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援助暖心活动信息简报 就业援助活动总结(三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就业援助暖心活动信息简报 就业援助活动总结篇一
xx月xx日,记者在xx社区扶贫车间看到,搬迁安置群众在自己的工作区内认真编织藤椅,虽然才学习了四天,但藤椅已编得有模有样,大半学员能独立完成藤椅和藤桌的编织,技术指导员徐师傅针对编织难点对学员进行指导。
廖xx是xx乡xx村9组搬迁到xx社区的居民,今年50岁的她经过四天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藤编技术要领。她告诉记者,这是她编的第三把藤椅了,在家门口就学到技术,要感谢合作社的扶贫车间,自己能编出这别致的藤椅真是想都不敢想。
廖xx告诉记者,开头的时候还是难学的,现在学会了还是可以的,学会了一天还是要编好几个,时不时还要叫师傅过来看一下,做熟了,一天编四五个还是可以的。
据介绍,一把藤椅的编织手工费为16元,厂家提供原材料,工人编织好后,由厂家回收。技术指导人员告诉记者,藤编技术熟练后一天可以编5把椅子,有80元收入,很适合年纪偏大没有外出务工条件的群众就业。今年53岁的冯xx在自己的工位上专心编织,他从xx镇xx村搬到xx社区,子女都已外出务工,听说扶贫车间有藤编培训,冯xx积极报名学习,希望借此机会在小区的扶贫车间就业。冯xx告诉记者:“政府帮助我们找事情做,改善我们农村人的生活条件。从那些山区走出来也不容易,我们一定会好好学,只要用心学都能学好,国家的政策很好,这对我们来说都是好事。
在苗xx扶贫车间,妇女们坐在桌台前一针一线,用巧手绣织苗族服饰图案。据介绍,纯手工苗xx的绣织速度慢,市场价格高。今年60岁的苗族老人王xx是扶贫车间里的工人,她从xx镇xx村搬到xx社区,凭着自己多年练就的苗xx手艺,在扶贫车间就业的同时也给车间学员教授苗xx技法,希望苗xx的手艺等到更好的传承。王xx说:“我们来到这里条件非常好,比我们老家那边条件好,我们在这里绣苗族服装,做了以后就可以拿出去销售。”
在竹编工艺车间,六十来岁的老人用竹片编篮子等各种生活用品和装饰品。据了解,他们在老家都有一定的竹编基础,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实践,技术不断精进,编织成品也越来越精致。据xx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更好地展示和售卖扶贫车间生产产品,拓宽发展后劲,社区特意开设了山尖花种植专业合作社门市进行售卖,下步还将开辟网上售卖渠道,同时将引进生产原材料和机器设备,让扶贫车间最大限度给搬迁安置群众带来实惠。xx社区党支部书记迟学剑告诉记者,社区于今年三月组建山尖花种植专业合作社,xx月xx日启动扶贫车间竹编培训,xx月xx日启动扶贫车间苗xx培训,xx月xx日启动扶贫车间藤编培训,共培训社区160余名安置群众,目前有70余人在扶贫车间就业。迟学剑告诉记者:“我们建扶贫车间的目的是为解决社区群众就业问题,车间建起来,方便老百姓就近就业,也让他们能够做到照顾家庭和就业两不误。在搬迁过来的群众中,我们将有一定技能的人挖掘出来,让这些传统工艺不会失传,不断巩固、发展和壮大,也让搬迁安置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把我们的村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
就业援助暖心活动信息简报 就业援助活动总结篇二
xx县xx镇xx社区是一个农村棚改搬迁户比较集中的城乡结合型社区,辖区居民共1905户3622人。辖区内有来自全县18个乡镇的移民搬迁群众520户,低保、特困、孤儿、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共计356人。社区内农村人口多、租户多,人员流动性强,成分复杂。目前,在社区困难人群中,多数人依靠发放低保金、救助金维持生计,如何在此基础上通过拓展就业渠道,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改变生活困境,一直是社区基层治理中的重难点问题。
近日,为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社区想办还没办或还没有办好的困难群众就业难问题,经xx社区党组织同意,社区协商议事会把“拓宽困难群众就业渠道”作为协商议题,汇聚各方共商民事、共谋良策,助力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难问题,共同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协商会议上,社区困难群众代表们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低保户代表靳xx深切的表示:“像我们这样的困难特殊群体,没有就业渠道和门路,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活,希望能得到政协委员和社区的帮助。”残疾人代表吴xx说:“由于身体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赴外打工,很想在家门口找一份力所能及、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工作补贴家用,也为政府减轻负担。”
听了大家的想法后,社区党支部书记、协商议事会主席王xx表示,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各种渠道、各类途径千方百计拓宽困难群众就业渠道。在xx社区就有很多不错的用工主体需要劳动力,如美宜家家政服务、叶波大润发超市、东西部协作扶贫车间榕发制衣,还有劳务中介仁联人力资源等,都可以由社区出面跟他们对接,了解用人动态,及时推荐大家就业。
“用政策帮扶是一种兜底保障,如何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动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困境才是问题的实质。”“在广大困难群众中开展艰苦创业、自食其力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在脱困致富的征程上砥砺前行。”下沉政协委员们积极发言,为社区工作建言献策。
社区人大代表杜xx指出,“在群众出现困难给予政策帮扶时,还要研判后期的发展,要切实改变困难群众思想上等、靠、要的想法,让他们自己行动起来,生活才能好起来。”
“我们服装厂有一些用工需求,社区有意愿的低收入困难群体可以通过培训到服装厂上班。”辖区内用工主体代表表示。
会议现场,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热烈。经过大家充分协商,兼顾各方诉求,最后一致达成共识:一是摸底建立困难群众分类务工需求台账,准确掌握困难群众就业需求和意向,全面了解用工企业用工条件和用工需求量,有针对性地推荐工作岗位;二是与辖区内家政公司、服装厂等用工主体积极对接,最大限度争取特殊“岗位”,并根据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政、护理、裁缝等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技能水平;三是有序组织困难群众劳务输转,让有劳动能力人员外出务工,实现“脑袋”“口袋”同时脱贫,让困难群众走得出去,稳得下来;四是建立社区困难群众帮扶机制,设立就业窗口,为困难群众的就业、兜底保障等建立全面、周密的长效“服务网”。
“过去社区里的大事小事,几个干部就做了主,现在通过协商议事实现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让社区居民真正参与到具体的决策过程中,既为群众解决了许多实实在在的问题,也为党委政府分了忧、为广大群众解了愁。”xx社区党支部书王xx说。
通过此次协商议事活动,已经为56名社区困难群众就近解决了就业问题。自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开展以来,xx社区依托志愿者服务驿站、共享空间、心灵驿站、聚知堂、“微心愿”墙等载体,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收集起来,用政协协商、委员建言的方式帮助居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有效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努力将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参与基层治理的效能,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就业援助暖心活动信息简报 就业援助活动总结篇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近年来,xx区紧盯就业与稳定,不断探索解决社区居民就业新路,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作为推动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切实把稳就业、保民生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社区就业平台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怀。”xx社区居民舒开艳说,“社区知道我家庭困难就给我推荐了工作,现在每个月都能拿到2000多块钱工资,生活好过多了。”
据了解,为及时帮扶就业困难群体,xx街道xx社区为就业困难人群搭建起就业服务平台,建立起社区居民台账,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一人一档”,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今年以来,xx社区共为300多名就业困难群众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推荐就业80%以上。
作为全国充分就业社区,xx街道xx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整合辖区资源,依托“网格化服务”,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向辖区物业公司、商超等推荐学员上岗,并对接区就业局,积极推荐学员参与招聘会等方式,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难题。
“自打造充分就业社区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推进社区居民就业创业的好方法、好路径。目前,通过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组织技能培训等方式,已完成了消除零就业家庭的目标。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关注力度,把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到群众心坎上。”xx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xxx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