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剪春(优质15篇)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事先考虑到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准备,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教案的具体内容应体现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递进性。教案对于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大班数学教案剪春篇一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春”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表现春天美丽的事物。
2、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3、通过幼儿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2、难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
3、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2、今天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
二、幼儿剪“春”
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数数春姑娘给你带来了几张纸?
2、每个“春”字都要不一样。
3、将剪好的“春”字贴在铅画纸上。
(在幼儿剪几张纸后老师示意停下。老师给的纸不一定剪完)。
三、比较“春”字。
1、请幼儿介绍一下,你的几个“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教师总结幼儿变化的地方,及时肯定幼儿的大胆想象。
四、找题目:
老师概括:当剩下的东西比原来的总数少了时,我们就用减法来表示。
2、请幼儿根据自己剪“春”字的用纸情况找相应的题目表示,并在等号后写上答案。
3、提问:你为什么选这道题?(师生共同总结题目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五、延伸:
引导幼儿向同伴、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剪的“春”字和相应的减法题。
活动反思:
剪纸“春”是我结合季节特征和剪纸的深厚艺术文化设计、开展的一个艺术活动。我之所以会选择这一内容,不仅是因为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万紫千红的春天,更是想让幼儿通过欣赏、感知和动手剪纸,感知春天的美、体会到剪纸的快乐和魅力!
1、选材新颖独特――激发幼儿兴趣的策略。
剪纸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而且能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大班幼儿在使用剪刀上已经比较熟练了,而且在尝试窗花、雪花等剪纸活动后,对剪纸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对剪纸的技巧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掌握。因此,我结合季节特征设计了这个剪“春”字的活动,不仅想让幼儿在剪纸活动中获得动手、语言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而且又想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艺术。从幼儿剪纸的作品来看,他们对此次的剪纸活动很感兴趣,能认真地欣赏剪纸作品、大胆地构图和尝试剪纸,剪出了一个个色彩鲜艳、稚嫩和富有童趣的“春”字,激发了他们剪纸的兴趣,也提高了自身的剪纸技能。
2、作品鲜艳精美――让幼儿获得美的熏陶策略。
此次剪纸活动,我为幼儿准备了红色的手工纸,剪好了八幅不同大小、字型的“春”字剪纸。
大班数学教案剪春篇二
1、通过剪"春"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表现春天美丽的事物。
2、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3、通过幼儿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1、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2、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1、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
3、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
一、活动导入:
2、今天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
二、幼儿剪"春"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数数春姑娘给你带来了几张纸?
2、每个"春"字都要不一样。
3、将剪好的"春"字贴在铅画纸上。
(在幼儿剪几张纸后老师示意停下。老师给的纸不一定剪完)。
三、比较"春"字1、请幼儿介绍一下,你的几个"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教师总结幼儿变化的地方,及时肯定幼儿的大胆想象。
四、找题目:
师概括:当剩下的东西比原来的总数少了时,我们就用减法来表示。
2、请幼儿根据自己剪"春"字的用纸情况找相应的题目表示,并在等号后写上答案。
3、提问:你为什么选这道题?(师生共同总结题目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五、延伸:
引导幼儿向同伴、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剪的"春"字和相应的减法题。
剪纸“春”是我结合季节特征和剪纸的深厚艺术文化设计、开展的一个艺术活动。我之所以会选择这一内容,不仅是因为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万紫千红的春天,更是想让幼儿通过欣赏、感知和动手剪纸,感知春天的美、体会到剪纸的快乐和魅力!
1、选材新颖独特——激发幼儿兴趣的策略。
剪纸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而且能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大班幼儿在使用剪刀上已经比较熟练了,而且在尝试窗花、雪花等剪纸活动后,对剪纸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对剪纸的技巧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掌握。因此,我结合季节特征设计了这个剪“春”字的活动,不仅想让幼儿在剪纸活动中获得动手、语言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而且又想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艺术。从幼儿剪纸的作品来看,他们对此次的剪纸活动很感兴趣,能认真地欣赏剪纸作品、大胆地构图和尝试剪纸,剪出了一个个色彩鲜艳、稚嫩和富有童趣的“春”字,激发了他们剪纸的兴趣,也提高了自身的剪纸技能。
2、作品鲜艳精美——让幼儿获得美的熏陶策略。
此次剪纸活动,我为幼儿准备了红色的手工纸,剪好了八幅不同大小、字型的“春”字剪纸。
大班数学教案剪春篇三
1、体验人们贴窗花迎新年的传统过节方式。
2、因为要过新年了,让幼儿园里充满新年的气氛。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中国剪纸艺术的美,体验表现美的快乐。
2、引导幼儿探索剪窗花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美好情感。
3、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真确培养幼儿使用剪刀,提高幼儿的思维想象力。
重点难点。
让幼儿发现窗花是对称的。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设施及课件:《美丽的窗花》。
2、纸制房子四幢。
3、色纸、剪刀、筐子等工具和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环境布置和课件《美丽的窗花》,让幼儿初步感受剪纸艺术的美,激发对剪纸的兴趣。
2、幼儿第一次探索剪窗花。
(1)提问:你知道窗花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幼儿自由讨论制作方法。
(3)我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剪窗花来装扮教室。
(4)请小朋友欣赏这些美丽的窗花吧!
(5)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窗花,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剪窗花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它的`左边和右边的图案大小、样子都是相同的。
3、学习剪窗花。
(1)你们想不想学习剪窗花,你想剪什么?
(2)下面小朋友们就和老师学习剪窗花,教师示范讲解剪窗花的方法。生共同评价,学习剪窗花的技能。
4、幼儿制作窗花。
(我将剪窗花的纸按照幼儿的能力来分的,我分为三组(第一组:自己折纸、画图、剪纸。第二组:我把纸折叠好他们自己画自己剪。第三组:我折叠好画好,还自己剪纸。)。
小朋友们除了刚才剪的窗花,你还想剪什么?下面就让我们的小手小脑动起来,看一看、比一比谁做的窗花最漂亮。
幼儿制作,同时放《新年好》。
四、幼儿展示作品,并示范讲述制作方法。
师:小朋友们,你是不是认为自己剪的窗花就是最漂亮的啊?
谁想展示一下自己剪的窗花?请问,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然后把幼儿作品贴在前面同时奖励小笑脸。
互评窗花。
师:你们想不想让大家欣赏你的窗花,下课后,可以贴在后面的展示区,也可以为你喜欢的窗花画上小笑脸。
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我开展了《剪窗花》,在活动中制定了三个目标。
1、初步感受中国剪纸艺术的美,体验表现美的快乐。
2、引导幼儿探索剪窗花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美好情感。
3、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真确培养幼儿使用剪刀,提高幼儿的思维想象力。
本次活动以欣赏窗花进行导入,我引导孩子欣赏黑板上粘贴的窗花,还从网上下载了各种类型的民俗窗花,通过多媒体引导幼儿欣赏,孩子们了解了窗花里蕴含的美好祝愿,知道了剪纸是中国人发明的。
欣赏完窗花,孩子对动手剪窗花充满了期待,于是活动进入了第二个环节;示范剪窗花,幼儿动手剪窗花。幼儿剪窗花时我给他们的指导是,剪刀像走迷宫样,绕过来,绕过去的方法。可以剪不同的形状和花边。在我的指导下,孩子们基本能顺利剪出各种各样的窗花,有的孩子剪完一张又一张,兴趣浓厚。
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说说剪的方法和形状。怎样剪出这样的图形出来的。从幼儿作品发现幼儿剪窗花的胆子还不够大。主要原因是幼儿怕剪断,剪坏,不敢下手。后来我把这一目标延续着继续实施,通过个别指导及适当的鼓励,孩子们逐渐放开手脚,剪出更加丰富的图案处来了。活动虽然进行的很顺利但也存在2点不足:
1、在让孩子们进行讨论可以剪什么图形时,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幼儿讨论,而是急忙告诉答案。
2、在动手操作时个别幼儿不敢大胆地动手剪,这时老师总是为孩子代劳,而没有更进一步地让幼儿大胆地尝试。相信经过这样的反思,在以后的剪纸活动我将会更有把握地上好。
通过剪窗花活动,我认识到活动的价值,它可以作为教学活动的延伸,延续幼儿的兴趣,延续活动中没达成的目标,或者作为教学活动目标的提升。同时给幼儿自由、宽松的空间,足够的探索实践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更利于幼儿操作与探索,也更利于目标的达成。
大班数学教案剪春篇四
1.了解10以内各数的组成,理解加法,培养幼儿的运算能力。
2.激发幼儿学习10以内数字加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10以内各数的组成,理解加法。
难点:练习加法和组成,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活动准备。
扑克牌5-6副,并将牌中的(10,j,q,k及大王,小王)拿掉。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
示范玩法。
幼儿分成5人一组玩石头,剪子,布游戏,确定首先摸牌者(用其他方法来指定也可以)。
基本部分:
教师指导幼儿游戏。
1.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轮流摸牌,每人摸5张。
2.从桌上的牌中再翻开5张摆放好。
3.确定出要凑的.数目(如凑10)。
4.幼儿观察自己手中和桌面上的牌,寻找是否有可以凑成“10”的牌(用两张或三张牌凑成“10”均可)。
5.由能凑成“10”的幼儿出牌,并将凑成“10”的牌收为已有;不能凑“10”的小朋友可随意出一张牌放在桌上。
6.依次出完牌后,再轮流摸牌,将手中的牌补齐始终保持5张牌,桌上的牌也保持5张牌。
7.根据以上规则继续玩游戏,最后得牌多的为胜。
结束部分:
小朋友分组按以上玩法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
在家庭或活动区中继续玩此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剪春篇五
1、在纸牌游戏中,运用已有数序经验、进行逻辑推理。
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体验和同伴游戏的快乐。
运用已有数序经验、进行逻辑推理。
扑克牌两两副。
一、引起兴趣。
1、认识扑克牌。教师出示一副扑克牌,和孩子一起熟悉各种牌面和花色。
2、游戏:少了哪个。
小结:这些排中,缺少的那张牌就是被抽走的牌。
3)教师出示红桃1~10的扑克牌,请幼儿任意抽调一张,并请其他幼儿猜猜抽掉的是什么牌。
二、利用数字,猜猜是哪张牌。
1、介绍游戏方法。
小结:当数字(8)大了,不光是数字(8),还有些数字(9和10)更大了。
一、尝试用提问的方法,猜猜是哪张牌。
1、介绍游戏方法:教师在20张牌中选定一张牌藏在心里,请幼儿猜猜看是那张牌。幼儿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用“是”或“不是”回答,直到猜出答案。
小结:既要猜对数字还要猜对花色,所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很重要。
大班数学教案剪春篇六
1.复习巩固10以内的数量关系,学习按数字的大小规律排序。
2.让幼儿在自由组合排序活动中,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字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数字的兴趣。
会按大小顺序给数字排序。
找错字。
2.四张实物卡。
3.幼儿数字卡片1-9若干。
4.幼儿数字操作卡,人手一份。
1.复习数字1-9(9:50-9:55)。
(1)教师出示数字卡,让幼儿认读。
教师:我们请来了几位数字朋友,看看都有谁?
(2)教师出示实物卡,请幼儿找出相应数量的数字卡并粘贴。
教师:有几个苹果?用数字几来表示?请你把它找出来。
出示数字操作卡,请幼儿玩找错字的游戏,将写错的数字圈出来。
(1)介绍游戏规则:“我们围成圆圈边走边唱歌曲《1234567》,当老师说3个小朋友是一家时,大家就要找三个小朋友,抱在一起组成一个家,并在地上的线上排队站好。”
第一次游戏,幼儿自由排序报出门牌号码,教师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找朋友。
第二次游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报出门牌号码。
第三次游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并报出门牌号码。
(2)尝试4个数字进行排序,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找朋友。
5.活动结束。
这一环节,幼儿掌握的较好,大部分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这一环节有一张上面有两个错误,幼儿只找出了一个,我也没有仔细的检查漏掉了。
幼儿在找朋友做家时很高兴,但是在按要求排序时有点乱,特别是报门牌号码时,幼儿只顾自己的号码,不能替别人检查。
幼儿的倾听习惯需要培养。
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教法要符合幼儿的学法,孩子们怎么学,教师就怎么教。”活动“有趣的数字”设计依据大班幼儿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生活中处处皆是的数字,进行教学活动。活动过程难易结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激发幼儿自生探索的'积极性,多通道感知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便于幼儿学习。
活动中首先是生活化的体现,活动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游戏“1234567”。让幼儿带上数字牌三个人自由组合一个家,选出一个代表报出门牌号码,幼儿在活动中感到亲切而自然,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使幼儿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学”让幼儿在没有学习压力和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轻松愉快的学到科学道理,从而掌握有关数学的奥秘。
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幼儿游戏的过程便是学习过程,学习的动力来自幼儿自身,活动中采取的游戏形式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而且丰富刺激,鼓励幼儿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使他们获得安全感,自尊和自信,获得对学习的持久热情,从而终生受益。但是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情绪高涨,表现的特别兴奋。特别是要求幼儿排好队报门牌号码时,每个孩子只关注自己的,对别人的结果不认真倾听,所以显得活动有点失控。
让幼儿学会学习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活动把教育的重心从“教什么,学什么”转移到“如何学”,变“教师为主”为“幼儿为主”变“个别”与“群体”参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尝试,孩子们积极投入,思维活跃,张扬个性,而教师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放似骏马驰骋,而收则立拢,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幼儿真真正正成为学的主人。
大班数学教案剪春篇七
1、通过剪“春”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表现春天美丽的事物。
2、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3、通过幼儿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活动重点: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活动难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
3、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
一、活动导入:
2、今天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
二、幼儿剪“春”
1、在剪之前先数数春姑娘给你带来了几张纸?
2、每个“春”字都要不一样。
3、将剪好的“春”字贴在铅画纸上。
(在幼儿剪几张纸后老师示意停下。老师给的纸不一定剪完)。
三、比较“春”字。
1、请幼儿介绍一下,你的几个“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教师总结幼儿变化的地方,及时肯定幼儿的大胆想象。
四、找题目:
师概括:当剩下的东西比原来的总数少了时,我们就用减法来表示。
2、请幼儿根据自己剪“春”字的用纸情况找相应的题目表示,并在等号后写上答案。
3、提问:你为什么选这道题?(师生共同总结题目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五、延伸:
引导幼儿向同伴、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剪的“春”字和相应的减法题。
大班数学教案剪春篇八
本活动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物体、空间、时间等等现象发生兴趣。为此,就让幼儿通过游戏、操作、探索来对形体进行等分。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逐渐加深,并支持、鼓励幼儿独立、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来完成本次活动。
1、激发幼儿对物体进行等分的兴趣。
2、让幼儿理解四等分的含义,学习将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四等分的方法,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组成。
3、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学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若干。
一、活动导入
以小狗分匹萨的情景作为导入,复习图形二等分的方法。
二、基本部分
(一)实物四等分
1、引入四等分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圆形四等分的方法。
2、教师引入分四等分的方法,让幼儿学习通过二次对折得到四等分。
3、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初步理解四等分的含义,即把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的四份。
(二)图形四等分
1、分发正方形的纸,让每位幼儿动手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
2、启发幼儿想出不一样的分法。并让幼儿讲一讲他们是怎样分的。
3、通过邀请幼儿代表将长方形用上面的几种方法进行四等分,总结将图形四等分的方法,使幼儿巩固理解四等分的含义。
4教师出示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图形,让幼儿判断四等分。
(三)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大小,部分拼成整体
1、以圆形为例,比较等分前后整体与部分的大小,感知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和其四等分,幼儿动手操作将不同的四等分拼成原来的整体。
1、教师总结四等分的含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组成。
2、延伸:让幼儿思考如何把图形进行八等分。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大班数学教案剪春篇九
1.学会按照不同的方式、方法有序地数数。
2.通过操作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初步理解数的概念,并积累相关数数的经验。
3.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对数数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
白板、课件、操作材料、记录卡。
(一)开始部分1.幼儿随音乐《开火车》进活动室。引导幼儿进入活动主题。
2.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搬家啦,这么多的老师也都快来帮忙了呢,我们一起来和要去帮忙的老师们问声好吧。
幼儿报数,教师配合指导。
2.师:大一班的小朋友们都太棒了,而且我知道你们数数都很厉害,你们都能数到几?
我说一个数,你接着往下数3 个数字好吗 ?
······3.出示图片,幼儿观察。
教师:要数清楚物体的数量,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从上往下,或者从左往右,这样就不会数错了。
4.教师与幼儿互动,依次请10名幼儿上台,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5.出示图片,观察图片上的图形并正确的数出来。
6.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数不同的东西方法也不同,要想正确的数出数量,不仅要观察仔细,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数。
(三)结束部分:
音乐再响,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出活动室002211
大班数学教案剪春篇十
1、学习用多种方法将正方形、长方形进行等分。
2、知道有些图形能被四等分,有些图形不能被四等分。
3、愿意动手尝试,探索四等分的多种方法。
教具:教学课件、教学挂图32-4、蛋糕卡、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菱形的图形纸片若干,剪刀、笔。
学具:幼儿用书p8、9,图形卡、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纸片若干,剪刀、笔。
一、理解等分的含义。
1、观看课件,激发幼儿兴趣。
2、小熊分饼干的故事。
(1)教师:听过小熊分饼的故事吗?这个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呢?
(2)鼓励个别幼儿介绍故事内容,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3、帮小熊分饼。
(2)鼓励个别幼儿示范分圆形。
(3)教师:怎样知道这两半是一样大小呢?
(4)引导幼儿将分成的两半对应比较大小。
二、问题解决。
1、帮助麦思妈妈分蛋糕。
(1)教师:今天麦思妈妈做了几块不同形状的蛋糕,有些什么形状呢?
(2)出示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蛋糕图卡,鼓励幼儿说一说。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分法,引导幼儿了解同伴不同的分法。
2、四等分蛋糕。
(1)请幼儿取出图形卡中的蛋糕图卡,自主尝试分一分,剪一剪。
(2)教师:你是怎么分圆形蛋糕的?分成的四块是一样大小的吗?
(3)请幼儿展示并介绍分的结果,鼓励幼儿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分好的四块蛋糕是否一样大小。
重点指导幼儿探索不同的分法,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分法,并尝试用语言完整表述出来。
三、操作与拓展。
1、出示教学挂图,介绍操作内容。
(1)分蛋糕:引导幼儿用画的方式将自己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圈出四等分:引导幼儿用目测或动手剪一剪的方法判断哪些是被四等分,将被四等分的图形圈出来。
(3)四等分方法多:鼓励幼儿画出同种图形不同的四等分方法。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欣赏评价。
出示图形纸片,请幼儿介绍那些图形能被四等分,并示范怎样四等分,师幼共同检查。
四、经验小结:
生活中我们为了公平,经常会用到等分,希望小朋友以后能够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等分的方法用到生活中,这样分起来又快、又公平,又可以避免发生不愉快的争吵。
五、活动延伸:分食物。
教师:熊妈妈为了感谢小朋友帮助了它的熊宝宝,要送给你们一些食物,请小朋友把可以四等分的食物动脑筋分一分吧!并送给客人老师一起分享,不可以四等分的食物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
班级幼儿学习过二等分,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等分的活动很感兴趣,有继续学习的愿望,所以在幼儿学会了二等分的基础上设计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设计前我考虑到了活动的趣味性,即使是大班的幼儿,如何能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学习并学会图形四等分的方法?所以我选择了以故事情境贯穿的方式,运用课件、动画的手段来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和兴趣。从整个活动现场来看,幼儿表现积极、兴趣浓厚、认真参与、大胆探索。另外在学习四等分的过程中,教师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在探索中、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学会四等分的方法。从简单的圆形逐渐过渡到正方形再到长方形,层层递进,遵循了幼儿的学习发展规律。四等分方法分享的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幼儿用完整化表达的习惯,促进幼儿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从中教师也以帮助小熊想办法的情境让孩子懂得帮助别人、懂得分享,体验帮助别人后的快乐。最后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将学到的数学四等分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活动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活动时间的把握上,环节应该再安排得紧凑一些、该简略的部分再压缩一下。
大班数学教案剪春篇十一
1、在看看、做做、说说中体验分类的作用,引发对生活中分类运用的关注。
2、探索将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尝试按食物的两种特征进行二次分类,发展分析、归纳能力。
教具:故事画面ppt、日常物品分类ppt。
学具:各种食物图片、操作纸人手一份。
一、谈话导入。
1、这幅图上是什么季节呀?(秋天)是的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2、播放画面,并提问:“有只大熊肯尼为了过冬,就在秋天里准备了大量的食物。”
(1)幼儿根据经验猜测:大熊会准备些什么食物?
(2)播放画面:这么多的食物,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种类)。
(2)这么多的食物,大熊想要全部放进储藏室,会出现什么问题?(放不下)。
二、探索将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1、呈现问题:储藏室堆不下了“大熊决定整理一下,可是要怎么整理呢?”(幼儿先讨论再讲述)。
2、幼儿操作:大熊说:“让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分类放吧!”
交代操作要求:那我们来帮帮大熊,小盘子里有大熊喜欢吃的食物,请你试着把食物分成三类放在绒布上。
3、交流:你想了什么方法?是怎么分的?还有谁也用了这样的方法分?(可能出现:颜色、大小、种类分)教师帮助孩子用符号记录。
三、尝试二次分类。
“我们来看看大熊的问题解决了吗?”
1、出示二次分类的图片(教师大的二次分类)“大熊是怎么分的?(先按种类再按大小)。
2、操作要求:“能在按颜色、大小、种类分的基础上再分一次,帮大熊解决问题吗?”
(1)先按一种特征分类,在第一次分的基础上,再按第二个特征分一次。
(2)摆放清楚整齐。
3、交流:这次你是怎么分的?(交流时老师和幼儿可一起用标记做记录)。
四、连接生活。
1、照片呈现幼儿生活中的问题:储物柜、游戏区的超市、书架等乱摆放问题。
“大熊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你发现了吗?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觉?可以怎么做?”
2、小结:我们可以用分类的方法来整理物品,将物品分类摆放,不仅可以使环境变得整洁美观,还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使生活更有序。
大班数学教案剪春篇十二
1。学习2、3、4的分解组成。
2。通过观察,寻找发现数的组成规律。
3。继续体验总数与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南瓜图片若干,蓝绿色的篮子图片各一张,4以内数字卡片若干,分合符号
一、游戏:碰球——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和要求——集体,;小组,个人练习
二、学习4的分解组成
1。认识南瓜出示南瓜图片——这是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3。记一记——谁有好办法把分南瓜的事记录下来?
——请幼儿用数字和分合符号记录在黑板上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剪春篇十三
我在设计本次数学活动中,以操作法为主要学习方法,通过投放幼儿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种子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思考、探索。通过豆豆排队、球铺路、走直线,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之间的一种互逆关系。在这个感知过程中,将重点放在思维的练习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让幼儿在探索、记录、讨论、讲述中求知,并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受新的体验,获得新的经验。
1.学习将收集的豆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3.能在操作活动中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1.每个幼儿红豆、黄豆、蚕豆一份。
2.幼儿操作纸("0"是豆子的标记,红、黄、绿分别表示红豆、黄豆、蚕豆);画好的验证纸两张。
3.铅笔每人一支。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二、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豆豆,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领。
幼: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
师:那第二、第三条线上呢?
幼:黄豆、蚕豆。
师:在给豆宝宝排队的时候要注意,要把豆宝宝竖着排,排的时候要从线的起点开始,一个靠着一个,不能有空隙,每种豆子排8颗,音乐停止小朋友就要停止动作,朝着前面坐好。
2.幼儿操作,用豆豆在操作纸上排队。
3.幼儿讲述排列结果师:快看看你们帮三种豆豆排的`队伍,谁的最长?谁的最短?
出示ppt1师:同样是8颗,为什么红豆排的队伍最短?蚕豆排的队伍最长?
幼:因为红豆最小,所以排得最短。
幼:因为蚕豆最大,所以排得最长。
幼:因为黄豆比较大,所以排的队伍比较长。
4.小结:相同数量的豆豆,豆豆越小,排的队伍越短;豆豆越大,排的队伍越长。
三、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豆豆,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想一想,排一样长的队伍,豆子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
2.交代要求,幼儿操作师:请小朋友把豆宝宝排满整条直线,再数一数每种豆豆有几颗记录在后面的方格里,排的时候也要一个靠着一个不能有空隙。
3.讲述操作结果。
师:你的每种豆宝宝排了几颗?哪种豆子多?哪种豆子少?
出示ppt3师:看老师的豆宝宝,谁的数量最多?谁的数量最少?
讨论:为什么队伍一样长,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
5.小结:队伍一样长时,豆豆越小,数量越多;豆豆越大,数量越少。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出示海洋球、乒乓球提问:这是什么?
小结: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
请一个幼儿来演示师: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少,你们用的多呢?
小结:老师脚大,用的步子少;小朋友的脚小,用的步子多。
师:看来你们真的学到了本领。请小朋友们下课后可以到直线上去走一走,看看你走了几步。
大班数学教案剪春篇十四
这节活动是一节数活动,数核心经验是分类和简单的统计,主要是关于不同的统计方法。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得最多的就是天气情况的统计,所以对于统计还是有一定经验的。这次我们在个别化学习中再次投放了图表式的统计方法,帮助幼儿巩固分类和整理数据,积累图表式统计方法的经验,为这节活动学习不同的统计方法奠定了基础。
我的这节活动主要是四个环节,从一开始回顾已有经验――图表式统计,到学习新的统计方法――柱形图统计,再到后面的柱形图统计操作和自主运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进行操作记录,层层递进,最终解决问题。在整个活动中,通过统计解决问题能够让幼儿体验到统计的方便,并且有兴趣去探索更多不同的统计方法,最终达成目标。
1、学习使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并运用统计数据帮小狗买新车。
2、体验统计带来的方便,对统计有一定的兴趣。
ppt、投影仪、柱形图统计表、空白统计表、水彩笔。
教师教具:ppt――帮助幼儿理解图表式和柱形图的统计方法。
投影仪――帮助幼儿理解柱形图的统计方法。
1、柱形图统计表――辅助幼儿进行柱形图统计的操作。
2、空白统计表、水彩笔――辅助幼儿进行自主统计的操作。
一、颜色――图表式统计
1、动物王国里有很多小动物都拥有自己的车子,出行非常方便,小狗也希望能够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可是它不知道应该选什么样的车才最好,它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去问问家里人。(ppt:小狗和车)
2、"你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车?"小狗问了很多家人,狗爸爸喜欢蓝色的车,狗妈妈喜欢黄色的车,狗弟弟喜欢红色的车,狗妹妹喜欢绿色的车,每个人喜欢的颜色都不一样。小狗又问了许多亲戚,并且制作了一张统计表,你能看懂吗?谁来告诉我们统计的结果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ppt:颜色统计表)小结:小狗用了图表式的统计方法表示统计结果,第一行代表家人喜欢的车的颜色,第二行代表喜欢的动物的数量。哪种颜色对应的数字越大,表示喜欢的人越多,这样一看就知道家人们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车了。
(观察要点:1、幼儿能仔细观察并清楚表达;2、幼儿对于图表式统计方法的理解情况。)
二、形状――柱形图统计
1、小狗决定买一辆大家都喜欢的红色的车,但是车上有什么样的图案才最漂亮呢?小狗想呀想,决定再去调查一下,于是它去问了家人:"你最希望车子上有些什么形状的图案呢?"狗爷爷喜欢圆形的图案,狗奶奶喜欢方形的图案,狗姐姐喜欢三角形的图案,狗哥哥喜欢五角星的图案。经过多次的询问,小狗又收集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制作了关于车子花纹形状的统计表,这次的统计表和刚才不一样,你们能看懂吗?这张统计表上有些什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统计的结果又是什么呢?(ppt:形状统计表)小结:这次小狗用了柱形图的统计方法表示统计结果,横轴表示车子身上的图案形状,纵轴是数字,表示喜欢的小动物的数量,一看柱形长度对应的数字我们就能比较出结果了,原来喜欢五角星形状的家人最多。
(观察要点:幼儿能看懂柱形图,知道每一个部分表示的意思。)
三、种类――柱形图统计操作记录
1、小狗决定买一辆红色的身上有五角星图案的车,可是什么种类的车才最好呢?它想去停车场看一看,究竟什么种类的车买的人最多,就买什么种类的车。我们看看停车场里有哪些类型的车?(ppt:停车场)
2、这次小狗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一起来统计一下,它应该买什么种类的车。等一下,每个人拿一张柱形图的统计表,数一数不同种类的车各有几辆,然后对照横轴和纵轴上车子的种类和数字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记录下来。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观察要点:
1、幼儿能够仔细观察画面并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类、整理数据;
2、幼儿对于柱形图统计方法的操作记录情况。)
3、交流分享:你的统计结果是什么?你刚才是怎么进行统计的?看看有没有谁的统计有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
小结:通过统计的方法,小狗了解了家人的喜好,很快就决定了买一辆红色的、车身上有五角星图案的小轿车,统计的方法真有用。(ppt:小狗买到了新车)
四、水果――自主统计操作记录
1、小狗终于买到了喜欢的车,它也从此爱上了统计,它想谢谢我们小朋友,于是准备了好多好吃的水果,你能帮助小狗统计一下一共有哪几种类型的水果,每种类型各有几个吗?(ppt:水果)
2、等一下,每个人可以拿一张空白的统计表,一面是图表式的统计方法,一面是柱形图的统计方法,你可以选其中一种进行统计,然后把统计结果告诉我们。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观察要点:
1、幼儿能够仔细观察画面并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类、整理数据;
2、幼儿对于自主运用不同统计方法的操作记录情况。)
5、验证统计结果。(ppt:水果统计验证图)
小结:虽然我们用了不同的统计方法,但是统计的结果是一样的。在我们生活中,不仅有图表式的统计方法和柱形图的统计方法,还有许多不同的统计方法,我们可以回去再去仔细的找一找,然后把结果告诉我们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剪春篇十五
在日常生活中,按一定规律排序的物体随处可见,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经常会运用已有的各种排列经验为娃娃穿项链、手镯等,但是大部分幼儿排序的规律只停留在abab或aabb的规律上。如何让幼儿进一步探索排序的规律并有创意的按规律排序,特设计了本活动。《纲要》中提出:“教学中要结合生活和游戏情境,引导幼儿感知、理解事物的关系,对具体的事物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在活动中通过故事情节、游戏引线,借助ppt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梳理排序规律,通过肢体游戏表现按一定的规律排队。提供常见的生活用品——吸管(同一大小、同一颜色)让幼儿尝试排序,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创造出不同的排列规律,拓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排列规律并续排。
2、能够创造不同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3、感受创造的快乐。
1、教具:ppt一张、绿毛龟、青蛙图片各四张
2、学具:操作板人手一份、各色吸管各100根
一、导入:听故事,引出规律。
1、提出要求:在故事中,听到“绿毛龟”三个字的时候马上起立。
2、教师讲述故事,并依次贴出绿青蛙、绿毛龟。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小结:原来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4、初步尝试续排。师:如果我要接着排,后面会是什么呢?(绿青蛙、绿毛龟、绿青蛙、绿毛龟……)
二、观察ppt,引导幼儿探索规律并续排。
1、幼儿观察小猫家周围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都是什么样的规律?
2、幼儿自由讲述发现的规律并进行续排,引导幼儿说完整。
(1)小动物(abcabc……)
(2)向日葵排列(abab……)
(3)鱼排列(aabb……)
(4)气球(ababbabbb……)
3、教师总结:我们发现了这么多有规律排列的东西,它们有的按物体名称,有的按外形特征,有的按上下左右的方向,还有的按数量的规律进行排列。
4、游戏:幼儿用肢体动作排序。
(1)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向日葵排列规律。
(2)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鱼的排列规律。
三、幼儿操作
1、介绍材料:出示操作板及同色吸管。
2、提出操作要求:
操作时从左到右进行排序。
铺的路必须是有规律、有创意的。
铺完路后,要检查铺的路是否有规律。
3、幼儿操作,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师幼共同评价幼儿作品,总结创新之处。
四、思维拓展。
师:你发现生活中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