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精选21篇)
教案是教师授课的重要工具,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案应包括预习、讲授、练习、巩固等环节,使教学过程更加完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一
1、通过感受"小马车""由远到近"和"由近到远"的声音变化,引导学生体验和表现声音的渐强与渐弱。
2、通过学唱歌曲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并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1、渐强记号、渐弱记号的认识与其声音效果的感受与体验。
2、教唱歌曲,培养、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与多声部合作的能力。
3、让学生初步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一、听听动动——感受音乐。
听音乐做律动,放《时间像小马车》的音乐。让学生跟老师随着音乐做乘坐小马车的律动感受乐曲。
二、唱唱跳跳——享受音乐学唱新歌《时间像小马车》。
1、完整地聆听歌曲。
2、带领小朋友一起读歌词。
3、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
4、重点练唱衬词,注意吐字要清晰,提醒学生注意运用舌尖演唱,唱得要富有轻快而富有弹性。
5、处理歌曲:让学生试着用不同的演唱速度演唱歌曲,说说自己的感觉,通过比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这首歌适合用稍快的速度演唱,体验速度的变化在音乐表现中的所起的作用。
三、说说动动——表现音乐。
1、教师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儿歌《我和时间来赛跑》,让学生对该项活动有初步的了解。
2、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轻轻地拍手,感受二四拍的韵律。
3、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按节奏练习儿歌。
4、解决难点:多次练习弱拍起读。
5、完整地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6、分角色进行朗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内心节奏感。
四、拓展练习,动手练习设计作息时间表。
1、教师展示几种设计好的作息时间表,给学生一定启发。
2、教师讲解制作的要求和基本步骤。
3、动手制作。
4、展示学生的作品,对学生独创性的设计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5、请学生将自己设计的作息时间表贴在课本中指定的地方。
五、课堂小结。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二
1.在学习歌曲《时间像小马车》中,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并学会劳逸结合。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演唱相同的歌曲,体验速度对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
3.初步感受音乐中的渐强、渐弱变化。
用速度的变化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对音乐中渐强、渐弱的表现与控制。
一、导入。
1.欣赏《在钟表店里》片段。
2、师:原来是各种各样的钟发出的声音啊!(出示钟表图片)。
你能模仿他们的声音吗?
3、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分三组模仿各种钟声,然后进行合作。三种声音做强弱处理(声势训练)。
二.学习新歌。
1、节奏练习。
教师:谁来模仿一下小马车的声音?用双响筒表现(出示节奏谱xxxx|xxxx|xx|x-|)。
教师: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辆小马车,你听,小马车奔跑的声音是怎么变化的?(由远到近,出示动画)。
教师:你能用双向筒来模仿一下吗?(学生拍节奏)。
教师:你听,现在呢?(拍由近到远的力度变化)。
教师:小朋友们把马车的声音模仿的惟妙惟肖,时间就像不知疲倦的小马车,不分昼夜的奔跑,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时间像小马车》。(出示歌谱)。
2、按节奏有韵律地朗读歌词。(老师带着学生边拍节奏边读)。
3、你们能完整的把歌词加入到音乐中读一读吗?老师用双向筒为你们伴奏,有节奏的敲,看好老师的提示。
4、读的很准确,分句跟老师模唱歌曲,提醒声音轻轻的。
5.分句跟琴模唱歌曲。
6、小朋友们唱的真棒,可是小马车在奔跑的时候不仅脚步有了变化,他走的路面也发生了变化。你听,这句旋律,小马车在上坡还是下坡?solsollasidoremifa(旋律上行)――上坡。跟老师唱谱。lasolfamisolfamire(旋律下行)――下坡。唱谱。分组多唱歌谱。(提示学生要口齿清晰,声音有弹性,一气呵成,有气势)。
7、把“答答”两乐句歌词代入,分组强化训练“答答”的地方,一组接一组。感觉小马车一辆接一辆的跑过去。
8、仿佛真有几辆马车从我们面前奔跑过去。能完整的把两段连起来唱一唱吗?
9、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10、再次跟钢琴完整演唱,谁最投入,最的歌声最有感情?请一位同学加入打击乐器为同学们伴奏,边唱边听,打击乐器加入以后有什么效果?(使歌曲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活泼。)问学生是按照节奏伴奏好听还是按照节拍伴奏好听?老师作示范,让学生作比较。
11、男女生比赛,谁的歌声最有弹性,最整齐?谁伴奏的最好听?男生唱的时候请女生用打击乐器为男生伴奏,相反一样。
12、唱的真好,老师想请5组同学做一次小马车接力比赛,比一比,哪一组的歌声最整齐,最有活力。在唱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听好老师的前奏。唱完后告诉老师我变化了什么?你觉得哪种速度比较适合这首歌曲?让学生讲讲变化速度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有速度变化。)。
14、你能边做动作边唱歌吗?加入动作完整演唱。
15、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个时间马车吧,把动作和打击乐器一起加入到歌曲中好吗?分组分角色。三组,一组唱,一组做动作,一组打击乐器。
16、太棒了,时间象小马车,嗒嗒嗒嗒的向前跑,小马车跑远了还能再回来,可是时间跑了,它还会回来吗?面对这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要时刻珍惜时间。让我们一起和时间来比赛吧!
三、节奏游戏――我和时间来比赛。
1、跟师有节奏的朗读,速度由快到慢练习。看时间,读1-2遍。
3、老师把这首儿歌加入到音乐中,仔细听老师在乐曲的什么地方加入的?
4、看老师的手势提示,你们能自己把儿歌试着加入到乐曲中吗?
5、如果不行跟老师一起把儿歌加入到乐曲中。
四、小结。
时间就像刚才的音乐一样,在你不经意间就飞快的溜走了,让我们一起跟时间赛跑吧!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三
1、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区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型。
2、能模仿音乐配上合适的乐器及创编优美的身体动作,并能愉快地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1、钟。
3、乐器若干:双响筒、锣、小铃、鼓等。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讨论生活中的各种声响节奏,复习基本节奏。
1、提问:平时你在家里都能听到哪些声音?
2、师幼一起讨论各种敲门的声音,比较切菜快慢的节奏声(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2、听音乐辨别不同的声音。
3、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乐器为音乐伴奏。
(1)那你觉得秒针的声音用什么乐器来表示最合适?钟声呢?(请个别幼儿上前演奏)。
(2)看指挥集体演奏。
(3)听音乐集体指挥。
三、通过时钟,复习原有认知经验,为游戏作准备。
1、在老师提供的时钟里,找出音乐里表演的钟点(3点、6点、12点)。
2、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模拟这三个时刻,选出最合适的动作集体练习,并运用到游戏里。
四、音乐游戏。
1、先请个别幼儿上前和老师一起表演。
2、集体表演。
3、加乐器分组表演。
五、结束。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四
3、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重点:(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并能边演边唱;
(2)让学生懂得时间的珍贵,知道珍惜时间;
(2)准确地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电子琴、教学光盘、打击乐器。
一、情境导入。
熟悉旋律、了解歌词。
1、铃声一响,老师放音乐(《时间像小马车》的伴奏音乐)带领大家做拍手游戏,让同学们自由发挥、自由结合,不限制拍手节奏,要求大家按节拍拍出,说出(2/4拍)。
2、继续放音乐,请大家跟随音乐节拍进行表演,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做动作,老师鼓励。
二、寓教于乐。
1、初听全曲:
听玩后说一说这首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学读歌词。
(1)为歌曲旋律划拍示,按节奏齐读歌词。
(2)放音乐请同学们跟随音乐朗读一下歌词,老师边读边提示,带领大家读。
针对大家刚才朗读的歌词来进行纠正、指导。
(3)听音乐玩整地读一遍。
3、听唱法学唱歌曲。
歌曲中“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向前跑”处理成渐强,声音要有控制;“哒哒哒哒哒哒哒哒那就不同了”处理成小马车跑过两个小山坡。
三、创造表现。
1、(1)教师表演,引起学生兴趣。
(2)学生创编动作,跟着音乐表演一下,比一比哪一组表演的。
2、加入打击乐器,乐器有:响板、碰铃、沙蛋。乐器的伴奏型不限,让同学们自由发挥,按节拍打即可。一组打乐器一组唱,然后交换。
3、请一组同学模仿钟表走动的“嘀嗒嘀嗒”声,另一组同学唱;然后交换。
四、完美结课。
学了这首歌自己有哪些收获?以后应该怎样做?老师总结大家的发言,对大家的表现予以肯定和鼓励。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五
1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新创编的舞蹈表演得更加熟练。
2应用原有的动作、队形知识和教师新提供的动作语汇,分小组进一步完善自己创编的b段舞蹈。
活动准备。
1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舞谱比较熟练地表演a段舞蹈。
2三个小组各自创编了不同的b段舞蹈和舞谱,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表演各自的舞蹈。
活动过程。
1幼儿表演已经学会的舞蹈。
2欣赏和模仿教师示范的新动作。
幼儿饶有兴致地观赏老师表演的太平鼓舞。教师表演之后,组织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老师表演的什么动作?为什么喜欢?
幼儿1:我发现袁老师做了一个在后背打鼓的动作。
教师:噢,后背打鼓的动作像什么?
幼儿2:像人们在搓澡,很有意思。
幼儿3:我看到老师打鼓时,头先往后绕一下,再转到前面来打鼓,像照镜子一样!
教师:请你来学一学这个照镜子的动作好吗?(幼儿3模仿表演这一动作)。
幼儿4:我喜欢腿下打鼓的动作,像满族人骑马的样子,很勇敢、很神气!
教师:咱们一起来表演腿下打鼓的动作,看看像不像骑马?(全体幼儿跟随着老师表演这一动作)。
幼儿5:我喜欢两边打鼓的动作,这个动作特别有气势。(幼儿4边说边表演)。
幼儿6:袁老师“向上跳打”的动作,好像要摸白云!
教师:“向上跳打”这个动作特别有气势,表现出满族人豪放的性格,请小朋友一起来表演这个动作。(全体幼儿跟随着幼儿6表演这一动作)。
幼儿7:我喜欢老师敲鼓沿的动作,感觉像跑步一样。(幼儿7边说边表演)。
幼儿8:我觉得老师扭腰铃的动作特别好看,铃声也好听。
教师:你们知道扭腰铃的动作,为什么又好看又好听吗?
幼儿9:老师前后扭腰铃,扭得很用力。
教师:小朋友说对了,因为满族的腰铃特别长,所以要前后扭动,才能使腰铃发出清脆、好听的声音。咱们一起来扭一扭吧!(全体幼儿跟随着老师表演扭腰铃的动作)。
(本环节。教师舞蹈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舞蹈语汇,激起了幼儿发现学习的欲望。教师适时将新的舞蹈动作学习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引导幼儿去发现新动作,联想丰富的动作,并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动作,以加深幼儿对新步法和舞法的理解、学习和掌握。)。
3分段创编。表演展示。
(1)根据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创编。
教师:上节课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为《满童乐》这首乐曲设计了节奏鼓谱。请小朋友看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出示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
幼儿1:用四分音符打鼓,能发出又响、又有力的声音。
幼儿2:能表现出满族人民的勇敢。
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作适合打大鼓?
幼儿1:一只手把鼓高举在头上,用另一只手来打鼓。
幼儿2:两边打鼓。
幼儿3:上跳打鼓。
幼儿4:在腿下打鼓。
幼儿5:下腰打鼓。
幼儿1:跪着敲小鼓,要用快的动作敲。
幼儿2:敲鼓沿。
幼儿3:转圈打小鼓。
幼儿1:蹲下扭腰铃。
幼儿2:半蹲扭腰铃。
幼儿3:跪下扭腰铃。
(教师出示直观形象的节奏图谱,引导幼儿通过分辨“大鼓、小鼓和腰铃”的图形标记,复习和巩固了幼儿原有的知识技能,并通过有序的提问,引导幼儿将其拥有的丰富经验应用到新舞蹈的创编中去。)。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你自己喜欢的动作编到a段乐曲的鼓谱中去,要注意给大鼓、小鼓和腰铃选择合适的动作,过一会儿,老师邀请小朋友来表演。
(幼儿根据图谱中的节奏型展井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幼儿自主创编、有的幼儿与同伴合作创编。教师鼓励幼儿把已掌握的舞汇、发现的新动作和自己创意独特的动作,融入到a段乐曲的创编中。)。
教师:刚才,老师发现许多小朋友编出了非常好看的动作。下面,老师请小朋友来表演。
全体幼儿安静地坐在地上,观看个别幼儿的表演。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他们表演的什么动作?
幼儿1:我喜欢两边打鼓的动作,因为两边打鼓很漂亮。
教师:这个动作我也喜欢,因为两边打鼓,像满族的小女孩在行礼,真好看!
幼儿2:我喜欢上跳打的`动作,胳膊伸得很直、很好看!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表演的太平鼓舞很精彩!在表演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创编的动作和鼓谱节奏配合在一起,非常好!(教师指着活动室的场地对幼儿说)现在,这里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请小朋友用你们优美的舞姿,随着音乐尽情地跳起来吧!
教师示意幼儿安静地听前奏音乐,然后,全体幼儿自主、激情地表演创编的a段太平鼓舞。
(本环节的创编活动,突出了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意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把创编的动作与a段乐曲的节奏建立联系,体现了动作与节奏的和谐统一,表现了舞蹈的创意美,为b段进行合作创编、合作表演奠定了基础。)。
(2)根据b段乐曲的节奏图谱,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创编。
教师:太平鼓舞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有适合个人表演的,也有许多人在一起合作表演的。现在,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录像。看看人们是怎样合作打太平鼓的。
幼儿1:在外面围个圆圈打鼓,里面有一个人在中间跳舞。
幼儿2:大家一起跑个大圆圈打太平鼓。
幼儿3:两个人对脸打鼓。
幼儿4:有串排的动作,两排人换位置打鼓。
(本环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看录像片,自主地发现太平鼓舞队形的变化和伙伴间配合表演的形式,为小组合作创编太平鼓舞做好铺垫。)教师:(出示带有“红、黄、蓝”标记的b段乐曲的节奏图谱)现在,老师把小朋友们分成三组:第一组是红队,第二组是黄队。第三组是蓝队,请各组小朋友按照你们预先设计好的节奏图谱创编太平鼓舞。
教师提示:各组在编舞的时候,能根据鼓谱中的节奏变化,注意小伙伴之间的合作与配合,要体现出舞蹈队形的变化,可以把满族人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编进舞蹈中。
(3)幼儿按照“红、黄、蓝”的标记开始分组,并进行自由讨论,商量动作的编排。
(4)各组按照编排的动作,进行变换队形的练习。
(b段乐曲的节奏鼓谱,是各组小朋友在上节课中预先设计好的。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讨论,目的是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尊重和接纳别人的意见和想法,感受相互配合的默契,体会共同创编的快乐。)。
(5)大组交流。
教师:下面,请各组的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创编的?
第一组幼儿:我们小组编的是,草原上小朋友们在玩翘翘板。一个小朋友站起来打鼓,另一个小朋友蹲下打鼓。
教师:让我们来欣赏红队小朋友的表演吧!看看他们合作表演了哪些好看的动作?(第一组红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幼儿1:有的小朋友先站着向上跳打。有的先蹲下来扭腰铃,然后再交换动作,很好看!
幼儿2:打大鼓时,他们做了好几个不一样的动作,有上跳打,有腿下打,有后背打。
幼儿3:晃腰铃时,有站着摇,有跪着摇。
第二组幼儿:我们编的是,草原上赛马比赛。前后串排的动作像赛马一样,比赛结束了大家很高兴,一起跳了起来,做后背打鼓的动作。
教师:原来你们是草原上的小骑手在赛马呢,表演给我们看看吧!(第二组黄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第三组蓝队的幼儿:我们编的动作是,一个小朋友当大树,另一个小朋友当小动物,围着我转,就像在森林里捉迷藏一样。
教师:噢,你们的创意真好!请小朋友欣赏他们的表演吧?(第三组蓝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教师总结:第三组小朋友创编的“围着一个小朋友转圈跑,然后把鼓放在头上扭腰铃”的动作很有趣,很好看!
教师:现在,我请三组的小朋友共同合作,随着b段乐曲的节奏,表演你们创编的太平鼓舞!(播放b段乐曲,三个组的幼儿进行合作表演。)。
(从本环节我们不难看出:没有先前积累的丰富的太平鼓舞知识技能和先前逐渐培养起来的想象、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水平的创编、合作和交流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完整表演。
教师:《满童乐》是一首欢快的乐曲,小朋友在表演时,要用好看的表情把我们喜悦的心情表现出来。现在,请小朋友随着这首欢快的乐曲完整地表演吧!
教师语言提示:a段乐曲,小朋友们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b段乐曲,用小组合作创编动作的表演:c段乐曲和a段乐曲一样,还用小朋友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当音乐停止时。每个小朋友要非常高兴地做出一个喊起来的动作,看谁的动作造型最优美、最独特。
(本环节,是完整的乐曲与完整的表演融合再现的过程,是把幼儿个人创编的舞蹈与小组合作创编的舞蹈进行完整展示的过程。表演中,幼儿根据乐段的变化调整着自己的情绪,表达着对太平鼓舞艺术的独特理解与喜爱,此时孩子们的激情表演把教学活动推向了高潮。达到了“艺术整合”的教学效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发现学习、舞蹈创编、合作能力培养等几方面,并在教学活动中着重体现了以下四方面的教学策略:
1运用了启发联想,激发情感的教学策略。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说出“你创编的动作像什么”“你能学一学这个像照镜子的动作吗”“咱们一起来表演这个动作,看看像不像骑马的姿势”等,帮助幼儿感知、理解和记忆新动作,并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和丰富的词汇去描述他们的动作,使幼儿在此过程中既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动作学习的要领,又有效地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2运用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策略。教师经常通过适时的提问,如“你喜欢老师的哪个动作”“你觉得哪个动作更适合大鼓?适合小鼓”等,支持鼓励幼儿自由地表达和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使幼儿通过语言的表达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3运用了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先后播放了两次录像片、一次由教师个人示范表演了舞蹈。通过观看纪录片,使幼儿了解了满族文化与民俗风情特点,发现了太平鼓舞各种队列的变化和多人合作表演的方式,为幼儿进行创编活动提供可供参考的“高级榜样”。通过欣赏教师的表演,让幼儿从中发现了许多新动作,这也为幼儿自主创意性表演提供了更丰富的可用舞蹈语汇。
4运用了节奏图谱的教学策略。《满童乐》是一首在曲调上富于变化的乐曲,为了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结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设计了鼓谱,把鼓谱中的4分音符、8分音符、4分休止符分别用大鼓、小鼓、腰铃等图形标志出来,按照乐曲的结构组织排列。在小组合作创编活动中,还分别用“红、黄、蓝”帮助各组区分各自原先创编好的鼓谱。直观形象的鼓谱较有效地降低了幼儿理解和记忆的负担,为幼儿的创编、语言交流和合作表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之,我们在活动中所看到的,是幼儿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活动,在音乐、舞蹈、语言、创造、合作等方面获得的综合发展。这样的高质量的发展,是教师精心培养的结果。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这次活动中该班级的幼儿才能够有这样精彩的表现。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六
1、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它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感受其欢快、活泼的音乐风格。
2、尝试听辨乐曲旋律的变化,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形象和内容。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1、幼儿活动前了解过鼹鼠的形态、生活习性。
2、手指游戏、《快乐的小鼹鼠》音乐cd盒、小鼹鼠的课件。
3、幼儿学习资源3第24--25页。
一、通过"切土豆请客"的手指游戏熟悉音乐节奏,引出小鼹鼠。
师:今天老师请客,请大家吃什么呢?请大家闭上眼睛来摸一下?
幼:土豆师:
1)、可是生的土豆怎么吃呢?我们炒一盘土豆泥,我们一起切土豆。
2)、拿出大土豆,放在菜板上,拿出大菜刀,我们一起切土豆。
3)、切切 切切 切切 切,哧哧哧哧 哧,哧哧哧哧 哧,(三遍)
4)、呀,土豆切好了,让我们一起来做土豆泥吧,捶捶捶捶捶捶 捶,哧哧哧哧 哧,哧哧哧哧 哧,(三遍)
5)、呀,土豆变成土豆泥了,哇,好香呀,把谁给吸引来了呢?
二、老师出示课件边放音乐旋律第一遍露出小尾巴,第二遍露出两颗门牙。
师:猜一下这是谁?
幼:小鼹鼠师:哇,小鼹鼠来了,大家悄悄的闭上眼睛,听小鼹鼠在干什么?(提问)
三、感受作品abac的结构师:小鼹鼠悄悄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小鼹鼠今天过生日,他要我们去参加她的生日宴会,那我们排好队出发吧,(听音乐a排队走)b段:听到狮子声音吓了一跳后继续走,小朋友们突然从一个坡上滑了下去。
a段:同a段c段:到了小鼹鼠家一起游戏,天黑了赶紧回家。
四、整体欣赏音乐,并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
师:小鼹鼠太调皮了,看这只调皮的小鼹鼠又在干什么?
1)、老师编讲故事边用手指表演:森林里住着一群小鼹鼠,每天他们都会排着整齐的队伍,可是这只调皮的小鼹鼠总喜欢离开队伍,但是到 最会回到队伍来,因为一个人行走是非常危险的。
2)、教师继续讲述:突然,他听到了一个可怕的声音。好像是狮子的声音,好像又不是,就整整队伍继续走。小鼹鼠们在一个小土坡上突然 滑了一跤,一下子滑了下去。
3)、教师继续讲述:小鼹鼠们继续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调皮的小鼹鼠还会继续离开队伍,但是到最后他们又回到队伍中来。
4)、教师讲述:它们来到了一片草地上,草地上有美丽的蝴蝶在跳着舞蹈。玩着玩着天黑了,大狮子要出来了,小鼹鼠们急急忙忙回家了。
五、用身体其他部位来表现音乐。
师: 调皮的小鼹鼠除了在肩膀上走还在那里走?
幼:头上、腰上、腿、脚。
师:那小鼹鼠来到了头上(随音乐做动作)
六、游戏《快乐的小鼹鼠》
师:小朋友扮演小鼹鼠,老师当妈妈,大家一起等到朋友家,要求小鼹鼠把调皮的样子表现出来。
活动中改变了老师听着音乐先做示范或是将动作先灌输给孩子们的做法,限制孩子就是只能做老师想到的动作。再就是教师适时退出给幼儿空间,还有就是老师没有让孩子坐下来。
在实施的时候首先音乐欣赏同时或者之后都是让孩子们先感知想象创作动作,不能剥脱孩子的主体一直让孩子们占有主导地位,教师只是协助。其次是互相学习,让能力强的孩子进行展示,并鼓励孩子们互相合作创编动作在最后的游戏巩固中,教师退出,让幼儿扮演互换角色可怕的动物、小鼹鼠进行展现,然后才是老师的有意识的加入丰富孩子们的动作。最后是没让孩子坐下来一直让孩子感受音乐直接用肢体动作表现并讲述,老师只是在孩子匮乏的时候给予指导。
这样的改变首先在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积极投入到音乐中,幼儿大胆想象和创编动作,体现幼儿自主性、创造性。其次就是这样让幼儿能先自主体验,音乐教育就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首先要帮助幼儿感知、理解、熟悉音乐语言,这次活动每当音乐出现教师引导幼儿充分一眼音乐,从倾听带借助动作、语言以及回忆帮助幼儿体验音乐、增强感受,在音乐基础上进行创编。最后就是教师退出,让幼儿引导带领大家一起做动作,让幼儿互换角色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是因为是放开性的孩子们想象做动作个别幼儿放不开出现了模仿,还有就是违反游戏规则。因此在以后的音乐欣赏活动中要做采取的措施是:多多的让幼儿自己表现感知到的音乐意境,感受到什么做什么,老师不能一再的示范,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感。针对违反规则的幼儿,老师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让孩子不断的想就会让幼儿集中注意力,不断的变化幼儿才会有新的提升。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七
1、从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情趣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状态,通过多种艺术活动的参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3、当众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这是什么并能即兴创编歌词或节奏。
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对声响的感受,体验音乐情绪。
1,各种钟表的头饰。2,打击乐器。
一、猜猜画画。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猜测个谜语,有兴趣吗?但大家不能说出谜底只能画出来。
1,说谜语:会走没有脚,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2,生画出谜底,导入新课。
二、听听玩玩演演。
1、师播放音乐,在钟表店里,要求每个学生各自把自己想像成自己所画种表,做一个动作。
2、在老师一声,:"我们都是小钟表,不会讲话,不会动:下,所有学生听音乐,由师做钟表匠,根据音乐的情境,在孩子身上做出相应的动作变化。
(动作有个性,且能做上时间久的给以好钟表的奖励,不认真听歌的,送去"修理")。
3、学生在音乐中玩游戏,听完音乐讨论:你都听到了什么?
师与学生交流互动。
三、唱唱编编。
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们精彩的表演,十分高兴,想送给大家一首关于闹钟的歌曲,愿意听吗。
1,播放歌曲,这是什么且放出歌谱,生聆听。
2,有节奏跟师读歌词,
3,随音乐反复歌唱,并自由随歌曲律动,
四、歌词编创,节奏打击。
a,师示范编歌词练习。
b节奏打击。
五、评评议议。
师生共同小结学习情况,相互评议。
生随这是什么音乐,边歌边出教室。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八
在音乐实践中,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姿势,能在《时间像小马车》的间奏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
加入打击乐伴奏。
电子琴、录音机。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在钟表店里》。
(1)完整地聆听音乐录音。
(2)提示乐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乐曲。
(3)随着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3、编创与活动——双响筒的认识。
4、表演《时间像小马车》。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分成小组编创歌曲动作,有锣鼓镲伴奏。
5、编创与活动——认识三角铁。
6、编创与活动——锣鼓镲的创编。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九
1、用清脆的声音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2、体会小马车“由远而近”和“由近而远”的声音变化,引导学生体验、表现声音渐强和渐弱的效果。
3、懂得时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教育学生做珍惜时间的人。
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课件录音机节奏谱打击乐(双响筒)。
一、游戏导入(阶段目标:复习旧歌引入新歌)。
1、听音乐进入教室(教师播放音乐《小天使》的旋律,学生听音乐律动)。
教师:请来猜个谜语(出示课件)。
学生:猜出是钟表。
学生:愿意。
教师:滴答滴答的声音,告诉小朋友们要早谁早起休息好。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这首歌告诉我们时光来去匆匆,好象是一辆不知疲倦的小马车,如果一不小心把握,就会让时间白白的溜走。让我们一起来听这首《时间像小马车》。
教师:谁能给大家说说,你听到小马车奔跑的声音了吗?
学生:是的。
二、学习新歌(阶段目标:活动牵引突破难点)。
1、学习重点乐句的节奏和旋律(第二和第四乐句)。
教师:谁能模仿小马车奔跑的声音。
学生:嗒塔。
教师:出示酸奶杯xxxx|xxxx|xx|x—|。
学生:读节奏。
教师:我们加上些变化,远处的小马车发出的声音(是轻还是重?)。
学生:轻轻的。
教师:好,大家一起模仿一下。
学生:模仿。
教师:现在小马车就在我们眼前,谁会用声音模仿?
学生:模仿。
教师:不错,现在我们想让马车从远处跑过来,用什么声音来模仿?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
教师:谁愿意交流。
学生:交流。
教师:加上音乐唱唱。
学生:听琴声演唱。
教师:指导学生唱好这个乐句。
教师:这个乐句做为歌曲的第几句出现呢?
学生:第二句。
教师:歌曲里还有一个乐句与它非常接近,请大家找到它(出示课件)。
学生:观察乐谱寻找答案。
教师:请大家模仿唱一唱。
学生:唱这个乐句。
2、学习第一和第三乐句。
教师:我们来看看其他乐句怎样唱,我来唱第一和第三句,请大家接唱第二和第四乐句。
学生:听并且跟着唱。
教师:现在我们来交换一下,可以吗?
学生:互换乐句并演唱。
学生:行。
教师:找几个学生到前面来展示。
学生:高兴的展示。
教师:看来大家挺有本事,现在,我们就来独立完成第二段,可以吗?
学生:可以。
教师:谁有问题,我能帮你们吗?
学生:没有(或有教师随机应变)。
教师:来,大胆的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
教师:现在我们再来完整的播放这首歌曲,有能力的同学,希望你们能把两个乐段连起来唱。
学生:听范唱。
教师:鼓励学生完整演唱。
学生:部分同学完整演唱。
3、学习歌谱。
教师:歌曲学会了,我们一起唱唱歌谱。
学生:自学歌谱。
教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
4、学习用口风琴的单音为伴奏歌曲。
教师:用125伴奏。
学生:听到乐谱上的单音时,加入伴奏音。
教师:师生合奏。
三、综合表现。
教师:关于时间的格言,大家找到了么?
学生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学生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学生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教师:老师也找到一些这样的格言,出示课件。展示格言。同学们找到的格言肯定还有,我们找到的这些格言都说的是时间对于人们来说真是太宝贵了,它稍纵即失,它走的太快了,以至于还没有感觉到自己做什么呢,时间就过去了。因此,时间对于每个生命个体来讲真是太宝贵了。所以,我们要从现在起珍惜时间,珍惜时间就是珍惜我们宝贵的生命。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首歌《时间像小马车》就是告诉我们要从现在起要把握时间,珍惜时间。
教师:在听歌曲之前,有谁明白小马车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呢?
学生:时间就像小马车在奔跑。
小结语:让我们勒住小马车的缰绳,做自己时间的主人(播放歌曲音乐下课)。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十
在音乐实践中,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姿势,能在《时间像小马车》的间奏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
加入打击乐伴奏。
电子琴、录音机。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编创与活动——双响筒的认识。
3、表演《时间像小马车》。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分成小组编创歌曲动作,有锣鼓镲伴奏。
4、编创与活动——认识三角铁。
5、编创与活动——锣鼓镲的创编。
三、结束部分:
小结。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十一
活动目标:
1、体验扮演外星人的乐趣。
2、感受到创作外星人语言和动作的快乐.
3、充分感受乐曲的旋律。
活动准备:
1、课件1,课件2。
2、录制歌曲《外星人,你好!》。
3、美术用纸、油画棒。
4、数字粘贴若干,地垫若干。
5、音乐:向前冲。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动,播放音乐向前冲。
师:地球小卫士们!
幼:到!
师:你们知道神秘的外太空吗?想不想看一看?
幼:想!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十二
1、 通过猜谜的形式,借助图示,学唱歌曲。
2、 了解并学习对歌的歌唱形式,尝试进行领唱和齐唱。
3、 通过合作参与对歌,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图谱、领唱、齐唱标记,视频选段。
一、导入
师:今天戴老师跟你们玩猜谜游戏,想玩吗?可是我这个猜谜游戏跟你们平时玩的可不太一样哦,请你仔细听好!
教师范唱第一句:哎~,什么结果一串串咧,哎,一串串。
师:听出来了吗?我是用什么方法告诉你们谜面的?你听出来我的谜面是什么了吗?我们继续来听!
二、学唱新歌
(一)学唱谜面
教师完整范唱谜面。师:听出来了吗?我唱了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2、师:除了这四句,其实还有四句话也藏在这首歌里。
教师再次范唱,并请幼儿摆放剩余的图谱。
幼儿学唱“哎~”
3、师:现在你知道谜面了吗?谜面是什么?我们看着图谱来说一说。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说一说谜面的歌词。
4、师:你能像老师一样把它唱出来吗?
幼儿学唱新歌。
5、 练习唱新歌两遍。
(二)学唱谜底
1、师:刚才我们都知道谜面了,那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幼儿猜测,并揭示答案。
2、鼓励个别幼儿尝试唱歌曲的谜底。
3、集体学唱歌曲的谜底。
三、学习对唱。
1、男唱谜面,女唱谜底。
2、交换角色。
四、学习齐唱和领唱。
欣赏刘三姐选段。
2、师:刚才是谁先唱的?接着呢?
小结:一个人唱的叫领唱,一起唱的叫齐唱。
3、师:如果我们用领唱的和齐唱的方法来唱这首歌,应该怎么唱?
幼儿讨论,请一名幼儿在图谱前面摆放领唱和齐唱的标记。
4、教师领唱,幼儿齐唱。要求:齐唱的声音要整齐响亮。
5、男生组和女生组各推选一名领唱,进行对歌。
6、后面教师和幼儿分成两组,各推选一名领唱,进行对歌。
五、延伸活动:创编新歌
师:今天我们唱的快乐对歌中都是唱的水果,除了水果我们还可以唱什么?
师:老师把这些动物图片放到我们教师的区域里,你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编一编,一个人唱谜面,另一个人唱谜底,编成一首新的快乐对歌。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十三
(教师)课件、画笔。
教学过程。
1.寻找生活中的孔雀图案,描述图案特点。
教师可事先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或寻找有孔雀图案的服饰、坐垫、帽饰、公益广告、活动海报等。
课中让学生对收集到的图案作品进行仔细地分析。(具体从两方面进行评析:图案整体造型、羽毛的图案设计。)。
2.分析图案设计的基本要素。
(1)形的概括和变形。
(2)图案中点、线、面的运用。
(3)图案色彩的搭配:和谐而有变化。
3.学生创作。
学习色彩平涂、彩笔勾勒的方法。
(1)起稿。
(2)设色。
(3)勾勒。
4、作业展评。
课外资料。
杨丽萍,中国著名舞蹈家,被誉为“孔雀的化身”。她的孔雀舞是源于傣族民间的一种舞蹈,模仿孔雀优美的动态,表现傣族姑娘的美丽、纯真和善良。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十四
我园一直在开展园级课题《民俗传统节日与幼儿园教育相融合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工作。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园教师和幼儿逐渐对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南宁每年的民歌节更是给老师和孩子们了解广西的风土人情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合理地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把本民族的艺术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深受孩子的喜爱。“扁担舞”是广西壮族文化中一块瑰宝,是壮族人民喜欢的一项民俗活动,它的节奏强烈有力,声响清脆高亢,非常热闹而具有感染力,能激发孩子参与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选择扁担舞的学习作为教学活动,试图通过与“扁担舞”的接触,让孩子在热烈、欢快的氛围中,感受本土艺术的魅力。
1、 感受壮族扁担舞强烈有力的节奏,体验欢快、热闹的气氛。
2、 初步学习扁担舞的典型打法,并尝试进行创造性表现。
3、 感受扁担舞中相互配合,合作舞蹈的快乐。
1、知识方面:了解扁担的作用,观看影像——《可爱的广西》初步了解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2、场景布置:壮族人民庆丰收的场景——金黄的玉米和稻穗、火红的辣椒、饱满的大蒜、壮族的常见饰物——绣球、壮锦袋和香包。
3、物质方面:
(1) 扁担与幼儿人数相当;条凳若干张;
(2) 录音机、磁带《大地飞歌》、《碰蛋歌》;
(3) 图谱一张;
(4) 大鼓一个
(5)煮熟的红蛋与幼儿人数相当。
一、游戏:到壮乡做客——教师扮演壮族“刘三姐”在壮族原生态音乐《壮乡春早》中带领幼儿感受壮乡丰收的气息,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探讨壮族人民庆祝丰收的方式,并大胆地表述。
指导语:你都知道壮族人民哪些庆祝丰收的方式?
三、出示扁担,在《大地飞歌》的音乐中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拿扁担舞蹈。
指导语:跳扁担舞是壮族人民庆祝丰收的一种方式,让我们一起拿着扁担舞蹈吧。
四、请幼儿分组进行自编扁担舞的表演展示。
五、欣赏原生态扁担舞的vcd,引导幼儿发现扁担舞的典型动作特点和节奏特点。
1、欣赏vcd中扁担舞的场面。
2、将幼儿分为“小阿牛哥”和“小刘三姐”两队,通过有趣的抢答游戏,引发幼儿说出扁担舞的特点。
(1) 扁担舞是一个人在舞蹈还是很多人在舞蹈?
(2) 扁担舞的道具有哪些?
(3) 跳舞时,扁担都敲打了哪些地方?是怎样敲打的?
(4) 扁担敲打时,你感觉它的节奏是怎样的?
(5) 扁担要怎样拿才不会打到别人或自己?
六、师生共同学习扁担舞典型的打法。
1、讨论:我们能够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表示扁担敲打的位置?
2、引导幼儿看图谱,用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来练习扁担敲打的位置和节奏。
3、教师按照图谱的节奏敲击大鼓,引导幼儿听鼓声跳扁担舞。
七、鼓励幼儿自由结伴,在音乐《大地飞歌》中跳起欢快的扁担舞,并大胆创编出与别人不同的打法与节奏。
八、壮族传统游戏:碰蛋——进一步体验壮族人民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十五
1.感受乐曲诙谐、有趣的风格。
2.尝试根据游戏情节,创编大猫和老鼠模仿的动作表现乐曲内容。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感受音乐游戏的乐趣。
知识经验准备:与幼儿一起观看动画片《猫和老鼠》;幼儿熟悉音乐旋律、
物质准备:剪辑过的音乐《老鼠今天真快乐》、行军路线图。
一、欣赏动画片《猫和老鼠》,引导幼儿说说动画片里的小老鼠是怎样搬家的?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小视频,请小朋友认真的来看一看,视频的小老鼠在干什么?都做了什么动作。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师:你觉得视频中老鼠在干什么?
2.结合已有经验,用语言描述老鼠的形象。
师:小老鼠一般在什么时候出来呢?出来的时候动作是怎么样的?表情呢?
(夜晚、安静、悄悄地、贼溜溜、探头探脑、钻洞)
二、完整欣赏乐曲,感受音乐中小老鼠的形象,体验诙谐音乐的趣味。
1.出示老鼠行军路线图,分段欣赏,师幼共同讨论创编相应的动作。
(1)欣赏乐曲a段,根据游戏情节创编相关的动作。
(2)欣赏乐曲b段,根据游戏情节创编相关的动作。
(3)欣赏乐曲c段,根据游戏情节创编相关的动作。
三、情景扮演,能用形体动作大胆表现音乐中小老鼠的形象。
师:我们都已经掌握了搬家的本领了对不对,现在我们要真的来搬家了,请小老鼠们到这边来,跟着鼠妈妈一起搬家了。注意,要跟着音乐节奏哦。
注意激发幼儿体验猫不在时小老鼠的快乐情绪,大胆地把老鼠舞的动作做得夸张、有趣
1.完整表现乐曲。
2.再次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表演律动。
师:老猫睡觉正香着呢,让我们抓紧机会,赶紧搬家吧!
四、游戏律动
1.随机播放老猫、鼠伙伴等的叫声,引导幼儿玩游戏。
师:咦,谁来了?怎么办?
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鼓励幼儿运用形体动作大胆表现音乐中小老鼠走路、跳舞的形象。
师:当听到老猫叫声时,小老鼠们不许动。当听到灭虫器的声音,要捂住嘴巴赶紧跑回位置上。当听到鼠伙伴的叫声要发出老鼠的叫声。
五、活动自然结束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十六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为此,我选择了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煮面作为活动的切入点,让幼儿在了解了煮面的过程的同时,感受面条的不同变化,在结合音乐节奏的明显变化发挥想像,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大胆模仿和创造性的进行表现。从而让幼儿发现美,表现美,并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1.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以及明显的`节奏变化,想象并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表现面条的不同动态。
2.在音乐游戏中体验自由表现角色的快乐。
3.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以及明显的节奏变化,想象并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表现面条的不同动态。
能大胆想象并创编表演动作。
音乐《快乐的面条》、煮面的视频、厨师服和厨师道具等。
一、自我介绍,引出活动
二、观看视频,感受面条的变化。
1、播放视频,引导幼儿观察煮面过程中,面条的变化。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感受面条的变化。
(1)师:小朋友们,我煮的面条是怎样跳舞的?
(2)引导幼儿说说面条的变化。
三、感受乐曲的节奏,用肢体动作表现面条的变化。
1.鼓励小朋友用肢体动作表现没下锅时硬硬的、直直的面条。
2.播放音乐第一段,集体表现下锅之前面条的样子。
3.鼓励小朋友用肢体动作表现刚下锅时慢慢弯曲变软和厨师搅拌时的面条。
4. 播放音乐第二段,集体表现下锅之后面条变软和厨师搅拌时的样子。
5. 鼓励小朋友用肢体动作表现面条沸腾时不断翻滚、转圈、跳上跳下的面条。
6. 播放音乐第三段,集体表现面条沸腾时不断翻滚、转圈、跳上跳下的样子。
四、组织、开展游戏
1.明确游戏规则和要求。
2.教师扮演厨师,幼儿扮演面条进行第一次游戏。
3.总结游戏,进行第二次游戏。
4.为客人老师煮面条,再次进行游戏。
五、结束活动师:啊!客人老师对我们煮的面条赞不绝口--太好吃啦!我们小朋友们都还没吃到的,我们重新找间大"厨房"继续煮吧!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十七
1、培养投入地学习的良好态度和习惯,对自己的学习感兴趣。
2、培养积极的思辨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未经剪辑的新闻录像。
过程与指导。
一、看录像。
1、交代任务:关于“孔雀能不能吃”的问题,今天,我们来开一个辩论会。
孩子根据自己的观点,自由分成三组:能吃、不能吃、多了吃少了不吃。
孩子边看录像,边综合自己和父母的观点,并推荐一人主要发言。
2、简单重现录像的内容。
二、自由辩论。
老师:谁主张可以吃?说说你的理由。谁主张不可以吃?也说说你的理由。
孩子的辩论相当激烈,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孩子们放弃原有的理由,而积极应对同伴的意见,思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
幼儿:可以吃,因为那是养殖的……不可以,养殖的全吃完了怎么办……怎么会,大孔雀会养出小孔雀的……万一把母孔雀吃了呢(这是一些好心的孩子的愿望)……怎么会,养殖场的老板没那么笨吧……我反对,为什么一定要吃孔雀呢…···它的'药用价值高啊……其他的食物,药用价值也很高,为什么一定要吃孔雀呢(没人反驳)……它的味道鲜美……其他的食物味道也很鲜美啊,干吗要吃孔雀呢……就是,再说,养殖场的第一只孔雀一定是野生的,那不也是吃野生的孔雀了吗……我反对,我认为,孔雀多了就吃掉一点,少了就不吃……(争论还在继续)。
三、将记录布置成一个专栏。
老师:你们真的很能干,你们已经懂得讲道理了。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理由,请把你们的记录布置出来让更多的人看。
孩子们分成三个小组布置展示板。老师提示:怎样才能让别人注意你们的版面呢?对!越醒目越好。
版面放在教室门口,供来往的家长和同伴参观。孩子们很有成就感,有许多孩子拉着自己的家长,在展示板前津津乐道地解说呢。
反思。
1、关于选材,大班孩子对生物现象已经开始注意,所以,这个内容很受孩子的喜欢。
2、这种记录的方式,很适合孩子表现自己。所以,在第一个活动中,我采用孩子相互合作的方式,但有的独立性很强的孩子,要一个人做,所以,应该把“规定合作“改成“可选合作”(即可以合孩子是作,也可以不合作)。
3、孩子在第二个活动中,辩论的思路在老师的引导中渐渐初露锋芒(当正反两方有一方哑然时,我就成为那一方的成员,以此引导孩子的思路)。
4、在活动中,孩子的记录水平有显著差异。有5个孩子在记录中,感到为难。所以,合作要求的提出,对能力弱的孩子,是需要的(因为,听课老师认为有的孩子的主动性没能发挥,其实,合作给了他们补拙的环境)。
5、关于主题环境的布置,要求既要给孩子一种成就感,又要给孩子以相互学习的环境。
小百科:孔雀仅2属3种。孔雀属包括2种,全长达2米以上,其中尾屏约1.5米,为鸡形目体型最大者。头顶翠绿,羽冠蓝绿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别长,形成尾屏,鲜艳美丽;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雌鸟无尾屏,羽色暗褐而多杂斑。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十八
1、唱准歌曲旋律和休止符,唱出歌曲的愉快情绪。
2、在教室手势暗示下,用跳跃和连贯的唱法表现歌曲。
3、进一步表达幼儿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对3/4节拍的音乐有一定的感受和演唱经验。
师:我们先来听一首曲子 ,小朋友试着辨别一下音乐是几拍。(老师弹琴,小朋友听,可以多弹几遍,注意引导幼儿)接下来,谁来试着做一下?(鼓励小朋友的勇气,多叫几个小朋友),我发现有些小朋友还是不会,现在我们一起来试着打一下这种3/4节拍(老师示范,小朋友跟着做,基本熟练后停止)
师:一个暑假很快过去了,终于到了开学时间了。一个假期没见小伙伴和老师了想不想呀?所以我们小朋友一大早来幼儿园是很激动,很高兴,我们抬起头,哇!看见太阳公公也在给我们笑,快听,还有鸟叫!“太阳咪咪笑,鸟儿吱吱叫”。跟着我说两遍。当我们走进幼儿园里看到老师应该怎么办?(小朋友可以答出是“老师早”),现在我们到了幼儿园见到了老师小朋友,那是不是我们快乐的一天就要开始了?(是)太阳咪咪笑,咪咪笑,鸟儿吱吱叫,吱吱叫 ,走进幼儿园,同叫老师早 ,啦啦 啦啦 啦啦 啦 啦,快乐的一天开始了! 小朋友和我一气读。(老师先带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再在音乐伴奏下念歌词。)
师:我现在弹曲子,小朋友试着唱一下吧!(幼儿尝试主动学唱,老师提醒幼儿唱准歌曲中的休止并重点练习,初步掌握音断气不断的唱法)
师:刚才好多小朋友的音没唱准,现在跟老师来一遍,注意,你的心情是愉快的应该怎样表现呢?对,就是面带微笑高兴的唱。
(老师有表情地教,并引导幼儿说出哪些地方是断顿、跳跃的唱的,哪些地方是连贯地场的。并且教师用手势表示出这些地方让他们可以识别)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十九
1、通过欣赏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它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感受其欢快活泼的性格。
2、听辨乐曲旋律的变化,能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形象和内容。
多媒体课件小鼹鼠,乐曲
音乐结束,你觉得小鼹鼠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自由回答并又用动作把自己想到的简单做出来)
教师:是不是和小朋友想的一样。
(1) 小鼹鼠在排队有的小鼹鼠不听话总是自己跑进跑出,请孩子们自己学一学模仿做小鼹鼠跑进跑出的动作。
(2) 放音乐,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做动作,教师随旁加入丰富小鼹鼠的跑进跑出队伍的动作。
1、 小鼹鼠继续往前走,听到了什么?(幼儿一起做动作)
2、 刚刚听到了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情?是谁来了?小鼹鼠们应该怎样做?动作是怎样的?(请幼儿讲述并自由表演)
教师:这段音乐来了可怕的动物,小鼹鼠们有的吓得倒下了,有的藏起来了……
3、 放音乐让幼儿把小鼹鼠遇到可怕的动物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师:可怕的动物走远了,小鼹鼠们出来吧。
4、小鼹鼠用自己的动作庆贺可怕的动物走了。并请能力强的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5、小鼹鼠们继续走到哪里了?出示课件花园
6、来了一段优美的音乐在这么美的地方你想会有什么事情?你想做什么?(跳舞,转圈……)
7、幼儿根据音乐自己自由的做动作,可以请幼儿互相一起来把音乐中发生的事情做出来。
1、听音乐幼儿再次说一说路上发生的事情。
2、让幼儿一边说一边做动作。音乐不同的时候,我们的动作也会不同。
1、幼儿互动合作,根据旋律的变化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形象和内容。
2、师幼互动合作快乐的小鼹鼠。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二十
3.能与同伴合作,遵守游戏规则和游戏玩法。
阅读绘本《沙子的下面是什么》、学唱歌曲《洗手啦》。
一、绘本引出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玩音乐游戏的兴趣
2.复习歌曲《洗手啦》,能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3.复习歌曲,用拍打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和情绪。
4.复习歌曲,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对歌词的理解。
二、根据歌曲内容,模仿转手腕、蹦跳步、猜拳等动作
1.随节奏模仿转手腕、蹦跳步动作,师:你是怎么抖掉手上、身上的沙子的?
2.幼儿学习玩2人一组的手部、腿部猜拳游戏,会辨别输赢结果。
三、学习音乐游戏的玩法
1.老师示范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2.幼儿2人一组自主玩游戏。
四、乐意与老师或同伴合作玩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1.单人游戏。(全班幼儿与教师玩一对多的单人猜拳游戏,熟悉最简单的玩法,让不同层次的幼儿对游戏玩法有完整感知)
2.双人游戏。(两人协商输赢的奖惩方式能发挥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兴趣)
3.多人游戏。(推选一名领队,与领队相同为赢,幼儿学会主动关注他人)
4.分组对抗游戏。(组内协商出拳内容,两组协商输赢的奖惩方式,能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知道自己是小组的一员,每个人都要遵守小组约定)
五、放松活动:游戏吹泡泡
附:玩法一(双人游戏):
1—2×8:蹦跳步16次,双臂上举一拍一次折腕;
3×8:1—4拍双脚大八字,双手肩前一拍一次向内抖手腕,同时胯左右各2次;
5—8拍2人猜拳;
4×8:1—4拍输家小碎步,双手半握拳于脸前模仿哭;赢家小碎步双手上举模仿笑;
5—8拍输家模仿洗手搓手背;赢家双手前平位竖大拇指(似夸奖)
5—8×8:动作同1—4×8
间奏:幼儿自由玩吹泡泡、玩水等动作第二遍音乐幼儿换游戏伙伴再次玩游戏。
快乐的时间的大班音乐教案篇二十一
1、根据图谱在跳舞毯上进行基本的步伐练习。
2、体验在跳舞毯上舞蹈的乐趣。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动感节奏的音乐磁带、录音机、泡沫板拼装的跳舞毯人手一块、箭头符号图片、跳舞图谱谱一张,跳舞录象一段。
一、观看录象,激发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象,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录象)
(2)提问:他在做什么呀?他站在什么上面跳舞呀?
二、理解箭头含义,学习基本舞步跳法规则。
1、认识箭头,学跳基本的几个方向跳法。
(1)教师:看!老师这儿也有一块跳舞毯,上面有什么?(箭头、圆点)
箭头有什么方向的?(前、后、左、右)
这些箭头表示什么意思?(个别幼儿回答)
教师:原来跳舞毯上有四个箭头,箭头表示脚跳舞的方向。向上的箭头表示脚往前,向下的箭头表示脚往后,左边的这个箭头表示脚往左,右边的箭头表示脚往右。中间的圆点是表示把两个脚收回的意思。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带领幼儿练习,教师喊口令:“一、二、三、四、五、六、七、起:左回、右回、前回、后回”)
(2)练习单脚跳。
a、第一遍,出示图谱(第一段音乐的图谱)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图谱(贴好的图谱),上面也有箭头和圆点。一个箭头几个脚跳?一个箭头,一个圆点,一个箭头,一个圆点。这个箭头往哪边?(右边)那我们右脚往右边踩一下,再收回来。那这个箭头往哪边?(左边)那我们左脚往左边踩一下,再收回来。右回、右回、左回、左回(教师适当示范一小段)能不能看着图谱跳呢?谁来试一试?看好图谱,丁老师来帮你喊口令,要看好图谱跳哦。(请个别幼儿跳,及时纠正幼儿的动作,提醒幼儿看图谱跳)
教师:真棒,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b、带领全班幼儿练习,教师帮忙喊口令。
c、随音乐跳。
教师:那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跳一遍。
(3)练习双脚跳。
a、出示第二段音乐图谱。
教师:老师这还有一张图谱,刚才一个箭头表示一个脚跳,现在有两个箭头,怎么跳?(幼儿回答)
教师:老师知道了,原来他是两个脚一起跳。
那我们也来试试,看好图谱哦,老师来帮你们点。
b、带领幼儿练习。
d、看图示,随音乐跳。
教师:那我们也来配上音乐再来试一试。
三、出示跳舞图示,看图示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跳舞。
(1)完整欣赏音乐。
播放音乐,幼儿欣赏,教师提示:“这里是前奏,5、6、7起”,教师开始点图谱,间奏部分:“这里是间奏,5、6、7起”,教师继续点图谱。
教师:你们听出来没有?音乐开始的时候跳不跳?还有哪里是不跳的?(幼儿回答)
教师:音乐开始不跳的一段是前奏,是让我们小朋友做准备的。音乐中间也有一段不跳的是间奏。
(2)跟着音乐看图谱跳。
教师:是不是都想跳呀?那我们一起来吧!跳的时候,小眼睛要看好图谱哦。丁老师要看到你们高兴的样子。
(3)第二遍,和客人老师互动。
教师:客人老师,你们觉得我们小朋友跳的好不好?给我们来点掌声呀!请客人老师来和我们一起跳吧。这回跳的时候,你的小手可以自由动起来,但小眼睛也要看着图谱哦。(幼儿请客人老师一起跳)
四、结束部分
(1)欣赏教师跳舞。
教师:你们跳的太棒了,丁老师也想来跳一跳。想不想看丁老师跳?看看我和你们跳的一样吗?(欣赏教师舞蹈,发现步伐的不同)
(2)教师:原来在跳舞毯上还有不一样的跳法,下次丁老师再和你们一起来跳。(带领幼儿一起手持跳舞毯离开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