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语文题范文(15篇)
总结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在成长中的不足和潜力。总结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引导。每一篇总结都是我们成长的见证,珍藏起来吧;
成人高考语文题篇一
审题,就是通过对考题的审视、分析,确定写作的方式、范围和文体,把握写作中心和立意方向。审题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要全方位审题。
明确题目、材料及其要求中的限制部分和未限制部分。限制部分必须严格遵守,未限制部分要认真分析判断。
二、审题要过细,构思要充分利用所给的条件。
仔细审视,题目的叙述,实际上已经暗示了此文的框架,即业余爱好的产生过程、具体表现、个人的收益与感受。
三、审题要为立意作好准备。
立意所在往往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目重心。立意之处可以是读书能教人以美德,把人引向坦途,造福于社会;也可以从读书对文明影响方面立论,如语言修养、行为礼仪、陶冶情操等。
总之,审题的目的是把写作规范于一定的条件和要求之中。考生应强化审题意识,把握审题方法,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成人高考语文题篇二
高考作文阅卷的问题不是标准问题,而是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求稳求保险”,造成学生作文不敢“出格”,文风普遍四平八稳,八股味浓厚。这就导致了高考作文要么文艺腔十足,要么忧国忧民,显出一种和考生年龄不相符的文风。
书写工整。判卷老师不会给一份阅读都很困难的作文打高分的.。
判卷老师不可能仔细读你的全文,如果开篇无新意,你的作文很容易被扔进40分的那一堆里。
纵观历年满分作文,没有一篇充斥口水话的,洗练是高考作文必须具备的。
这不是写作的好方法,高考拿分却很有效。温儒敏也曾批评过现在的语文教师违心教学,称他们鼓励考生大量使用名人名言,并用猜题的方式给学生指导作文。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么做很合多数阅卷老师的口味,至少现在如此。
高考作文阅卷的问题不是标准问题,而是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求稳求保险”,造成学生作文不敢“出格”,文风普遍四平八稳,八股味浓厚。这就导致了高考作文要么文艺腔十足,要么忧国忧民,显出一种和考生年龄不相符的文风,虽然这种文章前些年被大量当做示范文,但近年来明显风头已变。
文章脉络必须清晰,主架构不想要太多修饰。别指望判卷老师有心情仔细揣摩大段拗口的“文学作品”。
成人高考语文题篇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
a.《孟子》b.《韩非子》c.《论语》d.《庄子》。
2.“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句指的是()。
a.刘备b.关羽c.诸葛亮d.向宠。
3.《前赤壁赋》的作者是()。
a.苏轼b.李商隐c.杜牧d.韩愈。
4.下列选项中,朱自清《论气节》认为属于“节”的是()。
a.敢作敢为b.有所不为c.积极的d.战斗进取。
5.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a.白居易b.韩愈c.刘禹锡d.杜甫。
6.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选自散文集()。
a.《闲书》b.《龙。虎。狗》c.《往事》d.《故乡》。
7.《断魂枪》的作者是()。
a.老舍b.巴金c.茅盾d.鲁迅。
8.《李将军列传》一文选自()。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国语》。
9.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a.散文b.小说c.散文诗d.寓言。
10.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
a.《饮酒》b.《短歌行》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蜀相》。
11.下列是书信体驳论文的是()。
a.《陈情表》b.《答李翊书》c.《五代史伶官传序》d.《答司马谏议书》。
12.《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五十步笑百步”用的是哪种修辞方法。
a.象征b.比拟c.比喻d.夸张。
13.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14.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
a.马克。吐温b.欧。亨利c.契河夫d.莫泊桑。
15.鲁迅的小说《**》选自()。
a.《故事新编》b.《朝花夕拾》c.《呐喊》d.《彷徨》。
成人高考语文题篇四
曹操东汉未年建安时期诗人,他的诗大多以乐府旧题表现新内容。
他的风格基本是苍凉悲壮。
《短歌行》是一首乐府旧题。
一、本文主旨。
本诗写作于曹操晚年,抒写了作者复杂深沉的情怀。在诗中,他感叹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渴望招纳贤才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诗中虽也流露出人生苦短的愁闷,但作者的精神实质是昂扬向上的,积极进取的。
二、词语解释。
1、对酒当歌。当:面对;。
2、但为君故。但:只是;。
3、何时可掇。掇:拾取;。
4、契阔谈宴。契阔:聚散;。
5、枉用相存。问候枉驾前来的贤才。
三、课文串讲。
全诗共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八句,感叹人生苦短,忧思难忘;。
第二层,(青青子衿——心念旧恩)求贤不得的忧愁和诚心纳贤的态度。
分为四小层。
(1)(——沉吟至今)自己对贤才的思念;。
(2)(——鼓瑟吹笙)表示对贤才真诚欢迎的态度;。
(3)(——不可断绝)贤才不易得,自己忧心不断;。
(4)(——心念旧恩)希望老朋友能前来,为自己举贤荐能。
第三层,(月明星稀——)惋惜贤才未得明主,自己有广招人才的信心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学习要点》。
分析前八句的内容。
前四句,感叹年岁已老,功业未成,“譬如朝露”用比喻手法,感叹人生苦短。接着四句,写政治抱负未得实现,心情苦闷,想借酒浇愁。
分析诗中思贤若渴的情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用来表达对贤才由来已九的思念之情:“呦呦鹿鸣”借用来抒发诗人热烈欢迎贤才到来的情景。下面着重描写诗人求贤不得的惆怅和苦闷,设想众多贤才故友远道前来的幻影,表达作者对贤才的无比思慕的心情。
作者描写贤才无所依托,殷切希望贤才来到自己身边,助己完成统一大业。
诗中“月明星稀”四句,比喻当时贤才流散各地,无所依托。“山不厌高”四句,借用周公的典故,以周公自比,渴望得到更多的贤才,建功立业。
重点掌握本诗运用比喻的手法。
“譬如朝露”来比喻人生短暂;。
“我有佳宾,鼓瑟吹笙”比喻自己由衷地礼贤下士;。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贤才没有明主可投;。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自比周公,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
重点掌握善用典故的作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表达诗人念念不忘贤才的真情;。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出自《管子》,抒发作者渴求贤才的心情;。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作者礼贤纳士的心情,和天下统一的期望;。
《重点段落分析》。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思贤若渴,希望得到贤才辅佐的心情。
找出比喻的手法。
前六句。
用典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示自己要像周公那样,招揽人才。
成人高考语文题篇五
语文科目考试分为高中起点层次和专升本层次两类。考生要根据自己所属的学习层次,制定复习策略。
高中起点层次的考生复习时要多做模拟题。该层次考试,以综合知识为主,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多做模拟题,考生可增强对考试题型、命题思路的把握。考生做模拟题时,可以每天一套的速度进行,要清楚不同题型考查的方向。目前社会上模拟题的质量良莠不齐,考生最好以专业机构出版的模拟题为参考。
专升本层次的考生在长假里要把大纲规定的基本篇目再认真复习一遍。专升本给出了60个基本篇目,这是出题的主要范围。实际考试中,只有两题会考查基本篇目外的知识,仅占20分。考生不要押题,只要把60篇基本篇目认真复习好,得高分并不难。
根据议论文、记叙文、诗词曲赋等体裁不同,基本篇目分成不同的类别。考生可根据时间安排,每天复习6到10篇左右。复习时要把不同体裁的篇目分为一组,防止长时间看同一体裁篇目使大脑疲劳,影响复习效果。
作文也是考生要重点复习的一项内容。从近几年的考试结果看,考生写作文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因此考生在“十一”长假期间,还要抽空写点感想、随笔,在练习中复习,并给自己规定写作时间,有意识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成人高考语文题篇六
主要靠的是平时知识积累,实在不会做可以排除法,优选出可能的答案。
2、阅读题。
比较容易拿分,给出的阅读题都比较简单,要注意审题、联系历史、联系生活,把握文章整体意思后来作题。很多问题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找出答案,所以一定要细心。
3、作文一定要写完。
因为作文占的分数多(60分),字迹是第一印象,字数是写作要求,这两者考生都要注意!没写完作文很吃亏。很多考考生觉得作文难写,我们要按照这样备考,绝对没问题!
策略1:书写工整。阅卷老师不会给一份阅读都很困难的作文打高分的。
策略2:开篇吸引眼球。判卷老师不可能仔细读你的全文,如果开篇无新意,你的作文很容易被扔进40分的那一堆里。
策略3:严禁啰嗦。纵观历年满分作文,没有一篇充斥口水话的,简练是高考作文必须具备的。
策略4:多准备素材。这不是写作的好方法,高考拿分却很有效。温儒敏也曾批评过现在的语文教师违心。
教学。
称他们鼓励考生大量使用名人名言并用猜题的方式给学生指导作文。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么做很合多数阅卷老师的口味至少现在如此。
策略5:不要写得过于“八股”。高考作文阅卷的问题不是标准问题,而是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求稳求保险”,造成学生作文不敢“出格”,文风普遍四平八稳,八股味浓厚。
这就导致了高考作文要么文艺腔十足,要么忧国忧民,显出一种和考生年龄不相符的文风,虽然这种文章前些年被大量当做示范文,但近年来明显风头已变。
策略6:用最朴实的语句搭文章框架。文章脉络必须清晰,主架构不想要太多修饰。别指望判卷老师有心情仔细揣摩大段拗口的“文学作品”。
成人高考语文题篇七
陶渊明东晋诗人,我国文学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
代表作有《饮酒》《归田园居》。
《饮酒》是五言诗,田园诗。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本诗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前四句袒露了诗人能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后六句描写隐居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陶醉自然的心志。
既反映了厌弃世俗,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全诗分为两层。
第一层:前四句。强调“心远地自偏”的哲理。
第二层:后六句。描写隐居生活乐趣。表达彻悟人生真谛后的愉悦。
《学习要点》。
重点掌握“心远地自偏”的含义。
在看似矛盾的开篇提出设问,然后推出答案:诗人的心早已远离喧嚣的尘世,所以,人虽身在人世间,也能像在偏僻之处一样,不受世俗的干扰。归隐重在心志,不在行迹。表现了作者不慕世俗,超然于世,高洁自守的情操。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六句,表现作者的心情。
六句貌似平淡,却创造出清新淡泊,耐人寻味的意境。前两句,写出了田园生活无比闲适,惬意的心情;中两句,写出了山间的暮景与飞鸟结伴归来的景像,后两句,直抒胸臆,抒写心灵的感受,含有深厚的哲理,表现出诗人真正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达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
2、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
本诗的特点,就是将情,景,理融为一体。如,前四句主要是说理,但是,作者把抒情与写景融入其中。“结庐在人境”是写景,“而无车马喧”是写情,写自己的心理感受,在写景,写情的过程中,阐发了“心远地自偏”的哲理。
3、“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妙用。
“见”为无意之见,境与意会融为一体,传神地表达了作者悠然自得的神情;如改为“望”,则为有意之望,破坏了整首诗悠然的情趣。
成人高考语文题篇八
2.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
《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5.《左传》的思想倾向: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成人高考培训:
成人高考网络在线视频学习
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现其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血肉丰满,形神兼备。《战国策》打破“编年”限制,以人物游说活动为中心,并以此统率记言、叙事,安排情节结构,描写人物,开了人物传记的先河。
叙事生动曲折,善于夸张渲染,带有传奇色彩。
语言辩丽恣肆、放言无忌。
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说理,语言通俗浅显。“鹬蚌相争”、“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百发百中”等寓言闪耀着迷人的文学光彩,表现出较强的艺术力量。
7.“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道”派生万物的表现;道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法则和根本规律,它主宰一切。
《九章》是某一时期片断的生活记录和心情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其中的《哀郢》中记述了他流-亡江南的路线,亦情亦景,忧思绵绵,既有忧国忧民的悲愤,又有委屈沉沦的凄怆。
9.《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计130篇,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约3000年的历史。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以事系年,是全书的纲领;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以及个别杰出的历史人物的传记。列传,是历史上有影响的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有关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门史。
10.《史记》的艺术成就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传记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成人高考培训: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文学创作,通过写人来反映历史,所以全书记载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刺客、游侠、倡优、商贾、医卜等众多小人物,构成丰富的人物画廊。这些人物既有各阶级、阶层的、时代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富有典型性,这些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笔下个个都栩栩如生、形象鲜明、呼之欲出。如张良的善谋,项羽的勇猛、刘邦的奸诈,韩信的多智,商鞅的刻薄,李斯的贪利、李广的善射等。这是因为司马迁恰当地运用了一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3)强烈的抒情性
(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
11.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
抒情小赋,内容上侧重于抒发愤世嫉俗与表现个人放心求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用问答体,通篇用韵文。代表作有张衡《归田赋》,表现的是对世事的厌倦和对恬淡生活的追求,如“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苟纵心物外,安知菜辱之所如?”它一扫汉大赋那种铺采摛文、夸张堆砌的手法,用短小精悍的篇制和优美朴素的语言,集中抒写自己的怀抱。作者的苦闷、不满、追求和意趣贯穿全篇。《归田赋》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它的出现预示着汉大赋的时代即将过去,预示着抒情小赋将以独立的体式在赋坛上占有一席地位。
12.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最早设于秦朝。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据记载,汉武帝时的乐府开始采集民间歌辞和乐曲。六朝时,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
1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和杰出代表。 曹操诗歌《蒿里行》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多艰。作品反映了初平之年关东州群起兵讨伐董卓,便令会师之后,他们各怀异心,观望不前,不久各路人马为争夺权势相互火并、自相残杀。军阀长期混战、造成百姓惨死、抛骨露尸于野的衰败景象。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历史事实,并流露了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苍凉激楚,形象鲜明。因此,后人称之为“诗史”、“汉末实录”.
14.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之为“建安之杰”,现存诗80多首,辞赋散文共40余篇。钟嵘评价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精兼雅怨,体被文质”,是对其诗歌风格的概括。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
成人高考培训:
15.曹丕代表作是《燕歌行》。此诗历来为人称道,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对七言诗的形成有很大贡献。二是在于它情致凄婉动人、语言浅显清丽、音节和谐流畅。
16.陶渊明的影响
思想人品方面:恬淡退隐,固穷守节,不屈事权贵,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人品峻洁,精神高尚,教育和影响了无数代作家。
诗歌创作方面:他是汉魏六朝最杰出的诗人,是田园诗派的开山之祖。对田园诗题材的开掘,情、景、理交融的美学旨归,自然纯真的风格,均有巨大的影响。
17.骈文又称骈俪文、骈偶文。以两两相对的句子构成的文章叫骈文。
18.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其诗真正融合了南北诗风,兼有刚健与柔媚之美。将咏史与抒情相结合,感情真挚。赋前有序,即《哀江南赋序》,是用四六骈文写的,它概括了全篇大意,并说明创作此赋的动机。庾信的赋,如同其诗,善用典故,而且一般都能灵活运用。语言精美,情文并茂,自然流丽,将骈文推向高峰,达到了六朝骈文的最高水平。
19.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1)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和周、汉民歌不同。
(2)以抒情为主,感情真率动人。
(3)多用比兴、象征、谐音双关等手法。
(4)语言自然晓畅,风格清新婉丽。
20.标志着南朝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的是:《西洲曲》。
《西洲曲》开头写一位少女回忆梅花初落时与情人在西洲约会,于是折梅一枝遥寄江北的爱人。以下便写那少女从春到秋、从早到晚的无尽相思。情调缠绵悱恻,充满了隐约朦胧之美,颇有艺术感染力。并且巧妙运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方法,如本篇多次写到莲。“莲”和“怜”谐音,“莲子”即“怜子”,暗示爱怜的人。“低头弄莲子”,即暗指爱抚所爱的人。又以莲子的青如水比喻对爱人的感情纯洁如水。“置莲怀袖中”即表示对所爱的人珍爱,以“莲心彻底红”喻爱情的成熟和热烈。运用双关语,使全诗的情调更显得优美迷人。全诗以五言四句为一段,用顶真格的修辞把上下段连接起来,如“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全诗迂回曲折而又首尾一贯。 成人高考培训:
21.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批评巨著,对于文学理论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四个方面:(1)把文学的发展同社会生活的变迁联系起来,初步认识到文学的发展受时代的制约,文学本身也有继承关系。(2)比较全面地说明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3)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4)阐述了进行文学批评的态度、方法和标准。在《知音》篇中提出“六观”,既包括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也包括了作品的艺术形式。
22.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1)政治开明。唐代政治较为开明,特别是前期的唐太宗,武则天,玄宗前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政治空前开明的繁盛政治气象。士族的衰落与中小地主的兴起;科举制的兴起;唐代文禁较为宽松,文人思想解放。
(2)经济繁荣。1.均田制和两税法的施行适应了历史的发展;势力范围的广大和对外交易的频繁;城市的空前繁荣,标志着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贞观、开元、天宝盛世促进了盛唐气象的形成。
23.唐诗的繁荣与发展轨迹
原因:经济的繁荣是诗歌发展的温床、民族的大融合和国际交流的增加、统治者兼容并包的治国方针、科举取士制度、诗歌本身的发展已臻完善。
(1)初唐:初唐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初唐四杰”、陈子昂
(2)盛唐:山水田园游人王维和孟浩然(王孟).边塞诗人高适、岑参(高岑).
双子星座李白杜甫。李白是盛唐气象哺育出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也成为了盛世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而杜甫则是社会的动荡阶段再现苦难世道的思想代表。
(3)中唐:韩孟诗派:韩愈、孟郊、李贺等人。元白诗派:白居易、元稹、张籍等。形成了唐诗创作的第二个高潮。
(4)晚唐“小李杜”崛起诗坛。杜牧、李商隐
24.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他的诗仅存两首,然而就是一首《春江花月夜》让他在文学史上占了一席之地。《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艺术特点:
1.题材开拓、意境创新
成人高考培训:
作诗贵在创新。《春江花月夜》描写的春、江、花、月、夜的景色以及游子思妇的题材,历代屡见不鲜。然而,张若虚却互这些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它将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赞美自然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并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将他们的思念与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的询问等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这对唐诗意境开拓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的突出意象,它象一条纽带,贯穿全诗,情意也随着月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诗中经历了一夜的过程,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全过程。而在月光之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花林、流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鸿雁、鱼龙,不眠的思妇和漂泊的游子,交相辉映,展现出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与人生哲理的画卷,形成了完整统一的诗歌意境。
3.韵律节奏美。全诗共36句,每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并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交错运用平仄,一唱三叹,前后呼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随着音律节奏的变化,诗中的情感也在跌荡起伏。
这确实是一篇横绝千古的诗篇,故而有人盛赞张若虚是,“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25.王维与盛唐山水田园诗
王维不光是一个文学、书画、音乐的通才,还是一个诗歌创作的奇才,他各体皆工,尤工五律和五七言绝句,号为“诗佛”.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山水田园诗奠定了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
26.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甚至,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他的诗歌的艺术特色也是绝无仅有的。他上承屈原,将中国诗歌的浪漫精神推向了顶峰。
李白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的影响。李白的自信自负、傲视富贵的个性自由精神,是在传统****政体下,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仰慕不已,借以慰藉的一方心灵土壤。
2.飘逸的风俗的影响。他诗歌飘逸风格、奇特想象和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后代诗人仰慕不已,苏轼、陆游等大家,都受其影响。
成人高考培训:
27.李白和杜甫同是唐代两位最杰出的诗人,后人将二人喻为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由于个性和社会经历等原因,李白诗中较为突出自我,张扬个性;其诗风是飘逸不群;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政治,关注由社会政治而来的社会苦难;其诗风是沉郁顿挫。 杜甫现存诗歌1400余首,这些诗的内容博大精深,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民胞物与”来概括。民胞指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物与指的是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都是我的朋友。
28.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广度是空前的。因此,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诗史的涵义有两个方面:
(1)有史的认识价值。常被人提到的重要历史事件,在杜甫诗中均有反映。如两京收复,杜甫有《收京三首》、《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九节度兵败邺城,为补充兵力而沿途征兵,杜甫写了《三吏》、《三别》。杜甫之诗,就象是一部安史之乱的历史。而且杜甫有些诗所反映的史实,未见于史料记载,还可以补史之缺遗。如杜甫《三绝句》里提及的渝州、开州杀刺史一事,未见史料记载。
而且,杜甫之诗也是他自身的一部历史。我们通过杜甫之诗,可以了解到杜甫一生的行踪历程。
(2)形象的历史生活画面。只提供史的事实,这是史书所做的事情。杜甫的诗不仅提供了史的事实,而且为我们描述了更为广阔,更为具体生动的历史生活画面。
29.杜诗的风格:沉郁顿挫
沉郁,是指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它表现了杜诗思想内容的博大深厚,生活体验的丰富真切、感情的饱满有力。
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曲折起伏,反复低回;表现了杜诗意境的深厚完整,语言的精工凝炼,音调节奏的抑扬缓急,顿挫变化。
30.柳宗元,著名散文家,亦是著名诗人。他对儒、道、佛思想均有吸收,具有唯物思想和较为进步的历史观。柳诗现存160余首,大部分为遭贬后的悲愤和对山水景物的欣赏寄托之作。
成人高考培训:
2.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
《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战国策》是一部 "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5.《左传》的思想倾向: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现其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血肉丰满,形神兼备。《战国策》打破 "编年"限制,以人物游说活动为中心,并以此统率记言、叙事,安排情节结构,描写人物,开了人物传记的先河。
叙事生动曲折,善于夸张渲染,带有传奇色彩。
语言辩丽恣肆、放言无忌。
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说理,语言通俗浅显。 "鹬蚌相争"、"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百发百中"等寓言闪耀着迷人的文学光彩,表现出较强的艺术力量。
7.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道"派生万物的表现;道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法则和根本规律,它主宰一切。
《九章》是某一时期片断的生活记录和心情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其中的《哀郢》中记述了他流-亡江南的路线,亦情亦景,忧思绵绵,既有忧国忧民的悲愤,又有委屈沉沦的凄怆。
9.《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
30世家、70列传组成,计130篇,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约3000年的历史。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以事系年,是全书的纲领;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以及个别杰出的历史人物的传记。列传,是历史上有影响的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有关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门史。
10.《史记》的艺术成就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传记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文学创作,通过写人来反映历史,所以全书记载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刺客、游侠、倡优、商贾、医卜等众多小人物,构成丰富的人物画廊。这些人物既有各阶级、阶层的、时代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富有典型性,这些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笔下个个都栩栩如生、形象鲜明、呼之欲出。如张良的善谋,项羽的勇猛、刘邦的奸诈,韩信的多智,商鞅的刻薄,李斯的贪利、李广的善射等。这是因为司马迁恰当地运用了一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3)强烈的抒情性
(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
11.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
抒情小赋,内容上侧重于抒发愤世嫉俗与表现个人放心求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用问答体,通篇用韵文。代表作有张衡《归田赋》,表现的是对世事的厌倦和对恬淡生活的追求,如"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苟纵心物外,安知菜辱之所如?"它一扫汉大赋那种铺采摛文、夸张堆砌的手法,用短小精悍的篇制和优美朴素的语言,集中抒写自己的怀抱。作者的苦闷、不满、追求和意趣贯穿全篇。《归田赋》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它的出现预示着汉大赋的时代即将过去,预示着抒情小赋将以独立的体式在赋坛上占有一席地位。
12.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最早设于秦朝。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据记载,汉武帝时的乐府开始采集民间歌辞和乐曲。六朝时,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
1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和杰出代表。 曹操诗歌《蒿里行》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多艰。作品反映了初平之年关东州群起兵讨伐董卓,便令会师之后,他们各怀异心,观望不前,不久各路人马为争夺权势相互火并、自相残杀。军阀长期混战、造成百姓惨死、抛骨露尸于野的衰败景象。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历史事实,并流露了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苍凉激楚,形象鲜明。因此,后人称之为"诗史"、"汉末实录".
14.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之为"建安之杰",现存诗80多首,辞赋散文共40余篇。钟嵘评价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精兼雅怨,体被文质",是对其诗歌风格的概括。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
15.曹丕代表作是《燕歌行》。此诗历来为人称道,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对七言诗的形成有很大贡献。二是在于它情致凄婉动人、语言浅显清丽、音节和谐流畅。
16.陶渊明的影响
思想人品方面:恬淡退隐,固穷守节,不屈事权贵,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人品峻洁,精神高尚,教育和影响了无数代作家。
诗歌创作方面:他是汉魏六朝最杰出的诗人,是田园诗派的开山之祖。对田园诗题材的开掘,情、景、理交融的美学旨归,自然纯真的风格,均有巨大的影响。
17.骈文又称骈俪文、骈偶文。以两两相对的句子构成的文章叫骈文。
18.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其诗真正融合了南北诗风,兼有刚健与柔媚之美。将咏史与抒情相结合,感情真挚。赋前有序,即《哀江南赋序》,是用四六骈文写的,它概括了全篇大意,并说明创作此赋的动机。庾信的赋,如同其诗,善用典故,而且一般都能灵活运用。语言精美,情文并茂,自然流丽,将骈文推向高峰,达到了六朝骈文的最高水平。
19.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1)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和周、汉民歌不同。
(2)以抒情为主,感情真率动人。
(3)多用比兴、象征、谐音双关等手法。
(4)语言自然晓畅,风格清新婉丽。
20.标志着南朝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的是:《西洲曲》。
《西洲曲》开头写一位少女回忆梅花初落时与情人在西洲约会,于是折梅一枝遥寄江北的爱人。以下便写那少女从春到秋、从早到晚的无尽相思。情调缠绵悱恻,充满了隐约朦胧之美,颇有艺术感染力。并且巧妙运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方法,如本篇多次写到莲。"莲"和"怜"谐音,"莲子"即"怜子",暗示爱怜的人。"低头弄莲子",即暗指爱抚所爱的人。又以莲子的青如水比喻对爱人的感情纯洁如水。"置莲怀袖中"即表示对所爱的人珍爱,以"莲心彻底红"喻爱情的成熟和热烈。运用双关语,使全诗的情调更显得优美迷人。全诗以五言四句为一段,用顶真格的修辞把上下段连接起来,如"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全诗迂回曲折而又首尾一贯。
21.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批评巨著,对于文学理论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四个方面:(1)把文学的发展同社会生活的变迁联系起来,初步认识到文学的发展受时代的制约,文学本身也有继承关系。(2)比较全面地说明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3)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4)阐述了进行文学批评的态度、方法和标准。在《知音》篇中提出"六观",既包括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也包括了作品的艺术形式。
22.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1)政治开明。唐代政治较为开明,特别是前期的唐太宗,武则天,玄宗前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政治空前开明的繁盛政治气象。士族的衰落与中小地主的兴起;科举制的兴起;唐代文禁较为宽松,文人思想解放。
(2)经济繁荣。1.均田制和两税法的施行适应了历史的发展;势力范围的广大和对外交易的频繁;城市的'空前繁荣,标志着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贞观、开元、天宝盛世促进了盛唐气象的形成。
23.唐诗的繁荣与发展轨迹
原因:经济的繁荣是诗歌发展的温床、民族的大融合和国际交流的增加、统治者兼容并包的治国方针、科举取士制度、诗歌本身的发展已臻完善。
(1)初唐:初唐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初唐四杰"、陈子昂
(2)盛唐:山水田园游人王维和孟浩然(王孟)。边塞诗人高适、岑参(高岑)。 双子星座李白杜甫。李白是盛唐气象哺育出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也成为了盛世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而杜甫则是社会的动荡阶段再现苦难世道的思想代表。
(3)中唐:韩孟诗派:韩愈、孟郊、李贺等人。元白诗派:白居易、元稹、张籍等。形成了唐诗创作的第二个高潮。
(4)晚唐"小李杜"崛起诗坛。杜牧、李商隐
24.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他的诗仅存两首,然而就是一首《春江花月夜》让他在文学史上占了一席之地。《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艺术特点:
1.题材开拓、意境创新
作诗贵在创新。《春江花月夜》描写的春、江、花、月、夜的景色以及游子思妇的题材,历代屡见不鲜。然而,张若虚却互这些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它将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赞美自然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并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将他们的思念与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的询问等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这对唐诗意境开拓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的突出意象,它象一条纽带,贯穿全诗,情意也随着月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诗中经历了一夜的过程,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全过程。而在月光之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花林、流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鸿雁、鱼龙,不眠的思妇和漂泊的游子,交相辉映,展现出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与人生哲理的画卷,形成了完整统一的诗歌意境。
3.韵律节奏美。全诗共36句,每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并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交错运用平仄,一唱三叹,前后呼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随着音律节奏的变化,诗中的情感也在跌荡起伏。
这确实是一篇横绝千古的诗篇,故而有人盛赞张若虚是,"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25.王维与盛唐山水田园诗
王维不光是一个文学、书画、音乐的通才,还是一个诗歌创作的奇才,他各体皆工,尤工五律和五七言绝句,号为"诗佛".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山水田园诗奠定了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
26.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甚至,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他的诗歌的艺术特色也是绝无仅有的。他上承屈原,将中国诗歌的浪漫精神推向了顶峰。
李白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的影响。李白的自信自负、傲视富贵的个性自由精神,是在传统专制政体下,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仰慕不已,借以慰藉的一方心灵土壤。
2.飘逸的风俗的影响。他诗歌飘逸风格、奇特想象和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后代诗人仰慕不已,苏轼、陆游等大家,都受其影响。
27.李白和杜甫同是唐代两位最杰出的诗人,后人将二人喻为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由于个性和社会经历等原因,李白诗中较为突出自我,张扬个性;其诗风是飘逸不群;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政治,关注由社会政治而来的社会苦难;其诗风是沉郁顿挫。
杜甫现存诗歌1400余首,这些诗的内容博大精深,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民胞物与"来概括。民胞指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物与指的是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都是我的朋友。
28.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广度是空前的。因此,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诗史的涵义有两个方面:
(1)有史的认识价值。常被人提到的重要历史事件,在杜甫诗中均有反映。如两京收复,杜甫有《收京三首》、《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九节度兵败邺城,为补充兵力而沿途征兵,杜甫写了《三吏》、《三别》。杜甫之诗,就象是一部安史之乱的历史。而且杜甫有些诗所反映的史实,未见于史料记载,还可以补史之缺遗。如杜甫《三绝句》里提及的渝州、开州杀刺史一事,未见史料记载。
而且,杜甫之诗也是他自身的一部历史。我们通过杜甫之诗,可以了解到杜甫一生的行踪历程。
(2)形象的历史生活画面。只提供史的事实,这是史书所做的事情。杜甫的诗不仅提供了史的事实,而且为我们描述了更为广阔,更为具体生动的历史生活画面。
29.杜诗的风格:沉郁顿挫
沉郁,是指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它表现了杜诗思想内容的博大深厚,生活体验的丰富真切、感情的饱满有力。
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曲折起伏,反复低回;表现了杜诗意境的深厚完整,语言的精工凝炼,音调节奏的抑扬缓急,顿挫变化。
2、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
《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5、《左传》的思想倾向: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1、《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现其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血肉丰满,形神兼备。《战国策》打破“编年”限制,以人物游说活动为中心,并以此统率记言、叙事,安排情节结构,描写人物,开了人物传记的先河。
叙事生动曲折,善于夸张渲染,带有传奇色彩。
语言辩丽恣肆、放言无忌。
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说理,语言通俗浅显。“鹬蚌相争”、“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百发百中”等寓言闪耀着迷人的文学光彩,表现出较强的艺术力量。
2、“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道”派生万物的表现;道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法则和根本规律,它主宰一切。
《九章》是某一时期片断的生活记录和心情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其中的《哀郢》中记述了他流-亡江南的路线,亦情亦景,忧思绵绵,既有忧国忧民的悲愤,又有委屈沉沦的凄怆。
4、《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计130篇,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约3000年的历史。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以事系年,是全书的纲领;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以及个别杰出的历史人物的传记。列传,是历史上有影响的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有关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门史。
5、《史记》的艺术成就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传记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性,这些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笔下个个都栩栩如生、形象鲜明、呼之欲出。如张良的善谋,项羽的勇猛、刘邦的奸诈,韩信的多智,商鞅的刻薄,李斯的贪利、李广的善射等。这是因为司马迁恰当地运用了一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3)强烈的抒情性。(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
1、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
抒情小赋,内容上侧重于抒发愤世嫉俗与表现个人放心求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用问答体,通篇用韵文。代表作有张衡《归田赋》,表现的是对世事的厌倦和对恬淡生活的追求,如“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苟纵心物外,安知菜辱之所如?”它一扫汉大赋那种铺采摛文、夸张堆砌的手法,用短小精悍的篇制和优美朴素的语言,集中抒写自己的怀抱。作者的苦闷、不满、追求和意趣贯穿全篇。《归田赋》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它的出现预示着汉大赋的时代即将过去,预示着抒情小赋将以独立的体式在赋坛上占有一席地位。
2、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最早设于秦朝。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据记载,汉武帝时的乐府开始采集民间歌辞和乐曲。六朝时,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
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和杰出代表。 曹操诗歌《蒿里行》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多艰。作品反映了初平之年关东州群起兵讨伐董卓,便令会师之后,他们各怀异心,观望不前,不久各路人马为争夺权势相互火并、自相残杀。军阀长期混战、造成百姓惨死、抛骨露尸于野的衰败景象。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历史事实,并流露了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苍凉激楚,形象鲜明。因此,后人称之为“诗史”、“汉末实录”。
4、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之为“建安之杰”,现存诗80多首,辞赋散文共40余篇。钟嵘评价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精兼雅怨,体被文质”,是对其诗歌风格的概括。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
5、曹丕代表作是《燕歌行》。此诗历来为人称道,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对七言诗的形成有很大贡献。二是在于它情致凄婉动人、语言浅显清丽、音节和谐流畅。
1、陶渊明的影响
思想人品方面:恬淡退隐,固穷守节,不屈事权贵,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人品峻洁,精神高尚,教育和影响了无数代作家。
诗歌创作方面:他是汉魏六朝最杰出的诗人,是田园诗派的开山之祖。对田园诗题材的开掘,情、景、理交融的美学旨归,自然纯真的风格,均有巨大的影响。
2、骈文又称骈俪文、骈偶文。以两两相对的句子构成的文章叫骈文。
3、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其诗真正融合了南北诗风,兼有刚健与柔媚之美。将咏史与抒情相结合,感情真挚。赋前有序,即《哀江南赋序》,是用四六骈文写的,它概括了全篇大意,并说明创作此赋的动机。庾信的赋,如同其诗,善用典故,而且一般都能灵活运用。语言精美,情文并茂,自然流丽,将骈文推向高峰,达到了六朝骈文的最高水平。
4、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1)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和周、汉民歌不同。
(2)以抒情为主,感情真率动人。
(3)多用比兴、象征、谐音双关等手法。
(4)语言自然晓畅,风格清新婉丽。
5、标志着南朝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的是:《西洲曲》。
1、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批评巨著,对于文学理论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四个方面:(1)把文学的发展同社会生活的变迁联系起来,初步认识到文学的发展受时代的制约,文学本身也有继承关系。(2)比较全面地说明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3)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4)阐述了进行文学批评的态度、方法和标准。在《知音》篇中提出“六观”,既包括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也包括了作品的艺术形式。
2、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1)政治开明。唐代政治较为开明,特别是前期的唐太宗,武则天,玄宗前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政治空前开明的繁盛政治气象。士族的衰落与中小地主的兴起;科举制的兴起;唐代文禁较为宽松,文人思想解放。
(2)经济繁荣。均田制和两税法的施行适应了历史的发展;势力范围的广大和对外交易的频繁;城市的空前繁荣,标志着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贞观、开元、天宝盛世促进了盛唐气象的形成。
3、唐诗的繁荣与发展轨迹
原因:经济的繁荣是诗歌发展的温床、民族的大融合和国际交流的增加、统治者兼容并包的治国方针、科举取士制度、诗歌本身的发展已臻完善。
(1)初唐:初唐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初唐四杰”、陈子昂。
(2)盛唐:山水田园游人王维和孟浩然(王孟)。边塞诗人高适、岑参(高岑)。 双子星李白杜甫。李白是盛唐气象哺育出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也成为了盛世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而杜甫则是社会的动荡阶段再现苦难世道的思想代表。
(3)中唐:韩孟诗派:韩愈、孟郊、李贺等人。元白诗派:白居易、元稹、张籍等。形成了唐诗创作的第二个高潮。
(4)晚唐“小李杜”崛起诗坛。杜牧、李商隐。
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全诗迂回曲折而又首尾一贯。
成人高考语文题篇九
心态,是心理状态的简称。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自身的学习生活工作大有帮助。
在为人处世方面,需要良好的心态。常言说得好:?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如果总记起自己的善举,忘记了他人的相助,弄不好郁郁寡欢,倒是大大地伤害自家的身体。
要有容人之心,容人之量。《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气量狭小者的典型,直至将死还要?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忠厚老实的鲁肃评价周瑜之死用了八个字:?公瑾量窄,自取死尔?——一句话周瑜死在不良的心态上。
王安石在原则问题上非常执拗,被称为?拗相公?。然而,在非原则问题上,表现出了极大的豁达。他的《围棋》诗表达了他大度: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战罢两奁收黑白,一枰何处有亏成。
传说两户人家因为房基发生了争执。其中一家写信给在外做官的儿子诉苦,儿子寄来这样一首诗:万里来书为墙堵,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由此可见,在非原则问题,多一些宽容和豁达,这便是良好的心态。
在原则问题上,打着?豁达?的旗号做老好人,则是不良心态在作怪。但是,无论怎样的争论,都不该忘记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强调平和的心态,不仅不会阻碍积极进取,反而是积极进取者战胜困难的心理保障。
优秀的运动员强调有一颗?平常心?,则往往战无不胜:北京奥运会上这样成功的事例不胜枚举,更令我钦佩的是体育总局局长在取得辉煌成绩之时反映其心态的那句语重心长的话:我们是金牌大户,但还不是体育强国。
胜利之际,依旧心平气和,看准问题的实质,我以为这便是我们取得成功并将不断辉煌的心态保障。
良好的心态铸就成功与辉煌。而良好的心态,来自于自信;自信,又需以不懈的努力做支撑。
从苏东坡的?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到范仲淹?胸中自有百万兵?,再到刘伯承?狭路相逢勇者胜?,都明白的证明了这个道理。
没有勤奋努力的自信,只能是自吹自擂。
随着中国的逐步崛起,人们在国际各个领域中看到了我们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看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大度,看到了我们走向更大成功的实力,而这一切其实写在每一个国人自信的脸上!
人类伤害了自然,自然必将惩罚人类!不信,请看:海啸、地震、沙尘暴肆虐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南极洲冰川渐渐融化,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土地大量沙漠化……人类受到了空前的灾难!
回想以前的大自然,沐浴在自然的灵光里,铺开广阔的草原,撒下五彩的鲜花,“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山泉汩汩涌出,跌宕出生命的旋律;小河流水潺潺,诉说着自然的美丽……这是多么另人神往的境界啊!然而,这般美丽的大自然是如何变成了今天的惨状呢?环境的污染——这几个毁灭性的字眼害了地球、害了人类!人类,别再无休止地搜刮自然了!
是的,人类要发展,为了更好地生存所进行的资源以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所有的开发和利用都应当从整个自然界,尤其是地球环境的生态系统加以全面、科学地考虑,然后再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既保护了大自然又进行了发展,这才是两全之策啊!但是,就当前局势来看,即使人类不再破坏那些已存的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在已有的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人为的再建,使其恢复原本的自然风貌,从而保护生态系统中各种要素的均衡,这样才能达到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
然而,要真正使保护环境得到落实,就必须从现在做起,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彻底甩掉传统观念,切实提高人们对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视,全面认识自然资源的潜在价值,从而增强保护自然资源的自觉性,把保护自然作为自己的责任,把绿化环境作为自己的任务,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做起,热爱自然,积极投身到绿化生态环境的行动中去。另外,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利设施,在水土上大做文章,提高农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强化社会保护措施,加大保护生物资源的宣传,依靠法律,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加大保护力度,从而营造全社会保护生物资源的良好氛围。
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人们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今天,肆虐的海啸、地震、沙尘暴已经给我们敲响了保护环境、拯救地球的警钟,相信人类已经觉醒,自然的歌声将会以快乐为音符谱写。相信未来,通过人们不懈的努力,人类的伊甸园将变得更加美好!
感恩创造美好世界。
——题记。
上苍造物,何等超绝,在赋予生命命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一颗感恩的心。当农家以“粗食不忘天地德,布衣常念祖宗恩”这种最纯朴的方式表达了他们感恩的情怀时,当佛家以“善哉、善哉”这种最直接方式抒发出他们感恩的情怀时,当儒家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书写出他们心中的感激时,我们内心不由得为之一震,并深刻反思,我们尘封已久的感恩有心何时才能焕发它的光彩?我们有着感恩的心,如同“人之初,性本善”一样与我们生命同在,我们在忘记感恩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
诗人食指曾说:我们曾光着脊背走过大地,深知人生的风霜雨雪,当我们秉持着感恩的心时,便将烦恼与不快踏进了泥泞,从而感叹,生活如此美好,人生如此多姿,真的,只要我们有着感恩的心,我们会发现,长者的批评是甜的,朋友的忠告是香的,母亲的唠叨是彩虹,是我们铺就人生之路的基石。
最朴实的方式承载着我们千晨年来的传统,蕴孕着我们独特的民族情景。
千百年前:“管鲍之交”暗含着朋友间的感恩;岳飞“精忠报国”渗透着对祖国的感恩;苏武“十年牧羊”更指示着对民族感恩。“知恩国报”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后世子孙,无与伦比的百世伟业,绵延壮大的中华民族,出于对东方金色阳光的感恩,为这块华夏热土的感恩,一代又一代中华人的苦心经营,一批一批仁人志士的呕心沥血,他们怀着感恩的心,为中华民族捍洒自己的汗水,激扬着火一样的青春。
感恩是一种的美德,时时处处怀着感恩的心,你会发现自己你能享受生活,你能随时随地的获得快乐。
父母说:感恩是我将我父母对我的爱尽可能的回报,并将其贯注于我的孩子。
老师说:感恩是将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更好的完成。
医生说:感恩是使病人远离痛苦,使人民身体安康。
战士说:感恩是誓死护卫祖国的每一寸疆土。
……。
智者的智慧往往在于,用感恩的心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岗位,无怨无悔,用感恩的态度事创造自己的辉煌!
屈原的《离骚》是政治文学、政治诗歌、政治辞藻。
“离”,就是被迫的结束了屈原的政治生涯,耻辱地剥夺了屈原的政治权利。”骚”,就是屈原的政治呐喊、政治反抗、政治忧愤、政治原则以及政治精神与政治人格。
《离骚》的文学品位,具有自传体性,又有叙事性和抒情性。其内涵多种情绪与情感的交叉交织,创造了一种既呜咽悲抢、激烈狂放、又坦然从容的浑辉气象。
《离骚》的政治品位,既反“皇帝”,又反贪官。它多次抨击灵修即怀王,是一代昏君,听信奸臣谗言,鼠目寸光,没有远见卓识;同时他看到楚国江河日下的趋势而感到忧心重重。爱国主义思想是屈原的基础理念,又是他的政治境界。
屈原在政治地位上受到打击之后,他投向大自然的怀抱,他要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和精华,提炼他的高洁的政治情怀。“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大自然中许多植物,出污泥而不染,因为它们质地优秀,其品质不会腐朽。他在朝廷尽管奸佞小人满堂,但他的理想抱负始终坚定,从不敷衍塘塞,也不阿谀陷媚。
他走在开阔的田野间,他穿着五彩缤纷衣服,又有许多花草树叶点缀装饰,阵阵的清香散发,他觉得已是大然中的一员,已与天地田野山河与庄稼融为一体,他内心的清气与自然的清气交织了新的诗歌。
他在自然界的狂放中,他向四面的山河游目,他觉得遥远的山河在向他招手,它们放出的神气在向他扑去,他并不孤立。他觉得呼呼的大自然清风,正在压倒和吹散有人对他的恶语和诽谤。
他在自然界中陶醉,他不由自主的歌唱,歌唱他潇洒的游乐。“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他的歌词离骚至今还在那里激荡,几千年来屈原的天籁之音久经不衰。
屈原是战国后期,具有帝王血脉的、一流的楚国贵族政治家。但由于楚怀王和楚顷襄王的昏庸无道,屈原的政治主张不但未能实现,反而身受其害。这是屈原《离骚》辞章的大背景。
屈原身上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他常以巫师的装扮出现在民间,似乎有的疯疯癫癫装神弄鬼的模样。当今有人认为,屈原政治上失意后,他滑进了巫医之术,消极的放弃了原有的政治信仰。我认为不能这样推断。屈原用巫师的装扮正是他的一种政治智慧的应对,起到麻痹政敌对他的进一步打击和谋害,保护屈、昭、景三大贵族的安全。
屈原在离骚中说,“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的意思是,天下人各有自已的爱好,我独自爱好巫师那样的装扮,也就不必大惊小怪。我的政治的主张坚定,即使五马分尸也不改变,难道我受了冤屈就后悔彷徨了吗!
一年一度,花开花落;一朝一夕,风云变幻;一撇一捺,风雨人生!
在历史的足迹中,一些人,以高尚的人格感染着人们;一些人,以高尚的行为影响着人们;一些人,以高尚的思想昭示着人们;这些人就是国人心中的道德楷模。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向你们致敬!
从开天辟地到如今,经历了难以醒目的时光。在这段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发生过许多的转变,由兴变衰,由衰转盛,历史的演变。给我们领悟、启迪青年一代为中华崛起,繁荣昌盛而努力、刻苦,让中国这颗璀灿的明珠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华民族一路走来,为我们的道路增添了新的轨迹,道路更加顺畅,我们一路走来,困苦、艰难逐之减少,这都是他们、事迹的伟人、人们的主宰!“他”一个现代“雷锋”小小年纪有大大的作为,为祖国增添光彩,为人民服务到底,是人民学习的好榜样,是祖国的楷模,他说过,“乐于助人,何乐而不为”!
共产党人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个就是他们的价值观,所以在国家民族危难的时候,他总是挺身而出,冲在最前面,所以朔造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留在人民心间,像抗日战争时期具有大无畏精神的刘胡兰,解放战争时期具有坚定信念的江竹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焦裕禄,“九八抗洪”中勇于站在风口浪尖的共产党员战士,“汶川”大地震中不顾生命危险救助伤员的人们……他们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高尚行为,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都有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从而使他们的形象永驻人们的心间并流芳百世,不管岁月的大海如何的澎湃,他们都是最美丽的浪花,相反,有一些人,因为价值观模糊而遗臭万年,被世人所不齿,所以我们要有价值观!
“善行无疆”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
“一诺千金”是诚实守信的道德模范。
“舍己为人”是见义勇为的道德模范。
“恪尽职守”是敬业奉献的道德模范。
我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在历史的足迹里寻找道德模范,总结英雄的伟人事迹,来实现自己平生的理想,让我们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一个热爱祖国,热爱民族,重于泰山的人!让祖国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
成人高考语文题篇十
立意,就是指记叙文中确立主题思想,议论文中确立中心论点(立论)。立意的原则是联系实际,即联系社会现实和考生自己的工作、生活、思想实际。立意的要求是正确、鲜明、集中、深刻、新颖。审题和立意是写作中既有区别又联系紧密的两个环节。审题是写作的前提,立意是写作的关键,也是写作的难点。为此,考生在立意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要全面分析题目,准确理解题意。
尤其是给材料作文,要认真阅读材料,辨析其多层意义,在把握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准确立意。例如,习作:据报载,今年某大学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在这次稍稍高于中学语文水平的测试中,达到及格线最多的是本科生,也仅有60%,最少的是博士生,才有30%.一位比较优秀的本科生留校作助教,为一位研究生导师整理书稿。书稿送到出版社没几天就被退了回来,原因很简单,出版社的编辑只粗粗浏览了一遍,就发现了200多个错别字。针对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这是一个易于引人思考的论题。有的考生从“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谈起,立论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虽然立论面过宽,论述易流于空泛。也有的考生没有认真阅读材料,劈头就说:“堂堂的中华民族,一个拥有十二亿人口的大国,居然只有屈指可数的少得可怜的那么一点人汉语水平过关。”这样粗心,而且带有情感定势意味,写下去必然偏离题意。有些考生从大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入手,立论为“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质势在必行”。这就准确地理解了题意抓住了主要矛盾。由于立论集中、鲜明,论述会针对性强,有说服力。
二、要重视立意能力的训练和发挥。
立意是一个综合运用观察、分析、综合、想象、联想等多种能力的思维表达过程。考场作文的一个特点是在可写性与可发挥性之间的空间比较大。因此,考生应从训练思维能力入手,提高立意能力,并在考场上得以发挥。一是思维的广泛性训练,多角度立意。所谓角度,就是观察、分析事物的着眼点,也是文章立意、构思的出发点。各种事物本来就具有多义性。“一树梅花万首诗”。同一个题目,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写作意图出发,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把握,就会从中提炼出不同的思想意义。考生在拿到题目时,要广开思路,选一个自己理解清楚、体会深刻、有话可说的角度去立意,铺陈成文。思路越开阔,立意的角度就越多,立意的选择余地也越大。
成人高考语文题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精彩的语言。
2、学习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
重点难点:品味鉴赏诗歌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时间穿越千年,而今唐诗依然被我们吟唱。这灿烂的诗园中,有一个人曾为唐诗树起一面猎猎大旗,引领唐诗走上了浪漫主义的高峰。他就是诗仙——李白。
因为李白有颗狂放之心,所以他只须把胸中那口气喷出便成就华美的篇章。
于是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壮阔;。
于是有“仰天大笑出门去”得意;。
于是有“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
他的诗中更有如席的雪花,三千之飞瀑;以及他的危楼摘星,他的梦飞吴越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想象之奇妙。
所以也只有狂放的李白,能举起诗歌的火炬,来照亮辉煌壮丽的唐代文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被人称为“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也”的诗篇《蜀道难》,体会李白浪漫主义的诗风。
二、展示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精彩的语言。
2、学习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
三、向大家介绍三种读诗方法。
(1)响读——放声朗读,初感文意。
(2)品读——领悟语言、学习写法。
(3)吟诵——入情入境,审美体验。
四、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感知诗歌大意。
标出自己读不准的字词。
明确字词的准确读音。
2、请大家简单说说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谈谈对印象最深的诗句的理解。
(学生交流展示)。
——大家初读此诗,感受到了蜀道的雄奇险峻,体会到作者对朋友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劝诫。诗中想象、夸张的大气,让人读之难忘。
五、下面老师范读课文,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3、找出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走向的诗句,并解说。(学生交流)。
(在文中三次出现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句子。)。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险,让人又惊又怕,畏惧不敢前行;。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剑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面对地势凶险,战祸惨烈,人只有叹息之情,作者也只能为朋友担忧了。
读至此大家已初感诗文用语之奇。
(明确叹:高(惊)。
叹:险(惧)。
叹:凶)(忧)(板书)。
成人高考语文题篇十二
限制部分必须严格遵守,未限制部分要认真分析判断。例如,1990年成人高考作文:用下面一段话作开头,写一篇四五百字的短文。题目自拟。在漫长的生活跑道上,并没有人向我们发出那激动人心的起跑枪声,但在我们的四周,却处处是无声的“起跑”信号。此题的写作方式是续写。所给开头一段话采用比喻手法,形象地点明了在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生活中竞争的特点。所谓“信号”,是挑战也是机遇。这段开头语言富有激情,感情色彩浓,续写部分也应保持这种风格。写作范围是社会生活道路。文体未限,可根据自己的写作优势来选择记叙文或议论文。立意方向是,通过对“信号”的反应和感受,表现时代精神。
二、审题要过细,构思要充分利用所给的条件。
例如,1993年成人高考作文:人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每种爱好都有其产生的过程、具体的表现以及个人的收益与感受。请以《我的业余爱好》为题,写一篇叙议结合的文章。要求:1、只写你的一种业余爱好。2、字数不少于700字。此题并不难审,但有的考生太粗心,只看了开头“人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却没注意下边的要求“只写你的一种业余爱好”,于是大笔一挥,写了自己的集邮、钓鱼、游泳等多种业余爱好。另外,仔细审视,题目的叙述,实际上已经暗示了此文的框架,即业余爱好的产生过程、具体表现、个人的收益与感受。
三、审题要为立意作好准备。
立意所在往往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目重心。例如1986年成人高考作文《一次实践的启示》中的“启示”,1988年作文《发生在我身边的变化》中的“变化”都是立意之处。《读书与文明》属于关系型议论文,立论当在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上。此题题意宽泛,应以大化小,化一般为个别。立意之处可以是读书能教人以美德,把人引向坦途,造福于社会;也可以从读书对文明影响方面立论,如语言修养、行为礼仪、陶冶情操等。
2.成考高起点语文作文如何审题。
成人高考语文题篇十三
如今生活,越来越来越科技化,人们很少手写字了,一般都是手机,导致很多字,大家平时不写,一写就错,这对于我们成考辨别错别字影响很不好。
1、成考复习中要注意辨识现代汉语常见的错别字。如“威胁”一词经常有人把它写成“危胁”,“明星”不能写成“名星”。
2、不能乱用简化字,不少人只图一时省事,将一些笔画多的汉字随便简化,造成错别字,如把“舞会”写成“午会”,把“零件”写成“另件”。
3、同义词、多义词和常见的成语要注意区分其细微的'差别。如“截止”和“截至”。又如“风骚”一词,在“独领风骚”和“卖弄风骚”中意思绝不一样。
二、作文立意。
成考作文所占分值较高,考生要想语文拿高分,就不能放弃作文,小编建议大家平时复习要训练“一题多立意”。最好将时间控制在50分钟左右。
比如作文题为《节约》:
1、考生可能会想到:节约是民族传统美德,应提倡和赞扬。想到这一点后,我建议考生先不要动笔,再思考一下。
2、可能有的考生会换一个角度思考:一味地鼓励节约,削减支出,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意识,如果消费意识不强,恐怕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两种立意完全不同。
三、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复习时,应将重点调整到成段阅读上来,不要在虚词、文言语法上花太多的时间。在考试中,大纲已经明确诗词一题不再包括现代诗歌,因此考生只要注意复习古代诗词即可。
成人高考语文题篇十四
21、典型的深秋景象,古代农业社会的文人认为“天人合一”,情景互渗,运用类比联想思维方式,通过寻找天人之间相似、相关处类比联想,以我观物,以物抒情,因秋景的空旷、凄凉、萧瑟与离愁别绪间存在太多的相似、相关处,故“秋景”逐渐成为抒发“离愁别绪”的'典型景象。“碧云天”,天高云淡,格外空旷的空间与“离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孤独离人更觉孤独;“黄花地”,暗用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意,花的凋零唤起人强烈的生命意识,愈珍惜短暂的青春,离愁别绪愈强烈浓重;“西风紧”.秋风的凄凉,与离人心理感受的凄凉相似。故借秋风的凄凉抒发心理的凄凉;“北雁南飞”,雁与离人间存在多种相似、相关处,“北雁南飞”,雁与离人间存在多种相似、相关处,可含多重意蕴。引人遐思。如其相似处:“东飞伯劳西飞雁”,用飞雁写赴京赶考的张生;其相反处:雁有自由,人却无,而无论相似、相反皆增强了离愁别绪。
22、“晓来谁染霜林醉?”将霜林叶红比拟为人醉脸红,拟人;“总是离人泪”.认为是自己的眼泪将霜林染红,夸张泪水之多。渲染即将送别张生时的离愁别绪的强烈浓重,通过离愁别恨的痛苦表现对张生爱情的真挚强烈。
23、抒发了莺莺强烈的离愁别恨。
24、除:授职。
猥以:以我。猥:鄙,谦词。
当:担当。
笃:重。
25、首先陈说朝廷征诏,急如星火,自己进退两难。原来州郡长官都曾荐举.丽自己都由于这一原因没去?意在表明自己这次难以奉诏并非偶然。而这次朝廷的征诏特急,使自己一下子陷人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26、点出了上表的起因,点明了奉亲与奉诏的矛盾。
27、使:派遣,驱使,命令。
使:让,允许。
者:的人。
者:。
28、“悬牛首于门”指“禁女子而男子饰”。“卖马肉于内”指“服之于内”。
29、原因: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
启示:欲施政于民.要以身作则,才能取信于民。
三、现代文阅读。
30、“九斤老太康健”象征农村旧貌段有变化。
“六斤…??新近裹脚”象征农村年轻的一代在走前辈走过的路。
“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象征人们仍然在贫穷落后之中,修补几千年来的传统旧习,沿袭传统。
化了作品的主题:唤醒民众,揭示旧思想仍然钳制着人们的灵魂。
一场,思想上也没有真正受到触动,也无任何变化。**过后,“十八个铜钉的饭碗’’照常使用.九斤老太依然康健和不平。农村的面貌没有什么变化。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六斤头上的双丫角已变成了大辫子,她又裹起了小脚,在走前辈走过的老路。皇帝虽然被****了,但旧的思想和习俗仍钳制着人们的灵魂,农村依旧如一潭死水。广大农民精神上仍没有觉醒,他们的思想依旧那么麻木、愚昧。他们仍然沿袭传统.走过去的老路。在揭示辛亥革命后封建农村落后的社会面貌的同时,作者指出了启蒙和唤醒民众的重要性,否则无法改变他们的悲剧性命运。
32、细节描写、场面描写。
33、“米龙老爹”
34、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35、机智、勇敢。
36、清。
37、悲凉。
38、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静。
【解题思路与技巧】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
四、作文。
略
成人高考语文题篇十五
作文是成考语文试卷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所占分值相当大。写好作文并不难,关键是要掌握写作方法。以下是为考生介绍的写好作文的技巧。
一、把握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肯定会非常出色。
二、缩小范围。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三、拟好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四、善于联想。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善于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比如话题“风”,你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你还可以联想到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你可以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金庸热、韩寒热等等;你甚至可以联想到假如你是风,假如你遇到风等等。
五、写出新意。
话题作文既然是应试作文,总得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感觉,得d个好的分数。因此,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有特的感悟,不入云亦云;选材上要有独到的眼光,不陈题旧话;构思上要独具匠心,不四平八稳,波澜不惊语气上要有独到的魅力,不平铺直叙泛泛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