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教研心得体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汇总18篇)
心得体会是一个人思考和思维进程的外显。良好的心得体会应该具备思考深度和个人观点的独特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品社教研心得体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篇一
1、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本学期开始,对第七册教案和故事资源进行整理,按内容重点进行分类,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市实际情况提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建议30条,并将优秀教学设计整理成册,建好品德学科教学资源库,与大家共享资源。
3、教师要学会通过提示去整体把握教材,既可以利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或加以适当的拓展。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三、工作计划。
1、参加学区教研组长会议。
2、布置落实各校的.教研工作任务九月份1、进行期初常规检查。
2、小学学科教学规范实施情况调研。
3、第七册品社教案资料收集与整理。
4、第七册品社故事资源的修改、整理及补充。十月份。
1、学科指导小组菜单式服务行动(待定)。
2、《县域小学教学质量检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专题研讨。
3、学区小学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品德35周岁以上)。
1、参加市级小学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
2、《小学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成果交流活动。
1、各校根据学校实际安排活动。
1、学期评价与质量评估。
品社教研心得体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篇二
本学期工作以市教研室精神为指导,以县教研室工作计划为依据,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中心。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为抓手,在转变旧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1.传达县教研室工作精神。
2.大力进行课程、教材和教法的研究。
3.大力加强新课程的培训和学习。采用多种方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组织培训教师。内容:学习课标、分析教材、看光盘、研究课例、互动评课、分析案例等。吃透教材,掌握教法。
4、认真学习《思品与社会》、《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以学科调研指导和教师交流研讨为主要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核心。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1.教研组活动定时间、定内容,深入了解各年级教学目标和课时内容。
2.教研组继续“六有”:即有分管领导、有计划、有内容、有总结、有课题、有记录。每月至少一次教研组活动。教研组建设要由规范化向特色化发展。
3.在组内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学习,鼓励教师撰写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教案,师生共同探索新知发展的过程。
4.规范上课、听课、评课制度,提高听课的量,上课、评课的质。
5.随堂听课检查,进一步了解各教师的教学进度及专课专用的情况。
6.定期检查教师备课情况,特别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重点检查内容,同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要求教师有1/3的课后教学随笔,促进教师提高备课质量。
(三)渗透先进理论,运用现代化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不断开拓教学思路,创造各种条件让教师了解当前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动态。
2.充分运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力求教法、学法的不断创新,提高教学效率。
3.平时在组内,加强教学中重点、难点及备课交流。
4.结合信息课,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使探究性学习在课前得到渗透,课后得到延伸。
5.教学中,进一步反思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平时教学行为之间的差距,优化课堂教学。
二月份:制订计划。
1、传达县教研室的会议精神。
2、检查备课。
1、学习并讨论教研计划,明确学期要求,传达基础教育工作精神。
2、反馈教案的检查情况,组内听课活动落实。
1、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
2、组内听课活动。
1、组内听课活动。
2、优秀论文评比。
七月份:学期小结,课后教学随笔检查。
品社教研心得体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篇三
落实《课程标准》,落实“生命教育、民族精神”两个纲要,发挥本学科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以融合的方式制定教学目标,体现“两纲”在小学阶段应有之意。全面落实三维目标,整体把握教学内容:针对社会、学生实际困惑来拓展。
1、紧扣“改进计划”开展教研活动。
这学期要从单单是“上课”环节的改进,追溯到“备课”“辅导”“评价”等基于教学环节的改进。让课堂改进计划不再流于形式,让改进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实现从观念到行动的转变。
2、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
鼓励教研组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署级开展的各项培训工作,并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使一人学习,大家受益,努力提高本教研组教师的教学水平。
周次内容。
地点。
第7周集体备课学习资料各年级办公室。
第15周学习资料东三楼。
第17周学习案例各年级办公室。
第19周学期工作总结东三楼。
(二)、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
1.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
继续组织教师在进行新教材培训的同时,上课时尽量做到能运用多媒体教学,使课上得更生动。
2、作好资料的积累。
及时做好资料的积累,并把好的课件推荐到学校网站。
(三)、加强教学质量动态监控。
1、通过周三听课日,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并作反思。在此基础上帮助教师寻找到教学上的薄弱环节,并对症下药,逐步改进教学方法。
2、认真完成教学案例,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失,不断进取,努力提高组内成员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根据“巧妙运用暗示手段,实现有效课堂教学”这一课题,本学期我们将围绕专题进行研究活动,并在此基础上争取有所特色。
品社教研心得体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篇四
品德学科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中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区教研室的指导观念为指导,开展教研组工作,加强组风建设,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思品教学研讨活动,以进一步提高教研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
1、由于本学科是一门薄弱学科,有些被人忽视的感觉,因此必须改变品德课程的地位,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改新理念,认真积极稳妥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积累经验。
2、由于任教本学科的教师为兼职教师,造成学科师资力量薄弱,因此必须强化教研组建设,不断健全教研组工作常规,努力做到教研活动制度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研组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3、深入开展教育科研,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教研。
1、继续开展品德新课程实验,努力构建“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全面总结新课程实验,大力推进品德组学科文化建设,促进品德教学有效性研究工作的深入,培植学生的学习幸福感。
2、继续打造品德教研组团队文化,以“教研案例策划”为载体,培育教研特色,扎根品德课堂研究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学研究幸福指数。
3、继续改进品德教学与研究管理,精细管理教学的每一个过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内外相结合、师生相协调的课堂教学优化模式,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4、以教研组团队建设活动为契机,以“教研案例策划”为载体,认真开展、领会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课题《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课题研究的精神,深化《主体活动化德育课程的探索与研究》子课题研究的课题研究,创建“有追求、有理想”的学习研究型教研组。
1、加强教研组建设。针对德育课程变化大,学科教师兼职多的'状况,要重视思品教研组建设。要努力把思品教研组建成课题研究组、课改实验组和备课研讨组,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组织。
2、每位思品组的小组长及任课教师要认真制定期初的教学进度计划,合理落实全学期的课时安排。
3、加强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倡导集体备课、合作备课。要让备课的过程成为研究新教材,探讨新方法,开展和收集教学资源,制作优质高效教辅材料。落实课堂延伸活动的运行过程。
4、继续组织教师开展对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讨论,努力探索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探讨活动课教学的原则和评价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带动全办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5、学期初,教研组组织教师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特点,了解学生情况;在教学中留意观察和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记录;注重课后反思,做到一课一得。
6、通过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课堂展示、课后反思、集体点评、专家引领、案例撰写等方式,切实帮助教研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切实提高,促进办事处办学水平的快速发展。
2、品德组教师制定学科教学计划以及确定继续教研课主题:如何构建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教学模式。
上交材料:教研计划及教学计划。
2、不同年级教材分析交流活动。
作业:指导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1、组织中心组成员听优秀指导课2—3节。
2、组织讨论写好教学反思和案例。
3、指导课听课活动总结。
1、教研反思交流。
2、
(1)全组品德教师参与组内说课比赛。
(2)集体评议。
(3)学习关于“说课”要求。
(4)学习几篇优秀的说课稿。
(5)进行评比。
作业:说课稿。
1、研讨品德科目的评价方式方法。
2、期末考试的各项准备活动。
品社教研心得体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篇五
一、指导思想:
1、以《思品与生活的课程标准》、《思品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为基本教学理念,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依据学校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思品与社会》的工作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效率,特别强调《思品与社会》课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二、任务与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练队伍:
1、抓好骨干力量: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在继续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
2、形成教研氛围: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3)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二)抓管理:
1、备课:
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要求每位老师按学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学反思(重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归纳至少一种教学模式),并在组内交流以、学习。
2、上课:
(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教学处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课件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
3、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
(三)促教研:
1、常规教研: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定人、定时间、定内容。
2、教研展示: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强调“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学科教学发展。
1)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学研究,立足课堂,实践反思,探索合课程教学若干模式,真正实现“以科研指导教学,促进新课程教学实效”的目的。
2)加强理论学习,促进专业成长。
品社教研心得体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篇六
品德学科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中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县教研室与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开展教学组工作,加强组风建设,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思品教学研讨活动,以进一步提高教研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
(一)认真钻研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深入学习课改新理念,认真积极稳妥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积累经验。
1.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品德与生活课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课程标准》和新编教材,确立新的教学观念,以此为指导,改革品德课教学,尤其要加强新教材的集体备课力度,使教师尽快适应、把握新编教材的特点,搞好学科教学,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改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研活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师发展。
强化学科教研组建设,不断健全教研组工作常规,努力做到教研活动制度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研组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1、加强教研组建设。针对德育课程变化大,学科教师兼职多的状况,要重视学校思品教研组建设。要努力把思品教研组建成课题研究组、课改实验组和备课研讨组,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组织。
2、每位思品课任课教师要认真制定期初的教学进度计划,合理落实全学期的课时安排。
3、倡导集体备课、合作备课。要让备课的过程成为研究新教材,探讨新方法,开展和收集教学资源,制作优质高效教辅材料。落实课堂延伸活动的运行过程。
4、继续组织教师开展对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讨论,努力探索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探讨活动课教学的原则和评价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带动青年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5、关注品德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关注品德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
3、理论学习:品德组教师进行新课标学习。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品德组教师集体备课。
组织教学设计比赛。
1、组织期末测试。
2、教研总结。
品社教研心得体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篇七
我们品德教研组工作将以新课标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继续认真贯彻教务处工作精神,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扎实开展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操作行为的研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以“生活德育论”为理论基础,让孩子通过有意义的生活来学习道德,促进儿童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创设具有活动性、生活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综合型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教学水平。
二、教研目标:
品德教师立足本学科阵地,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改革课堂教学,加强教学方法研究,重视学生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全面、全员、全程、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品德教师把握和落实课程目标,探索综合课程新天地;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深入开展教育科研,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教研。
三、工作措施:
(一)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教师发展为本,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活动,提高教研实效。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结合区教研室的教师培训会议,我们组织教师认真研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20xx版新课标,了解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以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比如,我们在学期初时,集中教研组成员,学习区提供的优秀教案和课件,努力让品德教学常态化。
2、以校为本,全方位促进教师成长。
(1)组织有关老师积极参加区教研室开展的各项教研活动,不断加强教学研讨的深度性,引导教师系统研究教材,熟悉教学内容,明确课程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努力通过各种教学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2)平时工作中注意加强品德课的备课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上好每节品德课。
(3)进行每月两次的品德主题教研活动。精心安排学习内容,讲求针对性、有效性,努力提高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加强校本教研,突出有效教学。
1、加强教研组建设。目前品德教研组中的任课教师有四位是专课老师,我们以校级教研组为中心,通过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努力把教研组建设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
2、进一步优化备课方式,力求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等,为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矗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
3、集体备课,互相听课,提高教学能力。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集体备课方式,进一步了解教材的内容及结构,进一步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本学期课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各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要通过集体备课,明确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统一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渐在反思中进步。同时,重视听课学习,有计划的对教法进行探讨,形式不拘一格。
4、学校品德分管领导抓品德常态课,实行“推门课”。深入课堂第一线,通过听课、评课、调查、主题研讨、解答疑难沟通与交流等形式,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与教师面对面,互研互教,促进学科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5、本学期我们将每月开展两次主题研讨活动,确保课堂展示活动,两次理论学习活动,学习教育科学,科研理论,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探讨教学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学研讨的时效性、实效性。着力推进课课标在课堂教用中的实践与运用,特别是在教学动中倡导兴趣课堂、快乐课堂、玩中学、实践与探究等,开展灵活多样的主题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6、注重教学反思,结合教导处的期初安排,把好反思的质量关,,为组员搭建交流的平台,能够互相学习继续改革、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改变对学生单一的评价模式,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多样化要求,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和特长。逐步建立建成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评价制度。
四、具体工作:
1、确保每学期的教研活动,学习新课标、教育科学,科研理论,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探讨教学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3、继续抓好备课活动。
4、认真抓好课堂教学活动,组内加强集体备课,上好校内公开课,通过课后评价和反思把好质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5、通过各渠道学习,多听课,多学习,并能勤动笔记录实际教学中的得与失,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五、本学期月主要工作安排:
1、召开中心教研组成员会议。
3、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4、严抓学生品德学科的课堂常规管理和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
5、进行一次教研活动。
1、继续严抓学生常规,让学生的良好习惯成为学生的自然习惯。
2、围绕组内课题展开业务学习。
3、检查作业本。
2、品德备课本检查。
3、理论学习。
1、理论学习。
2、检查作业本。
3、教研活动。
1、学科教学案例征集、整理。
2、各年级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整理和考核工作。
3、做好本学科期末收尾工作。
4、做好品德教研组的材料整理、汇总小结工作,为新学期的开始做好铺垫。
品社教研心得体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篇八
一、工作思路:
品德学科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中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县教研室与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开展教学组工作,加强组风建设,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思品教学研讨活动,以进一步提高教研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
(一)认真钻研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深入学习课改新理念,认真积极稳妥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积累经验。
1.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品德与生活课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课程标准》和新编教材,确立新的教学观念,以此为指导,改革品德课教学,尤其要加强新教材的集体备课力度,使教师尽快适应、把握新编教材的特点,搞好学科教学,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改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研活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师发展。
强化学科教研组建设,不断健全教研组工作常规,努力做到教研活动制度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研组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1、加强教研组建设。针对德育课程变化大,学科教师兼职多的状况,要重视学校思品教研组建设。要努力把思品教研组建成课题研究组、课改实验组和备课研讨组,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组织。
2、每位思品课任课教师要认真制定期初的教学进度计划,合理落实全学期的课时安排。
3、倡导集体备课、合作备课。要让备课的过程成为研究新教材,探讨新方法,开展和收集教学资源,制作优质高效教辅材料。落实课堂延伸活动的运行过程。
4、继续组织教师开展对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讨论,努力探索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探讨活动课教学的原则和评价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带动青年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5、关注品德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关注品德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
2、品德组教师制定学科教学计划以及确定教研主题。
3、理论学习:品德组教师进行新课标学习。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组织教学设计比赛。
1、组织期末测试。
2、教研总结。
品社教研心得体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篇九
本学期小学品德教研工作,将根据市教育局和教师发展中心的指导意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科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小学品德学科建设、深化课堂教学研究。通过研究,促进小学品德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服务与效益意识。改进小学品德教研方式,进一步实现教研活动效益化,为小学品德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引领与服务,提高全市小学品德教学质量。
1.聚焦课堂,更新教育理念,引领全市小学品德新课程改革。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适应新时期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要求,教育部对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部编教材、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并于20xx年秋季开始执行。目前,小学一年级使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使用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到六年级使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本学期将继续发挥中心的引领作用,抓住契机,研训一体,结合常规工作,深化新教材的培训学习与内化落实,架起新理念与实践桥梁,引领学科教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全市道德与法治教师业务素养。
我市目前有xx市小学品德学科名教师1位,学科教改带头人4位,品德学科高级教师3位,xx市品德学科带头人5位。本学期要继续深入推进“用人树人”活动,秉承“树一个带头人带动一批人”的宗旨,充分发挥带头人的辐射作用,让小学品德骨干教师更多地参与教研,引领区域、校本教研与教学;组织不同形式的专题研讨和竞赛活动,使不同层面的青年教师得到锻炼。同时,开展小学品德学科教师教学论文与教学案例、优质课评比活动,推荐优秀选手参加xx市评比,并承办xx市小学低段现场赛。通过市级研训活动,进一步增强全体品德学科教师的学习意识。倡导以校为单位,多形式组织教师细致深入学习、解读新教材,对新教材有清晰准确的把握与理解。各校品德学科教研组长要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品德教师理解课标精神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3.深入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工作调研活动。
为贯彻落实xx市教育局颁发的《关于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主张,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意见》(〔20xx〕5号)、《关于加强学校备课组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20xx〕1号)等文件精神,围绕落实教学主张、进一步深化课堂品牌建设和学科备课组建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我市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本学期结合基教科和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互助式调研活动,将以“公办与民办学校结对联盟”为主,组织对6所公办学校和8所民工学校开展互助式现场调研。调研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并指导道德与法治学科备课组、教研组建设情况,了解并指导学校落实本学科课程标准情况,努力规范课程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与课堂教学质量。
4.开展《“教育为人生”导向下小学品德课程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
本学期将申报课题,开展“教育为人生”导向下小学品德课程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在前一阶段xx市级课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旨在整理出适合小学品德教学的中华经典诗文,并绘制出与小学一年级教学内容相吻合的图谱,探讨其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形式和意义,总结经验方法。
5.组织参与xx市教科院《小学品德核心素养》子课题研究。
xx市教科院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员胡春娜老师领题的“小学品德核心素养”研究,我们xx作为一个区域承担好子课题的研究。
一学期的小学品德教研工作,要坚守底线思维,聚焦课堂革命,聚力质量提升,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纲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品社教研心得体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篇十
品德学科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中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区教研室与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开展教学组工作,加强组风建设,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思品教学研讨活动,以进一步提高教研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
1、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及少先队工作计划的安排,结合教导处工作计划,经本教研组老师的集体讨论,本学期拟开展以下主要工作: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
2、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内外相结合、师生相协调的课堂教学优化模式,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3、低年级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的思想情感。使他们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4、中年级组的《品德与社会》要根据小学中段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5、高年级组的《品德与社会》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学会做人;初步形成社会意识、公民意识,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文明行为的习惯;综合性生活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教学要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了解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理想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责任感。
(一)认真钻研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深入学习课改新理念,认真积极稳妥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积累经验。
1、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品德与生活课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课程标准》和新编教材,确立新的教学观念,以此为指导,改革品德课教学,尤其要加强新教材的集体备课力度,使教师尽快适应、把握新编教材的特点,搞好学科教学,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着重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文明建设研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研究,、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教育研究、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等,使课堂成为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平台。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改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研活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师发展。
强化学科教研组建设,不断健全教研组工作常规,努力做到教研活动制度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研组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1、加强教研组建设。针对德育课程变化大,学科教师兼职多的状况,要重视学校思品教研组建设。要努力把思品教研组建成课题研究组、课改实验组和备课研讨组,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组织。
2、每位思品课任课教师要认真制定期初的教学进度计划,合理落实全学期的课时安排。
3、加强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倡导集体备课、合作备课。要让备课的过程成为研究新教材,探讨新方法,开展和收集教学资源,制作优质高效教辅材料。落实课堂延伸活动的运行过程。
4、继续组织教师开展对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讨论,努力探索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探讨活动课教学的原则和评价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带动青年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5、学期初,教研组组织教师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特点,了解学生情况;在教学中留意观察和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记录;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学习、梳理,教研组共同商讨确定两三个重点问题,作为本学期所重点研讨的问题,即校本教研的主题。注重课后反思。做到一课一得。
6、关注品德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关注品德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
2、品德组教师制定学科教学计划以及确定继续教研课主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体验型活动来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3、青羊区教研。
1、参加区级培训。
2、青年教师不断磨课,开展组内互相听评课。
3、教研组第一次主题研讨活动。
4、片联组活动。
1、教研组第二次主题研讨活动。
2、组织讨论写好教学反思和案例。
3、区教研。
4、片联组活动。
1、区教研。
2、片联组活动。
3、集体学习讨论:组织教学。
期末考试的各项准备活动。
深入开展教育科研,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教研。
结合学校专科组的研究主题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我组教师经过分析讨论,结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确定了本期继续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体验型活动来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这一研究主题。
本期我们将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工作,结合学生的体验活动和特色作业力求实现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品社教研心得体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篇十一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改的思想精神,推进基础教学改革,进一步发挥品德教研组工作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现代化中的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和自身素质。
二、工作思路。
1.学习反思聚焦,促进有效教学;
2.立足常态课堂,提升执教能力;
3.加强校际交流,实行资源共享。
三、工作重点。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灵活运用多种教法进行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文件,德育纲要,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加强教师师德学习,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更新教学观念,对新教材进行备课指导,交流经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3.抓好教学课前调查,以学生需求为前提,紧贴学生发展实际,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优秀道德品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4.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以活动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
1、课题结题。
1、进行期初常规检查。
2、传达大组会议精神,制定并落实工作计划。
3、小学学科教学规范实施情况调研。
4、二年级上册教案资料收集与整理。
5、二年级评价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6、二年级故事资源的修改、整理及补充。
7、参加小学各学科教研组长会议暨新课程跟进培训。
1、学科指导小组菜单式服务行动(待定)。
2、《县域小学教学质量检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专题研讨。
3、学区小学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品德35周岁以上)。
1、参加市级小学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
2、《小学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成果交流活动。
各校根据学校实际安排活动。
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期末评价。
2、期末常规检查。
品社教研心得体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篇十二
1、以《思品与生活的课程标准》、《思品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为基本教学理念,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依据学校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思品与社会》的工作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效率,特别强调《思品与社会》课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在继续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3)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要求每位老师按学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学反思(重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归纳至少一种教学模式),并在组内交流以、学习。
(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教学处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课件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定人、定时间、定内容。
2、教研展示: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强调“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学科教学发展。
1)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学研究,立足课堂,实践反思,探索合课程教学若干模式,真正实现“以科研指导教学,促进新课程教学实效”的目的。
2)加强理论学习,促进专业成长。
品社教研心得体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篇十三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落脚点,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内外相结合、师生相协调的课堂教学优化模式,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及少先队工作计划的安排,结合教科室工作计划,经本教研组老师的集体讨论,本学期拟开展以下主要工作:
求上进”的思想情感。使他们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2、中段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要根据小学中段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本学期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教学及教研活动:
a、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b、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c、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d、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e、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高段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教学要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了解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理想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责任感。
品社教研心得体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篇十四
以《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和品德学科教学建议30条为指导,以共同体建设为载体,以教研活动为工作主线,关注教学常态,聚焦教学疑惑,努力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积极推进我区品德学科的和谐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丰厚底气。
本学期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引导教师开展学科理论的学习,一是培训。采用示范、研讨、点拨等小型、多样、灵活的培训方式,努力带给教师“经验的分享”和“价值的建构”,从而逐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二是沙龙式交流。依托qq群平台,组织学区品德骨干教师,期初确定研讨主题,在教学实践中剖析课堂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把他们推到课程实施的前沿,从而引领我区的品德教学,促进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立足实践,扎实研究。
为进一步培育教师的课程意识、研究意识,本学期本着“常规工作优质做,重点工作精细做,特色工作创新做”的策略,努力将教研中心下移到学校,力求“人人改一点,校校试一点,课课做一点”,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加强常态课课堂教学研究,以示范和典型案例分析为基本方式,从解决问题走向经验提升,从经验走向研究,从封闭走向开放。真正使教师的教学感性与理性交融,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舞台。
2、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品德学科教研的重要工作。具体实施中继续走“一般教师抓过关、骨干教师上水平创特色”的培训思路,锻造教师,做到培养有层次,努力有方向,促其尽快成长;同时强化学科教研,使学校的校本教研走向规范,走向科学。
3、做实课题研究。
抓实20___学年在市级立项的课题的研究。在具体操作中,加强对课题指导,走实研究的过程,强化过程的监控,规范档案的管理,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具体工作。
2、品德学科教学规范实施情况调研。
1、学科指导小组菜单式服务行动。(地点未定)。
1、观摩省级优质课课例。(主题: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有效交流)。
2、中年教师课堂风采展。
1、“如何搞好小课题研究”网上主题沙龙。
2、“同读一本书”活动。(《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或《好习惯速成秘诀――好习惯教育的宝典》)。
1、撰写“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2、组织各年级做好考查工作,并上交试卷。
b、收集整理第一册故事资源并做好故事链接。
c、收集整理第一册优秀教案。
d、征集一年级品德评价方案。
e、布置学科教学规范事项。
3、联系学科指导小组服务学校。
1、学科指导小组活动。
2、参与《县域小学教学质量监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
3、组织学区中年教师课堂风采展。
a、叙述“我的教学故事”
b、分享“我的教学感言”
c、展示一堂品德课。
1、参加市中年教师风采展。
2、故事资源的开发应用策略的征集。
1、期末质量评估。
2、期末总结。
品社教研心得体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篇十五
在学习学校教研计划的基础上,制定本组的教研计划如下:
1.集备方面:切实落实学校要求的.:“四定”、“四统一”、等。做为初一、初二集备组着重从学生的习惯养成和能力的培养入手,使学生重视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同时找一些最新的视频材料应用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作为初三集备组着重从可靠因素出发,让学生逐渐的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贯彻精讲精练的原则,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的应试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而作为每一位教师都有对进行新闻发布的学生都要严格把关,作为给学生当面辅导的重要环节。
2.教案的撰写方面:根据组内教师的不同的年龄段,5年教龄以上的教师每周一个精品案,尽量是新授课的内容,作为思品课的教师每天都要学习,把最新的材料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这既是学科的特点决定的,也是中考的要求,所以手写的教案不能照搬照抄原来的教案,应该每年融入新的内容,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两位年轻的教师需要写好详案,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教案应该有一周的余量,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己严谨的作风,才能真正胜任教师工作。
3.听课方面:年轻教师听课可以更快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的经验意,利于自己的更快的成长。组内的教师相互听课可以增加浓厚的教研氛围老教师多听课,可以更好的与新教师进行探讨教学工作。另外,积极参加市里和区片的教研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最大限度的把别人的课件为我所用。
4.作业的布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要求学生在教师规定的程序下完成同步练习,对于新闻本应该一周一次上交,并由简短的评价,逐渐学会自己设问自己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以提高自己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批改的过程中,坚持面批面改,并有激励性的评语。
5.研究课方面:主要在初一和初二集备组进行集备研究课。主要考虑课时不是太紧张,作为一次锻炼的机会,最好三讲三议,是教研组长和联系干部参与其中。而教研组重点课题的研讨课主要集中在初三的集备组,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6.个人发展方面:鼓励青年教师认真参加基本功比武活动,同时积极投稿,争取自己的论文发表,学习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为将来能够上区级和市级的课做准备。
7.毕业班方面:加强基础知识的检查的力度,经常性的练习反馈,教师注重新闻的搜集和习题的编写方面下功夫,争取明年的中考有所提高。
以上计划如有不足,请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品社教研心得体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篇十六
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县教研室与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围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目标,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研讨氛围,提高教研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借助网络教研这个平台,寻找与开拓更宽视野的教学研讨活动,使我们学校的品德学科的教学水平能更上一个台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品德组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提出了“拓展学科视野,加强内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课堂生活化,品德教学科学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课堂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认真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实施课程改革。
1.校本培训。
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作为教研组长,我将带头努力学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组不断强化学习教育,一开学,就要求我们每位老师认真研读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了解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品德组的实际,要积极参加兄弟学校的互动交流,积极发挥同伴合作,努力使教学水平达到最高。
(2)认真抓好课堂教学活动,组内加强集体备课,上好校内公开课,通过课后评价和反思把好质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集体备课方式,特别要注意教学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渐在反思中进步。重视听课学习,有计划的.对教法进行探讨,形式不拘一格,通过上互助课,互相研究,互相探讨更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使老师们在锻炼中不断成长,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3、重视学科育人,促进学生发展。
本学期德育综合课程教学要更好地发挥德育综合课程育人功能,成立“校园文明小分队”,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拓展来优化校园活动和环境氛围,强化队员言行举止,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1、自检——管理上,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每位教师对照有关制度,检查自己所有的职业表现是否规范、得体。
2、互观——由组长牵头,组员间互观交流,取长补短,加强随机教研。
十月份:集体学习讨论:组织教学。
十一月份:参加校本培训。
并且组织讨论写好教学反思与案例。
十二月份:撰写品德论文,为参加县级论文评比。
一月份:教研组总结。
品社教研心得体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篇十七
二、工作重点。
1、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本学期开始,对第七册教案和故事资源进行整理,按内容重点进行分类,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市实际情况提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建议30条,并将优秀教学设计整理成册,建好品德学科教学资源库,与大家共享资源。
3、教师要学会通过提示去整体把握教材,既可以利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或加以适当的拓展。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布置落实各校的.教研工作任务九月份1、进行期初常规检查。
2、小学学科教学规范实施情况调研。
3、第七册品社教案资料收集与整理。
4、第七册品社故事资源的修改、整理及补充。十月份。
1、学科指导小组菜单式服务行动(待定)。
2、《县域小学教学质量检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专题研讨。
3、学区小学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品德35周岁以上)。
1、参加市级小学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
2、《小学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成果交流活动。
1、各校根据学校实际安排活动。
1、学期评价与质量评估。
品社教研心得体会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篇十八
本学期,我们将以教研室教学计划为指导,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研讨氛围,提高教研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使我们学校的品德学科的教学水平能更上一个台阶。
1、狠抓课堂教学研究,继续以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为中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探讨新课程教材教法,深入开展校本教研。
3继续围绕在品德与生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的研究这个主题开展各项活动。
4.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和科学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科学意识。
5、结合少先队工作,抓好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校本培训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作为教研组长,我将带头努力学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组不断强化学习教育,要求我们每位老师要认真研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了解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1)确保每学期一定次数的教研活动,学习教育科学,科研理论,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探讨教学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品德组的实际,要积极参加兄弟学校的互动交流,积极发挥同伴合作,努力使教学水平达到最高。
(2)认真抓好课堂教学活动,组内加强集体备课,上好校内公开课,通过课后评价和反思把好质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集体备课方式,特别要注意教学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渐在反思中进步。重视听课学习,有计划的对教法进行探讨,形式不拘一格,通过上互助课,互相研究,互相探讨更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使老师们在锻炼中不断成长,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3、重视学科育人,促进学生发展。
本学期我校成立“尚美小志愿者”,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拓展来优化校园活动和环境氛围,强化队员言行举止,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三至六月份:继续围绕“在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的研究”这个主题开展集体备课的活动。
五月份:校内青年教师研讨课,并进行课后的评价与反思,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六月份:小学品德学科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总结本学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