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馒头教案(专业18篇)
教案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课堂教学的反馈和评估也应成为教案的重要内容。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堆馒头教案篇一
我班是小班,在开展主题活动《生日会》时,生成了活动《我的新本领》,有一幼儿谈到“我会蒸馒头了”,其他幼儿也抢着说“我也会做”,“我会做花馒头”,“我妈妈还会做刺猬馒头呢!可好吃了!”……于是,随着孩子们兴趣的逐渐高涨,围绕着“馒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工具哪里来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在幼儿园做馒头?”我问道,“想”,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做馒头,需在什么工具呢?”“面,面板”,“得穿围裙”,“还有枣,花生,做花馒头用”,“对,小朋友说得很好,可这些工具从哪里来呢?”“我从家里拿”,“去买吧”,“我穿妈妈的围裙”,“我自己有小围裙”,“好,我们每个人准备一个小围裙,其他工具需要爸爸、妈妈帮忙,需要帮忙怎么让他们知道呢?”我又紧跟着问道,我希望幼儿能够慢慢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告诉妈妈”,“老师,你写个黑板(通知)吧!”“打个电话也行”对我的提问孩子们纷纷献计献策,“好,老师写个通知,不过你也要提醒妈妈不要忘了,好吗?”“好!”孩子们兴奋地拍手叫好。
围裙怎么穿
因为幼儿自己带来的围裙有大有小,我便组织幼儿先自己练习穿穿试试,有的幼儿穿反了急得想掉眼泪,但还是一遍一遍的脱下来,穿上去,最终大部分幼儿在老师、小朋友的帮助下穿好了。有趣的是,有几个孩子穿好后,跑到镜子跟前,照一照,看一看,笑一笑,满脸的得意,还有几个孩子走到桌子前有模有样的做起了“饭菜”。我想,这是小班幼儿年龄特征的反映,他们的快乐就是活动本身,活动就是游戏,游戏就是生活。
开工啦!
穿好漂亮的围裙后,班里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
堆馒头教案篇二
1、知道7添上1是8,并能认读数字8。
2、理解8的实际意义,知道数量是8的事物能用数字8来表示。
3、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1、自制挂图1(7个大灯笼和7个小灯笼,对应摆放);挂图2(7个大馒头)。
2、卡纸做的大馒头、小馒头、大红枣、小红枣若干,数字卡片7、数字卡片8。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点数7。
教师可以用故事的.形式引出课题。如:“过年的时候,我们挂上红红的灯笼来庆祝新年。”
出示挂图1:我们一起来数数看,有多少个灯笼呢?(先引导幼儿点数说出总数,再比较出大灯笼和小灯笼一样多,数量都是7个。用数字7来表示,出示数字卡片7。)。
二、学习8的形成,认读数字“8”。
过年的时候,我们挂上红红的灯笼,还要做上香香的馒头。
1、7添上1是8。
2、出示挂图2:让幼儿数数有几个大馒头?(7个)老师又拿来了一个,现在一共有多少个?(8个)引导幼儿说出7个大馒头添上1个大馒头是8个大馒头。8个大馒头用数字“8”来表示,出示数字8。
3、老师又拿来了7个小馒头,在8个大馒头下面对应出示7个小馒头,引导幼儿比比大馒头和小馒头谁多谁少,怎样使它们变成一样多。启发幼儿用添上1或去掉1的方法把它们变成一样多,从而知道7添上1是8,8去掉1是7。
三、幼儿动手操作。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红枣馒头吗?今天老师准备了好多红枣,请你们把这些馒头变成红枣馒头吧。
2、幼儿分组操作,给“馒头”贴“红枣”。每人一张卡纸做的8个大馒头和一张卡纸做的8个小馒头,要求幼儿分别给每个大馒头贴上8个大红枣,给每个小馒头贴上8个小红枣。
3、交流验证操作结果。
请幼儿相互点数,看看是不是放了8个红枣,多了就拿掉,少了就增加。
四、游戏巩固数字“8”的认识。
1、出示数字卡片“8”,请幼儿认读、观察数字8的形状像什么?(像麻花、像葫芦等。)。
2、游戏:看谁最快找到活动室里数量是8的物体。如:8个水杯、8块积木、8本书等。
利用户外活动做游戏《老鹰捉小鸡》进一步巩固7添上1是8,8去掉1是7。(游戏玩法:老师当母鸡,有8只小鸡老鹰吃掉一只还剩7只小鸡,救回一只是8只小鸡)。
能按计划完成活动,通过联想让小朋友认识8的意义,活动过程中,掌控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考虑到幼儿的学习能力。
堆馒头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馒头的来源,探究馒头的制作过程,从而知道蛋糕、面包等面制品的制作过程。
3、能在美劳区用各种材料对面制品进行表征活动。
活动准备:
1、面制品的照片、小麦、磨面粉与制作馒头过程进行录象。提供面制品表征活动的材料放到美劳区。
2、活动前样幼儿回家分头调查其制作过程并做好记录。
活动过程:
一、信息分享(回忆馒头的制作过程)。
讨论:馒头是怎样做成的`?(让幼儿将看到的用较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
二、观看面包、面条等各种面点的制作过程,感受工作人员为了让我们吃上可口的面点而辛勤地劳动。
1、欣赏曲子,感受歌曲的愉快心情。
2、分三组游戏感受歌曲:
a:听音乐用橡皮泥制作面包。
b:随音乐进行伴奏(投放铃鼓、鼓、碰铃、双响筒等)。
c:随音乐舞蹈。
3、放音乐、幼儿填词。
a:随节奏念歌词。
b:填歌词。
c:根据幼儿填词发现的不足进行强化训练。
4、幼儿随音乐歌唱、舞蹈(采用集体、小组、男女、个别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5、幼儿即兴舞蹈结束。
延伸活动:在美劳区投放制作面点的材料供幼儿制作(如:面团、橡皮泥等)。
堆馒头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感受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和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能用自己喜爱的小鸟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家长收集了有关小鸟的资料物质准备:音乐《小鸟捉虫》播放器。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小鸟飞的动作进教室。
2、欣赏音乐《小鸟捉虫》,初步感受旋律及音乐情绪。
引导语: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有关小鸟的曲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提问:
1.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受。
2.小鸟在干什么。
3、再次欣赏音乐,自由想象。
4、分段欣赏音乐,创编动作表现音乐。
欣赏第一段音乐,引导幼儿创编小鸟飞的动作,鼓励幼儿在集中交流,分享创编的动作,欣赏第二段音乐。引导幼儿创编小鸟捉虫的动作,请几个幼儿上台表演自己的创编动作,其他幼儿模仿,鼓励全体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第二段音乐。
欣赏第三段音乐引导语:小鸟们捉那么多虫,心里很高兴,我们一起来听听第三段的音乐。
鼓励幼儿自由表现小鸟飞的动作。
5、完整欣赏音乐,感受aba的结构的乐曲。
提问:请仔细听听,这三段音乐一样不一样?;本文你最喜欢哪段音乐?为什么?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小鸟头饰放在音乐区表演,让幼儿继续表演。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围绕小鸟学捉虫这个故事情节展开的,通过鸟妈妈带幼儿出来做游戏,锻炼幼儿的基本动作,再以鸟宝宝很饿这一问题,激发幼儿学习捉虫的兴趣,主动地探索、尝试捉到虫子的方法,锻炼踮起脚跟摘物的能力,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学到本领,还能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正迎合《纲要》中指出的:“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了游戏情景氛围,丰富的游戏活动使幼儿注意力集中、活动积极性高、情绪激动、心情愉快,一系列的游戏围绕目标展开、层层深入、衔接自然。整个活动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多种运动能力,也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了知识、明白了道理,同时还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
不足之处:
1、在第一环节引领幼儿游戏时,由于队伍太长,后面的幼儿不能清楚地看清教师的示范动作,使得少数孩子动作凌乱,不知所措。
调整:游戏前先向幼儿讲清楚,然后在进行游戏。
2、游戏环节时,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幼儿摘到的虫子没处放,使得幼儿在下面的环节中过多的关注自己手中的虫子,影响了活动效果。
调整:课前为幼儿每人准备一个小口袋缝制在幼儿衣服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堆馒头教案篇五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唱歌的快乐。
2、理解歌曲的内容,知道馒头怎么来的。
3、唱准附点音符。
活动准备。
音乐《白白的馒头哪里来》、馒头(食物或模型)、面粉的图片、黄色小麦图片、农民种地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音乐进场。
入室:听二拍子音乐,幼儿脚步交替,按2/4拍节奏拍手入室。
二、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馒头,并请幼儿说一说它是什么?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味道的?
教师:知道馒头是怎么来的吗?(依次出示图片:馒头面粉小麦农民伯伯。)。
小结:馒头是用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小麦做成的,所以我们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三、学习歌曲。
播放歌曲《白白的馒头哪里来》,请幼儿欣赏。
教师和幼儿采用问答方式熟悉歌词。(师:大大的馒头哪里来?幼:白白的面粉做出来。)。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琴声唱歌,提示唱准附点音符。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唱歌,提示唱准附点音符。
多种形式练习唱:教师唱问的.歌词、幼儿唱答的歌词;幼儿问、教师答;女孩问、男孩答;男孩问、女孩答等。
四、分组表演。
可以集体唱、分小组或个人表演的形式来进行。
活动应变。
可以准备农民种小麦的视频,感受农民的辛苦,学会爱惜粮食。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创编儿歌。(如:长长的面条哪里来)。
区角活动。
益智区:请幼儿用橡皮泥捏出各种各样的馒头。
音乐区:提供音乐和话筒,鼓励幼儿演唱歌曲。
环境创设。
主题墙展示区:张贴制作馒头的过程图片。
家园同步。
2、鼓励幼儿爱惜粮食。
随机教育。
当早餐吃馒头的时候可引导幼儿唱《白白的馒头哪里来》。
附录:面食。
面食是指主要以面粉制成的食物,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种类的面食,中国主要有面条、馒头、拉条子、麻什、烧饼、饺子、包子等,西方有面包、各种烤饼等,种类繁多。
面食从熟制方法上可以分为蒸、煮、烙、煎、烤、炸、焖等几大类。制作的方法不同营养素损失也有所不同。面食的制作技术一般有三步。
一是搅拌,混合。搅拌的几个特殊名词与动作包括:
1、起泡:将固体脂肪与原料搅拌后产生泡沫,当混合物开始变软或体积减少时应停止搅拌。对油脂于搅拌时能办入空气的称为油脂的起泡值,起泡值的大小会影响蛋糕的体积与品质。
2、搅打:混合各种配料,可借助搅拌器起泡,目的是使空气打入面团并扩展面筋。
3、摺叠:将底层翻到上层的混合动作,可用橡皮刀操作,使均匀混合,致使面筋扩展。
4、揉:用手或搅拌钩将各种配料混合,揉要视面筋扩展的程度而定。面团搅拌的目的为加速面粉吸水形成面筋通过不停地搅打破坏面粉表面的韧膜,使水分均匀浸润面粉颗粒,面团搅打的程度除以手感觉及眼观察外,没有其他好方法决定时间的长短。
一般搅打的过程分成6个阶段:
(1)起阶段。
(2)卷起阶段。
(3)面筋扩展期。
(4)完成阶段。
(5)搅打过程。
(6)面筋打断。
二是发酵与整形。搅打完的时间内,酵母菌可发酵作用,以产生二氧化碳,这些被释出的二氧化碳因受限于面筋的网状结构而形成气孔,使面团体积涨大。基本发酵后可割面团成固定的大小,再滚圆。分割后的面团因失去一部分的二氧化碳而柔软性变低,宜直接整形,加以滚圆,而再发酵的二氧化碳也会消失。滚圆的目的就是使面团表面形成一层皮以防止气体散失,也能使面团外表光滑好看。滚圆后再经中间发酵即可整形,借由整形将面团中的气体压出,使其内部组织均匀。整形过后大部分气体会散失,面筋失去柔软性,因此必须使面团重新再产生气体,增加面筋的柔软,所以还有一道最后发酵的步骤。
三是做成。这是最后一道步骤,把面食煮熟、蒸熟、炸熟、烤熟、焖熟。由于热的作用使面糊或面团变得松软易于消化,同时淀粉、蛋白质受热产生化学变化,微生物及酵素作用亦被破坏而停止作用,另外表皮产生新的化合物,赋予焙烤食品特殊的颜色及香味。
堆馒头教案篇六
1、认读数字6,了解数字6的意义。
2、知道数字6可以代表人任何数量的事物。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让小朋友懂得数数,知道数字6的意义。
卡纸做得大馒头、小馒头若干个;卡纸做的大红枣、小红枣若干个;数字6的卡片。
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二、了解数字6的意义。
1、点数6。
教师出示卡纸做得6个大馒头,请幼儿数一数有几个馒头,可以一边问一边指导幼儿说出一共有几个馒头,要给幼儿足够的时间来自己点数馒头的数量。
2、了解数字6的意义。
(2)以此类推,老师用小馒头替换成大馒头,并请幼儿数大馒头和小馒头的个数,说说总共做了多少个馒头,在数数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带领着小朋友点数,数完之后再说出总数。
(3)最后老师总结,妈妈做的馒头有大的也有小的,但是每次做的大馒头和小馒头都是6个。
三、教师出示数字“6”的卡片,请幼儿认读。
(1)这是数字“6”,6个馒头就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了。
(2)你们觉得数字“6”像什么呢?
(3)可以教幼儿唱数字歌,让幼儿更形象地认读数字“6”
1像铅笔斜着放,
2像鸭子脖子长,
3像耳朵两个弯,
4像红旗迎风飘。
5像钩子钩东西。
6像哨子吹一吹。
7像镰刀割青草。
8像麻花香又香。
9像气球天上飘。
10像铅笔加橡皮。
四、给馒头贴红枣。
1、教师:妈妈还准备了好吃的红枣。准备把红枣放到馒头上一起蒸,这样馒头会变得更好吃,妈妈决定给每个馒头放上6个红枣,请你们帮帮她吧。
2、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发若干个卡纸做的红枣,同时发给每位幼儿一张卡纸做的大馒头和一张卡纸做的小馒头,请幼儿给大馒头放上6个大红枣,给小馒头上放6个小红枣。
3、教师请幼儿相互点数,看看是不是放了6个红枣,多了就拿掉,少了就补充。
4、请6位小朋友在前面站成一排,边逐一抚摸幼儿的头边点数,然后告诉说站在这里的有6为小朋友。
5、再请幼儿从教室里拿来数量为6的物品,如6本书、6个书包等。
能按计划完成活动,通过联想让小朋友认识6的意义,活动过程中,掌控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考虑到幼儿的学习能力。
堆馒头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唱的方法演唱歌曲《大馒头》。
2.根据教师的提问和图片的顺序记忆歌词内容和顺序。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2.馒头、面粉、小麦的图片各两张,农民伯伯,小朋友的图片。
3.画有问好和感叹号的底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初步熟悉歌词。
1.教师出示底图,让幼儿理解问号和感叹号的含义。
教师:谁知道这是什么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2.教师依次提出歌词中有关生产馒头的各个问题,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摆放相应的图片。
教师:那我问你们,大大的馒头哪里来?
1.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看图念歌词。在朗诵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图暗示幼儿记忆歌词。
2.教师带领幼儿玩猜答案的游戏,进一步记忆歌词。教师将答案句的歌词图片全部抽走,然后随音乐的节奏和歌词的顺序提问,幼儿按照歌词回答。
教师:现在,我把有的图拿走了,我提问,你们来回答,看谁回答有快有对?
(三)教师与幼儿进行对唱练习。
1.教师与幼儿进行对唱练习。
教师:这次我们玩对唱游戏,我来问,你们用歌声回答。最后的两句一起唱。
2.教师与一个小组的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四)教师即兴与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1.教师即兴与不同的小组进行对唱游戏。教师唱问句,教师指向哪组幼儿,哪组唱出答句。
2.教师即兴与个别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堆馒头教案篇八
1、知道7添1是8,并能认读数字8。
2、理解8的实际意义,知道数字8可以代表任何数量为8的事物。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卡纸做的大馒头、小馒头、大红枣、小红枣若干,数字卡片8。
1、创设情景,引出课题,点数7。
教师可以用故事的形式引出课题。如:"过年的'时候,妈妈用面粉做了一些大馒头。我们一起来卡看,妈妈做了多少个大馒头呢?"2、学习8的形成。
(1)7添1是8。
再出示一个大馒头,让幼儿说说大馒头有几个,并引导哟而说出7个大馒头添上1个大馒头是8个大馒头。
(2)8去1是7。
引导幼儿比比现在大馒头和小馒头谁多谁少,怎样使他们变成一样多,从而知道7添1是8,8去1是7。
3、幼儿动手操作。
(1)可以用故事的形式向幼儿提出操作的目的要求。
如:"妈妈还准备了好吃的红枣,准备把红枣放在馒头上一起蒸,这样馒头会变得更好吃。妈妈决定给每个馒头上放上8个红枣,请你们帮帮她吧……"(2)幼儿分组操作,给"馒头"贴"红枣"。
幼儿每人一张卡纸做的大馒头和一张卡纸做的小馒头,分别给大馒头上放上8个大红枣,给小馒头上放上8个小红枣。
(3)交流验证操作结果。
请幼儿相互点数,看看是不是放了8个红枣,多了就拿掉,少了就增加。
(4)巩固对8的认识。
请幼儿园的厨房给幼儿做红枣馒头吃,请幼儿数一数上面的红枣个数。
能按计划完成活动,通过联想让小朋友认识8的意义,活动过程中,掌控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考虑到幼儿的学习能力。
堆馒头教案篇九
一、说教材:
认识数字8是中班数学活动里的一个内容,这个内容是在学习7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幼儿掌握添上一个和去掉一个等量不变的关系,知道数字8的形成过程,感知数字8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了手口一致的点数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因而制定相应的目标为:
1、知道7添1是8,并能认读数字8。
2、理解8的实际意义,知道数字8可以代表任何数量为8的事物。
二、说教法。
本班幼儿大多数孩子都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善于思考,对周围的新事物充满好奇。在认识了7以内的数字后,对抽象的数概念有了一定的认知、理解,动手能力较以前大有进步。根据《纲要》提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现有的水平,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实物,又要拓展幼儿的经验,拓宽幼儿的视野。我采取愉快式教学法、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等,以帮妈妈做红枣馒头的情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让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怎样使幼儿将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幼儿“学”和教师“教”的主要方向,只有把握好活动的重难点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教法和学法,使教师有目的地引导“重点”,从而突破幼儿学习的“难点”。本着这样的观念,我设计本次活动重点为:通过观察发现7个添上一个是8,知道数字8的实际意义。难点是能按数量与数字匹配,巩固对数的理解。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为此,我准备了一下材料:卡纸做的大馒头、小馒头、大红枣、小红枣若干,数字卡片1—8。室内放置有数字的8个呼啦圈、雪花片插塑若干。
五、说设计过程。
对数学活动的要求《纲要》明确表明“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重要和有趣……”但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5个主要的教学程序。
首先这个活动是第一个主题中的活动,新年刚刚过去,因此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刚刚在家度过了一个快乐喜庆的节日,是什么节日?(春节)让我们听着欢快的音乐再来回味那些快乐的时光,好吗?播放音乐《过新年》,和小朋友一起舞蹈。谈话:“过年的时候,妈妈用面粉做了一些馒头,我们一起来看看,妈妈做了多少个馒头呢?”出示用卡纸做的7个大馒头和7个小馒头,对应摆放,引导幼儿运用目测数群和点数的.方法复习7以内的数与量之间的匹配关系。
第二环节,学习8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再出示一个大馒头引导幼儿观察数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应采取何种办法使大、小馒头一样多?说出7个添上1个是8个,8去1是7。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环节,学习8的点数。
1、帮妈妈做红枣馒头。师:妈妈还准备了好吃的红枣,准备把红枣放到馒头上一起蒸,这样馒头就会变得更好吃。妈妈决定给每个馒头上放上8个红枣,请你们帮帮她吧。
2、幼儿分组操作,给馒头贴红枣。
师:每位小朋友都可以有一个大馒头和一个小馒头,请小朋友分别给大馒头上放8个大红枣,给小馒头上放8个小红枣。
3、交流验证操作结果。
请幼儿相互点数,看看是不是放了8个红枣,多了就拿掉,少了就增加。
4、师:现在我们和8成为了好朋友,我们再来和8做游戏吧。拍8下腿,扭8下腰,撅8下嘴,晃8下腰。
第四环节,在幼儿掌握了数字8的形成过程后,重点让幼儿感知数字8的实际意义和认读数字8。
1、出示数字8的卡片,请幼儿认读,让幼儿观察数字8的形状像什么?
2、请幼儿说一说8除了代表8个馒头、8个红枣以外,还可以代表什么?启发幼儿找出可以用8表示的事物。
结束部分采用游戏法:
(2)跑圈:(巩固8的形成)让8名幼儿围着两个放有数字7、8的呼啦圈慢跑,当听到教师说7添1或8去掉1等口令时,立刻站到相应的圈里,做错的幼儿将被淘汰。
活动延伸:
请幼儿寻找生活中的数字8。
堆馒头教案篇十
1、对事物简单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特征感兴趣。
2、会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初步感知、理解5个以内物体的量。
1、通过实地参观,了解厨房老师做馒头前的准备(包括洗手等)和做馒头的过程。
2、准备面粉、面团、小枣、小围裙等。
1、教师扮演熊妈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认真清洗双手。提升经验:制作食品前,要把手洗干净。
1、一一认识制作馒头需要的工具,看一看、说一说:这里有什么?
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哪些东西一样?数一数有几种东西?每种有几个?
2、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馒头,边制作边相互比一比馒头的大小、形状。
还可以数一数:自己有几个面团?做了几个馒头?
3、请幼儿自己取3颗枣放在馒头上。
4、请幼儿把3个馒头放在一个盘子里。提升经验:3个馒头、3颗枣、3个面团,都是3。
提升经验: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说"谢谢"。
请幼儿拿"钱"(用圆纸片代替)"买"蒸熟的馒头,一个馒头一块钱,说清楚买几个,是大馒头还是小馒头。
堆馒头教案篇十一
《幼儿园教育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堆馒头》是听说游戏,是为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述能力而设计的以游戏的形式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堆馒头》的儿歌并不长,单独的手指游戏对大班幼儿来说并不难,但是要边说边做,几人一起边做游戏同时还要串接儿歌,对幼儿来说是需要对儿歌的熟练、一定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的,同时不可缺少的还有合作等社会交往能力。
1.学会说儿歌,提高仿偏儿歌的能力。
2.能与同伴协调、友好地共同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
3.激发参与语言游戏的兴趣。
小馒头七个。
师:小朋友,你们最喜欢吃什么食物?为什么喜欢吃?
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口味来介绍。
师:“你们都介绍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我这里有一个谜语,让你们来猜一猜我最喜欢吃什么:小小馍馍雪白色,松软可口没有肉。(馒头)。
1.欣赏儿歌。
师:“其实我不光喜欢吃馒头更喜欢玩堆馒头的游戏”边念儿歌,边堆馒头。
2.学说儿歌。
师边念儿歌边堆馒头,加深幼对儿歌内容的记忆。
1.集体讨论游戏规则。
2.师根据讨论结果,定出游戏规则:小朋友必须轮流边串接念儿歌,边伸出右手做4指握拳,拇指向上的动作;儿歌念完后,手在最上面的幼儿为胜利者,下次游戏活动由他领先开始;注意倾听前面幼儿念的儿歌,不能随意重复、乱改儿歌的结构。
3.游戏示范。
师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共同玩《堆馒头》的'游戏,让幼儿熟悉游戏的过程与规则。
4.组织幼儿与同伴,学习玩《堆馒头》的游戏,让每个孩子都亲自实践整个游戏的具体过程。
师:除了堆馒头,还可以堆什么呢?(苹果、橘子、包子、玉米…….)。
1.提醒幼儿对儿歌中关于描述具体特征的词语要做相应的改变,从而帮助幼儿把握创编的重点。
2.幼儿独立游戏。
教师鼓励幼儿仿编儿歌,让其自主开展游戏活动。
在活动中,通过谈话、提问、讨论、示范和游戏等方法进行教学。以谈话猜谜的方式激发幼儿兴趣,营造轻松氛围,引出主题。再以提问的方法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加深印象。在做游戏《堆馒头》时,本应让幼儿讨论出游戏规则,但因在实际中本环节超出了预设时间,因此我缩短了幼儿的思考发言的时间,这一环节因为我强行设置规则并没有完美的完成。最后通过示范引导幼儿都能自主创编。
堆馒头教案篇十二
1、帮助幼儿进一步提高迅速串接儿歌及仿编儿歌的能力。
2、要求幼儿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并遵守游戏规则。
3、引导幼儿和同伴协调、友好地共同游戏。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在本次活动的目标中提到:帮助幼儿进一步提高迅速串接儿歌能力,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仿编儿歌。
实物教具:小馒头七个、ppt。
(一)播放有美味食物图片的幻灯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呀,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食物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看你们是不是都认识这些食物宝宝!"播放幻灯片,提问小朋友是不是吃过这些食物,喜不喜欢吃。
(二)了解儿歌内容及相关游戏规则。
师:"呀,对了,老师还带来了另一个小妹妹朵朵!她想要请你们猜猜她喜欢吃什么食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听一听她到底喜欢吃什么呢?"。
1、播放视频让孩子根据自己对视频的理解来猜猜朵朵喜欢吃什么食物,并熟悉儿歌。
师:"看完了这个动画,你们猜出来了吗?"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呢?"当孩子回答出,是听儿歌猜出来时,教师引导孩子跟着视频一起大声读一遍。
3、今天呀,老师去买馒头的时候馒头已经卖光了,所以你们不能玩这个游戏了(遗憾的表情),但是(突然很高兴)我想了一个办法,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小手来当做馒头玩这个游戏!
(三)游戏。
1、示范:请两个幼儿与老师一起做游戏。
2、幼儿轮流接念儿歌,边伸出右手做四指握拳,拇指向上的动作;第一人伸出手后,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依次叠放堆积。
3、儿歌念完后,手在在最上面是幼儿为胜利者,下次游戏活动由他领先开始。
4、提醒幼儿注意倾听前面幼儿念的.儿歌,不能随意重复、乱改儿歌的结构。
(四)尝试仿编儿歌。
(1)幼幼两两结伴游戏,进一步理解游戏玩法与规则。
(3)引导幼儿尝试仿编,进一步拓展游戏玩法。
师:刚刚小朋友们都堆了好多好多美味的馒头,那我们再想想除了堆馒头,还可以堆什么呢?它是什么味道的?在儿歌里,可以怎样说?嗯…老师喜欢吃水果,我先来遍一个!
示范仿遍:堆葡萄、堆葡萄,葡萄堆得高,葡萄堆得好,个儿小小,味道好,吃得大家哈哈笑!
(五)引导孩子自主游戏,进一步仿编儿歌。
(1)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围圆自主开展游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鼓励幼儿继续仿编儿歌。
(2)师幼共同交流游戏感受,结束活动堆馒头堆馒头,堆馒头,馒头堆得高,馒头堆得好,香喷喷,甜蜜蜜,吃得大家笑哈哈。
堆馒头教案篇十三
1、教师用对唱的方法演唱歌曲《大馒头》。
2、根据教师的提问和图片的顺序记忆歌词内容和顺序。
3、在猜测下面与教师对唱的是谁的过程中,感受快乐和挑战。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歌曲内容中的各种小图片。
一、幼儿初步熟悉歌词。
1、教出示底图,让幼儿理解问号和感太号的含义。
2、教师依次提出歌词中有关馒头的`各个问题,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摆放相应的小图。
教师:那我来问问,大大的馒头哪里来。
二、幼儿学唱歌曲《大馒头》。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看图念歌词。在朗诵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图暗示幼儿记忆歌词。
5、教师带领幼儿玩猜答案的游戏,进一步记忆歌词。
6、教师指图,幼儿尝试看图跟随音乐歌唱两遍左右。
三、教师与幼儿进行对唱练习。
教师与不同小组的幼儿进行对唱游戏。教师唱问句,教师指向哪一组幼儿,拿一组幼儿就立即唱出答句。
四、幼儿找好朋友玩对唱游戏。
五、表演唱。
六、谈话:爱惜粮食好宝宝。
首先,在第一大环节当中,当问到“你们知道馒头是哪里来的吗?”时,孩子们说是“从超市买的”、是“煮出来的”、还有一个孩子说是“用面粉做出来的”。当又问孩子“那面粉又是哪里来的?”,孩子也说是买来的。孩子们生活在城市,对小麦这一事物非常的陌生。孩子们对于面粉是怎样的?如何变成的等了解的也不是很多。在课前铺垫当中,我欠缺了相关知识经验的铺垫,因此,在这一环节的引导,变成教师的说教为主了。再下次的活动中,应该有让孩子们亲身感受面粉的特性这一课前准备。
其次,在这个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能做到在教学方法、策略、环节、重难点的处理和把握上做到心中有数,将显性的目标巧妙地通过游戏和表演内化为孩子发展的需要。教具“小图片”的使用,也非常好的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对唱的教学方法也很好的突破了活动的难点,幼儿一直情绪饱满的参与学习过程。
再次,孩子们通过歌曲《大馒头》活动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知道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孩子们都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到不挑食,不掉一粒饭、一点菜,做一个惜粮、爱粮的好孩子;通过活动孩子们都把爱惜粮食的种子深深地扎根在孩子幼小的心灵。
堆馒头教案篇十四
1、帮助幼儿进一步提高迅速串接儿歌及仿编儿歌的能力。
2、要求幼儿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并遵守游戏规则。
3、引导幼儿和同伴协调、友好地共同游戏。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本次活动的目标中提到:帮助幼儿进一步提高迅速串接儿歌能力,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仿编儿歌。
1、实物教具:小馒头七个、ppt教学过程:
(一)播放有美味食物图片的幻灯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呀,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食物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看你们是不是都认识这些食物宝宝!"播放幻灯片,提问小朋友是不是吃过这些食物,喜不喜欢吃。
(二)了解儿歌内容及相关游戏规则。
师:"呀,对了,老师还带来了另一个小妹妹朵朵!她想要请你们猜猜她喜欢吃什么食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听一听她到底喜欢吃什么呢?"。
1、播放视频让孩子根据自己对视频的理解来猜猜朵朵喜欢吃什么食物,并熟悉儿歌。
师:"看完了这个动画,你们猜出来了吗?"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呢?"当孩子回答出,是听儿歌猜出来时,教师引导孩子跟着视频一起大声读一遍。
3、今天呀,老师去买馒头的时候馒头已经卖光了,所以你们不能玩这个游戏了(遗憾的表情),但是(突然很高兴)我想了一个办法,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小手来当做馒头玩这个游戏!
(三)游戏。
1、示范:请两个幼儿与老师一起做游戏。
2、幼儿轮流接念儿歌,边伸出右手做四指握拳,拇指向上的动作;第一人伸出手后,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依次叠放堆积。
3、儿歌念完后,手在在最上面是幼儿为胜利者,下次游戏活动由他领先开始。
4、提醒幼儿注意倾听前面幼儿念的儿歌,不能随意重复、乱改儿歌的结构。
(三)尝试仿编儿歌。
(1)幼幼两两结伴游戏,进一步理解游戏玩法与规则。
(3)引导幼儿尝试仿编,进一步拓展游戏玩法。
师:刚刚小朋友们都堆了好多好多美味的馒头,那我们再想想除了堆馒头,还可以堆什么呢?它是什么味道的?在儿歌里,可以怎样说?嗯…老师喜欢吃水果,我先来遍一个!
示范仿遍:堆葡萄、堆葡萄,葡萄堆得高,葡萄堆得好,个儿小小,味道好,吃得大家哈哈笑!
(五)引导孩子自主游戏,进一步仿编儿歌。
(1)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围圆自主开展游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鼓励幼儿继续仿编儿歌。
(2)师幼共同交流游戏感受,结束活动堆馒头堆馒头,堆馒头,馒头堆得高,馒头堆得好,香喷喷,甜蜜蜜,吃得大家笑哈哈。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堆馒头教案篇十五
市场上馒头白是因为他用硫磺熏的,市场上一些又白又大的银耳也是用硫磺熏的,所以“大学网”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在市场买,如果想吃可以自己做,一次做多一些,然后冷冻起来,什么时候想吃就拿出来热一下就行了。下面教大家怎么蒸馒头又白又好吃。
如何做好馒头,这里面也有不少学问。
做馒头时,如果在发面里揉进一小块猪油,蒸出来的馒头不仅洁白、松软,而且味香。
蒸馒头时掺入少许桔皮丝,可使馒头增加清香。
蒸馒头碱放多了起黄,如在原蒸锅水里加醋2-3汤匙,再蒸10~15分钟可变白。
蒸馒头的面一定要揉均匀,放入适量发酵粉,等它发了之后就做形,成形之后不能马上入锅蒸,也要让他醒约半小时才蒸。
蒸好馒头有哪些窍门?
1、蒸馒头时,如果面似发非发,可在面团中间挖个小坑,倒进两小杯白酒,停10分钟后,面就发开了。
2、发面时如果没有酵母,可用蜂蜜代替,每500克面粉加蜂蜜15-20克。面团揉软后,盖湿布4-6小时即可发起。蜂蜜发面蒸出的馒头松软清香,入口回甜。
3、冬天室内温度低,发面需要的时间较长,如果发酵时在面里放点白糖,就可以缩短发面的时间。
4、在发酵的面团里,人们常要放入适量碱来除去酸味。检查施碱量是否适中,可将面团用刀切一块,上面如有芝麻粒大小均匀的孔,则说明用碱量适宜。
5、蒸出的馒头,如因碱放多了变黄,且碱味难闻,可在蒸过馒头的水中加入食醋100-160克,把已蒸过的馒头再放入锅中蒸10-15分钟,馒头即可变白,且无碱味。
6、蒸馒头时,在面粉里放一点盐水,可以促使发酵,蒸出的馒头又白又宣。
怎样把馒头蒸制得既松软、又有筋力?
1、夏季用冷水和面,冬季用温水和面,冬季和面、发面应比夏季提前1~2小时。和面时要慎加水。
2、和面要多搓揉几遍,促使面粉里的淀粉和蛋白质充分吸收水分,表成的面筋真心性好。和好的面团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以30℃为宜。
3、当面已涨发时,要掌握好发酵的程度。如见面团中已呈蜂窝状,有许多小也,说明已经发酵好。蜂窝状面体的眼子越大,说明酵发得越老,甚至要发过头了。
4、馒头上笼蒸煮前,要经过饧面。冬季饧面约15~20他钟,夏季则短些。馒头上笼时,锅内的水必须大开,10分钟要见大气。
5、笼屉与锅口相接处不能漏气,有漏气处须用湿布堵严。用铝锅蒸时锅盖要盖紧。
6、蒸馒头时,锅内须用冷水加热,逐渐升温,使馒头坯均匀受热。切忌图快一开始就用热水或开水蒸馒头,因这样蒸制的馒头容易夹生。
堆馒头教案篇十六
1.学习用对唱的方法演唱歌曲《大馒头》。
2.根据教师的提问和图片的顺序记忆歌词内容和顺序。
1.已看过幼儿用书《大馒头》。
2.馒头、面粉、小麦的图片各两张,农民伯伯,小朋友的图片。
3.画有问好和感叹号的底图一张。
(一)幼儿初步熟悉歌词。
1.教师出示底图,让幼儿理解问号和感叹号的含义。
教师:谁知道这是什么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2.教师依次提出歌词中有关生产馒头的各个问题,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摆放相应的图片。
教师:那我问你们,大大的馒头哪里来?
(二)幼儿学唱歌曲《大馒头》。
1.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看图念歌词。在朗诵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图暗示幼儿记忆歌词。
2.教师带领幼儿玩猜答案的游戏,进一步记忆歌词。教师将答案句的歌词图片全部抽走,然后随音乐的节奏和歌词的顺序提问,幼儿按照歌词回答。
教师:现在,我把有的图拿走了,我提问,你们来回答,看谁回答有快有对?
(三)教师与幼儿进行对唱练习。
1.教师与幼儿进行对唱练习。
教师:这次我们玩对唱游戏,我来问,你们用歌声回答。最后的两句一起唱。
2.教师与一个小组的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四)教师即兴与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1.教师即兴与不同的小组进行对唱游戏。教师唱问句,教师指向哪组幼儿,哪组唱出答句。
2.教师即兴与个别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首先,在第一大环节当中,当问到“你们知道馒头是哪里来的吗?”时,孩子们说是“从超市买的”、是“煮出来的”、还有一个孩子说是“用面粉做出来的”。当又问孩子“那面粉又是哪里来的?”,孩子也说是买来的。孩子们生活在城市,对小麦这一事物非常的陌生。孩子们对于面粉是怎样的?如何变成的等了解的也不是很多。在课前铺垫当中,我欠缺了相关知识经验的铺垫,因此,在这一环节的引导,变成教师的说教为主了。再下次的活动中,应该有让孩子们亲身感受面粉的`特性这一课前准备。
其次,在这个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能做到在教学方法、策略、环节、重难点的处理和把握上做到心中有数,将显性的目标巧妙地通过游戏和表演内化为孩子发展的需要。教具“小图片”的使用,也非常好的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对唱的教学方法也很好的突破了活动的难点,幼儿一直情绪饱满的参与学习过程。
再次,孩子们通过歌曲《大馒头》活动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知道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孩子们都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到不挑食,不掉一粒饭、一点菜,做一个惜粮、爱粮的好孩子;通过活动孩子们都把爱惜粮食的种子深深地扎根在孩子幼小的心灵。
堆馒头教案篇十七
活动目标:
1、愉快的参与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2、能和同伴协调、友好地共同游戏。
3、进一步提高串接儿歌及仿编儿歌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馒头7个活动过程:
一、设置游戏情境。
(1)活动开始时,教师边堆馒头,边念儿歌《对馒头》,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2)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教师堆馒头,幼儿边念儿歌边想象堆馒头的动作。
二、交代游戏规则。
(1)幼儿讨论定出游戏规则。
(2)教师根据幼儿讨论的结果,定出以下游戏规则:
a、幼儿必须轮流边串接儿歌,边伸出右手做四指握拳,拇指向上的动作。
b、儿歌念完后,手在最上面的幼儿为胜利者,下次游戏活动由他领先开始。
c、注意倾听前面幼儿念的儿歌,不能随便重复,乱改儿歌的结构。
三、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1)几位幼儿上来共同玩“堆馒头”的游戏,熟悉、了解游戏的规则。
(2)幼儿两两相对学习玩“堆馒头”的游戏,
(3)仿编儿歌。
除了堆馒头外,还可以堆什么?(苹果、橘子、包子、玉米…….)。
(4)幼儿到户外,以小组为单位围成一圈开展游戏活动。
堆馒头教案篇十八
1、愉快的参与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2、能和同伴协调、友好地共同游戏。
3、进一步提高串接儿歌及仿编儿歌的能力。
小馒头7个活动过程:
一、设置游戏情境。
(1)活动开始时,教师边堆馒头,边念儿歌《对馒头》,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2)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教师堆馒头,幼儿边念儿歌边想象堆馒头的动作。
二、交代游戏规则。
(1)幼儿讨论定出游戏规则。
(2)教师根据幼儿讨论的结果,定出以下游戏规则:
a、幼儿必须轮流边串接儿歌,边伸出右手做四指握拳,拇指向上的动作。
b、儿歌念完后,手在最上面的幼儿为胜利者,下次游戏活动由他领先开始。
c、注意倾听前面幼儿念的儿歌,不能随便重复,乱改儿歌的结构。
三、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1)几位幼儿上来共同玩"堆馒头"的游戏,熟悉、了解游戏的规则。
(2)幼儿两两相对学习玩"堆馒头"的游戏,
(3)仿编儿歌。
除了堆馒头外,还可以堆什么?(苹果、橘子、包子、玉米…….)。
(4)幼儿到户外,以小组为单位围成一圈开展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