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创新教学心得体会(优质18篇)
通过写下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经历和成长。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需要重点突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同时要注重逻辑和表达的清晰度。小编搜集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小学创新教学心得体会篇一
丁蒙蒙。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小学特岗教师,在县教育局的倡导的“高效课堂”课改模式下,我认真学习和领悟“五步导学”的课改理念,并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大胆的进行了尝试和实践。在自己进行课改期间,我有过不适应,有过担心,有过失败,有过困惑,但更多的是有了收获的喜悦,有了今天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逐步成长。下面,我就谈谈自己课改后在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困惑。
在刚开始教学的时候,我还处在过去的强调传授教学、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现状,在课堂上分析课文、讲解课文,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意识到教师“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区别。随后,通过在陈庄乡、颜村铺、张庄乡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现在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地转变,保证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落到实处,此次课程改革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获得有效保障,并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我尝试着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自己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自己进行角色转换和让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同时,帮助学生确立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尝试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己不断的思考以及和学生的接触,结合自己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发现通过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从而符合了新课程倡导的“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标准。
根据高效课堂的“五步导学”,首先确定一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把握文章的重难点,做到有的放失,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其次,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抓特点养成学习习惯,促使其能力的形成。
第一,自主学习环节。养成主动性的基本品质,培养成“我要学”的学习兴趣,并自觉地意识到为什么学、能否学、学什么、如何学等问题,与此同时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
第二,合作探究环节。在学习过程中,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的被动式接受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发现式学习,但并不完全抛弃接受式学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增强了小组凝聚力,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探究,是一堂课中不可忽略的环节。
第三,展示交流环节。学生各小组根据问题情境,使用已有的知。
识经验和原型启发,来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并检验假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其有较高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在展示中,不轻信、不盲从,无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大方自然,勇于展示自我,其他同学敢于指正补充,已做到相互借鉴,相互提高,达成共识,形成能力的目的。这样的课堂,才是“教师轻松教,学生愉快学”的真正的“高效课堂”。
最后,就是教师指导并和学生一起做出小结,梳理课文内容和重难点,并拓展延伸知识,使全班学生的发散思维活跃起来,个别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在一节课的结束,让学生自主做达标测试,最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爱上了新型的语文课堂。
三、在探索和反思中逐步成长。
有人曾说:“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反思三年会成名师。”在刚开始课堂教学改革对我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在每堂课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不使这些问题出现在以后的课堂中,我渐渐的学会了反思。
在每上完一节课的时候,我就开始反思自己的导语设计、课堂生成的问题,反思自己的导学案的设计、课堂教学环节、问题的设计,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等等。从而,进一步开始反思自己的教案备写,反思对学生的评价和作业的设计、对教材教法的研究等等,并且把这些问题都写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以便及时的翻阅和提醒自己,使自己在课改中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的探索,在探索中不断的尝试,在尝试中不断的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得到成长。
四、在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虽然自己在不断的尝试课改,不断的在纠正自身课改中的不足,但是还有许多问题和困惑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的:
1.课改的理念还不够新,在自己的课堂上还放的不开,还受到旧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妨碍了自己的课改进展。
2.课改的理论知识还有不够丰富,虽然有了自己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模式还不够明显和完善。
3.对有些教材和课堂教学环节处理的还不够得当。4.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针对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我将会认真谦虚的学习和向前辈请教,扬长避短,尽快使自己成长起来,作为一名光荣的小学语文老师,我深感自己的责任之重,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刚刚起步的孩子,他们就好比一张洁净的白纸,他们将来的好与坏在于看我们的第一笔画的好与坏。在课改的道路上,我会尽最大努力学习和刻苦钻研“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为教育事业做出小小的贡献。
小学创新教学心得体会篇二
第一段:引言(200字)。
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也变得尤为重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关于教学创新的心得体会,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
第二段:认识自己的学生(200字)。
教学创新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你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兴趣和学习方式,作为老师,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策略。一个简单但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与学生沟通建立亲密的关系。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理解,这样他们就会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200字)。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课堂效果,教师应该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讲述和记忆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使用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立小组讨论、案例研究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思维能力。
第四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200字)。
教学创新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例如,我会鼓励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让他们学会分工合作和解决问题。此外,我还会引导学生参与到社区服务和实践活动中,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第五段:终身学习和反思(200字)。
教学创新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反思的过程。每个教师都需要保持学习的态度,与同行交流,参加培训课程,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教师还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从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中找到改进的方向。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变化的教学环境,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结尾(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认识学生、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终身学习和反思,我们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教学创新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和坚持的工作,但是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和成就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创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培养学生成才的道路上一直前行。
小学创新教学心得体会篇三
新时代的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我国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我们教师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念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会摧残人才,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养,教育观,世界观,人生观起着直接影响作用。大多数教师政治立场坚定,但也有少数教师腐败堕落,甚至误人子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各种正确的观念教育学生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新型人才。
小学创新教学心得体会篇四
我们在教学中,必然会产生师生关系,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在教学中出现不同结果,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是“民主型”的,因为民主的师生关系中,由于师生间的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主动积极的去学习,大大地提高学习效果。反之,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心情,对学生说“一”不“二”。特别的歧视差生,这样让学生始终是一种烦躁、恐惧的心情,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下降。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很多问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好心的误解,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做到的。
小学创新教学心得体会篇五
湛江市麻章第二小学洪梅50439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课堂教学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地,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但是,积深已久的语文教学弊端,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滚滚大潮中,更加明显。语文,本应以其特有精致的语言、鲜明的形象、丰富的内蕴、广阔的视野,使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兴趣。如果它一旦沦为应付考试的工具,只有机械的操练、乏味的"分析"就会成为孩子们的学习的负担,令他们黯然神伤。迈入二十一世纪,面对这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世界,我们必须有一种加快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的紧迫感。从我所听过、看过的教学观摩课中,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对课堂学习方式的疑惑。
事都有个度,当新的课文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诱因”、学生还没有对阅读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时,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还有,在汇报(全班交流)时,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自己没主见,教学无主次,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如此教学如何能有益有效?学习离不开教师,自主学习的确需要宽松的教学氛围,但为了让学生去自主,教师让出“平等中的首席”,甚至不去组织学生学习,退出教学的舞台,成为一个旁观者,这实质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了放任自流。例如,有位教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在学生初读后问学生:“此刻你心中有什么滋味?是不是觉得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接着让学生说感受,谈体验。学生一会儿说酸,一会儿说甜,一会儿说苦,东一榔头西一棒,杂乱无章,学生说到哪儿,教师就跟到哪儿,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主导权,对教学无组织,对学生不引导,弄得学生和听课的教师如坠雾中。我们既反对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也反对教师跟着学生走。教师应该是学生的领队,当学生需要“引导”时就站到队伍前,需要“穿针引线”时就插到队中,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确实担当起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速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即使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合作学习也必须戛然而止„„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例如,有位教师教学《曼谷的小象》,一节课组织了三次合作学习。第一次在初读课文后,要求四人小组谈谈初读后的感受;第二次在重点理解小象拉车、洗车部分,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你觉得小象怎样,哪些词语表现了小象的聪明、乖巧?小象为什么会这么聪明、乖巧?”第三次大组交流:“假如不要小象帮忙,我们还有哪些办法把车拉出来?”第三次合作学习,除了第二次有必要外,其余两次纯属为合作而合作,毫无意义。我们认为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精神和内在的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的方式、学习的组织等。不要大事小事必合作,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合作学习的价值,否则这种合作学习就会浮于表面。课堂教学中以下几种情况比较适宜使用合作学习:
(一)是出现了新知识,需要培养探索、合作能力时;
(二)是遇到大家都企盼解决的问题,而依靠个人能力又不能实现时;
(三)是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论时。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教师要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只有充分考虑,才能设计好教学过程。例如,在教《要下雨了》这课时,学生对课文看似容易理解,其实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的。在备课时,我就考虑到这点,在课堂上,采用提问和朗读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了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教师要设计可操作的教学活动,实实在在地落实教学目标,踏踏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为了炫耀教师水平而追求“新”、“奇”、“特”等。曾经有位教师上自然课,把材料发给学生后就任由学生摆弄,整节课老师几乎不说话,学生嘈杂的声音充斥了整个课堂。用了将近一小时的时间,学生得到是一些破碎的似是而非的结论。执教者自认为充分实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理念,我认为其实扭曲了高效课堂的实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能学到一些什么呢?一节课就这样白白地浪费了,这就是华而不实带来的课堂教学的低效率。
二、对课堂流行语的疑惑。
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这些流行语的产生本身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
1.“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堂上,教师言罢,教室里立刻人声鼎沸,场面极为热闹。但学生喜欢的方式真的只有大声朗读么?这跟教师的导向有很大关系。在小学阶段,教师比较强调高声朗读,因为,这样易出效果,也便于教师检查。但是,其他的阅读方式学生难道就不需要掌握了么?在《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退一步说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式,也不要总强调“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学生不喜欢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随心舍弃了。比如默读和浏览,要求学生将字码直接译为意码,这是一种高心智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对默读提出了具体的分段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默读。但在学生自主选择时,往往避难就易。如果一味地用喜欢的方式读,极易让学生产生遇难逃避的不良心理。
价,不深究,听之任之。仔细品评,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可谓竞相纷呈。然而遗憾的是,教师的种种表现常缺乏针对学生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及在情感体验上体现“拨云见日”的功力,给人以“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了教学的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下一环节的教学几乎又是从“零起点”开始,很少去考虑学生已经获得了哪些信息,造成资源浪费。
3.“你想学哪一段,就先学哪一段”。如同在语文课堂中设置了学习超市,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进行教学。表面上看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教学中,这种方式对所有的课文都适用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或写人、或叙事、或状物、或说理。结构或并列或总分,文体有别,结构各异,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个性,一概以“你想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可以吗?而实际上,我们常常看到的只是教师虚晃一枪,“真主意,假商量”而已。教师总是有办法赶着学生朝设计好的圈子里钻。
识造成误导。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赏识的分寸。
三、对语文课堂学习内容的疑惑。
欢乐,使语文学习更快乐;增强课堂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可以开阔视野,使语文学习效率更高,更能体现大语文观。但艺术究竟该在什么时机走进语文课堂,学科之间究竟以什么方式整合,应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应为“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服务,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如果为追求气氛而“艺术”,为整合而“凑合”,结果只能是语文学科丢失本性,异化本质。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在这纷繁的课改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常常进行教学反思,停下步子聆听心灵思考的声音,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我想,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也不好。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我们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
总结。
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创新教学心得体会篇六
对于已认字的成人来说谈起这话题似乎不足为奇,而对于一个小学教育来说,识字教学却显得极其重要。全国投入的研究历时几十年、方法也有十多种,效果也利弊兼有,讲究也特别多。当然老法子教教也行,但在创新精神领导人们的今天,不有所完善有所继承有所突破,总也显的守旧了一点。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本”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一种教学方法。
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让孩子们“人生识字聪明始”,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现将我在“创新识字”教学方面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我在“创新识字”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读文找字”、“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例如:“玩玩字卡”:学生小组协作学习,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摆--边摆边读,一人一张,不会的可请教小组同学;读--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齐读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难认字拿在手里或摆在一旁;考--学生互相考认字卡,自己不会的跟人学,别人不会的想法教;收--学生在小鸟声中快速收字卡,边收边读。
又如:“找找朋友”:如在教学“妈”字中,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女’字旁,谁来和我做朋友?”到讲台后另一个同学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个‘马’,小马的马,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女”字旁、“小马的马”组合成“妈”字。接着让学生说说“妈妈”的“妈”为什么带“女”字旁,有学生说:“如果是单人旁,就成了男的,男人不可以生孩子做妈妈的。因为妈妈是“女”的,所以带“女”字旁。”让学生明白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读音的识字规律。让学生整体地识记汉字,使其在有了三、四百字的汉字积累后,自己发现和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形声字等提高识字效率。另外,还可鼓励学生区别同音字“妈妈”的“妈”和小马的“马”的相同点、不同点。
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的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如果孩子学得主动,肯动脑筋,那么,每个汉字都可以用多种的好方法来识记。这一目标的成功实现与否牵涉到一个有关“教学结构”的问题。
“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是施教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地位。(有人把一节课上大部分时间教师一个人讲,教师讲得一切都是对的这种课堂教学,称为2/3现象,称为教师的“话语霸权”。)这种教学结构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专家认为,即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积极参与的学生至多只占20-30%。
创新式语文教育以“生本教育体系”为指导思想,以改革旧的传统教学结构,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结构为目标。郭思乐教授在阐述他的“生本教育体系”时强调,“在现有的教育中,儿童获得意义的过程被拉得十分漫长,教学沿着一个一个局部线性地发展,儿童的学习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自觉的。这时,儿童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学习积极性。事实上,儿童的学习积极性的最丰富的来源,是对于所学材料意义的感悟。他的学习思维的发展过程是‘胚胎式’的。也就是说,所学内容在儿童头脑中形成了‘意义单体’:有相对完整的意义的感悟。传统的离开意义单体的教学,始终使儿童处于被动地位,只调动了儿童的部分精力。”
创新式语文教育在进行试验过程中,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讨论协作学习而展开,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求学习者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使自身思想、情操受到陶冶,并逐步具备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团结共事合作的能力。
让我们充分相信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把儿童作为教育资源来整合我们的教学过程。重视发挥每个儿童在优化整体中的作用,把儿童之间的差异看作宝贵的资源,看作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阶梯,把差异的产生和解决都视为推进儿童发展的契机。
让我们找出一种更好的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从而达到为儿童营造了一个有效的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
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如果能让儿童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通过猜谜来巩固所学知识,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教“坐”字时,教师边板书“坐”字边说:“两人在土上,这是什么字?”学生摇头。再问:“你们现在的动作是站着,还是怎么着?”学生齐声回答:“坐着。”“这就是要学的‘坐’字。”然后让学生再把上面的谜语说一、两遍,字形和字义就自然而然的掌握和理解了。
“顺口溜”这种形象化的语言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掌握生字。例如,学习“力”字,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的一撇写透变成“力”,并随口读出“‘刀’字出了头,‘力力力’”,让学生把顺口溜说一、两遍。然后教师边作动作边问:“我把桌子推动了,用了什么?”“手。”“光有手,手上没一点力气能把桌子推动吗?”“不能。”“这就是‘力气’的‘力’。”最后启发学生组词造句。
另外,还可让学生任意选择课后词语中自己喜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进行口头或书面的创新表达,将选择的词语巧妙地组合在一段有意思的句段里,争造“五星句”,激起孩子们强烈的新奇感和创作欲望,既积累了识字量,又锻炼了表达能力。
这是一种类似“智力竞赛”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儿童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好表扬”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鼓励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随时注意学生心理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它会有效地支持学生奋力向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抢答记分或当场评分表扬等形式进行比赛,如“小兔跳高”、“小燕飞到优秀组”、“谁的红花多”等等。如将分插在各组的慢生定为该组“识字代表”,让他们开火车比赛读字卡,让他们为自己组争光,既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困难,又帮助他们增强了学习信心;教学偏旁相同的生字“树”、“桥”、“棉”、“村”等,看谁识字的速度快,就评他为“识字小能手”;教学“眼、耳、鼻、脖、胸、手、腿、脚”等字时,先让学生比赛见字做动作,再让学生像接力赛跑一样,将字卡一边读一边贴到黑板上贴图旁相应的位置。最后评议哪组表现最棒,奖励小红花。
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家情绪高昂,学习生动,记得牢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阅读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则发展得快,学生自学的能力就强。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时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从实质上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得越早越好。
“生本”教育体系认为,儿童阅读是他们形成自学能力,主动发展的基础。为此,应当大力发展能使儿童尽早阅读,进入意义场的语文教育,并且把这种语文教育看作是提高人的智力素质的突破口。
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会念、会读、会朗诵,强调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因为不要求学生对所有生字都会用手写,孩子们很快就能做到会认、会读、会组词,可顺利朗读课文。
小学创新教学心得体会篇七
这学期,我参加了“核心素养”的学习。通过学习我收获非常大,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我认为教师有爱心是师德之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肩负着神圣而伟大的责任,所以我们教师要热爱学生,同时思想品质,学识能力也要不断提高。
小学创新教学心得体会篇八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促使小学语文在教学目标、教学资料、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较传统的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设计不合理当前,仍有一部分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把握不准确,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设计不合理,忽略课前设计和课后设计,不能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无法提升其学习兴趣。
2、教学资料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大多能根据不一样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教学资料,但教学资料和主题偏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仍有发生,忽视了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超出了小学生心智成长和生活阅历水平,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显得枯燥。
3、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新本事和运用本事的培养与发展。针对这一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诸多的尝试,可是总体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除了存在形式化的'弊端,还存在教学过于自由放任的问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可是没有具体而充实的资料和有效的课堂组织。有的教师则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不管什么教学资料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主导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手段单一。教师缺乏主动性,只是选择陈旧的教学方式去管理学生,教学气氛沉闷,语文教学显得乏味,不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无法提升。
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小学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运用本事和合作创新本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1、高质量备课,合理设计教学资料备课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性工作。教师要依照课标与教材进行高质量的备课。一要吃透教材,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特征出发,设立具有弹性的课堂教学资料,科学制作教学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二要研究不一样发展水平、不一样性格特征学生的需求,选择富有时代气息的、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资料,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就在生活中。三要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注重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
2、创设多元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经过各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和创新,营造“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参与”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一是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期发展为重点,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学习需求,创设多元的情境,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适合的方法。二是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热情。经过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相互启发,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互动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思考本事。三是根据教学资料科学设定相关活动,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教学与参与式教学,开展竞赛、小组讨论等活动,实施创新式管理,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创新语文教学方式、方法要适应课标理念的发展、变化,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善。教学中,教师除了应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等方法,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点与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不仅仅能增加课堂容量,并且能化抽象为具象,使教学资料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利于学生获得明确的感知,更好地理解、掌握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创新教学心得体会篇九
教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教学创新则是教师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深感教学创新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将分享我在教学创新探索中的体会与心得。
首先,教学创新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冲击愈发显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学创新要以时代的脉搏为依托,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我曾在课堂上引入了多媒体教学工具,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教学创新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在教学创新中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在课堂上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观点和思考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教学创新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因此,在教学创新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实验室实践等活动,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身临其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
最后,教学创新要灵活把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因此,在教学创新中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状况进行个性化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还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和关怀。
总之,在教学创新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学创新的重要性和价值。教学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会继续深入学习教育领域的新成果和新方法,不断探索和实践教学创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小学创新教学心得体会篇十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我们从小就接受教育,学校教育使我们获得知识无疑会让我们终生受益。但不能完全适应于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人在大学获得的知识只是人生所需知识很少部分,很多知识要在学校后的教育中获得。我们不能固守原有的知识希望它能管用一生。当今社会,科学突飞猛进,信息与日俱增,知识不断地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新时代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没有就补,学习是由当代教师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
二十一世纪呼唤着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多层次人才培养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呼唤着高尚的师德修养。我们教师担当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唯有高尚的师德修养,业务能力强的老师才能振兴教育,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爱是教育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这次学习,留给我的思考很多。我知道我要学的东西有很多很多,所以我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小学创新教学心得体会篇十一
洪梅。
50439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课堂教学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地,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但是,积深已久的语文教学弊端,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滚滚大潮中,更加明显。语文,本应以其特有精致的语言、鲜明的形象、丰富的内蕴、广阔的视野,使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兴趣。如果它一旦沦为应付考试的工具,只有机械的操练、乏味的“分析”就会成为孩子们的学习的负担,令他们黯然神伤。迈入二十一世纪,面对这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世界,我们必须有一种加快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的紧迫感。从我所听过、看过的教学观摩课中,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对课堂学习方式的疑惑。
1.“自主”与“自流”。“你喜欢学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的确,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是认识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当新的课文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诱因”、学生还没有对阅读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时,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还有,在汇报(全班交流)时,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自己没主见,教学无主次,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如此教学如何能有益有效学习离不开教师,自主学习的确需要宽松的教学氛围,但为了让学生去自主,教师让出“平等中的首席”,甚至不去组织学生学习,退出教学的舞台,成为一个旁观者,这实质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了放任自流。例如,有位教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在学生初读后问学生:“此刻你心中有什么滋味是不是觉得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接着让学生说感受,谈体验。学生一会儿说酸,一会儿说甜,一会儿说苦,东一榔头西一棒,杂乱无章,学生说到哪儿,教师就跟到哪儿,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主导权,对教学无组织,对学生不引导,弄得学生和听课的教师如坠雾中。我们既反对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也反对教师跟着学生走。教师应该是学生的领队,当学生需要“引导”时就站到队伍前,需要“穿针引线”时就插到队中,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确实担当起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2.合作学习“拉郎配”。“合作学习”目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风靡小语课堂。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合作的组织等有些主观随意。只要教师觉得该合作学习了,即使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毫无探究欲望,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即使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合作学习也必须戛然而止……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例如,有位教师教学《曼谷的小象》,一节课组织了三次合作学习。第一次在初读课文后,要求四人小组谈谈初读后的感受;第二次在重点理解小象拉车、洗车部分,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你觉得小象怎样,哪些词语表现了小象的聪明、乖巧小象为什么会这么聪明、乖巧”第三次大组交流:“假如不要小象帮忙,我们还有哪些办法把车拉出来”第三次合作学习,除了第二次有必要外,其余两次纯属为合作而合作,毫无意义。我们认为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精神和内在的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的方式、学习的组织等。不要大事小事必合作,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合作学习的价值,否则这种合作学习就会浮于表面。课堂教学中以下几种情况比较适宜使用合作学习:(一)是出现了新知识,需要培养探索、合作能力时;(二)是遇到大家都企盼解决的问题,而依靠个人能力又不能实现时;(三)是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论时。
因此,要改革课堂教学的结构。改革课堂教学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工程。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教师要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只有充分考虑,才能设计好教学过程。例如,在教《要下雨了》这课时,学生对课文看似容易理解,其实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的。在备课时,我就考虑到这点,在课堂上,采用提问和朗读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了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教师要设计可操作的教学活动,实实在在地落实教学目标,踏踏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为了炫耀教师水平而追求“新”、“奇”、“特”等。曾经有位教师上自然课,把材料发给学生后就任由学生摆弄,整节课老师几乎不说话,学生嘈杂的声音充斥了整个课堂。用了将近一小时的时间,学生得到是一些破碎的似是而非的结论。执教者自认为充分实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理念,我认为其实扭曲了高效课堂的实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能学到一些什么呢一节课就这样白白地浪费了,这就是华而不实带来的课堂教学的低效率。
二、对课堂流行语的疑惑。
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这些流行语的产生本身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
1.“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堂上,教师言罢,教室里立刻人声鼎沸,场面极为热闹。但学生喜欢的方式真的只有大声朗读么这跟教师的导向有很大关系。在小学阶段,教师比较强调高声朗读,因为,这样易出效果,也便于教师检查。但是,其他的阅读方式学生难道就不需要掌握了么在《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退一步说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式,也不要总强调“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学生不喜欢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随心舍弃了。比如默读和浏览,要求学生将字码直接译为意码,这是一种高心智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对默读提出了具体的分段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默读。但在学生自主选择时,往往避难就易。如果一味地用喜欢的方式读,极易让学生产生遇难逃避的不良心理。
2.“你学懂了什么”。教师话落,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场面热烈感人。教师或全盘肯定,或蜻蜓点水式评价,不深究,听之任之。仔细品评,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可谓竞相纷呈。然而遗憾的是,教师的种种表现常缺乏针对学生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及在情感体验上体现“拨云见日”的功力,给人以“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了教学的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下一环节的教学几乎又是从“零起点”开始,很少去考虑学生已经获得了哪些信息,造成资源浪费。
3.“你想学哪一段,就先学哪一段”。如同在语文课堂中设置了学习超市,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进行教学。表面上看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教学中,这种方式对所有的课文都适用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或写人、或叙事、或状物、或说理。结构或并列或总分,文体有别,结构各异,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个性,一概以“你想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可以吗而实际上,我们常常看到的只是教师虚晃一枪,“真主意,假商量”而已。教师总是有办法赶着学生朝设计好的圈子里钻。
4.“你真棒”。现在教师视批评如越雷区、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评就会扼杀一个“牛顿”,夭折了一个“爱迪生”。殊不知,一味这样只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温柔杀手”。当课堂上激烈争论的学生期待教师的明辨是非时,教师所给予的“你们都有一定道理”“你们都很聪明”就会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这种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赏识,只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造成误导。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赏识的分寸。三、对语文课堂学习内容的疑惑。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学科在课程特性上出现了异化、变质现象,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有的课堂注重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而忽视了语文课的本体训练,这较多出现在教学常识性课文时。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第七册的《新型玻璃》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读研专题:“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作用呢请自主选择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研读,然后向大家汇报。”学生没费多大力气就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罗列出来,至于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对这些特点、作用进行说明的,学生则根本没有去细细研读、体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新理念,将《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专挑“科技含量高,网上资料多”的课文让学生研读,但在设计研读专题时,既不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年龄特征,结果只能失去语文课应有的本色,“种别人的田,荒自家的园”,将语文课上成常识课,让课堂成为少数尖子生的“一言堂”。有的课堂热热闹闹、唱歌跳舞,学生的活动形式多,唯独读书不多,语文教学变成了艺术教学。我们不能否认,绘画、唱歌、表演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更轻松、更活泼,可以带给学生欢乐,使语文学习更快乐;增强课堂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可以开阔视野,使语文学习效率更高,更能体现大语文观。但艺术究竟该在什么时机走进语文课堂,学科之间究竟以什么方式整合,应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应为“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服务,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如果为追求气氛而“艺术”,为整合而“凑合”,结果只能是语文学科丢失本性,异化本质。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在这纷繁的课改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常常进行教学反思,停下步子聆听心灵思考的声音,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我想,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也不好。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我们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创新教学心得体会篇十二
刘文娟。
我是一名参加工作为期十多年的小学教师,在县教育局的倡导的“两抓一评”课改模式下,我认真学习和领悟“两抓一评”的教改理念,并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大胆的进行了尝试和实践。在自己进行课改期间,我有过不适应,有过担心,有过失败,有过困惑,但更多的是有了收获的喜悦,有了今天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逐步成长。下面就谈一下自己课改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困惑。
一、语文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刚开始的时候自己还处在过去的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分析课文讲解课文,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现在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我尝试着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自己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首先在教学活动中做了角色的定位:“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自己进行角色转换和让位,从“前台”退隐到“导演”的角色地位。同时,帮助学生确立主角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翁。
二、活动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己不断的思考以及和学生的接触,结合自己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发现通过活动学习,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而且小学语文新大纲也强调,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好听说读写实践活动,要让每个学生在语言活动中充分地“操练”起来。同时把利于语文学习的其他活动方式“拿来”,让学生唱唱、跳跳、演演、比比、画画、尝尝、嗅嗅、摸摸、做做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
在探索和反思中逐步成长。
有人曾说:“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反思三年成名师。”在刚开始课堂教学改革对我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在每堂课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不使这些问题出现在以后的课堂中,我渐渐的学会了反思。在每上完一节课侯反思自己在课堂设计中的问题,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反思问题的设计,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等等。从反思课堂教学慢慢的发展到开始反思自己的教案备写,反思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作业的设计、对教材教法的研究以及对教具和多媒体的合理充分的使用等等,并且把这些问题都写到自己的教后记中,以便及时的翻阅和提醒自己。就这样自己在课改中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的探索,在探索中不断的尝试,在尝试中不断的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的成长。
四、自己在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虽然自己在不断的尝试课改,不断的在纠正自身课改中的不足,但是还有许多问题和困惑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
1.课改的理念还不够新,在自己的课堂上还放的不开,还受到。
旧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妨碍了自己的课改进展。
2.课改的理论知识还有不够丰富,虽然有了自己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模式还不够明显和完善。
3.对有些教材和课堂教学环节处理的还不够得当。4.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针对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我将会认真谦虚的学习和向前辈请教,扬长避短,尽快使自己成长起来,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老师,我深感自己的责任之重,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刚刚才起步的孩子,他们就好比一张洁净的白纸,将来在这张纸上将会绘制出什么样的图画,就要看我们的这第一笔画的好与坏。在课改的路上我会努力学习和钻研“两抓一评”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画出完美的第一笔。
小学创新教学心得体会篇十三
教学创新是当今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趋势,它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采用新型的教育技术和教育思想,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教学创新所带来的积极效果,下面就我的心得体会进行探讨。
教学创新的前提就是不断拓宽自己的思路。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当教师仅仅重视教学内容本身,而忽视了学生需要多角度、多层次的学习资源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而教学创新能促使教师重新认识到学生学习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学习状态及环境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开展多元化的学习活动。
二、教学创新需及时改善教学方法。
教学创新不仅要求教育者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还强调即时改善教学方法。我在实际教学中,常利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来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尝试进行一些尝试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使得学生更有效率地解决难题,增加学习效果。
教学创新就是需要教育者持续调查研究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应,并尝试改变学习环境。我在实际教学中,常利用教学课堂之外的时间,如课后或周末时间与学生开展一些小组讨论、广泛的阅读和观看教育视频等活动,以达到改变学习环境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学创新需要我们积极地思考评价方法的变革。我们应尝试使用多种教学评价方法,如评价观察、调查问卷、学生自我评价等等,以便更精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常利用学生互评、自评等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创新需要实践者不断总结提高。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学的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我们应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探讨和交流分享等方式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结语:
教学创新是我们教育者不可忽视的一种趋势,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升级,我们也要始终不忘初心,不断学习和探索,适应变化,不断创新,以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小学创新教学心得体会篇十四
五一前,我前往北京参加了全国“创新杯”教学艺术大赛,从之前的数次磨课到北京讲课,真的可以说一次难得的经历,也是一个苦尽甘来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蜕变的过程。
从接到通知,我便开始着手准备,选课、做课件、备课,每天除了学校的日常工作,每天都要忙到很晚。在选定了《杨氏之子》这一课后,前前后后共经历了八次试讲,其中有四年级学生,也有五年级的学生,有本校的,也有外校的。每一次试讲的感受和效果都不尽相同,课后随着老师们,校领导,市教研室的老师,省教研室的老师的指导和教研,不断改进。每次试讲后都会是一个不眠之夜,对教学的思路,教学的重点,教学的方法,甚至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仔细揣摩,精雕细琢,力臻完美。通过一轮轮的试讲和在北京的听课、学习,我对教学有了更清晰、也更清醒的认识。特别是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的《重叠问题》,给我很多启发,虽然不是语文课,但教学的理念是相通的,一堂课可以说上得生动有趣,孩子们主动积极的学习行为,令在场的每一位老师为之心动,这不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课堂吗?而老师真得成为了一位引领者,带领学生很自然地走进一个个数学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并且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合作互助,自己去发现问题的答案。我坐在台下,能清楚地感觉到每个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愉悦之情。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有个孩子在黑板上贴图时,由于个子矮,极力踮起脚尖,这时已是六十岁的吴老师,竟毫不犹豫地抱起那个孩子,使那个孩子顺利地完成贴图的过程,我们都忘不了那个孩子回到座位时,脸上的那个笑容。我想,这正是吴老师高尚师德的真实体现,更看到了吴老师对学生全方位的关注。我想:这堂课,定会成为那个孩子永生难忘的课堂。
其实,细细想想,学校一直提倡的“双主创新”教学模式,也是这个思路,真正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老师在什么时候导学,怎样导学,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从北京回来,我更加钟爱文言文的教学了,而且对文言文的教学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又在我五年级尝试教学了六年级下册的《伯牙绝弦》,没想到孩子们异常感兴趣,完全没有了初学文言文的畏难情绪,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孩子们已经能基本背诵下来。于是在参加矿区组织的教学模式大赛时,我毅然选择了《世说新语》中的一篇新的文言文《咏雪》作为教学内容,尝试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课后通过市教研室李老师的评课,发现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人才观”的问题,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的方向。
北京之行,开阔了我的眼界,做教师必须见多识广,所以必须丰富自己的见闻,而且要多经受锻炼,丰富自己的经历,就如学习游泳不是站在岸上可以听会的,而应该是亲自跳进游泳池,不断尝试之后学会的,也许会喝几口水,这些都不可怕,但毕竟有了真实的体验,学习起来也会更加轻松。
我相信这次北京之行,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几张奖状,视野的开阔,思想的转变,经历之后真实的体验,才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小学创新教学心得体会篇十五
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即要求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不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我的教学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
1、课堂步骤的时间的分配和有效性联系在技能知识的教学中,有关过程虽然是由于发现了大多数的学生的普遍问题想统一解决,但在学生还没有完成之前,这样的举措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老师讲和学生应用操作的时间的比例的控制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性。
4久而久之造成的是学生思考的一种惰性,一种依赖性,这也可能是学生成绩一直没有一个高度,没有一个创新的根本性原因。笔者有时为了赶时间进度,深怕学生思考的时间远远要超过我快速讲解的时间,所以就迫不及待的将过程和答案公布于众,其实这样传授的知识点完全有可能是低效的,因为没有经过思路挣扎的问题可能就是一个问题。
性的落实,但和教师的提问是分不开的,你的问题简单只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那么就太牵强了,学生心里有想法也不能表达,所以两者缺一不可。
新课堂要求教师能运用新型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在课堂上正确的评价学生,我们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学习成果的评价,教学的阶段性评价都将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我们要真正理解“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是为了改进“。
以教师的魅力是贯穿整个课堂,把握住学生精力的一条主线,精力集中了,自然效率就高了。听过一省优质课一等一的老师的课,课堂中的个人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不仅是学生,在场所有的老师都被她深深的吸引,无不赞叹其深厚的功底,不会逊色于任何一门其它学科的老师,所以,在她的课堂中只有专注。
提高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要在一朝一夕中锻炼,不断地汲取新知识,充实自己,从自身的行为举止、语言语音、精神状态、应变能力、板书设计等等方面入手,能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丰富的自我,那么,在课堂上,谁还有时间去理会杂事,这样的课堂,就是一个高效的课堂。
小学创新教学心得体会篇十六
第一段:引言(150字)。
教学创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手段和资源,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行为。教学创新不仅仅是将新的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更是教师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积累许多教学心得,助力于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
第二段:创新的教学方式(250字)。
教学创新体现在教师采用了全新的教学方式。比如,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现代的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开设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变成学习的主体。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第三段:创新的教学手段(300字)。
教学创新也体现在教师采用了新的教学手段。比如,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教师开始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工具,将知识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对知识更加感兴趣。此外,利用教育应用程序和平台,教师可以设计互动课堂练习、在线作业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能够利用视频会议等工具,与其他地区的学生进行交流,促进跨文化交流和了解。这些新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
第四段:创新的教学资源(250字)。
教学创新还需要教师利用新的教学资源。教育资源的丰富与否直接关系着教学的质量。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图书等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同时,教师也可以参观展览、参与教育研讨会,从中获取新的教学思路和资源。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教学创新,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首先,教学创新需要教师具备不断学习的精神。只有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才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的教学体验。其次,教学创新需要教师具备勇于尝试的勇气。创新是一项风险较大的行为,教师需要勇于面对失败,并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教学创新需要教师具备不断反思的能力。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定期的反思和评估,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这样,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结(100字)。
在教学创新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手段和资源,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创新需要教师具备不断学习、勇于尝试和不断反思的能力。同时,教学创新也需要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和鼓励。只有共同努力,教学创新才能够推动教育的不断发展。
小学创新教学心得体会篇十七
教学创新是当前教育工作的热点话题,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推动教学创新,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魅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尝试,总结了许多教学创新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教学创新是以传统教学为基础,结合现代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自主探究、反思、创新的过程,以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更好的教学效果为目的。教学创新包括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新等方面。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学内容的创新需要从课文内容、教学任务、教学资源等方面入手。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常常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自主选取一些脍炙人口的文章或话题作为教学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熟悉、掌握。此外,教学任务也需要适当调整,同样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探究多种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创新中,我常采用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科的主人,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话语权,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我还尝试利用多种新时代教学手段,如云课堂、微课堂、数字化资源等,将学科知识以生动的形式传达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教学手段是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操作过程,也是教学创新的重要领域。我常从多个角度思考如何利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例如通过音视频材料丰富教学内容、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设计精美的PPT来课堂展示、利用音频设备保障语音清晰度,提高听课质量等等。我相信,只有通过许多实践积累,不断探索,才有可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反思,找出问题、优化教学,是教学创新的必要步骤。例如许多时候,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理解不够深刻,于是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手段,寻找更好的教学策略。教学创新是不断探索、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成长需要经历磨练,我相信,只有敢于尝试、善于反思,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创新。
总之,教学创新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反思、创新。只有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快乐、安全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
小学创新教学心得体会篇十八
当前,教学变革创新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趋势不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而且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我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对教学改革的推进有所帮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培养已经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讲授内容较为单一、少有交互和互动,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因此,不断探究创新的教学方式成为当今大多数学门的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教学变革创新的核心方法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该方法可通过多媒体课程、在线课程、微课堂等方式实现。其中,多媒体课程可以通过实时投影、语音讲解等方式,更加直观简洁地表达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在线课程可以让学生百无聊赖时,通过网络自主选择参与课程,充分体验网络技术的优势。微课堂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有趣和灵活,而不是像传统课堂那样枯燥乏味。
教学变革创新的使用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教育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快知识传播的速度,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对于教育教学者而言,教学变革创新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教育选择,通过不同教育方式,他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
教学变革创新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不断出现,快速更新换代,需要不断追求信息和知识的创新,这对于教育教学者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同时,技术的更新也会导致课程内容的淘汰,课程改革将是一个持久的工作,需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学生的变化,及时进行课程的调整和补充。
第五段:结论。
总的来说,教学变革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较大的耐心和决心,需要不断更新,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改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教育教学的本质,发挥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思考性,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变革创新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促进作用。