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热门14篇)
日记是一种记录自己思想感情、经验教训以及对生活的体验与领悟的文字形式。总结需要突出自己的思考和发现,而非简单罗列事实。这是一篇精彩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篇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农业来说,其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发展农业科技,农业科技推广肩负科技推广的职责,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对策措施,旨在探求在新形势下农业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和农村经济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国的富裕离不开农民的富裕。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提高了农民收入,不仅可以改善农民生活,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成果中受广大农民喜爱并广泛应用的项目仅为1/10左右,成果加配套措施项目为2/5左右,约有1/3左右农民群众表示不愿意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科技成果如此现状不仅成为中国整个农业发展的.瓶颈,也影响到了我国农民的收入和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从国内外文献资料看,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农业科技推广的界定内涵不同、解释和理解不一,核心内容却基本一致。基本做法是,通过一系列的科技培训、科普教育、学术交流、科技咨询服务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民科技素质,示范农业科技成果,指导农业科技普及应用,帮助解决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1.行业综合性。农业是一项庞大的行业产业,涉及农、林、水、牧、副、渔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从客观上看,它还跟科技、教育、财政、税务、金融等多个部门联系紧密,尤其是在当前产学研、政金介相结合的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成果必然涉及到各个关联行业,成为一项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地域差异性。我国地大物博,东西地区、南北地区地域差别较大。由于各地域的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同,导致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农技推广服务也相应的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3.成果时效性。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普及,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点。必须在农时季节及时进行推广应用,才能发挥科技成果的最大作用。如果延误了农时,就必然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打折”。
4.工作实用性。在一定意义上讲,农业科技成果具有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特征,它们不以“物”的形式出现,不可能直接进入市场,只有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农村和产业种植领域大规模地加以推广和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需求多样化。由于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农民的科技需求表现出多元性的结构特征,并普遍存在于国内外。主要表现为不同目标、不同持续时间、不同学科的信息需求同时存在。
6.业务风险性。一项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诞生要涉及很多的学科,不但研发周期相当长,而且科研难度非常大。有的时候,即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不一定见到成效,更谈不上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的实施受当地当时环境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在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下,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经常面临着被生产淘汰的危险。所以,农民个人或组织应具备相当的化解和规避农技推广风险的能力。
农业科技推广是联系农业科技研究、生产技术开发与农业生产实践的桥梁,具有催化和反馈两个基本职能。催化职能包括传达式推广和教育式推广,传达式推广是指把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信息简单地从研究者传导到使用者;教育式推广是指帮助推广对象掌握如何学会使用新技术。反馈职能是指将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效果的信息反馈给科研部门,有利于农业科研部门更有针对性地的进行农业科技研究。据调查,寿光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着体制机制不灵活、工作职能不清晰、人员队伍不稳定、物质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加之作为国家级的寿光市,寿光市农业整体规模小、农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需要进一步结合寿光市实际,积极借鉴和学习国内外的相关成功经验,加以消化吸收、用于工作实践,探索一条适合寿光市实际、体现寿光市特色、展示寿光市水平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和发展路径。
1.必须建立合理的农业技术供需调节机制。深入农村一线开展调查,从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重视农民对科技的需求,用新技术来引导农业生产,本研究将从建立农技推广的合理供需机制入手,着力构建寿光市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2.必须建立健全农技推广组织体系。目前,寿光市的农技推广组织大多是行政机关的直属单位,工作人员经常被抽调参与行政工作,机构设置不明晰,容易产生职能不清的问题,减弱推广效果。学习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种社会组织参与的合作推广机制。
3.必须建立农技推广的良性运行机制。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进行机制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探索建立一种良性的运行工作机制,才能凸显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效益最大化,进而更大力度的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结束语。
要想实现农业进步、农民增收,只有通过在实践中推广应用与劳动力结合起来,才能将科技转换为生产力;只有农民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土地生产和经营中,才能有效的将使用的新技术进行转换,提高我国农民收入。因此,要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就必须要使用新的技术成果,农民使用新的科技就是,使用优良品种、先进的饲养和种植技术,对其所经营的土地和饲养的经济动物都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对经济农作物的产量都有显著的提升,其中在应用新科技的过程中,要坚持按照科技要求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经营,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篇二
摘要:党的十八大重新强调了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指出要加快发展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我国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鉴于此,结合我国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情况,响应党中央的战略规划,提出在新时期我国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党的十八大针对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提出实施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十八大会议中强调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战略[1]。基层农业科技人才不仅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直接从事农业的实干型人才,建设一支具有高度创新意识与踏实钻研精神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仅影响我国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开展。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农耕文明在农业生产中长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农业开始逐渐转型,由原来的粗放式农耕逐步走入机械化、产业化的科技农业道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农业已初成体系,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方面也形成了依托于高等院校、专科学院为主导,相关政策、文件为保障的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形成的基本条件。近些年,相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组成也建设成了从专家教授到农民的多元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人员素质较之前有显著提高。在“十二五”初期,我国农业科研人才总数已远远超过25万人,在这之中拥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占1/5,硕士以上学历也超过1/6。人口的整体年龄也逐渐趋向年轻化,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科技人才的更替问题,为农业科技创新注入了新活力。但宏观来讲,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比重偏少,从事基层农业的激情不高,基层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基层农业从业人员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较差等问题尚未得到重视,也没有得到解决。而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仅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检验农业科技成果的一线人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转化率等。
形成关于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其主体多样,可以是具备高技术素养直接从事农业工作的农民,或者是高校中专门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的团队等。在这之中由于我国科技人才资源、设备设施为不同科研单位所有,受行政区划、行业领域等制约,条块分割,共享不充分[2];以课题组制的科研组织模式相对封闭、分散,低水平重复,而且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研与生产脱节,“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不能很好地实现各个不同主体间的充分协调合作,没有建成具有体系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要求。
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无论是从事直接生产的还是专门搞研究的,其所在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等在不同程度上尚未形成有利于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环境。例如,由于对科技人才创新导向与生产和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人才评价标准不科学,在科研实践中重科研、轻应用,重论文、轻转化,重数量、轻质量,多侧重于跟踪式、模仿式研究,虽然研究成果多,但低水平重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果少,缺乏基础性、原创性成果[3]。基层农业从业人员在生活环境方面一般都较为简陋,正是因为如此而导致人才逐渐流失,评价体系直接导致更多的人将注意力不是放在农业科技的实际创新应用上。
2.3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体系不规范。
从事基层农业科技创新的人才一般没有较为系统的管理机构,这种零散的分布状况不仅不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数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质量。缺乏相关的政策或者管理规范给予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再加上部分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不仅不利于农业科技的广泛推广,更容易造成相关核心技术外流被国外申请为专利。在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权益保障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关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投入力度是有的,但针对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实际倾向并不明显,缺乏财政的有效支持,直接导致地区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的运行经费、相关人员的工资等方面的不足。同时,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不利于提高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打消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
3.1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队伍建设。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更新人才观念,牢固树立“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思想和“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发展的资本”的理念[4],把人才作为单位的一项无形资产和发展的资本,把管理的视角由工作转向人与工作并重。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建设适合当地的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社,将合作社与当地的农业院校联系到一起,实现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主体多样性、创新科学化、技术应用化等,农业院校定期对站点的人员开展专业知识讲解交流,农业合作社成为高效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检验的第一站,将合作社人才的`引进与高效毕业生的实习相结合,新毕业大学生一律安排专人指导培养,通过“传、帮、带”和“压担子”锻炼,加快了年轻科技人员成长的速度。不仅如此,还可以建立跨县、跨省、跨地区的基层农业科技总站,将不同地区的农业科技成果汇总后,相互交流学习,定期开展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头脑风暴,搭建各地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学习锻炼的平台。
3.2坚持以人为本,优化人才环境。
一方面,构建有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当最底层的需求得到满足时,需求才会上升,最后达到自我实现。完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基本工作设备,淘汰陈旧的设备的同时,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将农业科技创新人员实际工作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工作场所方面,实际考察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工作场所,依据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工作场所建造一些平时的健身设备等,充分贯彻以人为本。另一方面,构建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文化和生活环境。通过创新文化建设、科技论坛、大力宣传报道创新业绩、学术研讨等形式,激发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定期举办各类竞赛,开展与其他单位的联谊活动,逐渐消除农业科技人才的封闭趋势,促进人才健康成长。改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有利于激发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归属感和工作热情,这直接影响到基层农业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
3.3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创造活力。
坚持竞聘上岗,提升工作效能。牢固树立“知人善任、人岗相适、量才使用”的用人观念,全面推行科技人员全员聘任制度,实现双向选择和优化组合,使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工作效能得到大幅提升,做到用当其时、各展所长。坚持岗位管理,优化人才配置。按照事业单位事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完成科学设岗定责,实行岗位管理,进一步优化对人才资源的配置。坚持目标管理,挖掘创造潜能。根据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工勤管理岗位分类,确定年度工作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量化考核考评制度。同时,为创新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把农业科技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的比重。
参考文献。
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篇三
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一号文件再一次表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我市农业经济从开始进行全面的调整和优化至农业生产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和全国一样结构调整的进程比较缓慢制约因素比较突出。本文试从我市七年来农业发展情况围绕结构调整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以供领导和农业农村工作者参考。
一、七年来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情况。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市农产品供求逐渐进入买方市场,结束了长期以来供不应求的局面,粮食、生猪、柑桔等传统和有地方特色的大宗农产品开始出现普遍的过剩,特别是下半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首次欢迎光临517878秘书网出现下跌,与此同时,优质绿色农产品缺口很大,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19以来,我市贯彻实施《**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提出了种植业生产以经济作物和商品粮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科技设施型栽培,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形成富有特色的农业结构新格局的思路,相继制订了《**市年种植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市特产产业化发展规划(1999-20)》、《**市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规划(1999-2005年)》三大规划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1999-2005年)》,为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确定了整体发展方向。同时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出台了《扶农四十条》、*委[]4号《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具有具体扶持内容的文件和政策。于进行了二轮承包,开始调减了粮食种植和粮食定购任务,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农民有了更大的生产自主权,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20中央出台“一号”文件,以实在、优惠的政策促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农业政策牵动农民的心,也直接体现农民的切身利益。一系列的政策得到了切实的贯彻和落实,我市农业生产完全体现了政策效应和宏观调控目标,我市农业生产内部结构得到了较大的调整。20末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在农民有了更大生产自主权的同时,早稻等一些效益比较低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至我市早稻播种面积仅9.78万亩,比下降了33.8%,种植业产值比重也一度下降到42.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以后,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涨,效益农业发展与粮食生产得到“双提升”。粮食生产成为今年农业生产的新亮点,粮食种植面积也得到了恢复性增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40.13万亩,比上年增加了4.3万亩,增长了12.0%;粮食总产量达到15.7万吨,增长了14.4%,扭转了我市连续6年来粮食面积下降的趋势。其中早稻播种面积为12.88万亩,比上年增加了3.1万亩,增幅达31.7%,居**各县市区之首。种植业产值比重也从2042.8%提高到44.4%。
二、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七年来,我市农业生产总量在下降,农林牧渔四业结构变化也不大,据统计,2004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2亿元,其占gdp的比重为4.5%,比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见表一)。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比1998年提高0.5个百分点,林业比重提高了0.7个百分点,但总量很小,畜牧业和渔业仅分别下降0.4和0.6个百分点。(见表二)但从增长方式上和工作效率上,我市农业已发生深刻的变化,体现在以下特点:
表一**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构成。
2004年1998年。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29.110.39.5。
占gdp的比重4.54.86.87.0。
表二**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构成。
2004年2003年98年。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5740159109165223156985。
一、种植业比重(%)44.442.842.543.9。
二、林业比重(%)1.41.30.70.7。
三、畜牧业比重(%)10.010.19.010.4。
四、渔业比重(%)44.245.847.845.0。
注:本表中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均以剔除农兼营工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一)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我市种植业通过结构调整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方面,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由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农业用地大量减少,据统计,2004年我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65.93万亩,比1998年减少了44.69万亩,减幅达40.4%,年均递减7.45万亩。另一方面,种植业产值仍然维持原来的总量,保持稳定低位增长。2004年我市种植业总产值78109万元,比1998年增长了13.4%,年均递增2.1%。种植业在播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体现了结构调整的功绩。
(二)在品种选择上处处突出市场导向。
我市立足本地特色,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林特产品。果用瓜、水果、花卉、苗木和药材、杨梅等经济作物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与1998年相比,2004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由70.6%下降到60.9%,而蔬菜、瓜果播种面积比重则由18.7%提高到33.6%。花卉苗木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1998年种植的花卉苗木数量还很少,但现在已基本形成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成为效益农作物新的一个增长点。(见附表三)。
表三**市种植业主要品种生产情况。
单位:亩。
2004年1998年2003年比1998年增减%。
玉米173192587.1。
#花生2676218622.4。
糖料合计7225456558.3。
蔬菜176490183241-3.7。
果用瓜447322375888.3。
花卉苗木2789--。
药材8878509474.3。
园林水果产量(吨)1771955.7。
杨梅产量(吨)100173091224.1。
注:本表中粮食面积不包括马铃薯,蔬菜面积包括马铃薯。
生猪和家禽是我市畜牧业生产的主体,其产值占牧业的72%左右。在生猪、家禽饲养加快发展的同时,近年来我市草食型动物饲养快速发展。2004年与1998年相比,全市奶牛存栏数增长了近1.5倍,羊存栏增长了1.5%,兔存栏增长了21.5%,牛存栏6639头,增长了8.3%。
(三)在增长方式上体现规模效应。
2004年,种粮规模经营扩大,据统计,全市早稻种植面积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共有2407户,面积达7万亩,占全市早稻播种面积的54.4%。
今年新发展马蹄笋、杨梅、茶叶等林特产基地1.4万亩,其中新发展马蹄笋5000亩、杨梅6815亩、茶叶1000亩,竹笋干(主要以马蹄笋为主)产量730吨,同比增长了32.7%。
我市农村散养的畜牧数量大幅度萎缩,规模饲养户大幅度增加,畜牧饲养逐渐朝着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2004年,全市年出栏在5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饲养户(包括企业和农户)数量为238户,存栏生猪中规模户占55.3%,出栏生猪中规模户饲养的比重则达到53.7%;家禽存栏中规模饲养户饲养的比重已占到54.0%,出栏家禽中规模户饲养占30.1%。
(四)农业增长方式向纵深发展。
渔业在增长方式的转变则体现在海水养殖上。长期以来,我市渔业生产以海洋捕捞为主,但由于环境污染,海洋资源衰退明显,经济鱼种很难得到繁育;与此同时,水产养殖特别是海水养殖得到快速发展,渔业生产转向捕捞养殖并重。2004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15781吨,比1998年增长了10.3%。其中海水养殖和淡水产品产量分别比1998年增长了52.5%和8.4%,而海洋捕捞产量为107587吨,与1998年基本持。今年海水养殖面积1887公顷,比1998年增了近一倍。海水养殖中鱼类、虾蟹类产量成倍增长,但养殖数量最多的仍是贝类;淡水养殖仍以鱼类为主,虾蟹类和特种养殖发展很快。
食品加工曾经是我市的传统优势工业,随着百好乳品厂的衰弱,我市的食品加工优势已不再存在,但近几年来水产品、饼干加工业重新崛起,并在加工程度上进一步加深。特别是水产品加工,华盛水产品加工厂不仅完成了对水产品的粗加工到深加工,其产品扩大到对白银豆、马蹄笋和杨梅的加工,提高了农产品的寿命,这对瑞安农业来讲是一个质的进步。
(五)农业产品向绿色发展。
2004年,我市全面推进了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市建设(全省首批7个县(市)之一),并已取得显著成效。“清明早”牌茶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为我市农产品赢得首个“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厨工”牌陈醋、“大三元”牌香脆鳗片和虾皮等8个产品通过了绿色认证,我市“绿色食品”总数达9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1个,使总数达30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3个(其中畜禽2个)、面积48115亩,使总数达27个、面积13.2万亩,今年实现产值2.3亿元;制定辣椒酱、红心地瓜干等2个“绿色食品”标准,修订完善马蹄笋、杨梅等4个农业标准技术规程,目前,我市已制定的农业标准技术规程的农产品达17只、“绿色食品”标准2只,并对已制定的农业标准技术规程进行修订完善。新建“**市荆谷白银豆合作社”、“**市昌隆蔬菜配送中心”等2个农产品快速检测点,使总数达4个,一年来,共抽取样品检测2193个,合格率达93.02%,比上年提高2.28个百分点,对检测不合格都及时通报生产、经营单位,要求立即整改;筹建和完善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预计明年初投入运行,届时我市检测体系将初具规模,列全省各县(市)之首。
我市几年来切实推进了生态公益林、城乡绿化一体化、防护林建设、绿色通道等为重点的绿色生态工程建设。七年来共造林6.9万亩,其中防护林6210亩、用材林8800亩、经济林41000亩,飞播造林13260亩,迹地更新28760亩,封山育林29.5万亩,四旁植树165.1万株,森林覆盖率达41.5%。创建了10个绿色小城镇、20个绿色文明村、10条绿色景观线、15个绿色农田示范区;实施了森林火灾综合治理工程,森林火灾受害率均严格控制在1‰之内;完成了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划定生态公益林64.4万亩,其中国家级10.9万亩、省级50.5万亩、县级3.0万亩。切实达到了农业生产和绿色生态工程建设共同发展的局面。
(一)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的同时,质量仍需不断提高。
农业结构调整后,广大农户努力生产市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使我市农产品的供给特别是有效供给增加,市场供应更加丰富。同时因为效益良好,农民有了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增强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后劲。我市在发展效益农业的进程中注重农产品质量,农产品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农产品的质量仍需不断提高,总体上仍未达到消费者放心的程度。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市场供应中数量不多,价格太贵,对普通居民来说承受能力有限。
(二)农业效益仍然偏低。
农业效益低,是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它导致农民收入低,结构调整难。从收入上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远不及城镇居民收入,据统计,2004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766元,比1998年的4472元增长了51.3%,年均增长仅6.1%,而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比1998年增长了83.7,年均增长了9.1%,远高于农村人均收入的增幅。从回报上看,农业效益与非农业比明显偏低,同时农业内部农、林、牧、渔各业也存在比较效益上的差别,种植业的比较效益是最低的,同时还在不断下降。从这个角度讲,农民增收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农业基础建设薄弱,抗灾能力仍然较弱。
农业是弱质产业,是受气候环境影响特别大的产业。虽然我市每年加强基础建设,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也相当可观,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需求,这些方面可从农业损失中可以看出。去年我市遭受强台风的影响,当时正值晚稻成熟收割期,据统计秘书网网址:当年灾害毁耕地面积12206亩,晚稻每亩担产比去年下降了17公斤,根据晚稻种植面积计算当年共减少3844吨晚稻。另外年初受北方频繁的强冷空气影响,我市持续出现冰冻天气,冬种作物受灾严重尤其是冬种蔬菜,就飞云镇阁巷街道办事处的几个专业蔬菜生产村就受灾面积达上千亩,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彻底改变。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据报我市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全市14.68万人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有3.34万人,占22.8%;小学文化程度为9.47万人,占64.5%;初中文化程度1.76万人,占12.0%;高中文化程度仅0.10万人,占0.7%。从农业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来看,18―35岁的占25.9%,36―45岁的占25.4%,46岁以上的占29.0%,其中60岁以上就占18.8%。近几年来,这种文化素质低下、年龄结构老化的农业劳动力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品种更新和科技的应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由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转移。对此问题,劳动者素质食最大的障碍。
在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是长期的任务。在考虑效益农业发展的思路时,要从统筹城乡的全局出发,考虑质量和产量的统一、速度和结构的均衡,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产业化经营,建设品牌农业、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在新形势下,我市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以下一些方面也是应该引起重视与关注。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这既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又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既是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又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既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又是实现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抓住了这个重点,就抓住了农业发展的关键;把握了这个环节,就把握了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做好了这项工作,就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效益农业的发展中,我市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有了一些发展。但农民在交易中仍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流失,农民组织还需进一步壮大。要以贯彻《**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条例》为契机,在农民自己自愿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农村各类专业大户和经纪人,牵头组建专业合社,或成立一些行业组织、专业协会等,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与此同时,政府要建立扶持资金予以支持,并对不符合条件的进行重新培育、组建。
(三)、要扶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它肩负着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起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程度、规模和成效。目前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与基地或农户的利益联结还比较松散,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所以,全面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扶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是重点,对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的农业龙头企业要一视同仁的予以扶持,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的同时,还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选择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予以扶持。
(四)、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根据农民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资金,进行分类指导,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农民技术资格证书(绿证培训)为载体,加强领导,加强协调,加大投入,进一步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方法,扎实推进专业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五)、抓好风险补偿机制政策出台和落实。重点农产品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为促进重点农产品健康发展,降低生产经营风险,保障农民收入稳定等问题,我市已完成《**市重点农产品风险补偿实施办法》的草稿制定,争取明年出台实施,主要将针对优质水稻、花菜、榨菜、大棚番茄、杨梅、马蹄笋、奶牛、生猪、家禽等9种重点农产品实施风险补偿。
(六)、做好服务大文章。
一要加强市场分析和预测。目前我市对市场上的农产品供求状况和将来的发展态势研究很少或研究不够深入,在研究不够深入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的有效性就非常值得怀疑,因此农技、种子、科研、信息部门等各个部门要加强协作,科学分析市场给广大的农民的农业生产以及时有效的专业指导和相关服务。要更好的把握市场导向,解决农民“种什么、怎么种”的难题,做好粮食、蔬菜、林特产和畜禽优良品种的引进、筛选、繁育和推广,引进更多、更优良、更有效益的农产品种子,进行培育生产。继续引进和发展一批新的农业专业特色农产品,逐步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二加强研究,给农民及时的指导和示范开展先进实用技术成果的示范和应用,健全病虫测报网络建设,组织实施主要病虫害可视测报工作(即病虫电视预报)。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建立科技书屋示范点建设,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活动。
三要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信息发布制度,以农技110为基础,加快乡镇信息网络和队伍建设,建立信息点。与此同时,全力打造数字农业,建立瑞安市农业环境资源和现代绿色效益农业生产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农业资源共享。
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篇四
1.1缺乏资金支持。
要想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是其中的重要基础,如果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那么技术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支农资金较少,不利于科技兴农政策的开展。现如今,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科研的经费站农业生产总经费的比重较低。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来看,世界许多国家在1%以上,但是我国却仅仅为0.17%~0.27%。通常情况下,只有当比重达到2%左右时,才可以使一个国家的农业持续稳定增长获得充足的科学技术支撑,但是我国的农业科研投资强度较低,这就导致了以下几方面的现象:(1)成果推广难以形成大规模、(2)国家级项目争取不到、(3)品种改良更新不到位等等。
1.2创新人才极度缺乏。
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人才是其中的根本,如果缺乏科技人才,那么农业的创新工作也就无法有效开展。从农业方面来看,我国的科研人员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很难满足农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因为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够,相关的配套政策未能实施,使得农业科研人员的收入不够理想,与其他行业的差距逐渐拉大,这样就会造成人才的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1.3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在我国,科研成果与农业的实际需求相背离,这就使得农民对科技成果的需求不足,使得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受到了阻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农业科技创新效益的显现周期较长,而且农民采用科技成果的成本更大,这就挫伤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2)由于农民自身知识的不足,使得他们采纳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有限,使得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解决对策。
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政策的支持,所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首先,要走多条投资渠道之路。
2.2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农业科技创新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的支持。无论是进行科技创新,还是进行技术成果转化,都需要依靠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才能够得以实现。所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要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为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并建立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以便将人才的潜力进行有效的发挥,使他们最大化的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另外,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进而组建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3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
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还是为农业的发展所服务,所以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让广大农民都认识到科技成果的先进性,另一方面要是农业科技展示其强大的吸引力,这样才能够吸引广大农民的兴趣。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需要相关科研部门不断提供先进的科技成果,并通过提升农民的认知度,来实现对这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换,继而促使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实现我国农业的.经济增长。但是,农业科技成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条件的影响,所以其转化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工程。因此,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对农业科技体制进行适当的改革,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管理力度,要不断完善农业推广体系,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此外,还需要广大农民加强学习,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提高自己采用科学技术的意识,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结束语。
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我国农业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也需要实现科技的创新与突破,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我国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并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如此,才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篇五
创新,即在特定的环境下,利用现有的知识、物质进行改进或者创造,产生新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并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是将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包括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的设计、试制、营销和市场等一系列活动科技创新是创新的一种,通过物化生产要素、质化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农业科技创新则是将农业技术发明应用到农业经济活动中,使农业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表现为新品种、新生产方法的研发、试验、推广、应用及扩散等一系列前后相关的技术发展过程'其实质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创造以及向现实农业生产力的转化。
农业科技创新除了受农业自身特点影响,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不确定性大等特征之外,还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等特征。首先是公共性,即农业科技创新的公共品性质,具有使用的非竞争性和收益的非排他性。这决定了农业科技存在市场失灵,靠市场机制无法满足。其次是基础性,即农业科技支撑农业的稳定持续高水平发展,农业科技研究主要为基础性应用研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的同时,又为其他学科、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积累及技术支持。第三是社会性,农业科技创新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其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农业科技创新源于社会且服务于社会,属于“社会模式”,创新的主体囊括多种社会力量,如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农民等,创新内容包涵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
2.1资源及生态约束。
我国耕地资源占世界的10%,淡水资源占世界的6%,却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并实现了农业连年增产增收、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打破“两丰一平一歉”的周期陷阱,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亿kg,连续两年稳定在6000亿kg以上,其他重要农产品也是丰产丰收、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在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长期透支。另外,巨大资源压力及人口负荷带来了农业生态退化、面源污染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农业发展面临资源和生态的双重约束,且日益明显。加快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探索从注重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的新路子迫在眉睫。
2.2城镇化的要求。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呈刚性增长,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粮食产量稳定提高、质量不断改进的根本途径。另外,城镇化的推进,将不可避免地挤占我国农业生产活动所需的水土资源,进一步加剧耕地、淡水、生态环境等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刚性约束。同时,城镇化引起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力成本将不断提高,进一步拉高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因此,今后单纯地依靠传统农业科技难以满足13亿人口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基本诉求,难以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更难以支撑国家粮食安全方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核心在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2.3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
“三农”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业更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当前,我国水、土等自然资源的硬约束不断增强,人均耕地、水资源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主要农产品如粮食、棉花等的需求呈刚性增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压力不断加大并将长期存在;农业存在结构不合理、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农产品附加值低等一系列问题;农村生态与环境状况愈发严峻,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增产增收的诉求难以得到保障。我国的基本国情及面临的严峻挑战要求必须把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突破资源瓶颈,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
2.4国际竞争压力。
近年来,随着国内化肥、租金、劳动力、农业生产性服务等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农产品的价格不断攀升。为保障粮食安全及农户的基本利益,托市收购价不断提升。长此以往,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减弱。以小麦为例,小麦最低收购价为1.38~1.44元/kg,20为2.36元/kg,上涨幅度高达64%?71%。此外,小麦,玉米、稻谷等粮食价格普遍比国际市场高40%~50%如此,我国农产品将在国外农产品价格下行及国内农资成本上行的双重挤压下竞争力日益减弱,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同时,我国农业科技无论是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相比,还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早已达到75%以上。当前我国的耕作栽培技术体系仍以常规耕作技术为主,而国外则已将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规范化、定量化的栽培技术运用到农业技术领域。无论是农田灌溉技术、种子产业化方面,还是先进设备、农业信息技术方面,我国都落后发达国家以上。生物技术研究,畜牧业科技水平,种质贮存、筛选、创新及利用方面也同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n。
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篇六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以及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一种新的投资方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艺术品投资。研究显示,短短18年间,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从当初的零起点发展成今天的赶超美英的世界第一大艺术品市场。
然而在繁荣的背后,中国艺术品市场也存在着诸多隐患。本文从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入手,探讨了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向。
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特点。
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艺术品按其类型不同可主要分为中国书画、瓷器杂项、油画及当代艺术三大项,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中国艺术品三大板块。2011年春季拍卖,三大板块总成交额突破了409.35亿元,占到了这个季度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的95.55%。然而三大板块的发展却各自有其不同的特点,也面临着不同的困难与挑战。
(一)中国书画。
作为拍卖行业的“龙头老大”,也作为极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艺术品类型,中国书画类艺术品自中国艺术品市场刚刚兴起之时就占据了市场的大半江山。直到现在,在各大拍卖市场上也屡有拍品创中国拍卖市场上的“天价”。在2011年上半年的艺术品交易中,中国书画占了总成交金额的60%左右,其中近现代书画作品又占据了绝对的主体地位。而在2011年春季拍卖拍出的亿元作品中,中国书画类作品更是占了绝大多数。中国书画类作品无论在所占的市场份额还是单件拍品的成交价上都占据着主导地位,也决定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大致走势。在2011年的10件“最贵”作品中有7件是书画,其中近现代书画占6件,前三甲由齐白石和徐悲鸿占据两席。最引人注目的是,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坐头把交椅。
尽管目前全球经济不尽人意,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多少会受其影响,但中国书画市场依然延续繁荣发展的态势。不同于当代艺术收藏的不确定性,也不同于瓷器杂项收藏的小众群体,中国书画收藏群体稳定。书画的流通性更强,收藏传统稳固,因而往往成为买家不断追逐的目标。尤其是近现代书画,它不存在古代书画精品数量有限、鉴定风险大的问题,名家的美术史地位已经确定,而且存世真迹数量适度,因而该板块在中国书画投资中最具操作性,升值潜力最旺。然而,近些年,中国书画却屡屡受到赝品等问题的困扰。由于中国尚未有完善的法规与监管制度来规范艺术品市场的交易,因此这类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反而在近些年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极大隐患之一。并且随着当代艺术的迅速崛起,中国书画的主导地位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二)油画与当代艺术。
自2004年起,油画类艺术品及当代艺术品在艺术市场中的成交份额与成交量均有所上升,早期油画板块中的徐悲鸿、常玉等名家作品仍然是市场热点。然而自2007年至2010年,这一类型的艺术品市场却呈滑落趋势,造成了投资者对于此类艺术品投资信心的丧失,也进一步促使了此类艺术品的投资势头冷却。
然而在海外市场,当代艺术品却屡有抢眼表现。纵观当代艺术品的成交记录,大部分的高价均在海外市场创出。虽然如此,却极大地拉动了国内市场,使人们看到了其增值空间与成长潜力,成为了中国艺术品市场上一个新的增长点。2011年春季拍卖,以香港为中心的拍卖市场中,油画类作品的成交额又有了一定的反弹,写实油画作为内地比较关注的'板块之一,杨飞云、陈逸飞等依旧是此版块的主力。当代艺术板块发展较为迟缓,数据显示其代表艺术家的早期精品受到市场青睐。四川画家周春芽的早期作品《剪羊毛》以3047.5万元成交,刷新个人拍品最高纪录。
(三)瓷器杂项。
在2011年春季拍卖亿元成交品中,瓷器杂项类艺术品占据了十五席中的三席,虽仍未能与书画类作品平分秋色,但就其表现来看,足以使更多的投资者将目光投向这一类型的艺术品上。虽然瓷器类艺术品就艺术性无法与书画类艺术品相比,然而因存世量少,也屡屡创出高价。并且,瓷器属世界性的收藏品,在海外市场也同样具有吸引力。因此,根据市场的供需平衡理论,瓷器杂项类艺术品的未来市场行情依旧看好,且作为投资品,具有极大的升值空间,将进一步成为市场的热点与增长点。
二、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一级、二级市场发展不均衡。
与股票市场的概念相似,艺术品市场也可分为一级、二级市场一般而言,一级市场从艺术家直接取得艺术品,通过代理或合作机制联系艺术家,以展览的形式介绍给藏家,并将艺术品进行销售艺术经纪人、画廊与艺术博览会均属于一级市场而二级市场指的是收藏家由一级市场中买入艺术品后再出手流入市场,即进行二次流通的市场拍卖公司是最典型的二级市场,大部分画廊与经纪人只作一级市场,但也有经纪人与画廊从事二次流通的工作,从而也可同样属于二级市场不同于西方国家,国内的一级二级市场区分不甚清晰,因为有些拍卖公司不但从收藏家手中征集拍卖品,也直接向艺术家与画廊征集作品。
在西方一些国家较为成熟的艺术品市场中,一件艺术品的定价往往要经过多重机制的筛选与考量。而最终到达二级市场,即使在拍卖市场,也不会与其真实市场价位有太大差距。然而中国一级、二级市场的倒置则破坏了这一价格评估机制,造成一部分艺术品拍卖价格偏离其准确的市场定位,从而影响了市场走势。
(二)艺术品价值与价格偏离。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目前缺乏有效的定价机制,仅凭在拍卖公司的拍价无法反映某一艺术品的真实价值,也会给可以炒作借此牟利的投资人以可趁之机。艺术品的价值并非由简单的“凝结在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综合了各种如审美、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等主观因素。因此,在艺术品市场上更容易出现其价值与价格偏离的状况。上文中指出的一级、二级市场的倒置是造成艺术品得不到适当定价的原因之一,更大的原因在于有效定价机制的缺乏使得部分商家有了炒作的机会,借由一两件艺术品而把某一类型或某一艺术家的艺术品市场价格拉高的做法在拍卖市场并不罕有。而这样的做法也会严重影响到普通投资人的投资,使得不了解市场行情的投资者盲目进入市场而遭受损失。
成熟的艺术品市场应有一个相应的机制来帮助艺术品的顺利流通与交易的进行。然而由于形成时间短而资金流入多,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尚未有时间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这一现状造成了投资流入与机构、体制的不配套,由此造成了种种问题。
(三)艺术品市场的诚信问题。
高速发展的市场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流入,同样也诱使一部分投机者以不法行为谋取利益。造假之风愈演愈烈,而赝品则使投资者防不胜防。拍卖市场中诸如张晓刚《小女孩》赝品上拍事件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品市场的诚信问题。有些拍卖公司为了牟取利益,对流入的赝品视若无睹,不讲求商业诚信,更不考虑投资人的利益。最令人震惊的是2011年9月披露出的“金楼玉衣”事件,我国文物领域最顶级的文物鉴定“专家”,竟然与骗子合谋,开出24亿元的评估天价,致使银行损失5。4亿元。这暴露出我国艺术品市场的诚信问题是何等的严重。此外买家的诚信问题也逐渐凸显,拍卖市场中买家不付款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对艺术品市场的良性发展也起到了严重的破坏作用。
如何防止制假造假者从中牟取暴利的问题,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亟待解决的诚信问题。
三、为完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建议。
(一)加强艺术知识普及,倡导理性投资。
目前参与艺术品市场的大多数投资者都存有一定的盲目性与投机性。收藏爱好者有主观的审美偏好与收藏方向,而有些投资者则是因为对整个市场看好而想要从中获取利益的,既懂得艺术鉴赏而又有投资知识的投资人则少之又少。因此市场行情有时会有极大的盲目性,易因为一点利好或不利消息而引起整个市场的极大波动。为了维护整个市场的平稳运行,也让更多投资人从中有所收获,有必要对投资者加强艺术知识普及,倡导其理性投资,这也有利于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
(二)建立健全的与国际接轨的艺术品市场。
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现状来看,艺术博览会、拍卖行、画廊已经逐渐成为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支柱。但与西方成熟的艺术品市场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虽然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也是自由竞争机制,但是由于监管欠缺,发展规模较小,交易量与国外较成熟的艺术品市场相差胜远。国内的艺术博览会主要是官方性质,在很多方面都受到限制,加上中介机构的不完善,也出现很多艺术家本人把艺术品拿到博览会上展出的情况,这些现象都阻碍了艺术品市场的专业化发展,艺术品市场的经营主体仍然缺乏完整的商业化性质和专业化管理。
近现代欧美拍卖公司的迅速崛起又快速推动了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围绕艺术品这个主题繁衍出新的行业,如艺术品保险与艺术品投资基金。艺术品保险包括艺术品失窃后赔偿和艺术品损坏后赔偿,由于艺术品保险能够在相当大的层面上弥补藏家的损失,所以推动了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艺术品投资基金也是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一种经济体,基金从可支配的流动资金中拨出一部分,以投资组合的方式进行艺术品投资,这一经济形势为艺术品市场注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健全的与国际接轨的艺术品市场将会对中国艺术品市场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完善法制以建立艺术品市场的诚信。
事实上,中国已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完善艺术品市场的交易与艺术品交易机构的运营,如2004年出台的《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然而单有法规是没有用的,还需要严格的执行与对违规违法现象的有力惩处。在《拍卖法》与《刑法》中都对造假等违法行为的惩处做了详细的规定,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如何发现造假行为、在发现之后如何追究,这些都是仍待解决的问题。并且法律的存在不仅是为了在惩处时有据可依,还应该对人们起到一定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因此,还应该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法律普及教育,使他们知道如何才是合理、合法的市场行为,而怎样的行为则会受到法律的追究与制裁。这样,相关法律才能在多方面维护市场的健康运营,帮助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有更好的成长。
(四)加快艺术品市场的各类人才培养。
既然艺术品的价值包含了一定的主观成分,那么拥有权威的鉴定评估机构则是制定合理定价机制的核心。长期以来,我国的相关评估机构都是隶属于各大拍卖公司或艺术经纪公司的,缺乏其独立性,进而也影响了其客观公正性。而在部分官方的评估鉴定机构,如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中国艺术品鉴定委员会中,也有部分专家是打着官方的旗号为某些私营机构服务并帮助其盈利的,在评估鉴定艺术品的真实价值时也不能做到诚信、准确。因此,我们亟待整肃专家队伍,培养拥有专业素质的专业人员,包括拍卖师、鉴定师等,并制定一定的行业制度、合理的定价机制以维护市场的健康运营。
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篇七
摘要:通过对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以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与建设实践的了解、分析,从创新团队成员配置、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团队文化建设及管理等方面提出加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团队培育的若干建议。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技术研究和区域作物育种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国家、省市等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以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为了寻求农业科研单位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对策,本研究对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现状、成效作了分析,试图了解天水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经验,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1.1单位基本组织情况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作为地市级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其下设中梁农业试验站(山区)、甘谷农业试验站(川区)、西十里蔬菜试验站(城郊)、生物工程技术中心、科技示范推广中心5个独立的科研、推广部门。主要从事农经、蔬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利用、选育研究、示范推广工作,研究领域涉及小麦、油菜、马铃薯、植保、农化、生物技术等。单位现有职工15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9人,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26人,中级44人,初级2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劳模2人,市劳模3人,天水市科技功臣1人,省、市领军人才7人,硕士18人。
1.2.1科技创新团队学科分布情况单位在开始正式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团队的组建是以本单位科技人员为基础,以现有的课题组为依托,紧紧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及当地“三农”发展的需求,针对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较好的研究基础,通过有效合作、跨所整合的方式形成合理学术梯队型研究群体。天水市农科所组建6个科技创新团队,团队研究主要是小麦、油菜、马铃薯、辣椒、高原夏菜、航天育种以及成果示范推广等领域。
1.2.2科技创新团队人员规模情况每支科技创新团队设1名首席专家,首席专家为学科带头人,团队成员采取梯队培养运行模式,第1梯队由省、市领军人才组成,每人带1~2人组成第2梯队,选拔与培养10~20名左右业务过硬、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第2级梯队每人带2~3人组成第3梯队,选拔与培养20~30名左右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作为各团队的骨干力量。本研究研究主要以团队第1、2梯队团队技术骨干为主,6支科技创新团队共有研究骨干以上团队成员26人,每个团队平均拥有骨干成员数4.33个。
1.2.3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情况科技创新团队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首席专家不仅负责制定团队发展的长远目标、提供指导,而且负责科技创新团队的内部考核评估等运行管理。6支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均为高级职称,其中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领军人才3人,市领军人才3人,5人入选天水市“222”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首席专家的年龄基本集中在40~50岁这个年龄段,占83%;首席专家均主持过相关研究的国家或省部级项目。从职称、年龄以及获得学科成就的竞争力来说,团队首席专家具有相对比较优势。
1.2.4科技创新团队人员组成情况单位6支创新团队研究骨干以上成员中,正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的比例为1.00:3.25:2.25,以正高级和副高级研究人员为主,研究骨干中无初级职称,因此,创新团队研究骨干以上的科技人员在职称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团队成员学历情况中,硕士占27.0%,学士65.4%,大专及以下7.6%,其中学士学位以下的超过73.0%,团队成员学位水平总体上不高。从团队成员年龄分布上看,50岁以上的科技人员占11.5%;40~50岁(包括50岁)占50.0%,超过创新团队科技人员数的一半,是科研开展的中坚力量;30~40岁(包括40岁)占38.5%。在性别情况方面,男女比例为5.5:1.0,男女科技人员比例较恰当。以上数据分析说明6支创新团队的研究骨干具有较丰富的科研经历和阅历,对促进科技创新团队业务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1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成效作为科技创新团队,科研产出是衡量其技术发明能力、基础研究水平以及为经济和社会所作贡献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知识产权、获奖情况、发表论文论者、项目争取及完成情况等。单位6支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创建以来,共承担包括国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项目60余项,到位经费2000余万元。共取得科研成果60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2等奖3项,甘肃省科技进步3等奖5项。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55篇,其中国家级刊物发表15篇。
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篇八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背景下科技的发展和创新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极大的挑战。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为科技的创新提供新思路,全面促进产业加速升级,逐步提高各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科技发展的新要求。本文就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思路与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科技创新;产业。
互联网背景下科技创新方式和路径都有明显变化,如何适应新形势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市场的变化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成为目前各行业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充分把握互联网的优势,利用互联网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才能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篇九
(一)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发展的迫切需要。
人们往往认为,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高水平职业技能的一线劳动者,他们只需要按预定的工艺与方案展开生产,没有创新的空间,也不需要创新意识。因此,目前的高职教育更注重对于生产工艺和职业技能的培训。然而,在当今社会,任何的劳动都是具有创造性的,任何的技术进步与提高也都是来源于生产实践。高职院校之所以要与企业合作,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能力,主动思考、实践,发掘实际生产中的内在规律与隐藏问题,把课堂上学习到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转换为生产实践经验。高职教育作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高技术应用人才的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知识产权也从传统上法律意义上的转变为国家或地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一线劳动者,他们是企业实现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根本力量,一方面通过职业技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一方面也应该了解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与研发成果。因此,高职教育除了重视对职业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知识产权的教育,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与双向提升。
二、目前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
(一)国内的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现状。
1.师资力量与学生参与不足实现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的关键是从事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的教师。目前,高职院校对于科技创新与产权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在质量上也无法满足需要。首先,目前高职院校中,专职从事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的教师还比较少,难以负担起庞大高职学生的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的重任。对于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的人才培养也缺乏一个长远的规划。为了让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能够真正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就应该要根据经济、社会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教育需求,把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纳入到高职人才培养的战略计划,落实相应的培养规划,才能解决师资力量数量不足。其次,目前高职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的师资力量的质量上也难以满足需要。高职的人才培养是一个横跨多个学科的复杂过程,对于负责人才培养教师来说,要求也比较高。一般而言,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知识,也要了解外语、法律、管理等相关知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师水平普遍比较低,难以达到这一要求。
2.课程安排上存在分歧高职院校对于如何开展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的课程安排上也存在着认识上的风气。首先,对于是否应该开设专门的课程存在着分歧,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应该设立相应的课程,但是有部分人认为,对于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的教育,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开设对应课程难度比较大,应该根据学校的性质、特点以及实际水平决定是否开展专门的课程。其次,对于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课程的性质还存在分析,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将课程设为与公共课程同等重要的必修课,对每一位高职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他们的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意识。还有人认为,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把此类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等到条件成熟之后再转变为必修课。这种认识上的不一致也会阻碍整个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体系的发展。
(二)国外的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现状。
目前,国外对于科技创新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国外对于人才综合化的培养比较重视。例如,有日本教育家认为没有综合,就没有伟大的文化突破;前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进行了教育改革,目的在于培养多元化、多方面的专业技能人才。其次,国外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较为重视。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许多大学都开设了创新中心,以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性的学习活动;前苏联也在全国建立了100多所发明学院,组织学生从事创新性的实验。最后,国外往往重视“全人”的培养。“全人”,意思就是视野开阔,有着有良好、全面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灵活性的人。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提出教育要在追求“全人”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对于知识产权教育方面,日本实施的时间不长,但是其范围广、动作快,是知识产权教育实行最为成功的国家,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知识产权的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支持,知识产权战略也成为了日本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其次,在推行知识产权教育的手段上涉及法律、行政与经济,多手段并用,力求效果最大化。最后,学校的知识产权教育也很完善,从小学到大学,甚至企业员工的培训,都有知识产权相关的课程,并且开设了各种形式的课程,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日本实施知识产权教育的成功模式,值得我国高职院校的借鉴。
三、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创新平台的构建方法。
(一)以科技创新教育为基础。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国家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水平高技术的一线劳动者,有义务引导和培养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热情,让他们主动加入到科技创新的队伍中来,帮助他们养成科技创新的良好习惯。作为教师,要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意识与勇气,担负起对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的时代重任。一方面,教师要改变传统围绕教材的陈旧观念,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他们个性化发展的诉求,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改变现有的教师奖评制度,把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作为评价教师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给予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发展空间,让他们积极自主的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推进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作为高职院校,也可以从经费中划分出一部分来,与企业合作,在学生去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往往有很多值得创新之处。通过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引导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创新活动中去,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学生知识产权教育。
首先,高职院校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功能,应该以相应地区的产业需求设置相应的专业,满足地方的需要。高职院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也应当结合地区特色开展。其次,知识产权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较为广泛,课程综合性比较强,也具有比较强的职业特色。所谓职业特色就是指课程与学生的职业活动紧密相连,这就要求在开设知识产权课程时,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同的就业岗位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实现形式可能不能,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不一致,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专业岗位,有针对性的介绍相关知识。此外,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对于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并非专业性的,而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一种扩展,是提高学生科技创造能力和法律意识的有机一环。对于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理应成为培养学生文化水平与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定位也应该通俗易懂,涉及面与受众也要比较广泛。最后,高职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知识产权教育的开展也要开放。在课程的内容、方向与实施上,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授课过程中,也要积极与企业、政府以及行业协会合作,让相应的从业人员协助教学任务的开展。
(三)构建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创新平台。
1.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将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他们的互相促进与良性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加强与知识产权相关从业人员的对话与协作。
2.要注重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知的来源于动力。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知识产权教育,都离不开实践的支持。例如,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对于创新成果的保护,则需要在知识产权教育中介绍相应的对策。
3.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内涵相当丰富,这就决定了其自身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因此,其教育创新平台的构建,既要做到全面、系统,也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
4.本土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应该立足本土,全面掌握当今社会的发现现状,要用开放、包容的眼光放眼全世界,及时掌握国外先进经验与做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平台。
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篇十
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保证企业创新任务的顺利完成,需要依靠跨学科的众多领域的人才的共同合作,尤其是大数据分析人才。这类人才能够抓取有用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有价值的意见。为了保持该类科技人才的持续化发展,首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倡导尊敬科技型人才;其次要完善基础生活设施,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吸引该类人才的流入和长期保持。最后要提高对大数据人才的待遇,为留住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2.2积极推行互联网创新模式。
首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资源提供平台,引起广大创新人才的关注,吸引专业科研人员,发现和挖掘潜在的科技创新人才;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台金融和税收方面的创冲优惠,鼓励和倡导科研人员尝试利用互联网来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为了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推行,应该对关键数据资源共享、知识产权等项目进行预判分析,避免由此造成的失败给创新带来负面影响。
2.3完善互联网创新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有效的降低网络数据安全风险,加强对创新项目的保护,确保科技创新任务的顺利完成,国家应该尽快成立网络风险管理委员会,出台网络安全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成果版权的归属判定细则的完善。通过建立有效的、健全的科技创新和信息安全防护手段,规范网络行为,避免可能产生的创新知识产权的纠纷和经济纠纷,为科技创新成果的共享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2.4建立健全网络创新机制。
在互联网时代,对互联网和云服务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因而网络创新机制的建立变得迫在眉睫。首先,应该规范网络技术的.准入制度,遏制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产权侵犯的不良行为;其次,引入招投标制度,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科技创新解决方案;再次,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对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定级;最后制定合理的奖惩计划,激励企业进行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完善网络创新机制,降低因知识产权纠纷造成的风险,保证创新任务的顺利完成。
3结束语。
在我国鼓励创新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互联网以其优越的功能为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互联网通过连接硬件设施,降低创新的技术门槛,鼓励企业和个体自由深度的探索加快科技发展;通过互联网加企业的模式,壮大创新型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为企业进行互联网创新提供健全的利益保护制度,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法律和社会环境。以此解决我国当前科技创新缺乏动力来源的深层次矛盾,加速了科技创新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兆安.实施“互联网+”战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j].宏观经济管理,(04).
[2]张今杰,刘小飞.基于科技创新视角下的科技体制改革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5(02).
[3]王宏伟,李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j].求是学刊,2015(05).
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篇十一
高等院校是优质教育信息和高科技研发资源的集结地,在国家教育和科技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的科技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是对高等院校科技研发信息的记录,也是总结科研经验、把握科研规律、制定科研可行性计划和高校科研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是高等院校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一、高校科技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高等院校的科技档案管理,主要就是对科研成果和教学成就等文件资料进行归档、保存、整理分类并能够进行查阅、检索、演示等的工作。科技档案是高等院校进行科技研发和教学研发最直观、最真实的记载,也是高等院校进行科技研发和教学工作的智慧结晶最全面的体现,是高等院校重要的教育信息资源和科技研发资源,不仅具有智慧性,还具有信息性。科技档案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研发信息,是对科技研发能力的体现,也是对科技研发活动的反映,从科技档案中能够总结出科研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科技档案是高等院校拟定长期科研规划的主要标准,也是高校进行学科设置和科研经费预备的主要依据。[1]科技档案对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着指导作用,能够指导科研活动朝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加快,进而较早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对高校科技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一)科技档案管理与科研活动发展不协调。
长期以来,国内高等院校的科研活动普遍存在验收简单立项难、经费开支大成果不显著、预算控制严格而绩效考核简化等问题。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在对科研成果的信息化保管方面,全国仅有不足5%的高校把对科技档案的管理纳入到本校的信息化建设之中。在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与科技活动体系的关系方面,仅有9.6%的高等院校会提前把科技活动纳入到档案管理模块,46%高校的档案管理系统是独立存在的,不与任何科研活动有所联系。在档案保管方面,近60%的高校没有把档案分类整理与档案保管进行分部门管理;在档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方面,46%的高校没有对科研成果形成的文件档案进行过真实性和有效性鉴定;在版权的维护和运用方面,59%的科研人员感觉对科技档案的运用程序较为繁琐,()88%的高校在对科研成果归档时没有对成果所属的版权问题进行处理。
(二)对现有科技档案的管理缺乏科学性。
对科技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有利于科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科研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研与教学的协调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很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认为仅能对学校的文件资料进行档案管理,而对教学工作者(个人)的独立著作和研究成果没有进行档案化管理,甚至将个人文件排除在档案室之外。这样一来,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保存,而一些个人的研究成就和教学成果往往因未得到科学管理而支离破碎,丧失其科研质量和价值,这就不利于科研成果的继承和发展。[2]实际上,科学的档案管理,不仅是对学校的集体性科研成果进行档案管理,也要对教学工作者等个人的教学成果和研究成就进行档案化管理,因为个人的成果也是对教学和科技进行长期研究、学习和研发的结晶,也能够对学校乃至国家的科技和教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高校科技档案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提升高等院校对科技档案的归档率。
大部分高等院校的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对教学工作者(个人)的教学成果和研发成就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个人的科研成果没有很好的得到保存甚至遗失,这也是高等院校科技档案归档率低的主要因素。所以,加强对个人科研成果的保存和归档,明确档案管理的主要责任人,让档案管理人员对科研成果档案有全新认识,对提升科技档案归档率很有必要。
(二)提升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科技时代的来临和高科技手段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要求高等院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从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着手,进而提升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处理能力。互联网的兴起也在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革新,新时代的档案管理已经不再局限于对文字、图片、文件等资料进行人工的分类和归档,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更多的是要求对档案资料进行精确化和科学化管理。[3]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的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不但要具备最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以便于对科技档案进行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
(三)提升高等院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品质。
高等院校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在归档效率和数量上有所提升,更要在品质上得到改善。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品质方面,一方面要对比较重要的核心档案进行保密性管理,以防止版权的被窃取和技术的流失,另一方面也要对即将归档的科研成果资料进行严格把关,以确保科技档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米军。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管理,(02)。
[2]王玉斌。高校科技档案管理:问题、原因及对策[j].档案学研究,(01)。
[3]谭华,王喜玲。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
作者:庞军单位:宁夏医科大学档案馆。
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篇十二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湖南农业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共取得农业科技成果27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40多项。以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杂交棉与转基因棉、双低油菜、高产油茶、杂交辣椒、湘云鲫(鲤)等为代表的动植物良种培育与应用,支撑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和品质改良。以耕作制度、轻简栽培、健康种养等为代表的实用技术集成开发与推广,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有效缓解了农业科技绝对供给不足的矛盾。目前,湖南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1.3%,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推动了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夯实了湖南农业大省的地位。
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全省农业战线立足省情,从农业生产组织、农业生产主体实际出发,围绕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在体制机制、服务形式等方面不断地创新。目前全省创建有7个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1个国家级、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6个智能化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正在建设隆平高科技园、隆平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油茶研发中心,以及牛羊草食性牲畜示范地,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等。这些园区、中心、基地的创建,有效地促进了全省农业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初步形成了全省性农业研发基地和创新源头,推进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在职能分离的基础上,强化公益性推广机构建设,促进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县乡两级种植、畜牧、水产、农机等农技推广机构19100多个,拥有从业人员51200多人,目前正在进行乡级综合服务站建设的改革。不断增强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推广活力,目前全省130多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中有国家科技创新龙头企业2家,一批有实力的涉农企业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科技兴农富民强省行动、科技入户工程、科技特派员、科技“户”联网和农科短信等工作的开展,摸索了农业科技向农村快速传播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1.农业科技体制和机制改革滞后,农科教相分离仍较突出。
目前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仍旧保留着大量传统因素,农业科研机构重复设置,部门条块分割,政出多门,运行效率不高。如湖南现有省级农业科研所分别隶属于省农科院、省农业厅等多部门管理,各市(州)农科所则隶属于市(州)农业局管理。据统计,省内科研方向、任务基本相同或完全相同的农科所就超过了70家,这显然不利于农业科研资源的有效利用。农业科研院所下属的科技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企业制度来管理,个人行为严重,事企不分,经营不规范。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上,还是由宏观管理部门直接下达农业科技项目,与推广部门基本上没有直接联系,更谈不上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许多科研人员的科研行为表面上有明显的应用导向,但实质上不过是以获取科研经费和获奖为其研究目的而己。对于农业教育系统而言,由于现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没有什么关系,也就很少有人主动关心农民的技术教育问题,更不会积极投身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种农业教育的推广活动中。
2.农业科技队伍不稳定,精英人才短缺老化。
是乡镇农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其中不乏确有突出研究推广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流失的科技人员约占总科技人员的20%。目前虽然拥有像袁隆平、刘筠、官春云等一批具有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杰出科学家,但农业科技顶尖人才队伍老化,特别是缺少能够挑大梁、担重任的中青年领军人才。2009年,省里选定20个科技领军人才,农业方面仅有4人。
3.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不适应,科研机构难以发挥科研主体作用。
农业科技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其投入主体理当是政府。近些年来,表面上看公共财政投入到农业科技的经费总额是呈增长趋势,但真正投入到科研单位用于科技创新的经费并没有增加。目前全国科研经费的人均投入为8.3万元,农业仅2.3万元,而湖南农业科研机构人均经费更少,仅1万元左右。国家农技科技推广经费占全国农业总产值不足0.2%,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而湖南则更低,与其在全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地位明显不相称。科技投入结构也很不合理,造成农业科技创新上、中、下游脱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据统计,湖南科研、中试(熟化)、批量生产的投入比例为1:0.3:100,我国的这个比例为1:0.7:100,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为1:10:100。出于经济压力考虑,大多数科技人员特别是转制所科技人员在申报课题时便倾向于追求“短、平、快”项目,并且把大量精力用于成果开发创收上,对基础应用研究和周期长、难以出成果的项目热情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储备总量的增长。
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扩散能力弱,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评价农业科技创新的价值,最终取决于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应用程度和实际效果。由于传统体制的制约以及重学术轻应用、重研究轻推广的科研评价导向影响,以致一些课题研究成果由于毫无理论和实际价值而只好束之高阁;许多成果虽有理论和实际价值,但因无人需要而被长期搁置。而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已普遍处于“缺钱养兵,无钱打仗”甚至“一无所有”的状况,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多元化的技术服务需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至今,依然还没有构建起以公共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协同互补的多元化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进一步树立新的农业科技观。
所谓新的农业科技观,是指领导决策部门、研发推广机构和生产经营主体,都要牢固树立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农业科研和技术应用转化队伍,重视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和应用转化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特别是在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转化上,要从观念上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实现从单一技术观向综合技术观的转变。特别是要加强生产过程中各项技术的综合运用和产前、产中、产后技术的组装配套,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二是实现单向输入观向双向互动观的转变。目前,农民正从单位的被动的技术接受者向主动的参与者的角色转变,这就要求农业技术推广要实现由技术人员单向输入向技术人员与农民互动的转变,以更好地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三是实现一元供给向多元供给观的转变。即实现技术供给主体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四是实现从单程创新观向全程创新观的转变。现代农业系统的复杂性、产业的差异性、主体的多样性,正促使农业技术由单程创新向全程创新转变。要逐步从保证农产品供给向保障农产品质量转变,从重农业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向重农业科技传播与科技应用转变。
2.加快科研体制改革,建立科研院所管理新格局。
只有从体制和制度上解决问题,才能激活农业科技创新的潜能。为此,一是要对农业科研机构的属性进行明确,明确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继续推动一部分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二是要改变省、地(市)两级农业科研机构多头管理、重复设置的状况,打破不同系统、不同地区的壁垒,构建农业科研机构管理新格局。例如在省级层次,可以以省农科院为主体,将现有的省级农业科研所并入省农科院,整合各行业、各市(州)的农业科技资源,逐步形成以省农科院和湖南农业大学为主体的农业科技研发体系。三是要打破行政界限,结合主导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经营特色,在地市一级按照自然区划重组和形成一批符合地域资源特色和产业开发特色的农业研发中心,由此构成区域性农业科技成果扩散中心,并把产品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四是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农业院、所的教授专家要与基层站所的推广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尽力让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的实际收益,最终建立起体制顺畅、机制完善、队伍精干、服务高效并与其他新型农村科技服务系统功能互补的新型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
3.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投入政策和多元化投入体系。
由于农业科技的公共产品属性以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公益性,各级政府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投入不适应状况,认真研究增加和完善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新途径、新方式和新机制[2]。一是要出台专门的政策、法规,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合理比例和增长机制。涉农重大工程项目要在规定的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科技经费。二是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企业等社会力量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逐步建立政府、企业、农民、个人、单位自筹和社会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体系。三是加大政策信贷力度。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适当放宽“门槛”,增加信贷投入。此外,科技管理部门还可与银行共同兴办专门为科技创新服务的农业科技银行,政府也可筹资建立各级各类专项农业科技发展基金。
4.实行人才激励政策,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
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必须把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关键举措来抓。一是政府要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农业大学专门人才的作用,努力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改革和完善现行分配、奖励制度,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加大院士基金、中青年专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及社科基金支持力度,建立顶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重点联系机制,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实行梯队建设,尽快培养出湖南优秀农业科技领域的农业科学家带头人。三是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设立高科技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创新人才,培养一支农业学科带头人团队和一批高素质农业科技专家。四是要加强对公益性推广系统农技人员的再教育,以使他们成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农技推广专门人才。
5.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由于目前农民科技素质整体偏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他们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和对新技术成果的吸纳能力,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必须把培训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来对待。特别要充分利用高等农业院校培养高级农业推广专家以及基层技术推广人才,为广大农民进行新型实用技术培训。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必须改变以往以书本为依托的”空对空"的培训做法,尽可能采取以产业、基地、项目为依托的示范、推广、培训、服务一体化培训模式,建立和完善能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长短培训需求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篇十三
摘要:党的十八大重新强调了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指出要加快发展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我国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鉴于此,结合我国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情况,响应党中央的战略规划,提出在新时期我国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党的十八大针对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提出实施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十八大会议中强调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战略[1]。基层农业科技人才不仅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直接从事农业的实干型人才,建设一支具有高度创新意识与踏实钻研精神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仅影响我国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开展。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农耕文明在农业生产中长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农业开始逐渐转型,由原来的粗放式农耕逐步走入机械化、产业化的科技农业道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农业已初成体系,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方面也形成了依托于高等院校、专科学院为主导,相关政策、文件为保障的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形成的基本条件。近些年,相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组成也建设成了从专家教授到农民的多元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人员素质较之前有显著提高。在“十二五”初期,我国农业科研人才总数已远远超过25万人,在这之中拥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占1/5,硕士以上学历也超过1/6。人口的整体年龄也逐渐趋向年轻化,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科技人才的更替问题,为农业科技创新注入了新活力。但宏观来讲,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比重偏少,从事基层农业的激情不高,基层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基层农业从业人员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较差等问题尚未得到重视,也没有得到解决。而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仅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检验农业科技成果的一线人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转化率等。
形成关于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其主体多样,可以是具备高技术素养直接从事农业工作的农民,或者是高校中专门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的团队等。在这之中由于我国科技人才资源、设备设施为不同科研单位所有,受行政区划、行业领域等制约,条块分割,共享不充分[2];以课题组制的科研组织模式相对封闭、分散,低水平重复,而且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研与生产脱节,“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不能很好地实现各个不同主体间的充分协调合作,没有建成具有体系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要求。
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无论是从事直接生产的还是专门搞研究的,其所在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等在不同程度上尚未形成有利于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环境。例如,由于对科技人才创新导向与生产和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人才评价标准不科学,在科研实践中重科研、轻应用,重论文、轻转化,重数量、轻质量,多侧重于跟踪式、模仿式研究,虽然研究成果多,但低水平重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果少,缺乏基础性、原创性成果[3]。基层农业从业人员在生活环境方面一般都较为简陋,正是因为如此而导致人才逐渐流失,评价体系直接导致更多的人将注意力不是放在农业科技的实际创新应用上。
2.3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体系不规范。
从事基层农业科技创新的人才一般没有较为系统的管理机构,这种零散的分布状况不仅不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数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质量。缺乏相关的政策或者管理规范给予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再加上部分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不仅不利于农业科技的广泛推广,更容易造成相关核心技术外流被国外申请为专利。在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权益保障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关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投入力度是有的,但针对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实际倾向并不明显,缺乏财政的有效支持,直接导致地区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的运行经费、相关人员的工资等方面的不足。同时,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不利于提高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打消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
3.1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队伍建设。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更新人才观念,牢固树立“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思想和“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发展的资本”的理念[4],把人才作为单位的一项无形资产和发展的资本,把管理的视角由工作转向人与工作并重。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建设适合当地的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社,将合作社与当地的农业院校联系到一起,实现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主体多样性、创新科学化、技术应用化等,农业院校定期对站点的人员开展专业知识讲解交流,农业合作社成为高效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检验的第一站,将合作社人才的`引进与高效毕业生的实习相结合,新毕业大学生一律安排专人指导培养,通过“传、帮、带”和“压担子”锻炼,加快了年轻科技人员成长的速度。不仅如此,还可以建立跨县、跨省、跨地区的基层农业科技总站,将不同地区的农业科技成果汇总后,相互交流学习,定期开展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头脑风暴,搭建各地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学习锻炼的平台。
3.2坚持以人为本,优化人才环境。
一方面,构建有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当最底层的需求得到满足时,需求才会上升,最后达到自我实现。完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基本工作设备,淘汰陈旧的设备的同时,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将农业科技创新人员实际工作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工作场所方面,实际考察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工作场所,依据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工作场所建造一些平时的健身设备等,充分贯彻以人为本。另一方面,构建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文化和生活环境。通过创新文化建设、科技论坛、大力宣传报道创新业绩、学术研讨等形式,激发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定期举办各类竞赛,开展与其他单位的联谊活动,逐渐消除农业科技人才的封闭趋势,促进人才健康成长。改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有利于激发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归属感和工作热情,这直接影响到基层农业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
3.3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创造活力。
坚持竞聘上岗,提升工作效能。牢固树立“知人善任、人岗相适、量才使用”的用人观念,全面推行科技人员全员聘任制度,实现双向选择和优化组合,使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工作效能得到大幅提升,做到用当其时、各展所长。坚持岗位管理,优化人才配置。按照事业单位事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完成科学设岗定责,实行岗位管理,进一步优化对人才资源的配置。坚持目标管理,挖掘创造潜能。根据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工勤管理岗位分类,确定年度工作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量化考核考评制度。同时,为创新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把农业科技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的比重。
参考文献。
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篇十四
在企业,由于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对企业业务的不熟悉、不了解,在具体管理工作当中不能有效的结合部门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工作脱离实际。一旦员工工作出现脱离实际的问题就会受到嘲笑和排斥,从而使得管理人员不能更好的了解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情况,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二、提高企业行政管理的措施。
1.强化管理,优化管理体系。
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做好企业的管理工作,只有做好企业的管理工作,企业才可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企业,高层决策者必须树立管理出效益的意识,优化管理体系,引进高端的管理人才,为企业提供组织保障,企业发展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合理配置人员,达到控制成本,节约开支的目的。
2.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提高员工的素养。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2],在企业管理中按照规范的制度操作才能保证企业管理工作的在正常开展。在企业内部加强员工的职业素质,用制度约束员工,管理员工,规范员工的言行举止,通过开展一些有奖惩的机制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结合企业整个发展方向,制定员工行政管理条则,使得企业走向更稳定的发展道路。
3.重视人才的培养,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企业在进行管理人才的招聘时,要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真正合适的人才。目前我国企业招聘把学历和工作经验看的过重,很多学历不够但非常优秀的管理人才不能得到很好的机会展露才华,以至于企业在招聘时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企业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在用人方面要确保所聘用的人才能有足够的能力管理好公司,工作素养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实现管理与业务的双向发展。
4.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一个企业的好坏在于企业整个团队的作风是否优良,企业行政管理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有灵活性的制定可行的行政管理制度[3],开展互助合作的团队作风,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学习,使企业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三、结语。
现代化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企业文化的学习,加强行政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层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企业的行政管理能力。企业拥有健全的行政管理机制,不仅能够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促进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当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