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孟子二则教案大全(18篇)
教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案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教案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孟子二则教案篇一
1.理解文章的观点及作者的论证思路。
2、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
(怎样分析本文写了什么。明确:要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应该先分清层次,再概括出层意,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最后看本文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什么。)
它们出自《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文章。
一、作者介绍:
孟子生活在社会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样—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仁政”。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准确句子的节奏。
三、理解文意:
1、学生听课文录音,勾画出重点字词(粟、“畔”通“叛”:背叛)2、初读课文,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强调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
3、教师小结:请指出句子的含义: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夫”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争论
(整体感知这个环节,我可以这样提问么?请指教)
5、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的观点,即要具备“人和”这个条件)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人和”才是最有利的作战条件。)(通过对比揭示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二则教案篇二
设计思想: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
孟子二则教案篇三
教学方法。
自读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参考对译: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熟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熟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孟子谒见梁襄王,出来以后,告诉旁人说:“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使人敬畏的表现。他突然问我:‘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统一才会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回答:‘不喜好杀人的国君,就能统一天下。’他又问:‘那有谁来跟从他呢?’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跟从他。大王懂得禾苗的情况吗?七八月间(夏历五六月间)长时间天旱,禾苗枯萎了。只要天上黑油油地涌起乌云,哗啦啦地下起大雨,禾苗便又蓬勃生长起来了。国君如果能这样,又有谁能对抗得他了呢?如今各国的君主,却没有一个不是喜欢杀人的。如果有一位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仰望着他了!果真这样的话,百姓们归随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样,浩浩荡荡,有谁能阻挡得住呢?’”
(一)设计此题,意在使学生通过熟读课文,复述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了解孟子运用譬喻阐述统一天下的道理。有了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特色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相信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如果学生能用现代观念审视有关内容,更应该受到鼓励。此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学生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二)通假字是文言文阅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此题是本单元惟一一个有关通假字方面的练习。此题所选的通假字涉及本单元已学过的.几篇课文。具体参考答案为:
1.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卒,通“猝”,突然。
2.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由,通“犹”,犹如,好像。
3.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说,通“悦”,喜悦,高兴。
4.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
5.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田,通“畋”,打猎。
孟子爽快、耿直,掺和着火辣辣的呛味,语出惊人。对人语王“不似人君”“不见所畏”,对王言“今大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言下之意是梁襄王也在“嗜杀人者”之列。其语言犀利尖锐均毫无讳饰遮掩之态,孟子对梁襄王的藐视也可见一斑。读之,顿生快感,倍觉清爽。
孟子在转述他与梁襄王的对话时,三言两语就呈现出对话双方的内心世界,简笔勾勒,其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便活了起来。梁襄王仅三句问话就已将其性格凸现于读者眼前了;其惶惑之态,在“卒然问”中流露出来,他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还伴有些许糊涂和怯懦。三句问话还步步暗合了孟子严密的逻辑思路,即:施仁政一天下归附统一一社会安定。
两相对照中,更见孟子之儒雅风范以及挥洒自如的大气。对答中的双重否定句“天下莫不与也”与强烈的反问句“其如是,孰能御之”“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等,其言辞中充溢着不容置疑、居高临下的气势。这正是孟子文章“气充辞沛”的一种诠释。
孟子艺术化地宣扬了“仁政”的政治主张,既生动形象,又情理深至,令人信服。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事理来说明“仁政”(即“王道”)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增添了其说理的魅力。
1.文中运用了比喻说理,其本体与喻体是如何相联的?
探究学习:文中将人民盼望不嗜杀人的君主来解救这一本体比作七八月间的枯苗需雨。民如枯苗,君泽如雨,一旦仁君出现,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浡然兴之”不可阻止;君施仁爱,民心如水,民之归附,则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体和喻体一一对应,运用自然界习以为常的现象,生动地阐述了统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紧密相联。
2.从梁襄王的三句问话中可看出其形象如何?
探究学习:梁襄王的三句问话:“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孰能与之?”语调上扬,语气轻而短促,从中可体味出梁襄王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精神状态是低下的,“卒然”问话中流露出惶惑,表现出涉世不深的窘态。
探究学习:在孟子犀利、泼辣、不留情面的言辞中,流露着鲜明的爱憎感情,孟子的率真、耿直的性格鲜活地表现了出来。他对这个国君印象不佳,轻慢而藐视。
4.孟子主张的“仁政”思想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探究学习:孟子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回答梁襄王“孰能一之?”的问话,“嗜杀人者”显然是凶残、暴戾的典型;“不嗜杀人者”乃善良、仁爱者的特征,这种人才能统一天下。这是孟子对执政者的谏言。孟子在回答梁襄王“孰能与之”时,力透纸背地分析社会现状“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进一步指出暴政无处不在的现实,又以“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一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施“仁政”的君主出现后,百姓拥戴的场面,且“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不可阻挡。孟子在文中是以“不嗜杀人者”的话题来抒发所主张的“仁政”思想的。
5.文中出现的“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探究学习:文中出现的“之”有14处,可归为4种用法:
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之”;
结构助词,如:“今夫天下之人牧”;
补足音节助词,如:“则苗浡然兴之矣”;
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如:“由水之就下”。
孟子二则教案篇四
今天讲了《孟子》二章之后,我静下心来冷静的思索我的教学。
这节课本想向孩子们讲讲得到与失道,忧患与安乐,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可是,讲完之后才发现,自己失误的地方其实很多。
首先,新课导学过程中的读文和翻译环节,给学生10分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这个任务,本以为学生已经预习,可以很快的完成,意料之外的是,学生预习的并不是很好,因此在规定的时间内只有一半的组完成,其他组参与度不够;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太仓促也太粗糙,虽然找学生起来翻译,但可能仍有同学不会翻译。还有几个重点词语没有做强调。
其次,在分析课文过程中,有点“一手包办”的感觉,没让学生自己探讨,只是结合学案上的几个问题进行思索,显得不够深入。
第三,拓展部分,没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致使拓展没展开,感悟部分也被放到了课下。其实这应该是学生思想感情升华的一个契机,我有点浪费了。
理念在实践中会不断创新,也会在不断的失败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我一定会在教学中积极改变理念和教法,使自己成为一个跟得上时代理念的老师。
孟子二则教案篇五
学习目标:
1.通过各种阅读方式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熟读成诵,增强文言语感;。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懂得要正确面对逆境。
一、导入。
孟子名轲,战国时人,政治家、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主张行“仁政”而“使天下人皆归之”,主张以民为本,曾说“民为贵,社稷轻之,君为轻”。曾游说各国,但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们闭门著书,成《孟子》一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熟读课文。
(一)学生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给生字注音。
(二)全体朗读,正音。
(三)给学生时间自由朗读,要求读准确,读通畅。学生散读。
(四)全体朗读,教师指出失误及不足,提醒注意;教师范读(做到“零失误”),请学生找茬;再给学生自由朗读时间,鼓励他们也像老师一样做到“零失误”。
(五)请学生自告奋勇举手在全班面前朗读,尽力做到读准确,读通畅。其他学生认真听,数数朗读失误。采用“破纪录”的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如:第一位学生朗读中出现四个失误,第二位同学就要努力将失误控制在四个以下,以此类推,直至零失误。)。
三、学生自读理解。
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理解课文,适当做笔记,疑问处可与同桌探讨,不能解决的做好记号。教师巡视,给予适当引导(如查阅工具书,选择义项等方面)。
四、布置作业。
(一)朗读课文,尽力做到“零失误”;。
(二)抄写课文一遍。
孟子二则教案篇六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掌握课文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师范读,生体会。
二、介绍相关资讯: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2、题目赏析: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鱼”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积累相关词语。
四、师生一起赏析课文,掌握关键词语。
五、师生交流,小组合作写出文章结构提示:
六、生合作探究后总结文章主旨: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语录,以鱼和熊掌设喻,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
七、处置课后习题。
八、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鱼
熊掌
生
义
舍鱼
孟子(约公元前372 ——前289)名轲,自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原文如下:“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二则教案篇七
教学目的:
一、学习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一、学习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
一、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
二、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课型:精读课。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导语:“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广大的就是孟子。现在,我们就通过连续两篇课文来学习一下孟子这位名人。”
2、简介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3、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帮助其纠正不足之处。
4、联系课后练习一,进一步要求学生读出节奏。然后有气势地齐读课文。
5、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的意思。重点词句:天时,地利,人和;环而攻之,池,委而去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6、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句话?分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分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籍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再次齐读课文,感觉课文的气势。分析为什么孟子的文章气势磅礴?文辞铺张扬厉,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8、联系历史和生活,通过列举实例,理解作者的观点。如三国,抗日战争,运动会等等。
9、学生力争当堂背诵课文。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亚圣
天时 地利 人和
排比 对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范读第二篇课文,学生正音。
2、简介课文开头引用的典故。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4、分组讨论全文大意。教师讲解重点语句:苦其心志,动心忍性。困于心。
5、完成课后练习二,明确两文结构的不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7、熟读课文,力争当堂背诵。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个人 治国
孟子二则教案篇八
(1)基本技能目标:
用准确的语调有节奏朗读课文;
正确辨析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句的含义;
(2)能力训练目标:
学习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的写法;理解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理解孟子在本文中的思想观点。
(3)素质教育目标:
感知逆境成才、多难兴邦的道理,学会在困境中奋起。
理解逆境成材的道理,学习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的写法;
分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
投影仪
1课前布置课外阅读练习:请学生借阅有关孟子、傅说、百里溪及管仲的书,了解他们的故事。
2教师出示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示范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自由朗读,尤其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提醒学生注意:
(1)读准下列字音:傅说胶鬲法家拂士曾益
(2)注意下列句子的节奏: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3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试疏通文意,教师再组织前后四人一组,互相讨论,交流疑难词句,力求学生自己理解课文大意,以锻炼他们的自学和合作能力。
5引导学生分析探讨问题,由浅入深理解文章内容。(投影出示下列问题)
明确:列举了六位圣贤从卑微困穷而成为名垂青史的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作者依据这些事实,推出如下道理: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然会经受种种磨难,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之有所作为。
教师引导:这种从大量事实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即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就是归纳法。
(2) 本文除了例证外,还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了这一道理?怎样论证的?(问题有难度,学生讨论回答,锻炼合作、思维及表达能力,尤其对优秀生有所提高)
明确:作者除了例证,还善于从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磨练的必要性:作者先列举了三个哲理性很强的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正面阐述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境中经受磨练,方能发奋进取的道理。接着,作者从个人的成长推论到治理国家,如果没有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往往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
文章通过两方面论述,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教师对文章思路进行总结,便于学生疏通脉络。
内容拓展延伸:
(1)结合你所知道的事例和自身体会,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 本文告诉我们“逆境成才”的道理,那么顺境能成才吗?留做课下讨论。
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一、二、三、四;
2练习背诵
3试总结本节课的古汉语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
列举事实:六位历史人物----(归纳)----逆境出人才
孟子二则教案篇九
1、能够让学生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能背诵名言名句。
2、了解孟子对古代认识人的看法,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能够让学生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能背诵名言名句。
了解孟子对认识人的的看法。
一、复习回顾。
背诵离娄章句上(十四)的名句。
二、注重朗读。
第一步,读准:自由朗读,逐字逐句地读准字音。
第二步,读顺:请两位同学尝试读文,同学们点评。
第三步,听读:听名家朗读,把握朗读节奏和感情。
第四步,读齐:集体齐读,读准确,读出节奏。
三、整体感知。
讲述离娄章句上十五。
四、品读名句。
名句:
译文:
品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这句名言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从人物画的角度来说的。而我们看到,早于他一千多年,中国的孟子就已经从识人的角度把这个道理说得非常清楚了。
所以,与其察言观色,不如观察他的眼睛。
现代美容术已经使人的眼眶、眼角、眼梢、眼皮甚至眼睫毛都成了它的试验场地,但是,仍有一点是它无能为力的,那就是眼神。
眼神是无法加以化妆或掩饰的,任你是如何高明的一位超级美容大师。
观察眼神,洞若观火。
别听他说得口若悬河,天花乱坠,你要看着他的眼睛。
五、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
现代美容术已经使人的眼眶、眼角、眼梢、眼皮甚至眼睫毛都成了它的试验场地,但是,仍有一点是它无能为力的,那就是眼神。眼神是无法加以化妆或掩饰的,任你是如何高明的一位超级美容大师。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眼睛是人的心灵窗户”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
熟读文本,背诵名句。
孟子二则教案篇十
1、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2、掌握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3、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学生。
1、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读成诵。
1、将所学的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2、体会通过故事情节的曲折和人物的丰满达到讽喻的效果。
一、导入新课:
二、介绍小资料:将搜集的背景资料介绍给大家,丰富相关知识。
三、自选方式读课文。
四、全班交流预习生字情况:学生把遇到的难词写到黑板上。
(教师指导学生读准音,理解意思。)。
颦挈亦。
五、小组互读,指名朗读,教师随时纠正字音、停顿。
六、看译文与原文对照。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颦:皱眉挈:领亦:也。
七、根据你的理解用讲故事的方式或表演的方式复述课文。
八、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讨论遇到的难题,并把解决不了的和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
1.为什么村里人看见东施的样子都远远的避开或不出门了呢?
2.课文为什么没有写东施到底丑到什么程度,而是写东施仿效西施后引起人们的反映呢?
3.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东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丑?
4.最后一段怎样理解?
九、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到什么?受到什么启示?(小组讨论,点明寓意)。
十、请同学们查找自身和身边类似“东施效颦”的事例,思考“什么的真正的美?”(结合事例)。
十一、本课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东施效颦。
《庄子》。
西施自然流露。
东施刻意模仿——适得其反。
教后记:
孟子二则教案篇十一
在选材上,则抓取现实生活中人物活动的一、二个场面,一、二个镜头,充分地展示生活的横剖面,描绘比较细腻,感染力强在结构上,既不同于一般新闻,也不同于一般人物通讯,而是取二者之长,常常用一个概括性的导语开头,点出部分事实要点;或从生动的情节、场面、引语入笔,但不透露太多,真正最重要、最精彩的东西,放在后面,使读者看完全篇产生一种满足感在角度上,选择一个特定的'角度,仔细观察局部特征,选择一个侧面加以报道〈实例〉发生在宝鸡一客车上的怪事两记者制止车匪抢劫遭毒打司乘人员不予相助反说多事编者按:正义与邪恶,勇敢与冷漠,在这一个小小的车厢里对比得如此强烈和鲜明宁丽君和刘斌是两位优秀记者,他们面对暴行,立即拿起手中的武器――相机;他们是优秀的公民,他们不仅在新闻媒介上呼唤正义,而且在危险时刻,挺身维护正义与此相对照,这两位司乘人员的行为多么令人不齿社会治安,需要全社会的人们来维护当歹徒行凶之时,只有勇敢地挺身而出,才能为社会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加强对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参与和配合犯罪分子在心理上是虚弱的,只要上下一心、群策群治,我们就一定可以创造出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本报西安3月26日电一伙歹徒在长途汽车上公然对乘客搜身抢劫,两名记者挺身制止遭到毒打,而车上司乘人员不帮助记者还埋怨他们“多管闲事”,
孟子二则教案篇十二
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本文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
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孟子二则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中对第四段论证的理解。
教具:
预习指导:
1.自读两篇文章各2次以上,注意断句及个别字读音。
2.结合注释,粗识大意。
3.搜集有关孟子及《孟子》的简要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关于西路军胜利的原因的论述,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唤起学生的共识,然后导入本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2)。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指名二人接力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二遍,再由教师范读课文(5)。
正音:“夫”,fu,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su,谷子,与“栗”区别。
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问题一二)(10)。
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指名6人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共同订正(5)。
5.齐读课文(1)。
三、分析课文。
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问题三四五)(6)。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难度较大,教师可视情况作以讲解)。
2.教师巡视解疑,并进行调控。
3.抽样提问后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总结(15)。
附参考答案:
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3)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几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布置作业:
1.a类:熟读并诵课文。
2.b类:默写课文。
3.a类:完成《掌握语文》p之。
孟子二则教案篇十四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领会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3.学习理解对比在论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民本思想和对比手法
教学方法
自读提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由孟子的“王道”思想,谈到“民本”思想,引入到本课教学。
1.王语暴以好乐语:告诉
2.直好世俗之乐耳直:同“只”,只是
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乐:第一、第三两个“乐”读yue,意思是欣赏音乐;第二、四、五三个“乐”读le,意思是快乐。
4.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举:全都
5.兄弟妻子离散妻子:妻子和儿女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第一个是“大王”,第二个是“行王道一统天下”的意思。
1.见
a庄暴见孟子拜见
b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接见
c父子不相见见面
d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看见
e居有日,扁鹊复见进见
f诚恐见欺于秦被
2.以
a暴未有以对也来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把
c以啮人,无愈之者如果
d无以,则王乎同“已”,停止
e不推恩无以保妻子用来
f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凭
3.直
a直好世俗之乐耳同“只”,只是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与“曲”相对
c而直为此廪廪也竟然
d半皮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价格
e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挺直
4.举
a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全都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起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推荐,选用
d举数人以训汝列举
e举大计亦死发动
f戊卒叫,函谷举占领
5.夫
a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句首助词
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人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
d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丈夫
1.王语暴以好乐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2.独乐乐,与人乐乐前一个“乐”: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
3.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少,众: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
4.今王鼓乐于此鼓:名词作动词,弹奏、演奏
5.吾王庶几无疾病与疾病:生疾病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后一个):名词作动词,行王道。
1.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梁惠王上》)
2.与民同乐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优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孟子二则教案篇十五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聆听”“雏菊”“禁不住”“绿苞”“唤醒”“搔痒”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一边诵读,一边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5.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知春天刚来到时景物的变化特点。
教学重点:
根据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知春天刚来到时景物的变化特点。
教学准备。
师:
1.本课教学课件。
2.优美、舒缓的音乐,赞美春天的散文《春》及其他诗歌。
生:搜集有关春天的信息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聆听”“雏菊”“禁不住”“绿苞”“唤醒”“搔痒”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听读激趣。
1.慢慢地,慢慢地,春的脚步近了,你们听(配上欢快、优美的音乐《春来了》)。让我们来美美地欣赏一下春天的美景吧!(课件展示:春天里树枝泛绿,湖水清澈,小鸭嬉戏等图画)。
2.你们觉得春天怎么样?来跟春天问个好吧!
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叫金波,他也特别喜欢春天,还为春天作了一首优美的小诗,想去读一读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第一课《春的消息》。(板书课题)。
学生谈论,质疑课题。
二、诵读诗歌,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生宁新词,标出小节,看看能读懂什么。
2.检查自读情况:
大家看,课文里有好多生字娃娃,你们认识它们吗?能和它们做好朋友吗?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读生字,注意正音;重点指导:聆、雏、搔;齐读;开火车读。
抽生读自己读得最熟的小节,读后评议。老师相机进行节奏的指导,并强调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指导学生重点读好第4小节中的对话。
“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
“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读出问答的语气)抽读,同桌对读,分男女生对读。
3.再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不懂的,作上记号。自由读文。
学生注意的重点生字:聆、雏、搔。
学生读词语,了解多音字。(漂:piao漂白。piao漂亮;禁:jin禁不住,jin禁止)。
学生读文,评议。
(学生重点评议是否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读得是否流利。)。
学生质疑,学会做好批注。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聆听”“雏菊”“禁不住”“绿苞”“唤醒”“搔痒”等词语。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文章写的是什么事?自由轻读课文。
检查、指名分节读课文。
生再读课文,思考每节说了些什么。带着问题自己读书。
分段读书。
理解每节的意思。
四、指导写字。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记字的记忆方法。
2.教师指导“聆、搔、苞”的识记,继续巩固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教师小结:“令”表示读音,“耳”代表字的含义,这种字就是形声字。
(2)找一找,本课还有哪些生字娃娃是形声字?
你能根据它的部首推断出它的意思吗?
学生交流“搔、苞”等的字义。
(3)小结:大家真能干,虽然咱们汉字中有不少的同音字、形近字,但只要你根据部首想字义,自然能把这些调皮的汉字娃娃分清楚了。
3词语练习:
(1)学生运用形声字“聆、苞、颊”等扩词。
(2)教师提供词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聆:侧耳聆听(配图)。
苞:含苞待放(配图)。
雏:雏鸟、雏鹰、鸡雏、鸭雏。
根据词语想想“雏”的意思是什么。(小)。
学生选词说话。
4.学生书写生字,师提示:注意根据字的间架结构合理安排书写。
认字、辨字、写字。
字形难点:聆、搔、苞。
学习形声字。
学生运用形声字“聆、苞、颊”等扩词。
作业:
一、朗读课文。
二、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一边诵读,一边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知春天刚来到时景物的变化特点。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
一、复习导入1、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词语朗读。
读词语。
二、品读欣赏。
(一)引导学习第1节,读中感悟。
1.齐读第1节,看看这一节中有哪些春的消息。你一边读,一边想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拨,相机指导朗读。
(1)“风,摇绿了树的枝条。”
看到这里,老师不禁想到“碧玉妆成一树高……”,这春风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啊!
你想怎么读这句,让大家知道春风的神奇呢?学生试读,指导朗读(读出风的轻、柔,读出你的欣喜),赛读。
(2)“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出示图片:鸭群嬉水。
引导学生体会“漂白”的精妙。
(3)寒冷而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来欢呼这个好消息吧!
出示:“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齐读,读出盼望后的惊喜。
(二)放手自学第2~6小节,点拨引导。
1.学生自读第2~6节,看看还有哪些春的消息。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以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勾画,甚至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想法,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汇报:你知道了哪些春的消息?最喜欢哪些句子?
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第2节:联系自己的春游的经历体会“飞”的急切。
第3节:理解“爱怜”,“我”为什么捉住蝴蝶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作者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理解“雀跃”。
第5节:“沉睡”是什么意思?溪流能沉睡,能奔跑吗?
(三)积累小结,再次回味。
l.刚才我们一起聆听了春的欢歌,欣赏了春的身影。现在让我们把这些美好的情景永留我们心中吧!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第2~3小节背诵,积累。
2.组织学生试背自己喜欢的小节。读文。
读句子。
谈感受。
(为什么说漂白了鸭的羽毛)。
交流。
重点体会词语的意思:飞、爱怜、雀跃、沉睡。
读文,诵读,背诵。
三、读写延伸。
1.课题为什么定为《春的消息》?你还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呢?
3.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春天?学生讨论。
欣赏美文。
1、仔细观察,找到事物的变化。
2、要让景物表达感情。
作业。
1、写词语。
2、写一写你捕捉到的春的消息或画出你心中的春天美景。
板书:
蝴蝶飞舞雏菊展颜枝头吐绿。
溪流歌唱太阳明丽嫩草破土。
孟子二则教案篇十六
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强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下》第一章,可以作为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来学习。文章由叙人议,先通过庄暴和孟子的问答引出话题:“好乐何如”,然后叙述孟子如何就这个话题因势利导地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全文围绕着“音乐”这一话题,阐明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心,而“与民同乐”就会得到民心、统一天下的“王道”思想。文章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故学习本文时,可让学生对孟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先作一些了解。
学习本文,还要对文中的一些文言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常见词语、古今异义现象等加以摘录整理,做到能理解其含义、辨析其用法,以加强文言知识和语感的积累。为此,要求学生对文章反复朗读,力求做到熟读成诵,从而进一步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
1、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探究学习:学界出现了这样三种解释: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应该“好乐”;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权衡上述几说,以第三说为最佳。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恚”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儒家历来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并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先王之乐”是先王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手段,与“世俗之乐”截然不同。齐宣王爱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这又与儒家的音乐主张不甚吻合了。齐宣王之所以直言不讳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是考虑到隐情既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转弯抹角了,免得孟子纠缠下去。而后来谈话之所以还能继续进行,是因为孟子并不反对他爱好“世俗之乐”。也有人认为:“齐王感到作为国君而爱好音乐,当为舆论所不许,怕受到孟子的批评,因而脸上表现得有点惭愧。”(李炳英《孟子文选》)其实,战国时期爱好“世俗之乐”的国君不乏其人,齐宣王也用不着为此而到“惭愧”。所以,齐王的“变乎色”应是“愠怒之色”。
探究学习:“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乐”的爱好,所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犹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3、本文所记叙的两次对话有何联系?并作了怎样的艺术处理?
探究学习:文中第一次写庄暴和孟子的对话,实际上是全文的引子,起开篇的作用,故略写。庄暴对齐王“好乐”的话题无言以对,一方面表明这个话题有难度,另一个方面反衬了下文孟子谈话技巧的高明。第二次对话是孟子和齐王的对话。这一段对话表明了孟子的政治观点,体现了孟子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一步一步地将齐王引入自己预先设想中的话题,从而达到宣讲自己政治主张的目的。这次对话是全文的重点,故详写。
4、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探究学习: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1、《孟子》散文的特色及其对后代散文创作的影响研究。
研究方法:
通过广泛阅读《孟子》作品来归纳出《孟子》散文的写作特色,同时通过阅读历代评论家的有关评价,增进对《孟子》创作成就和影响的认识。
参读书目:
(1)曹础基《先秦文学集疑》,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陈柱《中国散文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先秦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年版。
2、《孟子》与《论语》异同之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
《孟子》与《沦语》同列“四书”,对两者作比较研究,可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
参读书目:
(1)杨伯峻《(论语)和孟子》,载《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胡念贻《盂子的文学价值》,载《先秦文学论集》,中国社会嫦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3)张志岳《关于中国封建时代的讽喻文学和叛逆文学两个传统问题的初步探讨》,载《中国文学史论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庄暴见孟子》备课笔记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3、孟子的论辩艺术研究。
研究方法:
孟子在《庄暴见孟子》一文中体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即使把它放人当代论辩艺苑之中来欣赏,仍不失为一朵奇葩,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孟子的论辩方法作探讨。
参读书目:
(1)徐立《(孟子)骋辞逞辩的特色》,《语文月刊》1982年第2期。
(2)李竹君《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河北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3)高捍东《有效的演讲技能》,中南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5)周正舒、吕银风《论辩之法》,蓝天出版社1995年版。
孟子二则教案篇十七
教学目的:
一、懂得消息、通讯在报纸中的作用。
二、掌握消息与通讯的一些常识和阅读消息、通讯的方法。
三、继续培养读报的习惯。
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和难点:
一、研习消息的六要素和结构五部分,结合例文研习阅读消息和通讯的`方法。
二、如何区别消息与通讯。
教学时数:二节。
第一节。
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导入。
二、提示:课文由正文和例文两部分组成。正文前部分介绍消息、通讯的知识,后部分介绍方法。
三、分析:
讨论:正文的一至四段可分两层,怎样分?
明确:第一段为第一层,说明消息、通讯的地位。余下的为第二层,说明它们的特征。
2.第一段的最后一句用的是哪一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议论,揭示了前一句所介绍的消息、通讯的意义,说明它们在报纸中占主要地位。
3.文章怎样说明“消息”与“通讯”的。
(1)用解释概念的方法说明。(2)用比较的方法。
消息与通讯同:用事实说话。
异:通讯的内容比消息详尽、具体、形象。
五、指导略读消息(一)《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为我所得》。
(二)概述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三)提示:这则消息报道许海峰百步穿杨居魁首只用了三句话,而通讯(一)则以较大的篇幅对许海峰夺金牌的事迹作了详细报道,下面我们学习这篇通讯,注意比较它与消息(一)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内容详尽、具体、形象,而消息(一)的内容则简明扼要。
研究本文的表达方式:
本文以叙述为主,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小结本课内容。
布置作业:
1.解词。
表现不俗炎黄子孙人头攒动。
千里迢迢冥思苦想举不胜举。
2.辨字组词。
裔缜佚赖侠。
慎轶敕狭。
3.造句。
独占鳌头。
息息相通。
语重心长。
初出茅庐。
第二节。
教学重点:
一、消息五要素和结构五部分;
二、消息与通讯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三、阅读消息和通讯的方法。
四、精读消息(二)和通讯(二)。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旧课。
二、阅读消息要注意它的内容五要素和结构的五个部分。
内容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结构五部分:
标题主标。
引标。
副标。
结语没有明显标志。
阅读方法:
浏览,略读,精读。
三、通过精读消息(二)和通讯(二)来区别消息和通讯。
孟子二则教案篇十八
许多春的消息!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感知。
1、听录音朗读。
2、听了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这首诗真美啊!
生:春天真美啊!
3、看得出来,同学们都被这首美丽的诗吸引住了,那我们自己也来读一读吧,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怎么办呀?(请教小老师、拼一拼课文里的拼音等)。
4、学生自由读文。
5、让我来考考大家吧,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开火车读词语。
盼望山冈牵引爱怜雏菊禁不住欣喜地雀跃绿苞照耀搔痒漂白。
三、朗读感悟。
1、看来同学们都和这些词语们成了好朋友,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呀!对了,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春的消息呢?请同学们赶快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吧。
2、学生自由读文。
3、组织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风、水、小朋友、蝴蝶、雏菊、溪流、太阳、小草????
4、春姑娘真是一位美丽的天使,给大家带来这么多春的消息,让我们看到了,春天就是一幅最美的画,春天就是一首最美的诗。请同学们从这首优美的诗歌中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然后跟你的同桌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5、学生自读后同桌交流。
6、组织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1)第一节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摇”和“漂”用词的精妙以及人们盼望春天的。
心情。
师: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呢?
生:我知道风一吹,树的枝条就摇起来了,变绿了。
师:如果给这“摇”换个词,你觉得可以换上哪个词?
生:吹、飘(课件出示两个句子)。
师:请同学们把这两个句子读一读,你觉得用哪个好呢?
生:我觉得用“摇”好,因为用“吹、飘”,树的枝条好像只是轻轻地动了一下,
而用“摇”,我们就知道树的枝条在摇来摇去的。
师:想想我们学过的课文,你觉得这像什么呢?
生:就像春姑娘在摇着她那绿色的长辫子,活泼又可爱。
生:像在随风舞动。
生:树的枝条像在风中跳舞。
生:树的枝条像在向我们招手。
师:还有谁也喜欢这个小节的也来说说吧。
生:大白鸭的羽毛很白,很美。
师:是啊,这清清的溪水把鸭的羽毛漂白了。
生:春天来了,大家都很高兴,因为大家盼了整整一个冬天了。
师:你能把大家这种高兴的心情读给大家听吗?那请你把这句读一读吧。
指名读。
师:大家听到那种高兴、盼望的心情了吗?
师:谁来把这一节读一读呢?
指名读后评析并适时指导朗读。
(2)第二节引导学生体会春天小朋友欢快的心情。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小节呢?
生:我们终于可以换上美丽的春装了,就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
带给大家吧。
学生小组读。
师:你们的朗读让大家听到了春天里的欢笑。
(3)第三节通过引导学生体会看到第一只蝴蝶飞那惊喜的心情理解词语“牵引”
和“爱怜”。
师:你在读这节时,体会到什么呢?
生:我体会到作者很喜欢蝴蝶。
师:请大家看看图,你能看得出她喜欢蝴蝶吗?从哪里看出来呢?
生:能,蝴蝶跑到哪儿,她走追到哪儿。
师:好像是蝴蝶拉着她的双脚在跑,牵引着她的双脚。
师:从课文的哪句话也能看出她爱蝴蝶呢?
生:“我高兴地捉住它,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师:作者这么喜欢蝴蝶,好不容易把它捉住,为什么又把它放掉?
生:把蝴蝶放掉,这样它才可以自由自在地飞,蝴蝶才会开心快乐。生:蝴蝶自由自在地在我们眼前飞来飞去,这样才最美丽。
师:对啊,这就是作者对蝴蝶的爱怜,这才是真正的爱。
师:大家体会得这么好,读也一定没问题。谁来读一读呢?
指名读后,引导评析:“他这样读,你们听出对蝴蝶的爱了吗?为什么?”生:他读最后一句话时,读出了很不舍得放掉蝴蝶的语气。
师:是啊,多舍不得啊!读出了对蝴蝶的喜爱之情。还有谁也这样读一读。
再指名读。
师: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这美丽的蝴蝶,就把对蝴蝶的爱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
同桌互读。
(4)第四节要引导学生体会,第二年的春天,已经长高的我看到老朋友小花朵。
时的自豪和亲切。
生:我高兴地叫起来:“真是太美了!”
生:我会高兴地跳起来!
师:作者也是像你们一样欣喜地雀跃呢。
师:谁来把这一节读一读呢?
师:听了他的朗读,谁来评一评呢?
生:我觉得他读的很自豪。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亲切,小花朵像他的老朋友一样。
师:请喜欢这个小节的同学也像她这样读给你小组里的同学听听吧。
(5)第五节要引导学生体会“吐”用词的精妙和听到溪流歌唱时的愉悦心情。师:你喜欢这个小节就读给大家听听吧。
师:说说吧,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生:读的时候我想起了小溪那丁丁冬冬的琴声。
生:读的时候我好像看到小溪不停地向前流着,我好像和它一起跑起来了。生:读的时候我好像看到树木吐出新的绿苞。
(6)第六节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小草搔痒面颊的童趣。
师:请喜欢这一节的同学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听了他们的朗读,你们感受到什么呢?
生:我感受到小草很顽皮。
生:我感觉小草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在逗我们玩,真有趣。
7、配乐朗读。
(1)创境激趣:同学们体会得多好啊!看来,同学们都是用心在读书,用心去。
感受,才能有这么多的收获,真是太好了!从同学们的朗读和。
交流中,我发现同学们都爱上了这美丽的春天。大家想不想配。
上音乐读一读呢?好吧,就来点音乐吧。同学们这音乐美吗?
你们的朗读也能这么美妙动听吗?我相信,一定行的!请同学。
们别忘了边读边想像,也可以配上动作读。
(2)配乐朗读。
四、拓展延伸。
过渡:谢谢同学们精彩的朗读,你们的朗读把老师带进了春天那绚丽多彩的画卷。
中了。当然也得感谢春姑娘给我们带来这么春的消息。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春的消息呢?你像课文那样说给大家听听吧。
2、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