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淡彩教案(通用18篇)
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提前进行教学反思,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教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教案范文的分享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铅笔淡彩教案篇一
2、让幼儿知道铅笔伤人的危害性,在使用铅笔时应注意安全。
1、幼儿用书及教学挂图。
2、铅笔、图画纸。
1、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小朋友,导入活动。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作业时因为和别的小朋友聊天,注意力转移,手足舞蹈,一不小心铅笔尖就戳到别人的手了。
2、幼儿观看教学挂图,在情境中引发幼儿的思考。
(1)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中的这个小朋友在交给老师作业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铅笔没收好,扎伤了别人)。
(2)引导幼儿大胆说出来:把作业交给老师的时候,怎样才能避免扎伤别的小朋友?(可以先将铅笔收起来,放到文具盒里就不会伤人了)。
3、教师发给幼儿图画、铅笔,完成图中的作业(判断图中幼儿行为的'对错)。完成作业后交给老师。
通过交作业的行为,引导幼儿在每次完成作业以后都要将铅笔收进文具盒,一免尖锐的铅笔尖上到他人。
4、引导幼儿知道鼻尖伤人的危害性。
(1)笔尖过于尖锐,扎到肌肤上很危险,容易被感染。
铅笔淡彩教案篇二
1、让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2、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
加法意义的理解。
1、先让学生观察表演,2人小朋友,又来3个小朋友,一个几个小朋友?
2、让学生摆一摆,同桌合作。
3、说一说,摆的意义。
4、认识加号。
2+3=5。
二、摆一摆,自主探索。
学生根据图片,自己摆一摆,说一说。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三、实践应用。
1、让学生观察后说出算式,说一说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做?
2、第1题,学生自己计算后核对。
3、先根据图意,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是这样想的?
4、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5、说一说,你、在生活重发现的加法问题。
四、教学: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铅笔淡彩教案篇三
今天刚上完加减法一《有几枝铅笔》,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认识加法的含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能根据提供的情景,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并进行解答。
其中对于现在的大部分孩子来说5以内的加法已在幼儿园学过,所以本节课的重要目标应在理解加法意义上以及根据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的能力上。但是一年级的孩子要完整的描述出情景图并提出数学问题是有些困难,但是我积极发动男女生竞争的课堂氛围,提高孩子“说”的积极性。
先是我与全班同学手拿铅笔玩问答游戏,然后请个别表达完整的孩子作示范问答游戏,再让同桌两人互相进行问答游戏,尽量做到让全班孩子都学会看情景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几枝铅笔?”在这样“先拿2铅笔,再拿3铅笔,一共有几枝铅笔?一共有5枝铅笔。”模拟及问答中我引出加法算式,即是用来记录这一操作过程的一种简单的方法。其中加号表示“把两部分的东西合起来”,并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的数学问题,以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整节课我坚持让孩子在描述完情景图之后,先提数学问题,再让其他同学列完算式再回答“一共有几…”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加法算式是用来解答加法问题的,让孩子养成正确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让孩子明确所列算式要与所问问题相对应的原则。
“有几枝铅笔”是加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在教学本课时,我用学生每天接触的铅笔作为教具,创设两手分别拿着3枝铅笔和2枝铅笔的情境,并夸张地做把两部分合起来的动作,让学生一目了然一共有5枝铅笔。但本课的目标之一是:能根据提供的情境,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并进行解答。于是,在我两手合并的一刻,我也试图让学生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但学生的“问题”真的是一个大问题。有的学生的问题是:2+3=5;有的是:2枝铅笔加3枝铅笔是5枝铅笔;有的是:2枝铅笔加3枝铅笔是多少?……虽然有的同学已经将加法的意义说出来了,有的同学的问题也很接近了,但就是不能提出简练的问题。直到解决完问题,我结合本情境引导、强调算式和问题的不同后,还有些同学迷迷糊糊,但大部分都建立了算式和问题的概念。在下面的“试一试”和“练一练”中,我也能让学生结合情境图说说图意并提出问题再列出算式解决,进一步巩固加法的意义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只为提问题开了个头,学生在反复引导下已经逐渐抓住了提问题的雏形,我相信以后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更棒。
育贤小学魏翠芬。
一、多与小朋友进行情感交流。
一年级的新生由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模式。他们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根据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特点,我耐心的指导他们,真诚的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并鼓励他们多说多做,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有几枝铅笔》时,我现出示课本第22、23页的四幅图,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分别汇报,说说这样做的理由,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二、创设充满童趣的情景。
生动活泼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例如在教学《有几枝铅笔》的过程中,我创设了一个充满趣味的“变魔术”引入教学,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感受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表达的参与的积极性。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倾听、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目前新课程倡导的是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通过教师的评价语言、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操作,告诉所有的小朋友该如何区交流、倾听,该如何与周围的同学一起共同学习。只有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才懂得该如何去合作,才有可能保证合作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学《有几枝铅笔》时,我让学生通过:1.教师摆小棒,学生说算式;2.指名学生摆,其余学生说算式;3.同桌之间练习。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铅笔淡彩教案篇四
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应发展的能力。
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动手操作,会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点。
3、应培养的情感。
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激发求知欲望、学习的兴趣,体会成功的喜悦。
1、课标解读。
本学段课标指出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内容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未强调用数的组成作为计算依据的情况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的重点是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难点是能根据加法的含义,正确列出加法算式。
3、学情认识。
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加法,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所以在“有几枝铅笔”这一生活情境的支持下,学生能顺利建立“2+3=5”简单的数学模型。在家庭生活的背景情境中,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建立的数学模型,说出这个家庭中两样物体合并的现象。
4、经验介绍。
数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和应用”为主线展开。通过身边熟悉的例子引出新知,在学生摆桃子的活动中体会加法的实际意义,列出不同算式,说一说、算一算中使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课堂中一静一动,学生学起来比较快乐,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但这节课我觉得还应注意的地方是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让学生多动口。
1、课前准备:
教师:(1)、摆桃子的课件;
(2)、各种奖品,如:红星、桃子、苹果;
(3)、书本上的图片(除主题图外)。
2、教时安排:1课时。
3、教学流程:
序号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学辅导一、二、三、四、五、魔术:猜数奖励1、在活动中体验加法的含义(1)、师:你猜、我猜、大家猜,这是几?请你用你的手指表示(2)、师:演示铅笔合并过程:“5”是怎么来的?(板书:2+3=5)(3)、指导认识加号并板书。(6)、师:我们就把这种带有加号的算式叫做加法算式。像刚才,把铅笔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1、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都不错,老师啊,要奖给每位小朋友5个桃子,坐好了,请小组长进行发奖。师:小朋友拿到这5个桃子之后,你准备怎样使用啊?2、师:演示摆桃子1+3=(),问:这样可以用哪个加法算式表示?3、用你们的桃子摆一摆,能摆出多少个加法算式?[要求学生摆一次把结果记一次]4、学生汇报,教师用课件演示结果,让学生再看一次。1、看图说图意,列算式出示:书本第22、23页的四幅图。师:小组合作,每人做一题,并把你为什么要这样列式的想法说给组内的小朋友听。师:谁能来汇报一下?2、奖苹果师:请谁上来领奖品,猜猜是什么?(发一个苹果)师:请答对的学生上来领奖品。(发3个苹果)。
铅笔淡彩教案篇五
1、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有六种不同的答案。
2、能够在6种不同答案中找出相象的两组,并想办法做出记录。
3、会用比较清楚的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记录,并关注和学习同伴的记录方法。
1、放大的记录单,水彩笔。
2、幼儿用书第1、3页的操作材料。
一、分铅笔——学习7的分合。
把铅笔分给两个幼儿,试试可以分几次,要求每次分的答案不一样,进行记录。
二、师幼交流讨论"分铅笔"的结果。
师幼共同检查结果是否有重复或遗漏,确认分成两份的6中答案:如有错误进行改正。
三、尝试用标记表示两组相象的分法。
1、幼儿观察6组答案,找找哪两组相似。
3、启发幼儿大胆地说出各自的办法。
4、教师引导幼儿关注记录单上最后一列空格,针对"可以给这两组相像的分合式做什么样的标记?在什么位置做标记合适"等问题,鼓励幼儿发表格子的意见和理由。
5、请一名幼儿在放大记录单的最后一列空格中,尝试用标记表示相像的两组答案。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翻片子。
2、剪贴格子。
五、交流与分享。
铅笔淡彩教案篇六
1.学习8的组成,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答案。
2.感受和体验8的组成中所分的两个部分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1.教具:教学观图1种的贴绒数字1-8级分合号若干套,放大的记录单子(如附图所示)。
2.学具:按小组准备,幼儿用书第1页小铅笔卡每人8张,放大的记录单,笔。1份双色画片8个,记录单,笔、剪刀等。幼儿用倏地9页的格子纸头。
1.分铅笔:请幼儿每次讲8块铅笔分成两分。并用熟悉作记录,要求每一次分的答案都不一样。分一次记一次,最后找出想象的两组,并在后面的空格里做出标记,想想怎么分才能分的又快又对。
2.剪贴格子:
请一名幼儿介绍活动规则,启发幼儿按序进行分合,最后找出想象的两组,并在后面的空格里做出标记。
3.翻片片:
请幼儿将8个片片拍成一派,然后翻动前面一部分片片的变化颜色,说说两种颜色的片片各有几个,用数字记录下来。要求每次翻出的另一种颜色的片片数目都不能相同,最后找出想象的两组,并在后面的'空格里做出标记。
1.展示个别幼儿的分合纪录,引导幼儿检查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或遗漏,分得合计得是否一样,知道8分成有7种不同的答案。
2.请幼儿根据记录单上给想象的两组作出的标记,说说分成两分的7个答案中分别有那两组分合式是想象的。
1.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记录单上的那几组分合式可以省略?为什么?
2.启发幼儿思考并说出理由。
1.请幼儿选择张自己做的记录单,尝试省略盖章记录单上几组相关的分合式。
2.展示个别幼儿重新调整后的记录单,请幼儿猜测,说说该张记录单上那几组分合式省略了。
提供纽扣、换班、记录单等材料,继续让幼儿进行分合活动,并用标记表示想象的两组分合式。
铅笔淡彩教案篇七
一、分铅笔——学习7的分合。
把铅笔分给两个幼儿,试试可以分几次,要求每次分的答案不一样,进行记录。
二、师幼交流讨论"分铅笔"的结果。
师幼共同检查结果是否有重复或遗漏,确认分成两份的6中答案:如有错误进行改正。
三、尝试用标记表示两组相象的分法。
1、幼儿观察6组答案,找找哪两组相似。
3、启发幼儿大胆地说出各自的办法。
4、教师引导幼儿关注记录单上最后一列空格,针对"可以给这两组相像的分合式做什么样的标记?在什么位置做标记合适"等问题,鼓励幼儿发表格子的意见和理由。
5、请一名幼儿在放大记录单的最后一列空格中,尝试用标记表示相像的两组答案。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翻片子。
2、剪贴格子。
3、分蜡笔。
五、交流与分享。
铅笔淡彩教案篇八
一、开始部分:
猜谜语,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老师带来一件文具,小朋友们猜猜看,是什么呢?”
——身穿花衣裳,个仔细又长,写字又画画,全靠他帮忙。(谜底:铅笔。)。
二、基本部分:
1、带领幼儿讨论,交流如何安全使用铅笔。
教师出示铅笔:“铅笔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用?使用铅笔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铅笔细又长,可以帮助我们写字,画画。使用铅笔时应注意安全。不能拿着铅笔与同伴打闹,不用铅笔时要把铅笔放入笔筒。
2、引导幼儿讲一讲铅笔使用不当带来的危害,鼓励幼儿发现同伴的不安全行为。
师:“如果你发现有小朋友把铅笔含在嘴里,拿铅笔当玩具,用铅笔掏耳朵,捅鼻孔等你应该怎么做?(提醒他或告诉老师)”
3、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图片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图片中的小朋友做的对吗?如果不对,哪里做错了?该怎么改正呢?”
三、结束部分:
绘画活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如何安全的使用铅笔。
以安全使用小铅笔为命题,让幼儿用铅笔在画纸上自由绘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安全使用铅笔。
铅笔淡彩教案篇九
一、欣赏铅笔,感受铅笔花纹的多样性。
1.打招呼入座,3个幼儿一组。
出示铅笔:老师手上有什么?(铅笔)。
平时用铅笔干什么?(写字、画画等)。
(2)每人一支铅笔,说说你的铅笔上有什么图案?幼儿说,教师出示图片。
(3)出示老师制作的铅笔图示。
二、小小设计师。
这些铅笔都是别人设计的,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小设计师,来设计铅笔。
1.观察提供的材料,该如何制作?(按图示剪下圆锥形粘成帽子,然后进行装饰;卡纸两边剪下两个圆,模特手臂从里面伸出来;设计师开始在模特身上画画)。
2.讨论:谁愿意做设计师?谁来做模特?提醒幼儿:一个好的设计师如果没有一个模特来穿,再好的设计也没用。
3.幼儿三人一组,分工合作。
提出要求:毛笔蘸一种颜色后不能蘸别的颜色,如果要换颜色,毛笔洗干净后再蘸别的颜色。
三、铅笔秀(音乐:快乐崇拜)。
一组一组出场展示走秀,让幼儿说说设计的图案。
一起感谢给你们掌声的观众,铅笔展示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光临!
铅笔淡彩教案篇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做好了一名口语交际的引导者,便能激发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练习2的口语交际是《借铅笔》,在日常生活,这类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但是,现在是在口语交际课上,既要使学生有礼貌地倾听,又要在与对方的交谈中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同时,更要引导学生注意谈吐举止的得体,进而文明地与人交流。
生:小猴太没有礼貌了。
师:如果你是小猴,你会怎样向小熊猫借铅笔呢?熊猫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生:小猴应该这样说:“小熊猫,我的铅笔忘了带了,请你借我一支,好吗?”
师:你说的真好,很有礼貌。谁还会这样说?
生:小猴说:“小熊猫,你能借我一支铅笔吗?我写好字后就还给你。”
生:小熊猫说:“好的!”小熊猫会拿一支铅笔借给小猴。
师:小猴写好字后,他又是怎样还铅笔的呢?小熊猫又会怎么说?
生:小猴会说:“谢谢你,小熊猫!铅笔还给你。”
生:小猴会说:“谢谢小熊猫借给我铅笔,现在我已经写好了,还给你。”
师:小猴真有礼貌,小熊猫又会怎么说?
生:小熊猫会说:“不用谢!”
生:小熊猫说:“不用谢。我们不是好朋友吗?这是我应该做的。”
师:是啊,借的东西用好了要及时归还,还要有礼貌,态度要诚恳。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同时,也应该不失时机地做好一名口语交际的引导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铅笔淡彩教案篇十一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铅笔小人》大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1、学习用铅笔等做出各种姿态的小人。
2、尝试大胆表现,体验创作的快乐。
3、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铅笔、橡皮泥、牙签、手工铅丝、胶水、剪刀,纸和笔若干。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提问:小朋友,你知道铅笔可以用来干什么吗?
二、欣赏2~3个范例,了解铅笔娃娃的特点。
1、欣赏用橡皮泥和牙签在铅笔上造型的铅笔小人;
教师:“是啊,我把铅笔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人。”教师出示橡皮泥制作的小人,说:“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个铅笔娃娃我是用什么做的?”请幼儿说一说。(引导语:我是用什么做成了小人的什么?等等)。
2、欣赏用细铅丝做手和腿的铅笔小人;这里有位铅笔娃娃,它也打扮好了,看看这个铅笔娃娃头是怎么设计的。(笔头上正反粘上小人的头形,画上五官)。
3、铅笔娃娃的手和腿是怎样设计的?(用彩色手工铅丝条交叉,在铅笔娃娃身上打个结,手和腿就可以上下左右摆动)。
要点强调:制作手的铅丝短一点,腿的铅丝长一点。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你想怎么设计铅笔娃娃呢?请你先想想,可以和老师一样,也可以设计得和老师不一样。
2、我们一定要把铅笔娃娃打扮得很漂亮,要设计得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设计,对造型有困难的幼儿,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说说谁设计的铅笔娃娃既特别又漂亮。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铅笔淡彩教案篇十二
教科书第2~3页内容。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1、交流,同桌说一说。
2、全班汇报。
二、互动新授袋鼠阿姨有15枝铅笔,小白兔要买9枝铅笔,我们帮袋鼠阿姨算一算还剩多少枝呢?你能根据要求列出算式来吗?15-9=?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在纸上列算式,摆小棒。
1、先摆15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9根后,就知道还剩6根。
2、先把摆好的15根小棒分成10根和5根,再从10根里拿掉9根剩一根,把这一根加上5根,就得到还剩6根了。
3、把9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5根里拿走5根,再从10根里拿走4根,最后只剩下6根了。
4、想9+6=15,反过来15-9=6。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说明题意,要求学生用小棒或计数器先做一做,再算一算,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实物和算式的联系,理解运算道理。
2、完成教材第3页3-5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在教材上完成。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铅笔淡彩教案篇十三
在此次活动中,教师准备了每人一支铅笔,在铅笔上,教师将铅笔分成三截,从上至下分别贴了蓝、黄、红三色的小贴贴;一根铅丝,铅丝的中间绕了一个圆圈,刚好供铅笔钻入又不会掉出来,两端向下弯曲;塑料夹子若干。教师让孩子们在自由探索后,找到使铅笔能够站立起来时铅丝在铅笔上的位置,利用小贴贴让幼儿明确地说出此位置——铅笔的底部。但是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紧张,并没有提出请幼儿在铅笔上贴着小贴贴的这些位置都尝试一下,违背了科学活动让幼儿大胆探索的原则。
铅笔淡彩教案篇十四
教师能够从一支极其普通的,幼儿异常熟悉的铅笔入手,以如何使铅笔站立为主线设计这个科学活动,借用铅丝,让幼儿在与铅笔的互动中一步步提升,了解平衡这个知识点,应该说选材来源于幼儿生活,内容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
铅笔淡彩教案篇十五
此次骨干教师培训班有幸到镇海幼儿园聆听了两个教学活动,可以说受益匪浅,现在结合自己的见解对大班科学活动《铅笔宝宝》做以下评析。此次活动由一位阳刚的男老师——斌斌老师执教,教学语言较精炼,指令也比较明确,体现出了一位男教师的独特魅力,孩子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时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及积极的探究欲望。
铅笔淡彩教案篇十六
很快大班的`幼儿要毕业了,马上要成为一个光荣的小学生,近期我们在开展“我要上小学”这个主题时,发现很多小朋友在使用橡皮时,总是会将自己的本子擦破;在用卷笔刀卷铅笔时总是会将铅笔卷断,针对这些问题我萌生了给大家介绍铅笔盒里的朋友这个想法。
铅笔淡彩教案篇十七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独立思考,同时又能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探究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并会正确计算。
重点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重点突破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并掌握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破十法”的计算方法,并会应用到计算中。难点突破通过摆小棒,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掌握“破十法”的算理。
教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练习法等。
课前准备教师口算卡片、15根小棒、课件。学生小棒……过程引入大家好,你们买过文具吗?(买过)
小动物们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想知道他们是怎样买文具的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看。(板书课题:买铅笔)
2、创设情境,学生质疑。
(生:还有15支)
学生自由回答:我想买5支铅笔,还剩10支;
我想买1支铅笔,还剩14支;我想买10支铅笔,还剩5支;
我想把15支铅笔都买了,那就一支也没有了。
探新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
袋鼠妈妈想考考小兔,同学们,你们猜袋鼠妈妈会用什么数学问题来考小兔?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袋鼠妈妈可能会问的问题: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那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啊?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
师:怎样帮助小兔呢?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小棒代替铅笔,在桌上摆出15根(5根散的,10根整捆的),试着从15根小棒中拿走9根小棒,看看还剩下几根?然后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动脑想一想,15—9怎么计算?学生尝试思考、操作。
n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情境资源,让学生观察图中买铅笔的情境,从而发现并提出问题:还剩几支铅笔?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既尊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从自己比较熟悉的情境入手提出数学问题,又能激发学生解决自己所发现问题的欲望。
2、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与算法。引导学生把各自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指名到前面边演示边汇报。
学生汇报预测:生a:一根一根地减,从15根中减去9根后,数了数,还剩6根;
生b:把15分成10和5,10—9=1,1+5=6,所以还剩6根;
生c:把9分成5和4,15—5=10,10—4=6,还剩6根;
生d:因为9再添上6就是15了,也就是9+6=15,所以15—9=6。
结合学生发言小结:第一种方法是“数数法”,第二种方法是“破十法”,第三种方法是“平十法”,第四种方法是“想加法算减法”。
师总结: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比减数小。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退位减法”。
以“15—9”为突破口,研究十几减9的基本思路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借助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所用的方法。这样,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又有和他人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最后在全班交流汇报。在交流汇报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巩固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说明题意,明确要计算的问题后,独立进行计算。2。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师把苹果树贴到黑板上,苹果上写有数字。组织学生按要求进行活动。(1)第一层次的活动要求;看卡片,想得数,根据得数到前面摘苹果。(2)第二层次的活动要求:卡片没有了,可树上还有很多苹果,自己想退位减法的算式,得数只要和苹果上的数字相同,苹果就是你的了。
n通过独立计算和集体活动,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买铅笔”的问题,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小兔计算得出15—9=6,这些算法都能计算十几减9,希望大家在平时学习中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反思n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时,通过创设买铅笔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究十几减9算法的多样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在探究十几减9算式的规律时,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热烈地讨论、质疑、交流,把自己真正投入到了学习中,在合作中领悟、发现规律。在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情感得到了发展,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但是,纵观整节课,然存在以下问题: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理念没有落实到课堂中去。
铅笔淡彩教案篇十八
在目标的制定上,教师能够统一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制定了知识目标:利用的材料感知物体的平衡与重量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在寻找保持物体平衡的方法中,大胆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和操作中的感受;情感目标: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目标制订比较全面,也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