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河读后感(优秀13篇)
读后感是对所读书籍的思考和感受的一个完整呈现。如何写一篇出色的读后感呢?首先,阅读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和整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挑选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参考借鉴。
家乡的小河读后感篇一
我们家乡有一条小河。她非常美丽,却没有名字。我就悄悄叫她小河姑娘。
秋天,小河姑娘周围的树的叶子都落了,落到了小河姑娘的身上。你可能以为这会影响小河姑娘的倾国倾城的美貌。不,落叶不但不会影响小河姑娘的美貌,还会使小河姑娘变得更加迷人。
现在这个季节,人们走在街上都要穿棉衣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这是冬姑娘驾着雪橇来到了。冬姑娘来到天空上,天空上就下起了鹅毛大雪。冬姑娘来到马路上,马路就变成了一条雪白的长毯。冬姑娘来到小河姑娘的身边,她送给小河姑娘一件冰衣裳。小河姑娘猛然变得晶莹剔透、纯净无暇。非常的漂亮。
听完我的介绍,你有没有感觉小河姑娘很美?
家乡的小河读后感篇二
春天来了,小河刚解冻,但河面上时不时还会出现一些冰块。小河“叮咚叮咚”地响着,唤醒了正在冬眠的小动物们,小动物们好奇地探出头来,好像是在想:呀!春天来了,我们要出来活动了。河岸边的柳树也忙了起来,它照着似镜子般的河面正梳着头呢!
很快,夏天来了,小河也热闹了起来。河面上的荷叶就像一个大玉盘,衬托着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荷花姑娘。小青蛙们也开始了新一届的`音乐会,“呱呱呱”这声音真是美妙无比。当然在夏天里,停机坪里可不能缺少几架小飞机——小蜻蜓,它们正停在荷叶上休息呢!这真像诗人杨万里所说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渐渐地,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绿叶哥哥们全都换上了金灿灿的新衣裳,只有枫叶红得似火,风一吹,就像一只只红色的蝴蝶飞到了河面上,它们游哇,游哇,顺着小河的方向,游向不知名的远方。这时大树爷爷周围只剩菊花姐姐了,它们粉得似霞,白得如雪,黑得像墨,这又像诗人黄巢所说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秋去冬来,大雪纷飞,就像给大地盖上了一件“蚕丝被”。小动物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冬眠去了。这时,小河边一点声音都没有,就像整个世界都进入了梦乡!
我真喜欢!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数不清的快乐啊!
家乡的小河读后感篇三
我的家乡在监理,我家门前有一条美丽的小河,它虽然没有大海那样壮丽,但我爱这条小河,因为它给我带来了美好和快乐。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河边到处是花红柳绿,莺歌燕舞。清澈见底的河水里有小鱼在快活地游来游去,仿佛在享受这春天美好的景色,享受小河带来的快乐。
夏天的时候,柳枝轻拂着水面,知了在树上快活地唱着动听的歌儿。我们一放学就跑到小河边,放下书包,“扑通扑通”地跳进小河里,小河很欢迎我们的到来,用浪花拥抱着我们。我们在小河里嬉戏、游泳。小鸭在岸边嘎嘎叫着,好像在为我们助兴。夏天的小河,成了我们的乐园。
秋天,小河的水显得特别绿,特别清,一片片落叶落在水里,给平静的水面画上一圈圈涟漪,给小河增添着美丽的色彩。
家乡的小河读后感篇四
春天,这条小河像幅五彩缤纷的画。只要春风一吹,柳树就长出了嫩嫩的小芽。小河的周围长着碧绿碧绿的小草,小草中间还夹着五颜六色的小野花。
正当夏天来临时,大伙儿纷纷来到小河边,有的拿着扇子在柳树下乘凉,有的在和邻居们谈天说地,还有的脱下外衣,像一只只小青蛙似的跳入小河,给村民们表演游泳比赛。
凉风习习的秋天来到时,田野里的庄稼丰收了,村民们忙着把粮食收回去。河边长着一颗粗壮、雄伟的大树,上面结满了红彤彤的苹果,小孩子最爱到大树下玩耍了。
寒冷的冬天里北风迎面而来,天空中飘下了像天鹅般洁白的雪花。苹果树披上了银装,大地也穿上了白衣裳,最美的当然还是那条小河:小河两岸的石头上积满了雪花,好像给小河围上了一条温暖的白围巾,那样的景色别提有多美了!
家乡的小河读后感篇五
这就是我家旁的五云山,跟着季节变化的山,给我们家添加了许多美景。
读了《家乡的小河》后,我的心里对小河充满了敬佩之情。我敬佩它那顽强的精神,它在流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坚硬无比的石头。面对这些强而有力的对手时,即使被击碎,水珠飞溅出去,后面的水珠也会陆陆续续地过来,与岩石搏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人生旅途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岩石”。而当我们遇到这些“岩石”的时候,我们要勇敢面对它,保持乐观的态度去解决它。这样,我们才会有所提高,人生旅途才会显得更加快乐和美好。
小河不分日夜地流淌着,它丝毫不留意身边的石头,不怕被石头击碎。它意志坚定不移地流着,因为它有自己的最终目标。我们在遇到“岩石”的时候,不应该惧怕它,应该向着自己的目标奋斗到底。在同学之间,我们要学习小河的那种团结精神,只有团结了,事情才能做好。
但愿我自己是一条小河,永远奔流向前,不畏多大的艰难险阻,清纯高洁,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以后,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再也不害怕困难了,一碰到难题就想办法去解决它,攻克它!
家乡的小河读后感篇六
姥姥家的西面有一条小河,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春天,万物复苏,小河边美不胜收,小河解冻了,河边的垂柳好像在听小河哗啦啦的流水声,河边的野花陪着绿色的小草真美!
夏天,我光着小脚丫从水里抓里几条鱼,又放回去了,因为我们要保护生命。
秋天,落叶飘到河面上,像一只只蝴蝶飞向远方。
冬天,小河结冰了我们在上面滑冰呢!
家乡的小河读后感篇七
我喜欢家乡的大山,我喜欢家乡小树,但是我还是喜欢家乡的小河,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气候温暖。
春天,小河两岸的树本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河水清的'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绿得像一块碧玉。
夏天,天气很热,拘热得吐出舌头,鸡热得打拍自己的翅膀,鸭子热得想下河游泳,夏天是孩子们游乐的场所,是大人们休息的地方,有些人游泳,有些玩水,还有一些年迈的老人在河边洗衣服。
秋天,小河两岸树木的叶子落了,落在地上蚂蚁把它当地毯,落在水里鱼儿把它当伞。
冬天,河面结冰了,孩子们在冰面上滑冰,有的打雪仗,有的推雪人。
小河的一年四季真美呀!
家乡的小河读后感篇八
今天,我在书上看到一篇发人深思的文章,名叫《家乡的小河》,短文讲述了原本干净美好的小河受到污染,变得污浊不堪、臭气熏天,而这都是因为工厂里乱排放污水、乱扔垃圾的缘故。看着书中描绘的小河,我想到了自己家乡的小河,原先它是那么清那么亮,我们现在小河的质量越来越差,空气也变得不再清新甜润了,如果再持续下去的话,这样的悲剧将会发生:小河里活泼神气的鱼虾没了,还散发着臭气,没有办法为我们提供水资源,甚至我们人类将会灭亡,地球就会末日了。我不希望看到我们家园毁灭,也不希望看到地球末日,我希望回到以前美好幸福的生活,回到童年快乐的时光。来吧,我们大家不要破坏清澈见底的小河,一起来保护它、珍惜它,让活泼神气的鱼虾和我们做游戏,让清澈见底的小河为我们提供水资源,让地球回到绿色吧!
家乡的小河读后感篇九
《家乡的桥》是一篇怀念家乡的作品。作者怀着真挚的情感,以优美的文字,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江南水乡独特的小桥,从桥千姿百态的造型、充满情趣的桥名以及家乡小桥给孩子们带来的生活情趣入手,与读者们一同走进记忆中的故乡,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浓浓的爱乡、思乡之情。
家乡的桥令人看到沧桑;家乡的桥令人感到怀旧;家乡的桥令人受到启发……家乡的桥总是令人有这样或那样的感受。其实,是桥都会给人同样的感受。现在就让我随着陈根生《家乡的桥》来谈谈我的感受。
文中所写的内容最让我印象深刻,感触颇多的就是作者家乡的桥――“迎春桥”两边栏杆上各一块条石上刻着的字:“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先不说“天”,人”,就说桥,文中的一句话――“每当人们急匆匆地赶到岸边,面对茫茫和谁无可奈何之时,这桥就见义勇为,挺身而出,把两岸连接起来,替人们排了忧解了难,不要谁道声谢,不忘谁报个恩”是对桥最好的诠释。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灵之桥对人们来说日益重要。
在工作中,某些人因妒忌别人有才干,,在领导和其他人面前讲别人的坏话,但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这些人的心是都么地黑,渐渐远离这些人,而这些人也变得不合群。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不合群的人站到一块儿就是一个妒忌的融合体,后果可想而知。
在学习上,如果你不善沟通,人云亦云,那么你的成绩永远无法提高,或者因小事和自己的同学吵起来,甚至打起来。
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所以“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只是古人为寻求心灵安慰而找的借口,,事实上,“好”与“坏”总是存在的,,只不过“好”比“坏”好一些,多一些,我们只能用自己如花的心灵去感化“坏”,让“坏”变“好”,反之“好”也能变“坏”。
看了鲁迅的《故乡》这篇小说,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闰土了。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无非就是他那少年与中年两个年龄阶段的巨大差异和变化了。
首先,鲁迅先生在回忆少年闰土的时候,描绘了一个乡村孩子活泼可爱能干的形象,闰土知道乡下很多趣事,也使鲁迅先生对乡下产生了向往。在少年时代,鲁迅和闰土的意识中根本没有少爷和仆人之分,都是哥弟称呼。
而鲁迅在这次回乡途中所见到的二十年后的中年闰土,却没有一点儿时的活泼了,甚至从他身上看不到一丝少年闰土的影子。在鲁迅先生对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中年的闰土十分贫穷,贫穷使他不像一个中年人,而更象一位老年人,生活的重担压得他抬不起头来。
鲁迅先生是这样描写中年闰土的:“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从这几句话中,我看出他长大之后为自己的贫穷而非常自悲,他从心里自然地感受到自己与鲁迅的距离,完全没有了儿时与鲁迅先生的兄弟情谊,成年闰土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
从闰土身上,我看出旧社会的黑暗和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我为我生活在一个新中国、一个新社会而感到幸福。
从鲁迅的《故乡》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童年是一座被尘封的大院。
童年的鲁迅,仿佛是一个生活在天堂的魔鬼,丰衣足食却寸步难行;而闰土则是生活在地狱的天使,生活艰辛但充满快乐。闰土的童年必须要看瓜田,但他自由、快乐。鲁迅的童年虽丰衣足食,但他只能悲哀地念着“之乎者也”。闰土还可以去做无穷无尽的新鲜事,看无边无际的海洋;而鲁迅只能看到那“四角的天空”。
没有了自由,多少财富都是破铜烂铁。自由才是真正的金子!
可那毕竟是几十年前的封建社会,离现在已经有那么漫长而浩瀚的一段历史。可是,到了现在的社会,大人们还是大同小异、异曲同工地为我们打造一个标准童年:束缚。
我觉得束缚再加上比较再加上无穷无尽的学习,与监狱相比也已经只有毫厘之差了。作为社会未来的新动力,我们的生存状态难道没有理由受到关注吗?大人们总是以为吃饱穿暖学习好,就是一个孩子的全部,可这些却恰恰是我们这些孩子最忽略的。
我们需要自由,我们要亲身经历,我们也要知道许多新鲜事,我们要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们要逃离束缚!
2.《卢沟桥事变》电影观后感。
3.读徐志摩《再别康桥》有感。
4.读《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有感。
家乡的小河读后感篇十
我的家乡,并没有雄伟的高楼大厦,也没有嘈杂的人群,静谧之中又带些许繁琐的说话声。
日出,嫣红的太阳散发出神秘的光,照亮半边天。鸟儿懒洋洋的趴在枝头或电线杆上,百无聊赖的叫嚣。几个村民早早的起床,早早的去买菜。不是的听见开门声和回荡在两栋楼之间清脆的脚步声,有时匆忙,有时悠闲。一栋栋瓦楼染上了淡淡红晕,令人心旷神怡。金色而又红的阳光反射在河水上,粼粼的波光,炫得使人睁不开眼睛。
入夜,一轮明月总会为村庄平添一份神秘与静谧。闪烁的星空更是让人啧啧称赞。耳边偶尔传来几声犬吠,脚步声显得更加清晰,知了和不知名的小虫叫得无比欢畅。恰似一首动人的歌谣。从窗户传出的明亮的灯光,似乎想与漆黑的夜做无谓的比拼。
在雨中,所有的村民就躲在屋檐下或房子里,继续埋头苦干,继续自己做自己的,一点也没有被这雨打扰到。乡村的雨,带来的是宁静和祥和。偶尔有几滴落在身上,也毫不在意。像是怕打扰这雨一般。整个村庄似乎都屏住了呼吸。我很享受这雨,即便它在窗外,我也能感受到那股沁人心脾的力量。
家乡的小河读后感篇十一
《给家乡孩子的信》这篇课文是巴金老爷爷带病坚持写给家乡成都的孩子们的一封回信。文中通过五个方面,情真意切地表达出了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关心与爱,也抒发了自己希望让生命开花的情感。
巴金爷爷是一位跨世纪的老人,因此积累了许多的人生经验。他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认为这是巴金爷爷通过一生的思索、追求而琢磨出来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高尔基的一句名言:“要重返生活,就必须有所奉献”。他们的两句话使我深受启发,一个人生命中的时间、精力、关怀与爱,出了用在自己的身上,还要懂得同情他人,给予他人,奉献他人,为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巴金爷爷认为自己的一生平平凡凡,而我却认为并不普通,他虽然已经辞世了,但却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文章,这一点一滴都像是点亮我们心灵的灯,使我们懂得了用感情与爱来写作。
文中,巴金爷爷还写到了珍惜时间。人的一生时间是有限的,巴金爷爷也懂得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希望家乡的孩子能够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我认为,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勉励。
家乡的小河读后感篇十二
在祖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东兴,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我的家乡虽然没有桂林甲天下的美景,没有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的壮观景象,可是,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都特别喜爱。家乡的万窘鹛玻是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这里有平坦宽阔的`沙滩和烟波浩淼的大海,金黄的沙子,湛蓝的海水……远处海面上船影绰约,打鱼的机动竹排来往穿梭。常常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下面飘动着几朵白牡丹似的云彩,海燕和海鸥,在海面上飞来飞去,欢呼着、叫喊着,像一架架演练飞行的飞机。整个大海无边无际,水天相接,分不出哪里是天,哪里是水。海水满盈盈的,在夕阳之下,浪涛好像顽皮的小孩那样跳跃不定。涨潮时,海水发出轰隆轰隆的响声,成群结队的一层又一层、一排又一排的追赶,不断地向岸边涌来。大海有时像一头咆哮的猛虎,汹涌澎湃,掀起阵阵狂澜,凶猛的海浪还不断地拍打着礁石,发出巨大的声音;有时,它又像一位温柔的妈妈,让浪花欢快地跳跃。这雄伟壮观的景象,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啊!我爱大海,我更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小河读后感篇十三
听爸爸说,家乡的老屋旁有一条美丽温馨的小河,它记录了爸爸童年很多很多的快乐,是爸爸童年的乐园。
当芦苇抽出的嫩叶在风中摇曳的时候,小河边就会此起彼伏的响起了孩子们苇叶喇叭的声音,看谁吹的声音更悠长,看谁声音吹的更高亢,还互相比较谁的苇叶喇叭做得更长更大。赢了,骄傲自得;输了,再接再厉。似乎一直在比,似乎永远没有结束。吹够了喇叭怎么办?逮蝌蚪呗!河水清澈见底,小蝌蚪黑亮可爱,和着水捧在手中,还在自由自在的游动着。有时会带回家去,养在瓶子里,每天痴痴的去看几遍,希望它们早点变成青蛙,但最终都无一例外的不了了之。
当芦苇越长越高开始吐穗的时候,小河边就会出现很多钓鱼的孩子。钓鱼?很简单!找根竹竿,把缝衣针在煤油灯的火苗上烧红用钳子弯成鱼钩,拴上纳鞋底用的线绳子,用高粱细杆做成鱼漂,刨上几条蚯蚓,学着大人们的样子,拿个小凳子,坐在河边钓鱼。每当看到鱼漂往下一沉,将杆一拉感到钓住了,就在鱼儿即将出水面的一刹那,心咚咚咚跳到了心口,那种美的享受简直没法用文字形容。不想钓鱼了,就跳进河里扑腾嬉戏,追逐打闹,或者抠几只河蚌,掏几窝鸟蛋。总感觉到没有安静的时候。
当芦苇把洁白的苇絮撒满天地的时候,孩子们会在小河边刨一个大坑,拾来柴禾高高架在上面,然后把拔来的花生,或刨来的红薯,或掰来的玉米放到柴禾上,点燃柴禾烧烤。漫长的等待之后,就是一哄而上的抢夺,就是不管生熟的狼吞虎咽,完全没有了风度和礼让。然后就或坐着,或躺着,欣赏清澈的河水,欣赏倒映的蓝天白云。心早已随着白云飘去了不知哪里的远方。
当芦苇被收割干净变成片片雪白的苇席的时候,小河也慢慢的结冰了。路过小河,孩子们有时会敲几块冰,放在嘴里,嚼得嘎巴嘎巴响,品尝着甘甜和清凉;有时会趴在冰面上,看冰下美丽的水草,以及那缓缓流动的水流。那一刻,整个心跟天地一起,都凝结成了美好的回忆。
听爸爸说,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吃上了自来水,孩子们也有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和玩耍的去处,小河被人们淡忘了。后来,人们图着方便,随手把生活垃圾、死猫死狗都丢进了小河,小河变得浑浊不堪了。再后来,人们填河盖房,或者把厕所建在小河上,小河被人们彻底的遗弃了。
天蓝、云白、水清、人乐。我到哪里才能寻找到你,美丽温馨的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