东西,走到社会上去,也未必用得上。
最后我发现,城里永远不变的是那些目不暇接的购物商场,琳琅满目的各色玩物,而乡下永远不变的是,只有父母那一张张心酸却又不知疲惫的面孔。在这样的期待下,注定我们还得继续走下去,哪怕道路崎岖。
回忆童年散文高中篇十四
童年,人生的开端,生命的起点,充满幻想的年代,纯真无暇的时期;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天真、烂漫的童年,那段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是那么的记忆犹新,一件件啼笑皆非的童年趣事,历历在目,就好像发生在昨天。
我的童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父亲常年在外,母亲为了十分工常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和弟妹们每天都被关在一贫如洗的家里,有时候吃都吃不饱,更别说什么玩具。天性好动的我们不甘心就这样关起来,总是偷偷的跑出去,采一把野花,做成花环戴在头上;摘一些野枸杞泡在水里,就成了枸杞饮料。有时候玩的昏天黑地才肯回家,为此母亲没少打我,但我们还是玩心不改。
记得有一次,我们和邻居家的几个小伙伴玩搭“火车”,就是把架子车一辆辆连接起来,一列“火车”就被我们生产出来了;二妹和一个小伙伴是“司机”,小妹是“售票员”,我抱着弟弟还有一个小伙伴是“乘客”。我们乘坐着三节“车厢”的火车,开心的转了好几圈,突然最后面的一节“车厢”跟前面的两节脱开了,前面的两节冲到路边的坑里;两个“司机”被甩了出去,“售票员”被压在了第二节车厢下,我吓坏了,以为小妹被压死了,哭着赶紧抬起架子车,小妹从土里爬了出来。这件事很快被妈妈知道了,当然挨打的还是我。现在想想,当时真的很危险。
上学期间,老师让我们去教室外面背课文,我们就三五成群,跑到庄稼地里,把刚刚打包的麦苗抽芯吃,弄的老师哭笑不得。
每当放假,我都要去邻村外婆家,在哪里我认识了几个和我同龄的小伙伴,我们在一起唱歌,玩跳皮筋。又一次,我跟着她们打猪草,跑到扁豆地里,摘快成熟的扁豆角,小小的扁豆角摘起来很慢,我们在地一呆就是半天。眼看天就下雨了。我们背着各自的果实,拼命的往家跑,结果还是成了落汤鸡。换下衣服,做我的美食,开始炒扁豆。把所有的扁豆都倒在锅里,一把一把的加火,头一抬锅里开始冒烟了,结果是扁豆成了补锅的补丁,黑漆漆的粘在了锅里;我的美食也就成了鸡的“美味佳肴”。
回忆童年散文高中篇十五
因为路上的耽搁,母亲进进出出好几趟才总算接到我。
旧时街道老巷口,眼前便是再熟悉不过的老家庭院。我跟随母亲进得门来,映入眼帘的依然是盛秋季节小院里一派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柿子树是小院的主角儿,一树黄橙橙的密密麻麻的果子,细长细长的枝丫被果子沉沉地压将着,树枝尖儿仿佛就要垂到地面上,有一种托举不起的负重感。
几只馋嘴的灰喜鹊,爱偷食的大斑鸠天天赖在树上,吵吵闹闹的,但凡听见一丁点儿的动静便迅速逃离,躲到院外一棵高大的梧桐树上隐藏起来。
柿子树旁,影壁墙的前面,是母亲的小菜园。小白菜任性地将嫩绿色的叶蔓使劲向四周伸展,互不相让地努力扩大着属于自己的狭窄的地盘儿,这种霸道疯长的局面,不给地面一丝见光的机会;无意丢弃的几粒胡萝卜种儿,竟毫不畏惧生长环境的恶劣,在庭院砖缝儿里都能长出一片郁郁葱葱的苗儿,嫩嫩的绿意,顽强的品质,令人赞叹、折服;菜园边上是一垄长势喜人大葱,绿色的圆管状的葱叶挺直向上,如一个个尽职的守卫,将整个菜园包围起来,使之与其他区域的界限更加分明。
菜畦的里边是一棵苗条的无花果树,是我去年从人家树下捡来的一个绿枝条,没成想这树好活,而且还结了许多绿莹莹的果子,母亲说果子很甜我也自然高兴地不得了。
菜园的北面,被剥了皮闪耀着金黄色的玉米棒,有的被母亲悬挂在西厢房的厦檐下,大部分被整齐地码放在临时支起的铺架上,光灿灿地仿佛冲着我笑,又仿佛是对母亲辛苦付出所作出的褒奖。
堂屋门侧的石榴树也开始结果了,虽然果子数量上无法和柿子树相媲美,但在大小程度上却稍胜一筹,同旁边一棵结满红红的朝天椒的辣椒秧一起静静地贮立在这金色的秋阳里。去年墙壁上悬挂着的带棱的丝瓜和紫色的扁豆已不复存在,母亲说是被院子里的鸡仔吃掉了种子,虽然母亲也吃腻了那种味道,但对于小院的景致是个缺憾。
母亲养得几只小公鸡非常活泼,它们都披着一身黑红色的光亮的羽毛,一会儿你追我赶地嬉戏一阵儿,一会儿又伸长脖子打几个鸣儿,甚至胆大些的飞到早已光秃秃的小山楂树仅剩的一根枝杈上,全然不把我这个陌生的主人放在眼里。
午饭过后,我便喊着母亲一起到田里瞧瞧。由于田地处在乡村主干道的两边,刚刚修缮的道路还算平整,路上不断有运送庄稼的农用车来来往往,认识的便急忙打上个招呼,啦啦今年秋收的状况,分享一些乡下人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倒是迅速成长着年轻的后生们,虽然看着也倍感亲切,但早已记不起是谁家的娃了,不免徒生些许“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感慨和尴尬了。
路的两旁是一排排挺拔的白杨树,在微风里偶尔抖动几下,零零星星的已经枯黄的树叶顺势落下,飘到我身边的路上,甚至被来往的车辆带进路边的沟渠里,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大部分的庄稼已被收割完毕,刚刚裸露出本色肌肤的肥沃的土壤,又被粉碎了的秸秆碎末覆盖的严严实实,远远看着像一块块土黄色的地毯。
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浪费一点田地都觉得可惜。这不,她在大哥废弃的木耳大棚的空间里,还开垦出几块棉花地。此时正是棉花采摘的季节,母亲一边拾着雪白雪白的棉花朵儿,一边自语着说留下来给她的孙子结婚做被子用,我也便随她答应着。
本来出门已不算早,如此忙活一翻儿,乡下的天空就逐渐暗淡下来。归巢的灰喜鹊早已飞回路边杨树上的窝巢边,田间经常见到的俊美的山鸡也不见了踪影,广袤的田野的上方半米的空间里已逐渐升腾起灰色的清雾,朦朦胧胧感觉也渐次浓了。
乡下的傍晚来了,我和母亲也该回了。我一会儿望望眼前被树木包裹着的村庄,一会儿又转过身望望身后渐渐被灰色的清雾笼罩着的田野,一切都平平淡淡的,没有一点夸张的色彩的过度渲染,这倒符合了乡下人的性格,朴实大方却讷于言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