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善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热门12篇)
心得体会是自我反思的一种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以展示个性和独特性。这些精选的心得体会档案收集了许多不同领域的经验总结,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示。
刘善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7月13日,黔东南州举行舍己救人好支书刘善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市人大会主任龙兴安,市政协主席潘诗权,市领导朱汉琴、潘志刚、杨洪宇、毛晓燕、姜永柱等四大班子领导在凯里市分会场集中收看报告会直播实况。
报告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回顾了刘善平同志在九潮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讲述了他心系九潮村人民的感人事迹。整场报告会感人肺腑,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据悉,刘善平是黎平县九潮镇九潮村党支部书记,是黔东南州“劳动模范”和“优秀共产党员”,被评为贵州省“文朝荣式的好支书”。6月10日凌晨,九潮村发生重特大洪涝灾害,作为村支部书记的他,在和村干部通知并组织村民转移过程中,为营救被洪水围困的村民时,不幸被洪水卷走。他在生死攸关时刻,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舍己救人,最后只留下一句“我是支书,让我来!”,刘善平的事迹感动了所有的人,他用生命诠释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危难之时应该作出的抉择。
会议号召,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刘善平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他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执着追求,在“两学一做”中善“学”敢“做”,切实深入基层一线,带领老百姓发家致富奔小康。学习他尊老爱幼、关心群众的真挚情怀,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把群众装在心里,千方百计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学习他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以清正廉洁良好形象和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刘善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根据《中共黎平县委关于开展向刘善平同志学习的决定》文件要求,镇党委积极响应,迅速掀起学习刘善平同志的热潮,立即组织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刘善平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学习刘善平同志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献身精神,学习刘善平同志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执着追求,学习刘善平同志尊老爱幼、关心群众的真挚情怀,学习刘善平同志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刘善平同志任九潮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刘善平同志忠诚、干净、担当,心系百姓,想方设法、一心一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带领九潮村全体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全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邻里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他以身作则,认真“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争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争当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支书。刘善平同志虽然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为我们树立了身先士卒、爱民护民、舍己为人的光辉榜样,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会上,镇党委书记要求各位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在学习中要起表率作用,要联系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以刘善平同志为榜样,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好党员、好干部,并将刘善平同志的先进事迹宣传到基层党员、群众中,切实发挥先进典型扬正气、激励精神、凝聚力量和示范引领的作用。
刘善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作为一名农村普通教师,07年以来被多家媒体报道,称为一朵美丽的山菊花;她多次站在道德讲堂上让听众潸然泪下,称她为中国的海伦。她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为学生开辟了新的心灵家园,使许多孩子走出青春的迷惘。她就是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的盲人女教师刘芳。
8月,刘芳建立了校园心理咨询室,担任学生的心理辅导教师。全校25个班级每个学期她要做50次以上的微型讲座。她通过学校广播站的咨询课很受欢迎,学生们欢迎她的方式是鼓掌、尖叫和拍桌子,课下很多学生还会给她讲悄悄话。刘芳耐心地帮他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孩子们的信任,她也经常对孩子们说:“我现在看不见了都能快乐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你们的这点小困难怕什么呢,来,让我们一起想个办法吧!”有一次,她收到一条误发的短信,内容是一个在校的高中女生,因为一段错误的爱情要轻生,收到短信后,她向对方拨通了电话向她讲述人生的价值和可能遇到的波折,一个月以后女孩终于放弃了轻生的念头,走出了阴霾。在学校里她也这样配合过班主任把一个多次轻生的女学生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当然还有很多这样的小故事。她为学生建立了个人成长记录袋,里面装满了来咨询的孩子们的小秘密和对她的信任。
最近她又听说有个一年级的小李同学因为车祸亲眼看到母亲失去了生命,从此一蹶不振,成绩一落千丈,她主动认这个男孩做了儿子,阳光般的母爱又唤回了孩子对生活的热爱,习惯好了成绩也上去了,后来这个孩子转入了体校学习拳击,他对刘芳妈妈说他要像拳王周世明那样为国争光,还说,练习拳击很苦很累也很疼,可是为了刘老师对他的爱,一切都能忍受。这让刘芳感到很欣慰。她明白了一个老师不单是教书育人,还应该具有怎样的一种社会担当。这还不够,自从她的电话被公示以后,现在找她解决问题的家长和校外人员也多了起来,这让她的工作量大大的增加了,但是她从来没有拒绝过,她认为这才是她的价值所在。
近年来她还从学校走出去,被多次邀请到别的学校和单位做道德讲堂和职业倦怠分析,她以残缺的身体坚毅的性格感染着每一个健全的人。记得三月她在贵阳护理职业学校做报告时,下面的老师学生都感动得哽咽了。在互动环节里,有个李老师当场就提出要资助一个白云三中的贫困学生,他说要向刘老师学习,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帮扶更需要帮助的孩子。不久,刘老师就为他找到了一个叫小钟的男学生,他小时候因为车祸失去了一条腿,李老师当月就拿出了一千元为小钟换了一个新的拐杖,这让那个贫困的家庭感激不尽,这就是爱的传递,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刘善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四
亲爱的全国人民:
你们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总有人逆着人群向最危险的地方奔去。钟南山院士挤着春运餐车前往武汉,同济医院一批批志愿者满员,留美学子转机三次飞往武汉,天南海北不同科室的医生申请调往,无数的公益物资调运武汉。风波不断,大是大非前总有人站起来成为中国的脊梁。
面对着每天疯狂上涨的感染人数,面对着那些一块块被血色染红的地域,面对着那些还在疯狂逃窜的染病患者,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斥着恐惧。然而,此时,一群白衣战士出现了,写下了一封封“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请领导批准”的字条。就这样,头也不回的走向了“战场”……带上口罩,穿上防护服,戴好护目镜,戴上医用手套,走上了“一线”。一面是亲人的呼喊心切,一面是病人的呼喊痛苦。这些医护人员一心热血、只管救人,把命都给了他们。站在抗议一线的“白衣战士”,每天每夜都是高强度的十几个小时工作,无数医护人员请愿,日夜兼程,星火驰援。这群拨开浓浓阴云的人正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自己的坚定誓言一个交代。
他们是下凡人间做客的天使,却当起了救死扶伤的职业;他们是散落人间的星星之火,却以燎原之势共抗疫情;他们是温暖人间的和煦春风,给人以醉人的光辉;然而他们也只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在和死神抢人。病毒面前有人提物卖价,而有人却把自己大半辈子的积蓄都投给了他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笔笔钱,一声声“我来”让这些“散落人间的星星”重新绽放光芒。在遥遥无边的宇宙中找到自己的轨道,慢慢地找到被黑暗隐藏光芒的月亮,让它们再次回到人间,赶走那夜晚无边的黑暗。在这其中让他们感受到,不止他们在奋斗,身后还有着十几亿同胞,还有中国!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纵然山河有恙,不敌世间盛情!愿所有中国人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的话。有一份热发一分光,不必等待炬火。
我希望如约而至的不止是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的你们。
刘善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五
王华同志是援疆干部、公务员、共产党员的好榜样。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向王华学习,学习王华情系新疆、热爱人民、献身兵团的奉献精神,自觉从兵团的性质、地位、职能和使命出发立身行事;学习王华俯下身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在新疆这片热土上作出自己的贡献;学习王华把兵团当家乡的主人翁精神和恪尽职守、身先士卒、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立足本职工作,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做好各项工作,用敬业奉献铺就无悔援疆路。
雪莲,是高山的精灵。凌寒独放,扎根雪线之上,傲立冰川之间;花色素洁,不慕蜂鸣蝶舞,更有药石之效。有人说,因公殉职的援疆干部王华,就像这样一朵纯洁的雪莲花,忍得住孤独,耐得住艰难,顶得住压力,挡得住诱惑,扛得起责任。
雪莲坚韧、圣洁,可谓草木有本心。而为人处世,更需要抱定初心终不悔,坚守自己的标准、锚定自己的目标。同事都说王华身体很好,却不知他办公室和宿舍里放着很多治疗慢性胃病的药;王华带领援疆干部资助了50名学生,却特意叮嘱学校保密;在王华的日记里,鲜有在外人看来值得炫耀的事情那些奉献与牺牲,那些执着与坚持,那些朴实与简单,或许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壮举,但却如雪莲一样:唯其纯粹,所以美丽;唯其平凡,所以动人。
王华用行动与生命,回答了援疆三问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当有人计较高寒干燥、水碱、紫外线等对身体的伤害时,王华在可克达拉市高中项目的工地上日夜奔波,在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综合楼项目申建殚精竭虑;当儿子因为爸爸不能陪伴左右而伤心落泪时,王华在帮高中生依力米努尔马合木提跃过龙门这样的故事并非惊天动地,也无关生死抉择,却让人感受到超越性的意义和价值。其中原因,正在于少了私利,多了公义走出小我,成全大我。
活着是援疆的旗帜,倒下是援疆的基石。更多如王华一样的援疆干部,奉献在此、牵挂在此,有的眼睛几近失明仍坚守岗位,有的妻儿重病无法陪护,有的父母离世未能见上最后一面。教育援疆、医疗援疆、产业援疆、科技援疆、人才援疆五加二,白加黑,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是很多援疆干部的真实写照。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对于他们来说,苦不抱怨,因为这是使命的召唤;难不退缩,因为这是笃定的信仰;累却心安,因为这是光荣的职责。
与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活在身边的理想邹碧华一样,王华与更多的援疆干部,用自己的选择,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考题,堪称学习的典范。走过流血牺牲、毁家纾难的时代,不再有战火烽烟、枪林弹雨的考验,然而对于共产党人,使命的召唤从未停止,笃定的信仰更不能动摇。8800多万党员以榜样为指引,在学上用真功,在做上见真章,在平凡岗位上义无反顾地默默坚守,在群众需要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必能凝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挺起民族复兴的坚实脊梁。
赛里木湖举杯致谢,伊犁河谷呜咽感恩。日前,展现王华事迹的新媒体作品《想你!天山雪莲为你绽放》刚一上线,不到24小时,阅读转发量就超过220万人次。一次点击就是一次感激,一次转发就是一次褒扬,这就是民心,这就是丰碑。虽然王华离世了,但他其实还活着活在新疆各族群众的心中,活在援疆前工作过的句容和镇江的百姓口碑里,活在接力王华未竟事业的援疆干部的坚守中。无悔援疆路,一生新疆情;初心永不忘,忠魂守边陲。王华已经化为了那一朵雪莲,绽放在天山之巅,守护着这一方热土,传唱着精神的颂歌。
我们要学习王华同志热爱新疆、热爱兵团,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用实际行动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学习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锐意进取的担当精神,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业绩;学习他心中有民、一心为民,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自觉践行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的高尚品质。
刘善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六
_,男,_岁,_人,中共党员,现任_县道路运输服务中心主任。
为做好全县客货运输行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_同志作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负责人,充分认识疫情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主动放弃了春节假期返回贵州老家探望老母亲的计划,第一时间投入我县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把好交通运输防控关。
忠于职守,科学统筹安排。在县委、县政府部署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后,_同志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召集全县客货运输企业召开疫情防控工作安排会,认真研究,分析疫情,要求举全行业之力,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客运企业深入落实车站、车辆防控工作,在车站设置进站专用通道监测,对进站等候及上下车乘客进行体温测试,并登记台账;认真落实客运站场通风、车辆及设施每天3次消毒,工作人员戴口罩、勤洗手等卫生防护措施;设立专职人员、专用通道、指示标志、隔离房间、专用物质,严格执行“七不出站”制度;加强宣传与防控,在旅游集散中心led屏、出租车顶灯循环滚动播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护科普视频、标语并张贴标语,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要求客货运输企业必须把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去,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有条不紊推进。
求真务实,工作稳扎稳打。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_同志深入基层,勤于调研,及时了解群众动态,在周边市、县交通部门均发布停运的通告后,_同志迅速联系县客运企业负责人,集思广益、统筹兼顾,针对我县地域环境特殊性及群众出行方便考虑,及时报请局党委,并报县政府同意,对跨县客运路线实施暂停营运,优化县内农村客运线路发班班次,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深入到基层驾乘人员当中,积极开展对驾驶员的宣传教育,在特殊时期做好对群众的宣传解释工作,提高服务质量;联合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在106线、重要交通枢纽处设置疫情防控点,对来往车辆驾驶员进行体温测量,登记排查,联防联控,抗击疫情。
勤勉务实,勇于奉献担当。按县交通运输局统筹安排,为防止大年三十、初一到月珠寺上香群众较多,引起人员聚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一名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_同志为照顾外地同志能回家吃团年饭,主动到执勤点执勤,引导、规劝群众和车辆有序离开;在客运中心站随时可见他的身影,每天都是最早到达客运站进行检查,对车站、车辆的消毒、车辆储备、车辆安检、疫情宣传等情况进行一一检查;主动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领排查小组对包保区域内住户人员进行安全宣传,逐一排查,包保区域内109户,354人不漏查,全力做好返乡人员排查登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运输行业仍是重中之重。_同志总是做得多说的少,乐于奉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承着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奋战在_交通疫情防控工作一线。他总说:我x经是一名军人,转业到地方工作,其实哪儿都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看似简单的话语,饱含着他一颗赤诚的为民爱民之心,面对紧迫的疫情局势,勇于奉献、迎难而上、恪尽职守、抗击疫情。
刘善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七
上大学期间,张小娟是班里的宣传委员。她热衷社团活动,尤其是务实、扎根基层的服务型社团。大二暑假,小娟跟着社团的师哥师姐到偏远山区支教,支教点没有水、没有电,连脸都洗不了,更不用说洗澡。“回来听她讲在那里的经历,有苦有泪却始终没有抱怨,我想如果有机会她仍然会选择去第二次、第三次……”张小娟的同学付丽园回忆道。
20__年,由蒙曼老师带队,师生一行赴湘西凤凰县开展田野调查,了解当地的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部门经济状况。蒙曼告诉记者,在这期间,她看到了张小娟的另一个侧面:爱美。
“田野调查其实是个释放天性的过程。和课堂上的沉静不同,田野状态下的小娟很爱笑,对什么都满意,我想,这该是一个容易获得幸福的姑娘吧。”蒙曼回忆说。
在调研回京前的一个傍晚,师生走进当地古城的一家蜡染店,准备做件印花布,为此行留念。大家从店主给的纹样里选了半天,不知道要画什么,张小娟却扔掉纹样,挥笔画下一个类似汉代画像砖的图样,中间有个侍女一般的人物。张新宇好奇地看着她,张小娟得意地说:“图案早就在脑子里了,只是找个契机画出来而已。”
蒙曼对记者说,张小娟时时刻刻都能看出好的地方、美的地方,身上有一股文艺青年的气息,她对美是有追求的。“她爱美,所以希望全世界都美。”
张小娟的同学几乎都遭受过她对家乡的“宣传轰炸”。很多同学都是通过她知道了甘南州,知道了舟曲县。每每谈起家乡,热爱之情溢于言表,说成片的花儿很美,总说欢迎大家去做客。“从她那里,我知道了有个美丽的地方叫舟曲,有片纯净的土地叫甘南,至今心向往之。”张小娟的同学刘晓杰说。
“小娟毕业后,在北京找了一份工作,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她就融入了这座城市熙来攘往的人群里。直到10月9日晚上,同时知道了她回乡、扶贫、殉职的三重信息。”蒙曼告诉记者。
大学毕业后,一直牵动张小娟内心的,是不能割舍的乡情。毕业前夕,章毅君老师曾和张小娟谈到毕业后的去向,张小娟说自己想回家乡,认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会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家人则希望她能够在北京找一份工作,平时爱笑的她看上去很认真,一时难以选择。“孝顺、懂事的小娟先在北京工作了一年,但是对家乡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使她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投身民族地区的建设,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青春和生命书写了感人至深的篇章。”
20__年,张小娟回到了家乡。工作10年来,张小娟先后在立节镇、县政府办、曲瓦乡任职,其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与群众直接接触的一线岗位。张小娟一年中,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奔赴各个贫困村,大部分周末时间都用于加班。她成了全县扶贫工作的移动数据库,同时也是各乡镇、各部门24小时在线的业务联络人。
刘善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八
6月10日,刘善平因为勇救群众失踪了,消息传来,黎平县九潮村杏寨组的村民奶水莲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他人很好,不该是这样呀!”奶水莲说,说话间,眼圈就变红了。
把老母的棺材让给贫困户。
奶水莲是一位残疾人,她跟丈夫养育了两个女儿,均已出嫁。20xx年丈夫去世,由于没有棺材,尸体摆在家里无法安葬。
刘善平得知此事后,二话没说,就把家中为80岁母亲准备的棺材,抬到奶水莲家。
之后,他还动员众乡亲帮忙,奶水莲的丈夫因此得以入土。“要不是刘支书,我男人根本入不了土。”奶水莲说,几年过去了,此事她和家人牢记于心,“我们只恨没有能力报答,现在想报答也没有机会了”。
早在没有当村领导时,刘善平就将自家门面改成商店,销售百货。俗话说无奸不商,但群众就看不到他“奸”。
20xx年元月,黎平遭遇罕见的雪凝冰冻灾害,造成了全镇停电。面对冰冻,有的商家为了发灾害财,趁机高价销售蜡烛,竟然卖到5元一根。唯有刘善平的商店,每根蜡烛只卖两毛,盐巴、火柴、煤油都按照平常价格销售,没有涨价,使当地百姓渡过了难关。
“九潮的大禹”五过家门而不入。
舍己为人的事,在刘善平身上经常上演。
20xx年6月8日傍晚,黎平九潮村遭受罕见的狂风暴雨袭击,九潮街上变成了洪水河,大水冲进刘善平的商店,但他不顾自家损失,第一时间跑到住在河边的21户群众家,及时将80多名男女老少疏散到安全地带。
在救灾过程中,他路过自己店门而不入,使近万元的货物被洪水淹没,被村民尊称为“九潮的大禹”。
九潮村的村民深受感动了,自发给刘善平送了题字为“为民做主办实事”的牌匾。
据了解,刘善平是20xx年12月全票当选村支书以来至今,群众自发为他送了九块牌匾,这是群众对他们的村支书发自内心的褒奖。
主动裁减低保户。
20xx年九潮村享受低保102户283人,在20xx年,刘支书通过入户审核,仔细核对所有信息后,发现83户224人已经脱贫,不再符合享受低保的条件,主动提出只保留符合继续享受的19户59人。
这件事做得很公开,也很公正,没有任何群众提出异议。
据了解,由于刘善平和他所带的村两委班子办事公道,所以多年来,九潮村从未发生过一起因办事不公引发的上访事件。
刘善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九
6月10日,贵州省黎平县九潮村党支部书记、我们的英雄刘善平走了,他倒在了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一句话“我是支书,让我去”,燃尽了他的生命。“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刘善平同志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入党誓言,实现了一名共产党人伟大的价值。我们怀念他,祝福他一路走好。我们庄重的承诺,他留下未尽的事业,由我们来完成;他散发的精神能量,由我们来传承。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建党以来,多少仁人志士为党的事业前仆后继的抛头颅、洒执血。36岁的瞿秋白、37岁的方志敏、38岁的李大钊,还有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等等。再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柴生芳、李保国,无不是为了党崇高的事业、为了党的理想、为了党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做为一名共产党人,我们缅怀他们,继承他们的遗志,传承他们为党、为人民精忠报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入党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奉献、意味着牺牲,因为党员要站出来,要冲锋在革命事业的最前面,随时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甚至生命。我们党员,就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这一光荣传统。
做为一名共产党人,我们敬仰他们,学习他们淡泊名利、敢于贡献、乐于付出的精气神。生活是平凡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成绩是不平凡的。在工作生活中,用他们精神激励我们,让我们时刻铭记使命,勤于思考、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做一个有作为的共产党人,当我们老了,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今天,我们享受着党员的荣誉,拿着党员的待遇,我们党员就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做出我们的贡献。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要对得起共产党员的称号,对得起党给我们的待遇。和平建设时期,不需要我们去抛头颅洒执血,但需要我们时时刻刻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为党、为人民付出心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贡献不分大小,只分有无那颗为人民服务的心。
今天,我们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担,肩负着实现全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争做刘善平式好党员、好干部,用我们的一生去继承、发扬他们的精神能量。我们要拿出好党员、好干部的精气神,勇敢的挑起全面成小康社会的担子,做一个带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路人。
唱一首《共产党人》献给那些无私的共产党人:共产党人,冲锋陷阵的人;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人;惊涛骇浪,力挽狂澜的人……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吧,让他们的精神永不落。学习他们的精神,将我们党为民求真务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亮出来,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
刘善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
7月27日下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山西卫视播放的《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从报告团成员薛拉格作题为《我心中的彭云》,报告团成员徐晓圆作题为《怀念战友》,报告团成员宋贵作题为《口子梁人心中永不干涸的"蓄水池"》,特约记者作题为《让村民无限思念的当家人》,报告团成员彭丽丽作题为《爸爸,我的好榜样》的报告中,我们知道了:彭云同志任**市**县下喇叭乡口子梁村党支部书记22年,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山村,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22年来,彭云用责任温暖着小村百姓,用深情感染着一方土地,用无私挺起了大山的脊梁,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农村共产党员的无私和忠诚。他是小村永远的村魂,他心碑上镌刻的是为民服务的一片深情!xx年12月5日,因高血压加上工作劳累导致脑出血,不幸去世,年仅51岁。
报告团成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深情讲述了彭云同志短暂而永恒、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舍小家顾大家,数十年为民解忧愁,一身正气系群众,百姓冷暖挂在心间的事迹感人至深,精神催人奋进。一个鞠躬尽瘁的优秀基层干部的形象,油然升起在大家心中。
报告会开始后,人们就被彭云同志的事迹紧紧地吸引住了,仿佛被报告团五位成员的生动感人、声泪俱下的报告带到彭云生前先进事迹的点点滴滴里而久久不能自拔。
一是彭云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收看报告会的人深受感动,大家都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党员干部而痛心和惋惜。
二是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理想观念和生活目标有了很大的改变,用比较书面的说法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质的改变。为人民服务,成了一种过时的思想,甚至很多时候成为被人讥笑的老土的思想。可是,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彭云同志以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我们上了很有教育意义的一课。彭云的事迹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人都掉到了物质与享受中,不是所有的人都把为人民服务做为过时的思想扔得远远的,不是所有的人都把人生的理想和做人做事的目标都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
三是一致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向彭云同志学习,学习他"为了一村富,甘愿一家穷"的奉献精神,学习他把干事创业作为人生不懈追求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人生最高理想的无私精神,学习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是让自己经风雨而让别人见彩虹的崇高精神。彭云同志的事迹报告会,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激励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本职,奋发有为,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业绩来。
彭云走了,但依然留在他工作生活过的土地上的群众不会忘记他,他的精神感动着无数与他素不相识的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很有价值。
祝愿他一路走好!
刘善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一
高德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2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看望报告团成员,向高德荣表示亲切慰问,对学习宣传高德荣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提出要求。
雷锋在日记中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高德荣就是这样的一滴水、一线阳光、一颗粮食、一颗螺丝钉。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在一些人眼里,高德荣并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他扎根基层、心系群众,长期坚守在条件艰苦的独龙江畔,主动返乡扎根独龙江,全身心致力于家乡建设发展,一心扑在群众脱贫致富上。这种“舍小我顾大我,弃小家顾大家”的思想境界,的确感人至深。
高德荣曾任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县长。身为一个厅级干部,他颇有些传奇色彩。他最珍爱独龙江的山山水水、喜欢穿一件“独龙族褂褂”、出行总是带着“n件宝”、经常住在老乡家里、三十多年几乎顾不上家……试看今日的官场,像高德荣这样无官气、“接地气“的官员还有多少?“一心为民的好县长”,高德荣当之无愧。
“见贤思齐焉”,弘扬高德荣精神、争做“四有”好干部,党员干部不仅要内化于心、更要践之以行。既要保持政治定力、坚守法律制度的底线,把清廉作为立身之魂,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老百姓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既要守纪律、讲规矩,学会为欲望设定底线,又要为官有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用实干苦干惠及群众。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怎样学习焦裕禄、杨善洲、王瑛、任长霞、高德荣的公仆精神、走好为政之路,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深思。
刘善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二
学习杨善洲老书记增强了自己的党性,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水平。杨善洲老书记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
1988年4月,杨善洲同志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八万亩、价值一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
位于施甸县城西北边,距县城60多公里的大亮山,平均海拔2600多米。在这里你看不到一点树木的影子,只有一望无际的荒凉和空旷。杨善洲为什么要在这里建立林场实现他的绿色的梦想?一个曾和他在一起工作过的人深情地回忆说,杨善洲在施甸县当县委书记时曾徒步在大亮山走了20多天,大亮山的荒凉无疑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这个地方只有栽树,不然永远也富不起来。退休前他两次到大亮山实地考察,当地农民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树和杞木树都不长。然而他还是来了,他要在这片辽阔而荒凉的高原上,用他60岁以后的生命建立一个5万亩的绿色王国。
在杨善洲近40年的工作中,他一直两袖清风,勤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创先争优精神实质。“创先”在于他该安享晚年之时,毅然选择无私奉献国家;“争优”在于他扎根基层始终默默无闻地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如果说将党的政策路线认真贯彻视为尽职,那么将当前的创先争优活动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就是一种优秀员的本质体现,显然杨善洲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做实事固然可喜,但能否将实事一做到底,并且甘愿选择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余热,则是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验金石”,所以坚持恒久是创先争优活动的最终目的。每个领导干部都有退休离岗的时候,只有随时抱有杨善洲同志的那种坚定信念,创先争优活动的本质传承下去,有理由相信社会将会更加和谐富强,因为大家无形中把创先争优这个活动载体,作为自己勤廉履职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
我通过认真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觉得我们每一位新党员、老党员都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学习: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员的风采。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但从未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他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人的浩然正气。
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
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卓著成绩的褒奖和关心,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总之,学习杨善洲精神就是要始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并自重、自醒、自觉、自励,实实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图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