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指数函数范文(19篇)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提前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惑,为教学调整和应对做好准备。教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以下是最近热门的一些教案范文,你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有趣和实用的教学活动。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篇一
教学目标:在复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特性之后,通过图像对比使学生较快的学会不求值比较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值的大小及提高对复合型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解题技巧。
难点:指导学生如何根据上述特性解决复合型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问题。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
学法指导:借助列表与图像法。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了解正整数指数函数的概念.
(2)能够求出正整数指数函数的解析式,进一步研究其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借助实例,了解正整数指数函数,体会从具体到一般,从个别到整体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
(2)从图像上观察体会正整数指数函数的性质,为这一章的学习作好铺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通过学习正整数指数函数体会学习指数函数的重要意义,增强学习研究函数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定义.教学难点:正整数指数函数的解析式的确定.
三、学法指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教学方法:探究交流,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互动过程1]:
(2)请你用图像表示1个细胞分裂的次数n()与得到的细胞个数y之间的关系;。
(3)请你写出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分裂次数n之间的关系式,试用科学计算器计算细胞分裂15次、20次得到的细胞个数.
解:
分裂次数12345678。
细胞个数248163264128256。
(3)细胞个数与分裂次数之间的关系式为,用科学计算器算得,所以细胞分裂15次、20次得到的细胞个数分别为32768和1048576.
小结:从本题中可以看出我们得到的细胞分裂个数都是底数为2的指数,而且指数是变量,取值为正整数.细胞个数与分裂次数之间的关系式为.细胞个数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多.
[互动过程2]:问题2.电冰箱使用的氟化物的释放破坏了大气上层的臭氧层,臭氧含量q近似满足关系式q=q00.9975t,其中q0是臭氧的初始量,t是时间(年),这里设q0=1.
(1)计算经过20,40,60,80,1,臭氧含量q;。
(2)用图像表示每隔臭氧含量q的变化;。
(3)试分析随着时间的增加,臭氧含量q是增加还是减少.
(2)用图像表示每隔20年臭氧含量q的变化,它的图像是由一些孤立的点组成.
(3)通过计算和观察图形可以知道,随着时间的增加,臭氧含量q在逐渐减少.
小结:从本题中可以看出我们得到的臭氧含量q都是底数为0.9975的指数,而且指数是变量,取值为正整数.臭氧含量q近似满足关系式q=0.9975t,随着时间的增加,臭氧含量q在逐渐减少.
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叫作正整数指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定义域是正整数集.
说明:1.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图像是一些孤立的点,这是因为函数的定义域是正整数集.2.在研究增长问题、复利问题、质量浓度问题中常见这类函数.
(二)、例题:某地现有森林面积为1000,每年增长5%,经过年,森林面积为.写出,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经过5年,森林的面积.
分析:要得到,间的函数关系式,可以先一年一年的增长变化,找出规律,再写出,间的函数关系式.
解:根据题意,经过一年,森林面积为1000(1+5%);经过两年,森林面积为1000(1+5%)2;经过三年,森林面积为1000(1+5%)3;所以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经过5年,森林的面积为1000(1+5%)5=1276.28(hm2).
练习:课本练习1,2。
解:一个月后他应取回的钱数为y=2000(1+2.38%),二个月后他应取回的钱数为y=2000(1+2.38%)2;,三个月后他应取回的钱数为y=2000(1+2.38%)3,,n个月后他应取回的钱数为y=2000(1+2.38%)n;所以n与y之间的关系为y=2000(1+2.38%)n(nn+),一年后他全部取回,他能取回的钱数为y=2000(1+2.38%)12.
(三)、小结:1.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图像是一些孤立的点,这是因为函数的定义域是正整数集.2.在研究增长问题、复利问题、质量浓度问题中常见这类函数。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篇三
(1)能根据定义判断形如什么样的函数是指数函数,了解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合理性,明确指数函数的定义域.
(2)能在基本性质的指导下,用列表描点法画出指数函数的图象,能从数形两方面认识指数函数的性质.
(3)能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比较某些幂形数的大小,会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画出形如。
的图象.
2.通过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指数函数的研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它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指数函数应重点研究.
(2)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指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对底数在和时,函数值变化情况的区分.
(3)指数函数是学生完全陌生的一类函数,对于这样的函数应怎样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从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
教法建议。
(1)关于指数函数的定义按照课本上说法它是一种形式定义即解析式的特征必须是。
的样子,不能有一点差异,诸如。
(2)对底数。
的限制条件的理解与认识也是认识指数函数的重要内容.如果有可能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对底数,指数都有什么限制要求,教师再给予补充或用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因为对这个条件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对指数函数的认识及性质的分类讨论,还关系到后面学习对数函数中底数的认识,所以一定要真正了解它的由来.
关于指数函数图象的绘制,虽然是用列表描点法,但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描点前的盲目列表计算,也应避免盲目的连点成线,要把表列在关键之处,要把点连在恰当之处,所以应在列表描点前先把函数的性质作一些简单的讨论,取得对要画图象的存在范围,大致特征,变化趋势的大概认识后,以此为指导再列表计算,描点得图象.
<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篇四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5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指数函数》。
总结语。
为了更好的呈现我的教学思路,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具体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教材分析。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课堂知识呈现的载体,对于教材的深入理解是上好一堂课前提。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第六节。在漫长的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函数的学习贯穿始终。从教材的书写逻辑上看,之前的教材内容已经对于函数的一般性质进行了排布。而本节课指数函数的学习则对接下来对数函数等复杂函数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指数函数的学习对于高中函数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新的学生观告诉我们,我们要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对于学生的情况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从思维层面上看,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强的理解力,这对于我们课堂的开展是十分有帮助的。而这个阶段的学生好胜心比较强,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这对于我们课堂的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从经验上看,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于“指数”“函数”等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为本节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帮助,而指数函数相对比较抽象,对于学生的学习、老师的教授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合理的教法学法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结合新课改的思想和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我所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能够利用指数函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讨论参与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类比,猜测,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互动,促进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观点看问题,领会数学科学的应用价值。
而本节课,我将重难点确立为: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它与底数a的关系。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满足学习者需求的基础之上,我将制定适合本阶段学生的教法来展开教学,以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分别以图片展示、讨论、讲授、参与练习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我将采用诱思探究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以上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更好的呈现我的课堂,下面来谈一谈我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
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将用电脑展示两个实例:计算机价格下降问题和生物中细胞分裂的例子。我会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分组讨论,分别写出计算机价格y与经过月份x的关系以及细胞个数y与分裂次数x的关系,用所学知识结合探究法,分析出指数函数底数讨论的必要性以及分类方法。通过这样的实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其次启发诱导,探求新知我会给出两个简单的指数函数,并要求学生画出它们的图像,并在准备好的小黑板上规范地画出这两个指数函数的图像,同时板书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同学们通过动手,促进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学习,并借助小黑板演示其规范性。利用多媒体将指数函数的图像加以展示,利于观察图像总结所学知识的性质,也能对于接下来的知识点导入起到自然结合的作用。当然学生通过我的引导交流讨论会很快画出两个简单的指数函数,归纳出函数的性质涉及方面,总结出它的性质。
接着巩固新知,反馈回授我会板书出例一及例二第一问,并介绍相关考古知识,本着实践为主的原则,完成学生学习: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通过练习实现教师的再指导和学生的渐进式提高。这个环节介绍的化学知识在考古中的应用,这样的设计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为下一步学习:计算分期付款的利率等问题埋下伏笔,因此学生能够了解解题的规范步骤,并完成例题,拓展视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紧接着我会带领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升华我会将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探究,引导学生对指数函数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深化认知。知识与技能目标设置分组pk机制,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方法的归纳。最后我会布置课后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练习,温故而知新。
板书设计。
当然一堂完整的课程离不开简洁明了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如下:在黑板中间的正上方,我会写下今天的课题:指数函数,我会在黑板的中间摆上小黑板以展示其规范性。在黑板的左面,我会在练习过程中写下今天练习的,计算步骤。黑板的右面,我会写下例题一以及例题二的第一问。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的内容。以上就是我所有的授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篇五
1.使学生掌握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1)能根据定义判断形如什么样的函数是,了解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合理性,明确的定义域.
(2)能在基本性质的指导下,用列表描点法画出的图象,能从数形两方面认识的性质.
(3)能利用的性质比较某些幂形数的大小,会利用的图象画出形如的图象.
2.通过对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的研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篇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函数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象,分析、归纳、总结、自主建构指数函数的性质。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指数函数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对底数的分类,如何由图象、解析式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学生回答:y与x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y=2x。
问题2: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衰变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剩留的质量约是原来的84%。求出这种物质的剩留量随时间(单位:年)变化的函数关系。设最初的质量为1,时间变量用x表示,剩留量用y表示。
学生回答:y与x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y=0.84x。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函数中,底数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
问题:指数函数定义中,为什么规定“a?0且a?1”如果不这样规定会出现什么情况?
(1)若a0会有什么问题?
x1则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2(2)若a=0会有什么问题?(对于x0,a无意义)。
(3)若a=1又会怎么样?(1x无论x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
师: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a?0且a?1。
1(1)y4x(2)yx4(3)y4x(4)y4(5(于:,n的大小:
设计意图:这是指数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加深对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篇七
这一节的重点就是钠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还有钠的物理性质——颜色。难点就是钠与氧气在充足及过量时候的反应,还有就是实验,由于反应速度快,难以观察,最后就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理念及其方法。
对反应速度快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慢放实验的动化,使学生能看清楚过程。
2涉及原子等微观粒子的结合过程,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力,可以通过计算机动画演示,使反应变得直观,更容易理解。
3对于钠与水的反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以通过动画来展示实验不当造成的后果。
四教学过程。
2再以水灭火图片给学生观看,然后以钠放入水中为参比,激发学生的兴趣。
3再通过一些趣味性实验演示,能更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用一装有半瓶水的塑料瓶,瓶塞上扎一黄豆大的钠的大头针,瓶倒置使钠和水充分反应,取下塞子、点燃火柴靠近瓶口有尖锐的爆鸣声,效果得到大大改进。
五学法分析。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教给学生对金属钠的认识,掌握金属钠的性质,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归纳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总结性质,得出结论,布置作业。
列出来,这样条理就清晰了,然后再总述一下这节所学的内容,讲述的重点及难点。最后布置2个思考题:
(1)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
(2)把钠投到苯和水的混合液中钠在水和苯间跳上“水上芭蕾”,为什么?
再讲一下钠的用途。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第一节钠。
一、钠的物理性质。
二、钠的化学性质。
1钠的原子结构。
2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3钠与水反应(重点)。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篇八
1.使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1)能根据定义判断形如什么样的函数是指数函数,了解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合理性,明确指数函数的定义域.
(2)能在基本性质的指导下,用列表描点法画出指数函数的图象,能从数形两方面认识指数函数的性质.
(3)能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比较某些幂形数的大小,会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画出形如的图象.
2.通过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指数函数的研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1)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它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指数函数应重点研究.
(2)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指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对底数在和时,函数值变化情况的区分.
(3)指数函数是学生完全陌生的一类函数,对于这样的函数应怎样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从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
教法建议。
(1)关于指数函数的定义按照课本上说法它是一种形式定义即解析式的特征必须是的样子,不能有一点差异,诸如,等都不是指数函数.
(2)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理解与认识也是认识指数函数的重要内容.如果有可能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对底数,指数都有什么限制要求,教师再给予补充或用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因为对这个条件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对指数函数的认识及性质的分类讨论,还关系到后面学习对数函数中底数的认识,所以一定要真正了解它的由来.
关于指数函数图象的绘制,虽然是用列表描点法,但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描点前的盲目列表计算,也应避免盲目的连点成线,要把表列在关键之处,要把点连在恰当之处,所以应在列表描点前先把函数的性质作一些简单的讨论,取得对要画图象的存在范围,大致特征,变化趋势的大概认识后,以此为指导再列表计算,描点得图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把握图象和性质.
难点是认识底数对函数值影响的认识.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研究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前面学习了指数运算,在此基础上,今天我们要来研究一类新的常见函数-------指数函数.
这类函数之所以重点介绍的原因就是它是实际生活中的一种需要.比如我们看下面的问题:。
由学生回答:与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问题2:有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绳长一半,第二次再剪去剩余绳子的一半,……剪了次后绳子剩余的长度为米,试写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学生回答:.
在以上两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函数与我们前面研究的函数有所区别,从形式上幂的形式,且自变量均在指数的位置上,那么就把形如这样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
1.定义:形如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板书)。
教师在给出定义之后再对定义作几点说明.
2.几点说明(板书)。
(1)关于对的规定:。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规定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呢?(若学生感到有困难,可将问题分解为若会有什么问题?如,此时,等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若对于都无意义,若则无论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且.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指数范围,发现指数可以取有理数.此时教师可指出,其实当指数为无理数时,也是一个确定的实数,对于无理指数幂,学过的有理指数幂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它都适用,所以将指数范围扩充为实数范围,所以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扩充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使她它更具代表更有应用价值.
(3)关于是否是指数函数的判断(板书)。
刚才分别认识了指数函数中底数,指数的要求,下面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一下,根据定义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函数是指数函数,请看下面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
(1),(2),(3)。
(4),(5).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情况作点评,指出只有(1)和(3)是指数函数,其中(3)可以写成,也是指数图象.
最后提醒学生指数函数的定义是形式定义,就必须在形式上一摸一样才行,然后把问题引向深入,有了定义域和初步研究的函数的性质,此时研究的关键在于画出它的图象,再细致归纳性质.
3.归纳性质。
作图的用什么方法.用列表描点发现,教师准备明确性质,再由学生回答.
函数。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4.截距:在轴上没有,在轴上为1.
对于性质1和2可以两条合在一起说,并追问起什么作用.(确定图象存在的大致位置)对第3条还应会证明.对于单调性,我建议找一些特殊点.,先看一看,再下定论.对最后一条也是指导函数图象画图的依据.(图象位于轴上方,且与轴不相交.)。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列表,描点了.取点时还要提醒学生由于不具备对称性,故的值应有正有负,且由于单调性不清,所取点的个数不能太少.
此处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列表描点,给出十组数据,而学生自己列表描点,至少六组数据.连点成线时,一定提醒学生图象的变化趋势(当越小,图象越靠近轴,越大,图象上升的越快),并连出光滑曲线.
二.图象与性质(板书)。
1.图象的画法:性质指导下的列表描点法.
2.草图:。
当画完第一个图象之后,可问学生是否需要再画第二个?它是否具有代表性?(教师可提示底数的条件是且,取值可分为两段)让学生明白需再画第二个,不妨取为例.
此时画它的图象的方法应让学生来选择,应让学生意识到列表描点不是唯一的方法,而图象变换的方法更为简单.即=与图象之间关于轴对称,而此时的图象已经有了,具备了变换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做对称,教师借助计算机画图,在同一坐标系下得到的图象.
最后问学生是否需要再画.(可能有两种可能性,若学生认为无需再画,则追问其原因并要求其说出性质,若认为还需画,则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再画出如的图象一起比较,再找共性)。
由于图象是形的特征,所以先从几何角度看它们有什么特征.教师可列一个表,如下:。
以上内容学生说不齐的,教师可适当提出观察角度让学生去描述,然后再让学生将几何的特征,翻译为函数的性质,即从代数角度的描述,将表中另一部分填满.
填好后,让学生仿照此例再列一个的表,将相应的内容填好.为进一步整理性质,教师可提出从另一个角度来分类,整理函数的性质.
3.性质.
(1)无论为何值,指数函数都有定义域为,值域为,都过点.
(2)时,在定义域内为增函数,时,为减函数.
(3)时,,时,.
总结之后,特别提醒学生记住函数的图象,有了图,从图中就可以能读出性质.
三.简单应用(板书)。
一类函数研究完它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后,最重要的是利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
例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与;(2)与;。
(3)与1.(板书)。
首先让学生观察两个数的特点,有什么相同?由学生指出它们底数相同,指数不同.再追问根据这个特点,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让学生联想指数函数,提出构造函数的方法,即把这两个数看作某个函数的函数值,利用它的单调性比较大小.然后以第(1)题为例,给出解答过程.
解:在上是增函数,且。
(板书)。
教师最后再强调过程必须写清三句话:。
(1)构造函数并指明函数的单调区间及相应的单调性.
(2)自变量的大小比较.
(3)函数值的大小比较.
后两个题的过程略.要求学生仿照第(1)题叙述过程.
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与;(2)与;。
(3)与.(板书)。
先让学生观察例2中各组数与例1中的区别,再思考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对(1)来说可以写成,这样就可以转化成同底的问题,再用例1的方法解决,对(2)来说可以写成,也可转化成同底的,而(3)前面的方法就不适用了,考虑新的转化方法,由学生思考解决.(教师可提示学生指数函数的函数值与1有关,可以用1来起桥梁作用)。
最后由学生说出1,1,.
解决后由教师小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1)构造函数的方法:数的特征是同底不同指(包括可转化为同底的)。
(2)搭桥比较法:用特殊的数1或0.
三.巩固练习。
练习: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板书)。
(1)与(2)与;。
(3)与;(4)与.解答过程略。
四.小结。
3.简单应用。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篇九
我本节课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数学第一册第二章第六节“指数函数”的第一课时——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我将尝试运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本节课的教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要应本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我将以此为基础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和教学过程分析这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函数的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之中。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同时也为今后研究对数函数以及等比数列的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它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这一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教学重点定为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其运用,本节课的难点是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发现过程,及指数函数图像与底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3、情感目标(可持续性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三、教法学法分析。
1、教学策略:首先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步,学生归纳指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三步,典型例题分析,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的理解。
2、教学:贯彻引导发现式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既注重知识的直观素材和背景材料,又要激活相关知识和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创设有趣的问题。
3、教法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状况,本节课我采用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篇十
新知课。
二、教学目标。
投影仪。
五、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研究式。
六、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
我们前面学习了指数运算,在此基础上,今天我们要来研究一类新的常见函数-------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板书)。
这类函数之所以重点介绍的原因就是它是实际生活中的一种需要.比如我们看下面的问题:。
由学生回答:与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与之间的函数关系.由学生回答:。
在以上两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函数与我们前面研究的函数有所区别,从形式上幂的形式,且自变量均在指数的位置上,那么就把形如这样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2)指数函数的概念(板书)。
1.定义:形如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板书)。
教师在给出定义之后再对定义作几点说明.2.几点说明(板书)。
(1)关于对的规定:。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指数范围,发现指数可以取有理数.此时教师可指出,其实当指数为无理数时,也是一个确定的实数,对于无理指数幂,学过的有理指数幂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它都适用,所以将指数范围扩充为实数范围,所以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扩充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使她它更具代表更有应用价值.(3)关于是否是指数函数的判断(板书)刚才分别认识了指数函数中底数,指数的要求,下面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一下,根据定义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函数是指数函数,请看下面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1)。
(4),(2),(5),(3)。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情况作点评,指出只有(1)和(3)是指数函数,其中(3)。
作图的用什么方法.用列表描点发现,教师准备明确性质,再由学生回答.函数。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4.截距:在轴上没有,在轴上为1.对于性质1和2可以两条合在一起说,并追问起什么作用.(确定图象存在的大致位置)对第3条还应会证明.对于单调性,我建议找一些特殊点.,先看一看,再下定论.对最后一条也是指导函数图象画图的依据.(图象位于轴上方,且与轴不相交.)。
我们已学习了指数函数的定义与有关性质,能否自己给出其图像呢?其图像有何性质?请学生自己下去思考,这就是我们下一节所要学习的。
作业:习题1、2、3。
八、小结。
指数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奇偶性。
---概念及性质。
教案。
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
汪飞飞。
2012年10月18日。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篇十一
(1)关于指数函数的定义按照课本上说法它是一种形式定义即解析式的特征必须是的样子,不能有一点差异,诸如,等都不是指数函数。
(2)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理解与认识也是认识指数函数的重要内容。如果有可能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对底数,指数都有什么限制要求,教师再给予补充或用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因为对这个条件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对指数函数的认识及性质的分类讨论,还关系到后面学习对数函数中底数的认识,所以一定要真正了解它的由来。
关于指数函数图象的绘制,虽然是用列表描点法,但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描点前的盲目列表计算,也应避免盲目的连点成线,要把表列在关键之处,要把点连在恰当之处,所以应在列表描点前先把函数的性质作一些简单的讨论,取得对要画图象的存在范围,大致特征,变化趋势的大概认识后,以此为指导再列表计算,描点得图象。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9篇《春季高考数学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公式》,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篇十二
我们前面学习了指数运算,在此基础上,今天我们要来研究一类新的'常见函数-------指数函数。
1.6.指数函数(板书)。
这类函数之所以重点介绍的原因就是它是实际生活中的一种需要。比如我们看下面的问题:。
由学生回答:与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问题2:有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绳长一半,第二次再剪去剩余绳子的一半,……剪了次后绳子剩余的长度为米,试写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学生回答:。
在以上两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函数与我们前面研究的函数有所区别,从形式上幂的形式,且自变量均在指数的位置上,那么就把形如这样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
一。指数函数的概念(板书)。
1、定义:形如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板书)。
教师在给出定义之后再对定义作几点说明。
2、几点说明(板书)。
(1)关于对的规定:。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规定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呢?(若学生感到有困难,可将问题分解为若会有什么问题?如,此时,等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若对于都无意义,若则无论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且。
(2)关于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指数范围,发现指数可以取有理数。此时教师可指出,其实当指数为无理数时,也是一个确定的实数,对于无理指数幂,学过的有理指数幂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它都适用,所以将指数范围扩充为实数范围,所以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扩充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使她它更具代表更有应用价值。
(3)关于是否是指数函数的判断(板书)。
刚才分别认识了指数函数中底数,指数的要求,下面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一下,根据定义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函数是指数函数,请看下面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
(1),(2),(3)。
(4),(5)。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情况作点评,指出只有(1)和(3)是指数函数,其中(3)可以写成,也是指数图象。
最后提醒学生指数函数的定义是形式定义,就必须在形式上一摸一样才行,然后把问题引向深入,有了定义域和初步研究的函数的性质,此时研究的关键在于画出它的图象,再细致归纳性质。
3、归纳性质。
作图的用什么方法。用列表描点发现,教师准备明确性质,再由学生回答。
函数。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4、截距:在轴上没有,在轴上为1.
对于性质1和2可以两条合在一起说,并追问起什么作用。(确定图象存在的大致位置)对第3条还应会证明。对于单调性,我建议找一些特殊点。,先看一看,再下定论。对最后一条也是指导函数图象画图的依据。(图象位于轴上方,且与轴不相交。)。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列表,描点了。取点时还要提醒学生由于不具备对称性,故的值应有正有负,且由于单调性不清,所取点的个数不能太少。
此处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列表描点,给出十组数据,而学生自己列表描点,至少六组数据。连点成线时,一定提醒学生图象的变化趋势(当越小,图象越靠近轴,越大,图象上升的越快),并连出光滑曲线。
二。图象与性质(板书)。
1、图象的画法:性质指导下的列表描点法。
2、草图:。
当画完第一个图象之后,可问学生是否需要再画第二个?它是否具有代表性?(教师可提示底数的条件是且,取值可分为两段)让学生明白需再画第二个,不妨取为例。
此时画它的图象的方法应让学生来选择,应让学生意识到列表描点不是唯一的方法,而图象变换的方法更为简单。即=与图象之间关于轴对称,而此时的图象已经有了,具备了变换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做对称,教师借助计算机画图,在同一坐标系下得到的图象。
最后问学生是否需要再画。(可能有两种可能性,若学生认为无需再画,则追问其原因并要求其说出性质,若认为还需画,则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再画出如的图象一起比较,再找共性)。
由于图象是形的特征,所以先从几何角度看它们有什么特征。教师可列一个表,如下:。
以上内容学生说不齐的,教师可适当提出观察角度让学生去描述,然后再让学生将几何的特征,翻译为函数的性质,即从代数角度的描述,将表中另一部分填满。
填好后,让学生仿照此例再列一个的表,将相应的内容填好。为进一步整理性质,教师可提出从另一个角度来分类,整理函数的性质。
3、性质。
(1)无论为何值,指数函数都有定义域为,值域为,都过点。
(2)时,在定义域内为增函数,时,为减函数。
(3)时,,时,。
总结之后,特别提醒学生记住函数的图象,有了图,从图中就可以能读出性质。
三。简单应用(板书)。
一类函数研究完它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后,最重要的是利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
例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与;(2)与;
(3)与1。(板书)。
首先让学生观察两个数的特点,有什么相同?由学生指出它们底数相同,指数不同。再追问根据这个特点,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让学生联想指数函数,提出构造函数的方法,即把这两个数看作某个函数的函数值,利用它的单调性比较大小。然后以第(1)题为例,给出解答过程。
解:在上是增函数,且。
(板书)。
教师最后再强调过程必须写清三句话:。
(1)构造函数并指明函数的单调区间及相应的单调性。
(2)自变量的大小比较。
(3)函数值的大小比较。
后两个题的过程略。要求学生仿照第(1)题叙述过程。
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与;(2)与;
(3)与。(板书)。
先让学生观察例2中各组数与例1中的区别,再思考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对(1)来说可以写成,这样就可以转化成同底的问题,再用例1的方法解决,对(2)来说可以写成,也可转化成同底的,而(3)前面的方法就不适用了,考虑新的转化方法,由学生思考解决。(教师可提示学生指数函数的函数值与1有关,可以用1来起桥梁作用)。
最后由学生说出1,1,。
解决后由教师小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1)构造函数的方法:数的特征是同底不同指(包括可转化为同底的)。
(2)搭桥比较法:用特殊的数1或0.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篇十三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5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指数函数》。
教材分析。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课堂知识呈现的载体,对于教材的深入理解是上好一堂课前提。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第六节。在漫长的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函数的学习贯穿始终。从教材的书写逻辑上看,之前的教材内容已经对于函数的一般性质进行了排布。而本节课指数函数的学习则对接下来对数函数等复杂函数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指数函数的学习对于高中函数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新的学生观告诉我们,我们要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对于学生的情况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从思维层面上看,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强的'理解力,这对于我们课堂的开展是十分有帮助的。而这个阶段的学生好胜心比较强,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这对于我们课堂的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从经验上看,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于“指数”“函数”等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为本节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帮助,而指数函数相对比较抽象,对于学生的学习、老师的教授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合理的教法学法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结合新课改的思想和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我所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能够利用指数函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讨论参与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类比,猜测,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互动,促进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观点看问题,领会数学科学的应用价值。
而本节课,我将重难点确立为: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它与底数a的关系。
教学教法。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满足学习者需求的基础之上,我将制定适合本阶段学生的教法来展开教学,以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分别以图片展示、讨论、讲授、参与练习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我将采用诱思探究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以上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更好的呈现我的课堂,下面来谈一谈我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
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将用电脑展示两个实例:计算机价格下降问题和生物中细胞分裂的例子。我会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分组讨论,分别写出计算机价格y与经过月份x的关系以及细胞个数y与分裂次数x的关系,用所学知识结合探究法,分析出指数函数底数讨论的必要性以及分类方法。通过这样的实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其次启发诱导,探求新知我会给出两个简单的指数函数,并要求学生画出它们的图像,并在准备好的小黑板上规范地画出这两个指数函数的图像,同时板书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同学们通过动手,促进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学习,并借助小黑板演示其规范性。利用多媒体将指数函数的图像加以展示,利于观察图像总结所学知识的性质,也能对于接下来的知识点导入起到自然结合的作用。当然学生通过我的引导交流讨论会很快画出两个简单的指数函数,归纳出函数的性质涉及方面,总结出它的性质。
接着巩固新知,反馈回授我会板书出例一及例二第一问,并介绍相关考古知识,本着实践为主的原则,完成学生学习: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通过练习实现教师的再指导和学生的渐进式提高。这个环节介绍的化学知识在考古中的应用,这样的设计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为下一步学习:计算分期付款的利率等问题埋下伏笔,因此学生能够了解解题的规范步骤,并完成例题,拓展视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紧接着我会带领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升华我会将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探究,引导学生对指数函数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深化认知。知识与技能目标设置分组pk机制,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方法的归纳。最后我会布置课后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练习,温故而知新。
板书设计。
当然一堂完整的课程离不开简洁明了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如下:在黑板中间的正上方,我会写下今天的课题:指数函数,我会在黑板的中间摆上小黑板以展示其规范性。在黑板的左面,我会在练习过程中写下今天练习的,计算步骤。黑板的右面,我会写下例题一以及例题二的第一问。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的内容。以上就是我所有的授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篇十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能够判断指数函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自主建构指数函数的概念。领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指数函数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判断指数函数。教学难点:对底数的分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知识,,指数函数是函数知识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学生若能将其与学过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进行对比着去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性质、图象,则一定能从中发现指数函数的本质,所以对已经熟悉掌握函数的学生来说,学习本课并不是太难。学生通过对高中数学中函数的学习,对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能力。通过教师启发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本节课的学习。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形象向抽象、从特殊向一般过渡,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转折期,但是,学生的自主意识强,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有好奇心、好胜心、进取心,富有激情、思维活跃。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教b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根据我所任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划分为三节课(探究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及其性质,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这是第一节课“探究指数函数的概念”。指数函数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不仅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指数函数应重点研究。函数及其图象在高中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如何突破这个即重要又抽象的内容,其实质就是将抽象的符号语言与直观的图象语言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持久的好奇心。我们知道,函数的表示法有三种: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以往的函数的学习大多只关注到图象的作用,这其实只是借助了图象的直观性,只是从一个角度看函数,是片面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研究心的函数,为后面学习对数函数、幂函数做出铺垫。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函数中,有什么共同特征?
(四)巩固与练习例题: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篇十五
1、使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1)能根据定义判断形如什么样的函数是指数函数,了解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合理性,明确指数函数的定义域。
(2)能在基本性质的指导下,用列表描点法画出指数函数的图象,能从数形两方面认识指数函数的性质。
(3)能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比较某些幂形数的大小,会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画出形如的图象。
2、通过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指数函数的研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篇十六
说教材分析:
“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函数概念及性质,掌握了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研究的。作为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指数函数既是函数近代定义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也为今后研究其他函数提供了方法和模式,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指数函数在知识体系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它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所以指数函数应重点研究。
说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和高中对函数、指数的运算等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对函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对用“描点法”描绘出函数图象的方法已基本掌握,已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另外,学生对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数学活动过程已有一定的体会。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正确作出其图象,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并能自觉、灵活地应用其性质(单调性、中介值)比较大小。
说过程与方法:
(2)从数和形两方面理解指数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直观、严谨的思维品质。
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让学生在数形结合中感悟数学的统一美、和谐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教学重点: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说教学难点:
说教法研究:
本节课准备由实际问题引入指数函数的概念,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指数函数的概念来源于客观实际,便于学生接受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发现法。
说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分析可知,函数的关系式分别是与。
这就需要对函数的定义域进行扩充,结合指数概念的的扩充,我们也可以将函数的定义域扩充至全体实数,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新的函数——指数函数。
二、数学建构:
1]定义:
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
问题4:为什么规定?
问题5:你能举出指数函数的例子吗?
阅读材料(“放射性碳法”测定古物的年代):
在动植物体内均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动植物死亡后,停止了新陈代谢,不在产生,且原有的会自动衰变。经过5740年(的半衰期),它的残余量为原来的一半。经过科学测定,若的原始含量为1,则经过x年后的残留量为=。
这种方法经常用来推算古物的年代。
(1)(2)。
(3)(4)。
说明:指数函数的解析式y=中,的系数是1。
有些函数貌似指数函数,实际上却不是,如y=+k(a0且a1,kz);
问题6:我们研究函数的性质,通常都研究哪些性质?一般如何去研究?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
利用函数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
问题7: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列表,描点,作图。
探究活动1:用列表描点法作出,的图像(借助几何画板演示),观察、比较这两个函数的图像,我们可以得到这两个函数哪些共同的性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引导学生分析图象并总结此时指数函数的性质(底数大于1):
(1)定义域?r。
(2)值域?函数的值域为。
(3)过哪个定点?恒过点,即。
(4)单调性?时,为上的增函数。
(5)何时函数值大于1?小于1?当时,;当时,
(引导学生自我分析和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发现,再总结当底数小于1时指数函数的相关性质并作比较。
问题9:到现在,你能自制一份表格,比较及两种不同情况下的图象和性质吗?
(学生完成表格的设计,教师适当引导)。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篇十七
2、能较熟练地运用指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指数函数的平移问题。
一、情境创设。
二、数学应用与建构。
例1、解不等式:
小结:解关于指数的不等式与判断几个指数值的大小一样,是指数性质的运用,关键是底数所在的范围。
例2、说明下列函数的图象与指数函数y=2x的图象的关系,并画出它们的示意图。
小结:指数函数的平移规律:y=f(x)左右平移,y=f(x+k)(当k0时,向左平移,反之向右平移),上下平移y=f(x)+h(当h0时,向上平移,反之向下平移)。
练习:
(1)将函数f(x)=3x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可以得到函数x的图象。
(2)将函数f(x)=3x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可以得到函数y的图象。
(3)将函数图象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所得函数的解析式是()。
(4)对任意的a0且a1,函数y=a2x1的图象恒过的定点的坐标是(),函数y=a2x—1的图象恒过的定点的坐标是()。
小结:指数函数的定点往往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定点与单调性相结合,就可以构造出函数的简图,从而许多问题就可以找到解决的突破口。
(5)如何利用函数f(x)=2x的图象,作出函数y=2x和y=2|x2|的图象?
(6)如何利用函数f(x)=2x的图象,作出函数y=|2x—1|的图象?
小结:函数图象的.对称变换规律。
例3、已知函数y=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x0时,f(x)=1—2x,试画出此函数的图象。
例4、求函数的最小值以及取得最小值时的x值。
小结:复合函数常常需要换元来求解其最值。
练习:
(1)函数y=ax在[0,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3,则a等于();
(2)函数y=2x的值域为();
(4)当x0时,函数f(x)=(a2—1)x的值总大于1,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指数型函数的草图及其变换规律。
课本p55—6、7。
(1)函数f(x)的定义域为(0,1),则函数f(x)的定义域为?
(2)对于任意的x1,x2r,若函数f(x)=2x,试比较函数的大小。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篇十八
一、教学类型。
新知课。
二、教学目标。
投影仪。
五、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研究式。
六、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
我们前面学习了指数运算,在此基础上,今天我们要来研究一类新的常见函数-------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板书)。
这类函数之所以重点介绍的原因就是它是实际生活中的一种需要.比如我们看下面的问题:。
由学生回答:与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问题2:有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绳长一半,第二次再剪去剩余绳子的一半,……剪了次后绳子剩余的长度为米,试写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由学生回答:。
在以上两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函数与我们前面研究的函数有所区别,从形式上幂的形式,且自变量均在指数的位置上,那么就把形如这样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2)指数函数的概念(板书)。
1.定义:形如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板书)。
教师在给出定义之后再对定义作几点说明.2.几点说明(板书)。
(1)关于对的规定:。
会有什么问题?如,此时,等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若对于。
都无意义,若。
则
无论取何值,它总是1,对。
且
它没有研究的必要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指数范围,发现指数可以取有理数.此时教师可指出,其实当指数为无理数时,也是一个确定的实数,对于无理指数幂,学过的有理指数幂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它都适用,所以将指数范围扩充为实数范围,所以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扩充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使她它更具代表更有应用价值.(3)关于是否是指数函数的判断(板书)。
刚才分别认识了指数函数中底数,指数的要求,下面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一下,根据定义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函数是指数函数,请看下面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1),(2),(3)。
作图的用什么方法.用列表描点发现,教师准备明确性质,再由学生回答.函数。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轴不相交.)。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列表,描点了.取点时还要提醒学生由于不具备对称性,故的值应有正有负,且由于单调性不清,所取点的个数不能太少.此处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列表描点,给出十组数据,而学生自己列表描点,至少六组数据.连点成线时,一定提醒学生图象的变化趋势(当越小,图象越靠近轴,越大,图象上升的越快),并连出光滑曲线.七、思考问题,设置悬念我们已学习了指数函数的定义与有关性质,能否自己给出其图像呢?其图像有何性质?请学生自己下去思考,这就是我们下一节所要学习的。
作业:习题1、2、3。
八、小结。
指数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奇偶性。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篇十九
高一13班共有学生55人,其中男生42人,女生13人。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学习环境新,好奇心强。但是普遍学习习惯不好,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所以工作的重心在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科的兴趣,以及在补足初中知识漏洞的前提下,进一步的夯实学生基础。
二、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围着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注意学生习惯的培养,为三年后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任务和措施。
任务:
基础模块第一章至第四章。
第一章集合(9月份。
第二章不等式(10月份。
第三章函数(11月份。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2月份-1月份。
措施:
1、夯实三基。
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整体,能力是在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培训中形成的,通过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能力才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能力的提高又会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促进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
a、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b、重视概念的归纳、规律的总结、技能的训练。
c、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d、加强知识过关检测,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a、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b、课堂练习典型化;。
c、教学语言精练化。
d、板书规范化。
3、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a、指导学生看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b、指导学生整理知识,总结解题规律,归纳典型例题解法及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
4、加强学风建设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适当安排作业,认真检查督促,加强优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对学生的作业尽量做到面批。
四、各章节授课具体时间安排:
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