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植物说课稿范文(18篇)
每个人都可以从总结中找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总结应该具备反思的能力,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完善自我。成功离不开坚持和努力,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潜力,并为之奋斗不止。
种子植物说课稿篇一
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中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种子的萌发》。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及教学理念五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以下是我的说课内容:
《种子的萌发》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带领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探究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以及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上进行延伸,使得学生对种子的结构和种子的萌发有了一系列系统的认识,为之后学习根、茎、开花和果实形成做了铺垫。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做假设的能力、勇于探索的.品质和动手操作能力。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描述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由种皮和胚构成。
阐明植物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描述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
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培养学生做假设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观察讨论种子的结构,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通过探究实验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中,描述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说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和萌发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在尝试中完善方案,设计三组对照实验,控制三个变量,是本节课的难点。
新课标提倡在教学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所以教法学法的选择很重要。根据我对本节内容的把握。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采用了“在尝试中学会制定计划和完善计划”的新型模式。充分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采用了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设计一个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探求知识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
1)、新课导入:种子萌发之后形成新植物体,通过图片展示来引起学。
生的学习兴趣。(世界上最大的、最小的,寿命最短的和最长的种子)。趁着学生兴趣的提高提出问题: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种子。让学生对种子有初步认识。
2)、学习新课:
认识种子。
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菜豆种子的解剖观察。我给学生提示观察方法,提出明确的观察目标:“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察这些不同的种子,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他们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观察后发现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不一样。然后进行解剖观察,结合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小组成员间相互初步学习讨论种子结构。观察后得出结论:种子的形态、大小、颜色各异,但基本结构却相同。
学习种子的基本结构。
在学生观察了种子结构的基础上,向学生讲解菜豆种子的基本结构以及每个结构的功能和将来发育成植物的哪些部分。教会区别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不用之处。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引导学生回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情景再现,回忆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知识,尝试设计实验验证水、空气、温度三个变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学生设计完后,让学生结合具体实验设计,说出三组对照实验,并且要在具体分析中,明确对照实验中的唯一变量,从而预测结果,学会做出结论。
种子萌发的过程:
播放视频《种子的萌发过程》让学生对种子的萌发过程有初步的认识,再详细介绍种子的萌发过程。使种子的萌发过程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动态模式。
3)、牛刀小试,巩固新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从简单到复杂设计不同类型的经典习题,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提高学生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
种子植物说课稿篇二
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引导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实的比较,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1、通过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一、本节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本节中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及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等内容为本节的重点。通过学习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有助于使学生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这部分知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裸子植物适于陆地生活,进而认识到裸子植物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
本节课要观察的内容较多,要让学生观察球果,并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进行对比;还要观察松的根、茎、叶等形态特征,要组织学生观察好这些内容也就成为了本节组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很容易把松树的雌、雄球花和球果分别看作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花和果实,而且学生平时对松树的生殖过程了解很少,这样对了解两类植物的区别、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增加了困难。
松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其受精过程与绿色开花植物不同,学生对松从传粉到受精,从雌球花经过受精后发育形成球果都会感到难以理解,加之整个生殖过程比较长又不易观察到,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只作为选学内容,不必让学生了解的过于详细。
三、教法建议。
1、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种子植物的实物,裸子植物要带有球果,被子植物最好有果实。组织学生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即它们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这样它们都隶属于种子植物。然后找出它们最突出的区别,即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而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由此引入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学习。
2、关于常见的裸子植物的观察,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形态特点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上。要组织学生思考为什么裸子植物大多数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植物体上有哪些结构适应干旱环境。关于裸子植物的生殖过程以及裸露的种子,教师要通过实物、示意图或挂图等进行说明。
3、关于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教师可以根据当地条件,组织学生了解当地裸子植物的种类,并收集我国特有的裸子植物的标本或图片资料,举办专题科学壁报。
重点:
2、松的形态结构对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难点:松的形态结构与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学生对于裸子植物的生活环境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可以由此入手,分析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由于上一节学习了被子植物,所以也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对于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的这方面内容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
手段:以学生观察、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一、导入:
1、出示松子和杏仁,提出问题:带硬壳的松子是松树的什么器官?杏仁又是什么器官?
3、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总结:
(1)松的雌球果并不是松的果实。
(2)杏的种子长在果实内,种子是不裸露的,属于被子植物。松的种子长在雌球果上,种子是裸露在外的。这一类种子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二、讲授新课:
(一)松的生活环境: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自然界,在电影电视中所见到的松树的情况,说出松树的生活环境,使学生了解松树不仅广泛生活在陆地上,而且还能生活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甚至是岩石的缝隙中。
(二)松的形态结构:
1、出示有关松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松的根、茎、叶等结构的形态特征,分析松为什么能适应干旱的陆生环境。
2、组织学生讨论、汇报。
3、总结、补充:松树的根系十分发达;茎杆高大、粗壮;叶呈针状。
4、出示录像或挂图:简单介绍松的生殖过程。
注意:由于学生没有较多有关传粉、受精等概念,所以介绍的内容一定要很简单。
重点强调一点:受精后第二年,才形成种子,且种子是裸露的,带有翅。
(三)其他裸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录像:介绍我国的裸子植物。
2、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并总结裸子植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3、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纠正和补充。
(四)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和经济意义:
1、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析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出示有关介绍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
3、总结、补充。
三、作业:
请学生列表总结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种子植物说课稿篇三
种子的“秘密”
微课《种子的“秘密”》是取自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果实和种子》。本课在这个单元中居于起始地位,引导学生从最熟悉的种子开始研究、认识,重点是认识种子的基本构造。微课由学生爱玩的“开心农场”游戏导入,引发学生的猜测,在预测的基础上,对种子进行细心解剖、观察,发现种子的内部构造,并用图画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让学生明白种子里的胚让种子生长发育成了一株新的植物。
适用对象分析。
教师应掌握相关的植物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了符合其思维发展特点的植物的相关科学概念。
学习内容分析。
本微课主要的是通过预测、观察、解剖等一系列探究来认识种子的内部构造,让学生明白种子里的胚让种子生长发育成了一株新的植物。本课在这个单元中居于起始地位,引导学生从最熟悉的种子开始研究、认识,也是为后面的课程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分析。
本微课在预测的基础上,对种子进行细心解剖、观察,发现种子的内部构造,意识到植物的繁衍要靠种子来繁衍。
教学过程设计。
微课由学生爱玩的“开心农场”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由问题“一粒种子为什么可以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引发学生的猜测,在此基础上对种子进行细心解剖、观察,发现种子的内部构造,让学生明白种子里的胚的作用。
在本微课学习前,先要让学生明白果实和种子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学习种子内部结构。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果皮和种皮不可混淆。学生只需明白胚让种子生长发育成新植株,不需要强求学生记住胚芽、胚根等。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书,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册。
camtasia的studio6。先制作微课的ppt课件,边讲解边播放课件,并用camtasia的studio6进行录制。
种子植物说课稿篇四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种子植物》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本节内容与前一节的藻类、苔藓和蕨类一起,构成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并为后面学习的“被子植物的一生”打下基础。
根据课标规定和教材内容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士标。
(1)说出种子的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能说出种子植物比其他三类植物占优势的原因。
2、能力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2)巩固调查法的运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培养:
(1)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
(2)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1、解剖和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说出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的能力。
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1、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体现探究学习。
教材安排是先探究菜豆、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归纳出种子的主要结构,再通过种子与孢子的比较,最后得出种子植物能成为陆生植物优势种类的原因,在实际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本校的植物种类,并查阅种子植物种类的资料数据,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把本节课设计成了一个的探究式教学过程,容易使学生对本节的学习更加主动、迫切,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2、运用类比,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
在学生观察掌握了豆类种子的主要结构后,提出问题:“玉米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也能萌发成幼苗,那么,玉米种子中应该包含哪些与豆类种子相似的结构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再引导他们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体现开放性,拓展课堂教学。
本节以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作为探究对象,实际上适合探究的豆类种子比比皆是,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豆类种子,供学生探究,最后归纳出豆类种子的.基本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前一阶段是开放的,不同小组可以选用不同的材料探究,留给了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的空间,而后一阶段则是通过交流、对比等思维的碰撞,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
探究种子内部结构的重点之一就是认识胚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为了解植物的一生奠定基础,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胚的各部分将来发育成什么。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在给予适当评价的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完成实验步骤,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为下节课《种子的萌发》打下基础。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推测、验证的探究过程,来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的,但应注意到初一学生生物学知识积累不多,特别是实验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教学在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应该教会他们初步的观察方法及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实验。
初一学生正处在积极思维的年龄段,敢于大胆猜想。而猜想是科学探究必由之路。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多处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学校陆生植物种类有30多种,大都是种子植物。对校园中的植物有了一定了解后,再找同学汇报搜集到的种子植物种类的数据资料,使学生的认识从个别上升到了整体,通过资料学生很容易看出种子植物占有绝对优势。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种子植物在陆生植物中占有绝对优势?”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种子植物与其它植物最大的区别?学生思索得出:最大的区别是有没有种子产生。种子具有什么样的结构能发育成一个新植株,不同的种子的结构是否也不同呢?通过实验你会找到答案。
学生阅读教材实验内容,并说出观察菜豆的步骤,师生共同总结观察生物体的基本步骤。小组观察自选的豆类种子,对照菜豆种子图片来认授部结构,要求学生统一将各部分结构涂成图片中对应的字体颜色。提供不同的豆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发现搭台阶。给种子染色这一过程使学生能够更清楚的认识种子各部分结构,并且乐于参与到这一探究过程中来。实验结束后,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前展示不同的豆子,全班同学给予评价,形成相互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有成就感,认识到不同豆子的结构是一样的。最后总结豆类种子的结构,从实物又回到图片,进一步巩固知识。
结合种子和幼苗的对比图片,推测各部分结构的发育方向或功能。小组讨论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有的小组说把种子种在土里,每天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其他小组的同学马上说种到土里就看不到了,应该用一个透明的杯子,把种子种在杯子一侧,从外面能看到种子萌发的情况;还有的小组同学说不用土壤,放在水里种子就能萌发;有的小组还说用彩笔标记上这样看的更清楚等等;再次探究这一过程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烈的讨论往往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提升。教师总结评价实验方案,并且鼓励学生课下大胆尝试。事先准备一组种子萌发的实物材料,让学生对胚的各部分发育有更明确的认识。
玉米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也能萌发成幼苗,那么,玉米种子应该包括哪些与豆类种子相似的结构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想、发言,其他同学评价,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课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验,重点提示纵切玉米种子的方法。课件出示玉米种子的切面后,让学生猜测各部分名称,往往对于胚乳部分学生会猜测成子叶,这个出现错误的过程,正好加深了他们的印象。提醒学生注意玉米最外面墅皮和种皮愈合在一起,所以玉米墅实,习惯上成为种子。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实验,个别小组投影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说明,其他同学评价。
通过图片复习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让学生对照图片设计表格归纳、总结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掌握比较这种学习方法,自己设计表格,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
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强调胚的重要性。
展示课前收集的种子、果实,感受种子植物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并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进行分类,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认识从局部上升到整体,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种子结构的完整概念。
播放一段录像使学生全面了解种子比孢子生命力强的原因,讨论得出结论,讨论提纲如下:
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
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探究实验过程。
通过课堂小结,把整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知识网络。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分层练习:
熟悉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联系生产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目的是理解和巩固知识,培养信息处理能力,发展和锻炼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种子植物说课稿篇五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种子的结构。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复习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之前介绍的三种植物都有一个特征:它们的后代都是由孢子生殖而的,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孢子植物。
但是大多数植物的生殖方式并不是这样的生殖方式的,是靠什么生殖的呢?应该是种子植物。
介绍种子植物能结种子,并是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做种子植物。
那种子又是如何变成一棵植物呢?我们先了解种子的特点。
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学生小组讨论:
1、两粒种子有什么区别?
2、种子中哪一部分将能发育成一棵植物?在种子中指出。
3、胚在种子的哪里,胚的各部分在种子发芽时将如何变化?
4、种皮的作用?
5、如果在玉米剖面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
介绍花生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花生种子的结构:
种皮,胚。
胚的结构:胚根、胚芽、胚轴、子叶。
菜豆种子的结构:
种皮、胚、胚乳。
思考:胚乳的作用?
两种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种子的分类:含两片子叶的:双子叶植物。
含一片子叶的:单子叶植物。
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
胚:胚芽、胚根、胚轴、子叶。
1、有种皮,使胚受到保护。
2、有贮存丰富营养物质的子叶或胚。
3、种子是一个器官,适应性强,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萌发。
结论: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
种子植物的另一种分类种子外没有果皮——裸子植物。
哪个更具有陆地生活的优势?
1、松的球果不是果实。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中都有胚。
3、裸子植物的种子比被子植物的种子得到更好的保护。
这节的内容比较多,讲起学生不易理解,特别是种子植物的分类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他们并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最好是让他们通过实物作对比,从而概括出两种植物的不同。但是现在又不是植物结果的时间,很难找到。我又想能否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说清楚呢,比如用橙子作例子,让他们说出它是被子植物还是裸子植物,但这里又牵涉到果肉,这么多的内容怕学生一时消化不,所以讲得比较吃力,学生也比较难理解。所以,最后把这些内容作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很重要,让学生理顺这节的思路,也可以通过练习题作为巩固。
种子植物说课稿篇六
1、种子萌发需要环境(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完全淹没在水中的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没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得,度过休眠期的。大多数种子萌发不需要光,探究是否需要光时一定提供适宜的各种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发芽率达到90%以上的种子才能播种。
2、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动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种子萌发时最先发育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然后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胚乳(玉米)或子叶(菜豆),所以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中的种子同时萌发。早春地膜覆盖是为了提高土壤温度使种子早萌发。
例:下列不是种子萌发必需的条件的是()。
a、一定的水分b、充足的阳光c、适宜的温度d、充足的空气。
种子植物说课稿篇七
学习活动。
1.二者异同方案一:将苹果、桃等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再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在老师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方案二:观察“桃的果实、种子”、“松的球果和种子”挂图,在老师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方案三:观察动态的展示桃的果实和种子的cai课件,再观察“松的球果和种子”的图片投影,在老师启发下思考讨仑,得出答案。巡视、指导、展示挂图、出示课件1以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共同点是“裸”“被”为启发点,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答案。出示补充的图片。
出示讨论提纲: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和种子成熟后,果皮各起什么作用?2.种子的传播与环境相适应,如借动物、风力、水力传播等,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种子植物说课稿篇八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4.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会交流和合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委员长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藻类、苔藓、蕨类、种子四类植物的cai课件;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其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动态展示桃的果实和种子的cai课件[动画:桃的果实(完整)纵向剖开(展示种子)。
2.学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过程。
(1)菜豆种子的结构;
(2)玉米种子的结构;
(3)菜豆、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二者异同。
2,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
方案一: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法,4人小组合作实验,通过观察和讨论,说出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
方案二:对照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同学间讨论交流知道两种种子结构。
方案三:结合方案一、二[注:时间充裕、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的情况下]。
方案四:在看书自学的基础上,观察教师板画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结构图,并能说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学生讨论交流,填充表格。
方案一:观察课前收集的种子、果实,感受种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然后在看书自学的基础上就讨论提纲,实验小组讨论、比较得出结论。
方案二:观察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突出大孢子)以及种子植物(突出放大果实、种子)的cai课件,实验小组就讨论提纲讨论、比较得出结论。
方案一:将苹果、桃等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再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在教师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方案二:观察“桃的果实、种子”、“松的球果和种子”挂图,在老师的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方案三:观察动态的展示桃的果实和种子的cai课件,再观察“松的球果和种子”的图片投影在老师的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方案一:观察书上的图以及老师补充的图片,认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方案二:观察cai课件,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方案三:跟随老师到校园里或周围,认识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
方案一:在看书自学基础上,与实际相联系,结合常见的被子植物,如梨、杏、蒲公英、苍耳、柳、榆等,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方案二:观察“当地几种被子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过程。
一、引言:
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我们常见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粮食绝大多数都结种子,故统称为种子植物。这样温故而知新,自然而然导入新课。“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都靠植物养活的。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大小、形状各异,如:海椰子的种子,大到重达1500g左右,而斑叶兰的,小到1亿粒的重量才有50g。那么,不同植物的种子其结构是否也不同呢?以此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观察种子。
在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之前,教师要使学生了解观察生物体的基本步骤(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等,然后学生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实验,结合教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自制的玉米种子结构剪贴挂图,通过观察和讨论、比较,能够说出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并且能够描述这两种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注:玉米种子结构的观察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指导学生观察清楚,可自张剪贴挂图来讲解它们的位置关系。剪贴图的制法是:照着现在的玉米种子结构的挂图,绘制一个与挂历图上的胚同等大小的胚的结构图,剪下来,并把子叶与胚根、胚芽之间的连线剪开,仅让子叶与胚轴相连。再将这张图贴在原挂图的胚部,使子叶、胚芽、胚根的边缘游离,教学时用手掀开即可)。
三、产生种子的主要意义。
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实验结果作一概括性小结:种子的基本结构相同,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学生观察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突出放大其生殖细胞----孢子的cai课件,再观察种子植物(突出放大其果实、种子的cai课件,就教师给的讨论提纲各实验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提纲如下:
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
3.在各实验小组基础上,教师予以肯定并加以完美善:孢子是个生殖细胞,而种子则属于器官,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原因。
四、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学生将课下收集的苹果、桃、梨等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再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在教师以“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相同点是‘子’,不同点是‘裸’、‘被’为启发点的点拨下思考、讨论,顾名思义得出答案: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二者相同点是都能产生种子,不同点是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而被子植物的种子不裸露,外有果皮包被。
学生观察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cai课件,认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学生观察“当地几种被子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小组就老师出示的讨论提纲展开讨论。
讨论提纲如下:
种子发育过程中,果皮起什么作用?
种子成熟后,果皮起什么作用?
种子的传播与环境相适应,主要分借风力传播、借动物传播、借水力传播三种,请同学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在各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老师概括完善: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果皮包在种子外面,起保护作用;在种子成熟后,果皮则有助于种子的广泛传播,从而扩大了后代生活的范围,促进了该物种的繁荣。举例加以说明,所以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种类更多。
五、课堂小结。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通过层层设问与同学进行交流: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与生物圈中其他三类植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
能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吗?
你能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你能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吗?
你认同了“种子的传播是与其周围适应的”这一观点了吗?
在温馨的氛围中,让学生提纲挈领,理清思路,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
六、达标检测。
通过填空题、选择题、填表题等练习,让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既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又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七、课后实践。
课后认识学校里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体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种子植物说课稿篇九
一、藻类植物: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在陆地阴湿处,单细胞或多细胞。无根、茎、叶的分化。如:水绵、海带、衣藻。全身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占大气的90%。
二、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植株矮小,有茎、叶、假根,无输导组织。如:墙藓、葫芦藓。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如卷柏、贯众、满江红。形成煤例:
5、地球上90%的氧气是由下列哪类植物提供的()。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说课稿篇十
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实的比较,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建议。
一、本节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本节中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及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等内容为本节的重点。通过学习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有助于使学生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这部分知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裸子植物适于陆地生活,进而认识到裸子植物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
本节课要观察的内容较多,要让学生观察球果,并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进行对比;还要观察松的根、茎、叶等形态特征,要组织学生观察好这些内容也就成为了本节组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很容易把松树的雌、雄球花和球果分别看作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花和果实,而且学生平时对松树的生殖过程了解很少,这样对了解两类植物的区别、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增加了困难。
松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其受精过程与绿色开花植物不同,学生对松从传粉到受精,从雌球花经过受精后发育形成球果都会感到难以理解,加之整个生殖过程比较长又不易观察到,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只作为选学内容,不必让学生了解的过于详细。
三、教法建议。
1、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种子植物的实物,裸子植物要带有球果,被子植物最好有果实。组织学生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即它们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这样它们都隶属于种子植物。然后找出它们最突出的区别,即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而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由此引入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学习。
2、关于常见的裸子植物的观察,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形态特点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上。要组织学生思考为什么裸子植物大多数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植物体上有哪些结构适应干旱环境。关于裸子植物的生殖过程以及裸露的种子,教师要通过实物、示意图或挂图等进行说明。
3、关于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教师可以根据当地条件,组织学生了解当地裸子植物的种类,并收集我国特有的裸子植物的标本或图片资料,举办专题科学壁报。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松的形态结构对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难点:松的形态结构与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设计思想:
学生对于裸子植物的生活环境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可以由此入手,分析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由于上一节学习了被子植物,所以也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对于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的这方面内容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
手段:以学生观察、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一、导入:
1、出示松子和杏仁,提出问题:带硬壳的松子是松树的什么器官?杏仁又是什么器官?
3、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总结:
(1)松的雌球果并不是松的果实。
(2)杏的种子长在果实内,种子是不裸露的,属于被子植物。松的种子长在雌球果上,种子是裸露在外的。这一类种子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二、讲授新课:
(一)松的生活环境: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自然界,在电影电视中所见到的松树的情况,说出松树的生活环境,使学生了解松树不仅广泛生活在陆地上,而且还能生活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甚至是岩石的缝隙中。
(二)松的形态结构:
1、出示有关松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松的根、茎、叶等结构的形态特征,分析松为什么能适应干旱的陆生环境。
2、组织学生讨论、汇报。
3、总结、补充:松树的根系十分发达;茎杆高大、粗壮;叶呈针状。
4、出示录像或挂图:简单介绍松的生殖过程。
注意:由于学生没有较多有关传粉、受精等概念,所以介绍的内容一定要很简单。
重点强调一点:受精后第二年,才形成种子,且种子是裸露的,带有翅。
(三)其他裸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录像:介绍我国的裸子植物。
2、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并总结裸子植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3、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纠正和补充。
(四)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和经济意义:
1、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析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出示有关介绍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
3、总结、补充。
三、作业:
请学生列表总结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设计:
一、松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特点:
1、生长环境:干旱的陆地。
2、形态结构:高大乔木,根系发达,叶针状,种子有翅。
二、其他的裸子植物:
杉、侧柏、银杏等。
三、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根、茎、叶都很发达。
2、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
四、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及其经济意义:
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绿化环境、净化空气、
减轻噪声、提供木材、医用等。
探究活动。
校园植物的调查。
实验目的:
调查、识别校园内树木和花卉的种类,并向学校有关领导提出绿化、美化校园的合理建议。
实验类型:学生课外实验。
材料用品:
枝剪、小铲、小刀、放大镜、标本夹、吸水纸、容器(如采集箱、瓶、塑料袋)、标签、笔记本、米尺。
实验准备:先把校园划成若干块,每块选举一位同学做调查组长,准备好必要的工具。
方法步骤:
1、采集。根据先乔木,次灌木,再草本,最后是地被植物层的次序采集植物。
(2)连根挖起草本植物(最好带有花和果实),拍去泥土,挂上标签,放入采集箱。如草本植物已成片,要测量其面积。
此类采集工作记录时,遍地可见的记录为“极多”,50%以上为“很多”,25%以上为“较多”,5~25%为“常见”,1~5%为“较少”,1%以下为“极少”,个别出现并难以计数的为“偶见”,很难发现的为“罕见”。
2、分类。迅速压制、认真整理和鉴定采集到的标本。可根据植物的茎、叶、花的形态特征(必要时可挖根)识别植物,再根据植物体的其它特征如颜色、气味、毛、刺、液体、腺点等,在教师的帮助下,先分出大的门类,然后再分科,根据科内特征,查科属检索表鉴定科名。详细记录原始材料。
给所有植物挂上学名表,然后再填好下面调查结果表。
种名。
科名。
生长地点。
生长环境。
株数或多度。
备注。
把所有植物分类统计汇总,并向学校领导提出你认为正确的建议。
举例:
类别。
科名。
种名。
生长地点。
株数或多度。
备注。
苏铁科。
铁树。
暖房。
4
柏科。
柏科。
校园南侧。
5
罗汉松科。
罗汉松。
教学楼旁。
3
松科。
雪松。
楼前草坪。
2
金缕梅科。
枫香。
体操房旁。
2
杨柳科。
柳树。
小河边。
10。
樟科。
樟树。
走廊道旁。
8
榆科。
白榆。
后操杨。
25。
菊科。
蒲公英。
1号楼路边。
常见。
禾本科。
狗尾草。
草地。
极多。
禾本科。
马唐。
草地。
较多。
石蒜科。
葱兰。
金鱼池周围。
较多。
百合科。
沿阶草。
2号楼边。
较少。
人们主要根据花、果实和种子分类,因此必须剪取带花或果实的枝条。调查时挂好标签,以避免遗忘。测量植物覆盖面积为的是统计植物的密度。
种子植物说课稿篇十一
听了孙老师的《植物的茎》一课,受益良多,现将我们组成员的体会汇报一下:
当孙老师提出“茎中有什么能够将水分运送到叶子呢?”学生起来交流时,我听到一个孩子说:我猜测里面应该有一根管子,因为我们自来水管就是运输水分的。这个孩子的猜测并不是漫无边际胡乱猜想,而是根据平时的经验合理的猜想,所以当我们的学生说出不着边际的猜想时,我们也应该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明确:猜想其实是合理的推想。
孙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能够在恰当的时候追问学生,进而引导学生更深的思维发展。比如:横切时实验现象是会看到有一圈小红点,孙老师会立即追问:为什么会出现一圈小红点呢?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茎内有管子这个事实。
建议:
1、教师的语言更精简一些就更好了;
2、教师对于某些科学概念应弄准确了。
种子植物说课稿篇十二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种子的结构。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之前介绍的三种植物都有一个特征:它们的后代都是由孢子生殖而来的,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孢子植物。
导入:但是大多数植物的生殖方式并不是这样的生殖方式的,是靠什么来生殖的呢?应该是种子植物。
介绍种子植物能结种子,并是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做种子植物。
那种子又是如何变成一棵植物呢?我们先来了解种子的特点。
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学生小组讨论:
1、两粒种子有什么区别?
2、种子中哪一部分将来能发育成一棵植物?在种子中指出来。
3、胚在种子的哪里,胚的各部分在种子发芽时将如何变化?
4、种皮的作用?
5、如果在玉米剖面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
介绍花生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花生种子的结构:
种皮,胚
胚的结构:胚根、胚芽、胚轴、子叶
菜豆种子的结构:
种皮、胚、胚乳
思考:胚乳的作用?
两种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种子的分类:含两片子叶的:双子叶植物
含一片子叶的:单子叶植物
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
胚:胚芽、胚根、胚轴、子叶
种子植物优势:1、有种皮,使胚受到保护
2、有贮存丰富营养物质的子叶或胚
3、种子是一个器官,适应性强,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萌发。
结论: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
种子植物的另一种分类种子外没有果皮----裸子植物
哪个更具有陆地生活的优势?
练习:1、(1)松的球果不是果实。()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中都有胚。()3、裸子植物的种子比被子植物的种子得到更好的保护。()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讲起来学生不易理解,特别是种子植物的分类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他们并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最好是让他们通过实物来作对比,从而概括出两种植物的不同。但是现在又不是植物结果的时间,很难找到。我又想能否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清楚呢,比如用橙子来作例子,让他们说出它是被子植物还是裸子植物,但这里又牵涉到果肉,这么多的内容怕学生一时消化不来,所以讲得比较吃力,学生也比较难理解。所以,最后把这些内容作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很重要,让学生理顺这节课的思路,也可以通过练习题来作为巩固。
种子植物说课稿篇十三
《植物趣谈》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四课的内容。本课内容一课时。从信息技术知识模块上看,本课是文字输入学习和网络浏览的一个知识整合。从任务内容上看,本课又是语文写作和信息技术学习的一个整合。让学生通过网站获取文字资料并用写字板编辑成一篇短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上的应用,培养学生网络浏览、文字输入,文字修饰、语言组织等多项能力。
从课堂内容上看,本课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趣味植物”介绍怎样从网上寻找想要的资料。第二部分“为我所用”介绍怎么从网上获取文字信息到写字板中。第三部分“修改文章”介绍怎样完善这篇短文,并且提出尊重知识产权的初步做法。
本课的练习是让学生模仿本课示例,通过网上获取资料,写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
从知识目标来说:要让学生知道从网上可以获取文字资料并要有所选择。
从能力目标来说:让学生学会获取网上的文字资料,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并学会写字板的字体设置。
从情感目标来说: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情操。
本课的重点是获取网上的文字资料。
本课的难点是网上资料的筛选。
教师在占用课堂时间较少(大约是30%)的情况下,采用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以任务驱动模式来达到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恰当地给予学生启示。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本人利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有差异,分成几个小组,在每组中设立一位电脑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的纪律等,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分成四个部分:新课导入,新课教学,上机操作,课堂总结。
(一)第一部分:导入(3-4分钟)。
(二)第二部分:新课教学(8-10分钟)。
1、有选择地选中自己需要的文字。
2、突出复制操作的作用(右击后选择复制选项)。
3、突出文章编辑时几个键(光标定位键、回车键、退格键等)的使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对文字的美化操作可以通过对画图软件里美化操作的知识迁移来完成。
在下载的文字前面或后面给出原作者信息或下载的网站网址,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及网络道德。
出示要求:(1)、文章必须有标题、作者姓名、正文、引用出处。
(2)、部分资料可以从网上复制。
主题:一种动物或植物。
内容:网上下载部分内容,结尾加上自己的看法。
(3)、同学之间相互观赏,学习。
4、第四部分: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一:从网上下载资料(文字型);二:对文字进行修改(要注明资料的出处,重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说完了。
种子植物说课稿篇十四
种子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之一,它们利用种子繁衍后代,可以在各种环境下生存和繁衍。在我与种子植物的接触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它们的顽强生命力和适应能力,也从中领悟到了一些珍贵的人生智慧。种子植物与我们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一同来探索它们带给我们的心得体会。
首先,种子植物的顽强生命力让我非常佩服。相比于其他植物繁衍后代的方式,种子植物将生命托付在种子中,让新生的生命在适宜的时机再度生根发芽。即使在极端环境下,种子仍能保持长久的休眠状态,并在合适的条件下迅速恢复生机。这让我想到了人生中的挫折和困难,种子植物的生命力提醒着我们要坚持,要相信,无论遭遇多大的挑战,只要我们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和对未来的信心,总会找到新的生机和希望。
其次,种子植物的适应能力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种子植物能够在各种生态环境中存活和繁衍,即使是在极端的条件下,如沙漠、高山和极地等,它们仍能找到适应生存的方式。他们通过逐渐演化来适应环境,无论是变得更加耐旱、耐寒还是耐盐,它们总能找到一条生存之路。种子植物的适应能力告诉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变与局势时,我们应该保持灵活,变通和变通,找到适应环境的方法,才能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立足。
第三,种子植物教会了我关于坚持和耐心的重要性。种子植物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生根发芽,并经历多年的成长才能开花结籽,这个过程需要经历风吹日晒和雨水滋润。而正是因为它们的坚持和耐心,才能让我们欣赏到它们的美丽和价值。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时光与耐心是成功的关键,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个人成长,只有经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就。
第四,种子植物给了我种子的意义。种子植物的繁衍依赖于它们制造的种子,而种子承载着未来的生命,在这一点上,它们与人类有着相似之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我们的行动和决策就如同播下的种子,它们会在适当的时机发芽生长。成功的种子需要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环境来孕育,我们必须为我们的梦想播下种子,并为之付出努力,才能让它们有机会生根发芽。
最后,种子植物教会了我珍惜生命和资源。种子植物将他们的生命和能量投入到种子中,为了能够在未来繁衍后代。他们教会了我生命的宝贵和资源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善待生命和环境。只有当我们全力以赴保护和繁衍这些资源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未来的种子继续传承下去。
通过与种子植物的接触,我对生命和自然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种子植物的顽强生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对我们人类生活的启发,让我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智慧。希望这些心得体会也能给初次接触种子植物的朋友一些启示,让我们一起珍惜生命,保护环境,为未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种子植物说课稿篇十五
《植物趣谈》是三年级下册中第14课内容。学生已学过:通过网络目标查找资料,学会简单的文字输入和编辑。所以在本节课的内容中重点是复制和粘贴的使用,也就是把在网络上找到的资料为我所用。所以,在这节课中,我尽量让学生能够遇到问题再通过解决问题,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这在以前已学习过了,学生基本已掌握,所以,我通过出示图片直接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当然,也可能存在不会的学生,所以要让他们互相帮助学习,培养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
这是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复制和粘贴这个过程,很难用白话来形容和解释,我问过其他教师,有人说这是“克隆”,有人说难以解释,只能意会,也查过网络,有说是像复印机复印一下……我个人倒觉得形容成“复印”可能学生比较好理解。所以我在这节课时,只稍微提了一下。而在教这个知识时,我用问“怎么拿下来”为问题,让学生思考,也同时让他们遇到以现在水平还不能解决的问题,产生要学习的欲望。当然,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很多家里有电脑,会的人也有。那是最好,可能通过学生的“教”,再让其他学生“学”,这样,操作演示的学生有自豪感,学习的学生也有新鲜感。
为了使文章的完整,就要进行修改,加上题目,同时也为了使学生从小就有知识产权的概念,提倡正版,所以稍加教育了一番。
2、引入新颖,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起了“导”的作用。
1、缺少课题。因为在课堂中出现了一些特别的状况,最后就有些乱,就忘了出示课题;
2、课前没有充分了解清楚学生的情况,因为某种原因,上的这个班在前面有一课没有上,正好涉及这堂课应会的操作知识,还好,学生也比较聪明,一教就会。
我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虽已非常认真,认为各方面考虑到了,可在教学时还是会有突发状况,让我有些措手不及。这是因为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经验很少,学习的机会也少,所以在这堂课上的教学表现不是很好。经过这次展示课后,让我明白,自己存在的问题太多,要学习的知识非常多,以后要积极吸收他人的优秀经验,学习更多的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知识,不断更新信息,紧跟时代的脚步,促使我快速的成长。
种子植物说课稿篇十六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种子植物》这节课中我首先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入手,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创设学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情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为重点进行探究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得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概念,以及胚是幼小的植物体,最后进行练习巩固。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堂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让学生收集种子,尝试了解种子,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种子的乐趣,从中感受种子的魅力。再如在课堂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在观察种子的结构上,教观察与解剖的方法,对每个探究的实验都要进行总结归纳,再利用表格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进行比较,最后得出胚是幼小的生命体。这些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学生的分析比较得到的,教师只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此外在课堂上采用了实验探究法、观察法、讨论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整体设计自然流畅。比如教学胚的结构时,让学生看书、画胚的结构、和书中的图对比学习结构名称、多媒体演示胚的每部分结构。通过四个细致的步骤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落实到实处。与学生互动发挥了主体参与。
当然还有不足的地方:激励评价语言生硬。课堂上不能和学生融为一体,不能和学生很好地互动,启发学生学习的引导方法还有一定的欠缺。这些都是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种子植物说课稿篇十七
种子植物是地球上最为广泛分布的植物类型之一,它们通过种子进行繁殖。我对种子植物进行了深入学习和观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与大家分享这些体会,让我们一同探索种子植物的奥秘和魅力。
第二段:种子的形成与传播。
种子植物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具备种子的形成和传播机制。当一个花粉粒在花药中落地时,它需要找到一朵合适的花器官,如花蕊,以完成受精过程。受精后,花瓣脱落,雄蕊枯萎,雌蕊扩张成果实,果实中的胚胎逐渐发育成种子。种子包含了植物未来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它们的特殊结构和包装使得种子能够经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例如风、水、动物和人类。种子植物独特的繁殖方式使它们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增加了存活的机会。
第三段:种子的休眠与发芽。
种子植物中的种子并不立刻发芽,而是进入休眠状态,等待适宜的时机。这是因为种子需要等待适合生长的条件,如合适的温度、水分和光照。一旦这些条件满足,种子开始发芽。种子表面的抑制物质会逐渐被洗去,从而启动种子内部的发芽过程。首先,发芽种子会生长出根系,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营养。接着,幼苗会开始伸展茎,并展开叶子,以便进行光合作用。种子的休眠与发芽机制是种子植物智慧的结晶,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自然界万物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现象。
第四段:种子植物的演替与生态学意义。
在自然界中,种子植物对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演替起着重要的作用。种子植物通常能够扩展它们的种群,逐渐取代适应能力较差的植物。这一珍贵的特性使得种子植物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存活和繁衍。同时,种子植物的特殊生长习性还能影响其他物种的存活和分布。例如,种子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为其他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种子植物的存在和发展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五段:对种子植物的感悟与展望。
通过对种子植物的学习和观察,我不仅仅对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了种子植物的生态学意义。种子植物的繁衍和演替机制是自然界智慧的体现,它们的存在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维持具有深远的影响。未来,我希望能够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种子植物的科学和应用价值,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
种子植物的知识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关于植物生长的新认识,也让我们更加珍视大自然的智慧和神秘。种子植物的形成和传播机制、种子的休眠与发芽过程,以及种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都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索和启示。通过对种子植物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它们的美丽和多样性,还能够更好地掌握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做出努力。
种子植物说课稿篇十八
本节课的重点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学习过程、探究过程的体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把课堂变静为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师生、生生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立足点是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1、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在引入新课时,我播放种子植物的一段视频,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有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
在讲两种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异同点的比较时,我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多媒体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2、学生自主探究,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自己解剖生活中熟悉的蚕豆(花生)和玉米种子,学生有真实的体验,从实验观察的基本步骤,种子的切法,到观察种子的结构等都由学生自己去讨论,交流和实践,然后从中获得知识,成功的获得了经验,失败的找到原因,不管正确还是错误,学生都感受到了自己动手,自己探讨的乐趣,这样学到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